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主板故障维修

2024-09-03

电脑主板故障维修(精选7篇)

电脑主板故障维修 篇1

主板,又叫主机板 (mainboard) 、系统板 (systemboard) 或母板 (motherboard) ;它安装在机箱内,是微机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主板一般为矩形电路板,上面安装了组成计算机的主要电路系统,一般有BIOS芯片、I/O控制芯片、键盘和面板控制开关接口、指示灯插接件、扩充插槽、主板及插卡的直流电源供电接插件等元件。是计算机的关键部件,用来连接各种计算机设备,在计算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主板出现了故障,计算机往往就不能正常工作了。随着主板的集成度越来越高,维修主板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往往需要借助专门的数字检测设备才能完成,不过掌握全面的主板维修技术,对技术人员迅速排查主板故障还是十分必要的。

1. 主板常见故障的类型

根据主板产生故障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人为故障

有些朋友,电脑操作方面的知识懂得较少,在操作时不注意操作规范及安全,这样对电脑的有些部件将会造成损伤。如带电插拔设备及板卡,安装设备及板卡时用力过度,造成设备接口、芯片和板卡等损伤或变形,从而引发故障。

<2>环境引发的故障

因外界环境引起的故障,一般是指人们在未知的情况下或不可预测、不可抗拒的情况下引起的。如雷击、市电供电不稳定,它可能会直接损坏主板,这种情况下人们一般都没有办法预防;外界环境引起的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因温度、湿度和灰尘等引起的故障。这种情况表现出来的症状主要有:经常死机、重启或有时能开机有时又不能开机等,从而造成机器的性能不稳定。这种情况我们是可以避免或减少的。

<3>元器件质量引起的故障

这种情况是指主板的某个元器件因本身质量问题而损坏。这种故障一般会导致主板的某部分功能无法正常使用,系统无法正常启动,自检过程中报错等现象。

2. 主板故障维修的基本方法

主板故障往往表现为系统启动失败、屏幕无显示、有时能启动有时又启动不了等难以直观判断的故障现象。在对主板的故障进行检查维修时,一般采用"一看、二听、三闻、四摸"的维修原则。就是观察故障现象、听报警声、闻是否有异味、用手摸某些部件是否发烫等。下面列举几种常见主板的维修方法,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局限性,一般要几种方法相结合使用。

(1) 观察法

先要检查主板是否有烧坏的痕迹,外观有没有损坏,检查各插头、插座是否歪斜,电阻、电容引脚是否相碰,表面是否烧焦,芯片是否开裂,主板上的铜箔是否烧断等。笔者的经验发现,主板上的电解电容损坏的情况是比较多的,通过观察很容易发现,一旦其出现问题,经常能看到其表面鼓起来,这样就可以找一个匹配的电容换上,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2) 除尘法

主板的面积较大,是聚集灰尘较多的地方。灰尘很容易引发插槽与板卡接触不良,另外,主板上一些插卡、芯片采用插脚形式,也常会因为引脚氧化而接触不良。建议用羊毛刷轻轻刷去主板上的灰尘,一定注意不要用力过大或动作过猛,以免碰掉主板表面的贴片元件或造成元件的松动以致虚焊。注意清除CPU插槽内用于检测CPU温度、或主板上用于监控机箱内温度的热敏电阻上的灰尘,否则会造成主板对温度的识别错误,从而引发主板保护性故障。如果是插槽引脚氧化引起接触不良,可以将有硬度的白纸折好 (表面光滑那面向外) ,插入槽内来回擦拭;对于插卡插脚,可用橡皮擦去表面氧化层,然后重新插接。

(3) 拔插交换法

该方法可以确定故障是在主板上,还是在I/O设备上,就是将同型号插件板、或芯片相互交换,然后根据故障现象的变化情况,来判断故障所在。它主要用于易拔插的维修环境,例如内存自检出错,可交换相同的内存芯片或内存条来确定故障原因。操作方法是先关机,然后将插件板逐块拔出;每拔出一块板就开机观察机器运行状态,一旦拔出某块后、主板运行正常,那么就是该插件板有故障、或相应I/O总线插槽及负载电路故障;若拔出所有插件板后,系统启动仍不正常,则故障很可能就在主板上。

(4) 触摸法

当主板出现开路或短路情况下,经常会通过一些芯片的温度来反应出来,将主板通电一段时间后,触摸主板的各主要芯片,看它是否存在过热或过凉现象。部分损坏较严重的芯片,甚至可以闻到焦味,遇到这种情况就要求操作者马上断开电源。过热情况可能是内部短路或电源电压过高;过凉可能是开路、无电供应或工作条件不满足。

(5) 程序测试法

该法主要用于检查各种接口电路、以及具有地址参数的各种电路是否有故障,其原理就是用软件发送数据、命令,通过读线路状态及某个芯片 (如寄存器) 状态,来识别故障部位。要使用此方法,你的CPU及总线必须运行正常,能够运行有关诊断软件,能够运行安装于I/O总线插槽上的诊断卡等。你可以使用随机诊断程序、专用维修诊断卡,或者根据各种技术参数 (如接口地址) ,自编专用诊断程序来辅助硬件维修。不过,你编写的诊断程序要严格、全面有针对性,能够让某些关键部位出现有规律的信号,能够对偶发故障进行反复测试,能够显示记录出错情况。

3. 主板维修应注意的事项

对于学生来说, 初学电脑主板维修难免会心浮气躁, 走许多弯路。有时故障没找到, 却误操作产生了新的人为故障。有时找到一点原因就高兴得不得了, 认为这就是我们要找的原因, 事实上, 这并不是故障点, 而是故障假象, 我们不能被假象所迷惑。主板维修, 不同于电视机的维修, 技术的连贯性和复杂性要求维修技术人员在维修的过程中, 必须注意一些维修技巧和原则:

(1) 故障维修先软后硬

因为软件故障毕竟比硬件故障更好处理, 所以在考虑故障维修的时候, 一定要先确定软件无问题后, 再考虑硬件本身的问题。

(2) 先电源后总线

所有的设备都应该有必要的工作条件, 只有条件满足, 才能正常的工作。要正常工作必须供电正常, 而且电源线路一般都比总线的线路简单, 所以先确定电源是否正常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尽量少走弯路。

(3) 先外围后局部

先检测外围电路, 再确定核心部分的问题。比如说I C、B A G等贵重的物件, 我们在确定之前, 一定要先判断周边的电路、元器件正常, 这样才可以尽可能地准确, 而且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4) 先简单后复杂

像做考试题一样, 维修也遵循这一原则。维修不良产品时维修技术人员尽可能把简单的故障维修好, 再处理复杂的问题做到有条有理。

(5) 先确诊后处理, 尽可能把故障缩小到最小范围

维修技术人员在维修过程中切忌盲目冲动, 一发现故障模块, 就高兴得不得了, 一定找到故障点 (而不是故障范围) 即故障元器件为止。把故障确定到元器件后再寻求维修处理的方法。

总之, 电脑主板维修是比较困难的, 只有掌握了电脑的基本工作原理, 掌握电子技术基础理论知识, 掌握适当的操作方法, 才能做到处理故障得心应手, 在能在主板维修行业占有一席之地。

摘要:主板是微机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是计算机的关键部件。掌握全面的主板维修技术, 对技术人员迅速排查主板故障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给出电脑主板常见故障类型及维修办法, 将使得处理故障得心应手。

关键词:主板,主板故障,主板维修

参考文献

[1]陈冕.浅析电脑主板的维修技巧[J].科技资讯, 2008, (02) .

[2]冯伟东.计算机主板故障的分析及维修[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20) .

[3]傅勇.浅谈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课程的教学新思路[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8, (31) .

[4]李志洪.计算机常见故障分析及维修[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8, (14) .

[5]付长城.浅谈计算机维修思路与障碍诊断方法[J].科教文汇 (中旬刊) , 2008, (04) .

电脑主板故障维修 篇2

华硕笔记本电脑的主板不加电故障维修

电脑主板的故障维修与问题分析 篇3

关键词:电脑主板,s3唤醒失败,原因分析,结论,解决方法

故障现象:

GIGA K8M890主板配合航嘉电源的锋行机型出现S3唤醒失败问题。现象是系统进入S3, 执行唤醒动作后发现没有从S3回来,而是重新BOOT。

分析检修过程:

拿到可复现的故障机,情况和上面描述的相同。在信号实验室对故障件进行了分析,过程如下:

步骤一、观察Power sequence的相关信号SUSB#、SUSC#;

通过观察主板SUSB# 和SUSC# 两组信号发现故障出现时两信号相继Pull d own, 正常的进入S3状态时是只有SUSB# 信号Pull down而S USC# 维持高电平不变才对,只有在进入S5状态时两信号才都会Pull down, 所以可以看出在进入S3的瞬间时序就已经错误,两信号都Pull down导致系统误入S5状态,也就是正常关机状态,所以在做Wake up动作时系统会重新BOOT.

实测结果:在进入S3瞬间SUSC# P ull down,从而导致硬件上进入了S5状态。

步骤二、SUSC# Pull down原因分析 ;

SUSC# Pull down的原因有两个 :

1)正常执行关机动作时南桥会主动把SUSC# Pull down;

2)南桥的Rusume电压异常时( 欠压时)SUSC# 会被迫Pull down;

显然故障原因是上面的第2点导致的,因为我们明明是要求系统“待机”也就是进入S3.

实际测量结果: 观察南桥的Resume电压3VDUAL, 发现在执行“待机”后3VDUAL上有很大的Drop,本来应该是3.3V的电压最低竟然降为0V, 持续时间大约为200mS,所以南桥的Resume电压3VDUAL出现Drop是导致SUSC# Pull down的原因。

而3VDUAL是由电源的5VSB转换的,继续观察电源的5VSB发现也有大约200mS的Drop. 5VSB最低降到了2.3V :

步骤三、5VSB出现Drop的原因分析 ;5VSB出现Drop的原因归纳出来也有两个 :

1)主板端5VSB的负载过重或瞬间的冲击过大会导致5VSB发生OCP(Over Current Protection);

2)非负载过重,但主机电源自身工作异常而出现了OCP动作;

为判断到底是上面两种情况中哪种所为,首先观察在进入S3瞬间5VSB的Peak currnet, 发现测量结果完全在电源的SPEC范围内,在进入S3的过程中5VSB的Peak Current仅仅1.6A, 而且发生在5VSB Drop之后,从而排除了上面的第1点即主板端5VSB的负载过重或瞬间的冲击过大导致5VSB Drop的可能,那也就说明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上面的第二点所致, 即电源本身工作出现了异常:

步骤四、分析5VSB Drop;

之前电源工程师曾提出一条信息,说这个问题是由于主板的设计导致在S0- >S3切换过程中VCC向5VSB倒灌导致电源上的5VSB检测逻辑异常而出现了OCP动作,那么我在此针对主板上的VCC和5VSB的切换逻辑也就是5VDUAL的设计进行分析。

1)首先分析主板上5VDUAL的设计是否会造成VCC向5VSB或者5VSB向VCC倒灌的可能;

下面的这部分设计就是主板上的5VDUAL逻辑,也是该主板上涉及VCC和5VSB切换的逻辑之一:

观察ISL6506控制VCC和5VSB切换的控制信号DLA和5 VDLSB, 在S0- >S3切换过程中两个信号的逻辑如下图2,绿色波形是DLA, 黄色波形是5VDLSB, 可以看到,主板的设计是DLA彻底变为低电平以后5VDLSB才开始下降,也就是说在完全保证上面的N-MOS Q49彻底关断以后下管的P-MOS才开始导通,已经从设计上完全避免了VCC向5VSB或者5VSB向VCC倒灌的可能,而且切换时间为390nS, 完全在我们之前和电源工程师约定的切换时间少于1mS的规格之内,所以这部分逻辑应该不是导致问题的根本原因:

2)具体分析5VSB被倒灌的原因;

经过分析,是5VDUAL向5VSB产生了倒灌。因为我们发现另外一部分逻辑也就是解决USB Drop的9701的控制信号选择不合理造成vcc->5vdual->5vsb倒灌, 导致电源被迫调整和补偿5vsb的输出,持续28ms后电源补偿失败随即把5vsb产生下跌,从下图可以看到。分别为5vsb的下跌和倒灌电流的持续时间。

结论:

经过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由于9701的控制信号选择不合理造成在S0- >S3切换中VCC通过9701向5VDUAL进而向5VSB倒灌引起了主机电源5VSB下跌导致.

后续措施:

1)临时方案为去掉两颗9701,但是要验证U SB DROP。

电脑主板故障有哪些原因 篇4

人为故障

有些朋友,电脑操作方面的知识懂得较少,在操作时不注意操作规范及安全,这样对电脑的有些部件将会造成损伤。如带电插拔设备及板卡,安装设备及板卡时用力过度,造成设备接口、芯片和板卡等损伤或变形,从而引发故障。

环境故障

因外界环境引起的故障,一般是指人们在未知的情况下或不可预测、不可抗拒的情况下引起的。如雷击、市电供电不稳定,它可能会直接损坏主板,这种情况下人们一般都没有办法预防;外界环境引起的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因温度、湿度和灰尘等引起的故障。这种情况表现出来的症状有:经常死机、重启或有时能开机有时又不能开机等,从而造成机器的性能不稳定。

质量故障

元器件质量引起故障

这种情况是指主板的某个元器件因本身质量问题而损坏。这种故障一般会导致主板的某部分功能无法正常使用,系统无法正常启动,自检过程中报错等现象。

主板是整个电脑的关键部件,在电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主板产生故障将会影响到整个PC机系统的工作。

主板的维修方法

1.清洁法

这种方法一般用来解决因主板上灰尘太多,灰尘带静电造成主板无法正常工作的故障,可用毛刷清除主板上的灰尘。另外,主板上一般接有很多的外接板卡,这些板卡的金手指部分可能被氧化,造成与主板接触不良,这种问题可用橡皮擦擦去表面的氧化层。

2.观察法

主要用到“看、摸”的技巧。在关闭电源的情况下,看各部件是否接插正确,电容、电阻引脚是否接触良好,各部件表面是否有烧焦、开裂的现象,各个电路板上的铜箔是否有烧坏的痕迹。同时,可以用手去触摸一些芯片的表面,看是否有非常发烫的现象。

3.替换法

当对一些故障现象不能确定究竟是由哪个部件引起的时候,可以对怀疑的部件通过替换法来排除故障。可以把怀疑的部件拿到好的电脑上去试,同时也可以把好的部件接到出故障的电脑上去试。如:内存在自检时报错或容量不对,就可以用此方法来判断引起故障的真正元凶。

4.软件诊断法

这里我们一般指通过随机附带的诊断程序或系统测试软件去测试。一般用于检查各种接口电路故障。

计算机主板故障的分析及维修 篇5

1.1 根据对微机系统的影响可分为非致命性故障和致命性故障

非致命性故障也发生在系统上电自检期间, 一般给出错误信息;致命性故障发生在系统上电自检期间, 一般导致系统死机。

1.2 根据影响范围不同可分为局部性故障和全局性故障

局部性故障指系统某一个或几个功能运行不正常, 如主板上打印控制芯片损坏, 仅造成联机打印不正常, 并不影响其它功能;全局性故障往往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使其丧失全部功能, 例如时钟发生器损坏将使整个系统瘫痪。

1.3 根据故障现象是否固定可分为稳定性故障和不稳定性故障

稳定性故障是由于元器件功能失效、电路断路、短路引起, 其故障现象稳定重复出现, 而不稳定性故障往往是由于接触不良、元器件性能变差, 使芯片逻辑功能处于时而正常、时而不正常的临界状态而引起。如由于I/O插槽变形, 造成显示卡与该插槽接触不良, 使显示呈变化不定的错误状态。

1.4 根据影响程度不同可分为独立性故障和相关性故障

独立性故障指完成单一功能的芯片损坏;相关性故障指一个故障与另外一些故障相关联, 其故障现象为多方面功能不正常, 而其故障实质为控制诸功能的共同部分出现故障引起 (例如软、硬盘子系统工作均不正常, 而软、硬盘控制卡上其功能控制较为分离, 故障往往在主板上的外设数据传输控制即DMA控制电路) 。

1.5 根据故障产生源可分为电源故障、总线故障、元件故障等

电源故障包括主板上+12V、+5V及+3.3V电源和Power Good信号故障;总线故障包括总线本身故障和总线控制权产生的故障;元件故障则包括电阻、电容、集成电路芯片及其它元部件的故障。

2 引起主板故障的主要原因

2.1 人为故障

带电插拨I/O卡, 以及在装板卡及插头时用力不当造成对接口、芯片等的损害。

2.2 环境不良

静电常造成主板上芯片 (特别是CMOS芯片) 被击穿。另外, 主板遇到电源损坏或电网电压瞬间产生的尖峰脉冲时, 往往会损坏系统板供电插头附近的芯片。如果主板上布满了灰尘, 也会造成信号短路等。

2.3 器件质量问题

由于芯片和其它器件质量不良导致的损坏。

3 主板故障检查维修的常用方法

主板故障往往表现为系统启动失败、屏幕无显示等难以直观判断的故障现象。下面列举的维修方法各有优势和局限性, 往往要结合使用。

3.1 清洁法

可用毛刷轻轻刷去主板上的灰尘, 另外, 主板上一些插卡、芯片采用插脚形式, 常会因为引脚氧化而接触不良。可用橡皮擦去表面氧化层, 重新插接。

3.2 观察法

反复查看待修的板子, 看各插头、插座是否歪斜, 电阻、电容引脚是否相碰, 表面是否烧焦, 芯片表面是否开裂, 主板上的铜箔是否烧断。还要查看是否有异物掉进主板的元器件之间。遇到有疑问的地方, 可以借助万用表量一下。触摸一些芯片的表面, 如果异常发烫, 可换一块芯片试试。

3.3 电阻、电压测量法

为防止出现意外, 在加电之前应测量一下主板上电源+5V与地 (GND) 之间的电阻值。最简捷的方法是测芯片的电源引脚与地之间的电阻。未插入电源插头时, 该电阻一般应为300Ω, 最低也不应低于100Ω。再测一下反向电阻值, 略有差异, 但不能相差过大。若正反向阻值很小或接近导通, 就说明有短路发生, 应检查短的原因。产生这类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3.3.1 系统板上有被击穿的芯片

一般说此类故障较难排除。例如TTL芯片 (LS系列) 的+5V连在一起, 可吸去+5V引脚上的焊锡, 使其悬浮, 逐个测量, 从而找出故障片子。如果采用割线的方法, 势必会影响主板的寿命。

3.3.2 板子上有损坏的电阻电容。

3.3.3 板子上存有导电杂物。

当排除短路故障后, 插上所有的I/O卡, 测量+5V, +12V与地是否短路。特别是+12V与周围信号是否相碰。当手头上有一块好的同样型号的主板时, 也可以用测量电阻值的方法测板上的疑点, 通过对比, 可以较快地发现芯片故障所在。

当上述步骤均未见效时, 可以将电源插上加电测量。一般测电源的+5V和+12V。当发现某一电压值偏离标准太远时, 可以通过分隔法或割断某些引线或拔下某些芯片再测电压。当割断某条引线或拔下某块芯片时, 若电压变为正常, 则这条引线引出的元器件或拔下来的芯片就是故障所在。

3.4 拔插交换法

主机系统产生故障的原因很多, 例如主板自身故障或I/O总线上的各种插卡故障均可导致系统运行不正常。采用拔插维修法是确定故障在主板或I/O设备的简捷方法。该方法就是关机将插件板逐块拔出, 每拔出一块板就开机观察机器运行状态, 一旦拔出某块后主板运行正常, 那么故障原因就是该插件板故障或相应I/O总线插槽及负载电路故障。若拔出所有插件板后系统启动仍不正常, 则故障很可能就在主板上。采用交换法实质上就是将同型号插件板, 总线方式一致、功能相同的插件板或同型号芯片相互芯片相互交换, 根据故障现象的变化情况判断故障所在。此法多用于易拔插的维修环境, 例如内存自检出错, 可交换相同的内存芯片或内存条来确定故障原因。

3.5 静态、动态测量分析法

3.5.1 静态测量法

让主板暂停在某一特定状态下, 由电路逻辑原理或芯片输出与输入之间的逻辑关系, 用万用表或逻辑笔测量相关点电平来分析判断故障原因。

3.5.2 动态测量分析法

编制专用判断程序或人为设置正常条件, 在机器运行过程中用示波器测量观察有关组件的波形, 并与正常的波形进行比较, 判断故障部位。

3.6 先简单后复杂并结合组成原理的判断法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广泛应用, 主板上的控制逻辑集成度越来越高, 其逻辑正确性越来越难以通过测量来判断。可采用先判断逻辑关系简单的芯片及阻容元件, 后将故障集中在逻辑关系难以判断的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

3.7 软件诊断法

通过随机诊断程序、专用维修诊断卡及根据各种技术参数 (如接口地址) , 自编专用诊断程序来辅助硬件维修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程序测试法的原理就是用软件发送数据、命令, 通过读线路状态及某个芯片 (如寄存器) 状态来识别故障部位。此法往往用于检查各种接口电路故障及具有地址参数的各种电路。但此法应用的前提是CPU及总线运行正常, 能够运行有关诊断软件, 能够运行安装于I/O总线插槽上的诊断卡等。编写的诊断程序要严格、全面有针对性, 能够让某些关键部位出现有规律的信号, 能够对偶发故障进行反复测试及能显示记录出错情况。

责任编辑:程鹏

摘要:正确判断主板出现的故障可以进一步了解出现故障的原因, 从而更好的使用计算机。另外, 使用多种方法判断主板故障也是很必要的。在此介绍一下本人在这方面的一点维修经验仅供同行参考, 并给予指正。

浅谈主板故障原因及常用维修方法 篇6

关键词:主板故障,维修方法

当今计算机领域各项技术飞速发展, 特别是硬件的发展速度更是突飞猛进, 主板 (mainboard) , 又称母板 (motherboard) , 是安装在计算机主机箱内, 构成计算机最基本的、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其一般包括BIOS芯片、I/O控制芯片、键盘和面板控制开关接口、指示灯插接件、扩充插槽、主板及插卡的直流电源供电接插件等元件。如果主板出现故障, 你的电脑就不能正常使用了。目前主板的集成度越来越高, 维修主板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往往需要借助专门的数字检测设备才能完成, 不过掌握全面的主板维修技术, 对迅速排查主板故障还是十分必要的。

1 引起主板故障的主要原因

如今主板所集成的组件和电路多而复杂, 因此产生故障的原因也相对较多。常见主板故障很多是环境不良造成的, 不过由于主板自身质量问题而引起的故障也比较多, 另外出现的一些问题都是用户人为造成的。

1.1 主板运行环境不良

如果主板上布满了灰尘, 可以造成信号短路等故障。如果电源损坏, 或者电网电压瞬间产生尖峰脉冲, 就会使主板供电插头附近的芯片损坏, 从而引起主板故障;另外, 静电也常造成主板上芯片 (特别是CMOS芯片) 被击穿, 引起故障。

1.2 主板本身质量问题

由于主板上的芯片和其它器件质量不好, 使用时间一长器件就会老化损坏, 从而导致主板故障。

1.3 人为故障

热插拔硬件非常危险, 许多主板故障都是热插拔引起的, 最常见的就是烧毁了键盘、鼠标口, 严重的还会烧毁主板。带电插拨I/O卡, 在装板卡及插头时用力不当, 都可以造成对接口、芯片等的损害。

2 主板常用的维修方法

主板故障的确定, 一般通过逐步拔除或替换主板所连接的板卡 (内存、显卡等) , 先排除这些配件可能出现的问题后, 即可把目标锁定在主板上。实际维修时, 经常使用下面列举的维修方法。

2.1 观察法

检查是否有异物掉进主板的元器件之间。如果在拆装机箱时, 不小心掉入的导电物卡在主板的元器件之间, 就可能会导致“保护性故障”。另外, 检查主板与机箱底板间是否因少装了用于支撑主板的小铜柱;是否主板安装不当或机箱变形、而使主板与机箱直接接触, 使具有短路保护功能的电源自动切断电源供应。

检查主板电池:如果电脑开机时不能正确找到硬盘、开机后系统时间不正确、CMOS设置不能保存时, 可先检查主板CMOS跳线, 将跳线改为“NORMAL”选项 (一般是1-2) 然后重新设置。如果不是CM OS跳线错误, 就很可能是因为主板电池损坏或电池电压不足造成的, 请换个主板电池试试。

检查主板北桥芯片散热效果:有些杂牌主板将北桥芯片上的散热片省掉了, 这可能会造成芯片散热效果不佳, 导致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死机。遇到这样的情况, 可安装自制的散热片, 或加个散热效果好的机箱风扇。

检查主板上电容:主板上的铝电解电容 (一般在CPU插槽周围) 内部采用了电解液, 由于时间、温度、质量等方面的原因, 会使它发生“老化”现象, 这会导致主板抗干扰指标的下降影响机子正常工作。我们可以购买与“老化”容量相同的电容, 准备好电烙铁、焊锡丝、松香后, 将“老化”的替换即可。

仔细检查主板各插头、插座是否歪斜, 电阻、电容引脚是否相碰, 表面是否烧焦, 芯片表面是否开裂, 主板上的铜箔是否烧断;触摸一些芯片的表面, 如果异常发烫, 可换一块芯片试试;遇到有疑问的地方, 借助万用表量一下。

2.2 除尘法

主板的面积较大, 是聚集灰尘较多的地方。灰尘很容易引发插槽与板卡接触不良, 另外, 主板上一些插卡、芯片采用插脚形式, 也常会因为引脚氧化而接触不良。

建议用羊毛刷轻轻刷去主板上的灰尘, 一定注意不要用力过大或动作过猛, 以免碰掉主板表面的贴片元件或造成元件的松动以致虚焊。注意清除CPU插槽内用于检测CPU温度或主板上用于监控机箱内温度的热敏电阻上的灰尘, 否则会造成主板对温度的识别错误, 从而引发主板保护性故障。如果是插槽引脚氧化引起接触不良, 可以将有硬度的白纸折好 (表面光滑那面向外) , 插入槽内来回擦拭;对于插卡插脚, 可用橡皮擦去表面氧化层, 然后重新插接。

2.3 检查主板是否有短路

在加电之前应测量一下主板是否有短路, 以免发生意外。判断方法是:测芯片的电源引脚与地之间的电阻。未插入电源插头时, 该电阻一般应为300Ω, 最低也不应低于100Ω。再测一下反向电阻值, 略有差异, 但不能相差过大。若正反向阻值很小或接近导通, 就说明主板有短路发生。

主板短路的原因, 可能是主板上有损坏的电阻电容、或者有导电杂物, 也可能是主板上有被击穿的芯片。要找出击穿的芯片, 你可以将电源插上加电测量。一般测电源的+5V和+12V。当发现某一电压值偏离标准太远时, 可以通过分隔法或割断某些引线、或拔下某些芯片再测电压。当割断某条引线或拔下某块芯片时, 若电压变为正常, 则这条引线引出的元器件或拔下来的芯片, 就是故障所在。

2.4 拔插交换法

该方法可以确定故障是在主板上, 还是在I/O设备上?就是将同型号插件板、或芯片相互交换, 然后根据故障现象的变化情况, 来判断故障所在。它主要用于易拔插的维修环境, 例如内存自检出错, 可交换相同的内存芯片或内存条来确定故障原因。

操作方法:先关机, 然后将插件板逐块拔出;每拔出一块板就开机观察机器运行状态, 一旦拔出某块后、主板运行正常, 那么就是该插件板有故障、或相应I/O总线插槽及负载电路故障;若拔出所有插件板后, 系统启动仍不正常, 则故障很可能就在主板上。

2.5 静态/动态测量法

静态测量法:让主板暂停在某一特写状态下, 根据电路逻辑原理或芯片输出与输入之间的逻辑关系, 用万用表或逻辑笔测量相关点电平, 来分析判断故障原因。

动态测量分析法:编制专用论断程序或人为设置正常条件, 在机器运行过程中, 用示波器测量观察有关组件的波形, 并与正常的波形进行比较, 以便判断故障部位。

由于主板上的控制逻辑集成度越来越高, 因此其逻辑正确性, 已经很难通过测量来判断。建议你先判断逻辑关系简单的芯片及阻容元件, 然后再将故障集中在逻辑关系难以判断的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

2.6 程序测试法

该法主要用于检查各种接口电路、以及具有地址参数的各种电路是否有故障, 其原理就是用软件发送数据、命令, 通过读线路状态及某个芯片 (如寄存器) 状态, 来识别故障部位。

要使用此方法, 你的CPU及总线必须运行正常, 能够运行有关诊断软件, 能够运行安装于I/O总线插槽上的诊断卡等。你可以使用随机诊断程序、专用维修诊断卡, 或者根据各种技术参数 (如接口地址) , 自编专用诊断程序来辅助硬件维修。不过, 你编写的诊断程序要严格、全面有针对性, 能够让某些关键部位出现有规律的信号, 能够对偶发故障进行反复测试, 能够显示记录出错情况。

3 主板的保养方法

3.1 除尘

拔下一切插卡、内存及电源插头, 撤除固定主板的螺丝, 取下主板, 用羊毛刷悄悄除去各局部的积尘。一定留意不要用力过大或动作过猛, 以免碰掉主板外表的贴片元件或形成元件的松动致使虚焊。

3.2 创新

其作用同除尘, 比除尘的效果要好, 只不过费事一点。取下主板, 拔下一切插卡, CPU, 内存, CMOS电池后, 把主板浸入纯洁水中, 再用毛刷悄悄刷洗。待洁净后, 放在阴凉处至外表没有水分后, 再用报纸包好放在阳光下暴晒至全干, 一定完整干燥, 否则会在以后的运用中形成主板积尘腐蚀损坏。

特别是一些主板上的电容呈现漏液, 在改换新的电容后, 一定要把主板认真清洗一遍, 避免酸性介质腐蚀主板, 形成更大的毛病。

电脑主板故障维修 篇7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有《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这是一门专业操作性很强的专业课,但对于学生(初学者)来说,却是较难学习的课程。其中会牵涉到许多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知识,是学生对已学过知识的具体应用。如何教好此专业课,需要用到哪些知识,采用何种教学法,怎么合理组织教学内容,诱导学生充分利用已学知识来认识和掌握维修方面的相关知识,特别是规范提高学生对在维修中的全局分析、判断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2 教材分析及教学目标设计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是一门综合性强的理论应用与培养动手操作能力的课程,但在有关维修章节中只是简单地介绍故障现象、维修方法及给故障归类,却没有充分说明原因及维修的技术原理、依据,学生看后似懂非懂。为了诱导学生充分利用已学知识来认识和掌握维修方面的相关知识,规范提高学生对在维修中的全局分析、判断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必要组织一次教学。针对上述情况,把机房中一种常见的故障“CMOS电源故障”做为实验实训的一个教学内容,用于对教材教学内容的补充和完善,这样学生的学习内容就不再完全局限于书本,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学习积极性。下面就主板故障与维护模块教学中的一个任务———“CMOS电源故障”为例进行教学设计。

2.1 知识目标

1)理解计算机系统运行原理、电路工作原理、结构与故障现象的关系;

2)学会故障的分析和判断,规范处理问题的过程;

3)掌握在不同情况及要求下的故障维修方法。

2.2 能力目标

1)锻炼学生恰当、自如地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来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解决、处理故障的能力;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力及自学能力。

2.3 情感目标

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通过这堂课,确立学习的目标,明确思维方向,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和欲望,驱动学生去主动思考,寻找自己以前所掌握与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充分展示其思维方法及过程,通过分析、判断、开拓、补充、促使各种见解、观点、意见趋于丰富与完善,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培养学生分析、处理计算机故障问题的能力。

3 学情分析

作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学本门课程前已经学习和掌握了电子技术、计算机基础应用、基本的软件应用以及本门课程前面章节所教授的知识,对计算机的硬件及结构也有了很好的认识,对动手能力学习也有很高的兴趣和欲望,但也存在不足,特别是对动手维修操作这一类综合性知识应用方面。此次学习目的是如何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了解维修过程,掌握维修方法,规范学生的维修操作步骤。

4 教学重难点

1)对学生传授相关的操作技术及注意事项。

2)最基本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

3)故障的分析与定位、归类;故障维修方法的归类。

4)合理的操作步骤及维修方法,规范学生的操作。

5)课型及教学模式: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采用案例式、启发、探究性实验实训教学。

5 教学思路及方式

根据案例在故障现象的相关问题上进行原理分析,制作问题分析图表。使学生在掌握分析、判断故障维修方法的同时,提高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采用“案例+启发+任务驱动”式学习法相结合组织教学方式。

6 教学准备

1)检查计算机维修实验室是否可进行本次实验实训。

2)每个实验组都准备计算机一台,故障诊断卡一块,报废与好的CMOS专用电池各一粒,数字万用表一个,螺丝刀、起子一套,硬海棉垫一块。

3)提出学习主题———主板中CMOS电源故障有哪些故障现象,如何维修?

表1为故障问题列表,表2为故障问题分析判断及处理结果表。

7 教学过程

表3为教学过程。

8 结束语

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师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的目的,笔者按照启发式、案例式、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相接合进行的主板CMOS电源故障维修的教学实践,从学生学习效果和学生调查问卷来看,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调查中,72%的学生认为教学中灵活利用所掌握的知识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扩展了思维角度,对教学活动留下了深刻印象,绝大部分学生能初步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有35%的学生认为从该模式的教学中启发了自己的思维,提高了学习上的自主与合作能力,懂得了规范操作的重要和必要性。诚然,还有很多的具体教学细则须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改进,也只有不断强化高职理念,完善教学过程,才能使高校职教的教育教学效果得到更大的提高。

摘要:在高职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学中推行启发式、案例式、任务驱动法教学法,能很好地提高教学效果。该文通过对主板CMOS电源故障维修教学过程的设计,阐述该模式在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切合高职院校教学特点和培养目标,着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进行了设计。

关键词:CMOS电源故障维修教学,教学法,设计目标,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周佩峰.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程与实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上一篇:学生学习成果下一篇:人造补片无张力修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