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的心理(精选11篇)
妊娠期糖尿病的心理 篇1
妊娠可诱发一种伴有生长激素、孕酮、胎盘催乳素及皮质醇水平升高的胰岛素抵抗状态, 从而导致孕妇葡萄糖代谢能力的改变, 出现妊娠期糖尿病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 , 占妊娠合并糖尿病的90%以上[1]。按照2010年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组 (IADPSG) 推荐的妊娠期高血糖诊断策略规定[2]:妊娠期糖尿病指妊娠前无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 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生或出现的糖耐量异常, 发生率为1%~5%。GDM多可在产后恢复, 仍有31.3%病例于产后5~10年转为糖尿病[3]。GDM可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羊水过多、巨大胎儿, 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和剖宫产率均高于糖代谢正常的孕妇, 随着妊娠的进展, 母体代谢水平的变化, 血糖不易控制, 严重损害母亲健康, 甚至危及围生儿生命[4]。因此, 积极采取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 使GDM孕妇平安度过围生期, 保障母子平安已成为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在对GDM孕妇做好常规和基础护理的基础上, 给予心理干预, 通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强自我监护及情绪疏导、加强家庭成员特别是丈夫的心理支持, 在稳定孕妇情绪、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方面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1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妇产科收治的产前检查或住院待产期间确诊的300例GDM孕妇。其中, 经产妇107例, 初产妇193例, 年龄20~42岁, 平均 (29.1±3.6) 岁, 孕周36~41周, 自然分娩169例, 剖宫产131例。GDM、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产褥感染、新生儿窒息等各种并发症诊断标准参照第8版《妇产科学》和《儿科学》教材。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150例, 两组孕妇年龄、产次、孕周、分娩方式、病情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GDM的诊断标准参照国际糖尿病妊娠研究组及我国妊娠合并糖尿病协作组的标准, 诊断只需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即可: (1) 两次或两次以上空腹血糖≥5.8 mmo L/L (105 mg/dl) ; (2) 口服糖耐量试验结果两次异常:空腹及服糖后1、2 h分别为5.1、10.0、8.5 mmol/L, 任何一点血糖值达到或超过上述标准。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妊娠期常规、基础及专科护理, 具体包括:健康宣教, 产前、产程中、产后的常规护理, 饮食指导, 运动指导, 出院指导等。观察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提高治疗依从性及提供心理护理的前提, 也是心理护理取得实效的关键[5]。接待高危产妇时要热情亲切, 在问诊时要详细询问, 体格检查时要详细认真。对于要做的辅助检查, 要向患者讲明此检查的意义和过程, 护理人员要对检查结果做合适的解释。为患者设身处地的着想, 主动接触孕妇, 了解其心理感觉和状况, 向孕妇介绍主治医生和科室情况以及医院的有关制度;鼓励孕妇讲出自己的焦虑, 耐心听取孕妇诉说, 细心解答孕妇提出的问题, 经常给予鼓励和支持, 以热情的服务态度, 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授GDM知识, 通过实例讲解、分析、讨论观看录像、幻灯片等形式, 向患者介绍胰岛素的药理作用, 使用胰岛素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项, 使孕产妇消除顾虑, 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GDM知识, 说明良好的情绪对控制血糖的意义和作用, 帮助孕妇树立自信和勇气。患者对胰岛素的使用存在着误解, 如:怕成瘾、担心影响胎儿等。同时护士应加强学习, 提高专业素质, 以便及时发现患者现存或潜伏的健康问题, 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 加强自我监护及情绪疏导。由于高危孕妇存在多虑等情绪, 除了护理人员对其护理外, 还有加强家庭自我的监护指导。护理人员要教会患者的爱人听胎心、记录胎动次数等。同时护士应针对不同孕妇进行相应的心理引导, 针对孕妇的心理状态, 认真分析, 耐心解释, 提高孕妇对糖尿病的认识, 减轻心理压力, 保持情绪稳定, 可以通过用国内外认知行为疗法, 同时教会患者冥想放松法、阅读疗法、音乐疗法, 使患者表达出潜意识中的内容, 并对自己内在情感进行体验, 并作出反思和修正, 改善其不良心境, 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在治疗中应时刻提醒孕妇自己对生活充满热情, 使身心保持最佳状态。 (3) 加强家庭成员特别是丈夫的心理支持。家庭是产妇的精神支柱, 家属及丈夫要用理解怜惜的心态对待爱人的心理变化, 在精神上共同分担爱人的烦恼, 生活上细心照顾, 减少负性生活事件的刺激。特别在做检查时, 要主动陪同, 记住医生的嘱咐和指导, 参与护理人员对孕妇的心理指导, 使她感觉到自己的丈夫及家属很支持很理解她, 这样可以增强患者的信心和毅力, 有助于消除患者不必要的焦虑, 提高对高危因素的纠正效果。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入院时医护人员向两组患者发放相关知识调查表, 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 (SAS) 、抑郁自评量表 (SDS) 评分及两组GDM孕产妇母婴并发症情况, 同时抽取静脉血进行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GDM相关代谢指标测定。SAS、SDS均采用4级评分:“1”表示没有或很少时间有;“2”表示有时有;“3”表示大部分时间有;“4”表示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将20个项目的各个得分相加, 即得粗分;用粗分乘以1.25以后取整数部分, 就得到标准分。按中国常模结果, SAS的标准分50分为焦虑症状分界值, SDS标准分53分为抑郁症状分界值。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SAS、SDS评分及糖代谢指标
两组GDM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见表1, 干预前后代谢指标变化见表2。入院时进行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及代谢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及代谢指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给予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及代谢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母婴并发症分析
观察组GDM孕产妇母婴总并发症发生率和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分
*与自身干预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 P<0.05
*与自身干预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 P<0.05
3 讨论
妊娠期母体内分泌系统发生重大变化, 多种具有抗胰岛素作用的激素分泌量增多, 使周围组织对胰岛素反应的敏感性下降, 发生GDM[6]。GDM增加了孕妇的焦虑和不安, 而烦躁、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可以使体内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应激性激素分泌增加, 进一步引起血糖升高, 从而加重病情, 造成恶性循环。这一身心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不仅与各种生物因素有关, 还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7]。由于特殊的发病群, 负面心理的影响不仅关系到孕妇自身的疾病转归, 而且不良情绪亦会对胎儿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本研究发现, 随访期间, 基础护理前后比较发现, 护理后两组孕妇的SDS、SAS4项评分及代谢指标均优于同组孕妇护理前评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基础护理在GDM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措施;两组间相比, 干预后观察组孕妇的4项评分及代谢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可以认为, 医护人员通过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 提倡心身自护, 进行适当的情绪疏导, 积极让家庭参与等一系列心理干预措施, 使患者的焦虑和抑郁两大主要不良心理得到了充分缓解, 使患者情绪稳定, 精神放松, 提高了患者对此病的认识, 从而有效的实施饮食控制, 并配合医生进行精确的胰岛素治疗, 更好地控制血糖, 控制GDM的发展及转归。
GDM引起微血管病变, 毛细血管壁的基底膜增厚, 管腔变窄, 组织供血不足, 同时全身小动脉痉挛使血压升高;肾脏血管改变使肾缺血, 渗透性增加而出现蛋白尿, 微血管病变促进了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 从而增加糖尿病孕妇难产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8]。因此, 为降低GDM造成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泌尿系感染、早产儿、巨大儿、胎儿窘迫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本文通过对GDM孕妇采取一系列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 发现两组间不同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提示对于GDM孕妇进行综合性的心理干预在该类患者临床治疗上有特殊价值,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极其重要。由此可见, 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可以明显降低围生期母婴并发症, 改善妊娠结局。
总之, 早期对GDM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提供综合性的心理干预, 有助于患者消除焦虑和担忧, 是避免其产生抑郁、焦虑等不稳定心理的重要方法, 可有效改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相关代谢指标, 利于病情的控制, 使其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 降低围生期母婴并发症, 帮助GDM孕妇顺利度过孕产期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谢幸, 苟文丽, 林仲秋, 等.妇产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179-182.
[2]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Diabetes and Pregnancy Study Groups Consensus Panel, Metzger B E, Gabbe S G, et al.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diabetes and pregnancy study groups recommendations on the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hyperglycemia in pregnancy[J].Diabetes Care, 2010, 33 (3) :676-682.
[3]Colberg S R, Castorino K, Jovanovi?L.Prescribing physical activity to prevent and manage gestational diabetes[J].World J Diabetes, 2013, 4 (6) :256-262.
[4]Sugiyama T, Nagao K, Metoki H, et al.Pregnancy outcomes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according to pre-gestational BMI in a retrospective multi-institutional study in Japan[J].Endocr J, 2014, 18 (1) :551.
[5]骆翠琼, 骆翠枝, 莫才英.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心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 (32) :77-78.
[6]莫乐荣, 林海银.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干预[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9, 6 (17) :1576-1578.
[7]王壮生, 王立刚, 宋修丽, 等.盐酸舍曲林片对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及糖代谢水平的影响[J].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0, 33 (6) :448-449.
[8]赵先兰, 袁瑞珍, 孙亚兰, 等.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儿的影响[J].郑州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0, 45 (2) :330-332.
妊娠期糖尿病的心理 篇2
一、心理护理
糖尿病孕妇除了承受疾病本身带来的痛苦外,还要担心胎儿安危,所以心理压力较正常孕妇大。妊娠糖尿病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症发生率达25%,尤其焦虑症和焦虑水平均高于正常孕妇。通过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告知孕妇在妊娠期严格控制血糖,加强监测,使母儿预后较好,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以有利于胎儿正常发育。临产后孕妇情绪波动大,紧张、疼痛、兴奋均可引起血糖大幅波动,故产程中更应该严密监测血糖变化,给予耐心细致的解释,消除各种顾虑,使其有安全感,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二、药物治疗护理
胰岛素是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唯一的治疗药物。因为它不透过胎盘,对母婴均安全。通过教育、指导使孕妇及家庭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及应用胰岛素的重要性,掌握剂量、注射部位,每日有序更换,观察注射部位有无硬化。讲解注射后有无头晕、无力、饥饿、脉快等低血糖反应,若出现这种情况,应即进食含糖食物,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
三、专科护理
孕期护理孕妇高血糖本身可降低胎盘对胎儿血氧供给,并且胎儿高血糖及高胰岛素血糖使机体耗氧量增多,导致胎儿宫内缺氧,严重时发生胎儿死于宫内。在孕期应加强母儿监护,严格检测尿糖、血糖变化。准确核对孕周,教会孕妇自测胎动,若胎动频繁或减少,应立即就医。孕妇应进行超声检查、胎心监护,了解胎儿宫内发育情况。产时护理孕妇临产后情绪紧张及疼痛均可引起血糖变化,临产后应设专人护理,严格观察神志状况、呼吸变化及呼气有无酮味,血压、心率变化及胎心、宫缩、宫口等产程进展情况。妊娠合并糖尿病若胎儿发育正常,无产科指征,应尽量阴道分娩,减少手术产,且尽量缩短产程。因疾病本身不是剖宫产手术指征,但大部分胎儿偏大,常伴宫缩乏力,故剖宫产率较高。
四、产后护理
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发生率随之增高,故应积极预防产后出血,使用缩宫素促进子宫收缩,宣教并指导母乳喂养,向家属及产妇解释新生儿的吸吮有利于子宫收缩。预防感染,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皮肤清洁。
五、新生儿护理
所有新生儿不论孕周及体质量,均按早产儿护理,加强保温,生后即喂葡萄糖水,密切观察新生儿有无低血糖症状(呈安静昏睡、不易激怒状态)。若口服葡萄糖低血糖未能纠正,应静滴葡萄糖,并检测血糖变化。因新生儿出生后体内大量红细胞破坏,胆红素产生增加,容易发生高胆红素血症,表现为生理性黄疸出现早,黄疸重及消退时间延长,故应常规检查。
六、健康教育
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观察 篇3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血糖;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36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439-01
妊娠期糖尿病(GDM)指妊娠期首次发生或发现的糖代谢异常,占糖尿病孕妇的80%-90%,其发病率为1%-14%[2]。我国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为1.31%-3.75%。GDM对母婴危害较大,易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增加新生儿窒息、高胆红素血症、巨大儿等。患者心理受到不同程度冲击,加重心理负担。因而妊娠期糖尿病一经确诊即对孕妇和家属进行卫生宣教,并遵医嘱定期检查,积极配合医生做好各项检查和治疗。
1 对孕妇的影响
糖尿病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为正常孕妇的3-5倍,羊水过多发病率高达8%-30%,糖尿病造成白细胞多种功能障碍,易并发感染,以泌尿感染最常见,易致胰岛素抵抗,迅速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还易致流产、早产、死胎。
2 妊娠期护理
2.1 心理、饮食及生活护理指导 焦急的情绪会引起应激激素(胰高糖素、肾上腺素等)大量分泌,使血糖升高,加重病情[5]。通过调整心态,积极配合诊治,使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达到良好的妊娠结局。饮食疗法是GDM治疗的重要手段,理想的饮食应该既能提供维持妊娠的热量和营养又不引起餐后血糖过高。嘱产妇多休息,左侧卧位,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定量,以达到正常血糖水平忌糖制饮食,适当补充钙剂,给予相应的胰岛素。体育锻炼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糖。
2.2 自我监测血糖、肾功能、血浆电解质 妊娠期糖尿病血糖的监测是非常重要的。糖尿病孕妇极易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者可发生胎盘早剥及脑出血。妊娠早期应定期监测血压,每周检查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学会应用尿糖试纸粗略估计血糖。对糖尿病孕妇必须监测肾脏功能,每次都应查尿常规、尿蛋白定量、尿酸及内生肌酐清除率。还要注意对K+、Na+、Cl-、Mg2+及Ca2+的测定。糖尿病孕妇血清Mg2+明显低于正常孕妇,低镁与高血糖引起渗透性利尿失镁及尿糖增多抑制Mg2+在肾小球的重吸收,[2]对低镁者适量的补镁不仅能改善糖尿病预后,又能减少胰岛素的用量,按低钙程度给予适量补充,有利于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2.3 孕期母儿监护 对具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及时做糖筛查试验,早诊断、早治疗,动态监测血糖,血糖控制不理想时查尿酮体。必要时进行肾功能、眼底检查和血脂等测定。教会孕妇会自数胎动的方法,每天早中晚固定时间各数1次,将3次胎动数相加乘以4就是12次的胎动数,若12次胎动数小于10次或逐日下降50%而不能恢复者,提示胎儿宫内窘迫,及时就诊,以便及时发现胎儿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2.4 正确应用胰岛素 对饮食治疗不能控制的糖尿病,胰岛素是主要的治疗药物。胰岛素不会对孕妇内源性胰岛素的分泌造成远期影响,是妊娠期的安全降糖药。胰岛素的用量从小剂量开始应用,餐前半小时肌内注射,酌情调整用量,使血糖空腹<5.8mmol/L餐后2h<6.7mmol/L随时监测血糖,使血糖不低于5.16mmol/L。产后24小时胰岛素减至原用量的1/2,之后根据血糖情况调整。用药期间若孕妇出现冷汗、心悸等低血糖症状,立即口服葡萄糖注射液并汇报。
3 分娩期
3.1 分娩期子宫肌肉收缩活动消耗大量糖原,产妇进食减少,血糖波动大难以控制,容易发生低血糖或酮症酸中毒。患者产后均建立静脉通道,以便适时给予补液。每4h监测血糖、尿糖和尿酮体,保持血糖不低于5.6mmol/L,以免发生新生儿低血糖。
3.2 GDM患者因糖利用不足能量不够,常有产程进展缓慢或子宫收缩不良致产后出血,[6]待产过程中密切观察产程进展,注意子宫收缩强度,宫口开大情况,避免产程延长。产程中胎心监护仪持续监测胎心率变化,注意羊水性质,及早发现胎儿宫内缺氧。
3.3 每4h测量生命体征并记录,观察有无心动过速、盗汗、恶心和呕吐等低血糖的表现。详细记录产程中饮食入量,鼓励病人少量多次进餐,预防酮症酸中毒。
4 产褥期
产后由于胎盘娩出,胎盘分泌的孕激素、胎盘生乳素等抗胰岛素激素的迅速下降,产后24h内胰岛素需要量约为原用量一半,加之产后失血体液丢失,很容易发生低血糖。故要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每4h记录生命体征,观察有无面色苍白,心动过速,盗汗等低血糖的表现。
5 讨 论
妊娠期糖尿病是糖尿病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和遗传、不良生活习惯等有关,对母婴的发育、生命安全均有巨大影响。妊娠不同时期,糖尿病的影响不同。早孕期孕妇血糖高,使胎儿畸形率和自然流产增多;中晚孕期高血糖,引起胎儿高血糖,发生胎儿高胰岛素血症等;妊娠晚期胎儿宫内缺氧增加,严重者胎死宫内。妊娠可使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易并发酮症,严重者可诱发酮症酸中毒,甚至昏迷。通过对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护理和观察,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适当锻炼,学会检测血糖和应用胰岛素,以及预见性的对患者整个孕期进行指导,胎儿畸形率、围产期的死亡率都明顯降低。
参考文献
[1] 龙玲,蒋红梅,王贤华,高德艳.妊娠期糖尿病的观察与护理进展.中国医药指南,2008,(20).
[2] 王新花.妊娠合并糖尿病37例监测与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10,(16).
[3] 黄尤菊.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护理体会.中外健康文摘(医药月刊),2008,(8).
[4] 张明.2004年美国糖尿病学会妊娠期糖尿病处理建议[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4,31(5):333.
[5] 徐先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机制的研讨[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0,3(1):15216.
妊娠期糖尿病的心理 篇4
1 试析妊娠妇女对糖尿病的有关影响因素
由于妊娠期妇女孕早期空腹血糖较低, 以至于妊娠妇女容易引发呕吐, 甚至出现酮症酸中毒, 如果此时的孕妇不及时调整或接受治疗, 则易引发低血糖;另外, 随着妊娠妇女妊娠时间的推移, 其体内的抗胰岛素的分泌逐渐增多, 致使出现酮症酸中毒症状的发生, 这种情况下也容易发生低血糖;此外, 当孕妇在分娩过程中消耗过多体力而饮食量下降, 则也易引生低血糖疾病的发生[1], 因此 , 需要探讨一些有效治疗方法以抑制患者的疾病病情并且相应的给予护理模式进行护理, 从而控制妊娠妇女的血糖指标。
2 浅谈糖尿病疾病对母儿的影响因素
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疾病患者极易引发合并症, 而合并症会严重威胁患者以及胎儿的生命健康安全, 例如:胎儿在生长的过程中出现畸形;胎膜早破;孕妇白细胞功能出现缺陷, 以至于杀菌能力下降, 致使出现产科感染情况的发生;由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血糖指标较高, 而葡萄糖对胎儿胰岛素分泌有着严重刺激的影响, 以至于胎儿肺表面活性物质产生, 致使胎儿的肺功能成长延迟, 因此, 出生的新生儿就会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症状情况, 同时, 患儿的血糖标准也较高。
3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
3.1 加 强对 妊娠期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宣传 , 以 提高患者的 临床治疗依从性
为了降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数量, 则需要尽早对孕妇进行护理, 在妊娠早期进行护理较好。相关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对早期孕妇患者发放妊娠期糖尿病疾病知识的有关资料, 并且积极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 以提高患者对该疾病的认识水平, 从而有效预防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疾病的发生几率[2]。对于中期妊娠妇女需要正确指导其进行参加体检检测活动, 从而做到早检查早治疗的工作目的, 并且耐心的向孕妇以及其家庭成员讲述妊娠期糖尿病疾病相关知识以及注意要点, 进而以减低患者以及胎儿的生命危险几率。
3.2 对患者 焦虑抑郁 心理 状态给予 心理护理 , 以降低其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 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 并且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而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模式, 以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以及焦虑抑郁情况, 从而提高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素质, 同时, 护理工作人员还需要帮助患者树立临床分娩的信心进而有效降低患者的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以及提高胎儿的成活率[3], 通过调查问卷100份的结果可以了解到 , 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的抑郁评分结果 (>70分为重度抑郁) 存在显著性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3 关 心患者的 身 心 变化 , 以 及时 了解 患者的心理 状态
由于产妇产后的心理素质较薄弱, 容易受到暗语的影响, 因此, 相关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尊重产妇的心理状态, 以了解她们的心理变化, 并且针对那些不良心理状态的患者, 则需要及时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模式进行护理, 从而有效抑制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进而保障产妇的身心健康。
4 结语
通过临床实践结果得知, 心理护理以及健康宣传教育护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并且在该护理模式背景下还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从而降低了患者分娩期的危险因素, 进而为患者的产后生命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 因此心理护理以及健康宣传教育护理模式值得在妊娠期糖尿病临床活动中应用与推广, 继而有效降低患者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为广大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带来福音。
参考文献
[1]叶林秀, 郭昆全, 刘兴晖, 等.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对皮质醇水平的影响[J].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0, 18 (4) :306-309.
[2]林颖娜, 王芳, 张容瑞, 等.中医养生功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症状自评量表评分的影响[J].中医杂志, 2009 (5) :419-421.
妊娠期糖尿病病人的饮食护理 篇5
【关键词】妊娠;糖尿病;饮食
妊娠合并糖尿病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糖尿病合并妊娠(PGDM)即在原有糖尿病基础上合并妊娠,病情加重,又称孕前糖尿病。另一种是妊娠期糖尿病(GDM)指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生或发现的糖代谢异常,是一种严重的合并症通常发生于妊娠中晚期。现将妊娠期糖尿病的饮食护理现综述如下。
1饮食治疗的目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治疗是首要环节。GDM孕妇的饮食控制既要控制血糖,避免因血糖过高致胎儿发育异常又要考虑胎儿自身的生长发育需要,故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用餐。既能有效治疗高血糖,又能预防低血糖。恰当的饮食控制既可以降低孕妇血糖水平又可以避免低血糖和饥饿性酮症酸中毒的发生,对孕妇可以减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感染、羊水过多、早产、产后出血的发生,对胎儿和新生儿可以减少胎儿畸形、巨大胎儿、胎死宫内、低血钙、低血糖、新生儿呼吸窘迫乃至死亡等。
2饮食治疗的原则以前糖尿病饮食治疗的治疗原则是半饥饿疗法每天供给的能量仅能够维持基础代谢的需要而且主要的营养素均以低碳水化合物和高脂肪饮食为主半饥饿疗法患者常年处于饥饿状态生活质量自身营养和健康状况很差,故现在对糖尿病患者不主张用该饮食治疗的方法。妊娠期糖尿病这一特殊时期的糖尿病患者就更不适应于这种半饥饿疗法。妊娠期糖尿病治疗的目的就是将母亲的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从而减少胎儿畸形及围产期胎儿的死亡率。其空腹血糖应低于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应低于7.8mmol/l,糖化血红蛋白应低于6.5%,且没有发生低血糖或酮症酸中毒,可以认为控制得比较理想。
2.1合理控制总热量:维持孕妇体重的合理增长。妊娠前4个月与非妊娠时相似,在28周后,每周增長0.5kg,但是一个月最好不超过2kg。妊娠后期所供给的能量也可按理想体重×(30~35)kcal来计算,如果妊娠中后期体重减轻可能会使母体内的酮体增加,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故不宜减重且必须保证足够的能量避免过低能量导致酮症的发生。
2.2糖类:避免精制糖的摄入,主食应保证250~350g,过低则不利于胎儿生长。糖类的摄取是为提供热能、维持代谢正常,并避免酮体产生。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病人不应以为不吃淀粉类可控制血糖或体重,而完全不吃饭;而是应尽量避免摄入加有蔗糖、砂糖、果糖、葡萄糖、冰糖、蜂蜜、麦芽糖之类含糖食物,以避免餐后血糖的快速增加。妊娠糖尿病孕妇的血糖水平早上最可能出现紊乱,因此早餐淀粉类食物的摄取应尽量避免或减少,建议您尽量选择纤维含量较高的未精制主食,可更有利于血糖的控制还可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
少吃或不吃含有单糖的食物和饮料,如汽水、果汁、甜点,因为这些食物会迅速升高血糖水平。牛奶中的乳糖也是一种单糖,为了减少糖负荷,妊娠糖尿病病人可以用少量多次喝奶或喝糖尿病配方奶,也不妨尝试在苏打水里放一点柠檬、橙汁。如需补钙的可找其他获取钙的替代方法。
2.3蛋白质每日摄入100g左右的蛋白质,且保证其中的1/3以上为优质蛋白。
妊娠时蛋白质的量一定要足,因为蛋白质不仅是维持子宫和胎盘正常发育的重要营养物质,而且对胎儿的正常发育也非常重要其一:动物蛋白质:如肉类及禽蛋类等;其二:植物蛋白质:人体所需的蛋白质,主要存在于豆类食物中,如20克左右的黄豆,其蛋白质含量相当于1个鸡蛋。1个蛋黄胆固醇的含量高达300毫克,而黄豆中几乎没有胆固醇。植物蛋白质适宜妊娠糖尿病病人。如果在孕前已摄取足够营养,则妊娠初期不需增加蛋白质摄取量,妊娠中期、后期每天需增加蛋白质的量各为6克、12克,其中一半以上蛋白质需来自优质蛋白质。
2.4脂肪应适量摄入,脂肪是身体重要的热量来源,但脂肪摄入过多,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所以糖尿病人每天脂肪摄入量,应在总热量的30%左右比较理想。一般人每天摄入油脂总量不宜超过1.5两,其中植物油不超过1两,动物油不超过半两。最好少吃煎、炸、动物之皮、肥肉、坚果类食品,多吃煮、蒸和凉拌的食品。
2.5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过高的餐后血糖,可适当增加其在膳食中的比例。多吃高纤维食物、全麦面包、谷类和豆类食物。这些食物比普通碳水化合物消化和吸收的更慢,可能会帮助你的血糖在饭后不会升得太高。蔬菜中魔芋、芹菜、竹笋、香菇、木耳、各种菌类膳食纤维都很丰富。而对于水果,在妊娠糖尿病病情控制满意的情况下(如空腹血糖小于5.8mmol/L,餐后2小时小于6.7mmol/L),可酌情吃水果。尽量选择低升糖指数的水果,如青苹果、梨、桃、草莓、柚子、桔子等;而西瓜、香蕉相对而言,血糖生成指数较高,尽量少吃。水果最好在餐间食用,每天一份的量。
2.6矿物质
妊娠妇女需要多吃一些含铁高的食物,如动物的肝脏,因为铁是主要的造血物质。妊娠时不但母体需要补充更多的铁,胎儿也需要在肝脏内储存更多的铁,以便在离开母体后,能维持自身造血的需要。孕妇每天应能保证摄入1200毫克的钙,因为钙对胎儿骨骼的发育非常重要。牛奶是钙的主要来源,但前面已经阐述过牛奶中含有乳糖故也不可过多的摄入。如果牛奶的摄入不能满足该的需求或对牛奶过敏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钙剂。
2.7维生素
妊娠时增加维生素D的摄入量。有条件时,可饮用加入维生素D的牛奶。妊娠时对叶酸的需要量比平时增加2倍。因此,妊娠期间应多吃一些含叶酸较多而对血糖影响较小的食物,如绿叶青菜(菠菜、甘蓝等)、豆类、动物肝脏、全麦面粉等。对维生素B及C族的需要量仅轻微增加,由于许多食物中含量较多,母体一般不会缺乏。
2.8餐次安排为维持血糖值平稳及避免酮血症之发生,餐次的分配非常重要。因为一次进食大量食物会造成血糖快速上升,且母体空腹太久时,容易产生酮体,所以建议少量多餐,将每天应摄取的食物分成5~6餐。定时定量进餐有助于保持血糖稳定,一天所摄入的卡路里和碳水化合物要均匀分配,确保正餐和零食的比例合理。妊娠糖尿病的孕妇一日三餐只吃较少到中等的量,然后再每天吃2~4次零食,特别要避免晚餐与隔天早餐的时间相距过长,所以睡前要补充点心。晚上睡前进餐一次,以保证胎儿需要还可避免午夜或清晨出现低血糖。
妊娠期糖尿病的心理 篇6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院进行产检的、确诊为妊娠糖尿病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 同时选取健康孕妇1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心理情绪出现焦虑56例, 根据有关数据统计结果把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按照40分的界限值进行划分, 焦虑程度较低32例, 焦虑程度高24例;低特质焦虑情绪17例 (低特质焦虑组) , 高特质焦虑情绪39例。所有孕妇妊娠时间均>24周, 患者中不包括合并妊娠的糖尿病患者等。300例孕妇的学历均高于小学文化程度, 因此可以自主进行调查问卷的基本填写工作。除研究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相对较高外, 两组性别、年龄、身高、工作类型、受教育程度以及收入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焦虑以及抑郁情绪的判断
(1) 焦虑的判断: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和专业性较强的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进行测评工作[1,2]。STAI主要有2种类型的分量表:状态焦虑分量表用于测量对象的心理焦虑状况, 特质焦虑分量表用于显示患者人格特质性类型的焦虑情况;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能够较好的测量出相关患者的心理情绪属于哪种焦虑情况, 若是测量所得的分数值较高则意味着患者的焦虑情绪越甚。 (2) 抑郁的评定:采用SDS能够较好的表现出患者的焦虑情绪的程度, 若是数值较大则意味着抑郁情绪越重。
1.2.2 调查方法
对两组孕妇住院后第2天开展专业的培训工作, 专业工作人员详细的指导研究对象填写相关测量表, 然后根据划分的标准和方法进行数据统计。在同一时间段对两组患者开展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数值、用餐之后2 h的血糖数值以及相关的糖化血红蛋白数值等。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比较
研究组和对照组出现焦虑症状例数分别是37例和19例;出现抑郁症状的患者例数是22例和18例。研究组S-AI、T-AI、SAS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SDS评分高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bP>0.05
2.2 焦虑对糖代谢各指标的影响
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数值、用餐后2 h的血糖数值以及相关的糖化血红蛋白数值等数据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低特质焦虑组和高特质焦虑组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患者体内血糖数值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但是高特质焦虑组糖化血红蛋白较高同低特质焦虑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高特质焦虑组比较, aP<0.05
2.3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焦虑相关影响因素评价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焦虑相关影响因素:缺乏糖尿病相关知识96.7% (145/150) , 担心母婴健康96.0% (144/150) , 控制饮食感到困难92.0% (138/150) , 血糖监测麻烦并且痛苦86.7% (130/150) , 注射胰岛素感到恐惧不安84.0% (126/150) , 治疗费用高、时间长70.7% (106/150) , 可能导致并发症62.0% (93/150) , 有遗传倾向52.7% (79/150) , 产后随访时间长51.3% (77/150) 。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是在妊娠期内出现的糖尿病相关症状, 我国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几率是3%~5%。患者得知患有妊娠糖尿病时情绪极不稳定, 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不良情绪。根据调查结果显示, 分娩前后患者焦虑、抑郁均会影响孕妇分娩和产后恢复, 患者在分娩之前出现负面情绪的几率低于产后抑郁情绪的几率[3]。所以,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心理情绪相对不稳定, 容易影响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 所以相关的护理工作人员必须充分重视护理工作的开展,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工作规划和对应的心理开导工作。低和高特质焦虑组在血糖测量数值以及用餐后2 h血糖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高特质焦虑组糖化血红蛋白与低特质焦虑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目前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演变成评价血糖控制工作的重要因素, 能够较好的显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2~3个月基本的血糖数值范围, 此次临床实践说明特质焦虑得分是衡量患者糖代谢控制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妊娠糖尿病患者不良情绪: (1) 焦虑:社会应激的出现能够增加患者的焦虑程度, 大大增加了患者的危险系数。 (2)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病情发展例数、对糖尿病情况的掌握情况以及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等, 因为这些会受到妊娠和糖尿病两方面影响, 极度容易出现负面心理情绪, 激发体内激素水平失衡, 促使应激性激素分泌升高[4]。 (3) 妊娠期糖尿病筛选、评判等影响患者的心理情绪, 若是患者不能够面对病情, 则会大大加深患者对疾病的担忧程度, 害怕节食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等。相关的医疗以及护理工作人员要对患者实行适当的健康宣传教育工作以及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等, 让患者了解相关糖尿病专业知识、糖尿病治疗知识和日常护理常识等。同时也要开展相关的心理情绪疏导、身心自护以及家庭支持等工作, 让患者可以正确看待妊娠期糖尿病, 了解良好的情绪对控制血糖及其自身的健康水平有重要的影响, 提高治疗信心[5]。
综上所述, 妊娠糖尿病患者焦虑现状较为明显, 在妊娠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控制中高特质性焦虑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应给予心理和健康教育结合的方式综合治疗。
参考文献
[1]梁海英, 陈兢思, 赵丹曦, 等.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临床调查.中国妇幼保健, 2008, 23 (27) :3868-3870.
[2]孟志红, 刘纯艳.孕早期孕妇妊娠压力及焦虑现状的研究.护理研究, 2011, 25 (14) :1259-1260.
[3]张琳, 李明子.妊娠期糖尿病病人常见心理问题及干预研究进展.护理研究, 2010, 24 (15) :1317-1320.
[4]沈春凤.妊娠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实用糖尿病杂志, 2010 (4) :50-51.
妊娠期糖尿病的心理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于该院接受医治的97例妊娠糖尿病孕妇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设对照组(43例)与研究组(54例),前者年龄21~38岁,平均(29.38±5.24)岁,孕周34~41周,平均(37.09±1.24)周,经产妇13例、初产妇30例;后者年龄22~37岁,平均(29.45±5.06)岁,孕周35~41周,平均(38.24±1.33)周,经产妇18例、初产妇36例。对比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予以其入院介绍、饮食指导、保胎医治以及生命体征监测。研究组行等长抗阻力运动联合心理护理,等长抗阻力运动:1运动频率与时间,每日三餐后0.5 h开始运动锻炼,每项动作需维持3~5 s,维持时间可依据孕妇的病情状况依次渐进,由开始的5 min缓慢增加到30 min。2运动方法,上肢训练:将一侧肘关节弯曲40~50°,右侧手掌置于运动侧前臂或上臂中段,双上肢一同用力,并使劲握拳,30 s两侧交替一次。下肢训练:左右踝关节与腿髋关节做伸展运动,持续频率与时间与上肢运动相同。心理护理:由于多数孕妇为初产妇,而且对糖尿病认知匮乏,易产生过度紧张与担忧的心理情绪,此时责任护士需与孕妇细致讲解糖尿病的基础知识、发病机制、医治方法、护理措施以及注意事项,以此提高其防治意识,致使孕妇减轻精神与心理负担;同时提醒家属从心理及生理上予以孕妇支持与照顾,尽量避免负面情绪刺激孕妇,确保孕妇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态。
1.3统计方法
数据用SPSS22.0软件分析,正态计量资料用(±s)表示,两组正态计量数据组间比较用t检验,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时P<0.05。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水平
护理前研究组2 h PBG与FPG水平分别为(8.35±0.99)mmol/L、(6.59±0.86)mmol/L,护理后分别为(6.93±0.54)mmol/L、(5.44±0.51)mmol/L;护理前对照组为(8.31±1.03)mmol/L、(6.67±0.93)mmol/L,护理后分别为(7.95±1.02)mmol/L、(6.23±0.99)mmol/L,护理后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心理状态评分
研究组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注:组间比对P<0.05。
3讨论
妊娠糖尿病属于妊娠期并发症,患该病后大多孕妇具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胰岛素使用与血糖检测、胎儿营养与饮食控制的矛盾等均是导致孕妇产生心理负担的重要因素[3]。为研究等长抗阻力运动联合心理护理的护理疗效,研究针对该院收治的97例妊娠糖尿病孕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研究结果中,护理后研究组2h PBG与FPG水平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与林艳玲等报道结果类似,表明妊娠糖尿病孕妇行等长抗阻力运动联合心理护理可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负面情绪。心理护理,依据孕妇病情进展与心理症结,采取针对性地心理辅导,给予孕妇糖尿病健康知识教育,尽可能消除其焦虑、恐惧心理,闲暇时多和孕妇接触交流,了解其兴趣爱好,与孕妇交流时尽量选取对方感兴趣的话题,以此调动孕妇情绪[4]。运动疗法,依据孕妇孕周、饮食习惯、体力活动以及体重指数拟定合理的运动计划与饮食餐谱,协助孕妇养成优良的起居生活与饮食习惯,运动方式包括瑜伽、游泳以及体操锻炼。判断运动强度,运动锻炼时呼吸与心跳加快,但是孕妇呼吸仍处于平稳状态;可持续运动5~30 min,稍微出汗以及稍感劳累,但是能够坚持运动;第二日起床后并无疲劳感[5]。为提高孕妇护理依从性,责任护士需细致记录孕妇运动持续时间、频率以及方法,针对记录中发现的问题再次进行强化教育。关于妊娠糖尿病孕妇行等长抗阻力运动联合心理护理时的护理满意度状况,需再次分析。
综上所述,给予妊娠糖尿病孕妇等长抗阻力运动联合心理护理不仅能降低血糖水平,而且还能改善负面情绪,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联合等长抗阻力运动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于该院接受医治的97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设对照组(43例)与研究组(54例),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研究组行等长抗阻力运动联合心理护理,比对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水平以及心理状态评分。结果 研究组2 h PBG与FPG水平、心理状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妊娠糖尿病孕妇予以等长抗阻力运动联合心理护理可降低血糖水平,并改善负面情绪,值得推广。
关键词:等长抗阻力运动,心理护理,妊娠糖尿病
参考文献
[1]尹秀萍.院外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联合运动疗法在妊娠糖尿病中应用效果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5,36(10):1135-1137.
[2]曾素花,洪秀林,任素英,等.等长抗阻力运动对妊娠糖尿病病人血糖值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4,28(11):4068-4069.
[3]杨文莉,林艳玲,李萍华,等.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在妊娠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3):272-273.
[4]冯怀.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在妊娠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5,21(31):92-93.
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 篇8
1 临床资料
2008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确诊并住院分娩的GDM患者12例, 年龄23~34岁, 平均26.4岁;其中糖尿病家族史者有10例;初产妇10例, 经产妇2例;孕周<38周3例, 38~40周9例;诊断标准:妊娠后发现并确诊的糖尿病称为妊娠期糖尿病。空腹血糖>5.88 mmol/L或糖耐量试验>11.1 mmol/L, 即可确诊。
2 结果
12例患者中, 剖宫产8例, 自然分娩4例。其中畸胎1例, 胎儿死亡1例, 巨大儿1例, 新生儿无死亡。产后随访3个月, 12例产妇血糖恢复正常, 8例确诊为糖尿病, 新生儿均健康。
3 讨论
3.1 妊娠期的护理
3.1.1 产前检查。
妊娠早期每2周一次, 妊娠中、晚期每周一次。每次除产科常规检查内容外, 应重视尿糖、尿酮体的测定, 必要时行B超检查, 以便发现胎儿畸形及巨大儿。指导孕妇学会自查尿糖、判断结果的方法并记录, 如有异常及时与医师联系。
3.1.2 健康教育。
妊娠期糖尿病一经确诊, 要向孕妇及其家属介绍相关疾病知识, 帮助患者减轻心理负担。提高对该病的重视, 鼓励患者正确对待疾病。
3.1.3 饮食控制。
提供足够的热量及营养素, 使母体及胎儿能适当地增加体重, 符合理想的血糖控制、预防妊娠高血压疾病, 减少早产、流产与难产的发生。增加干果类食物的摄入量, 也可以为身体提供较多的植物油。多摄取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及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
3.1.4 治疗配合。
按医嘱准确使用胰岛素, 用量必需精确计算, 并仔细观察用药反应。
3.2 分娩期的护理。
3.2.1 为孕妇提供安静、清洁、温湿度适宜的环境, 指导孕妇使用灭菌的会阴垫, 勤换内衣裤, 注意外阴清洁, 保持床单元干燥、整洁, 促进舒适。
3.2.2 严密观察孕妇的生命体征, 鼓励进食, 保证热量供应, 防止低血糖的发生。进食少、休息差的孕妇, 可遵医嘱给予适当的治疗, 并多陪伴, 提供心理支持。
3.2.3 进入产程选择阴道分娩的孕妇, 密切观察产程进展及胎心变化, 注意子宫收缩强度。产程中胎心监护仪持续监测胎心率变化, 注意羊水性质, 及早发现胎儿宫内缺氧。
3.3 新生儿期的护理。
糖尿病患者的新生儿不论其体重大小, 均按早产儿护理, 注意低血糖、低血钙、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娩出后立即清理呼吸道, 室温保持在24~27℃, 24小时内每4 h记录生命体征、常规监测血糖, 常规口服10%葡萄糖水, 10~30 mL/次, 以后2~3 h/次, 连续24小时。第2天口服葡萄糖水量逐渐减少, 至第3天停止;同时每天监测血糖1~2次, 连续2 d;每天皮测胆红素1次。保持皮肤清洁, 保持母婴病房空气新鲜, 防止呼吸道感染。
3.4 产褥期的护理。
产褥期是产妇重要的生理恢复期。饮食与血糖控制十分重要。对饮食不能控制血糖者, 可皮下注射胰岛素。
3.5 出院指导。
根据产妇的不同情况, 帮助其制定产后自我护理计划及支持系统提供帮助的计划。遇有发热、恶露持续不尽或尿糖、血糖有变化时, 及时就诊。
4 小结
通过对12例妊娠期糖尿病明确诊断, 严格护理和观察, 即: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和健康教育, 指导患者进行合理饮食,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指导患者学会检测血糖和应用胰岛素, 以及预见性的对患者整个孕期进行指导, 胎儿畸形率、围产期的死亡率都明显降低。
妊娠期糖尿病是常见的产科并发性反应, 严重危害着围生儿及孕妇健康。不良的妊娠结局与血糖水平有关, 因此, 做好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和诊断, 通过合理的治疗和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 对孕妇和胎儿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灏珠, 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054.
[2]周昌菊, 陶新陆, 丁娟, 等.现代妇产科护理模式[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172
[3]姜乾金, 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223.
妊娠期糖尿病的防治 篇9
1 GDM的危害
GDM通常发生于妊娠期的中、晚期, 并发生了糖代谢的异常改变, 其在妊娠妇女中的发生率为1%~14%。GDM可给母婴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影响及危害, 使孕产妇及胎婴儿发病率及病死率明显增加。其影响主要是由于对GDM漏诊或确诊晚, 得不到满意治疗导致。
1.1 高危因素
一般糖尿病高发于西班牙人种、亚洲人种、美洲土著人种、黑皮肤人种等, 这类人群妊娠后出现GMD概率增大。妊娠妇女年龄>30岁或肥胖者, 孕前患多囊卵巢综合征或平时月经不规则者, 有糖尿病家族史 (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糖尿病者) , 孕早期空腹尿糖阳性者, 有异常产科史者 (如GDM史、畸形儿、原因不明的流产、早产、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史) 均易发生GDM。GDM还常见于长时间应用糖皮质激素、β受体兴奋剂等药物者, 本次妊娠可疑巨大儿、羊水过多者, 反复阴道念珠菌感染者。
1.2 GDM对孕妇的危害
高血糖可使胚胎发育异常甚至死亡, 流产发生率达15%~30%[2], 早产发生率为10%~25%;糖尿病引起小血管内皮细胞增厚及管腔狭窄, 其妊高征的发病率是非糖尿病孕妇的3~5倍, 子痫、胎盘早剥、脑血管意外发生率也增高;GDM孕妇皮肤、泌尿系统感染、产后出血危险性高, 极易并发羊水过多、巨大儿等。因此并发的妊高征患者虽然亦随着年龄和体重变化, 但控制年龄和体重因素后仍随血糖浓度加重。同时巨大儿母亲也面临着手术分娩的危险, 孕妇手术分娩危险性高。
1.3 GDM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危害
糖尿病常伴有严重的血管病变或产科并发症, 影响胎盘血供引起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反应性低血糖、胎儿畸形及死胎、死产。另外, 葡萄糖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 导致巨大儿。GDM使新生儿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呼吸窘迫综合征、窒息、及红细胞增多症等发病率剧增, 巨大儿发生率高达25%~42%, 畸形率达6%~8%, 新生儿发病率与GDM呈正象关系。换句话说, 血糖控制好不好与新生儿发病率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同时母体的血糖水平越高, 新生儿越有可能出现低血糖。
2 GDM的预防与治疗
2.1 GDM的预防
妊娠使孕妇对胰岛素的需求量增加, 使妊娠期胰岛素分泌相对减少, 而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抗胰岛素激素分泌增加, 导致二者比例失衡, 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 使胰岛素受体缺陷, 胰岛素信号系统调节失控, 引发机体出现糖尿病症状。针对这一症状, 应进行孕前咨询、孕早期即开始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内科诊治, 包括进行糖筛查的预防诊断工作。GDM通常发生于妊娠期的中、晚期, 一般没有症状, 较难发觉。妊娠时胎盘分泌的各种对抗胰岛素激素于24~28周出现快速上升现象, 32~34周达到高峰, 所以孕期常规血糖筛查时间应定为24~28周, 此阶段进行GDM筛查, 结果异常时能够及时做出GDM诊断, 有利于及时进行相关的临床处理。如果此阶段孕妇筛查结果正常, 但又有糖尿病高危因素存在, 应在32~34周再行进行复查, 以免漏诊。
2.2 GDM的治疗
GDM的治疗应体现个体化的方案加综合措施, 包括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胰岛素治疗。GDM孕妇忌用磺脲类降糖药, 因该药能通过胎盘, 引起胎儿胰岛素分泌过多, 导致胎儿畸形及低血糖等。
2.2.1 饮食疗法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降低GDM发病率的关键性措施[3]。饮食疗法是控制GDM的主要措施, 其原则应兼顾母儿双方, 在保证胎儿营养的同时, 应防止发生餐后高血糖症状, 同时避免饥饿性低血糖及酮症酸中毒发生。对体质量正常的GDM孕妇, 其总热量摄入每天以125k J/kg计算;体质量略超重的孕妇每天摄入以100k J/kg计算;中等肥胖者以50k J/kg计算。要求所摄食物中, 糖类占40%, 蛋白质占20%, 脂肪占40%。为防止餐后高糖血症发生, 建议少量多餐, 正规控制饮食3~5d, 并行血糖检测。饮食疗法以血糖控制在6.11~7.77mmol/L, 孕妇又无饥饿感为理想。如空腹血糖及零点血糖≥5.6mmol/L或餐后血糖≥6.7mmol/L, 应行胰岛素治疗。
2.2.2 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对GDM的治疗甚为重要。运动锻炼可使葡萄糖进入全身肌肉、脂肪组织, 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摄取利用, 增强细胞内糖代谢活动, 从而达到降低血糖, 减少餐前胰岛素的用量。但运动量不宜太大, 一般使心率保持在120次/min以内为妥, 运动时间不宜太长, 一般控制在20~30min, 并选择比较有节奏的运动, 如散步、耍太极等。
2.2.3 药物治疗
饮食及运动治疗无效者, 可行胰岛素治疗, 其能促进全身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起到降低血糖, 恢复β细胞功能, 改善胰岛素分泌功能, 增强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的作用。GDM多选用中、短效胰岛素, 用量根据血糖水平因人而异试用。一般而言, 初次推荐量为0.7μ/kg, 为防止发生餐后高糖血症等不良反应, 初次使用量为计算量的1/3~1/2。
2.2.4 产前处理
GDM的胎儿肺成熟程度比孕周迟, 而36孕周前胎儿死亡的可能性较大, 一旦病情稳定, 应尽可能维持至近足月。孕期可通过监测尿雌二醇、血清胎盘泌乳素, 做羊水振荡泡沫试验来判断胎肺成熟状态, 一旦胎儿肺成熟, 即应准备分娩。从而避免医源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 且可防止突然出现胎死宫内现象。孕妇在孕期应积极进行血糖控制, 减少巨大儿的发生, 以此降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孕妇一旦出现病情不稳定, 严重影响母胎者, 需争取时间分娩, 必要时可通过羊膜腔注入地塞米松来促胎肺成熟。
2.2.5 分娩方式的选择
巨大儿、胎盘功能不良、糖尿病病情较重、胎位异常或有其他产科指征者, 应行剖宫产分娩。无明显症状者可行阴道分娩。阴道试产过程中应严密监测胎心率, 出现胎儿窘迫或产程进展缓慢时, 也应行剖宫产术。GDM孕妇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是必要的。
2.2.6 预后
GDM绝大多数产后恢复正常, 但需在产后6周行75g OGTT复查, 复查结果按WTO标准判定。目前调查显示GDM孕妇产后60%~70%最终发展为糖尿病, 所以产后定期随访很重要。本病属高危妊娠, 胰岛素问世前围生儿病死率高达60%。开展GDM筛查, 及早诊断与防治以来, 围生儿病死率明显下降至3%。故对高危孕妇有必要开展GDM筛查, 及早诊断及防治。
参考文献
[1]曾映娟.程桦.妊娠期糖尿病的防治[J].药品评价, 2010, 7 (5) :7.
[2]尤昭玲.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254.
5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篇10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340-02
妊娠期间的糖尿病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妊娠前已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妊娠, 另一种为妊娠前糖代谢正常, 妊娠期才被确诊为糖尿病, 这种情况称为妊娠期糖尿病( GDM )[1] 。糖尿病孕妇中80%以上为GDM, 发生率为0.15% ~ 12.3% [2]。妊娠期糖尿病是围产期常见的并发症,全球患病率逐年增长, 不仅严重威胁母婴健康, 而且对产妇和胎儿有长远影响, 是现今威胁孕产妇和新生儿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我们通过对收治的5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科学、合理、效的护理等措施, 取得满意结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56例患者均为2009-01~2010-09在廊坊市医院经产前检查确诊并住院分娩的GDM患者,其中初产妇47例,经产妇9例, 年龄21~43岁,平均28.3岁。分娩方式: 32 例剖宫产, 24例自然分娩;孕周<38周分娩的8例, 38~40周分娩的48例, 其中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5例, 泌尿系感染4例,羊水过多3例, 巨大儿2例。
1.2 GDM诊断标准 所有孕妇均于24~28周行50g葡萄糖筛查,血糖≧7.8mmol/L者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①两次或两次以上空腹血糖≥5.8mmoL/L。② OGTT: 采取75g葡萄糖耐量试验,空腹5.6mmoL/L,1h 血糖10.3mmoL/L,2h 血糖8.6mmoL/L,3h 血糖6.7mmoL/L,其中有2项或2项以上达到或超过正常值,可诊断GDM[3]。
1.3护理方法
1.3.1健康教育:①在孕期建立完善的建康档案:包括年龄、孕周,体质量、身高、血糖及尿糖等情况。主要监测血糖、尿糖的时间及结果。使血糖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避免低血糖,要求空腹血糖<5.6mmol/L, 餐后2h血糖<6.7mmol/L, 孕妇最好掌握自我监测方法。②院外随访:对具备自测条件的患者采取电话随访,定期将患者的血糖情况反馈到医院, 将血糖值记录在案;不具备血糖测定仪器者来医院测量并记录。③生活卫生教育:孕期宜勤洗澡、勤换衣,衣物以轻便宽松的棉质品为宜。排便排尿后要清洁会阴部,以防皮肤和泌尿系感染发生。④运动指导:产妇生活要规律,积极参加有益运动,控制体质量,延缓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发生。轻、中度的上肢运动可降低餐后血糖,避免或减少胰岛素的用量,减少低血糖的发生,使血糖保持稳定。但运动时间和强度要符合妊娠特点,避免空腹和胰岛素剂量过大时运动。⑤用药指导:应在医师指导下合理用药。在血糖未控制至理想前,不可随意停药。
1.3.2护理措施:①心理护理:GDM患者由于缺乏疾病相关知识,在其角色转变过程中产生震惊、怀疑、焦虑、恐惧、紧张、对抗、悲观、抑郁、失望等心理问题[4], 这些不良情绪可导致体内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及去甲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进一步使血糖升高加重病情,造成恶性循环。所以, 心理护理显得十分重要。既要让患者了解GDM对孕产妇、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 提高重视程度,又要认识到良好的饮食调整和药物治疗可有效地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使患者不良情绪减轻,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积极配合治疗,同时注意有规律的工作、锻炼及休息,这是保障围生期母婴安全的关键。②饮食护理:合理饮食是控制糖尿病的重要手段。理想饮食应既能保证妊娠的热量和营养,又不致导致餐后血糖过高。孕初期糖尿病需要热量与孕前相同,孕中期以后,每周热量可适当增加4%~8%,糖类约占45%~50%,蛋白质占25%~30%,脂肪约20%左右。并适当增加纤维素、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的补充[5]。饮食控制的要求为整个孕期体质量增长以10~12kg为宜。早餐约占全天总热量的10%。中、晚餐约占全天总热量的30%,余30%为上、下午及晚上加餐。③胰岛素应用的护理:为避免胎儿畸形或宫内死亡,一般避免使用口服降糖药。单纯饮食及运动血糖控制不理想时,宜使用胰岛素治疗。用量应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掌握准确的剂量和用法,正确选择注射部位, 让患者了解胰岛素的作用、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既保证合理控制血糖, 又避免发生低血糖等不良反应,若出现低血糖立即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④孕期护理:密切监测孕妇的血糖,有异常随时处理。做好孕期的胎儿监测:定期产前检查,妊娠28周后,教会孕妇教会孕妇及家属进行自我监护,孕妇自行胎动计数, 24h即早、中、晚各时间段数胎动次数,正常的胎动次数>12次/24h。若<3次/h或12h累积数<10次,提示胎儿缺氧,一旦胎动减少应立即医院就诊,及时处理。住院者需由护士测胎心音,每日3次,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必要时胎心监护,目的是观察胎儿宫内情况,防止胎儿宫内窒息死亡。⑤产时护理:分娩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观察有无心动过速、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及呕吐等低血糖症状,旦发现及时处理,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严密监测胎儿情况,做好胎心监测,若有胎心异常或出现晚期减速,立即报告医师,积极配合抢救。同时做好随时剖宫产的准备。⑥产后护理:尽早复查血糖,以便及时发现糖尿病。监测生命体征,注意会阴部和腹部切口愈合情况,每日冲洗会阴2次,腹部切口及时换药, 保持干燥以防感染。另外饮食结构应合理,体育锻炼适当,使体质量在正常范围,减少或推迟糖尿病的发生。新生儿不论孕周及体质量大小,均按早产儿处理,转新生儿病房治疗。严密监测新生儿血糖,防止低血糖发生,出生后即刻测血糖,生后30min常规口服10%葡萄糖水,每次20~30ml,此后2~3h1次,共4次,使新生儿24h血糖水平达2.7mmol/L,以避免新生儿低血糖对细胞产生的损害,若生后2h血糖<2.2mmol/L, 应及时静脉补液,或尽早喂奶(或糖水)。同时注意保暖。
2 结果
经过科学、合理、有效的护理,56例GDM患者有39(69.6%)例单纯饮食食、运动疗法有效控制血糖, 17例经胰岛素注射合理控制血糖。所有病例未发生酮症酸中毒及感染,孕妇及围生儿无死亡。羊水过多3例,巨大儿2例。
3 讨论
GDM对孕妇、新生儿的影响现已被人们所重视。其易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糖高又会引起羊水过多、巨大胎儿、胎儿窘迫、早产率增高及伤口感染等。而新生儿出生后大量红细胞被破坏,产生高胰岛素血症, 可导致一过性低血糖。GDM属高危妊娠,对母儿的影响及程度取决于糖尿病病情及血糖控制水平。妊娠期应及时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做出诊断,加强管理,严密监控,做好饮食和自我监护等有关知识的宣教。合理的饮食调整是治疗GDM 的主要方法,是控制糖尿病,减少并发症, 保障母婴健康的重要手段。加强心理护理、孕期护理、产时护理、产后护理及合理应用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是治疗GDM的关键。
综上所述,科学、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能降低GDM患者围产期母婴并发症,保障母婴健康,并能够进一步降低产妇远期糖尿病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妊娠期糖尿病筛查与诊断研究进展[J].海南医学, 2007, 18(2) : 99 - 101.
[2] 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2.
[3] 妇产科学[M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160.
[4] 冯锦尚.妊娠合并糖尿病心理护理[J].现代护理,2002,8(8):653.
[5] 王蕙霞, 董悅. 加强对妊娠合并糖尿病的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3, 38(3):130.
作者简介:
妊娠期糖尿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篇11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2006年8月1日至2010年7月31日在我院确诊为GDM的孕妇190例, 将47例无法配合治疗, 血糖控制欠佳的孕妇确定为A组;将系统治疗后血糖控制良好的143例作为B组, 其中胰岛素治疗33例, 单纯饮食运动疗法110例;同时随机抽取住院分娩无糖筛异常及无内、外科合并症的孕妇152例为C组。A组、B组、C组均为单胎妊娠, 且年龄、孕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亦无孕前糖尿病史。
1.2 方法
1.2.1 筛查方法
孕妇于孕24~28周行50 g葡萄糖筛查化验, 1 h静脉血糖≥7.8 mmol/L者行75 g葡萄糖OGTT。
1.2.2 诊断方法
50 g葡萄糖筛查异常行75 g葡萄糖OGTT后, 空腹静脉血糖5.6 mmol/L, 1 h静脉血糖10.3 mmol/L, 2 h静脉血糖8.6 mmol/L, 3 h静脉血糖6.7 mmol/L。其中2项≥正常值, 诊断为GDM;两次空腹血糖≥5.8 mmol/L诊断为GDM[1]。
1.2.3 治疗方法
确诊为GDM后, 经健康宣教, 知情告知, 给予饮食运动方法, 必要时加用胰岛素降糖治疗。饮食控制的原则为既能满足母儿生理需要, 又能提供维持妊娠的热量和营养, 避免产生饥饿性酮症, 不影响胎儿的发育, 又能适当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不致发生产后高血糖[3]。主食需多餐少量, 运动以慢走加双上肢大幅度运动为主, 在不增加早产风险的前提下, 个体运动量依据进餐后血糖控制效果而调整。清晨体内胰岛素拮抗激素浓度最高, 故早餐后血糖最难控制, 因而早餐主食量占全天总热能的10 %, 午、晚餐各占30 %, 其余为两餐之间的加餐, 可分3次摄入, 每次加餐占总热量10 %。血糖控制满意标准:0点和3餐前血糖5.6 mmol/L, 餐后2 h血糖6.7 mmol/L。如饮食运动疗法控制血糖难以达标, 则加用胰岛素治疗。绝大多数GDM孕妇仅需饮食控制、合理运动即可达到血糖控制标准。
1.3 观察指标
终止妊娠指征:出现产科并发症如严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特别是重度子痫前期;酮症酸中毒;严重的肝肾疾病、心脏病及视网膜病变、胎儿宫内窘迫;严重感染等适时终止。终止妊娠前需要依胎肺成熟情况, 孕妇血糖控制水平, 行羊水泡沫振荡实验, 并行羊膜腔宫内注射地塞米松促胎成熟。
影响因素:新生儿窒息、血糖低、围生儿死亡、巨大儿发生率, 孕妇分娩方式, 妊娠并发症, 产后出血率等。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 11.0软件进行分析, 行卡方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孕期并发症比较
A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剖宫产率高于C组 (P<0.05) , B组中产后出血率高于C组 (P<0.05) , 3组中羊水量异常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2.2 围生儿比较
A组中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窒息率、早产儿发生率均高于B组与C组 (P<0.05) , 3组均无围生儿死亡病例。详见表2。
3 讨论
随着时代的变迁, 生活水平的提高, 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变化, GDM发病率逐渐上升。GDM可导致孕妇妊娠过程中出现流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手术产和产伤、酮症酸中毒、产后出血, 对围产儿可造成巨大儿、胎儿生长受限、胎儿宫内慢性缺氧、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红细胞增多症等[4]。大量研究结果表明, GDM孕妇如果在妊娠期间得到准确的诊断和规范的治疗, 母儿的预后将得到明显改善, 并发症也明显减少。
本文对190例GDM孕妇的回顾性分析发现75.26 %的孕妇血糖控制水平较好, 其中76.92 %的孕妇仅进行饮食运动治疗法即可控制血糖, 通过上述材料, 我们不难发现母婴并发症的出现主要与母亲血糖控制水平有关。不能规范治疗、定期孕检检测血糖的A组, 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剖宫产、羊水量异常均高于血糖控制良好的B组, 尤其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 高达其5倍。血糖控制良好的B组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 因而可以肯定及时正确地对孕妇进行血糖筛查、诊断, 合理地治疗GDM, 能有效地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 GDM的早诊断早治疗、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控制血糖于理想水平、必要时加用胰岛素、适时终止妊娠是减少GDM不良妊娠结局, 从而降低围生儿死亡率与患病率的主要措施。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 (GDM) 临床诊疗过程, 并分析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1日至2010年7月31日住院分娩的GDM孕妇190例, 其中47例GDM血糖未控制 (A组) 、143例GDM血糖控制 (B组) 及152例糖筛正常孕妇 (C组) 的妊娠结局。结果:A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剖宫产率高于C组 (P<0.05) , B组中产后出血率高于C组 (P<0.05) , 3组中羊水量异常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中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窒息率、早产儿发生率均高于B组与C组 (P<0.05) , 三组均无围生儿死亡病例。结论:孕期正确及时地进行血糖筛查、诊断及合理治疗CDM、适时终止妊娠, 对降低母儿并发症非常有效。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筛查,并发症,妊娠结局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50.
[2]邢一文.妊娠期糖尿病的诊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1, 19 (9) :77-78.
[3]薛芳, 黄晓戈.妊娠期糖尿病早期诊断治疗对母儿影响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 2005, 12 (6) :1393-1395.
【妊娠期糖尿病的心理】推荐阅读:
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05-30
妊娠期糖尿病母亲05-30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07-04
妊娠期糖尿病临床观察09-11
妊娠期糖尿病产后护理10-07
妊娠糖尿病的治疗进展05-12
妊娠糖尿病患者的护理10-22
妊娠糖尿病的营养治疗论文08-11
妊娠合并糖尿07-31
妊娠性糖尿病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