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集体活动的意义

2024-10-08

老年人集体活动的意义(共11篇)

老年人集体活动的意义 篇1

让集体教学活动有意义的随想

乌南幼儿园 龚敏

 二期课改的精髓(黄琼老师的归纳):

回归生活;关注过程;加强整合;注重选择

 集体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严密结构的预设性教学。是我国大多数幼儿园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之一。

 什么是意义

1.语言文字或其他信号所表示的内容

2.价值作用: 一个人或事给人的主客观判断

3.内容

4.美名,声誉

 集体教学活动适宜开展的内容

 重识集体教学活动

对内容的思考——是否符合该年龄段幼儿的需要;是否拥有丰富的内涵 对目标的思考——注意三纬的切入;对每一环节应予以具体说明

对环节设计的思考——环节需要推进;重点环节架构;环节衔接自然;把握环节细节;注意文本呈现

 一些建议:

教学凸现:教无定法但有章法;对突破重难点的策略分析

环节的设计,体现着教师对目标的理解与落实、内容确定与分析、以及对过程的推敲与推进。

在教学现场的师幼互动水平、处理预设和生成的能力,是影响教学活动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反映教师教育能力和专业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抓住机会汲取,需要敏感生活的素材

关注人文精神,教师的价值观、人生观体现

不断在能力边缘挑战自己

老年人集体活动的意义 篇2

一是广泛参与, 群众性特点比较突出。它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起初只是少数人自发的零散的活动, 但由于近年来退休职工和社会老年人的急剧增加, 在有了物质养老保证的同时, 他们越来越要求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凡有老年人集中的地方, 都有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 点多、线长、面广。如今, 每天早晚, 在大街小巷和老年活动站都有老年人活动的身影, 全市仅市区每天参加活动的老年人都在20万人以上。

二是坚持不懈, 经常性特点比较突出。哈尔滨市老年文体活动的经常性表现的非常突出。各区、企事业的老年活动站、老年活动中心常年开展活动, 多数活动站 (室) 在节假日照常活动。老年人冬练“三九”, 夏练“三伏”, 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在松花江冬泳的老年人更为活跃, 他们经常与俄罗斯等国的冬泳爱好者进行友好交流。冰雪节老年舞蹈百花赛和遍布全市各个活动场地的老年大秧歌队, 打破了过去城市冬季文化体育生活冷冷清清的局面, 给严寒的北方城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三是形式繁多, 多样性特点比较突出。老年人的文化水平、职业特点、健康状况、情趣爱好等的差异, 决定了老年文体活动的多样性。据统计, 我市老年文化活动种类有老年迪斯科、大秧歌、健身操、门球、书画、模特等50多种。老年人根据自己的特点、爱好安排活动内容, 而且每项活动都搞得有声有色。

四是辐射中青, 带动性特点比较突出。哈尔滨市2000多处室外活动站全部是老年活动场地, 它吸引了许多中青年人。在沿江一带和老年人活动比较集中的地方, 许多中、青年人自愿加入到老年活动中来, 出现了老、中、青同歌、同舞、同欢乐的景象, 从而带动了全市文体活动的全面开展。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 如何组织开展好老年文化活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 老年人作为社会的主要群体之一, 在这项系统工程中, 要发挥重要的作用。而开展好老年文体活动无疑是这项系统工程中的一项子工程。通过对哈尔滨市在开展老年文体活动的考察, 研究, 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 我们认为要开展好老年文体活动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力度。

一是解放思想, 不断推陈出新。推陈出新就是把普及与提高结合起来, 在群众性活动的基础之上, 不断推出新的活动项目, 产生高、精的活动成果, 使老年文体活动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我市历年的老年舞蹈百花赛, 都力求推出形式新颖、格调高雅的新项目、新舞蹈, 成功举办了首届老年人“多彩人生”艺术大赛, 至今已举办了两届比赛, 参加比赛的老年人近万人, 参加人数之多是前所未有的。这说明我市的老年文化生活需要一个有规模、有组织的大型舞台, 以促进老年文体活动不断上台阶、上水平。

二是加强指导, 精心组织。各级老龄退管部门要把搞好老年文体活动当成老龄退管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 要精心组织适合老年人特点、体现时代特色的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 以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要。市老龄办非常重视对老年文体活动的组织和指导, 成立了老年文体委员会、老年康乐舞蹈协会和市老年活动指导中心, 设专人组织活动。每年我市都要组织十几次大型文体活动。并加强对各区、县 (市) 、企事业单位老年文体活动的指导和检查, 从业务和经费上给以支持, 在全市形成了市、区、企事业、街道三级老年文体活动网格。

三是开办培训班, 培训骨干队伍。骨干队伍是老年文体活动的生力军, 是老年文体活动不断普及与提高的保证。我市老年文体活动之所以能轰轰烈烈开展起来, 是与老龄办注重培养骨干力量分不开的。我市每年都举办辅导员培训班, 使新舞种、新项目及时推广, 形成了遍布全市的300多个老年秧歌队, 300多个老年门球队, 200多个舞队等, 共3000多人的骨干队伍。

老年人集体活动的意义 篇3

【关键词】区域活动 集体教学 重要性 整合 幼儿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028-01

1.区域活动与集体教学活动整合的概念

区域活动与集体教学活动已成为目前我国幼儿园课程中的主要形式。在强调文化多元与交流的时代背景下,两者在我国幼儿园课程中呈现出复杂多样的关系形态,如排异、顺应、并存。我们这里所说的区域活动与集体教学活动整合是两者并存的一种状态。区域活动具有自由性、自主性,强调幼儿个性的发展,而集体教学活动则是以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为主要依据,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以集体授课的形式,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学习。相对于区域活动而言,集体教学活动具有控制性、引导性、共同性等特点。

2.区域活动与集体教学活动整合的重要性

在中国古代的思想中,幼儿就是成人的附属品,幼儿缺少自己独立存在的价值。这种文化的主体表现形式就是整体教学活动。在整体教学活动中,儿童教育是以成人为中心,用统一的思想,统一的标准,统一的行为规范塑造标准化的社会人。

集体教学活动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发端于西方,那些留学归国的人将这种教育思想引入中国。这种教育思想也是存在一定的弊端。将区域活动与集体教学活动整合在一起,有利于两者之间的互补,各自发挥自己的长处,从而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3.区域活动与集体教学活动整合对幼儿发展的贡献意义

3.1有利于幼儿个性化的发展

“一百个人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和一个人的思想不同,一个人和一个人的性格不同。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不需要统一标准下出来的统一的人才,我们需要标新立异,有自己独特个性的人才。而这种人才的培养,要从小开始。

区域活动给幼儿灌输的一种思想是,幼儿不再是成人的附属品,而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个性和想法。这可以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在开放的区域活动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自己的想象力,来进行对自己所想事物的描绘,即便是让幼儿去模仿画一个东西,幼儿还是会从中加上一些自己的想象。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下,幼儿自由地去进行一些创作,渐渐地,幼儿才可能表现出自己的个性,从而符合整个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3.2有利于活跃幼儿思维,提高幼儿表达能力

通过整合式的区域活动课程后,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幼儿们的变化,幼儿在这种教学环境中明显活跃很多,没有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没有优劣好坏的评价标准,幼儿们在这种环境下都是优秀的,都是活泼的。那些以前可能不太爱与人交流的孩子,在这种自由的氛围中,也不会顾及什么,可以真实大胆地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3.3有利于创新教学模式

区域活动与集体教学活动的整合,带动了很多教师积极参与这样的活动,在教师们的实际操作和运用中,二者的整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在今后开拓教育新路的过程中,提供了更理智,更科学的例子。同时,这种教学模式也会更大的激发教师的热情,教师以百倍热情投入到教学中,自然最受益的是幼儿,而且也有利于创新教学模式,为逐步构建科学的园本课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4有利于提高幼儿学习质量

区域活动对幼儿发展有其有利的一面,但在重视发挥教师作用上却不如集体教学活动。在过去的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一位教师充分了解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规律、熟练掌握了学科知识的构成形成规律,并善于将一定的教学要求转化成全班幼儿共同的学习需求,形成相应的学习动机,这样集体化的教学,幼儿们之间会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幼儿们之间可以经验共享,这种学习方式就会提高幼儿的学习质量。

3.5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在幼儿教学中的作用

在当前的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活动的形式往往只是孩子们聚在一起胡乱玩闹,教师们趁机聊天,更有甚者,还美名其曰尊重孩子自由玩乐的权利,还孩子一片快乐的天空。而这,完全就是抹杀了区域活动的核心价值。而集体教学活动正好弥补了这一漏洞,因为它强调的是“教学”二字,既然是教学就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就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综上所述,区域活动与集体教学活动两种教学形式各有所长,也各有局限。区域活动不是万能的,而传统的集体教学活动也还未到寿终就寝的时候。面临新的形势,我们也应该以一种新的姿态,兼容并蓄,让这两种教学形式各自发挥自身优势,共同为提高幼儿教学质量所努力。

参考文献:

[1]朱静怡.区域活动之我见[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8,01:54-55.

[2]秦元东.区域活动与集体活动关系的形态分析与演变趋势——兼论我国幼儿园课程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8,Z1:26-29.

建设班集体的意义-班级管理 篇4

如何进行班集体建设和班级管理?如何才能充分发挥班集体的作用?这一点,是我们作为班主任应该认真思考的。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一个班主任要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就要把集体作为班主任进行教育的一种工具。这话怎么理解呢?做班主任工作我们力求实现对某一个学生以及对每一个学生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从何而来?当然通过教师本人的工作而来——通过和他谈心,或者通过其他方式转化了他。但我们要意识到,整个班集体也是教育资源,“集体”本身也会有影响力,也就是说要靠班集体去影响转化班级的每一个成员,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班主任工作原则,当然这个原则也不是我发明的。马卡连柯有一个重要的教育理论,他提出集体主义教育的原则是“在集体中”、“通过集体”、“为了集体”。这个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这个话题——

首先,班主任要善于营造良好的集体氛围,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班风,要把这个班风营造好。

班风的营造从什么时候开始呢?我觉得从新生第一天报名就开始了,这也就是人们经常强调的,班主任要善于和学生建立良好的、难忘的第一印象。学生进校报名,师生第一天见面,就和老师建立了第一印象,这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它将关系着日后你这个班的集体氛围,就是班风。

怎么营造这良好的第一印象呢?我认为作为班主任,在暑假里,学生还没进校时,你就应该开始谋划、策划这个班级的建设。换句话讲,班级建设并不是从新生进校开始的,而是在还没有见到学生的暑假就已经开始了——你在酝酿、在思考开学第一天怎么做。

开学第一天,师生第一次见面,这一天也大有文章可做。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他会非常敏锐,他会在第一天和学生见面的过程当中发现并挖掘学生心灵深处一种美好的东西,并把这美好的东西作为对班级学生进行教育的素材。这体现着班主任的智慧。

要从一开始就把学生置于师生平等这样一种关系当中,这让他们意识到,我们和老师是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关系。老师让学生给他提建议,要学生给他推荐优秀的老师,学生就是在帮助老师;同时学生是集体的主人,学生要想想自己有什么特长、爱好,能为我们集体提供什么服务。班主任建立的这个“第一印象”,要给学生播下什么精神种子呢?就是对集体的爱和责任感。

良好的第一印象只是一个好的开端,班集体的管理还有很多事要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规章制度的建立。我主张班级要“法治”管理。

“法治”的对立面是“人治”,我总觉得我们现在的班主任工作,更多的时候是班主任一个人说了算。所有的事情,具体工作都是班主任一锤定音。这样做有两个弊端,第一,班主任太累,班主任毕竟没有三头六臂;第二,无视学生的主体精神,无视他们的参与能力,这样班主任很容易出错,因为班主任什么事情都自己做,必然难以保证没有失误。

所以我就提倡要“法治”管理,当然我说的“法治”只是一个通俗的说法,好比是打个比方,如果在书面上表示的话,“法治”二字得加引号,因为一个班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立法权。但是我这儿想说的是,班级规章制度应该具有一定的法治精神,它相当于“班级法律”。(班主任)对此,我们班主任应如何做呢?首先和同学们讨论。问问他们,我们这个班是不是也要有一点规章制度?也就是说,有没有必要建立一个班规?可能有的同学说可以,有的同学说没有必要,但是多数同学觉得还是要有一个规章制度,因为每个同学可以互相约束。班主任可以再问他们,那么这个班规由谁制定?学生一般会说,由老师制定。这时班主任应该说,你们错了,既然这个班是大家的,老师也是其中的一员,那就应该是你们和老师一起来制定,而且主要由你们来制定这个班规。然后接着讨论制定班规的原则,然后让每位同学都起草一份班规。

那么,教育该不该有惩罚?我认为:教育不应该没有惩罚,但惩罚不是体罚;或者可以这样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我们现在为什么很多人怕受惩罚呢?是因为他把惩罚和体罚划了等号,体罚是绝对不允许的,但是惩罚是必要的。教育中的惩罚是什么意思?包括两个方面的惩罚,一个方面是精神惩罚,比如说,作自我批评,作个检讨,还有纪律处分,这些都是精神惩罚。还有一种惩罚是行为上的惩罚,行为上怎么惩罚?就是“强制性的重复性行为”。比如有同学没有搞卫生怎么办?第二天必须重做。在这里,“必须”是强制性的,“重做”是重复性的。我们规定,没有搞清洁卫生或者搞得不好,第二天必须重做。这是不是就可行了呢?还不可行。为什么?因为没人监督也不行啊!所以可以这样规定:“此项由生活委员监督。”这比刚才可行一些了,但还没有做到真正的可行,为什么?万一这个生活委员和这个不搞卫生的同学是好朋友,袒护他怎么办?好,我们又有一个规定,某某同学负责监督生活委员是否玩忽职守,是否坚持原则,执行班规是否非常认真。这就是班级人员的互相制约,这就可行了。

另外,我们在制定惩罚措施的时候尽可能要有“弹性”。比如说迟到的问题,我们不说一学期一次都不能迟到,而是规定:住校生每学期迟到不得超过三次,走读生每学期不得超过五次。这“三次”、“五次”是什么意思呢?这不是说允许你有三次、五次的迟到,而是说我们制定班规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毕竟总有这样或那样的客观原因——比如说生病,在上学路上遇到突发情况了——偶尔迟到,这些应该原谅。这样的规定看起来降低了要求,实际上体现了班规的可行性。如果规定得很严格,比如说不准迟到,那实际上做不到,班规就成了一纸空文。因此,降低要求实际上是在增强班规的“可行性”。

我想强调的是这样的班规有什么意义?第一,解放了班主任。课堂纪律、清洁卫生等具体事务,班规相应规定谁负责,没有做到有处理的办法,不需要老师去一一操心了。那么班主任做什么呢?班主任赢得了时间,就可以真正把时间用于找学生谈心、聊天。很多老师平时忙于繁琐的事务,没有时间关注学生的心灵,现在好了,我们可以真正成为学生的倾听者、沟通者了。

老年人集体活动的意义 篇5

集体反思的提出及意义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我们教师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全面的教育教学能力,全新的教学行为。为此,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对教师进行各层次各方面的教育教学培训,以期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使我们能够真正肩负起实施新课程的重任。因此,我们教师必须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方式实现自我完善,以推进自己的专业发展。而在众多自我完善的方式中,教学反思无疑是非常有效的一种。但教师的个人反思活动属于个体反思,由于受到自身素质、观察视角、知识与经验、专业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其反思内容及程度均较低。为此,在教师个人反思的基础上,引入“集体反思”非常必要。“个人智慧不过是草间露珠,集体智慧才是长河流水”。“集体反思”能够有效弥补教师个人反思的不足,利用集体的智慧,共同激活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智慧。它能够集思广益,在交流和碰撞中可以相互启迪,共同提高。只有把个人反思融入到“集体反思”中,个体反思才有更广泛的价值,个体从“集体反思”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同时,“集体反思”能够在教师教育教学培训和自我完善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系,使集体培训与个人成长有效整合,共同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集体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篇6

王金伦

内容摘要:

说到集体荣誉感的培养,我想老师们首先会想到的就是集体活动。活动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最受欢迎的。活动成了激发、培养儿童集体荣誉感的有效手段。例如:外出游玩、文艺表演、体育比赛等活动,都是我们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的绝佳契机。对于如何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我有几点做法:

1、大张旗鼓做准备。

2、以身作则做表率。

3、鼓励表扬少批评。

4、互相关心促成长。

关键词:

集体活动 集体荣誉感 大张旗鼓 以身作则 鼓励表扬 互相关心 正文:

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其身只是一个悲剧。”作为老师就应该为儿童创设这种发展的条件,就从谈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培养说起。

说到集体荣誉感的培养,我想老师们首先会想到的就是集体活动。活动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最受欢迎的,因为孩子们年纪小,“玩”是他们的天性,他们之间的感情大多都是“玩”出来的。同时学生从中也可以受到教育、得到启发、获得激励,从而使集体荣誉感不断增强。因此,活动就成了激发、培养儿童集体荣誉感的有效手段。例如:外出游玩、文艺表演、体育比赛等活动,都是我们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的绝佳契机。对于如何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我谈几点做法:

1、大张旗鼓做准备

人无完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因此,每到学校要组织活动,尤其是一些竞赛类的,总会发现一些“怪现象”。老师在选人时会不假思索地直接“钦点”那些“老面孔”、“专业户”,于是其他同学因“事不关己”而“高高挂起”。试问如此情形谈何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呢?究其原因就是“集体活动”名不副实,成了少数同学个人表演,其他同学则都成了“看热闹的”。为了避免这一弊端,我在开展集体活动的时候就主张大张旗鼓地做准备。何谓“大张旗鼓”就是尽量使每个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给予他们明确的分工,让他们意识到集体活动是所有同学的事,自己的付出是为了整个班集体的荣誉。如果班集体获得了荣誉,其中也有自己的一份功劳。

例如:今年春天学校开展运动会,我明白这是一次极佳的激发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契机,于是我全班总动员,要求全体学生在平时积极锻炼。在此基础上我利用班会课和体育课的时间组织全体同学参加运动员的选拔赛。运动员选出来后,我还特地聘请学生成立了“专家指导团”,其中有专门负责运动员训练的小教练,有专门帮运动员端茶递水、捶腿揉肩的生活顾问,还有专门帮运动员辅导功课的小老师。在比赛前一 天,我还专门组织了拉拉队,指导学生写好了标语,练好了口号,还选出了比赛当天的服务生以及“小小新闻报道员”及时把本班的比赛情况写成小新闻送往广播站。有了这一番大张旗鼓,在比赛的这段时间里同学们各司其职,切切实实地参与到了活动中来,不仅锻炼了能力,更重要的是激发了集体荣誉感,形成了班荣我荣,班耻我耻的风气。

2、以身作则做表率

老师是学生的榜样,学生们会时刻关注我们老师的一言一行。如果在集体活动中老师能以身作则,正面引导,那将会对学生起到巨大的、正面的积极作用。在和谐班集体的建设中,老师首先要融入到班集体当中来,与学生一样成为班集体的一份子,这样你才能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带动学生,去激发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今年学校组织了校足球联赛。对于足球我并不在行,另外也因为自己最近的工作较忙,所以对这次比赛并不重视,平时也没有组织球员训练。临到第一场比赛前我才对球员说了几句“加油”,“努力拼搏”的“场面话”话。虽然我班有多名校足球队的成员,但由于缺乏有效地组织而一败涂地。当时就有一位女同学冲着我喊道:“老师,我恨你!”顿时我就懵了,先是有点恼,转而是一阵羞愧。是啊,这次比赛我出了多少力呢!我不就是一个看热闹的“局外人”吗?学生的做法虽然激烈,但从侧面不正看出了他们那种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吗?学生尚且能做到,我们老师更应做到。这次学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以下犯上,对我来说是幸运的。她让我意识到教师以身作则的重要性,不然长此以往,必将导致整个班学生集体荣誉感的沦丧。在当天的夕会课上,我主动向学生承认了错误。之后的几天,我上网查阅资料,拜访体育老师,研究对手信息,亲自带队训练,制定出了新的“作战方案”。在第二场比赛中,我班球员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看着孩子们涨得发红的笑脸,听着他们响彻校园的欢呼,我明显感受到了同学们集体荣誉感的增强。

3、鼓励表扬少批评

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儿童对于教师给予的好感,反应是很灵敏的,他们会用爱来报答老师的爱。”无论哪一个人都喜欢听人家的赞扬,学生更不例外。表扬带给人的是一种认可,肯定,鼓励和赞扬,因此它对成长中的学生起着即时强化的作用。在集体活动中及时的鼓励表扬能促使他们继续用功,不断努力,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江某是我班一个活泼的男孩。在去年的校800米长跑比赛中,他因为不小心拐了脚连名次也没得到。比赛结束后我并没有责怪他,反而在班会上大力表扬了他那种坚持到底、顽强拼搏的精神,并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他听后特别感动。今年得知又要开展校运会,他主动请缨,立志一定要为班级争荣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在他身上得到了最大的彰显。因此也带动了其他同学积极参加校运会的热潮,激发了全班同学的集体荣誉感。法国教育家卢梭名言:“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因为批评或多或少都含有一定的否定成分,它往往会起到消极的作用。在集体活动中过多批评指责往往会打消孩子们的积极性,甚至于影响孩子们的自信心,使他们产生畏难情绪,形成自闭的心理,从而游离于集体之外,集体荣誉感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所以集体活动中我们更应多鼓励表扬,而少批评否定。对于集体活动,尤其是竞赛类的,我们的宗旨是:先锻炼学生能力,培养集体荣誉感,其次才是获得优异的成绩。

4、互相关心促成长

学生在集体活动中要学会互相关心,也就是当别的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能主动伸出援助之手,让他感觉到集体的温暖,发自内心地产生对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切不可漠然视之,更不能冷嘲热讽。如若不然,不仅是那位同学得不到集体的温暖,而且也会使其他同学丧失对集体的信心和热爱,从而丢失集体荣誉感。

今年学校组织同学们去常州中华恐龙园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在组织同学报名时,我发现吴某因为家境困难而无法参与。于是我对大家说:“我们六(2)班是一个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班集体。我们参加集体活动不能落下任何一个人。吴某是我们班集体中的一员,现在她有困难不能参加这次活动,希望大家能伸出援助之手。”我的话音刚落,同学们便迫不及待地纷纷踊跃捐款,这个2元,那个3块,不一会儿就解决了问题。贴心的话语,感人的场景,班级里洋溢着暖暖的春意。无疑,此时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得到了极大的彰显。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集体生活是用众人的力量集体地创造合理的生活、进步的生活和丰富的生活,以这种丰富、进步而合理的生活之血液滋养儿童,以集体生活之不断的自新创造的过程来教育儿童。”集体活动作为一种鲜活的教育资源,适应儿童的成长发展需要,它为儿童集体荣誉感的培养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老年人集体活动的意义 篇7

一、主体的明晰:塑造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基点

权利是人的权利, 没有无主体的权利。“法律概念体系的必要顺序是:主体是最基础的概念, 代表法律的目的和最基本的价值来源;然后是权利和能力, 是用来确定主体性内容的法律形式的;再依次往后是其他概念如义务、责任、赔偿、制裁、豁免、起诉等等。权利主体性是法律概念的根本所在, 法律是权利的法, 但首先是主体的法” (高利红, 2005) 。可见, 权利概念不是目的自在的, 而是从属于主体的概念的, 保护人的主体性, 就是权利概念的目的之所在;权利虽然是一个资格, 但这种资格是属于权利主体的, 权利概念的设定就是为了主体, 主体是权利概念的价值渊源 (高利红, 2005) 。而作为私法的民法是建构在权利本位基础上的, 其规定了权利主体 (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权利客体 (物、有价证券、智力成果、权利和非物资利益) 、权利变动 (法律行为和代理) 、权利的类型 (物权、债权、知识产权、人身权、继承权和亲属权) 、权利保护的方式 (民事责任) 、权利保护的时间限制 (诉讼时效) 等, 所以, 在私法领域中权利处于核心地位, 是法律运行的目的和动力。

由于权利与其主体密不可分, 且权利又总是依附于特定的主体, 正如李宜琛先生所言:虽然“现代民法为权利本位的法律, 一切私法关系, 皆为就权利关系而为规定, 既如前述。故为私法关系之中心者, 即为权利关系的中心, 自不待言。权利必有所附丽, 始能存在, 是以权利关系之中心, 即为所谓权利主体。” (李宜琛, 2004) 因此, 民法的整个制度设计最终都必须围绕主体 (即人) 进行, 民法的任务就是确立各种民事主体的资格和应有的法律地位, 并保护其合法权益的实现。既然在民法中权利关系的中心是权利主体, 所有权关系作为权利关系的一种自然也不例外, 因而在确立了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为集体土地所有权关系的中心点之后, 以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作为建构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基点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二、主体制度的健全:集体土地所有权回归私权品格的前提

在我国数千年古代文明中, 整个社会体系排斥着民法精神, 滞碍着民法的萌生和发展, 从而使民族传统文化中, 民法文化显得非常落后和贫弱。在此历史氛围下, 传统文化将以其固有的社会传递规律和顽强的惰性印刻在我国现代法制实践的各个环节和层面, 阻碍立法的创新与改革, 干扰法律的操作与适用, 影响法律的深层认同和社会化效果, 破坏法律的应然秩序与期待价值 (曹诗权等, 1998) 。新中国成立后, 虽然经过长期努力, 我国民事立法已经初具规模, 但整体而言仍然较为落后。因改革开放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就是完善的民法制度, 而民法的完善最为重要的基础之一即为所有权制度的法律定位 (渠涛, 2004) , 因此, 所有权问题不仅为法学界所关注, 并且也受到立法的重视。

在土地制度中, 我国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均对集体土地所有权作出了明确规定, 尽管因制定 (或修订) 时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背景存在差异, 各法律规范对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表述有所不同, 但法学界一般认为, 根据法律的规定, 集体土地所有权属于一种民事权利。不过, 由于我国法律对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形式的规定模糊不清, 导致了民法学 (物权) 理论上对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认识存在着诸多困惑, 又因法律未具体规定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行使土地所有权的组织形式和程序, 从而造成了实践中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缺位”和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主体的“错位”, 以致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功能没有得到正常发挥。尤其是随着人民公社及其所属的生产大队、生产队的相继撤销, 原来的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事实上被削弱乃至不存在了, 故在农业税减免之前, 尽管国家的体制性权利上收到乡镇政府, 但乡镇为行使其政府职能, 却常常将村作为其下属组织对待, 致使村集体的行政化倾向非常突出, 以至于在1990年中后期, 由于农业税费繁重, 村集体甚至将税费收取作为日常工作的首要任务 (徐勇, 2003) 。这种集体土地所有权与集体土地的行政管理权紊乱的结果突出表现为国家公权力对私权利的干预, 使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行使主体偏离了其原本应有的法律品格, 甚至丧失了其作为法律主体的独立性而沦为国家的附庸。“国家在这里已经不再作为一个外在的对所有权及其交易予以保护和仲裁的角色, 它早已侵入并控制着农村所有权”, 其结果导致“集体公有制既不是一种‘共有的、合作的私有产权’, 也不是一种纯粹的国家所有权, 它是由国家控制但由集体来承受其控制结果的一种社会主义制度安排 (周其仁, 2004) 。”可见, “当村集体的‘所有人角色’更多的是为完成政治上职能时, 所有者的角色就当然为公法所吞没 (陈小君等, 2004) 。”此时,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私权属性极大地弱化, 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公权性。

当然, 在我国农业税减免之后, 曾经附着于村集体的行政职能已经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 但其作为私权利之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行使主体的功能依然未能得以充分发挥, 甚至因集体财产的来源基本上已经枯竭, 村民委员会成员的补贴也一般由政府财政转移支付, 致使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缺位”和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主体“错位”的情形并未得到根本的转变。因此, 只有确定了集体土地所有权之主体形式, 进一步明确其私权利主体之法律品格, 还集体土地所有权于私权面目, 集体土地所有权之主体才可能依据民事权利之所有权的法理和规则, 防御来自国家公权力的不当干预, 并实现基于集体土地所有权而产生的利益。可以说, “集体所有权主体的明确化和具体化是解决集体所有权弊端的首要问题;只有将集体所有权主体明确和具体, 使之具有可操作性, 集体所有权的法律意义才能得以体现 (孙宪忠, 2006) 。”此处所谓的“集体所有权的法律意义”的具体体现正是集体土地所有权回归私权品格的民法意义。

三、主体制度的重构:保护农民合法土地权益的有效途径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 但归根结底是农民问题即人的问题, 其主要体现为农民利益问题。法律应当以社会为基础, 且必须反映主体的利益要求, “历史告诉我们, 一个不关心大多数利益的社会是难以有效解决它所面临的社会问题的。因此, 我们既要正视影响问题选择和解决的社会因素, 又要努力使我们的选择超越集团的利益, 尽力使权为民所用, 努力选择和解决事关全社会和全民的问题 (张掌然, 2005) 。”故法律制度问题的选择与解决也应当体现当时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我国是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农民大国, 绝大多数人口生活在农村, 农民是最大的社会群体, 因农村土地法律制度事关全体农民的切身利益, 因此, 解决集体土地问题必然会反映并保护作为最大多数人的农民的利益。

在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发展过程中, 始终存在轻视农民土地权益的现象, 现行的农村土地承包制只是解决了农业劳动中的监督问题,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 从而调动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但是这种改革是不彻底的, 完全没有触及到集体土地制度问题的根源。迄今为止, 由于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缺陷, 导致农民和集体的关系仍然非常模糊而无法清晰界定, 使农民虽然是集体成员, 但其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一份子, 却可能享有不到集体土地所有权蕴含的经济利益。如在我国现行法律架构下, 当集体土地被征收时, 国家面对的是集体, 而不是农民, 因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界定含糊, 从而产生主体“虚位”或“缺位”, 一方面造成征地补偿费远远低于土地的市场价值, 另一方面使征地补偿费不能在集体成员中被公平分配, 失地农民也不能得到合理的补偿。

同时, 由于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含糊,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行使主体成为一种没有委托人的“代理人”, 以致在此种情形下, 法律上难以对其进行合理规范, 实践中也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 从而造成了“所谓土地集体所有实际上成了乡村干部的小团体所有, 有的甚至成为个别乡、村干部的个人所有 (王卫国, 1997) 。”这种情形的存在最终既损害了集体的合法土地权益, 又不可避免地侵害了作为该集体成员的农民的合法土地权益。因此, 以民事主体的基本原理构造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 理顺农民和集体之间的关系, 并以此作为促使农民合法土地权益实现的有效途径势在必行。

总之, 从1978年以来, 我国从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开始了集体土地制度的变革, 随着时代的演进, 国家不断以法律和政策来确认并固定集体土地制度改革的成果, 时至今日, 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起点的农村土地利用制度的改革越来越完备, 为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做出了卓越的贡献。2007年《物权法》的颁布实施使集体土地承包制的改革在现阶段达到了又一个高峰。但毋庸讳言, 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 集体土地问题还远未解决, 甚至可以说更艰难的改革尚未开始, 因此, 从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完善切入, 重构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形式及行使程序, 推动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变革, 既是完善集体土地制度的关键环节, 也对保障农民合法土地权益的实现具有不言而喻的特殊意义。

参考文献

[1]、高利红.动物的法律地位研究[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5.

[2]、李宜琛.民法总则[M].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4.

[3]、曹诗权, 陈小君, 高飞.传统文化的反思与中国民法法典化[J].法学研究, 1998 (1) .

[4]、渠涛.民法理论与制度比较研究[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5]、徐勇.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6]、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7]、陈小君等.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研究——田野调查解读[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8]、孙宪忠.争议与思考——物权立法笔记[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9]、张掌然.问题的哲学研究[M].人民出版社, 2005.

斯大林集体农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篇8

关键词:斯大林;集体农庄;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K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8—0152—02

集体农庄思想是斯大林关于“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的农业指导思想,该思想的提出结束了新经济政策在苏联的实施,使苏联农业走向了社会主义改造之路,并形成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学术界关于斯大林的集体农庄思想褒贬不一,有的说它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有的说它是农业落后的国家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选择。这些说法从不同角度看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总的来说,它毕竟是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探索自己道路中的独创,而这些尝试对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

一、集体农庄思想提出的背景及其内容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新经济政策”,本国工业基本上恢复到战前水平。但是,苏联工业仍然是落后的,为了快速实现国家现代化,优先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成为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迫切任务,然而,粮食收购危机却让苏联工业化目标遭遇到困境甚至化为泡沫。斯大林认为,产生粮食收购危机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工业发展缓慢,对农村商品供应不足。二是小农经济落后,不能提供足够的粮食和工业原料。三是富农囤积居奇、投机倒把,对苏维埃政权进行破坏。因此,要想解决问题就要快速发展工业,改造小农经济为规模庞大的集体农庄以及消灭富农。斯大林认为,工业发展所需资金可以通过提高农民的贡税来实现,农民的贡税包括:向国家义务交售的农产品;国家预约收购的重要工业原料作物。除此,斯大林还提出了工农“剪刀差”原理。即“在购买工业品时多付一些钱,而在出卖农产品时少得一些钱”,使“资金从农业流入工业”[1]。在关于富农问题上,斯大林认为,资本主义的老根“藏在商品生产里,藏在城市小生产特别是农村小生产里。”[2]号召向富农进攻,以非常措施强迫他们交出粮食。1927年12月,在党的十五次代表大会上,斯大林抱怨到“农业技术过分落后和农村文化水平太低”,并断言农业“还是一个便于富农分子进行剥削的场所”。农业的出路在于:“把分散的小农户转化为以公共耕种制为基础的联合起来的大农庄”[3]。 1929年,斯大林在《论苏联土地政策的几个问题》中提出“我们所以采取新经济政策,就是因为它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当它不再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时,我们就把它抛开。”[4] 1929年底斯大林把党的总路线确定为农业集体化的特殊形式即用消灭富农的方法实现全盘集体化。1930年1月,联共(布)中央通过决议,将全国农村分为三类地区,并为每一类地区分别规定了基本实现集体化的时间表,苏联农业自此走向了集体化道路。

二、集体农庄的理性分析

集体农庄的提出,使得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初见雏形,该模式从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一直推动着苏联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为苏联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物质支撑,从而保证了新生政权的稳定和发展,然而,该模式整体单一的强制推行,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阻碍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1.集体农庄巩固了苏联无产阶级政权,为实现国家工业化提供了需要。斯大林执政之初,苏联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一方面,帝国主义从经济上对苏联封锁,时刻准备颠覆新生的政权。另一方面,党内关于如何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分歧。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斯大林认为,苏联必须高速度的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化,在短期内超过资本主义国家,这样才能保持新生政权的存在和发展。因此,斯大林提出:“至多在十年内就应当跑完我们落后于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距离”[5]。“延缓速度就是落后,而落后者是要挨打的。”[5]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成为苏联的现实选择。然而,落后的小农经济根本无法担此重任,只有引导农民联合成为大规模集体经营,才可以为新生政权提供源源不断的粮食,并也为工业化发展提供足够的支持。斯大林的高度工业化和集体农庄提出,为保卫新生的政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连后来的赫鲁晓夫也认为,斯大林正是遵循“优先发展重工业化的总路线”,在“很短时间的时期内就改变了经济落后的面貌”,并“建立了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使苏联“变成强大的工业——集体农业强国”[6]。

2.集体农庄符合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关于农业的改造之路,推动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在夺取国家政权之后,仍然不能忽视工农联盟,应该通过合作社形式对小农提供帮助,发展农业合作社就等于社会主义的发展。苏联的道路应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原理与苏联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列宁在“新经济政策”中就提出了农民合作化思想,他认为合作社可以把城市与农村联系起来,促使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斯大林的集体农庄可以说是对列宁农民合作化思想的进一步深化,他把列宁的合作思想从消费领域贯穿到整个生产,消费全过程,促成苏联农业生产经营的公有制。在集体农庄实施几年里,苏联的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到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结束时,苏联工业已为农业提供了足量的机械设备,农业基本实现机械化。除此之外,苏联的工业发展也为后来的卫国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物资基础。

3.违背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辩证关系。苏联建国之初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其农业技术水平及农艺水平都处于较低的状态,农业生产率极其低下,而斯大林主观歪曲马克思恩格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论断,人为的拔高农业集体化水平,势必与马克思阐述的新的经济形式必须在旧的母体内孕育发芽的原理不相符,使得这种生产关系一开始就与当时生产力水平格格不入,特别是把小农经济转变为共耕制,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全国农业的发展,使农业 “一日千里的推进”成为空想。

4.集体农庄违背了农民自愿原则,而且目标模式过于单一。在对待农民以及农业合作社的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历来反对用掠夺的方法,他们主张遵循自愿和示范相结合的原则。恩格斯说“违反小农的意志,任何持久的变革都是不可能的。”[7] 然而斯大林为了改变他所谓的“最原始、最不发达的经济形态”[2]。不惜采取行政命令的办法强制推行,并把农民置于非此即彼的敌对位置上,使大量农民非自愿的加入集体农庄,特别是不顾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实施单一模式、时间固定的集体农庄,造成全国农村发生了多起暴力事件,使部分地区农村的劳动力大量减少,导致全国农业产量大幅度下降。

三、集体农庄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农业发展的启示

1.逐步变革农业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改变了以往那种“一大二公”的错误思想,在农业的生产和发展中,坚持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我们的农业得到快速发展,粮食产量从1978年的5 595万吨到2008年的52 850万吨,用世界不足9%的耕地养活了将近世界21%的人口,不仅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而且推进了农村向小康社会的全面迈进。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广泛提高,我们看到有些地区分散农户的个体经营已经开始制约农业的机械化水平,甚至成为了农业现代化的绊脚石。

2.农业支持工业,工业反哺农业,促使二者协调发展。新中国建立之初,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工农业发展薄弱,为了恢复经济的发展,我们制定了牺牲农业的利益,集中力量发展工业的战略。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们的国家已经步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 正如2005年12月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描述“从农业支持工业,到从工业反哺农业;从农村服务城市,到城市带动农村。工与农、城与乡,这两大关系正在实现着从未有过的历史性转变。”农业不需要为工业发展提供积累,农业也不需单纯地为城市的发展输出资源,而是反过来变为城市扶持的对象,也就是说,中国在步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以后,必须反哺农业,否者,农业不仅不能支撑现代工业,反而会成为工业的后腿。

3.农业集体化有利于推进城镇化的进程,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十七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机制。我国的工业化道路,需要推进城市化进程,说到底离不开农业的集体化、集约化。城镇化的根本就是让大批农民离开土地走向城市。一方面,大量土地被闲置下来,为农业的集体化经营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有能力的农业大户、合作社组织,承包或者租赁更多的土地,运用丰富的农业科技知识,实施机械化操作,改变了自发落后的粗放式经营为集约化经营,从而大大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发展了农村的生产力,走向农业现代化的道路。

斯大林集体农庄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农业的发展必须立足于本国的实际情况,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竭泽而渔。邓小平说:“中国社会主义农村的改革和发展,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现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又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8]今天,我们推经新农村建设,重中之重就是发展农业生产力,改变不合理的农业生产组织关系,发展现代化农业,统筹城乡社会经济的共同发展,促使工、农业的二者协调发展,这样的道路才是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斯大林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49.

[2]斯大林选集:第1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7-36.

[3]斯大林选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261.

[4]斯大林选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151.

[5]斯大林选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37-38.

[6]赫鲁晓夫言论:第9集[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65:19.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97.

[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55.

参加集体活动的好处 篇9

亲近自然,是孩子们最向往和渴望的事情。人与自然本身就应该是融为一体的。而如今由于社会的压力,现代家庭中的父母亲都只片面的重视对孩子进行智力方面的早期教育,除了周一至周五将孩子送到学校接受教育外,还利用双休日将孩子送到少年宫、艺术学校等参加各类兴趣班,培训班,孩子与自然接触的机会甚少,即使有机会带着孩子外出,也只是完成任务似的和孩子到某个公园,将每个游乐设施让孩子玩一遍就算结束了。

过程中也能培养孩子的多种能力。户外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亲子体育游戏、外出郊游等。在户外活动过程中,父母亲可以积极培养孩子的多种能力。

1:观察力

孩子对外界事物的一切越是感到好奇,什么都想知道。孩子通过自己的观察会向父母亲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最简单的:“这是什么呀?”这时,作为父母亲就应该及时给予积极的回应,详细解答孩子的疑问,以进一步激发孩子观察的兴趣,而不是草草的应付或只是不耐烦的回答。

2、交往能力

如今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平时与其他小伙伴交往的机会也比较少,虽然在学校里会有许多同伴,但那都是自己所熟悉的人,所以,父母亲可以利用孩子到户外活动的时间鼓励他们主动与其他小

伙伴交往。对于一些性格相对内向的孩子来说,也应该鼓励他乐于接受他人的邀请、与他人交往。此时的父母亲不需要过多的干预孩子的游戏活动,有成年人的加入只会增加孩子的拘谨感,因为孩子彼此之间有他们独特的交往方式。

3、自我保护能力

从诞生那一刻起,父母亲都是十分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使孩子在父母的保护下有了极大的安全感。但在户外活动中,孩子难免会发生一些小意外。特别是在体育游戏中,摔跤、碰撞等常有发生。这个时候,父母亲就要注意对孩子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如在孩子游戏前教导他:摔跤时用双手撑地,追逐游戏中如何躲闪,平衡时借助其他物体保持平衡等。

描写集体活动的好段 篇10

饭煮好了,林洁端下饭锅,又放上了菜锅,还学着大人的模样一边炒一边用筷子夹一些菜品尝品尝,然后又放了些酱油、味精和香油等调料。菜炒好了,顿时,在清新的空气里又弥漫着一股诱人的菜香味。“你们在烧什么菜呀,老远就闻到香味了。”原来是风风和磊磊钓鱼回来了。手里提着钓鱼竿,腆着肚子,像个常胜将军,显出一副傲慢的样子。

早晨,太阳刚露出笑脸,校园上空万里无云。微风轻轻地吹着,校园里一朵朵花儿露出了笑脸,红的似火,白的如雪,美丽极了。同学们穿着整洁的服装戴着鲜艳的红领巾,排着整齐的队伍站在操场上,等待着升旗。

数学教育中的集体活动和小组活动 篇11

一、实现教师直接指导和幼儿自主学习的统一

集体活动一般是由教师直接指导幼儿进行学习。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和帮助下,幼儿能够借助教师的适当经验和有效教学策略,学习自己能够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和语言等。在幼儿数学教育中,有些教学内容是幼儿难以通过自主操作独立感知和发现的,需要教师在集体活动中演示、讲解或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比如,阿拉伯数字及加号、减号等数学符号,幼儿要依赖教师的讲解和引导才能认识;在引入分类、对应等活动时,教师需要通过集体讲解、演示,帮助幼儿明确活动任务和操作规则;在幼儿积累了一定的数学感性经验之后,教师可以通过集体评价帮助幼儿整理和归纳相关经验,从而帮助幼儿获得系统化、概括化的经验,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总之,在集体活动中,教师可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直接、明确地支持幼儿解决问题,推动幼儿学习。

然而,由于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他们的思维具有前逻辑性、不可逆性等特点,因此尽管教师的“教”对他们的数学学习具有支持作用,但仅仅依靠教师的直观演示或语言传授是难以让幼儿达到完全理解的目的的。数学作为一种抽象的知识,需要幼儿通过作用于事物的动作去解答那些需要逻辑思维的问题。为此,我们借助小组活动形式,在同一时间内设计若干个小组活动,根据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为他们提供有差异的数学学习环境,提供充分的、多层次的学习材料,以让幼儿通过选择活动内容,主动、独立操作各种材料,在与材料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数、量、形等有关数学的感性经验。

二、实现整体目标和多重发展的统一

幼儿的数学学习遵循一定的发展路径,某个年龄段幼儿的数学能力和水平大体相当,集体活动能够高效地达成教学目标,使大部分幼儿沿着一定的发展路径稳步前进。因此,教师可通过系统的集体教学活动设计和组织,设置统一的教学目标,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提供具有典型意义的材料,采用适宜的教学策略,面对全体幼儿施加教育影响,为全体幼儿的共同发展提供条件,满足他们数学发展的共同需要,帮助幼儿感知和把握数学的本质属性,促使幼儿从动作水平向抽象水平的思维迈进。建构起初步的数概念。

虽然整体来说,幼儿发展的路径基本一致,但是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认知特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差异,例如学习形式、学习速度、解决问题时的认知策略,等等。教育应该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不同幼儿的需求。但统一的集体活动目标往往会忽视幼儿在发展上的个体差异,同一方法、同一速度和同一形式的教学指导也无法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而在小组活动中,教师可以使教育内容安排和活动组织形式灵活多样。例如,可设计由不同内容组成的不同小组活动,或设计同一内容通过不同感知觉形式(或不同层次材料)学习的小组活动,幼儿因而会有充分的机会选择与自己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材料进行学习,能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以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速度、认知策略进行主动的、创造性的学习。这样,教师就不是用同一个标准去要求、评价幼儿了,而是让每个幼儿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获得进步,从而实现多样化发展的目标。

三、实现集体分享和个别交流的统一

在集体活动中,教师通过呈现统一的活动任务,提示统一的核心内容、共性问题等,引发幼儿集体讨论或相互交流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分享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不断丰富数学活动经验。例如,在学习“数的组成”这一内容时,幼儿通过操作材料探索5的分合,发现5可以有多种分法,于是形成了关于分合的个别化经验。教师进而通过集体交流环节,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分合过程和结果,倾听同伴的回答,使其发现自己和他人操作结果的异同,进而提出疑问,表达观点,学习他人的策略等。教师和幼儿之间、幼儿和幼儿之间的互动,能使原本个别化的知识得到交流和分享,从而促进幼儿之间的思维碰撞,扩展幼儿对数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不过,集体活动重在解决主要的学习目标和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在一对多的互动情境和有限的时间内难以观察每个幼儿的表现,倾听每个幼儿的想法,并施以有针对性的指导。而在小组活动中,教师可以穿梭在各个小组之间,仔细观察、了解幼儿的活动情况,对幼儿的发展情况作出判断,和幼儿进行个别的交流并给予指导等。例如,可向幼儿提出建议或启发性问题:提醒幼儿遵守规则或明确任务:帮助幼儿回忆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给幼儿再次进行示范和讲解,等等,使幼儿接受及时、有针对性的指导。而小组成员之间也因此有了直接交往的机会,他们可以共用操作材料,发挥同伴互助的作用,彼此合作,共同学习。

上一篇:霜降英语作文简短下一篇:息陬镇春秋中学努力构建校园“五jing”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