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精神

2024-10-15

生态精神(通用12篇)

生态精神 篇1

一.引言

1985年德里罗出版的《白噪音》被誉为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最具经典性的代表作。本书由三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光与辐射”;第二部分“空中毒气事件”;第三部分“戴乐儿闹剧”。《白噪音》这部德里罗的后现代经典之作, 不仅引起人们对于自然生态的关注, 更引起人们对精神生态这一曾经被忽视概念的重视。

二.《白噪音》揭示的精神生态的破坏

20世纪末的美国科技高度发达, 为典型的后现代社会。随着西方工业文明三百多年的发展, 人类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 越来越多地品尝到便利背后的副产品———生态破坏的苦果, 尤其是长期受到人们忽视的精神生态破坏。对于生态, 鲁枢元先生认为生态包括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三个层次, 三者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破坏, 从根本上说是人的精神问题使然。精神作为人类行为的内在推动力, 不断驱使着人们做出与自然对立, 和社会对立, 更是与人类自己对立的举动。因此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 如果不把人的精神因素这一重要的一环考虑进去, 就永远不能解决, 精神生态的提出就为现代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而要解决人类精神生态面临的问题就要找到破坏精神生态的根由, 作者在《白噪音》中给了我们答案。“白噪音”作为一种我们身边的污染, 无时不在地影响人们的身心。在书里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精神物化、媒体爆炸、死亡畏惧。

白噪音是一种隐喻:各种来自于科技产品辐射的嘈杂的声音, 媒体宣传的声音, 人内心深处的对死亡的恐惧的声音, 汇成一种污染精神生态的噪音。声音作为一种无形无色的物质, 无处不在, 以波的形式传播, 暗指这种污染看不见却实实在在影响人的精神。白色是对死亡颜色的描述, 来自于科技污染衍生物———恐惧, 这种恐惧把人笼罩在让人窒息的死亡阴影下。这就是白噪音的隐喻。它存在于超市人们的喧闹声中;来自于媒体的广告宣传;来自警报凄厉地宣示了死亡临近的声音;来自于修女所说的德语祷文。所有这一切都是充斥在后现代社会的白噪音, 破坏精神生态的元凶。

1.精神物化下的空虚无所依。

在后现代高度发达的科技之下, 人们渐渐产生了一种所有一切需求包括精神需求都可以用物质来满足的错觉, 于是便逐渐出现了精神的物化———用物质来衡量精神, 通过购物来弥补精神的空虚, 在人际交往中通过物质来了解试探彼此。精神不再支配物质, 而渐渐变成物质的衍生物。买东西不再是因为需要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人们用商品包裹自己干涸的心灵, 用商品了解试探彼此思想, 例如杰克在遇到马辛盖尔时他们聊天的话题除了商品外没有什么有意义的话;杰克给孩子们买东西以实现自己的内心的满足, 而孩子们也从中得到了快乐, 为他的慷慨所感动。但是书中“我是施主”一语道破这并不是父母和子女之间和谐场景的缩影, 仅仅是人们从购物的给予和获得中得到的精神满足, 是种扭曲的精神表达方式。精神生态变得物化, 让人类自身的精神需求、人际交往、亲情诉诸都依靠物质来衡量, 它是破坏精神生态的“白噪音”。

2.媒体引发的信息爆炸。

后现代带给人类的还有淹没精神世界的媒体信息, 一方面纷沓而至的信息让人类似乎对世界无所不知, 另一方面人类本身接触了解世界的感觉逐渐退化, 人类经过信息的爆炸陷入了一种信息真空的无知状态。媒体渐渐异化代替了人类的感觉判断, 扭曲了人的价值导向, 更将人推入更加无助、疑惑的状态。媒体让人分不清真实和虚幻, 经常在面对现实时自欺欺人。当刺耳的毒废物危险警报响起时, 杰克一家妄想只要自己小心翼翼不发出声音现实就会变成虚幻, 然而现实的动与静对比讽刺如此强烈, 最终残酷的现实让他们如梦初醒, 赶紧采取行动。这一切其实都是媒体、电脑信息数据把人与现实情况剥离造成的后果。媒体无处不在地宣传物质享受, 却忽略最基本的道德宣传。这造成一方面社会科技高度发达, 另一方面人类缺乏最基本的道德。从这个角度来讲, 媒体已经沦为只会传播无意义的“白噪音”的媒介。杰克、格拉铂漫和默里在谈论时, 居然对于自己在一些不寻常的场合随地大小便自鸣得意, 让人觉得如此可悲可笑。

媒体爆炸带来的结果就是如此, 让人丧失了自己对于世界的判断和感觉, 同时又传输错误的价值导向———物欲横流、漠视生命和道德沦丧, 媒体爆炸就是颠覆了人类的精神世界的“白噪音”。

3.对死亡的恐惧。

人从出生就面对着死亡, 这是人们从古至今都不能回避的话题。在生死的问题上在书中杰克提到了“生死为一条, 不可为一贯”, 在这点上类似海德格尔的观点。他提出死即“向死亡的存在”或者说是“向死而生”, 意思就是说死亡并不是一个终点, 而是一个过程。人类并不是在一步一步走向最终的死亡, 而是我们现在活着的每时每刻都在死亡着, 贯穿了人的一生。死亡的本质其实就是人始终是在向死而生的方式存在着。既然人的一生就是向死而生的过程, 那要面对的就是如何处理与死亡的关系。而《白噪音》一书中无处不在的白噪音其实就是当代人对于死亡恐惧最为深切的表述。如杰克一家为了抗拒对死亡的恐惧, 经常看电视上的灾难场景来抑制这种恐惧。他们拒绝接受积极的东西, 想通过欣赏别人的灾难使自己对死亡麻木, 同时从这种距离美和自我麻醉找到精神苦闷的乐趣。而这的确达到让人对于灾难及死亡麻木的目的, 以至于海因利希在毒废物事件逃亡的过程中, 以一种幸灾乐祸的口吻向其他人介绍毒废物危害, 灾难仿佛与他无关。正是因为众人像海因利希一样的麻木造成了当灾难真实发生在他们的身边时, 他们依然认为灾难只会发生在电视上那些落后的城市, 与自己无关。

为了寻找到抵御死亡的方法, 杰克开始听信同事默里的蛊惑:杀死了别人就是得到了他生命的分值, 杀人是给一个人的生命得分加分的方法。这种暴力暗示促使杰克去杀格雷特先生。而被芭比特和雷特给予厚望的药剂———“戴乐儿”, 这一用来抑制对死亡恐惧的药物并没有带走恐惧, 有的是让人变得分不清现实与幻觉。当格雷先生听到“飞机坠毁、子弹射击”便立即做出规避反应时, 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人类在死亡阴影下可悲可笑的挣扎。后现代社会的死亡恐惧是造成人类精神病态最重要的白噪音, 是对精神生态最大的破坏。

三.结语

在德里罗描绘的后现代世界里, 人类面对媒体信息的冲击逐渐丧失了对于事物的直接感觉从而被隔离于世界之外;在物欲的幻境中迷失了自己, 丢弃了基本的道德规范, 走向了血腥暴力的歧途;人类曾经的宗教信仰即使连上帝的仆人修女也不再相信, 人类在死亡的恐惧中渐行渐远。这一切都是后现代的精神生态遭到破坏的写实, 是在所处的现实的基础上夸张与异化, 进而对现实进行了讽刺。这一切表面看起来荒诞不经, 但从现实又有迹可循, 发人深省!小说结尾作者“美丽和恐怖的日落”给了的预示———“怀尔德的三轮在洲际公路上左冲右突, 十分惊险地逃离了死亡, 铁匠镇德老居民在重新排列了货架的超市里茫然无措”一样。未来人类的也许会幸运地驾驭死亡, 但是也许仍然时时处处笼罩在死亡阴影之下。

摘要:本文通过对唐·德里罗 (Don DeLillo) 《白噪音》描述的整个人类社会经受无孔不入的“白噪音”的精神生态的破坏后所呈现的乱象的分析, 着重从精神物化、媒体爆炸与死亡恐惧三个角度来分析美国人所面对的精神问题。

关键词:《白噪音》,德里罗,精神生态

参考文献

[1]ht t p://bai ke.bai du.com/vi ew/1816350.ht m

[2]鲁枢元.生态文艺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3]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

[4]唐·德里罗.白噪音[M].朱叶, 编译.南京: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2.

生态精神 篇2

———实践部门“志愿者文化周”工作总结

一、活动背景:

1.学校环境污染及潘阳湖生态环境区日益遭到破坏引发的思考。自开发潘阳湖经济区以来,周边的环境日益遭到破坏。生活垃圾、废气排放、建筑污染、工业污染,湖水生态环境遭破坏„„我们再也见不到风和日丽、碧水蓝天、多的是蚊蝇肆虐、疾病盛行。不仅如此,资料显示:我们周边环境破坏已不仅影响了湖区生态平衡,也已严重威胁着城区人们生命的健康。警钟长鸣,需要每一个大学生尽早地同污染作斗争,争当环保志愿卫士,为港城的文明和发展作出贡献。

2.学校大力宣传、教育,感召人们改变现状,建校以来,学校就把环保及周边环境问题列入到学校的大事,并做了大量切实有效的宣传发功工作,开展环保教育系列活动。学生们深爱出动知道加强环保,共建美好校园,已是刻不容缓,正值“志愿者文化周”之际,我们用实践感召身边每位人。

二、活动流程:

(1)活动准备:污染的环境比比皆是,环境的污染触目可及,就在我们校周围都随处可见。

1、经过搜集整理环境污染的资料和严谨的讨论分析等过程,我们确定好了目

标地点和路线,准备好照相机、自行车等工具。

2、部门组织成员制定活动方案和策划书,明确小组和各成员分工,确定活动人数时间及具体要求,强调了活动中的安全性和高效可行性的分析。

(2)活动过程:

1、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和休息。12月03日早8:00我们四人出发,进行了实地考察和采集污染照片,一路上我们采用各个击破,线路明确、目标清晰、在抓住地方,让得到的照片真是、可信,以增加宣传价值。

2、采集照片后,四人集合并安全返回学校,经过再次分析和讨论,选择一些更具典型、视角更好的照片,并制成电子稿,发到部门邮箱,又经部门审核,最终确定了照片的数目和分类。

3、由林敏将最终确定的照片洗出来,并留底稿。给每张照片附上详细解说,粘贴到展板上,另外再加画两副海报,一并在学校人流较多地方展出宣传。

4、确定宣传时间,并安排了谢镇浚和欧阳佳雪定时展、收宣传板,并留意大风和雨,以免对海报及照片的破坏。

5、拍摄宣传场面,调查宣传效果和力度,并收集记录读者的意见。

(3)活动善后:

1、将展板归还学院,把海报,照片及有关资料留藏建档。

2、小组成员回顾活动经历,并撰写活动总结与心得。

3、分析活动过程,宣传效果和活动交流,并总结出活动经验。

4、将活动过程、成果、经验与

部门交流,发扬优点,改进缺点,为后期工作作好铺垫,并激发部门成员的积极性。

三、活动总结:

优点:

①秉承着我们部门踏实实干的精神,我们各个成员保持着认真、严谨的、不怕苦的工作态度,圆满完成了此次宣传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②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充分发挥了我们成员的判断能力,做到有取有舍,取舍得当,抓住了主要要点问题,遇到困难时,我们能临场解决,做到不惊不慌和彼此照应。③活动中,我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还深刻了解了周边环境的破坏程度及环境破坏带给我们的威胁,我们设身处地、亲临现场。

缺点:

①由于之前没有做过此类活动,缺乏经验,很多细节被忽视,并处理问题有时比较武断。

②时间把握不是很好,没有较精确地分析天气与其它活动冲突等问题。

③活动地点过于局限、导致采集照片有点单调、数目过少。另外,由于我们都不是专业拍摄人员,所得照片效果不是很好,角度也有点把握不当。

④选洗照片不够老练,出现有些照片有重复的嫌疑,导

致经费的浪费。

⑤整个活动时间过长,没有把握时间,高效快速地完成。、四、活动心得及反思

《时间机器》的精神生态解读 篇3

在乔治·威尔斯发表科幻小说《时间机器》的时代,人们可能还意识不到生态危机,更不会意识到精神生态的问题。但是,随着生态问题的日益突出,生态理论开始出现并影响文学。同时,该理论也进一步影响其他艺术形式:“进入20世纪下半叶,生态危机的出现对电影提出了新的职责要求。同文学、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一样,电影也将目光转向自然,转向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批评这一新的思想流派进入电影,为其提供了更多的思想养分。”[1]这些影响,突出地表现在科幻题材的电影上。关于科幻电影和生态批评的关系,生态学者劳伦斯·布伊尔甚至认为:“在发展全球生态文化理论方面,环境批评家感兴趣的另一领域是气候变化焦虑,这一领域将来肯定会比现在得到更为充分的耕耘。迄今为止,科幻小说与纪录电影比生态批评要领先得多。”[2]

其实,科幻电影这一现代的艺术形式,不仅对自然生态问题有极大的兴趣,同样关注人的精神生态问题,具体体现在电影中人物对于科技、生命伦理及人类发展方式等思想的转变上。关于精神生态学,有学者这样认为:“我想,生态学是否大体上也可以这样划分:以相对独立的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生态学’,以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生态学’,以人的内在的情感生活与精神生活为研究对象的‘精神生态学’。”[3]

《时间机器》这一科幻小说本身就关注未来和自然等问题,改编成电影时,影片必然会受到生态理论的影响,集中表现在主人公亚历山大的时光穿梭的旅程中,目睹自然生态的沧海桑田,也展现了亚历山大精神生态的历程。从精神生态学视角看来,亚历山大的旅行这不仅是一次时空穿梭,而且是一次探索人的精神生态之旅,借助主人公亚历山大的视角,间接反映了尊重生命、回归纯净家园等精神生态价值观。这就为从精神生态学的视角解读该电影作品提供了可能。

电影《时间机器》剧照

影片展现了女友不幸身亡,主人公亚历山大发明时间机器,多次试图回到过去拯救女友均告失败之后,不得不走向未来寻找答案。在目睹了人类长达80万年的发展轨迹后,他竟然意外地发现未来的人类并没有因为科技的发达而过上幸福的生活,反而一步步走向没落。人类在发展生产的过程中引起环境污染对于人内在精神生态的伤害,非但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愈演愈烈:“地球上的人类社会中的生态失衡、环境污染正在不知不觉地向着人类心灵世界、精神世界迅速蔓延,下一个污染,将是发生在人类自身内部的‘精神污染’。”[4]

影片首先展示了生物科技的发达对于人精神生态的影响。影片表现了这样的细节:在2030年的图书馆,亚历山大看到了在高科技的帮助下,老师“教育”学生的方法竟然如此简单:“汤姆,如果你再调皮,我就重组你的DNA。”这种教育方法确实能够短期内迅速取得效果,会迅速“生产”出大量“听话”,并符合当时社会要求的学生。但是,这种简单的生物改造和控制带来的后果却是无法估计的。

影片并未展示这种做法的后果,但我们可以假设:一旦DNA被重组,人变成听话的机器装置,听凭他人的控制与驱使,就有可能丧失自己的意志自由,无法进行价值判断和道德选择。这种简单粗暴的科技改造方式也将使得人个性泯灭,丧失独立的人格以及对他人观念批判思考的能力,人类的思想和文化的发展就可能会停滞不前。试想如果社会上所有的成员都是这种被DNA重组过的“听话的机器”,而并不是具有多彩想象力和丰富情感的活生生的人,那将会是一场可怕的精神生态灾难。

影片还思考了生命伦理问题。在人们肆无忌惮的开发月球导致月球爆炸以后,人类走向灾难,辛苦建立起来的文明开始衰弱。影片展示了80万年后,人类分化为地上的伊洛人和地下的摩洛克人两大群体。在生活在地下摩洛克人竟然以地上的伊洛人为食物取得生存。在摩洛克人的首领看来,所有的生命不过是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而地下的一部分摩洛克人被训练成捕食工具,而地面上的伊洛人只不过是一群食物。而另一部分摩洛克人致力于发展脑力成为首领,不仅控制本族群中的捕食工具,还希望控制所有的伊洛人。这些摩洛克人“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他们不认同生命伦理,更没有崇高的价值观。虽然摩洛克人的首领也知道“节约”,控制住本族群的捕食者不能一次性将地面上的伊洛人吃光,但这种“节约”并不能掩盖其将将一切看做可以开发和利用的资源的本质。他训练捕食者,将伊洛人的生命看做是得以维系族群生存的食物,捉住伊洛女性玛拉,只是将其视为繁衍后代的工具,更不会有纯真的爱情。

亚历山大对此非常震撼,强烈的反对:“他们不是食物,他们是人类!”而摩洛克人的首领对此嗤之以鼻,认为弱肉强食是80万年以来进化的自然法则,人与人的关系无非是利用与被利用、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他再次讽刺亚历山大:“你所谓的时间旅行,不过是你想要控制世界的可悲企图,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无法改变过去)的答案,所做的徒劳无功的努力而已。”这种场景其实是反映了这样一种可怕的假设:过往形成的崇高精神和生命伦理一旦消失,人的存在除了控制一切,将他人当做食物或工具外而变得毫无意义。

值得庆幸的是,亚历山大很快醒悟并指出:“这是对自然法则的曲解。”他乘坐时光机器看到伊洛人悲惨的未来后,坚定地回到了摩洛克人的巢穴,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打败了摩洛克人。摩洛克人的失败,也警告了想要控制一切的精神观念终将会失败。这正如生态学者利奥波德所指出的:“在人类历史上,我们已经知道(我希望我们已经知道),征服者最终都将会祸及自身。为什么会如此?这是因为,在征服者这个角色中包含着这样一种意思:他是权威,即只有这位征服者才能知道,是什么在使这个共同体运转,以及在这个共同体的生活中,什么东西和什么人是有价值的,什么东西和什么人是没有价值的。结果呢,他总是什么也不知道,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他的征服最终只是招致本身的失败。”[5]

影片通过亚历山大所见的未来场景,警示人们,如果人的精神价值观缺失,即使有高度发达的科技,可能还是会导致文明的衰弱。当然,影片并没有一味地宣扬人类消极的发展前景,亚历山大和伊洛人还是在生态灾难面前表现出人所特有的勇敢和智慧。具体表现在亚历山大劝说伊洛族人上:“有些事情,我们尽管害怕,但是必须要面对。”这使得亚历山大勇敢地作出选择,号召伊洛人团结起来一起应对,最终改变了人类未来的命运。影片暗示人类精神生态中的勇敢和智慧是一种崇高的力量,它可以使人在面临困境时获得新生。人类无法改变过去,却可以勇敢地改变未来。

影片还思考了物质生活的奢华和精神生态贫乏的矛盾,一方面人们希望物质生活高度发达,但另一方面人们的精神生态问题并没有随之而迎刃而解。其实,自现代社会中生态问题出现以来,一直存在争议。每当有人对现代工业和科技的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提出批评时,就会有人提出反驳:现代工业和科技的发展确实会带来环境问题,但是人们会因为环境问题的出现而放弃发展吗?要说生态环保,原始社会的生活就是最环保的,但是习惯了生活在现代科技和工业文文明的人们,会自愿放弃现在所拥有的一切而回归到愚昧的原始生活状态吗?如果有人一方面享受着由高度发达的工业科技所带来的奢华生活,另一方面又在不遗余力的批评科技和工业文明本身,这显然是虚伪的。为了维系高度发达的现代工业社会物质上的奢华,人就应该适当容忍现代工业文明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某些环境的污染。

电影《时间机器》并未对此问题做出正面回应,但还是侧面进行了的思考。在女友惨遭不幸,虽多次回到过去拯救女友均告失败之后,亚历山大终于再也找不到继续回到过去的理由而前往未来。当亚历山大乘坐时光机器亲眼目睹了伊洛人将走向没落的悲惨命运,还是勇敢地留下改变未来。80万年之后伊洛人的社会完全是一个史前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当然远不及他过去所生活的那个现代社会。尽管影片最后展现亚历山大还是会时不时的回忆起过去的生活,回忆自己的书房、卧室、客厅等现代文明社会中的事物,但是他并没有后悔选择现在的生活。在被救的伊洛族女子玛拉遗憾地提到因为拯救伊洛人而时间机器被毁,这也意味着亚历山大将永远无法再回到他的时代去了,亚历山大的回答却是没有关系,影片暗示他获得了伊洛族女子玛拉的爱情,似乎也能适应当下的生活。

影片借助公亚历山大的选择,暗示面对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人精神上的孤独感却越发强烈。如果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未来生活的可能,人到底应该如何抉择?亚历山大的选择告诉我们:为了某个崇高的精神使命,高尚的人是可以放弃物质上的奢华,甚至愿意舍弃生命的。同时,在科技和物质发达的所谓高级社会中,人一样会因为精神生态的失衡而感到孤独,这种痛苦使得人幻想有机会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在面临无法改变过去的困境时,人更希望勇敢地走向未来,尽管未来可能会是一个落后的原始社会。为了避免精神生态的污染,亚历山大似乎更希望走向原始、纯净的未来。

结语

关于精神生态问题的根源,有人认为:“说到底,那种实用主义的、物质主义的、急功近利的价值观才是制造现代生态灾难的罪魁祸首。先前的社会并不是这样的,舍勒把这种情形的出现叫做现代社会中的‘价值的颠覆’,贝塔朗菲则把它叫做传统社会的‘价值崩溃’。在我们看来,现代社会的这种日益极端的价值观念起码是片面的、短视的,事实说明也是凶险的。而要重新休整现代社会的价值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如何调整、端正自己的价值取向,如何看待精神的价值,如何开掘地球生态系统中的精神资源。这不仅是人类与自然真正和解的出路,也是人类自身逐步走向完善的前提。”[6]

可以这样认为,亚历山大回归原始,并非是希望回到原始丛林生活那样简单,其实是其精神上想要回到最初纯真的状态。不过,影片结尾始终也绕不开这样的问题:在亚历山大的带领下,伊洛人开始了新的生活,开始发展自己。但是,如果假设在未来,伊洛人重新建立发达的科技和现代文明,伊洛人会重蹈覆辙、自然和精神生态会再次遭到污染、辛苦建立的文明会再次面临衰亡吗?电影中假设的这种周而复始、从原始到文明再到自我毁灭的循环式发展模式是否可以打破?影片没有正面回答,影片中展示的场景虽然是幻想式的假设,但这对于人类未来社会的发展无疑是一种预警,也是该影片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对现代人类精神生态反思的开始。

[1]常如瑜,岳芬.生态电影的批评空间[J].电影新作,2013(4):29-33.

[2]劳伦斯•布伊尔.生态批评:晚近趋势面面观[J].孙绍谊,译.电影艺术,2013(1):95-104.

[3][4][6]鲁枢元.生态文艺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46,149,339-340.

精神生态视域下的《灵感女孩》 篇4

一、生态批评与精神生态

生态批评作为西方最新出现的一种批评潮流,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源于美国。生态批评与精神生态学之间有什么关联呢?著名学者鲁枢元认为:“精神生态学是一门研究作为精神性存在的主体(主要是人)与其生活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一方面涉及精神主体的健康成长,一方面还关涉到生态系统在精神变量协调下的平衡,稳定和演进”。

鲁枢元教授将现代人的精神疾病症状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精神的“真空化”。现代人既失去了文化上的传统价值尺度又失去了自信,生活失去了意义,感到无聊和绝望。

2.行为的“无能化”。现代人的身心承受着无形的、无奈的控制与强迫,个人显得越来越无能为力,进而引发了内心无端的紧张与焦虑。

3.存在的疏离化。表现在人与自然的疏离、人与人的疏离、人与自己内心世界的疏离。

二、《灵感女孩》中的精神病症

在小说《灵感女孩》中,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里物质极大丰富,而身处其中的人却颇感空虚。这充分显示了生态危机的日益深重,人类所生活的地球,不仅自然环境受到污染,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而且,人类的精神世界也受到波及。

1.精神真空化和行为无能化

小说中的奥利维亚是一个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她有着天生的优越感。有着一份体面的工作,但她的精神世界却异常空虚,生活中感受不到爱。奥利维亚的童年很悲惨,四岁的时候,父亲因患肾衰竭而永远地离开了她;本该给予奥利维亚母爱的母亲却又很自私,只关心自己的生活,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谈情说爱,对孩子们不闻不问。在这种既没有父爱又缺少母爱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奥利维亚早就学会了对任何的人和事都很冷淡,漠不关心。她的精神处于一种病态,冷漠、悲观、对一切都抱着怀疑的态度。两个人工作上是同事, 生活中是伴侣,但两个人缺少真正的心灵上的沟通,正如作家所描述的那样,“这样的婚姻就像一滩死水。” 奥利维亚在处理母女、夫妻关系时,没有付诸实践去改善彼此之间的关系,只是沉浸在自己病态的精神世界中,悲观厌世,这有力地说明了人物行为的无能化。

2.存在的疏离化

在奥利维亚母亲的生活中,她总是有着大量的空闲时间,要么用来与男人约会,要么用来与她所谓的女朋友共进午餐,但对于她给女儿奥利维亚的承诺,却轻易地被她以各种借口取消;奥利维亚与丈夫之间的经常争吵,两个人的关系只是生活上的伴侣而灵魂上没有任何交集。奥利维亚不仅失去了爱以及爱的能力,而且连感恩的心也麻木了。奥利维亚对邝的需求表现得十分冷漠,对她在中国的生活也毫无兴趣。对于姐姐邝对她无私的付出,奥利维亚不仅毫无感恩之情,反而伤害她, 甚至由于她的背叛,邝被送进了精神病院。这里的母女、夫妻、姐妹之间的关系是异化的,物化的,这即是存在的疏离化。

三、治愈精神病症的良方

精神疾病,是指在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而导致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对病人应从内在原因着手,进行治疗。但是,治疗精神疾病的解药不可能存在于导致这种疾病的现代工业社会。那么在当时治疗奥利维亚精神疾病的良方就是远离那个让她失去父母之爱、夫妻之情、姐妹之谊的现代工业社会, 于是奥利维亚来到了长绵,那是“一个世外桃源一般的村落,两边的山峦如天鹅绒般翠绿”,那是“未被现代化玷污的清净之地”。在这样一个纯净的地方,奥利维亚逐渐明白了,能治愈自己精神疾病的良方既不是现代的医学,也不是精密的仪器,而是姐姐邝所给予她的纯粹、执着、坚定、深远的爱,正是这种爱的滋润让奥利维亚整合了自己破碎的人格,精神上获得了重生;与大自然的近距离接触,使奥利维亚不再感到与自我的疏离;与丈夫西蒙的重归于好标志着她与别人疏离的结束。这一切都表明:只有付出爱,感受爱,感恩爱,人的内部生态平衡才能达到最佳状态。

摘要:本文从生态批评理论中的精神生态思想来分析谭恩美的小说《灵感女孩》中的生态思想,主要从精神的空虚化和存在的疏离化两个方面来分析小说中主要人物的精神病症。

生态精神 篇5

交流发言材料

习总书记五年前来陕考察时指出,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代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养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总书记今年来陕考察时,再次强调,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发展抗战的特殊时期形成的一种伟大精神,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精神,是默默无闻、勇挑重担的“骆驼精神”。

总书记提出,要弘扬延安精神,净化政治生态。延安精神永不退色,光辉灿烂。作为新时代的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延安精神内涵,坚定信仰,不忘初心,不辱使命,敢于人先,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梦想的忠诚践行者,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艰苦奋斗、不懈拼搏。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弘扬延安精神,要坚定政治方向。我们党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延安精神是马列主义中国化的一种传承和

发展,我们要用延安精神滋养初心,淬炼党性,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培养精神、坚定信仰,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与党中央始终保持高度一致,守住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责任。

二、弘扬延安精神,要敢于自我革命。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党的三大作风之一,是我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特点,也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保障。新时期,我们更需要自我革新的勇气,敢于批评和自我批评。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弘扬整风精神,切实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有效武器,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才能自我净化、自我完善、革新提高,不断塑正自己的“三观”,让自己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不走偏道,不误歧途,不负党和人民。

三、弘扬延安精神,要敢于担当作为。敢于担当就是要有政治担当的坚定、为人民担当情怀;敢于作为就是要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勇于奉献、勇于创新。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把准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时刻保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为民担当就要一切从人民出发,谋事、干事都要以人民为重,做顺民意、谋民利、惠民生的事,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敢于作为就是在工作中,忠于职守,敬业奉献,奋发有为,善作善成。

用匠人精神打造营销生态系统 篇6

最近和六个核桃的范召林总裁在一起交流时,大家不约而同地谈到了匠人精神。话题是从今年糖酒会的参会状况切入的,用范总的话来说,就是不知道从哪里蹦出了那么多“营销大师”,鼓吹要帮助企业做爆品。作为身经营销百战、亲手把一个品牌从零做到近160亿元销售额的企业营销舵手,范总把所谓的打造爆品解读为营销经营中的一种浮躁病,而他所推崇的则是专注、用心、能沉得住气的匠人精神。在六个核桃“憨严”的文化中,范总进一步为其注入了务实、低调的匠人精神。作为一名营销咨询顾问从业者,我对范总秉持的这种匠人观点深有同感。

营销,是以产品为引擎、以渠道和促销为双轮的联动系统。纵观中外营销史上成功的品牌,无一不是建立了自身良性的营销生态系统,而一个良性生态系统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有时间的养分持续不断地进行培育、修正、调校,在动态过程中共生共长、形成相对稳定的状态。如果以一个产品在市场上形成持续稳定的动销状态为营销生态系统形成的标志,那么可口可乐从1886年诞生到1895年在全美成为畅销产品,其基本的营销生态系构建用了近10年时间,六个核桃从2002年问世到2012年畅销全国,也用了10年时间。今天的六个核桃在10年磨砺中从产品、品牌到渠道、团队、文化,已形成了自身良性的营销生态,为其保持长续竞争优势提供了强大保障。

快消品行业虽然追求销售回转的快速化,但在构建营销生态系统上却快不得,也快不起来。在这个相对较长的过程中,关系到产品打造、渠道建设、促销匹配、品牌维护、团队沉淀,各个环节相互牵制,互为作用,需要的正是能沉得住气、耐得住磨、专注、用心的匠人精神。

业界关注的恒大冰泉即是一个生动的反面案例。2013年恒大从地产业跨界到瓶装水领域,定下第一年销售额100亿元、以后逐年翻番的目标,为此进行大手笔投入,用高于业界平均水平2倍的收入在全国网罗基层业务员和高层营销管理人员,以实现团队的快速组建。2014年开年,恒大冰泉20天内砸下13亿元广告费,进行传播轰炸,快速提升品牌知名度,同时,不计投入地在全国建立50万个终端。如此大的投入,在以分计来赚钱的食品饮料快消行业确实引起了强烈震动。但市场铁规不是砸钱就能改变的,良性的营销生态系统也不是砸钱就能快速建构起来的。2015年3月,恒大冰泉披露2014年巨亏23.7亿元,同时宣布减少瓶装水投入,进行战略性调整。与此相比较,瓶装水市场领导者农夫山泉从1996年到现在近20年时间,才做到120亿元的销售额。

显然,恒大冰泉这种打法就是一种典型的爆品打法,即试图以非常手段让产品快速在市场上形成动销、畅销态势。财大气粗的恒大姑且都玩不转,更遑论别家了。尤其在当今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消费者和渠道的选择都趋于过剩,营销费用日益上涨,竞争环境愈加复杂,你的产品有足够的差异化价值吗?你的渠道有足够的广度、深度和稳固度吗?你的团队有足够的执行力吗?你有足够的资源进行促销推广吗?如果没有,就不要去想爆品的事,老老实实沉下心来,用匠人精神去打磨产品、渠道、团队和品牌,构建好自身的营销生态系统。

只要能活下来,自然会有好的回报。这是被包括六个核桃在内的无数成功品牌已证明了的事实。

(编辑:王 放 fangwen118@126.com)

试述福建传统民居的生态精神 篇7

关键词:传统民居,生态精神,空间,材料,可持续发展

自人类进入了工业社会, 特别是近代以来, 生产力迅猛发展, 人们在征服自然与改造自然中取得巨大的进步, 这些也促进了文明的迅猛发展。然而, 人类在取得这些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森林草原的破坏、沙漠化……这一切让人们不得不进行自我反思总结, 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 可持续建筑的产生发展具有历史必然性。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 全省大部分属中亚热带, 闽东南属南亚热带。境内峰岭耸峙, 丘陵连绵, 河谷、盆地穿插其间。中原及北方先民的分批南迁入闽, 与当地的民族大融合, 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人文文化, 由此产生丰富的建筑类型。福建地理特点, 从南到北建筑不论从形式、颜色、风格都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所以我们姑且不论各地民居不同的建筑形式和特色, 而来谈谈传统民居的生态特点。

1 风水理论的运用

风水是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之上的理论, 即以阴阳八卦和五行学说理论为核心。

首先从宅地的选取来看, 所谓的左青龙, 右白虎, 前朱雀, 后玄武, 在风水学上对建筑选址的要求实际上是一个很生态的要求。在选建宅址时要寻找适宜的山脉作为基础, 除了这个主山脉也要求考虑住宅周边的形势, 要求四周的小山能够起到遮挡冬季的恶风, 然后选择理想的水文环境, 面水迎来南向季风, 从而增加小环境气候的作用, 最后才是确定住宅的具体位置。

2 传统民居的生态适应性

2.1 传统民居的空间生态性

1) 土楼。

土楼分布在闽西和闽南山区, 群落根据传统生活方式, 适应大家族聚居, 具有突出的防卫性能, 是采用夯土墙承重的巨型土木结构多层居住建筑。其群体组合模式丰富, 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利用本地材料和方法, 依山沿溪而建, 在建筑的方位选择、布局、稳定性、采光通风等方面对现代建筑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见图1) 。

2) 土堡 (以安贞堡为例) 。

土堡位于山谷之中, 坐西朝东, 北靠大山, 负阴抱阳。左有龙山为辅, 右有虎山为弼, 越过一溪流东面又有金山作屏, 三山环卫, 呈太师椅状。安贞堡正处于藏风聚气的最佳位置, 夏天凉风习习, 而冬天凛冽的北风又被高耸的案山所挡, 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见图2) 。

3) 官式大厝。

它是泉州最具地方特色的民居形式之一, 通常为三开间或五开间的多进合院式民居, 在主体建筑两侧围以纵向的辅助房间。露天空间形式多样, 但都具有特定的功能。为适应地方气候特点, 庭院较为狭小, 主庭院一般为横向展开的矩形, 使室内减少日晒, 保持阴凉;护厝天井为纵长方形, 两边是高耸的山墙和廊道, 中部常被开敞或半开敞的过水厅和隔墙所分隔, 空间既保持连通, 又富有层次。同时, 这种南北狭长的空间在四周建筑的围合下, 大部分时间处于阴影之中, 大大减少了夏日的辐射热并加速了空气对流, 使居室既通风又凉爽 (见图3) 。

4) 手巾寮与官式大厝相比, 不但具有以上相似的空间形态特征, 而且由于其面宽更小、平面更紧凑且狭长, 因而在适应热湿气候方面有着更独特之处,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a.开敞的空间。通风在湿热地区是主要的除湿手段。为此, 手巾寮当中多处设置开敞的空间, 减少墙体的存在, 等于减少了挡风面, 尽量使风畅行无碍地进入室内。利用透空无碍的特性促使空气流通, 也便于夜间向室外散发热量。b.阴影为主的灰空间。泉州太阳辐射强烈, 阴影区是百姓们的偏好。手巾寮出檐深远, 用以形成具有大面积阴影的灰空间, 满足遮阳要求。c.尺度不同的露天空间。手巾寮当中往往有2个以上的天井, 露天空间出现的比率高, 建筑内部的露天空间较北方的庭院尺度大大缩减, 两者关系由庭院中的建筑转变为建筑中的天井, 附属于建筑, 温馨感、私密感增强, 成为居室的延伸, 夏季的利用性增加, 能在炎热的季节同人们大量的户外活动相适应。d.阴的空间模式。手巾寮中的粘连型布局也使得外墙受屋盖或邻墙的阴蔽而无辐射升温, 使其内部的生活空间温度稳定。e.限定空间的“通风格扇墙”。手巾寮的户内门多是漏空的格扇门, 兼作窗用。限定室内外空间的同时起到通风换气的作用。

2.2 传统民居的材料生态性

泥土、木材本身就是良好的生态材料, 在民居的广泛使用, 例如客家土楼。土楼本身是一种生态型的建筑, 就地取材, 原材料是泥土和杉木, 厚重的土墙利用生土本身透气的功能, 有效地调节了土楼内部房间的温湿度, 适应了山区恶劣潮湿的气候。底层厨房的烟熏, 使2层谷仓干燥且不生虫, 卧室设在3层, 4层凉爽通风, 成功营造了楼内冬暖夏凉的小气候。

福建传统民居除了使用传统意义上的材料如泥土、砖、石材及木材以外, 还有许多别具特色的地方材料, 也得到了普遍的使用, 这些都是在不对环境造成破坏的情况下创造性的利用, 有的甚至变废为宝, 正是当今所倡导的可持续精神。这类建筑材料给建筑外观带来了特殊的形式美感, 也形成了相应的地方特色。

1) 牡蛎与牡蛎壳。在闽南也称为海蛎、蚝。闽南人在很早就认识到牡蛎及牡蛎壳在建筑中的使用价值, 因此闽南养殖牡蛎也有了悠久的历史。牡蛎壳作为墙体材料一般采用混合砌法, 即内为砖外为蛎壳。在外表面起围护与装饰作用, 具有未经雕琢的自然美。砌筑时将蛎壳凸面朝上, 并稍微向外倾斜以便排水。2) 珊瑚石。福建沿海出产石化的珊瑚礁 (也叫龟壳礁) , 用之砌筑山墙、围墙, 别具海韵。此外, 珊瑚石还可以堆砌园林的假山。3) 蛎壳灰。用蛎壳、蚌壳等烧成的白灰, 古称“蜃灰”。用贝壳烧成的石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被人们所认识。蜃灰与石灰相比更加洁白, 在明清时就广为人用。牡蛎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占全壳成分的94%~99%, 将牡蛎壳置于旷地上堆积, 让雨水冲刷或人工浇淋以降低其含盐量, 然后置入灰窖中, 以炭薪一层、蛎壳一层, 层层堆积, 高温燃烧, 出窑后遇冷, 经过筛后获得粉末, 就是蛎壳灰。蛎壳灰的颗粒比石灰细小, 常常用来做细作部分, 如粉刷, 填缝等。4) 灰浆。以石灰、黏土等按一定比例加水调和, 即为灰浆, 是古建施工常用的粘贴材料。粘贴材料用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结合的混合材料, 是很好的创意。5) 土埆、土墼、土模墙。以土、砂、铡碎的稻草、稻壳或糠 (磨碎的稻壳) , 有时也加入少量石灰以增加硬度, 拌好后再以人或牛在上面踩匀, 放入长一尺二寸、宽一尺、高四寸左右的木模中用力拍实, 晒干或阴干后形成“土砖”, 即北方的“土坯砖”, 古代的“土墼”, 闽南称“土埆”“土揭壁”。夯筑而成的土墙称“土模墙”“捣墙起”。

3 结语

建筑与周围环境若要组成生态系统的平衡, 就必须克制自身对外界的索取与浪费。人工材料往往意味着对自然的破坏, 现代建筑垃圾多为不可降解的, 无法主动回归自然, 在堆放和处理上造成相当大的环境压力。而传统生态材料可以变废为宝, 生态材料的生产只需要低技术和极少的能源消耗。全球化的现代材料会使建筑失去应有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 导致建筑面貌的千篇一律。闽南传统建筑对生物材料、生态材料及本土材料性能的发挥与表现值得现代建筑师研究与反思。

传统资源怎样转换为一种当代建筑实物存在, 既需要寻找传统建筑形式上的当代因素与材料、技术上的当代运用及拓展, 又要使传统建筑的形态和功能达到与当代生活方式的契合。不仅是在形式上的借用, 而且也是在技术上的运用与拓展, 吸收传统建筑就地取材的优点, 尽量运用采集便利的材料作为建筑和营造环境的原料和装饰元素, 包括充分利用当地的地理条件和气候因素完成建筑的实用功能, 减少资源的浪费。做到节能、环保、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同时继承乡土建筑多年积淀和形成的建筑技术和手段。

参考文献

[1]李海英, 白玉星.生态建筑节能技术及案例分析[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7.

[2]戴志坚.福建古堡民居略识——以永安“安贞堡”为例[J].华中建筑, 1999, 17 (4) :116-118.

[3]薛佳薇.泉州手巾寮适应地域气候的方法与理念研究[D].泉州:华侨大学, 2003:5.

[4]曹春平.闽南传统建筑[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6.

[5]郭晶, 柯茂松.从生态的角度谈传统民居的建造[J].福建建设科技, 2008 (1) :25-27.

[6]杨宝, 宁倩.传统生土民居建筑遗产保护对策[J].华中建筑, 2007, 25 (10) :162-165.

培育高职学生精神生态文明的探索 篇8

一、在全校范围开设生态文学类课程

生态文学的兴起是近几十年的事情, 而生态文学的研究也只是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正由于兴起的时间短, 因此国内外学者对此研究还很不够, 而研究者使用的术语一时间也很驳杂, 如生态文学、自然书写、环保文学、环境文学等。不论名称和叫法有多少不同, 笔者认为“生态文学”应该是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审视和表现人与自然的文学。我们要去揭示生态危机及其社会根源, 呼唤环保意识, 弘扬生态责任, 推崇生态整体观, 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笔者所在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生态文学公共选修课, 虽然课时不多, 只有16个课时, 但能将生态文学所积极倡导的与大自然协调共生的物质简朴、精神丰富的生活方式介绍给学生, 使他们通过在和大自然“交流”、“对话”、“沟通”中达到和谐相处、物我交融的绝妙境界, 让他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 不断地提醒他们对大自然的需求和对大自然的责任, 也不断地引领他们走向荒野深处:聆听、欣赏、感受、融入自然, 最终自觉地保护自然。

二、在全校范围营造饱含生态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

一所校园的文化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生态文明意识, 就要营造与之相适应的生态文化氛围。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 同样, 环境也创造人。”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里曾说过这样经典的一段话:“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 在第一线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 但在第二线和第三线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 它常常把第一个结果重新消除。”人只是自然界中的一个小小分子, 永远也不能脱离自然, 只有确保整个自然的持续存在, 才能保证人类自身安全、健康、长久地生存和发展。自然是人类的哺育者, 也是人类的良朋益友, 人类不仅在物质方面依靠于大自然, 而且在精神方面受到自然的熏陶和陶冶, 人类生存的最高境界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身的一种诗意的和谐关系。笔者建议, 高职院校要经常举办生态创业设计大赛、生态文化论坛、生态文明沙龙, 邀请生态文明专家来学校作报告等活动, 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创业能力。此外, 学校还可以通过校园广播、校报、校刊和校园网络等资源平台, 宣传国家的生态环保政策, 宣传生态文明的种种益处, 让大家认识到奢侈享受、高档消费和经济利益高而生态效益低的项目不应该再令人羡慕, 而应该令人反感并应受到指责, 因为那是掠夺、消耗和浪费了更多资源并更多地污染环境的耻辱标记;相反, 有利于环保的、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最小的简朴生活方式和项目课程模式将成为光荣的象征, 精神生活的充实和有益于人类和自然万物生存的思想创造和科技创新将受到最高的赞誉。

三、重视生态文明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在学校营造饱含生态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是富有生态文明特色的校园文化营造成功的关键。因此, 首先, 教师要掌握生态文明的理念, 探讨实施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其次, 学校也要着力建设实施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专业师资队伍, 一是进一步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 一方面应安排教师到能源资源利用率高、生态环境搞得好的企业挂职锻炼, 帮助教师提高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水平, 更新教学观念;另一方面可以从上述企业聘请兼职教师或从生产一线引进建设生态文明有经验的高层人才补充到教师队伍中来。二是进一步提高教师生态文明的理论水平, 一方面组织教师进行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方面的培训, 丰富教师的生态文明理论知识, 使教师成为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领路人;另一方面通过改革教科研的评价标准、评价主体和相应的奖惩措施, 鼓励教师进行生态文明的教科研研究, 提高教师生态文明的教科研水平, 尤其在生态文明结合具体高职专业的教材编写上更应积极激励。

四、重视对学生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能力方面的培养

心理健康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教育对象良好心理素质, 提高其心理机能, 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 使学生人格个性逐步发展完善的教育。交往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 是开放的社会生态系统中各元素相互联系的一种有效方式, 是学生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近来, 很多高职院校都在实施项目教学改革, 笔者也在试图将现行的单向师生关系改变成师生合作、充分互动的新型关系, 使学生乐意参加到师生共同组成的教学过程中来, 真正实现创造性人才培养的目标。近年来, 在把“教学做”的教学模式转变成“做学教”的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中, 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学生分组合作完成项目任务的教学方法, 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五、重视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职业道德和思想道德教育

社会在转型, 经济在发展, 人类在进步。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思想道德标准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 通过专业教育, 学生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 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要使学生对社会伦理准则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 那是最基本的。”近年来, 笔者多次从企业邀请专家担任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 共同讨论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顶岗实习管理办法》, 将“两个半人———社会人和职业人”的普适性综合素质和培养目标纳入其中, 并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 以和谐之目标促目标之和谐。

虽然高职学生精神生态文明的培育不是一篇文章、一次宣传、一个文件就可以解决的事情, 但只要我们这些高职院校的师生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 拿出巨大的心智和勇气着手解决高职学生所面临的精神生态失衡问题, 生态文化素养和生态文明意识就能够深入学生之心, 他们的精神和生命就能够具有生命的绿色, 同时也可以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人才储备基础。

摘要:长期以来, 高职院校在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办学思想指导下, 过于突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 导致他们的精神生态遭遇到空前的危机。本文主要介绍了培育高职学生精神生态文明的途径。

关键词:高职学生,精神生态文明,培育

参考文献

[1]王岳川.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的当代价值[J].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2) .

[2]张晓琴.论生态文学的内涵与特征[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6) .

[3]王彬, 张伟.关于生态文明意识与动物性食品安全的思考[J].饲料工业, 2009, (17) .

原生态舞蹈的特点及精神魅力 篇9

一般认为) 原生态舞蹈是广场的而不是剧场的) 是自娱自乐的而不是表演性质的) 是参与的而不是观赏的) 是随机的而不是规范的) 是即兴的而不是刻意的) 是传承的而不是创编的, 简言之) 原生态舞蹈是由普通民众在民俗仪式或民俗活动中传承下来的民间舞蹈,

从民族学.民俗学.民族文化心理学的角度去把握) 我们会发现原生态舞蹈有以下一些精神和文化内涵-以图腾符号为神圣力量的崇拜性&以生命本体为主题的仪式性&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核心的主题性&以民间生活为基调的大众性, 下面我们就分别来谈一谈这几个方面的特点,

以图腾符号为神圣力量的崇拜性, 图腾是原始氏族和部落群体的标记和象征) 图腾文化作为形成民族文化心理深层结构的原始积淀层) 具有民族文化之元.民族灵魂之源与人性之本真的原初意义, 原生态舞蹈的目的就是表现图腾崇拜或本身即以某种作为图腾符号的动物的动作为舞蹈动作) 使其获得群体认同的标记性) 满足和实现社会性集体意识和归属心理,

例如) 龙舞是汉族各地区普遍流行的一种舞蹈形式) 这和汉族人民对龙的图腾崇拜是分不开的, 龙) 在神话传说中是吉祥的象征) 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龙舞历史悠久, 史料记载) 汉代时人们就舞起长龙以祈天求雨, 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0记载) 春夏秋冬祭祀中) 分别有青.赤.黄.白龙, 舞龙具有祈福除害.保佑五谷丰登等作用, 这种舞蹈形式千百年来世代相传) 不断创新) 今天流传在各地的龙舞各具特色, 不管是龙的颜色还是材料的构成甚至舞龙舞蹈的队形) 诸多动态造型都表现了人们想象中的龙的神态与习性, 龙舞作为典型的汉族图腾崇拜性舞蹈) 源于人们对神灵的崇拜和祖先信仰的需要) 深刻地表现了汉民族对以祥瑞为文化内涵的图腾符号的崇拜心理) 显示出他们向往幸福.自由.平安的强烈的心理需要,

这种舞蹈的原生态包含着丰富的人性内容-既包含了人的原始本性) 又包含着提升这一原始本性的文化习性, 它是把人的原始本性与文化习性这两种性态融为一体的舞蹈) 也集中体现了原生态舞蹈的原性态,

以生命本体为主题的仪式性, 仪式是人们的一种行为方式) 仪式舞蹈在原生态舞蹈中占有重要位置, 仪式舞蹈产生于对超自然神灵的敬畏和依赖, 在原始社会) 原始宗教.图腾崇拜.巫术祭祀等活动都离不开舞蹈, 仪式舞蹈在行为上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膜拜行为) 一种是模仿行为, 如闻名全国的兰州太平鼓) 曾在第二届中国民间艺术节荣获金奖&-.."年又获文化部颁发的群星奖第一名) 无可争议地成为*天下第一鼓+, 这种鼓文化无论是对神灵的膜拜还是以神灵依附为由装神扮鬼) 目的都是借助神灵的力量来驱邪纳吉) 反映了他们对生命的追求和对生活的向往) 寄托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核心的主题性,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耕社会)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是*天人合一+, 这种观念反映在原始文化心理中) 就是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对自然秩序的服从) 并在此基础上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天+的初始含义为*神+) 人只能消极被动地顺从天的旨意, 人们后来认为天即自然) 是指大自然及自然界的演化规律, *天人合一+就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 表现在原生态舞蹈中) 就是反映人们祈天祷地.求取风调雨顺的各种仪式舞蹈, 而具有原生态性质的民族民间舞蹈) 也含有大量类似的内容,

以民间生活为基调的大众性, 原生态舞蹈作为人类活动的内容存在在于民众之中) 是以民间生活为基础.以大众审美为志趣的民间舞蹈艺术, 它是把人的本性与文化习性这两种形态融为一体的舞蹈, 这一原始本性的文化习性) 在没有一种文化引导时) 它们的存在方式是自在的, 当有了一定文化的引导) 这种自在的存在方式就变成了自为的,

生态精神 篇10

关键词:菲利普·克洛岱尔,人文精神,生态精神

引 言

菲利普·克洛岱尔1962年生, 是法国南锡第二大学文化人类学和文学教授也是法国备受瞩目的中生代作家和剧作家, 擅长以平实却富诗意和韵律感的文字描画生命复杂的情景。其短篇小说集《小机械》获龚古尔短篇小说奖, 《灰色的灵魂》获2004年雷诺多文学奖, 《林先生的小孙女》获得2005年法国书店奖。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倡导人文精神, 反抗神对人的压制, 提倡个性自由和个性解放。但是莎士比亚却预料到, 人摆脱了神的束缚后丑恶的一面。个性主义不断膨胀, 发展到个人主义, 个人的欲望无限制地膨胀, 人类的自私、偏狭、贪婪、掠夺、道德沦丧等都毫无顾忌地表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 全面关注人、自然、社会的生态精神一跃而起。

在菲利普·克洛岱尔的作品中, 可以发现他对人类生存的关心和对弱者的人文关怀。就他的人文精神和生态精神, 笔者分别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三个方面来阐述。

一、人与自然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 变现为对人的价值、尊严和命运的维护。生态精神, 实质上就是人的自然精神, 所关注的是人, 自然和社会三者之间的问题, 也就是深刻的人文精神。深刻的人文精神和深刻的生态精神是一致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之存在的本源性关系。

在远古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是以人类依赖自然生存为主, 大自然主宰者人类的命运, 人类的力量无法与大自然相抗衡。但是经过几千年乃至上万年的发展, 人类的力量越来越显赫, 一直到工业革命之后, 大自然开始成为人类征服的对象, 较之远古时期的服从大自然, 工业革命之后的人类反之想要大自然臣服于自己。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迈入了新时期, 相应而来的是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大改变。在此转变中人类心中向往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关怀体察人类生活的作家自然把这些种种变革用文学形式写进了自己的作品中, 借此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并探索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

无论人与自然如何变化,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始终是人类发展的终极目标。

早在古希腊时代, 就有美在和谐的思想。人与自然的和谐, 就是美的表现。从历史发展角度看, 人与自然的关系并非如此简单, 也并非始终处于和谐状态, 正因为人与自然尚存在诸多不和谐, 甚至出现矛盾对立状态, 例如人对自然的破坏或自然对人类的报复, 探寻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才显得至关重要。卢梭所倡导的“返回自然”, 其他启蒙哲学家申言的自然法权论思想, 都是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展开的。

卢梭是启蒙时代“返回自然”思想的倡导者, 也是践行者。他把自然与文明对立起来, 认为人的天性源之自然 , 是美好善良的 , 是现代文明腐蚀了它, 使它逐渐变坏。为此, 他在大力鞭笞现代文明的反人伦本质的目的, 竭力倡导建立一种合乎自然的社会文明。他在《爱弥儿》中开篇第一句话就说到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 , 都是好的, 而一到人手里, 就变坏了” ( 卢梭, 1978:43 ) 。这表明卢梭对现代文明破坏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否弃, 对和谐美好的自然人伦关系的向往。

但是, 启蒙时代的生态思想还只是对美好人伦关系的向往, 而现代文明与人和自然的矛盾更加尖锐, 本着对人类生存的关心, 作家在作品中越来越多地谈到生态问题。

现代技术的发展使世界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正如恩格斯在一百多年前所指出的:“我们在最先进的工业国家中已经降服了自然力, 迫使它为人们服务;这样我们就无限地增加了生产, 使得一个小孩在今天所生产的东西, 比以前的一百个成年人所生产的还要多。” (马克斯, 恩格斯, 1972:458) 但是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它既可以造福于民, 也可以带来问题甚至灾难。近一个世纪以来核战争威胁、恐怖主义的破坏、环境污染和退化、高科技犯罪等等, 已经成为现代人类社会的梦魇, 而且科技的发展更是为人类战争的催化剂。

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 许多的当代法国作家在作品中都对生态问题予以关注。比如罗曼·加里的《天根》被喻为法国第一部生态小说。勒克莱齐奥的许多作品中也拥有一些生态观点。在菲利普·克洛岱尔的作品中, 虽然没有很多的篇幅表明自己的生态精神, 但在字里行间中还是体现了对现代文明带来的诸如大气污染此类生态问题的关注。比如在小说中, 作者这样写到:“还有一座工厂, 很大的工厂, 圆圆的烟囱高耸入云, 不分冬夏, 不分日夜地向天空喷发浓烟和煤灰。……所有的男人或者几乎所有的男人都为了它而离开了葡萄园和农田。从此, 巨大的山坡开始荒芜, 杂草丛生, 吞噬了果园、葡萄园和良田。” (菲利普·克洛岱尔, 2004:18)

从菲利普·克洛岱尔的作品中, 我们可以看到当代法国作家对生态问题的关注, 而正是这种关注使作家的生态意识总是在作品中无意间流露出来。

二、人与社会

文学是“人学”, 而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与社会的关系不仅是文学主要反映或表现的内容, 也是文学伦理学批评、阐释和发掘文学道德伦理价值的重要维度。

自文学诞生以来 , 人就成为文学描绘的核心, 通过对人性的真实发掘和诗意描绘, 来展示人的生存状况和人性深度。而人是社会的人, 社会又是人的社会 , 所以文学对人的描绘从来不会脱离人的生存环境—社会来孤立地描绘。换句话说, 文学对人的描绘总是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来描绘的。这样, 人与社会的关系就成为文学所要展示人的本质力量的基本关系。由于文学在根源意义上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 其本质旨在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本真面貌, 揭示现实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就义不容辞地成为文学的责任, 因而人与社会的关系在文学描绘中, 主要表现为一种求真的关系。“真”在此有两层意思, 一为真实, 二为真理。真实强调的是文学描绘与真实社会生活的符合程度, 人与社会关系的可靠性。真理则旨在表明文学对生活的本质和规律的把握, 是人与社会关系的理想目标。正因为人与社会有了此种求真关系, 所以从道德伦理角度对文学存在所作的评价和判断, 才能更真实地呈现整体社会的道德伦理状况, 具体地把握社会伦理秩序和道德规范的特点和规律。

古希腊一罗马文学是西方文学的源头之一, 作为人类童年时代的记忆, 反映了初民与自然分离之后所呈现的道德伦理状况。“因为文学的产生最初完全是为了伦理和道德的目的, 文学与艺术美的欣赏并不是文学艺术的主要目的, 而是为其道德目的服务的” ( 聂珍珍2005:8-11 ) 比如荷马史诗中描绘的“特洛伊战争”展示的是以生存为基础、以生命原则为价值取向的战争观念和社会伦理秩序。中世纪则以基督教文化的广泛传播和宗教神学的跃升为主流意识形态, 人与社会的求真关系表现为人对神的归附。文艺复兴浪潮中勃兴的人文主义文学, 将人文主义道德伦理发展到最全面、最完美的阶段, 从正反两方面, 真实地描绘了整体社会道德伦理风貌。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是揭示人与社会求真关系的典型文学形态。在真实性原则下, 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以金钱为轴心的道德伦理面貌。

《灰色的灵魂》可以称作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 在20世纪现代主义流派和思潮的冲击下, 如实地反映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似乎显得“过时”, 甚至被称为陈旧和老套。但是作者却在人物的塑造, 情节安排等方面都具有写实色彩, 并表现出作者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比如战争, 司法等。在《灰色的灵魂》和《林先生的小孙女》中, 都对战争的残酷进行了揭露, 并揭露了战争阴云下人性的扭曲和灰暗, 具有批判社会现实的性质, 继承了19世纪巴尔扎克, 司汤达等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的精神, 在挖掘心理和分析感受为主调的20世纪文学潮流下, 被称为是一种现实主义的回归。当然, 这与现实主义小说也有区别, 比如时空的安排, 叙事艺术等也有现代主义的色彩。

在小说中, 作者对司法的黑暗进行了揭露, 比如逼供的场面, 作者进行了细致的描写:法官和上校在温暖的房间里享受着美餐, 而让小布列塔尼人赤身呆在雪地里;作者还揭露了人性的黑暗面, 描写了面对宣判已麻木不仁的检察官和面对小女孩“三色花”的死亡冷酷无情的法官, “当别人对他说:‘可怜的小女孩, 她只有10岁, 您知道, 昨天她还在给您端面包, 抚平餐巾呢!’他突然飞起一脚, 踢向胆敢跟他说话的人。‘怎么着, 你想要我怎么样?人死了就死了嘛。’” ( 菲利普·克洛岱尔, 2004:11)

《在林先生的小孙女》中, 失去了家园和儿女的林先生, 带着自己的小孙女漂泊在异国, 一老一幼, 无人关心, 虽然没有对战争的残酷进行直接的描绘, 却从侧面更有力地揭露了战争的残酷。作者出生于1960年, 他从小听到许多战争的故事, 在他从小生活的城市在到处都有战争的印记, 比如战争壕、军人墓等, 所以作者在创作时, 自然想到了以战争为背景。克洛岱尔曾在中学和南锡监狱任教, 后又在一家肌肉残疾神经儿童学校任职, 教授文学和人类学, 所以他的小说中每每透露出对孩子的悲悯情怀以及对语言的自觉。

文学反映了现实, 作者的对社会问题, 人类问题的关注都表现其作品中, 反映了作者的人文关怀。

三、人与人

人与他人的关系, 是文学精神价值的集中体现。文学是人写的, 也是写人的。作为人类灵魂学和精神现象学的文学, 要反映或表现各个不同的人的精神样态, 必然会涉及他人。因为人的本质是在对象化之后通过他人才能得以彰显, 是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获取的。因此, 文学要洞悉人的本质, 揭示人生的深度和广度, 离开了对人与他人关系的描述, 几乎是不可能的。正因为如此, 人与他人的关系才会成为文学伦理学批评关注的对象和评价的维度。

那么, 人与他人的关系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除开其他层面的关系, 求善关系应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层面, 它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对人与他人关系的认识的结果:符合人的目的和规律即为善, 反之就是恶。由于个体需要, 目的只能通过与他人的协同活动方能得到实现, 于是善又表现为个体需要、目的、利益与整体即他人的需要、目的、利益的关系, 这是善更为重要和更为本质的方面。这样, 体察人与他人的关系, 善就成为至关重要的内容, 并且有着各个不同的表现形态。

在《林先生的小孙女》中, 作者充分体现了对人与人之间真情的呼唤。林先生在战争的炮火中失去了儿女, 才十天大的小孙女失去了父母, 他们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 在这里语言不通, 宿舍的邻居对他们不理不睬。林先生在出外散步时偶然遇到巴克先生, 两人虽然语言不通, 却通过指手画脚的交流, 成为了真心的朋友。随着情节的发展, 巴克先生知道自己年轻时去打仗的地方正是林先生的祖国, 为此悔恨不已, 他们在冷漠的世界中彼此温暖, 彼此依靠。作品的语言简洁明快, 情节非常简单, 却感人至深。这种友情超越了语言, 超越了国界。故事的高潮在最后, 当林先生被送到另外一个收容所的时候, 他却没来及到他们经常见面的公园告诉巴克先生之后, 他费尽艰险逃出收容所, 想要要告诉巴克先生……最终被汽车撞倒,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见到了巴克先生, 他似乎看到了春天的到来, 小孙女也恬静地躺在他的怀里, “他抱着她, 像抱着一个真正的小女孩, 一个宁静、恬然、永恒的小女孩, 一个属于黎明的小女孩, 东方之女。” (菲利普·克洛岱尔, 2009:189-190) 在这里作者想告诉读者, 亲情和友情带来的光明和希望扫尽了战争的阴影。

文学作品中对人类感情——亲情, 友情, 爱情, 全方位描写, 多重性地展现出人与人之间复杂微妙的关系, 无论作品最终的结局是悲是喜都体现了作者对人类感情的美好希冀。由此, 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的人文情怀。

结束语

菲利普·克洛岱尔曾说:“我所写的一切都来自心中。我总是努力地最大程度地接近自己的感情。”尽管他的作品有的显得有些灰色, 透着忧郁和伤感的味道。对于克洛代尔来说, 这些都是想象所抵达的情感深处, 他运用语言和影像勾勒出一个个世界, 来表达自己对人类、社会和自我的想法。正因为如此, 他的作品清新而动人。生活的哲理也在作品中慢慢渗透。他正是通过他的人物之口, 阐述了自己对人类对社会的看法, 给我们带来轻松愉快的同时, 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

参考文献

[1]卢梭.爱弥儿 (上) [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3]聂珍钊.关于文学伦理学批评[J].外国文学研究.2005 (1) .

[4]菲利普·克洛岱尔.灰色的灵魂[M].胡小跃译.桂林:漓江出版社, 2004.

[5]菲利普·克洛岱尔.林先生的小孙女[M].尚雯婕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9.

弘扬干字精神 建设生态家园 篇11

过去这里是一个贫困山村,土地贫瘠,山岭光秃,生态脆弱,经济落后,年人均收入不足百元,集体经济一无所有。改革开放引领大梨树村快速发展,干字精神铸就大梨树人创业辉煌。30多年来,老书记、八、九、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毛丰美带领村民治理荒山,整修水利,兴办集体企业,培育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建设生态新村,创造了生态文明骄人业绩。回乡的大学生村官毛正新接任村主任、党委书记后,确立了“生态兴村、全面协调”的发展思路,坚持扎实苦干与科学发展相统一、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并重、改善民生与提高村民素质同步的执政理念,全面推进大梨树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集体资产超过3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连续5年突破万元,位居中国名村影响力排行62位。2010年,全村社会总产值10亿元,村可支配财力160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1.5万元。

这些喜人的变化,最重要的一条是靠一个“干”字。艰苦创业、不懈奋斗的干字精神是大梨树村成功发展的不竭动力。

干就要苦干——弯大腰、流大汗。从上世纪80年代起,大梨树村用20年时间治山治水,重整山河。针对当时山地荒芜、蚕场沙化、水土流失、生态恶化的实际,广泛发动群众,“小突击、大会战、专业队伍常年干”,累计出工10多万人次,动用土石方170多万立方米,靠手刨肩挑,硬是搬掉了20多座山头,开发荒山修建1.6万亩水平梯田,栽植桃、梨、苹果等果树百万株,退蚕植栗1万多亩,建成双万亩果园。同时,持续开展小流域治理,整修河流14公里,治理沟壑百余条,建设水库、塘坝,扩大水域,年蓄水量达到40多万立方米,被授予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先进单位。

干就要实干——重规律、求实效。大梨树村遵循以人为本、发展为要的执政理念,确立“生态兴村、全面协调”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4项生态环境工程:一是绿色农业工程: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建设国家级五味子标准化种植示范区,实行科学化管理、规范化种植、无害化生产,获得了中国良好农产品认证和欧盟GAP认证。二是污染治理工程:大梨树村果断关停早期兴建的4户污染企业,恢复旧矿山、厂区植被,搞好生活污水、垃圾设施改造。三是村庄绿化工程:开展植树种草,绿化环境,建成草坪2万多平方米,栽植景观树5万多株,河边路旁绿化60公里,街巷绿化5公里,单位绿化6000平方米,宜林荒山绿化率90%,公路两侧荒山坡面绿化98%,森林覆盖率80%,被授予中国绿色村庄,在中国名村影响评选中“绿色指数”位居第7名。四是舒适宜居工程:大梨树村采用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模式建设村民新居6万平方米,入住500户。新区倚山沿路分别为欧式别墅园和二层楼的商业街,彰显现代风格;沿河两岸为仿古民居,呈现出“小桥流水杨柳岸,青砖红柱四合院”的水乡情调。先后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村庄名片等殊誉。

干就要巧干——讲科学、闯市场。1985年,在中央搞活农村经济的政策指引下,大梨树村冲破城乡分割禁区,挺进城市,在凤城市繁华区建设一座2600平方米5层楼的龙凤宾馆。1992年他们又相继在市内火车站和汽车站交汇处建起1.5万平方米3层楼凤泽大市场和占地1万多平方米的龙泽农贸中心,年交易额3亿元,实现利润400多万元,安置就业2000多人。

本世纪初,随着人们追求回归自然的需求不断升温,大梨树村巧夺天工,依托双万亩果园,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建设生态农业旅游区。山上果园取名为“花果山”,几座水库命名为“瑶池”、“龟山东湖”、“龙母湖”、“双龙湖”等,形成山水相连的自然景观。建设药王谷、养生坛、18公里绿色长廊、生态采摘园。创办影视城,拍摄了《女人一辈子》等10多部电视剧,打造出生态经济型、生态景观型和生态园林型为特色的乡村旅游新优势。年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500万元,被授予国家级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国农业公园、辽宁省旅游专业村和游客喜爱的辽宁五十佳景。

几年来,大梨树村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以创建文明村、文明旅游区为载体,大力弘扬艰苦创业、不懈奋斗的干字精神,打造凝聚民心、引领文明的乡村文化。先后建设800平方米的村史馆、6000平方米的文体宫、5万平方米的干字文化广场,用毛泽东“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和邓小平“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激励村民。同时还组建村民艺术团、秧歌队、腰鼓队和篮球队。创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中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和思想道德教育基地。通过举办采摘节、五味子节、新农村文化节和红歌演唱会,邀请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辽宁电视台“话说天下”和“都市嘉年华”节目组等媒体走进大梨树,承办辽宁省老年运动会和农民运动会闭幕式及部分赛事,组织国内外知名篮球队比赛等文体活动,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推进了大梨树生态文化建设。该村现已初步形成8大特色文化:以西汉武次县遗址和大梨树传说为渊源的历史文化;以纪念中国历代名医的药王谷为代表的中医药文化;以养生坛及养生教育为重点的养生文化;以干字广场为标志的“干”字文化;以展示毛泽东家史和大梨树发展历程为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红色旅游文化;以满族民居、歌舞表演为亮点的民俗文化;以吃农家饭菜,住火炕为特色的乡土文化;以果园观光、赏花摘果为品牌的田园文化。2007、2008年,该村村书记应邀坐客经济日报“对话”和央视“小崔说事”栏目,同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共同探讨农村文化建设。2010年,被授予“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

生态精神 篇12

1 生态文明建设下的民族传统体育的精神内容

1.1 生态功能特点

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项目一样, 都具有强身健体的功能, 但由于其创造与产生的地区居民的风俗、工作、自然环境与创立之初的科技水平不同, 因而, 其功能具有显著的生态特色。如:图腾信仰下的健身功能。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与某个特定民族和地区的图腾信仰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其立足在对某种自然现象的敬畏与规律利用基础上, 根据该地区的各种特点, 研发具有祭祀等意义的体育技能。像武术中的各种门派的区分, 尤其是以各种动物名字命名的拳种, 如猴拳、螳螂拳与鹰爪拳, 以及其他的摔跤、太极与打陀螺等, 都充满着信仰指导下的健身追求。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的身体极限创造性发现与发挥。在上述信仰和对自己生存和发展环境的敬畏的精神基础上, 各地区会从珍爱自己的物质基础出发, 加强对自然的顺应与保护, 从研发提高自身机能的技能开始, 实现自己能力提高基础上的对自然的保护与热爱。如赛龙舟等民族体育项目, 其就是立足在地区水乡特点,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生存技能的体育科学化。

1.2 生态技能特点

民族传统体育的技能, 以生态性为基础, 以生态性为标准, 以生态性为追求。其技能生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技能研发以人与自然和谐为追求。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各项技能, 其共同点就是强调运动者对自然的适应性, 和尊重自然规律下的创造性。例如赛马强调对草原的自然适应性, 赛龙舟对水的适应性, 放风筝是对风的适应性等。这些技能的研发和运用, 不仅不会破坏生态反而会丰富生态类型。器材与场地研发取材和保护自然为追求。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最大生态性特征, 就是其器材研发和场地建设的生态性, 不仅不需要对现有的场地进行各种现代化的硬化等改造, 反而更加追求自然、绿化与环保, 各种草地、乡间空白地、城市的空地等, 无需加以刻意性甚至破坏性的建设, 都可以开展此类的运动, 如武术、抖空竹、打陀螺等, 都具有高度的生态适应性。

2 生态文明建设下民族传统体育的精神文明研究的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的高位战略时代背景下, 民族传统体育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与传承方式, 不断地产生物质层面、制度层面与精神层面的变迁, 其民族化与国际化在相互促进与有益补充中得以科学发展, 从文化生态结构、生态发展模式及生态修复机制等方面实现了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充实与创新。

2.1 传统美德强化

生态文明下的民族传统体育, 以健身技能为载体, 以民族传统美德为基本文化内涵, 以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群众化、普遍化、地区体育特色化与地区文化特色化的特点, 实现了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切入的生态文明指导下的精神文明建设创新, 体现了民族传统体育的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性。表现两个层面:强调团结互助。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表现形式而言, 多以合作的形式出现, 即使有些是可以独立完成的, 但在团队形式出现的情况下, 更具有美观与震撼力, 如太极拳的练习, 单人练习与多人一起练习的效果显然有着较大的区别。在地区范围的团结互助, 更能强化合作中的共同进步, 不仅强身健体, 也实现了交流与学习中的和谐进步。例如悠悠球项目的日常技艺交流, 象棋与围棋活动消遣性娱乐等, 承载了社区居民甚至陌生人之间的友谊建设功能。强化谦虚宽容。即通过民族传统体育的练习, 学会谦虚与宽容, 把“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学习理念, 把人外有人的低调态度, 相互传播与影响, 实现和谐社会的建设。通过这种美德的发扬, 不仅在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 为项目技能的创新创设了空间, 也让大家都保持着积极学习做学生的态度, 为个人成长和他人的进步作出了技能共享的贡献。如“中华武术, 具有追求人自身、人际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不同民族之间的内在和谐价值, 具有化解信仰危机、道德危机、人文危机、生态危机以及价值危机的外在价值。”

2.2 推动民族传统体育创新

生态文明下民族传统体育的精神文明建设, 在社会环境与文化传统协同发展的基础上, 通过打造民俗体育活动圈、构建生态体育服务体系、开发大众化民族竞技体育、拓展校园民族特色体育等路径, 推动民族传统体育创新。表现在两个层面:创新文化氛围打造。在人们对所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愈发重视与爱护的时代背景下, 民族传统体育无论是场地的生态性、器材制作的生态性与活动形式的生态性, 都极大地满足了人们体育运动与精神提升的需求。其中, 人们健身养生理念的不断创新与推广, 心理健康与精神健康的正视与重视, 都从人们的内在需求推动良好体育文化氛围的形成, 让人们在体育文化的相互交流与学习中, 在体育精神的提纯与发展中, 切实地运用民族传统体育的物质载体, 以精神文明建设的活动方式实现自己的身心追求。创新项目推广。这种项目包括两个方面:原有项目的原生态性推广, 例如:某种一直被某个少数民族所传承的体育项目, 被发现与整理后向城市与社区推广;原生态项目创新后的推广, 如针对某体育项目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创新结果推广, 减少其封建迷信元素, 强化其对人际关系或疾病治疗的功能等, 如:五禽戏、易筋经与气功等。这两个层面:第一层面, 从思想道德与文化方面强化了对精神健身的积极意义;第二层面, 从生态文明下民族传统体育科技知识方面丰富了精神文明的内容, 进而实现民族传统体育功能、文化意义与精神的时代性优化。

3 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下民族传统体育的精神文明建设, 要在挖掘与提升民族传统体育的生态意义基础上的, 从突出民族传统体育的道德教化功能切入, 以民族传统体育的原生态性技能为载体, 把其精神文明建设的群众基础性、社会操作性、区域特色性与功能定向性等特点, 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生态坚持、发扬与运用中, 追求健身、健心、健美、生活调剂与竞技娱乐等多样性的活动需求满足, 让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体育精神文明健身, 随着民族传统体育的丰富多彩, 而不断地实现内容充实、形式多样与功能多元化, 最终达成民族传统体育、生态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孙永梅, 王全军.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体育学刊, 2012 (1) :92-95.

[2]陈帅, 陈钢, 陈璐.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圈的核心社会结构形态[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2 (4) :54-57.

上一篇:铁路车载通信设备下一篇:作者思想和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