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水平评价(精选6篇)
科研水平评价 篇1
摘要:科研是提高学校教学水平、增强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一个大学要想成为高水平教学研究型的现代化综合性大学, 就必须重视科研工作。应该采取加强各级领导对教师科研工作的重视和引导、提高广大教师对科研工作的认识、加强制度建设形成重视科研风气、健全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等措施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以科研促教学。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推动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教师,科研,教学
“十一五”时期, 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如何在高校迅速发展、相互激烈竞争的形势下加快发展, 提高学校的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 提升学校的声誉和地位, 已经成为地方高校普遍关注的中心问题。虽也有学者呼吁中国大学应该改变重科研轻教学的局面, 但对于以教学型大学为主的地方高校而言, 加强科研工作、以科研促教学依然是其关注的焦点。从中国目前高等教育的现状来看, 衡量一个大学声誉和地位的重要指标就是学校的科研成果。如果一个大学拥有一支具有高水平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和高水平的重大科研成果, 则该校的声誉、地位、知名度便会急剧上升, 否则学校就会前景渺茫。由此可见, 科研是增强地方高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最关键的环节, 没有科研的支撑, 不仅无法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 其他各方面工作也只能在低层次上徘徊。因此, 提高高校教师科研水平, 以科研促教学求发展, 已经成为各地方高校的中心工作。如何迅速提高广大教师的科研水平, 促进高校的教学和各项事业的新发展,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加强高校各级领导对教师科研工作的重视和引导
提高地方高校教师的科研水平, 以科研促进教学, 必须改变一些学校和院系领导对科研工作的态度, 使之重视和引导本部门的教师加强科研工作, 把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目前,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 许多地方高校的领导虽然在名义上非常重视科研工作,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认为教师科研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所起的作用有限, 热衷于高校的校园和基础设施建设, 注重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的改善, 而没有将科研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高校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固然有利于学校的发展, 但在地方高校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形势下, 教学和科研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学校实力和水平的重要指标。这一点, 必须引起一些地方高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 一些高校的管理部门和院系领导在实际上也认为教师科研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所起的作用不大, 因而对待促进学校或院系科研工作的热情不高, 对教师的科研缺乏积极的引导和支持。正是由于部分学校领导和院系等部门领导对教师科研工作重视和关心不够, 造成了这些学校或院系科研气氛淡薄, 教师缺乏科研积极性, 因而难以出现高质量、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致使许多院校的科研水平得不到迅速提高, 整体科研实力不强, 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也受到较大的影响, 学校始终在低层次上徘徊。因此, 要想将学校教师的科研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不仅需要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各院部的领导也必须提高认识, 加强对本单位教师科研工作的重视和引导, 充分调动教师的科研积极性, 把本部门的科研工作搞上去, 才能推动全校科研水平的提高和教学工作的发展。
二、提高广大教师对科研工作的认识
提高广大教师对科研工作的认识, 将科研真正摆到与教学工作同样重要的位置。要提高教师对科研工作的重视, 使其了解高校教师的教学过程包含着对科研工作的审视和总结, 科研可以为教学增添新的内容和活力, 可以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难点, 教学与科研两者必须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从近些年我国地方高校的科研情况来看, 尽管科研成果的数量在不断增多, 质量在不断提高, 但科研成果的分布很不均匀。许多高校教师的科研成果, 无论是专著、论文、科研项目还是科研获奖, 从质量到数量, 主要集中在少部分名师、学科带头人、后备学科带头人、科研骨干身上, 而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则科研成果平平。很多教师只重视教学, 进行科研也只是为了评职称, 评上职称后便又怠于搞科研了。目前, 一些地方高校, 特别是一些由专科学校升格合并的本科院校, 其高级职称人员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一些教授、副教授的科研成果或档次低, 或数量少, 有的甚至评上高级职称后没有发表过优质论文, 也没有专利授权和好的专著、作品及重要奖项。这些情况充分说明了这些院校还有相当多的教师特别是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不重视科研或者进行低档次的科研活动。因此, 学校必须加强广大教师对科研重要性的认识, 使他们认识到大学的教育必须有科研作支撑, 没有科研含量的教学只能是低水平的教学。教师为教学的需要, 跟踪国际国内最新学术动态, 及时了解和反映本学科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以及教师本人开展的科研工作, 不仅能比较有效地解决书本和时代要求之间的知识断层, 而且教师通过自己的科研创新, 还可极大地丰富和更新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 促进学科发展[1]。科研工作不仅关乎教师个人的发展, 也决定了学校的命运。
三、加强科研机构和制度建设形成重视科研的风气
加强科研制度建设, 建立和完善科研项目管理体制、校院两级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制度体系, 加强科技信息网络化建设, 加大科研政策宣传力度。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重点科研领域, 以重点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为平台, 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 组建并重点扶持若干结构合理、研究方向明确且有特色、队伍稳定、优势互补、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创新团队, 带动高校教师科研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形成重视科研的良好风气。目前, 许多地方院校都建立了重点研究基地、研究所、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等, 这些研究机构不仅是教师进行科研的中心, 也是培养青年教师及科研骨干的重要基地, 是高质量科研成果的加工厂。但许多院校的重点研究基地的作用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一些基地长期没有起到科研基地的作用, 更谈不上对年轻教师的引导和培训。因此需要对一些基地进行内部调整, 使其正常运转。在加强对科研基地的制度化管理的同时, 学校应该保证科研基地的科研经费落实到位, 保证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对于基地的专兼职研究人员, 学校在制定相关政策时一定要各个部门协调一致, 避免政出多门, 相互抵触, 使研究人员无所适从, 否则既影响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 又严重影响教师科研的积极性。因此要提升学校的科研水平, 需要加强研究基地建设, 构建科研创新体系。在坚持“合理布局、优化结构、突出重点”的原则基础上, 进一步完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加强重点研究基地、研究所、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建设, 构建以知识创新平台、技术创新平台和服务创新平台为主的科技创新体系。最后形成以研究基地为平台, 以科研资金作保障, 以科研制度加强管理, 使学校的科研基地正常运转, 真正起到应有的带头作用。与此同时, 实行定岗定编, 落实岗位责任制, 进一步加强岗位责任制的制度建设。在职称评定上, 严格高级职称特别是正高级职称的晋升标准, 严格高级职称晋升后的岗位责任。尽快建立和完善岗位责任制与利益机制相结合的长效机制, 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科研工作, 形成高校教师重视科研的风气。
四、建立健全科研激励机制调动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地方高校需要运用激励机制促进教师从事科研工作, 并将其科研成果运用于实际教学。由于高校教师追求自身目标效用的最大化, 教师将多少时间和精力投入教学和科研, 取决于一所高校对于本校教师投入教学和科研的激励系数[2]。健全激励机制, 建立一系列鼓励教师积极性的教学和科研方面的各种激励机制,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高层次科研项目奖励、高等级科研项目和科研奖项匹配奖励、高水平论文奖励等政策, 改善和提高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 充分调动他们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通过激励机制提高高校教师的整体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加强优势和特色科研领域建设, 在国家重点或重大科研项目上实现新的突破, 重点提升高层次项目的申报中标率, 争取更多的国家级、省部级人文社科项目和自然科学项目。目前一些院校的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等在职称上虽有差别, 但在利益分配上的差别还并不明显。除工资上有所不同, 一部分院校在奖金和教分上还是差别不大。例如, 现在还有一些高校教授上一节本科生课的课时费与助教上一节本科生课的课时费基本相同, 这种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一方面挫伤了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的积极性, 使高级职称贬值, 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到年轻教师的上进心和进行科研的积极性。因此应及早施行以职称为主的岗位责任制, 使奖励机制与岗位责任制紧密结合起来, 充分调动各级岗位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使教师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保持知识更新, 并能够通过课堂教学将科学研究的成果传授给学生, 进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 提高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 是每一个高校教师的努力方向, 也是地方高校追求的目标。地方高校要想克服各方面的先天不足, 上档次, 上水平, 就更应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强对科研工作的重视, 支持和引导教师重视科研, 以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 必须使高校的各级领导和教师加强对科研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采取各种措施调动广大高校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增强其科研能力, 形成重视科研的良好风气。只有这样, 才能促进高校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松.浅议教学型本科院校教师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协调发展[J].科技经济市场, 2008, (7) .
[2]韩淑伟, 仇鸿伟.高校教师科研水平与本科教学效果关系的实证分析[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国际商务版) , 2007, (4) .
科研水平评价 篇2
黄秀萍
我院是一所医,教,研为一体的综合医院,一所学习型的医院是未来医院发展的标杆,只学习不研究医院也没有多大的发展空间,因为科研是提升诊疗水平,提高医生素养的基石,医院基业长青的希望。就如何提高医院的科研水平,提出以下几点设想:
一、加强科研创新理念,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完善医院教育制度,提倡院内系统学习、科内专题学习、个人自觉学习等多种学习形式,全面打造学习型医院,使得全院上下形成学科学、爱科学、重科学的良好氛围。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开放式人才与学术交流模式,尤其需要重视临床型和转化型科研的设计与实施,借助医院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构筑良好的临床研究平台。与此同时,医院要进一步制定、执行和完善医院科研工作的规章制度与长效运转机制。
二、设立医院人才基金
在医院发展过程中,应始终贯彻“人才兴院,科教强院”的基本方针,加大科研的投资力度。并鼓励医院员工努力争取各种渠道的科研经费的资助。
1、合理运用院级科研基金
由于医疗体制的改革医院争取科研资助的途径并不充足,院级科研基金紧张,这就要求有的放矢,重点资助具有临床实用价值的科研项目。
2、院外资助经费的补充
医院在设立自身科研基金的同时,要努力另辟蹊径,一方面通过医院特有的关系网络,积极争取科研项目与指标;另一方面,要全力打造名医品牌,并鼓励、协助他们申报国家级、省部级和市区级等不同层次的科研课题,对获得的资助经费,医院应专款专用,独立核算,分人立帐。匹配经费应充分发挥补充和加强政府资助的作用。
3、实用、创新课题的启动
医院在科教科的统一规划下,每年举行科研项目评审,把比较成熟的课题推荐到院外参加竞争。不够成熟的落选课题经过调整修改,实行院级立项并给予启动经费,待基本成熟后再参加院外竞争。科研课题选择上宜尽量注重实用性、连续性与可操作性,并将具有开发前景的科研项目列入医院重点资助的范围。
4、新技术引进
医院需每年建立新技术引进计划,对国内外医疗单位应用后证明是具有先进性和实用价值的新技术,引进后填补本院技术空白,对已具备实施条件的项目,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鼓励新技术的引进和改良,并适时创造条件参加各级新技术引进奖的评审。
5、科研人才的聘用与培养
人才短缺是很多医院面临一大困境,因此,医院需要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的力度。医院选拔聘用专职的科研人员,尤其是具有较深研究功底与阅历的高学历研究者。构建合理的研究梯队。对于院内已经入选国家级、省部级和市区级人才培养计划的中青年专家,医院都给予相应匹配资金,并鼓励他们实施不同类型的临床科研,创造条件为他们提供开展科研的时间,并配备相应的专职研究人员。在人才管理上,要提高专职科研人员的薪酬待遇,鼓励他们与临床医生密切合作,设计与实施具有品牌效应的临床科研课题。
6、科研成果激励
医院科研基金也要用来对科研成果和医学论文发表进行奖励。对按计划完成科研项目、经过成果鉴定者,要根据不同评价结论,发奖励。激励他们在完成临床任务的同时,积极投身于科研与教学之中。这样将有利于医院科研成果和论文发表质量和数量的提高,继而提高医院的知名度和学术影响力。
三、加强对外合作交流,提高学术知名度
医院要重视委派代表参加国内外重要级别的学术会议,选派人员学习考察,并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来院讲学。还应与国内外医科大学和医疗机构建立了长期双向交流和协作关系,聘任在本院特色学科具有较高造诣与研究成就的学者担任特聘教授、首席科学家等,在学习外界先进的技术方法的同时,最大化争取硬件资源和人才资源的优势互补。
四、完善医院科研的基本设施与条件
1、加强医院科研的组织领导
2、设置医院科研机构
3、提供医院科研的必要条件
医院科研条件包括科研人才、科研基地与场所、实验室技术装备及科研经费等。积极创造科研条件,是完成科研任务的基本保证。只有将人、财、物这三个必不可少的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科学的组织管理,才能有效地发挥各项条件的作用,产生较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4、构建医院图书馆和信息化管理平台
为充分发挥医院图书馆为民营医院科研服务的作用,应重视以下两方面的工作:(1)围绕重点学科的研究方向,建立藏书体系,充分利用网络生物医学信息资源,重视学术会议资料的收集,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2)积极探究多样化服务功能,提供深层次的读者服务,并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研究。(3)应用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管理,实现网络化、自动化动态科研计划管理,能够大大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并能较好解决对科技人员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学历、受训、课题、课题的进展、发表论文等情况动态管理,对科研能力、科研成果科学评估, 对成果的效益统计、评价等。科研管理信息化可以提供定期及不定期的报表汇总和科研管理分析报告,以便提高医院的总体管理水平。
总之,科研对大学附属医院的持续发展和学术地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医院的科研基金是一项远期回报性投资,可以起到“以少胜多”、“以一当
科研水平评价 篇3
杨金土,1935年8月生,浙江金华人,1959年于南京农学院毕业后留校工作。1978年9月调教育部,历任原高等教育二司科员、副处长、副司长,原国家教委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等职。1989年,杨金土成为原国家教委职业技术教育司的第二任司长。1995年10月退休后,又曾任国家督导团第四、五届国家督学,中华职业教育社第七、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委员会顾问,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顾问,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名誉院长,浙江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湖南农大、河北师大、华东师大等高校的兼职教授,2002年被推选担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第二届学术委员会主任,2007年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换届时被改选为该学会顾问。
基于深厚的学术修养、丰富的工作经验与人生经历,杨金土先生不但自己笔耕不辍,相继发表了一百多篇论文,并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应用到职业院校的办学实践中去,在对全国职教科研工作的引导方面体现出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方向感;而他所具有的平和宽厚、治学严谨、秉持公正等特点,更为其增添了一种极强的亲和力,因此在他周围始终聚集着一批热心职业教育科研事业的同志,其中有很多是与他结成忘年之交的中青年学者。当他担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第二届学术委员会主任之后,立即提出了本届学术委员会的两项工作目标:一是推动职教科研队伍的建设,尤其要扶持年轻学者的成长;二是推动职教科研水平的提高。从此开始举办的“全国中青年职教论坛”和“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暨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工作研讨会”,则是实现这两个目标的重要措施之一。杨先生主张这两项活动应该办成专门提供给广大职教工作者特别是中青年学者们开展学术研讨、交流和施展才华的自由平台,因此应该具有更加宽宏的兼容性和开放性,其运作方式需坚持不论辈分、不拘一格、各抒已见、畅所欲言。经过7年来的实践,这两项活动已为其初衷的实现积累了丰富的成果和经验。
本期“名家视线”,我们特将杨金土先生在第三次中青年职教论坛上的发言推荐给大家。如果您正在从事着职业教育科研工作。或者您正想要参与到职业教育科研工作中来的话,那么我以为认真阅读和体会一下这篇短文。是很有必要的。也将是大有裨益的。
自从温家宝总理提出要培养和造就一批教育家的任务之后,教育界关于教育家的议论就多起来了。我想,广大中青年教育学者正是我国未来教育家队伍的后备力量。我今天的这个发言也从“培养教育家”这个命题说起。但是,我并不打算议论这个命题本身,而首先说一说我自己学习我国职业教育界部分老一代“教育家”的基本品质和素养所获得的一点心得体会,与各位中青年学者共勉。
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职业教育界,人才辈出,堪称群星灿烂,蔡元培、陶行知、黄炎培、晏阳初、张謇、陈嘉庚、陆费逵、顾树森、李梦鳞、江问渔、杨卫玉等一批职业教育先驱,为中国职业教育思想的传播和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不仅有过丰富的教育实践,而且做出了卓越的理论贡献。
我学习上述职业教育前辈们的有关材料之后,有如下三点心得:
第一,投身于教育,首先要做一个正直、勤奋、求真、务实的人,要深入人民群众的最底层,献身于事业,献身于祖国,献身于人民。
第二,投身于教育,就要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首先要关注广大平民百姓的生存和发展,努力帮助每一个人成人、成才、成功。
第三,投身于教育,尤其投身于职业教育,在潜心于教育实践的同时,必须以宽宏的视野和独到的眼光不懈地进行理论思考和科学探索。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职业教育实践,无疑是职业教育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丰富多彩的,职业教育科研也空前繁荣。可是仍然使人感觉到职业教育理论的贫乏,从而导致我们在实施错综复杂的职业教育工作过程中,经常遭遇盲目性和片面性的困扰。譬如教育与经济、升学与就业、社会需求与人的需求、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当前与长远等等关系,每当克服了某个片面性倾向之后,往往又走向另一种片面性倾向。这说明了职业教育理论工作的滞后和当前科研任务的繁重,确实任重而道远啊!然而我们的职业教育科研工作环境其本身都存在不少问题,如果不解决好,必将严重影响职业教育科研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难以改变滞后于事业发展要求的局面。今天,我仅就职业教育科研工作本身当前需要特别注意的如下几个问题谈谈我的个人看法,其中尚有道理的部分,权与各位共勉,凡有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职业教育科研,必须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胡锦涛同志指出:“浩瀚而宝贵的历史知识既是人类总结昨天的记录,又是人类把握今天、创造明天的向导。”我国职业教育先辈们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是十分丰富的,不仅要珍惜他们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而且要继承和发扬他们对职业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和科学态度。同时要根据新的形势要求,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的创新,敢立潮头,与时俱进,使我国的职业教育学术系统跻身于世界职业教育科学前沿阵地,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界的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
二、职业教育科研,既要与相关学科渗透,又要保持教育学科的独立品格。
教育同时具有文化功能、社会功能、经济功能、道德功能以及培养合格公民的功能。教育决不能脱离经济建设,而且要为它服务。但是正如1998年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指出的:“教育不是经济的一个分支。教育过程、教育目标、教育结果或教育产品都不能与经济相提并论。教育实际上具有自身存在的功能,它是社会的一个基本领域。也是社会存在的条件之一。没有教育就没有社会。”教育学与经济学的相互渗透是必然的,但教育学是一个独立的科学领域,不可能用经济学理论解释教育的所有现象。
三、职业教育科研,既要深入实践,又要超越实践。
2007年4月,在中华职业教育社新组建的专家委员会成立会上,该社副理事长王佐书同志说的一段话值得思考。他说,评价科研成果的质量水平要有一条“鸡打鸣”原则,譬如主人6:00起床,你这只“鸡”就应该在5:50打鸣,5:30太早,6:30太晚。但我们有不少科研成果却往往是行政部门已经在研究甚至已经在做的事情,放的是“马后炮”。教育从其本质上说是一种实验科学,离开了实验就很难有真的科学发现。同时必须把实验所得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并争取在新的实践项目开
始前后提出指导性意见。
四、职业教育科研,必须关注对“人”的研究。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重点强调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正是以人为本。一个自然人的价值,在于其有别于其他动物的心灵和各种潜能。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每个人心灵的觉醒与净化,帮助每个人潜能的充分开发,从而使“人”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搞科学的人不能忘记这一点,搞教育的人更不能忘记这一点。正如爱因斯坦1931年在对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学生演讲时指出的:“你们只懂得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在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在你们埋头图表和方程时,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
五、职业教育科研,要进一步注意研究方法。
一是科学的统计方法。用百分比需有足够的样本量;用平均数要计算方差(随机变量的离散程度);用相关系数要做显著性测定。二是科学的归纳方法。资料的采集、筛选、梳理、分析,论据的归纳、提炼,观点和结论的提出,都要科学、严密,经得起逻辑推敲和实践检验。三是科学的演绎方法。概念是逻辑分析的起点,概念的提出和论证都务必严谨。科学研究不反对引用前人和别人的研究成果,但是要引用有坚实研究基础的、科学可靠的成果,否则一旦你引用的这个成果被推翻,你的结论就自然被推翻。有时候我们会引用某位领导人讲的某一句话作为自己某个观点的佐证,或者作为自己阐述某个问题的起点,都是常见的,无可厚非的,但是务须引得贴切,同样要有科学依据。
六、职业教育科研,要注意文风问题。
好的研究成果还要有好的表达方式。写文章是要给别人看的,写的人要为看的人着想。我们要学习毛泽东、邓小平、黄炎培、陶行知等老前辈的平实文风,使你写的文章、说的话,尽可能让读者看得省力,看了容易明白,要努力做到“深入浅出”,千万不要“浅入深出”。此外,是一种具体说法,就不要随意上升为“××论”;是一种具体做法,就不要随意上升为“××模式”;是一些资料的罗列,不要随意上升为“论文”;是一本情况概述,不要随意上升为“××学”。
抓实理论学习,提升科研水平总结 篇4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了科研中心理论学习小组成立的目的、意义及本学期活动安排的具体时间、学习内容。今后学习小组将通过好书好文章共享活动、读书沙龙活动等形式,引导教师开展幼教前沿理论的学习、研讨,帮助教师在学习反思中提高科研水平。
接着,我介绍了我园今年申请成为了嘉兴陶行知研究会实验学校,今后大家在工作中要继续以陶行知先生为楷模,进一步弘扬陶行知的精神,学习陶行知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实践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深化本园幼儿语言教育特色研究,全面推进幼儿素质教育。
随后,大家一起学习了《陶行知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理论》、《陶行知的儿童创造教育思想》这两篇文章,并进行了学习体会交流。由于活动前大家都已认真阅读了发布在幼儿园网站上的.学习内容,所以交流的气氛特别热烈。有的教师说:我们要将陶研理论与我园的特色教育有机结合,要用陶研理论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有的教师建议说:我们的理论学习内容要围绕教学实践中的困惑和问题,要贴近实际,这样才更有学习的价值,大家也才会有话可说。
阅读与职校教师教科研水平的提升 篇5
关键词:阅读;职校教师;教科研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12-0042-02
职校教师忙碌的生活似乎剥夺了阅读的时间。孰不知,阅读是最好的积累,有助于职校教师开阔眼界、寻求教育智慧,汲取知识与营养,增加工作底气。阅读有助于职校教师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职业教育教学业务水平,提升教科研能力。
一、职校教师的阅读选择
职校教师阅读时要善于选择,分清良莠,吸取精华,去其糟粕。要分清主辅,以与自己教育教学有关的阅读为主,提升自己学历水平的阅读为主,教书育人能力提升的阅读为主,闲情逸事为辅;分清急缓,以与当前工作、任务有关的阅读为急,以能解决自己最薄弱环节问题的阅读为先,可暂时不读的为缓;名著、精品细读精读,一般的信息泛读浏览。
阅读不仅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分清主次,更要注重借鉴、学习、批判、创新。有的内容不符合我国的国情,但它的思维方式值得借鉴,可批判地阅读学习,为我所用;有的内容是我国职业教育中的实际,但由于地域、所处时代等不同,也应结合自身情况阅读学习,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灵活运用。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只是近一二十年的事情,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方法、评价手段等相关内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意见纷纭。这就要求职校教师阅读时应避免偏颇和狭隘:一要学习,二要怀疑,三要提出自己的见解主张。如此阅读方能激发自己创新的思想火花,有利于自身教科研能力的提升。
二、职校教师的阅读方法
以阅读的目的性和功能划分,阅读可分为挑选性阅读、理解性阅读、记忆性阅读、探索性阅读、欣赏性阅读等多种。如挑选性阅读,在挑选书籍、刊物时,要先看看书名、副标题、前言、序、编者的话、作者介绍,然后看目录、以跳跃的方式大体翻阅全书,然后对需要的、感兴趣的内容重点选读,最后确定是否进一步阅读该材料。如在阅读教育类及职教类报纸时,可先看头版有哪些重大消息,再从前至后浏览各大标题,检索自己感兴趣或需要的内容,进一步细读。
从阅读质量区分,阅读可分为精读、略读和泛读。精读一般用于工作、学习和考试复习中,需要精确理解和记忆阅读材料内容;而略读则是选择重点和要点式的概要式阅读;泛读是目的性不强的泛泛阅读。
阅读如果从方式上区分,可分为跳跃式阅读、扫描式阅读、拍照式阅读、录像式阅读、引导式阅读。跳跃式阅读是阅读文章的开头段落、文中段落的领头句、文章的结尾段落。这种阅读速度快,可了解文章大概意思,用于时间紧急时的信息搜索。扫描式阅读即人们常说的一目十行法,阅读时视线由上到下移动,注意关键词,把握主要内容。这种阅读方法往往要经过一定的练习才能掌握。拍照式阅读就是在阅读时短暂停顿对一组文字“拍照”,以掌握内容。因为每个汉字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只有词组、数个单词或句子才能表达实际意思。如“电视”“报纸”,若把它们分开为“电”“视”“报”“纸”来阅读就会产生歧义。所以,阅读中的停顿“拍照”很重要,否则阅读速度虽快,但主要内容并没搞清楚。录像式阅读就是阅读时把文字叙述运用想象转换为画面,就像看到真的或者如同某个影视片,并且把这些影像保存在大脑里。因为文字是抽象的,抽象的东西是很难记忆的,只有变成影像才生动活泼,增强记忆兴趣和注意力,大大提高记忆效率。引导式阅读就是阅读时用笔尖或手指尖引导视觉,挨字扫过,但要注意文字意群的停顿,即“拍照”。这种阅读方法看起来似乎很幼稚,但这是精确有效的阅读,能避免人的视觉前后跳跃或上、下行晃动,减少漏读或重复阅读。这种阅读方式对检查文章错误是最有效的。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几种阅读方法并非单独使用,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特别是,职校教师要将阅读与思考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可用“三读一总结法”——先粗读,再细读,后精读,最后总结。粗读就是先浏览一遍阅读材料,了解大概内容,形成初步整体印象。细读就是在粗读的基础上再逐字逐句地深入理解,把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明确重点、难点,抓住中心内容。精读是解决阅读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力求形成对被读材料清晰的整体印象,把握整体脉络、关节点和内在联系。总结就是对以上三次阅读进行分析概括:获得了哪些知识、解决了哪些问题、得出哪些结论、取得了哪些经验,以形成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并弄清楚存在的问题,思考解决的方法。如职校理科教师在阅读材料时可按以下原则:(1)精读概念。就是要一字一句地认真阅读,搞清每个字、每个词的含义。阅读时要精细,总结时要精练。精读概念不能仅仅局限于概念,要联系上下文包括例题、习题,真正搞明白,并能熟练运用。(2)重读例题。例题是对公式、定理、概念的示范解读和运用,往往具有典型性。通过例题可弄清公式、定理、概念的来龙去脉、目的、作用,抓住关键点。(3)巧读要点。注意点、画、问、批。标注关键的地方,画线明确重点、公式、结论,用问号标出不懂的疑难问题,用三言两语批出自己的理解、心得、质疑。(4)绕过拦路石。阅读中遇到不懂的、无法掌握的难题,应先跳过去,不必拘泥陈规,有的问题可以在后面或其他材料中得到解答,还有的可能在继续前进时杀个回马枪。
当然,做好阅读笔记对职校教师来说很有用处。做好阅读笔记不仅可减轻阅读负担、抓住阅读的重点、难点、中心,而且可使自己提高认识,有所创新。做阅读笔记可通过符号标记、添加批注、分类摘录、编写提纲、制作卡片、撰写论文等方法对阅读材料进行系统分析、评价、概括,写出自己的深刻感悟,这是阅读的升华、阅读的创新,更是阅读的目的所在。
(责任编辑:张志刚)
Abstract: Reading is a good way for knowledge accumulation, which helps the vocational teachers to broaden their horizon, seek educational wisdom and acquire knowledge. While reading, vocational teachers should be good at selecting reading materials, distinguish the main and auxiliary,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reference, learning, criticism and innovation. They should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ways of reading to distinguish the merits and apply what they gain from reading into practic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educational scientific research.
科研水平评价 篇6
【摘要】教学和科研是高校的两大主要职能,是高校快速发展的两翼,是代表学校办学实力与水平的重要标志。教学和科研既相互促进,又相互矛盾,表现出一定的相对性和条件性。本文分析了教学与科研的相互关系,探讨怎样通过科研促进教学,以提高高校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教学;科研;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1—0274-01
高等学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学术界及高校领导和教师力图解决和协调的问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的三大功能。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产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科学研究成果,最终目的都是为社会服务。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三者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其中,人才培养是根本,教学是中心,科研是支撑,只有正确处理好三者关系,抓住关键问题和关键环节,才能促进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
1 科学研究对教学工作的作用
1.1 科学研究是提高教师学术水平的重要途径
科学研究是获取学科前沿知识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教师开展科学研究除了推动学科的发展,更在于可以从根本上促进教学水平和人才质量的提高。通过科学研究可以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可以吸收和综合本学科的学术成果,并且把它们尽快地转化为本科教育的优质资源,从而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1.2 科学研究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
把科研引入本科教学过程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也是高等教育的显著特点。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任务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1.3 科研促进了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手段的改进
大学教学应该向学生讲授本学科发展的最新动向,提供本学科正在解决和尚未解决的问题,科研项目向研究教学方面倾斜,那么科研就可以为教学提供更好的方法和更先进的工具。因此为提高教学质量而进行科研,然后再回到教学实践中去,这就是一个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循环。通过科研可以帮助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2 教学对科学研究的作用
2.1 良好的教学是科研的基础
首先,教学有助于理清思路使科学知识系统化。其次,良好的教学有助于增强科研活力产生新的研究课题。教师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从事相关的科研工作,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有很大意义。教学和科研是教师的两项基本任务,这个问题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确实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
2.2 教学是科研的进一步延伸
在科研上富有学术成果的教师参加教学工作,既能使他们以最新的学术成果丰富教学内容,反过来他们又能在教学中夯实自身的理论基础,在科研工作中有更宽广的思路。这是促使中青年教师安心参加教学工作的内在动力,这也是教学与科研最本质的联系。
2.3 教学带动科研水平的提高
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发挥科研优势,促进教学水平提高,形成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互动,没有完全脱离科研的教学,也没有完全脱离教学的科研。教学实践活动永远是科研创新的源泉,科研创新是教学提高的重要途径。科研和教学相结合,理论联系实践,相互促进,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可以得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3 教学与科研互动。提高教师自身整体水平
教学是立身之本,科研是强身之源;教学是科研的基础,科研是教学的延伸和提高。教师只有把教学和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协调互动,才能实现教学和科研工作综合水平的提高。
实现教学和科研的互动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第一,自我互动求质量。这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发现新课题、引发新思路,进而带动科研的开展。第二,横向互动求合作。这是指教师之间要建立长期的学术交流机制,通过专业培训班、集体研讨、宣读论文、学术报告等形式,及时了解相关科研动态,互相取长补短,开阔眼界。第三,师生互动求创新。这是指鼓励和吸收学生参与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4 针对激励机制提出的改革措施
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我们可以进行适当的制度改革,使科研和教学活动能够健康发展,真正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
4.1 均衡科研和教学的重视程度
学校对教学活动采取的奖励性质和设置方式的限制较多,对科研活动的奖励形式则要丰富得多,大部分教师都想利用更多的科研成果来获取更多的奖励。对于有兴趣、有奉献精神的大学教师,学校应该为他们创造必要的条件,只要给予与教学活动同等的待遇他们就会自觉地为科技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4.2 树立高校排名的合理导向
社会对高校的评价方式,但评价标准仍具有很大的趋同性,科研成果仍处于核心地位,甚至是评价的唯一标准。这种评价标准的单一性使高校更加重视科研活动,从而忽视了对教学质量的提高。
4.3 加强教育质量评价研究
如果学校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有一个较为精确的测度,那么就可以通过增加对教学活动的激励来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教学质量评价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中十分薄弱的一个环节,我们必须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为教学工作争取更高的社会地位。
4.4 职称评定的正确引导
知识的创新、社会的发展需要教师们在学术上深入钻研,并把研究成果展现出来。但是,不能忘记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在教学活动中同样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心血与努力。我们在评定职称时可以采取教学和科研两步走的措施。
我们需要做的是从长计议,按照科学的发展观,参照别国大学的教师评价体系,充实和完善我国大学现行的教师评价机制,确立一个符合我国长远利益的、科学合理的、公正的教师评价体系。对科研和教学活动的激励进行充分权衡,在做好大学教书育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更多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1]王宗让,姚继涛.加强科研与教学的结合,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5卷第2期,2006年6月,3841
[2]王东武.科研与教学互动并进的理论探索与实践[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卷第2期,2007年4月,169-172
[3]曾繁华,杨晓佩.高校科研与教学互动提升研究生办学质量的机理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1月,第6卷第1期,148-149
[4]陈学胜.高校教师科研与教学激励机制的权衡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年3月,第10卷第1期,82-84
[5]宋宇飞,沈卫康,汪木兰.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促进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J].大众科技,2008年第8期(总第108期),164-166
【科研水平评价】推荐阅读:
高水平科研平台05-13
教学与科研水平论文09-22
生态水平评价05-23
信息化水平评价08-25
副教授教师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价办法05-27
农业科研单位科研探讨07-18
科研项目及科研经费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