课程体系优化分析模型(共9篇)
课程体系优化分析模型 篇1
市场营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指导企业营销活动、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一门重要的应用学科。随着独立学院在我国教育领域的发展, 办学专业化程度日渐增强, 独立学院也成为培养市场营销人才的重要基地。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课程是市场营销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培养应用型、技能型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1 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课程的重要性
1.1 注重实践课程体系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与国际市场联系更加密切, 社会需要大批高层次的营销人才, 这种高层次人才不仅需要丰富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 更需要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技能。而传统的理论化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 理论多实践少, 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市场需求, 因此只有通过对专业课程体系不断的调整, 注重实践课程对学生们的培养和锻炼, 才能够使学生真正掌握社会工作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市场营销人才。
1.2 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课程是实现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育人目标的重要内容
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必须围绕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来实施, 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课程是对理论课程学习的有效补充和理论知识内化的重要途径。在实践课程中通过虚拟演练, 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促销能力、推销能力、市场调研能力、产品决策与管理能力、价格决策管理能力、营销渠道管理能力、服务营销能力等重要技能, 较好实现育人目标。
1.3 注重实践课程体系是增强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客观需要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 市场营销专业成为热门专业, 各大高校纷纷开设。独立学院的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与其他普通本科院校相比, 既有自己的相对优势又有自身的不足, 而增加独立学院学生在就业大军中的竞争力, 其重要突破口就是要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 而这种实践能力更多的是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 因此挖掘自身的独特优势, 注重独立学院学生实践课程体系建设是增强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客观需要。
2 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市场营销专业的研究、建设起步相对较晚, 国内民办高校更是如此, 专业学术气氛、专业培养环境、专业成长氛围, 尤其是实践课程体系的建设都亟待加强, 存在着重书本轻实际、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培养等问题, 特别是实践教学环节已是影响市场营销类专业人才培养最薄弱的环节之一。
首先, 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不能有效衔接, 二者相对独立, 致使学生不能把学习的理论知识及时的在实践中验证, 影响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更使实践课程形同虚设, 影响学生实践经验的总结。其次, 当前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 在实践课程设置上不能紧密结合市场需要, 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 而现在企业在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上更重视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 在案例教学上, 案例多选自国内外著名企业, 如“海尔”、“宝洁”集团的营销战略等, 而独立学院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是从大企业的基层或中小企业做起, 大企业的营销理念在实际中很难用得上。第三, 独立学院实践课程体系设置的针对性和层次性相对较弱, 很多实践课程设置流于形式, 严重地影响了市场营销专业人才能力的培养。总之, 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在实践课程体系建设上仍任重而道远。
3 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优化途径
3.1 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有机结合
只有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才能使学生的实践活动得到有效而正确的引导。例如学生在理论课堂上会学习不同工作角色的不同工作任务和工作内容, 而在实践课堂上则可以感受不同工作角色的语言语气和心理感受, 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找到一线的营销人员、经销商、代理商的异同, 通过总结分析, 理论课与实践课相得益彰, 既增加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又丰富了学生从事市场营销工作的相关知识。
3.2 以就业为导向, 结合市场需要, 增设相关实践课程
构建独立学院实践教育的课程模式, 应以就业为导向, 市场需求为基础。根据企业的要求, 构建实习内容, 设计实践环节, 确定能力培养目标, 使学生形成职业意识, 获得职业经验。相关调查显示:企业认为在营销主管岗位上应具备的主要能力中, 强调开拓市场能力的占83.5%, 营销策划能力的占77.1%, 人际交往能力的占74.3%, 管理能力的占61.7%, 创新能力的占59.4%, 团结协作能力的占58.0%, 商品推销能力的占56.6%, 市场调研能力的占52.3%, 由此可见, 企业用人单位不仅需要具有商品推销能力的营销人才, 更需要具有市场开拓能力、营销策划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具有多方面能力的人才, 而且, 商品推销能力已成为营销主管较次要的能力。因此, 大学实践课程的设置要针对市场需求, 锻炼学生的相关能力。
3.3 注重实践课程的针对性、层次性
针对独立学院的的学生, 实践教学应注意不同年级, 分层次进行。对于大一的学生主要通过建立校内实训基地的方式来进行社会实践, 因为一年级的学生主要是学习市场营销专业的基础课程, 还没有对专业课程进行学习。二年级的学生主要是在校企合作的企业进行社会实践。学校应当结合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特点, 选择企业文化、经济效益、内部管理和市场营销示范作用俱佳的企业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实践基地。在实践教学期间, 让学生亲身体验市场营销管理的全过程, 了解市场营销的实际工作内容和运作方式, 了解市场营销活动的现状与问题, 使学生对市场营销有一个整体和感性的认知。三年级学生的社会实践则主要通过学生自行择业的方式来进行, 通过实际工作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推荐。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的实践课程才有助于大学生市场营销能力的逐步提高, 稳扎稳打,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 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培养目的是满足市场, 尤其是区域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因此, 了解独立学院依托的地区经济特色, 增设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课程, 更能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增强其在该经济区域中就业的竞争力。
3.4 健全实践教学体系, 丰富实践教学方法
对大学生实践课程体系优化的重要方面就是不断丰富实践教学方法,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采取了市场调查、模拟营销、模拟企业管理、模拟推销 (推销实践) 、模拟商务谈判、电子商务应用、营销策划、毕业实习等方式为学生开展了丰富的实践教学内容。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实践型教学体系包括课程实训、专业实训、岗位技能实训、综合实训、毕业实习等几个板块, 而每一板块下面还包含着细小的专业技能训练, 如专题实训中包括专题调研、心理素质实训、专题策划等重要内容。这些成功的典范对丰富和完善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与此同时, 建立市场营销模拟实验室, 与企业合作建立观摩基地和实习基地就显得格外重要, 良好的实习基地是对实践教学方法的有益补充, 使得丰富的教学方法能够得到很好的应用,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5 注重学生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实习报告的撰写
撰写实践报告是学生实践学习的重要方面, 实践报告是学生经验的总结, 撰写实践报告也是丰富学生实践收获的重要途径之一, 因此对待学生的实践报告, 要认真研究, 为以后的学生实践奠定扎实的基础。而作为学生实践的相关辅导老师, 更要做好学生实践经验的总结, 指导学生不断提高实践能力, 增加专业技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就业市场对人才要求的不断变化, 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建设也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完善, 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也将为社会培养出大批的优秀人才。
高职院校选修课程体系优化研究 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 选修课程体系 优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C-0099-02
高职院校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高职院校通常都设置一些实践性极强的教育环节,因此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强。然而,在这种背景下,很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时,过多地注重人才的专业技能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职业素质教育的投入逐渐减少,这不利于高职院校的发展。同时,高职院校选修课程体系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对高职院校选修课程体系进行研究。
一、高职院校选修课程体系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选修课程的特点。具体如下:
1.选修课的课程范围较窄。普通高等院校由于主要进行学术教育,因此它的必修课以基础知识为主,可分为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选修课的选择则非常广泛和灵活,可以选择增加实践能力的课题设计类型的选修课,也可选择相关专业的专业知识。高职院校由于和普通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方向上存在不同,因此其选修课的设计也存在不同。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主要是面向生产、服务和应用,这就导致在高职院校的教育过程中会存在大量的必修课,这些必修课帮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因此,与普通高等院校不同,高职院校的选修课范围较窄,且由于高职学生普遍专业知识较为薄弱,因此若开设专业知识较强的选修课也不利于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
2.实践性课程开设选修课难度较大。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需要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培养过程中会有大量的实践环节。通常,高职院校的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的比例可达到1∶1,甚至更多。当设置选修课时,理论课程的选修课由于受授课地点和授课时间的限制较少,因此其更容易开设。对实践课程而言,由于在开课之前就需要安排实践场所、专业指导人员,甚至有些实践环节需要安排固定的人数,因此通常实践课程都是由学校统筹安排,而学生的自由选择性很低。
3.教学资源有限。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的专业性较强,但整体性较差,即学生可以在高职教育中学到一门技术,而学生选择技术的范围则较小,这导致学校的整体教学资源有限。例如,对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而言,学校规定其可以对跨专业选修课进行选择。而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由于学校的专业较少,因此几乎不存在跨专业选修课。
4.职业素质教育选修课开设较少。由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是一种面向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式,在这种方式下,用人单位更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而高职院校为了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同时也为了提高学校的整体就业率与口碑,因此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选修课成为学校关注的重点,而对于提高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选修课则关注度较低。
(二)高职院校选修课体系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高职院校选修课特点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高职院校的选修课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选修课的针对性较弱。高职学生的基础知识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且普遍较薄弱。而高职院校在开设选修课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存在明显不同的特点,因此选修课的设置较为死板,针对性不强。
其次,高职院校选修课存在凑学分的现象。很多高职院校的选修课设置方式与考核方式和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学模式相同,即采用考试的方式和学分的制度。在这种标准下,学生选择选修课不再以选修课本身的价值来衡量是否选择这门课程,而是以是否能够轻松通过考核作为选择选修课的衡量标准。这种现象无论是在高职院校还是在普通高等院校,都大量存在,这不利于高职教育的发展。
再次,跨专业选修课设置较少。高职院校的跨专业选修课开设较少,这一方面是因为高职院校本身的专业数量较少,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学校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而刻意地减少跨专业选修课的设置。然而,在现代社会,由于行业和行业间的关联性越来越强,各行各业都不再以独立的形式发展,它们都存在于一个或几个大的产业链中。这就要求现代人才必须具备一定量的跨学科、跨专业知识。而高职院校跨专业选修课少的缺陷则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带来了隐患。
最后,实践环节的选修课相对较少。由于高职院校的教学课程中超过半数都为实践教学课程。然而又有实践教学课程需要统筹各个方面的资源而导致其开设选修课需要克服一定的难度。在这种背景下,很多的高职院校在开设选修课时,大多选择教学类的课程,而对于实践类课程开设较少。这种教学方式减少了学生的实践机会,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二、高职院校选修课程体系优化的相关工作
由于高职院校的特殊性,因此其选修课与普通高等院校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虽然现在高职院校在选修课体系建设上都借鉴了普通高等院校选修课建设的成功经验,但是,由于高职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无论是在办学目的、办学宗旨还是师资力量上都有明显的不同,因此导致高职院校的现有选修课程体系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对高职院校的选修课程体系进行优化。
(一)针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不同,采取分层选修的方式开设选修课。对于对基础知识要求较高的选修课,可以选择分层选秀的方式来开设选修课。即将课程分为几层次和阶段,对于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选择学习不同的层次的选修课。对于不同层次的选修课,其对学生的教学目的是相同的,只是针对不同的学生给出了不同的教学方法。选修课的教学相当于对学生量体裁衣、因材施教,这种教学方法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进步。
(二)改革选修课考核方式。现有选修课的考核方式主要为考试,这给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很多学生由于担忧自己无法通过考试而放弃了自己感兴趣的选修课。考虑到这种现象,可以将一些选修课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例如采取分组讨论演讲、撰写论文、动手实践的方式来对课程进行考核。这样既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成果,也缓解了学生参加考试的压力。
(三)克服困难,开设跨专业选修课,同时增加实践类型选修课。高职院校由于学校内部的资源有限,因此在开设跨专业选修课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其中核心问题为没有具有相关知识的人员来进行授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高职院校可以采取外聘企业技术人员作为某门跨专业选修课的老师来为学生上课。同时,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与普通高校合作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资源,将普通高校中的一些课程带入到高职院校中,丰富学生的跨专业选修课的内容。对于实践类选修课的开设,则需要高职院校与企业进行合作,同时对实践类选修课进行改革,将其分为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践环节。其中,理论教学环节由学校统一安排授课,实践环节到企业中完成。
三、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选修课程体系优化与实践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在选修课程体系的优化工作中,对于不同类型的选修课做了不同的处理,以完成选修课程体系优化的相关工作。同时,在每个学期末,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统计学生对于选修课的满意程度,并通过反馈信息及时对选修课进行调整。
(一)对于公共选修课。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公共选修课主要包括数学、语文、英语和计算机技术等。由于这些基础知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基础,而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基础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因此学校对这类公共选修课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例如,对“大学语文”这一选修课程,学校将其分为阅读层级、写作层级、听说层级和表演层级。四个层级的教学目标都是培养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然而,这四个层级的教学方法是不同的。其中,阅读层级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欣赏文学作品为主要教学方法;写作层级则以书面表达方式对语文知识进行教学;听说层级以学生通过视听获得准确信息和口语表达为主要教学手段;表演层级则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并通过适体的形体语言加以表达的能力。这四个层级教学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都是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通过这种方式,在学期末的问卷调查中,学生对公共选修课的评价普遍较高。
(二)对于普通选修课。普通选修课主要包括可以增加学生知识面的选修课,包括文学、哲学、历史和法律等。普通选修课的内容较为广泛,吸引了大多数的学生。同时,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对普通选修课的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将原有闭卷考试的考核方式改革为论文和辩论赛的形式,在辩论赛中邀请专业人员作为嘉宾。在此基础上,学校在普通选修课中加入了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相关话题,让学生对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目的、意义和作用等各个方面进行讨论,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意义。
(三)对于专业选修课和跨专业选修课。一方面,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采取外聘的方式聘请企业中的技术人员到学校为学生讲解专业的最新动态和外专业与本专业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开设了大量的实践类专业选修课,大大提高了学生参加实践的机会,这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邓责梦.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2009(1)
[2]贡福海,胡效亚.改进公选课教学管理,推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J].中国大学教学,2007(2)
[3]陈荣.透析选修课:教育自由的过度与缺失[J].教学与管理,2010(2)
课程体系优化分析模型 篇3
关键词:环境生态工程,核心技能,课程体系
作为2012年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的新增专业, 环境生态工程专业自2013年开始已经在青岛农业大学、贵州民族大学等十余所高等院校设立并招生, 还有部分高等院校正处于申报阶段。由于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是在原有的生态学、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基础上开设的, 教育部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尚未提出明确的专业规范, 导致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不清晰, 课程体系也缺少基本的要求。作者基于环境生态工程的学科特点较早对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初步构建, 但由于缺少专业的社会调研和人才需求分析, 原有的课程体系无法满足社会对于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毕业生技术能力的要求。本文通过对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进行初步分析, 提出了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的四大核心技能, 由此对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设计, 旨在为环境生态工程专业规范提供借鉴。
一、毕业生就业去向的初步设想
作为一个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的专业, 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毕业生应当主要服务于环保产业, 但由于目前我国的环保产业发展滞后, 而环境保护类的毕业生数量巨大, 导致供需失衡, 因此, 如何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寻找到出路是环境生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首要考虑的问题。通过对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等相近专业的人才需求及其能力需求进行广泛调研, 初步对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进行了设想, 除了考取研究生和公务员之外, 毕业生可以考虑在以下三类环保企业从事环境生态工程相关工作。
1.环保咨询服务类公司。目前国内从事环境保护咨询服务的公司数量逐年增多, 其服务内容主要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审核、水土保持规划及方案编制等, 其中非污染生态评价、生态规划、水土保持规划等工作内容都需要具备扎实的生态学理论基础和技术。而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 在原有生态学的基础上强化学生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工程技术能力, 恰好符合该类企业的人才需求。
2.第三方的环境监测类公司。环境监测是开展环境咨询服务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过去的环境监测任务大多委托给环保局下属的监测站、科研院所或高校, 随着国家政策制度的调整, 第三方的环境监测类公司开始出现并逐渐壮大。大气、水、噪声、土壤的监测布点和样品分析测定是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具有的共性技能, 但要完成环境监测所涉及的生态调查分析工作可能显得力不从心, 这为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学生创造了就业机会。
3.环保工程设计施工运营类公司。传统的环保工程类公司对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量大, 主要从事废水、废气、废渣处理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营。随着环境问题的逐渐演变和发展, 土壤污染修复、矿山修复、河道修复等典型的生态工程开始逐步纳入该类公司的业务范畴, 而原有的技术人员对于生态污染的原位修复工程缺少相应的知识储备, 因此, 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学生可以弥补公司在该领域的技术人员空缺。
二、专业核心技能分析
鉴于环境生态工程隶属于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 学生应当具备从事环境保护的基本技能。结合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分析, 扎实的生态学和生物学基础应当成为专业优势, 同时力求与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技能有所区别, 故提出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学生所需具备的四大核心技能。
1.生态调查分析与环境监测技能。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学生需要掌握大气、水、噪声、土壤的监测布点方法和样品分析测定等基本技术, 熟悉常用环境监测仪器的使用, 同时还要利用生物学和生态学基础知识强化生态调查分析技术, 能够熟练从事植物种类识别、植被样方调查等野外生态调查工作, 并借助专业软件完成生态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以及生态图件的绘制。
2.生态工程设计与污染治理技能。由于环境生态工程主要针对受到损害与破坏的环境及生态系统, 通过工程与技术手段进行系统组分、受损功能的修复与恢复。对于污染治理技术的学习应当与环境工程专业有所区别, 大气和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技术可以不作要求, 但需初步掌握污水处理设施设计施工和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设计施工等技能, 为从事类似的生态工程设计施工奠定基础。除此之外, 环境生态工程专业需要重点培养学生利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农业生态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土壤污染修复工程、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工程等典型生态工程的设计能力。
3.生态规划设计技能。生态规划与环境规划有着明显的区别, 环境规划主要侧重于污染控制, 要求学生掌握环境评价、环境预测和决策的技术, 以便完成大气、水等单项或区域性的环境规划;而生态规划属于综合性的规划设计工作, 要求学生掌握生态规划的程序、内容与方法, 同时能够运用Arcview、Mapinfo等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园区或者更大尺度的生态规划设计, 具备编写生态规划报告的能力。
4.生态影响评价技能。传统的环境影响评价重污染轻生态, 而生态影响评价技能需要在掌握环境污染评价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的生态学优势, 重点针对建设项目和规划实施后的非污染生态影响进行评价, 要求学生熟悉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导则和技术方法, 具备编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或生态影响专项报告的能力。
三、课程体系优化设计
1.学科基础课程。结合环境生态工程的学科特点和专业特色, 初步确定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生态五大学科作为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其中数学类主要包括工科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物理类主要包括大学物理学和大学物理学实验, 化学类主要包括普通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及其相应的实验, 生物类主要包括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基础生物化学、环境微生物学及其相应的实验, 生态学主要包括基础生态学和生态学实习。鉴于环境生态工程主要解决环境问题, 学科基础课中还需开设环境学概论、环境地学、土壤学及其实验实习作为合理的补充, 为学生学习专业核心课奠定基础。另一方面, 五大类课程的开设也使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宽的知识面, 为后续深造和就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专业核心课程。紧紧围绕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的核心技能, 每项技能关联3~4门理论课程, 同时设置相应的实验和实习课程, 保证每项技能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 又有丰富的实践环节作为支撑, 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每项技能对应的理论课程和实践类课程详见表1。
3.专业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的设置应当充分考虑不同高校的学科背景和专业优势, 既要做到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有效的补充, 又能突出自身的专业特色。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可以考虑在第六学期分方向设置课程, 每个方向开设4~5门课程, 例如综合性院校可以设置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两个方向, 而农业院校可以考虑设置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与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两个方向。
四、结语
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具有典型的交叉特色, 由于目前开设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往往已经有多年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的办学经验, 在此基础上再开设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容易导致培养的学生“四不像”。因此, 不同的高等院校需要采取与相近专业适度“错位培养”的方式, 突出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的核心技能, 同时依据原有的办学优势和地域差异, 强化生态工程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比如农业院校应当突出农业生态工程, 发挥生态工程在解决农业农村环境问题上的优势, 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参考文献
[1]周震峰, 史衍玺, 王凯荣.关于高等农业院校环境生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 2013, (7) .
《工程电磁场》课程体系的优化 篇4
关键词:工程电磁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39-02
《工程电磁场》是电气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它所涉及的内容是电气工程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的必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一些交叉领域的学科增长点和新型边缘科学发展的基础[1]。它既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又有很强的工程实践性。在《工程电磁场》课程的各教学环节中,理论教学是基础,对学生学习课程的知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理论教学又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形式,课堂教学应是师生共创的活动。但是,该课程概念普遍抽象枯燥、运用数学工具多、理论分析推导繁琐等特点,影响了学生学习所需的认知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影响了学习该课程的热情和兴趣。所以,如何优化该课程内容以及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显得非常迫切和必要。特别是如何在各校调整专业培养计划,压缩技术基础课教学时数的背景下(我校该课程压缩为32学时)提高教学质量,是亟待解决的教学改革问题。
一、教学过程最优化体系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创立者前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巴班斯基曾指出:“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就是指通过选择一种适合教育过程具体情况的教学方法,使教师和学生在花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获得最好的效果”,同时强调最优化是在符合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的基础上,教师有意识有科学根据的教学方案的选择,其优化体系包括:教学内容的优化体系;课堂目标的优化体系;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化体系;教学手段的优化体系;学生课程反馈优化与矫正的体系。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工程电磁场》教学在普通物理电磁学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系统的电磁理论的学习,能够达到以下的学习目标:进一步熟悉宏观电磁场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规律;对电气工程中的电磁现象和电磁过程,能用场的观点进行初步分析;对一些简单的问题能进行计算;为学习专业或进一步研究电气设备电磁场问题,准备必要的理论基础。教学以静电场、恒流电场和恒定磁场原理为主,结合电磁辐射、电磁污染、电磁兼容、涡流效应等工程技术问题分析,通过课堂教学、实验和虚拟实验教学、习题练习和考试等环节完成整个教学过程。电气工程的电磁场课程研究的是各种电气设备内部电磁场,学习的是工程电磁场的本质。掌握电磁场的产生机理、电磁场的边界条件是学生把握电磁场物理本质的重点。传统的电磁场教学要求在深刻理解重要的物理量电场强度和电位移、电位、电流密度、磁感应强度和磁场强度、矢量磁位、动态位的基础上建立电磁场的重要性质与规律——积分形式和微分形式的电磁场方程组,并解释电磁场的性质和规律。应用高斯通量定理、安培环路定理的积分形式计算对称的简单场,培养学生在分析电磁场问题中能正确寻找并应用边界条件的能力。让学生能够理解电磁场能量的分布及传输,掌握通过能量关系计算电场力、磁场力的方法,了解电路参数的计算原则,掌握平面电磁波在电介质及导电媒质中传播的基本规律[2,3]。
三、《工程电磁场》教学内容体系
传统《工程电磁场》教学内容体系包括静电场、恒定电场、恒定磁场、时变电磁场、准静态电磁场等。《工程电磁场》的主要教学内容中存在两大体系:一种是先静态场后时变场的教材体系。这种传统体系起点较低,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但与物理学中电磁学部分重复较多,学生会感到厌烦。同时从这些基本定律出发逐一推演静态场的特性必然费时很多,导致时变场被压缩。另一种是先时变场后静态场并以时变场为主的教材体系。这种体系虽然压缩了静态场,充实了时变场的内容,但起点高,学生不易接受。无论选用哪种体系的教材,对教师来说,至关重要的是如何组织教学、整合与表达教材内容。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校综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普遍存在压缩课时的总趋势。因此,在较短的课时中要讲清要点,精简多练,突出教学内容的工程性,教学组织就显得尤为关键[4]。
四、教学内容体系的优化
针对传统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大幅压缩而教学质量不降低,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对教学内容体系采取优化措施。
1.优化课堂教学。(1)优化数学内容。电磁场理论是以麦克斯韦方程组为核心的理论体系,所有的电磁规律都有对应的数学模型,会在电磁场理论中大量使用矢量分析与场论、特殊函数和数学物理方程等数学知识,虽然学生已学过这些数学知识,但是在学习时没有具体应用,所以,当需要应用这些数学工具时,学生就会感到很困难。学生本就对电磁理论的学习有畏惧感,如果我们上课时再进行大量的数学推导,一是课时不允许,二是更加剧了学生的畏惧感。根据这一现状,在教学中要简化数学推导,优化数学推导过程,直接给出结论,重点分析数学公式代表的物理意义。(2)优化知识结构内容,减少静态场学时,增加时变场学时。减少静态场学时数后,时变场教学时数增加,内容从电磁感应、麦克斯韦方程组、波动方程到平面波和辐射,学生可以较全面地了解电磁场理论体系,掌握时变场的分析计算方法。从一个新的角度学习电磁理论,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兴趣才有动力,这是保证学习质量的基础。而以往电磁场理论教学中静态场教学时比例偏大,其基本概念学生在电磁学知识中已学过,学生觉得没有新意,只是简单重复,没有学习兴趣,因此静态场教学内容应调整为以讲解重点知识为主。静态场学时、时变场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可由75%和25%优化为50%和50%。(3)结合教师的科研成果进行教学。应结合教师的科研工作以及最新的科技成就及其发展趋势,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电磁学内容在生活和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将当今社会发展中的新设备、新技术贯穿于教学过程。例如在讲到电磁感应时,可以结合生活中的电磁辐射与电磁污染的问题、涡流效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等,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4)优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采用多元化的辅助教学手段是解决电磁场理论难教、难学问题的有效手段。例如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解决以前在黑板上很难讲清楚的问题和那些书写量很大的问题,特别是在课时少的情况下,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多媒体课件绘制的图形具有立体化、动态化、色彩化等特点。可根据个人特点、专业需求,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对电子教案进行随时实施优化。(5)增加工程电磁场数值计算的教学内容,在电磁理论教学中引入“数值计算方法”的教学内容,教学实践表明,基于深化和加强电磁场工程分析能力,学生对此学习内容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显著。因此增加此部分内容的教学,对于适应电磁场课程后续教学的需要,加强本科生分析和解决工程电磁场问题的能力非常必要,并使学生不间断地接受计算机辅助分析能力的培养,以满足较高层次本科大学生的培养要求。
2.优化实验教学环节。以往的实验教学多在实验室进行,做的实验也往往是一些验证性的实验,学生感觉实验与理论脱节,对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帮助不大。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有必要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挖掘新型实验教学内容,可将一些易于携带、装置简单、轻便的仪器直接带入课堂,采取边讲解边演示的方式,或以适当的方法将部分工程电磁场演示实验拍摄成录像短片,在授课过程中配以使用,也会起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工程电磁场实验演示可以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对电磁理论规律的掌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激发学生学习工程电磁场的兴趣。
3.课程的延伸与拓展。课程的延伸与拓展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与补充,如课外答疑,课外习题,电磁场数值和计算机仿真或虚拟仿真实验,电磁场动态建模,电磁兼容的专题研究等。课程的延伸与拓展能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使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发展。实践表明,我们开展的课程的延伸与拓展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对于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積极地作用。
五、结束语
针对《工程电磁场》课程教学时数大幅减少这一事实,我们研究了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优化等问题。我们紧紧围绕工程磁场的物理实质,将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环节和课程延伸与拓展三部分形成完整的《工程电磁场》教学内容优化体系,在实施过程中注意遵守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原则,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以学生能力养成为本,以21世纪工科人才培养为目标,切实提高《工程电磁场》的教学质量。
结合我校该专业的培养计划安排,我们对该专业的《工程电磁场》课程体系理论进行了优化,实践证明,收到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冯慈璋,马西奎.工程电磁场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60.
[2]毕德显.电磁场理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85:235-291.
[3]谢处方,饶克谨.电磁场与电磁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4-78.
课程体系优化分析模型 篇5
高职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时间比较短, 基础相对薄弱, 缺乏积淀, 导致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不匹配
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是人才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必须为该目标服务。教育部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提出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但课程体系设置却仍旧沿用传统学科型高等教育所采用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结构或类似结构, 仍然侧重于学生系统知识体系的培养和构建。课程体系设置注重的是学科的自我完整性, 而培养目标却是强调目标岗位 (群) 的职业素质和技能, 导致这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偏差。这是目前高职教育中非常典型的现象。
课程体系与社会实际需求不匹配
社会对于高职毕业生的需求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很多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与课程开发过程中, 强调增加项目化课程, 强调根据实际工作进行课程设计, 强调具体职业技能的培养, 却忽视了职业素质、职业态度的养成。他们把单一的岗位操作技能等同于全面的职业能力, 忽视了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笔者到一些知名连锁企业调研时, 多次听到企业反映希望高职院校加强学生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观, 而非仅传授实际操作技能。这表明目前的高职课程体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胜任特征模型与课程体系的关系
高职教育要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课程体系建设也应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那么何种人才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其特征有哪些, 需要培养哪些素质和能力?这个问题是高职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也存在类似问题, 即如何界定某岗位“胜任人才”的问题———胜任者需要具备哪些特征, 其具体表现是什么。20世纪70年代,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提供了一个解决该问题的方法———胜任特征模型。麦克利兰认为:胜任特征与特定岗位有关, 能够区分业绩优秀者与业绩普通者。胜任特征具体包括与工作相关的知识、技能、个性等特质, 具有可测量性并可以因学习而改善。简而言之, 胜任特征模型就是针对特定岗位绩效优异要求所需的一组胜任特征结构。目前, 胜任特征模型已经广泛应用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招聘、培训、考核、晋升等很多方面, 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基点。
笔者认为, 胜任特征模型不仅对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对于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从高职的定位可以看出, 高职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与岗位 (群) 对接, 培养的素质、掌握的技能必须与目标岗位 (群) 的胜任特征相符合。只有真正胜任岗位 (群) 需求的人才才能成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围绕胜任特征模型构建课程体系
在胜任特征的研究中, 有三种最具有代表性的胜任特征结构:KSA、KSAOs、“冰山”模型。KSA (Knowledge、Skill, Ability) 指特定的工作岗位需要的知识技能和个人才能等;KSAOs (Knowledge、Skill, Ability, Other Characteristics) , 指胜任既定工作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个人才能及其他个人特征;“冰山”模型将胜任特征分为6个层次:动机、特质、自我概念、社会角色、技能和知识, 其中技能和知识是表层特征, 其他则是深层特征。这三种模型各有其优缺点, 从可行性和易于操作的角度考虑, 现阶段KSA模型更适合课程体系建设。在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后, 可以尝试采用“冰山”模型构建课程体系。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和重点专业, 早在2002年就开始与知名连锁企业开展校企合作, 共同研究如何有效地进行人才培养工作。经校企双方多次探讨, 建立了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课程体系。下面以该专业为例, 说明如何围绕胜任特征模型开展课程体系建设。
开展胜任特征模型构建, 首先应对区域经济和行业情况进行调研, 确定专业目标职业岗位 (群) ;其次, 要对目标职业岗位进行分析, 构建模型。模型构建通常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在充分调研和多次论证的基础上, 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目标职业岗位 (群) 确定为连锁企业门店基层管理岗位, 包括的岗位有:门店营运部各课课长助理、客服课长助理、人事课长助理、团购课长助理、美工课长助理、招商课长助理等, 目标岗位职业发展的途径为:课长助理———课长———经理助理———经理———店长助理———副店长———店长。
针对目标岗位群, 采用文献研究、企业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分析, 构建胜任特征模型。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搜集汇总有关大学生素质的条目, 并进行统计分析, 选定16个素质特征;然后选取数家知名连锁企业为对象进行访谈, 访谈对象主要是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或相关人员;接下来根据访谈结果和选定的素质特征, 设计调查问卷, 开展抽样调查, 调查对象为本专业在连锁企业就业的毕业生;最后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构建本专业学生胜任特征模型。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胜任特征模型由3类、17个因素组成, 其中知识类特征 (K) 主要包括经济知识、管理知识、市场营销知识、财务知识、计算机应用知识、连锁经营管理知识等6个因素;技能类特征 (S) 主要包括商品管理技能、卖场现场管理技能、员工管理技能、数据分析技能、市场调研及促销管理技能等5个因素;个人才能类特征 (A) 主要包括团队协作、人际交往、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口头和书面表达、压力管理等6个因素, 具体如图1所示。
在专业课程设计过程中, 与上述胜任特征模型中的K、S、A相对应, 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区分为职业基础模块、职业能力模块和职业素质模块。职业基础模块侧重充实巩固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为后续职业能力模块学习奠定基础, 该模块以理论讲授为主。职业能力模块重在培养学生的各项职业技能, 强调的是按照企业工作流程进行项目化教学, 主要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教学方式, 通过“在做中学, 在学中做”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职业素质模块主要通过实训课程、社会实践、团队协作训练等方式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认同感。同时, 根据企业反馈, 在课程体系设计过程中, 注重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并要求素质培养贯穿于三年学习、实训、实习过程中。具体课程体系设计如表1所示。
几点体会
应注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传统的课程体系强调完整知识体系的传授和掌握, 学生普遍反映与实际岗位要求有脱节, 毕业时感觉无所适从。而采用基于胜任力模型的课程体系后, 学生通过三年时间的学习, 培养和掌握了目标就业岗位所需的素质和技能, 可实现“零距离”上岗, 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当然, 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部分学生就业意向与本专业目标岗位 (群) 不一致, 导致这部分学生兴趣不大。对于这一问题, 应通过进校后的二次专业选择、开设选修、辅修专业等方式解决。
应更好地满足企业用人需求
基于胜任模型的课程体系有助于培养企业所需人才, 能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我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校期间就可通过合作知名连锁企业的副课长或课长助理考核, 毕业后可直接定岗开展工作, 无需再参加企业新员工入职培训。当然, 仅凭课程体系改革并不能解决人才培养的各类问题,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离不开校企密切配合, 需要双方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合作。
应有效促进专业课程开发
很多高职院校开展了课程开发设计改造工作, 强调“项目化课程”、“模块化课程”、“行为导向教学”等, 有力地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但实际教学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笔者认为, 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统一的课程体系作为指引, 专业课程由不同的教师分别进行开发设计, 导致课程目标发散。尽管从单门课程看, 能有效地体现科学设计理念, 但从专业角度审视, 就会发现各门课程的设计目标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 以至于好的课程设计达不到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雪, 仲丛友.基于模型构建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J].职业技术教育, 2010, 31 (8) .
[2]刘晓红.国内外高职课程体系模式比较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 (1) .
[3]郑晓明, 王明娇.中国企业人力资源专业人员胜任力模型研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0.
[4]陈培.高职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华章, 2012 (15) .
[5]汤晓华, 吕景泉, 洪霞.基于职业能力的技能人才知识、技能、素质系统化模型建模与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 2012, 33 (2) .
[6]刘心美, 赵桂茹.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的高职课程体系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 (8) .
课程体系优化分析模型 篇6
(1) 开设学时过多, 学生学习压力较大。目前, 国内高校本科专业普遍开设的基础课程大致分为以下几类:思政时事类、基础科学类、外语类、身心健康类、生涯规划类、人文素养类、工具类等。根据各地教育部门要求不同而开设的种类和学时各异, 但基本可达700学时以上, 甚至部分学校和专业达1000学时以上, 在有限的总学时中, 除去必要的素质拓展课、社会实践以及多种形式的社团活动、第二课堂之外, 基础课和专业课抢占学时比例令学生学习压力日渐增大。
(2) 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接受程度与教师期待值有一定差距。由于开设学期早, 学生刚进入大学阶段首先接触到的就是基础课程, 尚未完全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节奏, 同时, 丰富的课外生活和社团活动占用了学生较多时间, 学生接受和理解知识的程度往往不尽如人意。同时, 部分基础课程, 由于知识内容的限制, 很难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改革, 大部分课程内容需要教师在黑板上向学生演示假设和推导过程, 对于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大学生来说略显死板。
(3) 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程之间对接不畅。基础课程作为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基石, 应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起到引领作用, 引导学生由浅入深、从宏观到微观建立知识体系, 目前, 普遍存在基础课程内容与专业课程之间不能对接, 部分知识重复讲授, 部分知识两方均不体现, 这主要是因为由于基础课开设量大面广, 而高校的机构设置中基础课和专业课教研室基本不隶属与同一学院, 教师之间很难有一个沟通平台, 能够围绕课程内容进行探讨和交流。
(4) 基础课程教师工作量繁重, 培训提供机会少。由于高校扩招, 基础课教师数量的增加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开课需要, 目前, 大部分高校的基础课程教师存在超负荷工作现象, 教师疲于奔波于各个课堂, 导致很难抽出时间参与进修和培训等提高教学能力的活动。学校对基础课程教师的培训重视程度不够, 提供的机会不多也是原因之一。
针对现阶段基础课程教学实际情况和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如课程体系不够科学合理、教学模式与方法过于陈旧和死板、教学内容稍显陈旧、与专业知识贯通和融合仍显不够等, 吉林农业大学实施了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工程, 有效推进了本科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全面提升了基础课程教学质量, 充分发挥了基础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 保证和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
2.确定改革目标及范围
通过改革基础课程体系, 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方式, 完善基础课程教师队伍和教学条件建设, 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学习需求, 为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针对学校为本科学生开设的部分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 具体范围为: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等数学、化学、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体育、大学物理、基础生物化学、植物学、动物学等课程。改革遵循培养目标需求与学校实际结合的原则、针对性和实效性原则以及统筹规划、全面改革和整体提升的原则。
3.调研与研讨
(1) 学校组织各教学单位针对课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组织交流与讨论,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并成立本科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工程领导小组, 负责组织和协调基础课程改革工作。在全校范围内对基础课程现状进行调研, 全面了解了基础课程运行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形成调研报告。
(2) 选派基础课程教师代表赴国内知名院校调研学习, 同时, 组织基础课程教师与专业课程教师的交流活动, 实现两方面有效对接, 明确专业课程对基础课程的需求, 提高基础课程对专业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
(3) 组织学生代表座谈会, 了解学生对基础课程设置及教学的意见与建议, 将学生意见充分反映给基础课程教研室, 在充分论证可行性的基础上, 采纳学生意见,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提高参与度。
(4) 各门课程针对存在问题和研讨结果形成的意见, 制定有针对性的改革方案。主要包括加强基础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根据专业需求合理调整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及评价考核方式, 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改善教学环境与条件等。
4.改革实施过程
(1) 推进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改革。 (1) 整合优化教学内容。根据不同的专业培养目标要求, 科学调整基础课程教学内容, 注重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优化整合基础课程, 避免基础课程内部和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交叉重复的问题, 使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衔接更加紧密, 能够更有力地支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 改进教学方法、手段。注重教学方法、手段以及考核评价方式的综合改革。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学生一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 增加学生的能力训练。鼓励采取多样化考试方式, 优化过程考核, 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2) 加强基础课程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基础课程教师团队建设, 重点加强以课程为平台的教学团队建设, 构建团队合作机制。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促进教师教学的交流与研讨, 注重老中青搭配, 优势互补, 传帮带共进的团队发展模式, 尽快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增加基础课程教师外出进修的机会, 了解基础课程专业领域的最新动态, 加快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3) 改善基础课程教学环境与条件。提高对基础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和支持力度, 为教师提供多种方式的进修和培训, 尤其是出国学习机会, 实验经费拨付向基础课程倾斜。
(4) 加强对基础课程的立项研究。深入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课程体系的研究与改革, 注重启发式和研究性学习, 结合基础课程主要倾向于基础理论学习和基本技能锻炼的特点, 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针对基础课程的课题研究立项和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立项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
通过多种有效措施, 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根据不同专业对基础课程的开设要求, 明确了基础课程定位, 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 改革考核评价方式, 优化基础课程教学体系, 全面提升基础课程教学质量, 满足了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学习需求, 为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摘要:基础课是高校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形成完整课程设置体系的基础性环节, 是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基础课程设置情况的调研, 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基础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并有针对性地寻找解决对策, 总结吉林农业大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实际经验, 得出结论:依据专业办学实际开设基础课程、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考核评价方式, 能够优化基础课程教学体系, 全面提升基础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李晓峰.高校公共基础课现状及改革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 2013 (01) .
[2]南红花, 朴光秉.高校基础课程改革与实效性探析[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01) .
优化神经病学课程体系的探索 篇7
1 神经病学专业的特点
神经病学是建立在神经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 具有高度逻辑性、理论性, 专门研究人类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一门临床学科。神经疾病的病因复杂, 表现形式多样, 相关的检查复杂, 诊断手段发展迅速。因而神经病学教学有着独特的要求[1]。
神经病学建立在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学、神经病理学、神经生化学等基础学科之上, 它要求医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神经科学的基础知识, 有助于对神经病学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的理解。由于神经传导通路错综复杂、解剖结构不易辨别, 神经病学教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 在神经病学学习的过程中, 需要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 能够将同一知识层面上不同学科的内容进行较好的整合。
神经科学是医学领域中目前发展最迅速而活跃的学科, 随着先进设备的问世、先进技术的不断涌现、先进方法的推广应用, 神经病学知识不断更新, 新疾病、新技术、新理论不断涌现。因而神经病学教学内容日渐增多, 但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入使教学时间缩短, 造成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的矛盾。
神经病学诊断是建立在完整的病史询问及神经病学体格检查的基础上, 神经病学体格检查具有实践性强、操作性强的特点, 它要求操作规范、准确, 因此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2 新的医学模式及医疗体系对神经病学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
2.1 医学模式转变的影响
随着人类对医学发展更为理性和全面的认识, 现代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把医学服务的目的视为提升人的生命质量而非单纯的治疗疾病, 这就决定了医学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相互渗透融合的综合性质[2]。学生视野中除了客观、理性的工具价值, 绝不能忽视人文精神价值。医学价值系统应是涵盖着科技理性、人文理性的价值统一体。这就要求医学生不仅具有专业知识技能, 而且还要具有人文素养, 从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多途径出发去处理、对待病人和疾病。医学实践关注的不仅仅是“疾病”本身, 医疗活动背后还具有文化、政治、经济、伦理等各种社会因素。这就要求医生以及未来的医生——医学生具备深厚的人文素质底蕴, 具备关注人类价值与精神的能力, 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就神经病学专业来说, 神经科疾病治疗模式从“医-病-药”到“康复-保健-预防-主动参与”的转变也决定了神经科医务人员应该具备更加宽厚的人文知识和良好的人文精神。神经科中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就是因为长期不注意避免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病的生活方式而导致的, 一个好的神经科医生不仅只是挽救病人的生命, 还要向病人及家属耐心宣教如何积极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 耐心指导病人进行康复治疗, 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这才是医生诊治疾病的最终目的。新的医学模式下, 神经心理学的重要作用也日渐突出。社会竞争日益激烈, 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 亚健康人群日益增加, 这些人常常因为睡眠不好、头痛、焦虑、抑郁或某些躯体不适来神经科就诊, 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 如何疏导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应对各种压力对于他们症状的缓解极为重要, 医生如不具备人文观念, 缺乏细致、耐心的交流与沟通, 诊治只能获得一些形式上的东西, 难以真正给病人解决问题。所以在神经病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医学专业知识与人文社科知识的衔接与渗透, 才能培养出真正能够解决病人疾苦的合格人才。
2.2 新的医疗体系的影响
新形势下的医学临床教学与过去有很大不同, 以往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临床操作能力上很大程度是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在病人身上完成的。但随着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理》的相继出台, 由于医学生未获得合法的医师资格, 临床实践中在病人身上进行临床技能的操作和培养就不再合法, 从而限制了学生临床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临床技能的提高, 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要实现医学生临床综合素质和技能的提高, 就要重视临床基础知识, 改革现行考试方法, 强化教学实践环节, 注重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技能的训练, 建立科学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倡导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与创新素质体制[3]。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如何全面利用课堂教学、实验室、图书馆、网络资源、教学医院等客观教学条件, 多方面、多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为国家培养富有创新意识和高临床综合素质的神经病学专业人才, 已成为神经内科教学中不可回避的新问题。
3 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弊端
我国传统医学教育模式导致神经病学知识的获得大概经历三个阶段:专业基础课学习、理论课学习、临床实习。由于三个阶段之间有一个很大的时间跨度, 进入临床课教学时学生对所学的很多基础知识已经淡忘。比如, 临床教师讲神经系统疾病时, 学生对神经系统的形态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生化代谢、免疫反应、病生与病理变化等知识记忆模糊, 难免会影响到对有关神经系统疾病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进而影响到临床课的教学质量。而进入临床实践后, 对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不充分也使学生感到一筹莫展。显然传统教育模式不适合神经病学专业的教学特点, 也不利于学生掌握神经病学专业知识和技能。
4 神经病学课程体系探索
神经病学课程的特点及现有教学模式的弊端决定了优化神经病学课程体系势在必行。如何在不改变神经病学教学总学时的前提下, 调整现有课程编排, 将以往一个学科、一个专业进行的知识传授, 改为强调以人为整体, 以多学科共同参与的授课方式极为重要。我科在神经病学教学过程中既关注理论课与基础知识的联系, 又注重与临床相关知识的结合, 对优化神经病学课程体系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将神经病学教学工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4.1 平衡时间
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更好地适应后续课程和临床的需要, 我们对临床医学专业的神经病学教学课时和内容进行了调整, 总学时为48学时, 其中理论课和见习课之比为1:1, 适当缩减了理论课学时, 增加了见习学时。
4.2 回归强化基础
注重综合性基础知识。在临床教学阶段, 采取以神经系统统为中心, 以问题 (疾病) 为牵引, 综合相关各基础医学课程知识, 对神经系统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免疫机制、病理改变等知识进行系统的回顾性讲解, 从而强化临床与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
以系统模块整合教学。改变原有三段式教学模式, 突破基础与临床课之间过于死板的阶段性界线, 以基础与临床的一体化模块教学促使两者前后贯通和早期融合。例如在“瘫痪”模块中, 大脑皮层、内囊、脑干、脊髓、周围神经、神经肌肉接头以及肌肉的损害均会产生瘫痪, 若从疾病的症状入手从理论上进行讲解, 尽管学生在以前已经学习了神经系统解剖, 但在学习神经系统疾病及其症状时, 往往难以将神经解剖与之结合起来, 难以理解症状, 甚至出现厌烦情绪, 不能达到教学目的。我们采取的方法是首先有的放矢的复习相应的解剖、生理学等基础知识, 再启发学生根据已知的解剖知识去推测不同部位损害可能会产生的症状。例如讲解瘫痪时, 先扼要复习运动纤维的传导路径、交叉部位、毗邻关系, 然后再学习不同部位损害时瘫痪的分布、特点以及可能出现的伴随症状。 最后, 再反过来从其特点、分布及伴随症状, 推断其病变损害的部位。这样使学生既易于理解疾病的症状, 又能把症状与神经解剖结合起来; 既培养了学生临床定位诊断的能力, 又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使整个教学过程脉络清晰, 条理清楚, 正论反推,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注新的疾病谱和神经病学的最新进展。根据学科发展的最新动向, 将疾病谱中的一些新内容如海洛因中毒性脑病、艾滋病的神经系统损害等介绍给学生, 以拓宽其知识面;同时从临床疾病诊断、治疗出发, 为学生开设较高要求的《神经病学新进展》, 将教学及科研新成果融入教学内容, 如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新型的介入治疗、干细胞移植、帕金森病发现的新基因等, 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组织一系列基础研究与临床密切相关的进展性讲座, 例如, 帕金森病研究与临床应用、基因与遗传疾病诊治等, 拓宽学生知识面, 更好地巩固基础理论知识, 提高综合素质。
4.3 注重临床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采用病例导入式教学
在上理论课时注重与临床实践的联系, 主要是通过病例导入式的方法。例如在讲脑血管病单元时, 利用1个学时向学生介绍神经科分析病历特有的思维方式——先定位、后定性, 学生分组, 分别给出TIA、脑梗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例, 要求学生必须对以上疾病相互做出鉴别诊断 (首先要用神经解剖知识确定病变部位, 再做定性诊断, 了解目前的诊治发展, 掌握诊疗原则) , 教师介绍参考书目及如何查找利用医学文献, 给学生自学、准备的时间, 见习时学生分组对脑血管病的患者进行实际病史采集, 利用最后3-5个学时见习课由学生发言、相互提问、教师总结精讲。这样既改变了过去沉闷的课堂氛围,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又及早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4.4 重视临床见习, 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方式
神经系统解剖复杂抽象, 神经核团庞多繁杂, 临床症状复杂多样, 学生常常感到神经病学复杂难懂, 抓不住重点。采用视听资料, 先让学生观看神经系统查体, 掌握正常的体征, 然后观看异常的体征, 最后再在床边动手查体。在查体的过程中作到心中有数, 有的放矢, 在全面查体的同时重点突出, 充分发动学生来分析总结病史的特点, 查体中的阳性体征, 减少了患者接受查体的时间, 避免了患者产生抵触情绪, 既提高了学生敏锐发现阳性体征的能力, 发现、比较正常和异常体征的能力, 又培养了学生通过比较进行鉴别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见习课中, 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5]。让学生自己主动询问病史, 避免看病历或患者告诉学生所患疾病, 尽量提供机会让学生动手查体。亲手查体与观看查体, 对学生而言, 其体会和感受是截然不同的, 通过自己动手实践, 提高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并加深了对理论课的理解。让学生总结病史特点、阳性体征以及有鉴别价值的阴性体征, 最后进行定位定性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讨论分析, 有不全面或错误之处, 教师加以引导。在见习课上这种以学生为主体, 以病人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对疾病的认识从理性到感性, 又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循环往复, 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病史、体征, 解决患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等实际问题, 使学生对疾病的认识无论从深度上还是广度上, 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所提高。通过增加学生与患者的直接交流、接触, 使学生学会了如何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 使他们能够深切了解患者的病痛, 从而关心患者, 急患者之所急, 培养了学生高尚的医德医风, 为今后的临床实习, 乃至毕业后的临床工作奠定了基础。
神经病学课程体系的优化任重道远, 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进一步探索、改进。
参考文献
[1]罗海彦, 胡长林.高等医学教育中神经病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 2004, 20 (5) :382-383.
[2]王雪静.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医学教育[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6, 8 (9) :146.
[3]赵连东.医学生临床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J].医学文选, 2006, 25 (4) :812-814.
[4]冯天元, 刘国章.基础与临床相结合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2 (6) :35-36.
[5]杨华, 郭峰, 武成斌.高神经病学教学质量的模式初探[J].西北医学教育, 2003, 11 (3) :244-245.
课程体系优化分析模型 篇8
1 瑜伽专修课程实践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1.1 培养目标
瑜伽作为沈阳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于2005年开设, 承担着为社会提供瑜伽专业人才的重任。其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系统掌握瑜伽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术、专业技能, 具备瑜伽教学、训练、裁判、设计、策划的基本能力, 以及对瑜伽的组织开展、推广普及和咨询指导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需要紧密的与社会发展融合, 对培养的各环节的实践能力提出了突出的要求。要求培养过程中始终将实践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 要广泛接触社会、贴近社会、始终与社会发展保持联动, 以满足社会对瑜伽专业人才的需要。
1.2 现状分析
目前, 从瑜伽专修班学生的就业情况反馈来看, 呈现着就业率较高, 但从事本专业 (即瑜伽教练) 的人数只占就业率的三分之一。突出体现在“学生在实践教学能力上的不足导致难以胜任瑜伽教练, 竞争力低下。”反映在学生专项技术较好, 专项技能较差;理论知识掌握的较好, 专业素养不足;实践教学中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剖析了阻碍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主要问题, 我们首先需从课程本身找根源。总结其上原因即: (1) 核心问题---课程目标不明确, 尤其是具体实践教学目标不细化; (2) 教学途径不充足, 尤其是在社会实践部分缺乏情境式教学环境; (3) 教学模式不清晰。这些问题集中反映出目前瑜伽专修课程体系中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是最薄弱的教学环节, 尤其是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上还未形成较为成熟的体系。因此, 在如何培养实践能力强、有未来发展潜能的高素质的瑜伽专业人才, 是亟待解决要深入思考与研究的问题。
2 瑜伽专修课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优化
2.1 瑜伽专项实践能力构成的基本要素和水平划分
根据本文研究的内容, 沿着从一般到个别、由普遍到特殊的研究路线, 递进式查阅并系统地提出了关于实践、能力、实践能力、大学生实践能力、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认识。为本论文对瑜伽专修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点和逻辑框架。
2.1.1 实践
“实践”一词源于古希腊的Prxasi, 其基本意义是指“行动”、“行为”及其后果, 它是同logos (理性、理念) 相对立的, 指向外部的活动。在中国古代就有“行”这个字, 引申为行走、行动、实行、实践等意义。本论文基于培养和提高个体实践能力的研究目的, 就实践概念提出基本认识和观点:将“实践”定义为实施实践观念的过程, 即实际地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客观物质活动。
2.1.2 能力
能力是人们在研究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问题时碰到的关键问题, 在《汉语大辞典》中对能力是这样解释的, 能力即“能胜任某项任务的条件、才能、力量”。一般说来, 能力一般意义上说是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本研究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 将能力分为两类, 一是认识能力, 一是实践能力。人类在认识世界的活动中所展现出的能力为认识能力, 人类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展现出的能力为实践能力。从研究的需要出发, 本论文着重考察个体的实践能力问题。
2.1.3 实践能力
通常而言, 所谓“实践能力”即“完成实践活动的能力”。基于上述对实践和能力的认识, 本文将实践能力定义为“个体解决实际问题所具备的那些起稳定调控作用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这一定义包含以下要点, 其一, 实践能力的承载者是作为个体的人;其二, 实践能力体现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 即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过程中;其实践能力是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和。
实践能力与能力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能力是实践能力的上位概念, 能力包含实践能力及其它能力。实践能力各要素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学生个体实践能力包括:一般实践能力、专项实践能力、应用实践能力。一般实践能力是专项实践能力的基础, 专项实践能力是一般实践能力的延伸, 应用实践能力直接作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实际问题的解决以一般实践能力和专项实践能力为必要条件。
2.2 细化培养目标, 拓宽培养路径
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 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每个教学环节的紧密协作才能有效达成。目前, 我院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有五个基本途径, 即课堂教学、实训课、课外活动、社会实践 (专业实习) 、毕业论文。即: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课外活动是引导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社会实践是检验和发展学生实践能力的必要保障;毕业论文是培养学生综合专业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重要环节。
针对目前瑜伽专修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现存问题, 我们应对每个实践教学目标和路径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整与改进, 在研究实施过程中, 开发了以下的教学路径: (1) 课外活动:联合我院工会开展了校内教职工瑜伽课, 以瑜伽会馆的教学形式进行实际授课;结合我院瑜伽体位赛事的组织、双人瑜伽表演的编排、评分标准的制定, 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结合我院院运会、元旦晚会等形式的大型表演活动, 提高学生编排等实践教学能力。 (2) 社会实践:开发了华府丹郡社区、恒大名都作为实践教学基地, 以瑜伽会馆的教学形式进行实际授课, 教学对象是社区会员。
改进了以下的实践目标与学习内容: (1) 实训课:自主学习为主。内容:a单个技术的讲解与示范练习;b开展瑜伽书籍的阅读讨论。目标:从初步掌握到熟练掌握技能的过程, 提高瑜伽文化素养。 (2) 毕业论文:研究性教学为主。内容:撰写有关瑜伽的文献综述, 学会对瑜伽理论知识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目标:提高科研能力、创新能力, 以及瑜伽专业素养。
3 结论
(1) 沈阳体育学院瑜伽专修课程的实践能力培养处于薄弱环节, 其培养模式还未形成成熟的体系。显现的核心问题是课程目标不明确, 实践教学目标不细化, 教学途径不充足。
(2) 通过对瑜伽专修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目标与路径进行深入研究, 从而细化目标, 拓宽途径, 丰富实践设计环节, 强化学生技能, 提高教学质量, 为完善其课程体系, 形成较为系统、实用、有效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提供理论与现实依据。
(3) 通过研究, 建立了实践能力的理论根基。构建了瑜伽专项实践能力的组成要素, 制定了瑜伽专修学生实践能力水平划分, 建立了瑜伽专修课程实践能力目标与实施路径的标准要求。
参考文献
[1]赵志英.高等体育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与培养[J].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1届博士论文
[2]辞海 (教育、心理分册) [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79.
[3]徐嘉.我国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辽宁:辽宁师范大2012届硕士论文
[4]潘从善.体育类应用型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形成途径探讨[J].四川:成都体育大2012届硕士论文
课程体系优化分析模型 篇9
1 财务管理专业人才金融知识的市场需求分析
1.1 应用型财务管理的兴起加强了财务管理专业的复合性
近年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源市场结构的发展变化, 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大学本科教育已经从传统的“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教育”, 趋向于“应用型”教育。经过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毕业生, 具备相应领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 在基础理论、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能力等方面具有应用和复合性, 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为此, 许多本科院校的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渐渐发生变化, 不再是传统的高级财务管理人才, 而是定位于应用型专门人才, 即培养掌握财务管理基本知识, 具有运用会计理论、财务管理理论、金融投资理论和知识进行理财等专业能力, 能够在企业、证券公司、银行、政府机关以及社会中介机构从事资金管理、财务分析、财务咨询、证券投资、会计核算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这种转变无疑加强了财务管理专业的复合性, 对学科交叉尤其是金融理财的部分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 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金融知识才有可能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
1.2 金融环境的变化对财务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 金融市场不断完善并逐渐成为各种财务活动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从事财务活动的财务管理人员, 不可避免会参与其中。
首先,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 金融领域的跨国活动也在迅猛发展, 金融的全球化促使资金在全世界范围内重新配置, 既为发达国家的“剩余”资金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投资空间, 同时也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更多的融资机会。各种金融产品不断创新, 境外投资机构纷纷涌入, 一方面为企业筹资、投资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另一方面又使企业处于极大的金融风险中。这些对财务人员的理财观念、风险意识、知识结构和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 我国资本市场规模不断壮大, 有力地推动了企业重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但目前有效的资本约束还未形成, 这就要求财务人员熟悉、掌握相关市场的法律法规要求和运作规律, 并具有较强的发展适应能力。
因此, 市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不仅要求其掌握专业核心知识, 具有综合运用能力, 而且还要了解金融市场、熟悉金融机构、能够理解我国金融机制及法规。要培养此类人才, 在其系统的专业学习过程中, 开设一定数量的金融类课程必不可少。
2 财务管理专业金融课程体系的设置现状
目前, 我国高等院校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所采用的课程体系框架多分为五个层次: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限制性选修课、任意选修课。作为第一个层次的公共课, 即为通识教育课程, 强调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奠定素质教育的基础。包括思想道德修养、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等通识课程。因其与专业性质无关, 故不必开设金融课程。后四层都属于专业教育课程, 不同层次中金融类课程的设置也有所不同。
2.1 专业基础课中, 几乎没有金融类课程
开设专业基础课程的目的是为学生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今, 各高等院校普遍接受的财务管理专业基础课程有:西方经济学、基础会计学、统计学、管理学、经济法、甚至运筹学和管理信息系统等。这些课程的设置并无不妥, 但对财务活动的生存环境———金融市场, 及具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各种金融机构未作丝毫介绍, 这显现出专业基础课的设置尚有欠缺之处, 亟待进一步完善。
2.2 专业主干课中金融类课程有所增加
专业主干课是构成财务专才部分能力的核心课程, 也是本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重要标志, 我国高等院校传统选择的为中级财务会计、投资学、高级财务管理、国际财务管理等课程。其中投资学为金融学课程, 在财务活动的三个环节, 即筹资、投资和分配业务中, 投资是中心, 投资的需求决定了筹资的规模, 投资的预期收益构成了筹资成本的约束条件。而投资的现实收益则成为财务分配的基础。因此将其作为重点内容设置为专业主干课。
随着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发展, 除了传统开设的投资学课程外, 各高校对专业主干课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如复旦大学的必修课增加了金融市场和金融计量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开设了货币银行学和资本运营;东北财经大学开设了金融学和公司理财等。这说明各高校都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财务管理专业主干课中的金融类课程数量。
2.3 专业选修课中金融类课程随不同院校的特点而变化
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的课程设置, 体现出各高校对本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向。所以, 在不同的本科院校, 选修课中金融类课程设置的多少和具体的开设种类都有所不同。如复旦大学在专业课程设置上, 特别重视学生的金融基础, 金融学相关课程设置的非常细致, 十二门的选修课中金融类课程如金融工程、期权与期货、金融实务、保险学、中国金融市场等占了九个。而中国人民大学在重视核心专业课程的基础上, 更看重的是会计类专业课程, 所以在其二十多门的选修课程中, 金融类课程仅仅只有保险学、国际金融学、金融市场学、期货贸易和证券投资学五门。其中证券投资学是必选课, 是作为专业主干课中没有开设投资学的必要补充。
综上分析, 在当今本科院校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 金融类课程已占一席之地。但对比我国庞杂多样的现实市场需求, 金融类课程的设置在数量和种类上明显不足, 为能培养出真正满足市场需要的财务管理人才, 必须对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 对其中金融课程的设置进一步优化。
3 金融类课程在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优化设计
3.1 增加专业基础课中的初级金融课程
在西方经济学中, 财务管理和金融学的关系非常密切, 二者的英文都是与资金运动有关的“Finance”一词。在我国的现实生活中, 两个学科的交叉融合之处也越来越多。所以在财务管理专业基础课中, 应至少开设一入门级金融课程, 如《金融学》或《货币银行学》, 这两门课内容相似只是角度不同, 都是比较浅显但较为全面的对金融学进行了介绍。通过这门课的学习, 学生可以了解财务管理的对象———货币的产生发展、相关形态制度的演变;可以掌握财务分析中关键因素———利率其作用及运行机制;可以初步认识筹资或投资等财务活动所接触到的各种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
如今, 大多数高校都将这门课开设到专业主干课中。这实际上是混淆了《金融学》与财务管理专业其他核心主干课程的关系, 二者不应是并列而应是前者为后者的学习进行铺垫和打基础。因此, 应将《金融学》调至专业基础课程中。如果学校较为重视财务管理专业金融知识的培养, 还可在专业基础课中除《金融学》外, 再加设一门金融课程, 如《金融市场学》等。
3.2 加强专业主干课中的金融实践环节
市场迫切需求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 主要看重的是其灵活运用会计理论、财务管理理论、金融投资理论和知识进行理财的专业能力。这些能力的形成不仅在于财务主干课程的理论学习, 更在于实践能力的培养。现实生活的财务活动与金融工具、金融机构, 以及整个金融市场都有着密切联系, 因此, 仅仅加大专业主干课中金融类课程的数量远远不够, 还应加强培养财务管理和金融相互交融的实践操作能力。
一般来说, 尽可能将专业主干课中的金融类课程放在全真模拟实验室中, 通过采用模拟炒股实验、上市公司融资实验、项目投资决策实验、甚至沙盘对抗实验等设计性实验方法, 着重训练学生在掌握财务会计基本技能的前提下, 整理运用财务数据, 设计分析模型的综合能力。即便不具备全真模拟实验室的高等院校, 也可采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等基本方法, 使参与其中的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掌握财务金融知识, 为其今后的实践操作奠定了基础。
3.3 设置专业选修课中金融类课程的学分下限
虽然在各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选修课中, 都开设了金融类课程。这些课程表面上依赖于学生自己的兴趣选择, 学校并无特别要求, 但学校对该专业培养重点和方向的不同导向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如上海财经大学财务管理专业, 本身就隶属于会计学院, 该专业学生在专业限选和任选课的选择上, 必然以财务会计有关课程为核心, 多选择公司治理、高级财务会计、企业价值评估等课程。这样培养出来的财务管理人才, 不能完全满足我国金融环境的变化。
为了能够培养出既能满足金融市场需求, 同时又能突显学校自身特点的财务管理人才, 可以在财务管理专业选修课, 主要是专业限选课中设置金融类课程的学分下限。例如, 若某学校财务管理专业限选课一共要求30学分, 其中金融类课程不低于8学分。这样, 选修课中金融类课程的种类及数量多少, 仍由学校根据自身对该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来设置, 只是为了配合市场需要对学生所掌握的金融知识进一步提出了要求, 而此要求还兼顾了学生个人的兴趣偏好。
总之, 市场环境的变化加强了财务管理专业与金融专业的学科交叉性质, 提高了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对金融知识的要求。因此, 必须正确认识金融类课程在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对其进行合理设置, 从而实现优化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整个课程体系的目的, 才能真正培养出与时俱进的现代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
摘要:结合市场需求, 对财务管理专业中金融课程体系的设置现状进行分析, 指出其存在的问题, 进而从课程体系的不同层次提出优化设计的建议。
关键词:财务管理专业,金融课程,课程体系优化
参考文献
[1]殷俊明, 马丽君.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研究[J].商业会计, 2011, (13) .
[2]张娜依.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13, (23) .
[3]马春爱.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3, (6) .
【课程体系优化分析模型】推荐阅读:
教学方法优化课程体系11-10
成本会计课程体系分析09-09
课程体系10-01
课程创新体系07-16
课程体系建构06-07
软件课程体系06-08
专业体系课程06-08
课程实践体系06-10
基础课程体系06-12
英语课程体系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