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位扩展评价

2024-10-02

生态位扩展评价(共4篇)

生态位扩展评价 篇1

引言

区域创新系统越来越呈现出生态特征。黄鲁成 (2003) 首次提出了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技术创新复合组织与技术创新复合环境, 通过创新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成的系统。罗亚非在其2010年发表的《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绩效评价研究》一书中继承了黄鲁成对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定义。他们都认为技术创新主体与技术相关主体共同构成技术创新复合组织, 技术创新主体包括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企业和科研机构, 而那些不直接从事技术创新活动, 而是为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服务的政府、大学与科研机构构成了创新相关主体;创新物质条件、人文环境、自然环境构成技术创新复合环境。

本文在对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为: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由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所形成的具有生态系统特征的系统。其中创新主体包括相互支持的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 同样也应该包括区域内的政府及中介机构等相关支撑机构, 其中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主要从事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与政策创新主体主要是政府。但是作为相关支撑机构的政府与中介机构的功能与外部环境的作用更为接近, 因而政府与中介机构等在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分析中, 笔者更倾向于将其归于创新环境。创新环境包括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及创新激励约束机制。其中创新基础设施包括信息网络、图书馆、数据库、实验室等科研设施和基本条件;创新资源包括人才、资金、专利、信息等;创新激励机制是政策与法规、管理体制、市场与服务等激励约束体系的统称主要由政府与中介机构提供。

一、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评价的思路。

李自珍 (1993) 首次将生物种的生态位适宜度定义为表征种的属性的最适生态位点与表征生境属性的现实资源值之间的贴近程度, 之后构建了生态适宜度及适宜度进化动量的数学模型。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是指创新主体在一定区域内开展创新活动时, 创新主体所需的最适资源位与创新环境所提供的现实资源位之间的贴近程度。创新主体主要指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创新环境主要指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与创新激励机制。

2.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评价指标的选择。

从本质上讲, 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评价指标的选择是建立在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概念内涵理解的基础之上的。综合国内外相关区域创新系统评价指标的文献, 遵循科学性与现实性原则、系统整体性与开放性原则、可操作性与可比性原则, 本文采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经济环境及技术环境5个一级指标, 20个二级指标, 构建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

3.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评价的数学模型。

对于自然科学领域方面的研究, 其研究对象的需求生态位可以通过大量的实验得来, 即其最佳生态位的位置可以通过科学实验得出较为准确的位置, 这是其他领域生态位适宜度研究所不具备的。而对于社会经济领域的最佳生态位的位置, 大多数学者以其评价指标中的一组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来确定, 本文也是采用这种方法, 当区域现状资源条件完全满足发展的要求时, 生态位适宜度为1, 当资源条件完全不能满足其对应的资源要求时, 生态位适宜度为0。

假设有m个创新生态系统, 则Yij (i=1, 2, …, m;j=1, 2, …, n) 表示第i个创新生态系统在生态因子j上的观测数据值。首先要采用的无量纲处理方法为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 从而消除指标量纲的影响, 公式如下:

量的最大值为1。其中, ymax表示Yij (i=1, 2, …, m;j=1, 2, …, n) 中的最大值, y′ij表示第i个区域创新系统生态因子j的现实生态, Yaj (i=1, 2, …, m) 表示第j个生态因子的最佳生态位, 即: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数学模型为:

pi即表示第i个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 pi值越大,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越高, 说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提供的现实创新资源生态位与区域创新需求生态位之间的差异越小。

ε (0≤ε≤1) 为模型参数, 其值通常由pi=0.5估算出来。

由 (7) 可求出ε值。

进一步设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现实生态位为Yi= (yi1, yi2, …, ym) , 最佳生态位为Ya= (ya1, ya2, …, yam) , 则可以得到进化动量表达式 (8) , 进化动量反映的是评估对象现实生态位对其最佳生态位的趋适作用的强度, 也反映了评估对象适宜度的提升空间。

二、河南省17个地级市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实证分析

1. 数据来源。

本文选择河南省17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济源市由于部分数据无法找到所以没有包含在此次研究中。本文的数据一方面来自统计年鉴, 包括《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2011) 》、《中国统计年鉴 (2011) 》、《河南省科技统计年鉴 (2011) 》、《河南省统计年鉴 (2011) 》以及自河南省科技网 (http://www.hnkjt.gov.cn) 、河南省统计网 (http://www.ha.stats.gov.cn/hntj/index.htm) 。

2. 数据分析。

通过查阅统计年鉴及网络得到河南省各地市2011年创新主体及创新环境20个指标的原始值, 首先利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评价模型公式 (1) 对17个地市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利用标准化处理后的数值和公式 (2) 到 (7) 求出ε=0.7467, 然后将标准化处理后的数值带入公式 (3) 和公式 (8) 可得到河南省17个地市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值和进化动量值 (见下表) 。

河南省各地市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值和进化动量值

研究结论

将各地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与进化动量值的排名进行比较 (见上表) , 明确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的优劣及适宜度提升的空间, 对于各地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实践, 以及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创新政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各个地级市生态适宜度得分来看, 根据上表的排名情况将河南省17个地级市分为三类, 第一类为生 (下转178页) (上接171页) 态适宜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市, 这类地市有郑州市和洛阳市, 这说明这两个城市行对于其他地市来讲更有利于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动。第二类为生态适宜度大于0.5的城市, 这类城市包括新乡市、许昌市、平顶山市、南阳市及焦作市。第三类为生态适宜度小于0.5的城市, 这类城市包括了河南省大部分的地区, 包括安阳市、开封市、濮阳市、三门峡市、驻马店市、商丘市、周口市、漯河市、鹤壁市及信阳市, 这些地区的创新适宜度水平较低。

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进化动量值来看, 河南省17个地级市里面,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进化动量值排名高于其适宜度值排名的城市有许昌市、平顶山市、三门峡市及周口市, 说明这四个地级市具有更强的对最佳生态位的趋适强度, 可以通过对当前创新资源的整合就能达到更高的适宜度水平。

参考文献

[1]黄鲁成.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J].中国科技论坛, 2003, (1) :23-26.

[2]罗亚非.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绩效评价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0:35.

[3]李自珍, 赵松岭, 张彭云.生态位适宜度理论及其在作物生长系统中的应用[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 (4) :219-224.

[4]李文龙, 李自珍.作物生态位构建的模型及其进化惯量与动量的实验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 2002, (3) .

[5]纪秋颖, 林健.高校生态位构建的数学模型及其应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4) :69-71.

[6]周青, 陈畴镛, 张定华.浙江区域技术创新适宜度的实证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9, (4) :110-114.

生态位扩展评价 篇2

国防工业高校是国防科技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担负着为国防科技工业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和服务社会的光荣使命。国防工业高校在实施科技强军、科技兴国和科技兴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国防工业高校的研究是有必要的, 科研能力是国防工业高校的核心能力, 同时科研能力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所国防工业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1]。因此, 只有对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水平进行正确的评价、分析与总结, 才能不断地提高国防工业高校的科研能力, 不断增强我国国防科技实力, 不断增强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 促进经济的发展。目前已有一些关于高校科研能力评价的研究, 蔡吉庆等从科研的人员投入、科研经费投入、课题与学术交流、研究成果与水平、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科研基础条件和科研管理7个方面, 对高校科研能力进行评估[2]。朱文藻认为科研能力由科研势能和科研动能组合而成, 从这两个方面对科研能力进行评价[3]。张晓安等认为科研能力由科技潜在能力 (科技势能) 和科技显现能力 (科技动能) 两部分构成, 前者反映了科技运作主体创新、拥有和应用科学技术的可能性, 即它的特征是静态性、基础 (即资源) 性和历史 (即业绩) 性;而后者则反映了科技运作主体创新和拥有应用科学技术的现实性, 它的特征是动态性、运作性和现实性 (包括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性) [4]。刘兵等认为高校科研能力是科研投入、科研活动、科研成果、科研产出率及推广应用这四方面的函数[5]。然而对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评价的研究较少, 本文对国防工业高校科研的特点进行深入剖析, 对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构成要素之间的逻辑联系进行详细分析, 在此基础上, 建立一套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旨在为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2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分析

2.1 生态位理论

任何生物单元都具有“态”和“势”两个方面的属性。“态”是指生物体单元的状态, 是生物体单元过去生长发育、学习、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与环境相互作用积累的结果;“势”是指生物体单元对环境的现实影响力或支配力[6,7]。生态位是描述某个生物体单元在特定生态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地位和作用[8], 是某生物单元的“态”和“势”两方面属性的综合[9], 任何生物体单元的生态位主要取决于两点[10]:一是主体与环境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转换状况;二是主体自身的新陈代谢即主体内部各个部件运行及相互协调状况。

2.2 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构成

与生物物种类似, 高校也处在由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构成的生态环境里。生态位的基本原理同样适用于高校, 但高校具有更强的思维性和主动选择能力, 因此, 高校生态位可以从生存、发展和竞争三个层面来表现[11], 生存力描述的是“态”属性, 反映高校内部构成要素的完整性及各要素功能的完好性;发展力描述的是“态”和“势”交界面属性, 反映高校内部构成要素之间相互协调性;竞争力描述的是“势”属性, 反映高校与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流转换情况。

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是国防工业高校在生存发展和竞争中获取长期稳定竞争优势的能力, 国防工业高校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体现就在于国防工业高校生态系统中其所处的生态位。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是国防工业高校构建自身生态位的关键能力。依据生态位理论, 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就是国防工业高校拥有、适应和提升其生态位的能力。综上分析, 依据生态位理论对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进行模拟, 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由生态位占有能力、生态位适应能力和生态位进化能力构成, 如图1所示, C表示国防工业高校在三维能力CO、CA、CE综合作用下的科研能力。

3 构建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3.1 国防工业高校科研的特点

国防工业高校作为高校群体中的特殊部分, 其科研系统具有自己的特点, 它既是国防科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具有高校科研的基本特征, 由此决定了国防工业高校科研必须满足国家国防科技工业的需要, 提供军民两用高技术产品及技术, 同时也要满足高校科研的需要, 产出更多的科研成果、培养国防人才与服务社会。国防工业高校科研在国防科研系统和高校科研系统中的地位, 如图2所示。

3.2 生态位占有能力

生态位占有能力指国防工业高校占有的科研资源和科研基础的能力, 是构成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的一个重要资源基础, 描述的是国防工业高校的“态”属性, 反映国防工业高校内部资源构成要素的完整性及各要素功能的完好性。生态位占有能力包括财力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硬环境资源以及软环境资源5方面, 具体情况见表1所示。

3.3 生态位适应能力

生态位适应能力指处于某一生态位的国防工业高校对其所占有的科研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与整合从而适应其所处科研环境的能力, 即国防工业高校通过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满足国家、社会、企业与科研院所需要的能力, 该能力描述了国防工业高校生态位“态”与“势”结合的属性, 强调国防工业高校内部要素之间、内外部要素之间的相互协调性, 以及国防工业高校对其所处环境的适应性。生态位适应能力包括服务社会、科学研究以及人才培养3方面, 具体情况见表2所示。

3.4 生态位进化能力

生态位进化能力指国防工业高校通过与内外环境的交流从而拓展自身生态位的能力, 是国防工业高校与其内外部环境进行信息沟通及学习创新的途径, 它描述了国防工业高校生态位的“势”属性。科研能力较强的国防工业高校, 其生态位较高, 因此可以在国防工业高校生态系统中占据竞争优势。国防工业高校需要通过拓展其生态位来保持和提升竞争优势。生态位进化能力包括学术影响力、学校交流能力、科研创新成果水平以及科研创新成果数量4方面, 具体情况见表3所示。

5 结论

本文以生态位理论为基础, 从生态位占有能力、生态位适应能力和生态位进化能力三个构成要素的角度出发, 对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进行剖析, 构建了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旨在提高国防工业高校的科研能力, 增强国防科技实力, 增强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 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GIM NEZ V M., MART NEZ J L.Cost efficiency in the university:A departmental evaluation model[J].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2006, 25 (5) :543-553.

[2]蔡吉庆, 程理民.高校科研能力评估初探[J].研究与发展管理, 1998, 10 (2) :76-80.

[3]朱文藻.高校科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评价[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 2003, 18 (3) :40-44.

[4]张晓安, 杨庆.高校科研能力与科研持续发展[J].中国科技论坛, 2003 (6) :98-102.

[5]刘兵, 王雪莲.高等学校科研能力评估方法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3 (12) :83-85.

[6]朱春全.生态位态势理论与扩充假说[J].生态学报, 1997, 17 (3) :324-332.

[7]MAY R M.On the theory of niche overlap[J].Theoretical Popula-tion Biology, 1974 (5) :297-332.

[8]LEIBOLD M A.The niche concept revisited mechanisic models andcommunity context[J].Ecology, 1995, 76 (5) :1371-1382.

[9]万伦来.企业生态位及其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4 (1) :73-78.

[10]王刚.关于生态位定义的探讨及生态位重叠计测公式改进的研究[J].生态学报, 1984, 4 (2) :119-127.

生态位扩展评价 篇3

生态位(Niche)是现代生态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指生存环境所能供给或所能利用的各种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的总和。在生态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态位适宜度模型,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口、作物、城市发展等方面[1,2,3,4],而应用于土地特别是土地多宜性评价的研究不多[5]。

由于生态位适宜度能够较好地反应不同作物对其生境条件的适宜程度,因此本文以江西省鄱阳湖及周边经济区园地为研究对象,从园地的多宜性角度出发,运用GIS技术,对研究区的茶叶和雪梨两种作物的生态位适宜度值进行分析。

2 研究区域与研究思路

2.1 研究区域概况

鄱阳湖位于长江之南,江西省北部,它是与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等五大河流尾闾相接似盆状的天然凹地,受江、河水位制约水量吞吐平衡而形成的连河湖。鄱阳湖地区包括7个设区市共29个县(市、区),总面积39699km2。其中宜园土壤资源主要分布在奉新、高安等县的岗坡地上,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丰富,pH值4.8—6.4,面积较小。

2.2 研究思路

根据已有资料,首先确定以1∶25万土壤类型图为基础;其次结合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将茶叶、雪梨作为评价目标,参照有关资料和选取原则,确定选取评价的因素因子,构建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因素因子的最终权重;然后依据相关的评价资料并结合作物本身的情况,确定两种作物各因子的最适宜值;再运用ArcGIS9.0技术将各因素因子图的属性信息提取出来,并结合权重值,计算出各评价单元的生态位适宜度综合分值(即NF值);最后应用自然断点法对各单元值进行划分等级,统计不同等级之间的面积,评价作物的单宜性和多宜性,输出综合评价图。

3 生态位适宜度模型

在Hutchinson的“n维超体积"生态位概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态位适宜度,是指作物的现实资源位与其最适生态位之间的贴近程度,用于表征作物对其生境条件的适宜程度[6]。其主要处理步骤为:①确定作物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理化分析获取各因子的实测值,构成作物的一个现实资源位;②获取满足各作物的最佳生境条件即相对作物而言各因子的最适值;③计算在一定的环境中,各作物的适宜性指数值;④通过相关计算模型计算生态位适宜度值的大小,确定该环境条件下的最适作物。目前常用的计算模型有限制因子、加权平均、希尔伯脱空间等模型。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作物对资源环境的要求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资源有一个适宜值,其值越丰富越好;第二类是在资源可供给的范围内存在一个适宜区间,它既不能低于一定值也不能高于某个值。资源供给过少或过多均将成为限制因素,因此可应用下列模型计算适宜性指数值。根据数据套用计算模型,然后再采用加权平均模型,其公式为:undefined评价单元;j=1,2,3,…,m 评价因子)。式中,NFi为评价单元i的综合评价分,Xij为评价单元i第j个评价因子的适宜性指数(得分),n为单元数,m为评价因子数,Wj为第j个评价因子的权重。

4 江西省鄱阳湖及周边经济区园地多宜性评价

4.1 茶叶、雪梨单项适宜性评价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系数:影响园地适宜性的因子有很多,本研究在参考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以确定选取一定指标的原则:①应对园地的适宜性有较大影响;②评价区内差异较大、相关性较小;③应以稳定性因子为主,但对农业生产影响大、变化规律明显的不稳定性因子也应考虑在内;④为实现定量评价,尽可能选择可测量的因子。基于上述原则,在参考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确定本研究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以茶叶、雪梨作为评价目标,确定以有机质、全氮、全钾、全磷、pH值、海拔高度、坡度、坡向(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基本条件)作为参评因子,其最终的权重值见表1。

确定评价指标的最适值:对作物而言,很难确定各指标的最适值。但一般来说,某些指标如pH值存在一个最适宜区间,多或少都将成为限制因子,其它指标则是越大越好。因此,本研究依据FAO《土地评价纲要》中关于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原则、方法和有关作物的资料,确定各因子指标的最适值。

计算作物生态位适宜度值:①运用ArcGIS 9.0软件中ArcScene的3D Analyst 工具模块Surface Analysis功能对数字地面模型TIN进行坡度、坡向、海拔高度信息的提取。②以土壤类型图为评价基础图,运用ArcGIS 9.0软件提取出各因子矢量图的属性信息(即各因素因子矢量图的tables),在表中新增字段Xi(作物的适宜性指数),运用生态位适宜度法与最适宜值进行比较,得到Xi值(保存)。③运用ArcGIS 9.0中ArcScene中的Conversion Tools 的to Raster功能将字段Xi转变成栅格数据格式。④应用ArcGIS 9.0中的ArcScene中Spatial Analyst Tools 模块的Zonal Statistics功能,统计方法为Mean,分别对土壤类型图(分类区数据层)和转化成栅格形式图(统计数据层)进行各个单元数据信息的统计。⑤在ArcGIS 9.0中的ArcMap视图中,再将经过分类统计后所得到的各个因素的栅格数据中的各种属性表运用Joins and Relates功能以相同的字段名(ID号)连接在一起,并在此连接表中新建字段NF,用field Calculator计算器结合各个因子的权重值输入加权求和的公式,计算出各评价单元的综合评价分值(即NF值)。应用上述方法,我们得到了各宜园土壤单元的茶叶、雪梨的NF值范围。对茶叶和雪梨的NF值,我们利用ArcGIS 9.0提供的自然断点法(natural breaks)自动分成4级,划分单作物的适宜等级,确定各个级别的NF数值变化区间。因为在土壤类型图中含有各个宜园土壤单元的面积,所以在join之后的导出属性表对应各个宜园单元的NF值都有对应的面积。在此表(select by attribute)中建立查询(building a query),即各个级别的数值区间,再应用 Excel软件统计出各个级别的总面积,见表2。

4.2 茶叶、雪梨多适宜性评价

以各作物的生态位适宜度值和级别为基础,通过比较不同作物的NF值,根据一定的原则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最适宜种植作物的拐点数值;将所有园地的适宜性分为均适宜、适宜、临界适宜、不适宜4级。对茶叶、雪梨的NF值进行分析比较后,运用 Excel 进行不同等级的面积统计,对作物进行多宜性评价,得到综合适宜性结果,见表3。

5 小结

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的生境环境整体较好,对两种作物的适宜性都比较强。通常不规则三角网TIN是将按地形特征采集的点连接成覆盖整个区域且互不重叠的按一定规则构成的不规则三角网。不规则三角网具有以下优点:不改变原始数据和精度;能够插入地性线以保存原有关键的地形特征,以及能很好地适应复杂、不规则地形,能够更精确地反映复杂的地形[7]。因此,在坡度、坡向、海拔高度信息的提取中,较真实地反映出地物信息和生境环境。评价单元的划分应以影响土地质量的关键性因素为依据,以土壤类型图中的界线为行政界线。耕作田块的界线不一致或与地块的权属界线不一致,其评价结果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而且在土地评价图的综合编制过程中将导致工作量较大,处理较复杂[8]。

生态位适宜度理论和定量分析方法,是对经典生态位理论的深化和发展。本文将该种理论与方法引进园地的多宜性评价中,进行了一种有益的探索,但生态位适宜度模型作为一种新的方法还不成熟,特别是生态因子最适值的确定方法和 NF 值的模型拓宽两方面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研究和检验。

参考文献

[1]李自珍,惠苍,徐中民.沙区植物生态值构建的数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J].冰川冻土,2002,24(4)∶387-392.

[2]李自珍,李文龙.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农田水肥条件对作物生态位适宜度和产量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03,23(1)∶28-33.

[3]廖红娟,徐建华,岳文泽.城市生态系统适宜度的时空对比分析[J].生态科学,2003,22(4)∶300-304.

[4]张侠,葛向东,濮励杰,等.土地利用的经济生态位分析和耕地保护机制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2,17(6)∶677-683.

[5]欧阳志云,王如松,符贵兰.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及其在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J].生态学报,1996,16(2)∶113-120.

[6]于婧,聂艳,周勇,何佑勇.生态位适宜度方法在基于GIS的耕地多宜性评价中的应用[J].土壤学报,2006,43(2)∶190-196.

[7]赖鸿斌,李永树.基于不规则三角网的DTM若干问题的探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4,23(2)∶90-93.

生态位扩展评价 篇4

一、生态位理论及相关应用

(一)生态位理论

生态位是群落生态学中的重要概念,学者们对其定义一直存在较多争议。其概念界定大致可归为三类:1.格林尼尔(Grinnell,1917)的“生境生态位”,即为物种的最小分布单元,其中的结构和条件能够维持物种的生存。2.埃尔顿(Elton,1927)的“功能生态位”,即生态位应是有机体在生物群落中的功能作用和位置,其被看作物种在食物网和营养链中的位置。3.哈奇森(Hutchinson,1957)的“超体积生态位”,其对上述概念有所发展,认为生态位是一个允许物种生存的超体积,他将生态位分为基础生态位(若生物处在无任何竞争者和捕食者的空间中占据的全部空间)和现实生态位(当竞争出现时,必然使该物种只占据基础生态位中的一部分)。[1]综合上述定义,基本包含一个共同思想,即“生态位是物种在特定生态系统(或种群)中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相对地位和作用。”[2]生态位理论建立在生态位概念之上,包括生态位态势、宽度、重叠、移动及分离理论等。[3]其中,生态位态势理论在高校定位及发展研究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其认为任何生物单元主要包括“态”和“势”两方面属性。“态”表示生物的生存状态(如个体数量、资源占有量、适应能力、智能水平等);“势”表示生物对环境的现实影响力或支配力,如能量和物质交换速率,占据新生环境的能力等。[4]

(二)生态位理论的应用

生态位理论将高校放置于一个生态系统中进行研究,为探讨高校评价及发展定位相关问题提供多维视角和结构化的分析框架。如有学者基于生态位态势理论、信息生态位理论等框架,提出了高校核心能力综合评价方法、高校社团评价体系和学科建设评价模型等。还有学者在生态位理论的指导下,以促进黑龙江高等教育合理分流为价值取向,探讨了黑龙江高等教育定位现状、影响因素,建议当地应该构建层次多样,特色鲜明大学生态体系作为黑龙江高等教育分流定位的战略目标。[5]

根据上述生态位理论应用,本研究选用生态位态势理论分析大学排名体系,作为探讨高校评价及发展策略的基本框架:将大学排名体系看作一个生态系统,每所大学在其中都有自己特定的“生态位”,即是指在进行排名的过程中,各类大学在各个指标上拥有相对应资源以帮助其在排名中获得最大优势,进而使其在经历生存、发展和竞争后处于相对稳定的生态定位。排名中的指标从不同侧面对各个高校生态位的形成和变动产生影响。通过分析排名生态位变化,了解高校排名体系的生态环境,从排名生态的角度为高校发展提供发展策略和建议。

二、THE排名生态位结构及评价分析

(一)THE排名生态位结构

THE指标体系主要涉及包括5个一级指标,即教学(Teaching)、国际展望(International Outlook)、科研能力(Research)、论文引用(Citations)和工业收入(Industry Income)。在一级指标之下,共有13个二级指标(表2-1)。[6]

结合生态位态势理论,在THE排名系统中,“态”(生存力)属性是反映高校内部构成要素的完整和各个功能要素的实现能力,主要包括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等,描绘高校基本状态。“势”(支配力)属性是反映高校与环境之间物质、能量、信息的转换情况,主要包括国际展望、论文引用和工业收入等,体现高校的综合办学实力、资源整合能力和社会适应度。对于高校而言,“态”与“势”之间交互作用。一所高校若想保持较好的排名,维持自己的生态位,就必须营造一个有利于生存、竞争和发展的环境。[7]基于此,本研究拟定了THE排名生态位结构(图2-1)。

(二)THE世界大学排名生态位评价分析

基于上述THE排名的生态位结构,对本研究重点关注的100所高校进行分析,其生态位得分=(教学*0.3+科研能力*0.3)+(国际展望*0.075+论文引用*0.3+工业收入*0.025)。其排名生态位相对稳定和波动较大的6所高校情况如下:连续6年都处在前100名的高校共有66所,其中生态位相对稳定的前3所高校为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和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排名生态位波动频率较大的3所高校为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伦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和哥廷根大学(University of Göttingen)(图2-2、图2-3)。[8]

注:C代表加州理工学院;S代表斯坦福大学;N代表西北大学

注:L代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G代表哥廷根大学;K代表伦敦国王学院

从图2-2,图2-3来看,THE排名生态位结构中,“态”和“势”属性对大学排名位次的变化发挥不同作用。

1.“态”(生存力)属性——提高排名

在排名生态位系统中,“态”属性是高校的生存力,在THE排行榜中以教学和科研的能力指标为代表。当“态”属性得分提高时,生态位得分增长,排名有所提升;反之,排名将较为明显地下降。如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和伦敦国王学院在“态”属性得分增长后,排名和生态位得分都有所提高,分别从2010年的86名(59.48分)和77名(60.08分),上升到2015年的23名(81.82分)和27名(78.27分),从前100所高校的后1/3提升到了前1/3。而哥廷根大学在近6年的排名竞争中,“态”属性得分明显下降,其处在要“出局”世界前100所高校的境况。总之,高校的“态”属性是其基本状态的反映,为高校提升其水平提供基本保障,不能忽视教学和科研属性在高校发展中的基本功用。这也是排名波动较大3所高校一直致力于提升其“态”属性得分的原因所在。通过增强“态”属性,得以在前100所高校序列中生存,为获得最佳生态位提供基本保障,进而稳定其在世界大学中的地位。

2.“势”(支配力)属性——稳定排名

在排名生态系统中,“势”属性是高校的支配力,在THE排行榜中以国际展望、论文引用和工业收入指标为代表。当高校“势”属性得分变化时,高校排名稳定性就会发生较大变化。即使“态”属性得分出现一定波动,甚至降低,也并不对排名稳定性造成较大影响。如3所排名相对稳定的高校,即加州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和西北大学的“态”属性得分略有下降,但“势”属性得分稳定增长,因此,这3所学校生态位较为稳定,排名波动较小。另外,伦敦政治经济学院2012—2014年的排名相对稳定,尽管其“态”属性得分从45.48分下降到41.48分,但“势”属性得分稳定增长,从27.56分上升到28.96分,总体上其在世界大学中的位次稳步提升。可见,提高科研和教学水平并不是高校增强实力、提高排名位次的唯一路径。

总体而言,“态”和“势”并不完全单方面影响排名的提高或稳定性,二者相互影响,共同决定高校在排名系统中的位次。如在3所排名生态位波动较大的学校中,2010年哥廷根大学“态”属性并未获得最高分,但由于“势”属性的绝对优势,使得其在3所高校中位次最高。

三、结论及发展建议

从生态位态势理论对THE排名体系分析可知,“态”属性,即生存力是提高高校排名的重要因素;“势”属性,即支配力是高校稳定排名的重要因素。两种属性相互作用,使得高校趋近其最佳生态位,获得最优排名。在排名生态位形成的过程中,“态”和“势”属性的发展引导了高校未来发展投入的重点,不同投入将带来排名生态位及位次的差异。第一,当高校“态”属性已经达到该校最佳状态时,如排名相对稳定的前3所高校,它们会将资源更多投入到“势”属性,即加大对国际交流、论文引用和工业收入方面的支持,重视学校内部成果转化,这将帮助稳定其所在生态位,在排名中处在优势位置。第二,当高校“态”属性并未处于优势状态时,如3所排名波动较大的高校,如果资源有限且投入分散,就会较难平衡好“态”和“势”之间的资源配置,容易出现生态位竞争或重叠现象,高校生态位和排名均不稳定。

高校在竞争世界大学排名位次过程中,其自身已有生态位和位次体现出不同的发展需求,对于如何采取策略达到最佳生态位并获得最优排名而言,不能一概而论。高校不应仅追求已有指标的评价导向(教学和科研能力指标权重达60%),而牺牲了自身发展特色。盲目加大对“态”属性投入,会使得“态”属性层面资源竞争更加激烈,进而忽略其他方面有效投入和长远发展。另外,我国一直在积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在近期发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多年来,通过实施“985工程”“211工程”等高水平大学工程建设,有一批高校已经取得巨大发展,但我国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学校数量仍然极少。基于上述分析,我国高校要在世界大学之林取得较好的位次和发展,不应只一味追求对教学和科研等具体指标的投入,可以通过找准自身生态位,从“态”和“势”属性结构上对其各个要素进行科学评价,确定适合自身发展的目标。然后以此为导向,结合自身强势和特色投入相应资源,突显特色以拓宽排名生态位,选择最优发展策略,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特色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注释

1[1]李明武,何文兵.竞争排斥法则与零售业的错位经营[J].环渤海经济缭望,2004,(10):19.

2[2]纪秋颖,林健.生态位理论在大学定位中的应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3):45.

3[3]姜晓璐,徐明稚,张丹.生态位视域下高校发展路径的选择及实现[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3):18-19.

4[4][7]纪秋颖,林健.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高校核心能力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6,(9):146.

5[5]崔艳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大学排行评价方法的改变[J].大学(学术版),2010,(9):76-79.

6[6]顾雨竹.THE排名指标体系研究——兼与QS排名指标体系的比较[J].大学(学术版),2013,(12):65-66.

上一篇:招生情况下一篇:电路板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