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教学模式

2024-11-02

生态教学模式(共12篇)

生态教学模式 篇1

如何构建职校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直是众多职校英语教师追求的目标。笔者无意中看到深圳小学生态教育行动研究系列丛书中的《生态教育的课堂教学探索》一书, 对其新颖的教育理念和生态课堂教学模式颇为赞赏, 并结合职校英语教学实际, 在半年来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初步尝试, 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前英语课堂教学枯燥乏味的现状。综合起来, 主要有以下两点体会。

一、理解生态教育内涵, 切实转变教学观念

生态教育就是在生态哲学理论指导下, 通过优化整合求得高效优质的教育。生态教育的显著特征是:个性化、和谐、开放、共赢、可持续发展。生态课堂的核心就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理念, 构建一种开放、民主、平等、和谐、人文的一种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在生态的课堂中, 教师应摈弃习以为常的“统一教材内容、统一课程难度、统一学习标准”的传统课堂教学要求, 摈弃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 充分认识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从学生学习基础、学习能力、教材内容、课程难度、兴趣培养等诸多方面实施课堂教学, 真正实现“小草长一寸、大树长一尺, 人人有发展”的有效教学目标。

二、把握生态课堂基本特征, 实施有效课堂教学

(一) 正确分析学生情况, 实施个性化教学策略

准确把握学生情况是实施个性化教学的基本前提, 就笔者所带的数控班和机电班来说, 学生人数均在50人以上, 通过问卷和个别交谈, 发现31.2%的学生在初二年级就基本放弃学习英语, 59.5%的学生没有提前预习、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课堂上积极发言、经常参加口语交际练习的习惯, 并对英语学习表现出明显的厌学和畏难情绪, 仅有9.3%的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学习兴趣。为此, 我尝试进行分层教学, 针对学生个体差异, 把学生A、B、C三个层次, A类学生有一定英语基础知识和学习兴趣, B类学生有学习的欲望, 但学习习惯和基础知识较差, C类学生主观上基本放弃学习英语。在教学中, 先想方设法激励学生兴趣, 比如在做对话交流和主题演讲时, 降低话题难度, 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题材, 让A类学生做难度相对较大的题材, B类学生做一些难度相对较小的题材, C类学生做一些非常容易且词汇量要求较少的题材, 尤其对学困生即使进行鼓励, 即便是能说出几个语法混乱的句子, 但只要基本表达出句子意思, 就即使给予鼓励表扬, 有的学生开始连一句完整的英语句子也说不出来,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 也能说出一些简单常见的句子, 通过实施分层教学, 学生们一反常态, 从以前上英语课毫无兴趣到现在大多数同学能保持基本的教学秩序, 有40%左右的学生上课回答问题显得主动活跃起来, 对英语的畏难情绪在不断减弱, 虽然他们并不能很好的达到教材设定的深度要求, 但学习习惯在不断养成, 对英语课的兴趣也在慢慢增强, 每一个学生个体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二) 延伸课堂教学触角, 创造共赢

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目标基于生态教育理念的开放性, 笔者认为, 在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础上, 应该把课堂教学的触角延伸到有限的课堂教学之外, 充分激发学生认知、参与、探索和实践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适应社会能力, 使师生双方在生态课堂内外获得双赢和可持续发展。一是整合课外教学资源,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融入社会。在教材和课堂教学范围内的教学资源是有限的, 也是不完备的, 为此, 笔者在教学中注重了社会这个大教学资源库, 比如学生感兴趣的NBA球赛、世博会等热点, 提前让学生从网上查阅并收集资料, 不是英语版的通过查词典和在老师帮助下翻译成英语, 准备成熟后, 集中调整两课时左右时间, 举办英语沙龙, 尽量让学生全员参与, 可采取朗读、朗诵、演讲等方式展示自己的成果, 对难懂的地方老师再加以点拨。除此以外, 还建议学生坚持听中央电视台九套英语节目, 选择自己感兴趣并能基本听懂的话题记录下来, 并在第二天以“daily report”形式说给全班同学听, 在表达时根据学生实际可适当使用语。通过这种方式, 使学生丰富了英语词汇和课外知识, 更多的了解社会热点问题。二是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积极应用所学语言知识。语言最大的功能在于交流, 为此, 要积极创造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 为学生的语言实践提供平台。对大城市职校学生来说, 让学生去有外籍人士出入的场所做一些简要的向导、餐厅服务员等工作是比较可行的。但对县级职中来说, 很难具备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 为此, 笔者在教学中会经常组织一些模拟情景训练, 比如, 一名正在南方大型企业实习的学生突然碰到老外的询问, 该如何应答、加入你现在生活在一个美国或英国家庭中, 在日常较集中应该注意那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 创设一个模拟情景, 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模拟口语交际训练, 既训练了学生的交际能力, 也让学生在较集中了解并熟悉西方国家的一些基本礼仪。通过延伸课堂教学触角, 最终实现学生和教师的双向提高, 达到双赢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社会在发展, 教育也在发展, 而生态教育则是社会发展生态化的必然要求,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去适应生态教育显得尤为迫切, 教育自然规律的理性回归将使生态教育理念不断地的繁衍丰富。

摘要:生态教育理念是教育“以人为本”的集中体现, 而生态的课堂就是基于生态教育理念而构建的开放的课堂、个性化的课堂、和谐的课堂、共赢的课堂、可持续发展的课堂。构建职校英语生态课堂则是提升职校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职业教育,英语,生态课堂

参考文献

[1]杨焕亮.《生态教育的课堂教学探索》 (下)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6:序言及正文1~4.

生态教学模式 篇2

生态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强调每一个学生的需求、欲望和意识,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现代课堂教学手段,实现教学与学生发展的真正统一的课堂。它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不同,生态课堂强调让学生健康成长,努力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其成为理想课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生态课堂,尊重学生,突出学生的个性,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积极主动。

●生态课堂的核心理念:尊重、唤醒、激励生命 生态课堂的追求:有序、有情、有效、有趣

生态课堂是生活化的课堂:学生感兴趣的,想知道的,想做的,都可以在生态课堂里畅所欲言,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得到有效解决。●生态课堂的特点:

1.民主平等。这包括生生平等,师生平等 2.自然和谐

3.自主与合作。生态课堂并不是传统课堂的满堂灌,要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教学方案。做到先交后学,能学不教,以学促教。4.探究与生成 5.开放与选择

6.多元的评价方式与个性发展。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差异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参差不齐。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面评价,以鼓励为主。让学生树立信心,勇于表现自己。●如何构建生态课堂 1.改变观念

生态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有着全新的教育理念。教师可以通过培训、专题会议和学习理念来提高自身的理论涵养,提高教师对生态课堂理念的认识。2.转变教案的设计思路

教案设计是每位教师的必修课。传统的教案设计基本依据课本从头讲到尾,贯穿始终的是抽象的理论知识,学生能够参与的练习较少。生态课堂强调学生全程参与课堂学习,决不能把学生排除在课堂教学活动之外。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案的同时了解学情,认知备课,设计学案。让学案、探究、谈论等活动贯穿始终,学生全程参与。3.改革教学评价标准,改变课堂教学行为

4.建构学习小组,兴趣小组,构建小组文化、帮扶模式 5.设定缓冲期,允许教师适当介入、适应。

生态果园栽培模式 篇3

1. 无毒栽培 无毒栽培是水果发展的新方向,是果树进入现代化栽培的一个新标志,也是我国与世界先进国家水果栽培技术接轨的一个标志。进行水果无毒栽培就是新建果园要选用无病毒苗木,以发挥“抗性强、长势旺、产量高、品质优、省肥水、好管理”的优势。对于矮化中间砧无病毒苗木,要求基砧、中间砧和品种都脱毒,短枝型或乔化苗木基砧和品种也要脱毒。栽植地宜在无工厂“三废”(废气、废水和废物)污染的优生区域。栽植坑(沟)内填入腐熟的农家肥料或生物肥,切忌使用化肥或不经腐熟的农家肥。对修剪工具要消毒处理。在病虫害防治中要选用生物源或矿物源农药,采用生物、农业和物理综合防治方法。栽植过程要做到无毒化。

2. 生草覆盖 生草覆盖是果园土壤管理的一项新技术,目前已在广大果区实施。采用行间或全园生草,播种期为每年的3月至9月。播前结合深翻整地,施足底肥,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3000千克。行间生草(三叶草),每亩播种量0.5千克;全园生草(三叶草),每亩播种量1千克。采用条播或撒播,播后覆土0.5~1厘米厚。出苗后拔除杂草,促进幼苗生长。草成坪后加强肥水管理。遇到干旱要及时灌水,并随灌水在草上泼洒腐熟的人粪尿或撒施生物肥,促进草体生长。在果树施肥时,先把草被带根铲除放到一边,施肥后,再挪到原来地方,使草体不受损害。对草体枯死的地方进行补种或移根补栽,保证全园生草。三叶草种植当年长势弱,不刈割;第二年茎高30厘米时留茬5~10厘米刈割。每次刈割的草都要均匀地铺在果园地面上。草生长期间每间隔1~2月刈割1次,全年刈割4~6次,最后一次在10月上中旬。三叶草种植4~5年后,草体开始老化,生长量减少,要另行种草。通过多年生草覆盖,果园土壤疏松多孔,有机质含量增加,可达到以地养地、促进果树生长的目的。

3. “五配套”栽培模式 果园“五配套”栽培模式为:果园生草,以草饲畜,畜粪产沼,沼肥入园,修剪水窖,集雨补水,从而达到以果促畜,以畜促沼,以沼促果的良性循环目的(具体做法详见本刊今年第五期“千阳县‘五配套’生态果园栽培模式”一文)。

4. 采用生物、物理方法控制病虫害 根据不同的害虫类型,采用不同的生物、物理控制技术:金纹细蛾类、食心虫类、卷叶蛾类害虫主要采用复合迷向剂和性诱剂物理措施控制;叶螨、蚜虫、介壳虫等小型刺吸式害虫使用喷洒油类生物农药进行防治;鳞翅目、膜翅目、双翅目类害虫采用杀虫灯等物理措施控制;在树皮缝、地表、枯草中越冬的叶螨、蚜虫、介壳虫、食心虫等害虫采用树干捆绑瓦楞纸进行物理措施控制;在害虫大发生年份,如果生物、物理措施不能把害虫控制在为害经济阀值以内,可结合使用生物农药进行控制;在害虫猖獗特大发生年份,如果生物、物理措施和生物农药不能把害虫控制在为害经济阀值以内,可使用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进行控制。

生态教学模式 篇4

一、新形势下构建生态消费模式的必要性

我国在快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形成了“大生产—大消费—大量废气”的局面,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不断加剧,人与自然的矛盾更加突出和尖锐,使得社会面临难以逆转的污染后果。经过几十年的奋力赶超,中国经济实力跃居世界第二,令全球瞩目,但是在巨大成就的背后,很多是不计成本的大量浪费的低效率生产,进而使环境面临严重污染和健康受损的后果[1]。

(一)不合理的消费异常突出

据统计,国内每年因生产1 000万箱一次性木筷,会失去500万立方米木材,需要砍伐2 500万棵树木;2013年,全球奢侈品市场总容量达到创纪录的2 170亿美元,全年增长率为11%,其中,中国人奢侈品消费总额为1 02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人买走全球47%的奢侈品[2]。在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要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必须构建和谐的生态消费模式才能够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加剧了环境的恶化

当前中国正处于迅速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的重要阶段,社会的发展势必会导致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不断加大,在开发的过程中,如果往往只注重数量而忽略了环境的承载能力,就会产生大规模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就会造成能源、原材料的巨大浪费,产业和产品比例失调,经济效益低下,进而使生态失衡,环境污染加剧。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三)能源开采量大但能源利用率低

如今我国单位GDP能耗是美国的3倍,是法国和德国的3.4倍,是日本的4.1倍,是加拿大和英国的6.3倍。同时,我国的能源结构不合理,煤炭占能源总量70%左右,而这个数字在发达国家最高不超过25%[3]。我国单位GDP的能耗比世界平均值高出近一倍,中国GDP占全球12.3%却消耗全球21.5%能源。中国每年消耗的煤炭占全球的50.4%[3]。未来中国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都需要实现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其中,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是新的能源革命,即能源生产革命和能源消费革命,即由黑色、高碳向绿色、低碳转变,由粗放、低效走向节约、高效转变。

二、生态消费与生态文明的关系

在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一)构建生态文明消费模式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要从改变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入手,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构建全新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4]。生态消费是一种生态化的消费模式,它是指既符合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又符合生态生产的发展水平;既能满足人的消费需求,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一种消费行为。具有适度性、持续性、全面性等特征,这种生态消费模式是符合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社会良性发展文明形态,是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发展理念,有助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二)构建生态文明消费模式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

消费问题是环境危机的核心,全球环境不断恶化的重要原因是不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模式的出现,人们不仅对消耗了大量自然资源,同时也损失了大量的环境容量,危机到了子孙后代的生存空间[5]。当前面对国际国内发展的大环境下,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实现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转型的主要任务是开发和应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装备,在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出口和控制污染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用较少的资源获得更大的价值。提高生态消费力,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态消费需要,要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生态产业大多为低投入、低排放、低污染的“三低”产业,发展生态产业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6]。

(三)构建生态文明消费模式是实现人民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现实要求

人的消费需要,不仅包括物质消费需要和精神文化消费需要,还包括生态消费需要。满足生态消费需要,对于人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全面满足人的消费需要,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保护并培育优美的生态环境,是实现人的发展的基本要求,这就对培育和提高生态消费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只有生态消费力提高了,人的生态观念牢固树立了,才能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满足人们更高的生态需要。而只有更高的生态需要得到满足,才能使人们享受生态之美,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6]。

三、生态文明视阈下构建生态消费模式的路径选择

构建生态消费模式是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需要众多主体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其中政府、消费者是最重要的两大主体,它们缺一不可,并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协调互动的关系。

(一)政府加大宣传力度,用价格杠杆、法律等手段价格调控力度,引导和规范民众的消费行为

第一,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有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政府要利用电视、网络、报纸、微信平台等各种媒介,将生态文明消费思想传达给消费者,让消费者认识到生态文明对人们的重要性,进而在生活中自觉形成文明的消费的良好氛围并转化为行动。

第二,利用价格杠杆原理,推动生态文明消费[7]。按照价格影响供求的关系原理,通过价格来调节消费者选择适当的消费方式,例如,对生活垃圾的处理实行梯度价格机制;提高一次性产品的购买价格;对节能环保的企业,通过价格补贴的方式加以支持。

第三,制定相关生态文明消费的法律法规。生态文明的消费方式不仅仅需要用道德的力量加以约束,还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相关的生态文明消费法律细则。例如,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和惩罚力度。

(二)消费者应树立勤俭节约、可持续的消费观

消费者要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坚决摒弃互相攀比、追求虚荣的不良风气。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树立适度、绿色、科学的可持续消费消费观,同时消费要符合我国国情、生产力发展水平,并不是一个人的财富越多就应该消费越多的产品,消费应该将个人的发展需求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

第一,要坚持适度消费原则。一是消费与资源承载力相适应;二是消费与家庭支付能力相适应;三是消费与科学合理的积累比例相适应;四是消费与国家的财力物力相适应[8]。

第二,要坚持绿色消费原则。一是要引导消费者树立绿色消费意识,选择有益于身体健康的绿色消费品。二是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在追求健康舒适的生活时,要注重环保和节能。三是消费过程中要注意对生活垃圾的处理和分类,不要造成环境的污染。四是坚持循环再利用,如在生活用水方面,尽量地循环使用。

第三,要坚持科学消费原则。一是消费要符合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要求;二是消费要将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进步的消费观念相统一;三是反对低俗愚昧无知的消费,如吸毒、赌博等方式消费。

摘要:生态消费模式是当前中国消费转型的必然选择,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提升至国家战略的层面,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构想。合理的消费模式是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生态文明视阈下探析生态消费模式,试分析构建生态消费方式的必要性和消费方式对生态文明的影响,并从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实际出发,提出构建生态消费的路径。

英语教学生态模式研究 篇5

【摘 要】经济全球化带动了全民普及英语教学,然而由于我国英语教学模式的僵化,我国进行了对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引入了生态模式的教学,生态模式的教学时通过对英语教学的分析与定位,将其引入生态体系,科学的指导学生主动学习英语,推动英语教学模式的发展,推动我国教育行业的发展,促进国际一体化。本文主要阐述了对英语教学的生态模式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英语教学;生态模式;研究

生态模式运用在英语教学之中,是为了详细分析对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的学习环境以及对学生和老师的学习能力研究,通过得出的结论对英语教学提供新的教学方式和思考。如今我国的英语教学方面存在许多弊端,通过生态教学的方式,有针对性的对教学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促进英语生态教学模式的持续和稳定的发展。

一、我国英语学习现状

我国的英语教学虽然在编写教材以及教学大纲、语言测试等方面有所进步,但我国的英语教学研究的整体水平还是比较低下;在教学理论方面,我国的英语教学科研人员没有足够的科研意识,科研的专业能力也不强,导致我国英语教学的研究的整体水平低下。越来越多的新生代人员被浮躁的社会气息所感染,能够潜心做英语教学研究的人才越来越少。并且我国对于中小学的英语教学理论研究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导致对英语教学的基础没有打好,研究的课题和成果对实践研究相对不足,教学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没有宽阔的发展空间,研究成果的创新性不足是理所当然的状况。

另外,由于我国封建时期的科举制度的影响,我国的教育方式普遍偏向于应试性教育,中小学、大学、研究生以及各种等级考试,它们的教学理论无论是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方面,还是从教学评价上方面来看,都带有强烈的功利性倾向,尤其是在中、高考时,三年级的学生们普遍利用题海战术来复习中高考的常考考点,而不注重于创新教育模式,而大学英语四六级也是常有刷分现象的出现,对英语的学习仿佛只是为了得到较高的分数而不是对英语的应用能力。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不浓郁,英语的教育机制体系也不完善,导致我国的英语教学研究速度缓慢。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改变国内学生学习英语的“急功近利”性,构建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并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英语生态课程体系,成为一种趋势。

二、生态模式教学基础

生态哲学是将生物学中生态系统相应的理论和方法用于研究人类、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客观规律的科学,它融合了哲学与生态学的理论体系与思维方法,具有良好的创新性[1]。生态哲学这种观点,是一种以可持续发展为理论的观点,是以人与自然及社会和和谐发展为目标的,生态哲学在社会、教育、经济和政治等诸多领域上具有能统领全局的特点,但这种统领全局的特点在指导教学具体方面则发挥不了较好的效果。因此从生态哲学学科中衍生出了教育生态学模式,教育生态学模式是一个新兴的交叉研究领域,同时也是对语言学和生态学的有机结合,对生态模式下的英语教学应用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在生态模式下进行的英语教学,找出语言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发挥英语学习的整体性,促?M英语生态学模式的研究和发展。

英语的生态模式教学特点:英语的生态模式教学特点为将语言的句子成分以及应用范围结合在一起,使句子各成分之间具有关联特性,这种与生命类似的生态模式,重视英语的整体性,受到当前语言环境的影响,对英语教学发展具有促进的作用。通过对英语教学的生态模式的内涵进行分析,能够发现对语言的教学可以称之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它包括对语言、教师、学生以及学习环境的关系,这几种元素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有机结合体,表明了对语言的教学也有整体性。另外,生态英语教学模式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固有模式。生态英语教学模式涉及语言、教师、教学过程、学生和教学环境等诸多因素,这些因素之间的平衡关系是保证该教学模式顺利推进的必要条件[2]。

教学的过程是一个互利共赢的过程,教师教学的过程也是与学生进行语言互动交往的过程,教师教育学生学习的方法以及知识和语言体系,学生的学习状态则是教师的能力的具体体现。语言是教师与学生互动交往的媒介,语言教学的目的是提升学生语言水平,英语教学的生态模式表现出了其与过往的一成不变的教育体制的优势,表明了自身的地位,表现了现有的教育体制应该进行改革,与时俱进,带动我国教育业的发展。

三、生态学模式教学出现的问题以及改善

(一)对教学的主体素质的问题与增强

由于我国教育主体,学生与教师之家有着难以跨越的鸿沟,学生没有足够的学习热情,对待学习的思维过于急功近利,不肯脚踏实地的学好语言的基础。而教师的教学方式单

一、教学观念陈旧,无法取得良好地教育效果,为了改善这一局面,应对教育的两大主体加以重视,教师应该主动增加自身的知识量,提高文化内涵,并积极改变自身的教育方式,对待学生认真负责,在学习初期带领学生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学习方向,提高教学管理水平,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而学生应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实践,学会思考,夯实基础,与教师进行课程上的互动,可以有效促进生态模式下的英语教学持续发展,进而有效地增强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教学模式单一的问题与改善

现阶段,我国英语教育的教学存在严重的问题,教师们对学生们的能力要求仅在于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以及考试分数上,教学模式单一,只重视培养学生的听、读、写的能力,使学生的主要学习目标为参加英语能力的等级考试而非对英语的运用能力,使学生丧失了对英语学习和研究的积极性,这种单一的英语教学模式会造成不良的后果,导致学生英语水平达不到目标。

为了改善教学模式单一这一问题,对英语教学的方式引入了多元化教学的方式,这种方式能够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适应英语教学的要求,有效提高英语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多元化教学是以丰富教学内容为基础,以教学大纲来开展教学内容的,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入实际例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支持生态模式的英语教学教育体系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在进行生态模式下的英语教学的同时,英语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在课堂上注重对英语的日常应用,增强学生英语写作能力以及会话沟通的能力,这种模式下的教学质量与效率显著地高出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且教师与学校应选择与时俱进的英语教材,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学生学习时要提高自己的积极性,主动增强自己的英语知识水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立生态模式下的英语教学理论体系,能显著的改善我国现阶段的教育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教师也通过生态模式下的英语教学,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以及对新的教学方式的研究。

【参考文献】

林园生态养鸡技术模式 篇6

总之,林园生态养鸡更大程度上挖掘了立体种养生产潜能,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饲料资源和肥源,减少了污染,实现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生态养殖的最佳模式之一。

一、生态园区的选择与栽树

园区应选择地势高燥、平坦开阔、水质良好、水源充足、交通方便、无污染的地方,要求3公里内无化工厂,距交通主干道1公里以上。应根据本地特点,选择适合本地区栽种的树苗,根据树种的特征,合理确定行、株距。例如:银杏树苗应选择生长良好、较粗直的树苗,嫁接高度在1.5米左右,行、株距分别为8米和12米,每667平方米(1亩)栽植银杏树以8~12棵为宜。银杏树栽植后一般8~10年开始挂果,正常挂果后,每667平方米效益在1500元左右,并且随着银杏树的不断生长,以后每年银杏果产量会逐年增加,效益也会不断增加。银杏树挂果前,可在银杏树中间插栽梨树或桃树,每667平方米可栽8~10棵,这样在银杏树挂果前,就可增加一定的经济效益。按每667平方米林园1年养鸡2批计算,可饲养鸡400只,每只鸡比普通饲养的鸡多增效2~3元,养鸡每667平方米可多增效益1000元左右。

二、林鸡结合的饲养模式

1.园区草品种的选择与种植。园区内应选种适宜于鸡食用的牧草品种,可选用黑麦草、菊苣和紫花苜蓿,既有一年生牧草,又有多年生牧草;既有禾本科、叶菜类牧草,又有豆科牧草;这些牧草既可净化土壤、增加土壤肥力,又可作为鸡的饲料。牧草一般选择秋播,果树落叶后会增加光照,来年气温升高后牧草会迅速生长。这样会使牧草有一个较长的生长期,同时又控制了杂草的生长。

2.鸡的品种选择。鸡的品种选择应根据鸡对林园的适应性和市场需求来确定。一般选择适应性、抗病力、觅食能力强的地方良种鸡,并且要考虑市场需求,选择适销对路的品种,最好选择正规单位培育的优良草鸡品种。

3.围栏的搭建。林园养鸡管理至关重要,其中值得重视的是防止鸡外逃。围栏可用绳网或篱笆栏,高度一般在1.5~2米左右,围栏要注意网孔的密度和篱笆栏的厚度,既不能让鸡逃跑,又要防止老鼠、黄鼠狼等野兽的侵袭。围栏一般以0.67公顷(10亩)左右为一单元。

4.育雏与避雨棚设置。林园养鸡一般数量较多,育雏房必不可少。育雏房应建在避风向阳、地域开阔、平坦干燥、水源充足、交通方便、靠近林园的地方。育雏房的面积根据饲养量来确定,一般以每平方米30只雏鸡计算。育雏房的消毒和温度、湿度的控制与正常养鸡方法相同。根据鸡的多少、园林地形和面积,在靠近园林的地方搭建避雨棚,不仅可以防止鸡群被雨淋打、烈日暴晒、意外惊动,而且有利于鸡群防疫注射操作。

5.放养密度与规模。林园养鸡应掌握合适的放养密度。密度过大,往往会造成饲料不足,鸡群觅食范围广,易逃跑,难管理,而且人工喂料过多,既增加养殖成本,又影响肉质风味;密度过小,会造成饲料利用不充分,浪费资源,效益也较低。因此放养密度一般以每667平方米200只左右较适宜。放养规模根据园地范围和地形确定,一般以1500~2000只为一群,放养规模过大也会造成管理上的不便。林园养鸡往往采用“全进全出制”,一批鸡上市后,对林园全面清理消毒,最好将园内土壤新翻一次,这样有利于防疫和肥土,对果树和下批鸡养殖有益。

6.日常管理。林园养鸡,由于鸡的活动范围广,管理不太方便,因此,调教工作一定要做好。雏鸡1~3周龄应在育雏室饲养,3周龄后开始逐渐进入室外饲养。鸡苗放入林中后,起初应特别注意气温的变化,室内外温差太大时不宜放养。特别在春秋季节,鸡苗放养应待露水干燥、太阳出来后,一般在早上10点到下午2点放养,初期放养的时间控制在2~4小时。如风较大时最好不放养或缩短放养时间,待鸡逐渐长大后,逐步增加放养时间。放养的初期用敲料盆或吹哨子等方法进行归牧调教,使之形成条件反射。每天定时补料,日补料2~3次。补料自3周龄后逐渐改喂谷物杂粮,5周龄后全部改喂谷物杂粮。鸡群放养时应实行轮牧制,这样有利于牧草的恢复生长。放养时间应在120~250天之间,从而确保鸡的肉质,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7.疾病的预防与轮牧。林园养鸡应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以保障鸡体健康,减少疾病发生。防疫上按照免疫程序逐一进行防疫注射,主要应做好马立克、新城疫、法氏囊等传染病的免疫。同时要做好定期消毒、闲置消毒、进场消毒,发现病鸡应立即隔离治疗,必要时可实施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治疗鸡病时优先选择中药及生物制品,只有在不能有效治疗时方可用抗生素及化学合成药物,禁止使用违禁药物、激素类药物。使用化学药物应严格执行休药期规定。对病死鸡要采取无害化处理。鸡在放养时还要防止老鹰、黄鼠狼等兽害。出于卫生原因,在两批鸡饲养之间,饲养棚舍、育雏室、围栏等必须彻底清理。棚舍和设施必须在此期间进行清洁和消毒。每批鸡饲养后,自由活动场地应有一段时间的休息期,因此,林园养鸡应实行轮牧。

生态教学模式 篇7

(一) 英语课堂生态困境

困境一:快乐教学的虚化

一节公开课上, 为了巩固Is this bus for...?教师拿出了一张公交车的牌号, 让学生充当驾驶员, “驾驶员”走到同学前面:Is this bus for...?如果回答Yes, 那位学生就排到“驾驶员”的后面。“公交车”继续穿梭于学生位置间, 在一声声询问中, “驾驶员”身后的队伍越来越长, 移动的速度越来越慢, 其他同学坐着, 听着, 看着, 乐着……看似热闹的课堂, 学生的兴奋点到底在哪里?这样的快乐有效吗?

困境二:主体地位的弱化

T:What do you usually do at the weekends?

P:I usually do my homework./I usually play football...

T:××, how do you spend your weekend?

教师出示spend, Can you read“end”?学生很聪明读出了这个单词, 笔者以为教师肯定会让学生自己读出新单词, 没想到教师的鼠标点到spend, “Now read after me, spend”学生一起跟着教师朗读。

T:××, how do you spend your weekend?

P:I usually watch TV./I usually go to parks...

T:Look!This is Yao Ming.How does he spend his weekend?

P:...

上课整整15分钟了, 笔者看到教师始终控制着整个课堂, 学生围着教师转, 教师围着课本转, 丝毫没有想把话语权交给学生的意思。大部分学生只是在充当看客。这种交流看似规范活跃, 但这只是表面上的, 长此以往, 学生的语言将逐步被程序化、规范化的语言所“圈养”。

困境三:教学形式的泛化

在教授牛津小学英语5B Unit 7 A busy day时, 学完了past和to以后, 教师出示了一串时间:11:45/6:10/7:30……学生像儿时做口算题一样一一用英语做了回答。接着老师的多媒体上出现了三条规则:

1.当分钟在1~30之间, 我们使用past, 表示几点过了几分钟。

2.当分钟在31~59之间, 我们使用to, 表示还有几分钟到几点。

3.几点半用half past。

没有观察, 没有思考, 规律应该是学生归纳总结出来的呢还是教师给他们呢?

(二) 思考

每当面临这些困境, 笔者经常想, 英语教学为何遭遇如此的尴尬?我们的教育个性是不是在流失?我们是不是在陷入一种机械性工作的怪圈?我们培养的学生身上是否具有真情的流露、个性的解放?这些困境隐射出我们的教学存在什么问题呢?

1.教师———自我魅力的迷失

1) 角色的异化:在长期“师道尊严”的文化传统下, 教师总是戴着知识权威的面具, 学生总是被动接受知识, 而没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课堂生活被简化为知识的传递与接受, 而精神的发展则退于自发状态, 学生只是一种“无我”的存在, 从而导致了师生之间缺乏交流与对话, 也谈不上理解, 更谈不上精神上的交融。

2) 语言的荒疏:把课堂当作车间, 学生既是“原料”又是“产品”, 把课堂教学当作“工艺流程”。在学生面前, 教师似乎是话语的主宰者、控制者;在教材和现成的教案和课件面前, 却又处于弱势地位, 没有自己的选择, 语言越来越贫乏, 教师在随波逐流, 缺少个性, 教育的智慧在现实的教学里逐渐淡化。

2.学生———知识构建的迷惘

生命的缺席:在具有传统教育观的教师心中, 学生是附着于教师、知识而存在的, 而不是显示作为一个“人”存在的过程。教师通过教育塑造的只是他心目中学生的形象, 而不是人的形象, 导致教育过程中“生命的缺席”。当教育进行时, 生命不在场, 学生的声音也就被忽视和遗忘了。学生在课堂中所说的, 其实仅仅是在读, 而最能凸显学生思想的要素淡化了、缩减了。在思想贫乏的教育世界里, 教育与真实生活是完全被隔绝的, 不仅影响着学生的体验与表达, 也重塑着个体内心的体验与表达, 教师权威的话语成为一种有效的控制, 它营造了一个与外界相隔离的“人造的世界”。在这里, 师生的日常生活被忽视了, 学校内外的世界被简单地视为同质的, 没有了生活的根基, 知识也是游离于生活之外, 因而也就无法真正地实现建构。

3.课堂———价值取向的偏离

1) 追求知识的传授:在很多学校、很多教师的心目中, 备课、上课、考试是教学的全部。考试考什么, 上课上什么, 语法点、错例案例心中放, 教学的目标只有一个—让学生学会这些知识。于是, 课堂上有机械的句型操练, 没有了实际的运用;有师生的交流, 没有了学生间的互动……

2) 追求精英教学:用一部分优秀学生的发言掩盖其他学生学习真相的英语课;用游离文本的媒介代替潜心感悟的语言, 省略复杂的训练过程, 呈现精彩的学习结果……

3) 追求教学及时效应:学生的学习过程不过是向教师的指定地点不断靠近的过程。在教学时, 蕴含于学生中的复杂因素被“过滤”后只留下教师需要的那部分, 这样的教学仿佛是在“光滑冰面上的自由滑行”, 虽然轻松顺畅, 但却无法触及学生的真实经验基础, 忽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修复课堂生态的案例分析

在新课改实施期间, 虽然理念层出不穷, 模式遍地开花, 方法日新月异, 但是如果从生态观的角度衡量, 课堂生态已经被破坏:明显固化的知识, 极度压抑的个性, 逐渐失衡的群体, 让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课堂, 突破传统教学的瓶颈, 修复课堂生态, 还原教学本真。

(一) 从“为教而教”到“无为而教”

“教学有道, 其道在寻常之中”, 无痕的教学才是原生态的课堂。

【案例】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7 A letter to a penfriend

T:If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me, please read this pas-

sage:New English Teacher.

学生读完后, 出示教师的Name Card.

T:My name is...My English name is...Can you spell it? (启

发学生通过读音拼出Fanny) I’m from...My hobbies are reading books and making friends.I want to make friends with you.But you’re in Yangzhou and I’m in Nanjing How can we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思考片刻后学生纷纷发言。

P1:We can write letters.

P2:We can make a telephone call.

T:That’s a little expensive.So we can be penfriends. (出示

penfriend)

T:What do penfriends usually do? (出示write a letter)

T:So you should know my address.My address is Room 402

79 Taipingmen Street. (出示address)

T:You can also send me an e-mail.My e-mail address is...

【反思】

新授, 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地拉开了帷幕, 而笔者和所有听课的教师也在和谐、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畅游了一番。感受课堂中的点点滴滴, 真是“润物细无声”。我们常常为了引出penfriend, write a letter, address创设了一个个的情景, 使得我们的教学过程显得支离破碎。这位教师通过一段Fast Reading, 满足了学生对自己这位新教师的好奇, 通过名片的形式提炼了Fast Reading中的关键信息, 在师生共同完成这张名片这个看似很平常的过程中, 不知不觉地引出了新单词, 正所谓“教学有道, 其道在寻常之中”。

“无痕的教学才是教学的至高境界。”无痕的教学也是我们追求的理想课堂生态。而对于许多教师来说, 那似乎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 其实仔细想来, 也并非是不能达到的。备课时我们不应该站在教师教的立场上, 而是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经验去思考、去设计。很多教师只关注设计哪些教学活动, 却忽视了学生如何学;上课过程中, 只考虑到自己如何一步一步地实施自己的教学任务, 却忽视了学生的声音。把师生间的对话交流仅仅看作句型操练的需要, 全然不顾与学生进行一种自然的语言交流和思想交流。

这种“不教而教”的无痕的教学手段正体现了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蔽起来”的“无为而教”的教育境界, 这不也正是我们所不懈追求的最佳课堂生态吗?不就是教学的本真所在吗?

(二) 从“知识课堂”到“生命课堂”

“教育是生活的过程, 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让知识与生命共生!

【案例】牛津小学英语4A Unit9 What’s the matter?

学完What’s the matter?Here’s a...for you后, 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学生非常熟悉的童话故事中的主人公:卖火柴的小女孩。

T:Look at the girl.

P:She’s cold./She’s hungry./She’s tired...

T:Can you help her?What can we do?

P:I’d like to give her a pair of gloves.

P:I’d like to give her a sweater.

P:I’d like to give her some hot water.

P:I’d like to give her a scarf.

这时, 教师在屏幕上呈现了一段话:It is a cold day.The girl is____.She is____, too.I want to help her.I’d like to give her____.学生练习说完这段话后, 老师说:You’re all very warmhearted.So it’s happier to give than to take. (给予胜于索取) 虽然教师没有多解释这句话的含义, 但是学生心里已经明白:帮助他人是一种幸福。这样的思想教育远远超过了英语学科本身的语言价值。课堂上, 我们需要听到学生真实的声音, 失却了真实与深刻, 捧出的只是一束束虚假的“塑料花”, 鲜艳得很, 却没有生命, 没有成长的气息———这并不是我们期待的。

【反思】

有生命的课堂不仅仅关注个体的生命, 更应该是课堂上迸发出的生命激情与生命体验, 在这样的激情中使学生获得感动和收获。

有生命的课堂不仅把学生看成教学的主体, 更把他们看成教学资源。学生是受教育者, 同时也是教育者, 靠学生的内驱力, 发展学生的学习天性, 释放学生的个体潜能, 这既是教学目标, 又是教学过程。

有生命的课堂应是互动对话的生态课堂交往, 是知识经验分享、符合生态理念的课堂, 是信息畅通、流动的课堂。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实际上是不同主体间的思想分享过程, 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 在这样的对话中, 学生的情感得以宣泄, 教师的生命价值得以体现。[1]

在笔者任教期间, 为了畅通师生情感通道, 曾经设立过心灵信箱。在这里借用下面一段来自学生的心里话警醒所有的英语老师:

“老师, 请你不要把课堂只看成是你传授知识的场所, 把我们每一个人看做是储存知识的容器, 把教室看成是一个训练我们技能的‘作坊’, 我们是有生命有思想的人, 你要关注我们的生命质量, 我们需要一个生态的课堂环境, 希望你能用一种快乐的方法让我们轻松度过每一堂课。”

(三) 从“繁琐复杂”到“大道至简”

艺术需要简约, 好课需要简约。简约不是简单, 是一种高效的整合, 一种厚积薄发的境界。

【案例】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 5 Seasons

T:It’s fine today.The weather is fine today. (板书新单词)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sky?S:We can see the sun.

T:So it’s a sunny day today.What do you want to do on sunny

days?

S:I want to fly kites./go to farms/go on an outing...T:Spring is coming.Do you like spring?Why?

S:Yes, I do.We can see green trees and nice flowers.

T:Yes, in spring, the trees turn green and the flowers come

out.

T:What colour are they?

S1:Some are red, some are pink, some are yellow...

S2:I like to fly kites.I can row boats.I can go to the park...

T:When it’s windy (板书新单词) , we can fly kites. (学生的

情绪进一步被调动)

Can you fly the kite?/Can you make a kite?/How many kites do you have?/Where do you usually go and fly kites?...

S3:I can put on nice clothes.

T:Yes, it’s warm in spring. (出示新单词) The days get

longer and the nights get shorter (板书) .

S4:I don’t like spring.I feel ill.I’ve got a cold.

T:Oh, I’m sorry to hear that.Sometimes it’s cold in spring

You need to put on warn clothes.

这是一节农村小学的英语课, 没有用时髦的多媒体课件向孩子们展现美丽的春天图景, 但是孩子们却用他们简朴的语言分享了一个充满生机而又真实的的春天。这才是真正的春天, 孩子们眼中的春天, 而不仅仅是出现在多媒体课件中的美图。我们感受到了师生间情感的碰撞, 感受到了师生投入地酣畅淋漓。

【反思】

“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异标新二月花”。简约排除随意, 而是教学上的精湛设计;简约拒绝低效, 而是资源上的高效整合;简约不是无为, 而是教学艺术上的一种至高境界, 即“大道至简”。简约的教学看上去“轻松”, 但做起来不易。它要求我们, 特别是年轻教师, 要练好自己的“内功”, 不断学习, 不断提升和锻炼自己, 使自己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开阔的文化视野和高深的文化品味。不可把简约的教学, 当成“偷懒”的借口。我们追求简约的教学, 首先要求我们把自己武装得“不简单”起来, 才会有“不简单”的底气, 才能游刃有余地营造出简约的英语课堂, 才能打造出极其“不简单”的好课来。

不要被层出不穷的理念所迷惑, 不要被日新月异的教学手段弄的眼花缭乱, 我们只要记住, “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

(四) 从“语言之学”到“完整英语”

以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透视课堂教学, 意味着师生之间应当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所以, 我们的心里装的不仅仅是教科书, 而是整个英语学科和学生的发展。

【案例】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 6 Holidays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教师要求学生画出对话中的问题, 并让学生把这些问题写在黑板上:

When’s Halloween?

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 at...?

Did you...?

教师告诉学生, 这些是文中的关键句, 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和记忆课文。读完课文后, 她拿出一张写有New Year’s Day的心形卡纸:New Year’s Day is on the first of January.People usually have a big dinner with their family.I didn’t have dinner with my family.I went to a party.

接着教师说:How can I talk about New Year’s Day?Look.I have some key words here.说完, 像变戏法似的把卡纸一翻, 卡纸的背面写着刚才一段话中的关键词:the first of January, , have a big dinner with their family, went to a party。

各小组领到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心形卡纸, 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

在这样的过程中, 教师关注的是学生的整体发展, 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获得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案例】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 7 A letter to a penfriend

T:Look, these children are from the USA.They also want some penfriends in China.Do you want to be their penfriends?

P:Yes.

T:Look, these are their letters.

Homework:

Reading:独立阅读新笔友的来信;了解他们的相关信息

Working in groups:1.Who’s your penfriend?2.Wha are you going to tell him/her?

知识是在运用中产生的, 也只有在实际运用中才可以获得生命, 得以存在。从生态学的角度看, 只有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才能使自身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减少对外界条件的依赖性, 从而大大提高个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以有效彰显, 形成共荣共存的教育生态系统。

【反思】

实践使很多教师产生共识:英语教学要从知识的传递走向语言的运用, 直至走向语言策略的形成, 要让学生Be able to use, 让学生获得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多年之后能从这种学习习惯中不断获取知识营养, 受益终身。

充满生命灵气、焕发勃勃生机、自由成长的课堂才是生态的课堂, 才是实现人生价值自由创造、充满机智和人文关怀的课堂, 才是健康的课堂, 才是本真的课堂。让我们的英语课堂孕育起课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愿景, 为教学搭起诗意与动感的生态圈, 使课堂成为具有开放性、整体性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生态教学模式 篇8

诚然,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新时期的国家宏观发展战略, 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领域都是一场革命性的创新;同时, 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也正处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当中, 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具体到生态社区建设而言, 生态文明的时代背景对我国的生态社区建设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 同时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思想借鉴和难得的历史契机。为此, 研究和探讨我国生态社区建设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 就不能忽视生态文明的时代背景, 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环境是建设我国生态社区必须着重考虑的首要因素。

1 生态社区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

毫无疑问, 生态文明是现阶段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高阶段, 更是人类社会能够得以永续发展的希望所在。国内外学术界对生态文明的研究涉及也经历了比较长的时期, 并且已经有了显著而丰富的成果, 尤其是现阶段对生态文明的理论探究更是呈现出多角度、宽领域、深层次、实用化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 受学科性质和研究视角的影响, 国内外学者对生态文明的概念表述不可避免地体现出或多或少的差异性。尽管对生态文明的概念界定迄今为止依然缺乏统一性, 但无论哪种角度和类型的生态文明阐述都不可避免地包含着一个根本性的核心思想———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的灵魂和精髓, 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最高理念和根本要求。其实, 如果对生态文明蕴含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作进一步的剖析, 就不难发现可持续发展理念最终的落脚点还是“人”的可持续发展, 更为细致的表述则是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可持续发展。比较起来, 人类社会在这两个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虽然都同时隶属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范畴, 但二者在内涵层面还是有着明显的差异:前者涉及的是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浪潮中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型动力和模式, 主要体现为生态技术的研发应用和生态产业的扶持与发展;后者面临的是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人类社会聚居模式和生活方式的创新与变革, 基本表现在生态居住社区的建设改良和生态生活方式的传播与建立。因此, 生态社区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二者之间本身就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生态社区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有效途径;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社区建设的终极目标, 也是生态社区建设的价值导向。二者在基本内涵和最终目的上是一致的, 区别仅在于外延的覆盖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生态文明建设的辐射范围最为广泛, 包括自然、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技术等所有层面, 而生态社区建设主要涉及的是人类的日常社会生活领域, 覆盖的范围更为具体、也更加细致, 更有针对性、可操作性更强。

生态社区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早在10多年以前, 我国的吴良镛院士就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 将人类居住环境划分为从宏观到微观的全球、区域、城市、社区、建筑5个层次[1]。与此相对应, 人类的生态文明形态也可从上至下分解为全球生态文明、区域生态文明、城市生态文明、社区生态文明和建筑生态文明5个层面。虽然从逻辑上看, 建筑生态文明处在整个生态文明体系的最底层, 但由于人类自身与生俱来的聚居特性, 以及全球范围内的人口膨胀和城市化发展趋势, 导致社区必将是人类社会最为主要的居住模式。此外, 即便仅从成本方面考虑, 单体建筑也明显缺乏规模生态效应, 不符合生态文明的“低成本”要求。因此, 生态文明的实际微观基础便是生态社区建设。

事实上, 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社区建设是同一事物的两极,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高层次的文明形态, 其内容包罗万象, 覆盖面十分广泛, 势必将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也正由于生态文明的系统过于庞大, 必须将其进行分解和细化, 以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可行性与时效性。生态社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落脚点, 是构建生态文明大厦的微观细胞,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效果, 尤其是生态社区从规划开发、设计建造直至运营管理各个阶段都必须遵循“5R”原则 (Reduce, Reevaluate, Reuse, Recycle, Reuse) [2]都是在细致的微观层面践行着生态文明的具体要求, 是生态文明建设实际效果的基础保证。同时,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改变人类生存和发展模式的革命性文明, 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层面, 势必要求和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产生紧密的联系。生态社区的建设, 就是从最为基本的衣、食、住、行、娱等角度出发, 改变居民的传统居住模式、提供绿色的交通方式、倡导生态消费的新理念、营造和谐的社区人文环境。生态社区建设的目的正是使得生态文明能够惠泽到所有的社会大众, 让社会公众能够从切身利益中感受到生态文明带来的价值, 这些都是在实践层面响应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宗旨。

另一方面, 生态文明为生态社区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和历史契机。国内外的研究表明, 新型生态社区内的居民人口数一般在5 000~10 000人之间[3]。虽然从表面上看生态社区覆盖的范围并不大, 但由于生态系统天然的整体性和联动性, 生态社区在实际建设的过程当中必须超越社区本身的范畴, 突破行政区域和自然地域的限制, 从更为广泛的角度加以考量, 顾及更多的外部因素, 因此, 生态社区建设要求动用更多的社会资源, 同时势必会影响到更多的利益和关系主体, 包括社区居民、政府机构、物业管理部门 (居委会) 、设计单位、建筑商、配套设施供应商等多个方面。由于生态社区建设需要较高的资金投入, 对社区运营和管理水平的要求也比较高, 多方利益主体在博弈的过程当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矛盾和冲突, 出现“搭便车”的现象。对这些问题的解决, 必须站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高度, 打破局部利益的纠结和桎梏, 为生态社区建设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此外, 生态文明的时代背景为生态社区建设创造了更为宽广的理论视野, 开辟了生态社区建设的新途径, 同时也为生态社区建设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证, 这些都对加快我国生态社区建设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2 生态社区的缘起:发展演进与实践探索

生态社区是一个新兴事物, 目前还处在方兴未艾的发展过程当中, 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领域都还算不上成熟, 因此, 研究我国的生态社区建设, 确有必要总结归纳一下国内外有关生态社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

2.1 国外生态社区理论及实践模式

目前, 国外学术界对生态社区尚未形成统一的称谓, 类似的叫法有“可持续性社区”、“宜居性社区”、“健康社区”等, 这也导致了国外学者对生态社区的概念表述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杨尼斯基认为生态社区是以生态功能为核心, 同时具备较高生活水准和环境水准的人类聚居区域。罗伯特·吉尔曼坚持生态社区内部的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应当相互融合, 以保证人类自身及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克劳福德·梅纳斯则视生态社区为一个多因素的复合环境系统, 生态社区维护的是共同的需求和利益。全球生态社区网将生态社区界定为以生态设计、生态建筑、绿色产品、绿色能源为基础, 追求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城市及乡村社区[4]。

抛却学科性质和研究视角不同所导致的差异性, 国外不同学者对生态社区的理解有着大致相同的立足点, 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生态社区内涵的几个重要方面。其一是生态社区的可持续性。生态社区和传统社区的本质区别就在于社区建设与管理理念的根本性差异, 生态社区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宗旨, 追求社区内部环境与自然生态系统的高度协调与匹配, 以保证社区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而非传统社区那样片面追求社区规模的扩大和社区生活质量的提高。其二是系统性。从宏观上看生态社区系统包含资源、人口、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子系统, 不同子系统之间需要充分协调与配合;在微观层面生态社区涵盖了管理、设计、建设、运营等不同的利益主体, 各个利益主体对生态社区建设与管理的成败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与作用。其三是均衡性。生态社区内部及外部的构成要素没有主次之分, 不同要素之间在地位上是平等的, 而非传统社区那样以人为核心, 将人的重要性置于其他要素之上。

生态社区是“西学东渐”的产物, 西方国家无论是生态社区的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都走在世界的前列。迄今为止, 国内学者对西方生态社区的理论总结和实践归纳已经比较系统, 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一些改良。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知, 西方生态社区的理论研究有着清晰的历史脉络和严格的逻辑演绎, 从西方学者对生态社区的理论研究中可以看出明显的线性时间关系, 这和西方国家整体的经济及社会发展阶段是紧密相连的。西方国家早已完成了工业化的进程, 进入后工业化的发展阶段, 传统的发展模式已不能进一步促进西方国家经济及社会的深度发展, 因此, 他们迫切需要寻求一种新型的发展源动力;同时, 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使得西方国家深刻感受到了传统工业文明发展模式的切肤之痛, 迫使他们探寻新型的生态文明发展模式。此外, 工业化进程中打下的坚实家底也为西方国家新型生态社区建设和传统社区的改造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因此, 从各方面看, 西方国家生态社区的理论研究都是一种“水到渠成”的自然演绎。而我国的情况却大相径庭。我国目前还处在深度工业化的进程当中, 正从农业国向工业国急剧地迈进, 赶超型的工业化发展模式使得我国现阶段同时面临着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三种文明形态的激荡与冲突, 这种“混沌”状态给我国生态社区的理论研究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干扰和迷茫;同时, 我国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与质量、人口数量及素质、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等诸多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着明显的差距。因此, 我国在借鉴西方国家生态社区理论时, 必须对这种差异性有着清醒的认识, 注意西方生态社区理论和我国国情的适配性。

从总体上看, 20世纪70年代是西方生态社区理论研究的分水岭, 两个阶段有着明显的差异:70年代之前可以归纳为自然生态范畴, 偏好于技术革新, 规划设计等“硬件”;之后则属于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并重的时期, 更多的寻求文化、意识等“软环境”。究其原因, 除了西方国家文明发展的渐进性之外, 工业化的进程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二战之后直到20世纪70年代是西方社会工业文明发展的巅峰, 也是西方国家社区发展的黄金时期, 但是西方国家以传统工业文明为基础的社区建设在此时也进入了瓶颈状态, 无法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因此迫切需要变革, 探寻社区深层次发展的动力。

西方国家在生态社区领域不仅理论研究领先, 而且实践探索也开始得较早。几个主要的西方国家都制定了符合本国实际情况的生态社区建设模式。例如:美国在生态社区建设中充分利用自身信息技术的优势, 提高生态社区的网络融资水平, 拓宽生态社区建设的资金渠道, 并且侧重于政府部门与NGO的合作;英国偏重于政府对生态社区建设的管理, 专门建立了环境部、皇家环境污染监督局和全国河流管理局来配合政府部门的生态社区建设;日本从法律角度来规范生态社区建设, 从20世纪60年代起先后制定了《关于促进再生资源利用的法律》、《环境基本法》、《有关控制特定有害物质进出口的法律》等一系列法律来严格细化生态社区建设的指标[5]。总体而言, 西方国家在生态社区建设的具体操作层面也处在领先水平。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比较权威、可借鉴性比较强、影响范围比较广的生态社区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大都出自西方国家, 例如:美国1998年正式提出的LEED (能源与环境设计领袖) , 英国1990年开发的BREEAM (建筑研究所环境评价标准) , 日本在之后诞生的CASBEE (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价体系) [6]。这些标准为全球范围内生态社区的实践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全球生态社区建设的步伐。此外, 当代比较典型的生态社区建设范例也大多处在西方发达国家, 例如英国伦敦贝丁顿零能耗小区、德国弗莱堡市的沃邦社区、瑞典马尔默市的明日之城住宅示范区在日常运营过程中都是以太阳能作为主要能源供给渠道[7];澳大利亚的哈利法克斯生态城通过生态修复技术将被污染的传统工业区改造成生态居住区[8];瑞典的哈马碧通过垃圾焚烧发电、供暖以及水循环、水处理将传统的工业港口区打造成高循环、低能耗、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全球生态社区典范[9];瑞典的哈默比湖城通过封闭式垃圾自动真空收集系统来最大化的减少浪费, 确立其“全球生态社区”的典范形象[10]。

由此可见, 西方国家在生态社区的实践领域, 不管是新建的生态型社区还是传统社区的生态化改造, 都是以新兴的生态技术作为支撑的, 这种方式的确为全球生态社区的推广树立了典范, 但严格地讲, 以技术作为主要支撑的生态社区发展之路依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发达国家由于有着工业化的良好基础, 在生态社区技术的研发、推广及运用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而发展中国家不管从技术基础、资金实力、国民素质哪方面来看都与发达国家有着不少的差距, 因此发展中国家不能完全以发达国家的模式来进行自身的生态社区建设。此外, 从生态文明的角度来看, 过于依赖技术手段来推行生态社区的实践也不完全符合生态文明的宗旨。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生态社区建设, 不仅需要技术等“硬因素”, 同时也更需要文化等“软条件”, 片面倚重技术革新来解决问题, 实际上还是工业文明的发展思路。西方国家的生态社区实践正是基本建立在生态技术的基础之上, 因此依旧能折射出些许工业文明的影子, 对此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我国在生态社区的实践过程当中, 除了注重生态技术的应用之外, 还应当在更广泛的领域内充分利用生态社区建设的有利因素, 降低生态社区的建设成本和维护费用, 使得生态社区建设能够在我国最大范围的普及, 惠及更多的社会大众。

2.2 国内生态社区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

生态社区在国内通常被叫做“绿色社区”和“环保社区”, 和西方国家的情况类似, 国内学者对生态社区也没有统一的界定, 很多学者都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对生态社区有所涉及。例如郭永龙认为绿色社区是从设计、建设、管理各个环节贯穿绿色理念, 追求社区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区;从澜则是从狭义和广义的角度对绿色社区进行了界定, 认为狭义的绿色社区是具备较为完善的环境基础设施和环境管理体系的公众社区, 而广义的绿色社区则是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生活共同体[11]。和西方学者比较起来, 我国学者对生态社区的界定更多地偏重于人文因素, 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文化当中的哲学传统, 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我国在技术层面落后于西方国家, 所以在生态社区研究与建设领域需要寻求更多的解决路径。除此之外,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 受传统文化与社会结构的影响, 我国社区的自治色彩远没有西方国家那么浓厚, 社区在我国是一类实际上承担了许多政府职能, 但却没有政府身份的特殊型社会组织机构。生态社区在我国依旧很难摆脱“半官方”的身份, 我国生态社区建设更多依赖于上级部门领导与基层民众参与, 这是我国生态社区在内涵及范畴领域与西方国家的显著区别, 值得注意。

“生态社区”虽然是个舶来语, 但生态社区的思想其实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古代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思想就体现了朴素的自然居住理念。我国学术界对生态社区的大规模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 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改革开放后对外学术交流的增多, 另一方面是由于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组织职能在发生转变, 社会生活领域的管理权限逐步的由“单位”向“社区”转移, 而此前我国真正的社区功能还很不完善, 因此需要社区建设理论的创新与指引, 这也就正好契合了同一时期生态社区建设与发展的国际潮流。这一时期, 马世骏和王如松提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杨芸和祝龙彪提出在社区规划和建设中应当运用生态学原理[12]。朱锡金强调生态社区在人类生存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 沈清着重生态学及城市生态学在生态社区建设中的理论指导。宋言奇认为生态社区有布局合理、环境保护、绿化体系、功能混合、安全至上、文脉延续、公众参与、资源共享和社会资本九大基本特征。吴志刚和缪磊磊认为生态社区包括群居性、地域性和共生性三大主要特征。黄彬认为生态社区系统具有循环性和互动性两大属性。刘静怡提出居住安全、环境健康、生活便利、居憩舒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社区标准[4]。颜京松认为生态社区要按照生态学原理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 强调生态社区的人与自然和谐及可持续发展。高吉喜认为生态社区应当具有适当的地域范围和人口规模, 具备共同的生态文化意识[6]。

虽然20多年以来我国的生态社区理论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和突破, 但和西方国家比较起来, 我国学者在生态社区领域的理论研究明显缺乏整体层面的系统性和严格的历史逻辑演绎, 理论建构的根基显得并不扎实和完备, 总免不了给人一种支离破碎的感觉。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并不仅仅在于国内学术界研究视角的局限, 更为重要的因素是我国社会整体发展的阶段性。西方国家的生态社区理念是在工业文明充分发达之后顺理成章地过渡形成的, 二者之间的衔接也就显得顺畅而自然。而当代中国奉行的是赶超型的发展模式, 在深度工业化的进程当中还要紧跟生态文明的时代潮流, 两种文明正处于磨合期, 没有给我国生态社区的理论研究预留充分的时间储备, 这就使得我国学术界在生态社区的理论研究方面往往只能被动地紧跟西方潮流, 基本上还是在追随西方生态社区理论的身影。虽然国内有关生态社区的新提法、新观点、新理念层出不穷, 但实际上大都处在概念更新的层面, 没有能够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 从总体上看还是显得相对仓促和肤浅, 理论研究的深度不够厚实, 系统性不强, 缺乏原创性。

在生态社区的实践领域, 国内也基本开始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从80年代单纯的清洁社区口号, 到90年代的绿色社区建设浪潮, 直至当今构建社区生态文明的时代潮流, 我国的生态社区建设走的也是一条从无到有、由简单化到深层次的发展之路。与此同时, 我国政府对生态社区实践的关注程度和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 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 各级政府相继颁布了多个有关生态社区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和标准, 例如中国政府发布的《绿色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指导》 (2001) 、《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 (2001) 、《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 (2003) 、《绿色建筑评估标准》 (2006)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生态住宅 (住区) 》 (2007) ;许多省市级政府也适时制订了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地方性居住环境评估体系, 例如上海市政府于2002年颁布的《上海市新建住宅小区环境导则》、《上海市生态型住宅小区技术实施细则》[4]。这些国家及地方性指导文件为我国生态社区的实践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持, 明显促进了我国许多地方的生态社区建设步伐, 并已取得一定的成效, 例如上海崇明陈家镇创建低碳国际生态社区建设模式,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金榜园小区通过多中心治理的模式来构建可持续生态社区的制度保障, 深圳市梅山苑社区通过循环经济的路径来构建生态社区。

我国生态社区建设的实践虽然方兴未艾, 但依然面临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和不足, 比较突出的就是将生态社区的建设简单化和局部化。就实际情况而言, 我国的生态社区建设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显得较为简单, 虽然很多社区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都标榜着“生态”, 但实际上却往往将社区的“生态化”简单地等同于植被绿化、新能源利用、污水处理、垃圾分类, 这些做法实际上是非常肤浅的, 没有涉及到生态社区建设的本质内涵和实质性要求, 这种狭隘的模式是对生态社区理念的误解和扭曲, 是一种“伪生态”的社区建设模式, 从根本上讲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此外, 我国的生态社区建设视野显得过于狭隘, 往往是就社区而社区, 很多时候都只关注社区内部要素, 忽视社区外部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充分利用。虽然就社区内部而言, 部分指标可以达到生态化的标准, 但如若从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来考量, 新兴生态社区和传统社区处在明显的隔离状态, 生态资源和技术的共享程度偏低, 生态社区建设和运营缺乏规模效应, 这些都直接导致了我国生态社区建设的成本过高, 生态社区的管理效率偏低, 生态社区缺乏长效运营的动力, 很大程度上妨碍了我国生态社区建设的规模扩展和深入发展。

3 积极推进我国生态社区建设

前苏联生态学家亚尼茨基将生态社区的构建划分为自然-利用层次、社会-功能层次、文化-意识层次3个层面[13], 由此可见, 生态文化的构建是生态社区建设的最终归宿。然而, 迄今为止从整体上看, 我国的生态社区建设依旧偏重于制度完善和技术应用, 明显缺乏社会伦理和文化层面的理性思考, 实质上表明我国当代的生态社区建设仍未真正融入生态文明的历史范畴。这种狭隘的观念和模式使得生态社区的根本内涵在我国没能得到充分认识, 生态社区的实践其实是在一条快车道上盲目前行, 缺乏长效发展的文化驱动, 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许多地区生态社区建设的昙花一现。因此, 为避免现实中生态社区的实践仅仅具备“示范效应”, 我国新时期的生态社区建设首当其冲的就是构建生态文明的思想根基, 以生态文明作为生态社区建设与发展的中心轴线, 从而使得生态社区实践的幼苗能够寄生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参天大树, 充分汲取生态文明母体的营养, 得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庇护。在此基础上, 还需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光芒下进一步探寻生态社区实践的新型模式, 创建多元化的生态社区建设路径。

3.1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社区建设的协同发展

我国的生态社区建设必须以生态文明的理念为指导, 这既是生态文明发展的时代需求, 也是由我国的现实情况所决定的, 因此, 生态社区建设的首要问题是正确处理和生态文明的关系, 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建设真正符合生态文明需求的生态社区。然而, 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却容易混淆的命题, 正是在对生态社区与生态文明二者关系认识上的偏差, 导致我国现阶段生态社区建设理念和模式的一些误区。比较典型的一种观点是认为就我国现阶段的国情而言, 生态文明显得“超前”, 我国目前的生态社区建设和改造难以跟上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步伐, 我国生态社区建设的时机还未真正成熟, 必须等到生态文明建设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生态社区建设才有可能取得大规模的实质性进展。这种观点实际上混淆了生态社区与生态文明二者之间内在的逻辑结构关系。生态文明与生态社区在涉及的范围领域的确存在明显区别, 但二者在发展的时限方面却并不存在矛盾。简单而言, 生态文明与生态社区只有“大”和“小”的区分, 而无“先”与“后”的差别。

诚然, 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 生态文明的发展潮流的确带来了更深层次的挑战。由于我国社会发展的整体层面还不够高, 和西方国家比较起来,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当中会面临着更多的障碍, 难度也会更大;然而, 就全世界范围来看,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刚刚兴起的文明, 注定其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况且, 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领域的差距远没有工业文明阶段那样的代差, 生态文明建设为我国社会的整体跨越式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 我国原本就脆弱, 并长期遭受破坏的生态系统也不允许我国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按部就班地走“先理论, 后实践”的传统道路, 我国的生态文明理论和实践必须是同步发展的“现在进行时”。因此, 具体到作为生态文明基础的生态社区建设而言, 必须创建生态文明与生态社区协同发展、齐头并进的互动机制, 以生态文明引领生态社区建设与发展的方向, 将生态社区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这是我国生态社区建设必须首要关注的关键问题, 也是决定我国生态社区实践成败与否的命题所在。

3.2 推进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社区建设

在明确了生态社区与生态文明二者关系之后, 剩下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创建真正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生态社区。生态社区建设和评价的指标至今尚无定论,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在于生态文明目前正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 理论构想更新和实践模式转换的频率很快, 致使很多生态文明的指标体系没有机会得到长期的实践检验, 缺乏充分的说服力;同时, 和传统工业文明比较起来, 生态文明是更为系统和庞杂的文明形态, 生态文明建设的覆盖面明显广泛, 涉及的因素也更多, 指标的界定和选取也更加困难。此外, 生态系统天然的地域性和差异性也使得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标无法统一。因此, 生态文明建设只有理念的指引, 而无具体的模式可供借鉴, 国与国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这种情况对我国而言有利有弊, 虽然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难度, 但同时也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创新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其实, 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和途径的差异性很好地体现了生态文明的宗旨, 可持续发展作为生态文明的核心思想, 对发展的可持续性的理解体现为多个维度,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发展的和谐性, 可以说和谐是可持续的重要内容和评价标准。生态文明本身强调的正是人类行为与自然系统的和谐统一, 主张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当中因地制宜, 采取和自身环境匹配度最高的建设模式, 以将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和破坏降到最低限度, 最大化地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到生态社区建设而言, 就是要从社区生态系统的环境特征出发, 选取最为合适的社区建设和运营管理模式, 在能量供给和物质交换等诸多领域最大程度地立足于社区系统自身的运行, 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 以实现生态社区的长效运行。因此, 我国的生态社区实践固然要借鉴国外生态社区建设的成功经验, 但更多的还是要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

我国现阶段的生态社区建设有一个明显的偏向, 那就是刻意追随发达国家生态社区建设的模式, 尤其是对国外生态技术的引进和应用往往是一种盲目的心态。由于忽视了我国在技术研发及运用、资金保障实力、居民整体素质等诸多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巨大差异, 导致我国许多地区的生态社区建设成本过高, 覆盖范围过小, 惠及的人群非常有限。这种高成本的“技术型生态社区”模式不符合我国人口众多、地区经济发展参差不齐的基本国情。实际上, 技术并不是生态社区建设的“独木桥”,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生态社区建设为生态社区提供了多种可能的实现途径。同时,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度, 各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都存在明显的差异, 这就决定了我国的生态社区建设只能是“条条大路通罗马”, 各地区的生态社区建设只能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 创造符合我国国情的多样化生态社区建设模式。

总的来说, 我国的生态社区建设应该遵循“低成本、广覆盖、深层次、可持续”的良性发展道路。所谓“低成本、广覆盖”, 是说我国的人口众多、地域广阔, 需要新建和改建的生态社区数量巨大, 所需的资金缺口很大, 这就决定了我国的生态社区建设不可能走发达国家“高、精、尖”的发展道路。我国生态社区建设的当务之急是扩大覆盖面, 惠及尽可能多的普通民众, 因此我国生态社区建设对成本核算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走节约型生态社区建设的道路。所谓“深层次、可持续”是指, 就具体模式而言, 我国的生态社区建设要在区域自然特性、人口特征、经济情况、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充分构建多层次、多类型的建设路径, 完善生态社区建设的系统设计, 为生态社区建设营造长效发展的动力, 使得生态社区建设尽早摆脱实验的“象牙塔”, 走上规模化发展的宽广之路。

3.3 推进生态社区建设与城镇化进程的充分融合

如前所述, 我国的工业化进程还没有彻底完成, 与工业化如影随形的城市化也就不可避免的成为我国现阶段的重要任务, 并且城市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之内依旧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从西方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 城市化可以说是一国工业化发展道路的缩影, 传统的城市化进程也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了工业文明的弊端。如果说工业文明发展模式主要是在生产领域对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构成威胁, 那么传统的城市化进程则是在现实生活层面对人类自身的生存造成挑战。现阶段人类社会的许多环境和生态问题, 例如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碳排放过量、废弃物污染等都是由于城市化进程和模式的不合理而造成的。生态文明时代的来临, 必然要求对传统的城市化模式进行彻底的变革;生态文明在我国的实践, 也必须通过新型城市化的路径来完成。因此, 我国现阶段的生态社区建设必然要求和城市化的进程紧密结合, 以生态型城市化的道路来有力地促进生态社区的深度发展。吴智刚和缪磊磊将城市生态社区的建设分为旧城社区、新建社区和边缘社区3类, 并且相对应地提出了3种不同的生态社区建设措施[13]。但无论是那种类型的生态社区建设模式, 都逃脱不了城市化的身影, 城市化为我国的生态社区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契机, 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生态社区的建设步伐, 这一点是发达国家无法比拟的。

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早已完成, 城市化进程也已到了饱和状态, 更为重要的是发达国家城市化的水平和质量都已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因此普遍缺乏生态社区建设的切实动力。而我国的情况则不同, 我国城市化的方兴未艾, 为我国的生态社区建设预留了很大的实践空间, 极大地降低了我国生态社区建设的社会成本, 这是我国生态社区建设难得的历史机遇, 更为我国在生态社区建设领域赶超西方国家提供了现实基础。同时, 城市化潮流中的生态社区建设, 将会加速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 并且细化生态文明的理念, 扩大生态文明建设的惠及面, 使生态文明走下理论的神坛, 更加贴近大众的生活。这既是生态文明理念的根本要求, 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的。

3.4 推进生态社区建设中的资源区际共享

传统的生态社区主要指的是城市区域, 实际上, 完整的生态社区还应当包括农村地区。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二元制社会结构造成了农村社区的发展水平和质量远低于城市社区, 这种不平等的区域发展现状是和生态文明的理念背道而驰的。作为生态文明宗旨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对“发展”的界定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 其中之一就是发展的均衡性, 这种均衡既体现在地域层面, 也应包含在人文领域。而我国传统的区域资源分配中, 城市对资源的占有量和优先权远高于农村, 这种模式既造就了人为的不平等, 同时也极大地降低了资源的使用效率。从生态文明的系统角度来看, 任何一种资源, 只有当和外界发生充分接触的时候才能被最大化的利用, 人为地隔断资源交换和流通只会增加资源的运行成本。

迄今为止, 我国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资源鸿沟, 优势资源在城市社区的过度集中, 导致人口分布的不均衡, 增加了人口流动、迁徙和管理的成本, 因此, 从总体上看, 城市社区的资源使用效率并不高。新时期的生态社区建设, 必须平衡资源在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之间的合理分配, 实现优势资源在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间的高度共享, 降低生态社区建设的资源运行成本, 这一点对我国现阶段的生态社区建设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也是我国在生态社区建设领域和西方国家的一个巨大差异。西方国家的城乡差别极小, 城乡之间的资源分配高度均衡化, 并且资源在城乡之间的流动自由化程度很高, 这使得西方国家在建设生态社区的过程当中不用过多地考虑资源的流向问题, 使得资源能够被最大化的充分利用, 有效降低了生态社区建设和运营的成本, 这一点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生态教学模式 篇9

淮安曾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为京杭大运河沿线“四大繁华都市”。数百年后, 这座淮滨古城迎来了发展旅游业新的历史机遇。《淮安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9~2030) 》将淮安市的城市性质确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生态旅游城市”。淮安生态旅游资源丰富, 发展生态旅游的条件得天独厚。

二、淮安生态旅游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举措。

1. 得益于政府引领, 坚持“先保护, 后开发”的政策

在淮安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分布着1/4的水面, 1/10的湿地及1/5的绿地, 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39.9%、37.26%和10.67平方米;拥有包括河流景观、湖泊景观、湿地景观、水利景观、农田景观、森林景观及生态美食在内的丰富生态旅游资源。

2. 通过项目推动, 抓好生态旅游载体建设的可行性

围绕淮安市旅游战略规划, 淮安市以项目建设为抓手, 通过一大批生态旅游项目建设, 撬动旅游业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如在古淮河文化生态景区位于清河新区, 总规划面积约3.3平方公里。在建设过程中保留原有的古淮河岸边的地形地貌及植被, 利用并修整原有水系, 充分尊重自然规律, 挖掘地域文化建成一批体现不同“淮”文化主题的旅游景点、休闲娱乐和服务配套设施。

三、生态旅游教学的方法:

1、首先让学生深刻理解生态旅游的定义和内涵

1993年, 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 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 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我国好多城市为了经济效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使生态环境出现了极不和谐的局面。应清楚地人学生知道生态旅游的产生是人类认识自然, 重新审视自我行为的必然结果, 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生态旅游是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 环境价值的综合体现, 是以良好生态环仅为基础, 保护环境, 陶冶情操的高尚社会经济活动。随着经济发展, 物质消费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需要。于是人走向自然, 感受自然的美好。通过参加生态旅游活动, 实现与自然的交流, 满足精神消费的需要, 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旅游融休闲和科学区及教育为一体, 需要依靠科学高标准进行规划和管理, 对管理者, 游客, 导游和经营者都有较高的要求。

2、其次通过图片、视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介绍发达国家生态旅游的概况

(1) 美国将生态旅游定位为公益性质, 黄石公园是世界上第一个生态环境保护区。在2000年时就投入43亿美元用于国家公园, 包括保护、科研、管理的开支。

(2) 新西兰的国家公园内的一切设施, 包括道路、野营地、游景道和游客中心等均由政府投资建设。国家公园内见不到宾馆饭店, 有的只是供游人野营的古朴而简易的基地, 高质量的游景道和各种向导性的指示牌。而且就是这些基本设施, 也力图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的干扰和影响, 并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统一。

(3) 韩国, 每年也有相当于人民币6亿元的资金用于国家公园管理。这些国家都将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视为保护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的科研基地和公众教育和生态旅游基地, 因而拒绝商业运作, 不以盈利为目的。

(4) 日本法律规定, 砍伐一棵树都要政府批准。日本的富士山海拔3776米, 高于我国的黄山、泰山和张家界多数游览胜地, 但是不但不设缆车, 就是上山公路也只修到两千多米, 剩下的路不分高低贵贱人人平等自己去爬, 连台阶都不修筑。这不仅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富士山的本来面貌, 恐怕还有一种民族感情的因素, 即对日本这座圣山的敬仰与尊重。同时, 徒步登山更能体现生态旅游的真谛。

3、最后让学生从小事、从具体的行动上进行讨论, 如何去保护身边的生态环境

通过课堂上的互动, 让学生了解思想观念和行为比法规更重要, 我们的不自觉的行为都可能对环境带来破坏也可能带来保护。因此我们在生态旅游教学过程中, 必须树立生态保护第一的思想, 加强宣传教育, 转变全民观念。改变那种认为“旅游业是无烟工业"、"旅游资源可再生"的观念以及对旅游开发的环境效应评估认识不足的现象, 切实把旅游环境当成旅游业的生命和形象。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 把发展旅游业的目标与立足点建立在保证当代和几代、几十代人的旅游需要上, 并以这种思想观念为指导, 做好环境保护的各项具体工作。把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纳入教育计划, 把淮安市情介绍增设到小学、中学和大学课堂教学之中。使我们的子孙后代从小就开始重视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 爱护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保护野生动物和植物, 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使生态善恶观、生态良心、生态正义、生态义务成为青年的自觉行为和道德规范。充分利用旅游这一生动活泼的“大学校”, 使生态旅游的全过程, 成为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的全过程。使旅游者在大自然中唤起绿色的激情, 绿色的愉悦、绿色的思考, 体验大自然和谐、有序、“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 达到热爱自然、师法自然, 启迪人生的目的。在大自然中接受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 使每一个人旅游者从自己做起, 从每一件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小事做起。

摘要:生态旅游是把大自然作为消费对象, 人在欣赏自然的美色的同时, 也在聆听自然的呼声, 关注和思考着环境问题。这是一种肩负着社会责任感的全新的旅游方式, 即融入了环境教育, 又有利于自然资源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生态意识, 生态理念与生态道德, 是生态旅游的核心。以下笔者将从淮安生态旅游的建设谈旅游专业生态旅游课程的教学。

关键词:生态旅游,建设,课程教学

参考文献

[1]龚雪辉:"生态旅游岂能破坏生态"《光明日报》

[2]彭希喜:"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国际市场》

[3]徐军:"旅游环境保护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保证"《江淮论坛》

中职英语课堂生态教学模式探讨 篇10

一课堂生态教学模式

生态课堂是近年来中国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 也是改革中小学课堂建设的成果之一。它提倡“回归自然、崇尚自主、整体和谐、交往互动、开放生成和可持续发展的课堂, 是学生学习、成长和完善生命发展、提升生命质量的场所, 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发展, 走向成熟的舞台。”这是一种符合师生生理特征和日常教学规律的教学生态系统。这也需要我们不断地平衡课堂教学的多个方面以实现真正的生态课堂, 达到构建合适的教学环境和寻找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

二中职英语教学课堂生态教学失衡

1. 教学过程的失衡

由于师生水平的差异, 教师英语教学通常是教师“满堂灌”。客观上妨碍了学生自己探索学习规律和策略的能动性, 也扼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力。教师也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 课堂教学欠缺了应该有的生机和活力, 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程度上被减弱, 自觉性与主动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这直接导致学生的“吸收”变得被动, 依赖性增强, 教师口语的技能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发展和锻炼。

2. 教学环境的失衡

教室环境的布置没能创造英语学习的氛围。学生周围环境缺少英文标语、英语娱乐和学习的资料, 削弱了学生对英语的认同感。

3. 教学内容的失衡

大部分的学生很少把课堂学习到的内容联系到实际生活, 甚至极少应用到课外的交际机会中去。对学到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由此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都不能得到有效提高。自身水平有限, 学习动机不强, 同时也有畏惧和厌恶的情绪, 日积月累会对英语学习产生强烈的失望感和抵触感。

三构造中职英语教学的课堂生态教学模式

1. 加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及教师的指导作用

在生态课堂中, 关注的是人的发展, 以人为本, 尊重个性, 关爱生命, 着眼发展,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生态课堂,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促进学生开展英语学习, 开阔其思路, 从而挖掘其学习潜力;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独立思考的能力, 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要。

因此, 中职英语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当起指导作用, 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学习, 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自主阅读、自主探讨问题的能力, 并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主要表现在:借助各种常用的阅读技能及阅读工具来展开, 包括英语报刊、有趣的英文歌曲歌词等, 加深学生自主阅读英语材料的兴趣, 不断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首先, 教师可以通过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 培养语感, 积累语言材料。其次, 可以通过教授学生略读、速读的技能、技巧, 引导学生通读课文, 大体感知课文内容, 理清思路, 提取和筛选信息。再次, 通过精读、默读的技能教授,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 探讨陌生单词、词句的含义。指导学生从多角度深入学习、解读课文, 并进行鉴赏性、研究性阅读。最后, 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 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相结合, 通过创设丰富、合理、有趣的学习情境, 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 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 构造适宜的英语课堂教学环境

第一, 营造愉悦的课堂学习气氛。教师可以通过营造宽松、和谐、活泼的课堂学习氛围,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引领学生共同体验学习知识的乐趣, 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有效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程内容进行授课。另外, 教师可以巧妙运用语音音色, 以此吸引学生学习英语的注意力, 便于学生集中精神全情投入到情境中, 通过感受文中的意境来掌握知识点。

第二, 创设符合英语课堂教学的环境。中职英语教师可以通过有趣的话题作为课堂的开端, 从而引出课堂的知识点内容。通过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的开场白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可以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 并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更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因此, 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应当精益求精, 采用有趣、适当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求知兴趣及踊跃的思维力。

3. 调整课堂教学内容

第一, 适当重组教学内容。为了提高教学环节的紧扣性, 使得教学内容设计更为流畅, 教师应当适当进行教学内容重组。具体的重组方法是增加内容、删减内容、重新安排内容顺序等, 只有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本篇课文的重难点, 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 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 强化本节内容的重要知识点, 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二, 适当增加教学内容。英语本身属于一门课程语言, 学习英语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实用技能, 包括英语口语及书面表达能力, 便于学生日后在出国旅游、工作、日常生活等方面与外国人士进行必要的交流。因此, 中职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 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重点, 适当增加教学内容。

如当教学内容涉及旅游方面时, 除了课本之中所提到的知识点, 包括旅游的相关注意事项、酒店入住、飞机登记、游玩各景点等日常旅游用语之外, 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国外旅游的情境,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通过情境再现等方法, 引导学生投入到旅游课文的学习中, 将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此方面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4. 注重贯穿互动环节

语言的学习不仅需要良好的师生关系, 也需要生生关系, 而其实现形式可选取多维互动合作。

第一, 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与学生产生互动。也就是说, 教师应当围绕文本与学生展开多重对话, 交换双方解读文本的信息与方法, 并交流解读文本后的体验与感悟, 即结合课文内容与学生产生互动。中职英语的课堂教学应当是教师教, 学生学, 只有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使得学生真正理解、掌握教师教授的知识点。

第二, 可以从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小组、小组与小组、小组与班级来进行愉快的互动交流, 活跃课堂气氛, 优化课堂生态环境, 推动学习进程从而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学生间的合作交流不容忽视, 其巨大力量是不言而喻的。学生通过自身对语言的理解, 在跟同学交流时有一定的“输出”;在跟同学讨论时有一定“输入”。同时这也符合与同伴沟通交流的心理年龄特点, 有的时候甚至比教师直接讲授的效果好。在交流合作中成长, 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进一步养成分析、判断、推理、演绎的能力, 为学生走向社会从事某一职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四小结

构造中职英语教学的课堂生态教学模式, 不仅是英语教学方面的重大创新, 更是教学界的一大突破。其中, 课堂生态教学模式, 倡导以学生为学习主体, 通过构造生态教学环境来开展课堂教学, 进一步实现教师的辅导与引导作用。在创设生态教学环境时, 应当注重引导学生以互动的学习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 实现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目标。

摘要:本文结合中职英语教学现状, 针对当前中职英语教学所开展的课堂生态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指出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构造和谐、生态的教学模式是必然的。笔者就如何进行中职英语生态教学模式的构造, 加强课堂教学中的互动环节, 进一步实现高效、有序的课堂教学目标总结了几方面策略。

关键词:中职英语,课堂生态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生态富民的常山模式 篇11

藤蔓结瓜式的绿色发展

地处闽、浙、赣、皖四省交界的常山县,是浙江对内开放的主要门户,素有“四省通衢,赣浙首站”之称,也是长三角、泛珠三角和海西三大经济区的重要交汇点。县域综合交通优势明显,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是国家公路规划网中浙江境内重要交通枢纽。

“我们要把过境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为常山所用,要发挥出‘藤蔓结瓜’效果。”常山县委书记童建中指着地图上纵横交错的路网对《经济》记者说。他希望在这些经过常山的主干路能带动常山的产业发展,形成一个个产业聚集区的“果实”。

常山结合自身资源发挥区域优势,提出“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的战略思路,得到浙江省委的肯定,并被浙江省委写入浙江省“十二五”发展规划建议中,也成为浙江省委对省内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基本要求。今年3月,浙江生态富民研究中心在常山正式挂牌成立,国内首个研究生态富民理论、推进生态富民实践的平台应运而生。

“推进绿色发展,是常山县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落实和深化,其实质就是按照科学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以尊重自然、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为前提,以实现更高层次、更可持续、更快速度的发展为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童建中说。

常山县把工业平台建设作为绿色发展的首要任务。“现在我们的工业布局一定要符合我们绿色发展的政策,一定要保持常山县的可持续发展。”常山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王全对《经济》记者说,“因为这个教训我们已经很深刻了。我们之前的工业主要是小化工,在上世纪80年代 90年代曾经辉煌过的,也是我们县里的主导产业。”

“我们树立绿色招商理念,科学设定招商项目绿色标准,落实绿色环保节能‘一票否决制’,严格控制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项目落户,一大批不符合绿色发展要求的项目被拒之门外。”童建中向《经济》记者介绍说:“我们所有招进常山的投资项目,都要经过县里招商项目评议办公室的审核,看看引进的项目符合不符合常山县的发展规划,是不是绿色产业,以及投产后亩产税收能否达到5万元。”

常山县万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常山县引进的一家专业从事半导体制冷器的技术研究、生产及销售的高科技企业。公司总投资1000多万元,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拥有员工300余人,产品面向全球市场。温汉军就是这家公司的老板,他主要负责产品技术的研发和销售,公司其他事物很少过问。在他的名片上没有印任何职务,只有企业名称、联系方式和公司账户信息。《经济》记者来到这家公司的时候,他正和几个技术员在办公室进行新产品的性能测试。

温汉军以前是常山半导体厂的职工,厂子改制后,他独自一人去杭州一家电子公司做副总。“那时在杭州这家公司做的也挺稳定的,年薪能拿到三四十万元。”

记者不解地问:“那您为什么还回来创业呢?”

“想想打工也不能打一辈子嘛!自己熟悉半导体制冷这个行业,也就想做点事。正好那时候常山招商引资搞得也是蛮火的,回来看了以后觉得各方面也是蛮好的,后来就在这开厂了。”

“您回来创业艰苦吗?”

“回来之后创业嘛,蛮艰苦的。 那时候厂房是租的,要花很少的钱做很多的事,机器设备基本都是自己搞的,线路都是自己安装的。现在回忆起来还蛮艰苦的,经常从早上要弄到晚上12点钟才下班,没车子只能骑个电瓶车回家。”

“产品的市场销量如何?”

“我们的产品主要应用在酒柜、环保型冰箱、车载冰箱等方面,主要技术是利用半导体温差制冷和发电。在国际高端产品市场上,我们国家还处于空白状态。中国人主要是关注价格,高端产品都很贵。”

“在这个行业中,高端产品和一般产品有多大的区别?您们有计划研发高端产品吗?”

“通过前几年的资金积累,我们现在注重开发高端产品。高端产品和现在的产品价格差5倍左右,现在的产品利润是很低的,一个产品可能挣十几块钱。”

常山县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新光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形成以纺织、建材、化工、农产品加工等四大传统产业,轴承、成套装备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金属加工等四大主导产业以及消费类电子为主的新兴产业为骨架的工业产业体系。

实实在在的生态富民

随着常山县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已在省内外形成影响力、产生吸引力。如今,常山森林覆盖率达72.8%,是全省重点林区县之一;地表水水质基本保持在II类水标准,常年空气质量保持在二级以上,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浙江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全县共有3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8个省级生态乡镇。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众多名特优新农产品,享有“中国常山胡柚之乡”、“中国食用菌之乡”、“中国油茶之乡”等美誉,40个产品获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

在这样一个自然环境优美的地方,又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开展当地的农家乐旅游项目,已成为常山县“富农”工作的重要部分。

廖大富是何家乡黄岗村最早开办农家乐饭庄的人,现在已盖起了两幢4层的楼房。在他的带动下,周边的村民纷纷开办农家乐,周边省市的游客纷至沓来。这些游客尝到了地道的农家菜,村民们得到了实惠。

现在,廖大富是何家乡黄岗农家乐协会主席,记者来的时候,他已经买好了电缆和路灯,准备为村上装上路灯。“我这个会长就是召集大家搞搞公共建设,各家互相商议下怎么都发展好。”

在和记者谈到农家乐的生意状况时,廖大富满脸笑容地说,“我这家开得早,大部分是 回头客带来的生意。人多的时候一天有5000多元的毛收入。”

“您家一年靠这饭店有多少收入?”

“毛收入在70多万。”

“您家最早开办农家乐,那时有困难吗?”

“刚开始的时候,主要是乡里支持我们,有客人就会主动往我们这带。这儿处在山坳中,上面还有个小水库,风景好。我们家的菜都是从当地农民家买的,味道自然和城里饭店的菜不一样。所以来的客人还都比较满意。”

常山县对农民开办的农家乐项目积极扶持,县财政专门安排资金。常山县农办副主任吴林峰向《经济》记者介绍说,“今年,全县农家乐已新增投资800多万元。县财政安排了50万元的农家乐专项资金。并从特别扶持资金中安排了8万元提升碧盛休闲食府和砚瓦山农家乐建设,完善游客服务中心和接待设施。”

胡柚,是常山县的名片产业,也是常山县最具特色的农产品。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常山县把胡柚作为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有“九任书记齐抓一只果”的美称。2011中国·常山胡柚文化节11月12日在常山县同弓乡太公山胡柚基地开幕,这次胡柚节上,生态富民交流会、胡柚订货会、柚王擂台赛、游客组团采摘游、文艺晚会等多个精彩活动轮番上演,着实热闹。参会的柚农胡大爷说:“我们的胡柚节不光是为搞好胡柚的销路,更重要的是宣传了常山胡柚的品牌。”

“您是怎么看这个品牌效应的?”

“有了品牌,我们的胡柚好卖而且价格高,因为别的地方长不出我们这样的胡柚。哈哈。现在的胡柚还出口到很多国家,不愁卖呀!”

为了多方面拓宽农民增加收入途径,常山县委、县政府将来料加工作为增加农民收入最直接、最有效的举措来抓,初步呈现了从分散走向集中、从家庭走向车间、从农房走向工厂的转型升级趋势。据统计,到2010年底,常山县来料加工集中加工点达294个,专业村达73个,全县经纪人总数达483名,加工队伍3.2万人,全年发放加工费2.3亿元。

美丽乡村的新农村模式

2007年以来,常山县共投入16.83亿元用于扶持“三农”发展,以“环境秀美、布局优美、产业精美、生活富美、服务完美、社会和美”为基本内涵建设美丽乡村。

常山县委书记童建中对《经济》记者说,常山县的美丽乡村建设标准是可以量化的——每人补助1000元,每个创建村安排一位县领导、三个部门,41项指标得分90分以上才算合格。“美丽乡村建设达到标准的县里奖励20万元。”这在常山县也被称为近年来政策力度最大、建设措施最强、考核验收最严的项目。与此同时,常山还积极引导村民充分利用生态环境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等项目促进增收。

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常山县的农村环境明显改善。今年,常山县启动了“青石花石艺术长廊”、“乡村休闲旅游长廊”、“花卉苗木博览大道”三条乡村风景线建设,以及30个美丽乡村的试点。将待整治村建设、中心村培育、美丽乡村景观线和精品村建设、农村清洁工程等项目一起纳入美丽乡村建设重要内容,持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范围扩大、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农民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全面提升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的新农村建设水平与成效。

试论文艺学教学的生态模式 篇12

文艺学系列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学科, 是一系列文学课程的“纲”, 它担负着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分析、评论文学作品能力的任务。在文艺学系列课程中实施生态式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生态思维和诗性智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那么什么是“生态式教学模式”呢?简单地说, 生态式教学模式是继灌输式教学模式、园丁式教学模式之后而兴起的一种全新的教育形式, 它以“对话”为主旋律, 主张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所学对象之间、学生与日常生活之间、课程与课程之间建立一种互生互补的生态关系, 意在提高学的创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

文艺学的学科建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已有60多年的历史, 在这半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 文艺界学人们以中国古代文论为基点, 吸纳西方文艺观念, 在中西合璧的基础上, 创造了以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论和文学接受论为构架的文艺学知识体系。但随着数字传媒时代的到来和社会文化的转型, 这一文艺学知识体系又面临着内容与形式的矛盾, 即现有的文艺学知识体系已不能有效地回应当下的审美文化, 更不能解释当下文学生产方式、传播方式以及大众文化消费方式的巨大变化。这正如著名文艺理论家钱中文先生2003年12月在暨南大学举行的第四届“全国文艺学及相关学科建设研讨会”上所指出的那样:“文艺学自身的危机早已存在, 而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文学理论与现实脱节, 缺乏相应的理论阐释当下纷繁复杂的文化审美现象。”[1]令人遗憾的是, 在这种现有学科规训的影响下, 我们的文艺学教师还在滔滔不绝地给学生灌输文艺的基本原理, 讲解文艺的运作规律。这种灌输式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的结果是灾难性的:一方面学生虽然学到了许多文艺学知识, 却不会运用这些知识去分析日益丰富多彩的文艺现象;另一方面, 学生在考试中虽然获得了高分, 但自身的心理生态结构遭到了严重破坏, 不仅失去了实践创造能力, 而且也慢慢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

面对这种封闭自足的文艺学知识体系, 我们一方面当然应该修订文艺学教材, 改变现有的文艺学知识体系, “放弃不切实际大而全的理论框架的建构, 代之以有助于学生诗性智慧启迪的知识重组”。[2]另一方面, 我们还应改进教学方式, 推行生态式教学模式, 培育学生的诗性智慧。现代心理学表明, 智慧不同于智力, 也不同于智能, “智慧除了包括智力与智能外, 还包含一种健全的生活态度, 健康的信仰、丰富的情感体验、深刻的思想和观念。”[3] (P.24) 这就是说, 仅具有精深专业知识, 不能说拥有了智慧;掌控着丰富的信息, 却不知道让信息之间交汇贯通, 让它生成新知, 也不能说拥有智慧。因此, 在文艺学系列课程的教学中, 要想培养学生的诗性智慧, 仅仅由教师向学生单方面地灌输文艺学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必须遵循智慧的生成原则, 让“对话”渗透于一切教学要素的相互关系中。就师生关系而言, “教师应从教训者的高位上下降, 学生应从被动接受的低位上上升, 二者形成一种互相激发、互相提高、互补和互生的生态关系。”[3] (P.59) “对话”的目的不在于得出固定不变的文艺学知识和文艺原理, 而在于通过面对面的交流, 沟通师生之间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经验, 以期获得审美洞见。

其次, 从文艺学知识属性方面考察, 我们也应该开展对话式教学。传统的文艺学学科体系认为, 文艺学知识具有独立于接受者之外的客观性, 接受者只要采用正确步骤和方法, 就可以把文艺学知识的普遍规律和固有本质总结归纳出来。随着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的传播与影响, 人们已逐渐认识到, 文艺学知识的生成离不开接受主体的参与, 它并不具备客观性, “所有的文艺学知识都是接受者带着前判断与作品展开对话而产生的意义效果”。[4]因此, 要想学生真正理解文艺学的知识体系, 剔除他阅读经验的参与是万万不可的。生态式教学模式破除“观念先行”的教学模式,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参与对话, 参与文艺学知识体系的建构。比如“文学形象”这一概念, 大多数教科书在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的影响下, 将其定义为“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假定与真实的统一”、“个别与一般的统一”和“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等, 这样的定义根本无法让学生体验到文学形象的特征, 因此, 教师在讲授“文学形象”这一审美范畴时, 万不可把文学形象的四个特征一股脑地抛给学生, 而应该引导学生从大量文学作品中归纳出“文学形象”的特征。

那么, 教师在生态式教学模式中起什么作用呢?教师的作用在于选择富有启发性的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乐于对话、随时准备对话和能够对话。比如, 教师在讲授文学的本质时, 应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 谈谈“什么是文学”, “如何看待文学观念的变化”等等。其次, 教师可在和谐对话的氛围下, 通过暗示、提示等手法,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思考问题和自己解决问题。譬如教师在讲授文学的性质特征时, 可把古今中外文学史上关于文学本质的看法放在同一个话语平台上, 让学生从亚里斯多德的“模仿说”、康德的“天才说”、黑格尔的“理念显现说”以及中国的“感物说”、“发奋著述说”中发现差异性, 然后由学生自己去分析每一种文艺观念的得与失, 最后由学生得出一种有关文学本质的判断,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理论思维, 启迪学生智慧的目的。

二.学科之间的互生互补

生态式教学模式的重点和难点是如何做到像自然“生态系统”那样, 使文艺学系列课程之间达到最佳组合, 以形成一种互生、互补、生机勃发、持续发展的生态关系, 最后培养出知识经济时代最需要的知识分子。目前, 我国一般高校都将文艺学系列课程分为两个层次:学位课程 (文学概论和美学) 与选修课程 (古代文论、西方文论、马列文论和文学批评等) 。学位课程为必修课, 选修课程则由学生自主选择, 这种选课方式极易打破文艺学系列课程之间的互生互补关系, 导致了课程链接之间的断裂;而教师由于不知道学生的选课情况, 很可能在教学上无所适从, 导致教学内容上的重复或遗漏。比如, 为了避免教学内容上的遗漏, 对于柏拉图文艺观, 文学概论老师会讲、西方文论老师也讲、美学课老师更是大讲而特讲;又如, 为避免教学内容上的重复, 对于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 文学概论教师可能期待文学批评教师讲, 而文学批评教师可能以为文学概论教师讲过而蜻蜓点水, 这样就造成了知识点的遗漏, 使学生无法从宏观上把握文学批评的标准。在生态式教学模式中, 这种割裂式的传授模式将彻底得以改变, 文艺学系列课程内部重建起了一种新的立体的生态组合关系。该模式把文艺学系列课程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层 (文学概论和美学) ;充实层 (西方文论、马列文论和中国古代文论) 和应用层 (文学批评等) 。这三个层次的课程分工明确, 交叉处此详彼略, 各有侧重:基础层侧重知识的系统传授;充实层补充基础层的遗漏之处和未尽之处;应用层侧重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分析、评论文学作品的能力。在这种新的课标体系下, 每个学生务必全选文艺学系列课程, 教师则可以根据学生“基础层”课程的学习情况, 适当压缩“充实层”课时。更为重要的是, 该课程组教师必须集体备课, 互通有无, 有意识地将自己所教课程与其他课程相交融, 追求一种整体的教学效果。例如, 文学概论教师在讲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时, 可将中国古代文论中“感物说”、“观物取象说”、“发奋著述说”与西方的“理式说”、“模仿说”联系起来讲, 让学生明白中西方文论刚好从创作主、客体的角度论述了文学与生活的关系。即中国古代的“感物说”主要是从创作主体的角度揭示了生活基础对文学活动主体的制约;而西方的“摹仿说”则是从创作客体的角度阐明了社会生活作为文学对象的重要性。这样, 学生就不仅深刻理解了文学与生活的关系, 而且明晰了中西方文论的思维差异。

在生态式教学模式中, 文艺学系列课程与理工科之间亦要形成一种互补的生态关系。文艺学作为汉语言文学系的一门基础性学科, 在传统教育中与理工科是对立的, 而在生态式教学模式中, 二者之间则建立一种生态互补关系。当然, 这种生态关系不是形式上的, 而是人文意识与科技意识的相互促进和相互支持。前已考察, 文艺学的知识属性是个体阅读经验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很显然, 个体阅读经验的形成决不是受单一学科的影响的, 而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即它既受传统习俗、社会思潮、伦理规则等因素影响, 还可能受理工学科的影响。这一点我们也可从西方科学主义文论中得到明证。众所周知, 美国托马斯·门罗的“新自然主义”文论、20世纪20年代新兴的俄国形式主义文论、英美的“新批评”文论、法国的以罗兰·巴特为代表的结构主义文论都产生于20世纪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下;20世纪西方最伟大的哲学家罗素正因为早期从事过数理逻辑和数学基础的研究, 他才在哲学上提出了逻辑原子主义和中元一元论学说。这些个案表明, 文学艺术特有的形象思维与科技的理性逻辑思维相互碰撞交融, 很容易产生大的智慧。在生态式教学模式中, 文艺学系列课程与理工科之间的互补还表现在, 文艺学系列课程教学要引进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教学步骤。比如一般的文学创造过程要经历艺术积累、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三个阶段。教师在讲授文学创造章节的过程中, 就应该按照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文学创造的构思阶段和文学创造的物化阶段依次展开, 且在讲授过程中留下一定的时间间隙, 让学生消化吸收, 体验文学创造的过程性, 而切不可从共时的向度对文学的创造过程进行横面切割, 打断其过程的连续性。

三.文学接受与文学创造的互动互惠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是生态式教学模式的重要目标与任务。一般说来, 文学的批评欣赏能力与创造能力是相辅相成、互动互惠的。一方面, 任何文学创造都无法脱离文学欣赏和文学批评的支持;另一方面, 文学欣赏和批评如果没有创造的体验, 也不可能深刻、全面和丰富。长期以来, 我们对文学创作和文学作品比较重视, 对文学接受的意义则认识不足, 文学接受被看作是一种次要的和边缘性的活动。直到上世纪90年代, 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章节才编进了文艺学系列教材。

在传统文学欣赏教学中,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文艺作品, 一般只停留于对作品整体风格的感受上, 或对作品进行简单的社会历史批评和伦理道德批评, 这种批评类似于攀援性植物, 必须靠创作而生存, 批评的目的和价值也在于阐发文本的意义, 因此很难产生新的文艺思想, 也无法激起接受者的创作灵感与冲动。生态式教学模式将彻底改变这种批评无益于文学创造的状况, 大量引进西方的现代批评模式, 对文学的形式构成因素进行研究, 给学生一个创作的抓手。其二, 在鉴赏文本的选择上, 生态式教学模式不仅选择经典作品, 而且选择那些与学生日常生活和情感紧密联系的大众作品。众所周知, 任何创作能力的形成都不是孤立的, 它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生活关系中生成与发展的。正像植物是在具有水分、空气、阳光、土壤和特定的生态环境中成长一样。古今中外无数事实证明, 不管是一个人的幼年时代, 还是整个人类早期, 其艺术能力的生成总是与人们自身的日常生活、情感表达等紧密联系的。生态式教学模式充分运用这一艺术能力生成原理, 积极引导学生运用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 用艺术的形式表现生活。即“通过与日常生活经验联系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 通过与个人兴趣和情感表达联系发展学生创造能力, 通过与自身及作品文化背景联系发展其鉴赏和评价能力。”[3] (P.187) 第三, 鉴赏与创作互动的原则。传统的文艺学系列课程在讲授文艺的消费与接受时, 仅仅停留于对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和过程的探讨上, 而将学生的感受和创作人为地割裂开来, 使之无法相互支持和强化。生态式教学模式将改变这种状况, 把学生对文学接受的感知、反思和创作联系起来, 使它们成为相互补充和相互支持的整体。

摘要:在生态式教学模式中, 文艺学系列课程以“对话”为主旋律, 在师生之间、学科之间、文学接受与文学创造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生互补的生态关系, 以期提高学生的艺术能力, 启迪学生的诗性智慧。

关键词:文艺学,教学,生态

参考文献

[1]李亚萍、杨锏.文艺学:危机与突破——第四届全国文艺学及相关学科建设研讨会综述[J].暨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 .2004 (1) .

[2]吴春平.文学理论教学与文艺学学科建设[J].文学评论.2007 (6) .

[3]滕守尧.回归生态的艺术教育[M].南京:南京出版社, 2008.

上一篇:运用及影响下一篇:中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