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生态价值观的培养论文(通用8篇)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生态价值观的培养论文 篇1
〇前言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态价值观实质上是贯彻素质教育的一种体现,因为生态价值观能够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态,能够使学生善待自然,善待周边的事物,爱戴身边的人。总之,有利于学生关爱自然、善待他人,有利于学生健康快乐的学习和成长。
1生态价值观的定义
我们把能够妥善处理人类与生态之间的关系的价值观念称之为生态价值观。首先,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离不开每个个体的存在;其次,任何个体之间都是相互依存的,这也是个体生存的必然条件;再次,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稳定的自然生态系统。以上三点就是生态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此外,生态价值观以生态的伦理价值、经济价值和功能价值为主要表现形式。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生态价值观的培养论文 篇2
关键词:初中语文,生态价值观,培养方法
生态主要是指我们生活的环境, 具体来讲, 生态环境是一切生物生存的状态, 以及各个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态价值观, 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生态的美好和不足, 并从中受到一定启发, 对学习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究, 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成长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一、层次性, 由浅入深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变化, 应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 有针对性地开展生态价值观的培养活动。在培养过程中, 无论课上学习探究中, 还是课下实践中, 教师都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培养原则。由浅入深, 从个性到共性, 充分体现出培养内容和过程的层次性, 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自身的生态价值观, 并通过教师的层层渗透, 使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树立生态价值观的必要性, 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习难度, 使学生理解掌握起来更加容易[1]。
二、整合教学资源与环境现象
语文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具体来讲, 语文教学所涉及的一切资源都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 在实际教学中, 语文教师应该将教材内容与生态环境现象进行科学整合, 同时还要积极挖掘教材中隐含的生态内容, 并采用生动、具体灵活的生态语言与手段来为学生呈现语文知识, 进而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生态教育的意义, 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态意识, 为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奠定良好基础[2]。比如:在讲解《苏州园林》时, 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破坏后的园林景象, 并为学生讲解可能对人们生存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也可以引导联系实际生活, 总结和反思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文明现象, 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到人类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以及树立正确生态价值观的重要性。
三、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实践是应用和验证理论的重要途径。在培养学生形成的良好的生态意识后, 教师应该积极地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逐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 带领学生全身心地融入大自然,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与魅力。也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需要, 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模拟生活情景, 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 也能够更加直观、深刻地认识到维护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与迫切需要[3]。
比如, 在讲解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后, 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观察身边的花草, 并引导学生思考环境条件对花草成长的影响, 以及人工培育的必要性。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究认识到我们可以结合自然规律, 利用和改造自然, 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生态意识, 同时也能够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自然的美, 并自发地形成维护、热爱自然的情感, 真正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
四、开发语文课程生态资源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与生态环境相关的教学资源, 对培养学生的生态价值观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教师应充分、科学地利用这一教学资源, 让学生在学习这部分教学内容时产生一定的启发, 以及更加深刻的感受。语文教材中涉及大量的描述生活情景和自然景色的文章, 但是这些文章内容往往不仅仅是在叙述景色的魅力, 以及生活过程的多姿多彩, 我们往往能够透过作者描写的景色和生活现象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这些都是培养学生生态价值观念的重要素材。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 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生态价值观教学也能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讲解《春》《济南的冬天》这类文章时, 可以先让学生去体会和感受自然变化和季节更替, 然后再来学习文章内容, 从而提高学生的认识。同时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去体验生活,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生活往往比我们看到与想象的更加复杂, 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亲身感受才能有所感触, 才能够结合自身感悟形成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五、结语
在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往往只是一味地灌输语文知识, 学生也只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学习和掌握教学内容, 从而使得课堂教学效率一直难以得到有效提高, 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也无法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得到有效提高。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地感受和抒发自己的情感, 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学习热爱自然生活, 积极主动地去维护我们生活的环境, 促进社会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姚彩玲.初中语文教学生态价值观培养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 2014 (20) .
[2]张晶.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生态价值观的培养[J].小作家选刊, 2015 (5) .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生态价值观的培养论文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生态价值观;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初中语文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对提升学生的生态价值观也有着重要的作用,语文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将生态价值观渗透到课程中,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在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正确地看待和处理。由此可见,教师一定要改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在讲授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態价值观。
一、初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生态价值观的原则
(一)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对学生开展生态价值观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能操之过急,要从浅到深,有条不紊地逐步渗透,同时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观察,根据学生的状态随时对教学进行调整,让学生认识到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学生本身提高了对这件事的认识,对生态价值观的培养工作有着积极的影响。
(二)将教材资料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原则
语文取材于生活,所以语文中能够利用的资源都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但是很多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没有深入地挖掘教材中的内容,不能将教材中所蕴含的资料与实际的环境现象相结合,语言死板,从而影响了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1]。
(三)结合实践活动
光有理论是空洞的,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实际感受自然、领略到自然的魅力,才能让他们从心里真正认识到树立正确生态价值观的重要性、才能够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生态价值观的思路
(一)从语文教材中寻找生态价值观教学资源
在初中语文课文中,很多都蕴含着生态价值观,老师要对这些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从中发现并归纳总结生态价值观的教学资源,利用这些素材,对学生进行生态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深刻地领会作者的意图,透过现象看本质,不仅仅停留于文章表面的叙述[2]。例如对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一课进行学习时,文章中大量的语言都是在描写眼前所见的景色,从中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课前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在自然环境中对景色进行观察、体会,有了自身的体验之后,会对文章有更深刻的理解,不仅仅是看懂文章那么简单,而是要让学生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中体会到、感悟到作者的情感,从而引导学生成为一个具有良好品格的人,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态价值观。
(二)从生活实例中培养学生的生态价值观
如果老师只是用说教式教育培养学生的生态价值观,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对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态价值观有着不利的影响。因此,老师要注意方法,将教材内容生活化,引导学生从课堂走进生活,将生活带进学习,生活实际是学生能够领悟生态价值的源泉。生态价值观的培养就是要让学生对实际的生活有所感知,帮助他们培养对生活的信念[3]。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每次的文章学习都是一次情感体验的过程,如果学生能够将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联系到课文中,不但会对文章有更深刻的理解,对生活也会有新的感悟。例如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大海是作者的心理归宿,作者渴望幸福,整首诗乍看是对人的祝福,但是当深入了解之后就会发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只是作者的美好幻想,这其中透着作者的绝望,是对现在和未来的否定。
(三)对学生的培养要结合实际生存状况
从教材中培养学生的生态价值观,学生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缺少真实的内心情感体验,对生态价值观的认知不够深刻。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时候,老师要从客观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地区的孩子,结合他们具体的生存状况,培养他们生态价值观的形成[4]。很多文章中作者对环境的描写都是其真实的生存状况,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描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些景色的描写都是对作者的真实写照,抒发了游子在外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之情。同样,老师在讲授生态环境建设的时候可以联系学生实际感受,例如可以针对学生亲身经历的自然灾害入手,让学生对破坏环境所出现的后果产生共鸣,学生就会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四)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
一个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对培养学生的生态价值观有着促进的作用。在良好的氛围下,学生耳濡目染,长此以往地受到文化的熏陶,自然而然地会形成生态价值观念[5]。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加强校园和班级的生态文明建设,例如举办生态常识竞赛,让学生参与其中;举办生态文明为主体的班会或是班级活动,使学生了解当前的严峻形势,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自觉地养成良好的生态价值观,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共同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生态价值观是当前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而对初中生进行生态价值观的培养是重中之重,初中语文教学对生态价值观的培养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肩负起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态价值观的责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从以上几个方面,通过对学生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出具备良好的生态价值观的学生。
参考文献:
[1] 高斌.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生态价值观[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32):287-287,288.
[2] 韦红扣.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态价值观[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刊),2013(11):4.
[3] 崔娜.初中语文教学生态价值观培养探讨[J].教育界,2014(35):96-96.
[4] 刘照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态价值观方法研究[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上旬刊),2014(1):3.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生态价值观的培养论文 篇4
陕西省铜川新区铜川新区正阳路鱼池小学 赵向辉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教师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学生在积极获取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呢。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
小学生一般都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较多学生对数学学习难以形成愉快体验。而且随着年级的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会大幅度下降。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呢?
1、营造“亲和力”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某一门学科,除了兴趣倾向外,很大程度是先从喜欢学科教师开始。只有学生喜欢上你这位老师,他们才会对你所教的学科感兴趣,才会越学越起劲。因而,课堂上,教师要摒弃自我权威的思想,摆正自己的角色,发自内心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平时的每一个亲切的称呼,关爱的手势,信任的倾听,慈祥的笑容都可能使他们对你产生兴趣,把你当成良师益友,从而愿意在课堂上和你交往。
2、平等对待学生
课堂上教师要搭建更多的平台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避免后进生当旁观角色。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四人小组,课堂上进行合作学习,给每个同学表现的机会。或有意把问题分成几个层次,较难的题目可以让能力强的学生回答,一般的题目让普通的学生回答,容易的题目让能力差的学生回答。也可以有意叫小组中能力差的学生念出小组讨论的结果。这样,所有的学生的注意力都会集中,并对课堂产生兴趣。
3、放宽部分纪律约束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过多过细过于整齐化的限制,会分散学生的精力,不利于学生积极的思维,也不利于个性风格的养成。教师不必对学生指手划脚或且站且坐等行为过于限制,只要他的注意力集中就行。要正确对待爱插嘴的学生,只有上课精力集中、思维敏捷的学生才会插嘴。要会处理难堪局面,与其为扰乱课堂纪律而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不如顺水推舟,肯定他的亮点,就事论事,也许效果会出乎预料。课堂上“不遵守纪律”的学生也未必是无可救药的,教师应把这些现象调控成轻松和谐的氛围。
实践证明教师多与学生接触沟通,培养良好的师生情,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情绪体现,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且能转化为学习动机,使学生解除心理障碍,由怕学到爱学。
二、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学习的愿望和兴趣,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这是有效开展教学的基础。日常生活中数学课程与生活联系机会很多,是有效开展数学教学的良好条件,因此我们教学要联系生活,才能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数学。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谁要是体验不到好奇心,谁要是不再有好奇心,也不再有惊讶的感觉,他就无异于行尸走肉,他的眼睛是模糊不清的。”从名言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要学有所成,就得从培养兴趣开始,要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兴趣,才会去探索,去考证。因而,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注意设置各种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时,我先问学生亚洲最重大的体育赛事是什么?学生回答是亚运会。你们观看亚运会时,为咱们中国队加油吗?同学们情绪激昂,纷纷表示给中国队加油了。看来大家都很热爱自己的祖国。那么你们知道第14届韩国斧山亚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夺得了多少枚金牌?学生激动的回答,我们得了第一,得了150枚金牌。亚运健儿们为咱们的祖国争得了荣誉,我们为此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这时我出示第9到14届亚运会中国和韩国获金牌情况的统计表。从学生的表情来看,发现很多学生很新兴奋。你能用统计图把中国和韩国代表团所获得金牌的数量表示出来吗?学生兴趣高涨回答:能。于是他们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清楚地表示出来了。这节课学生兴趣浓厚,气氛轻松,学习效果非常好。
2、将课堂溶于生活,提高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素材,创设一个实用平台,使学生感觉到生活中离不开数学问题,并逐步产生求知和探索的兴趣。如,认识了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后,我要求孩子们观察在教室、家庭中的哪些东西上能找到我们认识的图形;在认识了人民币后,让孩子们直接参与买东西的实践活动,并说出自己的感受。通过对生活中数学知识的观察、发现、运用,孩子们真实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引发了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的数学价值观得以萌发。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将生活中的情景引入数学教学,学生们会觉得亲切、自然,易于接受与理解。同时由于数学的生活情景化,学生会更感兴趣。
3、开展游戏竞赛,提高兴趣
根据小学生好动、好胜、好强的心理特点,教学中我经常开展一些竞赛或游戏活动。如:口算大王比赛,登山夺红旗比赛,小组对抗赛,“找朋友”、“送信”等一系列活动,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使学生比、学、超,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1、课堂评价
课堂中的评价影响到学生继续学习的积极性。评价得好,学生劲头十足,思维空间扩大,对下一知识充满信心;评价不得体,学生会失去信心,郁郁寡欢,对于兴趣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因而,课堂评价在教学中显得十分重要。积极评价时不要吝啬表扬。比如,对回答问题有进步,或提出独到见解的学生,教师应积极给以肯定,或竖竖大拇指,或全班击掌鼓励;学生回答不对或不成熟时,教师可以这样鼓励:“你思维很灵敏,再细心想一想,看能否说得更完整”“你真爱动脑筋,继续努力!”“谁愿意帮助他?”等。教师要避免直接否定的评价,还要批评同学间的嘲笑。总之,要调动学生更积极主动的思维,除鼓励他们敢于发表意见外,还要消除他们回答问题的后顾之忧。
2、鼓励性成绩评价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一个学期中,很好地应用合作学习的理念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学生将会获得一种再接再励的内趋力。
首先,经几次小测验后确定个人基础分(几次测验的平均分);然后,按不同层次将学生均衡搭配,分成四人一组的若干组;再次,往后的每一次测验在个人基础分的基础上算出个人提高分(当成绩好于以往时,才能得到提高分);最后,在这种评分制度下,学生只要拿到提高分,就可为小组增加分值,就能为小组作贡献。而小组各成员为了增加小组分值,会帮助其他成员,达到“荣辱以共”的良性效果。此外,教师做到:任何学生,只要他有了提高分,要及时给他精神或物质上的奖励,这样,促使全班同学越学越有兴趣。
四、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认识数学的价值。
我在数学教学中十分关注数学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多了解和留意身边的数学。如教学:“数学广角中沏茶问题”时,我先出示例题,然后让学生记下自己给客人沏茶的过程,并小组进行交流,看谁的时间安排最合理,使学生明白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学会珍惜时间。让学生在学习中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来自生活而用于生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感到学数学是有用的、必要的,并在数学学习中体验成功,激发学习的热情。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生态价值观的培养论文 篇5
——浅论中学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 韩 强
内容提要: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既要发挥在情感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积极拓展情感教育的课程资源、适时点燃情感引起学生共鸣、在求真求正中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又要注重学生自我的感知、感念和感悟,遵循学生的情感认知规律和特点、尊重学生在情感体验中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理性地理解历史;同时应注意让“培养”和“体验”这两个环节并行不悖。
关键词:培养
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历史是永恒的建设性的道德遗产”(杜威)。古往今来,历史一向被作为道德教育的手段加以利用。在新课程背景下,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学科在促进学生成长和提高人文素养上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的历史课程标准除了提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外,更指出:“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所以本人认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是历史教学的终极目标,因为它关系到学生良好品德、健全人格的形成及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也是教学创新方面最富于挑战的环节和素质教育能否落到实处的最终着眼点。
尽管新课改如火如荼地展开,但在我们的历史教学中重知识、能力轻情感教育的现象还普遍地存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如下一些:第一是教材的原因,比较缺少情感教育的素材。第二是教师的原因,观念难以转变,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要求比较困惑,感觉很玄难以捉摸。事实上作为人对客观与现实的态度体验的情感,确实较难捉摸,尤其不易于量化,难以精确控制。同已有十分完整体系的知识技能教育相比,情感教育显得缺少系统性和科学性。第三是学生的原因,学生长期习惯于应试教育下的记忆学习,而缺少情感上的熏陶,表现为浮燥自大或自卑,感情冷漠麻木等等。
如何才能让历史学科的情感价值回归?怎样的教学方式才能更好地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目标呢?新课标的表述是“体验与培养”。本人认为这两种途径缺一不可、偏废不可,不如称为“于体验中培养”来的更恰当,更具操作性。
从“培养”这个层面讲,就是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情感教育中的主导作用,适时适度地发挥教师的示范、熏陶、引导、提示、升华和启迪的作用。因为从理论上说,人的情绪的产生不可能离开外界因素的干预,因此学生的情感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是情感的营造者、是情感的表现者、是情感的升华者、是整个过程的调控者。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拓展课程资源,推动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除了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和人文因素以达到育人的目的外,还可以有以下做法:
① 可利用多媒体资料。如利用图书馆、计算机网络、博物馆等文字资源和影视、纪录片图像资源以及访谈历史见证人等手段方法进行知情体验,将历史教学内容中涉及的历史事件,人物等再现于课堂,形象生动,将抽象的历史概念具体化,给学生以直接的感官刺激,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比如高中必修一第17课《解放战争》有一个学思之窗,列举出1946-1948年解放区人民群众参军和随军出征的人数,虽然具体精确,但是难以让学生产生共鸣。如果播放纪录影片的片段,学生不仅可以看到行进中浩浩荡荡的人民,推着担架或大车……还可以亲眼看见翻身农民欢天喜地的样子,听着雄壮而欢快的音乐,学生很自然地获得生动而真实的历史知识,对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有个更直观清晰的认识。
② 可利用乡土史教材。乡土史讲的就是发生在家乡这块土地上的人和事,在讲教科书内容的同时,补充一定的乡土材料,就能贴近生活,拉近历史和生活的距离,拉近历史人物和我们的距离,特别是对本地有贡献的历史人物和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的叙述,对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心怀祖国,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教育,都有积极意义。如在讲《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课时,笔者就补充了当时新文学的倡导者之一——江阴人刘半农和他发明“她”字的事迹,身为他的家乡人,学生对他可能更有认同感,对新文化运动反封建的性质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③ 可与现实紧密联系。比如,学习西周的宗法制时,可以设问:时至今日,宗法制虽然早已消亡,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思想影响仍然存在,如祖宗祠堂、祖坟祭奠、城隍庙中的牌位、家族的礼仪,家庭中嫡长子地位的责任、家族大盘聚餐的习俗等,结合上述的实例谈谈你对这些传统习俗的看法。通过这样的设问和对问题的解决,学生感悟到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自觉运用历史解决现实问题,达到感悟历史的目的。
第二、适时点燃情感,不断营造良好氛围引起学生共鸣,用情感来培育情感态度价值观。具体做法有:
① 在导入新课时要煽情。导入新课是一节课的第一幕,新课的导入设计得好,就能唤起学生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和情感、启发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在《祖国统一大业》这一课的导入新课时,笔者用了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一首诗《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用这首反映台湾同胞思乡情结的诗歌,营造出一种凝重的氛围,并使学生深切体会余光中老先生包括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声——实现祖国统一。
② 在新课教学中要激情。在这里,我并不是说要把教师当成神圣的“牧师”,把学生当成“羊群”,一味的“说教”、“驯化”,而是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把渗透于其中的思想性因素结合学生的实际,水乳交融地阐发出来,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产生情感体验,这样,学生既学到了历史知识,又受到了历史情感教育。如在讲《抗日战争》中反映日军暴行的南京大屠杀时,笔者采用了一个日本记者目击日军暴行后的一段描述:“码头上到处是焦黑的死尸,一个摞一个,堆成了尸山,在尸山间五十到一百个左右的人影在缓缓地移动,把那些尸体拖到江边,投入河中。呻吟声、殷红的血、痉挛的手脚,还有哑剧般的寂静,给我们留下极深刻的印象。”短短几句话,就使学生受到了强烈的情感震撼。
③ 在做结束语时要留情。所谓留情,就是结束语要能引起学生的回味。俗话说“编筐织篓,贵在收口”。在教学中,如能设计好课堂的结束语,引起学生的回味,则不但能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增加课堂的兴趣,也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历史,让学生的情感再次升华,产生共鸣。如学习完《抗日战争》这段历史后,笔者设计了一段结束语:“历史无言,精神不朽。许多年后,当我们再度回望这段历史,是为了记住先烈的热血,更是为了珍惜今天的和平。让我们乘上一辆以缅怀或记忆命名的列车,从容驶向和平的共同愿景。”通过这段结束语,不仅让学生牢记这段历史,牢记为民族独立作出牺牲的那些先烈,更让学生结合现实,树立一种意识:远离战争,维护和平。从而让本节课的情感再一次得到升华。
第三、贯彻实事求是的原则,在求真、求正中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① 求真,包括两层含义。首先,史实要真。在史实之外发明创造不存在的“史实”,随心所欲想当然,用虚假不实、模糊不清的东西教学生,以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这无异于欺骗,这本身就违背了德育的要求,而欺骗教育所取得的效果是难以持久的,甚至会与教育者的主观愿望相反。其次,感情要真。也就是说,老师讲述真实的历史的同时,投入的感情也必须是真的。喜怒哀乐爱憎完全是随着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述而真实地流露。情感丰富真挚而不娇柔做作,这容易使学生随着历史的评述,而与老师产生感情的共鸣,以至“观史如身在其中”“动人心者,莫先乎情”。
② 求正,换句话说,就是历史教学中要全面地看问题,公正地评述历史。既要深入历史,与历史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进行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又要站在理智的更高层面,对历史事物做出价值评判,促成情感体验的升华,确立为鲜明的情感态度。对历史的评价决不能“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以时代的眼光公正、客观、全面地评述历史,这不仅本身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一种最佳途径,同时也是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最基本要求之一。把历史人物、事件简单地归结为好人好事或坏人坏事,对中学生,恐怕就不适用、效果适得其反。
从“体验”这个层面说,就是要注重学生自我的感知、感念和感悟。历史教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终极目标还是立足于学生人格的健全和道德主体的完善。因此,我们在教育中要注重学生的群体特质和个体差异,教学中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体验、情感震撼、内心选择、精神升华,充分尊重学生亲身感受与体验的权力,尽量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地感受人类历史文化中的精神力量,逐步塑造具有个性的、崇高的、独立的精神家园。
第一、遵循学生的情感认知特点和规律。遵循学生的情感认知特点和规律,是为了引导学生主动接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从心理学规律方面去考虑,情感的心理过程是一个层层递进、紧密衔接的情感心理内化、升华和外显的过程。从单纯的接受和反应开始,产生情感的倾向;到经过内心体验而发生态度的变化;再经过自觉的加工组织并结合社会生活实践,最终升华至健康积极的价值观。在“接受”这个情感水平层次,学生所实现的情感目标是属于初级水平,只要求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产生直接的情感体验,表示接受或认可。教师要善于烘托情感氛围,选择恰当的易被学生接受的切入点,既要考虑史实本身所具有的丰富情感因素,又要考虑到学生实际的心理发展水平。在“确信”这个情感水平层次,学生从体验深入到价值的分析,从注意外部情感转向确立内部情感的倾向性,这是情感水平层次质的变化,也是情感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历史教师要有强烈的角色意识,通过移情,烘托强烈的历史情境,让学生在体验历史的基础上,确立鲜明的情感态度。在“升华”这个情感水平层次,学生对若干“确信”的历史知识进行有机合理的整合,不断深化,在对情感信念的反复感悟中,在对价值观念的多重审视中,将情感态度的倾向性组成系统的价值观,并以此规范和指导自己的言行举止。这同时也是学生价值观性格化的过程,作为历史教师必须有目标、有计划、有意识、有步骤地在学生情感体验和情感态度的基础上,长期坚持寓教于乐、寓理于情和情理统一,将教学过程视为认知、情感、意志统一的过程。设想一节课或几节课就能形成学生的价值观,是不现实的,也是难以达到的。
第二、尊重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情感教育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是指注意其情感体验方式的多样化,进而吸引学生参与历史教学过程。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实现过程和历史课程的教学过程是同步的,教师可以进行开放式的教学,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例如,讲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一课中五四运动的有关内容时,可以在历史学习中进行群体角色扮演。五四运动的主体是学生与工人,于是,本人把全班学生分为三组,分别定角色为当时北京的大学生、上海的工人与外国记者,然后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第一组同学请以当时北大学生的身份给在国外留学的朋友写一封亲历五四运动的信,第二组同学请以当时上海工人的身份给在家乡的亲人写一封亲历上海五四运动的信,第三组同学请以当时外国记者的身份写一篇新闻报道。同学们在这一环节的学习中,利用短短的10分钟时间,阅读课文,自主学习;角色扮演,体验当年的爱国激情;并且通过书信与新闻报道等文学手段,准确地展示自学成果,抒发爱国热情。达到了提高能力,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的目的。又如,教师在开发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课程资源时,除了亲历亲为外,可以让学生一起参加。将大家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到的、根据不同思路处理的资料集中起来,做有效的“资源同享”,最后以剪报和心得的方式在课堂上交流、发表,会有不同凡响的效果。既能够扩大学生视野,使其在交流中学会相互合作、相互欣赏;又能够深化自我经验,培养实事求是和善于探究问题的学习态度;还能从中感动于自己的成就,并通过“做”的体验,使应该落实的目标都真实化。
第三、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历史的技能。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的技能是为了让学生理性理解历史,独立地表达历史知识,进而让学生学会批判,学会用自己的立场说话。学生的体验学习除了感受、感念之外还有感悟,也就是理性经历阶段。其表现是能够完整且有逻辑地陈述自己已经理解的历史。这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创新精神,有一定的批判眼光,敢于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说话。当然,批判不是为了求异,而是为了真理和信仰。为了使批判做得公正、合理而又尽可能客观,深刻体验学习内容,并将体验内化为理性思考,我们就不能将它仅仅看作是一种学习途径,而理应将其看成是学习的目的。如有的同学在学习了《开辟新航路》这一课后,产生以下观点:郑和下西洋不是出于经济目的,没有使中国海外贸易传统得到发扬光大,故从影响上说,不应具有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的地位;也有的同学认为,郑和下西洋比西方航海家进行新航路开辟活动早了半个多世纪,理所应当地具有重要地位。持两种不同观点的同学分别查阅有关资料,据此展开辩论,然后根据辩论写出有关的历史小论文。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常常是要求学生背诵大量的标准答案,生怕学生在考试时因答案不够标准而吃亏,完全不考虑学生是否从心底里认同这些标准答案,殊不知这种做法只是把学生的思维禁锢起来,根本谈不上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当然,在运用教师“培养”和学生“体验”这两个环节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时候,尤其注意不能把这两种途径割裂开来,而应并行不悖,拿我自己的话说就是“于体验中培养”。学生在接受教育体验情感的过程里,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情感认知规律不断地加以引导和培养;教师在做好培养者引导者的过程中,自身始终也在不断地接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体验,与学生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生态价值观的培养论文 篇6
贞丰县长田中学 勾明精 联系电话:***
内容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首要问题是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优化教学方法,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实现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重大突破,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语文教学 学习兴趣 培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具体就是如何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等为特征的现代学习方式,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实现这个要求,我认为首要问题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自身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感知事物。这时他们对事物的观察就变得比较敏锐,逻辑记忆增强,想象力丰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增强。兴趣可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比较顺利地进行,并富有成效。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学生学好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前提,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和老师构成的双边活动,而农村学生受到地域、观念等条件的限制,到了初中,学生的兴趣和志向正处在一个最佳的培养方面,而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特别强,情感易受他人感染。而所谓的学习困难生,其实除了一小部分是智力问题外,大多数是由于对学习缺乏兴趣造成的。因此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首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培养他们语文学习的兴趣,这不仅会对语文学科的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还为其他学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
在农村初中,孩子们是比较单纯的,尤其是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进入了初中,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的家庭教育几乎为零,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得他们在成长中出现了许多缺陷,农村初中教师必须与孩子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而融洽的师生关系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的互动。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同时也伴随着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积极配合你的教学,在良好的教学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定的目的。反之,如果师生关系紧张,甚至对立的情况下要培养
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要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要使学生尊重你,信服你,钦佩你,就必须用高尚的道德行为影响学生;用渊博的知识征服学生;用自己的爱心感动学生;用生动风趣的教学语言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其次在平时教学工作中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又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亲近学生、关心学生,民主平等,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切忌认为自己是老师,高人一等,凌驾于学生之上,动不动就无端训斥,漫骂,甚至横眉怒对,冷眼相加,冷嘲热讽。其中最容易受到伤害的是学习困难生。对待学习困难生,尤其应当倍加关怀、真诚帮助。再次是把情感教育带进课堂,教师用丰富的情感吸引学生,感染学生。事实上,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情趣盎然,发放适当,必能使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学得轻松愉快,产生微妙而丰富的情感感受;如果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苟言笑,不会表情达意,只知不动声色地宣读教材,念教案,只会冷冰冰地进行知识传授,这样的教师即使知识渊博,也不会受学生的欢迎。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创设情境,引导质疑,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欲望是一种发现和探索新知识的心理需求。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学习能力,不仅与其知识储备和智慧有关,而且与其积极情绪,特别是学习的求知欲密切相关。学生的求知欲是对新异事物进行积极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生主动观察事物,反复思索问题的强大内驱力。然而,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不是凭空产生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的最有效策略,就是通过创设情境来激疑,提出问题。那么,如何创设情境,依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创新地学习呢?
首先,必须创设良好的提问氛围,让学生大胆提问。教师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要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走进学生,作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真诚、坦率地与学生平等相处,互相交流思想,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与学生平等对话,给学生创设一种畅所欲言、勇于思考、敢于创新的教学情境。教师在教学中多用大拇指,少用食指,多用鼓励的语言,以宽容心对待学生,给学生创设一种和谐、合作的氛围,使学生敢于质疑,有自己的见解,敢于与老师、同学进行探讨,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要用信任的目光注视他,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偏差时,教师要先给予积极的肯定,赞扬敢提问的勇气,而后再给予启发,树立其自信心,这样,学生就没有心理负担,上课自然会积极举手,踊跃发言。
其次,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当老师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存在,感到自己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时,思维已被启动,意识越强烈,思维越活跃,越深刻。在引入新知时,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争相提问,并让其积极思考自己提出的问题,这样思维处于最佳状态,学起来就特别有兴趣,也特别亲切。在知识的探究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
决问题。问题意识越强烈,学生的学习情绪越高涨,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
为此,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转变角色,要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由课堂的主宰者变成学生心灵沟通的知心朋友,多和学生交流,谈谈学习,谈谈生活,谈谈未来。增强师生间的了解,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沟通师生间的感情,消除师生间的代沟。从而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活动中,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在知识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巧妙组织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导向,使学生因情感的驱动而生趣,从而进入积极参与状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为优化课堂教学创造良好的契机。使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浓厚的兴趣。
三、优化教学方法,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 优化和改进教学方法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是促进学生“学”的关键,为此“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
1、以教材为本,厚古重今变教法
现在农村初中新人教版教材,无论时文或经典,都是精挑细选。用好他们,发掘其中激趣的有利因素。是保持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坚实基础。
学生学语文,最首要的是知道这些知识的重要作用,知道这是他一生所必需的知识。对此,叶圣陶先生曾形象地指出:“孩子看见人步行,非常艳羡,于是本着他的足的本能,努力学步,后来竟自己能走了。”新人教版的教材,在课本的扉页上都有“写在前面”的话。它是对语文内涵最权威的阐述,用好它,就成为我们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敲门砖。
学生学语文,对不同的教与学方式的反应也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与时俱进。叶圣陶先生早就主张在学生自学基础上,课上提出问题开展讨论,教师相机诱导。“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新课程的实践也证明,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很受学生的欢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用好教材,要特别重视上好综合实践课。这是人教版教材最大的亮点。“教师的知识终究是教师的,与学生没有关系„„学生总要在他们的实际生活中有所需求,自己去研究解决的办法,还要自己证实过,经历过,才会得到真的知识。”这是叶圣陶先生就对我们的忠告。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会强烈地感觉到语文知识的重要作用,更加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这是兴趣持久性的最好加力。
用好教材,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革新阅读的方式、方法。现在的孩子,少有对文字直接感兴趣的。要充分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布置好学生看电视、电影的作业,比如:坚持收看《三国演义》《西游记》等等。先让他们被名著中的离奇情节精彩场面吸引住,再引导他们阅读文本。在校期间,充分利用好“模式三”的远程教育资源,选看课文中节选的部分,增强他们阅读课文文本的趣味。只是
在“他们忽略了什么的时候,给他们提醒一下,他们弄错了什么的时候,给他们纠正一下,他们遗漏了什么的时候,给他们补充一下,不过如此而已。”这是叶圣陶先生早也阐明的阅读教学的精要。
用好教材,要“不薄今人厚古人”,大力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作为“新新人类”的学生,只有走进他们的阅读世界,才可能引领他们的阅读方向。因此要求语文教师要有开放的心态,开阔的视野。教材中课外古诗文的阅读,仅仅是文学大观园里的一枝出墙的红杏。以此为抓手,要引导他们沐浴诗风词韵。更多的教材中只字未提的当红作家的作品,当“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有选择性地推荐,尊重他们的阅读激情,引导他们作一种扬弃的欣赏。这样古今中外、时文经典皆有涉猎,能更好地满足孩子们兴趣的广泛性。
2、着眼于诱导,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同样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而扭曲变形,“满堂灌”和“题海战术”已经严重挫伤了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也使语文变了味。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诱导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使探求新知的认识活动变成学习的心理需求的过程,从而引导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
3、着力于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引导是指教师根据教材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具体实际恰当地把语文知识由浅入深地分层教学,引导学生一层一层地主动去探究、发现、思考、总结规律,让学生自己主动参与,自己动手动脑获取知识,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在教学中可有机运用“引导——发现法”,“合作——探究法”,“师生互动法”,“知识竞赛法”等加与引导。
4、着重于点拨,变“难学”为“易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目前,农村初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比较差,语文教学仍然是教师起“主导”作用,“讲课”仍然是老师讲。
我们不妨用“画龙点睛”这个成语吧。我们把学生的自主性学习、通过自学解决问题的过程叫着“画龙”,把老师的精要点拨,深入发掘叫着“点睛”。“画龙”要做大量工作,龙身的绘制可以多姿多彩,万千变化,但是无睛,它是不是真龙,是不是活龙还很难说。所以离不开老师“点睛”之语。于漪老师曾说:“‘睛’乃关键之笔,传神之笔,‘点’与不‘点’,迥然不同。点睛之龙,破壁而去,乘云上天;不点睛者仍留于壁,其中显然有真假之分,死活之别。这一‘点’,点出了要旨,赋予了生命,起了质的变化;这一‘点’,笔力千钧,工夫深厚。画龙须这关键的一笔,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教师既要善于‘画龙’,通过一篇篇范文的教学,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更要学会‘点睛’,学会准确地掌握文章精要,言简意赅地开启学生思维门扉,以收豁然贯通、印象深刻之效。”我对于漪的话深有感悟,在语文教学中,应尽可能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只在关键地方加以点拨,以触发学生
思维的火花,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新课程改革下的农村语文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指导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师生一道在“画龙”上下工夫,在“点睛”上花大力。
四、加强学法指导、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应改变传统的过于注重“教”,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应树立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要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个性得到张扬,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必须加强学法指导,学法指导要强调个性化,要通过思维训练,教会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因课而异,因人而异,充分张扬学生个性,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1、让学生学会讨论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活”的艺术,尤其是语文教学。从教与学的关系来看,教是外因,学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要让课堂教学活起来。”怎样才能让课堂“活”起来呢?在就需要学生“活” 起来,教师必须引导他们大胆参与讨论,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探求独特的见解和认识。如在教学朱自清的经典散文《背影》一课时,有学生提出文中父亲身体肥胖、行动不便,而“我”是一个棒小伙子,买橘子一事应让年轻力壮的“我”去,而不应让年老多病的“父亲”去。这一独特而新颖的见解,诱发了讨论的最佳时机,学生探究情绪高涨,经过他们的激烈讨论,深切地感悟到父爱的伟大。教学中一定有很多这样的机会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的发展。
2、让学生学会自主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在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记了,上课这是儿童和教师的共同劳动,首先是由师生间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如果学习仅是学生通过教科书这个载体、教师的讲解这个媒介来进行的话,那么学习起来被动枯燥,又哪有兴趣可言?采取一种新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熟悉每一个故事的背景,走进那个特定的时代,了解每一篇文章的写作意图,把握每一个作者的思想感情,引导他们主动学习,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每一篇都蕴含着一个轰轰烈烈的时代,每一段文字都折射出作者爱恨情愁的思想感情。如果课下安排学生借助网络、书籍,走进特定的时代,走进作者的生活,把握每一个沧海横流的岁月的脉搏,还原课文到原始的生活中,让人物动起来,无疑,每一篇课文都会充满灵性。反之,如果教师只是自己课下去做这些工作,就会剥夺学生课外自学的权力,同时也夺去了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有意识的把课内的每一篇文章当作一个例子和媒介,由它去引出课外那浩淼无边的文学海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
努力去感受文学之美。学生可以从中汲取无穷的营养,来满足他们对语文学习的渴求和欲望。
3、调动学生的情感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如果教师上课时注意感情不投入,精神萎靡不振,表情木然若鸡,语言枯燥乏味,„„试想,这样的课堂,学生哪里有学习兴趣,哪里有激情!怎能体会到学习是一种乐趣,是一种享受呢?教师的教学过程,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师生感情交流的过程。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去体验某种情感,让学生产生愉悦的情感,教师要用自己丰富的神情和生动的语言去点燃学生求知的欲火。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的是老师真挚的感情、热情洋溢的语言,得到的是美的享受;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古往今来,无数先哲仁人都践行者这一颠扑不破的育人真理。重视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于今天方兴未艾的新课程改革语文而言,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基[2001]17号(2001年6月7日发布)
2、柳菊兴主编《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5月第二版)
3、张淑芬《明用方致学,亲师乃信道——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素质教育杂志》)
4、王开荣 《兴趣决定成败》(《贵州教育科研》总第96期)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生态价值观的培养论文 篇7
生态文学是当代世界文学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展现了生态文明时代文学所应追求的思想内涵、审美情趣、价值取向等。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充分发挥生态文学的熏陶感染作用,唤起学生亲近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激励他们去探求高尚瑰丽的精神境界,树立起敬畏生命的生态伦理,提升开放包容的文化品位,养成自然清新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建立既有利身心健康,又造福后代的生活方式。
一、要培养学生的生态人文情怀
人之所以贵为人,在于善于认识自我,改造自我,人类的认识史也是一部不断反思纠错的历史。工业文明时代,人类中心主义将人们引入了生态灾难的歧途,危机不断爆发,也在不断地警醒世人。生态文明时代,作为“人学”之文学,尤其是生态文学,率先从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桎梏中觉醒,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层面上表达了强烈的生态人文情怀,并从生态整体主义的角度重新认识和定义自身在自然界的地位,进而追求人与自然的共生、生态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敬畏自然》节选自严春友教授的《大自然的智慧》一文,作为一篇议论性散文,作者从哲学思辨的角度全面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富有生态文学的思想内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探究、感悟,深刻领会生态人文情怀的精神实质,进而有了思想认识的转变,有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这应该是本课教学的重要目标。
《敬畏自然》结构严密,论述层层递进,结论水到渠成。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语言灵性和思维脉络步步为营,不断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认知迷障。课文的最后一段是作者表达观点的关键语段。在论述宇宙之美、生命之美、大自然之美的同时,凸显了充满生态人文情怀的主题:“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从“征服自然”到“敬畏自然”,完全是对于人类中心主义既定思维的“哥白尼革命”的颠覆。“敬畏”不仅是一种敬重,还是一种谦卑,人从“自然主宰者”的神位上走下来,主动寻求与大自然的和解,这是一种生态文明时代的大智慧。我们适时引导学生齐声朗读,尝试静心思考,也可互相交流切磋,围绕“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的话题展开讨论。讨论过程中,我们可以引述德国著名思想家海德格尔的名言:“人不是存在的主宰,人是存在的看护者”,与学生一起感悟:人不是趾高气扬的主宰者,而应该是大自然的看护人。一切生命都是神圣的,人应当尊重所有的生命有机体,对一切生命都应持敬畏的态度。从张狂到谦卑,这也是人的心灵救赎。生态文明时代,我们要对大自然造成的伤害和恶果进行忏悔和反思,进而生发一种人类面对大自然应有的谦恭、敬畏感和感恩情怀,做个实实在在的人,以安放自己的心灵,实现自我的和谐。
二、要培养学生的生态忧患意识
近现代以来,工业化发展的加快以及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的爆发,灾难不断席卷而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一些作家率先行动起来,用笔记录了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以及即将带来的严重后果,为保护生态环境奔走呼号,试图唤起人类的觉醒。作为“先觉者”,文学家们具有强烈的生态忧患意识,肩负着神圣的责任,笔锋犀利,忧愤深广,他们的作品洞察生态危机的根源,关注人类的命运,警示世人,发挥了积极的引导和教育作用。吴岗的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就是这一类优秀作品。作者在塔里木河流域进行实地考察,看到了胡杨林在干渴中的崩塌,叹息着绿洲在“沙进人退”中的沦陷,所见所闻如同新闻纪录一般,逼真的现场感让学生见识了沙漠化的恐怖。文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述了胡杨的挣扎与痛苦,那些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乎在控诉着什么,奇形怪状的枯枝仿佛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向人们伸出求救之手!寥寥数语,形象鲜明,情境凸现。教学本课时,我们应让学生多品读课文,从写法上体味文章的形象性、抒情性,从而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不过,作者没有一味把笔端停留在一针见血的批判上,而是突出生态文学创作的精神特质,张扬生态忧患意识,进一步强烈呼吁拯救生态环境,“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这正是文章的核心之处。当学生面对那些冰冷而有力的数据,直面青海湖、月牙泉的困境,就会意识到人类并没有完全吸取悲剧的教训,对于大自然无穷尽的“开发”依然在持续,生态危机仍在蔓延,为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我们不能一错再错了。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树立了生态忧患意识,懂得了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爱护自然,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才能创造光明、美好和可持续的未来。
三、要培养学生的生态伦理意识
“人类点燃了美,而且他们点燃了世界上的道德。” 在生态文学的世界里,我们发现大自然的美,赞美大自然的美,拥有了一份愉悦的情感,同时,我们也拥有了保护大自然的责任。生态文明时代,道德伦理光芒不仅照亮人类与社会,还要照亮大自然,照亮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在秉承“我要为自然说话”的宗旨的同时,文学家深刻反思传统伦理、传统价值观,力图展现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人类与生态的和谐,倡导道德伦理重建,呼吁人类重新认识自然,把平等、博爱、仁慈之心扩展到自然界,观照生态共同体的利益和命运,培养一种“生态良心”,承担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从而构建一种新的生态伦理。
“当一个事物有助于保护生物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的时候,它就是正确的,当它走向反面时,就是错误的。” 美国生态保护运动先驱奥尔多·利奥波德认为,人不再是“万物的尺度”,生态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成了判定事物的标准;人只是这个共同体中平等的一员和公民,必须尊重自然,爱护自然,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利奥波德因此被誉为“生态伦理之父”。他的代表作《沙乡年鉴》也凭借其优美的文学性和深邃的思想性成为生态文学的奠基性作品。
《大雁归来》就节选自《沙乡年鉴》,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如一首田园诗歌,引人向往,发人深思。教学中,我们指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学习本文生动的言语表达方式,感受浓郁的抒情色彩。例如,“一场高声而有趣的辩论,而每次返回之前的争论则更为响亮”,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大雁觅食时的喜悦心情,让人不禁沉醉其中;“这些孤雁是伤心的单身”,“单身情歌”的悲怆缠绵,不忍卒听,忧怨激愤,进一步激发了人们的伤感。拟人手法的运用,形象地描写了大雁这一自然精灵的悲喜,学生在阅读中与大雁同喜同悲,与大自然“通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对猎杀大雁的恶行痛恨不已。通过是非分辨,学生的内心埋下了生态伦理观念的种子。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生态价值观的培养论文 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教学;生态价值观;培养策略
G633.3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逐渐推进,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素质教育更注重对学生人格的培养,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生态价值观的培养正是素质教育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通过对学生生态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怀着一颗善良感恩的心来看待周围的一切事物,,让学生学会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大自然,以积极饱满的热情来对待周围的一切,同时感染身边的人,保证学生能够积极健康的成长。本文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生态价值观的培養进行探讨。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生态价值观培养原则
1.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影响
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是最为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培养学生的生态价值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及对事物的态度,在适当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的指导,逐渐进行生态价值观的渗透。无论是在课堂教学中或是课外活动中,都可以逐渐的对学生进行生态价值观的培养,这种循序渐进的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生态价值观的逐步灌输,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念。
2.教材资源与生态环境现象相结合
语文这门学科具有人文性及工具性等特点,其特点决定了其可以利用的资源都脱离不开生活实际。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将语文教材资源与生态实际进行有机结合,充分的挖掘教材内容中所隐含的生态环境内容,通过生动的语言来使学生了解生态环教育的重要意义,为学生培养生态关怀意识及生态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3.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一旦形成了一定的生态观念。语文教师就应该把握一切契机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带领学生认识、了解、融入大自然,使其充分感受大自然的活力与神奇,体会自然界的奥秘。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及计算机网络对学生进行情景展示,使学生更加深刻的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生态价值观的培养策略
1.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生态价值观培养资源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教材不仅包括教科书还包括各种各样的辅助脚在,以及多媒体软件和生活中的各类信息,而教科是教材的核心。教科书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材料,其不仅浓缩了新课标中的课程目标同时也体现了编著者的语文教学观念,同时也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拓展教学内容的依据,学生生态意识形成的重要依托。语文教材的编写一直来都秉持着体现时代特点、关爱社会、关爱人类、关怀大自然以及理解尊重的原则,力图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因此语文教材中包含着大量的生态价值观的内容,许多单元标题都有着生态文化精神的体现。如热爱自然、宽容理解、保护动物、关爱生命等等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通向生活的桥梁,这些标题的名称也突出了生态价值观的教育。例如:人教版初中语文初二下学期的第三单元的文章分别是《敬畏自然》、《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旅鼠之谜》、《大雁归来》等这单元主张的是人类亲近自然,保护大自然这个人类共同的家园。通过对这些文章的而学习使学生意识到生态环境与我们人类之间的关系,唤起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意识以及对生命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如,《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生态意识以及环境保护的意识、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增加学生的社会使命感及社会责任感,罗布泊由资源丰富的美丽大湖变为戈壁滩,引发学生对生态环境的思考。
2.结合生活实例促进生态价值观培养
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对书本知识中所蕴含的生态价值观进行挖掘以外,还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引导。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教材中的资源与实际生活中的生态环境进行有机结合。例如,学习《苏州园林》一文时教师可以运用情境置入法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古丝绸之路上曾经有一个繁荣一时的楼兰王国,根据考古学家的相关分析,这个国家的消亡的原因是由于河流的水资源日益枯竭导致周边的自然环境急剧恶化,还有一些相关分析认为是由于罗布泊渐渐缩小导致将水量减小导致楼兰古国不得不迁移。诸多分析结果都显示是由于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的。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结合生活实例,由于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文明现象,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换以至于近年来灾害频发,如沿海地区遭受洪涝灾害、北方及西北地区遭受旱灾、地震频发等等。还可以通过举例各个城市的汽车尾气排放量,对PM2.5对生活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生态环境的破坏给人类带来的诸多影响,使其明白发展的意义,从而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3.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生态情况
教师除了对学生进行课本上的生态知识引导还应引导学生进行生活中的生态环境观察,让学生研究课本上的生态环境与生活中的生态环境有何不同。例如,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动物世界”教师可以进行实践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小动物,让其能够充分理解家养的动物与野生动物的概念有何不同。同时进行思考我们平时看到的都是家养的动物,野生动物在哪呢?我们现在能看到的野生动物都是在动物园,而野生动物在动物园中过得是怎样的生活呢?是否和书本上描述的一样呢?野生动物生活在动物园的原因,如果没有动物园野生动物将会面临什么?通过这些思考学生就会发现,当前的生活环境与课本上的描述存在的差别,学生就会进一步了解造成差别的原因。了解之后学生就会增加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用实际行动来提升自身的生态价值观。
三、结语
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态价值观的培养极其重要,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中的生态价值观培养资源,通过对学生进行感染熏陶,并结合社会现实及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爱人、爱物、节俭、善良的生态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张慧颖.浅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态价值观[J].教育教学论坛,2014(28)
[2]吴亦凡.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生态价值观的培养策略[J].亚太教育,2013(13)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生态价值观的培养论文】推荐阅读:
重视初中语文的原生态课堂论文10-05
初中语文教学思维能力培养论文09-11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论文05-28
创新思维培养初中语文论文06-05
初中英语教学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论文08-25
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学生素质教育的方法论文06-04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策略探讨论文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