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树人(精选3篇)
树木树人 篇1
鲁迅本姓周, 原名“阿张”、“樟寿”、“豫山”、“树人”。
鲁迅出生时, 他的祖父在京做官, 当抱孙子的喜讯传到他那里时, 恰巧有一个同朝为官的朋友张之洞来访。于是, 祖父便遵照家乡的习俗, 以孩子出生后所遇到的第一个人为孙子取名“阿张”, 之后又根据家谱中的名字为孙子取大名“樟寿”, 号“豫山”。
小鲁迅进私塾学习时就以“豫山”为名。他的家乡绍兴话“豫山”和“雨伞”音近, 同学们常以此取笑他, 鲁迅为此有些懊恼, 便央请祖父为自己再改个名。祖父就给他改名为“豫亭”, 鲁迅用了一段时间后还觉得不好, 于是再改为“豫才”。后来, 鲁迅离开了家乡, 到南京投奔叔祖周椒生, 到江南水师学堂学习。
叔祖周椒生虽然在水师学堂做官, 但思想却很守旧, 对这种洋学堂极为蔑视, 认为鲁迅不好好在家读书, 走光宗耀祖的正路, 而跑到洋学堂学习做一名水兵, 实在有失“名门”之雅。为了不给九泉之下的祖宗丢脸, 他觉得鲁迅不宜使用家谱中的名字, 但他还是希望鲁迅能够有个出息, 于是遂将“樟寿”的本名改为“树人”, 取“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之意。从此, 鲁迅就用了周树人这个名字。
后来, 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那时, 文人们写文章都喜欢给自己起个笔名, 周树人也就给自己起了个笔名“鲁迅”。从此“鲁迅”一名闻达于天下。
据说, “鲁迅”的意思是:周树人的母亲姓鲁, 用母亲的姓, 取愚鲁而迅速之意。
知识小站
什么是家谱?家谱, 又称“族谱”、“家乘”、“祖谱”、“宗谱”等。是记载一姓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谱籍。家谱以记载父系家庭世系、人物为中心, 是由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逐渐演变而来的。许多家谱都规定了多少代的后代子孙名字用字。家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 就其内容而言, 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最具平民特色的文献。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篇2
《温家宝谈教育》是一部文集性质的作品,此书收录了温家宝从1995—2013年期间,在教育问题上的一些代表性论述,内容涉及中国教育的各个领域,总计达50万字。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由此对当前的国民教育进行了一些新思考。
当前教育问题聚焦于教育公平,这也是《温家宝谈教育》一书中的重要话题。温家宝曾说:“最大的公平就是教育公平,教育是实现社会公平最为伟大的工具。”的确,教育要公平毋庸置疑。但是,何谓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自恢复高考以来,教育公平的焦点始终集中在“考大学”这个问题上。当前,每年参加高考的考生约1200万,而高校录取率仅为40%,这也就意味着60%的人无法上大学。残酷的竞争,导致了高考公平问题,使之成为最敏感的社会问题。在一般人看来,高考公平便是教育公平。实则不然,中国教育的差距,并不是从高考开始的,而是在基础教育时便拉开了差距。现在社会上有一句流行的教育口号: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然而由于巨大的区域差异、城乡差异、阶层差异,上亿农村地区的孩子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而且根本就没有赢的可能。由基础教育所引发的不平等,不是高考考试制度设计能够解决的问题。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无论怎样的制度设计,都不可能彻底解决剩余60%学生的上学问题。那么,也就意味着,高考制度无论如何改革,在剩余60%的学子看来,都是不公平的制度。
理性而言,高教公平并不是政府能够解决的问题。事实上,在美国等发达国家,高教公平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欧美教育的公平实则是体现在基础教育阶段的,保障每一个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才是教育公平的真正体现。作为当代中国最为杰出的政治家之一,温家宝很早便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在任职国务院总理期间,温家宝多次谈到农村教育问题,他曾说:“不懂农村教育,便不可能懂中国教育。”因此,他的教育观也被称为农民教育观。温家宝之所以强调农村教育,是因为中国农村教育已经处在崩溃的边缘。据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文盲约为8500万,其中西部地区的文盲占全国文盲比例的50%,此外中国每年新增文盲50万人,其中80%为女性。文盲是由于教育缺失所导致的,文盲率直接表明了中国农村地区教育问题的严重性。
中国农村教育问题可以归结为三方面:一是教育经费不足。由于缺乏必要的投入,农村地区的学校普遍存在着教学环境差、教师待遇差、教师素质低等问题。温家宝曾说:“发展教育不仅要投入人力,更要投入物力。”没有物力的投入,好比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育发展将无从谈起,教育公平更将无从谈起。二是失学率居高不下。在贫困地区,女童的失学率非常惊人,女性失学是社会不平等的一种体现,如果不能够保证女性的受教育权利,那么社会平等将成为一句空话,妇女权益的保障也将成为一句空话。三是特殊儿童的教育。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特殊儿童约为1200万。在教育上,特殊儿童的花费比正常儿童更多,对农村地区家庭而言,是非常沉重的负担,如果得不到政府支持,那么特殊儿童将得不到必要的教育,最终会成为社会的负担。
既然农村地区的教育问题已经如此严重,为何地方政府迟迟没有行动呢?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率成为官员考核的硬指标,投资教育见效慢,甚至可能不见效。对多数官员而言,为了政绩,为了仕途,理所当然会选择见效快的项目。此外,在教育经费投入上一直没有制度上的保障。自1993年以来,我国在教育经费上的投入,平均为GDP的2.5%左右,与世界最低标准4%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事实上,即便采用了4%的标准,我国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仅以美国哈佛大学为例,一年开支约为30亿美元。而中国顶级学府之一的清华大学,一年仅为5亿美元。虽然经费不能够决定科研实力,但是如此巨大的经费差距,对高校发展不可能一点影响都没有。国内顶级学府与世界发达水平尚且存在着鸿沟天堑般的差距,农村地区学校的情况就更难以想象。
如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呢?温家宝提出了三点意见:一是将发展教育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当今世界竞争,是民族素质的竞争,实则是教育的竞争。“只有办一流的教育、出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在发展教育问题上,政府应当起引导作用。在制度层面上保障教育的发展,引导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二是鼓励教育家办学。所谓“教育家”是那些爱教育、懂教育,长期处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是将教育视为信仰,有志于终身献给教育事业的人。三是加强教师人才的保障力度。当前,农村地区存在着教育人才紧缺的问题。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西部地区教师人才流失的情况十分严重。据统计,西部教师收入和东部教师的收入差距最多可达十倍,西部教师的收入甚至不如东部地区的农民工高。如果不能保障教师人才的基本权益,不能够为教师提供一个稳定的发展空间,那么发展高素质教育将成为一个空中楼阁。
“钱学森之问”是书中另一个引起笔者关注的问题。所谓“钱学森之问”是指2005年温家宝在探望钱学森时,钱老感慨地说:“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钱学森之问”可以说问到了中国教育的根源,如果高校不能够培养出杰出人才、世界级的大师,那么中国高校何以宣称是一种成功的教育呢?而这一问题的根源,究竟出在高校,还是出在其他地方呢?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笔者偶然看到一篇名为《中国教育问题》的文章,作者为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葛剑雄先生认为,“钱学森之问”的根源,实则不在大学,而在社会。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上出现了严重的功利主义思潮,在科研上急功近利,不合理的学术评价体制,压缩了青年学者的成长空间,没有为青年人提供必要的发展条件,没有给青年人发展的空间和必要的条件。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那么中国的大学永远都不可能出现杰出的人才。在这个问题上,温家宝也有类似的看法。温家宝指出,教育是百年大计,且并不是在短期内便可以看到实效的。在教育投入上,要有长期规划,要有毅力,有恒心,可持续地投入。温家宝还指出,我们应当发展一种面向未来的教育。教育是千秋大业,关系到国家、民族以及每个中国人的发展,必须具备整体思维。既要立足于当前,又必须着眼于未来。
笔者最后想要谈的一个问题是关于教育独立性的问题。长期以来,教育领域内存在着十分严重的外行领导内行现象。当前高校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而言,是由于高校办学不独立造成的。以美国的大学为例,其主要的资金源自于社会,但是高校拥有绝对的自主权,可以不受政府和社会的干预。而在中国,高校的一举一动都受到社会舆论的关注,高校工作者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很难专心从事学术活动。就这一问题,温家宝指出,必须尊重教育发展规律,把发展教育的主动权交给专家,政府应充当后勤保障角色。温家宝还指出,应当重视教育资源配置的问题。在过去,以行政手段进行教育资源配置是不合理的。教育资源的配置应当从教育发展的需求出发,将资源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就必须将配置权力给予教育家,让教育家安心办学、有权办学、一心办学。这是促进教育良性发展的关键。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未能全面展现《温家宝谈教育》一书的深刻内涵。希望读者能够亲自去阅读和感受此书的宏大深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温家宝在教育问题上的真知灼见,充分体现他作为一个卓越政治家的眼光。无论是教育工作者或是一般的读者,一定能从这部作品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篇3
拼音: shí nián shù mù,bǎi nián shù rén 简拼: snsr近义词: 反义词: 用法: 复句式;作分句;含褒义,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解释: 树:培植,培养。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出处: 先秦・管仲《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例子: 西人都知道~,我们应该把培养人才这件大事抓好。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出自《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这段话的意思是对国家而言,获利最丰者莫若培养人才,人才一旦培养成功将“一树而百获”,此乃国家治理国家的终生之计.然后人一直将管子的这段话归纳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以比喻“培养人材意义重大,同时也表示培养人材之不易”.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是令人费解的,或许也是不正确的.
故宫的栋梁均用楠木制成,楠木出自南方的深山老林,要长成故宫那样的几个人才能合抱的栋梁之材,据说需要四五百年的时间,十年的时间是不够的.速生林可以在十年之类长成大树,然这样的树木只配化为纸浆用于造纸,或生产如一次性筷子之类的东东,若要将它们用做支撑高楼大厦的栋梁之材,恐怕是勉为其难的,十年其实难以树木哦!
“百年树人”事实上也是一句空谈,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都活不过一百岁.古人的平均寿命不过三四十岁,现代平均寿命据说已经达到了70多岁,能活到百岁以上的人尽管也有,但只是个别,且百岁之人,身体已经退化,思维已近停滞,已不能为社会做出什么贡献了,不知百年树人的意义何在?是为了培养个别老朽么?
【相关历史典故】
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任齐国丞相40多年,帮助齐桓公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进行改革,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他的人才观是:“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