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能力课程体系

2024-10-14

职业能力课程体系(共12篇)

职业能力课程体系 篇1

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功能在于最大范围的服务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求具备基础文化知识和基础能力、技能,而且要求具备适应职业岗位群的职业素养、岗位技能和流程控制能力。因此在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强与企业的紧密合作,提供给学生真实的工作环境,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结构,制定评价标准,并根据市场和企业的要求及时地进行完善和升级,以适应岗位群的变化和需求。对于学习者来讲,职业教育鲜明的职业导向的培养过程和多元化的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渠道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必须重新构建适应学生素质和职业要求的专业结构,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案和教学实施等方面建立符合职业成长规律的课程体系,建立基于工作任务的教学活动,建立基于职业内涵的教学内容,建立基于真实工作环境的实践教学体系,更好的提升职业教育内涵和品牌。

一、课程体系构建思想

对于整合教学资源,提供良好的教学平台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根据实际的职业需求构建新的项目课程体系有利于提高电类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围绕岗位群突出岗位能力培养,提前进入职业氛围。

不同的能力不仅来自不同的知识,而且来自不同的知识结构。有效地培养职业能力,就必须把职业教育课程结构与工作结构对应起来,从工作结构中获得职业教育课程结构。工作结构是一个实践体系结构。这一结构不是按照知识之间的相关性,而是按照工作任务之间的相关性组织的。不同的工作任务按照某种组合方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并把目标指向工作目标的达成,这就是工作任务,即课程结构构建思想。从课程内容整合、过程项目设计、过程教学控制、过程质量控制、项目过程教材以及项目分析与检测等各方面构建全新的项目课程体系。从整个课程体系上分析,项目课程体系构建实际上是基于工作体系的项目构建。

职业教育课程中的“项目”指的应当是有结构的项目,即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客观存在的工作任务模块,在这一工作任务中,要求制作出符合特定标准的产品,即制作的产品要有一定的尺寸、包含特定的材料、能发挥特定的功能、满足规定好的质量标准、包含产品制作过程中工艺文件建立和实施等。因此,职业教育中的项目课程是一种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课程,也是适应职业岗位群能力的需要,这是其本质所在。

二、课程体系构建关键要素

1. 教学要求设计。

教学要求主要体现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和素质要求,熟悉产品的制造、装配、检测、调试流程以及相关工艺文件的建立。(1)职业素质。建立基于任务目标设定、个人时间管理、团队协作和沟通、冲突和情绪处理、作业流程控制等实际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职业素质训练。针对性的加强基于人员、设备、材料、方法、信息、安全、速度和节约的8S管理模式所需能力的培养。(2)职业能力。围绕典型岗位群的素质与能力要求,通过项目过程进行项目演练,培养制造、装配、检测、调试流程以及相关工艺文件建立的能力,充实项目经验,积累岗位核心技能。(3)学习能力。通过项目训练、学习和讨论以及学习反馈环节掌握自学的有效方法和各种虚拟学习工具(软件),提高电路统调和故障分析能力,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改良建议等信息及时反馈和处理的能力。

2. 教学过程设计。传统的教学模式提供给学生基本的概

念和定向的思维模式,“学”中“做”的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全面引入“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建立基于工作任务的教学过程,给学生提供在“做”中“学”的学习机会,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适应性。(1)工作场景。针对企业实际工作流程和工作场景,结合开发课程项目,进行项目分析和任务分解,重现在企业中项目开发工作的任务环境。可采取理实一体化教室和虚拟工厂建构等措施。(2)角色模拟。学生在课程和项目实训过程中,使用开发课程项目,呈现真实的企业工作流程,模拟项目岗位角色,协同完成项目和任务,体验和掌握各种角色的工作技能和工作经验。(3)团队协作。根据课程内容和讲师的安排在授课过程中,学员将被划分为几个团队,建立流水作业线程,合作完成一个任务和项目。(4)项目主导。所有知识点和技能都是通过一个或者几个项目来组织的,学生通过项目实施来逐步学习知识和技能;学员通过项目实践可具备完成一种任务的能力,也可以通过团队之间的协作形成多个项目的有机整合,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5)任务分解。将课程项目划分为多个子任务,结合岗位能力分析相关任务需要的知识、技能、素质要求,建立作业指导文件。通过工作任务的形式来组织学习内容、设计学习流程。

3. 教学媒介设计。

传统的教育媒体已不能完全满足职业教育教学要求,。电子技术的规模发展和信息反馈快,对应的岗位群及岗位能力也在不断的变化,构建职业特色的教学媒体势在必行。(1)教学氛围。职业教育的教学应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应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在项目驱动过程教学里,提供学生讨论的空间和酝造设计经验交流的氛围,促使学生融入到项目进行的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体和保障项目驱动的主体。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室布置,建立学习组,既有利于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发展,组别之间不同思维的碰撞又有利于满足不同项目的独立性。(2)学习空间。职业院校的学习空间包含物理学习空间和虚拟学习空间以及物理学习空间和虚拟学习空间之间的有机整合设计。职业教育活动要建立和设计理论、实训、网络综合的学习空间,形成理论与实验、实训,校内对实际工作的模拟与校外真实环境的锻炼,合理运用和借鉴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各种学习形式,实现理论、实训课程结合的网络学习,同时提供多层面的相关课程材料,达到“教、学、做”一体的教学环境。加强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相结合的“无缝”链接的工学结合的学习环境和管理网络。有利于加强培养学生与未来工作相关的团队意识、自主学习意识、创新创造力以及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

4. 教学资源设计。

职业教育的改革是要实现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核心能力的培养,基点是课程和教材的改革。教材应结合岗位工作要求、突出能力本位。把知识、技能、工艺、情感与态度都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进行整体性地学习,有效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5. 教学评价设计。

考核评价的内容包括项目论证、体系安排、教学效果、学习效果、学习空间转换能力、市场评价等指标,侧重岗位能力和岗位素质,提供合理有效的评价反馈机制。(1)考核方式。根据项目过程教学的特点,提倡以项目过程控制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的双模评价机制,根据学生在项目推进过程的综合表现评定成绩,无须组织理论考试。(2)量化指标。考核的量化指标区别与传统的理论与技能考核,侧重于岗位素质与能力点,基于项目任务,可以通过项目方案设计与论证、项目电路过程实施、创新思维能力、协作精神、产品工艺包装与产品销售和项目答辩等方面形成学生综合评定成绩。

6. 教学反馈设计。

教学反馈是检测和评价项目实施结果是否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是否满足岗位素质和岗位能力的有效手段,可以通过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以及企业评价的方式促进项目体系的完善。在整个课程体系构建中形成有效的PDCA循环。

结语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体系构建,必须体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必须适应经济建设发展的要求和企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高职教育的课程教学,必须围绕基于岗位能力和岗位素质的工作流程进行改革和建设,形成高等职业教育特有的课程教学体系。建立基于工作流程的项目过程教学是有效促进高职教育发展的必需条件,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手段。

摘要:职业教育项目课程体系改革是建立基于工作任务的教学模式,其理论基础是职业教育课程的结构观,其课程结构是选择、组织及学习工作知识,其教学方案是项目计划、设计、检测,反馈构成的“PDCA”学习循环。其课程项目是涵盖整个职业能力的空间设计,也是对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教学项目,学习空间,体系构建,高职,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2]姜大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Z].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

[3]蒋庆兵,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5,(22).

[4]黄春麟.基于任务导向的高职课程改革探索[EB/OL].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5]翟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概论[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6]黄春麟.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理论与实践[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职业能力课程体系 篇2

2.1 职业技术基础部分

通过开设以下课程,使得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与方法,能进行基本的程序设计,能使用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解决一些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2.2 职业技术核心部分

根据当前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在职业技术核心知识模块中开设网页设计方向、Java开发方向、PHP设计方向,让学生能够深入、系统地学习各个方向的知识。这三个方向针对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选择某一方向作为自己的主要方向,在后续课程的学习中进一步加强该方向的学习和知识扩展。

2.3 职业技术训练部分

在职业技术训练部分的设计中,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将实践训练融入到教学的各个阶段中,主要体现在实训环节上,每学期根据所开设课程安排相应的实训周(见表1),主要目的是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开发操作相结合,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增强学生对后期项目开发的认识。

表1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职业技能训练课程安排表

经过了前期职业技术核心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较好地掌握了专业核心课程的内容,需要进一步加强职业锻炼。引入软件公司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开发小组制来进行综合教学,让学生从项目需求分析开始,经过概要分析、功能分析、详细设计、代码设计、调试与维护各个阶段对项目开发有个全面而系统的认识。通过这一系列的实践为学生将来进入工作岗位迅速适应工作环境和工作节奏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职业技能训练课程中,还引入了职业认证考试,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选择认证考试,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3.结语

在构建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体系的过程中,我们不追求各种特色,而是切实结合学生就业和实际学习的情况,引导学生确定自身的兴趣,选择合适的职业能力进而扎实、稳妥地学习相关知识。目前,这一课程体系建设已经初见成效,近三年来的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生中从事专业相关工作的人数逐年增加。

当然,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高职教育模式的改革都对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问题,如何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新要求,紧跟技术的发展,结合学生情况进行因材施教,是以后需要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郑丹青,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3

职业能力课程体系 篇3

关键词:综合职业能力;高职院校;机械制造;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教育部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教育应“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教育部在2006年16号文件指出,要“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装备制造业的整体能力和水平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和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与合作能力。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提出要加快珠三角地区发展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现代装备、汽车、钢铁、石化、船舶和海洋工程设备等。到2020年,珠三角的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要超过50%。综合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因此,必须系统地对职业能力开发教育理念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并与我国高职院校机械制造类人才培养相结合,从而使职业能力开发教育理念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最终使得培养出来的人才能适应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此外,职业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就业,关系到学生的生存与发展。开展高职院校制造类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对受教育者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终身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伴随着“德国工业4.0 ”“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出台,外显的、单一岗位技能化取向的职业能力本位日益遭到挑战,有专业能力无社会适应能力的“专技人员”日益为人所诟病。为此,专业课程体系要从专技纵深型课程向注重精神品质修为的复合型课程转变,人才培养的目标指向从岗位就業导向向“可就业、能择业、敢创业” 导向转变。

本文以机械制造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关键点入手,寻求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体系重构途径。

一、机械制造类专业人才职业能力构成分析

综合职业能力的构成一般来讲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专业能力。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运用专业知识、技能的能力,此能力强调适应性、针对性;第二,方法能力。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学习方法方面的能力,此能力强调合理性、逻辑性、创新性;第三,社会能力。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社会行为能力,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此能力强调对社会的适应性、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三种能力在具体的职业活动中,它们是交织在一起,不可分割的。

通过对历届机械制造类专业高职毕业生就业岗位调查分析,以及机械制造行业需求与发展的长期跟踪,提炼出高职机械制造类专业学生在机械制造类行业主要岗位及这些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

二、基于机械制造类岗位职业能力要求,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的途径

当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期,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驱动,中国机械制造业的专业人才需求在未来将有一个巨大的空间。我国机械制造类高等职业教育在数量上和规模上快速增长,并培养了众多的机械制造类专门人才,促进了中国工业的快速发展。然而,机械制造类高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上的扩大未能有效地缓解我国工业对中高级专门人才需求紧缺的现状。

(一)围绕机械制造类职业岗位设置及岗位能力要求,将专业基础课、专业平台课、专业方向课及专业素质(发展)课相互串接设置课程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但是目前现行的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就业企业需求不直接相关的现象十分严重。这是由于有些学校延用学科化专业课程设置,造成毕业生“理论有余而实践不足”。此外,有些学校过分追求“零距离”就业,把高职教育办成了中职教育,使得培养的学生技能单一,并且专业潜力不足。因此,应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采用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教育模式。

通过调研机械制造行业及相关企业,修订机械制造类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压缩理论教学内容,通过实践性的教学使学生深入理解和建构与之相关的原理知识。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及对应机械制造各职业岗位能力的分析,选取来自与专业相关企业典型工作案例与工作任务,建立工作性的学习团队,搭建开放性的平台,拓展学习时间空间。在课程学习与训练中,设置贴合真实的工作环境,并结合机械制造行业主要岗位的必须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与理论专项训练,让学生深刻理解理论来自实践,理论指导实践。

将各个专项训练组合进行综合训练。综合训练在选题上,更强调工作任务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让学生充分体会在职业岗位上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学生在工作性的学习团队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职业指导,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倡导学生体验式学习、自主性学习。将专业基础课、专业平台课、专业方向课及专业素质(发展)课互相串接,深入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把课堂学到的知识技能真正地运用到工作当中。

(二)融入技能大赛赛题,创新专业课程内容及教学组织

职业技能竞赛是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结合生产和经营工作实际开展的以突出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重点的、有组织的竞赛活动。

目前我国各类型的职业技能竞赛引入了行业的新技术、新设备,由企业参与竞赛项目设计、标准制定、技术支持及培训工作等。在项目选题设计上参照了企业的生产所涉及领域,在项目内容设计上充分展示企业生产活动过程及体现所需的技能。这样学生从进行比赛训练就开始了解企业工作过程,适应企业工作流程,实现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能很好地对接。

职业技能竞赛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的一项综合能力的考核,不是单一知识与单一技能的运用,在备赛中学生之间及学生与教师之间,需共同探讨与钻研竞赛内容,做了到“做中学,学中做”。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的情境式教学模式。在比赛过程中十分强调与注重团队成员的分工、协调及配合,这也正是我们培养高职学生所需要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

在专业课程的改造中,利用历年的竞赛规程与竞赛项目进行综合教学设计,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方式,达到理论与实践的一致。并以周实训的方式进行专项实践训练,让学生从任务的要求到任务的学习再到任务设计再到最后的制作,完成整个项目内容流程,了解和熟悉产品从设计到生产的全过程,以达到实现与企业岗位的零对接。例如,在近几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上在此过程中,引导与训练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

(三)基于综合职业能力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应最大程度地满足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要求。课程体系开发要遵循“确定专业面对的工作岗位或岗位群——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开发”这样一条逻辑主线。开发过程中, 要从专业服务的岗位( 群) 工作任务调研入手, 并依据典型工作任务的能力要求, 分析、归纳、总结形成不同的行动领域, 再经过科学的分析, 实现从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的转化, 构成专业课程体系。

本着“既关注初始就业又兼顾岗位升迁”的原则,专题调研参加工作6年以内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升迁经历及岗位具体工作任务,并了解他们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根据由调研资料得到的毕业生就业岗位分布,同时综合考虑因技术发展而形成的新岗位,确定2~3个主要就业岗位、2~3个次要就业岗位,并征集这些岗位上的80~100个具体工作任务。

选聘企业生產、管理等一线的技术和管理人员组成专家组。专家组根据专业面向岗位的实际工作状况,将80~100个具体工作任务归纳为校内学习的10~15项典型工作任务。根据“一一对应”的关系,将典型工作任务转换成同名称专业课程。

企业专家和学校教师根据“新学徒、普通技工、高技能人才”三个职业能力发展阶段共同提出了对应的“入门、专项、综合”三个学校学习阶段。根据高职学生入学时的知识与技能水平,提出在入门学习和专项学习阶段应设置必要的基础课程和基础技能实训项目,综合学习阶段还要开设专业技能考证选修课程。

专家组和学校教师一起根据专业课程知识与技能的综合程度和教学过程中获得物化学习成果的难易程度,对专业课程按照“入门、专项、综合”三个学习阶段进行评级分类,同一阶段的课程,再根据课程之间的衔接要求进行排序。

教师将每一门专业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组织成3个以上的实训单元,每个实训单元都以具体工作任务为载体,融入专业理论和工作对象、工具、工作方法、工作要求等工作过程要素,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的认知规律进行重组。

针对课程在课程体系的作用,以“关联驱动”为目标,注重对前序课程的综合运用与能力提高,突出“实用性”,同时,注重后序课程对职业行动的能力提升,突出“突破性”,保证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根据机械行业不同岗位对职业能力要求的不同,在课程体系构建中应本着对职业的直接适应性的原则进行机械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文化基础课在内容的选取上结合学生的实际及人才培养的要求,注重专业素养的培训。专业基础课以实用与够用为原则,优化课程内容,精简课程门数,加强专业基础技能训练,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专业课则要体现不同岗位对技能和知识的要求,在课程内容选择时结合培养目标,注重专业特色及课程质量,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及职业能力为目标。

对此根据机械制造类行业职业能力的分析及要求,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进行了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如图1所示。

三、基于职业能力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成效

基于职业能力的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后,课程内容的实用性、综合性与职业性增强,突出了不同制造类岗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确保了学生的层次、职业适应性及可持续发展,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参加2012年由教育部举办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工业产品造型及快速成型”赛项获得了二等奖;参加2013年由教育部举办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机器人”赛项获得了三等奖。近3年来,机械制造类专业90%以上在毕业时都取得了计算机辅助绘图员的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在对毕业生回访中,用人单位表达对了培养出机械制造类专业毕业学生的欢迎,也涌现了一批优秀毕业生。

参考文献

[1]杨克林,吕卫华,杜立刚.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系统化培养途径探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8).

[2]吴健.以职业技能竞赛引领高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13.(4).

[3]胡建波,汤伶倒.职业能力的内涵与要素分析[J].职教论坛,2008,(2).

职业能力课程体系 篇4

一、高职计算机教育的内在必然要求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 指出,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 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 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这对在高职教育中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提出了两个基本要求:一方面, 要加强学生专业技能训练, 使高职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具有能胜任行业岗位工作的、较强的专业技能, 而不是只会纸上谈兵的“理论家”;另一方面, 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使高职学生具有满足行业需要的、较高的综合素质, 包括个人基本素质、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方面的要求, 而不是只懂技术的“危险人群”。而计算机软件作为一个新兴的高新技术行业更是对从业人员提出了较高的素质和技能要求, 这对高职计算机教育来说, 是一个较大的挑战。

二、行业岗位对毕业生职业能力的现实需求

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日新月异, IT行业对毕业生的要求也在不断发生新的变化,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 要求具备多种专业技术能力并能与他人协同工作

以智联招聘网最近数据为例, 成都地区计算机软件行业几个主要职位类别需求情况如表1所示。

备注:人才需求的学历层次为大专及同等学历且无工作经验限制。

从上表可以看出, 软件工程师、网页设计师、软件测试人员等三个职位对高职应届毕业生具有较大的需求。同时, 通过详细比较各职位的具体要求发现:大多数企业都要求毕业生同时掌握多种专业技术并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 如:精通ASP.NET开发, 熟悉SQL Server或My SQL数据库, 对JAVASCRIP、XHTML、DIV+CSS等有一定了解, 有良好的编程习惯和较强的文档编写能力, 能很好地理解项目需求并与团队有效沟通等。

(二) 具有不断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美国劳工部曾预测:现在的学生, 毕业后到38岁时, 已经从事过10-14种工作职业。1/4的人在公司工作不到一年, 超过1/2的人在公司工作不到5年。美国原教育部长雷利 (Richard W.Riley) 指出2010年需求最大的10种工作岗位在2004年还根本不存在。这就要求毕业生不但要很好地掌握行业岗位所需要的专业技能, 还需要有不断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素质。这一现实要求在计算机软件行业显得尤为突出。

三、软件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模型分析

为了较为清晰地阐述计算机软件行业人才职业能力模型, 本文将从功能、技能、技术三个维度来划分该专业学生职业能力 (见图) 。

(一) 功能维度

功能维度指该专业毕业生所能从事的行业岗位类别, 如:网页设计师、普通程序员、软件工程师、软件测试员、数据库管理员、数据库开发工程师等。

(二) 技能维度

技能维度指该专业毕业生掌握专业能力的层次, 如基本技能、综合技能和创新技能。

(三) 技术维度

技术维度指该专业毕业生需要掌握的专业技术, 如ASP/PHP编程技术、ASP.NET技术框架、JSP技术框架、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AJAX技术、Photoshop/Firework网页设计技术、DIV+CSS布局技术等。

四、基于学生职业能力模型的课程体系设计

经过三年来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实践, 我们对计算机软件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和完善。修订后的课程体系由综合素质课、职业技能课、基本能力课、综合实践课四个模块组成, 每个模块又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 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课程实训和综合实训相结合、专业主干课程和职业资格认证课程相结合、素质教育课程与职业技能课程相结合, 既体现了国家高职教育的相关要求, 又符合学院“1+2N”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要求。

四大课程模块及其对应课程见表2。

(一) 综合素质模块

主要培养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 为学生就业、择业和可持续发展奠定综合基础, 所以这一部分内容应该在学生的学习进度中占据一定地位 (见表3) 。

(二) 职业技能模块

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动手能力, 基本涵盖计算机软件行业主流的技术要求, 为学生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 (见表4) 。

备注:课程名称栏目中标“★”的课程为专业主干课程, 标“*”的课程为通过考试可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课程。

(三) 基本能力模块

培养学生胜任各种日常工作、实现有效沟通和优质人际关系管理的基本能力 (见表5) 。

(四) 综合实践模块

丰富实践教学环节, 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专业实训, 培养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见表6) 。

五、结论

学生的学习和就业、学校的教育和改革、行业的需求和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矛盾系统, 存在复杂的博弈关系。就人才培养而言, 平衡各方利益, 力求在某种程序上达到多赢甚至共赢的局面是不变的追求。从复杂多样的行业需求中分析出其共同性和发展趋势, 从而建立动态的学生职业能力模型指导课程体系设计是一条有效途径。同时, 人才培养是一个涉及多因素、多环节的系统工程, 课程体系设计只是其中一环, 要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还需要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设计、考核与评价、教学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多方面进行广泛的研究, 开展扎实的工作。此外, 作为高职计算机软件教育工作者, 还需要在实训环节进行卓有成效的改革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 (2006) 16号) 文件[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3f9d0bfe910ef12d2af9e725.html.

职业能力课程体系 篇5

会计专业本科生职业胜任能力评价体系研究 作者:王怡

来源:《财会通讯》2013年第01期

一、引言

能力是个体胜任某项任务的体力方面和智力方面的主观条件,通过个体的社会活动体现。依据2003年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发布的《国际教育报告框架》,职业能力是指在现实工作环境下按照既定的规范体现工作责任的能力。会计人员职业能力包含的具体内容有很多,基本包括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综合技能三个方面,每个方面又包含多个具体要素,不同层次的会计人才需要具备的具体能力要素不尽相同。近年来,得到普遍认可的会计职业能力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持续学习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职业判断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承受压力的能力等。笔者将个人品德、专业知识、综合技能作为三个维度,从用人单位、教师、学生的不同角度对会计专业本科生的职业胜任能力进行调查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会计本科学生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帮助高校和用人单位改进和完善会计人才培养内容和能力评价方法。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 对会计人员能力框架的研究源自上世纪60年代,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经过近30年的研究后发布了《进入会计职业的核心胜任能力框架》,指出核心胜任能力包括工作胜任能力如计量、报告、风险预测和防范等,个人胜任能力如职业道德、领导与协作技能等,同时还应具备广泛的经营管理常识;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也明确指出会计人员应该具备的能力包括计算机能力,会计软件应用能力,教导、说服和沟通的能力;2003年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发布的《成为胜任的职业会计师》中提出会计教育的内容应是宽口径的,需要具备的能力分为知识、技能和职业价值观三方面,完善的会计教育应使学生具备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在这些权威机构所发布的报告中,对各个不同层次的会计人员的能力框架进行了系统地规范,并在会计实践中不断完善。国际会计师联合会近年来针对雇主和职业界对会计毕业生能力期望的调查显示,职业能力的供需双方之间存在认识差别,雇主期望毕业生加强专业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生活阅历,提高经营管理意识、职业道德和掌握多学科背景知识。

(二)国内文献 我国学者对这个问题也进行了长期研究,林志军(2008)通过因素分析法总结归纳出会计人员应该具备的几点最重要的素质,分别是企业管理方法与技能、会计基础知识和人格特质。邵瑞庆等(2008)研究也表明会计人员在掌握经济和管理基础知识、会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领导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职业判断能力以及不确定环境下的预测和决策能力。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07 年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指南》指出,注册会计师应当具备在职业环境中合理有效使用专业知识,保持职业价值观、道德准则与工作态度的各类职业能力。

三、研究设计

(一)问卷设计 在上述国内外学者和机构对会计职业能力研究的基础上,调查问卷分别以用人单位、会计专业教师和学生三方为对象进行设计,通过对调查对象之间的数据比较,从不同角度考察观念差异。问卷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对会计人员职业能力的需求及对会计本科生职业胜任能力的评价;第三部分是对我国高校目前本科会计教育目标和教学体系及教学方法的评价。

(二)调查样本 调查问卷首先进行了小范围预调查(30份),进行信度与效度分析后确保问卷设计合理性。调查共发放问卷360份,收回有效问卷301份。调查对象为财经类、综合类和理工类高校的会计专业教师和学生,企事业单位会计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其中,学生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2份,包括大一(1%)、大二(9%)、大三(53%)、大四(36%)年级学生和研究生(1%);教师问卷发放80份,回收有效问卷62份;企业问卷发放80分,回收有效问卷67份(其中国有企业23%、民营企业56%、外资企业18%、事业单位3%)。

(三)指标设置 根据能力特性理论,个体能力分为显性能力和隐性能力两类,其中在工作胜任能力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个人品质和从业动力,因此问卷将个人品质作为一级指标。由于会计职业对从业人员有特殊的规范要求,其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将其设置为二级指标。会计工作是一项经济管理活动,财务人员也应具备管理者的知识与技能,诸如决策能力、领导协调能力、沟通能力、战胜困难和实践创新的能力等。会计工作是由会计人员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规范与方法来具体实施的,因此需要掌握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专业知识也应该成为能力评价的一级指标,同时还需要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财务数据分析与风险管理。依据国内外会计机构和学者对会计职业胜任能力的要求,结合会计专业本科生的能力培养目标,共设置三个一级指标,分别是:个人品质、专业知识、综合技能。一级指标下设15个二级指标:属于个人品质方面的有职业道德和工作主动性;属于专业知识方面的有专业课成绩、专业资格证书、数据收集与分析、实习经历、法律法规应用、外语水平、计算机应用;属于综合技能方面的有团队合作、领导能力、人际交往、口头表达、创新意识、抵抗挫折。

四、调查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调查问卷主要采用李克特量表形式,将指标的重要程度分为五个层次,非常重要对应5分,后面依次为重要、一般、不重要、很不重要,对应4分、3分、2分、1分。根据调查问卷获得的数据,用SPSS17.0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具体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每个指标的平均值及其分布情况,每个受访者对指标的打分不同,说明受访者对指标的认可程度不同。根据平均得分可以得出评分者对指标的认可程度,将其分为:高认可度、较高认可度、一般认可度、低认可度四个档次。得分在4.5分以上的指标有:职业道

德、工作主动性和团队合作;得分在3.5分至4.5分之间的有:专业成绩、专业资格证书、数据收集与分析、实习经历、法律法规应用、计算机应用、领导能力、人际交往、口头表达、抵抗挫折;得分在3分至3.5分之间的指标是创新意识、外语水平。上述指标得分比较均衡,未出现平均得分低于3的指标,因此不需从评价指标体系中剔除指标。

(二)权重确定 本研究以层次分析法来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定义αij值为第i个指标相对于第j个指标的重要程度,将任意两个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对比得到的估计值aij矩阵,取值方法采用1-9比值标注,如表2所示。

根据调查中受访者对上述指标进行的比较评分,结合统计分析的结果,综合权衡后得到比值如表3所示。

由表3可得对应矩阵A:A=1 3 1/21/3 1 1/32 3 1

计算求得向量ω=(0.33251,0.139648,0.527836)T,特征值?姿max=3.05362。一致性指标C.I.=■=0.026811;查表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0.58(n=3);一致性比例

CR=■=0.04622<0.1,通过一致性检验。因此,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个人品质0.33251,专业知识0.139648,综合技能0.527836。

二级指标比较的结果如表

4、表

5、表6所示。

(三)会计本科生职业胜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按照确定一级指标权重相同的方法确定二级指标的权重,得到各指标最终权重,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如表7所示。

五、结论

(一)找准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从调查问卷可看出,学生、教师和用人单位对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一致。62%的被调查者认为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不适当,学校对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定位偏高,没有切实考虑社会对会计专业本科生的水平需求;26%的被调查者认为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对会计专业人才所应具备的知识,仅局限于会计、审计、财务管理方面,未针对就业市场进行细分。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方面,是专门人才还是复合人才,是培养应用能力还是培养研究能力,是定位于高级人才还是中级人才,各高校还有争论。根据问卷调查和访谈情况,会计学本科人才教育应定位于培养中等规模企业的会计主管、大型企业的普通会计岗位、政府会计管理部门的公务人员、会计师事务所的一般审计人员、中高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学生在全面掌握会计核算知识和基本会计理论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具有沟通合作能力,具备管理学、经济学、金融学、人文科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在市场细分情况下,学校应加强职业规划指导,对就业市场进行划分,根据社会不同需求分不同方向设计选修课程,有方向性地培养学生。

(二)适应社会对会计本科毕业生的能力需求 为了解社会对财会人才的能力需求信息,学生在学校所获得的知识以及专业素质是否能较好地胜任第一份工作,问卷列出会计数据分析、专业实践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文字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实操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抵抗挫折能力、领导协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这几方面。调查显示,上述能力指标中排在很重要或重要地位的依次是:职业道德、会计数据分析、专业知识与技能、法律法规知识、团队合作。这反映企业对会计专业毕业生数据处理能力和专业知识并重,同时对职业道德和财经法规应用方面也有较高要求。调查还显示:42%的被调查者认为团队合作比较重要或很重要;认为领导能力比较重要的占33%,认为一般的占37%,但在企业问卷中对学生这两方面的能力评价分数不高。这反映出大多数会计专业学生在初次就业时,专业知识和基本业务能力是具备的,但在领导能力、协作能力方面尚有欠缺,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培养。大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高校应建立理论与实践并重、实践方式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开设培养职业道德、加强沟通能力和提高团队精神方面的实践课程。在考核方式上,摆脱以往只注重笔试的考核方式,可以采用设计性实验、企业会计活动调研报告、参与教师科研团队等多种方式,着重考核和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三)把握本科生就业的主要影响因素 调查显示,就业影响因素中占据很重要或重要地位的依次是:职业道德、综合能力、专业知识。经过四年专业课程学习,学生专业知识已有较好积累,在择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缺陷是法律法规应用和数据收集与分析等方面。其原因可能是学习过程中过于注重专业知识培养,而在学科综合和人文素质方面有欠缺,导致学生知识面较狭窄,对信息的敏感度不足,相关财经法规不熟悉。对待各类资格证书的态度上,学生认为对应聘工作起重要作用的前三项依次为: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证书、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但对企业进行相同问题调查时,认为资格证书非常重要的仅占17%,认为重要或一般的占58%,很多企业认为学生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重于资格证书。

从总体调查结果看,我国会计专业本科生的职业胜任能力并不高。高校在确定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和设计培养方案时很少考虑到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缺乏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缺乏信息反馈的通道和对毕业生进行长期追踪调查的制度,导致培养出来的会计专业毕业生综合能力不高、知识面窄、实践能力不强,难以快速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学校应注重对毕业学生的跟踪调查,及时与毕业生进行沟通,了解毕业生到用人单位后的适应和发展情况,掌握毕业生对学校培养体系的评价和改进建议,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从而促进会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本文系“中外会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与借鉴研究”(湖北省教育厅2007010)和“会计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研究”(武汉理工大学2011091)阶段性研究成果]参考文献:

[1]杨政、殷俊明、宋雅琴:《会计人才能力需求与本科会计教育改革:利益相关者的调查分析》,《会计研究》2012年第1期。

[2]孟雪、林艺茹:《会计学专业应用型本科创新人才素质培养体系的设计与实践》,《中国大学教育》2012年第4期。

[3]邵瑞庆:《关于我国会计本科教育改革的思考》,载《立信会计论丛第3辑》,立信会计出版社2008年版。

职业能力课程体系 篇6

【关键词】职业能力  旅行社专业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071-02

课程始终是职业教育和教学改革的核心,课程体系对能否实现高等职业教育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至关重要。国外发达国家的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紧紧围绕着构建设学生“职业能力”为根本目标,重视工作与学习的结合,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并取得显著成就,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职业技术教育充分体现了其各具特色的优势。为了实现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达到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成为研究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为此,以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旅行社专业为例,对基于职业能力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进行探索和实践。

一、基于职业能力本位的旅行社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旅游产业已被我国所有的省、区、市确定为支柱产业来培育和发展,全国旅游产业每年在以10%左右的速度递增。目前我国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有1350万,今后每年需新增50万到60万人。旅行社是旅游人才就业的三大部门之一。截至2013年底,全国旅行社的总数为26054家,同比增长4.45%。伴随着浙江省大力建设“旅游经济强省”,到2015年,全省旅游业就业人数将突破360万,占全省城乡就业人数的7.5%。2013年,全省旅游直接从业人员突破45万人,但全年旅游从业人员流失较往年有所提高,遭遇了用工寒流。据不完全统计,全年流失的从业人员数量占到总数的5.18%,与全省旅游业经济规模不断增长的趋势存在一定反差。截止2014年3月,全省有旅行社2108家,杭州市旅行社达到全市旅行社为622家。伴随着杭州西湖和大运河申遗成功所带来的旅游业发展的机遇,可以预测近几年内浙江省尤其是杭州市的旅行社的数量还将会不断增加,因此“技能高、上手快”的旅游管理类人才的需求量也将急剧攀升。然而对于高职旅游管理类专业而言,近些年来的就业率和就业对口率与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不相匹配,反映在现实中,就是不容乐观的行业就业率和居高不下的行业流失率。“高就业率、低专业对口率、高离职率”成为当前旅游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三大明显特征。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既有旅游行业自身特性的影响,也有旅游管理类专业自身对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新时期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理念,为此必须构建基于职业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

二、基于职业能力本位的旅行社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1.依据岗位能力来构建课程体系

基于职业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的构建,一定要在积极深入旅游主管部门、旅游行业协会、旅游企业,并确实开展旅游行业企业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通过与旅游主管部门的相关人员、旅游行业的专家、旅游企业管理人员及基层员工的广泛交流,分析和研究旅游行业职业岗位及职业岗位群,明确各工作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确定行业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并据此建立起凸显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然后设计和开发出旅游行业企业所必需的专业课程。由于旅游产业发展速度之快、竞争日趋激烈,旅游人才需求日新月异,这就要求旅行社专业负责人(或带头人)必须经常深入旅游企业进行市场调研,了解旅游行业职业岗位及职业岗位群的变化,了解各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变化,从而不断更新课程设置和完善教学内容。

2.专业课程目标突出岗位就业

专业课程目标设计要直接面向职业,面向体现职业能力要求,面向具体岗位的工作标准以及职业从业资格要求,要结合职业岗位人才规格、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的目标定位课程目标。这是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模式。由于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旅行社的传统岗位进入细分阶段,如计调分同业计调、地接计调、组团计调等,销售分同业销售、地区销售和外联销售等。由于市场的变化和电子商务的冲击,新的岗位有增加的趋势,主要有电商专员、旅游顾问、客服专员等。为此,专业课程目标的设计时要及时反应这些变化,专业课程内容也要从知识本位向职业能力本位转化。课程目标定位于从业的岗位和具体的职业,就业方向直接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清晰体现,使得旅行社专业的课程与就业挂钩,为学生毕业后直接就业上岗提供了条件。

3.开发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但应掌握某一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应掌握某一岗位(群)所需要的生产操作技术技能。它培养的是专业理论够用、生产技术操作熟练、组织能力强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职业能力的形成也离不开实践,突出实践性教学是高职教育的显著特色。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具有明确的行业指向性,主要为旅行社培养职业操作技能熟练、适应面较广的专业技能人才。为此,要开发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应用技术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当然,实践教学体系不是“请来自旅行社的人士做几次讲座、兼几堂课、建几个实训室;实行‘2+1人才培养模式、第五、第六学期学生下企业顶岗实习”这么简单。实践教学体系的设置要把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放在首位,实践教学在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也要适当加大,使学生毕业时能够实现零距离就业。

4.结合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直接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特点,要求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实际,反应新情况、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更新的需要,因此构建基于职业能力本位的旅行社专业课程体系必须紧密结合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需要。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服务地方区域经济为落脚点。《杭州市十大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中提出“旅游休闲”产业的发展目标是要重点建设四个目的地之一是“国际会奖旅游目的地”。会奖旅游符合旅游产业从数量规模到质量效益转变的发展方向,已成为杭州旅游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是杭州旅游发展的一片新蓝海。面对会奖旅游市场,杭州各旅行社也纷纷行动起来。杭州多家旅行社注册增加了会奖旅游的经营内容,但是面对会奖旅游市场的迅猛发展态势,杭州旅行社的会奖旅游人才供给不足的问题日渐突出。适应杭州市会奖旅游的迅猛发展态势,我院旅行社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安排中要充分考虑到会奖旅游职业技能与素质的培养。

三、我院基于职业能力本位的高职旅行社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

1.课程体系表现为“平台+模块”的形式

我院旅行社专业的课程体系表现为构建以“平台+模块”的形式,即公共平台、专业基础平台、专业主干和专业方向模块。

(1)公共平台。主要是指全校学生必须辅读的课程,体现学校的共性教育。对于我校而言,主要是公共基础学习领域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心理健康等课程)、公共拓展学习领域课程(包括艺术鉴赏类等课程)、第二课堂素质拓展。

(2)专业基础平台。主要是指旅游学院旅游服务专业群,包括旅行社经营管理、酒店管理、酒店管理(中澳合作)与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体现旅游服务专业的共性教育。适应杭州市会奖旅游的迅猛发展态势,结合我院成功申报的第二批市级重点实训基地——会奖旅游综合实训基地的建设,我们把加强会奖旅游职业技能与素质的培养作为旅游服务专业群培养的一大特色之一。因此专业基础平台的课程有旅游学概论、职业形象与礼仪、人际沟通、旅游英语、会奖旅游基础等。

(3)专业主干模块。主要是反映各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核心能力的课程。

(4)专业方向模块。是为了适应就业岗位要求的变化设置的课程,每个模块设置 2~3门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和人才市场需求情况选修 1~2个模块课程,主要是指专业拓展学习领域课程。

2.“四层深入”的实践教学体系

为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推行“四层深入”的实践教学体系,贴近杭州市旅游休闲产业发展的社会需求。“四层深入”是指专业认识实习、课程实训与社会实践(在双休日、节假日,通过与当地旅游行政管理主管部门的校地合作,为当地的景区、旅行社等旅游企业提供旅游服务)、旅行社业务综合实习、企业顶岗实习,学生经过“识岗”、“练岗”、“试岗”、“顶岗”的四个阶段螺旋式递进的实践训练,从“职业岗位的基本能力”、“岗位工作的专业核心能力”、“岗位工作的专业发展能力”,向“岗位工作的专业综合能力”螺旋式递进培养。“四层深入”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体现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职业能力训练为轴心,从而真正培养出“技能高、上手快”旅游服务专业人才,为学生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岗位主导,校政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的实施,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适应地方旅游休闲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构建“岗位主导,校政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基础理论知识“必需、够用”的人才培养思路,根据市场设专业、根据岗位设课程、根据能力搞教学的“岗位主导”式人才培养模式,主要突出了从事旅游企业一线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校企融合,不仅仅是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三年制学生第五、第六学期到企业集中顶岗实习,校企双方共同管理、联合培养,也可以把《旅行社计调实务》、《旅行社门市服务》等实践强的课程外置到企业,在企业中“教与训”、“学与练”,由企业来考核。同样合作的旅游企业也可以在第三、四学期,提早深入学校开设有关企业文化等拓展学习领域课程,从而使学校培养的人才尽快与企业接轨。校政企融合,与当地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旅游协会(我院是省旅行社协会理事单位)、骨干旅游企业合作,建立旅游专业指导委员会和旅游产业合作委员会,开展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调研、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开发,实现校地与校合作,服务与区域旅游休闲产业的发展。

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人才培养的关键。通过教学改革,我院逐渐构建起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逐步完善“就业为导向型”的“岗位主导,校政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就业能力的提升,真正培养出“既符合社会需求,又符合学生个人发展”的旅行社专业人才,从而为浙江打造“旅游经济强省”与杭州建设“国际旅游休闲中心”提供坚实地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金丽娇,方法林,涂玮. 胜任力视角下的高职旅行社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05).

[2]徐文丽,冯文全. 基于顶层设计理论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知识体系的构建[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04).

[3]于英丽. 基于职业能力为主线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03).

[4]李洪涛. 从能力本位视角探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J].科技创业家,2012,(21).

[5]祝碧青. 旅游高职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 职业时空,2012,(01).

职业能力课程体系 篇7

一、岗位能力是高职生的核心素质

近年来, 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极其复杂的, 既包括毕业生自身的身体条件、就业态度、自我形象、岗位能力 (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岗位适应能力、岗位转移能力) 、职业生涯规划及自我管理能力等内在因素, 也包括劳动力市场需求和政策等外在因素。对企业用人的调查表明, 在影响毕业生就业的诸多因素中, 毕业生岗位工作能力的欠缺是影响其就业的主要因素。许多企业在人才招聘时, 大部分岗位都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和一定的工作经验, 希望上岗后马上就能胜任工作, 并且还强调从业人员工作能力与工作要求的适应性和匹配性, 并能满足职业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作为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 是直接面向职业和岗位的教育, 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和技能性特征。因此高职院校应把岗位能力作为学生的核心素质来培养。

二、包装企业岗位能力需求分析

1. 市场调研情况。

近年来, 包装专业全体教师多次深入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成都永发印务有限公司等30余家校企合作企业, 采用到企业参观学习、与企业人员进行座谈、问卷调查、对以往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即时通讯等多种形式, 对企业的用人情况进行了详细、充分的调研。调研发现目前包装印刷业最紧缺的人才一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 能够把握企业发展方向的高级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二是既懂技术又了解市场行情, 能对技术和营销提出改进意见的技术型人才;三是具有创新意识的智能型高级技能人才。调研还显示高职院校包装专业毕业生岗位能力弱, 大多缺乏基本的经济分析和市场预测能力, 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创新策划能力不够;文字功底浅, 归纳总结能力差, 对具体工程技术状况表达不清, 甚至词不达意。调研还反映出所有企业对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 吃苦耐劳的精神, 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团结协作意识、抗挫折能力等非智力素质都有强烈要求。通过分析, 我们认为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应该是使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 经过锻炼最终成为技术型人才和智能型高级技能人才。

2. 就业岗位分析和岗位能力分析。

包装专业于2007年开始招生, 迄今已为社会培养了四届, 共计416名毕业生, 主要在我院校企合作企业就业。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获知, 他们就业的主要工作岗位是包装产品研发与设计、包装工艺设计与管理、包装品质量检测与控制、包装印刷生产、包装材料与设备采购、包装产品营销等。通过对调查资料的分析得知, 完成包装印刷企业目标岗位任务所需的能力包含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拓展能力三个层次。其中基础能力即通用能力, 是所有不同专业的高职毕业生都应该具备的能力, 具体包括语言表达、交流沟通、团队协作、时间管理、制定工作计划、评价总结工作成果、健康管理、求职择业的能力。专业能力即运用包装专业知识和技术完成某种岗位任务的能力, 包含岗位基本能力和岗位核心能力。岗位基本能力如基本的审美、包装材料的选用、通用设计软件操作与应用、计算机排版、包装印刷、包装印刷设备维护保养、生产管理以及产品质量管理等能力;岗位核心能力包括专业设计软件操作与应用、包装结构设计与盒型打样、包装装潢设计、包装产品制作、包装测试与分析控制等能力。岗位核心能力是岗位能力的重心部分, 是区别岗位和岗位分化的基础。拓展能力即运用各种知识、方法和经验去综合分析判断问题, 做出正确决策并实施管理的能力, 包括基本的企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组织协调、自主创业等能力。

三、以岗位能力为核心课程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

由于包装印刷企业岗位能力具有复杂、多层次和交叉等特性, 因此包装专业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 应打破传统的学科性, 以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岗位和岗位能力需求为依据和主线, 构建以岗位能力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培养学生岗位能力。

1. 理论“必须、够用”, 突出实用性。

包装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应依据高职教育的规律、特点以及毕业生所面对的职业岗位和岗位能力需求, 坚持理论知识学习以“必需、够用”的原则, 课程内容安排上突出理论知识的应用性, 重心放在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怎样做”和“怎样做更好”的问题。

2. 企业需求、知识体系和个性发展相结合。

企业需求反映课程的社会功能, 是课程开发的前提, 在课程构建中起着主导作用。知识体系反映课程的教学功能, 是课程开发的基础, 在课程开发中起着支撑作用。个性发展反映课程的教育功能, 是课程开发的纽带, 在课程开发中起着核心作用, 对提高学生素质, 增强其社会生存与发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 课程体系的设置应把企业需求、知识体系和个性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开设《包装材料与测试》、《包装结构设计》、《包装CAD》、《包装装潢设计》、《包装工艺与设备》、《包装印刷与印后加工》专业核心课程, 培养学生岗位核心能力;通过开设《广告设计与制作》、《市场营销与策划》、《包装企业经营管理与法规》、《包装生产管理》、《质量管理》、《专业英语》等选修课程, 培养学生岗位拓展能力,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3. 能力递进。

岗位能力的培养应循序渐进。包装专业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可按基本能力、核心能力、综合能力、拓展能力、岗位适应能力依次展开, 并依据每个阶段能力培养的需要设置相应的课程。每个阶段具体对应的课程如表1所示。

4. 课程整合。

伴随包装技术的进步, 综合化、信息化、计算机化已成为岗位新的基本要求。要保障学生发展的可持续性, 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应充分考虑职业岗位对能力需求的变化, 对课程进行有机整合。一是对理论和实践课程进行整合, 如把《包装材料》和《包装质量检测》两门分属于理论性质和实践性质的课程整合为理论实践融为一体的《包装材料与测试》一门课程。二是按常见包装材料设置综合性课程, 如依据纸张设置《纸盒包装设计与加工技术》、《纸箱设计与成型加工技术》等课程, 形成新的课程体系。

5. 强化实践操作训练。

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根本所在。因此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以培养职业技能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增加实践操作技能课程, 形成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由课堂实验技能训练、实训中心操作技能训练、实习工厂或校外实训基地综合技能训练三大模块组成。实践训练中要依据实践活动的内在逻辑来选择和组合教学内容, 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关键技术能力。

四、包装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启示与建议

1. 专业培养目标要明确。

包装专业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除了要符合高职教育自身的规律和要求外, 最为关键的就是要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学生就业为导向, 培养服务于产品包装、包装印刷企业、广告公司、平面设计公司的既懂设计又懂印刷, 具有实践和创新精神的生产、管理、建设、服务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2. 实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多种形式的“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弱, 岗位能力不足, 这与“零距离”对接的目标极不适应。所以, 高职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应放在教学模式的改革上。包装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应逐步推行“学训结合、学赛结合、学岗结合”的教学模式, 将设计任务融入课堂, 实施项目化教学管理, 增加学生动手机会, 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

3. 重视校企合作在提高学生岗位能力中的重要作用。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一个关键点, 它实现了职业教育的本质回归。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可使学生在校求学期间能有机会到企业进行半年或者更长时间的顶岗实习。在企业真实环境和具体岗位上开展生产、管理和服务, 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 增强对岗位、职业的感情, 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 获取工作经验, 较早地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 毕业后能快速实现由学生向社会人的角色转变。

4. 建立完善的专业课程教学和考核标准。

以岗位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建立后, 新的课程教学标准和考核标准的建立和完善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是要建立和完善的课程教学标准。教学标准的制定要依据国家标准、企业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 要能体现出以职业岗位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等融为一体的岗位能力培养结构。二是要建立量化的专业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对每个教学环节制定量化考核标准进行考核, 综合评定教学成绩。对学生考核也要结合岗位任务需要的具体知识、能力、素质制定量化考核标准, 并严格执行。在教学过程中, 要有专业课指导教师和企业兼职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学生的专业实训, 完成每个项目后要及时考核, 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摘要: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 培养出规格对路, 质量上乘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是高等职业教育生存与发展的根本。职业教育是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 课程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 其所承担的作用至关重要。本文主要针对高职院校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职业岗位能力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论述。

关键词:高职,核心素质,岗位能力,课程体系,模块化

参考文献

[1]王冬梅.高职高专类学校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10) .

[2]万达.高职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发展新模式探索[J].中国包装, 2009, (04) .

[3]徐筱.高职类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人才需求分析[J].包装世界, 2011, (07) .

[4]吴艳芬.高职院校中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学生的就业与培养[J].印刷世界, 2012, (01) .

[5]郝晓秀, 孙诚, 魏娜.工学结合, 构建“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课程体系[J].包装学报, 2009, (09) .

职业能力课程体系 篇8

一、会计职业能力的内涵

会计职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 在不同会计岗位上有不同的具体表现。从能力本位教育理念和完成职业活动的条件来分析, 会计职业能力是完成会计岗位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而从职业能力构成要素来看, 会计职业能力是由多种元素复合而成的综合职业能力, 它包括会计技能、会计职业经验、会计职业道德和身心素质等诸多因素。

二、依据会计职业岗位群明确会计职业能力

会计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中介机构和社会团体, 在资金往来、成本计算、资产核算与管理、会计报表、内部审计、财务预算等岗位从事会计实务工作。会计职业岗位群一般包括:出纳、会计核算、会计管理、财务管理、会计监督等岗位。

在明确会计职业岗位群的条件下, 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必须首先搞清楚职业能力具体包括的内容。职业能力中的所谓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职业的”能力, 构成会计职业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与会计职业岗位密切相关的能力, 即“专业能力”;另一方面是虽与会计职业岗位关系密切, 但可以迁移、泛化到其他职业领域的能力, 包括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者有机结合, 构成了会计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体系的核心 (如表1) 。

三、基于职业能力的模块化会计课程体系设置

在基于职业岗位的会计职业能力体系分析的基础上, 建立不同能力要求的知识结构体系, 反映“知识是能力的基础, 能力是知识的体现”这一基本规律。因此, 围绕职业能力这个核心问题, 在设置相应的课程时必须考虑相关的职业能力有哪些课程或课程模块与之对应。为此, 在基于会计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设置时, 我们采用集群式模块课程设置, 并融入“多证书”教育教学模式。在课程设置时既分模块又结合专业资格证书教学, 按功能不同将会计课程分成五个模块:文化基础模块、德育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和任意选修模块, 每个模块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关系。

(一) 会计专业能力与课程体系构建

会计专业能力是会计人员胜任本职工作的核心本领, 会计专业能力强调专业的应用性和针对性。会计专业能力包括:获取和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对整个会计过程的管理意识和能力等。为此, 在课程设置时可通过设置专业基础模块来强化专业能力的培养, 向学生传授从业必须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职业技能, 具有基础性、整合性、实践性和必须性的特点。专业基础模块课程主要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税法、审计等。

(二) 会计方法能力与课程体系构建

会计方法能力包括制订会计工作计划, 编制财务预算, 对新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理解和处理能力, 综合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财务决策能力, 会计信息的运用、评价、传递和披露能力, 会计全局与系统的思维, 会计整体与创新思维, 会计决策与迁移能力等。为此, 在课程设置时可通过设置实际操作课程和选修课程来强化方法能力的培养。如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以培养学生自我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设“会计学习方法”课使学生具有知识内化、迁移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具体来说, 可包括专业技能模块课程和选修模块课程。

1. 专业技能模块课程。

专业技能是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会计工作所必须的专业基本操作技能, 学校开设这些课程就是将在毕业后到实际工作岗位才能接触到的专业技术和技能前移到在校学习期间就可以通过专业技能模块课程进行演练, 缩小学习与工作的差距, 实现零距离就业。专业技能模块课程主要包括出纳岗位实训、采购销售岗位实训、成本核算岗位实训、ERP原理与应用、报税实务、纳税筹划、基础统计、专题讲座、综合实践活动、会计学习方法等课程。

2. 选修模块课程。

适当广泛地开设与会计职业岗位相关的课程作为任意选修课, 以满足行业多岗位转换甚至工作内涵变化、发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对于选修课采取分模块进行的模式, 主要设置能够提高学生专业理论水平和扩展学生各方面素养及能力的课程, 为其继续学习、胜任工作及更好地生活奠定基础。此类课程可相对广泛开设, 由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主选择学习, 以便学生根据自身性格、兴趣的不同任意选修其中的某个模块, 发展长处或弥补不足, 在就业时更有针对性。如可开设会计制度设计、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管理基础、经济基础、财经英语、预算会计、税收相关法、税务代理实务、财政金融、会计文书写作等课程。

(三) 会计社会能力与课程体系的设置

会计社会能力包括人际交往与协作能力、塑造自我形象的能力、自我控制能力、适应能力、抗挫折能力、自我营销能力、谈判能力、组织与执行任务能力、竞争能力、敬业精神和公民责任等。主要通过方法、思维课程进行培养和锻炼, 如依靠设置社交礼仪、演讲等人文选修课模块和大量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与协作能力;通过开设思想品德、大学生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心理咨询活动, 增强学生在竞争中的心理承受能力, 提高心理与职业道德素质;通过推行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协作、沟通能力等。在课程设置时, 可通过设置文化基础模块、德育基础模块和人文选修课程模块来强化社会能力的培养。进行会计社会能力培养的公共必修课可包括办公自动化、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职业生涯规划、社交礼仪、演讲、诉讼法律知识、社会调查与实践、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

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既要考虑专业的要求, 又要考虑个人的后续发展,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讲解时要考虑和结合会计从业资格证、助理会计师和会计师等资格证书的考取, 有的课程作为资格证书考试的辅导科目开设, 也可将资格证书考试成绩作为课程的结业成绩, 从而将知识的学习、课程的评价与职业证书的考取统一起来。

四、基于职业能力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说明

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课程的设置并非一一对应关系。一方面, 某门课程被安排在某项能力的培养中讲授, 并不意味着其他能力的培养不需要这门课程的知识, 只能说该门课程的知识点是该项能力培养最必需的;另一方面, 并不是所有能力都有明显的课程与之对应。有些能力的培养, 如团队意识、沟通能力等, 需要学生在第二课堂或完成某项技能训练任务的过程中来完成。

摘要:对会计职业岗位群的清晰有效分析是明确会计职业能力的基础, 职业能力是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在就业市场取胜的关键因素, 如何对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设置是需要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职业能力,会计,课程设置

参考文献

[1]邓亚丽.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2]李永红.会计人员职业能力结构研究[J].经济与管理, 2005, (9) .

职业能力课程体系 篇9

一、高职经管类职业能力的理论基础与内涵

职业是指从业人员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参与社会分工, 从事以获得物质报酬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并能满足精神需求的工作。我国职业是按从业人员所从事工作性质的同一性进行分类的。根据1999年5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 涉及经管类的职业有:企业负责人、经济业务人员、金融业务人、购销人员、仓储人员、物业管理人员等。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职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是不同的。

(一) 职业能力观的理论基础

心理学认为, 能力是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 包括完成一定活动的具体方式, 以及顺利完成一定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能力是在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 经过教育与培养, 并在实践活动中吸取他人的智慧和经验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能力能够通过实践活动获得提高。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 (Howard Gardner) 教授1983年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 “人类生存在一个复杂多样的环境中, 而这个环境需要多种智能的组合”。这为现代职业教育的人才观、教学观、课程观、能力观提供了理论基础。

人类学流派认为, 学习是在日常生活中参与实践并在实践中改变理解的过程。学习型课程是日常实践中学习资源的一个领域, 它必须是情境性的。人类学视角的情境学习理论认为社会过程是任何一种成功的学习过程的基础。参与是学习的关键成分, 学习者通过理解和经验的不断相互作用, 在不同情境中进行知识构建。因此, 职业能力培养也应是社会实践的一个方面, 职业能力的培养过程, 就是受训者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实践的理解和参与过程。

(二) 职业能力的内涵

职业能力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实践能力, 即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地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能力。要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关键在于正确理解职业能力的内涵。

目前, 职教理论界主要有三种主要的职业能力观, 即行为主义导向的任务技能观、整体主义或一般素质导向的能力观、建构主义导向的整合能力观。行为主义导向的任务技能观是指“把能力等同于完成一项项孤立的工作任务的行为”, 强调完成专项岗位任务必需的操作性技能;整体主义或一般素质导向的能力观认为“一般素质是掌握那些特定的、具体的任务技能的基础, 也是促进个体能力迁移的基础”, 强调大多数职业或岗位共有的一般性素质和能力;建构主义导向的整合能力观将一般素质与具体情景, 即个体职位或工作相关的“知识”、“技能”联系起来, 这种整合的职业能力强调现实职业工作中所体现出来的才智、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整合。

我国职教界专家学者以从业者从事职业活动必备的能力为依据, 提出职业能力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构成。专业能力指职业活动中运用专业知识、技能的能力, 强调应用性、针对性;方法能力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学习方法的获取能力, 强调合理性、逻辑性、创新性;社会能力指从业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时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 强调社会适应性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也称为非专业能力或关键能力。

(三) 高职经管类职业能力结构

高职经管类人才的能力结构可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职业岗位 (群) 专业能力, 即岗位工作应具备的全部知识与技能, 主要取决于所从事的职业岗位的要求, 既包含具体业务的操作处理能力, 也包含整体项目的统筹管理能力、行为逻辑和思维习惯。如营销与策划岗位的专业能力不仅要具备对一个项目的策划能力, 还需要有对所形成方案的执行能力、公关能力和产品推销能力等具体业务综合能力;二是方法能力或通用能力, 即从事任何职业、行业都需要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能力, 如文秘岗位应具备写作、信息收集及处理以及外语交际等基础能力和对各职业岗位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职责和要求以及在企业经济管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把握和认识能力, 同时还应具备对各职业岗位的具体工作过程、程序、方法和操作规范、标准等熟练掌握的能力;三是社会能力, 即有从事相近专业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如品德素质、生理心理素质、职业素质及现代职业所要求的共同基础能力, 包括交流技能、创新技能、自我提高技能、与人合作技能、解决问题技能、适应变化技能等。这种基础技能是一种可迁移能力, 或称为综合素质, 它使劳动者能够迅速适应岗位的变化, 顺利进行职业活动, 创造自我提升空间。

相对于理工类职业强调动手操作能力, 高职经管类职业对员工“动脑”能力要求更高。即使是按照固定的管理流程、标准和程序实施管理, 管理流程中的各个环节都会由于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而产生许多变量。依据管理的组织原理, 绝大多数的管理项目需要团体作战, 管理的层级组织强调协同效率。因此高职经管类职业往往更注重员工良好的工作态度以及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综合素质和关键能力。

二、基于培养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设置原则

课程体系设置主要包括基础课程模块和专业技能模块。既要保证课程对职业岗位的针对性, 又要兼顾课程对岗位群的适应性;既要包含理论知识的教学, 又要进行专业和实践能力的训练, 使课程教学适应专业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社会经济的实际需要。高职经管类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 要落实到课程体系和具体教学内容上。课程设置应紧紧围绕职业能力培养目标进行, 从相应的职业岗位 (群) 或相应的技术领域的要求出发, 构建突出高职特色的, 理论教学、技能训练、综合素质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以胜任岗位 (群) 职责作为课程教学目标基础, 按照经管类人员应具备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来设计。

(一) 基础课程突出基础性、工具性

基础类课程要按经管类专业职业特点和要求, 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来开设, 重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应根据职业需要、学生发展需要和社会进步要求和职业发展的趋势等来规划和调整。突出基础课的基础性地位和工具性作用, 在满足本专业必备基础理论的基础上, 教学内容应求宽、求新, 为学生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 专业技能课程体现实用性

专业技能课的设置应满足社会职业需求及岗位职责和能力要求, 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和研究, 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促进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

(三) 实训课程强调应用性

加强实习、实训等实践性环节教学活动。围绕各经管类职业的具体工作过程、程序、方法和操作规范等开设相关课程, 并通过多种教学实践训练, 将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融入课程内容, 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四) 教学内容兼顾职业方向性

经管类专业要设立专业方向选修课, 在强调专业针对性的基础之上, 注重关键能力的培养, 兼顾毕业生对职业变换和职业内涵变化的适应性, 使学生能根据就业岗位特殊需要和个人特长爱好选择教学内容, 培养“一专多能”人才, 以适应专业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社会经济的实际需要。

(五) 课程安排呈现灵活性

课程安排呈现出层次化和模块化。课程的层次化主要是指同一大类专业中不同专业可根据不同需求来选取专业基础课程模块的教学内容, 专业课程模块进行不同层次的组合以满足各大类专业、小专业和专门化方向的不同要求, 使学习的内容更具针对性和应用性。

三、合理设置高职经管类专业课程体系的途径

高职经管类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应以其对应岗位群的职业能力为依据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模块式配置教学内容, 采取项目教学、工学结合等教学方式, 加强实践教学管理。

(一) 设置基础知识和技能模块, 实现跨专业共用平台

课程体系中既要包含国家教育部门规定的英语、计算机、思想道德修养等公共基础知识和技能课程模块, 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并为其继续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又要有职业基础课程模块, 即通过对经管类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分析, 选择相近的专业基础知识作为教学内容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岗位群专业通用能力基础课程模块, 包括西方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基础、管理学原理、经济法、市场营销学、贸易知识等基础课程, 使毕业生形成满足职业岗位群需求的基础知识和能力结构。

(二) 组合和拓宽专业课程模块, 满足经管类专业未来发展的需要

以专业必备的知识技能为基础, 将专业课程分类, 组成若干模块, 如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经贸英语、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金融与证券、国际经济与贸易、文秘与公关、物业管理、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模块等。从职业岗位的不同需要和发展出发, 对模块进行拼装、衔接和调整。每门课程也可设计成多个模块, 满足不同专业的特殊要求。合理设置能力链节, 打破学科界限, 加强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具有胜任相关职业岗位领域要求的系统而完整的专门知识结构。

(三) 增加选修课模块, 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和能力的发展

选修课可分为指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选修课模块有助于增强学生知识面的扩展和全面能力的发展。指定选修课旨在深化、拓宽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可分为专业性选修课和拓展性选修课。前者是与本专业相关的边缘学科或交叉学科, 能帮助学生提高技能, 培养一专多能人才;后者指与本专业无关但有助于增强职业适应性的课程, 能为学生将来继续升学打下良好基础。任意选修课是为扩大学生知识面、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特长和潜能而开设的课程, 如英语口语、社交礼仪、文学欣赏、艺术欣赏、声乐、书法、绘画、健美操、普通话等课程。学生必须修满必修课程学分且完成规定学分的选修课程才能毕业。

(四) 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活动,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目前, 由于大多数高职院校是从普通高等或中等教育分离或发展而来, 教学计划、教学模式、教材资源等沿用了普通教育的模式, 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比较普遍, 制约着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和培养。高职院校根据岗位群职业能力需求设置内容相关的专业实践课程, 如计算机应用系列课程的实践上机, 统计、会计、财务、金融等课程模块的校内模拟实验操作以及市场调查、经营决策、管理决策、贸易谈判、纠纷协调与解决、合同签订、购销运输各环节等经营管理业务实训项目课程。教学计划中应明确列出实践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重, 实践课与理论课的学时比例一般不低于1∶1。

同时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中应充分结合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根据行业企业的最新发展的要求, 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将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流程和新方法融入课程之中, 结合订单培养、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校企合作实施课程开发, 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 加强实验实训。同时要积极开展社团活动、技能比赛、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队等社会实践活动, 贯彻素质教育, 提高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 更好地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

(五) 职业资格培训融入课程体系, 增强学生的就业实力

按照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以职业技术和岗位从业资格为依据, 制定出人才素质和能力培养标准, 开展职业技能鉴定, 全面推行除学历证书以外的多种素质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 以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岗位针对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参加以培养职业综合能力为主的各类技能竞赛, 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 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对不同经管类人才的需求。在课程模块中融入计算机、英语、普通话等级证书等综合素质证书和社会认可度高及含金量大的经管类职业资格证书相关的内容和标准, 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和形成实践技能的同时了解和掌握职业技能鉴定的应知应会要求, 培养和锻炼学生实际工作能力, 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实力。

(六) 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 提高教学成效

实施模块化课程体系, 需要教师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授课中不仅要注重经济管理理论知识的更新, 而且应注重培养学生解决经济管理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革传统教学方法与手段, 充分利用教育资源, 探索如何使各课程模块的知识点更好地衔接以及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课程教学方法要契合教学内容需要, 采用行动导向教学策略。课程教学手段应为课程教学方法服务, 按照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 将课题研讨法、案例分析法、情境教学法、模拟操作法、企业现场教学法、分组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运用到实践教学中。将理论讲解与现场演示相结合, 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实际工作内容拍摄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以期激发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专业学习兴趣, 自觉锻炼和提高职业技能水平。通过企业经营沙盘及各类教学软件, 模拟企业生产、物流、营销、财务及信息管理等实际业务, 以小组讨论、小组对抗等形式, 寓教于乐, 使学生掌握企业运作基本流程, 理论联系实际,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教师还应注重课程内容的前瞻性, 充分体现行业最新发展态势。部分专业课可开设双语教学, 提高学生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 适应外资企业、国内企业集团涉外机构的发展需要。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平台优势, 开展高职院校之间甚至国际高职院校间的课程交流, 引进优秀的、适用的经管类课程, 体现课程体系的开放性和多元化, 促进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陈鹏.职业能力观演变的历史逻辑及其理论述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 (6) .

[2]徐涵.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理论版) , 2010 (3) .

[3]张忠福.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J].职教论坛, 2004 (8) .

[4]蒋乃平.对综合职业能力内涵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 2001 (10) .

职业能力课程体系 篇10

传统的学科体系本位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着这样的问题:重知识轻能力,重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轻知识与工作实践的联系;有知识性或学术性倾向,不能适应企业和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所以要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地课程体系,使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各种能力充分发展,为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服务,为学生将来进入未来职业岗位提供所需的知识结构,技能及结构,情感态度,使学生获得企业和社会的认可。

二、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原则是以实践引领课程,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课程体系改革要坚持“三接轨”原则。第一课程体系改革要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相接轨。第二课程体系改革要与行业(职业)标准相接轨,最终实现双证融通;第三课程体系改革要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相接轨,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2.课程体系改革要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原则。一方面,我们要强调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打破学科界限,使内容组织服从于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需要;另一方面,要强调课程模式的实践性,要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另外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相关其他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坚持课程体系的开放性原则。就是要求我们在课程设置时不能局限于专业本身,增加选修课,应注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学生的其他技能;同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程,发展特长。

4.坚持课程内容的整合性原则。“整合”是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或融合、或组合、或叠加,有机地组合成一种灵活实用的、新型的中职综合课程模式。在确保课程目标具有明确的职业化方向(职业能力培养)的前提下,实施课程内容的整合,以提高课程设置的效益。同时,采取模块化的组合形式将知能与技能组成灵活的教学单元,便于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最佳实现。

三、课程体系改革的内容

1.文化课改革改革主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主。采用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相结合的办法,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比如语文教学,一是精简传统教学内容;二是增加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内容。比识记更重要的是改变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驾驭语言的技能。三是增加活动课程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比如可以增加演讲比赛,文学欣赏,作文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还可以设计一些中性的项目教学案例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2.专业课教学采用核心综合课程加重点实训项目的课程模式。一是将相关课程整合构建核心综合课程。传统的以学科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存在着独立性太强,学科之间的联系较少等缺点。那么综合课程则是将相关科目有机的结合,相互渗透,融会贯通。这样会使内容更系统、更完整。将培养学生岗位技能的相关知识和技能都综合在一门课程里面来讲解,形成统一的课程安排。然后有一个老师来系统的讲给学生这些知识和技能,这样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二是编写与核心综合课程相对应的重点实训项目训练教材。这样每一个综合课程就会有一套平行教材。结合实际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综合课内容难度以实训课“必需、够用”为原则,为实训课服务。(2)项目教学法要贯穿整个实训课教学内容,对实训技能进行有机的分解。(3)由于是综合一定要注意内容和技能的连贯性系统性。

3.改革课程内容时要深入贯彻“双证制”制度,要根据行业技能鉴定的知识和技能要求积极调整授课内容和技能训练内容。因为行业对技能的要求才最贴近市场,对学生技能的要求最准确。这就要求在实训课程和综合课程里面增加技能鉴定要求的内容。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最终让学生通过技能鉴定考试,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双证并举。

四、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中职课程体系又解决的相关问题

1.教材建设方面。教材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集中体现,也是课程建设的重点。教材要根据实践引领课程的总体要求,要重点开发适合培养技术应用和运用能力的综合课程和实训项目;开发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帮助学生取得各种专业技能证书。围绕能力培养核心,以“重点实训项目”为基础,依据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大纲,开发(自编)综合课程和和实训平行教材教材。

2.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体系改革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应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度,明确各门公共课程和核心综合课程的课程负责人,并组建课程小组,负责综合课程和实训项目的的开发和讲授。由课程负责人组织制定并主持实施该门课程的改革规划,组织制定或修订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规范等教学文件,组织本课程范围内的教学改革活动和教学法的研究活动,负责本课程的教材建设等。

3.考核制度。考核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检查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教学环节。应当建立与课程体系改革相适应的一套科学而严格的考核制度。围绕能力培养,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考核可采用职业技能证书、笔试、口试、实际操作等不同方式进行,尤其应重视实际操作的考核。条件成熟时可以采用学分制,体现选修的作用,全面评价学生成绩。

4.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围绕能力培养核心,要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比重。同时以重点实训项目教材为依据。在确定实践教学内容时,要使理论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多采用项目教学法;要根据课程体系的实际要求对实验实训内容进行系统优化组合,以保证技能体系的完整性。

职业能力课程体系 篇11

关键词:职业能力课程体系现状及建议

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在高职教育里得到广泛认可,熟练的专业技能成为学生就业时有效的“敲门砖”。许多高职院校为了追求光鲜的“高”就业率,在课程体系设计中一味地强调实践课程的比重,却忽略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课程教学的考核,使学生在获得基层工作岗位以后缺乏职业提升的后劲,这种短视的课程体系设计与高职教育的初衷是相违背的。本文将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以职业能力的内涵为切入点,厘清就业能力与职业能力的关系,结合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从课程设置、课程评价、课程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建议。

1职业能力的内涵

1.1职业能力的概念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项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它由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和核心能力构成。职业能力的强弱,关系到就业者能否胜任该行业的工作,以及在该职业中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企业需要的不再是掌握固定知识和单一技能的操作者和实施者,而是在熟练掌握职业技能基础上,具有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及计划设计、实施和评估反馈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同时,职业能力还包括态度和经验方面的要素。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熟练的职业技能可以使劳动者具备快速获得基层岗位的就业能力,但这种就业能力却不可等同于职业能力,它只是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简而言之,高职教育要培养的是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输送“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起得来”具备向管理岗位晋升潜质和良好职业素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1.2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①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应该熟知酒店运营管理知识,包括前厅、客房、餐饮、康乐等主要部门岗位设置和工作任务,同时,还要掌握人力资源、财务、营销、工程设备部门等的相关知识。经过专业训练,学生应该掌握酒店各岗位的业务流程,能够独立完成对客服务工作。②职业素养。这里所说的职业素养是指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工作中能够表现出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责任,这属于价值观、人生观、就业观等意识范畴,需要在长期学习和工作实践中逐渐培养出来并具有一定的发展延续性。良好的酒店职业素养表现在,熟悉行业、爱岗敬业,在工作中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客人提供优质的服务。③管理能力。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经过三年的理论学习和企业实践,不但能够直接从事酒店一线服务工作,而且能迅速成长为基层或中层管理者,这也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本科和中职教育的地方。④持续学习能力。所谓学习能力,就是指人们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去独立地获取信息,加工和利用信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个性特征。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酒店必须在服务理念、服务方式、对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与时俱进,才能满足顾客日益多样化的需求。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学校所获得的知识将无法满足长期工作需要,良好的持续学习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汲取新知识,适应职业发展要求。

2目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体系是指同一专业不同课程门类按照门类顺序排列,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课程门类排列顺序决定了学生通过学习将获得怎样的知识结构。课程体系是育人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依托,它规定了培养目标实施的规划方案。课程体系主要由特定的专业培养目标、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活动方式所组成,其中,专业培养目标决定着课程体系的整体格局。目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在课程体系设计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2.1过度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数量我国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建设之初,几乎都是沿用大学本科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过于强调专业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后来,随着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的兴起,酒店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经过了多次改革和创新,实践教学的作用受到了高度重视;同时,许多高职院校迫于“就业率”的压力,加大了实践教学课时的比重,在总课时数既定情况下不得不减少专业基础课和培养综合能力课程的教学课时。虽然,这样可以提高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的能力,但是,却降低了支撑学生在行业中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有矫枉过正的嫌疑。

2.2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设置是课程体系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整个专业的教学效率和效果。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为了追求专业课程的数量而过度细化专业课程。比如,有的学校在酒店专业课程中,同时开设了旅游学概论、饭店管理概论,其实这两门课程里有相当部分的内容是重合的,在饭店管理概论里面增加旅游学知识的比重就行了;另外,《宴会设计与管理》课程也完全可以整合到《饭店餐饮管理》课程里面去,没有必要人为地将紧密相关的知识割裂开。第二,重专业课程,轻能力拓展课程。过度细化的专业课挤压了能够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课程,比如说,酒店行业里面,学生想要进入中高管理层就应该掌握一定的会计和财务知识,试想一个连财务报表都看不懂的人,怎么可能进入酒店的管理层呢?然而,有的学校在酒店专业课程里面却没有开设会计课程;另外,如酒店礼仪、音乐鉴赏、插花茶艺、管理心理学等可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课程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2.3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缺失酒店管理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每一门专业课程都有自身的特点和要求,科学可行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课程目标的实现。目前,许多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更多地注重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课程评价方法比较单一,没有形成具体的课程评价体系。以酒店前厅服务为例,客房预订、办理入住登记、宾客投诉处理这些知识点都应该有相应的考核方法,以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然而,在课程体系中却没有具体的评价标准,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2.4课程体系设计缺乏与行业企业的互动几乎所有高职院校的专业都设立了专业指导委员会,酒店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成员往往都是由从事酒店管理工作多年的资深专家组成。学校会不定期地组织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座谈会,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案制定等内容进行讨论,然而,取得的成果却不是很多。究其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这些专家来自不同类型和等级的酒店,或者是行业行政管理部门,由于专家自身对课程体系设计理解存在局限性,他们对人才需求的看法不尽相同,难以达成有效共识,进而导致学校在课程体系调整时无所适从;二是专家提出的一些课程体系改革建议,由于学院教学条件或师资力量等方面的限制而无法实施;三是有些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召开往往流于形式,一方面由于这些专家多数比较繁忙,可以参加会议的时间比较紧,另一方面,由于学校方面重视程度不够,会议时间短,用来做材料的照片似乎比会议能否取得成果更重要,使研讨会成了走过场。由于缺乏与酒店企业的良性互动,导致业课程体系设计不合理,不能很好地实现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3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建议

3.1进一步优化专业课程设置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要培养能胜任中、高级酒店一线服务和中基层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既需要结合酒店企业的实际需求,又要考虑到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一方面,通过适当地合并专业课程,增加综合素质课的课时数,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调整专业实践课时的分配方式,将部分实践课时融入到相关课程的教学中去,而不是简单地将实践课以集中实习的方式完成,学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将专业课的课堂“搬”到企业中去,真正实现校企的无缝对接。

3.2打破专业课程界限,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专业课是课程体系的核心组件,它的排列组合方式将对人才培养的成败起到关键作用。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是依据企业工作部门和岗位所设置的,以前学校已经习惯了将每一门课作为一个独立的学习单元,但在酒店实际工作中这些内容都是密切联系且相通的,不能人为地分隔开来。所以,学校需要改变专业课教学相对独立的局面,打破专业课之间的界限,站在更高的层面上,重新整合教学内容。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以职业能力分析为主线,根据学生就业的主要岗位、岗位需要完成的典型工作任务,及完成任务所需具备的能力,对各典型岗位工作能力进行分析,整合专业课程并形成教学模块。以酒店工作环境为参照,设计学习情境;以职业标准、工作规范为依据确定考核目标,形成全新的课程教学模式。

3.3建立科学细化的教学评价体系课程体系的好坏决定了学生培养的有效性和质量,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是教学质量的保障。酒店管理专业就采用“多元考核评价方式”,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内容全面化。评价主体不仅包括老师,还包括学生、企业相关人员。评价内容不仅要关注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要注重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考查。评价形式方面,结合课堂考核、书面作业、技能操作、小组活动、企业实践、口头答辩、书面考试等多种形式进行综合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注重考核学生所拥有的综合职业能力及水平。具体来说,每一个学习模块、每个知识点的考评方法都要在课程标准中一一列明,细化到尺寸、时间、角度、比例等评价要素。比如说,在《饭店餐饮管理》课程里中西餐摆台的标准、在角色扮演时处理宾客投诉中“顾客”的满意度等等。

3.4让酒店企业参与课程体系的设计,与之形成良性互动课程体系是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的载体,专业培养目标是由企业需求决定的,所以说,行业企业能否参与到课程体系设计中来,形成良性互动,决定课程体系改革的成败。酒店行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顾客需求的不断变化决定了酒店在服务理念、服务方式、产品设计、管理模式上要与之适应。那么学校在课程体系设计时就必须让酒店企业参与到其中来,看看企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现在的培养目标与酒店的需求是不是相吻合。另外,课程体系应该是一个动态的体系,因为在学校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学校的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是符合的,但这离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还有三年的时间,这段时间里市场又是在不断变化的,学校课程体系也应该有相应的调整,调整的重要依据就是酒店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所以说,让行业企业参与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并与之形成良性互动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校培养的学生满足企业需要。

总之,酒店行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职业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学校在设计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时,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就业能力,更要兼顾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通过与酒店企业的深入合作,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大胆改革和创新,才能适应当今高职教育发展的潮流。

参考文献:

[1]沈忠红.高职旅游人才职业能力培养思路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5).

[2]彭才根,等.高职院校职业能力培养策略及途径探索[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3]昉杨.浅谈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5).

职业能力课程体系 篇12

1 应用日语专业职业能力分析

1.1 职业能力

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出现了“培养学生具有某一职业应具备能力”的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模式, 由于该模式具有很多优势, 因此,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 能力本位思潮引入我国, 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许多改革知识本位职业教育的理论思考。虽然各位学者对职业能力的分类标准不尽相同, 但其包含的能力内涵殊途同归, 无外乎通用职业能力、专业职业能力、个人职业素养三方面。

1.2 高职应用日语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通过企业调研后发现, 高职应用日语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为IT业务辅助、BPO后台、涉外企事业等对日业务岗位。同时, 将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进行梳理后归纳为:良好的日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基本的英语表达能力、沟通表达与团队合作能力、良好的职业态度与习惯、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结合实际教学特点, 我们将职业能力划分为专业及通用职业能力、职业综合素质。其中:

专业职业能力:日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 (1) ;

通用职业能力:基本的英语表达能力;

职业综合素质:沟通表达与团队合作能力、良好的职业态度与习惯、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

2 应用日语专业职业能力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2.1 基于岗位需求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为了培养学生的上述能力, 亟待建立一个科学而完备的课程体系, 该体系的构建要考虑众多因素。首先, 相关行业及企业的用人需求, 是课程开发的基础。其次, 应从职业分析入手, 以岗位的工作任务确定实践内容。我们根据毕业生主要就要岗位群及其要求学生具备的各种能力, 构建并实施了同时培养专业职业能力、通用职业能力、职业综合素质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2.1.1 专业职业能力课程模块

专业能力课程模块由日语能力课程模块及计算机应用技能课程模块构成。

1) 日语能力课程模块

通过企业调研后, 我们得出, 用人单位对高职日语专业毕业生的专业能力要求主要为良好的日语听说能力、基本的商务文档及企业内部资料的阅读能力、基本的商务文档写作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上述能力, 在日语能力课程模块中设置了综合日语、日语会话、日语视听说、日语写作等专业课程。

2) 计算机应用技能课程模块

随着自动化办公水平的不断提高, 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已成为用人单位的基本要求。此外, 随着对日BPO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展, 平面设计师、DTP排版员等岗位的用人需求也逐渐增加。因此, 依托我校IT应用型大学的学科优势, 在计算机应用技能方面, 除通用技能外, 加强了如Adobe、DTP排版、的专业岗位操作技能的培养, 并据此设置了计算机应用技能课程模块。

2.1.2 通用职业能力课程模块

英语能力被用人单位视为通用职业技能之一, 用人单位对高职日语专业毕业生的英语水平要求为基本的英语沟通能力。由于我校日语系应用日语专业的学生95%以上为英语基础生, 因此, 在大学学期间, 为巩固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 分别在3个学期开设了《英语选修》系列课程, 以保证学生英语达到A级及以上水平。

2.1.3 职业综合素质课程模块

除了专业基础知识及技能, 良好的综合素质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 在低年级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等公共基础课。

2.2 职业资格认定课程

日语能力的认定, 目前被广泛认可的是日语国际能力测试 (JLPT) 和标准商务日语考试 (STBJ) 。因此, 我们以日语国际能力测试N2级或标准商务日语考试BJ2级为教学目标。为提高学生认证考试的通过率, 开设了《职业资格认证课程》, 对学生进行引导。

与此同时, 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相关计算机能力认证考试, 如Adobe产品认证考试、微软办公软件国际认证 (MOS) 等, 来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 应用日语专业职业能力课程体系实施保障

3.1 学院改革的政策支持及校内资源共享

我校从2009年起全面实施TOPCARES-CDIO教育教学改革, 鼓励各系求创新、求突破, 对各系的教学科研改革工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同时, 学院鼓励开展与其他系部的横向合作。因此, 计算机应用技能课程体系中的《Adobe认证》课程, 可以利用计算机系的教学资源, 为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3.2 师资队伍建设

课程体系能够顺利得以实施, 师资力量是关键。因此, 师资培训成为我们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对于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 我们主要是通过: (1) 选派优秀教师出国或到国内著名高校进修; (2) 聘请教学专家来我系举办讲座, 提高教师对教学方法的研究能力; (3) 开展系内观摩课, 带动全体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4) 定期召开研讨会, 达成认识上的共识、资源上的共享, 促使年轻教师尽快提升业务能力。

对于教师实践指导能力的培训, 主要是通过组织教师到企业实习, 同时聘请行业、企业人员进行座谈、讲座, 以了解最前沿的行业动向。

3.3 教材建设

教材改革是进行专业教学改革的基础, 是教师教学的载体。

目前, 在教材建设方面我们实行遴选与自编并进的方法。在教材遴选过程中, 坚持以下原则:积极引进外文原版教材, 内容必须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 体现较强的专业性、实用性、时效性、科学性。

同时, 对于缺少现有教材的部分课程内容, 主要采用自编形式。编写时主要遵循针对性、实用性、系统性、适用性的原则。

3.4 深化校企合作, 促进实训资源与实训环境建设

由于我校采取了“产学结合”的办学模式, 我系拥有多个海内外实习基地, 为教师及学生提供了充足的企业调研、实习的机会。今后, 根据专业设置与实践教学需求, 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 将进一步深化与校外企业的合作与互动, 建设企业实践教学基地, 推动实训资源与实训环境建设改革和发展, 从而保证能力课程体系的实施。

(上接第245页)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能力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及时更新知识、密切关注行业动态, 因此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联系, 开拓“产学结合”实训基地等, 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 如果高职教育力争保存自己的生存空间, 就必须探索与本科不同的教育模式, 凸显职业教育的特点。高职职业能力课程体系的

要的科研课题, 有待我们继续研究、探索。

参考文献

[1]温涛.探索构建一体化TOPCARES-CDIO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 2011 (7) .

[2]高振强.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09 (9) .

[3]张磊, 李敏.探索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J].信息化论坛, 2010 (3) .

上一篇:小学生作文的教与学下一篇:饵料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