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化改造工程论文

2024-07-05

电气化改造工程论文(精选12篇)

电气化改造工程论文 篇1

1 概述

气化炉是资源优化技术改造工程10万m3 (标) /h气化装置中的关键设备, 设备净重130h, 总高度17 555mm, 内径Φ2756mm, 有内件, 设备结构如图1所示。设备上段为燃烧室, 筒体厚度86mm, 材质为SA387Cr11CL2;设备下段为急冷室, 筒体为复合板, 厚度80+4mm, 材质为SA387Cr11CL2+316L;中间过渡段筒体为整体短件, 材质为SA387Cr11CL2, 加工后堆焊不锈钢, 堆焊层厚度为5mm。设备操作温度和操作压力较高, 相关设计参数见表1。

2 气化炉的主要技术要求

2.1 燃烧室材料要求

主体材料为δ=86mm的SA387Cr11CL2钢板。采用碱性电炉或氧气转炉加精炼及真空脱气方法冶炼, 属细晶粒镇静钢。该种钢板的综合力学性能较15Cr Mo R有所提高, 钢板应以正火+回火热处理交货状态, 钢板应按SA-578/SA578M的要求进行超声波检测, 验收标准为C级合格。热加工和热成型过程不能代替正火热处理。

2.2 急冷室材料要求

材料基层材料要求与燃烧室SA387Gr11CL2材料技术要求相同外, 复层材料316L应符合ASME材料规定SA-240的要求。复层金属应与基层金属结合牢固, 方法采用扎制复合、爆炸附和或爆炸加扎制复合, 固溶处理的持续时间应尽可能短, 敏化热处理后进行晶间腐蚀试验, 复合后按SA-587/SA-587M的要求进行超声波检测合格。

3 主要焊接工艺和措施

根据理论分析和工艺评定结果, 考虑1.25r-0.5Mo钢有较大的产生冷裂纹、再热裂纹和回火脆化倾向, 对制定了如下工艺措施用于产品焊接:

1) 火焰切割坡口或碳弧气刨坡口须打磨出金属光泽后进行100%MT检查。碳弧气刨前须预热到150-200℃。

2) 所有机加工坡口进行100%MT检查。

3) 所有铬-钼钢焊接焊前预热150-200℃。并保持此层间温度至每条焊缝结束, 每条焊缝应避免中断焊接, 否则应增加消氢处理, 铬-钼钢部分焊接完成后进行350-400℃×3h消氢处理。

4) 探伤须在焊后24h进行。

5) 过渡层焊接应保持预热温度, 焊接后PT检测合格, 复层焊接层间温度不大于100℃。

6) 过渡层及复合层焊接前分别测量深度并做好记录, 确保过渡层不小于2mm, 复合层不小于3mm。

7) 焊接接头按要求进行化学成分和铁素体含量检测。

8) 严格工艺纪律, 焊接热输入量不得超出工艺评定上限。

4 消氢处理

中间消氢处理, 其作用就是降低焊缝中的扩散氢含量, 从而减少焊缝产生冷裂纹的倾向, 根据文献[4]中的加热条件与扩散氢含量的关系, 该反应器的焊后消氢规范为350℃~400℃×3h。

5 热处理

热处理分为中间热处理和整体焊后热处理。中间热处理的目的是消除残余应力, 防止冷裂纹产生。焊后热处理不仅可以消除残余应力, 而且能改善组织, 提高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 包括提高焊接接头的高温蠕变强度和组织稳定性, 降低焊接接头及热影响区的硬度等。

5.1 焊前预热

所有Cr-Mo钢气割和焊接前应进行预热, 预热温度为150-200℃, 预热范围包括接头中心两侧200mm。

5.2 中间消除应力热处理

所有接管与筒体、封头焊接后分两段进行中间消除应力热处理, 热处理温度600-630℃, 升温速度50-70℃/h, 保温3h。

5.3 最终消除应力热处理

设备焊接工作全部完成后进行最终消除应力热处理, 690℃±14℃, 保温6小时。升降温速度:50-70℃/h, 热处理后基层不能再进行焊接工作。

6 结语

(1) 设备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工艺方案进行施工制造, 经技术监督部门、设计单位和用户的联合检查验收, 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质量合格, 达到国内外同类产品水平。

(2) 对SA387Cr11CL2钢的焊接, 须严格地进行焊前预热、焊后消氢、中间热处理和焊后热处理, 严格控制焊接层间温度, 焊接尽量采用较小的线能量输入。

(3) 整体焊后热处理规范选用690±14℃X 6小时, 对保证焊缝的综合机械性能是合适的。

摘要:介绍了资源优化技术改造工程工艺装置中气化炉的制造过程, 叙述了气化炉主要的制造要点、主要部件的焊接工艺、Cr-Mo钢的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在设备制造过程中的重要性, 总结了在气化炉制造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方法。

关键词:气化炉,制造,焊接,热处理,检验

参考文献

[1]刘鸿文.材料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2]丑津七.炼油化工设备制造工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988.

[3]李喜孟.无损检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电气化改造工程论文 篇2

【摘要】由于电气工程的全面化发展,其施工系统也变得愈加重要,本文主要涉及到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的一些注意事项以及自动化系统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电气工程 电气自动化

1、引言

什么是建筑电气工程?建筑电气工程即以电能、电气设备和电气技术为基础来创造、保持和改善限定的空间和环境的一门科学,它是介于土建和电气两大类学科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建筑电气工程主要包括了:建筑供配电技术,建筑设备电气控制技术,电气照明技术,防雷、接地与电气安全技术,现代建筑电气自动化技术,现代建筑信息及传输技术等。

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的准备工作

2.1图纸会审准备工作

审查电器工程施工的设计图纸是否符合相关规范以及相关的技术要求,是否达到设计的合理和优化。根据业主对其项目的相关要求及定位,提供技术意见和建议给业主以便及早的协调明确要设置哪些系统,使设计系统及相关工程能同步的进行,避免出现主体工程已完工后再加上系统改变,导致难以施工的现象出现,造成建筑的破坏和浪费。要审查图纸设计是否体现了工程的经济、施工便利的基本要求。例如对摩天楼式高层住宅的设计,高空部位的配电线缆可以不必采用耐火型的电缆,相反可以采用阻燃型的电缆,这样就能节省一半的材料费用;采用阻燃的聚氯乙烯线管或者镀锌电线管而不是钢管,这种改变既能节约公司的投资又可以方便施工。做好图纸会审的准备工作可以避免施工过程中不必要错误出现。

2.2电气工程的质量准备工作

2.2.1电气施工管理首先要对设计图纸全面熟悉,找出设计图纸中的不足,在施工开始之前提出处理建议,最大化的保证工程的质量。

2.2.2在施工之前要对整个施工队伍中的各个人员进行考核和评估,并对各人的实际操作水平进行检测,调整个部门人员的分配的比例,保证施工队伍中的各人员都是高质量高水平人员,从而保证电气工程施工的质量。

2.2.3要根据整个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出施工的技术方案,要求要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过硬的技术措施、符合国家现行的电气工程施工要求及验收规范。

2.2.4要明确我国现行的电气工程施工规范及施工顺序。对工程所需要的相关资料及相关技术要求在心中形成体系。对工程过程中所需要的的材料、设备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为施工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阶段的注意事项

3.1根据图纸进行施工

要根据设计图纸来安排施工,与设计图纸达到一致性。但更应与排水、结构施工图对应起来看,图纸中有不一致的地方要及时向主工程师反应,避免因为设计图纸的误差造成日后返工而影响工程的进度、质量、造价、纠纷。

3.2保证电气工程的质量

3.2.1督促施工人员按图纸施工、规范施工。

电气化改造施工的安全监控 篇3

【关键字】电气化改造;安全监控;兰新线

电气化改造作为一项复杂的工程,其中涉及多种学科。其中基坑开挖施工是电气化改造施工的重中之重,作為设备管理单位更需要做好施工的监管、配合以及服务工作,笔者总结了兰新线乌阿铁路电气化改造的成功经验,通过本文详细阐述车站站场电气化改造的施工方案,从问题的提出,主要应对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效等三方面探讨电气化改造施工的安全监控。

1.提出问题

早就09年铁道部就下发了《铁路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办法》,随后乌鲁木齐铁路局就针对兰新线乌阿铁路设计制定了相应的营业线施工细则,并针对相关设备管理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招标,对中标企业提出了具体的施工安全管理要求,通过上述要求不仅有效的遏制了施工不规范造成的行车事故,而且积极的推动了规范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但是还是由于个别设备管理单位监控的失职和个别施工单位混乱的管理,并没有完全杜绝施工安全事故,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本工程是乌鲁木齐铁路局首次在正在运营的铁路线上进行电气化改造,因此设备管理单位的相关检测人员缺乏实践经验,对关键环节没有认真的盯控,没有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也没有规范的检测技术标准,直接导致安全监控工作存在检查不到位的现象;(2)铁路沿线的自然环境比较恶劣,铁路沿线主要为风害、风蚀、风沙性地质,地下水位较高,岩石主要由岩渍土和黄土组成,部分地段为眼见地质,又因为开挖对限有线路基的稳定性影响很大,这就造成了很难同时保证工程的安全和进度的现象;(3)因为乌精二线在建工程除了古河、奎屯西和奎屯东等几个地方开通之外,其余地方的相关工程均未完成。因此在电气化改造施工过程中只能利用成熟区段穿插进行,影响了工程的全面铺开,同时增大了监控的难度;(4)因为新疆地区特有的雨季气候,常年雨量充沛,进而导致地下水位较高,这样在建工程就很容易发生坍塌现象,特别是已经开挖的基坑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5)本工程所涉及到的专业面较广,且经常利用天窗点进行立杆作业,又因为本施工段是重要的交通枢纽,该施工段处于欧亚大陆桥口岸前沿,兰新铁路干线西段,施工质量、施工安全将直接影响乌鲁木齐铁路局口岸过货量的大小。因此对于施工方来说必须面临施工任务重、施工安全压力大的难题。(6)恶劣的施工条件对施工的进度、质量以及安全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像新疆北部,冬季年平均气温可达到零下20°,对项目的工期具有很大的影响,艾比湖地区的湿地地质和盐碱地极大的考验了接触网的防腐能力,精河到阿拉山口这一段主要处于风口区,会严重影响设备的安全、施工安全以及接触网的稳定性,这样施工方就需要提前规划如何在有利的季节中优化施工队伍,提高工作效率。

2.主要措施

首先需要采取提前界入的方式,像古河工务段在接收到监管任务后,积极主动的跟相关施工单位提前联系,同施工单位一起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对施工单位的一线工作人员组织培训,为项目的顺利完成夯实基础;其次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对自己单位的安全监督员实施“一事一岗”制,确保监控到施工过程中的每一环节;最后,采取因地制宜的方法,根据基坑开挖段路基不同的土质特性制定不同的技术标准和开挖方法。乌阿铁路电气化改造段起始于乌西段,终止于阿拉山口段,其中乌西段不在施工范围内,施工全长将近五百公里。并且接触网支柱大部分都位于铁路道床的路基或者路堤上,且基坑开挖导致情况一般可以分为中强岩渍坑。坍塌坑、流沙坑、硬土坑、石坑和高水位基坑六种类型,像本工程中中强岩渍坑达到15km,乐土驿到玛纳斯这一段为2.3公里,古河到托托区为0.55公里,四棵树到古河为5.3公里,宋圣宫到沙湾区为0.9公里,托托到精河为3.95公里,在15公里的全长中大约分布着490处基坑,工程上对于中强岩渍坑的开挖长度为1700mm,宽度为1700mm,高度为3400mm,坑口侧面限界一般取为2500mm。流沙坑可达46.5公里,托托到精河的长度为8.2公里,蘑菇滩车站的长度为1公里,精河途径水泉子到蘑菇滩的单程长度为10.5公里,在46.5公里的总长度上分布着大约2100个基坑,工程上对流沙杯基坑的开挖直径为1600mm,深度为3400mm。因为新疆地区的地下水位埋深为200到2500mm,其中高水位坑主要分布在沙泉子到精河区间,总长大约为0.73公里,并且一共分布着约40处基坑,施工时应该主要严禁采用抽水机直接抽水,可以通过井点法降低将要开挖的基坑的水位,防止高水位造成的沙涌现象,进而保障施工的安全。然而对于普通的土质地段,极有可能存在硬土坑、塌陷坑及石坑,因此,普通杯基的开挖长度为1100mm,宽度为1100mm,高度为3400mm,并且侧口界面界限一般取3800mm。

3.施工效果

经过大半年不断的探索与改进,乌阿电化改造施工支柱组立施工和线下基坑开挖已经基本完成,从检测效果分析,已经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可以保障后去类似的改造施工。目前整个工程取得的效果包括:(1)项目组已经明确了项目的不同的监控项点,工程各环节的安全关键点始终处于被监控的状态;(2)因为采用了针对不同地质采用不同的技术标准和开挖方法的方式,基坑开挖施工基本上顺利完成;(3)在已经完成的数千个电气化施工改造中未出现一起安全事故。

参考文献

[1]史华强.陇海线茂陵车站站场电气化改造施工研究[J].山西建筑,2010(2).

[2]于万聚.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M].成都:西南交大出版社,2003.

电气化改造工程论文 篇4

广西资源县响水电站位于中峰乡中峰村牛塘岭,1973年9月投产发电,装机容量为2×125 kW。电站通过1台315 kVA变压器升压后,以10kV一级电压等级送出,出线1回,导线型号为LGJ-70。

电站设备从投运发电至今已运行40年,由于当时的生产技术水平、工艺水平较低,致使水轮发电机组装置效率低,且电站运行调度不合理,造成电站弃水量大,水资源利用率低,且电站的电气设备陈旧、老化严重、效率低下、损耗量大,自动化程度低,已不能满足目前电站自动化日益提高的运行要求,故急需技术改造,优化运行,增效扩能。

资源响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工程电气改造方案如下:更换2台发电机,更换后装机容量为2×160 kW;更换励磁装置等附属设备;更换发电机控制保护设备;更换主变压器;更换及改造10 kV、0.4 kV配电设备;增加电站微机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

2 现状分析

2.1 变压器

该电站目前设置主变压器1台,型号为S9-M-315/10/0.4kV,存在漏油严重、噪声大、对环境污染大等现象,此变压器绝缘老化,散热条件差,部分套管存在发热现象,严重危及安全、稳定运行。

2.2 户内0.4 kV开关柜

现有0.4 kV开关柜采用BSL户内固定式低压配电柜,该柜型系20世纪60年代设计产品,属于淘汰产品,柜内相关设备绝缘老化,端子排和继电器、接线端子锈蚀严重,接线凌乱;操作机构磨损严重;刀闸操作费时费力,动静触头接触不良,时常出现发热、发红现象;开关柜无“五防”装置;主要开关没有远方操控功能。

2.3 户外10 kV设备

现有10 kV户外高压设备为跌落式熔断器、隔离开关及避雷器,均为老式型号,磨损严重、操作困难、结构松动、难以检修。

2.4 控制保护屏

屏内二次设备为老式电磁式产品,调试及整定困难、无备件更换,动作不灵敏,严重影响设备安全运行。屏内配置的同期装置并网时间长,不能满足自动并网的要求。电站未设上位机系统,没有设置自动控制及监控系统,不能满足电站自动化控制的要求。

2.5 励磁屏

现有机组励磁系统为自并励方式,在多年运行中,由于励磁系统原因,导致机端电压不稳定,发生无法起励或起励速度慢等故障,励磁系统故障率高,在日常甩负荷时出现过压现象,严重威胁发电机的绝缘。

2.6 电缆

该电站大部分高低压动力电缆及控制电缆经过几十年的运行使用,电缆载流量降低,运行中长期发热,部分电缆绝缘材料已老化、溃烂或损坏,不能满足安全运行要求。

3 电气一次改造设计

响水电站原设计装机容量为2×125 kW。根据水力动能计算推荐,经过本次增效扩容改造设计后响水电站新装机容量为2×160 kW。根据站址地形条件及总体布置情况,升压站户外布置的方式不变。根据《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项目初步设计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本次技术改造基本维持水工结构保持不变,更换电站原有落后、低效高能耗的机电设备,按实现电站综合自动化、增加电站效益的原则进行,使电站改造后能安全、稳定、高效率运行,同时减少电站运行人员,增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1 电气主接线设计

响水电站新装机容量为2×160 kW,发电机机端电压为0.4 kV,考虑到电站在系统中的作用,同时结合电站装机容量、台数、出线回路数、原电站的布置与接线情况以及投资状况,响水电站技改工程电站主接线方式维持原来接线不变,采用2机1变的扩大单元接线,0.4 kV母线采用单母线接线,电站以10 kV一级电压等级送出。

由于厂用电设备容量较小,分布比较集中,采用0.4 kV一级电压供电,采用电站原0.4 kV电源进线方案,直接从发电机电压母线引接,以放射配电方式给电站照明、检修及设备等供电。

3.2 电气一次设备改造

3.2.1 10 kV高压配电装置改造

(1)主变压器改造。本次改造拆除现有1台S9-M-315/10/0.4 kV主变压器,更换为1台S11型低能耗的变压器。变压器容量按2台160 kW、功率因数0.8的发电机组额定出力,选择1台400 kVA的升压变压器。主变压器安装于升压站的变压器墩上。

(2)户外10 kV设备。本次技改更换电站原有跌落式熔断器、避雷器,采用ZW32-12型高压真空断路器+刀闸+避雷器一体的户外高压设备,配备CT,实现主变压器及线路保护功能。

3.2.2 发电机电压设备改造

本次改造拆除现有0.4 kV低压开关柜,结合电站现场实际条件,采用控制、保护、测量、自动化以及出口断路器一次设备整合的户内成套0.4 kV开关控制柜。

3.2.3 厂用电系统改造

由于厂用电设备容量较小,分布比较集中,电站年利用小时数较高,设计考虑采用0.4kV一级电压供电,电源直接从发电机电压母线引接,更换原厂用配电柜,选用GGD型户内低压开关柜,以放射配电方式给电站照明、检修及设备等供电。

3.2.4 电缆改造

本次改造设计选用ZR-YJV型阻燃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更换所有的电力电缆。技改后,由于采用综合自动化微机监控保护装置,对信号的干扰有严格的要求,因此技改设计选用具有屏蔽功能的KVVP型铜芯聚氯乙烯绝缘带屏蔽控制、信号电缆电缆。

3.2.5 过电压保护及防雷接地

(1)过电压保护。本电站防雷和接地保护,主厂房采用在屋顶敷设避雷带进行直击雷防护和防止雷电侵入波危及电站一次设备,在10 kV出线采用1组户外避雷器进行保护。

(2)接地。本电站的接地主要包括保护接地、工作接地和防雷接地,这3种接地装置连成一个总接地网。总接地装置由自然接地网和人工接地网组成。本工程接地电阻值按≤4Ω算值进行设计。自然接地网主要利用水工建筑物中的钢筋、引水压力钢管等自然接地体组成,实测电阻值达不到要求时,可采取扩大接地网面积的措施,减小接地电阻使其满足要求。

4 电气二次改造设计

4.1 自动控制

结合电站的规模和特点,技改的设计思路是尽可能使电站在减少配置、减少投资的情况下实现高度自动化,因此电站综合自动化推荐采用测控保护一体化式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本次改造机组综合自动化选用DZWX系列低压机组智能型控制系统。该系统是基于工业计算机的硬件平台,与程序控制器PLC、触摸屏、三相交流电量测量仪、微机测速仪、自动同期装置、励磁调节器等组成机组现地控制单元。DZWX系列低压机组智能型控制系统设计精简,将二次测量、控制、保护与一次电气设备同组一屏。

改造后,智能型控制系统完成机组的自动同期并网及功率调节;完成机组的自动同期并网及有功、无功功率调节;完成机组的残压测频;程序控制器PLC电站控制、调节操作以及电站运行状态的采集;三相交流电量测量仪完成机组的电气参数采集。励磁系统更换励磁调节器和励磁变压器,采用自并励方式,选用可控硅励磁调节器。电站配置一套上位机系统,对各类输入量进行实时采集、处理、监视,对各类控制对象进行多种控制。

4.2 继电保护

响水电站主要电气设备的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选用测控、保护一体化式微机型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

4.2.1 发电机保护

(1)电流速断保护:作为发电机定子绕组及其引出线相间短路和接地故障的主保护。保护瞬时动作于停机。

(2)带电流记忆的低电压过电流保护:作为发电机外部相间短路故障和发电机主保护的后备保护。

(3)定子绕组过电压保护:作为发电机定子绕组异常过电压的保护。保护延时动作于解列灭磁。

(4)定子绕组过负荷保护:作为发电机过负荷引起的发电机定子绕组过电流的保护。保护延时动作于信号。

(5)失磁保护:作为发电机励磁电流异常下降或完全消失的失磁故障保护。保护延时动作于解列。

(6)定子接地保护:作为发电机定子绕组单相接地故障保护。

4.2.2 主变及线路保护

(1)电流速断保护:作为变压器绕组及其引出线相间短路故障的主保护,保护瞬时跳变压器各侧所有断路器。

(2)过电流保护:作为变压器绕组及其引出线相间短路故障的后备保护及线路的远后备保护,保护延时跳变压器各侧所有断路器。

(3)过负荷保护:作为变压器过负荷引起的过电流的保护,保护延时动作于信号。

4.3 二次接线

(1)测量。发电机和变压器测控保护一体化装置完成发电机电量采集。电能计量沿用原有10 kV高压计量箱进行计量。

(2)信号。采用电站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在主要机电设备发生事故或故障时,操作员工作站将自动显示报警画面,并发出语音报警。

(3)同期。电站的同期点为发电机出口断路器。机组同期由安装在发电机综合自动控制柜的智能型控制系统完成。

5 结语

电气化改造工程论文 篇5

铁路电气化改造影响下的通信光缆防护工作

电气化铁路具有运输能力大、行驶速度快、运营成本低、节能环保等优点,铁路电气化改造作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近几年发展较快.铁路电气化改造后有可能对沿线通信光缆线路产生电磁干扰影响和电磁危险影响,严重时将威胁线路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针对电气化铁路造成的电磁影响实施有效防护是业内十分关注的`课题.

作 者:漆学东 周巧平项阳  作者单位:漆学东,周巧平(江苏省电信传输局,南京,210037)

项阳(江苏邮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南京,210009)

刊 名:现代传输 英文刊名:MODERN TRANSMISSION 年,卷(期):2010 “”(1) 分类号:U2 关键词:铁路   电气化改造   通信光缆   防护  

电气设备风险与自动化改造 篇6

关键词:自动化改造,风险,电气设备

中图分类号:TM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3-0197-01

电气设备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降低电气设备运行风险对促进整个电气系统发展有重大意义。而电气设备的自动化改造是降低电气设备运行风险的重要方法。

一、电气设备运行面临的风险

(一)电路风险

电路风险的基本概念是这样的:在电气设备中,由于电路中连接存在乱拉等错误问题、电路中元件参数不对、线路维护或测试不良而导致电气设备的电路出现故障,导致短路、漏电等严重后果,对周边环境造成伤害等一系列风险。

而预防电路风险可以采取如下有效方法和措施:一、具备专业技术的工作人员要亲自对电路进行检查、测量和排查,以保证其连接合理,线路通顺安全。二、要考虑使用木质、橡皮、纳米等非导电材料,做好非导电防护措施,以免电路发生危险时,保证工作人员可以及时调查并处理,采取应急措施。三、安装电闸和漏电保护器等用电保护工具,发生风险时可以阻止电流、切断电路。四、定期定量对线路进行检查、测量和维护,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二)触电风险

所谓触电风险指电气设备内部的电流通过带电体与另一个带电体发生的作用,使生物和物体产生相应的生理或病理效应或两者兼有,从而对生物和物体造成极大的伤害。触电风险是电气设备运行风险中杀伤力最大,因此防范触电风险是重中之重。规避和防范触电风险,我们做好接地线工作,安装电闸和漏电保护器等用电保护工具,可以在发生触电风险时及时切断电路。此外,我们必须严格按照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来安装、使用和操作电气设备;电气设备的质量也要符合国家质量安全标准,要及时更新老旧和问题设备。同时电气设备工作人员也要严格按照国家要求的规范来操作,提高自身规避风险的能力和增强电气设备知识,使在发生风险的前提下,也可以减轻风险带来的危害和损失。

(三)雷电风险

雷电风险多指在夏季雷雨天气由于雷击而产生的短暂的强大电流,直接作用于电气设备,从而对电气设备造成伤害,雷电风险表现在强大的破坏性上,可以造成机器设备的损坏和人員的伤害,给我们带来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上述三种风险是电气设备运行最主要的风险,三种风险发生的原因不同,频率不同,危害不同,解决方式也不太相同,电力工作人员应侧重防范触电风险和电路风险,做好相应的本职工作。

二、探讨电气设备中的自动化改造

电气设备在电力系统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决定了整个系统正常运行的工作效率。一旦电气设备发生异常风险,便会造成系统的工作效率降低,阻碍了系统结构性能的有效发挥。新时期电力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供配电系统承当的工作荷载越来越大,对操控系统进行自动化改造是必不可少的。根据上述提出的风险,电气设备自动化改造的重点集中于:功能改造、监测改造、安全改造

(一)阐述电气设备运行中功能改造的具体含义

任何一种电气设备均要对其功能实施改造处理,完善现有的电气系统结构,避免外界因素对设备功能产生干扰作用。功能改造,是对全套电力设备系统的功能进行及时更新、全面升级、增加多样化的程度,使之适应新环境新社会的需求,它可以通过优化系统结构、添加新的功能、提高功能速度等方式和手段来进行自动化功能改造。具体,我们可以这样做,在原有的老旧的存在问题的电气设备系统中添加自动改造功能,使其自动化连线,电气设备工作人员只需通过输入数据即可实现对所要求功能的处理。

(二)诠释电气设备的监测改造

改变传统的监测功能,使电气系统的监测性能实现升级,提高了用电设施的自检测能力。未来电气设备自动控制系统必须配备监测改造方案,这是维持现有电气系统功能特性的基本条件。

(三)论述电气设备必备的安全改造

安全生产是电气设备工作的核心思想和首要要素,保证操作人员及用电设备的安全性,能够推动整个电气系统工作安全系数的提升。我们可以提高设备的改朝换代速度和研究、推广先进安全的电气技术,提高电气技术水平。我们还可以加强电气安全思想教育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电气设备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同时也可以让人们了解风险的严重危害性,从而严加防范,防微杜渐。

三、分析电气设备运行风险与自动化改造的关系

(一)设备自动化改造的意义

对于国内一些规模较小,加工产品批量较大,产品生产工艺单一的情况,生产工艺装备落后的小型企业,资源利用低,人员操作疲劳,生产成本高,如果要提升工艺水平,要进行数量较多、成本高的专机设备的投入并不容易,因此必须通过设备的自动化改造,使普通的设备专机化,是最科学经济的有效率的规避风险的做法。

(二)电气设备自动化改造的意义

电气设备的自动化改造是规避电气设备运行风险关键方法,这是两者的紧密联系之处,但是我们必须要清晰思路,了解二者之间易混淆的区别,电气设备的自动化改造只是规避电气设备运行风险的主要方法,而不是全部方法,规避电气设备运行风险还可以通过其他一系列的方法来实现,电气设备自动化改造与规避电气设备运行风险的方法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同时,电气设备的自动化改造不仅可以有效规避电气设备运行风险,还可以提高电力设备运行的功能和效率、促进电气设备的节能减排、拉动整个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等等不容忽视的作用。规避电气设备运行风险只是电气设备自动化改造的作用之一,同样地,规避电气设备运行风险与电气设备自动化改造作用是整体与部分关系。

综上,充分认识和了解电气设备运行的风险,找出其中的原因和规律,积极寻求解决办法,总结经验,做到未雨绸缪。而加强电气设备的自动化改造不仅是规避电气自动化的风险,更是可以提高电力设备运行的功能和效率、促进电气设备的节能减排、拉动整个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电气设备的自动化改造,十分符合新形势下的发展和需要。通过分析和探讨电气设备运行风险与自动化改造,我们可以认识和规避风险,更可以提高电气设备功能和安全性能等,促进整个电气系统朝信息化、科技化方向大步迈进。

参考文献:

[1]马力.电气设备运行风险与自动化改造的探讨[J].城市建筑,2013,08:72.

[2]段新文.电厂电气二次设备及自动化改造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11,14:103.

[3]李明.计及电网运行风险的设备状态检修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2.

电气化改造工程论文 篇7

关键词:接触网悬挂,施工技术,施工质量

1 几种常见接触网悬挂类型

接触网作为与高铁运营中最主要的架空设备, 它的工作环境相对比较恶劣, 并且没有任何备用设备, 属于整个牵引供电系统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就接触网而言, 悬挂类型是设计和施工中十分重要的参数, 接触网对悬挂类型提出的最基本要求是寿命长、少维护、少维修、良好的受流质量、高性价比。当前, 国内外最为长常用的接触网悬挂类型主要有以下三种。

1.1 弹性链型悬挂

主要凭借的是弹性吊索进行悬挂, 而吊索的设计需要十分精确的计算, 并且对于施工技术的要求也相对较高, 这就导致了调整工作非常困难, 而且也为检测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同时由于弹性吊索自身的张力和长度都会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发生改变,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接触网变形的可能。

1.2 复链型悬挂

复链型悬挂, 结构过于复杂, 零部件也相对较多, 并且前期投入的一次性成本十分之高, 再加上运营维修费用昂贵, 一旦发生事故抢修难度大, 从而使得这种悬挂类型的接触网并未得到普及。

1.3 简单链型悬挂

虽然这种类型的悬挂方式与弓网之间的动态接触力分散性较大, 并且弹性不均匀的程度也相对较高, 致使很容易出现硬点。一旦受电弓经过该位置时, 便会因碰撞而形成火花, 这样会使导线的磨损及腐蚀情况加剧, 从而造成其使用寿命缩短。但是, 经过大量的研究及实践证明发现, 只要适当地增大接触线的张力, 并合理预留导线的驰度, 便能够使弹性不均匀度有所降低, 进而达到改善受电弓运行轨迹及受流质量的目的。该悬挂类型与上诉两种类型相比, 在受流质量方面差距较小, 但简单悬链却具有结构简单、施工便捷、维护方便、工程造价低等优点。

2 接触网悬挂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

2.1 接触网悬挂施工技术要点

1) 打孔。用5 mm厚钢板做好底座模型, 确保4个预埋螺栓孔位置不变, 使用电锤打孔, 一次成型。如遇隧道断面, 可进行纵向位移。移动距离不超过0.25 m, 并且在相邻两跨中完成加减调整距离。

2) 放线。刚性悬挂放线需使用张力放线, 保证放出的导线不能有硬弯。导线放出后用铁线将其临时一固定在刚性梁上, 使用放线小车, 将涂好导电脂的导线导入刚性梁夹槽中, 随后用紧固螺栓将导线与刚性梁固定。

3) 调整。刚性悬挂各个悬挂点都有固定的位置, 因此刚性悬挂只要依次对各个悬挂定位点调整到位就可保证接触悬挂定位的准确性。调整关键是各部连接螺栓的防松动热圈必须可靠, 防止因长期振动造成螺栓的脱落。因此, 施工中尽可能降低人为因素, 利用新工具, 完善工艺流程, 竭尽全力把高质量的产品投入到试验中去。

2.2 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 定位装置安装。定位器是距离受电弓最近的部件之一, 其基本要求就是不阻碍受电弓的顺利通过。限位定位器具有防止因定位器抬升而造成打弓的功能, 如果限位定位器存在限位间隙过大的情况, 换言之, 定位器过度抬高坡度, 那么在电弓高速运行的状态下, 定位点便会成为硬点, 从而致使该点处的受电弓、接触线加重磨损程度。如果定位器存在限位间隙过小的情况, 也就是定位器坡度过低的情况, 那么接触线就会在正常的抬升范围内导致产生定位器限位作用, 从而加剧受电弓和接触线的磨损情况。安装定位装置时必须严格遵循设计要求, 使定位管与腕臂处于同一垂面上, 使用坡度尺对其进行测量, 确保其倾斜度、状态满足设计要求。确保限位定位器的限位间隙偏差控制在±1 mm的范围内, 非限位定位器接触线高度与根部之差的偏差控制在±10 mm的范围内。采用多功能测量仪对接触网的拉出值进行测量, 当列车运行时速达200 km时, 确保施工偏差在±30 mm的范围内, 当列车运行时速达250~350 km时, 其偏差在±20 mm的范围内。

2) 承力索及接触线架设。高铁专线接触要求全线接触线高度平顺, 因此, 接触线必须采用恒张力架设且架线过程中的架设张力偏差不得大于8%。特别是可保证接触线的平直度, 减少硬点, 满足高速专线良好弓网受流质量。接触线架设前应检查放线架的线轴直径是否与线盘的轴孔匹配, 以免间隙过大放线后产生硬弯。架线车的线盘必须采用液压制动 (如恒张力架线车) , 起锚时应缓慢地加 (减) 速, 架线过程中应匀速行驶并保持恒定, 架设张力应根据架线施工机械的性能、接触线的材质、加工制造工艺、接触线下锚设计额定张力等确定, 不得小于工厂的绕线张力, 否则容易产生硬弯。架线张力偏差不得大于8%;镁铜、锡铜导线最小架线张力不宜小于工作张力的70%;放线速度宜为3~5 km/h, 并应保持匀速恒定。架设应连续进行, 不应走走停停, 否则制动线盘时因线盘惯性易导致接触线硬弯且无法整直。设计单位在施工安装曲线图中要求所架新线必须超拉后方可按图施工, 因此, 施工中如何保证这些新线的初伸长一次基本出尽, 使支持装置及吊弦和补偿装配安装一次到位是施工技术的关键。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 采用增加坠砣的超拉方法较普遍。采用坠砣超拉法时, 应在起、下锚两端同时分级加坠砣, 每次增加坠砣的重量为总重量的20%, 卸载时锚段两侧起、落锚同时进行。

参考文献

电气化改造工程论文 篇8

连接锡福德的5.7km长的延伸线通车后, 该1 600mm轨距的锡福德线 (原Noarlunga线) 进行了25kV50Hz的电气化改造, 建设成本2.912亿澳元, 包括中途换乘车站锡福德梅多斯的停车换乘设施。

锡福德线属于“南北干线”的一部分, “南北干线”中的高勒线和Tonsley线也在电气化改造的长期计划

电气化改造工程论文 篇9

关键词:电气化,硬横梁,改造施工

茂陵站为既有电气化铁路,由于提速需要将既有软横跨改造为硬横梁悬挂。上有接触网、附加导线、软横跨,下有支柱、拉线及行车等干扰,硬横跨安装不但在空间作业范围受到极大局限,且需要停电要点施工作业时间每次自由45 min。施工过程中确保吊车作业的安全稳定是吊车操作人员最关键的工作,不能产生任何闪失,一旦产生失误将导致吊车倾覆或硬横梁下坠,压垮部分股道甚至整个车站的接触网而中断整个电气化铁路的运行,后果不堪设想。硬横梁架设施工影响面较广,占用线路时间长、需要垂停次数较多,因此必须进行周密的施工组织。

1 硬横梁安装流程

硬横跨钢柱基础检测→硬横跨钢柱立杆整正→同组硬横跨跨长复核→硬横梁工场预配→硬横梁运输到位→吊装硬横梁→硬横梁调整达标→吊车撤离现场。

2 施工作业方案

2.1 硬横跨钢柱基础检测

对于已浇制完毕的同组硬横跨钢柱基础,由施工技术员采用水准仪分别进行超平、复测,并检查是否有影响立杆或硬横梁架设的因素存在,确认基础各技术参数达标后方可进入下道施工工序。

2.2 硬横跨钢柱立杆整正

由于既有接触网影响,部分地段附加导线影响钢柱立杆作业,或与新设钢柱绝缘距离达不到设计标准,立杆作业前人工抬升部分钢柱附加导线肩架的安装高度,并用加长跳线连通保护线,确保既有供电及接地保护方式维持原状。钢柱侧面限界符合设计要求,在任何情况下,不得浸入基本建筑限界,硬横跨支柱顺、横线路方向均应直立(倾斜值为0)。

2.3 同组硬横跨跨长复核测量

硬横跨跨长(Lp)即为同组硬横跨钢柱中心之间的水平间距。

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将测量结果数据微机化,并分站、分组号(杆号)统计,与到货型号、长度对比,确认无误。

2.4 硬横梁工场组装

横梁预配:1)横梁选择:根据硬横梁安装顺序,根据横梁的不同标识确认同组横梁的各梁段。2)预铺枕木:在预配场地预铺方枕木,枕木预铺在同一直线上,枕木预铺应平稳、扎实,每个梁段预铺2根枕木,每根枕木距梁端200 mm。3)枕木超平:采用水准仪对横梁两端预铺枕木进行超平,确保横梁两端与水平地面高差一致。4)横梁摆放:依照梁段顺号依次摆放在枕木上,两横梁摆放尽可能紧凑,拼放时横梁大角钢在下方。5)横梁拼接:采用撬棍微调横梁位置,使横梁两梁段连接眼孔正对,施工人员立即安装连接螺栓,并配戴垫圈和螺帽,临时进行紧固。6)横梁紧固:采用力矩扳手分别对连接螺栓进行紧固,紧固顺序为由上至下,紧固过程中用轨吊轻微起吊。7)弛度检测:技术人员利用水准仪检测横梁弛度,并调节螺栓紧固程度,确保横梁达到预留弛度。

2.5 横梁运输

横梁工地拼装完毕,立即用轨道平板进行装载,并尽可能地腾空场地,为下步横梁预配做准备。1)运输平板数量:运输轨道平板数量由横梁总长度确定,25 m以下的横梁采用2台平板进行运输,25 m~32 m之间的横梁采用3台平板进行运输。2)横梁支承方式:横梁平放在平板上时应考虑在曲线区段运行过程中是否影响机械车辆的灵活性,采用“两点支承法”可大大增强载梁平板的灵活性。横梁尽可能靠近吊车一侧,以便于起吊安装。3)横梁固定方式:横梁平放稳定后,用铁线将各组横梁捆绑连接牢固,并在平板周围用杉木棒进行防护固定,以防车辆运行过程中横梁脱落造成事故。

2.6 硬横梁吊装

1)机械编组方式。

轨吊(LG-2型)吊臂最大伸长长度可达到19.15 m,扣除起吊点至平板边缘距离,跨长28 m以下的横梁采用轨吊可直接进行起吊作业,因此,一般情况下所有机械可直接连挂,并占用一股道,作业较为方便;跨长28 m~32 m间的横梁,轨吊和载重平板需分开并占用相邻两股道。

2)机械占用股道。

为确保吊臂起吊后横梁中心点基本位于硬横跨中心,轨道吊车可停靠在硬横跨中心线相邻股道,一般位于正线或正线相邻站线上。

3)横梁到位。

为确保吊臂起吊过程中横梁能正常升降,即既有软横跨或单根支柱不影响起吊工作,根据现场干扰情况需提前确定载梁平板停靠位置。

4)横梁安装。

X>Lp时,采用在两股道间直接起吊安装的方式进行,具体方法如下:a.安装晃绳、固定角钢。在横梁两侧各安装一根晃绳,并在横梁中心两侧对称两点安装固定角钢(用于起吊),固定角钢用顶紧螺栓固定,安装位置见表1。b.横梁起吊。安装吊绳:采用两根单根钢丝绳连接横梁上固定角钢,钢丝绳与固定角钢用U形挂环连接。顺线路起吊横梁:吊车在顺线路方向垂直起吊横梁500 mm左右后,在同一方向人工拉扯晃绳,同时吊臂进行轻微旋转,确保作业同步,直至横梁位于两线中间。提吊横梁:在两线间垂直起吊横梁,并且在垂直线路方向用晃绳固定横梁,以免横梁碰伤既有接触网,直至横梁超过承力索高度为止。横梁横转:横梁两端晃绳旋转横梁,旋转过程中采用梯车将晃绳依次翻网,并缓慢旋转横梁,直至横梁完全垂直于线路方向。c.横梁安装。横梁到位:对准硬横跨钢柱,缓慢降落吊钩,直至横梁稳定平落在钢柱上。横梁调整:横梁平落在钢柱上后,用吊车调整横梁横向位置,确保横梁与钢柱中心重合处(事先用油漆标明)与钢柱中心点重合。横梁紧固:横梁完全到达标准位置后,立即安装固定钩螺栓,每端两侧各安装3根钩螺栓,安装位置在钢柱顶面平均分布。d.撤除机具:安装完毕,撤除吊钩、起吊绳和横梁上起吊角钢,为下组横梁安装作准备。

参考文献

机床电气技术改造 篇10

关键词:机床,电气技术,改造

1 利用可编程控制器对旧设备改造

MZ204机床是我厂加工轴承内径工序普遍使用的磨床, 它是由传统的继电器JZ02-44控制, 由于设备陈旧、元器件老化、配线混乱、故障频繁、运行可靠差, 给维护维修造成了很多困难, 也使机床加工效率大为降低, 给生产造成很大影响。为改变这种状况, 我们采用了PC对MZ204机床进行了电气改造, 使旧设备重新换发了青春。

1.1 PC机概述

EX40型PC、共40个输入/输出点, 其中有24个输入点, 16个输出点, 按八进制编号。采用单片微处理器, 中规模集成电路蕊片。使其逻辑功能强、可靠性高、体积小和耗电少, 可加扩展单元可扩展为60、80、100、120个输入/输出点。可利用LCD编程器把程序以梯形图的方式输入到PC中, 使添加电路方便, 也可根据工件加工要求而改变程序。LCD编程器结构紧凑, 重量轻, 可在液晶显示器上直接显示梯形图, 并可监控机床运行情况, 便于查找故障。该PC有三种输出方式:继电器输出、双向可控硅输出和三极管输出。该PC电源可用交流220V、110V和直流24V。内部用电藕合器进行隔离, 可提高抗干扰能力。其输入/输出均采用发光二极管显示, 以便在显示输入/输出信号时看是否工作到位。输入接口地址为XO-X27, 输出接口地址为Y0-Y27, 内部继电器为R0-R17, 时间继电器为T0-T17, 计数器C0-C17。PC内部点可重复使用。

1.2 利用PC对MZ204机床改造说明

MZ204机床主电路为三相交流380/50HZ。有油泵电机、磁性分离器电机、水泵电机和工件电机。控制线路有交流110V、36V、6.3V和直流24V, 主控制回路用直流24V, 照明用交流36V, 信号灯用交流6.3V。在本机床安装EX40型PC时、采用了交流220V作为PC电源。执行部分电磁阀采用直流24V控制。该机床分自动、半自动、调整三种工作方式。其中调整控制不通过PC直接用面板开关直流24V电源控制电磁阀。在安装PC时把PC输入端接入机床各接近开关及各外部控制信号及微动开关, 按输入端地址X0-X27依次为:调整、工作台原位、工作台反向、修整器倒抬、工作台1/3、复位压、工件进给、粗进给、精进给、上料压、下料压、跳出压、定程仪表、有无修整、自动启动、进车、粗磨、精磨、尺寸到、复位、光磨时间和自动。 (详见图)

由于PC继电器输出过载能力强, 我们采用PC继电器输出, 它可直接驱动接触器和电磁阀等。它的输出地址Y0-Y27, 依次连接电磁阀, 其顺序为:工作台速度、修整速度、工作台方向、修整器倒抬、上下料测爪进出、回跳、测爪收张、补偿、快进给、粗进给、精进给和卡盘上磁。

为了避免电磁阀断电时产生的反电动势对电磁铁和机床电气造成不良影响, 在电磁阀两端并联续流二极管加以保护以免烧坏电器元件, 二极管耐压值取额定电压两倍以上。

通过对MZ204机床改造, 该机床经过长期运行表明, 由于采用PC控制系统, 整机控制系统具有程序设计、思路清晰、硬件电路简单实用、控制精度高、运行可靠、抗干扰能力强, 具有良好的性价比等显著优点。提高了生产的自动化水平, 减小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增加了设备的使用效率。

2 对机床电器防水问题的解决

我厂轴承磨加工设备大多采用冷却水冷却, 有很多部位的电器元件都是在接触水的环境中工作的, 所以电器的防水问题一直是机床维修中的难点, 机床经常因电器元件进水潮湿而连电烧毁。自己经过不断摸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我们先后对内沟机床、内径机床、外沟机床等数十台设备的行程开关进行了改造, 特别还对机床电磁卡盘线圈防水问题进行了解决, 效果非常令人满意。

2.1 行程开关防水问题

内沟机床3MZ1310B修整器和机械手行程开关;外沟3MZ1410SA金钢笔倒抬行程开关;内径MZ204、MZ208机械手行程开关等。原来这些行程开关都是机械触点, 防水性差、机床故障多、备件消耗大。我们全部改为防水接近开关, 改造后的机床故障率明显下降, 降低了消耗, 提高了生产效率。

2.2 电磁卡盘线圈防水问题

电磁卡盘直接接触工件, 在机床工作时冷却液的冲击很大。电磁卡盘线圈的安装传统做法是采用石腊加密封或干脆只用密封胶圈的做法。由于线圈在工作中产生热量, 石腊熔化易产空隙, 加之密封不严, 卡盘线圈内容易进水使线圈潮湿, 经常造成接地或匝间短路而烧毁线圈, 不但造成浪费大, 而且装卸线圈卡盘误工时间长, 给生产造成很大影响。我们经过多次研究实验模索, 先后采用树脂胶、沥青等, 但效果都不很理想, 后来我改用黄甘油密封加之密封圈效果非常理想。目前全分厂电磁卡盘密封全部都采用了这种方法, 不但降低大量中停时间还给分厂节省很多资金。以前每月平均损坏12个线圈, 年平均损坏140多个线圈, 每个线圈价值100多元, 改造后年平均损坏只有20多个, 仅此一项一年就为分厂节约2万多元。受到了分厂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3 结束语

电气化改造工程论文 篇11

关键词:《CA6140车床电气控制线路PLC改造》 一体化课程

一、《CA6140车床电气控制线路PLC改造》一体化课程的教学目标

首先,描述CA6140车床电气控制线路PLC改造的功能、工时、数量,列举工作任务的技术要求(外观、牢固度等),明确项目任务和个人任务要求,服从工作安排;其次,描述CA6140车床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等;第三,能够详细叙述车床电气控制线路分析及改造工作过程,以及所需设备清单、时间安排、人员分工等;第四,按图样、工艺要求和安装规范,正确选用工具进行安装;第五,能按照任务要求制订检测调试报告;第六,能正确选用工具、仪表进行检测调试,以达到检测调试要求;第七,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正确通电试车。

二、《CA6140车床电气控制线路PLC改造》一体化课程的教学内容

《CA6140车床电气控制线路PLC改造》一体化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有六点:第一,学习PLC基本控制原理及分析方法;第二,学习CA6140车床电气控制系统基本结构及控制要求;第三,学习CA6140车床电气控制线路及PLC程序设计方法;第四,学习CA6140车床电气控制线路所用电器元件的选择及配线要求;第五,学习CA6140车床电气控制线路模拟盘制作的工艺配线标准及调试;第六,学习CA6140车床电气控制线路的PLC改造方法。

三、《CA6140车床电气控制线路PLC改造》一体化课程的教学过程

1.教学活动的准备阶段

教师首先准备好教学器材,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CA6140车床结构图及型号、CA6140车床的运动形式、CA6140车床电气控制线路原理图、CA6140车床电气控制线路特点及控制要求、主电路和控制电路分析等知识。

2.教学活动的计划与决策阶段

(1)分析CA6140车床电气控制线路,设计PLC改造方法

CA6140车床继电器控制系统中,主轴电动机M1通过按SB2,KM得电,主触头闭合电动机正转,KM辅助开点闭合(自锁),另一处KM辅助开点闭合,为KA1得电准备实现正转控制,采用机械方式(多片摩擦离离合器)实现反转,通过按SB1,KM失电,M1停车。冷却泵电动机M2与M1采用顺序控制,只有当主轴电机M1启动后,即KM常开触点(10区)闭合,合上SB4,中间继电器KA1吸合,冷却泵电动机M2才能运行。当M1停止时,M2自行停止。

应用SIMATIC S7-200系统代替传统继电器控制系统。如电动机正反转PIC控制电气线路的设计、安装与调试,对CA6140车床电气控制线路进行PLC改造。

(2)SIMATIC S7-200控制系统

掌握SIMATIC S7-200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 设计PLC控制的地址分配表、系统接线图及梯形图的设计方法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正确使用S7-200控制系统编程软件的方法。

3.教学活动的实施阶段

(1)设备清单

适当地简化CA6140车床电气控制原理图,并替换了所用元器件,但机床的动作程序和控制过程基本不变。

(2)CA6140车床电气控制线路主电路的安装和调试

学生能正确画出CA6140车床电气控制线路的布置图、主电路图,按工位,签字领取设备,检查电器设备好坏,独立完成实际配线操作,会用万用表检查线路故障、模拟调试,在规定时限内完成通电试车。

(3)根据I/O分配表,绘制系统接线图

根据CA6140车床电气控制线路的控制要求,确定CA6140车床电气控制线路。

(4)学生的实际操作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实际主电路、控制电路、PLC配线,会用万用表检查线路故障、模拟调试,能排除简单故障,在规定时限内完成通电试车。

4.教学活动的检查与评价阶段

课程完成后,各小组质检员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填写相关表格,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总结操作要领及技巧,并写出个人总结。

四、《CA6140车床电气控制线路PLC改造》一体化课堂教学的特点

《CA6140车床电气控制线路PLC改造》一体化教学有六个特点:第一,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融合;第二,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学做结合;第三,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第四,以典型工作任务结构为基础,与实际工作有直接联系;第六,一体化课程授课方式基于工作过程,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第七,深化技工院校课程改革,赶超世界制造强国,提高竞争能力。

五、《CA6140车床电气控制线路PLC改造》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CA6140车床电气控制线路PLC改造》一体化教学课程改革存在五个比较显著的问题:第一,实训场地建设的投资巨大,耗材费用大;第二,没有配备专业设备维修人员;第三,师资力量不足;第四,典型工作任务具有地域特点,通用性差;第五,缺少校际交流。

3#浮吊电气项目改造 篇12

1.1 新技术应用。

1.2 降低故障率, 提高台时效率。

1.3 变幅机构改造, 减少冲击。

1.4 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2 改造过程及说明

525浮吊是由起升机构、变幅机构、旋转机构等组成;3#浮吊的控制系统原先是继电器常规控制方式, 线路复杂繁琐, 中间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使用较多, 导致故障率高并且电工处理故障时间长等不利因素。为了简化线路和降低故障率, 在控制系统中我们改由PLC来控制, 同时为了保证PLC的运行安全可靠, PLC的输入和输出部分我们采用了继电器隔离。变幅系统的传动机构的连接方式为刚性连接, 在变幅过程中冲击力过大, 为了减小冲击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我们对变幅的电控系统进行了改造;首先我们把变幅电机 (YZR180L-8 11KW) 改为YZRW180L-8 11KW涡流制动电动机, YZRW系列涡流制动电动机是由YZR系列电动机和装于其副轴伸的涡流制动器组成, 它把驱动和调速两种功能集于一体, 其特点是:具有稳定的低速调速特性和无失控、运行可靠等优点。其次我们对变幅的控制系统进行改造, 变幅电动机调速是串电阻调速, 共有四极调速, 操作手柄在一档时电阻不切除, 操作手柄在二档时切除一级电阻, 操作手柄在三档时其余三级电阻依次延时切除;作业时操作手柄在一档和二档时涡流制动得电工作, 操作手柄在三档并且变幅机构不在减速区时涡流制动不得电, 当操作手柄在三档并且变幅机构运行到减速区时涡流制动得电, 涡流制动器工作。在这次设备改造中我们还增加了电机测温及报警装置。

3 新技术的应用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 是PLC发展最快的时期, PLC逐渐进入逻辑控制领域,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PLC的功能进一步增强, 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PLC的网络能力、模拟量处理能力、运算速度、内存、复杂运算能力均大大增强, 不再局限于逻辑控制的应用, 而越来越应用于过程控制方面。

在这次电气系统改造中我们采用了PLC控制, 我们选用了西门子S7-200系列CPU226, 24输入/16输出共40个数字量I/O点, 该项目全部共需要96个数字量, 2个模拟量, 因此我们又扩展4个模块, 分别为16输入/16输出共32个数字量6ES7 223-1BL22-OXAO一块、16点数字量输入6ES7 221-1BL22-OXAO两块和两路热电阻输入6ES7 231-7BP22-OXAO模拟量一块。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 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 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 执行逻辑运算, 顺序控制, 定时, 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 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是工业控制的核心部分, 支持多种开发方式:C语言、梯形图等, 代表着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发展的未来。

随着多媒体信息查询的与日俱增, 人们越来越多地谈到触摸屏, 因为触摸屏不仅适用于中国多媒体信息查询的国情, 而且触摸屏具有坚固耐用、反应速度快、节省空间、易于交流等许多优点。利用这种技术, 我们用户只要用手指轻轻地碰计算机显示屏上的图符或文字就能实现对主机操作, 从而使人机交互更为直截了当, 这种技术大大方便了那些不懂电脑操作的用户。

触摸屏作为一种最新的电脑输入设备, 它是目前最简单、方便、自然的一种人机交流互动的方式。为了让维修电工处理故障时能够做到及时准确, 我们增加了人机界面, 选用了一块PWS 1711-STN触摸屏并实现电机温度显示、设备状态显示、故障记录、故障报警等功能, 增加了人机直接互动。

4 改造后的效果

上一篇:用电安全管理下一篇: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