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基础评价(共12篇)
生态基础评价 篇1
教育生态学从生态学的视角来探讨教育系统内部规律,其存在的依据,教育系统是由作为活动主导要素的人和各种教育环境构成的一个人工生态系统,且系统内部各种活动符合生态规律。音乐课堂教学评价作为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也是由教育情景中人(教师和学生)与环境(教室及其中的设施)互动而构成的生态系统,也符合生态系统规律。因此,有必要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来研究音乐课堂教学评价。
一、对教育生态学的认识
教育生态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一门教育边缘学科,它是教育学与生态学相互渗透的结果。教育生态学依据生态学的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和协同进化等原理与机制,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进而掌握教育发展规律,揭示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方向。简而言之,教育生态学是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
“生态”一词源于希腊语,原意为“住所”或“栖息地”。“生态学”自1866年由德国动物学家海卡尔首次提出,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海卡尔将生态学定义为:“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1932年,美国教育学者沃勒在其著名的《教学社会学》中提出“课堂生态学”的概念,“生态学”一词正式在教育研究中使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1976年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正式提出了“教育生态学”一词,并列专章进行讨论。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主席托斯顿·胡森对此曾高度评价,认为这对发展跨学科研究,开拓教育科学新领域是个重要贡献。之后,教育生态学的研究在全球掀起热潮。1977年,英国学者埃格尔斯顿出版了《学校生态学》,以研究教育资源分布为宗旨;斯坦福大学的艾斯纳在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学报》上发表了《教育改革与学校教育生态学》;波特兰州立大学的鲍尔斯教授等人多年来则坚持研究生态危机给文化、学校的教学、课程等带来的影响,等等。
我国的教育生态学研究最早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系的方炳林教授进行了有关教育生态学的研究,并出版了《生态环境与教育》一书。大陆学者对教育生态学的研究又更晚一些,1990年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吴鼎福教授出版了《教育生态学》一书,开创了研究大陆教育生态学的先河。然而,从总体上看,我国的教育生态学研究还处于初级研究阶段,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研究音乐课堂教学评价,寥寥无几,因此,如何把教育生态学的原理和规律运用到音乐课堂教学以及教学评价问题的解决上,是发展音乐教育事业的关键因素。
二、音乐课堂教学评价何以成为“生态系统”
所谓“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与周边环境组成的功能整体。一般具备连续性、稳定性、发展性。教育生态系统是生态系统的子系统,通过审美能力培养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并让他们保持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它是一个有机整体, 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那么,作为教育生态系统中的音乐课堂教学评价,如何体现“生态系统”意义呢?
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是利用所有可行的评价技术,对音乐课堂教学所预期的一切效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他以音乐教育的价值观为标准,以达到音乐教学目标的程度来测量音乐教学成绩和效果,他要求教师对音乐教学和学生对音乐学习做知、情、意各方面全面性的考察。音乐课堂教学评价一般由几部分组成:
1、按照教育生态学的原理,师资队伍是一个生态系统,教师的数量、质量、梯队结构以及团体生态情感智力水平是这个生态系统的主导因子,也构成了师资队伍的生态环境。音乐教师数量的不足或过剩、教师质量的不高或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水平不高,教师过于集中、教师梯队出现断层、学缘结构过于单一以及教师团体生态情感智力水平较低(教师间缺乏协作精神、团体凝聚力、团体士气、团体物质和精神价值取向和良好的人际关系)都会影响课堂教学评价工作的开展。
2、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是音乐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音乐教师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由于教学经验、教学能力、业务素质等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方法,解决好不同类型的音乐课堂教学评价和协调好他们之间的矛盾,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生态学依据生态学的原理(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等原理与机制),研究各种生态现象及成因,进而掌握教育发展的规律,揭示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3、我们称间接影响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活动的生态因素为“无机”环境生态因子。其中包含物理生态因子,如教室的颜色、光线照明、噪音、温度等课堂教学环境、教室的课桌安排与学生的座位编排以及班级人数等都是课堂环境的组成部分。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教室内各种家具(桌椅等)的布置,特别是学生座位编排的空间对学生的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座位应由方方正正的插秧变成半圆、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从空间上体现艺术性,营造课堂气氛,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态度和课堂参与产生一定的影响有。人为生态因子, 如教材和课程编写、各类教育法规、教育管理规章制度及其实施,等等。
三、教育生态学对音乐课堂教学评价的审视
怎样的课堂教学评价才符合音乐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新课程理念,成了音乐课程课改中的关键问题?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的教育生态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音乐课堂教学评价的新视野。通过借鉴教育生态学的有关原理、规律等可以改变我国基础教育的音乐课堂教学评价,使其更适合我国的整体教育环境,本文试图从以下几点考虑:
1、在教育生态系统中,几乎所有的生态因子都会成为限制因子,都会起限制性副作用,只是所起的程度大小不同而已。课堂教学是一个生态系统,教师的数量,质量、梯队结构以及教学环境都是这个生态系统的主导因子。因此,如果教师的质量不高,或者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的教师都在“好学校”上课,那么教师梯队将出现“断层”,进而影响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和开展。所以,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质量,就必须从主导因子入手,对音乐教师的招聘和任用要采用“宁缺毋滥”的原则。
2、在教育生态系统中,对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教师,对其课堂教学评价要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如新教师由于工作时间不长,课堂教学缺乏经验,上课有时考虑不周的地方是在所难免,对他们的课堂教学评价,一般不可要求过高,但评价必须全面,必须体现指导意义。对骨干教师课堂教学评价重点应放在教学思想观念评价、技能评价、过程评价等方面。通过课堂教学评价,带领骨干教师学会评课,才能通过承担指导一般教师上课的任务,才能总结好教学经验、上好示范课,才能通过评课来指导别人上课,这样的骨干教师就具有了辐射作用。因此,音乐课堂教学评价的类型应包括综合评价与单项评价、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效果评价与过程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标准参照评价与常模参照评价。
3、创建和谐的课堂教学评价环境:这里的“环境”可分为人为和“无机”。人为的环境是指可以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启学生潜能的民主师生关系,即轻松的课堂气氛与和谐的学习风气,这种环境是由师生共同营造的。“无机”环境是指舒适的物理环境、合理的教室布置与座位编排以及适量的班级人数,这种环境主要由学校组织。本文主要介绍人为环境,他们分别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民主的环境。教师充分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自主地位,真正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与学生平等交流,对学生宽容。(2)愉悦的环境。音乐教师能很好地利用音乐的“愉悦性”、“可欣赏性”这些特点,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情绪,激发他们的创新灵感。(3)激励环境。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十分强烈,教师应充分注意学生的这一心理需要,在创新过程中,多给激励,让他们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使其从中体验到成功与快乐。(4)竞争的环境。教师应善于让学生形成和谐的比学赶帮的学习风气。这种良性竞争,可使学生积极地去探索、开拓,在不断追求新目标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水平。
音乐课程改革使音乐课堂教学评价在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评价指标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教育评价工作者来说,从教育生态学的视野来探索新的评价标准,实践新课程理念,显得至关重要。希望越来越多的人们能关注和重视音乐课堂教学评价,同时,也希望通过对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改革其存在的弊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推动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摘要:课堂是教育情景中人 (教师和学生) 与环境 (教室及其中的设施) 互动而构成的基本系统。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 以及对构成课堂教学过程各要素作用的分析和评价。教育生态学是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 笔者以为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研究音乐课堂教学评价, 有利于协调教学评价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 有利于音乐新课程的实施。
关键词:音乐,课堂教学,教学评价
参考文献
[1]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2]任凯白燕《教育生态学》[M].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2.
[3]音乐课程标准研制组.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4]陈旗敏.《教育生态学视野下的课堂教学评价》[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生态基础评价 篇2
随着期末的临近,一学期的教学工作也接近尾声了。回顾这学期本学科的教与学,虽然基本上按时地完成了教学计划,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缺点和不足也是不容回避的,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目标完成情况
在教学方面,认真备课、上课是最基本的,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和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课的类型,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做到每堂课都“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反思,前进的时候不忘思索。
同时,课堂的授课过程中,在了解学生原有知识与技能水平的基础上,组织好每一节的课堂教学,合理地安排重难点的讲授以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解决思想上的疑难杂症,提高教学效率。为了使课堂上的讲解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我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互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此外,及时布置与批改作业、课后辅导、听课、评课等工作也同步进行,并借助各种学习渠道广泛收集课堂素材以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在教学成绩方面,依据本学科在开学初制定的教学计划,让学生掌握园林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形式,掌握植物细胞与组织、器官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并学会应用生物学特性对植物进行鉴定与分类,熟悉植物的三大生理代谢过程与意义,了解植物与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学会从化学、生态的角度去联系植物学。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基本上达到了最基本的教学目标,掌握了学习植物及生态基础的方法,自学再生能力得到了某种程度的提高,但由于环境条件的制约,缺乏大环境的熏陶,学生的成绩还参差不齐,具体表现在少数后进生虽然知识上掌握了该学科的相关理论基础,但能力方面还有所欠缺,有待发展与提高,因此整体成绩提高得不快,有些甚至不尽人意,这有待今后工作中不断的探索、借鉴与完善。
二、教师自我发展情况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也随之提高了。为了使教学工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根据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上,按照学校的各项要求,立足现在,放眼未来,提高教师的教以利于学生的学,教师应在自己已有的水平上不断地进步和提高,才能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因此,在教师的自我发展方面,学习新的理念是最基础的内容,也是一种不能中断的学习。在备课过程中,我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不断查阅资料,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并在教学中实施。为了赶上时代步伐,我在讲授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还经常上网查阅资料,了解现代生物学新成果、新观念。但由于初上讲台,教学技能与策略都不够熟练,所以这方面得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取长补短的同时,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三、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现在班级存在的问题是后进生的学习,没兴趣、听不懂、不想听是他们普遍表达的观点,如何培养后进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成绩是耽误之急,也是一个长期的工作。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缺,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生态文明是“五大建设”的基础 篇3
生态文明建设是“五大建设”中的基础
《经济》: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改革,这对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包括生态保护有何特殊意义?您怎么看待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中的地位和作用?
史培军:要谈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首先要重新认识生态文明在“五位一体”中的基础地位。应该说,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但实际上,在我国的“五大建设”中,生态文明建设从来没有被纳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一栏中。从目前的预算归口来看,生态文明建设与农业、林业、畜牧业的预算都被纳入到了农口,这是远远不够的,在我看来,生态文明建设应该要在基础设施领域作国家预算。从主管部门看,电力、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都有独立的正部级主管部门,唯独生态建设是由副部级单位——国家林业局主管,政府管理地位偏低。这是我们认识上的巨大错误,不把生态建设纳入到公共基础设施的视野里,我们的生态建设将永远搞不好。
我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与“四大建设”不只是“五位一体”,还是“五个建设”的基础。因为经济建设也好,社会、文化建设也好,没有生态、生物资源是无法生活的。离开了生态文明建设,其他“四大建设”都将难以为继。
从原始的刀耕火种,到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再到今天的生态文明,这是文明建设的一个历史顺序。生态建设是生态文明的组成部分,是基础设施建设。这其中我们应该看到加了“文明”与不加“文明”的本质区别。现在很多人把生态文明只看作是生态建设,这是不全面的,我们需要从以下3个方面来重新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保障。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在我们的工业文明还没有达到相当程度时,选择一条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因此,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并为推动这一战略的实施,进一步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就此背景来看,如果仅仅把生态文明建设看作是生态建设的话,就大大缩减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
其次,要处理好几个关系。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四个建设”是“一体化”的关系,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结合起来,与发展和保护结合起来,与生产、生活也就是社会建设一体化结合起来。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理念下,生态建设也要融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来,与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发展,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基础建设的组成部分,成为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四大建设”的基础。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建设不能为生态而生态,要思考其作为基础建设,怎么来保障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怎么让文化多样性。
第三,要有全民生态意识。生态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一旦离开了这种认识,生态文明建设就没有了保障。如果全体公民都能做到破坏生态的事我不做、不利于生态保护的事我不做,那么,从经济建设方针的确定上、从发展的决策上,我们就不会再以生态破坏为代价了。这也要求我们的政治家们、决策者们、建设者们,包括技术管理人员以及每一个公民,人人都要懂得生态是我们生存缺一不可的东西,我们必须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来保护我们的生态。如果人人都有了这样的意识,人人都成了生态的保护者、建设者和维护者,我们的生态修复进程就会大大加快。
总而言之,生态文明是“五大建设”的基础,要怎么来保障、维护“五大建设”,这就要求我们要有生态文明意识,有了生态文明的思考,我们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建设才会有保障。
保护“三北”就是保护能源基地
《经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实施了多项规模浩大的生态保护工程,其中,对于三北防护林修复工程的作用和地位,您是怎样看待的?
史培军:三北防护林是十大生态修复工程中生态条件相对严酷、艰巨的最大植被建设工程。在三北的水土流失区、鹽渍化地区搞生态建设,比其他地方更艰难。三北地区是我国的能源基地、水源基地、生物基因资源地,同时也是我国的尘源地和沙源地。如果这个地区的生态建设做好了,水源、能源、生物基因资源就可以得到可持续的利用和保护。
经过35年的建设,三北工程的价值和地位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如今,其保障国家自然资源的作用已经大大超过了生态屏障的作用。三北工程是保证国家自然资源顺利开发的一个重要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国家可持续发展、保障能源、保障水源、合理利用生物资源的一个重要经济建设。现在三北地区所存在的问题不是保护无方,而是建设不利,所以必须要在恶劣的环境下加大建设力度。
今天的三北建设,不应是一个生态环境的屏障,必须要提高到保障国家能源、水源和生物资源的高度。例如,几个民族的宝贵中药资源—藏药基地、蒙药基地、维药基地、云药基地都在这里,而这些都要依赖于当地的生物资源。然而,现在恶劣的生态环境严重影响了资源的开发,三北地区有很多矿和路都被沙子埋了,如此一来,要怎么开发。
生态建设必须要与地方经济、国家经济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也就是说,产业发展在处理经济和生态这两点的关系时,一定要保障生态优先。三北地区的产业发展不能再以破坏生态为代价,但现在的问题是,在有些地方,我们往往是一面保护生态,一面又大规模地开发破坏生态,这是自相矛盾的。
因此,我们必须要把产业建设生态化,即针对目前产业开发进行生态评价。目前,我国对能源、矿产开发建设的环评主要是评价对环境的污染,很少包括生态平衡的评价。今后在产业建设中,要把生态评价牢牢“放”在其中,先让发展不再产生新的生态退化问题,再把已有的退化逐渐予以恢复、重建,这样才能发挥自然的修复功能。
这就要求我们,在三北建设中一定要明确三件事。首先,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是一个生态建设工程,而不是农林牧副渔,它是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它的建设收益来自于多个方面,而不只是农业。其次,要重新认识三北地区的地位,因为它与35年前的地位、作用有了本质的不同。例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加上欧亚、中亚国家要重修丝绸之路经济走廊,西北的地位已经完全改变了,它不仅是国家的生态屏障,也是国家经济社会的能源保障、资源保障,并将逐步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战场。第三,如何考量它和经济的关系。三北建设应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而地方经济发展应该尊重生态规律,不能再以破坏生态来换取经济的增长,要让生态建设与经济同步增长、同步发展。
此外,三北建设还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三北工程35年的发展证明了只有因不同地方选择不同的措施,因不同时期选择不同的措施,生态工程才能创造出最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形成多赢的局面。
生态基础评价 篇4
该研究成果刊登于《农业工程学报》2010年第09期, 题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效益评价的关键指标遴选"。第一作者为重庆科技学院蒋时节副教授。
农村基础设施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996年至2000年中国基础设施年平均增长率为33%。随着城乡统筹改革发展战略的实施, 基础设施投资开始向农村地区倾斜, 2006年至2008年间大约有643.3亿元和390亿元的中央政府投资用于农村道路和供水设施建设。然而, 由于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种类多、规模小、地域分散, 迫切需要一整套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来评价、选择最优方案, 但目前理论上还缺乏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 实践中又往往强调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使得可行性研究阶段和后评价阶段的评价结果不当。
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复习 篇5
本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生态学(Ecology):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二、问答题
1、简述生态学研究对象的主要层次。
答:宏观生态学:在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生态系统、生物圈等宏观层次上探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微观生态学:对其内在机理进行研究,就是在分子、细胞等微观水平上探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
思考题
一、问答题
1、简述生态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2、19世纪生态学的两本标志性的书籍。
3、20世纪,生态学界出现了四大著名生态学派,请写出学派的名称及其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研究重点。
(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C)
A、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形态的一门科学。
B、生态学是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C、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D、生态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因素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2)生态学作为一个科学名词,最早是由(A)提出并定义的。
A、E.Haeckel
B、E.P.Odum
C、A.G.Tansley
D、Darwin
(3)著有《生态学基础》一书并因此获得“泰勒”奖,被誉为“现代生态学之父”的是下列哪位生态学家(A)
A、E.P.Odum
B、Haeckel
C、Clements
D、Tansley
(4)生态学按组织水平可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等。
(5)生态学发展大致经历了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建立时期,巩固时期和(C)
A、生物学时期;B、环境科学时期;C、现代生态学时期;D、现代生物学时期;
(6)20世纪,由于各地自然条件、植物区系、植被性质及开发利用程度的差异,使植物生态学在研究方法、研究重点上各地有所不同,形成了四大学派,包括(北欧);(法瑞);(英美);(苏联)。
(7)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野外);(田间);(研究);(实验研究和数学模型研究);(生态网络及综合分析等)等。
(8)现代生态学一方面向区域性、全球性乃至宇宙性方面发展;另一方面是向(微观方向)发展。
(9)20世纪,生态学界出现了四大著名生态学派,其中(法国布朗-布兰柯,瑞士卢贝尔是法瑞)学派的代表人物。
(10)目前,最受人们重视、最活跃的生态学研究领域是(D)。
A、个体生态学
B、种群生态学
C、群落生态学
D、生态系统生态学
(11)通常生态学所研究的几个可辨别尺度的部分包括(ABCD)。
A、个体
B、种群
C、群落
D、生态系统
(12)简述Tansley、Lindman、Odum和Carson的生态学贡献。
①Tansley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为生态系统生态学发展奠定了基础。②Lindman对美国塞达波格湖生物群落能量流动的研究中,提出了群落营养动态理论,发表了著名的“能量转化1/10定律,创立了食物链学说和创立金字塔营养结构学说,从而建立了现代生态理论体系。③E.P.Odum是近代生态学的始祖,1953年出版了他的著名作品《生态学基础》;与H.T.Odum从生态能量流动的观点出发,着重研究了溪流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在研究中首次用独创的能流框图来描述群落的能流过程和模式。1983年,E.P.Odum提出了较完整的能流基本模型,对能量生态学的理论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④Carson出版《寂静的春天》一书,使人类认识到环境污染对人类的伤害,警告有关部门注意工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本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生态环境;
2、生境;
3、生态幅(ecologicalamplitute):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是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
4、限制因子;
5、趋同适应和趋异适应;
6、生活型和生态型:(1)趋同适应的生物,具有类似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称为生活型。(2)趋异适应的生物,分化形成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称为生态型。
二、问答题
1、简述谢尔福德耐性定律。
2、简述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及其补充。
3、试述生态因子的作用特征:
答:(1)综合作用: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任何一个因子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因子不同程度的变化。(2)主导因子作用(非等价性):在诸多生态因子中,必有一个对生物是起主要作用的,称为主导因子。(3)阶段性作用:生物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对生态因子的需求不同,因此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也具阶段性。(4)不可替代性和补偿作用:不可替代性:生态因子虽非等价,但都不可缺少,一个因子的缺失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来代替。补偿作用:但某一因子的数量不足,有时可以由其他因子来补偿。但只能是在一定范围内作部分补偿。(5)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环境中的地形因子,它的坡度、坡向、海拔高度等对生物的作用不是直接的,但他们能影响光照、温度、雨水等因子的分布,因而对生物产生间接作用,这些地方的光照、温度、水分状况则对生物类型、生长和分布起直接作用。
4、简述环境因子、生态因子及生存因子之间的关系。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内稳态;2、实验驯化与气候驯化。
二、问答题
1、根据不同分类标准,生态因子分为哪些种类;
2、简述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3、生物对耐受性范围的调整方式有哪些。
(1)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称为(B)。
A、环境
B、生境
C、内环境
D、地球环境
(2)简述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的区别与联系。
答:环境因子是指生物有机体以外的所有环境要素。生态因子是指环境因子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生态因子是环境因子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生态因子包括在环境因子中。
(3)根据生态因子的稳定性程度可把生态因子分为稳定因子和(D)。
A、气候因子
B、地形因子
C、外来因子
D、变动因子
(4)按生态因子的性质,通常可将生态因子归纳为(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
(5)生态因子中的温度、湿度、光、降水、风等称为因子;捕食、寄生、竞争和互惠共生等称为()因子;气候,生物/非密度制约,密度制约/非生物,生物。
(6)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可将其分为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和(A)。
A、气候因子
B、地球因子
C、非生物因子
D、外来因子
(7)举例说明生态因子中,什么是间接因子。
答:生态因子中,有些因子直接对生物起作用,如光照、温度等。而地形因子,其起伏程度、坡向、坡度、海拔高度及经纬度等对生物的作用不是直接的,但它们能影响光照、温度、雨水等因子的分布,因而对生物产生间接作用,因此将地形因子称为间接因子。
(8)氧气对水生动物来说,属于(D)。
A、综合因子
B、一般生态因子
C、替代因子
D、限制因子
(9)当光强度不足时,C02浓度的适当提高,则使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不致于降低,这种作用称为(C)。
A、综合作用
B、阶段性作用
C、补偿作用
D、不可替代作用
(10)在诸多生态因子中,(BD)因子称为主导因子。
A、能替代少数其它因子。
B、对植物生长有明显影响。
C、把其它因子的直接作用变为间接作用。
D、对其他因子有影响作用的因子。
(11)地形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属于(B)。
A、直接作用
B、间接作用
C、替代作用
D、补偿作用
(12)试述生态因子的补偿性和不可替代性。
答:当某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不足时,可以由其它因子来补偿,结果仍可获得相似的生态效应。例如光强减弱所引起的光合作用下降可以依靠CO2浓度的增加得到补偿,这也是森林林冠下幼苗能够存活生长的一个因素。但是,这种补偿作用不是没有限度的,它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作部分的补充,生态因子虽非等价,但都不可缺少,一个因子的缺失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来替代。
更多相关文章阅读
1.成人高考英语复习计划
2.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复习试题及答案
3.成人高考历史复习
4.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预测题及答案
5.20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选择题练习
6.成人高考怎么复习有效
7.成人高考必备复习宝典
村落生态基础设施的应用和启示 篇6
关键词:村落生态基础设施;景观格局;农业生产性土地
村落是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村落生态系统正常运行影响着整体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村落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是整个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生态基础设施是村落生态系统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在村落的发展和可持续建设过程中,重点是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
一 问题的提出
国内外对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研究和应用较多,但对于村落的生态基础设施研究还是凤毛麟角。虽然生态基础设施的观念来源于西方,但相同或相近的概念和方法在中国大陆上已有两千多年的设计和应用历史。尤其在历史悠久的广大村落环境,经时间的沉淀和自然的考验,保留下来的村落及其环境有着及其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研究价值,是人类文明特别是中华文明的文化瑰宝。但是近些年来古村落的乱改乱建、三通一平、新农村的不合理规划、大量垦荒和农药的使用导致了村落环境的急剧恶化。因此,从生态可持续的发展观念,来总结村落生态基础设施的应用和启示,无疑对村落的保护、传承和可持续发展以及新农村的建设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 村落生态基础设施的概念及内容
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Infrastructure,EI)是新的生态可持续概念,是西方对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人地关系和谐、生态、可持续的深入思考。生态基础设施是一个跨学科的概念,在景观设计学、城市规划学、生物多样性研究和生态化城市都有涉及,并且在新领域不断拓展。
通过生态基础设施的相关研究以及涉及村落生态环境的元素和具体内容,本文拟定村落生态基础设施的概念为:在村落范围内维护村落和城市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一切生态服务和资源的基础性设施。当前对于村落资源的利用仅限于农业生产的初级产品,而对于村落提供的生态服务和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人文生态智慧研究尚少。因此从生态可持续的观点出发,将村落所有的生产性土地联系起来,形成有机农业;将村落生态环境和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正确认识,是整体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古村落的建筑和农业生产的生态智慧。只有将村落系统有机的联系起来,作为整体来看待,才能脱离只作为单一初级农产品的生产地尴尬境地,而上升到整体环境生态基础设施的高度,才能更好的维护村落的生态平衡、保护村落文明的传承与发展、维系城市和村落整体环境的正常运行。
三 古村落生态基础设施的应用
古村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从创建选址开始经过上百年甚至上千年与环境的适应和演化,已成为大地生命肌体的有机组成。村落诗情画意的理想生态景观居住模式,体现了村落民居建造规划善待自然、重视人与环境和谐的设计理念,体现古村落先民们深刻的生态智慧。
3.1 村落选址与规划的生态意义
村落是农业人口的聚集地,受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村落在选址方面慎之又慎,人们希望能为村落找到趋利避害的理想福地以给族人带来粮食丰收、人丁兴旺和人才辈出的美好景象。因此具有神圣色彩的风水学和堪舆师成为村落选址的重要依据。堪舆师通过实地的周密考察和了解自然环境,寻找理想景观居住环境作为村落的选址所在。
3.2 民居建造的生态意义
房屋建设是村落人民的头等大事,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由于经济等各方面原因建造的房屋是最实用的,所谓实用就是经济实惠用最少的投入建造最实用的房屋,就地取材建造生态环保的建筑是村落建筑的特点。
3.3 生态性农业生产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是农民的主要生活来源。村落周围分布着大面积的农业用地,这些农业种植是一种有机农业,不但为人类提供食物来源,也是田鼠、麻雀等动物的食物来源和乡土植物的栖息地,维护着村落的生态平衡。农业生产还是一种变化的景观体验,随着季节的变化,作为一种农业观赏景观具有特殊的意义。世世代代的农民守护着这些农田,不仅保障人民的生活问题,在生态环境方面,还美化村落环境、净化水源、空气和防风固沙,是重要的村落生态基础设施。
四 总结与启示
1.传承和发展了古代人民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建筑思想。深入研究古村落的选址规划、房屋建筑中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学习古代人民认识自然、合理利用自然,在最小破坏自然环境、保障生态基础的前提下进行村落规划、房屋建筑、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满足村落的生存发展的需要,而且通过村落选址和合理的改造得到舒适、安全、怡人、生态可持续的人居环境。
2.农业生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不仅养育着千千万万的人民,也是乡土动植物的重要栖息地,维护着特定的生态系统。农业生产及其相关的因素包括农业种植、林地以及河流系统,它们是村落的主要生态基础设施,形成村落的生态景观格局,不仅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不仅保持了村落的生态环境,也是大地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因此村落的生态和谐发展对人类有重要意义,要维护村落农业生产的地位,保持村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维护好村落的生态基础设施。
3.村落文明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村落文明得以完好的保留主要在于村落生态基础设施的完整,主要包括村落农业生产的完整、村落林地的系统性、村落河流的生态系统,因此村落文明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离不开村落生态基础设施的作用。在当前倡导生态绿色旅游的热潮中,大力发展乡土绿色生态旅游,不仅给当地的经济带来可观的收入,提升农民和农业生产的地位,让更多的人了解乡土建筑景观特色的魅力所在,参与到保护村落文明及农业地位的活动中。
4.当前中国处于大发展时期,新农村的建设也不段提上日程。在民族文化灿烂和绿色生态环保的村落大地上,新农村的规划建设应该吸取盲目的现代化带来的恶果,杜绝千篇一律丢失文化的村落形象、践踏生态的村落规划、钢筋混凝土的方盒子。而从传统建筑文化和现代生态可持续的发展观念出发,学习古村落的选址和建筑思想,注重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系统的生态基础设施、保留良好的景观格局,建造具有文化特色的民居建筑。将新农村建设成绿色、人文、生态可持续的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1] 俞孔坚、李迪华、刘海龙 反规划途径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年9月
[2] 王智平,安萍.村落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特征.生态学杂志,1995(1):43-48
生态补偿理论基础与中国问题 篇7
关键词:问题,理论,生态补偿
1 当前主流的生态补偿理论体系分析
生态补偿的研究首先要解决的是理论基础体系的构建,目前国外已经形成如生态产权理论、生态系统理论、生态服务功能理论、公共物品理论、自然资源价值理论、生态环境价值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外部性理论等多种生态补偿基础理论。但很多理论都有重复论述的嫌疑。目前的生态补偿研究多以科斯定理、外部性理论、自然资源价值理论三条为理论基础。不同的理论有不同的侧重。
外部性理论认为人类的任何活动都有外部性,其将导致市场失灵,社会资源配置达不到帕累托最优。解决外部性是生态补偿的中心思想,即将人类活动的正负外部性利用外力进行内部化,使得市场出清资源配置得到优化。
自然资源价值理论阐述的中心思想是自然环境提供的生态服务同样具有稀缺性,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显然,若生态服务是有价值的,人类应对其进行效用最大化配置。并且有必要通过外部调节手段保持与扩大自然环境对生态产品的产能。
科斯理论在研究企业产权过程中提出,中心思想是经济的外部性可通过当事人的谈判而得到纠正,从而达到社会资源配置最优。研究者将科斯定理引入生态补偿的分析,认为赋予各生态产品明晰的产权从而使生态产品可以完全实现市场化,通过市场力量进行调节,社会资源配置实现最优化。大多说学者认为科斯理论是迄今为止最核心的生态补偿理论,其在理论上完美地解决了生态补偿问题。但其对产权的苛刻限定也降低了其对生态补偿项目的实际指导价值。
三条理论贯穿了整个生态补偿研究过程,外部性理论和自然资源价值理论解释了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实行生态补偿的必要性,并找到解决问题的落脚点———解决生态资源的外部性;科斯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理论上生态补偿问题完美的解决形式,即当生态产品的产权完全明晰时,生态服务的使用者直接向生态服务的提供者购买服务,补偿完全通过市场进行。
2 学术界关于生态补偿概念的讨论
生态补偿最初是指自然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环境科学大辞典》将自然生态补偿解释为生物有机体、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受到干扰时,所表现出来的缓和干扰、调节自身状态使生存得以维持的能力,或看作生态负荷的还原能力。随着研究发展,如今生态补偿的含义更强调人类的参与。
目前生态补偿仍没有统一的社会学定义。Sven wunder的定义是目前被国际社会接受最广泛的定义,他将生态补偿定义为一种至少存在一个生态服务提供者和一个购买者时,服务提供者能够保障服务供给的前提下,具有明确的生态系统服务或能保障这种服务的土地利用的自愿交易[1]。Wunder的定义中强调市场在补偿实施中作用,基于这个缺陷,Muradia、Schomers和Matzdor结合自己的研究都给出了改进,弱化苛刻的限制条件,更加强调补偿的最终目的。
在我国,90年代前,国内研究者倾向于认为生态补偿仅是一种抑损手段。如章铮等人认为生态补偿是为控制生态破坏而征收的费用,目的是使外部成本内部化的行为[2];庄国泰等认为生态环境补偿是为损害生态环境而承担的一种责任,减少对生态环境损害的经济刺激手段。之后,研究者们的定义更加赞同将生态补偿定义为一种增益手段。较具代表性的有如毛显强和钟瑜定义其为通过经济手段分别对环境行为的正负外部性进行调节,达到保护的目的。吕忠梅将生态补偿分为狭义广义两种。狭义的生态补偿是指对生态被破坏的生态环境的补偿,广义的生态补偿是除了对自然的补偿外还对因环境问题遭受影响的人类的补偿。
3 中国生态补偿问题的特殊性与对策
3.1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我国的经济体制经历了长时间的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对通过市场来解决社会资源配置仍然缺乏经验,尤其是在原本市场化特征不明显的生态服务上。这些导致我国生态补偿项目市场化程度几乎为零。所有的生态补偿项目从项目论证到资金筹集再到实施监督都由政府来进行。虽然相比市场手段而言,政府主导节约了交易成本,但其造成了政府压力过大、项目持续性不够、对生态服务使用者负外部性抑制力不足、利益分配不均、监督不力等诸多弊端。尤其是在监督方面,政府作为项目实施者又是项目监督者,缺乏对项目进行监督的动机。
3.2 社会主义中央政府的特殊性
有别于资本主义行政体制,我国中央政府对国家政权有着绝对性的控制力。且社会主义国家,中央政府是中国全体公民的长远利益代表者。应发挥这些优势,加强中央政府的规划统筹作用,提高项目的效率与公正性。另外,大区域的生态补偿项目由于各地方政府间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使得项目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这时集权制中央政府的协调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
3.3 生态补偿与城市化
城市化给生态补偿带来两个问题:第一,城市化进程转变了大量土地用途,其中不乏将湿地森林等变为城市建设用地,这显然有害于我国的生态环境。第二,城市化使得大量的农业人口涌入城市。人们不会将生态保护区设立在城市地带,这也决定了参与生态保护的人群多为农业人口,生存压力驱使下,农业人口不断向非农人口转变,可以参与生态保护的人数在不断减少。城市化进程势不可当,如何克服城市化进程中实施我国的生态保护值得探究。
3.4 激励机制
这里的激励机制是对地方官员而言。政府在中国的任何场合都发挥着其他角色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我国社会主义事业,GDP一直是对地方政府和官员进行激励的核心力量,这也使得很多地方政府不择手段去发展当地经济,造成生态环境严重损坏。进入经济新常态,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健康。若将生态环境也纳入官员晋升考核范围内,则官员进行生态保护的积极性也将大大提高。以政府在中国扮演的角色地位,这将对生态保护工作产生巨大促进作用。
4 结论
与国外生态补偿相比较,我国的生态补偿有不足也存在优势。中国的生态补偿应结合独特的政治体制,将众多碎片化的生态补偿措施政策进行整合,加快立法步伐,实践中更多的依靠科学,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使得生态补偿实施过程中每一步都规范化科学化;应加快挖掘应用我国政府特有的强力行政手段带来的高效、简捷优势,以及中央政府代表全体人民利益的性质,提高生态补偿项目的效率,也应防止补偿实施过程中政府一家独大情况下造成的权力寻租、腐败滋生的情况;应增加生态补偿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社会监督,提高保护者话语权,促使生态补偿能够得到各方认可,健康、高效、透明的运行下去;加强民众与市场的参与度,政府加强引导社会担负起更多的保护环境的责任,让生态补偿与公民生活息息相关;去除一味地以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为标准判断地区的发展情况,建立生态文明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Wunder S.Payments for Environmental Services:Some Nuts and Bolts[J].CIFOR Occasional Paper,2005(42).
循环经济理论基础是生态经济 篇8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 以“三R”为原则 (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1cycle) ;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载体;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 达到实现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既有紧密联系, 又各有特点。
从本质上讲循环经济就是生态经济, 就是运用生态经济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也称为绿色经济。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为:资源利用-绿色工业 (产品) 资源再生的闭环式物质流动, 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的利用。循环经济指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再生资源;能源包括能源 (如煤、石油、天然气等) 和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绿色能源。注重推进资源、能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和推行清洁生产, 以便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循环经济理论基础是生态经济理论。生态经济学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 经济学原理为主导, 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 运用系统工程方法, 从最广泛的范围研究生态和经济的结合, 从整体上去研究生态系统和生产力系统的相互影响、制约和作用, 揭示自然和社会间的本质联系与规律, 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 高效合理利用一切可用资源。生态经济就是一种尊重生态原理和经济规律的经济。它要求把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其依托的生态环境作为一个统一体, 经济社会发展一定要遵循生态学理论。生态经济强调要把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多种组成要素联系起来, 进行综合考察与实施, 要求经济社会与生态发展全面协调, 达到生态经济的最优目标。
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主要区别是:生态经济强调的核心是经济与生态的协调, 注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 强调宏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物质循环应用, 强调循环和生态效率, 资源被多次重复利用, 注重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本质上是相一致的, 都是要使经济活动生态化, 坚持可持续发展。
二、物质循环是生态经济的基本功能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理念的产生和发展, 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认识和反思的结果, 是人类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中陷人资源、环境和生存危机深刻反省自身发展模式的产物。由传统经济向生态经济、循环经济转变, 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的必然选择。客观的物质世界, 是处在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中, 物质循环是推行一种与自然和谐发展、与新型工业道路要求相适应的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态经济的基本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两大基本功能, 是处于不断转换中。循环经济要求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优化环境, 在物资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 使生态经济原则体现在不同层次的循环经济形式上。
循环经济在发展理念上要改变重开发、轻节约, 片面追求GDP增长;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扩张、轻内涵提高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把传统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 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经济。既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和污染治理模式, 又是经济发展、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一体化战略。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推行的主要理念:
一是新的系统观。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都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要求人类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 不能把自身置于这个大系统之外, 而是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 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要从自然—经济大系统出发, 对物质转化的全过程采取战略性、综合性、预防性措施, 降低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过度使用及对人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使人类经济社会的循环与自然循环更好地融合起来, 实现区域物质流、能量流、资金流的系统优化配置。
二是新的经济观。就是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规律来指导生产活动。经济活动要在生态可承受范围内进行, 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循环是恶性循环, 会造成生态系统退化。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 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发展。循环经济是用先进生产技术、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和共生链接技术以及废旧资源利用技术、“零排放”技术等支撑的经济, 不是传统的低水平物质循环利用方式下的经济。要求在建立循环经济的支撑技术体系上下功夫。
三是新的价值观。在考虑自然资源时, 既视为可利用资源, 又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 既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 又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维系和修复能力, 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发展时, 既考虑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 又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是新的生产观。就是要从循环意义上发展经济, 用清洁生产、环保要求从事生产。其生产观念是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 尽可能节约自然资源, 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要从生产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 使每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少投入、少排放、高利用, 达到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上游企业的废物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 实现区域或企业群的资源最有效利用。
五是新的消费观。提倡绿色消费, 就是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是一种与自然生态相平衡和节约型的低消耗物质资料、产品、劳务与注重保健、环保的消费模式。在日常生活中, 鼓励多次性、耐用性消费, 减少一次性消费。这是一种对环境不构成破坏或威胁的持续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 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
三、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在于加速经济转型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理念和模式, 因此, 发展的关键在于加速经济转型。要按照生态经济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从传统的资源依赖过量消耗型、粗放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 向资源节用循环型、集约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就是转变到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模式上来, 进入到经济结构调整中, 以“协调、减量、循环”为主要手段, 落实到各个环节, 达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实现经济转型, 制度环境与政策条件很重要。要完成经济转型必须建立一整套新的经济制度体系, 包括产权、价格等基础性制度, 生产、采购、消费和贸易等规范性制度, 财政、金融、税收和投资等鼓励性制度, 国民经济核算、审计和会计等考核性制度。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 规范引导经济运行。体制、制度、机制没有根本改变, 经济增长方式是难以转变的, 更谈不上经济转型。此外, 国家经济综合部门要制定产业政策, 鼓励发展资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要利用国债等渠道进行投资引导, 在各行各业促进形成循环型清洁生产环节;要运用财政、税收手段鼓励企业积极开展节约资源和废弃物循环利用, 对生产再生资源的产品实施税收优惠政策。要积极运用价格杠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合理调整资源型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 完善自然资源与再生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解决价格障碍。建立健全生态与环境保护和资源补偿机制, 充分发挥各种杠杆的调节作用。
生态健康评价及生态系统管理方法 篇9
1 目前主要生态承载力分析理论评析
就目前而言, 可以说, 各种生态承载力分析技术, 其理论基础都是源于Malthus的Logistic指数增长模型与生态足迹理论。Logistic指数增长模型是生态承载力分析计算方法的理论基础, 生态足迹理论对生态系统空间或层次进行了划分, 这2种理论为生态承载力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
Logistic指数增长模型为:
式中, N为种群数量, r为增长率, t为时间。
但是, 由于这2种理论还很不完善, 存在较多的缺陷Seidl (1999) 将其归结为3个主要方面:一是未反映外部环境力量对承载力的影响;二是种群自身大小的变化同样给K、r以及时滞因子带来长期的影响;三是未反映种群与外部环境变异之间的协同与交互作用。
同样, 生态足迹法也存在着缺陷:一是基本假设存在的问题。生态足迹理论的一个基本假设是, 6类生态生产性土地 (化石能源地、可耕地、牧草地、森林、建成地和水域) 在空间上是互斥的。但是, 这种假设存在4个错误:各类土地之间空间上并不是互斥的;各类土地在生态性生产输出上并不是互斥的;生态系统运行过程中, 并不是所有过程、现象或因子等都能用面积或土地面积来表示;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 仅仅将生态系统简单地划分为6类, 不能正确描述生态系统。二是2个前提存在的问题。在实际生态系统中人类消费的资源和排放废物并不完全能准确地被追踪;在当前技术水平下, 并不是所有消费资源可以被人们合理利用或完全利用, 也并不是所有排放物都可以完全消纳。三是计算方法一维化、静态化, 忽视了生态系统的多维性、动态性、整体性、开放性等基本特征。四是不是所有资源都是可累加的。五是忽视了最小因子法则 (law of the minimum) [4,5]。
2 生态健康评价
2.1 生态健康评价基本原理
2.1.1 分析依据原理。
尽管Logistic方程存在很大局限性但是它描述了种群数量 (Nt) 受到承载力 (K) 、增长率 (r) 和初始密度 (N0) 的制约关系, 给出了生态承载力的内涵, 也即计算的基础性依据。如果上式K对Nt的约束不存在, 那也就谈不上生态承载力计算、分析与评价了。
2.1.2 影响因子原理。
定性地看承载力的内涵与外延, 可以视其为一个函数, 该函数至少包含4个自变量:时间 (T) , 空间 (W) , 人类的行为包括规模与方向 (H) , 广义生态系统的物流、能流、信息流及广义生态系统的服务能力和状态 (E) , 则生态承载力 (ECC) 可以表示为:
由于ECC可能包含于E之中, 再加上广义生态系统的反馈作用, 上述函数可能是递归的, 正是这种递归形式, 反映了广义生态系统在人类行为干预下的动态性与复杂性。
2.1.3 分析原理。
由于广义生态系统的复杂性, 在进行生态承载力分析时, 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分层分解, 便于建立分析指标和模型, 在进行动态监测的同时, 对广义生态系统的过程进行模拟, 从而实现广义生态系统承载力的科学评析。分析原理包括结构分析原理 (空间结构分析原理、时间结构分析原理、空间-时间结构分析原理) 和功能分析原理[5]。
2.2 生态健康评价方法
无论是生态承载力分析, 还是生态健康评价, 其实都是生态系统分析的一部分, 其中生态承载力分析既是生态健康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 也是生态系统分析重要内容之一。生态健康评价方法主要有生态承载力法、盈亏法、自然生态系统状态法、指标体系法、景观生态学方法、诊断法、生物生产力评价法、层次分析法、多因子数量分析法、回归分析法、系统分析法。
3 生态系统管理
生态系统管理 (Ecological Management, Eco-management) , 就是运用当前已有的科学技术, 充分认识并深入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过程, 在尊重生态系统运行规律的基础技术, 管理人类社会的发展行为, 实现生态系统的持续、健康发展, 并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功能与服务。
3.1 生态系统管理基本原理
3.1.1 整体性原理。
生态系统内的诸要素构成了一个生态学的有机整体, 同时各要素特定状态的最佳组合秩序构成了生态系统整体的最优化。生态系统管理, 即对其主要关键因子的管理, 维持生态系统健康, 使其整体功能处在最佳状态。
3.1.2 动态性原理。
生态系统管理, 就是调整影响生态系统动态变化过程的敏感因子, 从而实现对生态系统的高效调控。
3.1.3 多样性原理。
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决定于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多样性和整体性, 保护和维持生态系统多样性 (特别是生物多样性) 是提高生态系统抵抗干扰和环境胁迫的有效途径。
3.1.4 复杂性原理。
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 应在管理中不断检验并修正管理措施, 及时纠正管理活动中的偏差。
3.1.5 时空关联原理。
生态系统管理的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是相关联的。通常, 管理对象的空间尺度越大, 其所要求的时间尺度也就越长。生态系统管理要求把长时间的可持续性作为基本价值观, 而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当前问题的“解救”, 而是以注意解决代际间的可持续性为前提。
3.1.6 人的作用原理。
作为生态系统组成的人类不可能从自然中分离开来, 人类介入自然界会从根本上影响生态格局和生态学过程。人类的价值观在生态系统管理目标的策划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为了达到可持续管理目标, 应该有效地发挥人的作用, 重视发挥人对环境的有利影响, 最大限度地减小人对环境的破坏作用。
3.2 生态系统管理的基本方法
3.2.1 生态系统管理的方式。
适应性管理是被广泛倡导的生态系统管理方式。生态系统事件的发生不可能是确定的而是具有不确定性和突发性。适应性管理依赖于人们对于生态系统临时的和不完整的理解来进行, 允许管理者对不确定性过程的管理保持灵活性和适应性。
3.2.2 生态系统管理的基本步骤。
(1) 确定可持续、明确和可操作的管理目标; (2) 收集适当的数据, 提出合理的生态系统模型; (3) 明确被管理生态系统的空间尺度和空间边界; (4) 制定合理的生态系统管理政策、法规和法律; (5) 确定管理的时间尺度并制定年度财政预算和长期的财政计划; (6) 履行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责任分工; (7) 及时对生态系统管理的效果进行正确的评价, 并提出生态系统管理的修正意见。
3.3 生态健康管理
生态健康管理 (ecology health care) , 就是为了维护或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而采取的措施, 生态健康管理的目的是增强维持系统稳定性与和谐性, 提高生态系统抗逆能力, 去除或避免系统中或系统外危害生态健康的因素, 创建有利于生态健康的良好环境条件[6]。
3.4 生态规划
生态规划 (ecological planning) , 就是通过生态辨识和系统规划, 运用生态学原理、方法和系统科学手段去辨识、模拟、设计生态系统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内部各种生态关系, 探讨改善系统生态功能, 确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生态适宜度, 促进人与环境持续协调发展可行的调控政策。其本质是系统认识和重新安排人与环境关系的复合生态系统规划[12]。
3.5 物质安全管理
浅谈网络生态系统健康的基础 篇10
关键词:网络生态系统,健康,基础
1 安全网络生态系统概述
我们当前的网络空间安全能力是自然分布的, 私营部门和各级政府存在各种大量的专长。诸如漏洞扫描器、入侵检测系统和杀毒软件等安全产品并不交换数据, 安全政策不一致。相互竞争的制造商开发这一技术, 没有共享信息或确保协调性反应的动力。结果产生的环境就是安全产品保护的是单一团体、单一用户或者甚至单一用户的一个方面。相互防御几乎就是碰巧。
网络生态系统是全球性的, 包括政府和私营部门的信息基础设施;各种互动的人、程序、信息和通信技术;影响网络安全的条件。根据这一设想, 各种参与者能够尽快实时的协作起来, 共同预测、阻止网络攻击, 限制其传播速度, 减少危害, 尽快将网络生态系统恢复至可信状态。为实现这一未来, 安全能力必须被嵌入在网络中的各种设备内部, 它允许在设备内或设备间采取一些预防性和防御性行为, 防御能力分布在所有网络生态系统的参与者之中;而近似实时的协作防御能够实现, 得益于设备的内嵌互操作安全能力, 以及可信信息交换、配置策略共享等因素的组合。
对于健康的网路生态系统, 各类参与者能够在遭受攻击后广泛、有效合作, 反应敏捷, 快速恢复。如果有了安全协作机制、通用策略、预定义的措施、标准的信息交换机制, 以及健康的网路参与者, 健康的网络生态系统就可以抵御所有已知的和新兴的网络攻击, 改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可靠性和适应性, 更好地保护隐私、商务及政务活动。
2 网络生态系统健康的三大基础
2.1 基础一:自主化行动
自主化行动是针对网络攻击所需要采取的策略, 包括了决策和行动。自动化将人类解放出来去做他们做得更好的事情——思考、提问和对复杂情况做出判断。自动化使得网络防御响应速度接近网络攻击的速度, 有了这种快速响应能力, 网络安全技术人员就能更好地适应入侵者的攻击行动周期, 从容应对网络攻击。此外, 自动化可以使采用和适应新的或经过验证的安全解决方案更加容易。
一个健康的网络生态系统可能采用固定的局部防御自动化策略, 并被活动的和全局性多层级的防御所支持。这样的一个策略可以使网络生态系统在应对网络攻击的同时, 维持自身运行, 支持正常业务开展;此外它可以使网络生态系统不断强化自己以预防网络本身的“免疫性疾病”。
除了跨级别设备间通告和反应同步之外, 每个级别的设备还应具有同步分析能力。例如, 所有用户级设备可以共享安全策略和资源分析结果汇集, 所有机构网络级设备也可以如此。因为, 一个机构网络可以与商业企业网络、政治团体网络或某地区网络、甚至全世界互联网络环境共享信息、协调活动和同步ACOA。
2.2 基础二:互操作
互操作性允许由策略定义网络区域而不是由技术来约束, 并允许网络成员在自主化的社区防护上进行无缝和动态协作。互操作促使了一般作战图片与形式警觉共享的出现和迅速传播。新型情报技术的创造 (比如融合传感器输入) , 加上同时在人机两个层次的快速学习, 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网络生态系统。
遗憾的是, 目前在的网络安全方面, 许多可用的设备 (例如防火墙、文件完整性检查、病毒扫描、入侵检测系统、恶意程序防范软件等) 都独立运行, 并使用既不交换数据也没有一致性的安全策略。在这些设备中, 可能每一个都是由不同的甚至是互为竞争对手的厂商开发, 没有遵守国际公认的开放标准。另一方面, 相关标准尚未成熟。因而, 在今天的网络生态系统中, 协作是可以做到的, 但是难度很大。我们必须到达成共识, 对于横跨设备、人员和组织的协作来说唯一的障碍是选择实施的政策。
2.3 基础三:身份认证
身份认证应确保网络在线事务处理是可信的、安全的。几乎每一个在线事务都涉及网络上的各种资源和参与者。身份认证应以一种不泄露个人隐私的方式, 确保参与者的身份是可信的。对于健康的网络生态系统, 身份认证不仅限于网络用户, 还包括网络中的各种设备和参与者 (例如计算机、软件、信息) 。由于通信和内容属性是安全决策的关键要素, 身份认证对网络防御至关重要, 同时也是网络防御其他许多功能的基础。
在健康的网络生态系统中, 信息发送方和接收方应相互知晓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但在必要的时候要执行可信的匿名交易。消费者可以判断服务者及其服务的可信度, 服务者可以确认消费者是否有权访问相关信息。身份认证机制能有效防止身份盗窃和欺骗, 同时成本合理, 易于使用和管理, 可扩展, 易互操作。
常用的身份验证技术依靠 (1) 你所知道的东西 (如密码) , (2) 你所拥有的东西 (如数字凭证) , (3) 你自身的东西 (如生物识别) 。这些技术在影响安全强度、成本可接受的程度、易于使用和管理性、可扩展性、以及互操作性方面都各有特色, 重要的考虑因素包括易于集成到新出现的和已部署的设备及应用软件中, 以及便于进行跨网络和组织的交换与联合。
遗憾的是, 在当今的市场上, 系统开发商和业主找不到几个技术能实现所有五个业务目标。通常的办法是划分企业功能和用户人群以控制和改变目标从而得到优化。这就形成了多种认证技术的复杂景观:有限的互操作性, 脆弱的安全接缝以及企业或组织系统变革的障碍。
一个健康的网络生态系统可具有基于标准的身份验证技术, 更加全面地实现所有五个业务目标。近期将发布用户指南, 评价相关技术, 帮助系统开发商及用户做出技术选择。对于自动化网络防御, 一个健康的网络生态系统应具有强大的基于标准的设备验证, 包括小型的和通常由无线设备组成的大规模可伸缩的网格。
生态基础评价 篇11
[关键词]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理论
一、流域生态阀值
流域生态阀值是保护流域生态环境的根据。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历史观认为,流域生态系统的环境问题产生于特定文明条件下人类对于流域生态系统的利用和开发。当然,人类对于流域生态系统的开发和利用并不必然导致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其充分和必要条件是开发和利用流域生态系统的力度、广度和方式、频率致使生态系统破坏和污染超过了流域生态阀值。“一定的动植物群落和生态系统发展过程中,各种对立因素(相互排斥的生物种和非生物条件)通过相互制约、转化、补偿、交换等作用,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阶段。影响生物的性态和分布的环境条件主要有气候、土壤、生物、地理条件和人为的因素。当外界干预超过生态阈值,使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降低或消失时,便会出现生态失调,进而可能导致生态危机,甚至可能造成生态系统的崩溃”。[1]流域生态系统,是以河流生态系统为核心,由河流、森林、草原、湿地、生物以及其它子生态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决定其功能正常运转的基本因素就是流域生态阀值。流域生态阀值是流域生态平衡的客观基本指标。它对于流域生态系统的作用遵循质量互变原理。当经济活动主体开发和利用流域生态系统时,就开始不断地干预流域生态阀值,生态系统指标呈线性或非线性变化。当其变化在流域生态阀值范围之内时,流域生态系统能够实现自我平衡;而当超过生态阀值时,流域生态系统将会失调、危机甚至走向崩溃;进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基础。因此,保护流域生态系统,实质是根据流域生态阀值规定经济活动主体开发和利用生态系统的程度。
流域生态阀值是一个技术性指标,是流域生态系统固有的、维持其保持自我平衡的自然数值。对于流域生态阀值的研究,是自然科学中生态学的主要任务。但由于人类对于自然界生态系统的改造,并产生了生态破坏和生态污染等环境问题,而要求人类立法对其予以保护时,才使得这个自然数值与社会科学中的环境法学理论基础发生了必然的联系。它向环境保护法学提出了:在法学制度研究和立法实践中,对于人类权利的配置必须考量它的承受能力;权力或权利与职责或义务的配置必须以它为基础形成相互制衡的状态。遵循它即是保护生态系统,实现系统的平衡和稳态。
流域生态系统以生态阀值为根据,具有其自身运行规律。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描述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它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成为荒芜的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聚和贮存水分的中心。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在山南坡砍光了在北坡被十分细心地保护的松林,他们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把他们区域里的高山畜牧业的基地摧毁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而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狠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2]《中国自然保护纲要》中记叙,生态系统具有六条规律:(1)物物相关规律。这是指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彼此依存的关系,改变其中的一个部分,必然会对其它部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2)相生相克规律。这是指在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物种都占据一定的位置的,物种之间相互依赖、彼此制约、协同进化,使整个生态系统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引进一个生物外来物种或者消灭一个当地物种,都将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甚至导致严重的生态后果。(3)能流物复规律。这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各种物质和能量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过程中,有一部分会逸散出去,而物质一旦进入环境,便会在环境中不断地循环,尤其是那些生物难以降解和不可降解的物质,还会通过生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发生富集,从而对生物产生严重危害。(4)负载定额规律。这是指一个生态系统的负载能力是有极限的,只能承载一定的生物量和承纳一定的污染物。当生态系统供养的生物量超过其承载能力时,它就会萎缩,乃至最终解体;当向生态系统排放的污染物超过其自净能力时,生态系统就会被污染;当对生态系统施加的外界冲击的周期短于它的自我恢复周期时,生态系统也将因不能自我恢复而被破坏。(5)协调稳定规律。这是指当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种多样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相对协调时,生态平衡才不易被破坏。(6)时空有宜规律。这是指在每个地方,都有其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组合,构成独特的区域生态系统。[3]以流域生态阀值为根据,遵循六条生态规律的流域开发和利用行为,流域生态系统将会周期性实现平衡;否则将会打破生态平衡,导致生态恶化。譬如,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塔里木河流域就发生过因上游农业开发用水和水利建设不当导致下游河水干枯和胡杨林死亡,进而流域内湿地生态系统演变为荒漠生态系统。
二、公民生态环境权
公民生态环境权来源于流域生态阀值和生态规律对于公民生存权和经济发展权的限制。经济活动主体开发和利用流域生态系统的根据来源公民的生存权、经济发展权。“生存权是生命权和生命延续权的统一。在生存权中,生命延续权是首要的,因为人只有首先活着,才有可能有尊严地活着。生命延续权即人作为人应当具备基本的生存条件,如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物质保障”。[4]尽管生存权和发展权同属基本人权范畴,并为现代各国宪法予以保障。但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一对矛盾体。在这一矛盾体中,生存权既保障公民物质需求以维持其生命形态的权利,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在生存权得以保障的前提下,才能进一步实现经济发展权。尽管它们是一对矛盾体,但相对于自然生态系统来说,二者成为统一体,而与自然生态系统形成一对矛盾体。从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历史观一节可以看出,最初这一对矛盾体中,生存权占居矛盾主要方面;而后是发展权。而在当代生态环境权逐步成为矛盾主要方面。其原因在于生存权和经济发展权对于生态环境权的侵害已经达到了威胁生存权和经济发展权的程度。而公民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依赖的重要条件之一便是自然生态系统。公民为求生存、在生存权得以保障条件下再求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是自然生态系统不断的与人类对其开发和利用所产生的污染和破坏不断抗争。流域生态阀值和流域生态系统规律是保护其免受污染和破坏的根据,是制约人类开发和利用流域内自然资源的硬性规定,上升为立法就是公民生存权、经济发展权的边界,形成公民生态环境权。这种边界是人类在反思生存权和经济发展权过程中、通过立法在制度安排中予以规定的。不论公民从事农业生产,还是根据公司法、企业法等法律规范授权、特许从事工业生产,在行使其生存权、经济发展权时,必须在流域生态阀值范围内进行,否则将会破坏或污染流域生态系统,导致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甚至生态危机出现。流域内相关利益主体依据其权利主张享有个体利益,但是因为流域生态系统客观规律的存在,这种个体利益不得违反保护流域生态系统的公民生态环境权。流域生态阀值,一方面是行使公民生存权和经济发展权的上限;另一方面是保护公民生态环境权的下限。立法通过公民生态环境权,为开发利用自然界生态系统设定可为、可不为、禁止为等行为模式,来保障流域生态阀值和生态规律对于经济活动主体的生存权和经济发展权的限制和约束。
公民权,是法律保障公民个体自由的表现方式。公民可以依照自己意志行使公民权,实现其个体自由。但主体自由应以不妨害他人自由为前提。公民在追求生存权和经济发展权时,不能妨害其它公民的生态环境权。同样,公民追求生态环境权亦不能妨害其它公民追求生存权。而经济发展权,在价值位阶上则是较生存权和生态环境权次之的权利,立法可以通过公民生态环境权限制经济发展权。只有在此基础上设计公民生存权、经济发展权和生态环境权的权利体系,才能实现流域可持续开发和利用。生存权具有与生俱来的属性,但公民追求生存权的过程中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虽然这是其追求生存权的自由,但公民行使此自由时应该以不妨害其它公民生态环境权为前提。因此,公民破坏生态系统行为也应该在一定程度上为法律所禁止和限制。但这种限制不宜过度,否则将影响公民生存权的保护。譬如,国家通过立法设定国家自然保护区等制度但同时不设置合理的生态补偿制度,就是一项剥夺当地居民生存权利的行为。即使非要剥夺此项权利也必须有合理的生态补偿制度行使替代性功能。对于公民经济发展权保护的制度设计,以实现生态系统最小限度的污染和破坏为最佳目标,以保护公民生态环境权。
三、公民生态环境权与生存权、经济发展权
对于生态环境权与生存权、经济发展权的制度安排,立法不可偏执一端。只关注公民生态环境权的环境保护法律基础理论,体现在立法中必然导致对公民生存权和经济发展权的制约,导致立法从保护公民生存权和经济发展权而牺牲环境权的极端,走向只关注公民生态环境权而牺牲公民生存权和经济发展权的另一极端。既要保护公民生态环境权又要实现公民生存权和经济发展权的有序行使,是流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开发和利用的基本条件。而其根据,就是开发和利用必须保持生态系统承受的作用力在流域生态阀值之内。惟此方可实现权利的均衡配置,制度也才有深厚的实践土壤。以公民生存权和经济发展权为主导、打破流域生态阀值的开发和利用模式必然导致对公民生态环境权的严重侵犯。不注重公民生态环境权、仅保障公民生存权和经济发展权的制度设计,长期来看,必然因失去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而削弱公民生存权和经济发展权。“据调查,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西北部的玛多县,由于受气候变暧、过度放牧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该县草场严重退化、水源涵养功能严重下降,土地沙漠化极为严重,致使黄河历史上第一次出现鄂陵湖湖口处断流,并导致建成不久试运行发电的黄河源水电站因库容不足而于2004年1月8日被迫停产,严重影响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5]
尊重流域生态阀值和生态规律,是解决公民生存权、经济发展权与生态环境权之间矛盾的根本途径。譬如,内蒙古清水河县治理水土流失依靠当地资源解决温饱问题即为例证。[6]生态阀值决定生态系统状况,进而决定依赖生态系统生存的公民生存权和经济发展权的实现程度。公民生存权、经济发展权和生态环境权之间的关系,及以此为基础的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安排,是保障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1947~1948.
[2]恩格斯.自然辨证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519.
[3]参考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编写委员会.中国自然保护纲要.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7-5,(1):12~14.
[4]王启富,刘金国.人权问题的法理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187.
[5]王作全.三江源区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1(1):71~72.
[6]韩利琳.中国西部生态环境安全风险防范法律制度研究.科学出版社,2009-11,(1):101.
生态基础评价 篇12
一、生态敏感地区和生态敏感地区生态安全的定义
生态敏感型地区的概念是建立在生态敏感区概念基础之上的。基于国内学者对生态敏感区的理解, 本文认为生态敏感型地区是那些对外界压力或变化适应能力弱, 生态敏感性程度总体较高, 需要加以控制或保护连续区域, 该地区保护好坏决定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高低, 对区域总体生态环境起决定作用。
关于生态安全概念的内涵, 国内学者的理解主要有两类:一是生态系统自身结构是否受到破坏, 自身是否安全;二是生态系统所提供的服务是否满足人类的生存需要。在综合分析后, 本文认为生态敏感型地区生态安全[10]是指维护生态敏感型地区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在受到一定的威胁、破坏或损害时, 仍能满足区域当前和未来发展需要的区域发展状况。
二、生态敏感地生态安全评价理论
生态安全评价的关键环节是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1551-1556]。其次是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一) 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完善的指标体系是准确客观评价的基础, 但由于指标体系的建立涉及众多的学科且需要对评价系统有足够的认识, 因此国内外还没有被普遍采纳的指标体系。目前国内学者使用较广泛指标体系框架, 则是体现人类社会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层次与等级的“压力一状态一响应” (PSR) 框架。在这个框架中, 状态指标反映人类行为导致的自然环境状况、状态的变化;压力指标可以表明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响应指标则是显示社会克服生态安全危机保障生态安全的能力。
(二) 评价方法
生态安全评价是一种多学科、跨层次的综合性工作, 它既要求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综合, 又要求决策层、执法层与研究层的结合。20世纪80年代以来, 国外的学者们相继提出的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主要包括综合指数分析法、层次分析法、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模拟模型这四种方法。本文主要选择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综合评价模式法。
层次分析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 是将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 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该方法是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萨蒂于本世纪70年代初提出来的, 它是一种对较为模糊或较为复杂的决策问题使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手段作出决策的简易方法。特别是将决策者的经验判断给予量化, 它将人们的思维过程层次化, 逐层比较相关因素, 逐层检验比较结果的合理性, 由此提供较有说服力的依据。由于在多因子组成的多层次的复杂体系和开放性的生态系统中, 系统内部因子间, 内部因子与外部环境间都存在着密不可分的相互作用和联系, 而层次分析法可以将评价过程系统化、模型化和数量化。
三、生态敏感型地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0世纪80年代末, 由经济合作和开发组织 (OECD) 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 建立的压力—状态—响应 (Pressure—State—Response, P—S—R) 框架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被广泛承认和使用。PSR模型反映了生态系统在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 从整体上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扰动—质量响应、人地和谐的理念[15]。
生态敏感型地区生态系统是涵盖领域广泛的复杂大系统, 而且众多因素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本文在PSR基础上, 考虑到目前国内外有关安全评价的各种方法, 并根据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拟构建一个由目标层、准则层、要素层和指标层构成的递阶层次结构。而目标层即是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指数, 依据此指数可确定生态敏感地区生态安全等级;准则层包括生态系统压力、生态系统状态和生态系统响应3个复合指标;其中, 压力指标可以表明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状态指标衡量人类行为导致的自然环境状况、状态的变化;响应指标则显示社会克服生态安全危机保障生态安全的能力;要素层为10个复合指标;指标层29项具体指标;该模型框架中, 目标层是由准则层反映;准则层由要素层反映;要素层由具体评价指标层反映。实质上目标层是准则层、要素层及具体指标的概括。如下表1所示。
在生态系统压力准则层中, 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表示人口压力;人均道路面积、城镇人均建筑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表示土地压力;GDP年增长率、人均GDP、居民恩格尔系数表示经济压力;单位GDP能耗和单位GDP水耗2项指标表示能源利用率。
在生态系统状态准则层中,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森林覆盖率和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率4项指标表示资源质量;工业废水排放强度、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强度、化学耗氧排放强度指标表示环境质量。
在生态系统响应准则层中,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处理率、噪声达标区覆盖率6项指标表示污染控制能力;高等教育入学率和学龄儿童入学率表示智力能力;财政科技支出和环保投资占GDP比例2项指标表示投入能力。
四、生态敏感地区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一) 确定指标权重
确定权重就是衡量各项指标和领域层对其目标层贡献程度的大小。为了最大限度减少评价过程中的主观性和误差, 本文采用上述的层次分析法。经过专家咨询、判断矩阵的构建以及相关计算, 最后确定项目层、因素层、指标层各指标的权重。具体结果如下:
项目层:B1=0.250, B2=0.500, B3=0.250
因素层:C1=0.178, C2=0.248, C3=0.465, C4=0.109, C5=0.250, C6=0.750, C7=0.476, C8=0.254, C9=0.135, C10=0.135
指标层:D1=0.250, D2=0.750, D3=0.476, D4=0.191, D5=0.333, D6=0.304, D7=0.522, D8=0.174, D9=0.833, D10=0.167, D11=0.118, D12=0.227, D13=0.494, D14=0.111, D15=0.334, D16=0.333, D17=0.333, D18=0.227, D19=0.227, D20=0.227, D21=0.125, D22=0.125, D23=0.069, D24=0.667, D25=0.333, D26=0.167, D27=0.833, D28=0.667, D29=0.333
(二) 综合评价的计算
确定各层次权重后, 则是需进行生态安全综合评价。而生态安全的综合评价可结合层次分析法和加权指数法, 分别对指标层、要素层、准则层和目标层进行加权指数计算, 最后得出的目标层指数即为生态安全综合指数 (ESCI) , 依此对生态敏感地区生态安全状况进行比较和评价。具体方法如下:
(1) 指标层指数计算
其中:Rd—指标层各指标, Xi—第i指标计算年度数值, Zi—第i指标基准年度数值, Wi—第i指标权重值, 当指标取值越大越有利, α=1;相反, α=-1。
(2) 要素层指标计算
其中:Rc—各要素层指数, Rd—各要素层所含指标指数, n—各要素层所含指标总数。
(3) 准则层综合指数计算
其中:Rb—各准则层综合指数, Rc—各准则层指数, wc—各准则层权重值, h—各准则层所含要素层总数。
(4) 目标层综合指数计算
目标层综合指数即为生态安全综合指数, 计算公式为:
其中:ESCI—生态安全指数, Rb—各准则层综合指数, Wb——各准则层权重值。
根据生态敏感地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收集相关数据, 并根据调查资料, 按上述模型计算出各层次的评价结果, 再进一步对综合指数进行分级, 即可确定生态敏感地区的生态安全的水平。
参考文献
【生态基础评价】推荐阅读:
组织生态基础06-11
生态基础设施05-22
基础设施产业生态08-16
生态旅游相关理论基础11-30
实践教学基础生态学07-19
生态环保基础知识竞赛测试题09-10
新基础生态区班队研究课听课有感10-05
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模拟题12-25
微生态评价07-15
生态水电评价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