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活动中心

2024-05-23

老年活动中心(共12篇)

老年活动中心 篇1

老年活动中心及青少年科技馆用地位于北京丰台区东高地地区,南大红门路以东,万源路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以西,万源中路和万源北路之间。

用地总面积为66820.8平方米,其中代征道路面积8050平方米,绿地面积5460.9平方米,体育用地面积5623.1平方米,建设用地面积为47686.8平方米。

建设用地中包括保留的十四栋多层住宅、和两栋小办公楼。本次新建的工程分为老年活动中心和青少年科技馆两大部分。

针对地域特点,创造出满足特定年龄人群需求、功能齐全、分区明确的使用空间以及令人愉悦的交流、休闲的精神空间。

建筑平面及空间布局

老年活动中心主要功能有球类健身、电影娱乐、各类协会活动、老年大学、内部管理办公等。根据用地特点及功能要求,将对场地尺寸要求严格的、并且空间巨大的球类馆设于建筑北侧,邻万源北路;将体量大、无采光要求的电影厅设于建筑中部,多功能厅建于其上,并利用天光进行采光;各种协会等小空间活动用房,布置在有良好景观及日照条件的建筑南侧四层以下;老年大学设在五层;内部管理办公设于六层。功能分区明确,交通流畅,使空间产生秩序。同时在各大功能区域转换之间,注重交往空间的营造,三层通高的四季厅连接各功能区域,起到了空间呼吸、放松的作用。针对使用对象及建筑功能内容特点,离退休老人到此活动除了有一定的任务目的外,更多的是无目的的、休闲的,他们可以是放慢脚步的、流连观望的。因此,除了在四季厅设有休闲茶座,交往空间外,各区域的走廊通道适当加宽,既可以驻足交谈,也可以将墙面作为企业发展宣传及老年绘画摄影作品展示的舞台,使原本的交通空间变换成了功能空间,同时设于四季厅中不同空间高度的连廊、通道,也起到了人看人、消除寂寞、身心愉悦的作用。

建筑形象及色彩

老年活动中心是服务于航天人的非营利性建筑,青少年科技馆也是一个教育的场所,在设计中首先确定建筑的气质应该是文化的,而不是商业性的。抓住建筑所处场所的环境因素,建筑南面的小区公园及体育活动用地,植被面积大,郁郁葱葱,有较好的景观价值。既要景观为我所用,又要尊重环境,和谐共生,互为对景。因此建筑从体量处理上南低北高,用悬挑、格栅等手法使建筑产生丰富的阴影变化,减弱建筑的体量感,减少建筑对公园的压迫。从建筑色彩上,选用深浅不同的金属灰,并局部配以橙红色,即体现了高科技的行业内涵又不失轻松活泼的建筑功能特性。

建筑用地

老年活动中心及青少年科技馆位于建设用地中部,其用地呈“7”字形拐把,北邻万源北路,南邻小区绿化公园和体育用地,东西与住宅相望,东西长约170米,南北最宽处约80米,最窄处约为35米。

建筑布局

通过对地形及周边建筑的分析,可以看出建设可用地相对局促,再加上大跨大空间需求较多,以及用地北侧学校建筑对日照间距的要求,建筑很难往竖向发展,因此采用了多层建筑将老年活动中心与青少年科技馆贴建的处理手法,从形态上作为整体考虑,但又有各自独立的使用区域。根据地形特点将老年活动中心置于用地东侧较宽地带,青少年科技馆置于较窄的西侧。

老年活动中心 篇2

一、项目概况:

活动中心基地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基地南北均为高层住宅,西边为民宅,东面为深圳福田法院、检察院,周边环境优越。总占地面积约25837.5㎡。整个基地地势平坦,交通便利。项目要求对基地进行合理布局,协调统一地块内建筑外立面,从而达到改善老年人生活、学习、活动环境,以陶冶情操,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保障老年人健康长寿为目的。

二、设计依据:

1、设计任务书。

2、地块红线图及现状地形图。

3、国家现行设计规范

三、设计思路: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医学进步,人口老龄化正成为社会性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子女为了自己前途而远走他乡,终生伴随父母已越来越难做到,而老年人愈近暮年则更加害怕孤独,需要陪伴的愿望更加强烈。因而兴建一座符合老年人同志心理、生理等特征,且功能齐全的休闲式活动中心。让老年人同志生活于集护理、康复和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化活动场所。同时是养老向社会化演变的必然趋势。由此可见福田区老年人活动中心的兴建不仅仅是对城市功能的一种完善,而且也是对老年人同志的一种关心。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形成了我们最初的设计理念,营造一个舒适的、适合老年人同志在身体素质、文化素质方面的生活需求。创造适合老年人文化学习、娱乐的各种活动场所,提供老人有一个邻里交往的空间,设立必须的医疗设施和社会服务网络体系,关爱维持老年人同志独立的生活能力,引导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特征及特点设计:整个活动区建无障碍设施。整个活动中心的动线需求要简洁、方向性强易辨认。

根据老年人心理特点设计:避免采用高层建筑和给人带来不安感的设施。整体表现要求幽静、安逸,但是实际设施摆设上必须避免孤独和疏离感。

根据老年人兴趣特点设计:在文艺体育方面要和谐的设置,针对琴棋书画、养生保健的各个方面周全的估计。设计特点以动静分区,保证有效结合的情况下,互不干扰。

根据老年人消费需求特点设计:设立符合老年消费需求的小型盈利和非盈利的产业设施,要针对夕阳产业特点进行设置。

四、总体布局:

1、交通组织:在总图设计上充分尊重城市的地域文脉,顺应自然机理,对整个基地进行分区、划分,主要出入口设置在基地东面的马路上,交通便捷。

2、场地布置:地块整体属长方形,因此按地形划分成两个区域,南面为活动区,北面为教学区,建筑中间设置部分功能用房作为连廊连接南北楼,利用活动中心与教学楼之间的场地设置一个适合老年人休闲娱乐的庭院广场。单体南面也设计了一个休闲广场,两个广场交相呼应,和谐共生。

3、道路系统:道路系统的设置既考虑人车分流,也满足消防扑救和日常生活方便。汽车从地块东面的马路主入口进入后直接从停车场;单体东侧是现有福田区政府机关,通过合理的退让,满足日照要求。同时也满足消防车道4m的要求。在满足消防的前提下,营造庭院幽静的空间氛围。整体布局简洁美观,满足了作为老年人活动中心的设计规划要求。

4、停车位设置:停车位主要考虑地面停车,共设置40辆停车位,30个轿车停车位及10个大型客车位,结合绿化。既提高活动中心景观质量,又减少安全隐患。

五、建筑设计: 建筑单体主要分为四层活动中心与北边的四层教学楼,中间通过连廊连接。

1、单体设计

地块南侧为活动中心,一共4层。主要提供老年人同志的活动、休憩为主:一层为报告厅、歌舞及一些配套设施。二层为美术及音乐房,三层为羽毛球、书法、摄影等,四层为摄影等,主要是提供老年人娱乐的一些活动区。中间还夹有健身房等运动功能房间。

地块北侧为教学区,共4层,主要提供老年人同志学习为主,一共设置了35间教室。

2、立面设计

老年活动中心 篇3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 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加强老年活动场所建设及活动,是加强离退休老同志思想政治建设和党支部建设的需要,增加了责任感、紧迫感、光荣感和使命感。

一是在缺少文化设施的居民区采取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方式,改建、扩建或增设老年活动场所。

二是让老年活动场所建成后既经济又适用,更是让老年人满意,我们采取组织退休人员代表到外地学习考察,吸取他们的有益经验、特色文化的方法。让代表们回来后发挥所长,各尽所能施展才华,用自己的书画作品美化场所环境,既节省了经费支出,又使场所文化氛围上了一个档次。

三是排除落后思想障碍。我们认为,加强老年活动场所硬件设施建设固然重要,但老同志的参与活动的热情也不能忽视,否则,就达不到兴建老年活动场所的应有效应。一段时间以来,在离退休人员中存在着二种错误倾向:一种是完全封闭自己,整天不出门,与世隔绝,容易造成老年痴呆综合症。另一种是,不少老同志认为,开展老年文体活动是为单位争荣誉,不愿意参加;有的来参加了活动,总是先开口要服装、要报酬、要纪念品。针对这些现象,我们通过思想教育,积极引导,使这些错误倾向得到及时克服和纠正,并实现了思想观念大转变。他们一改过去“要他参加”变成了“我要參加”,且参与热情空前高潮。出现一些老同志自发组织开展文体活动,自筹资金发奖品,不要公司一分钱。有的不解地问,他们这是为哪般?可见,“我参与、我健康、我快乐”的口号,已变成了广大老同志的自觉行动。

二、落实措施,加快老年场所建设的步伐

近几年来,根据老同志居住地分布情况,在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兴建和改建了一批面积适当、布局合理、方便就近、功能较全、设施配套的老年活动场所。

首先,依托集团公司的优惠扶持政策,制定规划,自筹资金,通过旧房改造、房屋兴建、项目整合、社区建设、旧房调剂等多种途径,先后兴建和改建了4座二级老年活动中心,3座三级老年活动站,有的已建成投入使用,有的正在规划、兴建中,初步形成了老同志相对集中的地方有老年活动中心以及功能齐全的老年活动站。

其二,充分利用市政府资金和资源,加强老年活动场所设施建设,不断满足开展老年活动需要。近几年,在公司投入20多万元,给各活动中心、站购置了大量老年活动设施的基础上,我们又广开渠道,通过向市、区政府等四处求援,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先后投入10多万元用于购置音响、钢琴等老年文体活动设备;通过市、区残联给大堰湾老年活动中心配备了部分康复健身器材,从而使各老年活动中心(站)的健身设施不断满足了老同志健身需要,促进了老同志的身体健康。

其三,自力更生,废旧利用,因陋就简,促其老年活动功能不断完善。如参加太极活动比赛的服装问题,各分会为了实现太极交流表演时的整齐化一的效果,每个队员都自己出钱置作了统一布料、统一色彩、统一样式的太极服装。到目前为止,这些参加活动的老同志们大多都准备了两套或多套表演服装,基本满足了开展活动的需要;舞蹈训练厅需要镜子,为了节约经费,文艺协会的老同志们就积极想办法,收集有些住户准备新装修房屋而废弃的旧镜子,废旧利用,完善了活动设施。

三、加强管理,促进老年活动繁荣与发展

按照上级“场所相对宽裕、设施较为完善,服务管理更加规范”的要求,实行规范管理,统一协调,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文体活动,极大地丰富了老同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一是建章立制。按照“服务、管理、活动”六字工作方针,在加强建设的同时,不断规范管理,使老年活动场所建设走上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在各活动中心、站的显目位置,张贴有健身公约、管理制度及维护健康十法等,明确要求参与强身健体的老同志,要自觉自愿,以娱乐、健身为目的,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护能力,从而规避了风险。在各活动中心、站的管理方面,我们完全依托各自管委和各单项分协会来实现各活动中心和站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完善,从而使各项管理井然有序。

二是积极引导。根据老同志文化层次、兴趣爱好的差别,分别成立各种老年文体协会组织,向多元化、系列化方向发展。即公司总协会下设若干个单项协会,单项协会又在四个分办分别成立了单项分会。由此形成了自上而下的一个协会网络,宝塔式的组织框架结构,活动内容上形成了系列化,逐步走上有序管理轨道,实行年初有计划、有活动目标,年终有评比、有考核。为不断推动公司的老年活动夯实基础。

三是开展活动。每年除了集团公司或公司文体总协会、单项协会安排的大型活动和定期活动外,其他活动均由各单项分会自行安排,形成了常态化。除重大节日或上级组织开展的活动外,其它活动在基层,小形多样,以乐为主,努力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促进延年益寿。在领导方式上,由协会牵头,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活动,充分发挥了各单项协会和单项分会的主观能动性。文艺协会平时以四个分办(片区)的骨干为基础,定期集中,以形体训练为主,然后将所学技艺带到各片区教学,起到了极大的示范作用,影响带动了一大片。每年举办一次“夕阳红”巡演,这项活动已坚持了四年,而且每年参加演出的老同志人数都在递增。而且近两年来,在集团公司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多次获奖,其中个别节目还得到好评,被其他社团邀请友情客串,更加大力彰显了老同志的风采。

“老年陪护中心”有需求 篇4

市场前景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发展,老人的孤独感等心理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病人也越来越多,他们给家庭和社会造成的负担也日趋严重。虽然很多子女会尽心尽力地去照顾老人,但他们还必须同时顾及自己的工作。尤其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将来他们面临的是四位老人需一对夫妇去照顾的情形,这对一个家庭来说从精力上和能力上都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办个“老年陪护中心”是完全符合市场需求的。

陪护中心的主要服务内容是:帮助老人买菜做饭、洗衣、整理房间,陪他们读书、读报、看电视、聊天解闷,以及卧病在床的老人的护理等等。护理中心的地址最好选在人口密集的居民住宅区内或附近。

投资分析

1、20平方米的房屋做办公场所,月租金600元左右。

2、购买办公用品及桌、椅两套,需要费用1000元,安装请求陪护热线电话一部。

3、申请营业执照等手续1200元;

4、简单装修办公场地需3000元;

5、招聘陪护人员10人,月工资600元;

综上,总投资12000元左右便可开业。

效益分析

陪伴护理一般有3中形式:全天候24小时,半天12小时。钟点服务随叫随到。收费标准为全天60元,半天40元,钟点每小时5元。按每位护理员每天工作8小时,每位每天收益40元计,则10位员工每天收入为400元,每月收益12000元,10位护理员每年总工资72000元,年可获纯利57000元左右,月平均收益为4750元左右,投资回收期3个月。

营销建议

老年活动中心管理制度 篇5

1.活动中心是学校离退休教职工文体活动场所,非我校离退休教职工谢绝入内。

2.进入活动中心人员要爱护公共设施和活动器材,不得将活动设施、器材带出活动中心。

3.活动人员要讲究公共卫生。禁止随地吐痰、吸烟、乱扔杂物、大声喧哗。严禁将宠物带入活动中心。

4.不得将活动中心的报纸、刊物、杂志等带出活动中心。

5.活动中心严禁任何形式的赌博行为。

6.进入活动中心的离退休教职工,要自觉遵守本规定。

活动中心开放时间:

老年患者的活动义齿修复护理 篇6

关键词:老年患者 生理特点 心理特点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07-01

随着文化、科学、经济和医疗保健的发展,人类的寿命普遍延长,老年人在社会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人口老龄化的现象已日趋明显,每个老年人的口腔都有或多或少的问题,而牙体、牙列的缺损,尤其牙列的缺失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在给老年人进行口腔修复及护理的同时,更应该重视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特征,在治疗中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设计和制作出更适合老年人的修复体,对保持老年人群身心健康,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1 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特点

1.1 生理特点。

1.1.1 全身变化。老年人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呈现增龄性变化,身体免疫功能降低,抵抗力下降,易发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脑血管病等全身性疾病。会有行动不便,适应和理解能变差,记忆力减退,身体耐受力低下,不能很好的配合医生。某些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会影响到口腔疾病的治疗。

1.1.2 口腔的变化。

1.1.2.1 牙齿。缺牙数量多,占全口牙列的四分之一以上时,就会影响到口腔的正常功能,余留牙颌面磨损过多,伴有龋病、楔状缺损、松动、残根、牙龈退缩、食物嵌塞、伸长松动等。

1.1.2.2 牙槽骨及颌骨。牙缺失后,牙槽骨会逐渐吸收萎缩,随着全口牙列的缺失,上颌骨的外形逐渐缩小,下牙弓逐渐变大,面下三分之一距离变短,使上下颌关系失调,影响美观、功能。

1.1.2.3 黏膜和唾液腺。老年人口腔黏膜变薄、色淡干燥,弹性下降,若有破损愈合能力较慢,常有口干、烧灼感和味觉异常。唾液流速较慢,机械冲洗作用下降,口腔自洁能力变差,抗菌作用减弱,易患龋病和感染性疾病。

1.2 心理特点。老年人由于身体各器官功能逐渐退化,临床上会表现出与其他人群不同的心理特点。

1.2.1 固执心理。有些老年人性格较固执,常会根据其他患者的修复效果而不顾是否符合自身条件,坚决要求医生给予同样的修复方式,医生和家属劝说也无效,难以沟通。

1.2.2 急躁和期望值过高。老年人耐受力较差,若等候时间较长,修复过程复杂,易导致急躁情绪。由于对口腔修复知识的缺乏,修复后不愿意复诊,希望一次就能完成修复治疗,渴望义齿有天然牙一样的美观、自然和功能等过高的心理期望值。

1.2.3 其他方面。部分患者由于经济的困扰和对口腔疾病认知程度的不同,认为自己年龄大了,花钱装假牙不值得,即使缺牙也不愿意去医院修復。

2 修复治疗的护理

2.1 治疗前的护理。护士应热情接待病人,言行礼貌,帮助患者克服紧张情绪。在进行修复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老人交谈,向病人介绍修复体的种类、优点、缺点及所需费用,并选用与缺牙相似的修复体标本让病人观看,使其对修复体外观有初步了解。告知患者义齿与天然牙不同,结合病人的口腔情况将预期效果告知病人,治疗后能够部分恢复病人的口腔功能,每个人都能很好的适应义齿,由于个体的差异,会表现在适应时间长短不一样,让病人对修复的义齿有正确的认识。应尊重和关心老年患者,增强患者配戴义齿的信心,并与家属进行沟通,取得家庭的支持与帮助,愉快的接受口腔修复治疗。根据患者的要求及经济情况,帮助选择合适的义齿,对治疗过程给予详细的解释,建立良好的医护患关系。一般老年人的行动比较迟缓,可帮助搀扶到牙椅上,将治疗时所需物品准备好。

2.2 治疗中的护理。在治疗中修复体的设计和制作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特点,活动义齿是老年修复治疗的主要方法。老年人身体耐受力较差,治疗时应尽量迁就患者取舒适体位,告诉病人,若有不适可举手示意,切勿乱动和抓医生操作的手,以免钻针损伤口腔组织。若病人起坐比较困难,治疗时应使用吸唾器或护士帮助患者起身漱口,在冬天应配备温水。如治疗时间较长,应让病人休息片刻,以减轻长时间张口所产生的疲劳。在备牙时,应检查车针是否稳固,防止脱落。在修复治疗的过程中护士应密切配合医生,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意识的变化,告诉患者在取模时材料有一定的流动性,可能会引起恶心等不适,并告知如何配合医生以减轻不适的方法,及时安抚患者情绪,使其精神放松,协助医生对老年患者顺利完成治疗。

2.3 治疗后的护理。耐心、详细的向患者介绍义齿的摘戴方法、注意事项和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宣教。告知病人初戴义齿时有明显的异物感,发音不清,口水增多等现象,耐心戴用1~2周即可习惯,要鼓励患者多说话,多练习,逐步适应。告知患者义齿和天然牙不同,不可能恢复到天然牙的咀嚼功能,美观效果也有一定的限度,从而帮助患者建立切合实际的期望。戴义齿后如感疼痛可暂时将义齿取下休息,但在复诊前须戴上义齿并至少使用2小时以上,这样能准确找到痛点,便于医生修改。由于老年人普遍存在听力差,记忆力差,理解能力差,动作迟缓,要求家属尽量陪护,还要将注意事项写在纸上交与患者及家属。以前配戴过义齿的病人,会前后比较义齿,要鼓励病人坚持配戴新义齿,才能适应义齿,让其发挥功能作用。

3 义齿的护理

义齿的护理对所覆盖的基牙及牙周组织的健康有重要意义,合理的义齿护理可清洗掉义齿基托上的软垢、细菌及念珠菌,防止菌斑形成及细菌释放毒性产物,从而保护覆盖基牙及牙周组织健康,预防义齿性口炎的发生。护理措施包括:

3.1 每次进食后,应及时将义齿取出清洗并漱口,睡觉前将义齿摘下,泡在冷水中,以维护口腔组织健康。

3.2 每日用牙膏和牙刷清洗义齿,不可用酒精和沸水浸泡,否则义齿会变形。

3.3 用专用的假牙清洁片定期浸泡,可有效去除菌斑和色素。

4 健康教育

4.1 定期口腔保健检查。耐心详细的讲解,宣传口腔保健知识,加深患者对健康知识的了解,可达到有病早治、无病预防的目的。

4.2 合理膳食,提高机体抵抗力,纠正不良习惯,戒烟、戒酒。

4.3 增强使用义齿信心。鼓励病人建立信心去练习,尽量将义齿戴在口中练习使用,义齿需耐心使用,逐步适应,一些不适症状数日内即可消除。

4.4 做好复诊前的准备工作。为了准确的找到疼痛点和减少复诊次数,复诊前半天须戴义齿,复诊时嘱患者咀嚼食物反复试用并调整。

4.5 做好随访工作,定期电话随访,给予健康指导。

参考文献

[1] 杨艳丽,俞雪芳,吴良燕等.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护理.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06,4(3):168-169

[2] 杜玉芳,郑杰,黄云等.老年患者口腔修复护理体会.中国医药指南,2010,8(18):160-161

老年活动中心 篇7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青杠老年护养中心位于重庆市璧山区青杠街道渝昆高速公路旁, 距主城区26公里, 总建筑面积61万平方米, 设置养老床位3000张, 医疗床位1000张, 护理床位500张以及1500套老年公寓, 由普通护养区、临湖护养区、临湖疗养楼、学术交流中心、老年医院、护理职业学院组成, 分五区三期建设。该护养中心依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专业的医疗护理技术, 先进的仪器设备以及优秀的管理团队, 秉持“健康、养生、文化、护养”的服务宗旨, 以一流的设施、一流的环境、一流的服务、一流的管理打造老年人安享晚年的幸福乐园。

建设背景篇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人口发展的基本趋势, 也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根据全国老龄办发布的《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研究报告显示, 截至2010年, 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已达2132万, 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2.25%。老年人对经济供养、医疗保健、生活照料和精神文化等方面需求的日益增长, 必将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解决老龄问题, 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 实现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是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目标。

据调查, 60岁以上老年人中, 他们大部分时间处于带病生存, 需要不同程度的照料, 5%的老年人有入住养老机构的愿望。但我国的养老事业发展相对滞后, 养老院一床难求的现象在国内多省市出现, 重庆市民政局数据显示:重庆城镇养老床位缺口达4万张, 老年人去哪里养老成为当前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截至2011年底, 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共有40868个, 却没有一所是公立医院开设的, 且养老院大多缺乏相关医疗配套设施。

在上述背景下,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筹资金创办了一家新型老年护养机构——青杠老年护养中心。该护养中心是由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的全国第一家大型公立医院主办的养老机构, 系国家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项目。

在当前各种养老社区概念层出、养老地产花样也不断翻新的情况下, 青杠老年护养中心作为大型公立医院创办的新型老年护养机构, 如何“跳出传统”, 体现“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的优势与特色呢?这要从选址说起——

前期选址篇

选址坐拥天然氧吧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位于重庆市市中心, 配有先进的医疗设施, 但市区内用地紧张, 考虑到老年人的休息养护空间需远离城区污浊空气, 医院几度选址, 最终将青杠老年护养中心设在重庆璧山区青杠街道百家店水库旁。该处依山傍水, 坐拥得天独厚的山地湿润气候与广袤的绿色植被, 环境清幽, 极为适合老年人疗养、康复和居住。用地对外交通便利, 西面为宽32m的老成渝公路, 北面为宽16m的城市规划道路, 依托成渝公路以及附近的高速公路, 可快速到达市区。

青杠老年护养中心建成后将拥有6000张床位的规模, 主要服务于重庆市及周边地区, 也将逐步吸收来自周边省份乃至全国范围的老年人。

依山傍水山地特色

青杠老年护养中心整体用地山势较为平缓, 设计中依现状分为3个山体、一块平地以及一个景观水库。用地西北角靠近成渝公路, 到堤坝下高差不大, 可视为平地, 坝上环水库一周分布三个山头, 靠规划路两个山头较高, 制高点为371m。两个山头之间的地面较为平坦适合规划建筑, 次要出口也开在山谷之间, 南边山头高差较缓, 适合建山地建筑, 并有一小块平地延伸至水体之中, 形成半岛, 成为极好的景观场所。山体被果树林覆盖, 山色清新, 树林茂密, 灌木从生, 整体用地完全处于纯自然环境之中。

规划设计篇

以水库为中心, 分三期建设

青杠老年护养中心分为三期建设, 一期为:护养中心一区、临湖疗养楼、学术交流中心及能源中心;二期为:护养中心二、三区、老年公寓及护理职业学院;三期为:康复医院、护养中心四区及预留发展区。

一、二、三期建设区域既相对独立, 又联系便捷, 以一个水库为中心带动整体。

“以山为脊、以水为魄”的理念

“山”与“水”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均具灵性, 作为一个专为老年人设计的居住场所, 青杠护养中心融入“以山为脊、以水为魄”的设计理念, 突出体现中国的传统山水文化, 使其更具归属感。

青杠护养中心以尊重自然、以人为本为设计原则, 倡导生态设计, 任何一个护养区都置于一定的自然环境当中, 而不同的自然环境赋予每个护养区和场所不同的特性与自然景观主题。因此, 设计中充分尊重原始的自然条件和自然特点, 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 采用自然和技术相结合的生态设计, 将美好的自然环境融入护养区, 实现与自然的平衡发展, 达到生态和谐。并且充分考虑人的生理、心理需求, 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

此外, 在建筑的规划和设计中还充分融入了地域及文化特色, 从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背景的城市和民族特色出发, 通过采用连廊、平台、台地场所形成交往的“链”, 各区域之间进行联系与对话, 做到“隔而不分”, 象征温暖的传递与延续, 同时用廊联接建筑群以确保交通风雨无阻。

护养中心一区, “四合院”式建筑组合

护养中心一区建筑面积31300m2, 设床位522张, 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开设全科医疗科、内科、外科、妇科、急诊科、康复医学科、中西医结合科、临终关怀科等专业, 为老年患者提供长期医疗护理、功能康复等服务。护养中心一区除了拥有完备的医疗设备, 还为老人们设计了有特色的生活、娱乐和运动配套设施, 门球场、台球室、沙弧球室、图书馆、网吧、水疗中心、足疗中心、超市、银行、商务中心、美容美发等设施一应俱全, 可满足老人对养生、文化、保健、医疗、休闲、娱乐等多方面的需求。

*院落式建筑组合

护养一区整体设计采取错落有致的布局, 避免了“行列式”或“兵营式”的单调组合方式, 以减弱房间的“隔离”感。考虑到老年人活动的特殊性, 护养中心特意设计成“四合院”式的7层建筑组合。

护养中心一区由ABCD四栋建筑有机组合而成, 自然形成向心的内庭院。护养中心一区底层设主要竖向交通空间和各种入口。除竖向交通空间外其余部分均架空, A栋和B栋利用底层4.2m的架空空间, 布置绿化和共享空间, 供老年人休憩和活动, 以改善环境, 增强通风采光。C栋一层设置了男女水疗室、足疗室。D栋一层设置了集中的餐厅和厨房以及小型超市。

目前, B栋二层为“小型医院”, 设内科、外科、中医科、五官科、妇科、心理卫生中心、放射科等科室以及相关化验、收费等医疗功能用房;A栋二层为行政办公区, 设接待大厅、出入院窗口、财务和会议室等;C栋二层为特护区, 设置特浴室;D栋二层为康复病房区, 设置物理治疗室、多功能康复训练室。护养中心一区的A栋、B栋、C栋、D栋的三层~七层每层设计了两个护理单元。其中, 三层~五层每层设17间标准双人间, 六层各设18间单人间。七层设带起居室和厨房的套间9套。每层在两个护理单元之间设计了音乐舞蹈室、阅览室、网络室、棋牌室、台球室等供老年人活动娱乐的活动室, 为老人们提供一个集体交流活动的场所。在每层中部位置设护理工作站, 便于医护人员集中护理。医护人员的工作区自成一区, 位于北侧。

护养中心一区四栋楼利用连廊层层连接, 联系方便。楼栋之间用空中连廊相互连接, 组成一个四合院, 让楼栋之间相互联系, 并在空中连廊上摆上植物与桌椅, 增加休闲活动空间。

*坝下水景

结合坝下排洪沟设计成自南向北的线性水景, 蜿蜒曲折, 贯穿于4个护养区的西侧, 至西北侧入口的大型中心广场形成扩大的水景, 然后通过地下与规划路下的拟建涵洞连通向北侧泄洪, 这条水景为坝下一期工程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70000m2的室外生态花园

老年中心护养一区拥有70000m2的室外生态花园, 在花园中特别设计了供老年人活动、散步、休息的设施, 园中还设计了一条约长500m、宽10m、深1m多的景观水渠, 老人们可在此垂钓、观景。“四合院”中庭按照园林化的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 为老人们提供依山傍水、绿树成荫、空气清新、风景如画的生活环境。

*室内空间“私人定制”

护养中心一期的室外门牌细心地用色彩鲜艳的水果、鲜花、动物等作为标识, 方便老人们记住自己的房间;房屋的过道均采用防滑地板, 并在走廊两侧设置扶手;过道宽敞明亮, 电梯均为无障碍医用电梯, 推床可以自由进出;步梯的踏面加宽, 梯步的高度设置得更缓, 楼梯的护栏采取高矮双杆设计。

为了减少家具对老人的擦刮与撞伤, 房间内所有的家具都采用圆弧形倒角, 室内采用防滑地板, 马桶和淋浴室设有防滑护栏;淋浴室设置沐浴专用凳, 冷热水开关标识也十分醒目;卫生间与室内连接处采用缓坡无障碍设计;无线定位系统、24小时应急呼叫系统, 只要在园区范围内就可以通过无线定位找到老人, 老人遇到突发状况时, 只需轻轻按下应急呼叫系统马上就会有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救助;老人们居住房间均安装有红外动态监测装置, 可防止意外的发生。

临湖疗养楼, 顺等高线走势排布

临湖疗养楼位于青杠老年护养中心的西北部, 北临二期拟建的老年公寓区, 南向面对风景秀丽的百家店水库, 主入口位于规划用地的东侧, 处在两座山的山谷间。

疗养楼顺等高线走势排布, 靠近水库地势较低处布置拼接别墅式疗养单元;顺山势向高处布置独栋疗养单元, 共7栋, 每栋3层。在前后间距的控制上, 一方面考虑日照因素, 另一方面根据前后建筑的不同高度, 保证彼此之间的合理视距。由临湖5m宽的盘山路蜿蜒而上, 车辆可达到每栋疗养单元。

该区建筑面水背山, 成团成组, 高低错落, 疏密有致, 顺应自然体态, 均为上佳的居住空间。同时疗养区和住宅区各自以点、线、面的方式层层结合, 彼此又互为对方的景观天际线, 令人视线畅通。

学术交流中心, 塑造人本活动空间

建设中的学术交流中心以接待看望入住老人的亲属及举办学术会议为主, 学术交流中心依百家店水库而建, 充分结合整个沿水库面的自然生态景观, 力求做到有山有水、景致独特、环境优美。学术交流中心以创造充满山野情趣和当代乡土气质、优雅而舒适的城郊山地居住环境为出发点, 密切结合地形, 创造以人为本的学术交流及活动空间。

在学术交流中心东侧的道路环线上为护养中心主入口广场, 形成车流主要出入口, 北侧设货物出入口, 设坡道可进入吊层的厨房, 西侧临湖一侧主要设置自由蜿蜒的沿湖栈道以及与山地地形相结合的台阶、步行小路, 东侧道路两边设部分地面临时停车位。

康复医院, 呈“工”字型布局

青杠康复医院设置在护养中心的正门右侧, 规划占地面积4955m2, 整体呈“工”字型布局。门诊楼和住院楼通过水平交通的联系而成为一个整体, 使得医院的内部功能的联系更加便捷、简单、舒适。门诊入口正对老成渝路。急诊部分在布局上充分考虑急诊、急救快速便捷的要求, 置于主入口的西北角, 自成一区。一层为门诊、急诊及医技用房。二、三层为门诊诊室及辅助用房, 四层为手术室、ICU病房, 均由专业公司二次深化设计。五层以上均为住院部病房。污物入口设于建筑西北角。

老年公寓, 采用“刚柔并济”的设计手法

*地势高低错落, 布局呈“鞍”状

老年公寓位于护养中心的西北部, 形成“鞍”状, 两座山头构成整个地块的最高点, 谐趣相生, 遥遥相望。在“鞍”部的中心山谷处顺势开辟出50m宽地下车库 (局部地下两层) , 地下车库车道直接与背面16m宽的规划道路相连, 相连处形成地下车库的出入口, 直接进入地下一层车库, 并在车库顶层形成净宽34m的中心休闲广场, 其他支路围绕中心广场展开。

*现代设计风格, “一切以老人为中心”

高档老年护养区和老年公寓的设计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体现现代化的标准, 不仅外观造型美观大方, 更重要的是内部功能布置的合理性和超前性, 充分体现“一切以老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 营造方便、愉快的生活环境。保证老年人安全、健康、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质量。

整体设计采用“刚柔并济”的手法, 以区内中心广场为轴, 西侧设计两排老年公寓, 分别为8层、11层;东侧与西侧对称设计三排公寓, 分别为8层、11层、5层。在基地北面沿规划道路设计一排公寓, 高11层, 大大提高了老年公寓套数, 另外在东、西侧山上设计部分多层公寓。

外部造型上所有单元均采用灰色外墙面, 给人以儒雅的感觉。屋面形式为平屋面, 局部高出屋面, 高出部分采用坡屋顶。建筑与山林水体互相映衬完美融合, 形成独特品味的老年护养空间。

*依山势环绕道路, 实现景观入户

老年公寓顺等高线走势排布, 尽量减少土方量, 结合迂回环绕的道路, 形成动态的曲线线条, 宛若山涧溪流, 婀娜旖旎, 处处体现柔美和秀丽, 达到自然与人工的完美结合。老年公寓成团成组布置, 一方面考虑风向因素的影响, 使老年公寓的朝向均达到最佳通风效果, 保证气流顺畅;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水库及青山的景观, 最大限度地使每栋老年公寓实现景观入户。

为更好地服务老年人, 在休闲广场东南角设有服务中心, 内设老年活动室、老年保健室、老年疾病康复治疗指导中心及医护人员公寓。区内的老年人在这里既可以休闲娱乐, 也可以得到疾病康复治疗方面的指导。

另外, 在空间设计上合理分配静、闹空间, 布置老年人卧室、护理人员卧室、老年人活动起居室, 以满足老年人的不同需要。设计中加入大开间、进深为3.3m的阳台, 两层通高, 南北错开, 保证房间有充足的日照和清新流通的空气, 为老年人提供一个舒适宜人的环境。

护养中心二、三区, 重在内部设置的合理性和超前性

护养中心二、三区设计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并体现现代化标准, 不仅外观造型美观大方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 更重要的是内部功能布置的合理性和超前性。

与护养一区相同, 护养中心二区和三区底层也架空4.2m作为室外空间, 除主要交通空间和活动室外, 其余架空空间设计为供老年人活动健身、散步休息的场所。在护理单元之间设计了活动室, 并设护理工作站, 便于医护人员集中护理。洗衣房等辅助房间也紧邻护士站布置, 便于管理。护养中心二区、三区二层~七层每层设计了4个“回字形”护理单元, 自然形成向心的内庭园, 可布置绿化, 改善环境, 提高空气质量和房间内的通风采光, 也为老人们提供了交流和活动的室外空间。

道路交通, 人车分流

为保证护养中心的安静和安全, 以及交通便捷性, 整个区域采用人车分流系统。车行线路在平地上形成环线, 在山体上沿山坡和水库形成环线, 几个护养区自成一体, 形成步行系统。坝下、坝上通过机动车道和运动步道相联系。

由中心广场分射出多条5m宽车道, 与区内干道环绕连通, 并在规划区的西北处设计出公寓区主出入口。在各分支车道之间结合景观布置人行步道、景观小品, 自由蜿蜒, 趣味横生, 同时达到了人车分流的目的。

所有地下停车场集中设在用地中部地带, 车辆从规划路的车库入口直达地下车库, 减少因外部车辆进入区内造成的景观干扰和安全隐患。在区内支路上布置部分地面停车位供内部车辆使用。

预留发展区, 拓展活动空间

护养中心预留发展区约21500m2, 将专辟爱心农场、宠物园、垂钓园、手工作坊等, 让老人们在运动中享受快乐的同时获得自理能力的锻炼, 使老年生活更加健康阳光。

建筑环境篇

建筑用材, 突出温馨与自然

护养中心一区外墙以浅暖色为主, 给人温暖的感觉。屋顶采用坡顶, 坡屋顶材质采用传统的红色琉璃瓦, 挑檐下推进的玻璃窗的椽子上出挑的装饰椽头, 使屋顶显得既舒展轻盈, 又沉稳高雅。一、二层外墙采用红色天然石材配大幅透明落地玻璃窗, 通过红色墙体的古朴大气与玻璃的清透现代形成对比。三层~六层外墙采用米黄色涂料与大幅透明玻璃窗配合使用, 既具现代气息, 又使人备感温馨。七层外墙采用大面积落地窗结合白色涂料及白色线脚。局部富有现代感的金属栏杆设计增加了建筑主立面的细部装饰。顶部将交通空间部分做成高起且柱子外露的标志塔, 使整个造型高低错落, 富于变化。

护养中心一区、二区、三区与规划用地内所有一期建筑的风格相统一, 充分考虑了疗养建筑的大方与温馨。采用现代的设计手法, 融入局部石材墙与坡屋檐的元素, 大气稳重, 成为新主入口景观环境的一个亮点。建筑单体的造型和立面处理, 紧密结合功能要求, 采用简洁明快的建筑语汇, 红色屋顶, 暖色墙面, 利用天然材料体现山地特色。

而临湖疗养楼延伸至水库中的平台尽端设计景观建筑——茶室, 以玻璃材质为主, 使人更加亲近自然, 犹如身处大自然的天然美景中。

环境设计, 步移景异

青杠护养中心以体现山地建筑特色, 满足老年人生活需求为目标, 力图在不破坏环境的情况下, 解决功能、美学的问题并通过规划设计改善环境, 以达到生态系统的平衡。力求创造一个景色宜人、自然清新的医养环境。

空间组织顺应原生态山水结构, 沿山谷纵向发展。在谷底中部设计一条漫步道, 漫步道的北面是与城市衔接的入口广场, 南端是将水坝作为景观而形成的活动广场。漫步道两面的建筑随着用地的坡向有机布置, 形成变化丰富、步移景异的环境景观。

沿百家店水库边缘布有蜿蜒曲折的人行小路, 绿化景观与水库边缘其他景观道路相连接。步移景异, 一副动感的山水画展现在眼前。

此外, 为了给老人们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 增加养生乐趣, 护养中心开拓大量的空间来塑造园林景观, 枇杷树、橘子树、芒果树、龙眼树等果林让老人们可以享受采摘的快乐。

已在规划设计中的护理职业学院紧临护养中心, 其运动设施、休闲娱乐设施、园林景观也将与护养中心共享。在学校的规划中, 还特地将运动场的看台设计为适合老年人使用的坡度, 让他们能感染学生的青春气息。

智能化建设篇

引入医疗智能腕表

青杠护养中心除了硬件条件, 在建筑智能化设计方面也是依据老年人的行为习惯进行人性化的设计。值得一提的是中心与专业公司合作, 研发了远程视频探视系统, 在征得老人和家属同意后, 可实现远程探视、语音对讲、远程抓拍等功能, 这样家属上班时也能看到老人的生活起居状况, 拉进与老人的距离。

同时还将常见的智能腕表装置引入青杠护养中心, 入住的每一位老人手上, 都戴着一块特殊的“手表”, 采用无线定位系统, 可以对老人进行实时定位, 防止老人迷路走失。如果老人遇到发病、跌倒等紧急情况, 只需按下腕表的求助报警键, 腕表就会把警报发送到监控室, 方便医护人员在第一时间提供救助。不仅如此, 腕表里的内置震动传感器还能监测老人的生命体征, 如果老年人长时间静止不动, 会自动向监控室发出报警。

系统联动控制

屹立在绿树山林间的青杠护养中心借用智能化手段将自己打造得更加经济实用, 服务贴心。为方便照顾老人, 在护士站配置智能开关面板, 护士只需要按一个按钮就可以控制整个养护病房区域的照明。同时, 通过对灯光、电动窗帘、空调系统、呼叫系统、微波炉等电源插座、紫外线杀菌灯的联动控制可以调节室内舒适度, 满足使用需求。特设的门禁系统由医护人员进行统一操控, 方便照顾老人行动也增加了安全度。

补白

浅谈社区老年文体活动 篇8

一、开展老年文体活动的意义

1.开展文体活动,有助于“健康老龄化”的实现。世界卫生组织于1990年提出了“健康老龄化”的奋斗目标,即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坚强、心理协调、反应适度、关系融洽。多年的实践证明,经常开展一些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文化体育活动,不仅能增强老年人的体质,减缓生理机能衰退,还能有效地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参加老年文体活动不但消除了老年人的孤独感,促进了思维活跃,记忆力增强,还使老年人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丰富生活、身心愉悦,因而被称之为“文化保健”。

2.开展文体活动,有利于发挥老年人的潜能。从各个领域、行业、单位退休的老年人当中,有的青年时期曾是所在单位的文体骨干,专业人士,有的自幼就爱好文化、体育锻炼,他们有着丰富的文体活动实践经验,且大多数身体健康,又有奉献余热的迫切愿望。根据他们的这些特点,在开展老年人文体活动的时候,使这些人再次成为老年活动的文体骨干力量,发挥他们的潜能,创造佳绩。

3.开展文体活动,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老年人对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以丰富多彩的老年文体活动来充实老年人的生活,能使他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增强体质,完善人格,使晚年生活更放异彩。

二、兰城街道社区老年文体组织基本情况

老年文体组织是开展社区老年文化活动的支柱,目前,街道共发展建立了28个老年文体活动团。刚开始时,这些老年文体活动团大部分是在自发的老年文化活动中形成的,老人们常常聚在一起跳交际舞、广场舞、打太极拳、练气功等,但规模小、人数少、地点不固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参与到文体活动中,各类老年文体组织的成员增加了,队伍壮大了。街道、社区也意识到了老年文化的重要意义,对已成立的文体团队加以指导、管理,对还没成立,但有成立意愿的积极引导,指导成立文体活动团队,并把这些活动团队纳入社区老年协会的旗下,平时在老年协会的管理下开展各种自娱自乐的文体活动,而在元旦、春节、端阳节、建党节、全民健身日、敬老节、国庆节等,积极组织老年文体团队参加街道、社区开展的各种节庆活动,让广大老年人有展示自己的平台,吸引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参与到社区文体活动中来。

三、街道社区老年文体活动存在的问题

1.老年人对社区文体活动需求不足,参与意识薄弱。开展有声有色的老年文体活动,离不开老年人的积极参与。但60%的老年人或因为照顾孙代没有时间、或因为不知如何参与、或因为身体不佳,对社区精神文化需求很低,不太热心参与社区老年文体活动,参与率低。

2.各级干部对老年文体活动组织、指导不够。目前,由于街道、社区各项工作任务繁重,一部分街道、社区干部没有充分认识到社区老年文体活动的重要性,缺乏做好此项工作的经验,对社区老年文体活动的组织、指导不够,一些社区老年文体活动处于无序和单调的状况,活动少,内容和档次有待提升。

3.老年人开展文体活动设施、场地不足。由于各种条件限制,街道、社区缺少资金和可利用资源,老年文化活动场地不足,设施不够,难以满足老年人对社区文化活动的需求。

4.老年人开展文体活动经费投入少。由于财政困难,街道、社区每年对老年文体活动经费投入有限,导致每年开展的大型文体活动少,且活动内容单调。

四、加强社区老年文体活动的几点建议

1.引导老年人转变观念,积极参与社区文体活动。积极发展老年学校、老年大学,通过讲课、面授、电化教育等手段,满足老年人对社区文化的需求,组织老年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使他们自得其乐、积极参与、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2.要加强对社区老年文体工作的指导。老年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街道、社区应注重加强对老年文体工作的业务指导,切实把老年文体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发展社区老年文体工作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探索社区老年文体活动的新途径、新办法,把指导开展社区老年文体活动做为重要职责,使社区老年文体工作落到实处。

3.要全面加强社区老年文体活动场所建设。老年活动场所是开展老年文体活动的主阵地,要加强社区老年文体活动场所建设,加快推进建设速度,为老年人提供休闲、娱乐、求知、健身的阵地和平台。一是要加大政府的投入。要高度重视老年活动场所建设,将其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和考核内容,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比如,由政府协调,从城市建设的配套费中,按一定的比例提取社区公益性文化活动阵地建设费用,使开发商在建盖楼房时,按比例留足公益性文化阵地,确保每个小区拥有200平方米左右,适合中老年人活动的文体活动阵地。二是要发动社会力量支持。老年活动室是公益事业,可以发动社会力量捐资兴建,形成尊老敬老的舆论氛围。尤其是一些经济薄弱的社区,要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党员、老干部、以及在外经商、办企人员的积极性,多渠道开展社区老年活动室建设。三是要纳入社区公共设施建设规划。利用闲置的学校、公房、空地等建盖公益性老年活动室、文化大院。老年活动室、文化大院建成后,要管好用好,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使老年活动室、文化大院成为名符其实的“老人之家”。四是要整合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在资源配置方面采取政府拨款购一点,企事业单位赠一点,发动个人捐一点,形成社区老年文化建设体系。要大力发掘社区单位、小区资源,逐步建立和完善社区老年文化设施,倡导社区内的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向社区居民开放文化设施,实现文化设施资源共享。如图书馆、活动场地、排练场、文化馆、体育馆等向社区免费开放,为社区老年人开展文化活动创造条件。

4.要不断加大对社区老年文体活动经费投入。要切实建立社区老年文体活动经费保障机制,一是公共财政应加大对社区老年文化的投入,包括文化设施建设和重大活动经费的投入;二是将老年文体活动经费列入社区财政预算;三是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资助以及老年人个人出资等,多渠道筹措活动资金,弥补经费的不足。

5.要组建好各种形式的社区老年文体组织。老年文体组织是老年活动中心、文化馆、老年大学培育文体骨干队伍的平台,是促进老年文体活动普遍开展的支柱。积极支持老年人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在自愿的基础上组织各种文体团队,并将这些团队纳入社区老年协会、老年学校、老体协的管理范围,形成管理有序的新格局。不断变换活动方式,在适当时机组织老年人参加各级组织的文体汇演,将更多、更好的节目推向社会,以此调动更多老年人参与文体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要充分发挥基层老年群众组织的作用。从街道调查的情况看,社区老年文体活动开展得比较好的地方,都是基层老年群众组织比较健全、作用发挥比较好的地方。因此,要充分发挥社区老年协会和中老年文艺团队在社区老年文体活动中的具体组织作用,以老年学校、老体协和中老年文艺团队为组织形式,以老年活动中心(室)等为阵地,形成老年文体活动的基层组织管理体系。

7.要切实加强社区老年文化骨干队伍建设。以老年学校、老体协为依托,发现和培育一批思想好、组织能力强、善于联系群众、热爱社区老年文化工作的骨干,充分发挥社区中老党员、老干部、老文化工作者、老文艺工作者和老体育工作者等有一技之长的老人的作用,动员他们组成社区老年文化宣传辅导站。通过培训文化骨干,组织和动员老年人积极参加各项文体活动,促进老年文体队伍的发展。

8.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文体活动。老年文体活动以延年益寿为主要目的,以愉悦身心为最佳选择,以自我参与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为主要方式,以小型多样、健康向上为活动的落脚点。因此,要充分发挥现有的文化体育设施的作用,开展广场文化活动,利用健身广场开展晨晚锻炼。从老年人的需要和愿望出发,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坚持小型分散与相对集中相结合,提高活动质量与改善设施条件相结合,坚持活动内容的广泛性与活动形式的多样性相结合,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以满足不同层次老年群体的需求。

9.要不断加大社区老年文体活动的宣传力度。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要多通过老年专栏、老年节目、“敬老宣传”活动、文艺演出等形式,集中、经常地宣传老年人享受文化、体育建设成果的方针、政策,使全社会充分了解老年人依法享有的权利,营造生活上关心老年人、精神上慰藉老年人、活动上照顾老年人、权益上维护老年人、宗旨上服务老年人的良好的道德风尚。

城市老年文体活动的特征与意义 篇9

一是广泛参与, 群众性特点比较突出。它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起初只是少数人自发的零散的活动, 但由于近年来退休职工和社会老年人的急剧增加, 在有了物质养老保证的同时, 他们越来越要求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凡有老年人集中的地方, 都有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 点多、线长、面广。如今, 每天早晚, 在大街小巷和老年活动站都有老年人活动的身影, 全市仅市区每天参加活动的老年人都在20万人以上。

二是坚持不懈, 经常性特点比较突出。哈尔滨市老年文体活动的经常性表现的非常突出。各区、企事业的老年活动站、老年活动中心常年开展活动, 多数活动站 (室) 在节假日照常活动。老年人冬练“三九”, 夏练“三伏”, 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在松花江冬泳的老年人更为活跃, 他们经常与俄罗斯等国的冬泳爱好者进行友好交流。冰雪节老年舞蹈百花赛和遍布全市各个活动场地的老年大秧歌队, 打破了过去城市冬季文化体育生活冷冷清清的局面, 给严寒的北方城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三是形式繁多, 多样性特点比较突出。老年人的文化水平、职业特点、健康状况、情趣爱好等的差异, 决定了老年文体活动的多样性。据统计, 我市老年文化活动种类有老年迪斯科、大秧歌、健身操、门球、书画、模特等50多种。老年人根据自己的特点、爱好安排活动内容, 而且每项活动都搞得有声有色。

四是辐射中青, 带动性特点比较突出。哈尔滨市2000多处室外活动站全部是老年活动场地, 它吸引了许多中青年人。在沿江一带和老年人活动比较集中的地方, 许多中、青年人自愿加入到老年活动中来, 出现了老、中、青同歌、同舞、同欢乐的景象, 从而带动了全市文体活动的全面开展。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 如何组织开展好老年文化活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 老年人作为社会的主要群体之一, 在这项系统工程中, 要发挥重要的作用。而开展好老年文体活动无疑是这项系统工程中的一项子工程。通过对哈尔滨市在开展老年文体活动的考察, 研究, 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 我们认为要开展好老年文体活动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力度。

一是解放思想, 不断推陈出新。推陈出新就是把普及与提高结合起来, 在群众性活动的基础之上, 不断推出新的活动项目, 产生高、精的活动成果, 使老年文体活动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我市历年的老年舞蹈百花赛, 都力求推出形式新颖、格调高雅的新项目、新舞蹈, 成功举办了首届老年人“多彩人生”艺术大赛, 至今已举办了两届比赛, 参加比赛的老年人近万人, 参加人数之多是前所未有的。这说明我市的老年文化生活需要一个有规模、有组织的大型舞台, 以促进老年文体活动不断上台阶、上水平。

二是加强指导, 精心组织。各级老龄退管部门要把搞好老年文体活动当成老龄退管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 要精心组织适合老年人特点、体现时代特色的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 以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要。市老龄办非常重视对老年文体活动的组织和指导, 成立了老年文体委员会、老年康乐舞蹈协会和市老年活动指导中心, 设专人组织活动。每年我市都要组织十几次大型文体活动。并加强对各区、县 (市) 、企事业单位老年文体活动的指导和检查, 从业务和经费上给以支持, 在全市形成了市、区、企事业、街道三级老年文体活动网格。

三是开办培训班, 培训骨干队伍。骨干队伍是老年文体活动的生力军, 是老年文体活动不断普及与提高的保证。我市老年文体活动之所以能轰轰烈烈开展起来, 是与老龄办注重培养骨干力量分不开的。我市每年都举办辅导员培训班, 使新舞种、新项目及时推广, 形成了遍布全市的300多个老年秧歌队, 300多个老年门球队, 200多个舞队等, 共3000多人的骨干队伍。

老年活动中心 篇10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人口越来越多, 人口老龄化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阶段, 人口老年化将会给社会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造成深远的影响, 并由此产生许多新的社会现象。加强老年体育工作, 是解决老年化社会的一种重要方法, 是老年人实现物质、精神、文化生活等各方面需求的重要举措, 老年体育也将是老年人预防疾病, 强健体魄, 延年益寿的主要方式。所以, 对老年人口体育活动的了解和掌握俨然己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本文对三明市的老年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 力求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为本市老年体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三明市区65周岁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的新定义:65岁以前算中年人, 65岁至74岁算青年老年人, 75岁至90岁才算正式老年人, 90岁至于120岁算高龄老年人, 本研究界定老年人起点为65岁。

2.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 以三明市区65周岁以上 (包括65周岁) 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 对三明市区老年体育活动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进行调查研究。

本文采用的是多段抽样法进行抽样调查, 具体的抽样过程是:从三明市区的两个区梅列区和三元区中, 分别抽取7个社区:梅列区:1高岩社区2梅岭社区3东安社区4重化社区5青山社区6龙岗社区7群英社区;三元区:1下洋社区2芙蓉社区3白沙社区4东霞社区5红印山社区6荆西社区7台江社区。每个社区抽取10个家庭, 共抽取140个家庭, 共发放140份问卷, 回收131份, 回收率为93.57%, 其中有效问卷为122份, 有效率为87.1%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三明市区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的基本情况

在对抽查的家庭中参与体育活动的老年人有76人, 其中有规律性的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有47人, 占调查总数的38.5%, 偶参与活动的29人, 占调查总数的23.8%, 没有参加体育活动的有46人, 占调查总数的37.7%。在参加体育活动的人群中男性占46.3%, , 比例小于女性的。三明市区女性在群众体育活动中超过了男性, 调查发现这个结果跟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有关系, 随着广场健身舞的兴起, 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进来, 导致女性的比例超过了男性。而在文化程度方面, 初中和小学的占了64.8%, 高中以上的只有18.8%, 有16.4%的人没有上过学。

3.2 三明市区老年人体育活动场地与时间

调查得知, 三明市区老年人的健身活动场地主要有:小区内的活动场所、单位的活动场所、学校体育场所、经营性的收费场馆、公园、广场。其中, 大部分人是在公园、广场参加活动, 比例占到了65.8%, 因为公园、广场场地大, 环境好, 又不需要收费, 人数多便于沟通。其次是小区内的活动场所, 比例占了23.7%, 主要是小区内的活动场所距离近, 方便出行。单位的活动场所、学校体育场所、经营性的收费场馆只占到了10.5%。这些场所分别存在场所小, 距离远, 收费高等问题, 所以较少人去。

在活动时间方面主要集中在早晚两个时间段, 早上8点前参加活动的占46%, 而5点-7点之间参加活动的占38.2%。老年人通常都比较早起, 多数人认为早上空气清新适合锻炼, 此外, 晨晚锻炼花费少, 对场地器材的要求又较低, 所以大部分人都是选择晨晚锻炼。而要想在其他时间段锻炼, 由于天气等原因, 需要在室内才能完成, 通常是在盈利性的健身场馆, 这就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做保障, 所以这部分人占的比例较少。

3.3 三明市区老年人体育活动的目的

任何人做任何事情都是有目的的, 在对三明市区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的调查中发现, 提高身体抵抗力、增加体质、促进健康是绝大多数人的普遍目的, 选择的比例达到了90.8%, 其次是调节情绪和人交流, 选择的比例也达到了76.3%, 可见, 大部分老年人在锻炼身体的同时, 更多的渴望沟通交流, 愉悦心情, 调查得知, 这是由于现在年轻人都出外工作, 较少在家和老年人沟通交流。此外, 部分人认为要老有所学, 老有所乐, 因此他们要参加体育活动, 还有9.2%的少部分人是因为家人希望他们出来锻炼, 一段时间之后变成自己主动想要锻炼的。综上所述, 老年人参加体育的目的主要是增进健康、与人交流、愉悦心情, 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3.4 三明市区老年人体育活动内容

调查发现, 三明市区老年人体育活动的内容主要有:慢跑 (27.6%) 、快走 (38.1%) 、健身舞 (48.7%) 、气排球 (14.4%) 、门球 (9.2%) 、羽毛球 (18.4%) 、太极拳 (26.3%) 、太极剑 (27.6%) 、登山 (9.2%) 、游泳 (7.8%) 、棋牌类 (21.1%) , 还有5.3%的民族传统项目。可见, 现在健身舞最受老年人, 主要是女性老年人的欢迎, 其次是慢跑、慢走和太极类项目, 因为这些项目简单易学, 登山和游泳项目受场地和时间的影响较大, 选择的人不多。另外, 老年参加体育活动也是不单一的, 超多60%会选择2-3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

3.5 限制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的因素

在对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的调查中发现, 影响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为:1、缺乏适合老年人锻炼的体育场地设施;2、锻炼场地离家距离远, 不方便;3、没人指导, 不知道该怎么锻炼。而大部分参与者认为限制老年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为:1体育场地设施缺乏;2老年体育组织机构不健全;3体育宣传力度不足。可见, 体育活动场地缺乏是限制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其次, 组织管理机构和体质尚未建全, 老年人主要以自我管理为主, 一般都是具有同一爱好的人, 选择一块能够满足锻炼的室内或室外的场地进行活动。第三, 老年体育工作专业指导人员极为缺乏, 很多老年人在锻炼中存在很多误区, 老年体育活动的观念、知识、方法需要一大批熟悉业务和技术的专业人员, 来保证老年体育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连贯性。

4 结语

随着现代社会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 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比例越来越大, 三明市区需要进一步完善老年体育工作。首先, 政府行政部门应认识到老年体育的重要性, 提高认识, 工作到位, 加强老年体育的宣传和组织工作。第二, 根据实际条件加大资金投入, 改善老年体育锻炼场所和环境, 吸引更多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部。第三, 应针对不同项目, 不同健康状况, 不同年龄阶段的老年制定锻炼指导手册, 加大老年健身指导员的培养, 来完善老年体育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5

[2]周晓东.对福建省老年人体育发展若干问题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 2000.3

[3]谢剑山, 柯亮等.福建省城市社区老年体育健身现状调查与分析[J]福建体育科技, 2004.2

[4]肖春, 邓陈亮.四川省老年体育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 2011.12

中老年知识分子健身活动三法 篇11

一、手的保健按摩

手与脑关系密切,手指的按摩与活动,能刺激脑髓中手指运动中心,使大脑发达,心灵手巧,预防老年痴呆病。按摩手心手指可使经络运行畅通无阻,从而起到强心与平衡血液循环、控制血压的作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对小手指根部关节与小手指内外侧的按摩,也有利于眼的保健与休息。

具体做法:

1.两手指交叉互握互拉若干次;两手互相按摩若干次;以一侧手握另一手的四个手指(除大拇指),向手背按压若干次,左右手交替行之;两手握拳一放松一握拳一放松若干次。用健身球或健身握力圈活动也可以,但必须双手进行。

2.大拇指在上,四指在下,按摩另一手的手心手背与手指(包括虎口),手指必须一个一个的从指根捏按到指尖,左右手交替行之各若干次。

3.用一手的大拇指、食指与中指,按摩摇动另一手的小指根部关节与小指内外侧,左右交换各若干次。

手的保健按摩方法简便,随时随地可以练,如伏案工作过久、晚间入睡前或早晨睡醒后等等,每次练3~5分钟即可。

二、延年散步

走为百练之先,经常散步可以加强心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也是和缓神经、肌肉紧张的奇妙的镇静剂。按照活动目的和作用的不同,散步可分以下几种方式(结合实际生活灵活选用)。

1.普通散步法:用慢速(每分钟60~70步)和中速(每分钟80~90步)散步,每次30~50分钟,用于一般保健。

2.定量散步法:例如在3。斜坡上散步2公里,或在坡度较小的路上散步15分钟。定量散步,适用于有心血管系统慢性病和肥胖病的人。

3.快速步行法:每小时步行5~7公里,每次活动30~40分钟,用于普通中老年人增强心力和减轻体重。可分阶段循序渐进进行活动,步行的最高心率应控制在每分钟120次以下。

4.摆臂散步法:步行时两臂用力向前后摆动,可增进肩带和胸廓的活动,适用于有肩周炎和呼吸系统慢性病的人。

5.摩腹散步法:散步时按摩腹部,是我国传统的保健方法,用于防治消化不良和胃肠道慢性病。

6.背向散步法:行走时两臂自然摆动,或将两手放于背后肾腧穴,向后慢步退行50步,再向前行100步,反复5~10次。适用于腰肌劳损的中老年人。

如限于条件,无法散步,可用蹲起法代之。即两手叉腰或前平举,下蹲一起立一下蹲一起立,如此行8~10次,有增强心肺功能的作用。

三、健身体操

1.颈部活动:两脚开立如肩宽,两臂自然下垂。头向左转,还原,再向右转,还原,做16~32次;头向前屈,还原,再后仰,还原,16~32次;头向左旋转一周,还原,再右转一周,还原,8~16次。

2.耸肩活动:姿势不变。两肩向前上耸动,还原,8~16次;两肩向后上耸动,还原,8~16次。

3.抗阻活动:两脚开立,两臂上屈抱颈。头颈用力后仰,两手抱颈前拉,起抗阻作用,放松,做8~16次。

4.上肢活动:姿势同1。上身微前倾。两臂伸直前击掌,再后摆以左手掌心击右手背,同时上身微向后仰,再前击掌,又后摆,换右手掌心击左手背,32~48次。

5.拍肩捶腰活动:姿势不变。两臂同时向左转摆动,上身略向左转,右手掌拍左肩,左手背捶腰部;随即右转,左手掌拍右肩,右手背捶腰部,32~64次。

6.拍胸捶背活动:姿势、动作、次数同5,惟拍肩的手改拍胸,捶腰的手改捶背而已。

7.拍腹捶腿活动:姿势不变。两手轻轻拍腹,然后下蹲两手捶小腿,32~4g次。

8.整理活动:原地踏步,深呼吸,8~16次。

老年人活动义齿修复的临床分析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94例要求行活动义齿口腔修复的老年患者。其中男56例, 女38例。年龄54~86岁, 平均67.3岁。

1.2 治疗方法

①在接诊时要对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进行分析, 在制定修复方案时需要询问患者有无内科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 高血压等。②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口腔检查, 包括全口以及局部牙齿。对于与颞下颌关节有关的患者在治疗前后还应该进行关节侧位的X线拍片检查。③详细记录检查后的口腔情况以及患者的个体情况, 特别要记录既往病史。④治疗时将患者已经松动与无用的牙齿拔除并对龋齿、牙髓病、牙周病等口腔疾病先行治疗。⑤视患者需求对给予补牙或者洗牙。并且要求患者定期复查。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采集的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修复情况

94例患者中, 76例患者的治疗内容是活动义齿修复, 占80.85%;18例患者的治疗内容是固定义齿修复, 占19.15%。活动义齿在76例老年患者中修复缺牙607颗, 平均每位患者8.0颗缺牙。

2.2 义齿修复情况

76例活动义齿修复患者中, 全口义齿的患者38例, 上半口义齿12例, 下半口义齿16例, 赝复体10例。20例固定义齿总计修复38个牙单位。经分析比较, 活动义齿修复的患者数明显多于固定义齿修复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食物嵌塞情况

22例患者有食物嵌塞或者是缺牙伴食物嵌塞, 占23.40%。其中男18例, 占81.82%, 女4例, 占18.18%。食物嵌塞者中, 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4 咬合接触关系

在76例活动义齿修复者中, 有21例无咬合关系, 占27.63%;在义齿的修复中咬和抬高的有20例, 占21.28%;上下牙间有咬合关系的也按原咬合关系修复的患者计有52例, 占51.09%。在修复时按原咬合关系进行修复的患者明显多于其他修复方式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老年患者的活动义齿修复方法多种多样, 主要包括了有可摘式局部义齿, 半口以及全口义齿, 防嵌器以及夹板, 还有颞下颌关节病的矫正治疗和赝复体[1]。可摘式局部义齿缺陷明显, 不仅机械性能较差, 患者的舒适感较差, 同时也不利于口腔卫生。但是其价格低廉且易于修改, 可以为患者将来使用全口义齿提供基础[2]。固定义齿的优点是体积小且无异物感, 患者无需取戴, 对于发音无阻碍。但是缺陷也明显, 主要是适用范围小, 只是适用于那些缺牙较少且间隙小, 余牙健康的患者。咬合的重建以及颌曲线不良的矫正和防治食物嵌塞、颞下颌关节病这是老年口腔修复的重要特点。我们在临床中需要从患者口腔的实际出发来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纠正咬合以及食物嵌塞可以通过填塞患者口腔空隙来实现。但是对于那种缺损严重的患者就有必须要使用防嵌塞工具。修复前的咬合可以进行调整磨合。对活动义齿开展口腔修复以及消除咬合创伤, 恢复患者的颌曲线[3]。老年患者因其生理机能减弱, 在其心理以及生理上需要做特殊考虑。所以临床中不仅需要自己的医学技能恢复患者的生理功能, 还需要在治疗中掌握老年人的心态。通过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用精湛的专业技能与丰富的医学理论知识来为老年口腔患者提供服务。

摘要:目的 分析总结老年口腔患者口腔修复特点, 提升基层医院口腔修复水平。方法 选择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94例要求行活动义齿口腔修复的老年患者,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活动义齿修复76例, 固定义齿修复18例;老年人口腔修复的主要特点是活动义齿修复的患者数明显多于固定义齿修复的患者, 食物嵌塞者中男性多于女性, 在修复时按原咬合关系进行修复的患者明显多于其他修复方式的患者,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活动义齿修复治疗方法 能够较好的符合老年人口腔修复的特点, 值得推广。

关键词:老年,活动义齿,口腔修复

参考文献

[1]刘洪臣.老年口腔医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6:64-67.

[2]苏风丽, 娄清玲.常见老年口腔修复问题的临床分析.当代医学, 2007, 6 (9) :112.

上一篇:洋务(改革)下一篇:品牌培训创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