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交易

2024-08-29

关联交易(精选12篇)

关联交易 篇1

1 关联交易的政策审计

关联交易之所以是审计失败的高发区, 是因为其会计处理的错综复杂。关联交易是公司与本公司的子公司、控股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进行的交易, 各关联公司之间利益纠结, 很难通过账面财务分析出交易的实质和真实的交易目的。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公司层面的约束进行审计。

1.1 公司章程

公司章程在公司内部起到宪法的作用, 它经过所有股东表决通过而对全体股东产生效力。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应注意公司章程是否规定了不可进行关联交易的种类, 对关联方的资格做出限制性约定, 查阅公司是否对关联交易的业务活动作出了特殊规定, 是否存在不公平的交易条款;在接受审计、进入审计初级阶段期间, 要求被审计单位声明该公司所有的关联方交易均真实、合法。

1.2 公司制度

新公司法中对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和管理层的权限做出了一定的限制。比如公司法规定, 未经股东 (大) 会同意,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自身职权损害公司利益。在审计过程中, 注册会计师应当充分发挥审计师的职业判断性和职业谨慎性。如有需要, 注册会计师可以直接向被审单位的关联方或关联方的注册会计师发出询证函, 以了解交易的发生和存在合理性。审查被审计单位有关关联交易的规章制度, 若相关制度未得到股东 (大) 会的批准, 则说明了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的薄弱性, 审计人员应对此做出有建树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1.3 公司会议

公司法规定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 依法行使包括审议董事会、监事会报告、批准公司年度财务预决算方案、利润分配方案、对公司增资减资、合并分立做出决议等职权在内的公司内部权力。对于股东 (大) 会的决议事项, 出席会议的董事要依法在会议记录中签名。注册会计师在审查关联交易时可以检查会议记录, 以确定相关会议是否存有会议记录, 记录是否完整真实, 是否得到股东的签名, 签名是否真实等问题。

公司政策是公司开展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公司在任何时候的任何决策战略都不得与公司的自身章程制度宗旨相背离, 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对公司履行勤勉义务和忠实义务, 为公司价值最大化或股东收益最大化而践行自己的职责。

2 关联交易决策审计

企业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由于决策失误导致公司失败的案例并不在少数。2003年中国体育用品的市场老大李宁公司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被耐克所超越, 2004年被阿迪达斯超越, 2011年被安踏超越。2012年8月23日李宁公司半年纯利下降85%, 创下上市以来首次记录的全年亏损。李宁公司陷入困境的三大原因均来自公司高层的战略决策。中国大陆出生的美国IT巨人———电脑大王王安的失败也是公司在决策上出了问题, 盲目扩张, 脱离客户, 对家族以外的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信任, 公司高层专裁独断, 失去了品牌的定位优势和对市场的判断力。

我国《公司法》、《证券法》和《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审计师审查被审计公司是否制订了保证关联交易合同公平、公正、公开、确保关联交易行为不损害公司和全体股东利益的相关企业制度, 若存在该项制度, 进一步了解公司是否在进行关联交易时经过恰当的授权审批、重大关联交易事项的决策过程是否符合规定。

2001年, 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因银广夏的审计失败案而被撤销, 银广夏造假的重要手段之一即为关联交易。银广夏自1997年起, 5年内通过非法收购大股东的不良资产向其输血900多万, 非法增资扩股虚构持股比例高达14%。正是虚构的关联交易决策加速了银广夏的造假实施的败露和破产。

银广夏的审计失败也使注册会计师成为众矢之的。首先, 中天勤事务所在审计之前, 没有做好充分的调查工作, 没有对银广夏的具体业务和经营范围详细了解, 以至于指派的审计人员不能胜任该类型的审计工作。其次, 接受审计任务后, 没有根据实际工作情况, 对审计进度制定良好的、符合实际的审计工作计划, 导致审计时间过度拖延。最后, 审计项目经理人员从未到达过现场进行审计, 在审计过程中对分析性程序的应用不够, 对审计疑点问题未保持职业谨慎性, 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公司政策的制定决定着公司未来的发展和稳定, 正确的领导方向有利于公司目标的实现, 关乎企业未来发展的命脉。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应注意企业相关政策的审计, 对审计风险较大的事项实施实质性审计程序以规避审计风险。

3 关联交易价格审计

关联方之间转移定价是最常见的关联交易方式, 比如关联方之间通过明显不合理的高价或严重偏离市场价格的低价进行商品交易;为了控制公司整体生产成本, 通过对价格约束限制, 与关联方进行原材料采购交易;通过对关联方实施劳务活动, 控制公司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等科目的收支, 以虚构或减记公司利润, 实现不合理的盈余管理。

众所周知的安然公司就是因为金字塔式的关联管理而一败涂地的。1999年安然公司与LJM公司发生了24笔价格非公允的关联交易, 导致其财务报表中虚构利润近5.57亿。2000年, 安然公司持有高风险投资90亿美元而与LJM2共同设立了4家特殊利益实体, 这些利益实体在年末为安然公司隐瞒的亏损达10亿美元。可见价格在关联交易中的重大作用和对公司的重大影响。

法律并非禁止关联交易, 只要交易合法合理, 价格公允, 法律是予以肯定的。所以在审计中,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重点是: (1) 审计关联方之间的价格公允价格公允性, 可以按独立企业之间进行相同或者类似业务活动的价格;按再销售给无关联关系的第三者价格所应取得的利润水平;按成本加合理的费用和利润;采用其他合理的方法对价格的公允性进行审查。 (2) 审查提供资产使用权的确认交易价格情况。 (3) 审查开发项目的转移业务。注册会计师应该检查相关合同、协议文件, 了解关联交易的价格是否公允, 若不公允, 则关联交易可能涉及关联双方利益输送、侵占中小股东的权益的风险, 审计人员应调查不公允的原因和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影响程度, 若认为必要, 应要求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价格进行调整至公允。

4 关联交易披露审计

《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对关联方交易的披露做出了相应的规定, 要求企业存在关联交易时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关联方关系的性质、交易类型、交易的金额或相应比例、未结算项目的金额或相应比例、定价政策。所以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遇到关联交易的业务, 应适时结合公司年报中的附注内容检查关联交易的披露, 如披露的充分性、真实性和适当性。

紫鑫药业最初上市交易时, 因没有企业特色、产品创新特点而未得到市场关注。但在2010年因从事了人参业务, 使当年的收入直冲6亿元, 是上一年的1.51倍, 由此导致的净利润更是突破了1.8倍的增长速度。2011年其股价一路飙升, 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26%和325%。这种辉煌的战绩引起了不少媒体的怀疑, 上海证券报的调查揭开了其神话般的面纱, 即关联交易, 自买自卖。经审查, 紫鑫药业2010年的营业收入中, 股东为紫鑫药业增加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高达36%, 而前三大客户的实际控制人均为紫鑫药业的董事长。正是大量未披露的关联交易成就了紫鑫药业的辉煌, 可见关联交易的信息披露是公司虚增收入、调整利润的万能利器。

审计师的使命是对被审计单位的营业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价鉴定, 审计的目的不只是查错, 至少最终目的不是找茬儿, 而是帮助企业更好的进行业务活动, 促进公司利好、稳定地长期发展, 实现公司的愿景目标, 体现社会、市场中的价值意义。所以针对影响企业和市场健康发展的关联交易, 审计师们应从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做起, 在审计工作中保持应有的职业道德、职业水准, 合理制定审计计划, 实施严格的审计程序, 得出具有说服力和权威性的审计报告, 为存在问题的企业提供有建树的改进意见, 履行一名审计师的社会职责。

参考文献

[1]潘峰.现代风险导向的并购审计风险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 2013.

[2]边永辉.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审计探析[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 2013.

关联交易 篇2

一、关联交易概述

公司的关联企业桐城市鸿润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内从事羽绒收购、加工及销售龙头企业,产品质量稳定可靠,且可以节省运输费、仓储费。根据2016 生产计划,就白鹅绒、白鸭绒、灰鸭绒 白鸭毛片、灰鸭毛片及其他辅助材料拟与 安徽鸿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 2016采购合同,总体采购金额为 28000 万元左右,采购价格不高于桐城市鸿润羽绒有限责任公司当月市场价,双方约定的结算方式主要是电汇、银行承兑汇票及国内信用证等。

二、关联方和关联关系

1、关联方基本情况

公司名称:桐城市鸿润羽绒有限责任公司

注册资本:1000 万元

公司地址:安徽省桐城市合安路北段

法定代表人:夏吉忠

主营业务:羽绒的收购、加工及销售。

2、关联关系

桐城市鸿润羽绒有限责任公司为公司控股东股安徽鸿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 79.5%的子公司,但在经营中有着独立性原则。

3、履约能力分析

桐城市鸿润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内羽绒行业的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稳居国内前列,质量稳定可靠,长期以来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三、定价政策和依据

公司从桐城市鸿润羽绒有限责任公司采购羽绒料以市场价格为基准。由于公司从鸿润羽绒公司采购不需要运输费用,因此采购价格比鸿润羽绒公司对外的市场报价(含运费)略低。

四、关联交易的目的及对公司的影响

由于桐城市鸿润羽绒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内羽绒料行业的龙头企业,产品质量可靠。公司从鸿润羽绒公司采购羽绒,可以获得稳定的原材料供应渠道,同时,相对其他供应渠道而言还可以降低一些运费。

上述交易按照市场原则,本着平等互利、相互信任和协作的精神进行,没有损害公司和中小股东的利益,对公司的业务拓展和财务状况有积极的影响。

特此说明

安徽鸿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如何识别不正当关联交易? 篇3

关联交易作为一种市场行为,只要是企业集团正常经营和发展的需要,而且交易不损害其他方的利益,则是一种正当的交易行为。但关联方之间违背公平、等价原则的关联交易也时有发生。而我国的现行披露制度还不足以满足人们对不正当关联交易做出判断的需要。由此,管理者在企业投资以及并购等经济活动的相关决策中,如何识别不正当关联交易,进行正确的决策则是至关重要的。

不正当关联交易的症兆何在?

企业的经营活动一般都会在财务上有所表现,以下症状也许就是不正当关联交易在财务上留下的蛛丝马迹:

大股东股权比例高

一股独大是产生不正当关联交易的主要根源,第一大股东股权比例越高,控制董事会决策的能力越强,产生不正当关联交易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可以用大股东股权占全部股权的比率作为分析不正当关联交易可能性的一个指标。

关联方应收(付)账款比重大

关联销售业务如果价格不公允,交易量异常,关联方往往没有足够的现金支付货款,所以经常表现为关联方应收账款的增加或者应付账款的增加。

关联方应收(付)账款占全部应收(付)账款的比例越高,说明发生不正当关联交易的可能性越大,而且很可能是虚假交易。

关联方其他应收(付)款比率高

“其他应收(付)款”反映企业发生的与一般经营业务无关的资金往来,比如:转让投资、出售资产给关联方后应收而尚未收回的款项。根据不正当关联交易通常不使用现金的特点,不正当关联交易也会反映在“其他应收(付)款”的指标上。关联方的“其他应收(付)款”占全部“应收(付)款”的比例越高,说明上市公司与关联方存在的经济往来关系越密切,产生不正当关联交易的可能性就越大。

“其他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大

关联方之间容易发生的代理托管、转让技术等业务形成的收入反映在“其他业务收入”中,扣除相应的“其他业务支出”即为“其他业务利润”。如果“其他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例过高,很可能存在不正当关联交易。

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的比例高

某些上市公司为了达到配股、免于退市等目的,往往利用不正当关联交易,通过转让投资、改变投资的核算方法等提高投资收益。由于投资收益较易受到人为的操纵,所以,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的比例越高,发生不正当关联交易的可能性就较大。

“营业外收支净额”占利润总额的比例大

营业外收支净额是指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营业活动形成的收益。这些非营业活动往往容易发生在关联方之间,被用来调整经营业绩。因此,若营业外收支净额占利润总额的比重较大,有可能存在不正当关联交易。

不正当如何判断?

经过我国上市公司的许多案例证实,上述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上市公司存在不正当关联交易的可能性。如果将这些指标综合起来考察,将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判断企业存在不正当关联交易的能力。

据此,笔者建立我国上市公司不正当关联交易判断模型(见表1)。

1.评分表中每一财务指标的权重是根据它在不正当关联交易中的相对重要性或影响程度主观确定的。首先,由于股权结构对不正当关联交易起决定性影响,所以赋予它最高的权重为40;其次,关联方其他应收款经常成为上市公司发生不正当关联交易的项目,故此赋予较高的权重为20;其他权重依此类推,根据重要性赋予权重分别为15、10和5。各项指标的权重总和为100。

2.表中标准值取自于统计样本的平均水平。例外的是第一大股东股权比率的标准值是主观确定的。考虑到股权结构过于分散(小于20%)或股权结构过于集中(大于50%)都不利于公司治理,容易发生不正当关联交易,所以决定取二者的中值35%作为标准值。

3.表中的实际值是指被评价公司财务指标的实际数值。它可以从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中取得。

4.表中的相对比率是指实际值除以标准值所得的商。把标准值与实际值相比较,评出每项指标的得分,即相对比率。根据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没有发生关联交易或小于标准比例的项目,视其为正常,规定其相对比率为1。

5.表中的分数分析。把被评价公司的最后分数与不正当关联交易可能性判断分级表中的标准相比较,从而判定其存在不正当关联交易可能性的等级。等级分为正常、关注、可疑和异常。分数为100分时表示该公司关联交易正常。得分过高说明存在不正当关联交易的嫌疑,其发生不正当关联交易的可能性较大。为了便于信息使用者做出判断,笔者将分数划分为四级:分数小于125为“基本正常”;分数在125~150之间为“关注”,应引起注意;分数在150~200之间为“可疑”,发生不正当关联交易的可能性较大;分数超过200为“异常”,严重偏离正常情况,发生不正当关联交易的可能性极大。

下面笔者将运用不正当关联交易判断模型对两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验证该判断模型揭示上市公司发生不正当关联交易可能性的有效程度。

猴王股份的不正当关联交易

猴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猴王公司)是1992年成立的上市公司,猴王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是猴王公司的控股股东。为了使猴王公司具备配股资格,集团公司从1995年开始,每年名义上付给猴王公司三四千万元的资金占用费,五年共达1.9亿元,实际上这些资金占用费只是挂在账面而已。在猴王公司经营业务急剧下滑的1997年,为了能够增发B股,猴王公司又将原值不过3500万元的房产以高达2000万元的租金租给集团公司,1998年猴王公司的每股收益0.13元中竟有0.12元是租金形成的。2001年2月27日,湖北省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布集团公司破产,导致债权人猴王公司约10亿元的债权收不回,给公司及其股东造成重大损失,其重要原因就是猴王公司与集团公司存在大量不正当关联交易,编造虚假利润,制造虚假资产。

下面是根据猴王公司1998年年报财务数据,运用上市公司不正当关联交易判断模型,对猴王公司是否存在不正当关联交易做出的分析判断(见表2)。从评分表中可以看出:除了营业外收支净额率低于标准值外,其余指标均高于标准值。关联方其他应收(应付)款比率、投资收益率和其他业务利润率等指标的实际值严重偏离标准值一倍以上。猴王公司的总分数为227.72,超过了200,属于异常,很可能存在不正当关联交易。这个判断与猴王公司的实际情况是相符的,印证了猴王公司存在不正当关联交易的实际情况。

赛格三星股份的不正当关联交易

赛格三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格三星)是因信息披露违规行为受到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的上市公司之一。我们运用不正当关联交易判断模型,对赛格三星2001年是否存在不正当关联交易做出分析判断(见表3)。

根据评分表计算,赛格三星的分数为214.48,属于异常等级,极大可能存在不正当关联交易。事实也的确如此。赛格三星在2001年发生了大量的、各种形式的关联交易,例如:采购货物及接受劳务、接受租赁、销售货物、提供资金、收取利息、接受担保、转让固定资产、受让无形资产以及支付技术提成费等。其中为大股东深圳赛格三星实业有限公司归还银行贷款达1.01亿元,占2000年年末净资产的6.72%;垫付原材料采购款2.03亿元,占2000年年末净资产的13.55%;深圳赛格三星实业有限公司所欠应收款项高达5.99亿元。

关联交易的披露现状 篇4

关联方交易是指在关联方之间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事项,不论是否收取价款,关联方之间资源和义务的转移价格是了解关联方交易的关键。关联方交易的主要类型包括:购买或销售商品;购买或销售除商品之外的其他资产;提供或接受劳务;代理;租赁;提供资金;担保或抵押; 管理方面的合同;研究与开发项目的转移;许可协议;关键管理人员报酬等。

按照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的规定。所谓的关联方,一般是指具有交易关联的双方或者多方,而关联方关系是指关联方之间的内在关系。通常有两个或更多的关联方所形成的关联关系的特点包括:涉及双方当事人的关联方一般为两个或多个; 关联方在当事人之间具备影响效力的前提下,其影响包括控制或控制,共同控制或对共同控制有重大影响或产生重大影响;有关关联方之间关联交易的存在可能影响公平性的因素。

二、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现状

1、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迅速,截止到2016年1月4日,我国上市公司共2801家。结合近几年的数据来看,我国上市公司发生关联交易的公司数量正在快速增加,每年都有90%以上的公司发生关联交易(见表1)。 2015年,我国上市公司发生关联交易的比例约在91%。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发生关联交易的公司数量的比例有所降低,主要原因可能在于我国上市公司总体数量正在逐步增加,而监管部门正在加大监管力度,使得上市公司发生关联交易的热情有所降低,但是发生管理交易的公司比例依然维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

另外,尽管发生关联交易的上市公司的数量所占的比例有所降低,但是其关联交易发生的次数和其涉及的金额以极快的速度增加。2012年,关联交易发生次数为60762次,涉及的金额达351061亿元,截止到2015年,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次数为93214次,涉及的金额高达532837亿元。由此可见,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越发频繁,而涉及金额总量也在快速上升。

2、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披露现状

如上文所说,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次数和金额正在快速增长,在进行关联交易过程中,伴随着信息披露的关键问题。根据分析上市公司在进行关联交易过程中所发布的信息披露公告,可以发现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类型、关联方关系、定价原则、行业分布以及信息披露形式等特点。总体上说,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都能按照规定对关联交易的信息进行披露,但其中多数公司仅限于一般披露,只对交易金额、关联方关系等基本信息进行披露, 而对定价原则、未结算金额等隐藏不予以披露。

(1)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类型的分析。现阶段,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主要类型是购销业务。在购销业务中,商品购销所占的比例是最高的,这类交易无论是次数还是金额,其比例都是最高的。2015年这一数据达到25%,是关联交易中的重要类型。另外,我国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充斥着大量的担保交易,已由2012年的27.5%上升到2015年的36.8%。尽管担保的增加并不会直接影响上市公司经营的利润,但大量的担保必然增大企业的财务风险,影响企业的健康经营。

(2)上市公司关联方关系的分析。从近几年数据来看,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披露基本上都能对关联关系有所展示,但是有极少数的公司并未将关联方关系进行披露。这一问题在2013年尤为严重,未将关联方关系披露的公司多达114家。而在披露的关联方关系的类型中,关于母公司、子公司以及与上市公司受同一母公司控制的其他企业的披露最多。这三者合计比例在2015年达到44%。与此同时,关于上市公司关键管理人员及其家庭成员以及投资者个人及其家庭成员等信息的披露数量少, 严重影响了信息披露的质量。

(3)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形式的分析。上市公司在进行信息披露时,一般采用年报和临时公告的方式, 以年报的形式对其进行信息披露比例很大且比较稳定。从2012—2015年,这一数据分别为88%、87%、88%、86%,这充分显示了年报在信息披露中的重要作用。

3、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现状分析

2015年8月29日发布首份信息披露研究报告———《中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案例研究与评估报告(2014年度)》正式出炉,基本内容包括2014年度的证券市场数据汇总和监管规则的惩罚措施、规则建设和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以及信息披露规制的行政处罚和自律的一般性意见和建议。2014年,证监会涉及信息披露方面开出的行政处罚单共24件,这其中,涉及到未披露或未及时披露、不准确披露重大关联交易而被处罚的7件。由此可见,关联交易仍然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年度报告是2014年证券市场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的主要载体;关联交易和重大担保信息披露仍然是违法或违规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信息披露中关于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并没有达到有关法规的要求,构成虚假陈述,这也成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主要表现。这些都反映了我国证券行业对于信息披露监管力度不断增强,同时对股票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非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现状

就目前来看,我国监管机构对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信息披露有明确要求,但对于非上市公司而言,由于其公司关于关联交易信息并没有被要求强制公开,因此很多非上市公司对于关联交易信息披露没有足够的重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完善的信息披露体系对于规范公司行为、加强部门监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完善的信息披露能够有效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把握行业运行的现状,维持整个社会经济的平稳运行。近年来,有关部门在对关联交易信息披露调查和监管的过程中发现,非上市公司在关联交易信息披露上的不足已经引发一系列的经济问题。非上市公司作为市场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健康发展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的整体运行。因此,完善非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体系, 健全非上市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的监管制度,已成为完善我国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制度的关键所在。

1、非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的特点

非上市公司由于其自身经营的特殊性使得在制定其关联交易信息披露体制时,必须充分考虑其差异性,制定适合其自身发展的体制。非上市公司经营上的特点主要包括:一是非上市公司规模一般较小,企业结构相对简单,承受成本的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相较于上市公司都普遍偏弱,对于较重的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压力更为抵触,对于信息披露的成本更加敏感。根据学者对于美国证券市场的实证研究,公司的规模影响其信息披露的意愿,大公司比小公司在进行关联交易时更愿意进行信息披露。二是对非上市公司进行投资的投资者往往具有偏好风险特征,其对市场信息的依赖程度低于一般的公众投资者,其投资信息的来源也往往不是来自于公司管理层的报告。因此,非上市公司有关关联交易的信披报告对于投资者的吸引力也相对较低。三是非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管理具备自律管理的特征。不同于证券交易所的规范化,非上市公司的交易往往是在组织相对自由、零散的市场,其管理机制一般来自于有关部门以及相关协会制定的政策法规,管理机构以及非上市公司自身往往都缺乏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的意愿。

总体而言,相对于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的义务相对较低,证交所式的管理模式无法完全适用于非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要求非上市公司像上市公司一样严格履行信息披露程序可能是无效地。过高的信息披露标准甚至会影响非上市公司投资市场的萎缩。同时,由于非上市公司的规模相对较小,其经营业绩以及公司发展受外部经济环境和内部管理能力的约束更加明显。在这种情况下,信息披露的的时效性显得尤为重要,这对于保护投资者利益、保证公司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非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的意义

(1)保障公司利益关系人的利益。一方面,非上市公司为了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有通过关联交易扩大经营规模、 提高运营效率的需求;另一方面,投资者对于非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而带来潜在收益很有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完善的信息披露体制以及完整的信息披露报告对于保证投资者投资效率和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非上市公司按照相关程序规范、完整编写的信息披露报告是投资者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和本次关联交易内容的直接途径。因此,有效地信息披露机制有利于树立投资者的信心,合理的判断投资标的的优劣,从而作出与产品真实价值的相符合的投资决定。

(2)保护公司自身的发展。完善的信息披露体制能够真实地反映公司经营的现状,信息披露报告也有助于加强监管机构和社会力量对公司经营的监督,及时发现公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使得非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处于有效地监控之下。关联交易由于自身的特征,在其运行的过程中往往伴随利益的冲突,公司可能会利用关联交易恶意或不公平地转让资产或义务,致使公司的债务偿还能力降低。此时,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对于保护公司的发展意义重大。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竞争压力的不断提高,公司之间并购、联合等关联交易活动日益增多,无论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都希望通过关联交易不断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现阶段我国还存在关联交易的披露程度相对较低,信息披露不完全、透明度较低等问题。因此,通过分析我国公司关联交易的披露现状,对完善规范披露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关联交易,披露,现状

参考文献

[1]徐建超: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4.

[2]黄溪、李薇:浅析关联方交易与信息披露问题——基于上海家化信息披露违规案[J].财政研究,2015(4).

关联交易开题报告 篇5

一、开题报告包括文献综述和选题报告两部分

(一) 文献综述(2500-3500字)

1、 本课题来源(国家级项目,部、委级项目,省、市、区级项目,学校级项目和自选项目等)及项目名称。

2、 本课题所研究领域的历史、现状和近期学术发展前沿等情况的分析。

3、 前人在本课题所研究领域内取得的主要成果。

(二) 选题报告(2500-3500字)

1、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及学术和应用价值,选题的主要依据和可行性。

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3、 本课题预期达到的结果。

4、 本课题拟在哪些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

5、 本课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工作方法,所需的实验条件和经费预算。

6、 本课题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二、论文工作计划包括文献选读、科研调查、开题报告、研究方法、实验阶段、理论分析、文字总结等各项工作阶段的进度计划。

三、本报告要求填写清晰、表述准确。

四、开题报告中文字的字体均用宋体五号字,参考文献的书写按照《北京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写作规范》要求执行。

五、开题报告会在学院范围内以答辩的方式公开进行,各硕士点要成立由3-5名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或具有博士学位、教师职称的成员组成的评议小组,对研究生的开题报告进行考核。考核成绩实行百分制,60分为合格。考核成绩由评议小组集体产生,组长需当场向研究生公布考核成绩和专家意见。考核成绩不及格的研究生,须在导师和学院同意的基础上提交“重新开题申请”,在开题结束后的1个月内由学院重新组织开题报告会,考核通过后方可开展后续论文撰写工作,仍未通过者不得申请硕士学位。

六、开题报告会结束后,本报告由学院留存,考核成绩报研究生部备案。

1.课题开题报告格式与开题报告的写法

2.解读开题报告格式与开题报告写作技巧

3.开题报告的格式与开题报告的写作技巧全文

4.关于课题开题的报告

5.教育开题报告

6.化学开题报告

7.油画专业开题报告

8.论文开题报告

9.大学课题开题报告

我国企业关联交易治理研究 篇6

关键词: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治理

一、我国企业关联交易的特点

第一,关联性。企业之间进行关联交易,二者必有关联关系。

第二,经济利益的不正当性。企业之间进行关联交易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不正当的经济利益。关联交易就是损人利己的交易,关联企业根据关联方的约定进行交易,通过虚假利润,虚假交易等手段损害中小投资者的正当利益。

第三,交易主体的矛盾性。进行关联交易的表明上是一些八竿子都打不着的公司,但实际上这些公司的控制方都是公司的股东或者管理层。还有一些甚至是空壳公司。真正进行交易方和企业公开披露的完全不一致。

第四,关联交易的非公允性。交易双方是在平等、自愿、有偿的条件下进行。但是关联交易常常处于不平等地位,因而对利益最大化的关联交易结果常常有利于其中一方。近几年来,银广夏,绿大地等上市公司被查处的案例为这个特征提供了大量证据。

二、我国企业关联交易治理的现状

关联交易现象发展至今近二十载,治理的情况如下:

从内部来说,第一,对于控股股东的关联交易治理力度不足。在企业中,一股独大的现象很常见,而这些控股股东主要都是考虑到自身的利益。审批制度依旧不够严密,股权组成的比例不够科学。而且公司的财务等要公开披露的相关信息披露不够及时,影响股民及时对企业进行了解,做出判断进行投资[7]。

第二,近年来股东大会的权利逐渐削弱,董事会的权利在加强。公司规章制度对于股东大会与职责规定不够明确,导致董事会处于主导地位。这导致董事像股东一样凡事从自身利益出发,这对公司长远发展危害巨大。

第三,每个企业虽然都设置了监事会,但是因为监事的构成人员都是公司员工代表或者是外聘的与公司利益无直接关系的人,导致公司的监事会无实权,机构形同虚设,并没有发挥其正当作用。上市公司的内部监管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第四,在关联交易中,利益直接受到损害是广大的中小股东。可见,如何保障中小股东的正当利益和行使其相应的权利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外部来说,

第一,人们总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政府政策不可能完美无缺,一段时间后企业总会有相应对策,可见政府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公共监管力度远远不够,而且上市公司的披露制度还有较大的欠缺。

第二,证券行业的自律性还不够强。证券行业自律包含了行业规章制度的约束和行业从业人员的自我约束。

第三,我国政府对社会的监督重视程度不够。公民是社会的主体,也是社会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公民行使这项权利的意识还不强,可见政府在鼓励广大人民群众行使并参与社会监督的宣传力度还远远不够。

三、我国关联交易治理的对策和建议

(一)我国企业关联交易的内部治理

1、控股股东关联交易治理

(1)强化控股股东的诚信义务。控股股东要站在有利于企业整体利益的角度进行关联交易,在兼顾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要注重其他股东的利益。

(2)完善关联交易审批制度。完善关联交易审批制度可以使交易信息公开,确保所有股东都能及时了解情况,防止非允关联交易的发生。此外,还能预防和过滤非公允交易。

(3)股权结构的优化。在许多上市公司都有一股独大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导致权利过于集中,常常容易一手遮天,进行非公允的关联方交易。但是一股独大也有一些优势,可以高效作出决策。为了避免一股独大现象,最好的方法就是进行增资扩股、转让国有股权、合资合作和出售资产等。

(4)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关联交易信息有效披露,对于进行关联交易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2、董事关联交易治理

为了有效遏制董事会权利的过度扩大。因此公司章程可以做出规定:

(1)董事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公司的规章制度行使职权,不得越权。

(2)董事不能因私废公,不能利用关联关系侵吞公司利润和财产。

(3)重申公司法对董事义务及董事自我交易规制的内容。

3、完善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

要想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监督机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在内部监督机制中,监事会是主导因素。要想充分发挥监事会作用,首先要增大职工在监事会中的比重。同时要赋予监事会更多职权,树立监事会的权威。

(2)建立外部监事制度。在现实中,监事会成员常常被大股东所控制,导致监事会常常形同虚设。因此可以参照独立董事的标准界定外部监事人选,执行监督职能。

(3)提高监事的综合素质。首先要建立监事任职的资格审查机制,提高监事的选拔门槛,提高监事的素质。还要增加培训力度,进行定期培训,不断提高监督水平。

(4)构建完善的监事责任制度。根据我国实情,监事常常怠于行使职权。因此要对监事的工作职责做出规定并严格执行。对于怠于职守的行为加大惩处力度。

4、保障中小股东权利,防止非公允关联交易

(1)保障中小股东参与上市公司的管理。根据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制定公司章程,符合条件的中小股东可以依法召开股东大会。股东大会明确规定中小股东的提案权,让中小股东参与公司的经营决策,平衡股东与其他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保护中小股东自身的利益。

(2)股东知情权。要让中小股东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并对公司的经营决策提出建议和质询,并进行监督。

(二)我国企业关联交易的外部治理

nlc202309050221

1、建立健全政府监管体制

(1)强化证监会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公共监管。证监会对证券市场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制定相应的措施,充分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力,解决上市公司非公允关联交易问题,维持证券市场的良好秩序。

(2)强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责任。都说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要增加上市公司财务等信息的透明度,让上市公司的相关信息暴露在阳光下。

2、加强行业自律

说到行业自律,指的当然就是证券行业本身的自我约束。众所周知,政府监管不可能尽善尽美,都存在一定不足,因为证券市场相当复杂,涉及范围广,专业性较强,所以必须要结合证券业协会等机构的自律,才能对市场进行有效监管。证券交易协会依据相关行业法律,对证券行业的相关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和检查。那么证券业要想加强行业自律,应做到以下几点:

(1)进一步完善对证券行业监管的法律制度,并依法办理相关事务。

(2)对证券业从业人员进行严格选拔,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定期对行业人员进行培训,不断强化人员的责任意识。

(3)对上市公司的相关信息进行及时、准确的披露

(4)对证券交易进行实时监控,对证券交易情况提出报告。

(5)对于违反证券交易规则的人员给予严厉处分。

3、重视社会的监督

任何活动的进行都离不开社会,社会监督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证券行业的主体是公民,证券行业的发展和公民的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充分利用公民和社会团体监督可以说是最为方便有效的方法。公民和社会团体可以根据政府提供的途径对证券市场进行有效监管。从而加强我国企业关联交易的外部治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传播遍及世界各地。舆论监督在证券市场健康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前些年,蓝田公司造假案件就是通过媒体爆出的。舆论监督不仅为政府监管创造良好的环境,而且能对政府监管者进行制约。舆论监督可谓无孔不入,依我之见可谓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之一。通过舆论监督,只需要一点蛛丝马迹,就能追本溯源,寻求真相,及时揭露从而众所周知。随着公民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和我国法治社会的不断进步,舆论监督在防范和打击我国企业非公允关联交易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19]。

参考文献:

[1]付立同.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存在的问题探析[J].商业经济,2013,No.41806:109-110.

[2]刘永.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治理研究[D].山东大学,2009

[3]高明.中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法律规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2.

[4]庞艳敏.基于新会计准则视角的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与盈余质量相关性的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1.

企业关联交易涉税风险防控 篇7

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一条所称关联方, 是指与企业有下列关联关系之一的企业、其他组织或者个人:直接或者间接地同为第三者控制;在利益上具有相关联的其他关系;在资金、经营、购销等方面存在直接或者间接的控制关系;关联方之间的交易行为即为关联交易

二、税收法规为什么着重调查关联交易

1. 关联交易不符合市场经济原则

关联交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广为存在, 但它与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却不相吻合。按市场经济原则, 一切企业之间的交易都应该在市场竞争的原则下进行, 而在关联交易中由于交易双方存在各种各样的关联关系, 有利益上的牵扯, 交易并不是在完全公开竞争的条件下进行的。关联交易客观上可能给企业带来或好或坏的影响。从有利的方面讲, 交易双方因存在关联关系, 可以节约大量商业谈判等方面的交易成本, 并可运用行政的力量保证商业合同的优先执行, 从而提高交易效率。从不利的方面讲, 由于关联交易方可以运用行政力量撮合交易的进行, 从而有可能使交易的价格、方式等在非竞争的条件下出现不公正情况, 形成对股东或部分股东权益的侵犯。全面规范关联方及关联交易的信息披露非常有必要。

2. 关联方交易, 容易造成国家税收损失

受利益的驱动, 在交易中难免存在不公平的内幕交易, 造成国家税收损失。在我国, 由于对关联交易的税收监管制度还不完善, 关联交易中出现了许多不公平关联交易的情况, 并借此恶意操纵利润, 给国家造成严重税收损失的后果。现有的法律法规对关联交易只重披露 (事实上, 这种披露也是不完整的) , 而对其交易的公允性不作评判, 也不予干预, 这使得滥用关联交易的情况不断发展, 妨碍了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加强对关联交易的税务监管, 对于保护我国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提高市场的运作效率、维护市场的繁荣与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关联交易的税收调查原则

目的:防止各地税务局将转让定价调查作为争夺税源的手段。原则: (1) 企业实际税负等于或低于境内关联方的, 不做调查。 (2) 企业实际税负高于境内关联方的, 按税负差补税, 关联方不退税。

四、关联交易涉税风险防控方法

1. 准确把握国家关联交易涉税法律法规

由于我国目前税务行政执法主体多元, 主要包括海关、财政、国税、地税等多个政府部门, 各部门之间在税务行政执法上常常重叠, 另外, 法律、法规、规章中赋予行政机关过多的自由裁量权, 纳税人即使具有较为充分的理由, 税务机关也可以利用“税法解释权归税务机关”轻易加以否定, 从而使纳税人的税务风险大大增加。同时, 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变革转型的突变发展时期,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税务法规变化过快, 朝令夕改, 税收政策的变化比较频繁、不够稳定, 加之信息传输渠道不畅通, 难以让纳税人及时准确掌握。如果企业不及时跟进调整自己的涉税业务, 在进行相关联交易时, 就很可能使自己的纳税行为由合法转变为不合法, 给企业带来税务风险。因此必须时刻紧盯国家相关税收法律法规政策, 根据政策的变化及时调整相关联交易的具体经济行为。

2. 提高企业办税人员自身的涉税专业素质

企业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 由于办税人员自身业务素质的限制, 对于涉及关联交易税法的全面认识与运用及对有关税收法规的精神把握不准, 虽然主观上没有偷税的愿望, 但在纳税行为上没有按照有关关联交易税收规定去操作, 或者在表面上、局部上符合规定, 而在实质上、整体上没有按照有关税收规定去操作造成事实上的偷税、逃税, 给企业带来税务风险。

3. 组合运用多种手段, 提高关联交易涉税管理水平

灵活运用税务评估报告、税收稽查报告等税务执法文书、关联交易综合评估、行业可比性分析和谈判, 以及情报交换等手段, 加强与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的紧密合作和与政府的沟通协调, 不断提升公司关联交易综合管理能力和水平。典型关联交易涉税案件分析, 实施跟踪管理。将关联交易和职能调研企业纳入转让定价管理案源库, 按照避税嫌疑大小和涉税风险程度进行立案调查、重点调研、日常监管三个等级的持续跟踪管理, 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针对关联交易实施专项评估, 确定专项评估对象, 实地核查承担的功能和风险, 对关联交易利润率与非关联交易、相同行业、潜在可比企业利润率水平进行比较分析。防止涉税风险的发生。

五、结论

试析集团公司关联交易 篇8

( 一) 关联交易的界定

财政部发布( 2006) 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称之为“关联交易”,“是指在关联方之间转移资源、劳务或义务的行为,而不论是否收取价款。”在《股票上市规则》中规定的关联交易是“ 集团公司的关联交易,是指集团公司或者其控股子集团公司与集团公司关联人之间发生的转移资源或者义务的事项。”两者之间无实质性差别。

( 二) 关联交易的分类

1.根据关联交易的发生时间、标的等将关联交易分为两类:( 1) 日常关联交易,主要是指购买原材料燃料和动力、销售产品、委托或受托销售等日常发生的关联交易;( 2) 非日常关联交易,是偶然发生的,主要指购买与出售资产( 如固定资产) 、对外投资( 含委托理财、委托贷款等) 等。区别化的原因是这两类交易本身存在重大的区别,日常关联交易的交易金额与时间相关,标的复杂,价格持续变化;非日常关联交易一般是偶然发生,交易金额比较明确,交易标的比较单一。

2.根据关联交易的性质、目的和交易条件等 ,可将关联交易分为公允关联交易和非公允关联交易( 或者称为正常的关联交易和非正常的关联交易) 。公允关联交易指关联方之间由于正常的生产经营需要而发生的、按公平合理的交易价格和交易条件进行的商品、劳务等交易活动,以及为发展正常生产经营所必需的资产重组和资本运作等。非公允关联交易是企业的关联方利用对企业的控制权或重大影响力,操纵交易价格偏离正常的市价,从而将企业的利益转至关联方或将关联方的利益灌输至企业。

二、集团公司关联交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集团公司关联交易现状分析

( 一) 关联交易定价混乱

对于集团公司的关联交易,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要求集团公司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交易时的定价政策和定价方法,却未对关联方交易中的定价具体作出规范。这就使集团公司有了可乘之机,虽然是披露了关联交易的定价方法,但是它却可以自主地选择有利于集团公司的定价政策,就比如说,采用上述的协议定价法,公司就可以随意地通过改变价格来操纵公司的利润。这也就使得《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对关联交易价格披露的要求失去了实际的意义。

( 二) 集团公司净转移并占用了大量的资金

控股股东和其他关联方通过购买债权、赠予资产、购买不良资产、资产置换等形式对集团公司进行重组,对集团公司当年的利润贡献大约也要占到二成左右。事实表明,当大量具有欺骗性、非公允的关联交易充斥市场,成为集团公司进行财务报表粉饰和大股东抽取集团公司资金的工具时,一方面会严重挑衅市场公平原则,侵犯中小股东与债权人的利益,削弱整个资本市场的基础;另一方面使质量低下、缺乏竞争能力的上市公司鱼目混珠,骗取优良资源的配置,并且此类公司股价处于高位而缺乏实质性要素支撑,易形成巨大泡沫,增加市场投资风险和投机性,加大市场的不安定性因素,进而危害证券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三、企业集团关联方交易带来的负面影响

( 一) 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1.影响关联方交易价格的合理性 。 关联方交易通常能在一般商业条款中使参与双方受益。一般商业条款是指那些不会比与非关联交易的一方受益更多或更少的商业条款。关联方在确定价格时可能有一定程度的弹性,而在非关联方之间的交易则没有这种弹性,非关联交易的价格是公平价格。集团公司内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交易主要是从企业集团整体利益出发,因而是为了使交易的一方受益而进行的。如果不存在关联方之间的关系,交易就不会发生。

2.影响费用支付的合理性。集团公司通过向子公司收取资金占用费、管理费等形式达到转移公司的利润,以提高母公司利润的目的。同时,集团公司通过向子公司以极低甚至无偿转让专利权使用费或特许权使用费的方式,提高子公司的经营能力和利润水平。这些费用成了关联公司之间调节利润、应付不同时期需要的储备库,使费用与利润的配比失去了意义。

3.影响收入水平的正确反映。收入水平是企业经营成果的总结,关联方交易的存在,通过调节成本、费用,利润成了被随意调节的对象。因而收入水平也就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企业的经营能力。

4.影响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企业集团通过利润转移 ,将国有利润转移到非国有企业,从而达到少数人谋利的目的。

( 二) 对国家税收的影响

在以避税为目的的关联交易中,国家减少了对所得税的征收。集团公司内部各成员企业通过关联方交易的转移价格,将收入转移到税负低的子公司。如甲公司通过对连续几年亏损的关联方乙公司的转移利润,可以达到少征、甚至不征转移部门利润的所得税。另外,商品低价位转让或无提供还可能减少流转税的征收。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渠道,国家税收收入的流失会削弱国家对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能力。

( 三) 对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影响

对投资人而言,关联企业利润转移,可使上市公司利润虚增、粉饰业绩,蒙骗了投资人,使投资人高估获利能力和经营状况,股价严重背离其价值将导致社会资源配置折效率,并会增加金融市场风险。从债权人的角度看,无论是对新企业还是上市公司的扶持,通过虚增利润提高信用度,最终都会损害债权人利益。

( 四) 对市场秩序的影响

公平与效率是市场健康发展和有效运行的基本原则和前提条件。然而,在大多数的关联方交易中,严重有悖于公平交易原则,市场交易处于不公平竞争中,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市场的 垄断 ,破坏市场 公平和效 率 ,扰乱市场 正常的交易秩序。

四、加强集团公司关联交易管理

( 一) 加强关联交易的定价监管

关联方关系的界定标准,在现有的关联方关系判断标准的基础上,应该再加入一个时间性的判断标准。即如果在交易发生时交易双方不存在“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关联方关系,但如在交易发生前的一定时间( 如半年) 内存在这种关联方关系,而后来关联方关系的解除又没有正当的理由,那么交易双方在交易发生时应视为存在关联方关系。这样关联方“非关联化”的问题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本着实质重于形式的认定原则,扩大关联方认定范围,进一步拓展关联交易的内涵和外延,以防止实质性关联交易对现有法规的规避。在运用现有的关联方关系判断关联方关系时,应当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应结合各项因素加以综合考虑,关键应关注双方关系的实质,而不应仅仅看到关系的外在形式,只要双方中一方能够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于另一方财务和经营政策的制定,或双方受同一方的控制或重大影响,使得其中一方难以按其独立意志全力追求和维护自身的独立经济利益,双方就是互为关联方。

( 二) 增加关联方交易信息披露的方式

目前,我国集团公司关联方交易信息披露的主要渠道是定期报告,包括季度报告、中期报告和年度报告。根据《证券法》、《公司法》 、《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的有关规定,在集团公司季度、中期、以及年度报告中应披露重大关联方交易事项,以防止集团公司利用关联方交易或虚假关联方交易侵害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也为防止某些大户利用虚假信息操纵股市,侵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起到了一定的防范作用。在完善关联方交易信息披露的同时,还应注意一些相关的方面,例如对广大中小投资者的教育,证券市场监管机制的健全、独立审计人员的公正鉴证和大力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等。

( 三) 提高关联方交易披露及时性

违规关联交易的会计制度治理 篇9

一、上市公司违规关联交易的现状

根据沪深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的上市公司情况统计, 2006年至2008年在《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颁布与实施期间, 上市公司被交易所公开谴责的事件中, 因关联方及其交易引起的谴责问题最为常见, 并占有较高的比例。这说明有部分上市公司基于利益驱动, 甘愿冒被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的风险, 利用关联交易进行违规操作。需要特别提示的是, 违规的交易类型主要包括关联方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 (22家上市公司) 、违规为关联方提供担保 (13家) 、故意隐瞒关联方关系 (2家) 、利用关联关系虚增利润 (1家) 、违规出售或转移资产 (2家) 。同时, 绝大多数上市公司进行违规关联交易时都采取不履行或违规使用相关决策程序 (如不经过股东大会的批准) ;部分上市公司故意错报违规资金占用金额或违规担保金额, 企图降低关注和不良影响;甚至当证监会和交易所就关联问题进行问讯时予以否认。此外, 值得关注的是, 几乎所有违规上市公司隐瞒其违规行为时都是通过拖延披露时间、故意遗漏重要信息的方式进行的。这种不规范的信息披露直接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由此造成的信息不对称对投资者特别是广大小股东的利益造成巨大威胁, 并会影响到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同时资料也表明, 2008年上市公司的违规关联交易明显减少, 说明随着监管的加强, 会计准则发挥了有效的作用。

二、会计准则的制约作用

《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对关联方及其交易披露的内容和具体要求进行了改进和完善, 做出更严格的规定, 既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又结合了当前中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实际状况, 加强了对上市公司关联方及其交易信息披露的规范和治理。

1. 规范日常关联交易事项的披露。

日常关联交易事项包括正常商品的购销、日常劳务等交易, 具有交易标的物复杂、发生频繁的特点。非日常交易是指重大资产收购与出售、关联担保等交易, 且具有发生次数较少、交易标的单一的特点。由于偶然的关联交易数额大且上市公司进行此类交易目的较为特殊, 因此信息使用者会关注此类交易, 但是这类交易对上市公司的影响相对短暂, 利益流向比较清晰。与之相反, 信息使用者往往对日常事项关注度不够。但日常交易发生频繁, 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是持续的、长远的、隐蔽的, 可能会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产生较大影响, 而违规交易隐藏在多项日常交易中难以被发现, 利益流向更是难以识别。原会计准则只要求上市公司在关联交易披露中从交易的金额和比例选一项披露即可, 上市公司往往会利用这一规定对敏感的关联交易进行不完全披露。修订后新准则取消了关联方交易金额或比例的披露选择, 企业必须同时披露交易金额和交易额占该类总交易额的比例。此项规定为信息使用者判断日常交易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提供了明确的信息, 提高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增加了关联交易披露的透明性、直接性, 降低了企业掩盖甚至篡改交易额的可能性。此项规定制约了上市公司日常交易的模糊披露。

2. 规范关联担保及关联方资金占用的披露。

针对违规关联担保及关联方资金占用问题, 会计准则扩充了交易要素的具体内容。为防范治理违规关联方资金占用, 36号准则在未结算项目中加入了必须披露未结算资金的条款、条件以及坏账准备金额的内容;在治理违规担保方面, 36号准则规定对上市公司有关提供或取得担保的信息进行强制披露。上述规定加强了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进行资金往来及担保的透明度, 贯彻了充分披露的原则, 对违规关联资金占用及担保的发生起到了很好的警示及治理作用。截止2009年7月31日, 被沪深证券交易所谴责的违规关联交易担保交易仅为两项, 未见资金占用违规交易。

3. 治理关联交易非关联化。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非关联化的行为, 是指通过谋划将实质上的关联方交易转换为形式上的非关联方交易, 借以规避相关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的约束, 隐瞒违规操作, 降低关注度。关联交易非关联化已成为近年上市公司违规关联交易的主要趋势。由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日益复杂, 会计信息使用者难以对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有完全的掌握, 而相关证券监管机构无法逐笔监管每一家上市公司股权变动, 因此关联交易非关联化具有极强的隐敝性。针对关联交易非关联化, 36号准则首先明确了关联方的定义, 将关联方的内涵扩展至“两方或多方同一共同控制、施加重大影响”, 外延拓展至“该企业或母公司的关键管理人员及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和“企业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间接控制、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其他企业”。关联方内涵和外延的扩大, 使上市公司关联方范围扩大, 制约了上市公司隐瞒关联关系。其次, 36号准则还明确了控制关系的披露层次。准则规定:“母公司不是该企业最终控制方的, 还应当披露最终控制方名称;母公司和最终控制方均不对外提供财务报表的, 还应当披露母公司之上与其最相近的对外提供财务报表的母公司名称”。从而制约了一些上市公司通过可间接控制或影响的上下两级以上的公司来完成各种牟利交易的行为。

三、关于完善会计准则的思考

36号准则扩充并完善了关联方披露的内容和要求, 并在上市公司规范关联交易治理违规行为的会计实践中发挥了制约作用, 但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规范的实践看, 36号准则还应进一步完善:

1. 定价政策披露的改进。

36号准则只要求上市公司对定价政策进行披露, 没有说明具体披露的详细程度, 这就导致了上市公司对定价政策的披露标准不一、披露程度不一。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只是披露关联交易遵循的是“市场价格”、“协议价格”、“评估价格”等类别, 没有说明对于这些定价类型和非关联方之间交易采用的价格有何区别, 更没有说明选择定价类型的理由。这种披露停留在原则化和表面化上, 所能传递的信息十分有限。披露的模糊性使信息使用者无法确定该关联方交易对公司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影响。因此, 36号准则应对披露定价政策做出进一步明确的规范, 根据不同的企业类型规定不同的价格披露标准;此外要明确各种定价方式, 并要求上市公司说明关联交易价格与非关联交易价格的区别, 并解释关联方交易定价的具体依据。

2. 关联方关系界定的范围。

36号准则对关联方关系的界定做了较大的补充和完善, 在空间上防范了关联交易非关联化。但也应从时间上给予足够防范。如关联公司在与上市公司形成关联方关系之前或上市公司与其解除关联关系之后的一段时间, 按会计准则规定, 它与上市公司之间并不是关联关系, 仅作为潜在关联方。但此时潜在关联方很可能对上市公司施加影响, 进行非公允的交易, 却不用在关联方交易里进行披露。这也是形成关联交易非关联化的一个手段。因此, 36号准则应规范“潜在关联方”的披露。从而更好地防范治理关联交易非关联化。

3. 关联方资金占用的披露。

关联交易财务策划案例分析 篇10

一、“相互购销”还是“委托加工”

例如, 某公司 (内资) 与其控股 (75%) 子公司 (子公司系外商投资企业) 生产同类产品, 2007年6月, 子公司缺原料700吨, 拟向母公司调拨, 按照税收政策, 该调拨行为系关联交易应税行为。如果不向母公司调拨原材料, 则子公司可以采用为母公司加工模式。以下是两种模式的税收成本比较:假定原材料单价为1.4万元/吨, 生产出产品490吨, 售价为3万元/吨;两公司的增值税税率为17%, 增值税税负率为5%, 税负率=实际缴纳的增值税÷销售收入, 委托加工加工费为0.7万元/吨;两公司所得税税率均为25%。按照该公司及子公司所在地标准, 水利基金=销售收入×0.1%, 印花税=销售收入×80%×0.03%。

(一) “相互购销”模式

即子公司向母公司调拨原材料再生产, 然后由子公司对外销售产品。则应缴税费为: (1) 增值税。原材料购销环节:母公司销售原材料, 销项税额=700吨×1.4万元/吨×17%=166.60万元;子公司购入原材料, 进项税额=166.60万元, 故合并增值税无影响。产品销售环节:子公司以调拨的原材料生产出产品对外销售, 因与母公司产品类同, 客户类同, 故不管采用何种方式, 对外销售额是相同的, 产品销售的销项税额相同。 (2) 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原材料购销环节:母公司的原材料系原价调拨, 无增值, 销项税额-进项税额=0, 故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0。产品销售环节:因子公司系外商投资企业, 故无需纳税。 (3) 水利基金及印花税。原材料购销环节:母公司原材料销售应纳税为:700×1.4×0.124%=1.2152万元。产品销售环节应纳税为:490×3×0.124%=1.8228万元。 (4) 所得税。上述行为系两种相互购销, 两公司所得税均为25%, 故两种模式的所得税无差异。因此, 第一种模式的总计纳税额为1.2152+1.8828=3.098万元。

(二) “委托加工”模式

即采取子公司为母公司加工模式, 母公司对外销售。则应缴税费为: (1) 增值税。加工环节:490吨×0.7万元/吨×17%=58.31万元, 子公司为销项税额, 母公司为进项税额。产品销售环节:母公司对外销售, 与“购销模式”的销项税额相同。 (2) 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加工环节:子公司系外商投资企业, 无需纳税。产品销售环节:490吨×3万元/吨×5% (税负率) × (7%+3%) =7.35万元 (母公司) 。 (3) 水利基金及印花税。加工环节:子公司应纳税为:490×0.7×0.124%=0.4253万元。产品销售环节:母公司应纳税为:490×3×0.124%=1.8228万元。 (4) 所得税。上述行为系两种相互购销, 两公司所得税均为25%, 故两种模式的所得税无差异。因此, 第二种模式的总计纳税额为7.35+0.4253+1.8228=9.5981万元。

结论:采用“相互购销”模式较为有利。以上两种模式在税负方面的差异主要在于“城市维护建设税与教育费附加”, 这两种税 (费) 的税基为应纳增值税额。而子公司因是外商投资企业享受征“城市维护建设税与教育费附加”。因此, 本次策划的关键是将增值额留在子公司, 即意味着由子公司来销售产品。故相互购销模式税负轻。

二、“关联购销”还是“租赁生产线”

例如, 某公司内资与其控股 (75%) 子公司 (子公司系外商投资企业) 生产同类产品, 两个公司生产地点在同一厂区内, 母公司拥有厂房、一条生产线及数台深加工设备, 子公司仅拥有一条生产线, 原来两个公司各自生产、共用仓库且各自以自己的品牌销售, 客户基本类同。为了统一品牌、便于存货管理, 两公司决定改变原有的产销模式, 新的产销模式有两种选择, 一是母公司向子公司租赁生产线, 二是子公司生产出的产品统一即时销售给母公司, 由母公司统一对外销售。以下是两种模式的税收成本比较:假定子公司销售收入9000万元/年;两公司的增值税税负率为5%;子公司生产线租赁费1000万元/吨;两公司所得税均为25%;营业税税率为5%。

(一) “租赁生产线”模式

即母公司向子公司租赁生产线。则应缴税费为: (1) 增值税。子公司系租赁设备缴纳营业税, 子公司缴纳的增值税额转移到母公司, 从合并报表角度分析, 无法采用哪种模式, 其缴纳的增值税总额相同。 (2) 营业税。子公司缴纳营业税=1000×5% (营业税税率) =50万元, 可作为母公司的成本, 可抵所得税25%, 即12.5万元, 故从合并报表角度分析, 增加了50万元-12.5万元=37.5万元税负。 (3) 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子公司系外商投资企业, 无需纳税。另外, 由于母公司租赁子公司的生产线进行生产, 故产品的增值额转移到母公司, 母公司要另外多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为:9000×5% (增值税税负率) ×10%=45万元。 (4) 水利基金及印花税。子公司多缴纳=1000×0.124%=1.24万元。总计纳税额为37.5+45+1.24=83.74万元。

(二) “关联购销”模式

即子公司生产出的产品统一即时销售给母公司, 由母公司统一对外销售。则应缴税费为: (1) 增值税。两公司关联销售产生增值税, 子公司为销项税额, 母公司为进项税额, 相互抵销。增值税总额无影响。 (2) 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子公司系外商投资企业, 无需纳税。因子公司销售给母公司定价为市价, 故无增值额转移到母公司。 (3) 水利基金及印花税。增加子公司关联销售产生的水利基金及印花税为:9000×0.124%=11.16万元。总计纳税额为11.16万元。

结论:采用关联购销模式更为有利。以上两种模式在“营业税、所得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与教育费附加”方面差异较大, 如采用租赁模式, 不但增加了一笔营业税37.5万元 (扣除所得税后) , 另外, 由于增值额在母公司, 还多纳以增值税为税基的“城市维护建设税与教育费附加”。

参考文献

李远扬:关联交易没准是“炸弹” 篇11

“签字就要承担法律责任,不因董事长签字,其他董事就可以签、必须签。”江苏泰和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同时担任弘业股份(600128)、宝通科技(300031)独董的李远扬对《董事会》记者说,尤其是议案涉及关联交易,独董一定要慎重决策,没准它就是“炸弹”。

履职风险显而易见

长期以来,中国上市公司独董群体屡遭外界议论:签签字,轻轻松松每年拿几万、几十万的津贴,没什么风险。但事实并非如此,例如,一些独董被罚金额超出所在公司的独董津贴。身为律师的李远扬,深知独董的履职风险。

2001年,郑百文独董陆家豪被罚款10万元,成为首个遭证监会罚款的独董。2004年4月至2014年5月,证监会共处罚独董212人。其中,2013年绿大地的3位独董各被罚款30万元:超过该公司提供的独董津贴。此外,不少独董遭到上交所、深交所公开谴责,包括2004年辞去新疆屯河独董职位的魏杰。

一般而言,独董被处罚是因为所在上市公司有违规之举,往往是主要负责人带头,独董跟着遭殃。例如2015年6月,以上海家化时任董事长葛文耀为首的高管被证监会处罚,其中葛文耀遭罚15万元,3位独董各被罚3万元。

“董事长,按法律规定只是召集人。实践中,中国很多企业是董事长一个人说了算,董事的地位比高管地位差。我以前为一些外资企业提供法律服务时,感到他们董事的地位都是平等的,比如签字,不会说因为董事长签字了,其他董事就会跟着签、必须签,董事有非常强的履职责任意识。但中国很多企业,如果董事长签字了,其他董事即使有不同意见,大多数也会跟着签字。如果独董未经过审慎判断,随意跟着签字,就可能带来风险。”李远扬对《董事会》记者表示,“随着证监会的处罚力度加大,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我们独董也会把一些被处罚的案例告知上市公司,提醒他们注意、规范运作。从某种意义上讲,证监会处罚的案例越多,越有利于独董减少履职风险。”

信息不对称带来履职风险。有独董就曾喊冤,自己职业生涯中最悲催的一次是,被证交所通报批评,但涉及的事情独董事先一无所知。李远扬表示:“独董都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公司向独董事披露的信息存在水分的情况下,独董如何通过自己的专业判断发现问题。独董毕竟和公司沟通交流的时间有限。”怎么应对?他的办法是多和公司高管交流,尽可能多地了解公司。

履职风险也与独董能否投入足够的精力有关。“我现在虽然只担任两家上市公司的独董,但也常感精力不够。上市公司一般提交董事会审议的议案,时间要求都会比较紧,特别是每年审议年报的董事会,由于内容多,加上审计报告出具的时间常常都比较晚,熬夜看董事会议案是常有的事。”

关联交易,慎之又慎

上海家化与沪江日化在2009年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构成关联关系,上海家化在2009年至2012年的年报中未披露与沪江日化构成关联方及关联交易情况,公司董事长、独董等因此遭罚。2015年8月,创兴资源时任董事长为首的高管被证监会处罚,3名独董分别被罚款5万元,涉及关联交易不公允。在李远扬看来,独董的履职风险主要体现在关联交易、关联方占用资金等方面,“董事会议案涉及关联交易的,独董一定要慎重,没准它就是‘炸弹’。企业在关联交易等方面造假,独董如果真的尽职,是有可能发现蛛丝马迹的”。

“作为常年为上市公司提供法律服务的律师,可能比一般独董对法律后果更为敏感,如果发现某项议案确实会对中小股东利益造成损害,我肯定会提出不同意见”。李远扬坦言,这其实也是自我保护。他举例说,有一次上市公司拟审议一项关联交易议案,自己觉得不妥,公司内部人对该项关联交易是否公允也说不清楚。最终,该议案没有上会表决。

不少被证监会处罚的独董向证监会进行了陈述和申辩,因为缺乏证据,未被采纳。一个相对普遍的尴尬是:独董往往缺乏证据证明自己忠实、勤勉履职了,从而可以免受处罚。关于控制独董履职风险,李远扬建议:“比如关联交易,设立独董审议的保留工作底稿的制度,就会减小风险。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公司可能并不重视。假如有制度,就名正言顺。”

同时,他建议对关联交易本身定规矩,“需严格控制关联人将收益率低的资产卖给上市公司套现。比如可以规定,如果上市公司拟向关联人收购的资产净资产收益率低于上市公司自身资产收益率的,应禁止交易;如果上市公司向关联人收购的资产出现大幅贬值的,应要求关联人以现金予以补足或者回购”。

坚持原则、讲究方法

无论何时,都得按规则办事。李远扬认为,面对可能的风险因素,独董要做的是如何妥善处理,“不踩雷”。

他举例说:“有上市公司想把提交股东大会审议的议案在股东大会审议时修改一下,问我能不能改?我说,不能改,只能由大股东提交一个临时提案,在股东大会审议表决时,大股东可以否决董事会提供股东大会审议的议案,同时赞成其提交的临时提案。但这样做会产生如下问题:第一,董事会提交股东大会审议的议案遭大股东否决,会给市场带来负面影响;第二,大股东提出临时提案需要提前十天通知上市公司,提出临时提案的时间是否能够满足要求。”

坚持原则,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如果认为议案有问题,李远扬会事先跟公司相关方如董秘、董事长沟通。例如某上市公司曾计划收购一亏损关联企业的股权,李远扬跟高管直言此事对上市公司一点好处都没有,对方称这是大股东的意图。“一些上市公司董事长愿意站在上市公司角度去考虑议案,但大股东有时只考虑自身利益而忽略中小股东的利益,就会产生冲突。这时独董独立发表意见的价值就凸显出来了。”

分歧较大的时候怎么办?李远扬称:“有时我会直接说,这个事情如果我的意见你们不听的话,那我可能会发表反对或者弃权意见。我一般不会在董事会上投反对票,那样可能比较难看,还是多提前沟通。”偶尔也遇到让上市公司董事长尴尬的场面。“有一次某上市公司审议一项议案,我提出认为应该怎么改,如果不改,我就反对,至少弃权,肯定不会同意。不行的话你们可以把我的独董免掉。我说,聘请我们做独董,还是要发挥点作用的,肯定不能只是签签字。”

盈余管理的方式探讨——关联交易 篇12

对盈余管理的概念会计学界尚未一致:

一是美国会计学家斯考特认为, 盈余管理是指“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 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另一是美国会计学家凯瑟琳·雪珀认为, 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 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

综上, 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GAAP (或会计准则) 的基础上, 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 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盈余管理限定在对外报告领域。

2 盈余管理的方法

盈余管理主要是一项会计行为, 但其手段并不只局限于会计方法。归纳起来, 有以下几种:

灵活运用会计政策, 利用会计政策的变更。会计政策的变更是最常见也是最原始的盈余管理方法。财务分析师在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时, 即注重表内揭示.同时也会根据表外披露及其他竞争性信息来源对企业已公布的会计数据进行调整, 再作决策之用。一般的说, 由于企业及其所面临的经济环境各不相同, 对有些业务的处理, 会计准则给了企业管理者一定的变通机会 (如对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 。再加上我国的会计准则并未给企业政策的“再选择”设定太高的“门槛”, 能让企业获取额外的收益。这种高收益、低成本的机制驱使企业随意变更会计政策。

利用应计项目的管理。现行会计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理论, 虽然较好地解决收入与费用的配比问题, 但产生了很多待摊项目和应计项目, 企业可以通过提前确认收入和递延确认费用来调增利润, 相反亦然。随着现代企业经营环境不确定性的增加, 应计项目的确认将具有更大的弹性, 从而给盈余管理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利用对交易事项时点的确认。操纵经营循环中确认收人和费用的时点。如收人确认的提前和推后, 费用分摊标准和分摊方法的选择.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界限的模糊等等。企业可以通过提前确认营业收入, 推迟确认本期费用来提高当期盈余;反之推迟确认收入, 提前确认费用以降低当期盈余。通过改变交易时间和创造交易来操纵利润, 是一种非会计的盈余管理方法。

利用关联交易。由于关联交易是在关联方之间进行的交易, 这就使得关联交易可能不采取正常交易基础上的市场公允价格。而是以低于或高于市价的价格成交, 进行价格转移。这样.关联交易就导致了不同形式的利益转移, 成为利润管理的重要手段, 以达到提高或减少企业收入的目的。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是国有企业改制而来, 或是将企业的一部分抽出来加以改制, 因此, 上市公司与其母公司或子公司有着唇齿相依、千丝万缕的关系, 再加上资源的稀缺, 很多上市公司利用关联方交易来调节利润。

利用资产重组, 以达到美化报表的目的。企业为了“美化”当期的业绩, 可能进行一些有盈余的一次性业务。一次性冲销就是在会计政策允许的范围内, 尽可能把损失和费用在本期予以确认, 以求在后续年度内实现较高的会计利润。如我国证券法规定, 公司连续三年亏损将暂停或停止其上市资格, 上市公司可在会计法规和政策允许的情况下采取在某年作巨额冲销, 然后在后续年度连续盈利的盈余管理策略。

虚构交易或虚增资产。如在年度末虚构未发生的销售、退货交易, 利用资产评估虚增资产等。

调控生产经营活动。通过调控生产经营活动的手段而实施的盈余管理.比利用会计准则的灵活性更有效、更隐蔽, 也更不容易引起人们的怀疑。如企业想多报当期利润, 可通过增加生产量来调节库存量, 导致固定费用在单位产品上分摊额减少:降低应收账款的信用标准从而增加赊销:推迟处理坏账和固定资产清理业务等。

购买或出售资产和业务。在需要调节利润的时候, 企业可能会出售一部分资产或业务:也可能通过并购企业来实施利润管理。

3 关联交易的定义和类型

3.1 关联交易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是指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与关联人发生的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事项。因此, 为了理解什么是关联交易, 我们应当首先界定清楚该定义中“关联人” (或称关联方) 的含义,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法人, 为上市公司的关联法人: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母公司;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主要投资者个人 (不包括法人投资者) ;关键管理人员;主要投资者个人和关键管理人员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

3.2 关联交易的形式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是指, 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与关联人之间发生的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事项。常见的关联交易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事项) :

(1) 资产交易。

资产交易既包括个别实物资产 (如具体的设备) 买卖、股权及期权的买卖, 也包括整个企业之间的购并。这类交易是关联交易最突出的类型。因为它涉及的金额多, 时间长, 业务复杂而且牵连的对象很多。

(2) 实物资产的买卖。

这一类交易在关联方之间发生频繁, 对利润影响最大。购买或销售商品是关联方交易最常见的交易事项。例如, 企业集团成员之间相互购买或销售商品, 从而形成关联方交易。这种交易由于将市场交易转变为公司集团的内部交易, 可以节约交易成本, 减少交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确保供给和需求, 并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标准化。此外, 通过公司集团内部适当的交易安排, 有利于实现公司集团利润的最大化, 提高其整体的市场竞争能力。这种交易产生的问题是, 可能为公司调节利润提供了一种良好的途径。披露这种关联方交易, 有利于中小股东、债权人等报表使用者了解这种交易的性质、类型、金额等信息, 判断这种交易的价值取向, 为报表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提供了非常有用的信息。

(3) 股权转让。

有与关联方之间股权转让的收益占利润总额的一半, 而该公司本年的营业收益为负时, 可利用股权转让调整会计利润。

(4) 公司的转让。

出售亏损子公司, 购买盈利公司是公司转让的主题。出售亏损公司一般是上市公司把全资子公司出售给母公司, 这样做对损益表有两个好处, 一是可以在合并报表中把亏损公司剔除, 一是该笔交易本身也会带来盈利。

(5) 其他无形资产之间的买卖。

购买或销售商品以外的其他资产, 也是关联交易的主要形式。比如, 母公司销售给其子公司的设备或建筑物等。关联方之间相互提供或接受劳务, 也是关联交易的主要形式。例如:甲企业是乙企业的联营企业, 甲企业专门从事设备维修服务, 乙企业的所有设备均由甲企业负责维修, 乙企业每年支付设备维修费用20万元。作为企业外部的报表使用者来说, 需要了解这种提供或接受劳务的定价标准, 以及关联方之间是否在正常的交易情况下进行。在附注中披露这类关联交易的有关情况, 为报表使用者分析集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供了依据。

(6) 资金融通。

关联方的资金融通是双向的, 如有上市公司向关联方提供资金, 也有关联方向上市公司提供资金, 不过前者占主要比例。提供资金包括以现金或实物形式提供的贷款或股权投资。例如:母公司利用集团内部的金融机构向子公司提供贷款, 母公司向子公司投入资金、购入股份等等。

(7) 接受及提供担保。

上市公司和控股股东、大股东及其控制的子公司、附属企业之间互相担保事项在上市公司中十分普遍, 从整体上看, 上市公司向关联方提供担保比接受担保的金额要大得多。

担保有很多形式, 以贷款担保为例, 某企业生产经营中需要资金, 往往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贷款, 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保证所贷资金的安全, 需要企业在贷款时由第三方提供担保。担保是有风险的, 一旦被担保企业没有按期履行还款协议, 则担保企业就成了还款的责任人。关联企业之间相互提供担保, 能有效解决企业的资金问题, 有利于经营活动的有效开展, 但也形成了或有负债, 增加了担保企业的财务风险, 有可能因此而引发经济纠纷。因此, 在附注中披露关联方相互之间担保的相关信息, 对于分析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是非常有用的。

综上, 在认识了各种形式的关联交易之后, 我们应结合财务报表总体资料分析关联交易的公允性, 以做出正确的判断。

摘要: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引入公允价值, 扩大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而现实中一个重要的盈余管理的形式是关联交易。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具有明显的非公允性, 而且上市公司非公允关联交易的种类和形式多样。

关键词:盈余管理,财务报告,关联交易

参考文献

[1]尹爱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问题的成因与治理[J].经营与管理, 2010, (5) .

[2]唐建琼.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存在的问题与治理[J].企业经济, 2010.

[3]陈慧敏论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问题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 2010, (19) .

上一篇:无线城市建设下一篇:护林防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