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的切入点

2024-10-01

诗歌鉴赏的切入点(共10篇)

诗歌鉴赏的切入点 篇1

阅读和鉴赏现代诗歌侧重于整体感悟、品味诗意诗情诗韵。诗人王家新说:“诗意的呈现,尤其是诗歌可能性的呈现,总是伴随着对某种难度———有时甚至是一种‘看不见的难度’———的克服。”因此,阅读和鉴赏现代诗歌也常常困难重重。想要有效地提高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找准鉴赏的切入点最为关键。

首先,从诗歌的题目切入。诗题往往是对诗歌内容最高度的概括,是诗人情感的浓缩。从诗歌的题目切入进行鉴赏,能准确地把握诗歌的内容和脉络。在《一个深夜的记忆》这首诗中,诗题中的“记忆”是全诗的关键词。“记忆”一词表明,诗歌里呈现的内容、表达的情思并非发生在写作的正在进行时,而是属于过去的某一天。诗题中的“深夜”是记忆的内容,或者说是记忆的背景。对“一个深夜”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可见诗人是清醒着的,正如诗歌结尾所说的那样:“万物还在沉睡,只有我是最初醒来的人。”

“一个”表明了这个“深夜”的独特性,而“深夜”这一意象,在中国现代诗歌中并不鲜见,它常常与“黎明”对应,成为一个黑暗动乱的时代的象征。联系作者写作这首诗的年代,我们就不难发现“黑夜”这一意象的象征意义了———整个中国大地还处在日寇侵略的黑暗之中。通过对诗题的思考和鉴赏,诗歌的主旨便呼之欲出了。

其次,从诗歌的语言切入。诗歌首先是一种语言的艺术。现代诗歌的语言常常会突破现有的语法规范,以凝练的语言表达出丰富的意蕴,创设出新颖别致的表达方式。鉴赏现代诗歌, 要善于领悟诗歌语言的深层含义, 理解语言背后融入的作者的情怀和观念。《一个深夜的记忆》语言精练含蓄,营造了特定的意境。例如,诗歌开篇的第一句“月光流进门槛”的“流”字,化静为动,以静态画面的动感来衬托诗人内心流动的情思。又如诗的最后一节,“河岸被山影压着”中的“压”字,运用了拟人手法,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似乎让人喘不过气来。正是因为现实像山影般黑暗,所以作者更渴望光明的到来;“有星流过旷野去”的“流”字,是“划过”的意思,使星星的运动更加流畅,充满动感。

再次,从诗歌的意象切入。现代诗歌的意象有朦胧美的特征。阅读和鉴赏现代诗歌时,应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诗歌的意象,从而感受诗境,体会诗情。在《一个深夜的记忆》这首诗中,先后出现的意象有:月光、阳光、深夜、风、月亮、黎明、河岸、山影、流星以及抒情主人公等。尤其是诗的第二节,诗人将“风”“月亮”“我”“黎明”等意象巧妙地串联在一起,创造了一个“宁静而深沉的意境”,做到了物我交融,情景相生。而那“划破夜空的流星”“被风吹响的月亮的弓弦”还使“深夜”具有了一种行进的动态感:随着夜的加深,黎明将不可抗拒地到来。关于抒情主人公“我”的形象,曾卓则认为:“我”是“对于时代最敏感的人”“盼望黎明最迫切的人”“不是指他自己,至少不仅是指他自己”。

最后,从比较中切入。任何诗歌文本都不是孤立的存在,每一首诗歌几乎都能找到与之互文的文本。在现代诗歌鉴赏中,要善于将要鉴赏的诗歌与互文文本联系起来,利用文本之间的相互关联,进行比较阅读。比较阅读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启发思维,加深认识,开阔视野,提高阅读和鉴赏能力。阅读《一个深夜的记忆》很容易使人想到李白的《静夜思》。诗中的“我”和李白既一样,又不一样。一样是因为“我”既和李白一样在深夜里失眠,也和李白一样对“月光”产生了误解。不一样是因为李白是因为思乡失眠,而“我”则是因为中国的大地还处在“黑暗”之中而失眠。李白怀疑“月光”为“地上霜”,给人孤寂凄冷之感,顿生思乡之情,而“我”把月光当成“阳光”,则表现了“我”对光明的渴望。无论怎样,李白的“静夜”和诗人的“深夜”,都给我们诗化了一个现实的困境,都能使人窥见诗人内心的“隐秘”。

诗歌鉴赏的切入点 篇2

关键词:古典诗歌;生平事迹;诗歌形象

“诗言志”,这里的“志”,说的就是思想、志向和抱负。用今天的话来说,诗歌就是用来抒发感情的,所以鉴赏诗歌最终的指向和落脚点就是思想感情。鉴赏思想感情应从以下六点入手:

一、了解作家生平事迹

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是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基础,要把握时代特征,把诗歌放在时代背景下评析,才能准确领悟其思想感情。例如,南宋前期的诗人,他们生活在战乱频繁的年代,有的甚至亲历山河破碎、人民流离的痛苦,便有胸怀收复中原的宏愿,有的还参加抗金斗争,其作品大多抒慷慨愤世之情,壮怀高咏爱国激情,如辛弃疾、陆游。而南宋后期大势已去,诗人只能感喟哀时,低吟高唱亡国之民的黍离之悲了,如李清照、姜夔等。李白生活在盛唐,他的诗风就豪放飘逸,杜甫亲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所以他的诗风沉郁顿挫,抒发的大多是忧国忧民的情怀。

二、关注序言注解

有些作者在自序自注中会对作品的内容、背景等加以说明,这是领悟诗歌思想感情的重要参考资料。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序言中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小序便对该词表达的思想感情作了明确的概括,既表达了对弟弟子由的怀念之情,又表达了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的美好祝愿。

三、紧扣诗歌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扣住题目中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字眼,便抓住了诗歌的思想感情。例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中的“喜”字,直接表达作者对这场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的极大的喜悦之情。陆游《书愤》中的“愤”字,它也把作者的辛酸和激愤之情直接表达了出来。周密的《夜归》,作者用“夜归”统摄全篇,揭示了时间是“夜”,事件是“归”,对象是一位归家的游子;既然夜已“深”了,这位游子还要拄杖而行忙于归家,那么思家怀乡之切自不必说。

四、品味诗歌语言

1.抓重点词句

特别是那些集中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和诗句,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直接把自己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不慕权贵的志行表达出来。

2.从景语中体会情感

“一切景语皆情语。”如许诨的《旅夜怀远客》中的“过春花自落,竟晓月空明”,字面上看起来都是写景的,写暮春时节花自飘零,暗寓时光易逝。写直到天亮,都只有月色空明,无人欣赏,暗示诗人梦醒之后,辗转无眠,直到天明,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远人的思念。

3.从情语中把握感情

如,杜甫的《登岳阳楼》中的最后两句是写情的:“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抒发了诗人对国家与人民命运的无限关注,以及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和忧愤。

五、解读诗歌形象

解读形象(意象),是从诗歌表现的人、景、物中体味思想感情,也是鉴赏诗歌感情的重要方法。

1.人物形象

例如,贾岛的《送邹明府游灵武》中,作者通过“马不肥”“债多”“官满载书归”“林风透卧衣”的叙述和描写,给人们塑造了一个清正廉洁的明府形象。

2.景物形象

例如,柳宗元的《秋晓行南谷经荒村》:“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黄叶铺满溪桥,山村古木参天,山花疏疏落落,流水时断时续,整个画面毫无生气,呈现出一片荒凉景象,衬托诗人内心的落寞孤愤之情。

3.事物形象

例如,陆游笔下的“梅花”、于谦笔下的“石灰”、郑板桥笔下的“竹子”,作者都是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借它们来写人的志向品格情操。

六、分析诗歌表达技巧

诗歌表达技巧中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特色等,分析它们本身的艺术效果,对表现诗歌思想感情的作用至关重要。

1.修辞手法

周晋的诗句“卷帘尽放春愁去”,作者采用比拟的修辞,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形象,把主人公的春愁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2.表达方式

诗歌中大多使用描写、记叙和抒情。它们要么借景抒情,融情寓景,要么托物言志,直抒胸臆。

3.表现手法

比如,诗歌中的衬托、用典等,其目的都是为了抒发感情的。衬托,它是为了烘云托月,突出主体事物,强调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用典,主要是通过借古讽今、借故抒怀,表达对现实生活中问题的立场、态度和个人的思绪和愿望等。

4.艺术构思

比如,诗歌中的开头句、过渡句和结尾句,都是我们鉴赏思想感情尤其要注意的地方。开头句,它有时候就起着开门见山、直接点题、指明中心的作用,结尾句,它往往是画龙点睛之句,起升华主题、深化主旨的作用。

参考文献:

抓住切入点轻松解诗歌 篇3

一、从明性信息切入

所谓“明性信息”就是诗歌明确“告诉”我们的内容,如诗歌的标题、注解、色调氛围以及体现情感的关键语句等,把握住这些信息基本上能读懂诗歌的大意。如林仰的《少年游早行》:“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从这首词的关键句“心共马蹄轻”、“都做许多情”可以读出诗人的无限喜悦之情,但有的学生读出来的却是凄凉之感,他们认为“晓月”、“疏木”、“残星”、“人稀”等意象色调暗淡。当然从色调氛围来判断诗歌的感情也是常用的方法,一般来说整首诗色调明朗则感情多是欢快的,若色调低沉阴暗则感情是沉郁的,但就这首词来讲,上述意象之所以冷寂,是因为这首词的标题是“早行”。所以,对“明性信息”的这几个方面应综合考虑,注意整体把握。

二、从语言特点切入

严羽说“诗有别材”,其实,诗也有“别语”。读懂诗歌就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即要懂得“诗家语”。

首先,注意诗歌意象的组合。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组合,借助了汉语语法意合的特点,词语与词语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可以直接拼合,甚至可以省略起连接作用的词语。所以我们解读诗歌不可机械地用现代汉语的语法进行解读,而要通过想象,补充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还原诗歌的场景。如当我们读到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就可以想象诗人为什么要“剪”“烛”呢?那是因为蜡烛结出了蕊花。蜡烛结出了蕊花说明什么?说明诗人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已经很久,情深意长,彻夜不眠。还可以想象他们剪去蕊花,仍有叙不完的离情,言不尽重逢后的喜悦。而进一步联想“何当”、“共”,则让我们想象作者如今却是“独听巴山夜雨”而无人共语,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与此时的痛苦进行对比,诗人的身世之悲、漂泊之感、思念之情便尽在其中了。

其次,注意诗歌语序的变换。古典诗词在不损害原意的前提下,为了适应声律的需要或增添诗意,会变换语序,也就是所谓的倒装。如李白“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中,后句的语序应是“一月夜飞度镜湖”,这样意思就很明了了。所以在读到不好理解的诗句时看是否有语序颠倒的现象。又如上例中的“何当”,应为“当何”,意为“在什么时间”。

再次,注意古诗词中的特殊字词。这些字词古今意思差异很大,有的甚至会影响到对全诗的理解。如王昌龄《从军行》“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中“无那”,即“无奈”之意,这里指无法消除积郁在心中的思亲之情。若把“那”当代词理解,就会曲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类似的特殊字词并不少见,在平时阅读鉴赏时就要有意识地加以积累。

三、从形象类别切入

诗人创作诗歌时总是通过种种手法,把自己的意念、感情和客观物象融合在一起,组成栩栩如生的形象,表达一定的思想。因而从形象的角度切入,分析作者抒发感情的凭借这一载体,是读懂诗歌的又一个切入点。按照诗歌主要形象的不同,大致分为写景诗、咏物诗、怀古诗和即事抒怀诗等。

以写景诗为例,首先要看描摹了什么景色,突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进而分析景物中寄寓着怎样的情感。这里面关键要认识到“景”与“情”的关系,一般来说都是乐景乐情、哀景哀情。但有时也会例外,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如杜荀鹤《闽中秋思》:“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前三句写景,极尽明丽欢愉与气象开阔之能事,全然无北国秋之萧瑟。末一句两个“堪”字,即构成心绪的对比。他乡虽美,但只堪图画,不能慰解思乡之苦,作者乡思愈浓。这里是典型的以乐景衬哀情。

同样,对咏物诗则要分析“物”中寄托的情感;即事抒怀诗要看看“事”中隐藏着作者怎样的“情怀”。

四、从诗歌意脉切入

一首诗歌,往往有自己的发展脉络,从什么写到什么,从哪里写到哪里,作者的思路转化为诗歌的脉络。这里从两个方面加以阐释。

一是诗歌的表层结构,即把握好诗句之间的内部联系。如李白的《春思》:“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思妇的形象,可以看出思妇在秦地,而被思念的人在燕地。诗歌一、二句的“燕草”、“秦桑”相为呼应,它们之所以一个“如碧丝”一个“低绿枝”是因为地域气候所致。而它们引发的思念则直接与诗歌的三、四两句照应。燕草方碧,夫君必定思归怀己,此时秦桑已低,妾已断肠,进一层表达了思妇之情。所以,当把诗歌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把握语句的内部关联时,诗歌的意蕴也就显现出来了。

二是文本的深层意脉。孙绍振先生说:“阅读是阅读主体和文本主体之间由浅到深的同化与调节”,“而进入文本结构的深层,恰恰从“意脉”[1]开始”。陈日亮老师解读苏轼的《定风波》时[2],抓住了下片“料峭春风吹又醒”的“醒”字,认为上片的“莫听”、“何妨”、“谁怕”未必是作者清醒的意识,是在醉意中得以暂时超脱的自我安抚,自我陶醉。而“微冷”二字则让诗人从幻觉中回过神来,回到了现实的处境:虽暂离政治漩涡,但宦途依然怀着惊悚,“山头斜照却相迎”,似乎给了他晚年的一点温暖。所以“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可看作苏轼被贬后整个心情的缩写。而苏轼的“回首”则是对“醉”与“醒”两种心情态度的审视,他认为二者都不可取,惟一可选择的便是超然物外,即“归去”,在那里“也无风雨也无晴”,荣辱无所萦怀。至此,苏轼由泰然处之,到欣然遇之,最后则超然视之,完成了自我净化的精神洗礼。由此读者的解读也豁然明朗,这当然源于陈老师对文本深层意脉的分析。

参考文献

[1]孙绍振《序:读者主体与文本主体的深度同化与调节》,选自《解读语文》,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4月版,第8页。

诗歌鉴赏的切入点 篇4

【关键词】动词;容词;鉴赏;诗歌;语言

受字数的限制,诗歌语言通常要做到音、形、意的统一,即要言简意赅,以少胜多,注意词语的锤炼,又要讲究节奏、押韵、平仄,讲究抑扬顿挫,回环蕴藉。因此在鉴赏诗歌语言时,特别要注意寻找鉴赏的切入口,以顺利达到鉴赏语言的目的。

一、从重点动词切入

一首诗中能构成鲜明的化美为媚的意象的词,主要是表动态的具象动词。鉴赏诗歌要特别重视推敲诗中的动词,因为一个好的动词能够拨活整个诗句在鉴赏诗歌时需要特别重视,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写忽然听到叛乱业已平定的捷报,归心似箭,“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句中“穿”“下”“向”三个写动态的词,将有漫长距离之隔的四个地方,一气贯穿起来,表达了诗人听到胜利消息后想象还乡行程的迅捷而异常欣喜的心情,用词极其准确:从巴峡到巫峡,峡窄且险,舟行如箭,故用“穿”字;出巫峡到襄阳,有一程水路,顺流舟疾,“下”字传神;从襄阳到洛阳,全为陆路,用“向”字即朝着一个方向,也颇见匠心。如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这句诗中用“见”而不用“望”,是大有讲究的。“见”比“望”更能表达作者的情意,所创造的意境也更加深邃。“望”是有意识的,而“见”是无意识地,自然地映入眼帘。用一个“望”字,人与自然之间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仿佛在自然之外,自然成了人观照的对象。而用一个“见”字,人与自然不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在自然之中,与自然一体,我见南山悠然,料南山见我亦如此。与自然一体也就与天地一体,与宇宙一体,是天地境界或者近于天地境界。如果是“望”,就成了有意所为,而“见”字正写出了人与自然乃至于宇宙之间的一种和谐。“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又如杜荀鹤《春宫怨》“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一句中,一个“碎”字,一个“重”字,就把诗中女主人公的无聊情绪,非常生动地传达了出来。试想象一下,鸟声细碎而多,花影交映重叠,能体会得如此细致入微,不是闲得无聊的人,怎能体会得到呢?

二、从形容词切入

诗歌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写景状物,而且需要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历其境。所以诗人往往在写景状物时要精选形容词。古典诗词中形容词,有两种情况值得特别注意,一种是形容词的重叠运用,一种是形容词的活用特别是活用作动词。例如王驾《晴景》:“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蝴蝶飞来过墙去,应疑春色在邻家。”王安石把后两句改为“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这里除了改“蝴蝶”为“蜂蝶”,改“应”为“却”之外,炼字的关键就在于将“飞来”改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动情地表现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又如周邦彦的“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将“莺雏”与“梅子”的变化与风雨联系到了一起,并且用叠印的手法清晰展现出变化前后的异同。由形容词转成动词的“老”“肥”,有如灵丹,在句中起到了点铁成金的作用。

诗歌语言的鉴赏 篇5

一、大胆推想,小心求证,前后勾连,准确理解

要鉴赏一首诗歌的语言,首先得能理解诗歌的语言,要能准确理解诗歌的语言,首先得把握整首诗歌的思想和情感。笔者认为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就是一个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不断推测,不断印证的过程。诗歌按照内容来分类,大致可以分为怀人思乡诗、赠友送别诗、边塞征战诗、田园山水诗、咏史怀古诗等类别。每一种类别的诗表达的内容和情感也有一个大致可以把握的范围。如“咏史怀古”诗主要表现三个方面的内容,借古伤怀、借古明理和借古讽今,表达的感情主要是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等。我们在阅读一首诗歌的时候,首先要确定诗歌所属的类型,根据诗歌的作者、标题、背景大胆推测诗歌可能写作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然后在后面的逐字逐句的鉴赏中去印证自己的推想。

下面我们以2014年高考四川卷诗歌鉴赏题为例来分析鉴赏诗歌语言的思维过程。诗歌内容和考题如下:

阅读下面 的宋诗 , 回答问题 。(8分)

秋暮吟望/赵执信

小阁高栖老一枝,

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

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

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

北斗低横未拟窥。

[注释]“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

(1) 简要赏析 颔联中“ 常”““偏”两字的妙处。 (3分)

根据诗歌标题我们可以得知此诗内容时令是秋季,时间是暮色夕阳,诗人在秋季傍晚夕阳中赏观自然景象发人生感慨。此诗可能属于即景抒情类诗歌。在秋季傍晚夕阳中易感时伤怀,抒发低沉感伤的情感,根据注释我们了解到诗中包含有终老山林之意,我们可以猜想诗人可能借所见秋景抒发人生失意、官场不顺、希望退隐山林或退隐山林的无奈等情感。这是由标题和注释我们作出的合理推想,当然对诗意的准确把握还需进一步研读诗句作具体印证。

本诗首联写到高高地在小阁居住,自甘终老山林,闲时吟诗作赋也丝毫不为秋天到来而悲怆。首联即说““了不为秋悲”,诗人心境看似旷达、闲淡,实则是对现状不可改变的无奈之叹,与我们在鉴赏开始阶段推想的人生失意之感基本吻合。颔联写诗人远眺寒山已被夕阳染上昏黄黯淡的颜色,而昏黄的上弦月偏偏照临在疏林之上,颈联写到湖上月夜景色浩渺无边笼罩着一层烟雾有孤鸿掠空投影水中,菊花都被卷地而来的霜风所凋残全无姿态。中间两联寒山,落叶,霜风,残菊等意象都透露着悲苦的冷色调,和我们开始推想的感情基调也是吻合的。从尾联抒情主人公深夜还无法入睡,喝闷酒,对北斗七星也懒得看可以明确诗人想表达的是对退隐山林的无奈惆怅甚至有些苦闷。

通过大胆的推想假设,结合诗句的具体印证,我们整体把握了诗歌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为后面具体炼字炼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鉴赏一个词语的妙用,我们先要理解这个词语在诗词具体情境中的含义,然后理解这个词语对具体情境的形成或特殊效果的表达的作用,最后鉴赏这个词语对全诗内容情感表达上的作用。鉴赏句子的妙用先要明确这个句子用了什么特殊手法创设了怎样的情境,表达了什么含义,然后鉴赏这个句子对全诗内容情感表达上的作用。

我们还是以2014年四川卷诗歌鉴赏真题为例来具体分析炼字炼句题的解题思维过程。

浅析古代诗歌的鉴赏 篇6

1 炼情

任何一首优秀的诗歌都是作者内心独特的意愿与情感的抒发, 是诗人内心深处涌出的吟唱, 是真挚情愫的倾吐, 是真切感受的结晶。诗人可以超越时空, 超越自我, 不管是山水田园, 还是沙漠边塞, 不论是民间苦疾, 还是官场浑浊, 都可以用喜怒哀乐的情感彩练, 组成色彩斑斓的云锦。以杜甫的《登岳阳楼》为例: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诗人是在用忧国忧民的深情和对自身飘零的感慨, 将看似无关的八件事贯穿起来读后如闻其声, 令人感动。要鉴赏本诗, 就要了解诗人的处境, 体味诗人当时的心情, 才能很好地感受和把握隐藏在形象和画面深处的这种情感, 才能“披文人情”, 把握感情基调。

一些描绘山水田园风物的诗,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我们通常爱用“像画一样美”来形容它, 这是说客体, 但关键还是看寓于客体中的主体倾向。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都意味着“一切景语皆情语”, 欣赏山水诗同样要把握诗中蕴含的情感。

2 会神

诗言志, 所谓“志”是作者的意愿和心态, 也就是诗中的神。它寄寓于形象之内, 糅合于情感中, 没有“神”的诗, 是不能真正成为诗的, 而一首诗的意蕴不会是作者思想赤裸裸的表白, 让人一览无余, 它应该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在鉴赏古诗时应充分展开想象和联想的翅膀, 去领会诗中的诗意。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诗的构思新颖, 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 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 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 表达自己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使得全诗情致深婉, 末句也成为千古诗句。我们在鉴赏时, 抓住最后一句深入地体味, 才能准确的领悟诗中的神韵。

3 悟境

把握诗的意境是感受诗情, 领悟诗意的基本途径, 因为许多诗歌的情和意需要通过意境来传达。以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李白把自己对友人的无限情意巧妙地熔铸在如画一般的形象中, 我们可以从诗中描绘的“孤帆远影”、“碧空”、“长江”等图景中, 感悟到深渊浓郁博大宽广的友情。中国传统诗歌理论特别强调情、意、景三者的有机统一, 做到“意中有景, 景中有意”, “融景入情, 寄情于景”, 这也是我们鉴赏诗歌中的一条重要标准。

4 想象

因为诗歌讲究含蓄美, 不直露, 总要留下一块空白, 让读者驰骋想象, 感受诗的内蕴力, 故我们一定要充分地展开想象和联想, 把作者要抒发的感情, 要说的话补充完整。请看卢纶的《塞下曲》: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此诗写将军亲率骑兵, 雪夜追击溃败敌人的情景, 可是是怎样追击的, 诗中只写了“大雪满弓刀”一句。这就要我们凭借诗中创造的意境展开想象, 才能充分理解诗中所显示的边塞将士的英雄气概和艰苦的战斗生活。

5 品辞

一首优秀诗歌的内涵, 离不开艺术技巧的传达, 巧妙地艺术形式, 使人们在鉴赏之余, 不仅可以体味到诗歌内涵的博大与深沉, 更可以得到一种美的享受。让我们来品味一下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诗的首句描绘了秦淮河的夜景:月光淡淡, 烟水迷濛, 风景如画。第二句叙事, 补足前句, 说明景色为夜泊所见。又引起下文, 说明商女所唱, 是因为“近酒家”才得以听到的。从时间和逻辑顺序看, 应该是先泊于秦淮, 然后才看到此处风景如画。作者在结构上来了个先写景, 后叙事, 这就收到了突出秦淮美景的效果。为什么要把一个歌舞烟花之地描绘成和平宁静的港湾呢?因为杜牧本是经邦济世之才, 他承袭了祖父宰相杜佑的遗风, “平生五色线, 愿补舜衣裳”, 希冀在晚唐多事之秋作出自己的贡献。但他对政治、军事、财赋等方面的建议, 未能引起统治者的重视, 他的大半生仕途生涯是在幕府和州刺史任上度过, 政治上的失意促成了他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寄情声色、颓废放浪的生活。于是秦淮河这一风流薮泽, 在杜牧笔下就成了风高浪险的仕途中的一个避风港, 一个可以暂时忘怀世情的逍遥乡。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作者对政治斗争的厌倦之情。诗的后半是听商女唱后庭遗曲所引发的感慨。乐妓在酒店替客人唱歌侑觞, 所唱之歌恰是产生于金陵的《玉树后庭花》。这是耐人寻味的。陈后主苟且偷安, 荒淫误国, 《玉树后庭花》成了可耻结局的见证。诗人慨叹唐末的统治者对前朝荒政取亡的教训“哀之而不鉴之”, 《玉树后庭花》传唱不衰就是明证。诗人的心也为“商女不知亡国恨”而震动:不知亡国恨反倒少一层痛苦, 自己与商女相比, 谁幸谁不幸真难定论。作者终于若有所悟:世事沧桑自有其规律,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个人能做的事实在太有限, 大半生热衷政治的结果是“可怜无补费精神”。这首绝唱, 我们唯有通过品辞, 才可以体会其中意蕴。

诗歌鉴赏教学的“越位”匡正 篇7

不妨看一个诗歌鉴赏的案例:

风入松吴文英

听风听雨过清明, 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 一丝柳, 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 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 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 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 幽阶一夜苔生。

学生如此赏析:引用典故写了西园, 写出了作者心中的物是人非之感;用想象的手法, 虚实结合, 写出了爱人荡秋千时玉手香凝;最后写了因爱人不到, 惆怅不已, 一夜间长出了青苔。本词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表达了词人惆怅苦闷。

这段赏析乍看有模有样, 深得鉴赏的要诀, 但是细论诗句, 发现这样的鉴赏其实滑入了概念的泥沼之中, 全然没有依附诗句的本意。“西园”是过去诗人和爱人游乐的地方, 如何用了典故呢?明明是正面描写黄蜂逗留秋千索, 侧面表明爱人离去, 又何以“用想象的手法, 虚实结合, 写出了爱人荡秋千时玉手香凝”呢?不从诗句、诗意本身出发而加以鉴赏, 借用足球比赛“越位”规则的说法, 学生犯了“越位”思考、“越位”作答的错误。这种“失位”、“越位”病症中的先入为主, 直扑“情感”, 标签、概念齐上阵的现象并非个例。

当然, 我们不能把罪过一棒子全打在学生的身上, 一些赏析文章、老师的引导也表现出凌空蹈虚的气象———不顾学生的实际水平, 匆匆进入赏析阶段。我们无意将诗歌鉴赏当作简单的文言翻译, 但是必须正视学生看不懂诗歌的现实。那么, 怎样匡正诗歌鉴赏教学的“越位”呢?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吴小如先生“无论在课堂上分析作品或写赏析文章, 一直给自己立下几条规矩:一曰通训诂, 二曰明典故, 三曰察背景, 四曰考身世”。或许这便是正本清源的“治学之道”。结合教学实际, 笔者认为可从如下几方面廓清诗歌教学的认识, 有效实行“反越位”。

一、重视训诂

诗的特殊功能就在以部分暗示全体, 以片段情境唤起整个情境的意象和情趣, 同时凡语言都必伴有情感或思想, 所以从语言入手, 才能进入艺术天地。重视训诂, 指不放过对诗的每一个字句意思的正确理解。如果连字句都没有弄懂, 即使分折得天花乱坠也不会得出正确结论, 还谈什么赏析?

我们所说的重视训诂是从微观层面窥探诗歌的奥义。如杜甫《旅夜抒怀》开头一句“细草微风岸”, 实际上是“微风岸细草”, 因为平仄的需要, 语序出现了倒装, 词语先后顺序的变化反而更具视觉镜头的美感;岳飞《小重山》中的“阻归程”三字, 看似明白, 却没有主语。谁“阻”了我的“归程”?是敌人, 还是朝廷内部的投降派?都是, 但这里不能明说, 于是用无主语句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晏几道《菩萨蛮》中的“当筵秋水慢, 玉柱斜飞雁, 弹到断肠时, 春山眉黛低”, “秋水”指女子的眼睛, “玉柱斜飞雁”是筝的形象, 女子的“眉黛”如春山, 这些常见的意象别有情趣……不能不说只有重视训诂, 才能登堂入室, 进入诗歌的高级鉴赏阶段。

二、识辨关联

诗歌往往体现形式和实质的完整性以及情感、思想和语言的连贯性。诗歌在结构上起承转合, 上下内容在语义上相对完整, 情与景相契合, 辨清这些特点是通向赏析的不二法门。

如王昌龄《听流人水调子》中的“岭色千重万重雨, 断弦收与泪痕深”。这是诗歌的三四句, 内容上密不可分, 大多数学生理解为“岭色下雨, 断弦人落泪”。实际上这两句说的是流人弹水调子仿佛将“岭色千重万重雨”交付给听者, 似言听筝者的泪乃是筝弦收集岭上之雨化成。学生大多不能从通篇考量诗句在句法、音韵及通感上的特色, 因而理解“失位”。

鉴赏刘长卿的《余干旅舍》一诗, 我们要清楚时间上的转换构成了本诗的内在逻辑, 从日暮时分, 到夜色渐浓、明月初上, 直到夜阑人静, 坐听闺中思妇捣寒衣, 时间上呈现递承, 同时也透露出作者的思乡感情逐渐加重的心路历程。

再如李白的《玉阶怨》一诗, 是“谁”却下水晶帘?是“谁”望秋月?诗中的环境提供了一个线索:是一个深夜不能眠的宫女。我们不得不去涉及理路直接参与、感受意境:我们一面是个观众, 看着一个命运情境在我们的眼前演出, 一面又化作宫女本身, 扮演她并进入她的境况里, 从她的角度统领着我们的意识。总之, 我们是在运用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进入诗的意境。这种主客既合且分, 既分且合的状态, 便是在作一种高级状态的情景辨识、情景契合。

三、揆情度理

要使所赏析的思想内容和所欣赏的艺术手法具有说服力, 做到有的放矢, 就需要以揆情度理的原则来衡量。

去年高考所选的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最后两句“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不易准确理解。我们不妨参看袁行霈先生的赏析:此诗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所作, 一说是作者天宝年间, 被排挤离开长安, 南游金陵时所作。这两句诗寄寓着深意。长安是朝廷的所在, 日是帝王的象征。陆贾《新语·慎微篇》曰:“邪臣之蔽贤, 犹浮云之障日月也。”李白这两句诗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 而自己报国无门, 他的心情是十分沉痛的。诗句将历史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交织在一起, 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感慨, 意旨尤为深远。无疑, 袁行霈先生鉴赏本诗考察了李白当时的社会背景, 触及李白的身世, 明了一些相应的历史典故, 使得对本诗的理解通情达理, 合情入理。作为高中毕业生对李白的生平肯定比较熟悉, 虽然鉴赏可能不如专家那样深入, 但是如果在知人论世的前提下, 揆情度理, 是完全可以作浅显的入情入理的赏析。

又如姜夔写的一首年终思家的《浣溪沙》的结句:“一年灯火要人归。”仿佛自己并没有想到回家, 而是受“灯火”的影响才引起归思的。其实作者一直在想家, 及至岁阑, 依旧有家归未得, 只好故意这样说了, 这种鉴赏中的“以意逆志”是合乎情理的。

四、咀嚼涵泳

朱光潜先生说:“每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无论是作者或是读者, 在心领神会一首好诗时, 都必须有一幅画境或是一幕戏景, 很新鲜生动地突现于眼前, 使他神魂为之钩摄, 若惊若喜, 霎时无暇旁顾……”这段话精妙地道出了欣赏一首好诗时的愉悦之感, 它是咀嚼涵泳之中的咂摸, 是咀嚼涵泳之后的豁然开朗, 是诗作者和读者人生世相的相互映照。然而在平时的诗歌教学中, 有多少人真正体味出诗的真义?急功近利、快节奏的理科式教学程序, 使得诗歌的美感消失殆尽, 这与新课标也是背道而驰的。

也谈鉴赏诗歌的诀窍 篇8

一、培养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近几年的高考诗歌赏析题, 全国卷及各省市卷均要求考生要用文字来表述, 也就是说要学生用通顺流畅的语言, 概括表达出自己对诗歌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方面的看法。高考对诗歌赏析的考查已不再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而都采用文字作答的形式来考查。它要求学生不能“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 要能把“茶壶里的饺子”倒出来。心里琢磨好了的, 不仅嘴里要说得出来, 而且笔下还要写得出来。

笔者认为, 对文学作品的欣赏, 是建立在对语言理解的基础上的。高中学生处于基础教育的最高层次, 已经储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语言知识和人生阅历, 这些是欣赏诗歌的前提和条件。但与小说、散文、戏剧相比较而言, 诗歌又有它的特殊性。篇幅短小, 意蕴深刻, 叙事简练, 情感内敛, 它虽立足于现实, 但又往往高于现实。诗人大多采取避实就虚的形式, 或浓缩历史, 或观照未来, 或挖掘内心, 很容易造成学生对诗歌理解的隔阂感。在语文教学中, 对于诗歌的学习和考查, 无论是着眼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 增强其知识的逻辑性, 还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素质品质, 塑造完美人格, 都显得极为重要。诗歌鉴赏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看作者, 读题目

首先, 读诗要看作者。作者的身世经历一定是影响作品内容和情感的关键因素。古人很早就讲过读诗的方法之一是知人论诗, 意思是指要了解诗人, 包括了解诗人的思想性格和生平遭遇, 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创作目的, 从而设身处地地体会诗人的心境, 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技巧。诗人的人生经历、性格特点以及他所处时代的特征, 都会在他的诗歌中打上深深的印记。以我们所熟悉的诗人为例, 如忧国忧民的杜甫非常关心民生, 所以才有“三吏”“三别”;“别是一家”的李清照婉约清新、缠绵悱恻, 无论《声声慢》《醉花阴》还是《一剪梅》, 皆是如此;横槊赋诗的曹操是气魄雄浑、慷慨悲壮的, 他所写的诗句“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也是如此;喜好宁静的王维隐逸恬静, 这在他的诗作中也体现了出来……我们循着这些印迹, 就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诗人在作品中所表达出来的情感。

其次, 还需要关注诗歌的题目。诗歌的题目往往能传达出作者的写作意图甚至是诗歌的主旨, 有时一首诗的诗眼也会出现在题目当中。比如, 王昌龄《送魏二》这首诗的题目就告诉我们这是一首送别诗;杜甫的《倦夜》写的是夜晚的辗转难眠;《征人怨》的题目显示出这是一首表达征人厌恶战争的边塞诗;《在狱咏蝉》明显是托物言志, 借蝉写自己的囚禁遭遇……凡此种种, 不胜枚举。总之, 一首诗的题目无论是主旨还是感情基调, 总能提供出或多或少的信息暗示, 帮助我们理解诗意, 鉴赏诗情。

三、抓诗眼

所谓诗眼, 就是一首诗中令全诗境界全出的关键词或者句子。如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诗人先说闺中女子“不知愁”, 忽而触景生情, 看到陌头杨柳色, 心理发生变化, 一个“悔”字就写尽了女主人公的孤独寂寞和对夫婿的思念担忧。再如, 宋代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诗中“闲敲棋子”虽是诗人一个小小的动作, 却将他待客不至、百无聊赖的心理刻画得细致入微。有些诗作的诗眼可能是一个句子。例如, 欧阳修《梦中作》:“夜凉吹笛千山月, 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 酒阑无奈客思家。”这首诗中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就是末一句“酒阑无奈客思家”, 一个因仕途失意, 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 急切返乡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所以, 在整体读诗的进程中, 我们要仔细体会诗意, 想象作者的处境, 这样才能找到一首诗的诗眼。

四、概括内容主旨

诗歌的内容主旨就是诗人在作品中描写的人、事、物的总和, 是诗人写作的主要意图。这就需要我们综合观照诗歌中的意象、人物、事件等因素, 对诗歌总体把握。其中, 写作背景、作者经历, 甚至是诗前的小序、诗后的注解, 这些细节我们都需要关注。

诗歌鉴赏的切入点 篇9

一、 抓标题。

我们知道,标题一般点明中心、论点以及大致内容,通过标题可以了解文章大致内容。

例1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问题 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

解析 看标题可知,这是一首送别诗,是送友人魏二到远方。既为送别诗,又点出“送”,当有惜别之意。既是送别,古人一般会选择江边等地方。

由诗的第一句可以看出这是在江边的一个楼上。因此,由标题我们可以作一下推想:在一个

细雨绵绵的日子里,作者和即将远行的友人(大都是不得意的)依依惜别,由此

产生对远去友人的祝福和思念。对于问题我们可以作以下考虑:作者和友人坐在江边的小楼上,酒是一杯接一杯地喝,酒喝得越多,越看出作者和友人之间的亲密无间、难舍难分,当然外边的绵绵细雨更增添了作者的愁思。

答案 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

归纳 古人送别离不开酒和杨柳这些具有典型意象的辅助物。古人送别往往有两种情况:伤感型和豪迈型。

二、 抓意象。

送别诗离不开意象这个抓手。

所谓“意象”,简单说来,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也就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说白了就是借物抒情,即借助眼前的事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如杨柳、猿啼、大雁等。

例2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问题 本诗为送别诗,试述首句写景的作用?

解析 在这首送别诗中,作者紧抓猿的啼声、离散的客人、傍晚的江头这三个意象,在首句中营造了一种凄清氛围。“猿啼”写声音;“客散”写情状;“暮”点明时间;“江头”交代地点。七个字,没有一笔架空,将送别的环境点染得“黯然销魂”。猿啼常与悲凄之情相关,何况如今听到猿声的,又是处于逆境中的迁客,纵然不潸然泪下,也难免要怆然动怀了。“客散暮江头”也不都是纯客观的景物描写。落西山的太阳、沉沉的暮霭、扬帆的旅人这些意象,此时尚留在江头,作者借助这些意象,将自己和裴郎中的情感又作了一次提升。

答案 “猿啼”以声音来渲染凄清的氛围;“暮江头”点明时间地点;“客散”写情状;以“日落西山,暮霭沉沉,旅人扬帆,送者星散”营造出清冷凄清的送别环境。

归纳 诗歌都离不开“爱恨情愁”这四个字,而作为其中一种的送别诗,“情愁”往往是作者所着力表现的。为了表现这一情感,有的诗人比较直露,有的诗人比较含蓄。一般来讲,诗人们会借助身边的甚至远方的事或物,抒发自己的情怀。因而,我们在鉴赏时,不要小看诗中出现的一些意象,如“杨柳”“秋天”“月亮”“长亭”“渡头”“江边”等等,他们往往是倾注了作者情感的具象。诗人通过他们,传达自己的情绪以及对即将远行友人的“情愁”。阅读时,要认真体悟,捕捉诗人的情感流向。

三、 抓虚实。

送别诗一般离不开虚实的描写,古人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戍、乡旅、归隐等。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送别时离不开殷殷的叮嘱和深深的情谊,往往会借助想象表达自己美好的祝愿以及想象分别后对方途中所当经见的特定环境或所当体会的离别的孤独与惆怅。在诗中,作者往往会用“思”“念”“想”“记”等字来暗示。

例3

生查子

牛希济

春山烟欲收,天淡稀星小。

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问题 本诗为恋人相别词,试赏析“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句。

解析 “多情自古伤离别”,柳永在《雨霖铃》中已经做了很好的诠释。本词用清峻委婉的语言,描摹出一种深沉悱恻的情绪。上片写早景,后点出“别泪”,为下片“语已多,情未了”作铺垫。然后由眼前景而触发心中情,由“记”领起,以处处芳草之绿,而想象罗裙之绿,虚实相间,而情则极挚,它是作者真情的流露、心志的坦陈。

答案 一个“记”字,令人想见天涯芳草,虚写绿罗裙,表达作者希望恋人“长勿相忘”之意。

归纳 作者和友人(或恋人)分别,以后有可能音讯不通,作者往往会通过眼前之景或对往事的回忆来表达自己美好的愿景。或者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之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送沈子福归江东

王 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1. 请说出一、二句中描写的送别时的意象。

2. 请从虚实角度赏析“惟有相思似春色”一句。

【参考答案】

1. 杨柳(船桨) 渡头(送别地)

罟师(船夫)

2. “相思”二字从虚中写来,把相思之情虚想成春色,表达了诗人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情,诗人把自己的惜别之情虚想成江南江北的春光,它无处不在,并将伴随着友人归于江东。 

如何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篇10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中学语文教学中, 诗歌教学大都停留于从文章学的角度对诗歌进行断章取义的分析, 可以说这是对诗歌的“肢解”因为中国诗歌历来强调一个“意境”, 而意境是诗人的情与景, 心与物相互交融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是一种感性形象, 需要的是感性观照和情绪体验, 所以诗歌教学应强调其整体性, 具体说来, 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熟读吟诵, 走进诗境。

如果说激发学生学诗的兴趣, 能使学生亲近诗歌, 把学生带到了诗的大门外, 那么熟读吟诵, 是把学生带进诗歌大门的关键一步。一般阅读需要理性的理解, 而诗歌的鉴赏是需要感情投入的, 感情投入的多少直接影响着鉴赏的质量。而衡量感情投入的最基本方式是读, 看你能不能用心去读, 读的过程就是“品”的过程, 是一种有创造性的再现作者心理活动的过程, 是接近作者主观世界的过程。用心去读才能走进诗境。由于诗歌具有音乐美, 韵律美, 讲究节奏和韵律。所以读诗比一般的文章要求更高, 刚开始学诗的时候要做好正确的引导。

教师首先应该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范读, 把无声的文字变成动听的声音, 使学生借助听觉形象进入文章的意境, 使他们感到学习诗歌是一种美的享受。其次是指导学生读, 最后是引领学生在诵读中进入意境。我国有诵读诗文的优良传统, 诗文意境深邃, 语言精美, 声韵和谐, 只要按照诗文偃仰起伏, 做到口眼并用, 心到, 口到, 把握诗文基调, 这样不仅可以学到知识, 掌握作品的艺术技巧, 而且可以融汇作品的精神于自己眼前和心中, 让人进入到一种可闻、可见、可感的意境里去。

联想想象, 感受意境。

意境是指作品所描写的生活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它能使读者通过想象和联想, 如深入其境, 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鉴赏诗歌, 正是要通过语言媒介, 去感受作品中鲜明的形象, 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 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所以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用描述性的语言引导学生“陶钧文思, 贵在虚静, 疏沦五脏, 澡雪精神” (《文心雕龙》) , 根据诗中所提供的信息进入诗歌意境中去。

无数事实证明, 人类种种创造发明无不经过想象而产生, 人们的想象开启了创造之门。在诗歌教学中我经常引导学生凭借自己对作品艺术形象的感知、理解、鉴赏, 渗透自己的生活与情感体验, 并借助想象和联想形成新的思维形象。比如在诗歌教学中, 我引入电视散文和“MTV"的创作, 让学生通过自己对诗歌语言文字的理解, 融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 把自己定位于导演的角色。通过电脑创作, 音乐的渲染、图画的再现或语言的描述等手段把诗歌中的意境再现出来。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个性和特长, 披文入情, 几乎是欢呼雀跃地参与。在体会“桃花流水鳜鱼肥”这句诗的意境时他们是这样描述的:在这充满生机的江南, 桃花倒映在清澈的湖面, 一片片粉红的花瓣静静地飘落在水上。湖里的小鱼纷纷钻出水面, 追逐着飘零在湖面上的桃花嬉戏。他们也被这美好的春色所陶醉。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把感受到的再现出来时, 他们也禁不住赞叹诗人语言的精妙之所在。在品味诗的同时, 学生不仅在想象的思维空间自由驰骋, 也受到意境美的熏陶和感染。

领悟开掘、创造新境。

诵读可以让学生初步感受意境, 联想和想象是品读过程中的进一步提升。鉴赏诗歌不仅能使我们感受到作品的形象, 体验到作品的情感, 与作者产生共鸣, 还能够激发读者的深长之思。由作品生发去感悟出社会人生的哲理、真谛。领悟便是文学鉴赏的更高境界, 读者久久沉浸于作品所描绘的形象, 对所展示的生活做出善恶、美丑、是非等的评价的同时, 从中洞悉宇宙的奥秘, 理解人生真谛, 认识生活本身, 潜移默化中净化心灵, 陶冶情操, 提升自我人生品位的境象。这就是文学潜能的释放, 文学家价值的实现, 是文学审美中的最佳效应。唐代诗论家司空图说过:“辨于味而后可言诗。”所谓辨于味, 就是要求读者不但要感受作品的形式的形象, 而且要领会形象背后的深刻意蕴、形式对内容的艺术表现等等。如在同学们体会到兰芝被迫回家又想回到家还得面对让人心酸的哥哥时难言的痛苦, 这时我们可以提出问题, 造成兰芝悲惨命运的根源是什么?比如在讲到《氓》这一课, 在课结束时我引导学生说, 在当今社会, 像氓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那么作为新世纪的女性你认为应该怎么样才能把握住自己的幸福?这样做使学生学生在品味的基础上走出作品本身, 用局外人的眼光审视这件事情的性质原因, 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阅历来评论这件事, 也可以总结出自己从中受到的教育的启示。这样就能挖掘出作品的内涵, 使文学价值得以实现。

上一篇:中期预测下一篇:适应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