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阅读(共8篇)
《圣经》阅读 篇1
《圣经》作为基督教的教义经典,大多数的学生一直对其敬而远之。而实际上,正如朱维之先生所说:“希伯来人(即犹太人)的《圣经》是世界上最幽邃神奇而富于魅力的书。”[1]《圣经》不仅是一部宗教典籍,而且是一部文学经典。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对《圣经》的史诗部分如《约瑟史诗》等赞叹不已;《圣经》史传文学部分被认为不逊色于司马迁的《史记》,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就曾肯定《撒母耳记下》第十八章是艺术性最高的散文作品。
1.《圣经》通行版本介绍
《圣经》包括《旧约》和《新约》两部分,前者39卷,后者27卷。《旧约》本是犹太教经典,其原文为希伯来文,公元前285年至公元前249年被翻译成希腊文。《新约》是早期基督教经典,于公元一、二世纪时陆续写成,原文是希腊文。
《圣经》的英译本始于8世纪,第一部全英译本出现于1382年;最权威的英译本《詹姆士王圣经》即《Holy Bible (King James Version)》出现于1611年,因其是在国王詹姆士一世的命令下翻译的,所以也被称为“钦定圣经”,该版本神学术语较多。现行比较通俗易懂的英语版本有《Holy Bible (New Living Translation) 》即实用版《圣经》,此版本的特点是用词浅显易懂,句子朗朗上口,适合诵读,培养英文语感;此外还有《Holy Bible (Today’s English Version)》即现代英文版《圣经》,适合做泛读材料。
《圣经》比较权威的中文译本为1919年出版的《官话和合本圣经》,此版本神学术语较多,但用字简练,文笔优美。1979年在香港出版的《现代中文译本》主要面向非基督徒读者,神学术语较少,流畅易懂。
2.《圣经》对西方文学艺术作品的影响
中世纪以来,《圣经》在欧洲盛行开来,并渗透到了文学、历史、哲学、法律等各个领域,逐步构成了西方人文意识形态的核心,制约着他们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各种形式的精神活动。《圣经》对西方文学艺术的影响比比皆是:但丁的叙事长诗《神曲》直接采用《圣经》题材为题———《地狱》、《炼狱》、《天堂》,但它却突破了教会的道德樊篱,表现了新世纪的思想曙光即人文主义;莎士比亚的戏剧平均每剧援引《圣经》达14次之多,使人物形象更加形神兼备,产生了韵味无穷的艺术魅力;达·芬奇的画作《最后的晚餐》也是圣经题材,堪称永恒的经典;班扬的小说《天路历程》用寓言和梦境的形式,刻画了基督徒为了实现对自己和他人的救赎勇敢而艰难的朝圣历程。阅读《圣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文学艺术作品。
3.《圣经》意象分析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意象的背后都有特定的象征意义,它们一旦在作品中出现,往往就将其寓意带了进去,甚至成为统领整部作品的中心意象。
《圣经》中的诸多意象,例如:伊甸园、蛇、鸽子、橄榄枝、羔羊、十字架等,常常出现在作家作品中。作家在使用《圣经》典故时,就已经把它所涉及的《圣经》文本带进了作品,从而使貌似简单的文本变得复杂且内涵丰富。
例如“蛇”这个意象,作家赋予它的可能是一个意义系统:原罪、欲望、堕落等。小说《紫色》使用“蛇”来比喻新的黑人女性梅丽迪安;电影《黑蛇呻吟》也把蛇和邪恶、诱惑、堕落联系起来。很明显,所有这些蛇意象都源自《圣经》。阅读圣经,了解这些典故的意蕴,有助于我们更深刻更准确地理解并欣赏西方文学艺术作品。
4.《圣经》的教育意义
《圣经》宣扬了丰富的宗教道德观念,但其中一些与中国传统道德观念并不冲突。例如,《论语》中所提倡的“克己复礼为仁”、“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2]等思想和《圣经》中所表达出来的“爱人如己”[3]的博爱和宽容精神不谋而合。这也是当代大学生在生活中应该践行的准则。
《圣经》中的“智慧文学”即哲理诗,亦庄亦谐,妙趣横生。比如《传道书》和《约伯记》等堪称世界文学的杰作。其中《传道书》和老子的《道德经》遥相呼应,是哲理诗的中西双璧。这都是大学生汲取知识的宝贵源泉。
综上所述,大学生阅读《圣经》这部文学经典,具有多重意义和价值。不仅能了解圣经丰富多彩的文学内容,而且能帮助他们丰富西方文化背景知识,从而更好地解读西方文学艺术,提高自己的修养,丰富自己的内涵。
摘要:《圣经》不仅是一部宗教典籍, 而且是一部西方文学经典, 是西方文学艺术发展的源头。当代大学生阅读《圣经》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 理解西方文学艺术作品的内涵和外延, 还能提升自身精神道德素养。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圣经》阅读,意义
参考文献
[1]朱维之.《圣经》文学十二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2]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80.
[3]《圣经》和合本[M].上海: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委员会, 2007.
《圣经》阅读 篇2
想起这些来,不禁俨然一笑,孩子始终是孩子的思想,而如今再看圣经原著,知道圣经里远不止耶稣和玛丽亚,却是另一番感受。
翻开第一页,便是旧约创世纪,那个耳熟能详的神七日创世界却不知道出处的故事印入眼前。神?嗬,该是伟大的人物吧,他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一切。他说:要有光,就有了光。这样的随心所欲,我想他不仅是人物,更是神物吧。人类的祖先-亚当、夏娃的故事甚是经典。在他们身上体现了人类所具有一切优缺点。蛇的引诱更加体现了人类强烈的好奇心致使的贪婪,必导致不可言喻的后果。世界之初,一切都是那么光感,新鲜的血液用尽全力在各个角落迅速翻滚着,于是,厮杀、征战、掠夺…出现了,人与人之间和睦的关系荡然无存。摩西带着他的子民,勇敢的与埃及法老作斗争,很多被统治习以为常的人,骨子里充满了奴性,虽不愿意离开,但也斗志昂扬的拿起武器与邪恶做斗争。终于摩西战胜了埃及法老带这他的子民开始了长达四十年之久的回家之旅。逾越节、安息日便是从此中产生,这些节日所遵循的规矩,以及它带来的文化契机对今天的西方国家甚至是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耶稣为挽救世人,到处劈荆斩棘,传道于世人。被称为人们的救世主却被自己的信徒出卖而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他要人们为上帝祷告,为人类祈福。却落得个如此下场,他聪明吗?他传的是什么样的经典呢?聪明人的圣经是什么?读完整本书你会发现,其实根本没有什么聪明人的圣经,所谓的聪明人不过自欺欺人罢了。但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宽恕是所有聪明人的圣经。上帝宽恕了亚当夏娃,使人类文化得以延续,聪明之举。路得不怨贫苦在田间拾麦穗,而拾到了自己的第二次幸福,这难道不是宽恕带来的天赐姻缘吗?耶稣宽恕世人为世人顶罪受罚,换得一次复活而畅游天堂,这更是他的聪明之处了。当然这些所谓的聪明全都是个人感受罢了绝不带有任何批判和功利色彩。
每读完一本书,总有那么一个片段或是一句话让你喜欢,为之动情。我最喜欢的还是传道书中的一段,现摘抄如下:…
它像情人般的召唤,催促着我一遍又一变享受着它带来的甘甜。
《圣经》阅读 篇3
一、《圣经》题材具有普遍的人生经验和基本人性
《圣经》中包含了亲情、友情、爱情、情欲、人际关系、个人内心挣扎等等。圣经故事的一大主题就是父子关系, 上帝和选民就是父子关系的扩大。诺亚醉酒, 约瑟的彩衣, 大卫王和押沙龙 (Absalom) 王子, 和浪子回头的故事都是好例子。其中有两个例子颇具代表性。雅各当年看上拉班 (Leban) 的小女儿拉结 (Rachel) , 辛苦地为李本做了7年长工。结果被李本骗了, 洞房花烛的第二天才发现新娘是拉结的妹妹利亚 (Leah) , 忍气吞声地再苦干7年, 才真正娶到拉结, 此后拉结生了个儿子取名约瑟 (Joseph) , 约瑟和他异母哥哥却不一样, 他的哥哥粗犷、鲁莽, 约瑟天生聪明文雅, 想象力丰富。雅各, 由于约瑟的不同凡响, 对约瑟十分宠爱, 别人去放羊, 约瑟独自在草地上胡思乱想, 别人牛仔打扮, 雅各却为约瑟做了七彩的袍子。偏宠之事乃寻常可见, 像雅各这样将关怀集于一身的做法, 就不必寻常;难怪其他儿子暗地生恨, 找到机会竟然把约瑟卖掉。大卫王的遭遇和汉武帝相近。他英名盖世, 王国的版图不断扩张, 但是他的儿子竟然和他作对, 押沙龙收买人心, 纠结党羽, 组织军队, 攻进京城, 迫使大卫王弃京东逃。然而大卫王不计叛乱之过, 平乱之日, 下令将领, 不得伤害王子。不幸, 将领违令, 射杀了押沙龙。大卫王悲哀的连叹“我儿, 押沙龙, 我恨不得替你死”。大卫王的悲伤, 充分流露出父爱的宽广和深挚。
《圣经》里也有母爱的故事。撒拉 (Sarah) 和利百加 (Rebeka) 是两个为儿子的权利费尽心思的母亲。撒拉90岁时才生了儿子埃撒克 (Issac) , 由于害怕丈夫将财产和族长的权位传给庶出的长子以思米 (Ishmael) , 竟唆使丈夫将婢女升格的妾夏甲 (Hagar) 和儿子以思米遣走。利百加非常偏爱小儿子雅各。雅各比较有心机, 大概比较像母亲。有一次, 雅各趁哥哥伊扫 (Essau) 肚子饿, 用一盘饭换取了长子的权益。利百加不但没有谴责小儿子, 竟然替他设计, 骗取丈夫临终传继宣言, 使雅各的权益合法化。摩西的母亲和耶稣的母亲同属一类。摩西的母亲在埃及人屠杀犹太男婴时, 冒着生命的危险藏匿襁褓中的摩西, 提心吊胆过了3个月, 迫不得已, 才把小摩西偷偷放在河边。皇天不负慈母心, 摩西被埃及公主看上, 得到一条生路。后来她又扮成奶妈教养摩西成人。摩西后来成为一个民族的首领, 有着坚毅的个性, 就是受到他母亲个性的影响。耶稣的母亲玛利亚也经过大屠婴的恐怖。据载耶稣少年时就有着宗教的狂热, 小小年纪就和宗教权威大谈宗教, 20多岁就离家传道, 他传的道又非正统, 因此树敌很多。玛利亚暗暗担心, 却没有予以干预, 耶稣就刑时, 玛利亚去到十字架旁, 潸然泪下, 她对儿子似乎无限怜惜, 也有默默的理解。
旧约中兄弟相残的事也层出不穷, 该隐 (Cain) 和亚伯 (Abel) 是一对相互嫉恨的牺牲者, 该隐耕地, 亚伯放羊, 偏偏上帝垂青前者, 该隐心中的嫉火越烧越烈, 上帝看在眼里, 大概他有心磨练该隐对该隐说:“你心中的不平之气, 应该设法排解。”听上帝这么说, 更是火上浇油, 把弟弟骗到荒郊旷野杀掉。因嫉生恨, 使该隐成为了人类的第一个谋杀犯。
二、《圣经》中两性关系也是圣经故事的一大题材
圣经的作者对这个题材作了多面处理, 雅歌为青春恋情, 刻画了少女对情人的思慕、期盼、担忧, 少男的热情、仰慕以及两情相悦。有的观点认为:雅歌是所罗门的情歌, 或是中东地方婚礼的礼仪, 或是原始圣王崇拜的遗留, 或是蓄意经营的田园诗, 或是耶稣和教会梦契的寓言, 这些说法丰富了雅歌的内涵, 却不改其基本内容。雅各和拉结的故事, 描述了一段经得起时间考验, 客观环境挫折的爱情。亚伯拉罕和撒拉是一对患难夫妻。亚伯拉罕从巴比伦移民到巴勒斯坦, 期间经过流难、饥荒、战争、惊吓、撒拉都随行辅助, 和亚伯拉罕同甘共苦, 亚伯拉罕老来盼望子嗣, 撒拉自认年岁过长, 竟推荐自己的婢女。亚伯拉罕并不喜新厌旧, 撒拉和夏甲有争执时, 不忘提醒夏甲, 撒拉是正室, 应曲意顺从。撒拉过世, 亚伯拉罕买地厚葬, 亚伯拉罕和撒拉虽然难免有人性的弱点, 但他们夫妻相处自始至终持互敬互谅的原则, 他们是传统夫妻的代表和典范。路德和波亚斯代表仁义的结合。路德 (Ruth) 和莫亚伯 (Moab) 这个地方的女子, 先前嫁犹太人, 后来丈夫早逝, 于是奉行婆婆返回伯利恒 (Bethlehem) , 一老一少寡妇路德到亲族波亚斯 (Boaz) 的田野捡麦粒暂时度日。波亚斯怜念路德贞洁孝顺, 经常命雇工多遗落麦粒, 让路德多得一点收获。据《利未记》和《申命记》, 当时的民间法律, 近亲有两种责任, 一是, 男人死后寡妻无子, 近亲得取之。二是穷困而将产业变卖, 近亲有义务将其赎回。路德遵婆婆命, 求助于波亚斯, 波亚斯垂怜路德, 帮她赎回前夫的产业, 并和她结为夫妻, 他们的结合, 表现出诚挚、稳重、和高尚的情操。
除了这些正常的感情之外, 圣经里也有乱伦、畸恋、和痴迷写出了人类原始的倾向情欲所造成的纠葛。在《创世纪》《士师记》等章节里都有描写。从上面所提到的故事可以刊出圣经中所包括的内容, 它描写了许多人生的共同经验和人性在不同层面的面目。因此圣经可以说是一幅人生百态图, 也可以说是一部人类的生活史, 不过它和一般的社会报道或历史记载不同。第一, 圣经以一种既定眼光写作, 它的目的在加强宗教信仰。简单地说, 它是文以载道的, 所以圣经作者对人生的解释是单一的。为求证其单一的观点的信念, 或制造神话, 或把写实的素材摆进既定观念的框架里。就文学而论, 圣经或缺乏如希腊神话所呈现的那种多姿多彩的想象, 流露出单纯、真挚、朴实的优点。在写作技巧上, 圣经作者受传道前提的影响。一般来说, 叙事情节简单, 对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过程不做心理分析, 客观评价, 或细微铺陈。
亚当和夏娃的故事就是个好例子。故事里有四个角色, 上帝、蛇、亚当和夏娃。故事的发展分为四段。第一段:蛇提出和上帝戒令不同的看法, 至于它的动机何在未曾提及, 只说它比地面上其他生灵狡黠。第二段:夏娃听了蛇的说辞, 夏娃的结论是:那禁果挺好看, 一定很好吃, 既然吃了会变聪明, 就吃了吧。她自己尝过让亚当也试一试, 亚当就咬了吃。无论亚当和夏娃都不曾抗拒或犹豫。第三段:是心态的改变, 这种改变故事以“开了眼”来概括, 改变之后, 亚当和夏娃意识到彼此光身露体, 以树叶蔽体。上帝出现, 他们赶忙藏于树后, 进了亚当和夏娃肚里的禁果仿佛是一颗药丸, 药力发作, 两人的感受和行为于是有异。第四段:上帝质问因何行为有异, 亚当直述吃禁果的经过, 不作借口和辩解。上帝也直接发落, 宣判。这样的情节和布局虽然简单, 但是却着重扼要。故事的结构点出了人的基本处境。人面对的就是蛇和上帝的所代表的两相对立的抉择或潜在的倾向。我们可以称其为善和恶, 理性和情欲或秩序和本能。亚当和夏娃在故事里并无独立个性, 他们可以说是人性的代表。亚当和夏娃不曾做主动的抉择, 他们的行为流露出人性倾向极端的可能性。哪一方面的影响力大, 就能牵动个人命运。上帝的宣判代表价值的判断, 强调善高于恶, 理性高于情欲, 秩序重于本能。在这种价值判断下, 人生成了困境, 人性自造障碍。这个故事成功地刻画出了人生经验的基本格局, 亚当和夏娃成了在这种格局里的每一个人。也因为如此, 它给后来的作家们最佳的写作蓝图。他们可以加上动机, 内心冲突、社会意识、价值判断、阐述作家自己的人生观和哲学立场等。英国著名诗人, 作家弥尔顿写作《失乐园》时就利用了这个蓝本。并且在亚当、夏娃的心理变化、男女感情、夫妻关系以及蛇和上帝的行为动机等方面大做文章。《圣经》里多数文章都有这样的特点。因此在西方文学史上, 出现了许多以圣经故事为基础的文学作品。
三、圣经运用Deus ex Machina作为其中的一个写作特点
圣经的这种写作特点就是以神的参与或神迹帮助情节发展, 或达到圆满结局。这种手法主要用来强调宗教意旨和教化的目的。约伯故事以上帝酬谢约伯作为结束, 就是这种用意的安排。不过, 在这个故事里, Deus ex Machina的运用过于刻板, 以至于减少了故事的趣味性。如:约瑟的故事就是较为灵活的用法, 有时不但因为使情节戏剧化为增加趣味性, 而且还造成反讽效果。表面上神并没有直接参与约瑟的经历。约瑟被卖为奴, 下牢狱, 做大官, 和家人团圆看来不过是一连串巧合所促成, 仔细分析, 则可以发现神的参与正是贯穿许多巧合的线索。其一, 神被认为是约瑟个人历史的设计者。其二, 约瑟负有特殊使命。故神给了他特别禀赋——做梦和祥梦, 即预见未来的灵视。前者是故事结构的纲领, 后者是推动故事的情节。故事里有好多梦。约瑟被卖前做了两个梦, 约瑟梦见全家都向他礼拜, 这两个梦增加了约瑟和他哥哥们之间的紧张度, 而且这两个梦的实现成了约瑟哥哥们企图加害约瑟的反讽, 反讽刺穿了约瑟哥哥们的无知与短视, 这种无知和短视具有代表性。这种反讽可以看成是人生的普遍反讽。梦的运用, 如上面约瑟的梦, 圣经故事中这种作用的梦不胜枚举, 和梦同出一处的还有幻影, 如耶稣在荒野中见到魔鬼的出现。梦和幻影助长主题, 推进情节, 流露角色的心里动态, 这是圣经故事的一大特色。
四、《圣经》中隐喻的使用也是圣经中的一个特点
圣经作者采用了三种主要的隐喻:宗教寓言;用熟悉的事物作为明喻;长篇比喻说理。如旧约中的《但以理书》《先知书》, 新约中的《启示录》中都充斥着神秘的象征主义。尤其是《启示录》中其间意象体系和自成体系的教义造成一对一的关系。《启示录》很难为一般作者接受, 除非读者对基督教的神秘主义有所涉猎。其他时候, 圣经作者往往以生活上熟悉的具体事物当明喻。作为表达感情, 观感和影响的方法。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雅歌》第四章用明喻保留圣经的时代和地方色彩。
圣经尤其是新约《福音书》经常以长篇的比喻说理。先知那当指责大卫夺人之妻, 那当给大卫举了个例子:一个富人和一个穷人同住一城。富人牛羊成群, 穷人只有一只小羊。这小羊和他的小孩一起长大, 和一家人一起进餐, 用他的杯子喝乳汁, 并且常常依偎在他的怀里, 对它的钟爱犹如他的亲生。有一天, 富人家来了一个客人, 富人舍不得自己的牛羊, 欲宰穷人的小羊待客。大卫听了大叫:不应该。那当这才说:你才是富人, 那当用浅显的例子映射大卫夺人所爱。耶稣传道惯用的就是这种引例喻理的方法。此外《马太福音》里的播种者的比喻也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有一次他对门徒说:“有一个农夫播撒种子, 有些种子掉在路边, 飞鸟将之啄食尽。有些落在石头地, 不多久种子发芽, 不过石头地土壤较薄, 根长得浅, 太阳一出嫩芽就焦枯了。又有些落在荆棘里, 荆棘茂盛, 便把种子窒息了, 在有些落在肥沃的土壤里长大结实, 有100倍的, 有60倍的, 有30倍的。”传道者比农夫, 种子比天国之道, 土地比心灵, 这个比喻的结构比前例工整。不过前者和后者, 方法和效果相同。引用耳熟能详的事物强调众所周知的道理, 然后用这种道理度量眼前的另一个事物。这三种隐喻构成了圣经文体的一大特点。此外圣经中还运用了押韵、双关语、口语等。
五、结语
圣经的语言和文体在英语的形成过程中占有一席重要的位置, 当今英语中使用的词汇, 很多就是来源于圣经, 如:Noah’s Ark, peacemaker, 和大家熟知的beautiful都出自圣经, 正因为《圣经》在西方及英美社会中如此重要, 外语学院英专学生选读圣经故事可以使学生对西方的文化意识加深认识, 向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文学内容, 了解圣经文学原型对欧美文学的影响, 提高英语水平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美) 约翰·得雷恩 (著) , 许一新 (译) .旧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2]梁工.基督教文学[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1.
[3]朱维之.《圣经》文学故事选[M].北京:北京出版社, 1983.
[4]朱维之.外国文学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8.
[5]圣经[M].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 2011.
刍议《圣经》中的比喻 篇4
《圣经》是基督教文化遗产的总汇, 它是由三十余位作者先后历时一千多年的时间才完成的鸿篇巨著, 带有百科全书的性质。其大半篇幅是用特定文字并遵循一定规则写成的富于形象、饱含情感的书面作品而言, 它的基本属性是文学, 它体现了古代犹太人和初期基督徒独特而杰出的文学天赋, 展示出他们多方面的文学成就。《圣经》犹如一朵瑰丽奇特的稀世之花历经千年而长盛不败, 历来被众多伟大的诗人、作家所赞赏, 同时也成为文学创作中取之不尽的题材和灵感来源, 成为西方文学最博大精深的文化渊源之一。它由《旧约》与《新约》组成, 《旧约》是犹太教的经书, 《新约》是耶稣基督及其使徒的言行和故事的纪录。
二、《圣经》解读及其多元性
人们自接触《圣经》以来, 将其放在至尊的地位进行膜拜式阅读, 重新解读《圣经》, 建构新的视角需要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 进行反抗式阅读。首先要理解经典之义, 而不是质疑、推翻《圣经》的经典地位,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属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西方学者将《圣经》作为文学 (the Bible as literature) 进行了创新性的研究。对《旧约》主要集中在其文学阐释上, 而对《新约》则更多地关注耶稣所使用的具有道德说教性质的“寓言故事”或“比喻” (parables) 。《新约》中的“比喻”大多通过生动、贴近生活的故事的讲述, 以期在自然事物和宗教教义之间达成一致。
文化具有多元性及模糊性, 多元文化源于经典的多元性, 文化身份的模糊源于经典的模糊。《圣经》并非希伯来先知横空出世地创造得来, 它的诞生背景是一个丰富多元的文化环境。经典应对多元文化处境的方法, 在不同文化制度各异。例如中国儒家文化确立经典是通过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而《圣经》采取的是多元文化的融合, 以及创造性地阐释与发展。例如, 犹太教只用《旧经》 (《希伯来圣经》) , 基督教在其后加入《新约》, 合而为一称为《圣经》。
三、《圣经》中的比喻
“比喻”一词在《希伯来圣经》 (《旧约》) 中为masal, 在希腊文《圣经》中为parable, 两个词的含义均包含喻道、箴言、引言、对比或比较之意。《圣经》中的比喻, 是以属世生活的事实, 来引证属天生命的真理。20世纪以来西方最负盛名的文学批评家之一——加拿大学者弗莱在1982年推出新著, 把《圣经》称为“伟大的密码”, 因为他发现《圣经》从头到尾都是用比喻的或象征的语言来表达的, 这些比喻、象征和寓言前后对应, 暗中连结为一个丰富而完整的密码系统, 不仅为《新约》《旧约》提供了双重蕴含的叙述模式, 而且给后世西方文学奠定了构思、想象和表达的原型基础。
《圣经》中的“比喻”是比较宽泛的概念。大致包含三种对象:一是经文中具有隐喻、象征意义的意象, 如“混沌”、“禁果”、“方舟”、“十字架”等, 这些意象虽源于神话传说, 但对于理解犹太——基督教的教义思想至关重要;二是《圣经》叙述语言和对话语言中所使用的修辞性比喻, 如“神吐气如火”“你的肚脐像圆杯”、“性欲乃是一种愈演愈烈的火焰”等;三是带有说理、劝诫或讽刺目的的比喻性小故事, 把深奥的教理或观念用通俗的故事体现出来, 如陶匠弄泥、两只大鹰、浪子回头等。这些比喻有的直接体现教义思想, 如原罪、救赎、复活;也有的仅出于修辞技巧的需要, 较典型地代表了希伯来文学的修辞特色;还有的基于源远流长的人类集体无意识, 是保留在文明之中的神话思维时代的语言遗产。古往今来, 中外诸多学者和专家对《圣经》进行过多方面的研究和阐释。就单其中的比喻也有各自不同的阐释方法, 《圣经》中的比喻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讲。
(一) 隐喻及其象征意象
隐喻是一种源远流长的语言现象, 形成的年代或许与语言的诞生同样久远。在希腊文中, “隐喻”由“另一种”和“话语”组合而成, 原指一类表面意义之外另有喻意的言论或作品。语词的即定含义与言说者的具体意念之间难免存在种种差异, 此即现代符号学所谓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差异, 隐喻就是在能指和所指之间有明显差异的作品, 包括文学作品和造型艺术作品, 这类作品在其直接和表面的意义之外还有另一层比喻意义。语词的含义是相对稳定的, 人们欲借助语词指代的事物、陈述的意愿、抒发的情感却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 是丰富多彩的, 这就要求阅读或聆听者从有限的文字符号中看出意外之象, 听出弦外之音, 亦即不但把握语词的字面含义, 还要感悟蕴涵与其间的超字面喻义。
在《圣经》中经过后人研读显现出隐喻或象征意义的意象很多, 如下例:
神对挪亚说:“我决定消灭全人类……领进方舟, 好让它们安然渡过洪水。”
——《旧约·创世纪》第六章
在这个洪水神话中留下的重要喻典之一是诺亚方舟。后世西方语言里, “方舟”比喻“灾难中的避难所”。从苏美尔、巴比伦的方舟神话到《圣经》中的方舟, 人类把抵御恐惧、逃避毁灭的全部希望寄托在这个象征物上, 流传了几千年而不衰。“方舟”是灾难的象征, 也是救渡和再生的象征。一代代诗人墨客不断地重做着方舟之梦。每当人们处在绝望和悲伤的时候, 总幻想有一只方舟救人出苦海。当代女作家张洁的《方舟》描写三位争强好胜的寡居女子, 她们在与现实的冲突中倍感疲乏, 作者设身处地地为她们着想, 希望也有一只方舟出现, 帮助她们找回在生活苦海中失落的自我。这也许是20世纪作家赋予方舟新的历史使命。
《圣经》中的这种意象比比皆是, 它们虽然大多源自神话传说, 但对于理解犹太———基督教的教义至关重要。
(二) 生动的修辞性比喻
《旧约》的叙事语言、对话语言、抒情语言和描写语言中经常出现修辞性比喻, 有时借以陈述信仰教诫, 有时亦解说立身行事的原理或日常行为的规则。古犹太作者也常用修辞性比喻论述各种人生经验。比如, “以命偿命, 以眼还眼, 以牙还牙, 以手还手, 以脚还脚, 以烙还烙, 以伤还伤, 以打还打”, 主张同态报复,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又如, “扫罗也列在先知中吗?”喻“俗人也可以成圣吗?”含有“不可思议”、“咄咄怪事”等讽刺意味。再如所罗门之子罗波安对民众代表的答复:“我的小拇指头比父亲的腰还粗。我父亲使你们负重轭, 我必使你们负更重的轭;我父亲用鞭子责打你们, 我要用蝎子鞭责打你们。”语中之“轭”原指牲畜在田间耕作时颈部所负的木器, “重轭”转喻君王加在民众身上的苦役和重税;“小拇指头比腰还粗”意为“有过之而无不及”;“蝎子鞭”是鞭头装有铁刺的鞭子, 比普通鞭子的威力更胜一筹, 作者以此转喻“变本加厉”、“加倍惩罚”。
先知以西结特别擅长讲比喻, 他的书中通篇可见隐喻性文字, 它们并不流于粗陋, 而往往情节生动, 细节翔实, 寓意从多角度表达出来, 又凝聚于内涵深刻的一个焦点。比如“阿荷拉与阿荷利巴”之事洋洋一千六百余言, 通过一段有声有色的故事, 揭示出撒马利亚和耶路撒冷陷落的根源。又如“枯骨复生”的场面:一堆枯骨奉先知之命筋骨相连, 骨上长肉, 肉上包皮, 皮中进入气息, 继而“站立起来, 成为极强大的军队”, 以此喻示流散他乡、屈身为奴的以色列人必定重归故土, 再度强盛。
《旧约》中有许多形容耶和华愤怒和威力的描写, 如:
看, 神吐的气像一股硫黄火, 喷在柴上, 燃起熊熊烈火。
——《旧约·以赛亚书》第三十章第34节
看, 从最远之处也能看到神……拖他们进入死亡。
——《旧约·以赛亚书》第三十章第27节
这里所引是典型的两段, 用极夸张的、近乎神话般的笔法称颂神的可怕攻击力量和毁灭力量。此类描述在《新约》中几乎看不到, 主要反映的是犹太教早期的神灵观, 除了仁爱保佑的一面, 还有惩罚摧毁的一面。这两段描述的背景都在于说明以色列人的神对异族敌人亚述军队的残酷打击手段。其中两个最令人胆寒的比喻乃是吐气如硫黄火和呼吸如洪涛。
《圣经》中使用这种修辞性比喻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世人对那些说教和人生经验的理解, 使枯燥、抽象的说教更加生动、具体。
(三) 福音书中的大量比喻
福音书是记载耶稣生平和言论的著作, 就言论部分而言, 三分之一以上用比喻写成。有西方学者认为:“在耶稣的教训中没有其他言论比他的比喻来的更有力、更恰当和更贴切。虽然耶稣并不是唯一用比喻教训人的人, 但他肯定是善于使用比喻的人;他不单用比喻来说明所传讲的道理, 那些比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他要传讲的道理。耶稣的比喻不是一些简单的故事而已, 正如有人说的, 它们真是‘艺术的作品’和‘战争的武器’。”这段话论及比喻在耶稣言论中的重要地位, 耶稣使用比喻的原因, 以及那些比喻的基本特征———“艺术的作品”, 是对其形式特征的概括, “征战的武器”是对其性质和功能的归纳。
耶稣讲道时为何常用比喻?显而易见的原因是, 比喻中的喻体通常都是普通人喜闻乐见的物象, 能使人由浅入深地领悟作者的意念, 经过生动活泼的感性形象体会到精深的思辨性原理。比如“天国”是人们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 如何理解它的特征?耶稣以“芥菜种”为喻, 说“天国好像一粒芥菜种, 有人拿去种在田里。它原是百种里最小的, 等到长起来却比各样的菜都大, 天上的鸟飞来宿在它的枝上。”用平凡的芥菜种说明天国必定由小到大之理, 既使人感到亲切, 又令人为之折服。又如耶稣以“面酵”为喻, 说:“天国好像面酵, 有妇人拿来, 藏在三斗面里, 直等全团都发起来。”依耶稣之见, 正如面酵具有令面团发酵的巨大能量一样, 天国的势力也将由弱到强, 对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福音书中有很多隐喻性的小故事, 其文学特征可以从“浪子回头”中略见一斑。“浪子回头”的故事因耶稣的讲述而流传久远。“浪子”一名也成为具有双重效用的常见比喻, 即可喻指在道德人格方面自我更新, 即“死而复活”的忏悔者、迷途知返的人, 又可喻指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败家子。按照加拿大批评家弗莱的分析, 《新约》中浪子回头的故事是严格按照《圣经》文学的叙述模式创制出来的。弗莱把这种贯穿于《旧约》《新约》的普通叙述模式概括为U型结构, 即先是犯罪、堕落, 然后是悔罪和拯救的循环运动, 其发展曲线就像英文字母U, 先下降而后上升。以色列人的一次次叛教和民族灾难都在这种叙述中得到了因果解释。
整部《圣经》从人类始祖堕落到最终获得拯救, 也暗寓着U型结构的模式框架。浪子故事是表达天国之爱、上帝之爱的喻体。故事重心在于神对悔改者的态度。因为神之爱虽然普照在所有人身上, 但照在罪人身上时更温暖, 这也许由于神知道罪人比常人有更大的需要。不过在此并不意味着神忽视正直的人。父亲也像爱小儿子一样爱大儿子。当他说“我的孩子, 你一直在我身边”时, 是多么感人啊。他给了长子一个工作的世界, 给了他一种最终权威的许诺:长子有一天将成为父亲, 拥有父亲所拥有的一切, 这比小儿子所希望的更多。父亲对浪子的感情是一种特殊场合的感情, 而他对长子的感情却是始终如一的。
四、结语
《圣经》采用文学的手段, 而不是直接的命题陈述, 将真理蕴藏在不同的文学形式中, 是一部具有高超文学艺术价值的经典作品, 而比喻正是这种文学手段中的亮点, 书中的一系列比喻解释了一些典型的语言在当时和现在的不同含义。它通俗易懂, 既方便基督教教义在当时的传播, 又有利于现代人对它的理解和研究, 进一步促进人们对其文化价值的认识。
《圣经》通篇运用用比喻和象征的编码方式, 前后联结为一个繁复而完整的语码系统, 不仅为《旧约》、《新约》奠定了双重蕴涵的叙述模式, 而且为后世的西方文化奠定了基本的想象构思和文学表达的原型基础。《圣经》中的比喻已经不只是单纯的比喻, 它既有宗教寓意, 又有故事本身的世俗的寓意, 这些比喻往往同社会现实生活和国家政治大事有紧密的联系, 对于今天我们理解、研究《圣经》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圣经》是基督教文化遗产的总汇, 其语言的奥妙, 以比喻的运用最为突出, 这些比喻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文章以现代人对它的理解和研究, 从三个方面阐释了《圣经》中的比喻现象, 以促进人们对其文化价值的进一步认识。
关键词:《圣经》,比喻,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国基督教协会.圣经[M].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出版, 2003.
[2]叶舒宪.圣经比喻[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3]张朝柯.《圣经》与希伯来民间文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4.
[4]刘意青.《圣经》的文学阐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5]梁工.圣经叙事艺术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6.
[6]古敏、云峰.圣经文学二十讲[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5.
[7]朱维之.圣经文学十二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8]许鼎新.希伯来民族简史[M].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出版, 1998.
[9]刘意青.《圣经》的文学阐释——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圣经》文化内涵与翻译 篇5
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把翻译中涉及的文化因素分为五类, 即: (1) 生态文化; (2) 语言文化; (3) 宗教文化; (4) 物质文化; (5) 社会文化。 (Nida:1964b:91) 其中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特定文化的核心部分。宗教属于深层文化, 则较难沟通与交流, 因为它涉及人物的精神生活, 包括价值标准、心理习惯、思维方式、观念定势等。作为西方语言之一的英语, 深深浸透着宗教文化的影响, 包含着纷繁的宗教文化因素。而《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 只有了解《圣经》内容, 才能把英语句子中所蕴涵的深层的文化内涵有效地翻译出来, 对于跨文化的交流, 无疑是有所裨益的。
《圣经》对英语语言的影响
1. 习语。
有些习语源于《圣经》, 流传甚广, 也是文学创作的源泉。这些习语简洁生动, 可以用来比喻人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如果直译就会构成理解上的障碍。例如:Wash one’s hands of出自《圣经》、马太福音》第27章24节。
“So when pilate saw that he could do nothing, but rather that a riot was beginning, he took some water and washed his hands before the crowd, saying, ‘I am innocent of this man’s blood;see to it yourselves.”
(比得拉多见说也无济于事, 反要生乱, 就拿水在众人面前洗手, 说“流这义人的血, 罪不在我, 你们承当吧!”) 因此Wash one’s hands of用来比喻“拒绝对某事负责”, “断绝与某事的关系”等。这样的例子在圣经里举不胜举。
2.译本中的格言译得典雅工整、韵律优美, 已成为日常用语的一部分。
例如“In the multitude of words there wanteth not sin:but he that refraineth his lips is wise.”
(箴言为智, 多言必失) 。源于《圣经》的典故, 在西方已家喻户晓, 不仅在文学艺术作品中俯拾即是, 即使在政治、哲学、科技、军事、外交等著作中也比比皆是。然而对于不了解《圣经》知识的人来说, 这些典故往往不易理解, 也就难于欣赏, 对听者或读者来说往往不知所云。
例如:邱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作的《就希特勒入侵苏联发表的谈话》是个很典型的例子。邱吉尔在谈话中借用他的私人秘书考维尔先生说过的一段话来表白自己:
After dinner, when I was thinking on the croquet lawn with Mr.Churchill, he reverted to thils theme, and I asked whether for him, the arch anti-communist, this was not bowing down in the house of Rimmon.Mr.Churchill replied, “Not at all.Ihave only one purpose, the destruction of Hitler, and any lifeis much simplified thereby.If Hitler invaded Hell I would make at least a favourable refererce to the devil in the House of Commons.”
在上述这段话里邱吉尔引用了三个宗教典故:第一个是bow down in the house of Rimmon, 是“心口不一”或“做违心的事”之意, 第二个是Hell (地狱) , 第三个是”the devil” (魔鬼) 。如果不了解这三个典故, 我们就不能理解作为生活在“幽默之乡”的邱吉尔用这一类即充满浓重的色彩又不乏幽默感的方式向全世界宣告:他支持苏联反对希特勒是为了拯救人类, 并不意味着他反共的政治立场有了丝毫的改变。在这, 邱吉尔把苏联比作“地狱”, 把苏联的共产党人比作了“魔鬼”。
《圣经》文化对翻译的影响
《圣经》文化属于深层文化, 如果不对《圣经》知识及其特定文化背景有所了解, 就不会深入了解原文所表达的真实含义及感情色彩, 在翻译时就会遇到一些障碍。
1.以人物喻义的词。
《圣经》中有众多人物, 他们各有自己的形象、性格、信仰和经历, 经过人们长期的传诵引用, 已成为一类人物的典型代表, 具有特定的形象或含义。如:
You can meet many good Samaritans in our university.
[译]在我们学校, 你可以见到许多乐于助人的人。
2. 以动植物喻义的词。
《圣经》中的某些动物或植物, 在一定的背景中具有特定的含义, 经常会出现在各类作品或口语中。如:
I expressed my ideas to them sincerely, but it was casting pearls before swine.
[译]我真诚的对他们表达了我的想法, 可却是对牛弹琴。
3. 翻译的局限性。
英语中有许多涉及宗教活动仪式等的词汇, 它们都代表特定意义, 简单译成汉语, 往往不能传达该词的全部含义。例如:original sin, 中文译成“原罪”。对于不了解《圣经》文化的人来说, 很难理解其中的含义。original sin实际上是人祖亚当 (Adam) 和夏娃 (Eve) 违背上帝旨意, 偷吃上帝伊甸园中的禁果, 被上帝降罪, 于是他们的后人全部有罪。
对于这类词, 在翻译中总要找出一个对等词, 如果两个文化系统中没有相同或相近的对等概念, 只能将概念移植, 还必须对该词所代表的特殊文化现象加以解释, 这样才能弥补翻译的不足。
结语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 在世界文化史、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圣经》使用的英语一直被当作英语的典范, 书中大量鲜明生动的语言已经成为日常用语中的一部分。在翻译过程中, 除了通晓两种语言外, 还必须深刻理解两种文化间的差异。正如王佐良教授所说:“翻译工作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只有这样, 才能使翻译不仅做到语言意义上的等值, 而且做到真正文化意义上的等值, 消除翻译理解过程中的障碍, 进一步促进跨文化的交流。
参考文献
[1]Nida.Eugene A. (1964b) :Language in Culture and Society, Dell Hymes, Allied Publilshers pvt, .Ltd.
[2]郭建中.《文化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
解读《红字》中的圣经原型 篇6
《红字》是19世纪中叶美国作家纳撒尼尔·霍桑的象征主义名作。小说描写了17世纪中叶发生在北美殖民地新英格兰的一幕爱情悲剧:英国姑娘海斯特·白兰很年轻时就嫁给了伪善的老学者罗格·齐灵渥斯,丈夫被俘失踪后她与青年牧师丁梅斯代尔暗中相爱,生下一个女孩———珠儿。白兰因犯奸淫罪遭到胸戴红色A字的惩罚,齐灵渥斯潜回美洲处心积虑地折磨丁梅斯代尔。在一系列曲折情节之后,白兰因美好的德行赢得了人们的谅解,丁梅斯代尔在公众前袒露自己的罪责后死去,珠儿则得到大笔的遗产并获得幸福的婚姻,遗产来自终于良心发现的齐灵渥斯。
《圣经》是西方文学创作的基石,许多不朽的文学作品都在不同层面上折射出了基督教思想的斑斓光彩。毫无例外,霍桑在创作《红字》这部作品时,不仅从思想上深受基督教的影响,在艺术手法上也娴熟地运用了《圣经》的意象和典故,他有意识地将大量的《圣经》原型“移植”到了作品中去。不难看出,这部作品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了作者对《圣经》的深邃领悟和对基督教的笃信。因此,笔者认为,用《圣经》原型批评的方法对小说进行解读,可以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小说的主题及其文化内涵。
2.《红字》中的圣经原型解读
本文从圣经人物原型、叙事结构原型和情节原型在作品中的“移置”对《红字》进行解读。
2.1 人物原型
《圣经》中的人物原型对霍桑的文学观念和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亚当—夏娃”原型。根据荣格和弗莱的观点,文学是神话的延续,是神话“位移”的结果[1]。霍桑的小说创作,正是一个巧妙地将亚当、夏娃神话“移植”于他的作品中并赋予新的形式、内容和内涵的过程,《红字》更是突出地体现了这一点。可以说,《红字》中的海斯特·白兰实际上是夏娃原型,一个堕落妇人的形象,丁梅斯代尔则是亚当的原型。人类的始祖因对知识的渴求而堕落,丁梅斯代尔和海斯特也因追求自由的爱情而堕落,所以他们犯的都是原罪。海丝特·白兰被丈夫送到新大陆后,由于久无丈夫音讯,加上两人缺乏感情,在遇到博学的丁梅斯代尔牧师之后,偷吃了“禁果”,堕落的结果是胸前戴上了象征耻辱的红“A”字,同夏娃一样被赶出“天堂”。但是,她没有选择逃避和远走高飞,而是勇敢地留了下来,在海边一间小茅屋里开始了殉道般的漫长的赎罪生涯。她坚强地默默忍受着人们的歧视与谩骂,帮助病人,救济穷人,用自己的善行弥补罪过,最终她的善行感化了众人。人们也开始重新认识和解释红字“A”的含义,把它说成是Able(能干)的缩写,甚至有人相信,它实际上是“天使”(Angel)的缩写。
再看丁梅斯代尔,作为深受人们尊敬的牧师,他有着雄辩的口才和对宗教狂热的激情,他的话对许多人来说“如同天使的声音一样感人肺腑”[2]。但他同样未能永远居于天堂,而是在激情的冲荡之下违背了上帝的教诲。他的堕落是亚当式的堕落,这集中表现在他们接受惩罚的态度上。当上帝问亚当是否吃了禁果,亚当没有直接回答“是”,而是说:“你所赐给我与我同居的女人,她把树上的果子给我,我就吃了。”[3]他似乎在说,我没错,是那女人的错。但夏娃让亚当吃果子时,他却丝毫没有反对,最后却把责任全部推到了夏娃身上。如亚当一样,懦弱的丁梅斯代尔一开始也没有勇气站出来和海丝特一起面对严酷的现实。他选择了沉默和自我惩戒,更加投入地从事宗教事务,把自己的内心与外界完全隔绝开来。《圣经》里对通奸的后果做过这样的描述:犯通奸罪的人是失去理智的人,他在毁灭自己。他将失去荣誉并遭体罚;他将永远蒙受耻辱。[3]小说故事的发展也正如《圣经》所言,丁梅斯代尔暗地里不断体罚自己,又时时刻刻接受良心的谴责,此外,他还不断地受到海斯特的丈夫齐灵渥斯的报复。即使受到如此惩罚,丁梅斯代尔依然在犯着新的罪———懦弱和虚伪之罪。不过,正是这个重荷使他“对犯下罪孽的同胞能有如此亲切的同情,他的心能与他们的心之间产生如此的共鸣,将他们的痛苦收容在自己身上,而将自己内心的阵痛通过娓娓动听、滔滔不绝的雄辩传染给他们”。[3]临终前,他终于鼓足勇气,在七年前海斯特·白兰站过的刑台上袒露自己所犯下的罪行,最终以死、以诚实换来了内心的安宁,摆脱了齐灵斯渥的精神折磨和良心的自我谴责。
2.2 叙事结构原型
按照弗莱所说,《圣经》的叙事是遵循“乐园—犯罪—受难—忏悔—得救”的U形循环。[4]
圣经故事总是在悲剧性的苦难历程中达到完满的结局,从而使圣经的叙事有了喜剧性的结局,所以弗莱称《圣经》是一部“神圣喜剧”。[5]《红字》中,海丝特和丁梅斯代尔的心路历程也都遵循了《圣经》的典型叙事模式。经过艰辛磨砺和自我忏悔后,男女主人公最终都回归了上帝,获得了新生,使小说的结局洋溢着一种无言的胜利,整个叙事结构形成了一个喜剧的U型模式。海丝特本可以在被人们视为伊甸园的新英格兰过着平静的生活,但她的热情和好奇心使她偷吃了禁果,从而被社会所嘲笑、放逐,形单影只地立足于世上。但海丝特并没有就此堕落下去,在罪恶的煎熬中,海丝特不断地探索着人生的真理,并以勤劳和善良逐渐赢得人们的宽容。经过长期生活的磨砺,海斯特终于超越了自己负罪的心灵,得到了上帝的拯救,由一个“罪恶”的女人变成了“天使”,获得了新生。作为牧师的丁梅斯代尔有着受全镇人民尊敬的职业,本可以体面地生活在这个宗教氛围浓重的土地上。但是,他也因压抑不住自己内心深处燃烧的激情而做了违背教义的事。与海斯特不同,丁梅斯代尔虽然没有敢公开承认自己的罪行,他却受到了精神上的鞭挞与惩罚。他在自己的密室里用血迹斑斑的鞭子抽打自己,并在自己胸前烙了一个“A”字,这个黑色法衣下燃烧着的“A”字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他的灵魂。丁梅斯代尔的自虐行为是受他负罪感的驱使所致,但同时也说明他也深深地渴望得到上帝的宽恕和拯救,努力拥抱神性的自我。所以最后他没有选择和海丝特一起逃走,而是战胜了世俗的自我,公开忏悔了自己隐藏的罪恶,获得了内心的平静和道德上的新生。《红字》整个故事发展恰好体现了圣经的U形叙事结构。
2.3 情节原型
《红字》中还贯穿着《圣经》中的一些情节原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善与恶的冲突。善与恶的冲突是贯穿《圣经》主要情节的冲突,从《圣经》开篇的《启示录》起就不断体现出来,其中上帝与魔鬼撒旦的冲突是最核心的冲突,而亚当、夏娃因受魔鬼的诱惑而背叛上帝可以说是《圣经》中善与恶的第一次冲突。事实上,《圣经》中的每一个事件几乎都是这种善与恶的原型情节冲突的再现。《红字》中的情节冲突正是源于《圣经》的这一情节原型,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在人物方面,霍桑用善人与恶人之间的冲突代替上帝和魔鬼之间的冲突。《红字》中的“善人”,是海斯特和丁梅斯代尔。他们虽然犯下了通奸罪,丁梅斯代尔更犯有懦弱和虚伪之罪,但他们仍然以实际行动表明他们代表着人性善的一面。与一般的罪犯不一样,他们在犯罪后,不是自暴自弃、一蹶不振,而是带着对上帝的敬畏,一心一意地忏悔,用苦行和善行去弥补自己的罪恶。由于有了负罪的体验,他们才能对人类犯罪的同胞有了更深切的同情,才能对陷于困苦磨难的同伴有更诚挚的关爱。两个主人公都以不同的方式为自己也为别人洗刷了罪恶。他们的善行使他们备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而本是受害者的齐灵渥斯却因报仇心切反而使自己变成了恶魔,成了善恶冲突中悲哀可耻的另一极。他鬼影般追随着丁梅斯代尔,折磨他的心身,吞噬他的灵魂,“冒犯了他人灵魂的尊严”[2],使人总觉得他似恶魔一般,一个“没有人性的人”[2],这使他的罪在严重性上远远超过了他力图惩罚的罪人。当他取得完全的胜利之后,“当他在世上再没有魔鬼的工作要他去做的时候,这个没有人性的人只好到他主子那里去寻找工作并领取相应的报酬了”[2],他毁灭了别人,也毁灭了自己。
霍桑心中的善人、恶人皆非完人,完美对凡人来说是无论如何也无法企及的,只有上帝才是完美的。在众人眼里,丁梅斯代尔是那么完美,但他其实是有罪的,他有弱点和不足。而作家心目中的恶人,也往往有值得肯定和同情的地方,齐灵渥斯既是迫害者,也是受害者,令人同情,他临死前留下遗产给珠儿,也值得肯定。在《红字》中,彼此冲突的人物之间,有时善恶界限并不十分明显,不像《圣经》中那么泾渭分明———上帝绝对是善和完美的,而撒旦是绝对十恶不赦、罪大恶极的。
另一个善与恶的冲突与之相比起来,更为隐晦一些,也更为间接一些,即基督教的仁爱精神和净化作用与清教的偏执、严酷、不通人情的冲突,代表后者的主要是虚伪的世俗教会。这一冲突实际上也体现在前文分析过的人物原型和结构原型上。霍桑并不想否定基督教,加上清教对他的影响至深,作家视宗教为人类的重要精神支柱,所要否定的是教会虚伪、残酷的一面。《圣经》宣扬只有上帝才有权力审判一个人的灵魂,而自认为代表上帝意旨的政教权威却让海斯特在众目睽睽之下接受凌辱和惩罚,在霍桑看来这是极不人道、极其残忍的,是对神灵的亵渎和冒犯。代表政教权威、虚伪和严酷的刑台自始至终都笼罩着一层阴森、恐怖的气氛,它在丁梅斯代尔和海斯特两人的悲剧中扮演了一个刽子手和绞刑架的功能;而代表清教执法的牧师,如威尔逊牧师,威逼海斯特吐露情人,企图夺去珠儿,拆散苦命母女,事实上是打着纯洁教会的名义干着违背基督教仁爱宗旨和人性天理的勾当。霍桑所再三肯定的是“罪恶”的净化作用,他更多地希望唤起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关怀、体谅和宽恕。
3. 小结
霍桑虽是一位十九世纪的作家,但他的作品的主题之深刻和艺术感染力之强烈,直到今天也没有丝毫的减弱。究其原因,除了丰富的想象力与独特的象征主义写作手法,还得益于他对圣经原型与意象的巧妙运用。这在他的佳作《红字》中表现得极为突出。所以,我们对《红字》的圣经解读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一,对作品的圣经原型解读是读者深入透彻理解这部小说的关键。第二,圣经原型在作品中的“移置”丰富了作品的文化内涵,提升了作品的文化价值,并增强了其艺术感染力。
摘要:纳撒尼尔·霍桑的象征主义名作《红字》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作者浓厚的圣经情结, 因此对小说的圣经原型进行解读能够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文化内涵。本文主要从人物、叙事结构和情节三个方面对《红字》中的圣经原型进行解读。正是这些圣经原型的巧妙运用, 使《红字》呈现出一种灵性的光辉, 成为一部超越时代的不朽之作。
关键词:《红字》,圣经原型,解读
参考文献
[1]胡经之, 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2]纳撒尼尔·霍桑著.胡允桓译.红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
[3]圣经.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 1998.
[4]诺思洛普·弗莱著.郝振益, 樊振帼, 何成洲译.伟大的代码——圣经与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
论《圣经》之“孝”及其意义 篇7
一、“孝”的字源学涵义
“孝道”在中国特别被注重的, 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证, 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孝”字。“孝”是一个会意形声字, “孝”就像是一个小子搀扶着一个长着胡须的老人, 所以孝字本义并没有指“善事父母”, 应当是指晚辈对老者的敬从, 这个“老者”, 当然亦包括“父母”。可见孝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根深叶茂, 孝道通过道德教育牢牢地扎根在老百姓心中, 孝对中国古代社会所产生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是其它任何观念都无法与之媲美。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孝是以“敬”为前提的, 对内心的“敬”最好的表达就是“顺”, “顺”就是趋向同一个方向, 即“孝顺”, 所以在中国, 孝的本质就是“顺从”。
中国讲“孝顺”, 圣经里讲“孝敬” (honor) 。英文字典里, “honor”就是你在他人面前给一个人以尊重、光荣、荣耀的地位, 也就是说, 让人看见你给父母的尊重、名声、光荣和荣耀的地位。希伯来文讲到孝敬这个词, 它原文的意思其实就是“很重, 很有份量”。就是说, 这个人在你的生命中占有很重的份量, 这叫做孝敬。
二、《圣经》中以“孝”为名的诫命
基督教孝道有悠久的历史, 在《出埃及记》中“摩西十诫”的颁布, 将“应当孝敬父母”作为法律条文提了出来。圣经中的摩西十诫, 是神第一次向人表明他的心意。在“十诫”中的前四诫讲的是神人关系, 后六诫讲人与人的关系。在讲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 首先说到了“孝”:“应当孝敬父母, 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上帝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在这段经文里面, 从第五条开始, 就是讲到人要孝敬父母。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十诫, 就知道在神的心目中, 孝敬父母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 这一个诫命, 乃是承接了人跟神之间的关系, 以及人跟人之间关系的枢纽。在摩西从西乃山上带回石板上, 这第五条诫命是与前四条诫命同刻在一块石板上的, 也就是说, 是刻在关于神的诫命的石板上。所以在神的心目中孝敬父母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因为第五条诫命正好位于人与神关系和人与人关系的中间, 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和中国“百善孝为先”的传统道德观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圣经》中对孝行也有很多的论述。《圣经》指出, 行孝的最基本要求是奉养父母, 在《马太福音》中, 耶稣职责那些不奉养父母的法利赛人说“无何人对父母说, 我所当奉养给你的, 已近做了奉献, 他就可以不孝敬父母, 这就是你们藉着遗传, 废了神的诫命”, 是应该受到严厉惩罚的;在《提摩太前书》中写道”如果有人不照看自己的亲属就是违背了真理。”“如果寡妇有儿女, 或者有孙子、孙女, 就叫他们现在在自己家中学着行“孝”, 以此报答恩亲, 这在神面前是可以悦纳的。”
耶稣是《圣经》中实践“孝”的榜样, 不仅有对于上帝的“孝”, 他对她的母亲玛利亚的“孝”也是值得人们称赞及效仿的。在《约翰福音》中记载着, 当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万分痛苦的的时候, 他也对自己的母亲念念不忘。于是他把自己的母亲托付给了门徒, 想让他们来代替自己完成在家庭中的责任。耶稣将“孝”实践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堪称遵守上帝之“孝”的完美典范。
三、孝与中西方伦理观的建构
《圣经》之“爱”体现的是极端的爱, 之总与大恨联系在一起的大爱。不同于中国传统“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 基督教带着平民性。“爱上帝万有之上”和“爱人如己”, 不仅爱罪人、而且爱仇人;所以说《圣经》中这样的爱是最普遍的爱, 是无等差的爱, 也是无条件的爱。基督教的“爱”来自于上帝, 所以最后也只能以上帝恩赐的方式达到“爱”的境界。当社会渐渐发展的时候会发现, 先秦的孔子学说与圣经的要求, 必尽离人们有点距离, 现今的人们所要面对的不再是宗族制度, 也不再是旧约的牧羊时代, 现今的社会是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 人们的生活发生了许多的变化, 这些变化让人们看到了当今的人们要去遵行孝道的困难。
“孝”在基督教伦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圣经》从始自终都在训诫人们要行“孝”, 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地实践。中国自古以来都倡导“孝”, 所以中国在这一点占有很大优势。尽管它在当下的社会不被重视, 但“孝”积极的意义是无法抹杀和否定的。重视中国之“孝”, 但也不能全盘接受。所以要以一个正确的方式方法来行孝。从《圣经》的角度出发出发, 对积极的、符合《圣经》的加以吸收;将消极的、有悖于《圣经》的给予摒弃。如此, 基督教的孝道才能在中国发扬光大而不至于失色甚至变质。
参考文献
[1]王长坤.《先秦儒家孝道研究》[M].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 2007年版
[2]宫晓卫.《孝经:人伦的至理》[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年8月版
[3]圣经·中英文和合本》[M].中国基督教两会出版, 2008年9月版
《老人与海》中的《圣经》因素 篇8
«老人与海»的情节很简单, 讲述一位连续80多天没有打到鱼的老渔夫桑提亚哥钓到一条他从未见过的大鱼。在与鱼的搏斗中, 他取得了胜利。但当他将鱼带回岸边的途中, 鱼却被鲨鱼吃掉。回到岸边时, 大鱼只剩下一副骨头架子。«老人与海»不仅情节简单, 文字也简洁明了。评论家们对海明威小说的文字风格已形成一致的评论, 常用“简朴”“电报式”“新闻体”等字眼概括, 《老人与海》是他的巅峰之作, 也最能代表这种风格。
但是不要被《老人与海》的简单情节和简洁文字所迷惑, 这些只是它的表象, 因为在简单的表层下面蕴含着丰富的内涵。这就是海明威的“冰山”理论要达到的效果。«老人与海»出版后, 海明威在一次回答«巴黎评论»记者的采访时谈到自己的“冰山”创作理论:
如果想知道的话, 我一直在用冰山理论指导我的写作。冰山有7/8是在水下, 只有1/8是显露出来的.任何你知道的, 你都可以省去不写, 这只会增强你的冰山;重要的是那没有显露出来的部分。[1]
也就是说, 海明威作品的大部分意义, 实际上是隐藏在文字的表面意义之下的。读过«老人与海»的人可能很难将它与圣经联系在一起, 但是这部小说与圣经的联系, 正是“冰山”隐藏在水下的巨大蕴义的一部分。
《圣经》在英文翻译史上有两个重要版本:一个是英国牧师威廉姆。丁达尔 (William Tyndale, 1491-1536) 1525年出版的«新约»和随后出版的部分《旧约》;另一个是1611年出版的英王詹姆斯一世钦定本。钦定本《圣经》在英语世界的统治地位是无容置疑的。它简洁、直率、清晰的风格影响了许多重要作家, 使得他们的作品或多或少留有钦定本《圣经》的印记。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就包含其中。
小说的用词和句子结构都很简单。很少出现表示抽象意义的大词;句子结构方面, 海明威频繁使用he-does-something这种简单的基本句型。下面这段话非常具有代表性:“When he was even with him and had the fish’s head against the bow he could not believe his size.But he untied the harpoon rope from the bitt, passed it through the fish’s gills and out his jaws, made a turn around his sword then passed the rope through the other gill, made another turn around the bill and knotted the double rope and made it fast to the bit in the bow.He cut the rope thenand went astern to noose the tail.”[3]72
这里描写的是老人初次见到这条大鱼后的一系列动作。就其用词来说, 这段文字所用的动词和名词没有一个大词。从动词来看, 像unite, pass, make, knot, cut和go这些动词都是使役动词, 它们不仅短小, 而且描写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可操作动作。通过这些具体的动作反应出老人捕获这条大鱼的强烈愿望。
另外, 在句型方面这段文字的所有句子采用的都是“主﹢谓﹢宾”的主动语态句型, 也就是he﹢does﹢something句型。主语是指代老人的he。谓语是使役动词。因为使役动词的基本意义是指一个动作发生并且完成, 所以这个句型的基本意义就是动作的执行者做一件事, 并使其行为产生预期的结果。
熟悉钦定本圣经的读者会发现, “he﹢does﹢something”这一基本句型和短小的使役动词也频繁地出现在其中。下面是《创世纪》[4]中的两段话:“And the Lord God made the beast of the earth after his kind, and cattle after their kind, and every thing that creepeth upon the earth after his kind, and God saw that it was good And the Lord God planted a garden eastward in Eden;and there put the manwhom he had formed.” (2:8)
这些句子描述的都是上帝创造世界和世间万物的行为。从使用的动词来看, 都是以短小的使役动词为主, 句子结构上也与《老人与海》如出一辙, 都是“动作执行者﹢使役动词﹢宾语”这一基本句型, 从中可以感受到上帝作为造物主的伟大力量。老人桑提亚哥虽然只是普通人, 而当海明威大量使用“he﹢does﹢something”句型来描述他的行为时, 便赋予他一种力量, 一种做每件事都能产生一个实实在在结果的力量。
《老人与海》和《圣经》句法结构的另一个相似之处是and的大量使用。在现代英语中, and是最简单的连词之一, 其语法功能是连接具有相同语法意义的若干语言单位。在钦定《圣经》中, and无所不在。下面是《创世纪》中的一段话:“And God said, Behold, I have given you every herb seed, which is upon the face of all the earth, and every tree, in which is the fruit of a tree yielding seed;to you it shall be for meat.And to every beast of the earth, and to every fowl of the air, and to every thing that creep upon the earth, wherein there is life, I have given every green herb for meat;and it was so.And God saw every thing that he had made, and, behold, it was very good.And the evening and the morning were thesixth day.” (1:29)
在这段文字中, 连接词and被使用了十次之多, 显然已经超出现代标准英语语法所能认可的限度。And的强大功能在这里已有充分显示, 它的不断重复出现把上帝的创造行为及其力量延伸到世界的个个角落。
在《老人与海》中, 海明威也频繁使用了and这个词, 赋予它一种远远超出其语法功能的意义。试看下面这个例子:“He settled comfortably against the wood and took his suffering as it came and the fish swam steadily and the boat moved slowly through the dark water.There was a small sea rising with the wind coming up from the east and at noon the oldman’s left hand was uncramped.”[3]46
在这段文字中, and的使用已经超出现代标准英语语法所能认可的限度。但作为一个著名的文体大师, 海明威这样做用其特殊的目的。仔细体会一下, 能够产生这样的感觉:尽管老人孤身一人漂泊在海上, 但是他并不孤独。频繁使用的and把他的存在和行为与周围的一切联系在一起。老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他的力量延伸到周围的环境中去, 使读者感觉到, 他能控制的不仅仅是自己, 还波及四周的大自然。这与上面讲到的上帝无所不及之力颇为相似。
二、在人物及一些细节上对《圣经》上的暗示
《老人与海》中对老人桑地亚哥人物的描写, 无论是从其名字和相貌特征上, 还是从其行为动作上, 都体现出了基督烙印。Santiago (桑地亚哥) 在西班牙语中的拼写形式是St.James (圣詹姆斯) , 并且在圣詹姆斯成为基督的门徒之前, 他是名渔夫。老人桑地亚哥与基督教的联系不仅体现在名字上, 他的一些行为细节暗示了他是耶稣基督的化身, 例如, 桑地亚哥的一些行为动作可以让人们联想到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场景。当老人第一次看到鲨鱼时, 他大声叫到“Ay”, 可以把它译成汉语的“啊”, 这让人们不自觉的想到钉子传过基督的手掌时他发出的声音。晚上老人返回的途中, 海明威有这样一段描写, “他又开始往上爬, 到了顶上摔倒了, 他躺了一会儿, 桅杆斜压在肩上。他挣扎着要起来, 但太难了。他扛着桅杆坐在那儿, 朝路那边望去。”[3]155这一些列的动作暗示了基督扛着十字架爬各各他山的场景。
在海明威的小说中很少有对主人公外貌方面的描写, 但是在《老人与海》中他多次描写了桑地亚哥的眼睛。眼睛在《圣经》中的丰富含义可以解释海明威的这个转变。小说的开始有一段对桑地亚哥眼睛的描写, “除了一双眼睛, 他浑身上下都很苍老。那双眼睛乐观而且用不言败, 色彩跟大海一样。”[3]3海明威在这里将老人的眼睛和大海进行了比较, 显示出老人视野宽广, 积极向上而且具有顽强的意志和极大的勇气, 这为后面描写老人与鲨鱼不竭的搏斗铺平了道路。在老人与男孩马洛林交谈中又出现了对他眼睛的描写:老人用他那双被阳光灼烧过的自信而慈爱的眼睛打量着他。在海明威的作品中很少出现对主人公外貌的描写, 这已经成为他的写作风格之一。但是在《老人与海》中, 作者多次提到老人的眼睛, 这似乎违背了海明威的一贯风格, 其实则不然。海明威通过对老人眼睛的多次描写赋予了它许多深层次的含义。在《新约》中耶稣在山上布道时也提到过眼睛的作用, 《新约.马太福音》 (6:22) “眼睛就是身上的灯。你的眼睛若亮, 全身就光明;你的眼睛若昏花, 全身就黑暗。你里头的光若黑暗了, 那黑暗是何等大呢!”在《新约.约翰一书》中有一段话论述了神与光的关系:神就是光, 在他毫无黑暗。这是我们从主所听见, 又报给你们的信息。我们若说是与神相交, 却仍在黑暗里行, 就是说谎话, 不行真理了。我们若在光明中行, 如同神在光明中, 就彼此相交, 他儿子耶稣的血也洗净我们一切的罪。以上两段话是《圣经》中的原文, 从中可以看出海明威为什么会如此重视对眼睛的描写。老人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在这双眼睛中人们读不到一点消极, 阴暗的信息, 所以在老人出海84天连一条鱼都没有钓到, 别人认为他非常晦气, 倒霉透顶的情况下, 他仍然决定靠自己的力量到更远的海域试试。
小说中还有许多细节的描述是与《圣经》完全符合的。在小说的结尾部分, 老人把他的渔叉 (spear) 送给了马洛林, “渔叉即是圣经中的宝剑”[2]。而在《圣经》中宝剑也是有深刻的寓意, 《新约·希伯来书》 (4:12) “上帝的道是活泼的, 是有功效的, 比一切两刃的剑更快, 甚至魂与灵、骨节与骨髓, 都能刺入、剖开, 连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新约·以弗所书》 (6:17) “并戴上救恩的头盔, 拿着圣灵的宝剑, 就是上帝的道。”这样说来《圣经》其实就是上帝的宝剑, 它要警戒人, 使人免犯罪孽;《圣经》也是人类的宝剑, 藉此可以胜过仇敌。钓上大鱼后, 鱼拖着小船走。紧扣在头上的草帽把老人的额部勒得好痛, 他把麻袋塞在钓索下面并把钓索勒在背上, 双手被钓索勒得出血。这使读者不禁联想起《圣经:马太福音》记载的耶稣被钉十字架前的受辱和在十字架上的痛苦, 耶稣头上带的荆冠, 身上的袍子, 扛着十字架的骷髅和手上钉着的钉子。在扎死第一条鲨鱼后, 又有两条来袭, 望着先露面的那条鲨鱼, 肩上的疼痛继续着, 老人的左手又开始抽筋。在《圣经》中就曾有这样的描述, 但耶稣谈到最后的审判就是让好人站在他的右手, 坏人站在他的左手。可见左手的不忠是有来由的。苦难来临时, 他忍受着, 他与鲨鱼拼命的搏斗着, 直到手中没了武器。最终鲨鱼溃逃而去。他驾船返航, 终于驶进小港。他扛起桅杆往上爬, 爬到顶上, 待他艰难的顺着大路走回他的窝棚后, “他脸朝下躺在报纸上, 两臂伸得笔直, 手掌朝上”[3]157。这在海明威的传记作家卡洛斯·贝克尔的早在1972年的论文“老船长”中就论述这是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受难图。还有他生吃鱼肉, 喝水, 让人联想到圣徒领圣餐。他海上受难的三天三夜恰好与基督从受难到复活的天数相暗合。本书开头时提到老人曾一度87天没有捕到鱼。这次老人在海上一连84天没有打到鱼, 接下来在海上的三天, 加起来也刚好等于87天, 这两个87天, 从数字上看似乎含有深意在内。根据耶稣的事迹和基督教的节期来看:耶稣受洗后, 曾被圣灵引到旷野, 禁食四十昼夜, 受到魔鬼的试探。这四十天加上基督教大斋期的四十天, 再加上复活节前的“圣周”那七天, 刚好是7天。老人在经历了大的磨难后最终获得了精神上的永恒的胜利。
三、结束语
冰山原理是海明威一生文学创作的总结, 在他看开,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必须蕴涵耐人寻味的东西, 而且这部分要比文章所显示的部分更为重要。《老人与海》正是践行这一原理的典范, 我们之所以能从中得到大量对《圣经》的暗示, 就是因为它有八分之七的部分是埋藏在海面之下的, 是可以让我们思索和挖掘的。本文从两个方面分析了《老人与海》中的《圣经》的因素:1.小说与《圣经》在文体风格方面的相似之处;2.小说中的人物和一些细节与《圣经》的吻合。作为大师级的作家, 海明威不是在抄袭《圣经》, 而是利用英语世界中基督教徒读者对《圣经》耳熟能详的了解, 使之在阅读时能够在无意识中赋予老人桑提亚哥以神性, 便于读者对小说海面之下部分的理解。
摘要: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老人与海》内涵丰富, 耐人寻味。这部小说对《圣经》的暗示便是它深刻内涵的一方面表现。从小说的文体风格和人物细节两方面分析《老人与海》与《圣经》的相似之处, 可以让读者更清晰地理解基督教社会价值观念的一个层面, 加深对这部小说的理解。
关键词:《老人与海》,《圣经》,文体风格,人物细节
参考文献
[1]崔道怡.“冰山”理论:对话与潜对话[M].北京:工人出版社, 1986.
[2]李传龙.圣经文学词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3]Ernest Hemingway, Huang Yuanshen (translated)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英汉双语读本) [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7.
【《圣经》阅读】推荐阅读:
圣经文化06-08
圣经翻译10-23
《操盘圣经》读书心得10-23
《圣经》文化与典故10-10
关于圣经经典名言05-27
中文圣经翻译史07-22
圣经爱情经典语录10-11
圣经读后感(英文)09-15
读《圣经故事》心得感悟11-09
圣经与西方音乐论文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