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方企业

2024-10-30

相关方企业(精选12篇)

相关方企业 篇1

近年来, 部分工业企业因外来施工、外来作业造成的火灾事故和人身伤害事故时有发生。上级主管部门也反复要求要加强对外来施工或外来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 但仍未引起一些单位的足够警觉, 导致安全事故接连发生, 给人民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造成了损失, 也给企业的安全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由于相关方单位及其人员的生产条件、人员素质不可控的因素较多, 他们在企业现场或周边工作、经营时, 设备设施、作业活动往往给企业带来相应的风险, 因此对相关方的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识别相关方

由于为企业提供服务和产品、其产品或活动涉及职业健康安全的相关方较多, 企业应充分识别相关方, 并确定需要施加影响和加以监督的重点相关方, 形成企业重点相关方台账, 并登记各重点相关方的信息和主管部门。一般情况下, 企业的重点相关方至少应包括:工程项目施工方、危险物品运输方、设备维修保养方、房屋租赁方、绿化保洁承包方、食堂承包方、污水处理运行方以及其他涉及职业健康安全、在企业现场工作的外部单位。

二、建章立制

由于相关方到企业施工、服务较多, 人员素质偏低, 施工作业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问题较多, 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造成相关方乃至企业人员生命财产损失。企业要明确对相关方的安全监管职责。遵循谁管理其业务, 谁对其进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原则, 确定各重点相关方的归口管理部门;由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对相关部门的相关方管理进行监督;用工部门要对相关方的作业过程进行安全监管。企业要完善相关方安全管理相关制度, 比如:制定相关方安全生产责任制、相关方安全告知和培训制度、相关方安全检查标准、相关方安全绩效评价表等。还要督促相关方健全相关方的安全规章。比如:相关方的安全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等。企业涉及到的各个相关方在管理模式、管理体制、管理理念上千差万别, 要探索和固化好的、行之有效的监管模式和方法, 强化流程驱动, 完善协同机制, 融监管于服务之中, 在关爱相关方人员的安全健康与关爱正式员工同等对待, 在企业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上同等对待, 在共同维护企业内部良好的安全环境、氛围和秩序方面同等对待, 共同分享企业安全发展成果, 携手共进, 提升水平, 共创未来。

三、安全监管

纵观企业相关方发生的一些事故, 集中反映在规章制度不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管职责不履行、防范措施不到位, 有的甚至逃避监管, 特别是相关方人员安全素质参差不齐, 有的甚至缺乏最基本的安全常识, 冒险蛮干现象时有发生。要强化相关方的执行力, 强化相关方遵章守纪的自觉性, 强化责任追究, 提高违章成本, 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确认相关方资质。比如:相关方的营业执照是否在有效期内;作业内容是否超出经营范围;相关方的特种作业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相关方自有的特种设备是否有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年检合格证等有效证件。

2) 与相关方签订安全协议。协议主要内容包括:企业与相关方签订的安全协议是否明确了双方的安全职责, 包括现场管理、消防器材配置、设备安全装置管理、人员安全教育与培训、安全检查与监督等各种职责和管理要求, 并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要求。协议的有效期限上应关注:单项项目的安全管理协议书有效期为一个施工周期;长期承包方安全管理协议书签订的有效期则不应超过1年。

3) 安全告知。告知相关方本企业作业场所内的安全注意事项;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及控制措施;发生事故的应急处置要求;使相关方人员了解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危险特性和预防及应急处理措施, 降低或消除危害后果。

4) 安全交底。项目负责人在作业前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的培训, 并通过书面文件方式予以确认。安全交底主要包括:在作业方案的基础上按照作业的要求, 对方案进行细化和补充;将相关方作业前、作业中、作业后的安全措施, 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应急措施讲清楚, 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5) 安全培训。相关方人员在进入企业前必须接受企业的安全培训, 学习企业的相关制度, 掌握必要的安全常识, 安全规程及劳动纪律和其它安全规定, 必要时可采用抽查的方式进行培训效果验证。

6) 危险作业安全确认。主要包括:确认相关方涉及动火、高处作业、受限空间、临时用电等危险作业的项目, 严格执行审批程序, 落实一表一票制 (即:危险作业审批表+危险作业安全节点控制作业票) , 并监督相关方在作业过程中认真进行自查并填写相关记录。

7) 作业许可。对相关危险源、作业环境、设施设备、作业人员、作业程序、应急预案等进行全面安全评价, 确认合格后签发相关方作业 (施工) 许可证。许可证需经安全告知人、安全交底人、安全培训人签字, 项目主管部门、项目所在部门、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确认。

8) 安全检查。一是项目主管部门的项目负责人定期到作业现场, 对相关方作业情况进行安全检查;二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不定期组织人员到作业现场进行安全抽查;三是项目所在部门指定专人, 跟踪监督相关方作业全过程, 适时发现、纠正相关方作业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 确保相关方作业全过程处于安全状态。

9) 出入登记。项目所在部门组织人员做好相关方进入与离开两项登记, 详细登记相关方进入时间、作业项目、作业人员和离开时间。

10) 绩效考核。在单项项目施工周期内或长期项目的每月度, 对相关方的安全业绩进行综合评定, 并将评定结果作为今后是否继续业务合作的一个必要输入。相关方人员违反企业相关规章制度的, 按企业制度给予相应的处罚。

四、结语

总之, 企业相关方安全管理的要点就是要明确对相关方的监管职责、监管流程、监管模式、监管标准, 通过落实对相关方施工、服务的监督职责, 使相关方人员安全作业环境得到改善, 使施工、服务过程中用到的设备设施处于安全状态, 提高相关方的安全绩效, 降低相关方在施工、服务中的风险, 才能提升企业的安全保障能力。

摘要:本文简要阐述了加强相关方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从相关方识别、建章立制、安全监管等方面介绍了相关方安全管理要点, 详细阐述了企业对相关方安全监管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相关方,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曹双福, 蒋韬.冶金企业相关方安全管理浅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

[2]战继任.项目建设过程中相关方安全管理方法的研究[J].经营管理者, 2014.

相关方企业 篇2

******************有限公司生效日期:2008年9月1日 文件号:页码:

1、目的为了保证公司体系的正常运行,使相关方人员的活动满足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环境行为管理的相关要求,制订本程序。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有关职能部门对来访人员、业务人员、货运人员、施工人员进入厂区及生产场所时的安全、环境行为的管理。

3、职责

3.1 人力资源部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

3.2 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对业务来访者的安全、环境行为进行管理。

3.3 人力资源部负责对进入厂区的相关人员进行安全、环境行为的检查监督。

4、工作程序

4.1 对施工单位的管理

4.1.1 人力资源部向施工单位提交公司的安全、环境管理要求,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要求。

4.1.2由人力资源部对施工方定期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要求整改,施工单位严重违反安全、环境

管理规定的,可考虑对其给予经济处罚直至解除合同。

4.2 对来访人员、业务人员、货运人员等相关方的管理

4.2.1相关方人员进入厂区的注意事项:

a)遵守《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各项规程;

b)相关方人员进入厂区必须由对口接待部门人员接待安排;

c)进入车间及其它工作场所必须佩戴安全帽,并有公司相关人员陪同;

d)不得随意触动机械设备和设施;

e)进入厂区禁止吸烟;

f)加强自我保护安全意识,不受他人的伤害;

g)注意安全、保护环境,不要随地乱丢垃圾。

4.3 如果相关方对本公司进行投诉或抱怨时,按照《改进控制程序》的有关要求进行及时处理,并向相关方反馈。

4.4 当发生重大安全事件、环境污染时,涉及到协助解决或直接影响的相关方,公司应组织人员,采取适当的措施,以降低事故、事件对相关方所造成的伤害。在事故、事件进行调查处理后,由相关部门经理向办公室报告调查处理结果。执行《事故报告与处理程序》的相关规定。

5、相关文件

《改进控制程序》

《事故报告与处理程序》、相关记录

相关方环安要求

******************有限公司生效日期:2008年9月1日 文件号:页码:

儿童:隐性的利益相关方 篇3

实际上,这个问题也是我在社会责任工作中经常会听企业提到的一个代表性的观点。对于奶粉、玩具、幼教等行业的企业来说,关注儿童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对于ICT、汽车等和儿童有一定关系的企业来说,设计和儿童权益保护有关的CSR项目也是顺理成章的;但是对于一些看上去和儿童相距甚远的行业来说,比如化工、制造业等等,儿童权益保护就好像和它们没什么关系了,似乎离它们很远。

我期待Ines能给我另外一个视角的答案。

果然,Ines举了一个例子。她说,中国很多农民工父母离开家乡到其他城市打工,他们的孩子成了留守儿童,而由于对孩子的思念和担心,他们的工作效率会受到影响。这个时候,农民工父母所处的企业,看似和儿童权益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实际上,它们也在和儿童发生着联系。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除了员工、客户等等以外,企业还有一个隐性的利益相关方,就是儿童。

如同另一位嘉宾Michael Copping所说,“儿童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Michael Copping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南亚地区、东亚及太平洋地区企业合作高级项目官,目前常驻泰国,他认为,企业关注儿童权益之后可以获得全方位的回报:更高的员工满意度、更稳定的运营、更持续的增长、更大的市场。

我很赞同他的观点,那么企业应该从哪些方面去提高对过去这个被忽视的利益相关方的关注呢?从责任的应尽、必尽和愿尽的角度,我认为有以下这些途径:

提供合格的产品和服务:这是第一位的,无论产品是否和儿童有关,合格的产品都是第一位的。对于服务对象是儿童的企业来说,这更是义不容辞,一旦违反将引发恶劣的影响。三鹿奶粉事件就是证明。

关注儿童教育:不少企业选择支持教育作为其CSR的重要方面,尤其是以创新为使命的ICT企业,因为创新依赖于能够熟练掌握并有效运用科学知识的创新人才,因此,不少创新型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将支持教育作为企业长久的责任和使命,例如英特尔教育计划、IBM“智慧教育”解决方案、索尼“梦想教室”等。

关注儿童安全:对于儿童有可能是产品或服务的使用者的汽车、航空企业来说,可以关注儿童乘车、航空安全意识的培养。如海航的“care more”计划关注独自乘机的儿童安全、大众汽车推广儿童汽车安全座椅的使用等。

支持儿童健康(营养):对于健康行业企业来说,支持儿童营养和健康的CSR项目就成为其首选。例如安利的“春苗计划”、雀巢的“中国儿童营养健康教育项目”、亨氏“婴爱同行——关爱婴幼儿营养健康社会公益项目”、妈妈网妈妈壹选关爱健康基金的“mua健康包”公益计划等。支持方式有直接捐赠产品、提高健康服务、增强健康意识等。

关注特殊儿童群体:特殊儿童包括孤独症、视障儿童、孤儿、残疾儿童等,很多企业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开展了一系列专为特殊儿童举办的活动。如欧莱雅举办艾滋孤儿画展、艾滋孤儿夏令营活动;渣打银行“看得见的希望”项目帮助可预防、可治疗的失明儿童等。

支持在职妈妈:例如为在职妈妈提供母婴室,为在职妈妈重返职场提供培训、心理辅导等支持。

帮助员工进行亲子交流:对于农民工(留守儿童父母)通过手机应用、微信在线学习等方式进行育儿、交流培训,帮助父母员工解决与孩子两地分离所面临的许多实际问题。

为员工提供育儿指导:企业可以向员工推广育儿指导服务,推广的渠道包括企业官网、工作场所公告牌或新员工培训指南等。员工从企业获取的有价值信息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教育子女或应对窘境,从而做到工作和家庭两不误。

以上途径并未列举完全,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运营中,实际上所有的企业都会跟儿童打交道,培养和关爱儿童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基石。

相关方企业 篇4

1定义

主管部门:即分公司范围内管理相关方单位的部门。区域部门:即分公司范围内从事钢铁生产的部门。“三同时”即:相关方安全管理工作按“同时, 同步, 同理念”要求同分公司安全管理工作保持一致。

2相关方单位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方法

2.1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完善管理基础。

2.1.1建立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安全管理制度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文件, 它指导本单位安全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建立从几方面开展, 一是对于上级公司下发的规章制度操作性强的、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规章制度可直接执行;二是承接上级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文件, 上级公司制定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多为从宏观角度出发, 从总体上对某项作业或某类作业进行规定, 对现场具体实施时可能遇到的问题覆盖不全;三是本单位自行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 对上级公司没有具体规定, 本单位在作业过程中又涉及的相关内容, 需要本单位自行制定, 规范作业, 避免出现管理漏洞。

2.1.2建立安全管理组织体系

为了确保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有效执行, 各单位需要建立安全管理组织体系, 定期、不定期就制度执行情况到现场进行检查。安全管理组织成员要按照“一岗双责”“党政同责”的要求设置, 主要包括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负责人、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等, 基层作业人员也要按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理念严格要求自己, 按照标准规范作业。

2.1.3建立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体系

相关方单位作业人员作业时涉及危险有害因素较多, 需要配备劳动服、安全帽、便携式报警仪等安全防护装备种类众多, 因此相关方单位必须建立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体系, 确保劳动防护用品及时供应到位, 保障从业人员人身安全。

2.2规范作业流程, 严格按标准作业

参照计划、实施、检查、修正的PDCA循环模式, 设备部制定了一套适用于相关方单位的安全管理模式, 即:作业前安全准备, 作业过程中监督检查, 作业后总结提升, 具体内容如下:

2.2.1作业前安全准备

相关方单位在接到在分公司作业合同或中标通知书后, 首先要持中标通知书或作业合同到作业主管单位安全管理部门办理安全、防火、治安协议, 安全、防火、治安协议需涉及的区域部门、主管部门、相关方单位负责人或安全管理人员签字, 签字盖章后协议生效, 协议签订是施工准备的第一步。

由于相关方单位人员多为临时外雇人员, 人员流动性大, 对现场不熟悉, 相应的安全注意事项知之甚少, 而现场危险有害因素又多, 此类人员进入现场作业对安全管理工作构成极大的风险。

在相关方单位作业前, 区域部门、主管部门安全管理人员要对相关方单位进行安全交底, 安全交底内容要结合作业内容有针对性的开展, 对涉及的危险有害因素要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 落实具体负责人, 并指定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对现场安全措施落实情况、作业人员遵章守纪情况、劳动防护用品佩戴等方面进行检查。

2.2.2作业过程监管

相关方单位安全管理人员、主要负责人要对现场工人是否按交底要求落实安全防护措施, 是否按要求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作业前是否按要求办理各类手续, 作业人员是否按标准化作业要求作业等进行检查, 发现问题的及时督促相关责任人进行整改。

2.2.3作业后总结提升

区域部门、主管部门安全管理人员对作业过程违章违纪行为进行汇总, 通报相关方单位管理人员, 相关方单位要根据通报内容, 分析导致此类问题发生的原因, 制定应对措施, 并在下次工程施工时重点关注同类问题, 从而实现安全管理工作的不断提升。

2.3强化基础管理, 促进安全发展

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隐患排查、班组安全管理日志、危险源辨识等诸多工作, 为了确保安全工作可连续性、可追溯性, 各类管理记录本必不可少, 相关方单位在做好其他工作的同时, 安全管理记录本必须及时、准确记录, 正确反映出本单位安全生产状态, 各级管理者可根据记录情况准确提出指导意见、协助解决各类问题。

2.4组织事故应急预案演练, 提高应急救援水平。

提高相关方应急救援水平是减少突发事故带来损失的有效途径, 相关方单位的应急反应能力可通过以下两方面可以提高: (1) 学习事故案例。一是通过事故案例学习, 分析事故原因, 总结经验, 从中吸取教训, 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二是结合日常作业活动, 对易发生问题的环节进行辨识, 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防护措施, 做好预防工作。三是开展经常性的安全培训工作, 针对突发事件, 对现场人员从事故报告、简单的紧急救援、现场保护等方面进行必要的安全知识培训; (2) 组织应急预案演练。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 在掌握了应急救援的基本知识后, 根据本单位实际条件组织桌面演练、功能演练、全面演练, 以检验员工对应对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应急预案编制的合理性等, 根据演练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 修补预案暴露出的缺陷, 不断地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2.5开展职业健康管理, 保障作业人员人身安全。

钢铁企业涉及粉尘、高温、噪声、射线、苯等职业危害因素多, 影响作业人员人身安全, 相关方单位必须同步开展职业健康管理工作。按职业健康体检周期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参加职业健康体检, 掌握作业人员身体状况, 对发现存在职业禁忌人员调离涉及职业危害因素岗位, 避免接触职业危害因素。针对不同职业危害因素岗位, 有针对性配备有效的劳动防护用品, 保障从业人员隔离危害职业危害因素。开展日常安全培训教育, 对各类职业危害因素的理化性质、危害方式、防护方法、劳动防护用品佩戴、职业危害因素控制方法等方面开展培训, 增强员工职业健康防护基础知识储备。

3结语

在该部门的监督管理下, 相关方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实现了稳步有升, 不断进步的工作目标, 在保证作业人员人身安全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了高炉同步年修等大型作业, 为分公司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但相关方单位在管理方面仍存在不足, 主要有两方面: (1) 人员流动性大。新到岗人员安全培训不到位, 对现场危险源点掌握不熟。 (2) 人员素质低。新招聘的人员多为当地渔民, 文化水平偏低、安全素质差。

参考文献

相关方管理制度 篇5

1目的本程序旨在加强对相关方的管理,促使相关方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状况符合公司规定的要求。

2范围

适用于体系范围内所涉及的对相关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管理和控制。

3职责

3.1 办公室负责本程序的编制、修订和解释工作;负责监督公司各部门对相关方的安全及环境管理工作。

3.2 各职能部门负责与本部门有业务关系的相关方的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的监督管理工作。工作程序

4.1 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涉及的可望施加影响的相关方主要有烟叶物资供应商、烟叶商品运输单位、烟厂、设施设备供应商、上级领导、外来参观者、在本区域活动的其他人员等。

4.2 对烟叶物资供应商的管理

生产主管在采购活动中,向供方传达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方针和管理规定,让其遵照执行,具体按《采购控制程序》的规定执行。尤其在采购危险化学品时,应向供应商索取必要的安全数据和资料,主要有害有毒原辅材料

和能源材料的运输、包装、贮存条件说明等信息,并监督其实施。

4.3 对烟叶商品运输单位的管理

4.3.1 对烟叶商品运输管理主要按烟草专卖法的相关要求进行管理,严格执行烟草准运证制度。

4.3.2向运输单位传达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方针和管理规定,让其遵照执行。

4.4 重要环境因素和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的控制

4.4.1 办公室应根据特定的供方在重要环境因素和危险源控制中担负着较大的控制力度时,应考虑在相关采购信息(如采购合同)或以书面的形式告知这些特定的供方如何在进入我公司区域内或以公司名义在外履行相关交付产品的活动过程中会涉及到的重要环境因素和危险源。

4.4.2 必要时,应建立适宜的监督机制和对这些特定供方的保证金考核制度,加强对相关方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意识。

4.5 相临的组织及社区公众的合理抱怨意见由办公室、负责收集、整理,确认责任部门进行纠正,验证其整改效果并及时予以答复,处理有难度的应向经理反映直至问题圆满解决并保存相关纪录。

4.6 当出现相关部门负责对上级领导和外来参观者的接待,配置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后方能按照指定参观路线、参观区域及活动范围进行。

相关方企业 篇6

2009年,国网无锡供电公司作为国家电网公司首批试点开展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实践,创新提出“责任工作观”理念和独具特色的推进模式,几年来先后以助力“四个无锡”建设、“电蜜蜂”等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形成了全员参与、全方位覆盖、全过程融合的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模式,并提出了“Σ(业务+改进)Re=工作∪价值”的责任工作观。经过对近几年实践活动成效的总结分析,发现有几个方面的需要促使评价体系构建:利益相关方满意度如何需要验证;决策管理的科学性需要将利益相关方感知作为重要依据;建设“两个一流”愿景需要更加关注利益相关方的感知;从“发展公司 服务社会”的角度需要全面感知利益相关方诉求。

因此,无锡供电公司开始探索建立利益相关方全方位感知评价体系,将利益相关方诉求转为可供决策参考的信息,进而融入决策、流程和绩效管理,进一步提升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管理服务能力,推动责任深层根植。

主要内涵

企业在追求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都希望永续经营,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实现上述目标,就要求企业及时、充分、有效地回应利益相关方各种期望、诉求。这就如同人体可以对外界刺激可以瞬时反应(如望梅止渴、天冷加衣等)一般。人体负责这种感知并予以反馈的系统单元为“反射弧”,由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运动神经末梢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单元构成。企业要像人体一样如此准确、及时应对各利益相关方的诉求、进行有效的信息处理,也应建立起如同人体一样发达的神经系统。

为此,国网无锡供电公司将“反射弧”概念引入无锡供电公司社会责任管理,构建利益相关方全方位感知决策体系。各层级管理机构、管理单元如同人的大脑,负责处理信息和发布指令;各分公司、各部室就像人的躯干和脉络,联络着大脑和身体每一处的器官、组织和细胞,负责执行上级指令和各处信息的上传下达;每一个员工,就像人的细胞,负责执行大脑的指令,承载所在器官和组织的基本职能。各部室、各员工同时也是企业的“感受器”,负责各类外部、内部数据和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发送,保障企业决策单元对内外部情况变化的感知和准确反应,做出科学决策。

主要内容

利益相关方感知是指企业主动识别政府、用户、伙伴等各类利益相关方因受公司行为影响而产生诉求信息的行动和过程。利益相关方全方位感知决策体系运用利益相关方识别机制,识别公司日常运营所涉利益相关方;运用诉求感知与筛选机制,梳理利益相关方诉求,并进行过滤和加工 ,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筛选,形成可供公司决策参考的信息;运用信息处理与决策机制,对不同种类、不同等级的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做出决策;运用决策执行与反馈机制,高效执行决策指令,并将结果及时反馈利益相关方。

利益相关方识别机制

公司构建“利益相关方识别三维模型”,从任务、过程和角色三个维度,全面梳理日常业务涉及的利益相关方。综合考虑各方在电网建设、营销服务等各专业,项目准备、启动、计划、实施和收尾等全过程,所承担的参与者、关注者或受益者等角色特性,梳理出公司7大类、68小类利益相关方。

诉求感知与筛选机制

对内,通过问卷调查、专题座谈,梳理“三集五大”各专业部门、各层级利益相关方常见诉求形式、感知渠道,并进行整合和优化;对外,通过走访、参观、网络自查等感知渠道,获取政府、媒体、供应商、客户、协作单位等利益相关方诉求。经过综合分析,梳理出81种感知渠道、24类利益相关方诉求表现形式。

同时,在领导层、职能部室、班组供电所和基层岗位设置四级联络员,负责感知后的筛选、定级和转化。公司先后出台《利益相关方沟通管理标准》、《利益相关方社会责任评议工作制度》等多项规章制度,形成统一的沟通语系,实现利益相关方沟通责任化、规范化和指标化管理,更加高效地处理利益相关方诉求信息。

信息处理与决策机制

制定信息筛选标准和办法,根据信息的可信度、与公司业务的关联度等,划分有效信息和无效信息。剔除无效信息后,根据诉求信息感情色彩不同,将有效信息划分为正面、负面和中性三类。根据信息的影响程度和紧急程度,将诉求信息划分为三个等级:Ⅰ级信息影响重大,涉及政策方针、时事新闻、突发事件、重大业务问题等内容;Ⅱ级信息紧急程度和影响程度较高,通常为常规业务类信息;Ⅲ级信息影响程度一般,通常为咨询类信息等。

综合运用公司管理和运营专业知识,将利益相关方的诉求信息转化为可供内部领导层、专业部门决策参考的系统、理性的决策内容。

公司决策机构首先明确了决策目标,将利益相关方和环境的诉求纳入决策流程,决策目标从追求以利润为核心的财务价值最大化,转向追求经济、社会、环境综合价值最大化,确保决策不但考虑技术可行、经济合理、能力可及,而且考虑社会认可、生态友好、价值优越。

在接收到进过转化的利益相关方诉求信息之后,决策机构对决策管理进行全面优化,实现利益相关方全面参与。决策调研阶段,开展利益相关方调研,全面了解各级信息产生、传播;决策制定阶段,相应增加利益相关参与环节、决策信息公示环节;决策执行阶段,及时将决策执行结果反馈给利益相关方,并再次收集相关方意见。

决策执行与反馈机制

公司作出决策后,需要按照时效性、真实性、价值性等原则将相关决策结果反馈利益相关方。根据执行结果向利益相关方反馈是否具有针对性不同,将反馈渠道分为专业型反馈渠道、综合型反馈渠道。专业型反馈渠道是指公司针对特定利益相关方设立的反映专项问题、以及问题解决方案、解决成效的渠道、方式。综合型反馈渠道是指公司针对普遍利益相关方设立的反映综合问题、以及问题解决方案、解决成效的渠道、方式。同时,根据不同利益相关方,梳理出不同的内外部反馈渠道。

主要特点

推动内外部评价更趋一致性

发挥社会责任管理“发现价值、传播价值、提升价值”功能,确保利益相关方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避免公司内部与外部利益相关方之间信息不对称,促使内部自我评价与外部利益相关方评价一致。

促进内部决策更具科学性

促进利益相关方诉求融入公司决策管理,保证决策更加科学,不仅考虑技术可行、经济合理,而且考虑社会认可、环境友好,提升管理效率。

降低公司运营管理风险性

通过收集利益相关方诉求、转化为内部决策可参考的信息等各阶段工作,推动公司积极开展事前沟通、双向沟通,有效预防社会风险和环境风向,降低运营中各种“发热点”和“出血点”。

机制运用

2013年6月16日,市区五星家园突发火灾,抢修中发现是该小区物业用电设施由于长时间高负荷运行引发火灾。公司按照感知评价体系分工流程进行诉求征集:办公室通过无锡日报、太湖明珠网等媒体渠道搜集新闻报道;营销部通过95598客户电话、社区客户经理等服务渠道获取用电安全信息;安质部组织走访市安监局、房管局等,征询小区居民安全用电需求……信息汇总后,公司系统分析利益相关方诉求,优先选择梳理和排查居民老小区电力设备问题。经与政府沟通,最终确定与市房管局、社区居委会联合开展老小区线路改造履责行动,共完成44个老旧小区,787个表箱测温工作,查处隐患53处。(作者单位:国网无锡供电公司)

相关方企业 篇7

无论是现代还是工业革命前的西方, 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自然因素都包含在人类的审美范围之内。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波提切利曾经创作了一幅《维纳斯的诞生》这一与神话传说相关的画作就巧妙的解释了当时西方人审美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 西方美学与现代美学的和谐似乎被打破了。现代工业化经济的发展是以不科学的破坏自然环境为基础, 从审美角度上看, 表现的就是随着物欲的不断膨胀, 进而导致人类在自然环境领域的审美不断萎缩。

当代的环境美学就是以这样的社会背景呈现在世人面前的, 可以说这既与社会进程的发展息息相关, 也与美学自身的特性紧密相连。赫伯恩曾经提到过, 美学从根本上等同于艺术哲学, 对于20实际后半期的讨论自然也应该归纳于自然美学一类, 进而他又指出:用专门的艺术鉴赏来引导人们对自然进行鉴赏, 这始终是有很大差别的, 与自然相关的鉴赏要用专门的非同与艺术鉴赏的手法进行具体鉴赏。因为, 首先自然环境本身就具备一定的不确定因素和多样性。对于赫波恩的看法, 卡尔松认为:这篇论文将为环境审美欣赏的新模式奠定一个新的基础, 这个所谓的新模式是, 充分尊重自然的开放性和重要性, 并将其两者有机结合, 认同自然的审美体验, 这是完全可以与艺术相媲美的。

二、西方现代美学的拓展

环境美学将当代的生态思想引入到了美学领域, 这是从根本上的一种颠覆, 当代西方环境美学认为:由于自然环境与人们的生存、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因此对环境的审美就不能简单的等同于价值取向和利害关系。传统美学所认为的审美对象只能以其表面形式直接作用于审美主体, 其本质是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影响的。而西方现代美学的思想则正好与之相反。原生态的自然环境自然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但是自然界存在自我以及人类双向的毁坏现象例如火山、地震更包括人类生产的破坏活动, 具有一定的负面价值, 对于这些审美价值是不可能一成不变的。

环境美学下西方现代美学的拓展最直观的就体现在审美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上;现代美学构建的是一种取主客二分基础上的静观模式, 而环境美学则是取主客合一的模式。由此, 我们就可以进行一定的区别, 传统美学属于静观美学类, 而环境美学则被列入参与美学的行列。

传统美学对于审美主体和客体关系的构建有两个非常显著的特点:首先, 主体与客体截然二分。其次, 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静观。此外, 环境美学不仅着重强调了人是置身于环境中的, 还着重强调了对环境进行审美必须将多种感知能力有机的融合。环境美学认为, 感觉不仅来自置身其中的感受, 也来源于生理, 并且受文化的影响比较大。

卡尔松认为, 传统美学仅仅是将所见所闻进行的一种主观定义, 但是在环境审美的过程中, 我们依靠的就不仅仅是视觉和听觉, 与包括嗅觉和运动自觉等各种感觉相结合, 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 我们不仅仅使看到这个世界, 我们还在融入其中, 与之共同发生反应。

罗尔斯顿在《介入性美学》中以对森林进行审美为例时说道, 传统的美学仅仅是将森林做为一种可以被俯视的风景, 但是森林真正最好的地方并不是看, 而是设身处地的接近它, 走进它。这也就符合了环境美景并不是单纯的用视觉来活动, 而包含了各种身体感觉, 全方位的与自然环境进行融合。

环境审美是通过人类自身的公共属性所展示出来的并且与其日常的生活实践经验有一定的客观联系, 由于环境美学客观的强调出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被包含的内在关系, 也就是说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是围绕在环境在来展开的, 人与环境辩证统一是不能分开的, 所以人们会不由自主的出现对自然环境美的欣赏, 这些都不是偶然出现的, 这是人的本能和社会性综合作用的结果。此外, 由于这种综合作用的主体并不仅仅只限制在一般的思考和感官上, 而是同其他人类经验一样, 是多种感官能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 卡尔松认为从性质上来说, 环境美学的含义就是生活美学, 环境和生活是无法被分割看待的事物, 它们是能够相互融合转化的。

结束语

总之, 就目前来看环境美学和传统美学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 传统美学将主观的将主体和客体分开, 将人类摆放在一个过于高的高度。而环境美学则是将人类的审美置于自然环境中, 强调两者的辩证统一, 这也恰恰表现了当今现代美学的发展思路。而将美学拉入到自然环境之中, 这也是环境美学下对于传统美学一个根本上的超越。

参考文献

[1]张法.重新定义1900年以来的西方美学[J].求是学刊, 2013, 02:108-114.

[2]谭好哲.当代环境美学对西方现代美学的拓展与超越[J].天津社会科学, 2013, 05:113-119.

[3]杨文臣.当代西方环境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 2010.

[4]刘彦顺.论后现代美学对现代美学的“身体”拓展——从康德美学的身体缺失谈起[J].文艺争鸣, 2011, 05:26-32.

相关方企业 篇8

谈起ISO 26000,首先不得不说“利益相关方”(stakeholder,又译“利益相关者”或“利益攸关方”等)。这是因为利益相关方理论是ISO 26000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若不深刻理解“利益相关方”及其相关理论,则很难真正理解和准确把握社会责任的内涵和本质。

“利益相关方”一词源于1929年通用电气公司一位经理的就职演说。此后,利益相关方一词开始被广泛提及并逐渐形成一种思想。在20世纪60年代,通过瑞安曼(Eric Rhenman)、伊戈尔·安索夫(Igor Ansoff)等一批管理学家们从不同角度对利益相关方进行诠释,利益相关方理论才日渐成熟起来。安蒂思·潘罗斯(Edit·T·Penrose)在1959年出版的《企业成长理论》中提出了“企业是人力资产和人际关系的集合”的观念,从而为利益相关方理论的构建奠定了基石。1963年,斯坦福大学研究所明确提出了“利益相关方”的定义,即“利益相关方是这样一些团体,没有其支持,组织就不可能生存。”虽然该定义在今天看来并不全面,仅考虑了利益相关方对企业的单方面影响并仅限于影响企业生存,但至少它最早为“利益相关方”给出了一个明确的定义。随后,瑞安曼(Eric Rhenman)提出“利益相关方依靠企业来实现其个人目标,而企业也依靠他们来维持生存。”这一定义虽然考虑了利益相关方与企业之间的相互影响,但仍不算全面。在此后的40年间,学者们从不同视角为“利益相关方”给出了各种定义,有关“利益相关方”的定义可达数十种。其中,1984年时任明尼苏达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的弗里曼(R.E.Freeman)在其《战略管理:一种利益相关者的方法》一书中给出的定义最具代表性,即“利益相关方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过程影响的所有个体和群体。”显然,该定义是一种广义的定义,它将所有利益相关方置于同一层面进行整体研究。

在综合研究各种“利益相关方”定义及理论的基础上,ISO 26000终于在国际层面达成了统一认识,确立了“利益相关方”的标准定义。ISO 26000认为,利益相关方是指“与组织的决策或活动有利益关系的个人或团体”。与前面所述各种定义相比,该定义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利益相关方可为个人,亦可为团体或群体。在此方面,ISO 26000与以往各种定义并无实质区别。

(2)判定是否为利益相关方的依据仅为组织的决策或活动是否对利益相关方的利益产生影响。而非双向影响。在此方面,ISO 26000有别于以往定义中所强调的组织与利益相关方的双向影响。

(3)利益相关方与组织的利益关系依组织具体的决策或活动而存在,也就是说,若不涉及组织具体的决策或活动,则利益相关方无从谈起。

2 利益相关方与社会责任间的关系

之所以利益相关方理论是ISO 26000构建社会责任指南的重要理论基础,是因为在ISO 26000中,利益相关方涉及组织社会责任的方方面面,决定了组织社会责任的对象、内容和范围。具体来说,在ISO 26000中,利益相关方与社会责任间的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2.1 利益相关方是组织社会责任的主要对象

之所以提出组织社会责任对象的问题,是因为组织履行社会责任必须首先弄清究竟对谁负责,若不理清这个问题,组织的社会责任只能是虚幻的责任,没有任何意义。在ISO 26000中,组织的社会责任是指组织为其决策或活动给社会和环境造成的影响所承担的责任。初看起来,似乎“社会”和“环境”才是组织社会责任最直接的对象。但事实上,组织决策或活动的利益相关方作为“社会”和“环境”的代表才是组织社会责任的真实对象。就“社会”而言,组织对其产生影响就意味着存在利益关系,自然就成为了组织的利益相关方,例如员工、消费者、客户等。就“环境”而言,组织对其产生影响也意味着存在利益关系,自然也成为了组织的利益相关方,虽然动物、植物、空气、水等无法像人类一样自我表达期望和要求,但作为其利益的代表,环保组织、动物保护组织等可被视为其代言人,成为组织的利益相关方。社会或环境事业的倡导团体,可能会因组织决策和活动与其所倡导的事业相关且存在重要影响而成为组织的利益相关方。

2.2 利益相关方的期望是组织确定其社会责任的重要依据

在理清“对谁负责”之后,“需负哪些责任”这一问题便又有了解答依据。组织在确定对利益相关方需承担哪些社会责任时,自然首先要考虑利益相关方的期望。在此使用“考虑”而不用“满足”一词,是因为组织需权衡利益相关方的期望与组织实际的能力和条件以及成本和效益,只是尽可能而不是不顾一切地满足利益相关方的期望。

为此,ISO 26000在阐述组织社会责任核心主题和问题时,就每个核心主题和问题分别列出了利益相关方可能的相关期望。据此,组织在确定其社会责任时便有了明确的指导方向。

2.3 利益相关方决定了组织社会责任范围的大小

从利益相关方的定义可以看出,只要与组织的决策或活动存在利益关系,哪怕是很小的利益关系,均可称为其利益相关方。依此推断,组织的利益相关方便会异常庞大,甚至无穷无尽。对于组织来说,任何利益相关实践均变得既不现实也不可行。为此,ISO 26000建议组织在实践中可将其利益相关方按优先顺序排列以确定重要或关键的利益相关方,仅针对这部分利益相关方来确定其社会责任。由此看来,组织重要或关键的利益相关方决定了组织社会责任范围的大小。

3 利益相关方的识别、参与和沟通是组织最基本的社会责任实践

从利益相关方和社会责任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利益相关方在组织的社会责任实践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此,识别利益相关方,促进利益相关方积极参与同组织之间的对话,保持与利益相关方之间良好的沟通,这些都成为了组织最基本的社会责任实践内容,对于组织社会责任活动至关重要。

3.1 识别利益相关方

在识别利益相关方时需注意的是,利益相关方与组织决策或活动间的利益关系并不一定具有正式关系(如合同等),甚至相关各方并不一定意识到利益关系的存在(如可能有潜在影响等)。为此,组织尽管不能识别出所有利益相关方,但仍应努力识别尽可能多的利益相关方。识别利益相关方的最好方法就是调查了解利益相关方如何受到或可能受到组织决策和活动影响,从而确认哪些与其构成某种利益关系。这种利益关系可能是有关要求得到某应得之物或者要求某项权利得到尊重的主张。

组织可能有很多利益相关方,不同的利益相关方有着各自不同的利益,有时甚至相互冲突,例如同一项决策或活动可能既带来增加就业等积极影响,又带来环境污染等消极影响。某些利益相关方是组织的组成部分,如组织的成员、雇员或所有者等,他们在组织目标及其实现过程中有着共同的利益,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与该组织有关的所有利益均相同。为此,在确定利益相关方的相关性或重要性的优先顺序时,组织应对各项利益相互权衡,综合判断,原则上应以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来加以判定。

3.2 促进利益相关方积极参与同组织之间的对话

为了帮助组织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有必要促进利益相关方积极参与同组织之间的对话,以便为组织提供决策所必需的信息。通过推动利益相关方的参与,组织可了解其决策和活动对特定利益相关方可能造成的后果,确定如何更有效地增加其积极影响和减少消极影响,协调组织和利益相关方及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利益冲突。

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基本特征是一种互动式的双向交流,可有多种形式,如:个人会晤、会议、研讨会、公开听证、圆桌讨论、咨询委员会、定期信息通报、网络论坛等。

3.3 保持与利益相关方之间良好的沟通

社会责任沟通有各种不同的形式,例如:与利益相关方会谈或对话;与利益相关方就社会责任特定议题或项目进行沟通;定期公开报告并为利益相关方提供反馈机会等。

相关方企业 篇9

一、基层教育行政部门

由于绩效工资政策执行的开创性,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贯彻意见总是十分谨慎, 通篇只是对上一级政策给予一些模糊的具体化, 而对敏感的内容均依照下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制定政策落实。但与学校直接接壤的基层教育行政部门, 肯定起着与上级部门不同的关键作用, 担负着不同的角色及责任。

事实上, 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在落实中存在缺失性转达文件和粗放式推进工作的偏差。虽然相对上级是有了一定的具体化, 但离学校的要求的差距还很大。比如为什么校长津贴没有在这次执行过程中发生多大的变化, 一是因为有中层津贴在挡着, 二是因为校长津贴是基层教育行政部门明文确定的, 已没有改变的机会。而中层津贴给校长压力重重, 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却为了顾及影响, 不予在政策中加以明确。绩效工作实施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无论是制订学校具体实施制度, 还是建立考核细则, 都需要有很多的配套技术支撑。可是, 学校岗位设置具体规定、教师工作量的计算方法、学科系数界定等均由各校自行摸索, 造成很多内耗。因此基层教育行政部门需在以下几方面站正角色:

(1) 指导者角色。基础教育行政部门的人员比学校优先接触这项政策, 在政策理论水平方面也要比学校高, 因此, 无论是绩效工资政策的宣传学习方面, 还是学校实施方案方面, 其都负有指导的义务。

(2) 支持者角色。基础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支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帮助学校向全体教职员工广泛宣传, 统一思想。前期可以召开校长座谈会、普通教师代表座谈会、工会干部代表座谈会等进行双向沟通。二是帮助学校提前扫除制订绩效工资分配实施方案中的“地雷”, 分几个专题成立课题小组或项目组集思广益, 把学校所有难以解决的问题事前在基层实施意见中就加以定调, 减少学校实施难度。三是帮助学校解决在制订方案中的实际问题。

(3) 裁判者角色。在学校制订方案的过程中, 涉及学校中的各方利益冲突。因此基层教育行政部门一方面要支持校长开展正当的工作, 另一方面也要倾听教师的声音, 做好裁判工作, 及时裁决并化解矛盾。要选典型学校做试点, 广泛组织学校教师参加学校方案的制订;精选区域, 各路人才全面跟踪试点学校面临的困难和解决途径, 形成一个学校实施方案样板。这一方面可为其他学校提供参考文本, 另一方面也可以直接以教育局发文推广, 明确规定其他学校如果经过若干次协商都无法通过方案, 则按样板方案实施。这样, 既解决了校长的后顾之忧, 也促使教师理性地对待问题。

二、学校基层教师

绩效工资分配政策关系到全体教师的切身利益, 受到了广大教师的高度关注。虽然基础性绩效工资的分配制度已由各级政府的相关部门予以明确, 但政策也明确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分配办法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订。这使教师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分配制度终于由自己掌握了, 担心的是自己会不会在学校讨论中处于劣势。于是, 在学校校内分配政策制订期间, 教师人心惶惶, 在参与过程中百态纷呈。部分教师允许自己在工作上不努力、不上进, 但不允许自己在绩效工资上与别人存在差距, 教师之间整天议论分配方案, 许多细节上斤斤计较, 搞得所有老师人心惶惶。

教师既要努力维权, 也要维权有度,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角色把握:

(1) 参与酝酿。教师要做好参与制订学校实施意见的准备工作, 全面参与学校组织的本次绩效工资改革的文件传达, 领会精神实质。全面熟悉奖励性绩效工资的组成部分, 全面回顾学校以往校内激励性政策, 全面了解学校内部教师的结构、贡献力等校情, 为后期的讨论奠定基础。

(2) 参与制订。学校先成立一个起草班子, 形成一个初稿, 因为起草班子是由教师组成, 本身属于教师参与制订范围。其他老师则在意见征求阶段, 通过建议渠道发表自己合理的诉求, 赢得大家认同, 从而达到参与制订目的。

(3) 参与调整。所有教师都应有参与教师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动态调整的意识, 这样有利于对尝试阶段错误的容忍。学校绩效工资分配政策制订后, 后续还需继续调整, 同样需要全体的教师的参与。

三、教职工大会

尽管各级政策都明确校长的绩效分配不参与校内分配, 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 以使校长能放开手脚开展工作。尽管校长为编制科学合理的方案而绞尽脑汁, 但总不被教师认同。为通过绩效工资, 校长一方面为争取选票, 内容上作调整, 即使不甚合理, 也无能为力, 体现出让步的姿态;另一方面耐心地做教师工作, 极尽游说之能, 卖尽面子。而教师更多地体现着情绪性行为, 人为干预教代会的程序, 只要不达目标就不罢休。最后导致教代会成了涣散人心的大会。行政人员与教师、前勤人员与后勤人员、考试学科教师与考核学科教师、班主任与非班主任由于无休止的比较, 为了无原则的逐利, 打着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旗号, 在不断地闹停着, 一项有着良好初衷的政策最终伤痕累累。因此, 贯彻绩效工资制度, 教职工大会要在以下方面发挥作用:

(1) 进一步集思广益的作用。学校重大事项通过教职工大会 (或教代会) 通过, 这并不仅仅是一个程序, 而是对大会讨论的决定和事项进行再次完善, 是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 这既体现在会前的报告初审中, 也体现在会中的审议讨论中。

(2) 进一步监督干部的作用。目前中小学普遍实施校长负责制, 教代会的其中一项作用是监督干部, 这其实是实施民主管理的一项措施, 也是对学校领导特别是校长权力的一种制约, 从而使校长科学用权、廉洁用权。

(3) 进一步统一思想的作用。学校教职工大会 (或教代会) 通过绩效工资实施方案, 这既是一个通过方案的程序, 也是所有教职工或代表统一思想的过程。这个决定通过了, 也使所有会议参与者都统一到这个方案的思想上来, 也就有利于以后的实施工作。

虽然方案制订的良好氛围尚未形成, 顺畅的形成机制尚未清晰, 但国家宏观的政策已经确定, 作为具体的执行者, 我们只能权衡利弊, 选择有利的方案制订思路。一是拓宽制订方案的主体。可由区域教育行政部门邀请专家、校长、教师代表参加, 制订区域性绩效分配方案。也可广泛收集教师、校长意见、建议, 委托第三方制订, 由地方立法部门行政发文通过。二是转变监督方式。制订绩效分配方案仍由校长负责, 交校行政会议通过。教师通过教职工大会对校长工作进行评议, 评议结果直接决定校长是否留任, 从而起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1]苏奎.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的制度研究[J].商业时代, 2010 (09) .

相关方企业 篇10

一、旅游饭店信息不对称的多种表现形式及影响

1. 中外管理摩擦。

1988年初, 重庆某国际连锁饭店一位刚从四川外语学院英语专业专科毕业的客房部员工A陪同其同学B在酒店地下室员工通道行走, B手中持有一罐进口的空气清新剂 (Timber Forest) 。这时, 巡视饭店动态的驻店经理哈德曼 (瑞士籍) 发现非饭店员工B持有该饭店客房用品, 认为A上班时会见朋友且拟通过B将客房用品带出饭店, 立即将A辞退。后来我问A, 他说绝无通过B偷拿酒店财物的意图, 认为管理当局随意解雇了自己。若A的表白是真实的, 则酒店失去了一位懂英语的知识型员工, 而刚出校门的A则含冤痛失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但A的真实动机, 别人是不可能知道的。此事发生在某饭店开业初期, 规章制度尚不健全, 外方管理人员基于其所在国的饭店员工职业道德标准, 认为上班时会见朋友将分散员工的注意力, 影响工作质量, 仅这一条就是不可饶恕的。另外, 一位员工因上班时接听了几分钟私人电话而遭解雇, 原因是长时间接听私人电话有可能使客人或业务部门的电话受阻, 影响饭店正常运营。

2. 涂改票据, 侵吞饭店财产。

海南三亚某饭店新上任的食品仓库管理员 (Food Storekeeper) C虽然在其当时就业的饭店工龄不长, 但年龄40左右, 也许在其他饭店工作时早已是作假舞弊“老手”, 企图制造自以为别人不知道的虚假信息来贪图不义之财。一次, 饮食成本控制主管D女士在月底盘点时, 发现中餐厅收银员负责保管和销售的三五牌香烟盘亏了3条, 后来经过核对收银员的香烟领货单领货人联、相应的成本控制联和仓库管理员联, 发现有一张领货单领货人联上的三五牌香烟的领货量是1条, 而相同号码领货单的成本控制联和仓库管理员联的三五牌香烟的领货量均是4条, 这同一号码的3张单据的其他内容和笔迹完全一致, 并且保管员C根据涂改后的领货单登记食品仓库货卡, 且货卡的虚假余额与实物一致。说明该仓库管理员在发货后, 瞒着领货人恶意涂改了领货单的成本控制联和仓库管理员联, 将三五牌香烟的领货量1改成了4, 可能将三条香烟拆成小包拿回了家。当日饭店总经理将食品仓库管理员C立即辞退。

3. 前厅收银员套汇后获得上司“好感”。

即以较低的银行汇率收了客人交的美元后, 到外币黑市以高价换成人民币, 按差价贪污盈余金额后, 上交人民币。例如前厅收银领班E在套汇2万多美元一周后, 财务经理拟将其提拔为收银部副主管, 导演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柠檬现象”, 即在职务升迁的过程中, 品德低劣 (尤其是有严重经济问题) 的人, 有可能通过贪污得来的钱购买官帽等不正当的方式获得升迁, 从而将辛勤工作、品德高尚的人排挤出升职名单, 并且贪污腐化分子占据饭店管理高位, 将会像毒瘤一样危害饭店这一机体的健康生长。但“好景”不长, 后来有人揭发领班E套汇之事, 经有关部门查实后, 给予了领班E撤销领班职务、开除留用的处分, 并责令其交出全部套汇所得。

4. 伪造数据, 欺骗顾客。

个别饭店收银员利用客人在繁忙时段获取准确的消费信息既困难又不方便的条件, 捏造偏高的宾客消费信息牟取私利。海南三亚某饭店的餐饮收银领班F, 喜欢星期六在中餐厅负责早餐结账工作, 因三亚市民有全家周末去饭店吃早茶的习惯, 故周六在中餐厅用早餐的客人爆满。但收银领班F安排自己在最繁忙的时段工作, 不全是为了达到为其他收银员减轻负荷的目的, 而是以此为掩护, 另有所求。某周六, 早餐的营业时间刚达一半, 财务部总出纳去清点收银领班F的早餐收入款, 发现收入现金较账单面值长款100多元。经过询问, 收银领班F借口以前有时少算少收客人餐费, 现伙同另一个收银员G, 在点心卡上多写消费金额, 凭点心卡向客人收款, 接着将点心卡的金额改小为正确值并录入账单, 将多余现金由两人瓜分, 以“弥补以前的亏损”。此事上报财务经理, 将F和G立即开除。若客人未识破F和G行为的真相, 会给客人造成饭店消费价格偏高的印象, 若客人知晓实情后, 则认为饭店欺骗消费者, 并很可能就此向外界宣传, 从而减少饭店的收入。

5. 信息传递不对称。

销售部未将团队客人自助餐用餐通知单送达餐厅, 但已送给其他相关部门。客人即将到达, 餐厅因未接到自助餐用餐通知单, 尚不知道需要布置自助餐陈列台 (铺设绿色台布并在其上放置粉红色莲花座口布, 摆设餐具等) , 幸亏服务人员无意中看了一下西餐厨房的午餐自助餐准备菜点清单, 及时发现了这一隐患, 匆忙安排员工布置自助餐台, 避免了一次重大接待服务事故。

6. 部门经理缺乏优化管理的专业知识, 导致服务效率低下。

某五星级酒店西餐厅, 主要接待IBM、Ericsson、Microsoft、思科、朗讯等跨国大公司中国区域部销售或技术业务年会, 例如金佰利的600人销售业务年会。遇到自助餐的用餐高峰期时, 大量的客人在西餐厅排4个队列等候取自助餐台4个角处存放的空餐盘, 因空餐盘受叠放高度的限制, 每处放置空餐盘的数量有限。繁忙时, 服务员来不及从洗碗间送空餐盘, 有时3处的空餐盘用完, 常会发生大量客人排1个队列等候取空餐盘或自助餐台上空餐盘全取完的现象, 而用餐者均是跨国大公司的管理或技术精英, 延长其排队取空餐盘的时间, 就减少了公司会议的占用时间。根据运筹学的排队论, 客人取盘和取食的随机服务系统由并串混联4→n, 变成了1→n, 后来经建议设立m→n (m>4) 的自助餐随机服务系统, m为放置空餐盘的位置的个数, n为自助餐台上餐饮服务点 (如盛装食物、水果的盘子及饮料机) 个数, 以减少服务繁忙期客人的平均等待时间, 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具体做法是在自助餐台旁放一张大宴会桌, 上面铺设白色台布, 再在自助餐之前请管事部的员工将清洗完的空盘子全部放在桌面和自助餐台的四个角上 (分成m叠) 。

二、消除信息不对称的措施

在外国人管理的饭店, 为减少外方管理人员解雇违纪中方员工的事件发生, 应对员工进行深入细致的国际饭店规章制度和国外文化教育, 避免类似的不可预知的结果发生。为避免改票贪污、监守自盗的事件发生, 应对保管财物的员工进行岗前饭店财务管理制度教育, 建立国家、省、市级旅游行业开除违纪员工黑名单网站, 将违纪而被开除的员工列入市、省、全国的旅游业员工黑名单。对于情节严重构成犯罪者, 通过公安机关将其犯罪情节列入身份证的电脑记录资料中, 向社会公众传递其为“硕鼠”的信号, 使其在旅游行业不再有立足之地, 加大其违纪的成本。为防止员工套汇和跑官买官, 可在前厅收银处摆放“仅以人民币结账”的广告牌, 并设立外币兑换处, 让持有外币旅行支票和外币的客人将外币兑换成人民币付款, 员工的职务升迁要将基层员工公选和上司提名结合起来, 并在正式任命前向全饭店员工公示, 让更多的“孙悟空”为饭店辨认出“妖魔鬼怪”。为向消费者传递准确的消费信息, 树立酒店的信誉, 营业时, 要加强对餐饮收银点收入现金的不定期突击检查和强化餐饮收银点凭账单收款的业务流程。要防止销售部打印和发送文件的员工粗心大意, 加强对饭店内部文件起草、审核、发送的员工的业务培训。饭店管理涉及经济、管理、工程等相关学科, 饭店要积极录用具备与饭店管理相关的专业知识的高学历员工, 并由其培训其他员工, 实现知识共享, 减少饭店管理所需关键知识的不对称性, 提高饭店员工的决策与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辉:发展旅游业要避免的陷阱——“柠檬问题”[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3, (1.)

相关方企业 篇11

在特定环境或供应链议题中运作良好的解决方案,将其放在另一种情境里则不一定有效。尽管如此,从已经采取负责任商业行动的企业那里,我们仍然可以学到不少,并获得很多的灵感或启发。

通过观察CSR Europe的活动和倡议,我们得出结论:多利益相关方(Multi-stakerholder)参与能够促成各方一起,针对共同的问题或目标,参与到相应的对话、决策及行动中。目前,CSR Europe同很多企业开展了一对一的供应链可持续性提升行动,并成为了行业间广泛合作的积极参与和推动者。

案例1:机床业供应链

“DESIGN-MTS(机床业设计)”项目就是这样的产业合作例子。该项目旨在为欧洲机床业的基础性网络注入社会责任的动力。借助于CSR Europe及其产业合作伙伴、全球学术界和研究机构,欧盟资助的这个项目已经推出了多利益相关方协作的CSR平台。

这项平台还达成了就机床业供应链可持续性议题的广泛预期,这些议题涵盖环境可持续发展、工作场所安全、公平运作实务、就业能力和人口结构变化等等。

机床业的小型供应商往往缺乏足够的资源和知识,用以了解和评估客户需求,而这些理解通常需要基于对ISO 26000等国际标准的认知。DESIGN-MTS项目通过提高行业的CSR意识,融入多利益相关方视角,以形成最佳社会责任实践案例,提升CSR透明度和价值,实实在在地推动着机床业CSR的整体水平向前。

就在最近,该项目已经推出了免费的在线培训模块。这些课程面向全行业企业(主要是中小企业)和贸易协会,重点在于如何形成CSR国际标准的基本认识。机床业大客户面临着社会和政策监管压力,自我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项在线培训的主要目标正是帮助中小型机床企业制定CSR战略和行为准则,更好地满足这些需求。

获取DESIGN-MTS项目的免费在线培训课程,可以登陆:http://designmts.eu/training-modules/

在DESIGN-MTS项目中,CSR Europe已经开发出专项的标准和评估工具,帮助企业衡量自身可持续议程的成熟度。该项工具的一些具体应用结果已经被用于部分在线训练模块开发。项目更提升了机床业伙伴间就相关议题的沟通力度,鼓励彼此分享最佳实践,促进针对产业价值链的利益相关方对话。

案例2:汽车制造业供应链

CSR Europe另一项行业合作的参与案例,是同欧洲汽车供应链可持续性工作组的协作。得益于CSR Europe的支持与协调以及汽车制造商的自身意愿,该工作组吸纳了十家汽车制造商,来共同探讨提升供应链可持续性的行动计划。

汽车制造业拥有复杂的价值链、纵深的供应链结构,CSR Europe正推动上述工作组成员共享经历,提升能力建设,改善供应链的社会、合规和环境绩效,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为了研究出面向供应商的共同方案,该工作组已经设计出一项行业的自评问卷,用以评估供应商的可持续性表现。工作组还制定了“汽车业提升供应链可持续性的指导原则”,界定了供应商们在商业道德、工作条件、人权及环境方面的适用标准。(本文于2014年11月发表在CSR Europe“企业2020”博客,作者是CSR Europe执行董事)

相关方企业 篇12

作为一个家电生产和消费大国,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家电报废高峰期。这些报废的电子电器产品如果处理不当, 将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和极度的环境污染, 甚至危害人类的健康。如何合理有效地处理这些废弃家电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第三方回收模式下的相关方利益冲突分析

在第三方回收模式下, 生产商、用户、第三方回收企业和政府在整个废旧家电的回收网络中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缺一不可。但是各相关方在其中的利益冲突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 从政府的利益角度出发, 废旧家电的合理回收再利用不但可以增加可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 减少了资源浪费, 而且有效地遏制了环境污染。但是对生产商来说, 废旧家电进行回收会使企业的成本增加, 如果回收资源的利用价值低于企业在废旧家电回收上的支出, 企业就会处于一个负盈利的状态。[1]从消费者的利益角度出发, 如果废旧家电在第三方回收企业得不到合理的补偿, 他们就会将废旧家电送到非正规渠道, 这样第三方回收企业就收不到足够高的回收率, 不能规模化经营也就很难盈利。另一方面, 如果第三方回收企业付给了消费者合理的补偿, 那么企业的支出就增加了, 为了平衡收益第三方回收企业向生产商收取的费用也会提高, 这样就使消费者和生产商的利益相冲突。

一、政府与企业的利益博弈分析

(一) 政府与企业博弈模型的最优方案探讨

现假设博弈的参与者为政府部门A和生产厂商B, 如果生产商对废旧家电采取不负责态度, 那么政府就必须花钱治理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并对生产商进行处罚。因此政府部门的利益 (城市环境和社会经济秩序) 与政府的治理力度成正比, 与生产商的不负责程度成反比;生产商的利益与其自身的不负责程度成正比, 与政府治理力度成反比;暂不考虑影响双方利益的其他因素。

据此建立政府部门与生产商的利益博弈模型:双方各有三种行为模式, 即政府部门有提高治理力度、稳定治理和降低治理力度三种选择, 生产商有提高不负责程度、稳定不负责程度和减少不负责程度三种选择。假设政府部门与无证商贩的利益初始状态为双方的力度均为中 (10, 8) , 一方变动活动力度 (变动治理力度或变动经营活动) 可使自身利益同向变动1个单位且使对方利益反向变动2个单位。于是, 双方博弈的支付矩阵可表示如

分析支付矩阵可知:政府部门的占优策略为提高治理力度, 即无论生产商选择哪种策略, 政府部门都会为追求城市环境和社会经济秩序的较好状态而采取提高治理力度的决策;而生产商的占优策略是提高不负责程度, 即无论政府部门是否加强治理, 生产商都会为更好地改善自身生存状态而提高不负责程度活动。因此, 该博弈存在着一个占优策略均衡 (A提高治理力度, B提高不负责程度) 。[2]

政府和企业均从自身利益考虑, 最终的结果是双方的利益为 (9, 7) , 但是显而易见, 在整个矩阵中, 最优方案是 (11, 9) 。也就是说, 如果企业主动承担责任, 政府降低治理力度, 反而能使双方获得最佳的收益。但实际上, 这个方案的实施是有难度的。

我们可以看出, 整体的最优方案为政府收益11, 企业收益9, 但是如果只看单方面的最优收益, 却是政府为13, 企业为11。假设政府采取低治理力度 (11, 9) , 那么, 在政府的治理力度不变的情况下, 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规避责任, 可以将自身的收益提升为10, 此时政府收益降低为9。政府为了提升自身利益, 加强治理力度, 回到 (10, 8) , 再次博弈, 双方又回到了 (9, 7) 。

由于信息不完全, 双方都担心对方会加大活动力度而压制了自己的利益空间, 所以, 双方都从自己的利益角度出发, 做出了逆向选择 (A提高治理力度, B提高不负责程度) , 就二者的团体理性看来, 该占优策略均衡却得到了最差的整体利益。双方陷入了“囚徒困境”。

(二) 惩罚制度下合作实现的数学模型

我们设被管理者有两种行为:提倡行为 (积极治理) a0, 不良行为a1。

一般来说, 被管理者的每个行为都会引起三个方面的结果:一是行为成本c (ai) , 这是被管理者在进行该行为时自己的资源支出和消耗量;二是来自管理者的控制回报v (ai) , 这是来自管理者的奖励或者惩罚;三是来自自然规律的自然回报w (ai) , 比如, 偷懒行为马上就会得到“轻松”这种心理感受, 努力工作这种行为能够引起社会对自己能力的良好评价等。

其中, 只要行为ai发生, 其行为成本c (ai) 就一定会发生, 因此, 成本的发生概率总是1, 而控制回报v (ai) 则以一定的概率p (ai) 发生, 自然回报w (ai) 也以一定的概率p (ai) 发生。

1、惩罚制度下政府与企业的博弈规则

在惩罚制度下, 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博弈规则是:

对于管理者来说, 他只观测a1是否出现, 但不观测a0是否出现, 即他只观测被管理者是否选择了a1这种不良行为, 而不观测被管理者是否选择了提倡行为a0, 如果发现被管理者选择了a1, 则必会给予被管理者控制回报v (a1) (即惩罚, 这种回报取值为负) , 但由于发现这种行为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所以发现a1的概率p (a1) <1, 只要a1行为没有被发现 (即使管理者也同样没有观测到被管理者选择了行为a0) , 则仍然推断被管理者的行为是a0 (即惩罚制度下的无罪推断) , 即向被管理者提供控制回报v (a0) , 因此, 被管理者实际上选择了a1, 但因为没有被发现而得到回报v (a0) 的概率为1-p (a1) 。[5]

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行为进行观测, 是需要支付成本的, 设这种成本为cb, 称为观测成本。同时, 管理者向被管理者提供控制回报v (a0) 和v (a1) 也都需要支付成本, 为了简洁, 合并称为管理者付出的控制成本, 用cv (a0, a1) 表示。

对于被管理者来说, 该制度具有如下特点:

如果选择了提倡行为a0, 则必然得到管理者给的控制回报v (a0) , 同时还以概率p (a0) 获得自然回报w (a0) 。如果选择了不良行为a1, 则以p (a1) 的概率得到自然回报w (a1) , 以p (a1) 的概率得到管理者给的控制回报v (a1) (即被管理者发现后得到的惩罚等) , 以1-p (a1) 的概率得到管理者给的控制回报v (a0) 。

等被管理者选择a0这一提倡行为时, 管理者观测到不良行为a1的可能性为0, 所以, 如果被管理者选择了a0这一提倡行为, 他肯定会得到v (a0) 这一回报。

同时, 被管理者选择并实现某种行为, 需要支付这种行为的成本, 我们设行为a0的成本为c (a0) , a1的成本为c (a1) 。

2、惩罚制度下企业的博弈树

从被管理者角度看, 对于行为管理制度, 可以用当被管理者选择某种实际行为ai后, 得到相应回报v (aj) 的概率p (v (aj) ︳ai) 来描述, 即在行为ai (i=1, 2) 出现的情况下, 被管理者得到回报v (aj) (j=1, 2) 的概率。这种描述即是行为管理制度的被管理者回报概率描述。

惩罚制度的被管理者回报概率描述为

其中, 如果p (a1) =1, 表示行为a1完全能够观测且管理者做到了完全观测;如果p (a1) =0, 表示行为a1完全不能观测或者管理者没有进行任何观测。

根据上述回报概率描述, 可以建立相应的惩罚制度的被管理者博弈树描述见图4:

二、第三方回收企业与消费者合作的可行性探讨

(一) 消费者与第三方回收企业的鹰鸽博弈

假设消费者的心理价位为p1, 第三方企业给出的报价是p2, p1>p2

如果一方妥协 (鸽) , 一方强硬 (鹰) , 则成交价位按照强硬方 (鹰) 的报价。

如果双方都妥协 (鸽) , 则成交价为p3, p1>p3>p2

如果双方都强硬 (鹰) , 则交易无法实现, 消费者需要支付废旧家电的持有成本c1, 企业承担因没有实现经济规模的成本c2 (c2

从表2中分析得出:

对消费者而言:

如果企业坚持鹰策略, 消费者选择鸽策略是最优方案。

如果企业选择鸽策略, 消费者选择鹰策略是最优方案。

对企业而言:

如果消费者坚持鹰策略, 企业坚持鹰策略是最优方案。

如果消费者选择鸽策略, 企业坚持鹰策略是最优方案。

所以, 无论消费者如何选择, 企业都会坚持鹰策略, 在这种情况下, 消费者选择鸽策略是最优方案, 所以最优解为 (p2, -p2)

(二) 消费者心理满足的实现[3]

消费者期望自己的废旧家电能卖更多钱, 正规企业往往达不到这一心理价位, 而只有当企业的报价符合消费者的心理价位的时候, 双方的合作才能够有序地进行。要解决这一问题, 有两种方法:

1、降低消费者的心理价位

消费者不愿意将废旧家电低价卖给正规回收企业的主要原因是对废旧家电的认知以及对回收活动的参与程度不够, 在他们看来, 他们只需要将废旧家电卖出去, 至于后面的如何拆解、有害物的处理, 那都是政府和企业的工作, 跟他们关系不大。要想让消费者与正规回收企业合作, 最重要的就是让消费者走出这个意识误区, 让消费者了解非法拆解对资源的浪费以及对生活环境的污染, 从而自愿与正规回收企业合作。

2、企业从其他方面给予消费者补偿, 来满足这一心理价位。

以家电产品的“以旧换新”活动为例, 消费者在购买新家电时, 如果能把同类旧家电交给商店, 就能折扣一定的价款, 如果消费者不能提交旧家电, 新家电就只能以原价售出。

三、结论

逆向物流作为一种新型的物流方式, 被人们逐渐认识和接受, 其运作的模式也在逐步探索中。实施逆向物流不但可以减少电子垃圾对社会的危害, 并且可以通过资源的二次利用, 实现经济的增长。研究电子产品逆向物流运营模式, 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一个规范的逆向物流市场, 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参与:一是政府要加强监督、激励措施, 对市场中存在的潜在威胁实行严厉打击;二是企业要具有社会责任心, 在实现经济利益的同时减少其生命周期结束产品造成的危害;三是消费者自身要树立绿色消费观念;四是第三方回收企业需要主动了解消费者群体的心理动向, 在具体的回收方案上实施优化。

参考文献

[1]姚卫新.再制造条件下逆向物流回收模式的研究[J].管理科学, 2004 (2) :76-80.

[2]孙绍荣, 崔晓丽.第三均衡与制度设计:行为博弈与行为管理研究进展, 2010 (4) :94-99.

[3]Claus Heinrich, Adapt or die:transforming your supply chain intoan adaptive business network, [M], John Wiley&Sons, Inc, 2003:12-14.

[4]Donald J.Bowersox, David J.Closs, M.Bixby Cooper, Supply Chainlogistic management, [M].McGraw-HillHigherEducation, 2002:93-120.

[5]蓝英, 朱庆华.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废旧家电回收管理体系, 2010, 3.

上一篇: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污染下一篇:中国模式的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