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张力补片疝修补术(精选10篇)
无张力补片疝修补术 篇1
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病。从Bassini1844年行疝修补术至今疝修补术已有一百六十多年的历史。传统的术式只是缝合的解剖层次不同, 术后都存在缝合张力大, 手术部位有牵扯感, 疼痛和修补的组织愈合差并且复发率高等缺点。自1989年Lichtensteein等首先在美国外科杂志上提出在无张力的情况下进行缝合修补, 从而受到全世界范围内外科医生的关注。现代疝修补术最大优点是易于获得, 应用方便, 不需要在病人身上另作切口取自组织作修补材料, 节省了手术时间, 术后手术部位疼痛较轻。本文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248例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48例病人均为男性, 最大年龄74岁, 最小年龄23岁, 平均年龄52岁。其中合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前列腺增生症, 习惯性便秘和心血管疾病者占56例 (23%) 。在248例患者中, 腹股沟斜疝206例, 其中复发疝12例, 腹股沟直疝42例。按照2003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疝和股型学组织对成人腹股沟疝分型方法, 248例中Ⅱ型疝78例, Ⅲ型疝158例, Ⅳ型疝12例。疝修补材料采用南通体利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聚丙烯修补网。
1.2 手术方法
所有病例全部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手术切口均采用常规疝切口约4~5cm左右, 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后, 在其下方及其内外侧进行充分游离, 建立一个很重要的修补间隙。游离精索结构, 显露耻骨结节至内环整个腹股沟管后壁, 清晰显示精索结构全貌。纵行切开提皋肌及精索内筋膜将疝囊游离至疝囊颈部。如疝囊较小可不切开, 如疝囊过大, 可将疝囊横断后近端缝扎。对腹股沟直疝, 在直疝三角找到疝囊, 在缺损部位基地部环行切开腹横筋膜充分游离, 建立腹膜前间隙。当此项工作完成后, 耻骨梳韧带既清晰可见。以疝环为中心, 在腹横筋膜和股膜之间钝性分离腹膜前间隙将成型补片放置于精索后方腹股沟管后壁外, 补片的内侧端必须超过耻骨结节缘2.0m左右, 补片的上端做一精索开口, 使精索通过。此时必须严格缝合精索开口处的补片, 以防止疝经过开口处突出而复发, 必须严格地将补片固定在耻骨梳韧带, 联合肌腱的弓状下缘和腹股沟韧带的中点上针, 同时与周围组织固定4~6针。
2 结果
本组248例病人全部治愈, 无一例感染和并发阴囊血肿。手术时间平均45分钟, 术后早期既可下床活动, 3~7天即可出院。全部病例随治3~18个月无一例复发, 无牵涉痛及异物感。
3 讨论
自1989年Lichtensteein提出无张力修补术概念后随着医学科技技术的飞速发展, 传统的疝修补术将逐渐被现代疝修补术所代替。
1) 符合人体的生理解剖:传统的术式缝合有张力且在不同的解剖层次上缝合存在着缺点。现在由于对腹股沟疝的发病机制又有了新的认识及修补材料的发展, 同时该术式分离组织少、损伤轻, 解决了术后牵拉痛的感觉, 故更适合于人体的生理功能。2) 术后恢复快传统的疝修补术需要严格地卧床休息最少3天, 3个月内不能参加重体力活动。本组病例术后8-10个小时既可下床活动, 3周后即可恢复日常活动。3) 适应症宽:过去对于明显腹股沟区薄弱患者及术前存在腹压增高因素的患者, 因术后复发率高, 基本上不适施行疝修补术。因此使一些年老体弱及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饱受腹股沟疝带来的痛苦。由于纤维网织补片的应用使得这些病人得到了救治且达到了满意的效果。4) 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由于补片修补加强了腹股沟管及直疝三角, 强调了腹横筋膜及内环口的修补, 关闭了疝的通道封闭了缺损的部位, 故而减少了疝的复发率。由于术中损伤轻及早期活动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我们经过近几年使用补片的体会是:1) 术中严格注意保护生殖股神经, 髂股下神经和腹股沟神经, 避免损伤导致术后疼痛。2) 处理疝囊时必须内环口, 缝合补片时必须固定到耻骨梳韧带, 联合肌腱的弓状下缘及腹股沟韧带中点上各一针。3) 仔细检查精索开口处的缝线避免过紧, 导致缺血性睾丸萎缩。本组248例病例近期效果满意, 但由于随访时间较短, 远期结果有待于进一步观察。总之由于无张力缝合具有复发率低, 适应症宽, 术后恢复快, 并发症少等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疝和腹壁学组、成人腹股沟疝、股疝手术治疗方案 (修订稿)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4.
[2]张凯, 席时富.成人腹股沟疝的个体化治疗, 中国基层医药, 2005.
[3]宋家琨, 全中奎, 李红桥等.复合, 补片腹股沟疝修补术115例的临床体会.中华外科杂志, 2005.
[4]黄筵庭.腹股沟疝术后复发原因的分析, 实用外科杂志, 1992.
无张力补片疝修补术 篇2
【关键词】腹股沟疝,补片,迟发性感染
【中图分类号】R6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2-0143-01
无张力疝修补术是当前治疗腹股沟疝的主要手术方式,补片材料各种各样,格尔补片因不皱缩,术后舒适性较好,不影响生育,被广泛应用于基层医院,但格尔补片抗感染能力较差,易造成迟发性感染,我院通过对既往病历的研究,探索迟发性感染的原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治患者共1556例,均为平诊手术,年龄18岁-85歲,男性1423例,女性133例,其中包括复发性腹股沟疝149例(包括高位结扎和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者)
1.2手术资料
均采用格尔补片(膨化聚四氟乙烯)和聚丙烯缝线。
1.3 手术方法
均采用lichtenstein氏法,其中1011例采用李金坦氏手术,尾端周边不做平整固定,腱膜下填塞,545例采用改良的李金坦氏手术方法:补片大小要修剪合适,内环下部分同李金坦氏手术方法,内环上部分尾端补片必须放置平整,将补片尾端外侧部分间断缝合于腹股沟韧带和腹内斜肌上,内侧部分间断缝合于腹内斜肌,将补片尾端剪开的两部分间断缝合在一起并固定于腹内斜肌上,注意两部分补片刚能对接为适,避免重叠。
2 结果
尾端未平整固定组1011例,术后迟发性感染10例,感染率0.98%。发生时间术后3个月—14个月,均为术后3-14个月出现切口局部微红,无痛性小窦道形成,经反复清创换药,引流,细菌培养,全身应用抗生素等治疗后,切口均无法愈合,在局麻或腰麻下手术取出补片。其中4例放置引流条,一期缝合,均愈合良好,随访半年至三年均无复发。尾端平整固定组545例,未发现迟发性感染。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后迟发性感染诊断:术后1个月以上,愈合好的切口,再次出现局部红肿,无痛性小窦道形成,多无发热等全身症状,血WBC计数多不高,细菌培养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少数为大肠杆菌。造成补片迟发性感染的原因很多,如患者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体质弱,术中用线不适当,操作不规范,补片材料缺陷等。目前补片种类很多,格尔补片因不皱缩,术后舒适性较好,不影响生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是基层医院。但格尔补片抗感染能力较差,术后补片感染或迟发性感染率较高。
本组患者中均应用格尔补片,1011例患者中采用lichtenstein修补法,尾端不做平整固定,迟发性感染10例,均发生于术后3-14个月,其中伴有糖尿病患者1例,感染率0.98%。545例采用lichtenstein补片尾端平整固定,周边缝合,均未发生迟发性感染,有显著差异(P﹤0.05)。通过10例迟发性感染患者研究发现,小窦道多位于切口中上端,术中见补片尾部游离、重叠、扭曲致局部形成腔隙,腔隙内积脓。由于格尔补片为高度均匀多微孔的纤维材料,细菌能够通过,但巨噬细胞穿行困难,容易发生感染。所以手术时补片需放置平整,周边缝合固定,避免局部腔隙形成,从而有效预防补片迟发性感染的发生。补片前后均形成较坚韧的纤维组织层,呈三明治样愈合,覆盖了原本形成疝的薄弱区域,补片较易取出,且取出后随访半年至3年疝均不复发。
参考文献:
[1] 时德.疝修补材料特征与新概念[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2012,6(1):517-520.
[2] 陈双,杨斌,姜志鹏,等.欧洲疝学会《成人腹股沟疝治疗指南》的解读[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1,5:251-255.
[3] 唐建雄.腹股沟疝修补的现状与进展[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07,1:65-67.
无张力补片疝修补术 篇3
关键词:平补片,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
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1月~2009年9月共收治58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聚丙烯材质的平补片行无张力疝修补,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腹股沟疝患者58例,男54例,女4例;年龄23~86岁,平均59.3岁;斜疝50例,直疝5例,复发性疝3例;其中可复性疝47例,难复性疝6例,嵌顿性疝5例;有冠心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高血压、前列腺增生症、糖尿病等合并症16例。
1.2 修补材料
单丝聚丙烯材料编织成的平补片。
1.3 手术方法
均采用硬膜外麻醉,常规碘伏消毒,配备电刀。选用斜切口,自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2 cm处,与腹股沟韧带平行至耻骨结节,长6~8 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腹外斜肌腱膜和浅环,提起已切开的腹外斜肌腱膜,沿其深面做钝性分离,向外下到腹股沟韧带和髂耻束,向内上到显露联合肌腱。游离精索找到并打开疝囊,仔细游离疝囊至可见腹膜前脂肪,把疝内容物回纳后在近疝囊颈处高位切断、缝扎。创面彻底止血后取6 cm×11 cm平补片在内环对应处剪一2 cm×1 cm“U”形切口,以容许精索通过,将平补片置入精索后方后整平,补片与周围组织用1号丝线间段缝合固定,内侧与耻骨结节上腱膜缝合固定。于精索浅面缝合腹外斜肌腱膜,重建外环,关闭切口。
2 结果
本组病例手术时间25~50 min,平均38 min。所有病例术后6 h开始进食,术后第1天开始下床活动。少部分病例术后切口有轻微疼痛,疼痛时间2 d左右,未给予特殊处理。所有病例切口无红肿和渗液,无切口感染,均达到一类切口甲级愈合标准。住院时间为6~10 d,全部病例随访0.4~5年,无异物感、无复发。
3 讨论
腹股沟疝是一种较典型的解剖结构异常的疾病,在腹股沟内侧1/2区,腹横腱膜弓(或联合肌腱)下缘与腹股沟韧带之间,有一个极为薄弱的腹壁“空隙”区;因为在此区,与其他腹前壁不同,完全没有强有力的肌肉层(腹内斜肌与腹横肌)的保护,仅一层腹外斜肌的腱膜和一层菲薄的腹横筋膜,力量极为薄弱,这就构成了腹股沟区好发疝的解剖基础。
传统的疝修补方法很多,用于修补或成行的自体组织本身可因胶原代谢有缺陷而不够坚固;各种修补方法常把肌、腱膜、韧带等不同性质的组织缝合在一起,它们之间的愈合力甚差;拉拢这些组织进行缝合及重叠缝合某些组织时,又常产生较大的张力,进一步不利于它们的愈合。传统的疝修补术后,需绝对卧床休息3 d,3周后方可进行轻度活动,且常出现下肢不能完全伸直,行走时弯腰,否则切口疼痛难忍。传统的疝修补术后复发率10%左右[1]。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工生物材料的进步,使用补片的各种疝修补术日渐增多,已逐渐成为疝修补的主要方式。主要包括平补片无张力修补和充填式无张力修补。通过采用人工材料填补修复缺损,同时不改变局部解剖层次,不产生张力,术后患者疼痛感较传统方法明显减轻,且无需长期卧床,术后2~3 d即可下地活动,恢复快,故被认为是理想的取代传统疝修补术的方式。无张力修补术手术后疝复发率在1%以下。疝环充填式术被认为更符合解剖和生理,复发率更低,有着更好的适应证。但此种手术存在一些弊端:首先手术操作相对复杂,需要仔细游离腹膜前间隙,不仅手术时间相对较长,术后切口疼痛和渗液的发生率达6%~12%[3],而且充填用的伞型补片相对坚实,致术后有些患者有局部异物感。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时,不需要仔细游离腹膜前间隙及精索,能避免术后持续疼痛、切口渗液、阴囊血肿等并发症。而且在斜疝患者可同时盖住直疝三角,而直疝患者术中也同时挡住了内环,能有效的防止术后复发。上述58例患者中出现少部分病例术后切口有轻度疼痛,不做特殊处理2 d左右疼痛消失。所有患者术后经过随访无异物感、无复发。与充填式无张力修补相比,平补片修补手术不仅费用低廉,方法相对简便,使用6 cm×11 cm平补片可以同时修补内环及后壁缺损。
综上所述,使用平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符合人体生理,手术操作简单,疗效满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而且价位较为合理,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梁力建,彭宝岗.普通外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8:155.
[2]吴介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278.
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体会 篇4
【摘 要】 目的:探讨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手术体会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56例行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资料。结果:56例患者术中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且随访无复发病例。结论: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安全,有效,可行。
【关键词】 局部麻醉;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
【中图分类号】R656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24-0118-01
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疾病,手术治疗是唯一治愈手段。1986年Lichtenstein首次提出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概念,术中使用人工合成材料,通过修补加强腹股沟管后壁而达到疝修补的目的,也成为目前腹股沟疝治疗的首先方式。2009年9月至2013年12月本院56例患者使用局部麻醉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6例患者,男51例,女5例;年龄35~82岁,平均年龄654岁;其中左侧疝9例,右侧疝45例,双侧疝2例;斜疝48例,直疝8例,无复发疝。合并:高血压15例,糖尿病5例,帕金森1例,窦性心动过缓4例。病程1周至40年。
12 修补材料 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普理灵(Prolene)单层网片,6cm*11cm。
13 麻醉药物 2%利多卡因20ml,09%氯化钠20ml。
13 治疗方法 取腹股沟疝切口,先从内环处皮肤进针,沿切口方向向外环处皮内及皮下进行浸润麻醉,注药10ml左右,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显露出腹外斜肌腱膜,在腹外斜肌腱膜下注入10ml,游离剪开腹外斜肌腱膜,找到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后予以封闭少许,游离疝囊时患者若感到不适时,围绕疝囊颈和疝囊内做完全局部麻醉。游离出精索,切开提睾肌,寻找灰白色疝囊后,游离疝囊至疝囊颈部。疝囊较小一般不切开疝囊。若疝囊过大,横断疝囊,远端旷置,近端高位结扎疝囊颈,剪去多余疝囊组织。若为直疝,如果是大的,疝囊还纳后,不可吸收性缝合线缝合。将补片修剪成合适的大小和形状,补片穿过精索置于后方,平整覆盖腹股沟管后壁及联合腱弓浅面,可吸收线分别固定于耻骨结节,腹股沟韧带和联合腱。检查疝片平整,无渗血。逐层缝合手术切口。
2 结果
手术时间最短30min,最长50min;尿潴留1例,予以保留导尿后好转;疼痛3例,疼痛时间为术后18h至3d,予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2ml注射后疼痛好转;1例阴囊水肿,予垫高睾丸,3d后好转;无浆液肿和切口感染。住院时间:5~7d。随访情况:随访半年至1年无复发病例。
3 讨论
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的疾病,发病率大约在3‰~5‰,60岁以上老年人腹股沟疝发病率高达1%~5%[1],其发生的原因与腹壁肌肉薄弱和腹压增加等因素有关[2],手术是重要的治愈手段,传统的手术方法为疝囊高扎,然后将联合肌腱与腹股沟韧带丝线缝合,以达到闭合内环和加强腹股沟管前壁的目的。但是此种手术方式不但破坏了原有的生理解剖,而且增加了患者术后疼痛和复发的机会。Lichtenstein根据“腹横筋膜缺损是导致腹股沟疝根部原因”的学说[3],1986年首次提出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概念,使用人工合成补片代替传统修补,克服了传统手术对正常解剖结构的干扰,层次分明,而且补片作为一种新型人工合成复合材料,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通过组织的粘合作用使得腹股沟管后壁更牢固,从而降低了复发率,是腹股沟疝手术治疗技术的重大提升。
手术过程需注意:①麻醉技术方面:皮肤进针后,边进针边回抽边进行浸润麻醉,针尖的移动范围要小;提倡精准麻醉,麻药的总量不能超过400mg,麻醉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感受酌情调整;偶然也要在耻骨结节处用少量的麻药浸润,有时围着疝囊颈和斜疝疝囊内作完全的局部浸润。②手术技术方面:丝线或者电刀创面彻底止血,同时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分离,力争操作在直视下进行。因为一旦积血就极易在补片周围形成感染,导致手术失败[4],和减少切口浆液肿的机会;补片修剪的情况,补片内侧段剪成腹股沟内侧角的形状,补片的外侧段剪开一裂口后,出现上下两尾片,上尾片应稍宽为2/3的补片横径,下尾片稍窄为1/3;外侧过多的补片要修整,要超过内环至少5cm。缝合时补片的圆角可吸收线固定于耻骨上的腹直肌前鞘上,并把补片重叠腹直肌鞘1~15cm;这是至关紧要的修补步骤。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复发率约在1%,补片不能覆盖过耻骨是一个重要原因,把补片的边缘固定在腹股沟韧带亦是预防复发的重要步骤[5],在缝合补片或者腹外斜肌腱膜的时候,注意勿将髂腹下神经或者髂腹股沟神经缝合,此是造成术后慢性疼痛的主要原因。本组56例患者,1例因前列腺增生出现尿潴留,给予导尿处理后好转,3例术后疼痛,给予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肌注后好转,无浆液肿和切口感染病例。相对于腰麻后患者去枕平卧,6h后进食以及尿潴留,局麻手术后即可下地活动,饮食上也不受影响,也避免了腰麻后出现尿滁留的机会,此为局麻手术的突出优点。
通常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选择腰麻或者硬膜外麻醉,尤其是老年患者,对麻醉要求较高,局部麻醉为疝修补术拓宽了适应症,也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亦能减少麻醉风险,如部分合并高血压患者在口服利血平的情况下,未停药2周左右,在使用椎管内麻醉有出现顽固性低血压的风险[6]。术中使用麻醉药物利多卡因,为酰胺类局麻药,不易过敏更安全,起效快,维持时间长,能减少术后疼痛时间。
综上所述,在局麻下行无张力修补术,具有手术适应症宽,安全系数高,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复发率低,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住院费用。
参考文献
[1]唐健雄,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规范化问题[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1,26(2):89.
[2]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86.
[3]唐健雄,黄磊.腹股沟的解剖特征与无张力手术的关系[J].临床外科杂志,2011,19(6):363.
[4]陈革,唐健雄.腹股沟疝术后的并发症处理与预防[J]临床外科杂志,2012,20(6).
[5]马颂章主译.疝外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43—145.
[6]熊仁华.最新麻醉科临床新技术精细化操作与新技术应用成功新经验指导及科室规范化管理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23.endprint
【摘 要】 目的:探讨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手术体会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56例行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资料。结果:56例患者术中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且随访无复发病例。结论: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安全,有效,可行。
【关键词】 局部麻醉;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
【中图分类号】R656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24-0118-01
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疾病,手术治疗是唯一治愈手段。1986年Lichtenstein首次提出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概念,术中使用人工合成材料,通过修补加强腹股沟管后壁而达到疝修补的目的,也成为目前腹股沟疝治疗的首先方式。2009年9月至2013年12月本院56例患者使用局部麻醉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6例患者,男51例,女5例;年龄35~82岁,平均年龄654岁;其中左侧疝9例,右侧疝45例,双侧疝2例;斜疝48例,直疝8例,无复发疝。合并:高血压15例,糖尿病5例,帕金森1例,窦性心动过缓4例。病程1周至40年。
12 修补材料 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普理灵(Prolene)单层网片,6cm*11cm。
13 麻醉药物 2%利多卡因20ml,09%氯化钠20ml。
13 治疗方法 取腹股沟疝切口,先从内环处皮肤进针,沿切口方向向外环处皮内及皮下进行浸润麻醉,注药10ml左右,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显露出腹外斜肌腱膜,在腹外斜肌腱膜下注入10ml,游离剪开腹外斜肌腱膜,找到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后予以封闭少许,游离疝囊时患者若感到不适时,围绕疝囊颈和疝囊内做完全局部麻醉。游离出精索,切开提睾肌,寻找灰白色疝囊后,游离疝囊至疝囊颈部。疝囊较小一般不切开疝囊。若疝囊过大,横断疝囊,远端旷置,近端高位结扎疝囊颈,剪去多余疝囊组织。若为直疝,如果是大的,疝囊还纳后,不可吸收性缝合线缝合。将补片修剪成合适的大小和形状,补片穿过精索置于后方,平整覆盖腹股沟管后壁及联合腱弓浅面,可吸收线分别固定于耻骨结节,腹股沟韧带和联合腱。检查疝片平整,无渗血。逐层缝合手术切口。
2 结果
手术时间最短30min,最长50min;尿潴留1例,予以保留导尿后好转;疼痛3例,疼痛时间为术后18h至3d,予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2ml注射后疼痛好转;1例阴囊水肿,予垫高睾丸,3d后好转;无浆液肿和切口感染。住院时间:5~7d。随访情况:随访半年至1年无复发病例。
3 讨论
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的疾病,发病率大约在3‰~5‰,60岁以上老年人腹股沟疝发病率高达1%~5%[1],其发生的原因与腹壁肌肉薄弱和腹压增加等因素有关[2],手术是重要的治愈手段,传统的手术方法为疝囊高扎,然后将联合肌腱与腹股沟韧带丝线缝合,以达到闭合内环和加强腹股沟管前壁的目的。但是此种手术方式不但破坏了原有的生理解剖,而且增加了患者术后疼痛和复发的机会。Lichtenstein根据“腹横筋膜缺损是导致腹股沟疝根部原因”的学说[3],1986年首次提出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概念,使用人工合成补片代替传统修补,克服了传统手术对正常解剖结构的干扰,层次分明,而且补片作为一种新型人工合成复合材料,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通过组织的粘合作用使得腹股沟管后壁更牢固,从而降低了复发率,是腹股沟疝手术治疗技术的重大提升。
手术过程需注意:①麻醉技术方面:皮肤进针后,边进针边回抽边进行浸润麻醉,针尖的移动范围要小;提倡精准麻醉,麻药的总量不能超过400mg,麻醉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感受酌情调整;偶然也要在耻骨结节处用少量的麻药浸润,有时围着疝囊颈和斜疝疝囊内作完全的局部浸润。②手术技术方面:丝线或者电刀创面彻底止血,同时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分离,力争操作在直视下进行。因为一旦积血就极易在补片周围形成感染,导致手术失败[4],和减少切口浆液肿的机会;补片修剪的情况,补片内侧段剪成腹股沟内侧角的形状,补片的外侧段剪开一裂口后,出现上下两尾片,上尾片应稍宽为2/3的补片横径,下尾片稍窄为1/3;外侧过多的补片要修整,要超过内环至少5cm。缝合时补片的圆角可吸收线固定于耻骨上的腹直肌前鞘上,并把补片重叠腹直肌鞘1~15cm;这是至关紧要的修补步骤。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复发率约在1%,补片不能覆盖过耻骨是一个重要原因,把补片的边缘固定在腹股沟韧带亦是预防复发的重要步骤[5],在缝合补片或者腹外斜肌腱膜的时候,注意勿将髂腹下神经或者髂腹股沟神经缝合,此是造成术后慢性疼痛的主要原因。本组56例患者,1例因前列腺增生出现尿潴留,给予导尿处理后好转,3例术后疼痛,给予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肌注后好转,无浆液肿和切口感染病例。相对于腰麻后患者去枕平卧,6h后进食以及尿潴留,局麻手术后即可下地活动,饮食上也不受影响,也避免了腰麻后出现尿滁留的机会,此为局麻手术的突出优点。
通常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选择腰麻或者硬膜外麻醉,尤其是老年患者,对麻醉要求较高,局部麻醉为疝修补术拓宽了适应症,也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亦能减少麻醉风险,如部分合并高血压患者在口服利血平的情况下,未停药2周左右,在使用椎管内麻醉有出现顽固性低血压的风险[6]。术中使用麻醉药物利多卡因,为酰胺类局麻药,不易过敏更安全,起效快,维持时间长,能减少术后疼痛时间。
综上所述,在局麻下行无张力修补术,具有手术适应症宽,安全系数高,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复发率低,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住院费用。
参考文献
[1]唐健雄,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规范化问题[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1,26(2):89.
[2]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86.
[3]唐健雄,黄磊.腹股沟的解剖特征与无张力手术的关系[J].临床外科杂志,2011,19(6):363.
[4]陈革,唐健雄.腹股沟疝术后的并发症处理与预防[J]临床外科杂志,2012,20(6).
[5]马颂章主译.疝外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43—145.
[6]熊仁华.最新麻醉科临床新技术精细化操作与新技术应用成功新经验指导及科室规范化管理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23.endprint
【摘 要】 目的:探讨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手术体会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56例行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资料。结果:56例患者术中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且随访无复发病例。结论: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安全,有效,可行。
【关键词】 局部麻醉;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
【中图分类号】R656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24-0118-01
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疾病,手术治疗是唯一治愈手段。1986年Lichtenstein首次提出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概念,术中使用人工合成材料,通过修补加强腹股沟管后壁而达到疝修补的目的,也成为目前腹股沟疝治疗的首先方式。2009年9月至2013年12月本院56例患者使用局部麻醉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6例患者,男51例,女5例;年龄35~82岁,平均年龄654岁;其中左侧疝9例,右侧疝45例,双侧疝2例;斜疝48例,直疝8例,无复发疝。合并:高血压15例,糖尿病5例,帕金森1例,窦性心动过缓4例。病程1周至40年。
12 修补材料 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普理灵(Prolene)单层网片,6cm*11cm。
13 麻醉药物 2%利多卡因20ml,09%氯化钠20ml。
13 治疗方法 取腹股沟疝切口,先从内环处皮肤进针,沿切口方向向外环处皮内及皮下进行浸润麻醉,注药10ml左右,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显露出腹外斜肌腱膜,在腹外斜肌腱膜下注入10ml,游离剪开腹外斜肌腱膜,找到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后予以封闭少许,游离疝囊时患者若感到不适时,围绕疝囊颈和疝囊内做完全局部麻醉。游离出精索,切开提睾肌,寻找灰白色疝囊后,游离疝囊至疝囊颈部。疝囊较小一般不切开疝囊。若疝囊过大,横断疝囊,远端旷置,近端高位结扎疝囊颈,剪去多余疝囊组织。若为直疝,如果是大的,疝囊还纳后,不可吸收性缝合线缝合。将补片修剪成合适的大小和形状,补片穿过精索置于后方,平整覆盖腹股沟管后壁及联合腱弓浅面,可吸收线分别固定于耻骨结节,腹股沟韧带和联合腱。检查疝片平整,无渗血。逐层缝合手术切口。
2 结果
手术时间最短30min,最长50min;尿潴留1例,予以保留导尿后好转;疼痛3例,疼痛时间为术后18h至3d,予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2ml注射后疼痛好转;1例阴囊水肿,予垫高睾丸,3d后好转;无浆液肿和切口感染。住院时间:5~7d。随访情况:随访半年至1年无复发病例。
3 讨论
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的疾病,发病率大约在3‰~5‰,60岁以上老年人腹股沟疝发病率高达1%~5%[1],其发生的原因与腹壁肌肉薄弱和腹压增加等因素有关[2],手术是重要的治愈手段,传统的手术方法为疝囊高扎,然后将联合肌腱与腹股沟韧带丝线缝合,以达到闭合内环和加强腹股沟管前壁的目的。但是此种手术方式不但破坏了原有的生理解剖,而且增加了患者术后疼痛和复发的机会。Lichtenstein根据“腹横筋膜缺损是导致腹股沟疝根部原因”的学说[3],1986年首次提出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概念,使用人工合成补片代替传统修补,克服了传统手术对正常解剖结构的干扰,层次分明,而且补片作为一种新型人工合成复合材料,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通过组织的粘合作用使得腹股沟管后壁更牢固,从而降低了复发率,是腹股沟疝手术治疗技术的重大提升。
手术过程需注意:①麻醉技术方面:皮肤进针后,边进针边回抽边进行浸润麻醉,针尖的移动范围要小;提倡精准麻醉,麻药的总量不能超过400mg,麻醉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感受酌情调整;偶然也要在耻骨结节处用少量的麻药浸润,有时围着疝囊颈和斜疝疝囊内作完全的局部浸润。②手术技术方面:丝线或者电刀创面彻底止血,同时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分离,力争操作在直视下进行。因为一旦积血就极易在补片周围形成感染,导致手术失败[4],和减少切口浆液肿的机会;补片修剪的情况,补片内侧段剪成腹股沟内侧角的形状,补片的外侧段剪开一裂口后,出现上下两尾片,上尾片应稍宽为2/3的补片横径,下尾片稍窄为1/3;外侧过多的补片要修整,要超过内环至少5cm。缝合时补片的圆角可吸收线固定于耻骨上的腹直肌前鞘上,并把补片重叠腹直肌鞘1~15cm;这是至关紧要的修补步骤。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复发率约在1%,补片不能覆盖过耻骨是一个重要原因,把补片的边缘固定在腹股沟韧带亦是预防复发的重要步骤[5],在缝合补片或者腹外斜肌腱膜的时候,注意勿将髂腹下神经或者髂腹股沟神经缝合,此是造成术后慢性疼痛的主要原因。本组56例患者,1例因前列腺增生出现尿潴留,给予导尿处理后好转,3例术后疼痛,给予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肌注后好转,无浆液肿和切口感染病例。相对于腰麻后患者去枕平卧,6h后进食以及尿潴留,局麻手术后即可下地活动,饮食上也不受影响,也避免了腰麻后出现尿滁留的机会,此为局麻手术的突出优点。
通常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选择腰麻或者硬膜外麻醉,尤其是老年患者,对麻醉要求较高,局部麻醉为疝修补术拓宽了适应症,也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亦能减少麻醉风险,如部分合并高血压患者在口服利血平的情况下,未停药2周左右,在使用椎管内麻醉有出现顽固性低血压的风险[6]。术中使用麻醉药物利多卡因,为酰胺类局麻药,不易过敏更安全,起效快,维持时间长,能减少术后疼痛时间。
综上所述,在局麻下行无张力修补术,具有手术适应症宽,安全系数高,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复发率低,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住院费用。
参考文献
[1]唐健雄,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规范化问题[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1,26(2):89.
[2]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86.
[3]唐健雄,黄磊.腹股沟的解剖特征与无张力手术的关系[J].临床外科杂志,2011,19(6):363.
[4]陈革,唐健雄.腹股沟疝术后的并发症处理与预防[J]临床外科杂志,2012,20(6).
[5]马颂章主译.疝外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43—145.
无张力补片疝修补术 篇5
关键词:腹股沟疝,无张力疝,填充式
腹股沟疝是普外科的常见疾病, 其发病原因主要与先天性缺陷、腹壁组织薄弱及腹压增高的慢性病有关, 若不及时治疗, 易反复发作,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1]。目前尚无疗效确切、复发率低的非手术方法治疗腹股沟疝, 以往传统疝修补术是治疗腹股沟疝的一个重要手段。但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符合生物力学和生理学要求, 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已逐渐替代了传统的修补方法[2]。我科自2001年1月-2011年12月对腹股沟疝患者采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并与传统疝修补术进行比较,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01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154例。其中男132例, 女22例;年龄20~75岁, 平均年龄 (47.8±2.4) 岁;斜疝123例, 直疝31例;单侧146例, 双侧8例。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 按照手术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77例, 采取充填式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患者77例, 给予传统疝修补术。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硬膜外连续麻醉, 常规选择腹股沟疝切口, 长约4~6cm,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腱膜深面钝性分离, 游离精索 (女性为子宫圆韧带) 并用纱布条牵引提起, 找到疝囊, 如疝囊较大选择合适部位离断, 提起近段疝囊, 钝性分离至疝囊颈, 缝闭并回纳疝囊后用小纱布填入分离腹膜前间隙后取出, 远端疝囊止血后旷置, 如疝囊较小可直接回纳。根据疝环大小选择合适的充填物塞入疝囊, 充填物外瓣与周围组织边缘缝3~5针固定。裁剪平片, 尾端剪一开口容精索 (女性为子宫圆韧带) 通过, 平片尾叶交叉环绕精索 (女性为子宫圆韧带) , 缝合1针关闭开口。要求补片放置平铺于腹股沟管后壁, 避免卷曲或移位, 并与耻骨结节、联合腱及腹股沟韧带缝合固定, 按层次逐层缝合至皮肤。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 手术步骤参照相关文献。
1.3 观察指标
分别从术中和术后两个方面对两组效果进行评价。术中状况包括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疼痛时间等指标。术后状况包括术后并发症、复发率和术后恢复时间等指标。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其中定量资料的表示应用
2结果
2.1 两组术中状况的比较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疼痛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两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 两组在以上各指标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
由表2可见, 观察组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χ2检验显示, 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同时, 观察组的恢复时间也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也具有显著性 (P<0.05) 。
3讨论
腹股沟疝是临床常见病, 现代解剖学认为, 疝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腹股沟区的薄弱结构和腹横筋膜缺损[3]。以往的疝修补术将不同的组织强行拉拢缝合, 产生极大的张力, 没有修复腹横筋膜, 极易撕裂, 愈合较差, 因此, 术后疝的并发症和复发率较高。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 人们认识到传统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医源性创伤和并发症, 已引起越来越多外科医师的关注, 在分析了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复发率高的原因后, 提出了新的理论, 即无张力疝修补术[4]。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在无张力的条件下完成疝修补术, 它从生理学和生物力学的角度来解决问题, 不干扰正常解剖, 同时填充物可分散腹内压, 避免腹部产生高压, 加强了腹壁强度, 更加强调功能的恢复, 因此其适应证相对较广, 对于中度腹压增高及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也适用[5]。因而, 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已成为治疗腹股沟疝的主要方法。有关研究显示, 应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疼痛时间,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同时具有更低的复发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
本文将传统疝修补术与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了对比分析, 结果发现, 充填式补片无张力手术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疼痛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 表明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操作简单, 缩短手术时间, 术后住院时间短, 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避免了卫生资源的浪费。同时,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研究结果与相关文献一致[7]。可见, 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减少了缝合张力, 符合腹股沟管生理解剖学要求, 为术后的快速恢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复发率极低。综上所述, 与传统疝修补术相比, 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手术时间短、修补牢固、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是腹股沟疝理想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刘业锋.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128例 (J) .实用老年医学, 2010, 24 (1) :82-83.
[2]严秦川, 李克峰, 杨超, 等.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523例临床分析 (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1, 22 (5) :560-561.
[3]邓龙君, 吐尔洪江.阿不拉, 吐松.热合曼.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126例 (J) .山东医药, 2011, 51 (34) :29.
[4]徐卫星, 成炳祥, 杨月明.充填式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分析 (J) .浙江实用医学, 2008, 13 (1) :37, 42.
[5]郭剑华, 陆勇, 李国勇.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Bassini法治疗成人腹股沟疝之比较 (J)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1, 14 (6) :474.
[6]王德俊, 袁小芳, 马晓莉, 等.腹膜外平片法无张力疝修补术在复杂腹股沟疝中的应用 (J) .中国全科医学, 2007, 10 (16) :1367-1368.
无张力补片疝修补术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8例腹白线疝患者中, 男8例, 女20例, 年龄45~60岁。
1.2 临床表现
本组28例伴有上腹部包块及不适感, 其中4例伴有上腹部阵发性疼痛, 伴有嗳气、恶心、呕吐。本组28例均经体格检查、超声检查, 诊断明确。
1.3 手术方法
本组28例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麻醉, 材料选用意大利赫美平底短塞 (T2) 型补片。在上腹部疝部位取一处切口, 切口长度超过疝包块上下均2cm, 以便于分离。切开皮肤、皮下组织, 分离缺损肌筋膜边缘的皮下组织约3~5cm, 完全显露疝囊及疝环和腹白线、腹直肌前鞘, 以使平片能平坦置入。分离和剥除疝囊外脂肪组织, 小疝囊直接内翻入腹, 较大疝囊切开, 将疝内容物还纳入腹腔, 将2-0聚丙烯线低位缝合疝囊后还纳入腹腔, 根据疝环口大小选择合适的赫美平底短塞 (T2) 型补片, 把网塞放入疝环内, 使平底网塞完全放入, 用2-0聚丙烯线将网塞底部缝合一圈。将补片平铺在疝环周围组织上, 再将疝环与补片缝合一圈, 用2-0聚丙烯线将补片外缘与周围组织的筋膜缝合固定一圈, 每针距1~1.5cm, 保证补片平展无皱起, 放置16号硅胶引流管, 经切口下方皮肤戳洞引出, 用可吸收线逐层缝合切口, 术后上腹带加压, 敷料包扎。
1.4 结果
手术时间30~90min, 术后患者无不良反应, 其中18例较肥胖患者放置硅胶引流管, 术后1~3d无渗出拔除, 其中1例切口皮下积液, 经换药引流痊愈。术后随访1~2年, 无排异反应及复发。
2 讨论
2.1白线疝是发生于腹壁中线的疝, 大多数发生于脐与剑突之间, 故也称腹白线疝, 因上腹部腹直肌内缘之间距离较宽, 白线区腹壁缺乏坚强的腹直肌的保护而强度较弱所致[2]。腹白线疝约占各种疝的1%, 多见于中老年人。由于腹白线是由两侧腹直肌前后鞘合并后融合而成, 两侧肌鞘纤维交错呈网状, 较大的网眼即成为腹白线上的薄弱点而导致疝的发病, 故疝环较小, 疝囊大小不一。
2.2腹白线疝的患者大约有10%的患者发生难复现象[3], 给患者带来不适, 甚至嵌顿的危险, 所以腹白线疝诊断确定, 并伴有症状, 应积极手术治疗。以往手术方法是将脂肪组织切除, 缝合白线缺损和腹壁各层次即可[1], 此种修补方法缝合张力较大, 腹白线处血供较差, 切口愈合受到影响, 容易造成疝的复发。
2.3使用赫美平底短塞 (T2) 型补片进行腹白线无张力修补术, 其优点是:该补片由超纯净聚丙烯单丝纤维编织而成, 带有圆形基底的三维平顶塞子, 基底直径5cm, 平顶塞子高2cm, 直径约2cm。补片约2cm, 补片大小为4.5cm×10cm。该补片是由带有圆形基底的三维平顶塞子, 网塞附加帽沿样底座, 使网塞不易移位, 具有完全充填疝环的作用, 手术根据疝环大小选择合适的赫美平底短塞 (T2) 型补片, 将网塞完全放入疝环内, 网塞与疝环边缘缝合数针, 再将网塞附加帽沿底座周围组织筋膜边缘缝合数针, 既修补了内环口, 同时又加强内环口周围的薄弱区域, 再将平片平铺在以疝环口为中心的位置, 并与疝环固定数针, 补片外缘再与周围组织筋膜固定数针, 形成内外圈双层固定, 使赫美平底短塞 (T2) 型补片牢固固定, 局部无张力。
赫美平底短塞 (T2) 型补片, 治疗腹白线疝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本组资料显示近期疗效满意, 但部分病例由于随访时间短, 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摘要:目的:总结应用赫美平底短塞 (T2) 型补片行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白线疝的应用经验和方法。方法:回顾总结我院2007年2月-2012年1月使用意大利赫美平底短塞 (T2) 型补片行腹白线疝无张力修补术28例的经验。结果:本组28例, 有1例术后切口皮下积液, 随访1~2年, 无1例复发。结论:应用赫美平底短塞 (T2) 型补片, 符合腹白线疝的病理解剖, 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可靠等优点。
关键词:疝,腹白线,无张力疝修补术,补片
参考文献
[1]戴显伟.普通外科手术技巧[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7:138-140.
[2]吴阶平, 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922.
无张力补片疝修补术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整群选取于该院2013 年10 月—2014 年10 月收治的68 例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4 例。 对照组男18 例, 女16 例;年龄53~72 岁, 平均年龄 (62.3±5.4) 岁。 观察组男20 例, 女14 例;年龄51~75 岁, 平均年龄 (63.7±4.3) 岁。两组患者均已排除合并严重原发性疾病, 临床基线资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 取腹股沟作无张力修补术切口, 逐层分离至疝囊, 高位游离疝囊后横行切断疝囊, 并于近端缝扎后还纳, 远端留置阴囊内, 切除多余疝囊壁。 取疝囊肩颈处作环形切口切开腹横筋膜, 游离腹膜前间隙。游离完毕后, 对照组患者将UHS补片下层置于腹膜前间隙, 上层置于腹内斜肌和腹外斜肌之间, 行3 针固定腹股沟韧带、弓状下缘及耻骨关节。
观察组采用巴德Kugel补片后入路, 即:下层置于腹膜前间隙, 按照患者个人精索情况, 调整上层侧面, 并将精索从剪开处穿过, 注意调整松紧度, 并以丝线将剪开处缝合至周围组织上, 术毕常规缝合手术切口。
1.3 观察指标
(1) 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 手术区视觉模拟疼痛评分 (VAS) [2]及术后住院天数。 (2)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切口裂开、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3) 随访12 个月, 跟踪两组患者疝复发情况。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18.0 软件对研究数据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行t检验, 计数资料 (%) 行 χ2检验, 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VAS评分及术后住院天数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VAS评分及术后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较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82%低,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2。
2.3 两组患者随访结果比较
随访12 个月, 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无复发病例。
3 讨论
复发性腹股沟疝是一种临床治疗较为棘手的疾病, 由于腹股沟区皮肤组织松弛且薄弱, 因此发生腹股沟疝后极易出现复发或再发[3]。 随着临床对腹股沟区解剖结构、腹股沟疝发病机制和复发机制的不断研究, 医学研究人员深刻地意识到建立永久性整体防御屏障的重要意义[4]。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出现, 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手术操作复杂、术后疼痛明显、术后恢复时间长的不足。 无张力疝修补术自投入使用以来接连取得不错反响, 其术后复发率最低可至1%[5]。 既往临床在手术入路的选择方面, 多以前入路修补为主, 但实验证明, 经前入路实施修补, 手术切口势必会影响髂腹股沟神经, 受力作用点虽集中在疝囊结扎处和补片固定处, 但并未实现无张力特点, 因此极易发生出血、神经痛等并发症[6]。 相较之下, 从腹股沟解剖学特点来看, 后入路修补术更为合适, 不过该入路易受修补材料、器械等因素限制。 巴德Kugel补片是新型人工修补片, 其沿用TEP的完全前腹膜间隙补片修补的原理, 补片受力面大, 边缘可变性区有利于适应腹股沟周围解剖结构特点, 强化固定修补片的稳定性, 且补片植入便捷, 可同时修复3 种潜在的疝缺损区, 成功弥补了传统前入路手术和后入路腹腔镜修补术的不足[7]。 宋辉[8]等使用Kugel补片行腹腔镜巨大腹股沟疝修补术, 23 例患者均顺利通过手术, 术后无1 例出现疼痛、感染等并发症, 随访30 个月未见复发。 该研究中, 观察组手术时间、VAS评分及术后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 (P<0.05) ;较对照组,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82%低, 随访12 个月, 两组均未发现再复发病例, 研究结果提示, 以巴德后入路修补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时间短, 术后疼痛小, 患者恢复迅速, 并发症少, 且远期复发率低。
综上, 巴德Kugel补片后入路修补在复发性腹股沟疝行无张力疝修补术中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能有效减少手术时间, 减轻患者疼痛感, 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出院, 降低复发率。
摘要:目的探讨巴德Kugel补片后入路修补在复发性腹股沟疝行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整群选取于该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68例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 对照组使用UHS补片;观察组采用巴德Kugel后入路补片。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区视觉模拟疼痛评分 (VAS) 及术后住院天数, 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 (36.78±11.36) min、VAS评分 (3.13±1.02) 分及术后住院天数 (5.78±0.64) d均少于对照组 (P<0.05) ;较对照组,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82%低, 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巴德Kugel补片后入路修补运用于复发性腹股沟疝行无张力疝修补术, 疗效安全可靠。
关键词:后入路修补术,Kugel补片,复发疝
参考文献
[1]张阳, 周龙, 牟永华, 等.局麻下UHS补片与改良Kugel补片治疗腹股沟疝疗效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 2013, 16 (18) :2157-2158.
[2]顾建华, 郭仁德, 赵欣, 等.经腹直肌入路Kugel补片在老年腹股沟嵌顿疝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综合临床, 2013, 29 (2) :188-190.
[3]白明辉, 董玉宁, 刘建洛, 等.应用改良Kugel补片治疗成人马鞍疝的体会[J].实用医学杂志, 2012, 28 (22) :3806-3807.
[4]刘建诚, 曾渊平, 赖剑, 等.改良kugel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附386例报告[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4, 23 (9) :1244-1247.
[5]王文瑞, 李健文, 王骥, 等.复发性腹股沟疝的临床特点和腹腔镜手术方式选择[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15, 14 (10) :827-831.
[6]姚胜, 李基业, 费阳, 等.局麻下应用3DMax补片前入路修补腹股沟疝30例[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2, 27 (3) :210-212.
[7]王云峰, 乔世铭, 李健, 等.改良Kugel补片修补腹股沟疝106例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2, 21 (2) :238-240.
无张力补片疝修补术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3 年1 月—2014 年10 月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外一科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58 例, 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确诊为腹股沟疝。按照入院治疗顺序分为干预组30 例与常规组28 例。干预组中男16 例, 女14 例; 年龄60 ~ 82 岁, 平均年龄 ( 68. 2 ± 2. 6) 岁; 斜疝24 例, 直疝3 例, 切口疝1例, 伴嵌顿2 例。常规组中男15 例, 女13 例; 年龄59 ~ 79岁, 平均年龄 ( 67. 5 ± 2. 3) 岁; 斜疝21 例, 直疝4 例, 切口疝1 例, 伴嵌顿2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常规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 告知患者术前、术后的相关注意事项, 包括心理护理、用药护理、术后康复指导等。干预组患者给予全程护理干预, 包括术前、术后护理等, 主要包含: ( 1) 术前准备: 术前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血常规、血糖、心、肾、肺、凝血功能等进行检查, 严格控制临床各种并发症, 使患者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接受治疗; 术前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 摄取高纤维素、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 保证充足的睡眠, 做好保暖措施, 提高机体免疫力, 增强手术耐受性; 术前禁食8h, 术前1d做好备皮准备, 进行灌肠清理胃肠道、留置导尿管, 可食用适量的流质食物, 同时在操作时防止皮肤受到不必要的损伤; 对患者进行药敏试验, 准备好补片、可吸收线等手术所需物品。 ( 2) 术后护理: 术后6h严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 患者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其呕吐致使气道阻塞, 给予患者鼻导管吸氧, 保持氧流量4L/min。严密监测患者血压, 术后24h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后可停止监测血压。若患者出现心血管并发症应进行24h心电监护。术后6h采用去枕平卧位, 并嘱咐患者多活动踝关节、足趾等部位, 适当行内旋、外展等运动, 防止出现下肢静脉血栓。术后6h进流食, 术后1d进半流食, 术后2d给予高纤维素、高蛋白、易消化等食物, 保持大便通畅。 ( 3) 控制共存疾病[5,6]: 患者入院治疗时若伴有呼吸道感染, 应告知患者禁烟禁酒, 进行深呼吸运动、咳痰训练等; 若患者便秘, 应告知其多食用水果和蔬菜, 多饮水, 必要时给予乳果糖口服溶液15ml[7]; 若患者前列腺肥大, 应仔细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并对症处理, 小便恢复正常后方可行手术治疗; 若患者合并糖尿病, 应合理饮食, 定期检测血糖, 必要时口服降糖药等。 ( 4) 体位护理: 术后应保持平卧位, 微屈膝髋关节, 降低腹股沟伤口张力, 减轻疼痛感。术后6d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 待其体征平稳之后患者可采取半卧位, 并进行一些简单的卧床活动, 若患者体质较弱, 将平卧时间适当延长。 ( 5) 切口护理: 该手术治疗方式的切口较小, 一般为4. 0 ~6. 0cm。术后医护人员应仔细观察患者切口是否出血、渗液等, 伤口持续压迫4 ~ 6h; 切口敷料应清洁、干燥; 拆线后3d内不宜沾水, 防止切口感染。 ( 6) 伤口疼痛护理: 传统手术治疗多采用麦式法或巴式法, 主要对患者腹股沟后壁处修补、加强, 肌肉强行缝合容易撕裂缺血, 产生瘢痕组织等。无张力补片修补术不会对组织进行强行的牵拉、缝合等, 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感, 且多数患者术后无需使用镇痛剂, 提升术后恢复效果, 提高了护理满意度与工作效率。 ( 7) 尿潴留: 术后患者膀胱的膨胀敏感度较差, 因此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定期排尿, 若患者排尿困难, 可对膀胱区进行热敷或者利用流水声刺激患者排尿, 上述操作无效的情况下可进行导尿。 ( 8) 阴囊出血: 严密观察患者术后是否出现阴囊出血, 若患者术前的疝囊进入阴囊部分较多且手术时剥离创面较大则术后可能伴有阴囊出血, 护理人员可将患者阴囊抬高, 进行局部冷敷, 预防组织水肿。 ( 9) 肺部感染: 术后严密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咳嗽、咳痰、下肢疼痛、水肿等情况, 及早进行术后活动、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1. 3 观察指标 ( 1 ) 生活质量评分: 主要包含躯体健康、社会功能、心理健康、情感状况等[2,3], 极多表示5 分, 稍有表示3 分, 没有表示1 分; ( 2) 护理满意度评分: 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项检测指标, 其中, 评分> 90 分以上为非常满意; 评分在60 ~ 90 分为满意, 评分< 60 分为不满意。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分析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满意度= 非常满意率+ 满意率。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 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 ± 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干预后, 干预组患者的躯体健康、社会功能、心理健康、情感状况评分均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见表1) 。
2. 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干预组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见表2) 。
注: 与常规组比较, *P < 0. 05
3 讨论
腹股沟疝发病的根本原因为腹横筋膜缺损与破坏, 传统修补术治疗只是将非同源组织进行缝合, 属于高张力修补, 易造成术后疼痛, 另外, 传统修补术多会选择丝线缝合, 而丝线在组织内保持张力的能力较弱, 且丝线易造成局部感染, 且局部胶原纤维合成减少、分解增多, 易出现手术失败情况[4,5]。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手术采用人工符合材料进行补片, 可以对腹股沟管后壁进行有效修复, 更加符合生理解剖结构, 操作简单, 无张力缝合, 分离解剖少、损伤轻, 解决了术后牵拉痛的难题。具有组织相容性佳、抗感染能力强、术后恢复快、手术复发率较低、并发症少等优点[6], 且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而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本研究结果显示, 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 有显著差异。表明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在无张力补片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应用中有积极作用, 可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态, 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并促进疾病早日康复。谢芳珍[7]对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在老年腹股沟疝患者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补片修补术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显示, 对无张力补片修补术患者采用全程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情感状况、精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各项评分, 且观察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满意率为92. 71% ( 89 /96) , 高于对照组77. 08% ( 74 /96) , 差异显著, 本研究结果与之相一致。胡趣儿等[8]研究显示, 全程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护理效果明显, 有助于减轻患者术前焦虑、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 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在无张力补片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并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洁秀, 刘文珲, 李志彬, 等.疝环充填式无张力补片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护理特点[J].广东医学, 2011, 32 (11) :1499-1500.
[2]李胜春.无张力补片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护理特点[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 32 (10) :2396-2397.
[3]郑超群.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失败致补片取出的围术期中西医结合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4, 31 (8) :56-58.
[4]赵燕.不同修补方式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护理体会[J].健康必读 (中旬刊) , 2012, 11 (8) :449-450.
[5]华丽, 黄琪, 刘小丰, 等.用轻质量型补片进行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0, 8 (5) :75-77.
[6]程莉丽, 商玉环.腹股沟疝补片修补术感染后临床护理要点[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 (电子版) , 2013, 7 (6) :604-605.
[7]谢芳珍.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在老年腹股沟疝患者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补片修补术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 49 (18) :2229-2231.
无张力补片疝修补术 篇9
【关键词】传统疝气修补术;无张力疝气修补术;临床疗效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hernia repair without tension and traditional hernia repair. Methods: Choosed 126 cases of inguinal hernia to divide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led group from Sep. 2010 to Nov. 2014. The controlled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hernia repair, the 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hernia repair without tension. Compared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incidecne of complication of thes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average of operation time, antibiotic treatment time, in-hospital time and amount of operation of study group were all shorter than controlled group (P<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 fo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controlled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hernia repair without tension is more effective than traditional hernia repair with shorter operation time and less amount of bleeding to extend in clinic.
Key words: hernia repair without tension, traditional hernia repair, clinical effect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014-02
疝是因为人体腹腔当中的器官或者组织经过腹壁非正常缺损或者薄弱部位而突出在体表外的疾病。其发病诱因大部分是因为前列腺肥大造成的排尿困难、习惯性便秘以及慢性支气管炎造成的慢性咳嗽等相关疾病导致长期腹部压力增加等,对患者健康生活质量带来非常大的不良影响[1]。本文笔者选取2010年9月-2014年11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腹股沟疝的患者一共有126例,对126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9月-2014年11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腹股沟疝的患者一共有126例,疾病类型包括有斜疝、腹沟嵌顿疝、直疝以及切口疝,它们依次为34例(26.89%)、38例(30.16%)、40例(31.75%)、14例(11.11%)。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3例。当中,治疗组男性43例,女性20例。年龄在23-48岁,平均年龄为40.8±2.3岁;对照组男性42例,女性21例。年龄在20-45岁,平均年龄为38.7±1.9岁。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之间的相关临床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给予对比。
1.2临床方法
1.2.1对照组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实施传统疝气修补术,病人通过硬膜外麻醉或者局麻以后,根据病人身体情况采取Shoulice方法或者Bassini方法給予手术治疗,将皮肤腹外斜肌腱膜给予切开,将疝囊给予有效处理,同时高位结扎以后将精索给予游离,将腹腔内部斜肌下缘以及肌腱和腹股沟韧带有效缝合在一起,之后将精索置入到腹腔内部斜肌与腹腔外部斜肌腱膜之间,同时给予有效固定,整个临床手术治疗结束。
1.2.2治疗组方法
治疗组对患者实施无张力疝气修补术,病人通过硬膜外麻醉或者局麻以后,在腹股沟做一个斜切口,将皮肤腹外斜肌腱膜给予切开,将精索给予游离,疝囊以后游离送回腹腔,同时在疝环内部置入填充物,之后再和腹横筋膜给予有效缝合,对于疝囊相对比较的病人实施横断处理,将疝气补片放置在精索后与耻骨重叠1-2厘米处,之后将腹外斜肌腱膜和皮肤给予逐层缝合,整个临床手术治疗结束[2]。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手术当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抗生素治疗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给予详细记录,同时给予对比分析。
1.4临床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情况对比
治疗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抗生素治疗时間、住院天数以及手术当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对比
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要比对照组低(P<0.05),详见表2。
3讨论
腹股沟斜疝在临床当中属于一种常见疾病,其指的是腹腔脏器经过腹股沟缺损部位向体表突出而产生的疝,也被称之为“疝气”,其发病机制大部分和胚胎期睾丸在下降过程当中腹膜鞘状突没有可以闭塞有密切关系,男性病人要多于女性,并右侧多于左侧。根据相关实践研究表明,双侧发病的患者占总体的5%-10%。这种疾病的相关症状包括有腹股沟区域存在可还纳性包块,当病人腹腔内部压力增高的时候,包块会逐渐增大,当患者采取平卧体位或者睡眠以后包块逐渐缩小或者全部消失[3]。
传统疝修补术当中将残留组织当做补片对腹股沟管后壁给予修补,极易导致手术以后复发,同时肌腱与腹股沟韧带两个不同解剖位置的组织有效的缝合在一起,进而使缝合张力明显增加,和外科手术原则不相符。无张力修补手术则是通过聚丙烯单丝材料制作而成的疝气补片对腹股沟管后壁以及内环给予修补,补片孔径相对比较大,并组织相容性相对比较好,可以使手术以后发生感染的几率明显降低。在临床修补的时候能够完全实现无张力对合,利用修补也许可以使腹壁韧性明显增加,同时对内环给予重新建设,并且不会对韧带功能造成任何影响,和外科手术原则相符合[4]。
在临床手术过程当中要注意一下几点;(1)手术之前对其相关病史给予详细询问,明确致病因素,同时根据其身体情况制定一个相对应的手术方式;(2)在临床手术过程当中,必须要在无菌环境之下才可以进行操作,同时解剖层次要清晰,并及时给予止血,以及保持手术视野清晰,在手术当中动作要轻柔、缓慢,临床手术以后要叮嘱护理人员对于切口给予有效压迫,以免手术以后发生感染以及血肿等;(3)手术以后不可以进行高位结扎,要根据内环大小来选取疝气补片。本文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抗生素治疗时间、住院天数以及手术当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要比对照组低(P<0.05),和上述相关报道基本相同[5]。
总之,无张力疝气修补术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疝气修补术,并且更加符合人体生理解剖结构,具有手术时间较短以及手术当中出血量较少等相关优势,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参考文献:
[1]秦平.无张力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对比[J].当代医学 , 2013, 12(24):131-132.
[2]党登峰 ,肖晖.无张力修补和传统修补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比较[J].中华临床医学实践杂志,2010, 3(2):156-157.
[3]邓莫根,周凯.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治疗进展[J].实用临床医学 ,2010, 11(7):123-126.
[4]徐立金,徐永立,谢小春,等.无张力疝修补与传统术式的应用体会[J].临床外科杂志,2010, 17(12):853-854.
无张力补片疝修补术 篇10
关键词:单纯平补片,无张力修补,腹股沟疝
无张力修补术属于一种利用人工符合材料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新方法。腹股沟疝在外科疾病中较为常见, 而传统的治疗方法对患者的影响较大, 不利于患者的后期康复。我们自2003年开始采用手补法行无张力疝修补术, 现将该方面的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 男46例, 女4例, 年龄35~71岁, 单侧疝45例, 双侧疝5例, 腹股沟斜疝36例, 直疝14例, 其中侏儒症合并腹腰沟斜疝1例, 暂无股疝病例和复发疝病例, 双侧疝均为一侧疝采用传统手术修补后, 另一侧再发疝, 另一侧疝则采用平补片加强后壁术式修补。
1.2 材料与方法
修补材料均选自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巴德预裁式网片。所采取的手术模式为硬膜外麻醉或局麻。对于患者切口的选择以及处理均同传统手术一致, 而其长度为4~7㎝, 游离精索, 寻找疝囊, 高位游离 (见腹膜外脂肪) 在疝囊颈部结扎疝囊, 切除多余疝囊。根据内环口大小, 如疝内环口较大, 则于疝内环口缝合缩小内环口使仅容食指尖大小。将预裁式平补片根据患者身高, 体重大小, 将平补片裁好合适大小, 平片内口大小可使精索通过并可容食指尖大小, 在精索下置入成形网片, 根据腹股沟后壁的大小作相应的修剪, 若置入过大网片易于卷曲, 过小则漏补, 均易导致复发。在内环口处套入精索, 两则叶缝合固定于腹股沟韧带, 耻骨肌腱膜, 联合肌腱, 腹横肌弓状缘上, 网片尖端要置入耻骨结合上方1~2㎝, 并固定2~3针, 这是防止复发的一重要手段。用丝线缝合腹外斜肌腱膜, 缝合皮肤。
2 结果
50例均治愈出院, 50例患者均无明显并发症, 平均住院天数4~6d, 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12~48个月, 均无复发病例。有1例患者因平补法一角卷曲局部有异物感, 2例患者为局部硬结, 1例患者为精索硬结, 后经3~6个月后软化。
3 讨论
腹股沟疝是农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成人疝无法自愈, 严重影响农村劳动生产, 只有手术治疗才能达到临床效果。传统的腹股沟疝手术方法对人体原有的生理结构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而且其操作比较复杂, 对于患者的损伤较大, 经过手术后, 患者的经历疼痛的时间比较长, 需要长期的恢复, 而且复发率严重偏高。无张力疝修补术所采取的网片是聚丙烯单丝编织的网孔材料, 该材料有很好的组织相容性, 基本没有排斥反应, 还能够抵抗外界的病菌, 抗感染力较强[1]。本组50例, 术后随访无1例复发, 住院时间短, 无下肢活动受限, 本组5例双侧腹股沟疝, 均有传统手术与单纯平补片修补术的比较体会, 传统手术的住院时间比较长, 而且患者疼痛持续时间较长, 相比较而言, 无张力疝修补术均表现出了自己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无张力补片疝修补术】推荐阅读:
人造补片无张力修补09-03
无张力修补术论文07-23
成人无张力疝修补术05-08
局麻无张力疝修补术08-23
平片无张力修补术08-31
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07-21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08-21
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11-14
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护理09-18
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