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维护管理

2024-05-21

预防性维护管理(精选11篇)

预防性维护管理 篇1

呼吸机作为医院重要的急救和生命支持设备, 是临床使用风险最高的医疗设备之一, 临床应用非常广泛。我院现有各类呼吸机86 台, 为了提高呼吸机的使用率, 确保临床抢救的安全快捷, 我院对呼吸机进行集中管理统一调配使用, 统一教学培训, 规范预防性维护, 取得了较好效果, 现总结如下。

1 呼吸机分散使用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1) 呼吸机集中管理以前, 全院各科室分散申购呼吸机, 分散管理使用, 形成一些科室的呼吸机长期处于闲置状态, 而另一些科室因呼吸机使用频率高则经常处于缺机状态, 造成资源浪费。由于呼吸机属各科室的固定资产, 借用手续复杂, 临床用机极为不便。

(2) 呼吸机集中管理以前, 各个科室应用水平相差较大, 操作人员专业技能掌握不娴熟, 造成人为误操作率高, 潜在着诸多安全隐患。

(3) 护理人员缺乏呼吸机预防性维护保养意识, 通常在需要使用呼吸机时才发现机器故障, 使呼吸机不能有效地应用于临床, 潜在着管理上的盲区。

2 呼吸机集中管理的制度与方法

(1) 在ICU成立呼吸机库小组, 由2 名呼吸治疗师和8 名护士组成, 归ICU统一领导。把医院所有可集中管理的呼吸机集中起来, 由呼吸机库小组负责统一管理, 做到保管、使用、调配、维护、消毒的一条龙服务, 确保患者抢救的存活率和机械通气的成功率。

(2) 我院目前除急诊科、心血管外科、麻醉科、儿科以外, 可集中管理的呼吸机共56 台, 分别为德国Draer公司的Evita XL及Evita 4 呼吸机、美国的PB840、PB760 系列呼吸机、法国TAEMA HOURS系列呼吸机、美国BIRD6400ST及8400s T Ⅲ呼吸机。

(3) 呼吸治疗师负责机器的外借, 定期巡视呼吸机的使用情况。对全院借用呼吸机科室的操作人员采取多媒体讲课和呼吸机现场操作培训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批轮训, 内容包括呼吸机结构、性能、各管路的拆卸安装方法, 操作程序及各种参数的设置, 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呼吸机报警时的一般处理方法, 呼吸机应用过程中管道的更换及消毒等。

(4) 科室患者需要使用呼吸机时, 由主治医师电话向呼吸治疗师提出申请, 呼吸治疗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选择适当的呼吸机, 确保在第一时间到达用机现场, 协助调试, 指导病房医师、护士使用, 并交代注意事项, 同时由申请科室填写呼吸机借用单。呼吸机使用结束后, 由呼吸机库收回, 进行日常清洁、消毒、维护、保养。归还时由呼吸治疗师与借用科室人员一起清点物品, 仔细查看机体有无损坏等, 如在借用期间有配件丢失和损坏, 借用科室负责赔偿。

(5) 呼吸治疗师对临床使用中的呼吸机, 每天巡视2~3 次。了解呼吸机运转情况, 指导临床科室的机械通气策略,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晚上没有呼吸治疗师的时间, 如需调用呼吸机, 则由该小组的值班护士调配, 出现技术上的紧急问题, 则由ICU当班二值医生提供技术指导。

3 呼吸机的预防性维护

(1) 呼吸机库小组护士负责呼吸机预防性维护, 保证呼吸机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随时供各科室借用, 并制定呼吸机操作指南及注意事项, 确保借用科室在应用呼吸机过程中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2) 严格按呼吸机清洁、消毒要求进行操作, 保证各种管路、附件消毒后备用, 确保呼吸机处于相对洁净状态。

(3) 定期检查, 及时更换空气过滤网、氧电池、呼出端过滤器、吸入端过滤器、流量传感器、细菌过滤器等易耗部件。每种易耗品均有使用寿命, 超期使用将无法保证性能, 氧电池通常寿命为6~12 个月, 呼出端过滤器、吸入端过滤器消毒100 次或1 年更换等。

(4) 定期通电自检, 一般每周通电1 次, 并综合检查其呼吸机功能, 检测方法如下: (1) 通电自检:将呼吸回路和模拟肺连接, 连接电源, 打开电源开关, 呼吸机进行自检, 自检结束后, 呼吸机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2) 漏气检测:检查呼吸机气路系统中各管路有无漏气现象。气路系统管路包括供气管路、主机内部管路及与患者连接的回路。通常使用潮气量检测法、压力检测法和耳听手摸法进行检测。 (3) 报警系统的检测:可模拟呼吸机的工作状态, 改变呼吸机的设置参数, 调节各种报警的高、低限来实现声光报警。 (4) 呼吸机检测系统的检测:对呼吸机的氧电池、潮气量或流量、PEEP功能等进行校准。 (5) 呼吸机附件功能检测:主要检测湿化器、雾化器、空气压缩泵、电源接插件等的功能是否完好。

(5) 呼吸机的维护保养要做好四防:防热、防潮、防震、防腐蚀。呼吸机做好清洁、消毒、调试、校准后, 挂上标有“清洁备用”字样的标牌, 放置在干净、干燥、通风的房间内。

(6) 严格执行登记制度, 呼吸机随机带卡, 卡的内容包括清洁、消毒及功能检测的日期、结果;做好使用记录, 记录更换易耗部件的名称、数量、时间, 对维修部件、更换配件、校正等详细备案, 以便核查。

我院实行呼吸机集中管理后, 明显提高了呼吸机的利用率。由呼吸机库统一调配, 呼吸治疗师适时针对病情进行呼吸参数的调整, 以及给予技术指导, 充分发挥设备专人专管的有效性, 确保呼吸机的正确使用, 确保临床抢救准确快捷, 减少了资源浪费, 解决了供需不平衡的矛盾。通过实行预防性维护, 大大降低了呼吸机的维修成本, 为医院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预防性维护管理 篇2

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河北省已采用了全省联网的IC卡收费系统,该系统采用先进的技术将收费、通信、监控三大系统融为一体,伴随着机电系统的运行,机电系统设备的维护管理已显得尤为重要,而如何采取预防性维护,降低设备故障的发生频率,变被动维修为主动防护,避免重大设备故障的发生就成了一个重要的话题。

一、将设备管理理论运用到机电系统的管理中

先进的设备需要先进的维修技术,更需要先进的管理模式。目前的设备管理还处在“应急抢修”的阶段,广大设备维修员就像救火队员一样,繁忙的辗转于各收费站之间。虽然业界也提出了“预防性维护”的概念,但是对所执行的预防性维护措施的内容、频率以及真正起到的效果,没有经过系统的、科学的理论分析,只是停留在了表面,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我认为应该将先进的设备管理理论引入到日常设备的维护管理中来。

科学的设备管理是设备一生全过程的全系统、全效率、全员式治理、设备治理涉及的学科领域广泛,已成为一门边缘的、综合性的、系统的学科,国际上设备管理体系的历史进展可分4个阶段——事后维修阶段、预防维修阶段、生产维修阶段、各种设备治理模式并行阶段。而我们日常的机电设备管理欠缺的是第二个阶段。

二、建立机电系统维护体系

机电系统维护体系的建立就是根据机电系统特点,确定不同设备种类、频率、不同具体程度的任务类型,各种类型的任务皆带有明确目的,通过合理频率的检查、测试,及时发现系统故障,降低系统故障的发生率。而我们目前的日常设备管理中,缺少的是故障治理后对故障的原因、维修数据进行深入地分析,总结出有效的检查和预防性维护措施。

结合目前的管理现状我认为机电系统维护任务体系应包含以下5类任务:日常巡查、日常保养、定期检测、预防性维护、设备维修、统计分析。

1.日常巡查

日常巡查是对设备外观、环境、运行状态的巡视或简单的功能测试。通过巡查记录设备运行状态发现问题,并根据情况在现场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并向相关维护人员报告。在我们日常的巡查中曾经发现收费站通讯机房中空调断电后未及时开启导致机房内温度过高,而过高的温度将导致机柜内光端机过热而死机,从而造成数据不能正常传输或图像消失;而同样的问题在车道也有发生,由于冬季收费亭采用电暖气取暖,而电暖气放置位置离光端机机柜过近造成光端机温度过高,从而导致监控室该车道图像消失。而这类问题都可以通过收费站相关人员的设备日常巡查发现并且避免,减少故障的发生。也正是基于设备巡查中发现问题的启示,设备管理人员开展了技术改造,在空调上加装自动报警装置,温度过高自动报警提醒值班人员注意。由此可见,设备巡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日常保养

日常保养就是由设备使用人员对设备进行日常的简单保养。这项工作发生率较高,虽然技术性不高,但对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必不可少。这项工作要求保养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并具备一定的机电设备运行常识,这项工作的好坏同样影响着设备故障的发生频率。

3.定期检测

定期检测是定期对机电系统进行测试,目的是对机电系统进行功能定级,测试各项性能指标是否在规定范围内,为预防性维护、申请更换设备零部件或是进行整改提供维护依据。在我们的机电设备日常管理中,向发电机的运行测试就属于这一范畴。通过每周的发电机断电试运行,可以发现发电机存在的问题,从而解决突发事件发生时发电机不能应急供电的现象。而对一些常坏部件的检测也是非常必要的。比如车道使用的票据打印机、显示器、监控室电视墙上的监视器我认为都应该属于这一范围。针对这些设备的使用寿命、频率,责成相关技术部门进行检测,兼顾自然寿命和经济寿命,看是否还具有维修使用价值,从而在管理上做出是否集中更换和报废的决策。

4.预防性维护

预防性维护是指在待维护对象出现故障前,主动采取预防性措施,避免故障隐患的发生。根据机电系统设备的特点,定期或不定期采取必要的维护措施,如拆解维护等,使系统设备处于更好的工作状态,降低系统故障率,防止出现突发故障,延长设备寿命。预防性维护通常比较复杂,甚至需要对设备进行拆解或精度校正等,按执行依据可分为3类。基于时间的预防性维护:每隔一定的时段进行预防性维护,如发电机的大、中、小修,网络病毒的防治。基于绩效的预防性维护:当维护对象的运行达到一定水平时进行预防性维护。象外场的情报板、摄像机、配电柜,可以根据运行情况,请专业维护部门,对外场摄像机进行清洁保养配电柜接线线路进行检测,这样既提高了效率又避免了外场作业带来的不安全因素。而情报板的定期检测又可以避免每次故障发生时联系外联维修单位维修人员不能立即到位而造成的故障维修时间的延迟。基于条件的预防性维护:当维护对象某状态超出或者进入某一数值范围时进行预防性维护,如设备的检测精度超过设定范围时就可以采取技术性的维护,比如车道计重设备的保养。

5.设备维修

设备维修就是对已发生的系统故障进行诊断,找出故障原因,修复设备故障设备。这是我们日常设备管理中操作最多的一个环节,它渗透到巡查、保养、检测、预防性维护的三个过程中。

6.统计分析

机电设备故障的统计分析是维护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传统的机电系统维护中,故障处理后的统计很少进行,更谈不上对故障发生的根本原因、故障发展趋势发展进行深入分析。为了全面把握系统状态,改善系统的可靠性,降低故障率,并重点预防有严重后果的故障,就必须重视故障发展规律的研究和治理。

首先要注重原始信息记录的准确性和全面性。这就要求对所发生的每次设备故障要有详细准确的记录,包括故障的发生时间、故障修复时间、故障处理情况、所使用的备件和花费的维修费用等,依据原始数据统计设备故障率,完好率、平均故障间隔时间,统计故障发生的设备类型、故障分类、故障等级。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故障分析,从系统故障入手,最后落实到具体的设备上,分析故障发生的规律,总结故障多发设备发生的原因,最后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反馈到维护任务中,以预防故障重复发生。

三、科学合理的人员管理

设备的管理最终也要归结到人的管理上,为了达到机电设备的科学管理效果,首先需要配备专业化的维修维护管理人员。现在的机电系统是机电、监控、网络运营多方面知识的总和,这就需要设备管理人员具备专业的维修技能,对设备的运行原理和相关知识有明确的认知,同时要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对设备管理有前瞻性,因此适时适当的专业业务培训就显得非常必要。发挥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发挥各级设备使用人员(收费员、监控员、设备维修员)的积极性,以切实可行的制度做保障,配备专业的维修、维护队伍,合理的分工合作,将设备维护管理全员化,改变设备维修维护只是单一职能部门的职责范围,提高各级设备使用人员对设备维护的认识,有效发挥科学管理的手段,从而达到设备管理的最佳效果。

电扶梯故障预防性维护探析 篇3

一、两起地铁电梯事故概述

2013年5月14日上午,某小区发生一起电梯坠亡事故,一名55岁姓杜的女士在电梯门打开后顺势迈进电梯厅门,不曾想这时电梯的轿厢并未到达,该女士顺着电梯井从15层跌落,不幸当场死亡。事后质量技术监督局工作人员赶到现场检查发现,15层的电梯门是打开的,但轿厢却停在17层。当日下午他们对出事电梯进行了检测,并未发现问题,也就是说“肇事”电梯“无缺陷”,但是“肇事”电梯为什么意外开门呢?这值得业内人士深思。

2013年5月14日上午8时左右,某超市发生一起自动扶梯事故,正在运行的一个自动扶梯梯级突然断裂,一位老婆婆掉入转动的梯级内,当场身亡。5月15日下午质监局公布了调查结果,经初步调查认定,该事故系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指在水平或微倾斜方向连续运送人员的输送机。结构与自动扶梯相似,主要由活动梯面和扶手带两部分组成,通常其活动梯面在倾斜情况下也不形成阶梯状,)在检修过程中,违规擅自启用故障设备所致。

二、电扶梯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一)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遵循骨牌原理

骨牌原理:人的因素→个人的缺陷→机械的或物质的缺陷引起的风险→发生事故→造成伤害。事故按照从左到右顺序发生,一个影响一个,如果中间某一因素不发生,则最终不会发生。地铁电扶梯事故的发生原理与生产过程中的事故有所不同,如果地铁电扶梯本身有故障(机械的或者物质的缺陷引起的风险),比如蹲底或者超速冲顶等,即使个人无任何缺陷,事故也会发生。如果地铁电扶梯维修人员违章 (即个人缺陷)等,即使地铁电扶梯本身无任何隐患也会发生事故。所以地铁电梯事故应为:发生事故→造成伤害。使用或维保人员的失误和地铁电梯的安全隐患,两者是地铁电梯发生事故的前提条件。条件具备其一,则电扶梯事故就有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但是两个条件都具备,则地铁电扶梯事故一定发生。如果了解或掌握了这一原理,使其中的条件皆不具备,就应该能够有效地预防地铁电扶梯事故的发生。

(二)使用和管理者对地铁电梯安全不够重视

部分使用和管理者认为只要地铁电梯能运行就行,而且部分使用单位的规章制度也不够完善,即便是有一些规章制度,因管理者不重视,有章不循,形同虚设。为了加强使用和管理者对电扶梯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视,特规定使用管理者应对电梯的安全使用承担首要责任,当发生电梯事故或故障造成损失时,对事故受害方承担第一赔付责任,只有当受害者直接追究其他相关责任者时,使用管理者才免于承担首付责任。

(三)维保单位或维修保养人员工作不到位

没有责任心的维保单位或人员不是执行“安全为主,预检预修,计划保养”的原则,而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是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性维修,而是等故障出现、发生后停梯,才进行抢修,既误时又误事,少数维保单位或维修保养人员,甚至是敷衍了事,置地铁电扶梯安全于不顾。管理者和维修保养人员,应加强电扶梯有关法规的学习,做到有法必依,不断完善法规建设,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通过前面的案例分析可知,电梯、自动扶梯发生的事故直接表现为发生故障的设备伤及乘客或维修人员。带病运行的地铁电扶梯设备一旦伤及乘客即会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西安市地铁公司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在用的、存在危险隐患的电扶梯设备都要求停机进行整改,隐患消除后,方可投入正常运营。但是,多起电扶梯设备带病运行造成的乘客伤亡事故表明,在保证乘客人身安全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安全管理法规不够健全,实际执法力度不够或者不到位等。预防地铁电梯伤及乘客的事故,应当从地铁电扶梯设备的法制管理和乘客安全教育两方面做工作,才能有效的防止电扶梯事故的发生。

三、地铁电扶梯预防维护的措施

引起地铁电梯事故发生的因素很多,其中地铁电梯漏检、疏于维护、安全部件失灵等引起轿厢关人,从而引起地铁电梯事故较为常见,同时电梯的设计制造与安装等环节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本着从源头抓安全的角度出发,为减少电扶梯事故的发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第一,国家要更加重视地铁电扶梯设备的设计与制造问题,加大电扶梯设备设计、制造的审批管理,出台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49号)中特种设备纳入监管的环节包括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目前还没有依据地铁电扶梯设备输送乘客的特点,提出相应的监督检验项目。

认真贯彻执行《机电类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规则(试行)》相关的管理规定,对从事电梯安装、改造、维修及电扶梯日常维护保养单位的人员、设备、技术能力等方面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查,只有取得《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的单位,方可在许可的范围内从事相应的工作。规范电梯改造单位的资格许可工作,确保电梯安装、改造、维修及电梯日常维护保养的质量与安全性能。加强对已取得《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对超范围的单位应严肃查处。

第二,使用单位要给地铁电扶梯的运行安排一个“安全年限”,超出年限的就必须改造或更新,甚至对地铁电扶梯强制报废。

第三,使用管理单位要高度重视,完善地铁电扶梯使用管理制度,增强责任意识,定期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申报年检,对地铁电扶梯维修人员进行考核,依照规定发给操作证和维修合格证,杜绝地铁电扶梯的事故隐患,对安全绝对负责。

第四,地铁电扶梯乘客要增强安全意识,遵守乘地铁电扶梯的安全注意事项,爱护地铁电扶梯设备。发生地铁电扶梯故障时遵守规程,等待专业救援人员的救援。

第五,地铁电扶梯使用单位建立地铁电扶梯事故应急救援制度,发生事故后按照既定事先拟定的应急救援预案及时营救,避免事故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四、总结

总之,如果我们从电扶梯设备的安全管理和地铁电扶梯乘客安全常识的普及两方面入手,不断加强和完善地铁电扶梯设备行业的安全法规建设,那么电扶梯客伤事故可以减少到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1] TSG T5001-2009,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

[2] 高世杰,深圳地铁一期工程自动扶梯及电梯设计,房屋建筑,2006.

[3] 易风华,徐义,电梯事故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06.

(责任编辑:刘夏伊)

相关链接:电梯故障的自救方式和保护措施

电梯故障主要有两种:一是电梯突然停止运行;二是电梯失去控制急速下坠。

自救方式:

1.电梯门故障如何求救?如果电梯突然停下,首先不要惊慌,可尝试持续按开门按钮,并通过电梯内对讲机或手机拨打电梯维修单位的服务电话求助。也可通过大声呼救等方式向外界传递被困的信息,不要强行扒门或试图从轿顶天花板爬出。

2.轿厢突坠时如何自保如果电梯突然下坠,可赶快将每一层的按键都按下,选择一个不靠门的角落,膝盖弯曲,身体呈半蹲姿势,尽量保持平衡,有小孩时要把小孩抱在怀里。

3.请文明安全乘坐电梯乘坐电梯时,不要用手或身体强行阻止电梯门开合。不要在电梯内蹦跳,不要对电梯使用粗暴行为,如用脚踹轿厢四壁或用工具击打等。 不得在电梯里吸烟,电梯对烟雾有一定的识别功能,电梯里吸烟,很可能会让电梯误以为着火而自动上锁,导致人员被困。

保护措施:

1.快速把每一层的按键都按下。

2.如果电梯内有把手,一只手紧握把手固定位置,防止摔倒。

3.整个背部与头部紧贴不靠门的内墙,呈一直线,运用墙体作为脊椎防护。

4.膝盖呈弯曲姿势,借膝盖弯曲来承受重击压力。

5.把脚跟提起,呈踮脚姿势。

预防性维护管理 篇4

关键词:医疗设备,预防性管理,维护方法,实施路径

1 医疗设备预防性管理维护工作的内涵

从现实层面来讲, 医疗设备预防性管理维护工作的开展符合了设备良性运转的客观要求, 因为在医疗设备的日常使用过程中, 不可避免的面临着技术更新、外界损害、设备老化等因素, 为保证医疗设备能够更好的符合临床使用要求, 始终处于最佳技术态势, 强化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工作不可或缺, 这也是保持设备完好度、使用度、经济效益的客观基础。设备预防性养护目的, 则是通过预先的设备故障隐患排查及多元管理管护措施, 保障医疗设备功能性始终保持完好的状态, 规避设备故障问题的发生[1]。对此, 在下文中将针对医疗设备的常见预防性管理维护方法作出综合探讨。

2 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护保养措施

现实中, 较多医疗设备故障是由于操作使用人员的操作不当或未遵循操作规程操作所导致, 轻微故障会影响到设备的正常运行, 而严重时则会导致仪器的报废, 产生较大经济损失, 因此日常作好设备的正常维护保养工作十分重要。对于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需从日常保养即定期保养两个环节展开。

2.1 日常保养

从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开展性质来讲, 医院医疗设备众多, 如果单纯依托设备维护管理人员实施设备的日常保养无疑具有着一定的难度, 所以需要设备使用操作人员辅助配合做好设备日常保养工作。主要保养内容设计:注意设备仪器表面的干净清洁, 每日在设备使用之前详细检查设备的电源、电压、稳压装置是否正常;使用过程中予以观察设备功能、仪器性能正常情况, 并适时填写使用记录;每次应用完毕后, 检查有无关闭设备电源, 避免无功消耗。若仪器设备产生故障问题时, 除作好故障记录外, 及时进行联系维修人员, 而非自行拆卸, 以免产生设备的二次损害。

2.2 定期保养

定期保养工作的开展是为了切实保障设备正常使用, 适应设备性能要求, 由设备维修人员及日常使用操作人员共同在相应周期内, 实施设备的内外部除尘、清洁、性能检测, 对易损部件予以检查, 发现损坏部件时予以及时更换。同时, 对设备稳压状况及接地状况的优良度予以系统检验。具体预防性维护保养内容, 涉及设备的外观检查及安全检查两大范畴。

(1) 外观检查:外观检查范畴, 首先应对设备开关、按钮、插座接头有无松动及错位情况实施检查。并对插座插头性能实施测验校准, 对各直流电源的稳压值实施测试, 电路范畴需测试点电压值及波形;同时对于偏离规范值的电源、电压作必要调整、校准, 以此确保设备各项技术指标的规范, 促使临床设备使用的质量[2]。

(2) 安全检查:安全检查范畴, 应当先检查设备的电气安全性能, 对各类引线、连接器、电源接口有无破损, 接地线牢靠度、漏电电流及接地电阻有无处于规范限度内作综合检查。其次, 应到对设备机械性能实施检查, 对机架牢固程度、机械运作情况、内部连接件是否松动、破裂、脱落展开系统排查, 及时更换。

2.3 构建维护、保养档案

日常应对不同医疗设备保养维修情况作详细记录, 包括维修时间、维修情况、配件更换情况等方面内容。以保证维护人员通过查阅设备故障、维修记录, 分析设备以往所出现主机故障及辅助设备故障、配件更换情况后, 快速判别设备易损区域及故障范围, 精准维护范围, 通过动态化掌握设备故障原因, 及时给予定向的设备保养维护工作, 以此将诸多故障排除于萌芽状态, 保证设备稳定安全运行, 延长现实使用寿命[3]。尤其是每一次预防性维护之后, 维修人员均应编写预防性维护报告, 主要内容设计预防性维护设备名称、编号、维护时间、下次保养时间、维护内容等, 以此通过设备使用、维护保养档案的设置, 使设备预防性保养计划更趋实际、合理。

3 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管理方法

现实中, 针对医疗设备作好日常预防性维护工作的同时, 还应着力加强预防性管理措施, 以消除设备使用过程中所潜在的故障诱因问题。此范畴工作可通过强化医疗设备管理制度联合日常巡查监管具体展开。

3.1 完善医疗设备管理制度构建

针对医疗设备管理工作, 并非盲目性开展即可, 其需要通过一套详细的、有秩序的、切实可行的制度章程引导, 保证医疗设备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具体应将医疗设备巡查制度、质控制度、岗位责任制度、设备保养周期制度、维护保养项目管理制度、实施方法、注意事项等纳入其中, 通过各项制度的明细编制完善, 切实做到管理工作开展中, 有章可循、有据可循, 避免设备维护管理环节的紊乱问题。

3.2 医疗设备巡查管理工作

医疗设备巡查管理工作是当前医院设备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备巡查目的主要是对设备运行情况、磨损情况、老化程度的检查, 旨在尽早发现设备潜在隐患, 及时修理降低突发故障同时, 强化设备使用效率, 并将发现问题及时告知科室负责人处理。目前设备巡查管理内容主要涉及设备摆放位置检测、设备外观检查、开机运行状态检查等内容。主要由设备维护人员定期深入各临床科室实施巡查工作, 动态化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使用情况、操作人员不良操作情况;若见使用操作人员设备使用不当问题行为, 则及时作好使用者的沟通, 在问题解决的同时, 向科室负责人反馈问题, 由科室协助作好操作人员的培训宣教, 降低后续设备不良使用故障的发生[4]。以此, 通过设备维护人员的主动性服务及临床设备使用协调干预, 进一步强化设备的预防性维护, 更好的促进临床医疗工作开展。

参考文献

[1]傅坚.浅析新形势下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及系统化[J].中国医疗设备, 2012, 27 (2) :84-87.

[2]刘元明, 刘欢.基于风险分析的医疗设备管理与风险控制[J].医疗卫生装备, 2015, 36 (5) :140-142.

[3]李正祥, 葛建新.浅谈现代化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重要意义[J].中国医学装备, 2012, 9 (3) :57-59.

预防性维护管理 篇5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安徽淮南矿业技师学院

安徽淮南矿业技师学院学员毕业

实习单位 实习单位

安徽淮南矿业技师学院

****年**月**日

性别

专业 指导教师

班级

实习时间 实习单位

指导 教师 评语 年 教师签名: 教师签名: 月 日

实习单位 意见(单位盖章)单位盖章)年 月 日

第2页

安徽淮南矿业技师学院

技师学院 意见 年 月 日

摘要

实践证明, 在生产过程中低压馈电设备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故障频繁发生, 严重影响了煤矿的有效生 产.煤矿低压馈电设备的稳定在煤矿固定开关设备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做好对其故障分析,诊断和维修 工作对于保证其正常有效的运行,提高其利用率,使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关键词】 低压馈电开关 日常维护及检修技术

规范操作

第3页

安徽淮南矿业技师学院

引 言

在煤矿企业中, 低压馈电开关设备的稳定运行是保证煤炭生产的必备条件, 并且随着科

技水平的不 断提高, 我国煤矿的低压馈电设备集成程度将日益提高.低压馈电设备的日常维修及预防性检修技术将 对矿业工程越来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低压馈电设备检修可分为事后检修, 预防性检修和预知性检修, 要正确掌握低压馈电设备状态技术 的内容和方法才能进行设备状态诊断,最后,进行低压馈电设备检修后的技术验收.日常维护是指在规 定条件下对使用的低压馈电设备,在规定时间内,按规定程序和方法进行维修,保持或恢复到能完成规 定功能的能力.影响煤矿低压馈电设备日常维护的因素很多,除了设备自身的设计水平,材质的好坏, 制造工艺等因素外, 还与设备在煤矿中使用的地点, 环境, 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密切关系, 同时故障诊断和维修工具等也会影响到设备的检修性.同是一种低压馈电设备,使用条件改变,日常维 护及预防性检修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良好的日常维护及预防性检修是每台低压馈电设备必须具备的, 能保证矿井的日常生产,对煤矿带来的效益是巨大的.一,低压馈电开关简介 矿用低压馈电开关是将隔离开关, 断路器, 保护装置组装在隔爆外壳内的一种成套配电装置用于接 受和分配低压电能,控制和保护低压线路.主要应用于井下变电所或配电点,作为低压配电总开关或分 路开关使用.目前使用较多的有矿用隔爆型自动馈电开关和矿用隔爆真空自动馈电开关.检修馈电必须 了解低压馈电的结构,电气保护,使用环境,基本参数,安装要求,操作方法.二,低压馈电开关结构 馈电开关的电气线路由主回路,控制回路,和保护电路三大部分组成.(一)主回路是通过真空断路器接通与分断.(二)控制回路由隔离开关,电源变压器,断路器的常开常闭触点,欠压线圈的分离线圈及控制按 钮等器件组成.当出现过载,短路,欠压,漏电等故障时,控制电路可发出动作信号,使主回路按规定 时间动作,同时可通过发光二极管的亮灭,指示出故障类别.(三)保护电路.有漏电,过载,短路,欠压,过压等保护及漏电闭锁功能.1,漏电保护 2,过载保护 电流电压变换器输出的电压与负载电流成正比, 当负载电流大于一定值时, 电流电压变换器输出电 压经分压和延时,其结果,一方面使信号板上的过载 LED 灯亮;另一方面使欠压线圈断电,断路器脱扣 分闸,使分离线圈通电,也使熔断器分闸,从而实现过载保护功能.过载保护特性如下: 过流整定倍数 1.05 1.20 3.00 表1 3,短路保护 过载保护特性表 脱扣时间 2h 内不脱扣 30min 内不脱扣 >8s

第4页

安徽淮南矿业技师学院

当电流为额定电流的 3-10 倍时,一方面使信号板上的 LED 灯亮,短路指示灯亮;另一方面使欠压 线圈断电,分离线圈通电,断路器脱扣分闸.4,欠压保护 当系统电压小于 75%额定电压时,CPU 启动定时器进行欠压保护延时,在延时过程中,系统电压如 果恢复正常,CPU 停止定时器工作,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否则,延时完成后执行跳闸操作,并显示欠压 故障标志和欠压值.系统电压恢复正常后方可复位,重新送电.5,过电压保护 当系统电压大于 115%额定电压时,CPU 启动定时器进行过电压保护延时,在延时过程中,系统电 压如果恢复正常, CPU 停止定时器工作,中断保护动作,进入正常工作状态.这样,可避免瞬间过电 压造成的停电.如果延时过程中系统电压没有恢复正常,延时完成后执行跳闸操作,并显示电压故障标 志和过电压值.系统电压恢复正常后方可复位,重新送电.二,低压馈电日常维护计划编制 按低压馈电设备检修内容和工作量大小,分为大,中,小三类.低压馈电设备检修时影响生产的项 目,在编制计算时,尽可能与矿井主运输皮带检修时间相结合进行.有备用的设备,如备用的专供(或 混装)局扇,抽排泵,水泵等可按检修图表,按时进行检修.每班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项目对 低压馈电开关进行日常维护, 低压馈电设备检修计划可根据所带负荷及现场情况每季度编制一次, 每月 按季度的计划图表,编制该月的大,中,小维护检修实施计划.维护检修施工单位可使用条状法或网络 法.条状法:在低馈检修工序不十分复杂,平行交叉工序不多的情况下,可使用条状法表示各工序之间 的次序衔接,简单易编,易懂,比较实用.网络法:网络法是一种计划协调技术,在设备检修和施工中, 普遍应用.编制网络图要包括以下内容:

整个维护检修项目是由哪些工序组成.所有工序的具体内容;各工序的前后衔接关系,确定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同时干什么;每道工序所需检修工时和检修时间.应用网络法,可有效安排各工序之间的时间,空间,避免互相影响,达到检修时间最短的施工方案.三,低压馈电设备的预防性检修(一)煤矿低压馈电设备的特点 矿用低压一般安装在综采,掘进等工作面,工作环境恶劣,工作条件苛刻,工作时间长等,导致了 煤矿低压馈电设备频繁的故障和事故发生,其维修工作重要而又艰巨.(二)预防性检修 预防性检修是根据设备的运行状况制定的有计划的预防性检修, 即按计划对低压馈电设备进行日常 维护保养,检修,校正和大,中,小修理(可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及本矿实际情况进行定制), 修理做在故障之前.可以有效的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1,目的 进行预防性检修是设备未损坏前按照预定计划进行的.其方式可以防止设备的损坏,保证设备安 全运转,提设设备效率,也是贯彻矿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的一种设备检修方式,但同时也要考 虑“过分维修”的现象,这样会造成维修费用增高,也不利于提高设备维修性和经济性.2,预防性检修制定依据 根据矿生产条件,根据矿井湿度,地质状况和设备所在采区实际情况,在确保生产正常情况下制 第5页

安徽淮南矿业技师学院

定设备预防性检修计划.3,预防性检修方案 按照不同检修内容和检修工作量的大小,分为日常检修(小修),一般检修(中修,月修,年修), 大修三种,另可根据矿实际情况可按时间做月度,季度,预防性检修计划.按照预防性检修类别编 制的修理计划,分为设备大修理计划,中修理计划,小修或二级保养计划,精度定期检查设整计划等.按原则性与企业生产计划衔接平衡,突出低压馈电设备检修为生产服务原则,优先安排.充分利 用生产间隙时间,通过对低压馈电设备真空断路器,控制回路隔离开关,电源变压器,断路器进行日常 维护及预防性检修,对低压综合佑护器进行预防性检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我矿低压馈电设备以预防性检修为主,事后检修为辅,对煤矿机电设备安全运行提供保障和依据.四,低压馈电开关日常维护及预防性检修技术内容 1,应定期清除在馈电开关各处的污垢,锈斑,并在各隔爆面上涂薄薄的一层防锈油脂.真空开关 各转动轴须定期加润滑油.2,日常维护周期性检查馈电开关外壳,各隔爆面,隔爆轴,孔配合处有无划伤损坏,如有损坏, 应及时修理.各隔爆面的间隙应达到下列要求:门盖与壳体间隙不大于 0.35mm;接线箱盖与接线箱法 兰间隙不大于 0.2 mm;操作杆与空的间隙不大于 0.35mm.3,定期检查馈电开关的按钮和机构是否灵活可靠,断电器动作是否正常,如断电器触头污损或接 触表面上产生熔化的金属微粒时,可用细锉清除,但不准用金钢砂布打磨.4,真空断路器在运行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将真空断路器退出运行;A,动作次数达到技术条件规定的寿命时;B,分合短路电流后.5,常见故障及排除 故障 状态 不能 复位 故 障 原 因 判 断 方 法 搬动隔离开关开合几次 继电器没吸合好,接触不好 看是否吸合,插头是否 有氧化层 漏电灯亮开关对地有漏电, 检漏板坏检 测灯亮 控制电压不够无电压接线,合闸按钮 坏, 断路器合闸线圈坏, 二极管击穿合 闸继电器坏,电解电容损坏 查外接电缆及用电设备 有无短路故障 用万用表测量检查 检查有无漏电,应按原 理图查检测回路换一好 检漏板试试 处 理

用砂纸擦去氧化层使之 接触好

漏电

换检漏板及 排除漏电点 接好线,换按钮,换线 圈,换二极管,换继电 器,换电解电容 检查过流过载原因,排 除故障后再送电

合不 上闸 短路 或过 载灯

有短路或过流情况

第6页

安徽淮南矿业技师学院

分闸 灯不 亮 合闸 灯不 亮 6,装换开关管.当开关管漏气,或分合短路电流后,都应将开关管换新.五,结束语 只要我矿长期坚持对低压馈电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及预防性检修制度, 以大力延长设备的维修周期与 使用寿命,降低我矿低压馈电设备的事故发生率,从而大幅度提高煤炭生产中设备的完好率,为企业创 造综合经济效益.开关合闸后指示灯不亮 换新指示灯 指示灯坏,插座接触不好 用万用表检查 换新指示灯

农机维护及磨损预防措施探究 篇6

关键词:农机维护;磨损预防措施

1 如何做好农业机器的维护保养

为了避免农业机器的各项技术参数不因过度使用而遭受破坏,在其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措施。一般而言,农业机器在经过长期的使用之后,会出现能量消耗增多、工作可靠性下降、工作效率降低等问题。

通过对农业机器的长期研究和探索,笔者认为机器零件的磨损和损坏是造成农业机器无法正常工作的主要原因。例如在某些振动较大的工作环境中,农业机器在作业过程中连续遭受震动和外界冲击,使其主要运动零部件以及固定件、连接件等出现松动,最终造成某个零部件的失效,从而使农业机器出现故障。再如对某些不经常使用的农业机器的存放条件较差,造成某些重要零件的变形、锈蚀和老化,从而使其损坏,也会给农业机器带来一定的故障。

一般而言,农业机器在经过正常的投产使用后,其技术状态将会受到运行过程中的高温、震动以及各种运动部件的摩擦等因素的影响而逐渐恶化。为了避免因为正常磨损等因素而导致农业机器出现不必要的故障和事故,合理有效地延长农业机器的整体使用寿命,使农业机器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相关人员应做好对农业机器的日常维护工作。

农业机器的维护保养需要根据运行过程中各个易损零件的磨损与失效规律,结合使农业机器发生技术状态变化的各种环境因素等,对其进行日常的定周期的维护和保养。在农业机器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对其各部分定期进行清洁、润滑、检查、紧固、调整、更换和修理等维护措施。以农业拖拉机为例,需要在每次作业开始时和结束时分别进行一次技术维护与保养,并且要根据使用情况进行定期的保养。

对于农业拖拉机的日常班次保养,主要是在开车与停车时进行的日常性维护,包括:对机器设备上的油污和尘土的清理,以及对空气滤清器的定期检查和清洗;对燃油箱、曲轴箱、变速箱、液压油箱等的油面和水箱中的水面的检查和补充;对各个润滑部位及整个润滑系统的甘油、黄油等润滑介质的检查和添加,以及对润滑系统故障的检查和排除;对各个机器零部件的外部螺母、螺栓的紧固情况进行检查;对整个农业拖拉机的漏油、漏水、漏气情况进行检查和消除;同时,还要按照操作规程对机油压力表进行检查,确保它能够准确

指示。

对于农业拖拉机的定期维护,需要定期对其各个操纵机构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各部件在运行过程中没有异常响声;还要按规定周期(如50小时)对柴油箱滤网、空气滤清器等进行柴油清洗,对滤清器油盘内的机油进行更换;待时间更长时(如100小时),应全面检查并及时调整离合器间隙和气门间隙,对油底壳进行彻底清洗,并更换全部机油;同时还要选择合适的周期对柴油滤清器芯子进行更换,但是要注意维护之后要按照技术规程进行正确安装,尤其要注意各密封垫的如数完整

安装。

2 对农业机器磨损的研究与探讨

农业机器的技术状态会随着使用时间与作业强度的增加发生恶化,最终容易出现操作性、动力性、经济性等指标逐渐变差,甚至出现故障和事故。关于农用机器的各种弊病,笔者认为磨损是其主要原因。

磨损不可避免,其形式主要有摩擦磨损、磨料磨损、腐蚀磨损、微动磨损等。但是,我们可以根据磨损的规律,采取有效的措施,减轻磨损的程度,减缓磨损的速度,从而延长农用机器的使用寿命。

在此,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总结,简要分析一下磨损的主要机理,以及对农业机器零部件磨损的预防措施和方法进行研究。

所谓磨损,主要包括:1)发生在具有相对运动的部件的表面的摩擦磨损,其磨损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两表面之间的摩擦力和相对运动速度的大小,例如曲轴与轴承、缸筒与活塞等相对运动的接触面之间的压力而造成的零部件几何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的变化;2)灰尘中的沙粒及金属铁屑等杂质使材料的微粒从零件表面脱落的磨料磨损,它是威胁农用机器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3)在腐蚀性气体或液体环境中相互运动的摩擦表面,与具有腐蚀性的介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并在摩擦过程中被磨掉的腐蚀磨损,该情况同时发生腐蚀和磨损:腐蚀使表面材料变脆、变质,而摩擦则加速腐蚀层的脱落,加深材料表面的磨损程度。4)在外界变动载荷作用下有振幅小于100μm的小振幅相对运动时,材料表面将会发生微动磨损,例如农用机器上的螺栓和键等主要连接件,其配合表面的突起部分会在较高的接触压力下发生塑性变形,进而使金属具有粘着现象,这些粘着点的金属灰在外界微小振幅的反复做动作用下发生剪切并脱落,而脱落的金属微粒无法从静配合表面中排出,进一步加速了微动磨损,引起应力集中并导致零件

断裂。

3 不论哪种磨损情况,都会对农业机器的使用寿命带来威胁,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困难和阻力。因此,我们针对上述磨损机理,对预防农用机器零部件磨损的措施和方法进行了探讨。摩擦力与摩擦速度是决定磨损程度的關键因素,而摩擦力的大小除了受到外力的影响,从根本上还取决于垂直摩擦表面的摩擦系数。而润滑,则是影响摩擦系数的主要因素:实践证明,毫无润滑的两表面之间所存在的干摩擦是产生磨损的根本原因,而用润滑油膜将两表面完全分开之后的液体摩擦能够有效降低摩擦系数及磨损程度。因此,为了减少农业机器在启动、运行、停机等各个阶段的磨损,应特别注意以下

几点:

第一,启动农业机器之前,首先要转动其传动部位,使农机的润滑油充分流到需要润滑的表面,从而减少磨损。

第二,在对农业机器进行保养与维修时,应尽量选择空气含尘量较小和没有尘土的优良环境,并且要在装配前对各个零部件进行充分清洗,尤其要注意对油道等细节处杂质的清洗。

第三,应经常检查农机的各个连接部位和管路接头是否出现松动现象,及时清除机器上的油污和灰尘,保持机器的清洁。

第四,应避免农用机器的发动机长时间怠速低温运转,如果需要长时间停车,一定要熄灭发动机。

第五,为避免微波磨损,可以采用弹性垫片来减小或者消除各个接触面之间的相对运动,或者可以采用固体润滑油进行润滑。

参考文献

[1] 周惠芬. 浅谈如何促进农机维修行业的发展[A]. 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 2008

[2] 邓建华,盛丽君,汪唐锦. 嘉兴市农机维修体系建设初探[A]. 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 2008

[3] 陈金顺. 农机职业技能鉴定是农业机械化的保证[A]. 第十二次全国农机维修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05

[4] 王红军,李秀荣,高连军,许景岩,乔桂霞,陈海龙,姜旭阳,何立红. 浅谈县级农机维修监督管理工作的认识[A]. 吉林省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8

[5] 赵合,侯国青. 建立农机流动维修服务站提高农机作业效益[A]. 第十二次全国农机维修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05

预防性维护管理 篇7

1. 医疗设备的正确使用管理

1.1 医疗设备使用管理的重要作用

目前, 在法律法规意识不断加强的社会环境中, 医院已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 要求医院加强对医疗设备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那么如何做到买好设备, 使其真正做到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双丰收, 管理是关键, 建立健全医疗设备使用管理组织, 才能提升医疗器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最终达到使国有资产升值的目的。

1.2 医疗设备的正确使用

笔者对院内一些医疗设备上的操作失误进行了总结, 归纳了出以下几点正确使用设备的方法步骤: (1) 新设备第一次购进医院后, 应由生产制作商主动主持, 召集对应科室所有医护人员, 集中进行使用前的培训, 之后在进行考核, 医院工作人员能熟练操作仪器才能开始使用, 制造商还要教导医务人员进行常见问题、故障的处理操作, 以免设备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得到处理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2) 一些设备由国外购进, 操作说明、注意事项等重要方面都由外语标注, 因此购进后应第一时间将其翻译成中文, 并贴在醒目位置, 一方面可以提醒操作的医务工作者, 另一方面也可警示来院诊疗的患者及其家属; (3) 每天上班, 医护人员开始使用仪器前, 应养成先检查的习惯, 看设备是否存在异常, 使用过程中还需注意嘱咐患者勿碰, 避免影响到器械; (4) 安全使用特别重要, 设备生产商在培训正确使用方法时, 还需进行安全知识培训, 常规检查方法培训, 设备一旦已经出现异常, 必须进行处理后方才使用, 以尽量保证设备的安全性; (5) 对于技术要求高、价格较为昂贵的设备, 可培养几名专业维护人员对其进行维护, 如此即能延长器械的使用寿命, 还能保持其精准度[2]。

2. 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的管理

2.1 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的重要作用

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是指医疗设备还未发生故障的时候就对其安全性、性能等方面实施周期性维护与检查, 预防性维护与普通维护理念有所不同, 预防性的根本出发点是未出现问题, 先制止问题[3]。首先在进购设备时就应选择质量过硬的产品, 这是设备使用高效性及安全性的基本, 再是在使用过程中严格管理, 这是设备使用高效性及安全性的有力保障, 而预防性维护是设备高效性及安全性的关键核心, 故障的维修处理是有效的补偿手段。器械设备的保养及维护是维修管理的主要环节, 在此应坚持“预防为主, 防重于治”的重要原则。预防性维护能消除大部分隐患问题, 使故障率降到了最低。器械设备出现故障维修是一种补偿行为, 不仅耗时耗材, 还影响医院正常工作, 而预防性维护则能极大地避免或是延迟这种现象的发生[4]。预防性维护可大大减少不必要的外因引起的故障, 能提升其工作效率, 还能延长设备使用年限。因此医院可在预防性维护方面制定出相关章程, 使每位医护人员都参与其中, 进一步提升医疗器械设备维护的高效率性。

2.2 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的关键工作要点

预防性维护管理已经超出了传统维护理念, 对其进行管理过程中需要更强而有效的技术支持, 因此需加强技术方面的管理。预防性维护管理直接对象是设备, 间接对象是使用者, 因此要和使用者建立良好的相处模式, 才便于预防性维护管理工作的展开[5]。医学设备预防性维护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既要拥有电子、信息等当代先进技术, 还要加强和使用者之间的沟通, 强化其使用责任意识, 周期性地和科室设备管理员联系, 了解使用过程中是否存在过问题, 如有则需要帮助使用者及时解决, 相互间多次往来建立成熟的信任关系, 培养使用者的管理能力, 即可避免一些重大器械事故的的发生, 多维护管理还能有力保障器械的精准度[6]。建立健全预防性维护相关的制度, 以保证其管理工作的有效展开, 制度应包含有设备操作规程、设备管理制度、保养制度、维护制度、重要设备专人专管制度等多个方面。

3. 结束语

医疗设备是医护人员诊治病人必不可少的工具, 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 还涌现出了更多先进、复杂、多用途的设备, 为保障这些设备的高效率性和安全性, 对其进行正确使用及预防性维护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它能使社会、经济双重效益达到最大化值。本次通过医疗设备使用以及预防性维护管理分析发现,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 医疗设备对临床影响越来越大, 临床对其依赖性也更大, 在设备日常使用过程中, 应坚持正确使用方法, 如出现故障应及时解决, 并在问题中不断总结, 对设备进行预防性维护管理, 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并尽量减少故障的发生。现今很多医院购进国外设备, 维护成本较高, 其实可以不一味追求外国生产, 进购一些国内器械, 不仅维护方便也能适当地降低成本。

参考文献

[1]陈嬛, 刘珍才, 汪兴旺.大型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思考和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 2012, 9 (2) :52-54.

[2]李宏鹏.医疗设备使用和预防性维护管理的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 2012, 9 (3) :60-62.

[3]徐恒, 许锋, 田金.医院医疗设备维护管理新策略的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 2012, 9 (7) :46-48.

[4]马本义, 杨玉玲, 杨焕芹.医疗设备使用和预防性维护管理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14) :772-773.

[5]郑艳珠.浅谈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保养[J].中国医学装备, 2014, 11 (10) :110-112.

预防性维护管理 篇8

1 传统设备管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近年来, 随着医院业务范围的不断拓展, 新的设备在不断的增加, 设备的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 传统维修模式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具体表现在: ( 1) 设备的智能化、集成化, 对操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单靠经验已经不能满足新设备的操作要求。设备购置中, 由于受到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设备供应方在人员技能培训方面常常显得不足, 工作中设备使用人员操作程序不规范的问题较为常见, 不仅影响了工作效率, 而且增加了设备故障与损害发生的概率。 ( 2) 设备科作为医院辅助科室, 人员结构层次存在着先天缺陷, 主要表现为高学历医学工程技术人员严重缺乏[2], 人员知识更新的速度相对滞后于设备的管护、维修需求。 ( 3) 许多大型的特别是高精尖的医疗设备, 厂家一般都实行技术保密, 经济状况较好的医院, 通常在保修期满时花大价钱买全保, 在没有买保修的情况下, 自主维修的难度很大, 还影响正常诊断治疗工作, 成本也较为昂贵。 ( 4) 医院对于设备的维修缺乏宏观的规划, 表现为对设备的零部件的储存不足和对一些特殊部件的采购缺乏应急性购置渠道预案, 一旦出现机器故障, 配件采供渠道的不畅, 导致设备自主维修既费时、费力又费财。

2 预防性维护的具体做法

我院现拥有GE Signa HDxt 1. 5T核磁共振、GE Light Speed VCT 64排128层螺旋CT、GE Innova 3100 - IQ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SIEMENS SOMATOM Spirit双排螺旋CT、GE Discovery XR650全数字化X射线系统等医疗设备400余台套, 其中10万元以上的高精尖医疗设备100余台套, 占医院医疗设备固定资产的近60% 。近年来, 我院设备管理科与时俱进, 积极应对设备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新变化, 研究、制定、落实设备预防性维护, 把工作重点放在对设备的日常性管理与养护上, 建立健全各项医疗设备管理制度, 并积极加以落实, 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具体做法为: ( 1) 医院领导高度重视, 加大了对设备科的人、财、物的支持, 根据医院设备科业务发展趋势, 积极增加人员编制, 引进高学历人员, 通过学历教育、短期专业培训及开展专题讲座等方式、途径, 全面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对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层次评定, 具备相应技术能力和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 方可从事对应技术层次的维护保障工作[3]。 ( 2) 建立设备预防性维修的长效机制, 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4], 从设备的采购开始, 将设备的招标、采购、使用、维护、保养、检修及报废等纳入制度化管理, 从设备采购立项开始即进入管理程序, 直到报废淘汰为止, 全程监管, 不留死角, 不留空档。 ( 3) 设备成本与使用科室的成本挂钩, 设备的成本与维修成本计入科室总成本费用, 同时, 建立设备日常性使用管理责任人制度, 将每一台设备的日常性管理维护落实到使用科室与设备科具体的个人, 设备科、使用科室及使用人三方共同负责。 ( 4) 不同类型的医疗设备具有不同的维修周期、维修内容[5], 设备科根据设备的运行情况、使用年限等技术参数协助使用科室科学制定预防性维修计划;建立并落实设备使用登记制度, 每日对设备使用情况进行登记, 每月、每季度、每年汇总, 能够真实直观地反映每台设备的使用情况, 通过对设备使用的优、差等级的分析评判[6], 为预防性维修提供科学依据。 ( 5) 对使用科室人员开展设备操作的专项培训, 做好新设备使用前和新进人员的专业培训, 设备操作人员在考核合格并取得相应证书后方可独立进行设备操作, 减少了操作不当造成的机器损坏。 ( 6) 发挥计算机优势, 建立设备电子档案及电子病历, 将每台设备的维护计划纳入计算机管理, 对设备的使用、保养及检修开展实时监控。设备科按照设备维护计划, 对科室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医院建立奖惩制度, 对能严格执行各项制度, 全年无重大失误的个人给予奖励; 对不按制度完成设备检修、保养的个人给予批评, 对造成重大损失的个人给予经济处罚, 并和其本人的评优、晋升等进行挂钩, 提高个人执行制度的自觉性。 ( 7) 建立完善常用、高损耗配件的储备制度, 制定低耗、昂贵配件的购置预案, 通过制度的建立, 确保维修工作的及时、高效。

3 体会

随着医学工程技术的进步, 新的仪器、设备不断出现, 在促进医学诊断与治疗提升的同时, 也给管理与维护提出了新问题。设备管理作为一个系统性工程, 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在新形势下, 传统的设备管理与维修模式, 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医学发展的现状。在设备管理的实践中我们体会到, 要实现设备科学管理: ( 1) 领导要高度重视, 特别是医院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 只有医院主要领导认识到位, 才能在人、财、物上给予最大化的支持, 才能在人员培训、人才引进及制度落实等方面提供坚实保障。 ( 2) 临床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技能提升、人员的合理分工, 信息技术的引入, 对提升设备管理质量至关重要。设备科的临床医学工程技术人员承担着对设备使用科室和设备使用人员的技术指导任务, 只有其熟悉设备的原理、构造和设备的维护、保养及操作等基本知识和技能, 才能科学指导临床人员进行操作、养护。同时, 根据临床医学工程技术人员个人技能来承担相应技术层次上的设备管护工作, 可节约人力成本, 提高工作效率。 ( 3) 设备科、使用科室及使用人对设备进行三方共管, 三方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利益共享, 责任共担, 可形成管理上的合力。责任落实到个人, 设备的使用情况与个人的绩效工资和荣辱挂钩, 与科室的经济挂钩, 可进一步增强个人在设备管理中的主人翁意识, 以利于各项制度的落实。 ( 4) 临床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层级评定, 设备操作人员的岗前培训, 可有效预防和减少人为事故的发生。⑸设备配件储备与配件进购渠道的畅通, 可大大提高设备维修的效率, 降低设备维修成本。

4 结语

从现代医院科学管理的要求来看, 医院是一个系统, 医疗设备管理是其子系统, 要维护好医院的常规运行, 就必须运用一系列科学管理的技术和方法, 使医疗设备管理系统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7]。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将来会有更多、更先进的医疗设备投入临床使用, 如何用好管好这些设备, 使其安全高效地为临床服务, 将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预防性维护是近年来在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和实践中总结出的、适合现代化医疗设备管理的一种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办法[8], 该管理模式通过对设备的日常性保养、维护, 及时发现、处理设备故障, 并及时记入设备电子病历, 为以后保养维修提供教训经验和参考借鉴, 可使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以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降低设备的维修成本。如何使预防性维护的管理模式在设备管理中取得最大的效能, 我们认为仍需要做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光.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修[J].中国医疗设备, 2012, 27 (5) :87-89.

[2]党秀平.浅谈医院医疗器械管理及维护[J].医疗装备, 2015, 6 (3) :71-72.

[3]李帅帅, 刘沁峰, 张恩科.现代医疗设备维护保障集约管理模式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 2013, 34 (11) :120-121.

[4]张伟, 陈敦淳, 张曦.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修管理[J].医疗卫生装备, 2011, 32 (12) :128, 130.

[5]苏喆.重视医用影像设备的预防性维修[J].中外医疗, 2008, 27 (11) :116-117.

[6]徐新民, 南玉萍, 曹铁军.做好医疗设备使用统计的要点与意义[J].医疗卫生装备, 2012, 33 (11) :112-113.

[7]朱弋, 王振洲, 李朝伟.新医疗体制下医疗设备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医疗卫生装备, 2014, 35 (2) :142-144.

高频电刀的预防性维护 篇9

1 预防性维护定义

预防性维护是周期性地对仪器进行一系列科学的维护工作, 以确保仪器安全地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PM (preventive mainterance) , 主要包括操作性能测试及调整, 电气安全测试, 清洁, 更换易损件等。

2 电刀预防性维护间隔

PM的时间间隔的确定与很多因素有关, 主要的有:安全性 (在使用中仪器一旦发生故障, 会给患者或操作人员带来的危害程度, 用S表示) ;重要性 (仪器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程度, 用I表示) ;使用率 (单位时间内, 仪器开机时间长短或使用次数多少, 用U表示) ;故障率 (仪器因内在质量和使用环境而可能发生故障的相对概率, 用F表示) , 我们用P来表示这四类影响因素的优先等级数:

P=S+I+U+F

PM的时间间隔 (月) :T≤16-P

对于高频电刀, S取3 (按程度的高、中、低对应等级数为3、2、1) , I取3, U取3, I取1 (电刀1年内发生故障在1次以下) , 所以, 我们确定电刀的预防性维护间隔为:6个月。

3 电刀预防性维护的仪器

(1) 数字万用表;

(2) 吸尘器;

(3) FLUKE (QA-ESII) 电刀分析仪;

(4) 0—300Ω可变电阻。

4 电刀的预防性维护内容

电刀的的预防性维护不只是简单的清理灰尘, 而是包含很多项内容。下面我们以Valleylab Force EZ为例来介绍电刀PM内容:

第一部分是常规检查:

(1) 外观检查:电源线有无破损, 是否安全接地;插头接触是否良好, 有无生锈;开关是否正常;脚踏电缆有无破损, 是否正常。

(2) 清洁保养:对电刀外部进行清洁, 机内进行除尘。

(3) 功能检查:开机检查各指示灯是否正常, 调节电刀、电凝及双级输出功率旋钮, 检查是否正常。

第二部分是性能测试:

在电刀PM中, 性能测试是比较复杂工作, 占用时间较长, 需要用到上面提到的一些测试工具。

(1) 安全接地:

威力公司在中国销售的电刀有一个很大的问题, 它提供的电线插头是欧美使用的, 不适用国内使用, 我们在使用中, 把电线改为国内用的三相插头, 保证了安全接地。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0.1Ω, 要用万用表进行测量。

(2) 输出功率:

包括CUT (电切) 、COAG (电凝) 及BIPOLAR (双极) 输出功率的测定。下列表格可用来记录一定负载及功率下的电流理论值与测量值, 实测值与理论值的误差在±15%内为合格。

(3) REM报警测试:

FLUKE (QA-ESII) 电刀分析仪有测试REM报警范围的功能, 威力电刀在中性电极回路电阻发生很小变化时会报警, 而FLUKE (QA-ESII) 电刀分析仪在REM报警测试时, 是按25Ω/次增加电阻, 所以无法测量威力电刀的REM报警范围。我们还是使用老办法, 用0~300Ω可变电阻测试。合格范围是5~135±6.75Ω。

(4) 高频漏电流测试:

按照测试仪所示的方式连接, 测试的结果普遍超出了允许的最大值, 经过分析发现是由于使用了电刀笔, 击发时, 一部分高频电流通过电刀笔和人体泄漏, 造成高频漏电流超差, 而没有测试到真实的高频漏电流, 因此改用单极踏板来击发电刀, 测试高频漏电流。表4用来记录两种高频漏电流在CUT和COAG模式下的测试结果。

5结束语

上面论述了高频电刀的预防性维护, 以及在预防性维护的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现在随着越来越多的复杂精密仪器在医院的应用, 它们的可靠性、安全性应高度重视, 通过定期的设备预防性维护, 能够把不安全隐患消灭在荫芽状态, 从而有效地保证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姜远海, 彭明辰, 临床医学工程技术[M].科学出版社.

数控机床的预防性维护 篇10

一、数控机床的预防性维护

设备使用寿命周期分为前期即新设备磨合期、正常使用期、状态维修期。不同阶段预防性维护的重点不同, 不同生产厂家、品牌、进口或国产的数控机床其性能、品质、功能尽管有所差异, 但其预防性维护的策略和方法基本相似, 只是在执行预防性维护的某些项目的频次上和根据不同机床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项目修理 (简称项修) 上有所区别。

1. 设备前期的预防性维护 (数据采集、必要准备)

对象是安装调试的新设备, 对于大修后设备或购置的二手设备也可以参照执行。安装调试后需要做好下述的前期预防性维护工作。

(1) 随机图纸、说明书、机床精度检测报告、调试验收报告等资料和参数设定、程序、刀具刀补等数据资料归档, 包括纸质和电子文档两种形式。

(2) 详细检查、记录、保存机床的原始典型状态数据, 如开机全部回零状态和自动加工状态时刀库、换刀、转台在规定位置状态及指定刀号时的程序、位置、坐标系、刀补等基础数据。

数控机床异常状态表现在报警、加工精度异常两个方面。报警的原因有操作错误报警和故障报警, 通过报警号范围可以方便地排除操作错误类报警, 而故障报警有基础数据对比可以加快判别故障点和严重程度, 机械故障还是电气故障。对于加工精度问题有基础数据对比可以加快判别是机床精度问题还是工艺链问题如编程路线、速度、走刀量等加工工艺参数还是刀具、工装夹具、材料、热处理等原因。

采集数据主要记录指定操作模式下空载和一定工况条件下的自诊断数据, 如I/O输入输出状态数据等;在伺服诊断画面下X、Y、Z、主轴、刀架或MG刀库、ATC换刀、APC转台等各伺服驱动轴和各附加数控轴的负载电流百分比;主轴冷却恒温油箱的温度及设定;电器箱内温度;各处油压和气压设定值等。对于繁多的屏幕数据可以采用拍照的方法快速采集数据;对于精密数控机床和大型数控机床, 如精镗加工中心、数控磨床等还需用振动诊断测量仪测量整机、主轴或关键位置的振动状态数据。这些数据是今后开展数控机床预防性维护、进行状态检测分析对比、判断机床状态变化趋势必需的重要基准数据。也是维修调整必需的重要参考数据。

(3) 新进机床3~6月后的第一次换油及油箱清洗非常重要, 包括液压油箱、润滑油箱、主轴冷却油箱、转台减速油箱等, 目的是解决机床初期磨损大对油污染的问题。

(4) 编制设备操作规程和点检卡。操作规程应简明扼要列出常用的操作方法和常见的故障复位方法;点检卡应简明直观地列出检查点、方法、标准并附图。

(5) 数控机床技术支持预案准备:人员培训、数据备份方法和手段、备件规划、故障原因分析与排除方法。数据备份是通过CF卡、磁盘机、PC等任选一种形式读取数控系统数据, 包括系统参数、PMC参数、刀补数据、宏参数、加工程序、电气梯形图等, 做好电子备份并打印存档。备份数据时首先必须考虑数据安全和操作策略。备件规划时应一次技术准备, 再根据重要性、预估使用时间、供应周期与渠道、国产化替代等要素, 根据设备状态监测情况分阶段购买。对于非主流数控系统, 应充分考虑其几年后软硬件升级和老版本淘汰的问题, 应策略性提前购买备件。预习故障报警号与排除方法, 建立供应商联系渠道。

2. 设备正常使用期的预防性维护 (计划执行、制度坚持)

设备投入正常使用后预防性维护的工作重点是保养和安全。前提是前期预防性维护工作必须做到位, 才能充分发挥数控机床加工质量和效率的综合优势。

有效和长期的保养工作可以显著地延长数控机床使用寿命, 保持精度稳定。保养有日、周期, 大小, 级别之分, 但要求都一样, 必须做到清洁、润滑、调整、安全。日保养主要是内外清洁, 同时要检查油位、油质, 加油, 检查安全装置, 简单的调节。周期保养需拆卸有关的防护罩彻底清洁和润滑轴承、滚珠丝杠、直线导轨、拖板等, 电器箱内清洁整理。检查疏通各润滑点, 清洗滤网, 对于润滑脂润滑点需用油脂枪压注。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性维修, 检查紧固, 换液压油, 油气压力校准等。检测安全联锁装置是否齐全、互锁。

其他方面保养还有:电器箱内温度不得超过55℃, 南方无空调的车间数控机床电器箱内应加装空调冷风器。长期不用的数控机床应注意定期通电暖机运行, 自动润滑, 避免轴承、丝杠、拖板等机械部件锈死。阴雨天气应注意湿度大造成电器箱电器板结露引起故障, 尤其靠近车间门窗处机床。

数控机床的安全性所涉及的机床设计制造质量, 各种安全保护互锁装置是否设计周全, 这在设备出厂时已经定型。使用与维护, 这是数控机床安全使用中必须注意的重点。疏忽了安全轻则造成撞机事故, 损坏工件和刀具、机床零部件, 影响机床精度, 重则危及人身安全。使用与维护的安全包括数据安全和运行安全:

(1) 数据安全。除了做好设备前期的各种数据备份外, 必须定期更换机床关机后数据记忆后备支持电池, 如果电池报警愈期不换, 轻则造成数控机床绝对位置零点丢失, 重则使程序和参数设定全部丢失, 造成数控机床瘫痪。对于碱性电池, 必须每年定期更换一次电池, 要选用名牌铁壳高性能电池, 防止电池漏液腐蚀系统控制板;对于锂电池, 一般每隔3~6年更换一次电池。注意:必须在机床控制系统通电并按下机床急停开关的情况下才能更换电池。特别提醒的是如果电池连接错误或接触不良关机后存贮内容必然丢失。电池使用寿命的长短与系统的配置有关, 与机床断电关机时间长短及环境温度成反比, 即停机时间越长环境温度越高电池使用寿命就越短。另外还必须注意电池的存贮有效期。

(2) 设定安全。现代数控的本质就是计算机数字控制, 因此必须规定参数修改权限。数控参数设定就是各种数控控制方式和功能开关通断的选择和控制量的调节, 因此必须在充分理解其参数的含义和作用后慎用修改, 参数被错误设定, 可能会损坏机床或工件并造成人员伤害。选择设定合理, 可以使机床正常工作并充分发挥其性能,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数控机床的安全使用, 减小人为误操作影响。数控机床的参数分为普通参数 (用户参数) 和加密参数 (系统功能参数) , 用户只能修改普通参数。常用需要掌握的参数设定有机床零点、主轴定向、刀库、换刀和转台等。

设备出厂时的参数都是显示其最大性能状态的设定, 设备购进后需要根据加工零件的特征、材质、工装夹具刀具、使用环境等, 限制优化部分参数设定, 主要需要修改的参数有:收窄机床运动行程正负软极限尺寸;主轴最高转速;快速运动最高速度;工进最高速度;ATC换刀快速换刀改慢速换刀等。避免或减少误操作干涉撞机、减轻磨损, 有利于数控机床安全长效、稳定精度使用。

(3) 编程安全。在程序开头需编入限制主轴最高速度、限制端面切削恒线速度、自动返回参考原点、坐标系建立、加工区域限制存储型行程限位、换刀防干涉检查等指令。

3. 设备状态维修期的预防性维护 (状态监测、分次项修)

正常二班制生产情况下, 数控机床5~6年后就进入了状态维修期, 而预防性维护做得好的设备则8~10年后甚至更晚进入状态维修期。这个时期设备的特征是精度下降, 故障增多。表象是刀架或ATC换刀故障多、APC转台故障多、伺服驱动报警故障多, 这三多状态实际上绝大部分是机械故障及磨损所引起的。为了减少维修成本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项修。其中占故障报警75%以上的伺服驱动报警绝大部分是由于轴承、滚珠丝杠或导轨拖板等磨损或润滑不良引起机械负载变大, 从而引发伺服驱动电流变大, 过负载报警, 日月累积, 引起伺服驱动器或伺服电机损坏。因此应定期检查数控机床诊断画面下伺服驱动电流及负载百分比, 分析记录变化趋势, 综合判断适时项修, 更换或保养轴承、丝杠或导轨, 调整拖板塞铁松紧等, 可以有效地减少伺服报警和损坏。另一个容易引起伺服驱动器老化损坏的原因是电器箱的散热问题, 因此需要定期检查清洁电器箱冷却器散热器、风扇, 如配有空调冷风机, 除上述保养外还需检查制冷效果, 判断制冷剂是否泄漏。

特别提醒的是, 如果负载调整不佳、润滑不良、机械传动链有问题, 系统的刚性、质量、阻尼三者处于某种搭配的情况下, 系统参数设置不当或电气系统有问题时, 会引起自激振动, 产生数控机床的爬行和振动, 应该综合分析排除。

定期监测机床精度, 检查丝杠间隙, 确认轴承完好的前提下, 在常用工作区, 通过手摇脉冲发生器检查各轴定位精度和反向间隙, 判断丝杠的磨损间隙, 综合平衡修正丝杠背隙参数。对于精度要求高的机床应适时更换滚珠丝杠, 并用激光测距仪进行分段测量补偿。

在状态监测时应定期检查机床的防护罩和相关密封件, 避免冷却液进入限位开关或电机上相关接口, 造成不必要的电器疑难故障。注意X、Y轴等下部防护罩下排屑不畅, 损害滚珠丝杠及导轨的精度和使用寿命, 也会造成限位误发信号, 切屑堆积还会引起排水不畅造成限位开关或电机相关接口进水, 电机老化, 电机主轴漏进水等等引起异常电器故障和损坏。

电气设备预防性维护的措施 篇11

一、电气线路的预防性维护

公司电气线路主要包括电线电缆、滑触线、铜铝母排等。电气线路的常见故障有绝缘损坏、断线、短路等。电线路故障常导致电气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引起火灾甚至造成人身伤亡。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采取了以下预防性维护措施。

1. 制定点检表, 实行日点检制度, 点检内容包括: (1) 是否有热源靠近电缆线。 (2) 电气线路是否受强光直射。 (3) 电气线路是否有受到机械损伤的危险。 (4) 电气线路绝缘是否良好, 电线是否安装牢固。 (5) 各种电器元件及仪表是否运行正常。 (6) 挡鼠板、耗子药、粘鼠板是否按要求放置和更换。 (7) 电线、电缆、母排是否有灰尘和腐蚀性物质积聚。 (8) 各类电器接头是否有松动现象。 (9) 电缆沟内是否有积水和废油。

2. 在电控柜上安装安全保护装置, 同时安装过载保护开关和温度报警器。

3. 车间电缆沟出入口加装挡鼠板, 在老鼠可能出没的地方放粘鼠板、耗子药。

4. 车间电缆沟内防止残余食物的掉入以及可燃气体和积水等流入。

二、变压器的预防性维护

1. 保证变压器周围安全距离内无杂物、无积水。

2. 检查并安置防鼠、防鸟措施。

3. 应及时清理变压器积尘。

4. 定期紧固螺栓, 以防止变压器漏油。

5. 经常检查干燥呼吸器是否需要更换。

6. 声音是否异常, 温度是否过高, 油位是否正常。

7. 安全防护栏及安全警示牌是否完好。

8. 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完好。

除以上几点日常检查外, 还要每年请相关部门对变压器及变压器油做一次高压预防性试验。

三、高低压开关柜的预防性维护

1. 每日巡检, 查看柜内螺栓是否松动。防鼠、防尘、防水、防潮、防护栏、警示牌等安全设施是否良好。

2. 每年清理一次柜内外积尘污物, 紧固导体连接螺栓, 对断路器等操作机构加强维护, 防止锈蚀。

3. 每年做一次高压预防性试验。

四、低压配电柜、直流屏、信号屏及各种电气控制柜的预防性维护

1. 防尘:扫尘。

2. 定期紧固螺丝。

3. 检查有无异响。

4. 检查有无异味。以此判断温度是否正常。断电时一般用手触摸电器的外表判断大致温度, 也可用简易红外测温仪检测元件温度, 发现异常应及时停电处理。

5. 检查柜内电器元件:是否有机械损伤, 机械动作是否灵活。

6. 蓄电池的维护。检查蓄电池是否正常, 有无漏液, 有无液位过低或超高现象。蓄电池达到规定使用年限应及时更换。

五、电机的预防性维护

1. 经常检查电动机有无振动、异响, 及时更换轴承及加注润滑油, 可用振动测量仪检测电动机振动情况。可借助于听棒听轴承噪声, 不但能发现不良振动, 而且能判断轴承油量, 从而及时采取相关措施, 避免事故发生。

2. 检查电动机转速。

3. 检查电动机外壳温度是否正常, 在轴承温度较好情况下, 一般两端的温度都会低于中间绕组段温度。如果两端轴承处温度较高, 就要检查轴承;如果电动机整体温度偏高, 就要相应处理。

4. 测量电动机运行电流是否正常, 运行电流若高于额定电流应停车检查。

5. 定期检查电机相间绝缘和对地绝缘情况, 必要时对绕组进行烘干浸漆处理。

6. 定期检查电机接线端子和端盖固定螺栓是否松动。

7. 查看周围有没有积水、滴水等, 以防绝缘降低而受损;查看电动机外围是否有影响通风的物件, 风扇端盖、扇叶和电动机外部保持清洁, 确保其散热效果。

8. 检查电机安全防护罩是否牢靠完好。

六、结语

上一篇:数据业务量预测下一篇:电子测量与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