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课堂教学的实质(共7篇)
生态课堂教学的实质 篇1
进入21世纪,人类对自己生存环境的关注与日俱增。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使人们认识到,为了保护环境、改善生态,不仅要改善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还要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改变人类对自然界拥有轻率态度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建立新型的生态伦理。
1 生态环境危机的实质
生态环境指的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主要是地球表面与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自然要素及其总体。生态环境危机不仅仅是一个科学技术问题,它的实质是人们对价值的取向。人们总是错误地认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更意识不到生态环境之间各因素的连锁反应。由于人类盲目地、掠夺性地开发利用大自然,超过了自然界的承受能力,破坏了大自然的和谐,自然界从报效于人类而走向它的反面:对人类进行报复。
1.1 生态环境危机是人类错误的价值观导致的
人们的思想还停留在“人类中心主义”的阶段,保护环境还没有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是凌驾于自然之上的,并有权为了自身的利益去掌握和控制自然,甚至随心所欲地塑造自然,人对自身的理解基本是囿限于如何征服自然、超越自然,而不是如何与自然融为一体。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是导致当代生态环境危机的深层根源。它以人统治自然为指导思想,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以人为根本尺度,以最大限度满足人的无限欲望为目的,运用不断创新的科学技术,陶醉在征服、改造、掠夺一个又一个自然物的胜利之中。结果导致了人口爆炸、过度消费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有限性的尖锐矛盾。当人类把自己作为大自然主人的时候,粗鄙的物质主义和庸俗的消费主义便显现出来,人们被当前的科技成果蒙住了双眼,产生了科学万能的思想与盲目的乐观主义,甚至认为地球上的一切问题都可以用科学的手段加以解决。殊不知,当人类科学还没有发展到足以抵御由于人类的贪欲而给地球造成的环境问题时,我们该如何面对大自然给人类造成的灾难呢?因此,人类要想使全球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的遏制,就必须首先抛弃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重新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1.2 生态环境危机是人类消费需求增长而引起的对自然的过度开发从而造成的人类生存环境的毁坏
人类从其本性来说是贪婪和不知足的,人类不断膨胀和增长的需求远远超出了其生理上的需要,这种不可满足的需求是出乎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但它对于人类的生存来说并无多少真正的意义。人类这种消费需求的不断膨胀和增长必然导致生产规模的扩大,而生产扩大则依赖于更多的资源和更好的环境。因此,人类对资源和环境的占有欲望是永无止境的,这就造成了人对自然资源的毫无约束的开发,致使环境恶化,从而侵蚀和破坏了自身的生存基地。可见,正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不断膨胀和增长的消费需求而把自己推向了危险的境地,或者说,环境的破坏表明人们对资源的这种无节制的开发和占有,正在使人类自身逐渐丧失对生态的伦理和道德的价值。因此,要解除生态危机,就可能而且必须从伦理道德这个更深层次的角度转变人们的消费道德观念,树立起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伦理观,用适度消费的道德观去取代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和过度耗费的错误思想。
1.3 生态环境危机是建立在工业革命基础上的经济活动和科技发展所造成的恶果
建立在工业革命基础上的经济活动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人类自身,它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使社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于是人们就认为经济活动是无所不能的。但就在人们对之崇拜的过程中,这一偶像却也反过来愚弄了人类:正是经济活动本身带来了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而在现代社会的经济活动中,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突出。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现代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为人类解决了一系列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生态危机这样的新问题,而有的科学技术(如核装置)则是可以直接用来进行生态灭绝的。但是,经济活动和科学技术所带来的问题是不能指望由它们本身自发地来解决的,因为它们本身并没有善或恶的问题,经济活动和科学技术都是一个创造和学习、积累的过程。这样,如果我们要用这一过程来解决全球问题特别是生态环境的问题,关键就在于必须正确地引导和利用它们。
1.4 生态环境危机是由社会本身所带来的问题
生态环境的恶化虽然是经济活动和科技发展所造成的直接恶果,但经济活动和科技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其本身并无过错,因此我们只能而且必须把灾难归罪于社会,归罪于社会在进行经济活动、在动用科学技术成果时所出现的错误、不负责任、愚昧无知以及其他的人为缺点,特别是我们的社会政治组织在管理上的失误和人们生态伦理道德意识的缺乏。此外,绝大多数的科技成果转化都以功利为目标,有时甚至急功近利,不计后果。人们进行生产、开发,往往是为了某个人或某个集团的利益最大化,极少考虑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地球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把自然资源当作免费午餐进行浪费性消费。有些经济落后的国家,为了尽快摆脱贫困,不得不过度开发、利用并廉价出卖自己日益贫瘠的资源,以资源高消费、环境高代价换来一时的经济繁荣。这种杀鸡取卵、焚林而猎的短期行为必然导致严重的生态危机。
2 生态伦理的价值取向
生态伦理是基于生态学、环境科学的原理,主要研究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力图通过反思人类实践行为的负效应,确立人类行为实践的伦理原则及其规范。生态伦理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人类对自然界的作用所体现的人与人的利益关系,生态与人类整体利益、长远利益的关系,制定处理生态的道德规范,以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自然界的作用所引起的动物和植物的生存权利问题,制定生态伦理规范,调节人与生物的关系;生态学领域中道德伦理范畴的意义,如生态学中善、恶、道德、不道德的意义等。
生态伦理的价值取向主要有:
(1)科学技术应该造福于人类,利用科学技术应有利于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人类热衷于科学技术,是缘于它能给人类增添更加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科学技术的运用必须有利于人类发展和历史进步,禁止科学技术的滥用和误用。例如,发展核能技术,应该为人类提供新的能源来源;发展海洋和空间技术,应给人类提供新的生存空间,发现新的可利用的资源;生物工程中破译人类基因图谱,应该有益于促进人类医学事业的发展,延长人类的平均寿命。坚持科学技术应造福于人类,在生态环境伦理观上必须要求科学技术应有利于改善自然环境。科学技术直接运用于环境保护领域,可以为人类解决环境问题开辟广阔的前景。譬如,运用科学技术,可以大大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使废物资源化,污染物资源化,以避免或减少浪费和环境污染。
(2)需要改变“人类中心主义”的传统观念,重新确立人对自然的价值标准。人和自然是处于系统联系之中的。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自然环境对于人类的制约性和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能动性的统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对于自然的能动性作用日益得到明显的体现,甚至超越了原始的“自然对人的先在决定性”。人类在这一统一性中占居了主导地位,人类中心论就是人类能动性发挥到极致的体现,人类这种优越性似乎在某一段时间取得过胜利,但结果就会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样,“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步结果又取消了”。[1]因此,我们在强调人的尊严时,也应维护其他生命形式的权利,以尊重自然的态度来取代对自然的无限制的占有欲念,树立起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新的生态伦理观念,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协调关系、伙伴关系。
(3)科学技术必须有利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既是人的发展也是自然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观的完整内涵应包括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协同发展。所以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一种人的发展观,也是一种生态环境伦理观。这种可持续发展伦理观在代与代之间公平的原则下突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同时又在遵循自然的生态规律的前提下注意环境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所以,在实践中,人类决不能不顾自然界的承载限度而运用高科技的手段片面追求人和社会的单向发展,也不能不考虑为了人和社会的发展而自觉承担起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和义务。
生态伦理的价值取向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往需要面对和解决以下四大困境:
一是个人的利益冲突。许多“个人”知道,环保技术与人类利益有一致的一面。自然是人类的家园,人和其他动物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应当合理地利用自然,与其他动物和谐相处。这并不是人类的道德有多高尚,而是人类利益使然。“全球变暖”、“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危害。但由于功利主义和利己主义作怪,使人们更加关注个人利益的满足。要想发挥环保技术的最大效用,生态伦理必须被大众所理解和实践,使大多数人都能够克服自私和功利,建立人类共同利益至上的观念,使环境保护技术的生态伦理思考成为人们进行理性选择的重要因素。
二是群体的利益冲突。首先,富人与穷人之间。环境保护技术不应只符合富人和特权阶层的利益和能力,而忽视大众,尤其是穷人的需要。保护环境,就要限制对资源的过度利用,就要限制经济的发展,这对富人来说,必然会减少利润或享受,对穷人来说,也会减少就业机会,因而,环境保护技术是在富人享受高品质生活需求和穷人维持基本生活需求之间的博弈。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一旦环境保护触犯了他们的实际利益,就会受到他们的冷遇甚至反对。当其中一方表现出对环境保护技术的抵制时,又会导致信任的危机,引起更多的抵制。所以,贫穷是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是生态伦理实践中的障碍。其次,企业家、政府、消费者之间。企业家们通常以最大限度的追求利润为目的,环境保护技术的应用无疑增加了成本、降低了产品附加值、减少了利润。许多企业家认为积极的自然保护主义者的行为是不道德的,因为他们限制增长,有时甚至造成失业。政府人员也面临着两难的境地,他们一方面要保护环境,倡导可持续的发展,限制企业对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又依赖于企业,要进行税收,以支出行政管理、公共设施、福利建设等各项费用。前者促使政府出台了环保法律,检查和制约破坏环境的行为,后者又使得政府默认了一条以环境换发展、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在消费者那里,除了少数具有生态伦理意识的以外,多数人都希望以最小的价值付出换取最大的利益满足,在环境保护技术的运用上,并不存在社会伦理的制约。
三是国家的利益冲突。早在1972年6月5日于斯德哥尔摩通过的联合国人类宣言中指出:“各国有按自己的环境政策开发自己资源的主权,并且有责任保证在他们管辖或控制之内的活动,不致损害其他国家的或在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地区的环境”。但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对待环保问题上却存在着分歧,有着强烈的国家利益的冲突。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曾过度地消耗属于人类共同财富的自然资源,向大气层排放了大量的有害物质,向地球堆放了大量的污染物。发达国家是目前环境危机和生态伦理困境的直接责任者,理应为扼制技术负面价值承担更多的义务。应该说,发达国家由于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更为先进的环保技术,因此更能承担起建立国际生态伦理,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和义务。当然,这需要发达国家有强烈的责任心和牺牲眼前的部分国家利益。事实上,环保技术发展的伦理困境决不是一个地区或是一个民族的事情,只有借助国际社会的各种政治、经济和文化力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围绕技术相关的安全、卫生、环境、可持续利用资源和人权等方面,建立公正的技术道德协商渠道和制度安排,才能在全球意义上实现技术与伦理的融通。当前,环保技术的国际合作已成为现实,取得长足的进步,但同时由于国家利益的冲突,使合作很容易陷入“公地悲剧”或“囚徒困境”,面临更多的矛盾和更大的困境。
四是代际利益与代际伦理。利益冲突的困境不仅来自代内利益公平和冲突,而且来自代际的利益公平与冲突。几乎每一次世界环境或可持续发展大会上都作出了调节代际利益和建立代际伦理秩序的要求。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中就指出了,它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需要构成威胁的发展。环保技术的广泛运用,应该是在代内伦理的指导下进行的,但是,这也需要当代人建立起代际伦理的观念,能够考虑到后代人对环境的需要,牺牲部分眼前的利益和享受,为后代人的发展留下必要的资源和环境。以人为本的生态伦理不应等同于福利伦理。人们应该把自然界纳入社会伦理的视野中,把环保技术的正确有效运用变成伦理框架影响下的自觉行为。人类应该以对其他物种和自然产生最小的而不是最大的影响方式来生存和发展,或者说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应该放在能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和发展需要上,必须以损害环境最小为前提。经济社会中,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很难确保人们正确地对待动物、植物及生态系统。要解决这样一个难题,必须在环境保护的问题中更新人们的价值观念,启动人们内心的道德资源,建立起合理的社会伦理秩序。[2]
因此,必须在全球范围倡导生态伦理道德,转变人们的价值观,在对待自然、对待环境的态度上和实践中扬善弃恶,营造起一个良好的保护自然环境和重视生态伦理的习惯和风尚。重视生态伦理就是要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人对自然环境的态度,树立“人是自然之友”的新观念,重建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从伦理方面来看,就是要把人类的道德关系扩展到自然领域。善待环境,对自然环境负有道德责任,认识到自然环境不仅是人类征服和主宰的对象,而且是生物界共同的家园,保护自然,就是保护自己以及子孙后代的家园,是对自然应该承担的义务和责任,是对自己及子孙后代应该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当前,弘扬生态伦理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种:
(1)把物质生产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转到人、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上,人与自然和平共处,协调发展,用人对自然的义务感来偿还人对自然的占有和利用。生态危机是由于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和占有所造成的,而这种危机不光危及到生态平衡,也危及到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因此,人类也就有义务来想办法解除危机,弥补自己的过失。如果说征服自然是人类的权利,那么,保护自然则是人类应尽的义务。我们应树立起对自然的义务感,与自然进行全面的对话和交流,切实地负起我们的责任。我们要把环境保护当作我们应该而且必须做的事情,当作我们对子孙后代和自然界其他形式的生命的责任与义务,并用这种义务感来偿还我们对自然的占有和利用。
(2)要用人类对自然的自觉调节来取代自然本身的自发调节。自然界在其演化和进化过程中具有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功能,在没有人类活动参与的情况下,自然本身能够自发地保持其生态的平衡。但是,人类长期的征服自然的活动已将自然的自我调节能力削弱甚至破坏了,而且人类征服自然的活动还将无止境地持续下去,而自然的这种已经遭到破坏并且还将被破坏的自发调节功能不可能自发地恢复,因此,要维护自然的生态平衡,保护我们的生存基地,就要求我们必须懂得:我们既然在地球上处于上层的地位,那就有责任使自己成为生命洪流中的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发挥调节作用的保护性因素,以对自然的自觉调节来恢复自然的功能,使自然的生态环境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不管我们愿意与否,我们都必须在人与自然的这个世界混合系统中履行我们的调节和保护职责。
(3)用适度消费的道德观取代无节制耗费、过度消费的消费观。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是造成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而且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为了使现代人免受污染的危害,为了给子孙后代保存有限的资源,我们应立即行动起来,在全社会倡导适度消费的道德观,以反对那种追求高消费、过度耗费的神话;应在全社会提倡节约之风,并尽可能地使用可再生资源,以制止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同时,作为社会中的个人,我们决不能仅考虑一己需要之满足,而应该努力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树立起既利用资源也保护资源,既维护自己的尊严也尊重别人的尊严,既维护人的尊严也尊重自然尊严的新型道德观,并据此来调整我们的生活方式。
(4)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重建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国内外的实践表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全方位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各行各业的技术水平;实行工业清洁生产,控制污染物排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开发无公害食品;要积极应用高新技术发展环保产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防治污染的能力;城乡建设必须保证环境质量;旅游业要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要提倡节约资源、不污染或少污染环境的生活消费方式等。在制定行业环境保护技术政策时,要体现以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内容。
参考文献
[1]马列著作毛泽东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57
[2]高继国,等.基于社会伦理视角的环保技术[J].科技管理研究,2007(11):258-260
生态课堂教学的实质 篇2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铸就了希腊人的民族性格,保证了城邦的独立发展;为后来欧美资产阶级提供思想基础,对人类的民主政治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是西方和世界文明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但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的理解确是一个难点,很多学生都认为“民主”是对雅典所有人的民主。对此,我设计了以下的思路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跟学生讲明 “公民”这个概念。从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等概念以及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中,好多同学以为公民就是雅典的所有人,所以民主权利是全体雅典人们都能享受的权利。其次,投影材料,探究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探究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
材料一: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服从,另有些人生来就注定要统治;„ „男子生来就是上等的,女子则是下等的,前者治人,后者治于人„„ ——古希腊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
材料二:移民要想获得雅典的公民权更为困难,不管他们住在阿提卡(雅典位于阿提卡半岛)居住了多长时间„„总之,居住在雅典的大批外国人„„要获得公民权并不容易。理论上讲,只有父母都是雅典公民才有公民权„„
问题
1、雅典的“全体人民”是指全体雅典人民吗? 问题
2、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什么?
解决这个问题的教学方法是自主学习法、问题讨论法与启发讲授法并用。先让学生课外进行自主学习、交流,然后组织课堂讨论。考虑到问题的深度,估计学生不可能有非常全面而深刻分析出答案,故教师的启发式分析非常重要,思路要清,逻辑性要强。
分组议论(5分钟),然后集中讨论交流,教师启发引导。如提醒学生注意材料中的“男子”、“雅典公民”以及公民大会、民众法庭等概念中的“成年男子”等关键词语引导学生学会用历史关键词语来解决历史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再次,投影雅典“公民”与“全体居民”的直观比例图。
通过这三个步骤,学生大有茅塞顿开之感。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问题也就解决了,它是:建立在奴隶劳动基础上,是奴隶主的民主。
浅析实施“差异教学”的实质 篇3
【关键词】差异教学;个别化教学;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学;因材施教
华国栋教授认为“差异教学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学生差异,满足学生个别的需要,以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从古到今,差异教学理论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现已经成为中外许多教育家研究的重要现代教育理念之一。本文我们有必要对差异教学应对措施谈谈自己观点。
一、差异教学的内涵
差异教学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于学生个性的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承认学生的发展存在不能在教学活动中搞平均发展和“填平补齐”,而是要让每位学生在原有的不同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二是承认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尽可能发现每位学生的闪光点,尽力捕摄他们潜在的各种能力,循循善诱,使他们发展成为不同类型的社会有用之才,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不同规格的需求。其三是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不同的个性需要,在所学教材内容,教学方式,学习习惯上给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权,让每位学生扬长避短,各尽其才。
二、差异教学的理论基础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响亮地提出了“教育功能是挑选不是发展”的质疑,并提出了“掌握学习”的理论学说。这一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具备必要的认知结构是掌握学习的前提;学生积极的情感特征是“掌握学习”的内在因素;反馈—矫正性系统是“掌握学习”的核心;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人是具有多种智能的,具体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等,多元智能的提出,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新的视角来可看待人的能力。巴班斯基提出的课堂教学优化理论,它力图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组织形式”、“课堂结构”都达到优化的程度,而且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效果也是最优化的。
三、差异教学与其他相关概念之间的区别
差异教学不是个别化教学,它与其他概念的本质区别是差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差异教学关注的则是“教如何更好的为学服务”。差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要求教师以“服务于学生”作为教学的一个出发点,差异教学提供学习内容,过程和成果的多元选择;差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差异教学是全班、小组与个别教学的组合教和学是不可分的,教是为学服务的,并认为任何忽视或无视学生的教学都不能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差异教学既看到学生的共性也看到学生的差异,立足于有差异的群体,提高所有受教育者的素质,培养既全面发展又具有个性的人才。差异教学既立足于学生的差异,又不消极的适应学生差异,而谋求创造种种条件,让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
四、差异教学的具体措施
第一,正确认识差异与公平的相互联系
实施差异教学,必然在表现上会存在对学生要求的差异,教师要尽量的和家长和学生交流,以消除家长和学生对差异评价的偏见和不理解。进行差异教学评估的目的也是更好的了解学生,以使教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在学校取得成功。
第二,改变现有的评估观念,实施差异评估
传统的评估的唯一方式是考试,侧重于对学生知识的考查;差异评估侧重于学生的个性自由发展,要考虑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学生的态度、情感、意志各方面發展的情况。改变现有的评估观念,实施差异评估,会使教学更加适合学生的需要以及发挥学生的优势智能。
第三,缩小班级规模,实施小班教学
班级授课制这种集中制、统一性、教学内容单一性的教学形式严重忽视了学生个性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目前我国教学的班级规模大多数在40—60人之间,有的甚至更多,因此,如何缩小班级规模,增加教学设备,分区域,按条件,由点到面地进行小班化改革是实施“差异教学”,培养现代化人才的关键。
第四,构建多样化课程结构,形成具有个性化的课程学习机制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指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因此在现代教育改革中如何尽快地建立弹性化的课程体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差异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主线。
第五,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个别化教学
我们要切实实施个别化教学,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教师应该采用课程本位评量方式,即采用教材原有之评量表或教学目标作为评量的参考依据,再配合其他现有之测验、观察、表现等方式作为学习能力基础分析之参考。对每位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出科学定位,做到胸中有数。2、教师要编写长短课程教学目标,以客观、具体、可测量的标准,对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作出公正评价。3、学习活动的设计要体现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的学情,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引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给学生提供多种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同时,精心设计地理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获得成功感。4、参考现有之教学目标资料库与电脑软件,弥补教学资源与专业力不足的缺失。
【参考文献】
[1]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美] Tomlinson C A.多元能力课堂中的差异教学[M].刘 颂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美] D 赫克斯.差异教学——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M]杨希洁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生态文明:缘由·实质·要求 篇4
一、生态文明直接缘于资源与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紧迫性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但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 这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巨大挑战。尽快解决环境与资源问题, 缓解经济发展的外部压力, 已成为摆在国人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1. 资源浪费严重、利用率低。
中国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资源都严重不足, 且浪费很严重。从资源利用率上看, 中国单位资源的产出相当于美国的1/10, 日本的1/20, 火力发电和炼一吨钢的能源消耗比世界先进水平分别多出22.5%和45%。2006年中国的GDP仅占世界的5.5%, 却消耗了世界54%的水泥、30%的钢铁和15%的能源。2007年中国消费了21亿吨煤炭, 按照这个发展速度, 中国将在40年内用完所有煤炭储量。
2. 环境污染严重、质量下降。
中国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在全世界2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 中国占了16个。环境污染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严重地损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以水资源污染为例, 《2008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指出中国70%的江河受到污染。2007年太湖蓝藻事件使200万人的生活用水中断, 正是当地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大规模发展化工业的结果。另外, 近年来癌症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而研究表明, 70%死亡的癌症患者与污染相关。2007年《中国环境污染损失》报告指出, 每年中国因室外空气和水污染对经济造成的健康和非健康损失约1 000亿美元。
3. 生态破坏严重、平衡失调。
中国生态条件十分脆弱, 人均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仅分别为世界的1/4、1/6。森林植被的破坏, 直接导致了沙漠化、干旱缺水、洪涝灾害、物种灭绝等多种生态危机。例如, 中国是世界上沙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全国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分别占国土总面积的27.9%、18.2%, 全国有4亿人口直接遭受着沙害的痛苦。中国也是贫水大国,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4, 全国约400个城市供水不足, 农村有4 300多万人饮水困难, 农作物年均干旱面积3.8亿亩, 每年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2 300亿元。
二、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崭新形态
人类文明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积累性成果, 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 它的发展是一个连续渐进的不断自我扬弃的过程, 是在继承与创造的辩证统一中不断发展着的过程。
农业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明, 在农业文明社会里, 人类主要从事农业或畜牧业, 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 自然是人类的衣食父母, 而且自然灾害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因此, 在无限的自然面前人类感到渺小无助, 人类对自然是依附、顺从的关系。这一时期人类的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虽然存在一定的破坏, 但这种破坏是相对缓慢的。
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 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是人类逐渐摆脱了对自然的依附, 成为自然的主人, 人类中心主义也成为了人们的思维定式和行为准则, 但人类的生存和文明的延续却陷入了危机之中。工业社会的一个最突出问题是环境污染, 如人们熟知的英国伦敦烟雾事件、欧洲“黑三角地区”的酸雨等, 另一个突出问题是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大量消耗, 据联合国统计, 21世纪中期, 地球上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将基本枯竭, 铁及多数有色金属将在一百年后开采用尽, 煤炭也将在三百年内被采光。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的出现表面上看是一种自然现象, 其本质却是人类的危机。恩格斯曾用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使美索不达米亚等地变为不毛之地的事例, 警告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 因为“我们必须时刻记住, 我们统治自然界, 决不像征服者统治民族一样, 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 ———相反地, 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颅都属于自然界, 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于自然界的整个统治, 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 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1]
总体上讲, 工业文明正从兴盛走向衰亡, 但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任何一种文明形态最终都会被新的文明形态所取代, 而能够取代工业文明并引导人类社会继续向前发展的文明正是生态文明。
三、生态文明基于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的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作为破解生态危机的时代选择, 是对工业文明的扬弃和革命, 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但这种和谐不是消极的回归自然, 而必须以先进的生产力为基础。它要求打破人们固有的对生产力概念的曲解, 使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协调发展, 因此, 生态文明实质上是人类在生产观上的一场革命。
在中国通用的各类词典和高校教科书中, 通常把“生产力”概念定义为“人们改造自然、利用自然, 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在这种观念中, 生产力强调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 关注的是社会生产, 而把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割裂开了, 从而遮蔽了自然环境状况在生产力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只承认“社会生产力”而忽视了“自然生产力”。所谓自然生产力, “就是客观存在于生态自然界同时又与人类的生产活动密切相关, 并直接间接影响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力量的总和, 是自然界的自然力和生产力的统称”[2], 它与社会生产力在整个生产力系统中相互制约: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支撑和保障, 影响和制约着社会生产力, 而社会生产力是自然生产力的主体和核心, 提升和引导着自然生产力。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在生产中只能像自然本身那样发挥作用, 就是说, 只能改变物质的形态。不仅如此, 他在这种改变形态的劳动中还要经常依靠自然力的帮助。”[3]因为“劳动的生产率是和自然条件联系在一起的”, “各种不费分文的自然力, 也可以作为要素, 以或大或小的效能并入生产过程。”[4]因此“在农业中 (采矿业中也一样) , 问题不只是劳动的社会生产率, 而且还有由劳动的自然条件决定的劳动的自然生产率。”[4]
但实际上, 人们却无视二者的互动发展关系。社会生产力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极限, 人类的生存也出现了危机, 这是人类完全不顾自然的再生能力和承受极限的生产实践活动的必然后果。因此, 重视并优先和充分发展自然生产力, 已经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时代课题。而生态文明所强调的人与自然、社会与环境的和谐, 所要求的在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注重自然生产力的补偿, 所要达到的经济与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正是立足于当代社会生产发展的实际所作出的战略选择。
四、生态文明呼唤全民的生态文明观
人的社会活动不是动物般无意识的本能活动, 而是在一定的思想观念支配下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因此, 解决生态环境恶化问题, 就必须培养全民以生态道德为核心的生态文明观念, 这无疑是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
但是, 某种社会意识往往是几代人甚至是几十代人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 很难短时间内改变, 这就要求通过长期、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 让全民认识到人和自然不是对立的, 而是和谐相处的统一体, 人类不仅要利用开发自然, 更要爱护尊重自然, 从而建立起一种普遍的道德自律。例如, 北京奥运会的“绿色奥运”理念对于促进生态文明理念的树立, 起到了很大的宣传教育作用, 树立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典范。
自然环境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活和身心健康, 所以应该抱着对自己和他人, 以及对子孙后代负责任的态度, 从每一个人做起。正如胡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的那样:“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这正是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对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可喜的是中国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与前些年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例如, 2007年华南虎事件在社会上引发广泛热议, 虽然民众关注的焦点是对照片真假的争议, 但是一张假虎照能够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 也说明了当前社会人们对野生动物生存状况的关注, 反映出人们生态文明意识的普遍提高。
五、生态文明要求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向
建设生态文明, 离不开科学技术和物质财富的支撑, 甚至可以说, 不能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就不是真正的生态文明。但是, 如何在自然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发展经济, 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互利互惠、和谐相处, 这就不仅是理念的转变和更新, 更是经济发展投入要素的转型, 即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更注重发挥现代知识、技术和智力资本的作用, 利用生态技术、高新技术大力开发绿色产业, 在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之间开辟一条“绿色通道”, 改变以往那种高能耗、低产出、重污染、不循环的产业模式, 建设以生态规律为指导的生态化产业, 最终实现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向。
2009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 中方首席代表曾培炎提出了绿色复苏的概念, 对我们很有启发, 他说:“当世界进入新的增长周期时, 不再是原有经济周期的简单重复, 而是实现绿色复苏。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在应对危机时都应当吸取以往教训, 不能再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一时增长, 而是应当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 提倡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推行集约发展和清洁发展。”这项提议不仅向全球性金融危机之下的亚洲各国新一轮经济复苏提供了新的平衡点, 而且对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现实的路径。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1:159.
[2]巨乃岐, 刘冠军.生产力新论——大生产观初探[J].东方论坛, 2003, (1) .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56-57.
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质就是母语教学 篇5
【关键词】语文;本质;母语
要谈到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问题,就不得不讨论什么是语文的问题。从小学语文到中学语文,我们一直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但只是一味地埋头教学, 在探讨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时,往往忽视了小学语文最本质的教学。离开了这一点,所有的教学都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犹如盲人摸象、管中窥豹一般,只获得了教学的冰山一角。我们看2001年七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表述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根据这一表述,我们不难判断,语文学科的本质,其一是工具性,其二是人文性。但我们经过认真分析,发现语言学科都兼有这两个基本特征,那么,小学语文教学到底如何定位呢?只有搞清楚了这个问题,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才会有的放矢,心中有数。
一、小学语文教学其实质就是母语教学
什么是“母语”呢?《现代汉语词典》说:“母语:一个人最初学会的一种语言,在一般情况下是本民族的标准语或某一种方言。”这其实是把几个方面的内容综合在一起了。
(1)对个人而言,母语应该就是母亲教给的语言。如果母亲教给孩子的语言不只一种,那么母亲与子女在家庭生活中最常用的那一种语言形式就是子女的母语。例如子女和母亲都会英语、法语和汉语,但两人一见面,通常情况下冲口而出的是汉语,或者子女与母亲交谈时多数情况下使用汉语,那么汉语就应该是子女的母语。或者子女和母亲都会广州话、上海话、北京话,但他们俩之间通常用广州话交谈,那么广州话就是子女的母语。
(2)对一个地区而言,母语通常是本地区的流行语言形式,一般是该地区主要民族语言的某一个方言。语言是大众沟通的工具,同一个地区的人一般使用相同的语言形式,所以同一个地区的母亲所教的母语大多数应该是相同的。例如,北京的汉族母亲教给小孩的一般就是汉语北京话;上海的汉族母亲教给小孩的一般就是汉语上海话;广州的汉族母亲教给小孩的通常就是汉语广州话,如此等等,也就是说,同一个地区中的同一个民族的母亲教给小孩的应该是该地区该民族所使用的主要语言形式,所以,一个地区的小孩的母语大多数应该是相同的,即一个地区的民族语言形式是该地区该民族的母语,比如北京地区汉族人的母语是汉语北京话。
(3)就一个民族而言,同一个民族的母亲传给子女的主要的也就是这个民族的语言,所以民族语言就是该民族成员的母语。母语是与外语相对而言的,母语是民族语言,外语是外族语言。
(4)民族共同语和方言是一种语言里的两种表现形式。共同语是全民族共同使用的语言形式,方言是该民族的部分人使用的,也就是说语言中存在方言的民族实际上是使用两种语言形式,一种是标准形式,一种是变异形式,这两种形式都可以视为母语,何况,方言与共同语都使用相同的文字,有着共同的历史文化背景。
二、语文的工具性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本身是表情达意、思维交际的工具,可以帮助学好其他学科;同时语文可以传承文化、传达社会价值观以维系社会的正常运作。工具性表明语文既是一个人学习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拐杖”,又是建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平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就个体而言,人们利用语言,进行思维活动,表达思想感情。以语言为工具的思维,是思维的最主要形式和最基本的形态;就交际而言,人们利用语言交流思想感情,相互交际,达到相互了解,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广泛联系;就人类生存而言,语言是文化得以积淀和传承的载体。人类几千年来汇聚而成的文化,一般都是以语言的文字形式表现、记载和传承的。所以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掌握语言工具。离开了语文这个基础性的工具,一切的个人学习和学科建构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首先注重其工具性,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教师的引导,解决一些知识点上的疑难问题,读懂文章。“工具说”在实际操作中提倡改变语文双基教学内容的随意性、无序性和训练方法的强制性、盲目性,从而走上一条序列化、科学化之路。应该说把知识条理化、序列化,对于教师进行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接受是一件好事。
就像生活中我们要用一个工具去做什么事情时,首先要把这个工具本身研究透彻一样,在让语文作为一门工具学科之前,我们也应该先好好学习它,达到掌握并使用语文的目的,这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何况语文不仅是一个工具学科,它本身也是一个非常复杂完美的具有人文性,负载着人文价值的语言学科,仅从这一点出发也值得我们去研究学习它。
要使学生学会理解语言并用语言表达感情。在教学中我们要从字、词、句等最基本的语言单位入手,让学生在长期积累中慢慢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让他们从最初的只能听,到慢慢的学会读和说,再到最后的写,一步步地掌握语言,并能自如地用它来表达情感。语言最主要的功能是用它来进行交际,过去我们对于语言的交际作用在语文教学中重视不够,新课标“总目标”中则明确提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我们要让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学到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的能力。 要想充分表达情感,并使自己的表达尽可能的生动、形象、丰富多彩,就需要大量的语言元素,这些元素的得来靠的就是语言积累。语文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任何人想一蹴而就都是不可能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积累,做到厚积薄发,这样在其它方面用到语文这个工具时,才能游刃有余,不会捉襟见肘。
三、语文的人文性
人文和文化一样,是一个内涵极其广泛的概念,几乎可以涵盖一切。理解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必须思考语文课程包涵或者涉及哪些人文内涵;语文学习应该指向怎样的人文内涵;语文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人文素养。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尊重人,尊重具体的人的生命价值,尊重具体人的文化及其多样性,是指语文学习过程是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激发人的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通过语文学习,学生将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博大和世界各地文化的丰富多元,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和人类文化的营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学生还将在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等方面获得陶冶和培养,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就拿《七颗钻石》为例,这是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童话故事,其中所要表达的是小姑娘的爱心感天动地才会使罐子跳出钻石,涌出水流让地球重新焕发生机。要让学生感受到水的来之不易就得渲染出故事所发生的环境是多么的艰苦,所以渲染环境是必要的,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范读,优生的朗读,学生从老师的读中区感受,自己再读出自己的感受,反复读后才能达到效果。学生才能体会水的来之不易,才能在接下来神奇的罐子发生的一次又一次神奇的变化,把宝贵的生命之水递给陌生的过路人的举动中发现爱心的伟大。
四、小学语文教学又要体现出语文的审美性
生态课堂教学的实质 篇6
1 价值内涵
生态环境建设是环境管理的价值内涵。生态文明是人们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要求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同时还要保护世界, 缓和人类生存、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人们可以通过改变生产、生活方式或利用科学技术对生态环境进行改造, 使其符合自然生长规律, 增强生态系统的生产、自净和稳态反应能力, 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 我国逐渐通过环境管理来建设生态文明, 比如湿地工程建设就是通过科学技术对污水进行处理。生态文明把“以人为本”作为建设的核心, 肯定人的价值, 主张人是环境管理的价值, 但是, 人不能主宰自然, 在生态文明发展的过程中, 人应当遵循客观规律, 将环境管理融入生态建设中, 以体现环境管理的价值。
2 经济内涵
环境管理的经济内涵是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工业革命以后, 世界经济迅速发展, 企业都只注重提高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经济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的经济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 但是, 在这过程中也忽略了经济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 所以, 现阶段, 我国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 还要坚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为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在环境管理中, 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 促进经济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
3 技术内涵
生态文明建设是环境管理的技术内涵。在环境管理中, 要将产业生态关系、城乡生态关系、地区间生态关系与上、下游之间的生态关系处理好, 完成环境管理的技术目标, 具体分析如下: (1)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 要处理好产业生产关系, 科学、合理地调整产业结构, 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并且要做到与时俱进, 利用科学技术建立清洁生产产业, 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资源, 从源头减轻环境污染, 缓解环境压力。 (2)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 城乡生态关系是一条垂直生态链。在城市中, 要积极建设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 改善城市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的现状。另外, 还要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为城市地区提供安全产品, 实现我国城乡生态建设一体化进程, 同时, 还要利用相关科学技术对已被污染的环境进行处理, 改善城市工业污染和农村水污染的现状。 (3) 由于地区间的生态关系较为复杂, 区内外不同的行政管理造成该界面区域生态系统较为脆弱, 所以, 要针对这种状况制订科学的管理方法, 改善这种复杂的生态关系, 使新的管理方法既能应用在区外生态建设中, 又能应用在区内生态建设中, 从整体上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4)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 河流的上、下游生态关系是一条水平方向的生态链。在环境管理中, 推行流域生态工程建设, 用生态工程建设带动生态村、镇、县、市、省的建设。在农村地区, 由于环境管理相对薄弱, 所以, 要积极采用生态技术控制养殖业造成的污染, 并对已经出现的环境污染进行有效治理, 减少河流上流污染对下流造成的影响。
4 论排污收费在环境管理中的重要性
排污收费是指按照国家相关的规章制度, 对向环境中排放污水或超标排放污染物的企业或事业单位征收一定的费用作为对环境的补偿费。排污收费制度是国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排污费进行征收、管理和使用工作作出的明确规定, 并且该制度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法律性。排污收费手段是运用经济手段来管理环境, 也是行政管理的必要补充。国家征收排污费能够提高企业和事业单位的环境意识, 让企业和事业单位能从经济的角度分析治理环境与不治理环境的利害关系, 这样做有利于各企业和事业单位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从生态角度来看, 收取排污费能够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由于我国的经济体制不断改革, 各大企业和事业单位、乡镇企业都在积极转变经营模式, 对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各企业和事业单位在加强环境治理的同时, 可以利用行政、法律或宣教等手段加大排污费的收费管理, 提高企业和事业单位缴纳排污费的积极性。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增加环境治理资金, 让企业和事业单位加入到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中, 推动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同时, 还能够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率, 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5 结束语
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在我国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果, 现在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了我国的重点建设项目。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 环境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生态文明是环境管理的价值内涵,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环境管理的经济内涵, 产业、城乡、地区间与上、下游的生态关系是环境管理的技术内涵, 环境管理主流化是制度内涵, 从这四方面深入研究了环境管理的实质, 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摘要:环境管理的实质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达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理想状态。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 从环境管理的价值内涵、经济内涵、技术内涵和制度内涵等方面全面分析了环境管理的实质, 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管理,可持续发展,排污收费
参考文献
生态课堂教学的实质 篇7
1 环境管理中的价值内涵
1.1 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在人们改造物质世界的同时,又承担着保护物质世界的义务,这主要是通过按照自然生态规律来优化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人与自然以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种人类文明形态,主要体现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以及社会建设方面,这同时也成为了政治文明、经济文明以及社会建设的价值基础。
1.2 环境管理工作的价值定位
1.2.1 人是价值的中心,但不能作为自然的主宰
生态文明主要强调的是以人为本,极力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以及极端的生态主义,注重人是再价值的中心,但是不能作为自然的主宰。人类的进步发展应该切实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之上。唯有按照这一生态价值规律,社会的发展才能真正走向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
1.2.2 针对工业技术的生态化改造
直至今日,人类社会共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即原始社会时期的原始文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以及资本主义社会时期。自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人类社会经历了上百年的工业文明,工业文明主要以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通过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与发展,结果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现今,社会生态环境已经完全不能再继续支撑工业文明的发展,因而必须开创新的生态文明,进而克服生态危机,以便推进生态文明社会朝着更高的阶段发展。然而,人们却不能完全摒弃工业文明而发展新的生态文明,而应该在继承工业文明全部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对工业文明社会进行改造,从而就爱那个工业文明社会发展成为生态文明社会。
1.2.3 传承本土化的生态文明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已经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哲学传统。这一传统是和现今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一致的。在继承中华民族一切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本土文化内涵,这也是推进我国环境管理工作模式发展的源泉之一。
1.2.4 将生态建设、环境治理以及消除贫困三者有机结合
当前资本的无限扩张主要是通过工业文明以及当代行业文明造就的,这也就决定了资本运作中对于自然资源以及少年宫态环境的掠夺式破坏。与此同时,资本的快速流动逐渐造成了社会向着两极化发展:①少数人极为富有的阶层;②占有绝大多数人口的普通民众。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资本带来的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环境破坏后果主要由广大普通民众承担。而在国际间的资本流通过程中,国家间的不平等关系也逐渐在得到强化,这势必会导致发达国家将环境污染等问题转嫁到经济欠发达的国家当中。
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以及环境治理是与消除贫困完全一致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关键,一方面需要我们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适时调整产业结构,科学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从而保证经济向着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发展带来的现实成果,我国的环境管理工作主要通过建设“两型社会”新型工业化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途径来开展。在城乡一体化的模式下发展生态建设以及实施生态工程,主要目的就是在于最大化消除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向着农村地区转嫁的情况,从而使生态文明成果惠及到广大人民群众当中。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向着更高目标迈进,生态文明的建设成果定将会充分惠及到全体人民当中。
2 环境管理的经济内涵
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环境管理的经济内涵。传统经济的增长方式难免会带来一定的环境资源压力,同时还会逐渐成为经济可持续化发展的羁绊。不寻求发展之路,就很难解决国家民生等重大问题,因而也无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通过有效的环境管理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切实转变,通过走新型工业化之路以及新型城市化道路,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也因此成为了我国环境管理中的经济目标。
2.1 将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五个统筹”,进而促进社会经济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落到了实处,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高效节能化发展道路的有效途径。
2.2 集中体现生态文明的环境管理
“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向着更好更快方向发展,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以及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起着决定性作用。坚定不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不仅是时代的主旋律,同时也是我国环境管理的总体目标。
3 环境管理中的技术内涵
环境管理中的技术内涵便是调节城乡、产业以及上下游地区间的生态关系,因此,在环境管理中应当处理好彼此之间的关系。
3.1 城乡生态关系
在三大产业的生态关系中,不但要城市实现新型城市化道路,消除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的情况。在城乡结合部,应实施生态资源保护,发展生态化技术,理顺城乡结合部的生态状况,从开创良好的生态局面。
3.2 产业生态关系
在环境管理中,应全面发挥区域以及资源优势,理顺各产业之间的生态关系,通过开发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改善经济发展方式,从而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态环境压力,推动产业系统的良性循环。
3.3 上下游地区间的生态关系
这一生态关系是指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水平方向生态链。在环境管理中,以生态工程带动生态市、生态县、生态镇以及生态村建设,特别是对于环境管理较为薄弱的农村地区,要着重控制农田面源以及养殖业的污染,最大化降低流域内的水污染情况。
4 结语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进行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的主要表现是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多次郑重提出,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切实加强对生态文明视野下环境管理实质内涵的理解。
摘要:对于当前环境管理而言,其实质就是把人类以及自然的关系协调到有助于我们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和谐状态下。从生态文明的角度的来看,环境管理的基本实质内涵我们可以从价值内涵、技术内涵以及经济内涵等几大方面展开。环境管理的价值内涵即为生态文明,而推动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便是环境管理的经济内涵,同时调节城乡、产业以及上下游地区间生态关系的便是环境管理中的技术内涵。以下笔者将通过本文,并结合自身多年实践工作经验,集中对生态文明视野下环境管理的实质内涵进行阐述。
关键词:生态文明视野,环境管理,实质内涵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版,2010(01):02~04.
[2]李小云,左亭,靳乐山,等.环境与贫困:中国实践与国际经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加]布鲁斯·米切尔.蔡云龙,李兆龙,等.资源与环境管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4]周训芳,谢云飞,马腾.湿地保护的主流化以及湿地法律制度的生态化[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01).
[5]周大鹏,申曙光.论环境权的本质——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权观[J].林业经济问题,2013(06).
[6]邵和平.论科学发展观的思维特色与实践科学发展思维方式的转变——兼论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科学发展的能力[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
【生态课堂教学的实质】推荐阅读:
生态课堂的理念09-24
课堂教学的生态和谐12-22
小学生态课堂的构建07-15
英语生态课堂的建构07-13
建立快乐的生态课堂11-16
数学课堂的生态化10-25
灵动的原生态课堂12-24
数学生态课堂的数学味12-22
回归原生态的课堂教学05-19
生态型语文课堂的构建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