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生态基础

2024-06-11

组织生态基础(精选11篇)

组织生态基础 篇1

一、课程变革下教师自主学习的契机

1.课程变革的“常态性”使自主学习成为教师日常的工作方式

课程变革是课程在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时, 为了保持其自身的存在与发展在课程内部所发生的整体性变化。社会环境的变化性必然带来课程领域的革新。教师面对课程变革, 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把变革视为正常工作的一部分, 主动适应, 不断调适, 自主学习与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连续的、动态的、终身的、不断发展的专业历程, 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只有当教师把自身学习与发展同课程变革融为一体, 将专业学习与发展视为一种工作方式, 成为一种习惯时, 专业学习与发展才可能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

2.课程变革的“问题性”激发了教师自主学习的欲望

课程变革是不断解决新问题的过程, 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 教师的思维被不断引向深处。传统依赖外界专家进行问题解决的专业发展模式使教师盲目跟从专家的意志, 失去独立思考与学习的精神, 在课程变革中成为专家的“依附者”, 丧失了问题解决的主动性, 同时也延误了问题解决的最佳时机。内生性的教师专业发展能够确保问题捕捉、界定、探索及解决的及时性、有效性和适宜性, 也更加利于教师独立解决问题精神的培养。教师正是在独立问题有效解决的过程中不断获得专业自信, 重拾专业发展的话语权, 促进自主学习的良性循环。与此同时, 教师的自主学习又激发新问题的产生, 使教师的专业学习与发展进入良性循环阶段。教师的自主学习与问题解决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教师正是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

3.课程变革的“情境性”为教师自主学习提供了实践基础

尽管课程变革方案在实施前经过了广大专家与学者的多方论证, 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课程方案在实践落实中还会遇到很多预想不到的问题, 最集中的表现就是课程方案的确定性与实践情境的多变性之间的矛盾。变革方案是课程专家设计的较理想化的方案, 是对课程变革“应然”状态的一种描述, 但“应然”与“实然”之间总会存在一定的差距, 预设的课程方案与实践情境往往会出现不一致的地方。课程变革具有很强的情境依附性, 实施样貌具有多样性, 没有普遍适用的变革方案与策略。因此, 课程变革要求教师能把握新课程被引进的具体的情境, 包括学校所处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 学校组织内部的结构和文化氛围, 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 完成课程计划, 促进学生发展。[1] 课程变革的“情境性”为教师专业学习与发展提供了实践舞台, 使得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寻找、创造, 生成实践智慧, 获得专业发展。

4.课程变革的“生成性”对教师自主学习提出诉求

课程变革的“过程取向”认为课程变革是教师根据既有课程计划, 结合具体教育情境, 不断生成课程内容的过程。实践情境的多样性要求教师不能完全忠实于固有的课程设计方案, 必须根据具体的学校、课堂和学生的实践情境, 对课程设计方案做出调适。教师调适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是带来异彩纷呈多样化课程实施样貌的必要条件, 同时, 校本课程的开发对教师课程开发意识、知识、能力和技术的形成提出了挑战。而专业自主学习与发展使教师专业结构的改善成为可能, 通过自身及交互的学习, 教师专业结构不断得到修正与完善。

二、教师自主学习的组织生态基础

1.校长领导

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 不同领导风格下的领导实践会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与实效。从领导风格来看, 校长可以有教学型领导和变革型领导。前者是建立在工具理性基础上的目标导向领导风格, 强调在知识、技能层面通过制定和设计标准化的教学规范来监督和控制教师的发展;后者是建立在沟通理性基础上的价值附加型领导风格, 强调从情感层面激发教师学习和参与决策管理的主动性, 并营造有利于教师发展的合作与信任的组织文化。[2] 从领导实践来看, 教学型领导在实践中更偏重管理与监督, 校长重视制定教师学习和发展的标准来推动学校教学质量改进。变革型领导在实践中更侧重于对教师内在发展需要和动机的提升, 激励教师挑战和超越自我, 从而获得专业发展。从领导实效来看, 教学型校长领导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外在规范的过程, 受制于校长的监督与控制, 专业发展程度有限;而变革型校长领导下的教师会主动应对外界形势的变化, 创造性学习与发展, 并最终带来学校的变革。

2.组织愿景

组织愿景是组织未来发展状态的“蓝图”, 组织愿景内容的定位和推广影响着组织成员个人的努力方向、行为结果以及组织的发展样貌。首先, 组织是否重视学习, 是否将学习视为教师个人与组织改变现状、自我超越、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将关系到组织成员对学习的认识与态度。其次, 组织愿景在推广的过程中能否将愿景从“蓝图”层面转变为现实, 需要得到组织成员的认同。一个团队的组成就是依靠一个小组的“共同的意愿”, 明确的目标是研究团队存在的最稳定的因素之一。[3] 只有得到认同的愿景才能带来教师工作的激情、能量和兴奋。[4] 一个好的组织愿景应充分倾听教师的发展“声音”, 教师的发展愿景建立在个人价值定位的基础上。不同教师的发展愿景存在差别, 学校组织能否充分了解、认识、分析不同教师群体及个体的发展需要, 并在组织愿景推广的过程中, 通过组织愿景的清晰阐释, 激发教师对组织愿景的热情, 并积极引导教师将组织愿景作为个人发展愿景的延伸, 同时结合个人发展的意愿将组织愿景具体化, 成为对教师个体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和个人意义的指导愿景。组织愿景在教师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起着尊重教师专业发展意愿、引导教师开展有序专业学习与发展活动的关键作用。

3.组织的权力结构

组织的权力结构是由组织目标决定的组织内部权力的分配。目前我国中小学形成了金字塔形态的科层制管理结构, 这一管理结构是建立在法理的权威基础上的组织管理制度, 其根本诉求在于实现最大化的有效统治。其组织特征具体表现在:一是多层级 (学校基本形成了从校长—副校长—主任—年级组长或教研组长—教师—学生多个层级, 信息论的研究表明, 组织层级过多会严重影响知识或信息的传递) [5] ;二是等级制 (下级受到直接主管的控制和监督, 直接主管具有合法的权威。等级制限制了教师横向或纵向间的沟通, 使知识或信息的传递、事务的决策或问题的解决速度、质量受到极大的限制) ;三是集权化 (决策权高度集中在学校的管理层, 教师习惯了对上级命令的依赖与等待, 丧失了参与自身及学校发展决策的话语权) ;四是专门化 (在学校中教师是根据任务分工专精于某个岗位, 履行相应的岗位职责。这种过度的专门化会导致教师工作的懈怠, 不利于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发挥) ;五是官僚化 (科层制的职权等级确定了个人的行政权力和拥有的资源, 这意味着在学校中所处的层级越高, 个人拥有的行政权力越大、资源越丰富, 个人晋升和发展的机会越多。这就会导致学校中教师对行政权力的极度崇拜与追求, 导致专业发展中的“目标置换”;此外, 官僚化还表现在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冲突不断) 。教育教学工作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需要有较大的专业自主权, 以开展教育实验和研究等。而学校的科层化管理中必然突出行政权力的权威, 导致学校中教师的专业权利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发挥, 制约了学校教育教学专业工作的开展。

4.教师文化

加拿大学者哈格里夫斯认为, 教师文化是教师群体所共享的态度、价值观、信念、习惯、假设以及做事的方式等。[6] 教师文化潜在地影响着教师学习行为的发生及其表现, 信念、态度、行为是教师文化的三个重要考察维度, 其中行为是教师信念、态度的集中表现, 外界可以通过考察教师的行为了解、分析、重塑教师不合理的信念和态度。日常工作中, 教师之间缺乏自愿、平等、真诚、有效的合作, 合作更多来自外界行政的压力, 合作形式化。教师之间有效合作行为的不足主要源自中国传统的个人主义发展文化的制约, 个人主义文化持的是一种排他性的独立成功观, 彼此缺乏“共生观念”, “领地意识”、“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限制了教师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虽然教师自主学习强调教师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 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学习是一种孤独的行为。从生态学的意义上说, 完全孤立个体的自我实现是不存在的, 因为个体总是要从外部接受自身所需要的事物, 在个体自我实现的同时, 超越个体体系的外部系统也被实现。[7] 从这个角度来看, 教师学习是一种在共同体中不同主体间的互动学习, 教师之间的异质性是多样化教育意义生成的源泉。

5.组织的管理机制

组织管理机制是从组织制度、措施与手段等方面为个人与组织的发展提供保障。教师发展是在学校组织的具体场域下开展的, 学校组织场域下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行是教师个人与组织发展目标实现的有效保障。组织制度为教师学习提供了规范保障, 制定教师学习规范是为了向教师学习提出目标要求和行为规范, 以此对教师个体的自由、随意、不适宜和无序的学习行为进行有序的引导, 并对教师自主学习活动给予保护, 使与教师学习相关的一切活动有理可依, 有据可查。[8] 组织的沟通机制在于为教师学习提供信息开放与沟通的渠道, 组织成员信息沟通顺畅与否关系到组织成员学习信息的获取, 学习经验的分享与积累、知识结构的更新、思维的碰撞与智慧的生成。组织的转化机制在于将教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让教师体会学习的意义与价值, 体现学习的成就;组织的评价机制关系到组织成员的努力方向和努力程度, 评价机制的有无、评价标准是否清晰、评价时间是否及时都关系到组织成员对学习的态度、体验与投入状态。组织管理机制在于使教师自主学习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三、教师自主学习组织生态环境的构建

教师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既依赖教师个人的“小环境”, 又依赖学校组织的“大环境”。教师个人的“小环境”是教师自主学习的内在根本动力, 学校组织的“大环境”为教师自主学习创设积极的组织生态条件。因此, 教师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一方面依赖于教师个人自主学习意识的觉醒;另一方面学校作为教师自主学习的重要场域, 要从组织愿景与学习文化、组织制度与结构、组织管理层面积极构建以师为本、重视学习、支持学习的组织生态环境, 以有序引导、合理规范、有效激励教师的自主学习。这里重点从组织生态环境构建的视角积极探寻教师自主学习工作方式形成的对策。

1.凝练共同愿景, 营造学习文化

构建学习型组织应成为学校和教师个人的共同愿景。首先, 学校应通过多样化的途径 (口号、纲领、制度、榜样等) 宣传组织愿景, 使教师意识到构建学习型组织对于教师个人与学校组织发展的意义与价值。同时, 充分尊重、广泛交流、认真研究、正确认识教师个人的发展意愿, 在结合教师个人发展意愿的基础上, 将学校组织愿景具体化, 使组织愿景成为具有个人与组织双重意义的共同愿景。共同愿景能够更好地得到教师的认同, 使共同愿景成为教师真心想要的愿景, 而不是接受的愿景。[4] 这样教师才能真正产生学习的欲望与行为, 而不是对愿景做出简单的顺从反应。

学校的学习文化对教师自主学习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学习文化为教师自主学习营造了积极的心理和人际氛围, 这就要求学校领导积极营造重视学习与支持学习的文化氛围。校长要成为变革型的校长, 不仅自身能够主动学习, 成为学习型校长, 而且能够与同事一起学习, 积极为教师营造民主、和谐、互动、共生的学习文化氛围, 尊重教师发展的自主权, 为教师合理表达并践行学习意愿提供多样化的交流平台, 在充分利用学校人力资本的过程中, 通过多主体间的互动与对话, 促进彼此知识结构的改变和智慧的生成。

2.制定学习规章, 调整组织结构

学校在为教师自主学习提供方向引导与组织文化支持之外, 还要制定合理的学习制度以规范和约束教师的学习行为。学习制度的制定主要在学习内容与形式的选择、学习过程的监督与管理、学习量与质的要求方面有一定的要求。通过规章的长期运转, 使教师的学习行为逐渐实现由“外在规训”到“自觉主动”的转变, 帮助教师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当然, 规章的建立也要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 如果在规章的执行中无视人的需要与存在价值, 那么这样的规章也无法得到有效的贯彻与执行。

建立扁平化、网络化、柔性化与民主化的组织权力结构。扁平化意味着组织层级要少, 有助于教师学习需求及时有效地得到反馈与满足;网络化意味着加强组织成员间的纵向与横向的沟通, 使组织成员的学习能得到人际层面的最大化的帮助与指导;柔性化意味着组织成员分工灵活, 根据工作任务的需要可以灵活安排组织成员的岗位与职责, 这有利于教师学习问题的高效解决;民主化意味着采取“自上而下”与“草根”相结合的决策模式, 校领导在认真倾听、平等对话、多方沟通、冷静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学校的发展状况, 引导教师开展有序的专业学习活动。民主化意味着正确认识专业教师的身份与地位, 赋予专业教师正当的决策权和资源的支配权, 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心, 一切行政工作都要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3.建立支持机制, 激励教师学习

学校要制定有效的教师学习支持机制, 以激发、引导、维持、促进教师的学习, 具体而言包括引导机制、对话机制、转化机制和评价机制的建立。首先对话机制表现在多个主体间的互动关系的建立。对话是教育场域存在的重要方式, 通过对话, 教育场域能不断创生出有意义的价值、信念和知识。教师个人也恰恰通过对话, 在与他人的互动中统合“主我”与“客我”, 不断修正和发展正确的自我概念, 表现出适宜的学习目标与行为。其次转化机制表现在为教师“专业学习”搭建实践舞台。并不是教师的所有学习都是有效的, 判断其有效性的标准是看其是否在“专业学习”层面实现了“转化”, 是否在日常的专业实践中实现了“扩展性学习”。[9] 而这种“拓展性学习”的目的聚焦于教师个体的质变。最后评价机制表现在对教师持续学习行为的激发与维持。要建立旨在促进教师学习能力持续提升的发展性评价制度, 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既重视教师学习中的过程性表现, 又重视学习给教师个体、群体、教育实践和学生所带来的质变。在教育实践中要及时有效地运用评价手段对教师的学习情况进行价值判断, 以引导教师持续学习行为的发生。

摘要:课程变革的“常态性”、“情境性”、“问题性”和“生成性”为教师自主学习提供了契机;校长领导、组织愿景、组织权力结构、教师文化以及组织管理机制是制约教师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组织生态基础;凝练共同愿景、营造学习文化, 制定学习规章、调整组织结构, 建立支持机制、激励教师学习是促进教师自主学习组织生态环境构建的关键。

关键词:课程变革,教师,自主学习,组织生态基础,对策

参考文献

[1]彭虹斌, 程红.我国当前课程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 (9) :39.

[2]李晓蕾.促进教师发展的校长领导力研究——以两所初中学校校长为个案[J].教育发展研究, 2012 (4) :70.

[3]吕立杰, 于聪.教师合作团队的结构与方式[J].教学与管理, 2007 (5) :25-26.

[4]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9:216-217.

[5]郭必裕.高校管理权力体系的改革与学习型组织的建立[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 (11) :24.

[6]李霞.信念、态度、行为:教师文化建构的三个维度[J].教师教育研究, 2012 (5) :17.

[7]王凯.教师学习的生态转向及其特征[J].教育研究, 2010 (11) :86.

[8]赵树贤.教师学习的学校管理[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6 (7) :19.

[9]李志凯.教师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及其促进措施[J].继续教育研究, 2009 (1) :77.

组织生态基础 篇2

随着期末的临近,一学期的教学工作也接近尾声了。回顾这学期本学科的教与学,虽然基本上按时地完成了教学计划,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缺点和不足也是不容回避的,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目标完成情况

在教学方面,认真备课、上课是最基本的,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和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课的类型,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做到每堂课都“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反思,前进的时候不忘思索。

同时,课堂的授课过程中,在了解学生原有知识与技能水平的基础上,组织好每一节的课堂教学,合理地安排重难点的讲授以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解决思想上的疑难杂症,提高教学效率。为了使课堂上的讲解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我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互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此外,及时布置与批改作业、课后辅导、听课、评课等工作也同步进行,并借助各种学习渠道广泛收集课堂素材以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在教学成绩方面,依据本学科在开学初制定的教学计划,让学生掌握园林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形式,掌握植物细胞与组织、器官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并学会应用生物学特性对植物进行鉴定与分类,熟悉植物的三大生理代谢过程与意义,了解植物与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学会从化学、生态的角度去联系植物学。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基本上达到了最基本的教学目标,掌握了学习植物及生态基础的方法,自学再生能力得到了某种程度的提高,但由于环境条件的制约,缺乏大环境的熏陶,学生的成绩还参差不齐,具体表现在少数后进生虽然知识上掌握了该学科的相关理论基础,但能力方面还有所欠缺,有待发展与提高,因此整体成绩提高得不快,有些甚至不尽人意,这有待今后工作中不断的探索、借鉴与完善。

二、教师自我发展情况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也随之提高了。为了使教学工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根据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上,按照学校的各项要求,立足现在,放眼未来,提高教师的教以利于学生的学,教师应在自己已有的水平上不断地进步和提高,才能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因此,在教师的自我发展方面,学习新的理念是最基础的内容,也是一种不能中断的学习。在备课过程中,我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不断查阅资料,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并在教学中实施。为了赶上时代步伐,我在讲授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还经常上网查阅资料,了解现代生物学新成果、新观念。但由于初上讲台,教学技能与策略都不够熟练,所以这方面得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取长补短的同时,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三、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现在班级存在的问题是后进生的学习,没兴趣、听不懂、不想听是他们普遍表达的观点,如何培养后进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成绩是耽误之急,也是一个长期的工作。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缺,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矩阵“需要组织生态要素支持 篇3

早年国内企业大多“功能式”组织架构,其特点是层级分明、强调部门和属地化管理,优势在于管理集中化、体系稳定,但是当企业规模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其官僚作风盛行,机构臃肿、对市场反应缓慢等大企业病也会应运而生。为治病健身,很多企业抓取了“矩阵式”组织架构这剂药方。但正如我们在“明悦集团公司”这个案例中看到的一样,如果药不对症,“矩阵式”组织架构这剂药方的毒副作用还是蛮大的。

“矩阵式”组织架构的特征是管理功能集中化,按产品划分事业部,共享市场、销售和供应链体系,其优势在于可以有效地降低运营成本、在销售和供应链方面形成规模优势、有利于通过各事业部增加对客户的关注度和对市场应变的灵活度;其劣势在于盈亏分散,易导致实际的不分享,事业部和职能部门之间职责界限不清。而且,“矩阵式”这种组织架构对流程、分工、工作目标的明确性、KPI(关键业绩指标)、团队合作的组织文化、职业化的经理人等生态要素要求苛刻。从IEM自身组织发展的经验来看,正是因为在这些要素上得分较高,“矩阵式”组织架构才发挥出了推动企业目标达成的作用。

反观“明悦集团公司”这个案例,自新官上任不久推出“华悦事业部”的改革计划后,沈溪澄就开始与集团“矩阵式”组织架构下的各个条线发生了持续不断的碰撞。首先是“地方诸侯”不买账,因为新的事业部对各分公司根本没有利益平衡点,而且还有明显的“欲取而代之”之势;然后是强势的职能部门发难,IT采购受挫于IT部长的一己私欲,品牌推广策略搁浅于不同的营销理念之争;跟着是其他事业部,对于身边突然多出的这个“兄弟”,大家明显地没有帮衬的动机,即使沈溪澄求到了门口也是一副“打酱油”的姿态……财务总监“诸侯割据”、“各职能部门和事业部之间互相牵制”、既有“想做事情的人”也有“老板的亲信”…一根植于这样一个企业生态系统中,“矩阵式”组织架构只会变成“蛛网”,让“想做事情的人”处处受到牵制。

村落生态基础设施研究 篇4

生態環境建設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必要手段,是新農村建設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農村全面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村落生態系統的狀况直接影响城市生態系統的運行,應作爲一個相對獨立的開放系統進行研究。村落生態系統的正常運行是城市生態系統正常運行的前提,村落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是城市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的基礎(1)。

村落生態基礎設施是村落生態系統及村落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内容,集中體現了維護健康、完整、持續的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意義。加强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的研究,對于提升村落人居環境和區域生態環境建設,以及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目標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二、村落生態基礎設施概念、内涵及特徵

生態基礎設施(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EI)是近年來在景觀生態規劃、生態經濟研究、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化城市建設等領域出現的一個新概念。生態基礎設施是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在實際物質空間環境中的具體體現,是實現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自然生態恢復和維護手段。生態基礎設施的概念不斷拓展,在生態學、景觀生態學、城鄉規劃學、生態經濟學、生物保護學、生態工程學等諸多學科都有涉及。基于跨學科領域的研究,生態基礎設施思想具有豐富的内涵和意義(2)。

綜合關于生態基礎設施的相關研究,并結合村落生態系統特點和村落發展要求的具體内容,本文認爲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的概念,即“村落範圍内,具有自然生態功能的、村落和城市可持續發展所必須依賴的村落生態生産性土地等自然生態要素”。

村落生態基礎設施既是村落居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生態基礎,又是城市得以正常運行的生態基礎;既爲村落居民提供自然服務,又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提供自然服務。村落生態基礎設施包括村落範圍内的各種生態生産性土地,如自然或人工林地、農田耕地、草地、河流濕地、海岸灘塗、村落建成區内的各種緑地和水體。這些村落生態基礎設施應該能够有效聯系,并形成一個完整的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系統。村落生態基礎設施衹有作爲系統、有機的整體,才能發揮整體功能,更好地發揮其應有的生態基礎作用。

從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的概念可以看出,村落生態基礎設施具有以下特徵:

其一,突出了生態生産性土地重要性,使村落自然生態土地擺脱了衹是作爲初級生産者來提供初級農副産品的從屬地位的尷尬境地,而上升到了基礎設施的高度;其二,强調了村落範圍内各種生態生産性土地之間的有效連接,以及村落生態基礎設施作爲一個有機系統的特徵。

三、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研究模型及計算

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的研究包括研究指標體系的建立、指標權重的計算、研究模型的建立、研究等級劃分標準的確定及研究結果的分析。

1. 研究指標體系的建立

目前,國内外的相關論著主要集中在城市生態基礎設施概念和内涵的討論上,對生態基礎設施的考核及評價指標的研究很少,對于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的研究更是鳳毛麟角。由前文所述定義,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研究的指標體系也可以歸納到村落範圍内的各種生態生産性土地的範疇,但同時也有其自身特點。它更强調自然生態服務功能,包含了村落自然環境、村落耕地系統、村落草地系統、村落林地系統、村落水域系統以及村落建成用地系統等6個系統和26個研究因子,采用定量指標與定性指標相結合的方法建立。本文根據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的内涵和人類活動對村落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影响,參考國内外公認的生態村與生態基礎設施相關的各項研究指標,本着綜合性、代表性、層次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等原則,從村落所依賴的自然環境系統出發,以村落生態承載力計算爲依據,綜合其他村落生態環境的研究結果,提出研究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的指標體系(表1)。在指標體系中,村落自然環境反映村落生態基礎設施所處自然環境狀况,其餘5個系統反映各種生態生産性土地提供的各種自然生態服務狀况。

2. 研究指標權重的計算

由于各指標因子在指標體系中的貢獻不同,對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的影响程度有所差异,爲了區分其對系統影响的差异性,本文采用層次分析法(簡稱AHP法)來確定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研究指標體系的權重。按照指標體系確定的層次結構,根據AHP法要求,咨詢有關專家意見,構成判斷矩陣,獲得各層次指標的權重值(3)。

以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研究體系的系統層爲例,經過評判後,對結果算數平均,形成如下矩陣,見表2。

用方根法計算步驟如下:

故判斷矩陣具有滿意的一致性,求得的權重=[0.03130.3206 0.0599 0.3206 0.1338 0.1338]T有效。

各研究因子指標權重的計算與要素指標權重計算方法一致,其結果如下:

村落自然環境因子權重=[0.25 0.25 0.5]T;

村落耕地系統因子權重=[0.5579 0.2495 0.09630.0963]T;

村落草地系統因子權重=[0.5 0.1667 0.16670.1667]T;

村落林地系統因子權重=[0.4167 0.0833 0.41670.0833]T;

村落水域系統因子權重=[0.4167 0.0833 0.41670.0833]T;

村落建成用地系統因子權重=[0.2862 0.04450.2862 0.1129 0.1129 0.1129 0.0445]T。

3. 研究模型的建立及計算

在建立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研究指標體系的基礎之上,結合相應的研究標準,對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的各項因子進行評判。判斷標準采用五個等級,即分别對應:4-5,3-4,2-3,1-2,0-1。確定各項因子的評判分值後,采用多因子綫性加權函數進行計算的方式,建立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研究模型:

其中:P爲總得分;Ci爲單項指標得分;Mi爲單項因子指標權重;Bj爲研究系統指標權重;m爲研究系統指標個數;n爲單項因子指標個數(3)。

本文研究的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研究指標體系中,n爲單項指標個數,取26個;m爲研究系統指標的個數,在本指標體系中,取6個;本研究滿分爲5分。

4. 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研究等級劃分

爲對村落生態基礎設施進行分級對比研究,根據相關資料,按上述公式即可計算得出各級指標評價結果,再進一步對綜合指數進行分級,以確定村落生態基礎設施質量優劣狀况。參考國内外相關研究及各種綜合指數等級方法,本文確定了一個5級等級標準,即把[0,+5]區間分成5個區間,并給出相應的等級特徵描述(表3)。

四、實例研究

本文選取遼寧省葫蘆島市東窑村爲研究對象,運用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研究方法,對該村落的生態基礎設施進行實例研究。

1. 村落概况

東窑村隸屬遼寧省葫蘆島市龍港區雙樹鄉,距市區20km,北靠丘陵山地,東臨遼東灣。全村820户,2 300人。全村陸地面積約631hm2,其中耕地267hm2、林地124hm2、草地163hm2、建成用地約77hm2;全村海域面積約爲2 074hm2,其中灘塗133hm2。村落全境平原占陸地面積的80%,河流占5%,坡地占15%。

2. 村落生態承載力狀况

根據筆者的相關研究,該村落2008年生態承載力狀况如下。

人均生態足迹需求爲(hm2/人):耕地0.52694,草地0.03572,林地0.00110,化石燃料用地0.51462,建成用地0.17097,水域0.08575,人均生態足迹1.3351。

人均生態容量供給爲(hm2/人):耕地0.5272,草地0.0069,林地0.1270,化石燃料用地0,建成用地0.1521,水域0.3697,人均生態容量1.1829,可利用的人均生態容量1.0410。

人均生態赤字(hm2/人)爲0.2941。

該村落各項生態生産性土地的生態赤字或盈餘(hm2/人)情况如下:耕地+0.00026,草地-0.02882,林地+0.1259,化石燃料用地-0.51462,建成用地-0.01887,水域+0.28395(注:生態赤字爲-,盈餘爲+(4))。

3. 計算研究結果

根據計算模型,最終確定葫蘆島東窑村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研究單項指標得分(表4)。即東窑村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研究計算結果如下:

東窑村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總體3.4071;村落自然環境3.7500;村落耕地系統3.3653;村落草地系統2.5003;村落林地系統3.6666;村落水域系統4.50000;村落建成用地系統2.1131。

4. 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研究結果分析

東窑村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總體得分爲3.4071。依據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研究等級劃分標準,該村爲2級,即研究對象具有一定的生態基礎設施生態服務功能,能够對村落及周邊地區的生態及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必要的生態物質基礎和保障。

從各系統單層權重的計算結果來看,得分最高的爲該村村落水域系統,得分爲4.5000。依據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研究等級劃分標準,該項等級爲1級,這與該村落範圍内的水域所處的生態及生産能力狀况是吻合的。村落依靠臨海地域優勢,充分發揮海洋經濟作用,以捕撈、養殖及旅游服務業爲重要經濟來源,不但體現了海域的生態生産功能,其生物多樣性保護、氣候調節、娱樂休閑等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的生態服務功能也得到較好的利用。

其次是村落自然環境、村落林地系統和村落耕地系統,分别得分3.7500、3.6666、3.3653。依據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研究等級劃分標準,這3項等級均爲2級,反映出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的基礎條件較好,具備建立具有完善生態服務功能的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的自然物質基礎條件。

在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研究指標系統層中,村落草地系統和村落建成用地系統的得分最低,分别爲2.5003和2.1131。依據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研究等級劃分標準,這3項等級均爲3級。村落草地系統的自然狀况較差,導致其生態服務功能較差。建成用地系統得分最低,説明在人爲成分最多、受人類行爲幹擾最大的系統中,其内部各組成要素因子的狀况不利于該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的生態功能的發揮,甚至有阻礙其功能發揮的負面作用。

五、結語

本文通過構建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研究指標體系,確定指標權重,建立模型及研究結果等級劃分標準,并應用于東窑村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的研究中。其結果證明此研究過程具有較强的可操作性和實用價值。但在運用AHP法建立判斷矩陣時,相對重要性的確定仍存在一定的主觀因素。所以結合實際問題,改進研究模型以提高研究結果的客觀性和準確性是今後需要解决的課題。對于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研究指標體系,目前還處于摸索階段,其理論和方法還很不成熟,很多問題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和解决。本文嘗試以具體村落爲研究對象,對其生態基礎設施狀况進行研究,以此探索我國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的研究方法,以期爲我國的新農村規劃建設和農村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依據。

摘要:面对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本文提出村落生态基础设施的概念及研究方法,建立研究指标体系,运用AHP法计算指标权重,确定研究等级划分标准,并通过具体实例加以验证,以期为我国新农村规划建设和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村落生态基础设施,指标体系,模型,计算,实例验证

参考文献

(1)参见:王智平,安萍.村落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特征.生态学杂志,1995(1):43~48

(2)参见:俞孔坚,李迪华,潮洛.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大景观战略.规划师,2001(6)

(3)参见:李德清,崔红梅,李洪兴.基于层次变权的多因素决策.系统工程学报,2004(3):258~263

组织教学活动构建品德生态课堂 篇5

一、组织有效活动,将课堂变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场所

传统的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只处于倾听的地位,教师讲得疲惫,学生听得厌烦,品德教育课教学目标达成度不高。鉴于此,笔者在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有所悟、有所得。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也是一种教学资源。开展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活动,需要教师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构建学生为主体的生态课堂。例如在学习《心中有祖国》一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现我国辽阔的版图,并且播放《大中国》流行歌曲,师生一起齐声高唱。整个课堂充满了温馨的氛围。接着教师通过教材及相关学习资料,让学生阅读,了解我国不同地域不同风土人情,了解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然后围绕我国的人口、面积、物产、地形、民族等方面的知识,教师组织了课堂抢答比赛。小学生表现欲及求知欲强烈,在比赛中表现特别踊跃。在抢答比赛中,掌握了所学知识,达成了教学目标。这种活动之所以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根本原因在于它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全员参与,热情高涨,在比赛中能够主动学习,既掌握了知识,也提升了自主学习、探究能力。

二、组织有效活动,要实现课堂的互动与交流

实现课堂上学生的互动与交流是组织有效活动的必要条件。教师要克服那种单一的教师讲解提问的教学模式,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互动与交流中掌握知识,提升素养。例如,在教学《大家都是好朋友》一课时,教师以一首《愿友谊地久天长》歌曲导入,让学生讨论“同学之间应如何和谐相处”。然后让学生找同伴的优点,把同伴的优点写在纸条上,与同伴进行交流,使学生们认识到,每个同学自身都有优点与长处,只要同学之间相互尊重,就会在日常生活中和睦相处。在学习《我们是一个集体》一课时,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作为一个班级,为什么要有班规班法?然后教师用大屏幕出示了一幅挂图:鱼缸里有几条金鱼,在水中游来游去,可是有一条金鱼因为过于调皮跳出鱼缸之外,因为缺水而窒息。教师让学生以“纪律与自由”为题,结合图画展开讨论。有的同学认为鱼群在鱼缸是一个集体,这个集体需要纪律的约束,如果脱离了集体,去争取所谓的自由,就不会取得成功。接着,教师在课堂上组织了关于纪律与自由的辩论赛,把学生分为两大组进行辩论,进一步使学生明确纪律与自由的辩证关系。这种课堂互动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在探究、交流中提升了学生的认识,强化了对学生纪律观念的教育。

三、组织有效活动,让思品教育走向生活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要遵循与生活结合的规律,教师的教学形式与内容必须贴近学生生活特点,重视生活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例如,在教学《幸福家庭伴我成长》一单元时,教师对教材进行了整合,对学生进行了“孝敬父母”的教育。布置学生为父母制作生日卡片,上面写上自己对父母的祝福,回家送给父母,这种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品德教育就是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从日常具体的点滴小事做起,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只有使思想品德教育贴近生活,才能强化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而通过道德实践,学生的道德观念才能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行为与道德习惯。例如,笔者为了培养学生热爱父母的良好品质,每逢“父亲节”与“母亲节”,都要学生回家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且以“今天我当家”为题,开展道德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回家做家务,做一些诸如擦地板、整理房间等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动,体验父母的辛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教师还要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开展一些道德实践活动,例如,在“老人节”到来之际,引领学生走进本地敬老院,为老人打扫卫生、拆洗被褥,表演精彩节目。通过一系列道德实践活动,真正使学生“化德为行”,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循环经济理论基础是生态经济 篇6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 以“三R”为原则 (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1cycle) ;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载体;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 达到实现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既有紧密联系, 又各有特点。

从本质上讲循环经济就是生态经济, 就是运用生态经济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也称为绿色经济。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为:资源利用-绿色工业 (产品) 资源再生的闭环式物质流动, 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的利用。循环经济指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再生资源;能源包括能源 (如煤、石油、天然气等) 和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绿色能源。注重推进资源、能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和推行清洁生产, 以便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循环经济理论基础是生态经济理论。生态经济学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 经济学原理为主导, 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 运用系统工程方法, 从最广泛的范围研究生态和经济的结合, 从整体上去研究生态系统和生产力系统的相互影响、制约和作用, 揭示自然和社会间的本质联系与规律, 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 高效合理利用一切可用资源。生态经济就是一种尊重生态原理和经济规律的经济。它要求把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其依托的生态环境作为一个统一体, 经济社会发展一定要遵循生态学理论。生态经济强调要把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多种组成要素联系起来, 进行综合考察与实施, 要求经济社会与生态发展全面协调, 达到生态经济的最优目标。

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主要区别是:生态经济强调的核心是经济与生态的协调, 注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 强调宏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物质循环应用, 强调循环和生态效率, 资源被多次重复利用, 注重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本质上是相一致的, 都是要使经济活动生态化, 坚持可持续发展。

二、物质循环是生态经济的基本功能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理念的产生和发展, 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认识和反思的结果, 是人类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中陷人资源、环境和生存危机深刻反省自身发展模式的产物。由传统经济向生态经济、循环经济转变, 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的必然选择。客观的物质世界, 是处在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中, 物质循环是推行一种与自然和谐发展、与新型工业道路要求相适应的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态经济的基本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两大基本功能, 是处于不断转换中。循环经济要求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优化环境, 在物资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 使生态经济原则体现在不同层次的循环经济形式上。

循环经济在发展理念上要改变重开发、轻节约, 片面追求GDP增长;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扩张、轻内涵提高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把传统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 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经济。既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和污染治理模式, 又是经济发展、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一体化战略。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推行的主要理念:

一是新的系统观。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都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要求人类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 不能把自身置于这个大系统之外, 而是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 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要从自然—经济大系统出发, 对物质转化的全过程采取战略性、综合性、预防性措施, 降低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过度使用及对人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使人类经济社会的循环与自然循环更好地融合起来, 实现区域物质流、能量流、资金流的系统优化配置。

二是新的经济观。就是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规律来指导生产活动。经济活动要在生态可承受范围内进行, 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循环是恶性循环, 会造成生态系统退化。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 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发展。循环经济是用先进生产技术、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和共生链接技术以及废旧资源利用技术、“零排放”技术等支撑的经济, 不是传统的低水平物质循环利用方式下的经济。要求在建立循环经济的支撑技术体系上下功夫。

三是新的价值观。在考虑自然资源时, 既视为可利用资源, 又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 既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 又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维系和修复能力, 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发展时, 既考虑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 又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是新的生产观。就是要从循环意义上发展经济, 用清洁生产、环保要求从事生产。其生产观念是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 尽可能节约自然资源, 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要从生产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 使每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少投入、少排放、高利用, 达到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上游企业的废物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 实现区域或企业群的资源最有效利用。

五是新的消费观。提倡绿色消费, 就是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是一种与自然生态相平衡和节约型的低消耗物质资料、产品、劳务与注重保健、环保的消费模式。在日常生活中, 鼓励多次性、耐用性消费, 减少一次性消费。这是一种对环境不构成破坏或威胁的持续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 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

三、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在于加速经济转型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理念和模式, 因此, 发展的关键在于加速经济转型。要按照生态经济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从传统的资源依赖过量消耗型、粗放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 向资源节用循环型、集约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就是转变到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模式上来, 进入到经济结构调整中, 以“协调、减量、循环”为主要手段, 落实到各个环节, 达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实现经济转型, 制度环境与政策条件很重要。要完成经济转型必须建立一整套新的经济制度体系, 包括产权、价格等基础性制度, 生产、采购、消费和贸易等规范性制度, 财政、金融、税收和投资等鼓励性制度, 国民经济核算、审计和会计等考核性制度。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 规范引导经济运行。体制、制度、机制没有根本改变, 经济增长方式是难以转变的, 更谈不上经济转型。此外, 国家经济综合部门要制定产业政策, 鼓励发展资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要利用国债等渠道进行投资引导, 在各行各业促进形成循环型清洁生产环节;要运用财政、税收手段鼓励企业积极开展节约资源和废弃物循环利用, 对生产再生资源的产品实施税收优惠政策。要积极运用价格杠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合理调整资源型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 完善自然资源与再生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解决价格障碍。建立健全生态与环境保护和资源补偿机制, 充分发挥各种杠杆的调节作用。

组织生态基础 篇7

退耕还林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关系到百姓的生活以及未来的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发展。由于当前生态环境的恶化情况越来越严重, 实施退耕还林是很多地区维持社会与自然平衡的重要举措。退耕还林使得农民的耕地面积减少, 恢复了森林面积, 恢复了生态环境, 但为了要发挥生态环境的经济效益, 还需要加强对各项产业的发展, 在退耕还林过程中要注重生态补偿, 应该要根据农户的意愿进行退耕还林, 要对退耕还林的成本进行管理, 使得农民能够从退耕还林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促进生态与产业的双重发展。

2 退耕还林的作用以及生态补偿

退耕还林是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在退耕还林的过程中, 农民的耕地面积虽然有所减少, 但森林面积有所增加, 对于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很大的作用。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 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 改善了生态状况, 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使得农民能够尽快脱离贫困线。同时, 退耕还林工程的不断推进, 也提高了百姓和干部的生态保护意识, 使得群众能够更好地领悟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具体说来,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 主要有几个方面的作用。

(1) 增加了森林覆盖率, 退耕还林是将农业用地、荒地等栽种树木, 实现森林还原目的的一个举措, 通过这项举措, 增加了森林覆盖率。

(2) 有助于改善气候。森林对调节气候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退耕还林增加了森林面积, 对于调节气候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带动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由于农民的耕地被收回, 因此使得很多农民开始外出务工, 对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4) 农民逐步走向精耕细作, 退耕还林之后还后续发展了一些其他的产业, 这些产业都需要相应的技术, 通过对农民进行培训, 使得农民掌握了更多先进的技术, 从而实现精细化耕作, 提高了农产品的价值, 促进农民收入水平的提升。

由于退耕还林实施的时间还不够长, 还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退耕还林的生态补偿就是一个问题。生态补偿又被称作是环境服务支付或生态效益支付, 生态补偿是一种能够保证环境服务供给的自愿交易机制, 指的是环境服务的受益者向支付者提供直接的、合约性和条件性的付费, 以交换他们采取能够确保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的行动。当前关于退耕还林过程中的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还有待提高, 我国关于这些机制的研究内容还比较落后, 因此在退耕还林、森林保护以及产业发展的过程中, 往往就很容易受到较大的阻碍。

3 退耕还林的生态补偿机制

3.1 基于成本的生态补偿

生态补偿标准应该要保护提供者的成本的充分补偿, 也就是说, 由于退耕还林使得农民的耕地面积减少, 而农民的生活需要成本, 所以在退耕还林的过程中, 应该要使经济补偿与被退耕地的实际产出相吻合, 以农民机会成本的具体损失来确定补偿标准, 同时还应该要考虑到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成本。以某地退耕还林的补偿为例, 某地以前主要是种植玉米的, 在不退耕的情况下, 平均单产为每年每公顷4853.40kg, 按照玉米的市场价格, 折算成现金收益为每年每公顷3397.14元, 而当前的平均单产为每年每公顷6376.65kg, 现金收益为每年每公顷7760.35元。当前的补偿政策主要是以直接经济损失或者机会成本作为依据的, 在这种补偿政策下, 每年每公顷的补偿标准是3450元, 这个补偿的数目对于退耕还林的初期而言, 基本可以弥补机会成本3397.14元, 但是与当前的机会成本比起来却相差很多, 因为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原来的补偿标准已经不能弥补当前的机会成本了。所以, 退耕还林的补偿标准应该要实现随时更新, 根据当前的生产生活水平, 对退耕欢乐的生态补偿机制进行调整, 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活要求。另外, 对着退耕还林逐渐进入成熟期, 对森林的管理以及维护也会产生更多的成本, 比如林地的除草、病虫害防治、施肥、林木的修剪、间伐等工作, 都需要一定的物质以及劳动投入, 当前退耕户的平均维护成本为每年每公顷1224.90元, 事实上还是由农民承担了这一部分成本。

3.2 基于农民意愿的生态补偿

在退耕还林过程中, 往往有可能会遇到农民不愿意配合退耕还林工程的情况, 这种时候, 农民对自己的耕地实施的保护行为也需要纳入到生态补偿的考虑范围中。农民如果不是自愿参与到退耕还林的过程中, 则政府还应该要给予农民的自主意愿的补偿。根据退耕还林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 要给农民群众不同的补偿标准, 尽可能使得这部成本的增加不会影响到退耕还林之后的整体收益, 使得退耕还林的指出与实际产出能够保持一定的平衡, 并且建议农民能够更多地自愿地参与到退耕还林的过程中来。

3.3 基于生态价值的生态补偿

在退耕还林的过程中, 生态价值也是影响生态补偿标准的一个因素, 合理地考虑到生态服务价值, 可以更好地确定生态补偿标准。以某地区为例, 退耕还林为当地带来的生态服务价值总额为327048137元, 当年的退耕还林面积为30738hm2, 则退耕还林的平均生态价值为每年每公顷10639元。由于不同地区的退耕还林产生的生态服务价值不同, 有的地区产生的价值较高, 有的地区产生的价值相对较低, 因此不同地区的退耕还林所带来的平均生态价值是不同的。一般说来, 中西部进行退耕还林所带来的生态效益和明显, 但是其平均价值不如东部地区高, 这与气候、地理环境、人为因素等多个方面都有关系。各地在决定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补偿标准的时候也应该要根据当地的生态价值进行综合讨论。

4 结语

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 退耕还林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途径。为了确保农民的收入水平和农村经济水平得到提升, 需要加强退耕还林的生态补偿。在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机制的制定过程中, 要考虑多方面因素, 比如农民的意愿、生态服务价值等, 从而使得退耕还林的生态补偿更为合理。

摘要:指出了退耕还林是促进生态平衡的一个重要途径, 随着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当前各地都在积极实行退耕还林策略, 对退耕还林的生态补偿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旨在促进退耕还林及其后续产业的发展, 实现退耕还林与生态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退耕还林,生态补偿,问题,策略

参考文献

[1]喻永红.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标准研究综述[J].生态经济, 2014 (9) .

[2]韩洪云, 喻永红.退耕还林生态补偿研究——成本基础、接受意愿抑或生态价值标准[J].农业经济问题, 2014 (8) .

浅谈网络生态系统健康的基础 篇8

关键词:网络生态系统,健康,基础

1 安全网络生态系统概述

我们当前的网络空间安全能力是自然分布的, 私营部门和各级政府存在各种大量的专长。诸如漏洞扫描器、入侵检测系统和杀毒软件等安全产品并不交换数据, 安全政策不一致。相互竞争的制造商开发这一技术, 没有共享信息或确保协调性反应的动力。结果产生的环境就是安全产品保护的是单一团体、单一用户或者甚至单一用户的一个方面。相互防御几乎就是碰巧。

网络生态系统是全球性的, 包括政府和私营部门的信息基础设施;各种互动的人、程序、信息和通信技术;影响网络安全的条件。根据这一设想, 各种参与者能够尽快实时的协作起来, 共同预测、阻止网络攻击, 限制其传播速度, 减少危害, 尽快将网络生态系统恢复至可信状态。为实现这一未来, 安全能力必须被嵌入在网络中的各种设备内部, 它允许在设备内或设备间采取一些预防性和防御性行为, 防御能力分布在所有网络生态系统的参与者之中;而近似实时的协作防御能够实现, 得益于设备的内嵌互操作安全能力, 以及可信信息交换、配置策略共享等因素的组合。

对于健康的网路生态系统, 各类参与者能够在遭受攻击后广泛、有效合作, 反应敏捷, 快速恢复。如果有了安全协作机制、通用策略、预定义的措施、标准的信息交换机制, 以及健康的网路参与者, 健康的网络生态系统就可以抵御所有已知的和新兴的网络攻击, 改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可靠性和适应性, 更好地保护隐私、商务及政务活动。

2 网络生态系统健康的三大基础

2.1 基础一:自主化行动

自主化行动是针对网络攻击所需要采取的策略, 包括了决策和行动。自动化将人类解放出来去做他们做得更好的事情——思考、提问和对复杂情况做出判断。自动化使得网络防御响应速度接近网络攻击的速度, 有了这种快速响应能力, 网络安全技术人员就能更好地适应入侵者的攻击行动周期, 从容应对网络攻击。此外, 自动化可以使采用和适应新的或经过验证的安全解决方案更加容易。

一个健康的网络生态系统可能采用固定的局部防御自动化策略, 并被活动的和全局性多层级的防御所支持。这样的一个策略可以使网络生态系统在应对网络攻击的同时, 维持自身运行, 支持正常业务开展;此外它可以使网络生态系统不断强化自己以预防网络本身的“免疫性疾病”。

除了跨级别设备间通告和反应同步之外, 每个级别的设备还应具有同步分析能力。例如, 所有用户级设备可以共享安全策略和资源分析结果汇集, 所有机构网络级设备也可以如此。因为, 一个机构网络可以与商业企业网络、政治团体网络或某地区网络、甚至全世界互联网络环境共享信息、协调活动和同步ACOA。

2.2 基础二:互操作

互操作性允许由策略定义网络区域而不是由技术来约束, 并允许网络成员在自主化的社区防护上进行无缝和动态协作。互操作促使了一般作战图片与形式警觉共享的出现和迅速传播。新型情报技术的创造 (比如融合传感器输入) , 加上同时在人机两个层次的快速学习, 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网络生态系统。

遗憾的是, 目前在的网络安全方面, 许多可用的设备 (例如防火墙、文件完整性检查、病毒扫描、入侵检测系统、恶意程序防范软件等) 都独立运行, 并使用既不交换数据也没有一致性的安全策略。在这些设备中, 可能每一个都是由不同的甚至是互为竞争对手的厂商开发, 没有遵守国际公认的开放标准。另一方面, 相关标准尚未成熟。因而, 在今天的网络生态系统中, 协作是可以做到的, 但是难度很大。我们必须到达成共识, 对于横跨设备、人员和组织的协作来说唯一的障碍是选择实施的政策。

2.3 基础三:身份认证

身份认证应确保网络在线事务处理是可信的、安全的。几乎每一个在线事务都涉及网络上的各种资源和参与者。身份认证应以一种不泄露个人隐私的方式, 确保参与者的身份是可信的。对于健康的网络生态系统, 身份认证不仅限于网络用户, 还包括网络中的各种设备和参与者 (例如计算机、软件、信息) 。由于通信和内容属性是安全决策的关键要素, 身份认证对网络防御至关重要, 同时也是网络防御其他许多功能的基础。

在健康的网络生态系统中, 信息发送方和接收方应相互知晓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但在必要的时候要执行可信的匿名交易。消费者可以判断服务者及其服务的可信度, 服务者可以确认消费者是否有权访问相关信息。身份认证机制能有效防止身份盗窃和欺骗, 同时成本合理, 易于使用和管理, 可扩展, 易互操作。

常用的身份验证技术依靠 (1) 你所知道的东西 (如密码) , (2) 你所拥有的东西 (如数字凭证) , (3) 你自身的东西 (如生物识别) 。这些技术在影响安全强度、成本可接受的程度、易于使用和管理性、可扩展性、以及互操作性方面都各有特色, 重要的考虑因素包括易于集成到新出现的和已部署的设备及应用软件中, 以及便于进行跨网络和组织的交换与联合。

遗憾的是, 在当今的市场上, 系统开发商和业主找不到几个技术能实现所有五个业务目标。通常的办法是划分企业功能和用户人群以控制和改变目标从而得到优化。这就形成了多种认证技术的复杂景观:有限的互操作性, 脆弱的安全接缝以及企业或组织系统变革的障碍。

一个健康的网络生态系统可具有基于标准的身份验证技术, 更加全面地实现所有五个业务目标。近期将发布用户指南, 评价相关技术, 帮助系统开发商及用户做出技术选择。对于自动化网络防御, 一个健康的网络生态系统应具有强大的基于标准的设备验证, 包括小型的和通常由无线设备组成的大规模可伸缩的网格。

浅谈林业产业集群的组织生态系统 篇9

林业产业集群是相互联系的多个林业企业的集合体, 与生物种群极为相似。林业产业集群由一定的种类组成, 有一定的内部结构关系, 有一定的资源共享性, 拥有一定的集群环境, 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产业集群的本质是同一区域中由同一类企业以及相关配套服务企业及组织之间的合作共生所组成的集合体。

2 林业产业集群组织生态系统的内涵与特征

2.1 林业产业集群组织生态系统的内涵

产业集群是一个由多种环境要素组成的有机复杂体, 每种环境要素都不同程度地对集群的发展起着推动和制约作用。这些要素与集群及构成主体一起构成了以持续发展过程为中心的具有特定的内部结构、功能机制和作用表现的产业集群组织生态系统。

林业产业集群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各产业之间相互有规律地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经济结构中元, 它是一种产业种群生态系统, 通常包含至少一个主导产业, 还有与之相互配套、相互支持的关联产业, 这些产业在特定区域范围内, 相互依存, 相互依赖, 集群成员通过复杂的群内关系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林业产业集群组织生态系统是由顾客、市场、产品或服务、经营过程、组织, 利益相关者、社会价值和政府政策等利益相关方组成的价值交换和利益相关的复杂系统。林业产业集群系统的运行过程实际上是系统中各利益相关方通过组织和市场进行的价值交换过程, 组织和市场既是这种价值交换的平台和媒介, 也是实现系统中各方的利益的具体形式。组织与市场从群体的本质上说是生态型的, 它们与人口———经济环境、技术———自然环境、政治———法律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环境密切相关, 并且受环境变迁的影响而演化。因此无论从系统内部构成的角度上, 还是从其运行的机制的角度上考察, 都可以将林业产业集群系统看成是一种生态系统。

2.2 林业产业集群组织生态系统的特征

2.2.1 动态性。

产业集群组织生态系统始终与经济系统、政治系统、教育系统、科技系统、文化系统等存在着不同形式的互动联接, 吸收这些系统提供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因子, 不断优化集群生态系统的结构型态与功能机制, 通过输出相关产业的产品、技术和服务, 不断适应和满足外部市场需求及变化, 进而对外部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2.2.2 区域性。

表现为产品区域特色化和服务区域特色化。区域特色是区域专业化形成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它既可以优化集群内部各主体之间的关系结构, 也可以提高集群外部适应能力、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

2.2.3 网络性。

在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内部, 存在诸多相互间具有关联性又各自独立的企业和组织机构, 这些构成要素聚集并形成特有的“生境”, 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是一个交易网络、技术网络和社会网络相互交织的网络化系统。

2.2.4 调节性。

为了保待内外环境及相互关系的平衡,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需要在内部层面上合理协调要素结构关系, 有效搭配要素组分, 在外部层面上优化整合与外部环境的物能输出, 增强动态适应能力。

2.2.5 延续性。主要表现为技术的延续性和专长的延续性。

3 林业产业集群组织生态体系构成及其结构

3.1 林业产业集群组织生态体系

林业产业集群除包括林业企业的聚集外, 还包括市场中介如行业协会、培训机构等, 以及金融机构、大学和科研机构、地方政府和各种环境因子等, 实质上已构成一个完整的组织生态系统, 称为“林业产业集群组织生态系统”。

企业集群系统分为核心要素系统、支持要素系统和环境要素系统。核心要素系统包括供应商、竞争企业、协作企业和客户四个因素, 它们之间通过产业价值链、竞争———合作或其他内部联结模式实现互动;支持要素系统是指为集群的核心要素提供网络资源和基础设施, 如知识、技术、人力、信息等生产要素的支持;环境要素系统指集群系统所处的地区和行业的宏观环境, 包括国家、地方政府的法规、政策;社会文化环境、自然资源环境和外部市场环境等, 其职能或通过不断完善支持要素系统。

3.2 林业产业集群组织生态系统

林业产业集群组织生态系统的结构关系可以概括为:核心要素系统是集群创新系统的最核心的部分, 供应商、企业和用户之间通过产业价值链、竞争合作或其他内部联结模式实现互动, 构成一个密集的企业关系网络, 包含垂直关系网络和水平关系网络两部分;支持要素系统部分主要是为核心要素系统提供有力支持的价值网络, 不仅为集群成员企业提供格式化的、一般性的科学知识, 还负责协调集群成员之间的联系, 促进成员之间的相互联结和支持;环境要素系统, 或直接通过有关规制的建设, 或通过其他间接的作用方式, 影响着核心要素系统的行为和相互联结方式, 实现集群区域创新。

3.3 林业产业集群的组织生态链

产业集群生态链是聚集企业向用户提供服务的新的商业模式, 与传统商业模式不同的是, 它向用户提供服务的不是一个企业, 而是几个具有互补性的企业联合起来, 形成一种紧密合作、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链条关系。

林业产业集群生态链能够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主要有:

a.生态链的完备程度:如果出现链条的缺失情况, 整个产业的生态环境将大受影响。

b.生态链各环节的匹配关系:上、中、下游产业和配套产业之间在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上应该是相适应的, 如果某些链条之间出现过大的落差, 将会对整个产业链的状况造成消极影响。

c.生态链各个节点企业富集的程度:在每一个节点上, 必须有相当数量的企业才能平衡产业链之间的供求关系, 但如果企业富集的程度过大, 就会引起恶性竞争, 反过来破坏产业生态关系。

摘要:本文阐述了产业集群的本质, 分析了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特征, 提出了影响林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林业产业集群,特征,组织,生态系统,生态链

参考文献

[1]刘天卓, 陈晓剑.产业集群的生态属性与行为特征研究[J].科学研究, 2006 (2.)

[2]陈宇菲, 丁静, 刘志峰.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结构、演化及运作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4]张聪群.产业集群互动机理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

乐视:生态型组织的人才培养 篇10

随着最近乐视超级手机的轰动效应,乐视再一次被推向风口。2011年乐视提出的“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完整生态系统,如今业务已经涵盖了互联网及内容生态、大屏生态、手机生态、体育生态等诸多方面。

可以说,贾跃亭11年前成立的视频网站,如今已经打造成了其独有的“乐视模式”。让外界好奇的是,在这个庞杂的生态系统中,人才是如何培养并适应生态型组织的呢?

组织大变局

为打造“生态圈”,乐视开创了“管理型组织+项目型组织”的组织架构。

管理型组织,打破了传统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用户需求与产品设计间的关系更为直接、紧密,交互更为顺畅、高效,在内部沟通和决策过程中也更为扁平化,成为常态化的组织。乐视还建立了两级管理,实现了网格化无边界资源共享。其中一级是业务线,包括“事业群+垂直业务”。事业群相当于一个母体,当母体中的某一业务做大后,就会脱离成为独立的个体“垂直业务”,比如乐视网的体育频道就孵化出了乐视体育公司。

而两级组织的另一个公共平台,包括“公共业务平台+公共职能平台”,负责全生态业务平台体系的建设与运营,使整个生态资源全部打通;而公共职能是为生态提供了资源支持,比如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等。如今,这两级组织已经完全打通,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而生态型组织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兼具灵活性和协同性的组织。

相比之下,项目型组织可以快速响应外部市场的变化,以项目管理方式确保关键业务的高效决策和核心业务的快速落地,是动态型的组织。当项目型组织发展成熟后,可以转型为管理型组织。

在这种组织结构下,乐视不仅是拆掉了部门墙,同时也拆掉了楼板。比如一个总监级的项目负责人,可以调用VP(高级副总裁)、总监和普通员工,同时还有PMO(项目管理办公室)部门会来协助项目负责人进行整个项目过程的管理,包括总指标的设置,项目过程的推动,监控、资源的整合、调用,直到最后的项目评估。

但是,随着组织架构重新布局后,问题也随之而来。乐视发现:这种生态型组织模式虽然很棒,却还没有现成的人才可用。寻找到适合的人、进行人才的培养就成了迫切的大事。

“我们现在是先让对的人上车,组织和资源随之进行相应匹配。”乐视集团人力资源副总裁蒋晓琳对《中外管理》说,“像谷歌的HR,一年内有80%的时间投入在寻找优秀的人才上。”乐视目前也是求贤若渴,每个月要招聘两三百人,可见人才缺口有多大。

“曾经,因人设岗被认为是很不专业的管理方法。对于组织来说,要先有战略,有组织,再去找人。但这样的人力资源战略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就变得非常滞后。”蒋晓琳描述,“现在,乐视就是要先去获取优秀的人才,之后再根据我们的战略、组织、资源进行人才的相应匹配,做一些资源的倾斜。”

什么才是能进入乐视生态的人才标准呢?

只要两个原则:第一,是行业内优秀的人才;第二,具有很强的沟通和学习能力。蒋晓琳认为,在传统企业中,一个人可能只做单一领域的工作,但是现在要接触到生态中完全不同的其他环节,必须经历一个重新学习、重新了解,甚至是重塑思维体系的过程。

跨界人才的“化学反应”

对于乐视来说,需要的是跨界型人才。

其实就是将不同专业的人才放在一个项目中,让他们彼此间产生“化学反应”。乐视目前跨了六大行业,所需人才涉及互联网、制造、电子商务、电视机、手机、汽车以及供应链管理、用户体验等众多领域。

让来自不同领域的人才在一起碰撞,于是,才有了乐视超级电视、乐视手机等产品的诞生。

拿超级手机来说,这个项目由互联网业务和智能终端业务组成。互联网业务的同事发现自己研发了一个产品,可以作为硬件的出口,而且能够直接和用户交互;而智能终端业务的同事,以前只是做手机这个硬件,现在却植入了互联网的基因,用互联网的方式做手机。做智能终端的同事,若仅与同专业的人在一起做手机,可能永远不会想到用内容桌面就可以直接和用户交互。

“在这样一个生态的平台上,每个人都在潜移默化地不断学习、自我培养和创新。”蒋晓琳说。在乐视能够工作两年以上,且投入度、绩效成绩符合任职要求,就已经成为一个优秀的生态型人才了。

积蓄“人才池”

在乐视,85、90后员工占60%以上。“他们是互联网的原住民,我们不需要试图告诉他们做什么,而是鼓励他们去创新。事实上,他们的需要和诉求,就能代表年轻的用户。”蒋晓琳说。

但是,如何让他们的创新思维落地,而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

这就需要培训,给员工一个将创新的想法变成现实的参考路径。在乐视,当新员工入职后,最重要的一个培训项目就是“乐视课堂”。每周公司都会邀请各个部门最核心的总监、VP来对自己负责的产品研发,尤其是一些战略项目进行介绍和分享。这种分享,不是单纯地讲管理,也不是讲专业技能,而是分享乐生态产品的诞生过程以及创新路径。并且,每一个成功的项目都会成为一个培训案例,也会成为一个知识库。

这有利于强化乐视内部的协同文化,也形成了“我愿意为他人服务,别人也会给我支持”的生态文化。“要让员工感受到乐视的生态文化,不断地去认同和转化自己做事的行为习惯。这其实也是最好的培训。”蒋晓琳深有感触。

此外,乐视通过文化培训、协同会议机制、配置文化观察员等方式进行引导,确保员工对乐视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能够达到一致性。

近一年来,乐视针对85、90后员工成立了一个训练营,通过海选将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选拔出来,然后由导师对其进行指导,再进行评比。人才筛选出来之后,给予全方位的指导和培养。这个训练营,事实上也为乐视积蓄了一个“人才池”。

nlc202309041507

继任者计划

对于人才的储备,乐视特别重要的方式就是“继任者计划”。不止是高层,总监级也开始实施这项计划。

乐视要求每一个继任者要完成三个以上的生态学习任务,由战略部和各生态的主要VP,给继任者进行生态业务的深度解析,还要通过一些互动实践和研讨,建立复合型的知识结构。

同时,还要辅以生态知识方面的自我学习和提升、直接上级的辅导、专业技能的培训,以及转岗机制,让人才在实践中提升多重能力。“事实上,这种生态本身的共生和发展,已经给人才提供了实战演练的机会和空间。”蒋晓琳说。

乐视有管理条线和技术条线两个职业轨道,两者可以打通和相互转换。比如:研发总监是带团队的,而他本身是由研发工程师成长起来的,研发工程师达到了四级或五级;而首席架构师或首席科学家,就是一个专业人才,他不会承担管理职责。当研发工程师升到四级、五级,可以选择带团队,也可以选择继续做技术,当升到九级时,就成为了“科学家”。

“乐视会充分考虑人才自我发展的诉求,以及公司岗位的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员工的培养和发展规划。”蒋晓琳补充道。

既有KPI,又有协同机制

生态型组织下,对员工的考评如何创新呢?

当下,很多企业都在大谈去KPI,但乐视却有自己的看法。“KPI并不会影响创新,反而会将员工的每一步创新纳入到他的绩效中。”蒋晓琳说。

在乐视,每个人既要承担自己的职责、目标和对应的KPI,也要达成协同指标。例如一位安卓开发工程师,要把安卓的知识和技能放到项目中去。在这个过程中由项目型组织对其进行考核,而其直接主管,将会把这部分绩效直接纳入其常态的KPI考核中。因为,即使是协同的工作,也脱离不了自己的岗位职责。

由于乐视强调协同机制,所以一切资源都可以为项目组调用。甚至一些核心岗位的工程师,在他本人的考核指标中,除了常态的KPI,也都设置了协同指标。在一些关键岗位上,一定不能只是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还要帮助他人,为下一个环节产生价值。

这背后,一定是以强大的激励机制为支撑的。在乐视的激励体系中,除了常态的绩效考核激励、项目型激励、销售激励,还有目前正在做的全员股权和全球合伙人计划。为此,乐视已将非上市公司的近50%股份,拿出来作为管理层、员工和合作伙伴股权激励。

每周日下午,贾跃亭都会亲自来主持乐视跨部门的生态协同会议。在会议上,通过不断地讨论、推动、碰撞后,诞生出来的正是今天乐视生态中许多耀眼的新潮产品。

组织生态基础 篇11

康平县位于辽宁省北部, 是环渤海经济圈及辽宁中部城市群上的重要节点。境内有8条河流, 总长218公里, 流域面积2160平方公里。拥有中小型水库8座以及辽宁省第一大、东北第二大的平原淡水湖——卧龙湖。全县水资源量1.89亿立方米, 可利用地表水为6220万立方米, 可利用地下水1.26亿立方米。煤炭储量近10亿吨, 地下有76处锶型、偏硅酸型和锶硅复合型优质天然矿泉水。全县森林面积达到了127万亩, 森林覆盖率39%, 是国家三北防护林建设重点县、全国绿化模范县。环境保护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卧龙湖2012年被列入国家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 4年来共争取到中央生态保护专项资金2.35亿元, 争取到省辽河生态补偿金1250万元, 实施生态保护、生态治理与生态修复项目28个, 完成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卧龙湖生态保护三年见成效的目标。2015年, 在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整改, 积极落实整改措施, 取得实效。

“蓝天行动”见成效, 污染减排任务全面完成。我县新建城南污水处理厂已于10月下旬开工建设, 预计2016年11月建成, 实现通水运行。成功实施“一根烟囱”工程, 取缔、拆除锅炉房93座, 总吨位374吨。对控制我县非电行业燃煤总量和大气污染起到重要作用。

虽然目前康平生态保护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但是不可避免的还存在一些问题。

1 康平县煤炭工业环境问题的现状

康平县煤炭工业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1) 水土流失与野生动植物生境的改变。 (2) 矿井开采造成的地表沉陷。 (3) 洗煤水污染。洗煤水中的煤泥悬浮物, 污染水体, 淤塞河道, 影响水域景观。 (4) 煤矸石对环境的影响。煤矸石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侵占耕地, 康平县煤炭工业煤矸石贮存占地已达20.7万平方米。另一方面是自燃发火污染大气, 影响周围地区的农业生产及人民身体健康。 (5) 粉尘、煤尘污染。

对于煤炭工业的环境问题, 应对康平县煤炭工业的不同环境问题采取以下对策。

1) 针对煤炭开采所造成的地表沉陷和破坏现象, 要从开采计划和规划方面进行解决。首先, 一些重要的建筑工程项目在选择施工地点时应尽量避开塌陷区以减少损失;其次, 可以采取充填措施以减少地表沉陷;最后, 对于已经形成的塌陷坑应该采取复田与利用相结合的措施。

2) 对煤矸石、矿井水等这些大量排放的“三废”, 应主要立足于“用”, 通过综合利用达到防治污染的目的, 从经济政策上给予鼓励, 以消耗煤矸石和保护耕地。

3) 对于能从工艺上加以消除的污染应立足于工艺的改革。如洗煤水闭路循环。

2 农用化学品使用及污染情况

康平县社会经济落后, 历来重视农家肥的使用, 农药的用量也不高,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化肥、农药的使用量逐渐有所加大。

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 地膜覆盖和蔬菜大棚的普及, 近年来我县的农用薄膜的使用量大增。过去由于不能够回收利用, 大量的废弃农膜被当成生活垃圾排放, 造成了严重的白色污染。

为了较好解决我县环境污染问题, 更好的完成生态立县发展, 县委、县政府, 非常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特别重视发挥环保局的作用。为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 康平县适时地将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从单纯的污染防治转移到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轨道上来。加强城市基础建设, 建成了康平南部矿区污水处理厂, 解决了企业污水得不到处理的难题。建立环境达标小区, 在棚户区推广使用型煤。强化噪声管理, 加大建筑施工噪声的管理力度。对超标噪声源, 特别是夜间扰民的施工噪声源严厉打击, 取得明显成效。

3 实现生态立县的目标的有效措施

(1) 加强政府协调, 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首先, 要将地方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制落到实处;其次, 实行严格得到奖罚和考核制度, 提高政府部门的环境保护意识;最后, 要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纳入纳入各级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长远计划中, 以保证各级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

(2)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 提高全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首先, 要分级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培训课程, 从而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决策的能力。其次, 要搞好社会公众教育,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和专业教育。最后, 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加强舆论监督, 完善信访等。

(3) 加强法制建设。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到法治轨道中, 相关政府部门等要严格执行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对于破坏生态环境保护的犯罪行为要严格处理。另外, 要建立健全地方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和监管制度。

(4) 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环保部门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 并做好协调与监督工作。地方政府部门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建设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监督体系。

(5) 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支持能力。政府部门要把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纳入到科技发展计划中, 鼓励科技创新, 加强重点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技术开发和推广工作, 要确定一定比例的资金专门支持该工作。除此之外, 要建立早期预警制度, 加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预测预报。

(6) 建立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编制生态功能区划, 指导自然资源开发和产业合理布局, 推动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健康发展。要根据生态功能的划分, 充分考虑影响生态环境的问题, 对于可能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建筑工程项目等, 要严格评审, 坚决禁止。

摘要: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优先发展绿色产业, 实施“青山”、“碧水”、“蓝天”工程, 发展低碳经济及碳汇经济, 打造“辽沈北大门、生态会客厅”名片。

上一篇:互补性探究下一篇:父亲的记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