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生态评价

2025-01-02

教学生态评价(精选10篇)

教学生态评价 篇1

教育生态学从生态学的视角来探讨教育系统内部规律,其存在的依据,教育系统是由作为活动主导要素的人和各种教育环境构成的一个人工生态系统,且系统内部各种活动符合生态规律。音乐课堂教学评价作为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也是由教育情景中人(教师和学生)与环境(教室及其中的设施)互动而构成的生态系统,也符合生态系统规律。因此,有必要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来研究音乐课堂教学评价。

一、对教育生态学的认识

教育生态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一门教育边缘学科,它是教育学与生态学相互渗透的结果。教育生态学依据生态学的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和协同进化等原理与机制,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进而掌握教育发展规律,揭示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方向。简而言之,教育生态学是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

“生态”一词源于希腊语,原意为“住所”或“栖息地”。“生态学”自1866年由德国动物学家海卡尔首次提出,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海卡尔将生态学定义为:“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1932年,美国教育学者沃勒在其著名的《教学社会学》中提出“课堂生态学”的概念,“生态学”一词正式在教育研究中使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1976年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正式提出了“教育生态学”一词,并列专章进行讨论。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主席托斯顿·胡森对此曾高度评价,认为这对发展跨学科研究,开拓教育科学新领域是个重要贡献。之后,教育生态学的研究在全球掀起热潮。1977年,英国学者埃格尔斯顿出版了《学校生态学》,以研究教育资源分布为宗旨;斯坦福大学的艾斯纳在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学报》上发表了《教育改革与学校教育生态学》;波特兰州立大学的鲍尔斯教授等人多年来则坚持研究生态危机给文化、学校的教学、课程等带来的影响,等等。

我国的教育生态学研究最早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系的方炳林教授进行了有关教育生态学的研究,并出版了《生态环境与教育》一书。大陆学者对教育生态学的研究又更晚一些,1990年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吴鼎福教授出版了《教育生态学》一书,开创了研究大陆教育生态学的先河。然而,从总体上看,我国的教育生态学研究还处于初级研究阶段,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研究音乐课堂教学评价,寥寥无几,因此,如何把教育生态学的原理和规律运用到音乐课堂教学以及教学评价问题的解决上,是发展音乐教育事业的关键因素。

二、音乐课堂教学评价何以成为“生态系统”

所谓“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与周边环境组成的功能整体。一般具备连续性、稳定性、发展性。教育生态系统是生态系统的子系统,通过审美能力培养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并让他们保持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它是一个有机整体, 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那么,作为教育生态系统中的音乐课堂教学评价,如何体现“生态系统”意义呢?

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是利用所有可行的评价技术,对音乐课堂教学所预期的一切效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他以音乐教育的价值观为标准,以达到音乐教学目标的程度来测量音乐教学成绩和效果,他要求教师对音乐教学和学生对音乐学习做知、情、意各方面全面性的考察。音乐课堂教学评价一般由几部分组成:

1、按照教育生态学的原理,师资队伍是一个生态系统,教师的数量、质量、梯队结构以及团体生态情感智力水平是这个生态系统的主导因子,也构成了师资队伍的生态环境。音乐教师数量的不足或过剩、教师质量的不高或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水平不高,教师过于集中、教师梯队出现断层、学缘结构过于单一以及教师团体生态情感智力水平较低(教师间缺乏协作精神、团体凝聚力、团体士气、团体物质和精神价值取向和良好的人际关系)都会影响课堂教学评价工作的开展。

2、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是音乐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音乐教师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由于教学经验、教学能力、业务素质等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方法,解决好不同类型的音乐课堂教学评价和协调好他们之间的矛盾,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生态学依据生态学的原理(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等原理与机制),研究各种生态现象及成因,进而掌握教育发展的规律,揭示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3、我们称间接影响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活动的生态因素为“无机”环境生态因子。其中包含物理生态因子,如教室的颜色、光线照明、噪音、温度等课堂教学环境、教室的课桌安排与学生的座位编排以及班级人数等都是课堂环境的组成部分。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教室内各种家具(桌椅等)的布置,特别是学生座位编排的空间对学生的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座位应由方方正正的插秧变成半圆、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从空间上体现艺术性,营造课堂气氛,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态度和课堂参与产生一定的影响有。人为生态因子, 如教材和课程编写、各类教育法规、教育管理规章制度及其实施,等等。

三、教育生态学对音乐课堂教学评价的审视

怎样的课堂教学评价才符合音乐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新课程理念,成了音乐课程课改中的关键问题?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的教育生态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音乐课堂教学评价的新视野。通过借鉴教育生态学的有关原理、规律等可以改变我国基础教育的音乐课堂教学评价,使其更适合我国的整体教育环境,本文试图从以下几点考虑:

1、在教育生态系统中,几乎所有的生态因子都会成为限制因子,都会起限制性副作用,只是所起的程度大小不同而已。课堂教学是一个生态系统,教师的数量,质量、梯队结构以及教学环境都是这个生态系统的主导因子。因此,如果教师的质量不高,或者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的教师都在“好学校”上课,那么教师梯队将出现“断层”,进而影响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和开展。所以,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质量,就必须从主导因子入手,对音乐教师的招聘和任用要采用“宁缺毋滥”的原则。

2、在教育生态系统中,对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教师,对其课堂教学评价要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如新教师由于工作时间不长,课堂教学缺乏经验,上课有时考虑不周的地方是在所难免,对他们的课堂教学评价,一般不可要求过高,但评价必须全面,必须体现指导意义。对骨干教师课堂教学评价重点应放在教学思想观念评价、技能评价、过程评价等方面。通过课堂教学评价,带领骨干教师学会评课,才能通过承担指导一般教师上课的任务,才能总结好教学经验、上好示范课,才能通过评课来指导别人上课,这样的骨干教师就具有了辐射作用。因此,音乐课堂教学评价的类型应包括综合评价与单项评价、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效果评价与过程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标准参照评价与常模参照评价。

3、创建和谐的课堂教学评价环境:这里的“环境”可分为人为和“无机”。人为的环境是指可以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启学生潜能的民主师生关系,即轻松的课堂气氛与和谐的学习风气,这种环境是由师生共同营造的。“无机”环境是指舒适的物理环境、合理的教室布置与座位编排以及适量的班级人数,这种环境主要由学校组织。本文主要介绍人为环境,他们分别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民主的环境。教师充分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自主地位,真正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与学生平等交流,对学生宽容。(2)愉悦的环境。音乐教师能很好地利用音乐的“愉悦性”、“可欣赏性”这些特点,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情绪,激发他们的创新灵感。(3)激励环境。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十分强烈,教师应充分注意学生的这一心理需要,在创新过程中,多给激励,让他们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使其从中体验到成功与快乐。(4)竞争的环境。教师应善于让学生形成和谐的比学赶帮的学习风气。这种良性竞争,可使学生积极地去探索、开拓,在不断追求新目标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水平。

音乐课程改革使音乐课堂教学评价在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评价指标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教育评价工作者来说,从教育生态学的视野来探索新的评价标准,实践新课程理念,显得至关重要。希望越来越多的人们能关注和重视音乐课堂教学评价,同时,也希望通过对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改革其存在的弊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推动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摘要:课堂是教育情景中人 (教师和学生) 与环境 (教室及其中的设施) 互动而构成的基本系统。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 以及对构成课堂教学过程各要素作用的分析和评价。教育生态学是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 笔者以为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研究音乐课堂教学评价, 有利于协调教学评价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 有利于音乐新课程的实施。

关键词:音乐,课堂教学,教学评价

参考文献

[1]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2]任凯白燕《教育生态学》[M].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2.

[3]音乐课程标准研制组.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4]陈旗敏.《教育生态学视野下的课堂教学评价》[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教学生态评价 篇2

摘 要: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后的生态效益关系到经济、社会、人文等多个方面,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生态效益的评价也是一项综合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不仅会打破土地资源原有的状态还会产生或利或害的影响。本文以庆阳市西峰区董志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货币化的方法,对比分析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前后研究区生态效益的变化情况,得出实施前生态效益货币化价值为800 018.8元,实施后生态效益货币化价值为923 159.1元,实施后其价值增加了123 140.31元(增加率15.39%)。说明土地整理项目实施生态效益显著。

关键词:土地整理;生态效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西峰区董志镇

中图分类号:F311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03.016

土地整理项目涉及田、路、林、村等多个工程领域,对区域内的水资源、土壤、植被、生物等环境要素及其生态过程产生短期的影响。我国土地整理侧重于增加耕地、优化农业结构、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忽视了生态效益,对生态效益的评价多以正面的定性描述为主,不能客观反映项目实施对项目区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1]。生态效益评价作为土地整理项目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区域内长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的保证,所以对土地整理生态效益的研究进行是必要的,并且要重视土地整理中的生态环境及效益,确保耕地质量、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实现土地的生态可持续利用。

我国土地整理项目开展之久,但其实施后效果如何、会产生怎样的效益、该如何衡量他的成功?近年来,对土地整理项目的效益评价并没有统一的评价体系,但国内专家学者在研究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土地整理生态效益的研究,张晓锁等[1]应用模糊关系合成原理对生态环境效益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甘晓琳等[2]采用能值分析法对农地整理的生态效益评价;李正[3]采用直接市场法、替代市场法进行生态效益评价;樊敏等[4]构建了土地整治项目生态效益云模型,计算出生态评价因子分值;陈俊等[5]以半定量的方法对土地整理的三大效益进行评价等。

1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来源

1.1 区域概况

庆阳市西峰区董志镇地处东经107°33′53″~107°36′17″,北纬35°35′23″~35°36′57″,项目区包括罗杭村、野林村、庄头村,总面积384.21 hm2,属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总体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形高低起伏不大,地势较平缓。最高点海拔1 312.84 m,最低点海拔1 241.65 m。气候属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四季分明,受季风影响,多年平均降雨量530 mm左右、年平均蒸发量1 452 mm左右。年平均气温9.5 ℃,无霜期158 d。种植结构较为单一,以粮食作物为主,冬小麦和玉米一年一熟是普遍的种植模式。经营相对粗放,耕地产出率较低。土壤主要为黄绵土,肥力水平较低,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植被稀少,缺少基本的、系统的农田防护林。自然灾害频发,主要以旱灾、霜冻、暴雨和冰雹农业气象灾害为主。

1.2 数据来源

本文所需基础数据来源于庆阳市西峰区董志镇土地整理项目,主要是项目实施前后的土地利用现状变化的数据。项目实施前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通过实地调研和规划设计人员的协助,项目实施完成后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来源于对土地利用现状图、施工图和竣工图的分析和处理。

根据西峰区第二次全国土地大调查成果图和项目区1∶10 000详查图得出项目区总面积是384.21 hm2。具体的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前后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见表1和表2。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 论

从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前、后生态服务价值变化图表上来看,森林、农田、湿地的生态服务价值都增加了,其中农田的生态服务价值增加最多,即增加了98 067.96元。因为对项目区的其他草地进行了开发,对废弃居民点和一些设施农用地进行复垦,将其全部变为耕地,增加了农田面积。森林的生态服务价值增加,是因为研究区实施了农田林网工程建设,田间道路两侧和沟边种植中槐和刺槐共14 477株。西峰区董志镇罗杭村原有的生态系统比较脆弱,通过开发复垦,重新建立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新生态系统,使得绿色植被覆盖有所提高和改善。湿地生态服务价值增加是因为修建沟渠,沟渠面积增加了。

计算结果显示,项目区在整理实施前生态效益货币化价值为800 018.8元,实施后生态效益货币化价值为923 159.1 元,实施后其价值增加了123 140.31元,即土地整理项目生态效益货币化值为123 140.31元,增加率为15.39%。由此说明,西峰区董志镇罗杭村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不仅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完善田间基础设施,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而且还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效益,起到了对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作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2 讨 论

庆阳市西峰区董志镇罗杭村生态效益的提高充分说明了该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是以项目科学规划、严格实施管理等为前提的,没有只因注重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忽略生态效益。而是在保证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都有所提高的基础上,重点结合了当地生态环境脆弱、植被稀少的特征,从生态效益对环境保护正面影响出发,规划和设计的土地整治实施方案正确合理。

因次,要确保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生态效益的稳步提高和呈良性可持续发展,建议在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前后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科学规划、合理实施和加强管理。在确保规划设计方案科学的前提下,合理实施土地整理各项工程,同时注重加强施后对各工程用途的管理,如对防护林的管理和抚育,及时进行林木的补充与更新等。第二,要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均衡协调发展。应该让人们意识到土地整理不只是片面的增加土地面积,更应该保护好区域内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才能有助于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三,村域范围要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镇域范围要着力建设生态保护设施。保证绿色基础设施和生态网络的连通性以及绿色生态空间的开放性。第四,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统一生态效益评价体系,使土地整理有法可依。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立法工作,以法律形式加强土地整理工作,建立从工程立项、工程实施以及工程验收的一系列法律法规体系,确保土地整治项目切实可行。

参考文献:

[1] 张晓锁.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土地整理生态效益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2.

[2] 甘晓琳.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2.

[3] 李正.喀斯特地区土地整理景观生态与效益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1.

[4] 樊敏,刘耀林,吴艳娟,等.基于云模型的土地整理生态影响评价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8,33(9):986-989.

[5] 陈俊, 侯鲁川.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川中丘陵区土地整理研究[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5(12S):18-20.

[6] COSTANZA R. 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J]. Nature, 1997, 38(7):253-260.

[7] 谢高地,鲁春霞,成升魁.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J].资源科学,2001,23(6): 5-9.

[8] 谢高地,甄霖,鲁春霞,等.一个基于专家知识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化方法[J].自然资源学报,2008,23(5): 911-919.

[9]黄湘,陈亚宁,马建新.西北干旱区典型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J],2011,26(8):1364-1376.

[10] 谢高,鲁春霞,冷允法,等.青藏高原生态资产的价值评估[J].自然资源学报,2003,18(2):189-195.

[11] 肖玉,谢高地,安凯.莽措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济价值变化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3,16(9):1 745-1 750.

[12]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

教学生态评价 篇3

1教育生态学概况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 一些学者将生态学原理和方法运用到教育研究中。1932年美国教育学者沃勒 (W. Waller) 在其著作《教学社会学》中提出了“课堂生态学”的概念。1976年,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者雷克明 (L. A. Cremin) 在其著作《公共教育》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教育生态学”的说法。70年代召开的有关人类环境问题的三次国际会议促进了教育生态学的研究。此后, 许多学者对人类生存的宏观环境和教育之间的互交关系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李森、王牧华、张家军, 2011:1-3) 国内学者对教育生态学的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 并有相关的专著相继出版, 对课堂生态研究从本世纪初才逐步展开。 (孙芙蓉, 2013:10)

教育生态学研究一般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的研究探讨社会整体环境与人类教育活动的关系, 微观层面的研究则关注学校和课堂教学。其中, 课堂生态研究是教育生态研究在微观层面上所要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 是课堂研究的一条新路径。 (范国睿, 2000:31)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 课堂生态系统是由教师、学生、课堂生态环境等基本要素在特定空间组合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动态开放的系统。作为一种特殊生态存在的课堂生态应该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和谐性、协变性、可持续发展性等主要特征。课堂生态研究关心的就是课堂中教师、学生、课堂环境等因素的特点以及彼此因师生活动而形成的相互关系。

2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适当的教学评价不仅能让教师确切了解教学效果以及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但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来看, 当下中职英语的课堂评价普遍存在生态失衡的现象,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评价主体单一

在中职英语的课堂教学中, 多数教师习惯于对学生在英语学习上表现出的困难或是学生对于老师提问的回答立刻作出评价, 对学习重、难点也是极少让学生进行讨论而由教师来进行归纳总结。学生在课堂教学评价这一环节中几乎没有参与, 学生没有成为评价的主体。

(2) 评价手段机械

在中职英语的课堂教学评价中, 往往是老师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即刻口头点评, 缺少讨论发现式的互动评价方式;对学生完成的书面作业习惯用对错或分数表示, 学生通过评价只知道答案或分数高低, 却不清楚问题在哪里, 不利于学生学习的全面提高。

(3) 评价内容简单

由于中职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不好, 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 中职英语教师更倾向评价学生是否学会、掌握了英语知识或技能, 而不管学生是怎样学会的, 对学生在情感、态度方面的发展变化则缺乏相应的评价或不重视。

3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生态失衡原因分析

(1) 教学观念陈旧

由于对中职英语的教学大纲还未完全理解透彻, 一些教师特别是一些年轻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倾向于像讲授中学英语一样单纯讲英语知识和应试方法, 忽视综合能力的培养。尽管中职英语教学不像中学英语那样看重分数, 但“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理念使本已承受挫折感的学生更加缺乏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必然导致教学评价不适应中职英语教学的客观要求。这样的中职英语教学过程阻碍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全面培养与发展, 难免会产生“花盆效应”, 破坏了以促进生命个体和谐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生态系统, 无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中职英语教学也就丧失了其真实的价值。

(2) 课堂人际关系单一、孤立

由于中职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普遍基础较差, 对老师的提问很难给出正确的答案;同时, 由于缺乏自信, 在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作为课堂生态主体的学生和老师之间因缺乏互动与对话, 师生的课堂关系表现为单向特征;学生之间也因缺乏合作与交流的机会, 学生间的课堂关系表现出孤立的特征。课堂生态主体之间不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得课堂评价的主体往往只是老师一方, 缺乏多元化的参与。

(3) 课堂环境局促

根据教育生态学中的耐度定律和最适度原则, 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个体和群体对所处环境中的各种生态因子师改进教学, 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目前中职英语的课堂评价模式主要还是以对作业或课后习题的点评为主, 学期评价则是以期末考试成绩作为主要评判依据。教师对练习的点评往往不够全面深入, 而考试评价的方式属于终结性评价方式, 也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和真实的英语使用水平。片面化的教学评价对教学失去了指导意义, 不利于学生对自身英语水平的全方位了解。

生态化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构建

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 中职英语课堂也是一个有机统一的微观生态系统, 是由作为课堂生态主体的教师和学生以及课堂生态环境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统一体。教学评价生态化是指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评价模式向多元化的评价系统的转变, 使课堂体现系统性、平衡性、开放性、共生性、可持续发展性等生态特征。要实现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生态化, 应为生态化创造条件, 并从多个方面改进完善评价体系。

(1) 为生态化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评价创造条件

第一, 要更新观念, 贯彻教学大纲精神。充分学习《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 领会其中的指导思想。应认识到中职英语课程是一门实践课程, 强调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在课程发展中的作用。教学不以培养系统的学科知识为目标。除知识和技能以外, 中职英语强调职业道德、文化素养、情感态度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强调培养学生在生活和职场情境中的语言应用能力, 强调将社会需求和英语课程需求与学习者需求有机整合。中职英语课程的设置、教学与评价因此不仅要关注该学科的基本内容, 而且要关注学习者需求和社会需求。 (王笃勤、贺伟华, 2012)

第二, 重塑课堂生态主体间的关系。老师调整自身的课堂定位, 从课堂的“掌控者”转变为课堂的引导者、参与者、获取知识的“储备库”。通过组织课堂表演、场景模拟、问答等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堂互动来建立互利共生的师生关系;通过小组协助、讨论、辩论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建立和谐共助的生生关系。

第三, 改善课堂气氛。首先, 应充分利用课堂环境。在现有情况下, 教师很难选择教室的大小、室内的装潢色彩等影响课堂物理环境的生态因子, 但可以根据每堂课的教学要求和目的采用不同座位安排形式。比如, 在小组讨论时, 让学生组成不同的小组围坐成环状;在正反观点辩论时, 排成对坐的两排。这样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其次, 应注重通过言语行为创建良好的交流氛围。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多用激励、有趣的语言, 营造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使课堂成为发展学生潜能的场所。

(2) 促进中职英语教学评价生态化

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应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策略上进行探索, 建立适应中职学生特点和中性, 促使教师反思、改进教学设计。在教师对学生、学生对自己、学生对学生、学生对老师的评价过程中, 学生和教师都成为了课堂评价中的主体, 形成了平等且相互依存的生态关系。

2) 评价内容多样化。中职英语的特点决定了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不能只局限于学生的书面考试成绩, 还应运用生态学的理念, 充分重视学生的个体特性和可持续能力, 按多元化标准来进行教学评价, 关注中职学生的学习需求与社会需求的结合。例如, 根据学习、就业目标, 对旅游服务类的中职学生更应该重视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交流能力的评价, 对工程类的中职学生则更应该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评价。基于中职学生英语底子薄、自信心不足的现状, 在平时的英语课堂中, 除了考查测试成绩外, 教师还应将学生在课堂的表现、课堂活动参与程度、作品完成量等纳入评价中, 在原有的终结性评价基础之上, 强调形成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的应用, 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价中职学生的英语能力。

3) 评价手段多样化。评价的形式应灵活。除了百分制评分, 教师对中职学生如英语口语表达等一些弱项上可以采取等级制评分法, 还可针对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使用恰当的评语。除了平时常用的考试、小测验、作业等评价手段, 还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完成项目任务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观察、评价和监控, 确保教学评价的效度和全面性。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不仅按一定比例计入总成绩, 并且可以随着学习阶段和学习目标、重点的不同调整两者的比例关系。如, 随着英语学习难度的加大或是英语应用要求的提高, 形成性评价在总成绩中所占比重可以相应提高。

结束语

生态学视野下的课堂应是和谐、互动、开放、可持续发展的。建立生态化的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有助于促进改善中职英语课堂的生态系统失衡, 有助于调动教师和学生的内在活力, 有助于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激发学生的潜能。要实现中职英语教学评价生态化, 需要在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策略上实现多元化与灵活多样化, 让教学评价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产生实际的指导价值, 最终帮助中职学生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达成中职英语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森, 王牧华, 张家军.课堂生态论——和谐与创造[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1-3.

[2]孙芙蓉.课堂生态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10.

[3]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31.

黄鳝生态循环养殖的效益评价 篇4

一、基本情况

1. 养殖模式。水蚯蚓养殖水田面积与黄鳝网箱养殖池塘面积比为1∶4;每亩池塘放养6米2的网箱25口,每口网箱投放黄鳝苗种8千克;黄鳝用水蚯蚓与全价配合料按1∶1比例混合投喂,日投饵量5%;池塘内套养适量的鲢、鳙鱼,力求通过能量食物链和生态学原理建立生态循环养殖模式。

2. 养殖结果。以2011年公司2号池塘养殖情况为例,该池塘面积39.8亩,经过6个月饲养,产黄鳝31 283千克,亩均产786千克,产鲜鱼9360千克;总产值1 682 876元,亩均产值42 283元;总支出912 422元,亩均成本22 925.2元;总利润770 454元,亩均利润19 358.1元。黄鳝成活率93%,鱼种成活率95%。

3. 为探索该养殖模式的综合效益,我们委托中科院亚热带现代农业生态研究所对猪粪样、猪粪处理样,养殖黄鳝产品和野生黄鳝产品,养殖水蚯蚓的田间土壤和邻近稻田土壤,养殖池塘进、排水口的水,分别采样进行对照检测,取数据平均值,详见表1、表2、表3和表4:

二、综合效益评价

1. 经济效益

采用这种循环模式养殖,黄鳝不需驯食,可以生产出仿生态食品,获得亩均产值42 283元,亩均利润19 358元的经济效益,在淡水养殖中比较理想。

2. 生态效益

①表1数据显示:水蚯蚓分解利用了猪粪中87%的氮、79%的磷和40%的钾,说明利用猪粪养殖水蚯蚓不仅可以生产高蛋白的生物饲料,而且能有效解决农村生猪生产猪粪处理的难题,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

②表2数据显示:利用水蚯蚓投喂黄鳝,生产产品与野生黄鳝比较,除脂肪偏高外,其余营养成分和野生黄鳝差距不明显,产品安全性能好,产品质量优。

③表3数据显示:田间施用猪粪3年后和邻近稻田的部分成分比较(除磷外)仍然相对稳定,说明使用猪粪养殖水蚯蚓没有造成土壤的富营养化和沙漠化,对土壤肥力影响不大,可以推广。

④表4数据显示:黄鳝排泄物进入养殖池塘被水体中浮游生物利用,鲢、鳙鱼吸食浮游生物和微生物分解后,水体pH值略有下降,化学耗氧量略有上升,其余数据影响不大,且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没有造成水质污染。

综上所述,利用该生态循环养殖模式既可以处理猪粪污染,又不造成土壤肥力变化和养殖水质恶化,能生产出优质仿生态黄鳝,生态效益显著。

3. 社会效益

猪粪养殖水蚯蚓,1个人只能负责3亩地左右的生产,整个养殖过程中40亩池塘、10亩水田要聘用5个劳动力负责水蚯蚓生产、2个劳动力负责黄鳝养殖、1个劳动力负责进出货物和防病治病等管理工作,这既安排了劳动力就业,又带动了周边农户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和养殖模式,社会效益明显。

三、讨论

1. 施粪稻田和邻近稻田土壤的氮含量相对《GBW07401土壤成分分析标准物质标准值》而言均高出50%,其余成分均偏低,其原因有待进一步探究。

2. 养殖黄鳝的脂肪偏高,我们准备采用调整水蚯蚓和黄鳝配合饲料的比例进行对照养殖,探索最佳的配比模式。

3. 有待进一步适当调整水体中黄鳝、鲢鱼、鳙鱼的数量以及饵料配比等,建立一种最佳的养殖模型,使循环养殖中能量既得到有效利用,又不造成水质恶化,真正实现循环养殖业高效、优质、安全、生态。

注:本试验项目获湘潭市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编号NY20111028)和湖南省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专项支持。

教学生态评价 篇5

一、生态敏感地区和生态敏感地区生态安全的定义

生态敏感型地区的概念是建立在生态敏感区概念基础之上的。基于国内学者对生态敏感区的理解, 本文认为生态敏感型地区是那些对外界压力或变化适应能力弱, 生态敏感性程度总体较高, 需要加以控制或保护连续区域, 该地区保护好坏决定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高低, 对区域总体生态环境起决定作用。

关于生态安全概念的内涵, 国内学者的理解主要有两类:一是生态系统自身结构是否受到破坏, 自身是否安全;二是生态系统所提供的服务是否满足人类的生存需要。在综合分析后, 本文认为生态敏感型地区生态安全[10]是指维护生态敏感型地区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在受到一定的威胁、破坏或损害时, 仍能满足区域当前和未来发展需要的区域发展状况。

二、生态敏感地生态安全评价理论

生态安全评价的关键环节是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1551-1556]。其次是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一) 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完善的指标体系是准确客观评价的基础, 但由于指标体系的建立涉及众多的学科且需要对评价系统有足够的认识, 因此国内外还没有被普遍采纳的指标体系。目前国内学者使用较广泛指标体系框架, 则是体现人类社会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层次与等级的“压力一状态一响应” (PSR) 框架。在这个框架中, 状态指标反映人类行为导致的自然环境状况、状态的变化;压力指标可以表明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响应指标则是显示社会克服生态安全危机保障生态安全的能力。

(二) 评价方法

生态安全评价是一种多学科、跨层次的综合性工作, 它既要求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综合, 又要求决策层、执法层与研究层的结合。20世纪80年代以来, 国外的学者们相继提出的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主要包括综合指数分析法、层次分析法、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模拟模型这四种方法。本文主要选择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综合评价模式法。

层次分析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 是将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 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该方法是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萨蒂于本世纪70年代初提出来的, 它是一种对较为模糊或较为复杂的决策问题使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手段作出决策的简易方法。特别是将决策者的经验判断给予量化, 它将人们的思维过程层次化, 逐层比较相关因素, 逐层检验比较结果的合理性, 由此提供较有说服力的依据。由于在多因子组成的多层次的复杂体系和开放性的生态系统中, 系统内部因子间, 内部因子与外部环境间都存在着密不可分的相互作用和联系, 而层次分析法可以将评价过程系统化、模型化和数量化。

三、生态敏感型地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0世纪80年代末, 由经济合作和开发组织 (OECD) 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 建立的压力—状态—响应 (Pressure—State—Response, P—S—R) 框架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被广泛承认和使用。PSR模型反映了生态系统在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 从整体上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扰动—质量响应、人地和谐的理念[15]。

生态敏感型地区生态系统是涵盖领域广泛的复杂大系统, 而且众多因素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本文在PSR基础上, 考虑到目前国内外有关安全评价的各种方法, 并根据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拟构建一个由目标层、准则层、要素层和指标层构成的递阶层次结构。而目标层即是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指数, 依据此指数可确定生态敏感地区生态安全等级;准则层包括生态系统压力、生态系统状态和生态系统响应3个复合指标;其中, 压力指标可以表明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状态指标衡量人类行为导致的自然环境状况、状态的变化;响应指标则显示社会克服生态安全危机保障生态安全的能力;要素层为10个复合指标;指标层29项具体指标;该模型框架中, 目标层是由准则层反映;准则层由要素层反映;要素层由具体评价指标层反映。实质上目标层是准则层、要素层及具体指标的概括。如下表1所示。

在生态系统压力准则层中, 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表示人口压力;人均道路面积、城镇人均建筑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表示土地压力;GDP年增长率、人均GDP、居民恩格尔系数表示经济压力;单位GDP能耗和单位GDP水耗2项指标表示能源利用率。

在生态系统状态准则层中,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森林覆盖率和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率4项指标表示资源质量;工业废水排放强度、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强度、化学耗氧排放强度指标表示环境质量。

在生态系统响应准则层中,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处理率、噪声达标区覆盖率6项指标表示污染控制能力;高等教育入学率和学龄儿童入学率表示智力能力;财政科技支出和环保投资占GDP比例2项指标表示投入能力。

四、生态敏感地区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一) 确定指标权重

确定权重就是衡量各项指标和领域层对其目标层贡献程度的大小。为了最大限度减少评价过程中的主观性和误差, 本文采用上述的层次分析法。经过专家咨询、判断矩阵的构建以及相关计算, 最后确定项目层、因素层、指标层各指标的权重。具体结果如下:

项目层:B1=0.250, B2=0.500, B3=0.250

因素层:C1=0.178, C2=0.248, C3=0.465, C4=0.109, C5=0.250, C6=0.750, C7=0.476, C8=0.254, C9=0.135, C10=0.135

指标层:D1=0.250, D2=0.750, D3=0.476, D4=0.191, D5=0.333, D6=0.304, D7=0.522, D8=0.174, D9=0.833, D10=0.167, D11=0.118, D12=0.227, D13=0.494, D14=0.111, D15=0.334, D16=0.333, D17=0.333, D18=0.227, D19=0.227, D20=0.227, D21=0.125, D22=0.125, D23=0.069, D24=0.667, D25=0.333, D26=0.167, D27=0.833, D28=0.667, D29=0.333

(二) 综合评价的计算

确定各层次权重后, 则是需进行生态安全综合评价。而生态安全的综合评价可结合层次分析法和加权指数法, 分别对指标层、要素层、准则层和目标层进行加权指数计算, 最后得出的目标层指数即为生态安全综合指数 (ESCI) , 依此对生态敏感地区生态安全状况进行比较和评价。具体方法如下:

(1) 指标层指数计算

其中:Rd—指标层各指标, Xi—第i指标计算年度数值, Zi—第i指标基准年度数值, Wi—第i指标权重值, 当指标取值越大越有利, α=1;相反, α=-1。

(2) 要素层指标计算

其中:Rc—各要素层指数, Rd—各要素层所含指标指数, n—各要素层所含指标总数。

(3) 准则层综合指数计算

其中:Rb—各准则层综合指数, Rc—各准则层指数, wc—各准则层权重值, h—各准则层所含要素层总数。

(4) 目标层综合指数计算

目标层综合指数即为生态安全综合指数, 计算公式为:

其中:ESCI—生态安全指数, Rb—各准则层综合指数, Wb——各准则层权重值。

根据生态敏感地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收集相关数据, 并根据调查资料, 按上述模型计算出各层次的评价结果, 再进一步对综合指数进行分级, 即可确定生态敏感地区的生态安全的水平。

参考文献

教学生态评价 篇6

生态工程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 全球解决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危机尤其是生态危机加剧, 在人们执着追求寻找解决危机的对策及资源环境保护的背景下产生的。它是生态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交叉渗透发展起来的边缘学科。20世纪70年代, 人们曾探讨过“无污染”目标, 并认为这一目标能够实现。但随着生态危机及环境污染的加剧, 人们逐渐认识到要彻底消除污染是不可能的。因此, 加强污染防治、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 实现环境的相对净化, 需要运用生态工程原理、方法、模式与技术解决现实问题。

工业生态系统是指把工业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来看待, 并认为工业系统中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与存储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对立统一”关系, 并形成复杂的、相互链接的网络系统。工业企业作为工业生态系统的重要单元, 直接作用于工业生态系统。要实现工业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并逐步达到理想的状态, 不仅需要对工业生态系统进行规划, 而且需要对工业企业, 尤其是大型工业企业或集团有目的、有重点地实施生态工程。在工业企业中实施生态工程, 不仅是工业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 也是促进工业生态系统接近理想状态,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2 工业复合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特点

2.1 复合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理论

人类社会是以人的行为为主导、自然环境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体制为经络的人工生态系统。早在古代, 古希腊辩证法奠基人之一赫拉克利克 (Heracleitus) , 在《论自然》一书中说:“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古希腊唯物主义者德谟克利特 (Dwmocritus) 也指出宇宙是一大系统。我国的春秋时期的思想家老子强调自然界的统一性。战国时期的荀子说过:“金石有形而无气, 水火有气而无生, 草木有生而无知, 禽兽有知而无义, 人有形、有气、有生、有知、且有义, 故最为天下贵也!”这道出了人作为最有创造性和破坏性的高级动物的观点。在此, 荀子把整个生态系统从环境到生物都描述出来了:金、石、水、火、草、木、禽、兽、天、地构成绚丽多彩的生态景观, 再加上人气、人生、人知、人义、人文, 构成了生机盎然的生态社会。20世纪80年代初, 马世骏等中国生态学家指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实质是以人为主体的生命与其栖息劳作环境、物质生产环境及社会文化环境间的协调发展, 它们一起构成了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生态学理论被认为是人类寻求解决当代重大社会问题的基础科学。从生态学和系统科学来看, 人类社会是以人的行为为主导、自然环境为依托、资源流动命脉、社会体制为经络的人工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以生物聚落占主导地位的系统, 这也是区别于任何其他非生命系统的显著特征;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功能系统, 它不断地同外界进行物质循环、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边界是根据研究内容、目的和目标而划定的。马世骏先生认为:人类赖以生存的世界则是由社会——经济——自然三个子系统构成的一个复合生态系统 (马世骏、王如松, 1984) 。马世骏等中国生态学家在总结了整体、协调、循环、自生为核心的生态控制论原理的基础上, 提出了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理论和时 (届际、代际、世际) 、空 (地域、流域、区域) 、量 (各种物质、能量代谢过程) 、构 (产业、体制、景观) 及序 (竞争、共生与自生序) 的生态关联及调控方法, 指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实质是以人为文体的生命与其栖息劳作环境、物质生产环境及社会文化环境间的协调发展, 它们在一起构成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现代复合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人”在这个复合系统中占有主导地位, 是最有影响的因素, 既是人工生态系统的建设者, 又是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者, 是一切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推动力, 但被复合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所制约。“人”的生存与发展与复合生态系统既互相依赖又互相矛盾, 人根据“总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生态学原理, 有意识有目的地使三个子系统运动互相协调, 互相补充, 互相制约, 以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从而实现复合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也才能在这样的系统中赖以长期生存和发展。

大至地球或一个国家, 小至一个城市或区县, 甚至一个企业, 都可以分解为社会、经济、自然三个子系统。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就是研究这三个子系统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关联又相互制约的关系;研究三个子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及信息的流动关系;研究各子系统自然的运动规律, 以及如何使三个子系统的运动达到协调, 获得最大的总体效益。

2.2 工业企业生态复合系统及其特点

工业系统是开放式人造系统, 它是通过对自然资源进行加工制造物质资料的所有企业及其关联行业、部门的综合。从一般系统理论的角度分析工业系统, 它具有整体性、相关性、层次性、动态性等特点;而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工业生态系统, 就不难发现工业系统还具有复合性、开放性和“两重性”等。

2.2.1 工业系统的复合性

从复合生态系统 (complex ecosystem) 的角度来看, 生态系统不仅包括自然生态系统, 还应包括以三大产业为基础的经济系统以及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社会系统。工业作为复合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它与自然生态系统是存在矛盾的, 但这种矛盾不是简单的对立, 而是“对立统一”。事实上, 工业与自然生态存在一定的循环、生克、协调等关系。

2.2.2 工业系统的开放性

在复合生态系统中, 最活跃、积极的因素是人及其组织, 而对复合生态系统破坏最严重的也是人及其组织。工业生态系统不是封闭系统, 而是由人及其工业组织 (包括工业企业及集团) 等构成的开放式人造系统。它的运行实质是物质转化和能量流动的过程。它从自然环境中取得原料与能源, 通过自身的转化功能生产产品, 排放废料以作用或制约自然环境。

2.2.3 工业系统的“两重性”

工业系统兼有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两方面的特征。从自然属性看, 工业作为复合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向外部输出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产品, 促进复合生态系统持续发展, 又向外部输出废料、废气、废品等, 直接制约复合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工业系统的核心是人及其组织, 工业系统的人及其组织的行为不能违背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 他们必须受到自然条件的负反馈约束和调节。从社会属性来看, 工业中的人及其组织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利益关系, 工业具有经济增值功能, 工业中的人及其组织为了最大可能地获取经济利益往往损害自然生态系统。

3 工业企业生态工程评价研究

3.1 工业企业生态工程评价的系统理论及其原则

工业企业是复合生态系统 (complex ecosystem) 的重要组成要素。就单个的工业企业而言, 它首先是投入产出系统, 它需要投入人、财、物等资源, 通过企业系统的内部资源转换功能, 产出符合市场需求及社会、生态要求的产品、服务、劳务、信息、技术等;其次, 工业企业是开放式人造系统, 通过发挥人对系统的作用, 实现企业与外部的交换, 实现企业目标;其三, 工业企业是动态系统, 其目标、条件需要不断地适应外部环境, 实现内外的动态平衡;其四, 工业企业是耗散结构体, 它通过“耗”与“散”, 与外部交换能量, 即:通过吸收→转换→排出而向外辐射经济、科技能量。其五, 工业企业也是具有自组织功能的系统, 独立承担责任, 获取利益, 并通过自组织活动增强自身生命力, 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从区域角度来看, 工业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同时工业企业又是区域经济系统的主要单元, 并通过企业之间, 以及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链合关系, 来保证区域经济系统的持续发展。

工业企业实施生态工程的目的是实现企业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协调与统一, 从而实现企业与区域生态的耦合, 建立持续的、和谐的共生关系, 促进可持续发展。如何确立企业生态工程的实现程度与效果呢?这需要利用系统理论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工业企业生态工程的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它是鼓励先进, 鞭策落后的重要依据, 也是对工业企业生态工程实现程度及其效果的综合评价。近几年来, 我国开始研究生态环境的评价问题, 而对工业企业生态工程的评价研究较少。我们认为工业企业生态工程评价不能照搬一般生态环境评价的指标与方法。要使工业企业生态工程评价建立在科学、可行的基础上, 就必须明确其评价的基本原则, 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其基本原则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1 目的性原则

工业企业生态工程是对工业企业进行再造的系统工程, 其主要目的是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协调与统一, 能否实现这一目的是工业企业生态工程成败的关键, 因此评价的核心问题是其企业生态工程目标实现程度及其效果。

3.1.2 系统性原则

工业企业生态工程是复杂的系统工程, 在评价中必须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 把制约或影响工业企业系统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考虑进去, 并利用系统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 建立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

3.1.3 科学性原则

工业企业生态工程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要以生态学、管理学、经济学、数学及其它有关学科的有关理论为基础, 力求所选指标能反映生态规律和管理规律, 能作为生态工程评价的主要依据。

3.1.4 可评价性原则

工业企业生态工程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可比性、可查性、定量性等, 建立的指标体系不仅能进行横向对比, 还应能进行纵向对比。

3.1.5 简明性原则

所选指标应尽量简单、明了, 能反映工业企业生态工程的特点, 并便于量化和统计。

3.1.6 可修正原则

由于工业企业涉及不同产业、行业、 部门和区域, 在构建指标体系时应考虑其适应性, 按照弹性原则, 留有修正的余地。

3.2 工业企业生态工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工业企业生态工程评价核心是企业生命力、竞争力、适应力强弱, 以及企业与区域生态的耦合程度。工业企业生态工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造应该考虑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方面的损益指标。所以, 工业企业生态工程评价指标体系应该是一个涵盖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方面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经济、生态及社会这一复合系统, 参照循环经济和生态工程所涉及的相关因素, 笔者建立如表1所示的生态工程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由经济效益 (U1) 、生态效益 (U2) 、社会效益 (U3) 3个一级指标、盈利能力等8个二级指标 (Uij) 和总资产报酬率 (Uijz) 等23个三级指标构成。

3.3 工业企业生态工程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与方法

在上述评价指标中, 有较多的模糊因素, 用诸如加权平均法等传统的方法难以对方案进行科学的评价。而模糊综合评价是在模糊环境中, 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 对事物关于某种目的做出综合判断或决策的方法, 可以用在对复合生态工程模糊信息的处理上。

3.3.1 建立因素集 (或称判断集)

根据建立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三层 (主因素层、子因素层和次因素层) 因素集。主因素层指标集U= (U1, U2, U3) , U中的元素分别代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子因素层指标集Ui= (Ui1, Ui2, Ui3, …, Uij, …, Uin) , 其中Ui表示U中第i个因素, Uij表示Ui中第j个因素。次因素层指标集Uij= (Uij1, Uij2, Uij3, …, Uijz, …, Uijn) , 其中Uij表示Ui中第j个因素, Uijz表示Uij中的第z个因素。

3.3.2 确定指标的权重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或专家估测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时, 通过建立层次结构、两两比较求解权向量、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等步骤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限于篇幅, 笔者不对求解过程详加阐述。

本模型采用专家估测法时, 以主因素层指标集U= (U1, U2, U3) 为例, 设有S个专家分别就U中各因素的权重做出判定, 第L个专家的判定结果为Al= (a11a12a13) i=1lali=1。将S个专家对各因素的判定结果分别累加起来再求平均值, 可得U的权重集Al= (a1a2a3) ai=i=1sali/si=123

3.3.3 建立评语集

评语集V= (v1, v2, v3, v4) , 其中v1, v2, v3, v4分别表示优、良、中、差4个等级。

3.3.4 评判矩阵的确定

先由专家对次因素层指标集中的指标进行评判, 再把评判结果统计汇总。设子因素层指标集Ui中的指标Uij得到评语v1、v2、v3、v4的次数分别为则Uij, 对于评语v1、v2、v3、v4的隶属度为rij1、rij2、rij3、rij4, 其中rijt=vijt/t=14vijtt。所以次因素层的模糊评判矩阵为:

Rij=[ri11ri12ri13ri14ri21ri22ri23ri24rij1rij2rij3rij4rin1rin2rin3rin4]

3.3.5 子因素集模糊综合评价

在对次因素层指标进行评判的基础上, 进行子因素集评价。子因素层中的指标Uij对于评语集V的隶属向量为Ri=AijORij, 其中“O”为模糊运算算子。

这样得出子因素层评价矩阵为:

Ri=RiΤ=[Bi1Bi2Bin]

3.3.6 模糊综合评价

最后对主因素层进行评价。主因素层中的指标Ui, 对于评语集V的隶属向量Bi=AiOR′i= (bi1, bi2, bi3, bi4) , 其中“O”为模糊运算算子。

再对主因素层进行综合评价, U的评价矩阵为:

R=[B1B2B3]

U对于评语集V的隶属向量为:

B=AoR= (a1a2a3) o[B1B2B3]= (b1b2b3b4)

对B= (b1, b2, b3, b4) 做归一化处理, 得:

B′即为所评价的生态工程对于评语集V的隶属向量, b′1, b′2, b′3, b′4分别表示生态工程评语v1, v2, v3, v4的隶属度。

3.3.7 模糊运算算子的选择

两个模糊集之间的合成运算, 有多种运算算子可供选择。如M (∧, ∨) , M (■, ∨) , M (■, ♁) 等。由于在建立生态工程评价指标体系时, 已经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取舍, 因此, 评价指标体系表1中的各因素都不应该被忽略, 应选择算子M (■, ♁) , 以兼顾各评价指标。

3.3.8 计算评价值

若给评语集V中4个等级的评语分别赋予相应的分值c1, c2, c3, c4, 则可得生态工程的评价值:

这样就得到了生态工程的一个评价值。

3.4 工业企业生态工程评价值得注意的问题

工业企业生态工程是涉及多因素、多指标的复杂系统工程, 其综合评价必须考虑以下3个关键问题: (1) 指标体系的确定及定性指标的定量化, 前面我们已对指标体系的构成进行了初步探索, 但不太深入, 尤其是定性指标定量化需要进一步研究; (2) 非同类指标的综合评价在数学上如何处理是个关键; (3) 定量评价模型的建立与可操作也是难点。对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

在传统经济评价中往往利用模糊评判法和系统层次分析法, 而隶属度的确定又往往带有较大的人为色彩和主观因素。如何克服这些难点呢?我们认为可以选择主成份分析法、多维标度法、数量化理论等。在工业企业评价中往往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不同类别的指标。由于这些因素及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因而使统计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信息有所重叠。这给工业企业生态科学评价带来一定困难。另外, 在选择权数时往往存在很大的主观随意性。运用主成份分析法对工业企业生态工程进行评价既可以避免信息重叠, 又能克服权数选择的人为性, 从而使评价结果全面、客观、科学。对这一关键问题, 我们将继续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马世骏.生态工程的原理及应用.见: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室编马世骏文集[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5

[2].马世骏, 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 1984, 4 (1)

[3].李文华.生态工程是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J].1996年北京国际生态工程会议综述, 生态学报, 1996, 16 (6)

[4].苗泽华, 苗泽伟.工业企业集团生态工程理论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构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1, (9)

[5].孙卫东, 阎军印等编著.区域国土资源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

[6].张建嵩.工程项目评价和决策中模型群的应用[J].交通科技, 2006, (5) :111~113

[7].沈清基.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M].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8

涉农街道生态建设评价 篇7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带来负面影响的加深,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界重视,继而引发生态城市建设高潮。生态城市体现的是全局概念,具有层次性,包括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生态街道(乡镇)建设。从街道层面来看,街道主要包括两种,即完全城市化街道和涉农街道(仍存在大量户籍农民和集体土地的街道)。生态街道的考核对象为涉农街道,而完全城市化街道为生态城市考核的一部分。生态街道评价,在申报管理实践中采用的是生态乡镇建设指标,没有与涉农街道相配套的指标体系。由于生态乡镇指标过于侧重农业与农村的特点,因此该指标对于涉农街道具有一定的不适用性。另外,目前被评为同一等级(市级、省级、国家级)的涉农街道之间的生态综合程度无法比较。本文根据涉农街道的特点,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涉农街道生态建设的指标体系,并建立了指标评价模型。

2 涉农街道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的建立

2.1 涉农街道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生态街道建设包括多个方面、多个层次、多级目标、多项因子,因此,不能将所有因素一一罗列。本文遵循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和简明性相结合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参照2007年修订的《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环发[2007]195号),2010年修订的《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指标(试行)》(环发[2010]75号),根据涉农街道存在大量户籍农民和集体土地、二三产业比乡镇发达等特点,建立涉农街道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该指标体系包括三个层次,目标层为涉农街道生态发展综合指数,该目标层包括生态经济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和生态社会系统三个子系统.。生态经济子系统由5个具体指标组成,生态环境子系统由10个具体指标组成,生态社会子系统由5个具体指标组成。

2.2 涉农街道生态评价模型

2.2.1 数据无量纲化。

由于各具体指标数据的量纲不同,有实物量、人均量、百分比等不同量纲,且指标层与目标层间的函数关系也不同,因此各直接或间接得到的数据不能直接进行评价计算,需将其转为无量纲数值。本文主要采用标准化法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正指标,即数值越大越符合生态城市内涵的指标,采用(1)式进行归一化;逆指标,即数值越小越符合生态城市内涵的指标,采用(2)式进行归一化。

其中Di为第i项指标标准化后的评价值,Ci为第i项指标原始数据,Xi为第i项指标标准值。

2.2.2 权重的确定。

本文主要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首先使用德尔菲法,遵循萨蒂标度表将指标层各指标对子系统层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构建如下判断矩阵,并进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其中Cij表示对于子系统层来说,指标Ci对Cj的相对重要性的判断值。

接着采用方根法确定权重,方法如下:

(1)计算判断矩阵每一行元素的乘积:

(2)计算Mi的n次方根

···,n),则W=[W1,W2,…,Wn]T即为所求的指标层指标权重值。

在前面的步骤中,已经获得了各具体指标相对于子系统层的权重。各子系统的权重也采用以上方法,遵循以上步骤得到。

2.2.3 多层次评价。

基于以上获得的数据,子系统层评价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Vi为第i个子系统层指标的评价值,Di为第i个指标层指标的无量纲值,Wi为指标层指标相对子系统层指标准则的权重。

综上,涉农街道生态发展综合指数M可通过如下计算获得:

其中M为指标综合指数值,Vi为第i个子系统层指标的评价值,yi为子系统层指标相对目标层的权重。

本文参照宋永昌设计的城市生态化程度分级标准(表2),以便从整体上来分析评价生态街道的生态建设水平。

3 宁波市江北区涉农街道生态综合评价分析

江北区是宁波市面积最大的中心城区,下辖庄桥街道、洪塘街道和甬江街道三个涉农街道。本文以此三个街道为例,根据以上建立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各街道生态建设现状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定量的评估各街道生态建设成果及不足,并做横向比较。数据主要来自《宁波市江北区2011年统计年鉴》、《宁波市江北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年洪塘街道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庄桥街道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甬江街道政府工作报告》,并结合调查问卷数据。将初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根据20位专家对各指标重要性的打分,将平均值作为指标最后的得分值,根据多层次评价公式,得到各街道的生态发展综合指数及各子系统指数,具体见表3。

宁波市江北区的三个涉农街道根据生态乡镇评价指标体系申报管理,均已获得“国家级生态街道”称号。从表3可以看出庄桥街道的生态社会指数>生态经济指数>生态环境指数,这与庄桥街道近年来大力推进村落文化娱乐设施、医疗卫生设施、环卫基础设施等事实相符合,另外,该街道的居民对环境的满意度较高。洪塘街道的生态环境指数>生态经济指数>生态社会指数,洪塘街道为促进生态产业可持续,加强严格执法,谋求整治途径。甬江街道的生态经济指数>生态社会指数>生态环境指数,甬江街道的为发展生态经济,采取了优化经济结构、强化节能降耗的措施。根据上述研究成果,宁波市江北区三个涉农街道生态化程度存在具体差异,洪塘街道生态综合水平最高,庄桥街道次之,甬江街道最好。

4 结语

生态街道建设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街道评价需对各生态子系统进行分析与研究,以便了解各子系统的具体发展状况,以往生态街道申报管理实践直接采用生态乡镇指标。本文从生态经济、生态环境和生态社会三个子系统分析,建立了生态街道指标体系,并以宁波市江北区三个涉农街道为例,对三个街道的生态综合指数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体现了该指标体系对生态街道评价的适用性。

摘要:生态城市建设包括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生态街道(乡镇)建设,具有层次性。建立了适用于生态街道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选择宁波市江北区三个涉农街道进行了生态建设综合水平的分析。

关键词:生态街道,指标体系,评价

参考文献

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综述 篇8

1990年美国国家环保局提出了生态风险评价的概念, 美国关于生态风险评价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处于国际前沿。1993年Suter[1]提出了生态风险评价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框架, 对于生态风险评价的发展起到了导向和奠基作用。1996年EPA公布了ERA指南草案, 对生态风险评价的定义及其基本原理进行了阐述, 在随后的数年间EPA又连续公布了不同生态系统的生态风险评价实例和相关技术规范, 1998年EPA正式颁布了生态风险评价指南[2], 对进一步的生态风险评价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美国EPA提出生态风险评价的概念框架包括三部分:问题提出、资料分析和风险表征。生态风险评价按评价时段分为预测性风险评价和回顾性风险评价, 按照评价范围分为点位生态风险评价和区域生态风险评价。

1993年欧盟就颁布了对化学品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的规定和技术指导文件, 欧洲各国进行了系统的化学品生态风险评价和广泛的工业污染物排放的生态风险评价, 在污染物生态风险评价中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并探索了不同领域中生态风险的评价方法和步骤。如D.Rossi[3]研究了受到严重污染的湖中沉积物对水生生物的生态风险, 发现沉积物对无脊椎动物、植物种子发芽和根伸长有重要影响;Cheryl[4]对农药在农业中的生态风险进行了研究;Keith[5]采用事故树分析方法对生态入侵的生态风险评价进行了分析, 并对人类航海活动造成的海洋生物入侵风险进行了评价;目前生态风险评价的定义、概念、研究内容已经比较明确, 为大家普遍接受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 危害识别; (2) 浓度-效应; (3) 暴露评价; (4) 风险表征。

2 国外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针对研究区域中同时存在多种环境风险问题的实际情况, 美国EPA提出了比较风险评价方法。目的是对环境中的各种风险问题比较大小, 然后进行排序, 以便筛选出环境中重要的风险问题, 进行集中、重点的治理。当前区域评价方法要鉴别不同地点的源与生境, 在每个地点排序它们的重要性, 结合这个信息来预测风险的相对水平。相对风险评价是用来比较区域中人为压力造成的风险, 同时地考虑多于一个的受体和压力。W.G.Landis等研究willamette区域尺度上多压力的风险评价, 采用相对风险模型进行风险评价, 表征鱼群的数量密度和结构, 测量单个鱼的健康状况, 鉴别出风险压力以及它们对评价终点的潜在影响, 如水流速率、温度和河道形状等, 当微生境种类减少, 生物多样性将跟着减少。还有一类物理压力直接影响水生有机体的健康, 比如洪水、大坝放水、水力水电涡轮的损害。比较性风险评价已成为美国目前一项重要的环境管理措施。

David研究了废物燃烧过程中致癌物对人类的风险评价, 指出当前对人体直接吸入有害物已经有详细指导方针, 但是对间接吸入有害物的风险评价研究很少;Norman采用筛选-分级法分析了杀虫剂的喷雾迁移模型;Donald分析了筛选-分级生态风险评价中HQ方法的不确定性因素, 但是由于人们对不确定性方法的概念、类型和量级有不同理解, 使得其应用受到限制;Bradley采用筛选-分级生态风险评价方法对有害废弃物场地进行了具体的生态风险评价研究, 结果表明, 煤灰含高浓度的、生物可利用性的潜在毒性元素砷、汞和硒, 煤灰的不当堆积处置能对陆生生物造成重大风险。

生态风险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在日本也得到了重视, 从80年代末期开始把环境管理体制从传统的按照环境标准来确定立法转向立法和预防对策相结合。日本学者从各方面对生态风险评价进行了研究和应用, 如Francisco研究了农药在农业中的生态风险;Nobuhiro Kaneko研究了土壤中复合有害物质 (Cd, Cu, Zn等) 对土壤动物的生态风险;Satoshi Imai研究了生产家庭日用品的工厂排放化学药品对人类、动物和生态系统可能的暴露和危害, 风险水平与确定的安全剂量有关, 化学品浓度与其相比较得出风险水平。化学物质在风险评价工作中安全性管理十分重要, 对化学物质安全性评价主要通过其毒性和负效应来判断, 对一种毒性很大的化学物质, 如果人们对其正确处理, 避免其在环境中暴露, 那么这种化学物质也不会对生态系统及人类健康造成危害。该风险评价与管理体系已成为日本各化学物品公司实施风险评价的标准体系。

2 国内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我国开展生态风险评价方面的研究比较少, 生态风险评价研究处于起步阶段, 虽然生态风险评价在我国还没有成为环境决策的基础, 但国内已经有许多学者开始研究并运用生态风险评价, 如钱迎倩介绍了转基因植物的生态风险评价;李国旗等人对生态风险评价概念及评价方法、内容进行了综述;殷浩文提出了水环境生态风险评价程序, 详细地介绍了国外生态风险的理论和实践, 引入了欧美先进的生态风险评价理论, 并结合我国生态风险评价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对评价的方法学结合实际经验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对国内开展生态风险评价研究有重要的应用参考价值, 并对于我国生态风险研究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付在毅介绍了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的方法步骤, 概括为研究区的界定与分析、受体分析、风险识别与风险源分析、暴露与危害分析以及风险综合评价等几部分;张学林提出了区域农业景观生态风险评价初步构想, 设计了区域农业生态风险评价框架与方法, 评价框架包括问题提出、暴露评价、影响评价和风险表征四部分, 采用的方法步骤与付在毅的提议相似, 包括确定评价区域的地理区域、风险识别、剂量-效应关系评价、暴露评价、风险表征几部分。

我国学者还运用生态风险评价理论和方法研究了重金属、自然灾害、突发性污染事故和城镇化过程中的生态风险问题。对于河流等水体中重金属类的研究较早较多, 如何云峰, 方明, 佘加平, 铁梅等对运河 (杭州段) 沉积物中重金属、刘文新等对乐安江沉积物重金属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价研究, 这些研究大多是采用Hak覿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

在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价研究方面, 许学工和付在毅对辽河、黄河湿地区域生态风险评价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洪涝、干旱、风暴潮、油田污染、黄河断流等风险的分布及风险, 对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李辉霞研究了太湖流域主要城市洪涝灾害生态风险评价。

生态风险评价理论和方法在我国已有较系统的介绍, 并有部分的探索性实践, 但与国外生态风险评价的发展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目前, 我国学者对风险评价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化学品突发事故方面、健康风险以及自然灾害风险的分析与评价, 而生态风险评价方法和理论大多是从欧美等西方国家直接的引入, 还没有规范化的程序和方法, 生态风险评价在我国尚未成为环境决策的基础。

4 结论与展望

4.1 我国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还处于对国外理论介绍和引入时期, 多数生态风险研究是单一地采用国外公式或方法进行评价, 定性描述多于定量评价。

4.2 多数生态风险评价为单一风险源、单一暴露途径和单一受体的评价, 对于在区域尺度上多种风险源、多种胁迫因子对大尺度生态受体 (群落、生态系统及景观) 产生的生态效应很少有风险研究。

4.3 有毒有害物质对人类健康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较多, 而对于生态系统产生的风险仍没有定量地、深入地分析研究。

4.4 多数区域性生态风险评价是基于简单指数的计算, 没有形成系统的、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没有规范化的程序和方法。

4.5 对于矿区环境问题多侧重于生态退化现象和过程的研究, 对其生态受损的机制尤其是煤矿区生态退化机理、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演变规律研究较少。

摘要:介绍了国内外生态风险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总结了目前生态风险评价的基本内容、方法, 并对生态风险在国内外的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综合国内外研究, 提出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的发展趋势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趋势

参考文献

[1]Suter, Glenn W.II.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Boca Raton, FL Lewis Publishers, 1993.

[2]U.S.EPA.Guidelines for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Washington, DC, USA, 1998.

[3]D.Rossi, M.Beltrami.Sediment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in situ and laboratory toxicity testing of lake Orta sediments.Chemosphere, 1998, 37 (14-15) :2885-2894.

[4]Cheryl B Cleveland, Monte A Mayes.An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for spinosad use on cotton.Pest Management Science, 2002, 58 (1) :70-84.

构建初中生态课堂评价的策略 篇9

【关键词】初中数学 生态课堂

多元化 立体化 过程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A-0021-01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于课堂评价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传统的课堂评价过度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而忽视了学生能力、思想观念和情感态度的发展,对教学活动的开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生态课堂已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的新趋势。为了配合初中生态课堂的构建,教师应积极探寻生态课堂评价的有效方式。

一、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发挥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课堂评价作为教学环节必不可少的一环,具有判断、激励、指导等多种功能。一直以来,教师都是课堂评价的主体,成为评判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学生也以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肯定为目的。很显然,这样的课堂评价使学生处于“被评价”的地位,与构建生态课堂的理念是不相符的。为了构建初中生态课堂的评价体系,教师要开放课堂评价主体,尊重学生,让学生参与评价。

在教学苏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线段、射线、直线》一课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评价。首先,让学生回忆这几个数学概念,以及概念形成的过程,进行自我评价。有学生认为能够熟练地记忆概念,也可以根据概念来判断什么是线段、射线和直线。然后,教师又让学生相互出题,评价同伴的学习情况。学生都可以准确地说出“射线、直线、线段”的特点、端点的个数、长度以及三者的关系,说明学生对这一知识点掌握的情况比较好。最后,教师给出了总结性的评价。这种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评价的主体,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锻炼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二、评价内容的立体化,关注学生发展的全面性

根据新课改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需要对学生的知、情、意、行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才能反映出学生素质的真实情况。在初中数学生态课堂评价中,教师应拓展课堂评价的内容,从知识、方法、能力、情感和态度等各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在教学《解一元二次方程》一课后,教师主要围绕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分别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评价。对于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方面,通过检查学生对于“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以及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习题,发现学生可以掌握。从“过程和方法”的角度来看,学生对于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思路比较清晰,基本上能够按照“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成1”几个步骤进行解答,说明学生也掌握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角度来看,大部分学生具备自觉检验方程的习惯,但反思意识还比较薄弱,初步具备了解决问题的正确态度。通过这种多角度、多元化的评价,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体现了生态课堂的价值和理念。

三、评价方式的过程化,体现学生成长的动态性

任何一种课堂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都是一种动态生成的过程。传统的课堂评价只关注学习的结果,而没有发现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无法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肯定学生的优秀表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在愉快的状态下高效地生成。

在教学“平行线”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诊断性评价。首先,对“平行线”概念的由来,教师要求学生亲自动手,用两支笔来代表直线,变换两支笔的位置,总结两条直线的交点个数和位置关系。由于这个环节迎合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最终有一部分学生得到了结论:“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两条直线重合,有无数个交点;两条直线平行,没有交点。”教师表扬了学生,鼓励他们继续发现问题。一个爱动脑筋的学生忽然举手:“两条直线不在同一平面上,也没有交点。”“是的,这位同学的发现很棒。下面请他给我们演示一下两条不在同一平面上的没有交点的直线是什么樣子的呢?”该生借助教室两个面上的两条直线进行了阐述。“真的很棒!数学概念需要严谨的语言表述。这位同学的发现为我们归纳平行线的定义提供了帮助。谁能准确地概括出平行线的概念呢?”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大都掌握了平行线的概念,加深了对这个概念的理解。

总之,在初中数学生态课堂构建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开放课堂评价的主体,充分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唤醒学生的思维意识,了解学生发展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进而发展学生的能力。

教学生态评价 篇10

本文以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等相关理论为基础,本着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指导思想,运用生态足迹分析法计算出石家庄市近年来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之间的差距,定量判断区域的生产消费水平及其发展是否处在土地生态承载力的范围内,以此对市土地承载力情况进行客观评价。

1 研究区概况

石家庄市位于37°27′—38°47′N、113°30′—115°20′E之间,地处河北省中南部,环渤海经济区(图1)。全市辖6区、5市、12县。石家庄市为河北省省会,是河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该市农业经济较发达,农副产品供应充足,是河北省商品粮生产基地。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00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39.50万人。土地总面积为2107.89hm2,其中农用地面积为134.17万hm2,占总面积的63.65%;建设用地面积为282.083万hm2,占总面积的13.38%;未利用面积为484.09hm2,占总面积的22.97%。城市发展快、人口密度高、乡镇企业占地多、耕地不断减少,成为河北省土地利用矛盾冲突较重的地区之一。

2.1 研究方法

传统研究中土地承载力多是以人口计量为基础的土地人口承载力。即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一个区域的土地资源能供养的最大人口数[1]。它仅强调了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而忽视了人口容量与土地生态系统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不同地区间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不同地区间进行土地承载力的对比分析造成了障碍。生态足迹分析法中的土地生态承载力定义为一个地区所能提供给人类的资源和产品折合为所有生态生产性土地(包括陆地和水域)的面积总称[2]。根据生态足迹模型,按照生产力大小将地球表面的生态生产性土地分为6大类型:耕地,主要指提供农产品的土地;草地,即适用于发展畜牧业,主要提供动物产品的土地;水域,主要提供水产品;林地,主要提供林产品,包括人工林和天然林;化石能源用地,指用于吸收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废弃物的土地;建筑用地,包括人类修建住宅、道路、电站等所占用的土地。

土地生态承载力模型:在土地生态承载力的计算中,由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禀赋不同,不但6类生态生产性土地的生产力的差异很大,而且位于不同地域的同类型生态生产性土地的生产力也有很大差异,因此需要对不同类型及不同区域的土地进行调整。Wackernagel[3]引入均衡因子(rj)和产量因子(yj)的概念来解决这个问题。土地生态承载力的计算方法是将区域内各类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乘以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后,求和得到带有全球平均生产力的全球统一的生态生产性面积单位。其计算模型为[5,6,7]:人均生态承载力模型:ec=Σaj×rj×yj,j=(1,2…6);区域生态承载力模型:EC=N×ec。式中,ec为人均生态承载力;EC为区域总的生态承载力,j=(1,2…6),表示6类生态生产土地类型;aj为实际人均占有的第j类生态生产土地面积;rj为均衡因子;yj为产量因子;N为区域总人口数。本文的计算采用WWF 2004报告[8]给出的均衡因子,产量因子则沿用Wackernagel[3]关于中国生态足迹报告中所采用的值(表1)。根据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的报告,在计算区域的生态承载力时应留出12%的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用以保护区域内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

生态足迹模型:生态足迹的计算模型为[5,6,7]:各类消费项目的人均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为:aai=ci/Pi,i=(1,2…n);人均生态足迹:ef=Σrj×(aai),j=(1,2…6),i=(1,2…n);区域总生态足迹:EF=N×ef。式中,EF为区域总的生态足迹;N为区域人口数;ef为区域人均生态足迹;i为消费项目的商品类型;aai为人均占用i种消费商品折算的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ci为i类消费项目的人均消费量;Pi为第i种消费项目的世界平均生产力;j=(1,2…6)表示6类生态生产土地类型;rj为均衡因子。

生态盈亏(生态赤字/盈余):生态盈亏的计算公式为:生态赤字/盈余=生态承载力(EC)-生态足迹(EF)。当某一地区的EF>EC时,表现为生态赤字;而EF≤EC时,表现为生态盈余。

2.2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采用自下而上的获取方式,即通过调查、收集资料的方式获得所需的人均数据,其中计算石家庄市土地生态承载力所需的各类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是以1996—2006年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为来源,并根据生态足迹模型中的土地类型对各类土地进行重新归类(将园地面积纳入林地范畴进行量算)。计算生态足迹所需的生物资源和能源资源消费数据来源于1997—2007年《石家庄统计年鉴》。

3 石家庄市土地生态承载力评价

3.1 生态承载力的计算分析

根据石家庄市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采用生态承载力计算模型,得到石家庄市1996年、2000年和2006年的人均土地生态承载力,以求反映石家庄市1996—2006年期间土地生态承载力的动态变化情况。计算结果显示,1996—2006年石家庄市土地生态承载力由0.3616hm2/人下降到0.3227hm2/人,11年间降低了0.0389hm2/人,降幅为10.7%,年均降低速度仅0.98%,表明石家庄市人均生态承载力变化幅度不大。在各种类型的土地中,由于石家庄市缺少化石能源用地和草地,使这两种土地类型的承载力始终为0。

从各土地类型的生态承载力变化趋势(图2)来看,除建筑用地承载力呈上升趋势外(增幅为6.2%),其余几种土地类型的生态承载力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变化非常明显的是耕地和建筑用地。耕地生态承载力从1996年的0.2576hm2/人下降到2006年的0.2247hm2/人,降幅为12.77%;建筑用地从1996年的0.0677hm2/人上升到2006年的0.0719 hm2/人,增幅为6.2%,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土地转变为建筑用地。一般来说,建筑用地多占用的是肥沃的耕地,这在耕地本身已供不应求的情况下继续增加建筑用地的供给无疑会对土地生态系统造成更大压力。

从各土地类型占生态承载力的比例来看,11年间石家庄市耕地的生态承载力所占的比例一直占据着绝对优势,均占到70%,而且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其次是建筑用地,11年的平均比重约占20%,且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耕地和建筑用地共占90%左右,表明11年间石家庄市的耕地和建筑用地承载了该市大部分生产和生活活动。

3.2 生态足迹的计算分析

生态足迹的计算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生物资源消费、能源消费及贸易调整部分[9]。以《石家庄统计年鉴》为基础资料,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石家庄市的实际情况,将石家庄市消费需求划分为生物资源消费和能源消费。贸易调整部分不做考虑,主要是因为进出口所占生态足迹的比例很小,目前还无法获得详细的统计数据。生物资源消费部分,主要包括农产品、动物产品、林产品、水产品四部分,每一部分又细分为许多消费项目。在计算消费需求的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时,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计算的有关生物资源的世界平均产量资料[4,8,9],将石家庄市不同时期的消费转化为提供这些消费的生态生产性面积。能源消费部分根据石家庄市能源消费数据处理后,主要包括原煤、焦炭、汽油、柴油、电力等17个项目。以世界上单位化石能源土地面积的平均发热量为标准[2,4],将能源消费折算成相应的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再将前两部分计算得出的生物能源消费的生态足迹和能源消费的生态足迹进行综合汇总,得到石家庄市1996年、2000年和2006年的生态足迹人均需求情况(图3)。

结果显示,1996—2006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石家庄市人均生态足迹需求呈不断增加的趋势。人均生态足迹从1996年的2.4893hm2/人增加到2006年的4.690hm2/人,11年间净增加了2.2007hm2/人,增幅高达88.4%,年均增长速度约为8.04%,且增长速度呈加快趋势。以2000年为分界点,将其划分为1996—2000年和2000—2006年两个时间段发现,1996—2000年为人均生态足迹的平缓上升阶段,年均增长速度4.97%;2000—2006年为快速增长阶段,由2000年的3.1079hm2/人增长到2006年的4.690hm2/人,年增长速度高达7.27%。这反映出经济发展水平与生态足迹需求呈正相关。随着石家庄市进入21世纪之后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所需生态足迹量也相应增长。在6种生态生产性土地类型中(图3),增幅最大的为建筑用地,高达99%,说明城市化进程加快对建筑用地的需求越来越大;其次是水域和化石能源用地,分别为36.49%和16.3%;耕地、草地和林地增长平缓,增幅分别为3.97%、5.73%和3.74%。

从各类型土地所占生态足迹比例的变化趋势可见,耕地、草地和林地所占生态足迹的比重呈下降趋势。耕地占人均生态足迹的比例下降明显,从1996年的48.71%下降到2006年的35.28%,主要是由人们对粮食的消费需求减少所致;而建筑用地、化石能源用地和水域所占比例呈上升的趋势。其中,增长幅度最大的是化石能源用地,从1996年的37.69%上升到2006年的51.48%,表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能源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耕地足迹不再占据首位,取而代之的是化石能源用地。可见,在一定程度上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生态足迹需求呈正相关,且区域经济发展能力越高,能源足迹所占比例越大。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石家庄市的生态足迹需求还将继续增长。

3.3 生态赤字/盈余的计算分析

在上述计算的基础上,将人均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进行比较,分析其生态盈亏情况(图4)。1996—2006年,石家庄市生态赤字绝对值呈逐年增加的变化趋势,由1996年的2.1277hm2/人增加到2006年的4.3965hm2/人,增幅达106.6%。在6种土地类型中,除了林地和建筑用地外,其他4种土地类型11年间始终处于生态亏损状态,且生态赤字绝对值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增幅最大的为化石能源用地,增幅达到163.4%,年增长14.84%,表明能源供不应求是生态赤字增大的直接原因。对耕地来说,虽然随着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耕地产品产量有所增加,但由于人口基数的扩大和耕地数量减少及人们对农产品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使耕地的生态赤字呈现出明显增大的趋势,增幅达53.81%。可见,一方面由于人们消费能力、消费水平的增长直接导致生态足迹需求增加;另一方面,由于人口增长导致人均资源拥有量日益减少,再加上资源利用效率低,结果是土地生态系统无法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生态赤字必然增加,这就意味着土地生态系统的不稳定性增强。

4 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的横向比较分析

将石家庄市2000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与此前一些学者计算其他国家[8]、地区[11]或城市[7,10,11]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横向评价其土地生态承载力的情况(表2)。

从表2中可见:①石家庄市2000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与全国人均生态足迹1.5hm2/人相比,远远超过了全国生态足迹水平,也高于全球2001年人均生态足迹2.2hm2/人的水平;而同期的人均生态承载力却远不及全球的1.8hm2/人,也低于国内外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水平。②石家庄市2000年的生态赤字高达2.6797hm2/人,在表7中仅次于美国的4.600hm2/人、香港特区的6.026hm2/人和太原市的5.357hm2/人,高于表7中所列的其他地区以及全球的平均值,是全球人均生态赤字的6.7倍,说明该市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从其他地区特别是省内一些不发达地区输入生态足迹。③按照生态足迹的内涵及基本原理,在一定程度上生态足迹和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需要的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越多,因此它的生态足迹就越大。从表2可见,相对美国和香港这样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来说,石家庄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不足,因此其生态足迹低于这两个地区是相对合理的;而太原市生态足迹相对较高的原因主要是来源于较高的能源消耗,这与其本身的能源资源特别是煤炭资源丰富以及能源重化工业基地建设的客观条件有关;沿海城市大连的经济发展程度高于石家庄市,而生态足迹却比石家庄市低,这与大连市所处的自然地理位置及所采取的环保措施有关,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对土地生态系统的压力,因此其生态足迹指标较低。④由于统计年鉴中缺少生物能源账户中的贸易调整的详细数据,文中忽略了生物能源账户的贸易调整。由于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缺乏对每个年份的修订,因此最终计算得到的生态足迹结果可能会与理论值有一定的差距。但从表2中数据来看,本文计算的石家庄市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与其他地区仍有一定的可比性,能反映出实际情况。

5 结论与讨论

本文运用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模型测算了石家庄市1996年、2000年及2006年的土地生态承载力情况,反映了1996—2006年石家庄市土地生态承载力的变化情况。通过与国内其他地区的横向对比,客观合理地评价了石家庄市的土地生态承载力情况。石家庄市人均生态足迹逐年上升,生态承载力却逐年下降,生态赤字呈现上升趋势;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较,石家庄市的生态足迹和生态赤字水平远远超过国内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水平,其发展模式处于不可持续状态。

为了提高石家庄市土地生态承载力,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建议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包括控制人口规模、加强耕地保护、适度增加草地面积、控制建筑用地规模、科学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改变人们生活消费和生产方式。

摘要:以石家庄市为例,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1996—2006年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等进行了测算与纵向对比分析,并与国内外其他地区进行横向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石家庄市人均生态承载力由1996年的0.3616hm2/人下降到2006年的0.3227hm2/人,而同期的人均生态足迹从2.4893hm2/人增加到4.690hm2/人,生态足迹和生态赤字水平远超过国内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水平,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反映出石家庄市的土地生态系统安全性不高。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石家庄市

参考文献

[1]高长波,张世喜,莫创荣,等.广东省生态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生态足迹时间维动态[J].生态环境,2005,14(1)∶57-62.

[2]Hamilton C.The Genuine Progress Indicator Method Ecological Developmentsand Results from Australia[J].Ecological Economics,1999,(30)∶13-28.

[3]Wackernagel M,Onisto L,Bello P,et al.National Natural Capital Accountingwith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Concept[J].Ecological Economics,1999,29(3)∶375-390.

[4]陶在朴.生态包袱与生态足迹——可持续发展的重量及面积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1.

[5]Rees W.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Appropriated Carrying Capacity:What Ur-ban Economics Leaves out[J].Environment and Urbanization,1992,4(2)∶121-130.

[6]兰叶霞,赵先贵.山西省2002年生态足迹分析[J].陕西农业科学,2005,13(4)∶31-35.

[7]符海月,李满春,毛亮,等.基于生态足迹的土地利用规划生态成效定量分析——以河北省廊坊市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07,22(2)∶225-235.

[8]WWF2004:Living Planet Report[EB/OL].http://www.chinainfo.gov.cn/data/200503,2004-10-10.

[9]宇辉,彭希哲.中国历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可持续发展评估[J].生态学报,2004,24(10)∶2257-2262.

[10]薛国珍,潘俊刚,王尚义,等.太原市2003年生态足迹的计算与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2)∶115-124.

上一篇:融合方法下一篇:档案信息安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