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水平评价(精选12篇)
生态水平评价 篇1
伴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 人们对资源环境的需求越来越大, 资源利用与污染排放规模和强度的不断扩大。城市化过度发展不但可能使整体经济失衡, 而且有可能对资源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 带来灾难性的后果[1]。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国家和地方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措施予以实施, 如开展了生态县 (区、市) 的建设、制定节能减排目标、农业污染控制计划等等。虽然这些措施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但由于缺少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方法, 生态文明建设往往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对资源环境和生态效益方面的建设重视程度不够。据2010年10月环境保护部发布的《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8 (公众版) 》中指出, 经济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代价持续增长, 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破坏压力日益增大, 5年间的环境退化成本从5118.2亿元提高到8947.6亿元, 增长了74.8%;虚拟治理成本从2874.4亿元提高到5043.1亿元, 增长了75.4%;环境退化成本占GDP的比例为3%左右。为此, “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 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2]。因此, 构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发展水平评价模型, 对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研究现状
国际上对地区可持续性评价, 大多采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 (UNCSD) 于1996年建立的“驱动力—状态响应” (DSR) 指标体系, 该方式为压力和状态 (如酸雨强度) 设定参照标准, 并用实际值和参照值进行对比, 评价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 体系分为经济、环境、社会和制度四大类在内的140多个指标[3]。很多学者对于研究系统的复杂性及角度不同, 在具体评价指标选取和评价方法研究上亦有所不同, 但大部分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构建了某些特定区域的指标体系[4]。国内关于生态文明评价研究, 具有影响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北京大学杨开忠于2011年提出“生态文明指数” (ECI) , 即: (地区人均GDP/地区生态足迹) / (全国人均GDP/全国平均生态足迹) x100, 该方法主要对各研究区域的生态足迹与GDP的比值作为评价标准, 通常使用经济价值增加量和资源环境消耗增加量的比值来衡量[5]。另一类是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层次建立生态文明评价体系是国内学者普遍采用的方法, 如关琰珠等构建了厦门市生态文明指标体系, 并展开了该市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评价[6];周冯琦设计了上海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 并对该市产业结构变化与资源环境约束、循环经济发展与实践、可持续消费推广的实践、可再生能源发展、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生态文明观念评价、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比较等内容进行了分析[7]。这些已有的评价指标体系为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提供了量化的依据, 为进一步开展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2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设计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 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因此, 在设计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 按照生态文明的内涵及任务, 可以将系统分为经济发展、基础条件、生活水平、资源利用、污染减排、生态建设6大子系统。虽然生态文化和政策制度虽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重要内容, 但由于这方面的信息难以收集和量化, 其建设结果也可以认为在上述6大子系统中得到具体反映, 因此没有考虑到系统中。根据数据的可得性、独立性和代表性, 筛选了22个指标作为指标层, 具体的反映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依据国际标准、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现状值以及国家相关规定来确定各项指标的度量标准;并利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子系统及指标的权重 (见表1) 。
其中, 城市空气污染指数 (C19) 计算方法为:
式中:P为空气综合污染指数;
Pi为i项空气污染物的分指数;
Fi为i项空气污染物的污染负荷系数;
Ci为i项空气污染物浓度的年均值;
Si为i项空气污染物的环境质量标准限值;
n为计入空气综合污染指数的污染物项数。
本研究综合污染指数法选取的污染物为可吸人颗粒物 (PM10)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3种污染物作为评价参数, 评价标准采用环保部设计的空气污染状况分级标准。单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 (C22) 计算方法主要是根据谢高地等制定的中国不同生态系统服务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计算得出。
式中, ESV为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
VCi为第i类土地利用类型单位面积的生态功能总服务价值系;
Ai为研究区内第i类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
n为土地利用类型数目。
3 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水平评价模型设计
运用综合评价的方法, 可以将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评价体系转化成一个三级的评价模型。综合评价是按照由指标到总目标的顺序逐层聚合:第一级评价为具体指标评价;第二级子系统层的评价;第三级是生态文明建设系统发展水平综合性评价, 并根据发展水平所处的不同阶段建立分类标准。
3.1 指标发展水平指数 (Lci)
3.2 子系统发展水平指数 (Lbk)
3.3 系统综合发展水平指数 (La)
评价系统由6个子系统构成, 其子系统在所属系统中的权重为bkw, La为评价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指数, 则:。
3.4 发展水平评价等级及分类
将子系统和系统的发展水平评价得出结果值等级分为8个等级 (A+为最优, D-为最差) , 并进行分类 (见表2) 。
4 滇中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水平评价
滇中城市群由昆明、曲靖、玉溪、楚雄四市 (州) 行政辖区组成, 总规划面积9.6万km2, 区域内资源富集、产业基础扎实, 是云南省最重要、最具发展活力的区域最主要的产业聚集区 (经济总量占全省60%) ;但同时也是环境影响最大, 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最集中的区域 (如2010年能源消耗占全省51.5%, 废水排放量占全省52.4%) 。2011年5月6日《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 (国发[2011]11号) 明确指出“提升滇中城市经济圈的辐射带动能力, 将滇中地区培育成为云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2011年5月27日云南省政府公布了《滇中城市群规划修编2009-2030》, 根据规划, 到2030年末滇中总人口规模约为2400万人, 城镇化水平达到75%。由于滇中城市群位于西部边疆欠发达地区, 地理环境特殊, 生态位置重要, 少数民族众多, 面临着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重压力, 因此科学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对该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1 滇中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水平计算结果
将滇中城市群2005、2010年间的指标数据输入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水平评价模型, 求得滇中城市群各子系统建设发展水平结果 (见表3) 和系统综合发展水平 (见图1) 。
注:数据来源于历年《云南省统计年鉴》, 滇中各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及《环境状况公报》等资料。
4.2 评价结果分析
4.2.1 生态文明建设子系统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通过经济发展水平计算结果和等级分类, 可以得出:1) 经济发展建设水平逐年提高, 但发展不平衡, 发展水平处于靠后等级。到2010年, 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指数相比:昆明>玉溪>楚雄>曲靖;昆明和玉溪经济发展相对较好, 属于濒临落后类;楚雄和曲靖属于轻度落后类。2) 基础条件建设发展水平总体提高, 发展水平处于中间等级。到2010年, 各城市基础条件发展水平指数相比:昆明>玉溪>楚雄>曲靖, 昆明处在较高发展水平, 属于良好发展类;曲靖处濒临落后类;玉溪、楚雄均处于初级发展类。3) 生活水平发展水平很快, 但发展水平等级仍然靠后。到2010年, 各城市生活发展水平指数相比:昆明>玉溪>曲靖>楚雄, 昆明生活水平比楚雄高25%。昆明、曲靖、玉溪和楚雄生活水平发展水平等级均为濒临落后。4) 资源利用增长很快, 但发展水平等级仍然靠后。到2010年, 各城市资源利用发展水平指数相比:昆明>玉溪>曲靖>楚雄, 昆明的基础条件发展水平等级为初级发展;曲靖、玉溪为濒临落后;楚雄为轻度落后;昆明资源利用比楚雄高40.6%。5) 污染减排水平发展很快, 但发展水平等级差异明显。到2010年, 各城市污染减排发展水平指数相比:玉溪>昆明>楚雄>曲靖。昆明、曲靖、玉溪和楚雄污染减排发展水平等级分别为初级发展、初级发展、初级发展、轻度落后。6) 生态建设发展虽然相对较慢, 但发展水平等级居前, 到2010年, 各城市生态建设发展水平指数相比:楚雄>玉溪>昆明>曲靖。昆明、曲靖为良好发展;玉溪、楚雄为优质发展。
4.2.2 生态文明建设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滇中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综合发展水平均逐年增长。经过6年的发展, 其中, 昆明由2005年的0.448上升到0.567, 增长了26.6%;曲靖由2005年的0.328上升到0.427, 增长了30.4%;玉溪由2005年的0.448上升到0.545, 增长了21.8%;楚雄由2005年的0.400上升到0.4715, 增长了18.3%。曲靖综合发展水平增长最快, 昆明其次, 2008年前, 昆明要略低于玉溪, 而2009-2010年间, 昆明发展水平要略高于玉溪。到2010年, 昆明市综合发展水平等级为“B-”, 处于中级发展阶段, 其中, 各子系统发展水平等级为: (生态建设>基础条件) (A-) (良好发展) > (污染减排>资源利用) (B-) (生活水平>经济发展) (C+) 。曲靖市综合发展水平等级为“C+”处于濒临落后阶段, 其中, 各子系统发展水平等级为:生态建设 (A-) > (基础条件>资源利用>生活水平) (C+) > (污染减排>经济发展) (C-) 。玉溪市综合发展水平等级为“B-”, 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各子系统发展水平等级为:生态建设 (A+) > (基础条件>污染减排) (B-) > (资源利用>生活水平>经济发展) (C+) 。楚雄州综合发展水平等级为“C+”, 处于濒临落后阶段, 其中, 各子系统发展水平等级为:生态建设 (A+) >基础条件 (B-) > (生活水平>资源利用) (C+) > (污染减排>经济发展) (C-) 。 (3) 2010年滇中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值相比较为:昆明>玉溪>楚雄>曲靖。
5 滇中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 滇中城市群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尤其是在生态建设以及基础条件方面。
5.1 存在的问题
1) 生态文明建设综合发展水平不高, 如昆明和玉溪两市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曲靖和楚雄两市处于濒临落后阶段, 与优质发展阶段还有一定的差距。2) 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综合发展不平衡性, 如昆明和玉溪两市的发展要明显好于曲靖和楚雄两市, 这种不平衡会严重影响各地区的发展, 无论是经济、生活水平、教育等各方面都会受影响。3)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各子系统发展不协调性, 如昆明市各子系统建设中, 生态建设与基础条件方面处于良好发展阶段, 而生活水平与经济发展处于濒临落后阶段。4) 各城市子系统建设发展差异明显, 如滇中各城市基础条件建设方面, 昆明市处于良好发展阶段, 而玉溪市和楚雄州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5.2 提出对策与建议
加强滇中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系统的协调性。协调性是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滇中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还应进一步加强系统的协调性,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一是要大力加强经济建设, 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目前各城市经济和生活水平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因此应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 加速发展第三产业, 提高固定资产投资的经济效益, 促进经济发展。同时, 还应提高人均收入, 缩小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民纯收入之间的差距, 改善居民生活。二是不断促进资源高效利用, 减少污染排放。滇中各城市应降低能源消耗, 优化能源结构, 大力开发生态能源, 逐步降低对化工燃料能源的依赖;集约用水, 降低单位GDP水耗;节约土地资源, 提高土地利用率。逐步减少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产业, 制定严格的企业“三废”排放标准;建设生态工业, 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作用, 发展环保产业和新材料产业。三是要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发达的城市交通网络以及水利工程设施, 增加教育医疗文化方面的基础设施的投入;建立生态功能区, 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大力开展低产林改造,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提高土地生态服务价值。
促进滇中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均衡性。滇中城市群是一个城市体系, 各城市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因此各城市应结合实际, 确定自身发展的优势,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在区域间的均衡发展。昆明作为滇中核心城市, 应大力发展以物流、商贸、金融、教育、商务会展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等产业;曲靖是重要的工业基地, 可在保持生态建设的基础上, 进一步发展重化工, 并大力开发新材料产业以及高新技术等产业;玉溪凭借优质的生态建设可优先发展旅游、教育、高新产业等绿色环保型产业;楚雄是彝族特色鲜明, 可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和民族文化产业。
树立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意识。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全社会的责任, 因此我们社会各界应不断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意识。政府必须发挥其引导作用, 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各方面, 将国土空间科学开发、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环境治理、生态补偿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企业既是生态环境的最大影响者也是最终受益者, 因此每一个企业都应承担起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责任, 明晰企业的契约责任, 建立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强监管, 建立健全对企业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每个公民应强化生态文明建设观念, 树立生态意识, 改变以往生活和消费方式, 提倡绿色消费方式, 即弘扬勤俭节约、低污染、有益健康的消费模式。
参考文献
[1]Prinz D.Water resources in arid regions and their sustainable management[J].Ann.Arid Zone, 2001, 39 (3) , 251-252.
[2]胡锦涛,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 2012-11-08 (1) .
[3]OttW.Environmental Indices Theory and practice[M].Ann Arbor:Science Publishers, Inc, 1978.
[4]Den Buffer FAN, Verbruggen H, Measuring the fade-off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a clean environment[J],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1994, (2) :32-36.
[5]杨开忠.哪个省的生态更文明?——中国各省区市生态文明水平大排名[J].中国经济周刊, 2011, (12) :34-39.
[6]周冯琦.上海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2008:城市生态文明专题研究[R].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8.
生态水平评价 篇2
中共江苏省委
江苏省人民政府
(2010年11月18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努力实现“两个率先”奋斗目标,现就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举措。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的新要求。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更高级的文明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也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客观上要求我们以生态省建设为载体,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大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推动省域范围内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二)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是实现“两个率先”、建设美好江苏的重要任务。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不仅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的率先,而且要求生态文明建设的率先。江苏跨江滨海,平原辽阔,水网密布,湖泊众多,具有良好的自然禀赋和生态条件。近年来,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省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循环经济试点逐步扩大,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推进,重点流域治理深入开展,资源利用水平显著提高,生态建设和修复得到加强,国家生态市、环保模范城市、国家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市和绿化模范城市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江苏完全有基础、有能力、有条件在全国率先基本建成生态省,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是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建设生态文明,实现永续发展,根本出路在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目前,我省总体上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的阶段,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日益突出,节能减排的任务十分艰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刻不容缓。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把生态环境作为最稀缺的发展要素,有利于倒逼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由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变,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承载能力,引导经济社会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四)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是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建设生态省是重要的民生工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放心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必须顺应群众对改善环境质量的新期盼、新要求,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着力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做到既有收入水平的显著提升,又有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主要原则
(五)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的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环保优先、节约优先方针,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核心,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建设并重,强化能力支撑,创新体制机制,推进重大工程,增强生态意识,大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全面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努力把江苏建设成为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良好、社会文明进步、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省份。
(六)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的目标任务。到2015年,主要监测指标达到生态省建设序时进度,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环境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大幅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人民群众对生态和人居环境满意度持续提高,为率先基本建成生态省奠定坚实基础。全社会环保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3.2%,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城市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比重达92%以上,重点城市灰霾天数明显减少,地表水水质达标率(达到或优于III类)接近50%,林木覆盖率和城市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22%、41%,受保护地占国土面积比例达20%。到2020年,全省地表水、空气环境质量达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海域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城乡环境质量和生态功能得到全面改善,在全国率先基本建成生态省。
(七)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的主要原则。坚持统筹规划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切实发挥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的基础性、指导性作用,加强环境分类管理,确保区域生态安全;坚持突出重点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强化重点流域、重点地区、重点行业的污染防治,加强环境监测监控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升城乡生态环保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加大政府投入力度,进一步拓宽投资渠道,建立生态省建设多元化投入机制;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相结合,善于以改革的思路和创新的办法,着力解决生态省建设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坚持生态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深入推进生态示范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全民生态教育,努力营造生态省建设的良好氛围。
三、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八)优化区域发展布局。实行差别化的区域开发和环境管理政策,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区定位清晰和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城乡建设和国土开发格局,全面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开发区域要提高生态空间的集约利用水平,实施更加严格的环境准入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实现更高要求的污染物减排目标,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重点开发区域要控制生态空间的开发强度,科学合理利用环境承载能力,逐步提高环境准入和污染物排放标准,集约利用能源资源,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限制开发区域要减轻生态空间的占用比重,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强生态修复,逐步恢复生态平衡。禁止开发区域要依据法律法规和规划实施强制性保护,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和破坏。
(九)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服务业提速计划、传统产业升级计划,强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倒逼作用,着力构建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现代产业体系。把发展新兴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举措,加强政策支持,突破核心技术,促进要素集聚,加快将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六大新兴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积极发展信息、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业,到2015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8%左右。突出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节能环保技术,大规模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形成重污染企业退出机制。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着力培育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创新型企业,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认真落实《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突出抓好国家和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积极开展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省级以上开发区要建成生态工业园区。全面推行清洁生产,重点组织冶金、化工、纺织、造纸等重点行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对超标、超总量排污和使用、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重点企业依法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推广应用先进清洁生产工艺技术与设备,建成一批清洁生产先进企业,在太湖流域率先建成清洁生产示范基地。完善废旧物资回用网络,培育再生资源回收产业,到2015年,全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提高到70%以上。制订再生水价格标准、管网预设和改造等政策,大幅度提高再生水利用率。积极引导、有序发展低碳经济,大力开发应用低碳技术,加快发展低碳产业。
(十一)着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强项目审核管理,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重点抓好高耗能行业和年耗能3000吨标准煤以上用能单位节能工作,以燃煤(窑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节约和替代石油、能量系统优化等为重点,大力组织实施节能工程。加大高耗能行业工艺技术装备的更新改造力度,加快淘汰重点耗能企业在役落后用能设备。到2012年,累计形成节能能力1000万吨标准煤。统筹做好建筑、交通、商业、民用领域的节能工作。在电力、化工等8大高耗水行业的100家企业开展节水专项行动,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
(十二)培育壮大环保产业。贯彻落实《江苏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加快把环保产业培育成我省新的支柱产业。到2015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800亿元。围绕节能、废水处理、烟气控制治理、固废资源化、环保新材料、环境监测仪器等六大领域,加大关键技术的创新研发力度,加快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重点发展节能装备产品、水污染防治装备等六大产品集群,提高环保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优化产业布局,重点扶持南京、无锡、苏州、常州、盐城、宜兴等六大环保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快培育一批环保产业基地。大力发展环境咨询、设施运营、工程设计和承包等节能环保服务业,促进节能环保制造业和服务业协调推进、互动发展。
四、全面加强污染防治,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十三)重点加强水污染防治。把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认真落实国家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和江苏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全面实施产业调整、调水引流、控源截污、清淤捞藻、生态修复、小流域综合整治等综合治理措施,推动太湖水质持续改善,有效防控蓝藻大规模暴发,严防湖泛发生,确保饮用水安全。切实加强洪泽湖、高邮湖、骆马湖等大中型湖泊的保护与治理,及早预防富营养化。加快推进长江流域、淮河流域暨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和通榆河水污染防治工作,加强船舶污染治理,建设“清水走廊”。推动城市内河的水系整治和污染治理,到2015年,城市主要河流基本消除“黑臭”。实施沿海地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综合整治主要入海河流,严格控制直接入海排污口数量,强化企业尾水排海综合治理,切实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深入开展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专项整治和达标建设,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加快区域集中供水和备用水源建设,到2015年,全省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区域供水苏中地区基本全覆盖、苏北地区覆盖率达到85%,县城以上城市基本建成备用水源。
(十四)突出抓好大气污染治理。加快落实《省政府关于实施蓝天工程改善大气环境的意见》,以南京、苏州、无锡等城市为重点,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空气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努力控制灰霾污染,切实改善空气质量。全面推行机动车环保标志分类管理,加强在用机动车排气检测,限期淘汰高污染车辆,有条件的地区可提前实施国Ⅳ标准。抓紧开展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油气回收治理工作。加强建筑工地、道路运输、裸地、堆场扬尘防治管理。加强已建脱硫设施监管,提高非统调电厂和自备电厂脱硫能力,从2011年起全面实施电力、水泥、钢铁等行业脱硝工程。2015年前,钢铁、水泥等主要非电行业完成烟气脱硫,135MW以上燃煤机组完成烟气脱硝。加大服务业烟气治理力度。各类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区和能源、钢铁、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要加大粉尘、烟气治理力度,加强对无组织排放的废气及恶臭气体的治理。
(十五)强化重金属、辐射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制定实施全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以铅、镉、汞、铬重金属和类金属砷等为重点防控因子,强化对矿山采选及冶炼、化工、电镀、皮革加工、蓄电池加工回收及危险废物处置等企业的监管,全面排查和整治环境隐患,继续抓好尾矿库隐患综合治理工作,有效遏制水体、空气、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危害。强化放射源安全管理,实现放射源实时在线监控,全省废弃放射源安全处置率达100%。加强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低放射性废渣的管理,建设城市低放射性废渣处置场。切实加强核电站外围辐射环境监测、预警和电磁环境监管,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合理规划建设省级危险废物暂存库,重点推进餐厨垃圾利用、垃圾发电等项目建设,医疗废弃物安全处置覆盖所有乡镇。
(十六)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把统筹城乡环境保护作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加快城乡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业园区污水逐步实现统一纳管处理,安全处置和综合利用污水处理厂污泥,县城以上城市全部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集中处置设施。到2015年,城市、县城污水处理率分别达90%和8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100%和95%,污水处理厂污泥规范化处理率分别达80%和60%;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到90%,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基本全覆盖。实施污水处理厂和重点工业企业提标改造工程,进一步提高城镇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水平。大力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着力加强农村生活污染源和工业污染源治理。积极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和能源结构,加快推进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和沼气项目建设。继续实施河道疏浚整治,着力改善农村水环境。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加快建立农村面源氮磷流失生态拦截系统,加强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切实抓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保障农产品安全。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推行渔业循环水养殖。开展部省合作,落实“以奖促治”、“以奖代补”政策,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到2015年,全省规划保留村庄环境基本整治一遍,苏南地区规划保留点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到50%,苏中和苏北地区规模较大的规划保留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分别达25%和15%,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种植基地面积比例达75%,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90%。
五、加大生态建设力度,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
(十七)大力推进“绿色江苏”建设。突出抓好沿海、沿江、沿湖、沿河生态防护林和村镇绿化建设,积极推进园林城市、绿色家园、绿色单位、绿色道路等建设活动。到2015年,全省新增造林面积300万亩,新增绿化模范县12个、绿化示范村3000个,初步形成以森林为主体的高效、稳定、安全的城乡生态系统。按照“绿色江苏”建设总体布局,大力实施林业重点工程,抓好次生天然林、重要生态公益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努力增加森林资源总量,强化森林经营措施,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在产业集中区周围设立生态隔离带或缓冲区,预留足够空间建设生态防护林带,形成生态屏障。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推进林业产业发展。强化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严格保护林地、林木资源和古树名木。
(十八)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加强地质灾害的防治,加快编制和实施全省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规划,开展山体保护复绿、工矿废弃地恢复治理工程,到2015年,关闭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率达到70%以上,煤矿采空区塌陷土地复垦率达到40%以上。加强河湖水域管理与保护,建立水域资源占补平衡制度。开展全省湿地资源调查,根据湿地资源现状,研究和制定湿地资源保护规划和管理规定,明确保护目标、建设布局、重点项目和保障措施,逐步恢复退化湿地,扩大湿地面积,提高生态功能。到2015年,建设和恢复湿地25万亩。加强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的监测和防治工作,建立沿海地区地面沉降监测预警网络,控制地下水开采。加快实施丘陵岗地、荒山、滩涂植被恢复工程,努力减少水土流失。开展海洋生态建设,增殖海洋生物资源,修复近海生态环境。
(十九)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制定实施江苏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划,积极扩大受保护地面积,加强生态空间管制,严守“生态红线”。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合理利用和配置近岸海域环境容量,加强沿海滩涂湿地保护,到2015年,滩涂围垦生态用地比例不少于20%,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0%。根据国家要求,制订全省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认真实施盐城珍禽、大丰麋鹿、泗洪洪泽湖湿地等自然保护区规划。加大对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力度,防范外来物种入侵,维护生物多样性。建立省生物物种资源基因库,实施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拯救与保护工程。
(二十)广泛开展生态示范创建。把生态示范创建活动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加大国家生态市、县(市)和环保模范城市的创建力度。到2012年,苏南的县(市)基本达到生态县(市)标准,无锡、苏州、常州建成国家生态市,苏中地区每个省辖市至少建成1-2个生态县(市),苏北地区要积极启动生态县(市)建设。已建成的生态市、县(市)和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无锡新区要探索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把农村作为生态示范建设的重点,提高生态乡镇覆盖面。到2015年,全省40%的市、县(市)达到国家生态市县考核要求,3/4左右的城市达到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考核标准,苏南地区所有建制镇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苏中、苏北地区分别有50%和20%的建制镇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节水型城市、生态农业县、生态旅游示范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创建活动,让人民群众共享生态示范创建的成果。
六、加强能力建设,夯实生态省建设基础
(二十一)强化监测监控。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的要求,加快建设环境要素更加齐全、技术设备更加先进、信息集成度更高的全省环境监控平台,整合现有力量,加强生态环境监控机构建设,提高对生态环境的自动监控能力。重视做好水环境监测工作,提高监测预警能力。建设覆盖全省的大气霾、辐射污染监测网络。在重点城市建设一批大气全因子监测站,全面提升大气污染监测水平。建设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体系,提高防御海洋生态灾害和自然灾害的能力。进一步加强环境监察、监测、宣教、信息、应急标准化建设。到2015年,省辖市、县级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全面达标。完善水、气、危险废物、外来入侵物种、核与辐射等生态环境应急预案,强化环境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
(二十二)强化执法监管。组织修订《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加快制订大气污染防治、农村环境保护、自然保护区管理、生态功能区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生物物种资源保护管理、土壤污染防治、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等地方法规,抓紧出台应对环境突发事件、加强环境监测管理、推行生态补偿、发展循环经济等政府规章或规范性文件,制订流域性、区域性地方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大环保、节能、节水、海洋、林业、国土、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执法监督力度,加强部门联动配合,严厉打击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对重大的违法案件,要实行挂牌督办,依法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进一步完善环保执法监管体制,发挥苏南、苏中、苏北环保督查中心区域监管作用,按照公务员法的规定,解决好符合条件的环保监管机构参照公务员管理问题,强化生态省建设执法监管力量。
(二十三)强化科技支撑。充分发挥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行业协会等各方面力量在生态环保科研中的作用,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推进生态环保科技创新。积极开展资源循环利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污水深度处理、生态修复等共性关键技术攻关,精心组织实施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加强环保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等基础平台建设。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加大环保科技投入,在省科技支撑计划、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中,每年对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研究和成果转化项目给予优先支持。在省级环保引导资金和省级节能减排引导资金中对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和应用等给予支持。组织与生态省建设相关的环境宏观战略、水环境保护战略、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环境经济政策创新等一批重大课题研究。加强生态省建设人才培养和使用,列入省高层次人才、紧缺型人才培养计划。
七、加强生态省建设的保障措施
(二十四)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由省主要领导任组长,省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研究生态省建设中的重大事项,协调推进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环保厅,负责日常组织协调工作。市、县要成立相应领导协调机构,建立有效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农村环保机构队伍建设,建立完善乡镇环保管理体制,全省各乡镇要落实环保职责,配备专职人员,确保有机构管事、有人办事。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二十五)严格监督考核。建立健全生态省建设考核体系,把生态省建设任务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评价、市县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实绩考核之中。制定生态省建设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将生态省建设重要政策落实和机制保障情况、监测指标达标情况、重点工程实施情况,作为目标责任考核的重点内容,实行省对市、市对县的考核机制。建立生态省建设督政体系,强化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督查职能,对各地各部门开展生态省建设情况进行督查。加强生态省建设考核评价结果的使用,考核结果要报送同级党委、政府和组织部门、监察部门,作为评价党政领导班子政绩的重要依据。各市、县政府每年要向上级政府报告生态省建设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向同级人大、政协报告或通报工作进展,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
(二十六)推进工程建设。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责任化”的要求,编制“十二五”生态省建设重点工程项目方案,并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同步实施。重点推进循环经济与节能降耗、重点流域治理与饮用水安全保障、大气治理与固废处置、城市环境建设与农村环境整治、生态保护与“绿色江苏”以及能力建设与科技支撑等六大生态省重点工程建设。建立重点工程项目责任制,明确各项工程的责任单位、年度建设计划和资金来源,加强重点工程项目的组织、管理和监督检查,开展工程项目环境监理,定期分析通报项目建设情况,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的各种困难和实际问题,确保重点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十七)拓宽投入渠道。各级政府要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列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逐年加大投入,确保财政用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支出的增幅高于经济增长幅度。从2011年起,大幅度增加省级环保引导资金,支持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环境基础设施和监管能力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大对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的投入力度。各地都要安排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方面的引导资金和专项资金。继续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制订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领域。积极开展环境资本运作,使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不断增值的资本,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十二五”期间,统筹安排全社会生态省建设重点项目投资5000亿元。
(二十八)完善经济政策。深化资源环境价格改革,实行差别化环境价费政策。积极推进排污指标有偿取得和交易试点,争取2012年之前在全省推广。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差别化水资源费价格政策,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逐步扩大污染物排污费征收范围,适当提高排污费征收标准。落实污水、污泥处理收费政策,实施区域供水的乡镇要在2011年开征污水处理费。根据污水处理厂出水达标率、污泥处置达标率核拨污水处理费。继续推进城市施工工地扬尘排污收费试点工作。对脱硫设施投运率不达标的电厂扣减脱硫电价。将企业节能减排、环保法律法规执行情况与金融信贷政策挂钩,作为信贷评估的重要内容。落实节能环保项目税收优惠政策。研究制定财税政策,鼓励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生态修复和清洁生产等。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加强企业环境风险管理。健全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在太湖、长江、淮河等重点流域推行环境资源区域补偿,逐步建立上下游污染补偿机制。制定实施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办法,加大对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区域的补偿力度,选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试点,逐步建立生态保护转移支付制度。
(二十九)倡导低碳生活。加快建设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活动。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将生态文明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教学计划,促进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党政机关率先垂范,厉行节约,积极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方式。推行绿色采购制度,建立并完善激励购买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产品的政策措施和服务体系。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又好又快地提高生态市建设水平 篇3
生态市是以系统生态学理念为指导的一种理想的城市发展模式,它通过综合协调城市经济社会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城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资源能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社会文明高度发达。
建设生态市是我省全面落实环保优先方针的极好平台和有力抓手。建设生态市,必须自觉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紧密结合小康社会4大类18项25条指标的要求,坚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整体协调、全面推进。把环保优先的理念体现在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宏观决策中,让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进入综合决策,坚持在发展中保护生态环境,在生态环境保护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一起抓、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一起提升、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一起考核、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一起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自觉服从环保要求,通过保护生态环境优化经济增长,保证又好又快,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促进整个区域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文明发展道路。同时,建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环境保护实绩考核制度,将环境质量指数、排污总量削减等纳入党政领导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实行领导干部环境保护目标任期审计和年度与任期目标管理。将生态市建设与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结合起来
当前.我省正面临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突出矛盾。建设生态市必须深刻把握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为主线,按照调高、调轻、调优的思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加快构建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优势行业、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为生态市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加大循环经济建设力度,加快形成循环经济的产业体系与空间格局,不断完善企业内部小循环、园区工业中循环、经济社会大循环。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都必须编制生态工业园区规划,按照循环经济要求布局建设项目,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新建、改建、扩建、迁建项目.必须实施废冷、废热、废物的循环利用。积极开展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节能示范企业、节水示范企业、清洁生产企业、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活动,促使企业单位产品水耗、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量的降低。加强产业政策引导和行业规划指导,严格执行产业政策和环境准入标准。把项目审批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起来,进一步强化对项目的环保要求。对不符合环保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建设项目,坚决不予立项、不予审批用地、不予办理工商登记。按照“依法淘汰、严格准人、提高标准、人园进区、清洁改造”的总体思路,建立落后工艺、技术及重点污染行业退出机制,降低结构性污染。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加快推进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我省正在开展的以治理环境污染为主要内容的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是与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成污染减排任务紧密相关的一项工作。应强化整治力度,对应关闭的化工企业坚决关死,以整治为契机,清理、确认化工集中区,推动化工企业入园进区.提高产业集中度,实现集约发展。严把产业、能耗、环保、安全准入门槛,加强对化工生产企业的准人管理。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加强自主创新中,把化工生产企业技术改造作为重点,切实增加化工技术改造和安全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化工生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将生态市建设与完成节能减排指标结合起来
节能减排关系国计民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完成污染减排指标是环境保护和生态市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环保目标考核最硬的指标和“一号工程”。为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必须有效解决责任不明确、措施不配套、政策不完善、投入不落实、协调不得力等问题。
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必须正视矛盾,痛下决心,在特定时期宁可调低GDP增速。坚持结构减排、工程减排、技术减排、监管减排多管齐下、多策并举,管住排放总量、严控污染总量、腾出环境容量、用好资源容量。依靠淘汰落后产能腾出容量、依靠环保治污工程减排总量、依靠结构调整分解降低总量、依靠建设项目以老代新消化存量。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四高一低”(固定资产高投入、经济高增长、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向“二高三低”(高增长、高效益、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转变,从源头上削减污染物排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从生产环节中削减污染物排放;加快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加强深度治理,实现由“增产不增污”到“增产降污”的转变。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将减排指标列入党政主要领导政绩考核,并作为建设生态市的一项硬指标,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价体系中的重要考核内容。对完不成减排任务的实行生态市建设考核“一票否决”。加强节能减排的监督管理,用“硬约束”来实现“硬指标”。认真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建立和完善科学、完整、统一的节能减排统计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实行严格的企业限批、行业限批、区域限批和问责制,确保环保执行力坚强有力。
将生态市建设与改善环境质量结合起来
提升环境质量,是生态市建设的重要目的和落脚点之一。因此,必须坚持创建为民,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环境质量需求作为抓好生态市建设的出发点,坚决维护群众的环境权益,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影响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饮用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食用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要以建设生态市为平台和抓手,真抓实干,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污染治理,使天变蓝、水变清、地变绿,使环境质量实实在在地得到改善,创建成人民满意的、不含水分的、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名副其实的生态市。
改善环境质量,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现实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的环境问题人手。一是加强以城乡饮用水源安全和流域治理为重点的水污染防治,确保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二是加强以电厂脱硫、降低机动车尾气排放和建筑扬尘为重点的城市大气污染防治,还城市一片蓝天;三是加强以控制镇村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为重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注重宣传生态环境保护,构建和谐友好的生态文化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全社会的环境忧患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对生态市建设的认同度,为生态市建设营造良好的内外环境。在全社会提倡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倡导绿色消费,努力形成绿色消费的新风尚。
(作者系江苏省环保厅副处长)
生态水平评价 篇4
宜居城市, 就是一个城市既要满足人的发展要求, 也要适合自然环境客观发展规律的要求, 做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协调发展。宜居城市能持续性地增进人类的福利, 不断促进人的良性发展, 从而成为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1]
宜居城市的内涵在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方面, 应该具有三个条件:清新的空气、水和安静的生活环境, 以及干净整洁的城区街道;应该拥有开敞的空间和良好的绿化, 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气候条件适合生存, 方便人们的日常行为活动。在社会和人文环境方面, 宜居城市至少要有五个条件:应该是一个安全的城市, 具备完整的安全体系和预警系统;要能够提供与居民收入水平相当的居住空间, 确保居民的住房条件;应该创造充分的就业机会, 保障居民的就业;应该是一个生活便利的城市, 要具有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和相应的生活设施等, 保障居民生活的便利度;应该是一个和谐文明的城市, 使居民拥有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2]
目前, 我国许多学者都已经对宜居城市的内涵、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分析, 并且从社会、经济、环境、文化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3,4]本文主要从生态系统方面选取指标, 采用层次分析法, 对太原市的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现状进行评价分析, 并对太原市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现状提出问题和今后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研究方法
(一) 指标选取
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系统性原则、导向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和科学性原则, 这里主要采用统计分析和理论分析两种方法选取指标。[5]
1. 统计分析法。
通过对现有的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生态宜居城市指标体系进行大量地统计分析, 选取出采用频率较高的指标。
2. 理论分析法。
通过对宜居城市的生态环境进行深入研究, 选取出与生态宜居城市的内涵和特点密切相关的指标。
(二) 指标体系构建
基于以上方法, 构建了太原市生态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表1) 。数据来源于《2012年太原市统计年鉴》[6]和2011年太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7]表中指标选取参考生态环境评价指标和宜居城市评价指标等, [5,8—12]标准值参考中国生态城市标准。[13]
(三) 指标权重的确定
本文使用层次分析法 (AHP) 软件分析得出指标层指标和准则层指标的权重。
1. 数据处理
指标值数值越大越好时:
指标值数值越小越好时:
当指标标准值为100%时:
式中:Pi是指标数值的标准化值, Si是指标的标准值, Ci是指标的实际值, Cmax是指标实际值可选范围中的最大值, Cmin是指标实际值可选范围中的最小值。
2. 准则层指数的计算
准则层指标值 (Vi) 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Vi是准则层指标的数值, m是指标层的指标项数
3. 目标层指数的计算
指标层指数值 (Ui) 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Vi是目标层子目标的指标得分值, N是子目标所对应的准则层指标的个数, Wi’是第i个准则层指标的权重。
4. 生态宜居综合指数的计算
生态综合指数 (ECI) 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Ti是某目标层指标的权重。
三、太原市生态环境宜居性水平计算结果与分析
(一) 计算结果
使用AHP软件分析得出指标体系的准则层权重, 目标层权重则由其所包含的准则层权重相加所得, 结果见表2。
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和所得权重, 运用公式 (6) , 可计算得出太原市生态宜居的综合指数为0.03。
(二) 太原市生态环境宜居性水平分析
参照国内外综合指数的分级方法[5]确定本研究的分级。
综合指数在0.7至1之间时, 城市的生态宜居性良好;在0.35至0.7之间时, 城市的生态宜居性为中等;小于0.35时, 城市的生态宜居性较差。
对照以上的分级标准可以看出, 太原市目前生态宜居性为较差, 生态系统问题比较突出。由表2可看出, 经济发展对太原市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影响最大, 生态环境次之, 社会环境对其影响相对较弱, 而文化教育对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影响则最小。在经济发展中, 经济水平对其影响最大;环境质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大, 污染治理的影响相对较弱, 绿化水平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则最小;在社会环境中, 生活设施和医疗服务对其影响同等, 社会保障的影响则相对较弱;文化教育中, 教育质量占据重要的地位, 教育结构则相对较弱。太原市在经济、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教育的建设方面都还有很大的建设和进步空间, 尤其是经济和生态环境方面。
因此, 太原市在以后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过程中, 应该着重发展经济, 提高经济水平, 同时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 提高环境质量和污染治理度, 加强绿化建设;在此基础上, 要完善社会公共设施和社会保障体系,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同时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提高教育质量。
四、太原市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建议
(一) 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可持续的经济模式
太原市在今后的建设中, 应该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 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无污染和无废物排放的可循环产业, 应该尽快完成煤炭产业转型, 开发新能源,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逐步形成可持续的产业发展体系,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 全面整治生态环境污染, 提高环境质量,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太原市的能源使用主要以煤炭为主, 所以必须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率。重点对本市的工业污染进行整治, 通过技术创新、设备升级和产业转型等, 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根除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污染, 避免形成新的污染源。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 同时, 提高人们的资源节约意识, 开展资源节约型社会活动。
(三) 完善社会公共设施和社会保障体系,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增加生态宜居城市指数
完善本市的各项基础设施, 加大社会公共设施的建设力度, 提高公共设施的覆盖率;完善失业保障、养老保障和残疾人保障体系, 增加社会保障的普及率;完善城乡医疗服务体系, 加强医疗设施和卫生服务设施建设。
(四) 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加大科技教育的投资量
太原市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 还应该加大科技教育的发展力度, 提高人们对科技教育的重视度, 大力建设图书馆等公共教育设施, 提高教师、科技人员及其他科教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教育质量。
摘要:从城市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四个方面, 构建了太原市生态宜居城市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 对太原市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太原市的生态宜居性为较差, 说明太原市在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四个方面的建设仍然有很大的进步发展空间。
关键词:太原市,生态宜居城市,层次分析法
参考文献
[1]周长城, 邓海骏.宜居城市的内涵及其评价要素探究[J].甘肃理论学刊, 2010 (4) .
[2]张文忠.宜居城市的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 2007 (3) .
[3]王先鹏.国内宜居城市评价研究述评[C].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 2012.
[4]陆仕祥, 覃青作.宜居城市理论研究综述[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12 (1) .
[5]张雪花, 雷喆, 张宏伟.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指标与评价方法——以天津市为例[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12 (1) .
[6]全少莉, 刘养洁.我国主要城市的宜居性评价[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 (2) .
[7]王小双, 张雪花, 雷喆.天津市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指标与评价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 (S1) .
[8]李丽萍, 吴祥裕.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07 (1) .
[9]程前昌, 胡大胜.对宜居城市判定标准的分析[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版) , 2007 (1) .
[10]徐惠民, 丁德文, 杨俊, 张玉萍, 叶属峰.滨海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8 (5) .
生态水平评价 篇5
为了探讨典型汞矿山汞的生态效应及汞对大鼠海马c-fos基因表达及学习记忆的影响,对我国贵州万山汞矿汞污染生物效应进行了基因水平实验室模拟研究.通过初步的污染状况研究及其资料收集分析发现,水土气环境介质样品以及农作物、植物和动物体中的汞含量,多数都超过了国家标准及对照地区,有的超出幅度很大;c- fos 基因表达水平增强可能是急性暴露甲基汞致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重要环节,是汞对学习记忆损害的分子机制之一;原癌基因c-fos 的超额表达与甲基汞的分子毒作用密切相关.
作 者:程金平王文华 贾金平瞿丽雅 郑敏 丁振华 作者单位:程金平,王文华,贾金平(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瞿丽雅(贵州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郑敏(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丁振华(厦门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生态水平评价 篇6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十八大召开以来,突显生态建设与保护日益成为政府施政的重点方向。在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绿色需求、生态需求,还大地以绿水青山,还老百姓以绿色家园。新巴尔虎左旗(以下简称新左旗)草原是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核心腹地,现有草原面积2000万亩,占呼伦贝尔大草原总面积的五分之一。有4.2万人口生活在这片草原上,“生存、发展、保护”是这片草原的中心任务。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特别是在如何保护好草原生态的基础上,提高牧民生活水平成为政府的首要追求。本文就保护好草原生态及提高牧民生活水平的关系提出几点思考。
一、新左旗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新左旗是呼伦贝尔市4个牧业旗之一,草原畜牧业为传统支柱产业、当家产业。1996年新左旗牧业年度牲畜头数历史性地突破百万头(只)大关,达到105.7万头(只),成为呼伦贝尔市牧业四旗中第一个牲畜过百万的地区。至2000年,这种经济结构仍未有过多的改变,当年地区生产总值3.68亿元,畜牧业占61%,工业仅占3%,财政收入1678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51元,牧民人均纯收入3403元;至2005年,新左旗牧业年度牲畜头数达至200.3万头(只),当年地区生产总值8.87亿元,畜牧业占41%,工业仅占6.8%,全口径财政收入3120万元,在内蒙古自治区101个旗市县区中排在最后一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82元,牧民人均纯收入4257元。这两个“五年”发展情况表明,畜牧业确实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和牧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改善。但是,由于对畜牧业的过分依赖,不但使草原生态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而且制约了其他经济产业的发展,导致新左旗经济在这十年里发展缓慢,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财政收入和人民群众收入水平低,经济发展总体处于自治区和呼伦贝尔市落后水平。
进入“十一五”时期,新左旗致力于经济结构调整,工业经济实现突破并得以发展,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迅速攀升,地区经济整体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至“十二五”中期的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32.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实现2.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7980元,牧民人均纯收入14310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1.3:50:28.7。
二、新巴尔虎左旗草原生态保护的难点
传统畜牧业经济曾经是新左旗的主体经济和支柱经济,曾经为工业、建筑业及第三产业做出巨大贡献。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畜牧业经济已经不堪重负,应该得以减压及休养生息。根据1990年国家农牧业专家对新巴尔虎左旗草原理论载畜量评估结果,新左旗草原总载畜量仅为144万头(只)(含牛、马、骆驼、羊)。而2013年统计数据表明,新左旗牲畜存栏数达到137.5万头(只)。就新左旗目前工业发展不足的情况而言,牧民创收的主要渠道就是单一发展畜牧业,而如果超载的牲畜养殖必会带来草场压力,这就与保护草原生态产生了矛盾。
1.新左旗畜牧业发展已经到了瓶颈,牲畜存栏头数达到了理论载畜量边缘,已经没有更多的草原为牧民增收而发展畜牧业。如果牧民繼续增收,不改变目前传统的畜牧业发展方式,继续扩大饲养规模,必将造成草原生态的破坏。
2.国家近些年来不断实施禁牧、休牧、退牧还草等工程,也在不断减少畜牧业发展赖以生存的空间,牧民的收入得不到保障和提高,必将影响牧民的幸福指数。
3.随着人口的增长及传统畜牧业的量的发展,传统的畜牧业经济已经无力承担经济社会发展和牧民收入提高的压力,必须对经济发展调整结构,寻找新的经济发展载体来承担这一社会功能。
三、对新左旗草原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的思考
国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根本目标就是要让国民致富奔小康,为了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国家始终没有忘记,在综合国力不断增长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注重环境与生态的保护,倡导人与环境和谐发展,十八大以来,更是加强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力度。在这种历史环境下,既要保护好草原,又要不断发展经济,提高牧民生活水平,为地方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这就需要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一项系统的综合的发展规划。其中,尤其要注重以下几点: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新左旗目前的主题。在呼伦贝尔市的发展史上,原市委曹征海书记曾提出“我们需要的是美丽与发展共赢,在科学发展中崛起”。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新左旗具有丰富的地下矿藏资源,要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以资源的科学有序开发为主,实现资源深度开发、循环利用,从而适度发展工业经济,以工业经济拉动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有力反哺畜牧业。促进畜牧业生产中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促进牧民增收。
2.深度实施畜牧业转型升级工程。2013年末,呼伦贝尔市政府提出畜牧业转型升级工程,新左旗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迅速解决畜牧业生产中牧民组织化程度低、经营方式粗放、设施建设滞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等问题,加快推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全力推进新左旗草原畜牧业朝着“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和设施化”方向稳步发展,从而尽快实现自治区规划的“8337”发展思路中“建设绿色农畜产品基地”的目标。
3.充分发展旅游业。新左旗具有森林、草原、湖泊、动植物、宗教、二战历史等丰富资源,如蒙古族长调之乡、诺门罕战役遗址、甘珠尔庙宗教资源、纯天然草原生态、世界知名淡水湖、底蕴深厚的蒙古族民俗等,构成了得天独厚的旅游业发展特色。在这种潜力的基础上,发展草原牧户生态游、历史宗教观光游等特色旅游,将草原、宗教及战争题材为特色的旅游产业发展壮大,引导牧民以不同的形式积极参与到旅游业的发展之中,可快速带动牧民增收。
生态水平评价 篇7
自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以来,水利部积极响应号召,为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于2013年1月发布了《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水资源[2013]1号),报告中指出:将生态文明理念纳入到水资源开发、配置、利用、保护以及水灾防治等各个方面和水利规划、建设、管理中的各环节,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为实现这一目标,努力从源头上扭转水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就需要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优化水资源配置,强化节约用水管理,大力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等。
到目前为止,对于水生态文明的内涵还没有统一的定义。王文柯认为:水生态文明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人、水、社会和谐发展客观规律,因水制宜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相协调,建设永续的水资源保障、完整的水生态体系和先进的水科技文化所取得的各方面成果的总和。左其亭给水生态文明的定义是:水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水和谐的理念,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保障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主体的人水和谐文化伦理形态,是生态文明的基础,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唐克旺将水生态文明的定义总结为:水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保护水生态系统、实现人水和谐发展方面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马建华则提出:水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处理与水的关系时应达到的文明程度,是人类社会与水和谐共处、良性互动的一种状态。
1 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原则
1.1 系统性原则
在选取评价指标时,应根据十渡拒马河流域的现状,构建一整套能反映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层次的综合指标体系。
1.2 总体性原则
在选择评价指标时,必须综合考虑影响当地水生态环境的自然和社会因素,即不仅要考虑水的供应、利用等过程,还要考虑人的行为及其作用结果。
1.3 客观性原则
水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必须符合客观规律,并且要有一定的科学性,不能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真实反映实际情况。
1.4 适用性原则
不同地区的气候和经济社会水平有所差异,因此所选取的评价指标一定要与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相适应,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
1.5 代表性原则
指标体系中的指标需要具有一定特色及代表性,能够充分反映评价对象所处地域的特色,每一个具体的指标反映区域内的区域特点。
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指标体系是为了实现某一研究目的而把若干相互联系的指标组合起来。构建水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是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量化评估水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环节和有效手段。因此选择有效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科学的评价,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1 指标筛选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水体物化、生物、生态、文化以及人们的价值取向等多方面因素。对于特定的区域,就要根据所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来合理选择适合该区域的指标,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建立该地区独特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针对近年来十渡迅速发展的旅游业给拒马河带来的特殊影响,本文将充分结合十渡当地的实际情况,构建一套独特的评价体系。
2.2 水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评价内容评价指标单位备注:
水生态区域、水环境生态、需水维持度、水环境维护度、河流水面率、河流动植物、水生生物丰富度、植物配置合理度百分比;
水管理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万元旅游增加值、用水量、取水许可办理率、水资源监测站网、完善率水利投入占财政支出比例%m3%:(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控制目标)×100%;
水文化宣传、教育公众对“水生态文明”的认知度公众对旅游用水的保护意识企业、社会以及政府等各方面开展水情教育的普及程度百分比抽样调查抽样调查(参加水情宣传教育活动的人数÷常住人口总数)×100%。
2.2.1 水生态
十渡的水生态评价体系应包括2个方面:区域水环境以及河流动植物。区域水环境有3个方面:生态需水维持度、水环境维护度和河流水面率(水面积同河流区域内总面积的比例)。其中生态需水维护度和水环境维护度都是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前提,居民生活所需水和所处的水环境是决定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1]。
河流动植物包括水生生物丰富度和植物配置合理性2个方面。其中水生生物丰富度主要指河流内鱼虾等动物的丰富程度,植物配置合理性主要指河流沿岸、临水(滩涂)水生植物种类,河道和塘库沿岸植物配置的合理性。
2.2.2 水管理
水管理是城市生产、居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十渡旅游景区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管理方面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新问题。其中包括水资源短缺、洪涝损失增大以及水生态环境恶化等构成,已经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造成严重的威胁。
本文主要从以下5个指标来分析评价十渡水管理方面的现状: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万元旅游增加值用水量、取水许可办理率、水资源监测站网完善率以及水利投入占财政支出比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农业用水的高效利用程度,是判断用水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计算公式为:(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控制目标)×100%。万元旅游增加值用水量:是旅游用水的高效利用程度,也是用水效率控制过程中的重要的指标之一。计算公式为:(年用水量÷年旅游增加值)×100%。
2.2.3 水文化
水文化作为一种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中对于水的相关认知和感受,是一种彰显人水和谐关系的文化。对于以旅游开发为主的十渡拒马河来说,水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水文化的发展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旅游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当维护水环境变成一个地区的文化时,就更有利于实现生态文明。
本文十渡水文化评价指标主要包括2方面:水文化体现和水文化宣传、教育。城市内河流以及城市周边的河流的自然环境健康状况以及优美程度,加上人文特色和整体景观效果都是水文化的重要体现,所以水文化体现在城市水环境的各个方面,都是城市发展的考虑重要要素。有无水文化宣传标牌碑和宣传手册、开展了宣传和教育活动等决定水文化宣传、教育的指标意义。水情宣传教育覆盖率:表征企业、社会以及政府等各方面开展水情教育的普及程度。计算公式为:(参加水情宣传教育活动的人数÷常住人口总数)×100%。
3 结语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基,而生态文明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水生态文明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完善水生态保护格局,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和利用,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对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评价是实现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本文在实地走访勘察和学习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十渡生态环境和地区发展的特点,围绕水生态、水管理和水文化3个方面提出了一套研究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为该地区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参考。在进行应用时应考虑外界情况的变化,随时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使其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文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实践思考见[J].中国水利,2013(23):33-36.
[2]左其亭,马军霞,陶洁.现代水资源管理新思想及和谐论理念[J].资源科学,2011(12):2214-2220.
[3]唐克旺.水生态文明的内涵及评价体系探讨[J].水资源保护,2013(04):1-4.
[4]马建华.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与思考[J].中国水利,2013(10):1-4.
[5]赵惠萍,张翔,王超,等.水生态文明孕育机理与济南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国水利技术信息中心.2015第七届全国河湖治理与水生态文明发展论坛论文集[C].中国水利技术信息中心,2015:6.
[6]丁惠君,刘聚涛,袁桂香,张伟,冯倩.江西省莲花县水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江西水利科技,2014(03):165-170.
生态水平评价 篇8
生态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 为了能够多角度探讨其质量情况, 评价指标系统通常会与大量的指标相联系, 区域生态环境的质量评价是受到各类型的指标所影响, 因此要使用层次分析法, 而最为直观的方法就是建立层次体系, 对于不同的层次而言, 要把各项要素与指标相对比, 利用矩阵图进行判断, 通过矩阵的技算, 从而确定出每项指标所占的权重。除此之外, 层次分析法还包括利用一致性的检验来判断过程前后的思维是否一致。在简化评价程序的时候使用层次分析法能够提高评价的精确度。
在运用层次分析法整体把握区域的生态环境和各种考查因素状况外, 还需要借助GIS技术, 把整体区域分成局部区域,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不同的区域进行评价, 建立每个区域的属性数据库, 使用GIS技术, 把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相结合, 形成每个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估专题地图, 从局部区域进行分析, 从而综合分析整体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结构。评价者对数据和地图通过广度和深度的分析后, 对区域做出生态环境的整体评价。
2 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2.1数据的来源生态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数据来源于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这两类, 前者包括专题地图, 例如社会各种经济指标、环境污染指数和自然灾害指标等, 后者主要是一些地理图片, 例如遥感图像和专题地图等。
2.2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估涉及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自然灾难和环境污染等多方面因素的分析, 绝大多数的数据统计资料是由县进行统计, 传送达到市、省后再统一核算的。所以很多区域的生态环境评估是以县级行政区作为基本单位。
3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水平是由多个评价指标所决定的, 如:自然环境、自然灾难、环境污染、社会经济等。它们的比例并非是一比一的, 我们需要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每个评价指标的权重, 其方法如下:
3.1 建立起层次结构体系。各个评价指标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要根据它们之间的联系构建起多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
3.2 建立起判断的矩形阵。每个评价指标都要进行两两对比, 按照规定的评价因素进行对比后, 编写成矩形阵。
3.3层次单排序后进行一致性检验。层次单排序是指在对矩形阵进行判断后, 对每个评价指标给予权数, 一致性检验是指对权数是否具备一致性进行检验。
3.4层次总排序后进行一致性检验。层次总排序是指利用层次单排序的结果计算得各层次的组合权值。必须对权值进行一致性检验, 当一致性符合标准时, 那么层次总排序的计算结果是科学的, 可接受的。
4 运用GIS技术进行分析
4.1 计算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总指标和分指标
在Arc View软件中输入各评价指标的数值, 构建每个局部区域的属性数据库, 运用各指标的权重数值, 在软件中会自动计算出每个局部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为对整体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进行深入了解, 同时要计算出影响质量评价的自然环境、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社会经济四个分指标的指数。
4.2 列出生态环境质量的分级
在Arc View软件中, 根据综合指标和各分指标按照等级区间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好、良好、中等、较差和差或者是轻微、较轻微、中等、严重和较严重。
4.3 生成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等级图
第一为每个局部区域设定一个唯一的ID号, 利用ID号码将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相结合, 使得代表每一个局部区域的多边形和其属性一一相对应, 使用Arc View软件专题地图制作的功能, 根据每个局部区域的质量指标等级, 自动生成整体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水平评价等级图。
5 结语
在探讨如何提高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水平中, 研究把层次分析法和GIS技术两者相结合, 能充分发挥层次分析法多要素综合评价的优点和GIS技术强大的地理空间分析能力, 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不同区域的研究中, 需要特别注意评价单位的选择, 不同区域因自身条件和自身状况的不同, 在选取评价单位时也不同, 可能是以县级行政单位作为评价单位, 也可能是以市级行政单位作为评价单位。在已进行的多个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 层次分析法和GIS技术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今后, 将进一步对这两个评价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 让它们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庄, 谢志仁, 沈渭寿.提高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水平的新思路——GIS与层次分析法的结合[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3, 02:163-168.
[2]阎伍玖.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与模型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 1999, 03:52-55.
[3]武晓毅.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理论和方法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 2006.
提高城市的生态化水平 篇9
生态城市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合理配置资源,公平地涉足今世和后代再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不追求眼前利益而用“掠夺”的方式获取城市暂时的“繁荣”,保证其发展的健康、持续和协调。
1 树立科学发展观,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
在生态学中,多样性是系统能够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对城市而言,城市保存足够丰富的中性信息,对于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城市的多样性不仅包括城市社会文化的多元性,也包括了人居生境的多样性。今天,人们已愈来愈充分认识到社会平等的重要性,但建立人与自然之间平等关系的重要性尚需进一步加强。在城市生态化规划中,要体现从实际出发的思想,必须实现“三个尊重”,即尊重人、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和文化。城市建设注重社会的平等,并由此进一步延伸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平等,以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建设健康和多样化的生活环境。
生态城市不仅追求环境优点或自身的繁荣,而且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更注重人类生活品质的提高,是在整体协调的新秩序下寻求发展。片面追求发展规模、经济效益和建设速度,忽视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结合,都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生态化。当前,我国许多城市存在不必要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短乏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笔者认为,城市生态化建设需要首先建立明确、具体和现实的目标体系,保证能够直接用于指导实践活动。城市空间布局要与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相结合,要树立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观,要适应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山川秀美、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要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尽其用,使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走健康的生态化城市建设之路。
2 合理制订生态城市规划,完善生态基础设施
在人类对环境的作用中,城市是其作用最为核心的地域。城市生态化就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达到稳定有序状态的演进过程。在任何情形下,建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都需要采用整体规划的原则,应考虑一个区域的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以及文化因素,并且把这些因素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联系起来,在区域开发、城市建设和建筑营造各个层面得到全面贯彻。从实际出发搞城市生态化建设,城市生态规划必须先行。应当结合城市实际情况制订全面发展规划,既包括城市工业经济发展,也包括城市农业经济发展;既包括城市的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和以完善城市政府工作机制为核心的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既包括城市科学选址和建设,也包括城市管理、文化教育、社会福利、科技发展、地域特色、城市安全、城市减灾与防灾等规划。
如同市政基础设施一样,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是城市及其居民持续获得自然生态服务的保障。面对中国未来巨大的城市化前景,前瞻性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规划师认识水平的提高、决策者非凡的眼光和胸怀,以及对现行城市规划及管理法规的改进,是实现战略性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保障。生态城市建设应当具有针对性,尽量避免在城市中全面铺开地进行生态城市建设,而是要抓住重点,针对城市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如交通拥挤、水资源短缺,垃圾污染等,集中力量突破,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经验,逐渐扩展到其它方面。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后面,总是有具体的项目支撑,有保证这些项目得以实施的政策。同时,为生态建设而开发的具体技术必须通过具体项目才能落实。比如交通问题,可以发展电车和氢气车,使用电力或清洁燃料,市中心和居民区限制燃油汽车通行,保留特种车辆的紧急通道。通过集中城市化、提高货运费用、发展耐用物品来减少交通需求,提高交通用地的利用效率,发展航运和铁路运输等;又比如能源问题,建筑物充分开发密封性能良好的材料,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制气等再生能源。这些措施能够支持我们的城市规划设计,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
3 创造富有时代特征和地域性、民族性的城市建筑文化
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与城市外部具体的自然环境如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候、植被和动物群等自然要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城市的开发与扩展一旦超出其承受能力,自然生态环境将会被破坏。在城市扩展过程中,维护区域山水格局和大地机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是维护城市生态安全的一大关键。如山区城市,可依山就势进行建筑布局,增加城市动感,形成丰富的山城景色。临江临河城市可把水景引入城市,把江河两岸安排城市景观轴,形成临水城市特色。平原城市地形起伏小,主要是通过城市空间的不同组合方式和建筑物的高度去暗示城市地形特征。另外,不同的气候条件和植物配置,会对城市的建筑风格产生不同影响。如热带城市充分利用种植各种缤纷的热带植物,形成热带城市风貌。如寒冷地区城市的封闭人行天桥系统、“暖房式”人行道和地下步行网,都是以“冬季城市”为主题的。可是,对于城市景观的现状还存在着建设性破坏的普遍性问题:将适用于平原的方格路网街道布局模式硬扣在丘陵起伏的山区上,必然破坏了山水地形、土壤和植被。“刚直不阿”的城市道路切割丘陵时不要将路旁山体修建成如堤坝的平坡,而要补偿性地从路边向两旁退让,还原坡实谷虚的景观。如垂直山体切割成谷,则宜循“左急右缓,莫为两翼”的画理整理谷口两边的山坡,再按“两山交夹,石为牙齿”之法布置山石树木,往来成景。道莫便于捷而妙于迂,穿越山地的城市道路还是籍山势稍迂回为好,亦不违“峰回路转”之古训。
城市与建筑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有着明显不同。它有赖于外界生态系统才能维持,同时又向外界生态系统施加影响,同时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改变外界生态系统。相对于自然生态系统,它具有开放性、复杂性和脆弱性,更具有其自身独特的社会性与经济性,急需建立一种能对人工系统、内部子系统以及外界生态系统进行定量及动态的分析方法。要求协调处理好人口、环境、资源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即城市生活空间与建筑的协调关系。要将对生态环境影的影响放在与设计的其它方面同等重要的地位,甚至优先考虑。设计要结合地域性,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进行被动节能设计,如建筑设计中利用太阳能,采用自然通风,使用绿色材料,增加居住环境的健康性和舒适性,减少建筑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另外,城市更新中应善于处理好新老城市生态系统的衔接,建立一种良性循环的、符合整体和生态优先准则的新型城市。注重保持城市文脉的延续性,重视保留对已有的建筑、景观与城市设施进行重新设计和利用,使地域性的政治、文化、生活形态及城市肌理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创造出富有时代特征和地域性、民族性的建筑文化。
4 城市绿化既要考虑景观要求,又要提高环境质量
在改造城市生态环境中,配置富有勃发生命气息的绿色植物,有着极其突出的作用。绿色植物不但是生态系统中太阳能的第一固态者,她还是自然界调节大气“吐鲜纳浊”,即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的“绿肺”。绿色植物不但点缀和激活了单调乏味的人工建筑,也使市民获得灵与肉的欢愉和满足。城市绿化的比例、树种的选择、城市绿化轴线和绿色走廊的设置,城市公园绿化、广场绿化和道路绿化等都对城市形象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在大多数城市的绿化建设中除了不惜工本,到乡下和山上挖大树进城外,却很难看到丰富乡土物种的使用。虽然我国各地的气候差异明显,植物区系多样,但人们在城市大街上见到的绿化植物品种单调,且往往多源于异地,城市中即使有30%甚至50%的城市绿地率,由于过于单一的植物种类和过于人工化的绿化方式,绿地系统的综合生态服务功能并不强。原来的那种自然、优雅、宁馨,有着深厚生态或人文涵量的文化景致却不见了,不免让人感到遗憾。究其原因,其一是观念,即城市建设者和开发商普遍酷爱珍奇花木,鄙视本地物种;其二是缺乏培植本地乡土植物的苗圃系统。同时,城市区域内土地紧张,城市建筑用地增加,导致城市景观自然组分大量减少,迫使自然景观单元主要以城市公共绿地的形式存在,集中在少数的几个公园或广场绿地,街道及街区则分布较少,难以形成网格结构,空间分配极度不均衡。由于绿地内植被构成类型单一,覆盖稀疏,缺乏空间层次,不能完成应有的生态调节功能。同时,城市人工景观的建造往往只考虑地尽其用,很少注重与周围景观协调及树立整体景观特色。
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建造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表达自己独特风格的城市,是历来规划者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我们有在干旱地区创造的沙漠绿洲,有河道成网的水乡,有山地城镇,有风景如画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相融合成田园诗般的园林城市,这些城市至今仍是世人所迷恋的人间天堂。尤其是在古典园林的设计中,“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思想的贯彻,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要采取合理的绿地形式和植物种类,达到更好的效果。具体地说,广泛利用屋顶、墙面等立体植被,增加城市氧气产生量。广场、道路采用生态化的“绿色道路”,如用带孔隙的地砖铺地,孔隙内种植绿草,增加地面透水性,降低地表径流。要注意城市中心区的绿化比例和城市实际的绿量要求,因为凡是涉及到空气的过滤、灰尘的降解、绿化隔离和热岛效应问题的解决都要靠绿量即树叶的总面积,而不能光是注重草坪面积。政府应更多地关注以种植乔木为主,乔灌花草合理搭配的城市绿化模式,并调动市民发展建筑立面和屋顶绿化的积极性。还要打破城郊界限,扩大城市生态系统范围,努力提高城市绿地率、覆盖率和人均绿地面积,调控好公共绿地均匀度,充分考虑绿地系统规划对城市生态环境和绿地游憩的影响,并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为生物栖境和迁移通道预留空间。
生态化建设是城市社会发展的主导,是实现人类社会、人类居住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生态城市建设不仅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它避免了各种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强调人类发展的国际平等和保护资源与生态环境,建设精神文明新家园。
参考文献
[1]沈晓琳,刘旭,于成.论城市可持续发展[J].房材与应用,2000(3):46~48
[2]杨卡.规划理念之我见[J].现代城市研究,2004(10):22~26
生态水平评价 篇10
生态批评 (Eco-criticism) 是在全球性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和日益深化的生态危机的语境下、在目前风起云涌的绿色运动的感召下, 在文学批评领域掀起的一股“绿色”批评浪潮。生态批评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生态危机的日益加剧。针对日益加剧的生态危机, 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迅速做出反应。生态危机的实质是人性危机, 是人们生活方式、价值取向、自然观方面的危机。正如历史学家唐纳德·武斯特 (Donald Worster) 所说:
生态批评不仅要解放大自然, 而且还倡导回归自然, 返璞归真, 还人性以自然状态, 建设人的精神生态, 从而解决人的异化问题, 提倡精神生态与自然生态的良性互动。它不仅要解构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还要建构一种以生态整体利益为宗旨的自然的、生态的、绿色的、可持续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重建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关系。
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中共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共鸣。可见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1. 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
21世纪最紧迫的问题很可能就是地球环境的承受力的问题。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 人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让自然屈服于人类的意愿。但是人类却忽视了地球上的自然资源的有限, 有些资源用掉一点就少一点, 再生的可能性是极小的。比如石油的资源就是不可再生的, 而水资源虽然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使其再生, 但价格却是十分昂贵的。因此对自然资源的过分利用总有一天会使地球上的资源消耗殆尽, 从而最终导致大自然对人类的无情报复。因此我们更应该关注生态文明的建设及其对我们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我们就要首先反思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从自然生态的角度来反拨人类中心主义的专断和排他意识, 使人们重新树立尊重自然、爱护生态环境的理念。
2.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首先, 生态文明是对以往文明的反思和扬弃。工业革命带来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但在西方文明为主导的发展思路之下, 大规模的无序的人类活动打破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生态结构, 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地球生态系统的演变路径和方向, 对人类生存安全构成了极其严峻的挑战。其次, 生态文明是对现有文明的整合与重塑。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融合的过程中的扩展与延伸, 是社会文明的生态化表现。因此, 沈阳市提出了创建北方最佳城市环境的目标, 今年将全面启动生态城市的建设。经过不懈努力, 沈阳市具有了“全国卫生城市”、“国家园林绿化城市”、全国十大“安静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称号。此外, 沈阳被国际园艺者协会 (AIPH) 确定为2006世界园艺博览会举办城市, 这充分说明了沈阳的生态环境已经得到了世界的肯定。但是, 搞好生态建设任重而道远。
三、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策略
1. 大力加强公民素质教育, 培养生态文明意识。
提高人们生态道德修养要树立新的系统观、价值观、经济观、消费观、科技观, 营造培育全民生态道德意识的社会氛围, 还须建立完善的环保教育机制, 尤其要抓好学校教育的环节, 特别要重视青少年生态道德意识的培育和提高。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着眼校园文化建设, 为实现“美丽中国”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学校要营造良好的社会交际环境, 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 树立良好的学风和教, 这将提供一个和谐校园建设的坚实的人文基础。生态教育应该有一个整体的视觉, 更要重视所有的共混物的人—环境教育为和谐的整体。提高人们的生态伦理必须建立新的系统概念, 价值观、经济观、消费观、科学技术观;创建国家生态道德意识培养的社会氛围, 还应完善环境教育机制的建立, 特别要关注学校教育环节;特别是, 应注重生态道德意识的培养和青少年。因此, 学校应开设相关选修课程, 让学生了解生态学是十分必要的, 从而培养他们的生态保护意识。
2.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步伐, 产业发展须与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
我们要加快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 使整个经济发展模式更加科学化、生态化。工业和农业应大力发展生态化, 绿色化, 实现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和现代化农业道路。
沈阳是中国东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通和商贸中心, 也是全国的工业重镇和历史文化名城, 沈阳应该在其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众多优越条件的基础上, 对制约其发展生态旅游的不利因素给予高度重视。应加大资金投入、有序地进行开发、提高市民环保意识、完善生态旅游管理制度、搞好生态保护和建设, 使沈阳市的生态旅游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生态旅游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 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的的一种新兴旅游形式, 是未来旅游行业的发展潮流。沈阳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 每年接待数以万计的游客。发展生态旅游应成为沈阳建设生态城市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不仅能增加就业机会, 活跃地区经济, 而且能有效地保护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 提升城市形象和影响力, 真正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沈阳市顺应了这一潮流, 植树造林, 增加绿化面积, 改善生态环境, 全面启动生态城市的建设, 为沈阳市开展生态旅游做好充分的准备。沈阳市民将是生态旅游的直接受益者。生态旅游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沈阳世园会的主题是“我们与自然和谐共生”, 即表明了沈阳市对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视。
四、群策群力, 倡导构建新型消费模式, 共同推动沈阳市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讲座、社区活动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建立完善的公众参与机制, 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引导人们应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 促进能源资源循环式利用, 形成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之间的良性互动, 形成“环保节约光荣、污染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 营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氛围。提倡新的消费模式, 能够帮助人们摆脱无止境的物质欲望追求, 引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从而切实地把党和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真正做到力行生态文明理念。
五、结语
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将工业化对自然的破坏以及人类回归自然寻求美和崇高的行动结合起来。生态批评不能仅停留在人与自然关系显在方面的批判, 而应将批评的视角向人的心灵深处延伸。将人与自然地关系归置到人与整个心灵世界加以对照, 树立绿色生态理念, 以构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 生态批评在引导人们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回归自然天性、构建绿色的生活方式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Donald Worster.The Wealth of Nature.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1994:26-27.
[2]沈阳市政府.模范生态城市, 旅游观光城市[EB/OL].http://www.shenyang.gov.cn/.
[3]王秀明, 许桂兰.论中国生态旅游经济及其发展[J].旅游经济, 2006, (1) :165-166.
在综合评价中提高写作水平 篇11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作文评价写作水平
传统的作文评价有很多是急功近利的应试性评价,是一种作文后教师“等级+评语”的作文评价机械模式。对学生的思想、性情、智力等关系着终身发展的人文素养的关怀是不够的。等级评定中的“良…‘及格”比比皆是,总结性的评语千篇一律,这些成了教师不得已而为之的模式,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作文评价的目的并不是评价作文的好坏,而在于“唤醒和激励”。激励他们的写作兴趣,促进写作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应“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一、等级评价与评语评价相结合
作文评价如果单纯地给予学生一个“优”或“良”甚至“不及格”,就算完成对学生一篇作文的评价,总让人感到缺乏了人情味,忽视了对作文背后学生所付出的艰辛劳动肯定,忽视了对学生翘首以待的那份热情期盼。这样不但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不利,而且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不利。因此,教师应同时附之以通俗易懂的评语:或激情昂扬的表扬,或诙谐幽默的批评,或具体明白的点拨,或尊重理解的对话,或恳切由衷的商榷……眉批与总评相结合,让灵动的、富有人情味的评语出现在学生作文的每一处,使学生有“与师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悟,更有如沐春风般温暖的感觉。学生不仅学会了作文,而且明白了事理。
夏媛同学在《我的妈妈》一文中流露出父母离异带来的极度伤感,我给夏媛写了这样一段评价:“你感情上的痛苦我很理解。值得欣慰的是,你是个坚强的孩子,是个懂事的孩子,因为你写出了这样一篇令人感动的佳作。我为有你这样的学生而高兴。只要把握住今天,你的未来一定是美好而幸福的!”后来夏媛在作文本里给我夹了一封信,她说:“谢谢老师对我的评价,在人生的道路上我是遇到了坎坷,但我坚强,我会踏实走好每一步的,请老师放心。”教师的评语让学生体会到一种关爱感、一种成功感、一种自豪感、一种愉快感。使学生形成开朗活泼、乐观向上、积极探索的性格,师生关系也会更加亲密、和谐。
二、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相结合
口头评价主要为: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在课堂上全班欣赏、点评,共性问题引领全班集体评价,共同讨论、修改;个性问题课余交流,当面提出修改意见,往往采取“现评现改”的操作方法,见效较快。可以就典型的文章师生共同进行讨论、修改,从而掌握评价和修改的方法;个别问题宜当其在具体的评价操作中,让学生感到亲切、舒服,打开自己的内心世界。教师要真诚,要让学生信赖你。无论是共性的还是个性的问题,教师都必须从日常生活谈起,对学生作文的真实性进行鼓励、提示、建议。
张林同学刚上三年级时,日记经常不能完成。有一次,他写了《妈妈的生日》,写得极其简单:“今天,是母亲的生日,可是我忘记了。我长大后,一定给母亲买一个大蛋糕。”我被他那份孝顺之心感动着,写道:“哦,林,你真有孝心,老妈的生日都记得那么清楚。你又是一个家庭小记者,希望你天天拍摄到这样的镜头!”老师的这则评语,打开了学生的心灵之窗,从此,他的作文素材都来源于生活,成为我们班有名的“写实专家”。而书面评价,则从标点、内容、结构、表达、语言、创意等几方面评价。
三、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他人的“指点迷津”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自我评价也不容忽视。学生自我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在学习中对自己的学习成果的自我反省,写作过程自我反思,使学生在探索知识、获取知识的同时,思索自己写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总结自己的作文情况。适时地把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引向主动学习、主动发展之中,这样有助于学生自尊心、自信心和自主性的培养。学生怎样自评呢?这就要教给学生自评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范文是“渔”。
评价《童年趣事》,结合六年级上册的训练重点,叙事清晰,结构完整,我据此提出3个逐层提高的评价目标:①写某件事,叙事清晰,结构完整,语句要通顺;②写事情时,叙事清晰,结构完整,抓住人物的心理反映人物的情感,语句要自然妥帖;③写事情时,叙事清晰,结构完整,抓住人物的心理和神情变化反映人物的情感,感情要真挚,语句要生动。我用投影仪将一篇学生的作文出示在荧屏上,让这位学生自己挑选写作目标,并根据自定的目标评价这篇作文,自己认为达到或超过了确立的目标,就算获得了成功,他就可得“优”,否则得“良”,在此基础上学生写上评语。教师对学生评语的书写指导,既要体现指导性,又要伴有感情。最后让学生评价自己手中的“鱼”。
生态水平评价 篇12
1.1 大伙房水库水源地生态补偿的主客体
第一,大伙房水库水源地生态补偿的主体。根据我国法律对水资源所有权的规定,流域生态补偿的主体应该包括各级政府及因生态环境改善而受益的地区、行业和群体,因此大伙房水库水源地生态补偿的主体包括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沈阳、抚顺、大连、鞍山、营口、辽阳和盘锦七个市)、生态资源的消费者(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
第二,大伙房水库水源地生态补偿的客体。大伙房水库水源地生态补偿的客体包含大伙房水源地进行环境保护的地方政府、区域内对生态资源保护做出贡献的社会成员以及由于保护环境而受到经济损失的社会组织与社会成员。
1.2 大伙房水库水源地生态补偿的方式
通常情况下,生态补偿的方式主要有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征收补偿金、免息或微息信贷、接受环保组织捐款四种,而大伙房水库水源地生态补偿的方式主要包括:①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由于水资源作为一种公共物品被下游地区所消费,而生态补偿费作为一种税收而被各级政府收取,因此在进行财政补偿时需要由各级政府来进行一部分生态补偿,因此水资源这种公共物品的提供者(水源地)需要有各级政府间进行转移支付,即由上级政府纵向进行财政转移支付和上下游地区政府间横向的财政支付,排污许可的发放和财政专款等资金是生态补偿资金的来源;②征收环境补偿金。根据下游地区的营利组织用水量,在其收益中收取一部分生态补偿金,同时按下游地区不同城市用水比例收取一定量生态补偿金,具体收取金额根据下游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用水量等因素在下游收益地区的供水价格中增加附加费用;③其他补偿。例如通过排污权交易、企业间相互补助的方式进行生态环境补偿;通过免息或低息贷款,作为启动资金的方式鼓励水源地的企业或个人进行环境资源保护。
2 大伙房水库水源地生态补偿水平的分析
2.1 大伙房水库水源地生态补偿适度标准
根据对基于自然生态资源供给方的生态补偿的理论上限、基于自然生态资源保护成本的理论下限,以及基于自然生态资源需求方的经济发展水平等现实情况的补偿标准进行测算,最终得出大伙房水库水源地生态补偿的适度标准(如表1所示)。
(单位:亿元)
2.2 大伙房水库水源地生态补偿金的分配与分担
2.2.1 补偿金在水源地的分配
由于在大伙房水库一期、二期输水工程完工之后,本溪市恒仁县也加入大伙房水库水源地行列,并且水源地水质都已达到国家II标准,因此在对研究区域进行补偿金分配之前,应将属于恒仁县的生态补偿金扣除。
在刨除恒仁县水资源对研究区的影响之后,为了能够可持续的维持生态补偿金制度,帮助实现流域内的福利均等化,我们对生态补偿金应该进行合理性分配。我们选取三县(新宾县、清原县、抚顺县)对下游供水的水量和三县的流域面积作为衡量三县对水资源的共享程度,根据这两个指标为生态补偿金的分配进行估算。根据这两个指标的重要性,其权重相同,则生态补偿金在研究区域内分配的公式如下:
大伙房水库水源的主要来源是清原段的浑河、苏子河及社河,苏子河全长148km,其中在新宾县境内118km,流域面积2081.1km2,多年平均入库量为6.43×108m3;浑河全长169.1km,流域面积2350km2,多年平均入库水量为6.94×108m3;社河全长53.3km,流域面积468km2,多年平均入库水量为0.84×108m3。根据上式,剩余补偿金对清原县、新宾县和抚顺县的分配率为0.452、0.487、0.061。因此,水资源补偿金在大伙房水源地(恒仁县、清原县、新宾县、抚顺县)的分摊率为0.536、0.225、0.206、0.013。
2.2.2 补偿金在下游地区的分担
根据世界银行与部分国际组织的研究,居民对水资源消费的比例占个人可支配比例的3%~5%为合理区间;而根据我国权威报告研究,我国居民对水资源消费额比例占个人可支配收入2.5%~3%较为可行。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当居民水资源消费占其可支配收入的1%时,对其生活的影响较小;当居民水资源消费占其可支配收入达到2%时,居民开始关注于水价的变化;当居民水资源消费占其可支配收入的3%时,居民对水价的变化敏感。按照辽宁省水资源公报,居民年均用水量为36m3,这种情况下沈阳、大连、鞍山等七个市的居民水费支出只占其可支配收入的0.3%~0.5%,支出比例远低于可行标准,目前各地水资源相关企事业单位主要依靠政府资金补助以维持运行。另外,在考虑到水价的提高对低收入者及贫困家庭的影响,因此,对低收入者及贫困家庭应保持原有水价。
综上所述,大伙房水库生态补偿金应采取提高居民用水价格的方式收取。计算表明,需要将现有水价提高0.05元作为生态补偿金,沈阳、大连等7个市以生态补偿金在修改后的水费中的占比作为修正系数。修正系数与其收取的水费的乘积便是其应该缴纳的生态资源补偿金。在对水价进行调整后,沈阳、大连等7个市居民税费支出发生变化,具体变动之后的水费及支出比例如表2所示。
可以看到在进行水价调整之后,各市居民水资源消费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在1%以内,各市居民完全可以负担水价的提高。因此,生态补偿金的分配办法为各市对除低保户以外的居民实行水费提高0.05元。各市缴费比例为沈阳市缴纳所收水费的0.00343,大连市缴纳所收水费的0.004241,鞍山市缴纳所收水费的0.004038,抚顺市缴纳所收水费的0.00406,营口市缴纳所收水费的0.004312,辽阳市缴纳所收水费的0.003751,盘锦市缴纳所收水费的0.003315。
3 结论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生态补偿相关原理的理论基础的整理研究,以大伙房水库上游新宾县、清原县、抚顺县及下游沈阳市、大连市、鞍山市、抚顺市、营口市、辽阳市及盘锦市7个城市作为研究区域,结合流域内现状与需求对生态补偿的补偿方式、补偿途径、补偿对象以及补偿额度提出具体构想,并根据下游沈阳市、大连市、鞍山市、抚顺市、营口市、辽阳市及盘锦市7个城市现行的居民水价,确立生态补偿金适度区间,最终给出补偿主体和受偿主体的具体分配系数。
摘要:由于天然地理原因,大伙房水库水资源保护存在着“少数人负担、多数人收益,上游投入、下游得利,贫困地区负担、富裕地区收益”等不合理现象,水源地以牺牲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来确保下游地区的水资源供给。作为辽宁省中部城市群的主要水源地,大伙房水库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文章将根据大伙房水库水资源保护的资源,通过构建一套水资源补偿机制,在解决上游“温饱”问题的同时协调好下游“环保”问题,从而实现不同利益群体共同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大伙房水库,水资源,利益群体,生态补偿水平
参考文献
[1]孟浩,白杨.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10).
【生态水平评价】推荐阅读:
城市生态水平12-02
科研水平评价05-23
信息化水平评价08-25
安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12-12
副教授教师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价办法05-27
微生态评价07-15
生态水电评价05-11
生态效应评价06-12
生态效率评价08-06
生态风险评价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