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补片无张力修补(精选4篇)
人造补片无张力修补 篇1
摘要:自2003年开始采用单纯平补片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应用, 50例均为初发疝, 暂无复发疝和股疝病例, 选取的材料均选自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预裁式平补片。50例患者治愈后出院的患者都并发症发生, 患者住院的时间为3-8d, 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5.5d。在手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248个月的随访, 均未发生复发。所有患者中, 有1例由于平补片一角卷曲局部有异物感, 2例伴有局部硬结, 1例精索硬结, 3-6个月后软化。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优势已经较为明显, 但在边穷山区因材料价格昂贵难以推广。
关键词:单纯平补片,无张力修补,腹股沟疝
无张力修补术属于一种利用人工符合材料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新方法。腹股沟疝在外科疾病中较为常见, 而传统的治疗方法对患者的影响较大, 不利于患者的后期康复。我们自2003年开始采用手补法行无张力疝修补术, 现将该方面的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 男46例, 女4例, 年龄35~71岁, 单侧疝45例, 双侧疝5例, 腹股沟斜疝36例, 直疝14例, 其中侏儒症合并腹腰沟斜疝1例, 暂无股疝病例和复发疝病例, 双侧疝均为一侧疝采用传统手术修补后, 另一侧再发疝, 另一侧疝则采用平补片加强后壁术式修补。
1.2 材料与方法
修补材料均选自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巴德预裁式网片。所采取的手术模式为硬膜外麻醉或局麻。对于患者切口的选择以及处理均同传统手术一致, 而其长度为4~7㎝, 游离精索, 寻找疝囊, 高位游离 (见腹膜外脂肪) 在疝囊颈部结扎疝囊, 切除多余疝囊。根据内环口大小, 如疝内环口较大, 则于疝内环口缝合缩小内环口使仅容食指尖大小。将预裁式平补片根据患者身高, 体重大小, 将平补片裁好合适大小, 平片内口大小可使精索通过并可容食指尖大小, 在精索下置入成形网片, 根据腹股沟后壁的大小作相应的修剪, 若置入过大网片易于卷曲, 过小则漏补, 均易导致复发。在内环口处套入精索, 两则叶缝合固定于腹股沟韧带, 耻骨肌腱膜, 联合肌腱, 腹横肌弓状缘上, 网片尖端要置入耻骨结合上方1~2㎝, 并固定2~3针, 这是防止复发的一重要手段。用丝线缝合腹外斜肌腱膜, 缝合皮肤。
2 结果
50例均治愈出院, 50例患者均无明显并发症, 平均住院天数4~6d, 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12~48个月, 均无复发病例。有1例患者因平补法一角卷曲局部有异物感, 2例患者为局部硬结, 1例患者为精索硬结, 后经3~6个月后软化。
3 讨论
腹股沟疝是农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成人疝无法自愈, 严重影响农村劳动生产, 只有手术治疗才能达到临床效果。传统的腹股沟疝手术方法对人体原有的生理结构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而且其操作比较复杂, 对于患者的损伤较大, 经过手术后, 患者的经历疼痛的时间比较长, 需要长期的恢复, 而且复发率严重偏高。无张力疝修补术所采取的网片是聚丙烯单丝编织的网孔材料, 该材料有很好的组织相容性, 基本没有排斥反应, 还能够抵抗外界的病菌, 抗感染力较强[1]。本组50例, 术后随访无1例复发, 住院时间短, 无下肢活动受限, 本组5例双侧腹股沟疝, 均有传统手术与单纯平补片修补术的比较体会, 传统手术的住院时间比较长, 而且患者疼痛持续时间较长, 相比较而言, 无张力疝修补术均表现出了自己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马颂章, 立燕清.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临床外科杂志[J], 1998, 6 (4) :234.
人造补片无张力修补 篇2
关键词:平补片,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
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1月~2009年9月共收治58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聚丙烯材质的平补片行无张力疝修补,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腹股沟疝患者58例,男54例,女4例;年龄23~86岁,平均59.3岁;斜疝50例,直疝5例,复发性疝3例;其中可复性疝47例,难复性疝6例,嵌顿性疝5例;有冠心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高血压、前列腺增生症、糖尿病等合并症16例。
1.2 修补材料
单丝聚丙烯材料编织成的平补片。
1.3 手术方法
均采用硬膜外麻醉,常规碘伏消毒,配备电刀。选用斜切口,自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2 cm处,与腹股沟韧带平行至耻骨结节,长6~8 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腹外斜肌腱膜和浅环,提起已切开的腹外斜肌腱膜,沿其深面做钝性分离,向外下到腹股沟韧带和髂耻束,向内上到显露联合肌腱。游离精索找到并打开疝囊,仔细游离疝囊至可见腹膜前脂肪,把疝内容物回纳后在近疝囊颈处高位切断、缝扎。创面彻底止血后取6 cm×11 cm平补片在内环对应处剪一2 cm×1 cm“U”形切口,以容许精索通过,将平补片置入精索后方后整平,补片与周围组织用1号丝线间段缝合固定,内侧与耻骨结节上腱膜缝合固定。于精索浅面缝合腹外斜肌腱膜,重建外环,关闭切口。
2 结果
本组病例手术时间25~50 min,平均38 min。所有病例术后6 h开始进食,术后第1天开始下床活动。少部分病例术后切口有轻微疼痛,疼痛时间2 d左右,未给予特殊处理。所有病例切口无红肿和渗液,无切口感染,均达到一类切口甲级愈合标准。住院时间为6~10 d,全部病例随访0.4~5年,无异物感、无复发。
3 讨论
腹股沟疝是一种较典型的解剖结构异常的疾病,在腹股沟内侧1/2区,腹横腱膜弓(或联合肌腱)下缘与腹股沟韧带之间,有一个极为薄弱的腹壁“空隙”区;因为在此区,与其他腹前壁不同,完全没有强有力的肌肉层(腹内斜肌与腹横肌)的保护,仅一层腹外斜肌的腱膜和一层菲薄的腹横筋膜,力量极为薄弱,这就构成了腹股沟区好发疝的解剖基础。
传统的疝修补方法很多,用于修补或成行的自体组织本身可因胶原代谢有缺陷而不够坚固;各种修补方法常把肌、腱膜、韧带等不同性质的组织缝合在一起,它们之间的愈合力甚差;拉拢这些组织进行缝合及重叠缝合某些组织时,又常产生较大的张力,进一步不利于它们的愈合。传统的疝修补术后,需绝对卧床休息3 d,3周后方可进行轻度活动,且常出现下肢不能完全伸直,行走时弯腰,否则切口疼痛难忍。传统的疝修补术后复发率10%左右[1]。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工生物材料的进步,使用补片的各种疝修补术日渐增多,已逐渐成为疝修补的主要方式。主要包括平补片无张力修补和充填式无张力修补。通过采用人工材料填补修复缺损,同时不改变局部解剖层次,不产生张力,术后患者疼痛感较传统方法明显减轻,且无需长期卧床,术后2~3 d即可下地活动,恢复快,故被认为是理想的取代传统疝修补术的方式。无张力修补术手术后疝复发率在1%以下。疝环充填式术被认为更符合解剖和生理,复发率更低,有着更好的适应证。但此种手术存在一些弊端:首先手术操作相对复杂,需要仔细游离腹膜前间隙,不仅手术时间相对较长,术后切口疼痛和渗液的发生率达6%~12%[3],而且充填用的伞型补片相对坚实,致术后有些患者有局部异物感。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时,不需要仔细游离腹膜前间隙及精索,能避免术后持续疼痛、切口渗液、阴囊血肿等并发症。而且在斜疝患者可同时盖住直疝三角,而直疝患者术中也同时挡住了内环,能有效的防止术后复发。上述58例患者中出现少部分病例术后切口有轻度疼痛,不做特殊处理2 d左右疼痛消失。所有患者术后经过随访无异物感、无复发。与充填式无张力修补相比,平补片修补手术不仅费用低廉,方法相对简便,使用6 cm×11 cm平补片可以同时修补内环及后壁缺损。
综上所述,使用平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符合人体生理,手术操作简单,疗效满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而且价位较为合理,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梁力建,彭宝岗.普通外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8:155.
[2]吴介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278.
人造补片无张力修补 篇3
关键词:腹股沟疝,无张力疝,填充式
腹股沟疝是普外科的常见疾病, 其发病原因主要与先天性缺陷、腹壁组织薄弱及腹压增高的慢性病有关, 若不及时治疗, 易反复发作,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1]。目前尚无疗效确切、复发率低的非手术方法治疗腹股沟疝, 以往传统疝修补术是治疗腹股沟疝的一个重要手段。但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符合生物力学和生理学要求, 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已逐渐替代了传统的修补方法[2]。我科自2001年1月-2011年12月对腹股沟疝患者采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并与传统疝修补术进行比较,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01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154例。其中男132例, 女22例;年龄20~75岁, 平均年龄 (47.8±2.4) 岁;斜疝123例, 直疝31例;单侧146例, 双侧8例。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 按照手术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77例, 采取充填式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患者77例, 给予传统疝修补术。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硬膜外连续麻醉, 常规选择腹股沟疝切口, 长约4~6cm,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腱膜深面钝性分离, 游离精索 (女性为子宫圆韧带) 并用纱布条牵引提起, 找到疝囊, 如疝囊较大选择合适部位离断, 提起近段疝囊, 钝性分离至疝囊颈, 缝闭并回纳疝囊后用小纱布填入分离腹膜前间隙后取出, 远端疝囊止血后旷置, 如疝囊较小可直接回纳。根据疝环大小选择合适的充填物塞入疝囊, 充填物外瓣与周围组织边缘缝3~5针固定。裁剪平片, 尾端剪一开口容精索 (女性为子宫圆韧带) 通过, 平片尾叶交叉环绕精索 (女性为子宫圆韧带) , 缝合1针关闭开口。要求补片放置平铺于腹股沟管后壁, 避免卷曲或移位, 并与耻骨结节、联合腱及腹股沟韧带缝合固定, 按层次逐层缝合至皮肤。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 手术步骤参照相关文献。
1.3 观察指标
分别从术中和术后两个方面对两组效果进行评价。术中状况包括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疼痛时间等指标。术后状况包括术后并发症、复发率和术后恢复时间等指标。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其中定量资料的表示应用
2结果
2.1 两组术中状况的比较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疼痛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两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 两组在以上各指标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
由表2可见, 观察组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χ2检验显示, 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同时, 观察组的恢复时间也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也具有显著性 (P<0.05) 。
3讨论
腹股沟疝是临床常见病, 现代解剖学认为, 疝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腹股沟区的薄弱结构和腹横筋膜缺损[3]。以往的疝修补术将不同的组织强行拉拢缝合, 产生极大的张力, 没有修复腹横筋膜, 极易撕裂, 愈合较差, 因此, 术后疝的并发症和复发率较高。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 人们认识到传统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医源性创伤和并发症, 已引起越来越多外科医师的关注, 在分析了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复发率高的原因后, 提出了新的理论, 即无张力疝修补术[4]。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在无张力的条件下完成疝修补术, 它从生理学和生物力学的角度来解决问题, 不干扰正常解剖, 同时填充物可分散腹内压, 避免腹部产生高压, 加强了腹壁强度, 更加强调功能的恢复, 因此其适应证相对较广, 对于中度腹压增高及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也适用[5]。因而, 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已成为治疗腹股沟疝的主要方法。有关研究显示, 应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疼痛时间,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同时具有更低的复发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
本文将传统疝修补术与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了对比分析, 结果发现, 充填式补片无张力手术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疼痛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 表明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操作简单, 缩短手术时间, 术后住院时间短, 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避免了卫生资源的浪费。同时,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研究结果与相关文献一致[7]。可见, 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减少了缝合张力, 符合腹股沟管生理解剖学要求, 为术后的快速恢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复发率极低。综上所述, 与传统疝修补术相比, 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手术时间短、修补牢固、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是腹股沟疝理想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刘业锋.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128例 (J) .实用老年医学, 2010, 24 (1) :82-83.
[2]严秦川, 李克峰, 杨超, 等.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523例临床分析 (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1, 22 (5) :560-561.
[3]邓龙君, 吐尔洪江.阿不拉, 吐松.热合曼.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126例 (J) .山东医药, 2011, 51 (34) :29.
[4]徐卫星, 成炳祥, 杨月明.充填式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分析 (J) .浙江实用医学, 2008, 13 (1) :37, 42.
[5]郭剑华, 陆勇, 李国勇.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Bassini法治疗成人腹股沟疝之比较 (J)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1, 14 (6) :474.
[6]王德俊, 袁小芳, 马晓莉, 等.腹膜外平片法无张力疝修补术在复杂腹股沟疝中的应用 (J) .中国全科医学, 2007, 10 (16) :1367-1368.
人造补片无张力修补 篇4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48例病人均为男性, 最大年龄74岁, 最小年龄23岁, 平均年龄52岁。其中合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前列腺增生症, 习惯性便秘和心血管疾病者占56例 (23%) 。在248例患者中, 腹股沟斜疝206例, 其中复发疝12例, 腹股沟直疝42例。按照2003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疝和股型学组织对成人腹股沟疝分型方法, 248例中Ⅱ型疝78例, Ⅲ型疝158例, Ⅳ型疝12例。疝修补材料采用南通体利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聚丙烯修补网。
1.2 手术方法
所有病例全部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手术切口均采用常规疝切口约4~5cm左右, 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后, 在其下方及其内外侧进行充分游离, 建立一个很重要的修补间隙。游离精索结构, 显露耻骨结节至内环整个腹股沟管后壁, 清晰显示精索结构全貌。纵行切开提皋肌及精索内筋膜将疝囊游离至疝囊颈部。如疝囊较小可不切开, 如疝囊过大, 可将疝囊横断后近端缝扎。对腹股沟直疝, 在直疝三角找到疝囊, 在缺损部位基地部环行切开腹横筋膜充分游离, 建立腹膜前间隙。当此项工作完成后, 耻骨梳韧带既清晰可见。以疝环为中心, 在腹横筋膜和股膜之间钝性分离腹膜前间隙将成型补片放置于精索后方腹股沟管后壁外, 补片的内侧端必须超过耻骨结节缘2.0m左右, 补片的上端做一精索开口, 使精索通过。此时必须严格缝合精索开口处的补片, 以防止疝经过开口处突出而复发, 必须严格地将补片固定在耻骨梳韧带, 联合肌腱的弓状下缘和腹股沟韧带的中点上针, 同时与周围组织固定4~6针。
2 结果
本组248例病人全部治愈, 无一例感染和并发阴囊血肿。手术时间平均45分钟, 术后早期既可下床活动, 3~7天即可出院。全部病例随治3~18个月无一例复发, 无牵涉痛及异物感。
3 讨论
自1989年Lichtensteein提出无张力修补术概念后随着医学科技技术的飞速发展, 传统的疝修补术将逐渐被现代疝修补术所代替。
1) 符合人体的生理解剖:传统的术式缝合有张力且在不同的解剖层次上缝合存在着缺点。现在由于对腹股沟疝的发病机制又有了新的认识及修补材料的发展, 同时该术式分离组织少、损伤轻, 解决了术后牵拉痛的感觉, 故更适合于人体的生理功能。2) 术后恢复快传统的疝修补术需要严格地卧床休息最少3天, 3个月内不能参加重体力活动。本组病例术后8-10个小时既可下床活动, 3周后即可恢复日常活动。3) 适应症宽:过去对于明显腹股沟区薄弱患者及术前存在腹压增高因素的患者, 因术后复发率高, 基本上不适施行疝修补术。因此使一些年老体弱及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饱受腹股沟疝带来的痛苦。由于纤维网织补片的应用使得这些病人得到了救治且达到了满意的效果。4) 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由于补片修补加强了腹股沟管及直疝三角, 强调了腹横筋膜及内环口的修补, 关闭了疝的通道封闭了缺损的部位, 故而减少了疝的复发率。由于术中损伤轻及早期活动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我们经过近几年使用补片的体会是:1) 术中严格注意保护生殖股神经, 髂股下神经和腹股沟神经, 避免损伤导致术后疼痛。2) 处理疝囊时必须内环口, 缝合补片时必须固定到耻骨梳韧带, 联合肌腱的弓状下缘及腹股沟韧带中点上各一针。3) 仔细检查精索开口处的缝线避免过紧, 导致缺血性睾丸萎缩。本组248例病例近期效果满意, 但由于随访时间较短, 远期结果有待于进一步观察。总之由于无张力缝合具有复发率低, 适应症宽, 术后恢复快, 并发症少等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疝和腹壁学组、成人腹股沟疝、股疝手术治疗方案 (修订稿)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4.
[2]张凯, 席时富.成人腹股沟疝的个体化治疗, 中国基层医药, 2005.
[3]宋家琨, 全中奎, 李红桥等.复合, 补片腹股沟疝修补术115例的临床体会.中华外科杂志, 2005.
【人造补片无张力修补】推荐阅读:
平片无张力修补术08-31
无张力补片疝修补术08-18
无张力修补术论文07-23
无张力疝修补手术08-29
成人无张力疝修补术05-08
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手术05-25
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08-05
局麻无张力疝修补术08-23
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11-16
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