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共11篇)
无张力疝修补手术 篇1
普外科疝气临床疾病中腹股沟疝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较为常见的是腹股沟斜疝疾病, 占据大概85%~95%的概率[1]。目前, 腹股沟疝主要是通过手术方式给予临床治疗, 传统方式主要是通过Bassnini给予临床治疗, 无张力疝修补术由于复发率低、恢复快、术后疼痛轻、手术时间短等基本优势, 逐渐代替传统的手术全面应用在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治疗中[2]。本文为了分析腹股沟疝的治疗方法, 抽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 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0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男350例, 女50例, 年龄22~75岁, 平均 (49.2±2.1) 岁。320例斜疝, 60例直疝, 20例复发疝。50例发生在双侧, 310例发生在右侧, 40例发生在左侧。病程2个月~15年, 平均 (8.3±2.1) 年。根据腹壁学组与中华外科学会制定腹股沟疝的分型标准进行判定, 其中42例Ⅰ型, 58例Ⅱ型, 230例Ⅲ型, 70例Ⅳ型。对于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 均给予原发病控制治疗后, 才接受手术治疗。征求患者治疗意愿后, 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20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病变发生位置、病程、分型标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比较性。
1.2 方法
两组研究对象均采用1%利多卡因给予局部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患者通过传统修补术给予临床治疗, 切口位置去在腹股沟疝位置, 有着大概4~6 cm的长度, 于疝囊颈位置做高危结扎处理, 使精索游离后, 于精索后面缝合股骨沟韧带、肌腱以及腹横筋膜等, 确保腹股沟后壁得到加强[3]。
观察组患者通过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临床治疗, 在腹股沟韧带平行位置进行斜切口处理, 在内环处精索筋膜内侧层、腹外斜肌腱膜下层、皮下层进行局部注射浸润麻醉处理[4]。如患者较为肥胖, 那么在手术前则添加50~75 mg哌替啶, 使镇痛效果得到增强。将腹外斜肌腱膜、皮下斜肌腱膜、皮肤斜肌腱膜切开, 以钝性的方式分离两侧腱膜, 使联合腱以及腹股沟韧带得到全面显露, 将髂腹股沟神经、髂腹下神经找到, 进行分离保护处理, 游离精索后, 将疝囊找到。如患者属于斜疝类型, 则疝囊到颈部进行分离, 如患者属于直疝类型, 则以环形的方式将腹横筋膜切开。如巨大疝置入阴囊内, 那么在中间位置进行横断分离处理, 使疝囊得到明显缩小, 敞开疝囊口远端位置后禁止做封闭缝合操作, 避免阴囊出现血肿等情况。固定疝囊底部以及网塞顶部位置, 在腹横筋膜上固定网塞外瓣, 找到形状合适、大小合适的成型平片置入精索后, 覆盖面积以多于耻骨结节大概1.5~2.0 cm为宜, 同时将耻骨梳韧带进行缝合固定处理, 简单固定平片四周, 操作时要注意全面展平, 避免出现卷曲的情况[5]。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等临床指标, 并且记录两组患者完成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在患者痊愈出院后进行3~24个月的电话随访工作, 对两组患者术后疾病复发率进行观察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复发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复发率为1%, 对照组为5%,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 观察组为1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2。
例
3 讨论
普外科疾病中腹股沟疝是较为常见的类型, 大部分患者由于先天没有良好的发育导致有着相对薄弱的腹壁, 容易形成疝, 特别是在成年人群中腹股沟疝具有较高的发病率[6]。腹股沟疝疾病以往均是采用传统修补术给予临床治疗, 目前仍有大部分医院用于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中, 但传统修补术存在一定的缺陷, 因为其于人体生理正常解剖结构存在一定区别, 把不处于相同位置的组织通过风险进行强行缝合拉拢, 具有较大的张力[7]。另外, 附近组织在缝合过程中存在缺陷较多, 愈合有一定的难度, 导致患者完成手术后有较多并发症。患者完成手术后具有较高复发率、较长恢复时间、剧烈疼痛等缺陷, 大多数患者在完成手术后局部长时间存在不舒服的感觉。最近几年, 腹股沟疝手术中普遍应用无张力修补术进行临床治疗, 其治疗效果、优越性较为明显[8]。无张力修补术主要是以腹股沟解剖作为前提条件, 通过人工材料使腹股沟管后壁得到加强, 修补操作时能够促进解剖层次能够处于正常状态下对合, 确保正常解剖组织受到传统手术的干扰得到有效克服。无张力疝修补术与机体的生理功能更加符合, 各方面的效果明显好于传统修补术[9]。无张力疝修补术语传统疝修补术对比, 具有复发率低、恢复快、术后缓解疼痛快、手术时间短优势。有着相对简单的手术方法, 使操作步骤减少, 明显缩短手术时间, 与患者机体生理解剖结构互相符合, 使局部疼痛得到明显情况。无张力疝修补术主要是通过聚丙烯材料进行手术, 具有较高的强度, 修补术后能够在较快的时间对纤维细胞产生刺激, 在补片空隙中快速纳入, 构成相对牢固的纤维组织壁, 能够使患者早日下床活动, 对恢复机体能力有着较大的帮助。
腹股沟疝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临床治疗时, 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参照无菌操作的要求给予手术, 对周围组织做好保护工作, 避免出现感染的情况。 (2) 需要保留大小合适的疝囊, 给内翻疝囊后完整有效的在内环塞入疝环充填物提供保障, 如有患者内环口无法满足填塞需求, 则应该将网塞内“花瓣”合理的修剪, 如患者有着过大的内环口, 则将两个网塞填入, 需要缝合两者, 在髂耻束位置固定, 禁止过深的缝合, 同时避免在骨膜上缝合。 (3) 剥离疝囊时可能会导致大量渗血的情况, 因此, 应该全面的给予止血, 完成手术后采用沙袋对切口进行压迫止血[10,11]。 (4) 如患者属于嵌顿疝类型, 完成手术后手术范围会出现局部组织水肿等症状, 由于年纪较大的患者免疫能力有所下降, 逐渐降低抗感染能力, 因此, 患者在完成手术后应该采取抗生素预防感染[12,13]。通过分析本组研究结果得知,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等临床指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代表着无张力疝修补术能够加快患者疾病康复速度, 其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显著低于传统疝修补术, 与外科手术的基本原则互相符合。
总之, 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恢复快、术后疼痛低、手术时间短等优势, 应用在腹股沟疝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值得进一步推广。
无张力疝修补手术 篇2
摘要:目的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bassini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观察组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两组结果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止痛药物使用率和复发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腹股沟疝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了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创伤较小,缩短了恢复时间。
关键词: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效果;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腹腔内脏器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经腹壁薄弱点或孔隙向体表突出的情况,在临床医学上被称之为疝[1]。在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方法治疗,以往采用传统bassini疝修补术治疗,在治疗后因为出现了严重疼痛的情况给患者的预后带来了很大的影响[2]。因此本文选取80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了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bassini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80例患者年龄26~75岁,平均年龄为(60.25±5.28)岁,男性患者51例,女性患者29例。对照组年龄26~72岁,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1例;观察组年龄范围为28~75岁,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外科学会制定的《成人腹股沟疝、股疝和腹部手术切口疝手术治疗方案(2003年修订稿)》的诊断及分类标准。其中斜疝为65例,直疝为15例。经诊断,80例患者中没有心、肝、肺、肾功能不全患者以及在哺乳期妇女和孕妇。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传统bassini疝修补术治疗 对40例患者采用传统bassini疝修补术,首先对患者选择持续硬膜外麻醉,做好术前的常规准备,然后选择患者平行于腹股沟韧带的地方做一个斜切口,切口的长约为4~8 cm,然后将提睾肌切开口,寻找到病灶部位后进行传统的bassini疝修补术。
1.2.2观察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 对40例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首先对患者选择持续硬膜外麻醉,做好术前常规准备,然后选择患者平行于腹股沟韧带的地方做一个斜切口,切口的长约为4-8cm,然后将提睾肌切开,寻找到疝囊后,游离至腹膜外脂肪。如果患者的`疝囊较小则不宜切开,如果患者的疝囊较大,则需要从中间进行横断,在远端疝囊上做好止血措施,在近端进行封闭然后形成小的疝囊。接着将在高位游离的近端疝囊回纳到腹腔中,于腹股沟内环置入填充物,并进行固定,缝合4~8针左右。若疝环较紧可以剪掉2~3片的内瓣,如果是出现内环口比较大的情况,则可同时填入2个网塞。最后在确认已经充分止血后,再在腹股沟管内后放置已经成型的网片,这样可以使精索或圆韧带能够从补片的缺孔通过,并将补片平整的铺放后与腹股沟韧带以及联合肌健进行缝合固定,再逐层的将切口关闭缝合。
1.3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止痛药物使用率和复发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观察组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两组结果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止痛药物使用率和术后复发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中有4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其中2例为术后疼痛,1例为尿潴留,1例为低热;使用了止痛药物的为2例,止痛药使用率为5.00%;无术后复发。对照组患者中有11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7.50%,其中7例为术后疼痛,2例为尿潴留,1例为低热,1例为阴囊水肿;使用了止痛药物的为10例,止痛药使用率为25.00%;出现了术后复发的为4例,复发率为10.00%,两组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三、讨论
在腹股沟疝治疗过程中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bassini疝修补术都是常用的治疗方 法[2]。传统bassini疝修补术虽然能够缝合缺损的腹壁,但是会导致患者在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患者常常因为疼痛而长期卧床,至少3 d不能下床进行活动,还需要采用镇痛剂来缓解疼痛感,这就容易导致尿路感染和肺部感染等相关的并发症发生,调查研究显示,传统bassini疝修补术的复发率高达10%~25%,因此在临床上逐渐被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所取代[3]。
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以腹股沟区解剖为基础,用于加强腹部沟管后壁的一种修补方法,该方法能有效地缓解传统治疗方法的张力问题,解决了术后多例患者出现疼痛的情况,具有疗效好、恢复快、并发症少和复发率低的特点,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在本次研究中应用在观察组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证实了其有效性。
综上所述,对腹股沟疝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了患者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创伤较小,且缩短恢复时间。
参考文献:
[1]佟建秋,张颖,张振文,等.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复发疝46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8):2253-2254.
[2]丁汝刚.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09(24):42-43,45.
★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研讨论文
★ 工装特性计算机检测系统研讨论文
★ 注册校名商标实践研讨的论文
★ 水电工程造价管控途径研讨论文
★ 云数据中心网络安全服务架构研讨论文
无张力疝修补术后的护理分析 篇3
(贵阳市乌当区人民医院贵州贵阳550018)【摘要】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45例腹股沟疝行无张力修补术,术后进行精心护理,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5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克服了传统修补术的很多弊端,是一种符合生理解剖、创伤小、复发率低、疗效满意的术式,术后配合精心、全面的术后护理,对预防并发症、降复发率,进而全面治愈患者起重要作用。【关键词】无张力疝修补术;护理【中图分类号】R65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342-01 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的普外科疾病,传统的张力性疝修补术创伤大,并发症多,术后恢复慢,术后复发率高[1],无张力疝修补术操作简单,术后痛苦小,复发率低,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成年人腹股沟疝和股疝,尤其适用于年老体弱者,及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或其他内科疾病无法接受传统术式者[2]。我科于 2007年1月~2012年1月进行145例无张力疝修补术,现将术后护理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145例患者中男141例,女4例;年龄17 ~78岁,平均57.5岁;其中斜疝136例,直疝9例,均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2护理2.1术后生命体征护理 术后监测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意识、血压的变化,对伴有心、肺功能不全及心律失常病人应持续心电监测1~2天,并给予低流量吸氧,对伴有糖尿病病人应监测血糖变化。2.2术后体位护理 硬膜外麻醉術后去枕平卧位6 h,术后应早动员患者活动足趾、踝关节,下肢作股四头肌收缩,腿上抬、内旋、外展等活动以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我们认为何时下地活动依据修补的腹壁缺损大小及患者的身体具体情况而定,缺损大则下地时间略迟,反之则可早期离床,无需要卧床3 d。2.3心理护理 很多患者术后对手术是否成功充满紧张、疑虑、甚至恐惧,患者术后都急切的想知道手术结果,护士应及时告知患者手术已成功完成,现在需要患者密切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术后治疗及护理。尽管术前已对患者进行了心理护理,做了各方面的解释工作,但是术后还要再向患者宣传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优点,以及补片留在体内不会导致患者不适、疼痛、感染等不利影响,只有这样的反复心理护理解释工作才能最终消除术后患者的心理障碍。2.4术后伤口、阴囊护理 注意伤口有无渗血,切口局部加压沙袋压迫4~6 h,预防切口出血,根据患者年龄选择适宜沙袋重量,注意保持敷料干燥、清洁。术后一般无需常规抬高阴囊,阴囊如有水肿,可抬高阴囊,并局部用50%的硫酸镁湿敷,一周内水肿可自行消退。2.5排尿护理 术后由于麻醉作用及伤口疼痛或惧怕伤口裂开而不敢用力排尿,可产生主动性抑制排尿或膀胱反射性降低引起排尿困难,护士应鼓励患者在血压平稳后尽早下床自行如厕排便,预防尿潴留的发生。2.6疼痛护理 术后待麻药作用后切口会感到轻微的疼痛,指导患者平稳呼吸,咳嗽时用手轻压切口,以减轻疼痛,少数人如疼痛剧烈可适当应用口服镇痛药。2.7术后饮食护理 该术式对消化道基本无影响,因此麻醉后6~8h可恢复饮食,术后易进流质饮食,以及多饮水,防止便秘引起腹压增高而导致刀口疼痛,随着病情恢复可改为普通饮食。2.8出院指导 无张力疝修补术采用的补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组织内源性纤维蛋白作用下,很快与组织成为一体,很牢固,复发率低,但并非无复发出现,长期的腹压增高会导致疝复发。因此,出院时要要嘱咐患者严防腹压增高,术后 1 个月后可从事轻体力活动,然后逐步向正常体力劳动恢复,术后不满 3 个月时不宜进行重体力劳动或过量运动,还要避免便秘及慢性咳嗽。3 结果 145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全部顺利康复出院,无并发症出现,至目前无复发疝。4讨论
腹股沟疝主要由腹壁先天缺陷引起,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腹壁松弛及长期慢性咳嗽引起的腹内压增高等后天因素也是导致发生此病的重要原因[3]。无张力疝修补术作为一项新技术,因具有符合人体解剖结构、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已逐渐成为疝修补术的首选方式广为应用。无张力修补术禁忌证少、适应证广,术后疼痛轻,患者能较早下床活动,极大地减少了患者因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如尿潴留、便秘、褥疮、血栓性静脉炎等,逐渐为患者接受。通过对本组患者的护理,我们认为护士必须掌握疝的发病基础理论知识,了解腹股沟区的解剖特点,熟悉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手术过程,护士只有掌握了以上内容,才能于手术后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明白护理的原理及达到目的,才能进行正确的术后知识宣教及康复指导,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复发率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1]张晓峰,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体会[J].中国现代医师,2008,46(2) :154.[2]张艳军,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07,9(9):111.[3]聂咏梅,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护理体会[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 8(16):81.
无张力疝修补手术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90例成人疝气患者中男86例、女4例, 年龄19岁~71岁, 平均年龄 (51.24±2.17) 岁, 病程2个月~21年, 平均 (4.21±1.37) 年;疾病类型:直疝21例, 斜疝69例;发病部位:单侧76例, 双侧14例;疾病性质:原发80例, 复发10例。按照前来就诊序号将90例成人疝气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对照组, 2组一般资料具有临床可比性 (P>0.05) 。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对2组成人疝气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指定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医生完成所有患者外科手术治疗, 其中研究组给予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对照组给予传统疝气修补术 (Bassinsi疝气修补术) 。记录2组治疗情况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 、预后情况 (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 。
1.2.2 无张力疝修补术
给予常规硬膜外麻醉处理 (心肺功能障碍者需给予局部麻醉处理) , 将机体腹外斜肌腱膜切开后有效分离腱膜下间隙, 以与补片大小相近为宜。将提睾肌钝性分离后确认并游离疝囊至环内口, 之后将精索有效游离, 此时需注意若疝囊较小则需于距疝囊颈约5 cm给予斜行横断处理, 使其变为小疝囊后内翻并经内环口将其推送至腹腔。于疝环内将锥形填充物置入, 使锥形填充物底部与疝环口相平, 对疝环周围腹横筋膜有效固定, 若患者存在较大内环口需将其有效缝合缩小 (内环口精索下部) 。将补片于精索后平铺, 使腹股沟管后壁耻骨肌孔得到有效覆盖, 应将补片与腹内斜肌、腹股沟韧带及腹横肌腱膜联合固定;对腹外斜肌腱膜常规缝合后对外环实施重建, 应注意外环口大小应以可容纳示指指尖为宜;常规逐层缝合手术切口后完成手术。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情况
对照组手术时间虽略高于研究组, 但2组对比结果并无显著差异 (P>0.05)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预后情况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78%、复发率2.22%,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不良反应发生率40.00%、复发率15.56%) , 2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见表2。
3 讨论
腹股沟疝是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 男性人群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1]。研究显示, 成人疝气患者若未获得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 将发生疝内容物绞窄性坏死、死亡等严重后果, 危及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2]。提示及时诊断并给予积极治疗是保障成人疝气患者疗效及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因素。Bassinsi法、Haslsted法、Mc Vay法等均属于以往治疗成人疝气的传统手术方法, 可获得满意的修补效果;但有研究显示, 传统疝气手术需采用高张力对腹股沟周围组织进行有效缝合, 将严重破坏机体正常生理解剖结构从而对患者造成较大创伤, 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恢复时间较长, 且具有一定的复发概率, 预后情况并不理想。
随着临床医学水平不断提高, 无张力疝修补术已广泛应用于成人疝气治疗过程中并取得显著效果。研究表明, 无张力疝修补术利用疝平片对腹股沟管底部进行有效覆盖, 补片面积显著大于底部周界, 从而有利于组织获得充分接触, 且对修补部位并未造成高张力状态, 有效维持正常的解剖结构[3]。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获得满意疗效的同时可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且该方法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均较为理想。本文研究可知, 对照组经传统疝修补手术治疗, 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多, 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40.00%、复发率高达15.56%, 治疗及预后效果较差;研究组给予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17.78%、复发率仅为2.22%, 治疗及预后效果均较为理想, 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相符[4]。
综上所述, 对成人疝气患者给予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可显著提高其疗效及预后, 有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 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保障,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浦国明, 王大连, 戴亚伟, 等.无张力疝修补术抗菌药物使用与手术部位感染的关系[J].中国基层医药, 2012, 19 (7) :1087-1088.
[2]邢壮杰, 郝国强, 高海德, 等.Kugel手术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 2011, 15 (3) :336-337.
[3]王东升, 王海燕, 李金水, 等.腹股沟疝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再手术体会[J].河北医药, 2013, 42 (22) :3461-3462.
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体会 篇5
【摘 要】 目的:探讨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手术体会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56例行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资料。结果:56例患者术中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且随访无复发病例。结论: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安全,有效,可行。
【关键词】 局部麻醉;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
【中图分类号】R656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24-0118-01
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疾病,手术治疗是唯一治愈手段。1986年Lichtenstein首次提出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概念,术中使用人工合成材料,通过修补加强腹股沟管后壁而达到疝修补的目的,也成为目前腹股沟疝治疗的首先方式。2009年9月至2013年12月本院56例患者使用局部麻醉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6例患者,男51例,女5例;年龄35~82岁,平均年龄654岁;其中左侧疝9例,右侧疝45例,双侧疝2例;斜疝48例,直疝8例,无复发疝。合并:高血压15例,糖尿病5例,帕金森1例,窦性心动过缓4例。病程1周至40年。
12 修补材料 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普理灵(Prolene)单层网片,6cm*11cm。
13 麻醉药物 2%利多卡因20ml,09%氯化钠20ml。
13 治疗方法 取腹股沟疝切口,先从内环处皮肤进针,沿切口方向向外环处皮内及皮下进行浸润麻醉,注药10ml左右,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显露出腹外斜肌腱膜,在腹外斜肌腱膜下注入10ml,游离剪开腹外斜肌腱膜,找到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后予以封闭少许,游离疝囊时患者若感到不适时,围绕疝囊颈和疝囊内做完全局部麻醉。游离出精索,切开提睾肌,寻找灰白色疝囊后,游离疝囊至疝囊颈部。疝囊较小一般不切开疝囊。若疝囊过大,横断疝囊,远端旷置,近端高位结扎疝囊颈,剪去多余疝囊组织。若为直疝,如果是大的,疝囊还纳后,不可吸收性缝合线缝合。将补片修剪成合适的大小和形状,补片穿过精索置于后方,平整覆盖腹股沟管后壁及联合腱弓浅面,可吸收线分别固定于耻骨结节,腹股沟韧带和联合腱。检查疝片平整,无渗血。逐层缝合手术切口。
2 结果
手术时间最短30min,最长50min;尿潴留1例,予以保留导尿后好转;疼痛3例,疼痛时间为术后18h至3d,予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2ml注射后疼痛好转;1例阴囊水肿,予垫高睾丸,3d后好转;无浆液肿和切口感染。住院时间:5~7d。随访情况:随访半年至1年无复发病例。
3 讨论
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的疾病,发病率大约在3‰~5‰,60岁以上老年人腹股沟疝发病率高达1%~5%[1],其发生的原因与腹壁肌肉薄弱和腹压增加等因素有关[2],手术是重要的治愈手段,传统的手术方法为疝囊高扎,然后将联合肌腱与腹股沟韧带丝线缝合,以达到闭合内环和加强腹股沟管前壁的目的。但是此种手术方式不但破坏了原有的生理解剖,而且增加了患者术后疼痛和复发的机会。Lichtenstein根据“腹横筋膜缺损是导致腹股沟疝根部原因”的学说[3],1986年首次提出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概念,使用人工合成补片代替传统修补,克服了传统手术对正常解剖结构的干扰,层次分明,而且补片作为一种新型人工合成复合材料,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通过组织的粘合作用使得腹股沟管后壁更牢固,从而降低了复发率,是腹股沟疝手术治疗技术的重大提升。
手术过程需注意:①麻醉技术方面:皮肤进针后,边进针边回抽边进行浸润麻醉,针尖的移动范围要小;提倡精准麻醉,麻药的总量不能超过400mg,麻醉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感受酌情调整;偶然也要在耻骨结节处用少量的麻药浸润,有时围着疝囊颈和斜疝疝囊内作完全的局部浸润。②手术技术方面:丝线或者电刀创面彻底止血,同时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分离,力争操作在直视下进行。因为一旦积血就极易在补片周围形成感染,导致手术失败[4],和减少切口浆液肿的机会;补片修剪的情况,补片内侧段剪成腹股沟内侧角的形状,补片的外侧段剪开一裂口后,出现上下两尾片,上尾片应稍宽为2/3的补片横径,下尾片稍窄为1/3;外侧过多的补片要修整,要超过内环至少5cm。缝合时补片的圆角可吸收线固定于耻骨上的腹直肌前鞘上,并把补片重叠腹直肌鞘1~15cm;这是至关紧要的修补步骤。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复发率约在1%,补片不能覆盖过耻骨是一个重要原因,把补片的边缘固定在腹股沟韧带亦是预防复发的重要步骤[5],在缝合补片或者腹外斜肌腱膜的时候,注意勿将髂腹下神经或者髂腹股沟神经缝合,此是造成术后慢性疼痛的主要原因。本组56例患者,1例因前列腺增生出现尿潴留,给予导尿处理后好转,3例术后疼痛,给予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肌注后好转,无浆液肿和切口感染病例。相对于腰麻后患者去枕平卧,6h后进食以及尿潴留,局麻手术后即可下地活动,饮食上也不受影响,也避免了腰麻后出现尿滁留的机会,此为局麻手术的突出优点。
通常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选择腰麻或者硬膜外麻醉,尤其是老年患者,对麻醉要求较高,局部麻醉为疝修补术拓宽了适应症,也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亦能减少麻醉风险,如部分合并高血压患者在口服利血平的情况下,未停药2周左右,在使用椎管内麻醉有出现顽固性低血压的风险[6]。术中使用麻醉药物利多卡因,为酰胺类局麻药,不易过敏更安全,起效快,维持时间长,能减少术后疼痛时间。
综上所述,在局麻下行无张力修补术,具有手术适应症宽,安全系数高,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复发率低,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住院费用。
参考文献
[1]唐健雄,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规范化问题[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1,26(2):89.
[2]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86.
[3]唐健雄,黄磊.腹股沟的解剖特征与无张力手术的关系[J].临床外科杂志,2011,19(6):363.
[4]陈革,唐健雄.腹股沟疝术后的并发症处理与预防[J]临床外科杂志,2012,20(6).
[5]马颂章主译.疝外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43—145.
[6]熊仁华.最新麻醉科临床新技术精细化操作与新技术应用成功新经验指导及科室规范化管理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23.endprint
【摘 要】 目的:探讨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手术体会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56例行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资料。结果:56例患者术中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且随访无复发病例。结论: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安全,有效,可行。
【关键词】 局部麻醉;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
【中图分类号】R656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24-0118-01
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疾病,手术治疗是唯一治愈手段。1986年Lichtenstein首次提出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概念,术中使用人工合成材料,通过修补加强腹股沟管后壁而达到疝修补的目的,也成为目前腹股沟疝治疗的首先方式。2009年9月至2013年12月本院56例患者使用局部麻醉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6例患者,男51例,女5例;年龄35~82岁,平均年龄654岁;其中左侧疝9例,右侧疝45例,双侧疝2例;斜疝48例,直疝8例,无复发疝。合并:高血压15例,糖尿病5例,帕金森1例,窦性心动过缓4例。病程1周至40年。
12 修补材料 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普理灵(Prolene)单层网片,6cm*11cm。
13 麻醉药物 2%利多卡因20ml,09%氯化钠20ml。
13 治疗方法 取腹股沟疝切口,先从内环处皮肤进针,沿切口方向向外环处皮内及皮下进行浸润麻醉,注药10ml左右,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显露出腹外斜肌腱膜,在腹外斜肌腱膜下注入10ml,游离剪开腹外斜肌腱膜,找到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后予以封闭少许,游离疝囊时患者若感到不适时,围绕疝囊颈和疝囊内做完全局部麻醉。游离出精索,切开提睾肌,寻找灰白色疝囊后,游离疝囊至疝囊颈部。疝囊较小一般不切开疝囊。若疝囊过大,横断疝囊,远端旷置,近端高位结扎疝囊颈,剪去多余疝囊组织。若为直疝,如果是大的,疝囊还纳后,不可吸收性缝合线缝合。将补片修剪成合适的大小和形状,补片穿过精索置于后方,平整覆盖腹股沟管后壁及联合腱弓浅面,可吸收线分别固定于耻骨结节,腹股沟韧带和联合腱。检查疝片平整,无渗血。逐层缝合手术切口。
2 结果
手术时间最短30min,最长50min;尿潴留1例,予以保留导尿后好转;疼痛3例,疼痛时间为术后18h至3d,予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2ml注射后疼痛好转;1例阴囊水肿,予垫高睾丸,3d后好转;无浆液肿和切口感染。住院时间:5~7d。随访情况:随访半年至1年无复发病例。
3 讨论
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的疾病,发病率大约在3‰~5‰,60岁以上老年人腹股沟疝发病率高达1%~5%[1],其发生的原因与腹壁肌肉薄弱和腹压增加等因素有关[2],手术是重要的治愈手段,传统的手术方法为疝囊高扎,然后将联合肌腱与腹股沟韧带丝线缝合,以达到闭合内环和加强腹股沟管前壁的目的。但是此种手术方式不但破坏了原有的生理解剖,而且增加了患者术后疼痛和复发的机会。Lichtenstein根据“腹横筋膜缺损是导致腹股沟疝根部原因”的学说[3],1986年首次提出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概念,使用人工合成补片代替传统修补,克服了传统手术对正常解剖结构的干扰,层次分明,而且补片作为一种新型人工合成复合材料,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通过组织的粘合作用使得腹股沟管后壁更牢固,从而降低了复发率,是腹股沟疝手术治疗技术的重大提升。
手术过程需注意:①麻醉技术方面:皮肤进针后,边进针边回抽边进行浸润麻醉,针尖的移动范围要小;提倡精准麻醉,麻药的总量不能超过400mg,麻醉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感受酌情调整;偶然也要在耻骨结节处用少量的麻药浸润,有时围着疝囊颈和斜疝疝囊内作完全的局部浸润。②手术技术方面:丝线或者电刀创面彻底止血,同时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分离,力争操作在直视下进行。因为一旦积血就极易在补片周围形成感染,导致手术失败[4],和减少切口浆液肿的机会;补片修剪的情况,补片内侧段剪成腹股沟内侧角的形状,补片的外侧段剪开一裂口后,出现上下两尾片,上尾片应稍宽为2/3的补片横径,下尾片稍窄为1/3;外侧过多的补片要修整,要超过内环至少5cm。缝合时补片的圆角可吸收线固定于耻骨上的腹直肌前鞘上,并把补片重叠腹直肌鞘1~15cm;这是至关紧要的修补步骤。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复发率约在1%,补片不能覆盖过耻骨是一个重要原因,把补片的边缘固定在腹股沟韧带亦是预防复发的重要步骤[5],在缝合补片或者腹外斜肌腱膜的时候,注意勿将髂腹下神经或者髂腹股沟神经缝合,此是造成术后慢性疼痛的主要原因。本组56例患者,1例因前列腺增生出现尿潴留,给予导尿处理后好转,3例术后疼痛,给予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肌注后好转,无浆液肿和切口感染病例。相对于腰麻后患者去枕平卧,6h后进食以及尿潴留,局麻手术后即可下地活动,饮食上也不受影响,也避免了腰麻后出现尿滁留的机会,此为局麻手术的突出优点。
通常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选择腰麻或者硬膜外麻醉,尤其是老年患者,对麻醉要求较高,局部麻醉为疝修补术拓宽了适应症,也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亦能减少麻醉风险,如部分合并高血压患者在口服利血平的情况下,未停药2周左右,在使用椎管内麻醉有出现顽固性低血压的风险[6]。术中使用麻醉药物利多卡因,为酰胺类局麻药,不易过敏更安全,起效快,维持时间长,能减少术后疼痛时间。
综上所述,在局麻下行无张力修补术,具有手术适应症宽,安全系数高,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复发率低,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住院费用。
参考文献
[1]唐健雄,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规范化问题[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1,26(2):89.
[2]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86.
[3]唐健雄,黄磊.腹股沟的解剖特征与无张力手术的关系[J].临床外科杂志,2011,19(6):363.
[4]陈革,唐健雄.腹股沟疝术后的并发症处理与预防[J]临床外科杂志,2012,20(6).
[5]马颂章主译.疝外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43—145.
[6]熊仁华.最新麻醉科临床新技术精细化操作与新技术应用成功新经验指导及科室规范化管理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23.endprint
【摘 要】 目的:探讨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手术体会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56例行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资料。结果:56例患者术中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且随访无复发病例。结论: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安全,有效,可行。
【关键词】 局部麻醉;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
【中图分类号】R656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24-0118-01
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疾病,手术治疗是唯一治愈手段。1986年Lichtenstein首次提出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概念,术中使用人工合成材料,通过修补加强腹股沟管后壁而达到疝修补的目的,也成为目前腹股沟疝治疗的首先方式。2009年9月至2013年12月本院56例患者使用局部麻醉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6例患者,男51例,女5例;年龄35~82岁,平均年龄654岁;其中左侧疝9例,右侧疝45例,双侧疝2例;斜疝48例,直疝8例,无复发疝。合并:高血压15例,糖尿病5例,帕金森1例,窦性心动过缓4例。病程1周至40年。
12 修补材料 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普理灵(Prolene)单层网片,6cm*11cm。
13 麻醉药物 2%利多卡因20ml,09%氯化钠20ml。
13 治疗方法 取腹股沟疝切口,先从内环处皮肤进针,沿切口方向向外环处皮内及皮下进行浸润麻醉,注药10ml左右,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显露出腹外斜肌腱膜,在腹外斜肌腱膜下注入10ml,游离剪开腹外斜肌腱膜,找到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后予以封闭少许,游离疝囊时患者若感到不适时,围绕疝囊颈和疝囊内做完全局部麻醉。游离出精索,切开提睾肌,寻找灰白色疝囊后,游离疝囊至疝囊颈部。疝囊较小一般不切开疝囊。若疝囊过大,横断疝囊,远端旷置,近端高位结扎疝囊颈,剪去多余疝囊组织。若为直疝,如果是大的,疝囊还纳后,不可吸收性缝合线缝合。将补片修剪成合适的大小和形状,补片穿过精索置于后方,平整覆盖腹股沟管后壁及联合腱弓浅面,可吸收线分别固定于耻骨结节,腹股沟韧带和联合腱。检查疝片平整,无渗血。逐层缝合手术切口。
2 结果
手术时间最短30min,最长50min;尿潴留1例,予以保留导尿后好转;疼痛3例,疼痛时间为术后18h至3d,予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2ml注射后疼痛好转;1例阴囊水肿,予垫高睾丸,3d后好转;无浆液肿和切口感染。住院时间:5~7d。随访情况:随访半年至1年无复发病例。
3 讨论
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的疾病,发病率大约在3‰~5‰,60岁以上老年人腹股沟疝发病率高达1%~5%[1],其发生的原因与腹壁肌肉薄弱和腹压增加等因素有关[2],手术是重要的治愈手段,传统的手术方法为疝囊高扎,然后将联合肌腱与腹股沟韧带丝线缝合,以达到闭合内环和加强腹股沟管前壁的目的。但是此种手术方式不但破坏了原有的生理解剖,而且增加了患者术后疼痛和复发的机会。Lichtenstein根据“腹横筋膜缺损是导致腹股沟疝根部原因”的学说[3],1986年首次提出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概念,使用人工合成补片代替传统修补,克服了传统手术对正常解剖结构的干扰,层次分明,而且补片作为一种新型人工合成复合材料,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通过组织的粘合作用使得腹股沟管后壁更牢固,从而降低了复发率,是腹股沟疝手术治疗技术的重大提升。
手术过程需注意:①麻醉技术方面:皮肤进针后,边进针边回抽边进行浸润麻醉,针尖的移动范围要小;提倡精准麻醉,麻药的总量不能超过400mg,麻醉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感受酌情调整;偶然也要在耻骨结节处用少量的麻药浸润,有时围着疝囊颈和斜疝疝囊内作完全的局部浸润。②手术技术方面:丝线或者电刀创面彻底止血,同时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分离,力争操作在直视下进行。因为一旦积血就极易在补片周围形成感染,导致手术失败[4],和减少切口浆液肿的机会;补片修剪的情况,补片内侧段剪成腹股沟内侧角的形状,补片的外侧段剪开一裂口后,出现上下两尾片,上尾片应稍宽为2/3的补片横径,下尾片稍窄为1/3;外侧过多的补片要修整,要超过内环至少5cm。缝合时补片的圆角可吸收线固定于耻骨上的腹直肌前鞘上,并把补片重叠腹直肌鞘1~15cm;这是至关紧要的修补步骤。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复发率约在1%,补片不能覆盖过耻骨是一个重要原因,把补片的边缘固定在腹股沟韧带亦是预防复发的重要步骤[5],在缝合补片或者腹外斜肌腱膜的时候,注意勿将髂腹下神经或者髂腹股沟神经缝合,此是造成术后慢性疼痛的主要原因。本组56例患者,1例因前列腺增生出现尿潴留,给予导尿处理后好转,3例术后疼痛,给予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肌注后好转,无浆液肿和切口感染病例。相对于腰麻后患者去枕平卧,6h后进食以及尿潴留,局麻手术后即可下地活动,饮食上也不受影响,也避免了腰麻后出现尿滁留的机会,此为局麻手术的突出优点。
通常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选择腰麻或者硬膜外麻醉,尤其是老年患者,对麻醉要求较高,局部麻醉为疝修补术拓宽了适应症,也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亦能减少麻醉风险,如部分合并高血压患者在口服利血平的情况下,未停药2周左右,在使用椎管内麻醉有出现顽固性低血压的风险[6]。术中使用麻醉药物利多卡因,为酰胺类局麻药,不易过敏更安全,起效快,维持时间长,能减少术后疼痛时间。
综上所述,在局麻下行无张力修补术,具有手术适应症宽,安全系数高,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复发率低,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住院费用。
参考文献
[1]唐健雄,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规范化问题[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1,26(2):89.
[2]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86.
[3]唐健雄,黄磊.腹股沟的解剖特征与无张力手术的关系[J].临床外科杂志,2011,19(6):363.
[4]陈革,唐健雄.腹股沟疝术后的并发症处理与预防[J]临床外科杂志,2012,20(6).
[5]马颂章主译.疝外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43—145.
无张力疝修补手术 篇6
关键词:无张力疝修补术,传统疝修补术,成人疝气
疝气是临床常见的外科疾病, 以腹股沟疝为主要类型, 目前手术治疗是首选方案。传统疝修补术存在手术时间长、创伤大、患者痛苦大的不足,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 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研究主要报道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18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 按照不同的手术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60例, 男48例, 女12例, 年龄在37-76岁, 平均年龄53.2岁;对照组58例, 男45例, 女13例, 年龄在35-69岁, 平均年龄50.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分布具有均衡性, 可以比较。
1.2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 疝囊高位结扎后缝合修补斜疝;根据患者腹股沟管前后壁薄弱程度、缺损程度选择不同的缝合方法。观察组采用Lichtenstein或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疝囊高位结扎后将远端多余疝囊切除, 再用圆锥型充填网塞填充内环及成型被片与周围组织缝合、固定。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情况。
1.3统计学处理:所有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P<0.05
2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讨论
以往临床上通常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成人疝气, 且该技术现在仍应用于很多医院, 但是传统疝修补术最大的不足就是将不同位置的组织强行缝合拉拢, 张力较大;且附近组织缝合过程中存在诸多缺陷, 不利于切口的愈合, 因此传统疝修补术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术后患者的疼痛感也比较剧烈, 复发率高, 多数患者手术后长时间存在局部不适感。而无张力疝修补术主要利用疝片覆盖腹沟管底部, 补片面积大于度部周界, 患者的组织可全部接触补片, 从而消除手术中的张力。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过程比较简单, 创伤小, 患者疼痛感较低, 且与传统疝修补术相比, 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术后并发症、复发率等也相对较低, 故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本研究中,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由此可见, 与传统疝修补术相比, 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术后疼痛小、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的优势, 值得临床推广。
注1:与对照组相比, P<0.05
参考文献
[1]陈孝平, 汪建平.外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杜, 2013:322-323.
[2]中华医学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腹股沟疝、股疝和腹壁切口疝手术治疗方案草案[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4, 16 (9) :46-47.
无张力疝修补手术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20例腹股沟疝患者, 其中男100例, 女20例;年龄21~72岁, 平均56.5岁;其中发生在单侧者的有110例, 发生在双侧者的有10例。根据患者病情、要求, 选择开放式手术的有60例, 选择腹腔镜疝修补手术的有60例。腹腔镜组包含12例复发疝, 6例双侧腹股沟疝, 4例同侧斜疝与直疝共存, 2例斜疝与股疝同时存在。开放式组中11例复发疝, 4例双侧腹股沟疝, 3例同侧斜疝与直疝共存。所有手术均由同组高年级主治医师完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腹腔镜组手术方法
腹腔镜组术式均采用镜腹腔的腹膜前修补 (TAPP) 。首先对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 采用头低脚高位, 常规消毒铺巾, 脐下作1.0 cm切口, 血管钳钝性分离入腹腔, 放置Trooar建立CO2气腹, 腹压维持在8~16 mm Hg;置入腹腔镜探查腹腔, 明确腹股沟区缺损, 脐平面腹直肌外缘置入0.5 cm Trooar, 在患侧髂棘内侧3 cm处做一辅助孔再次置人0.5 cm Trocar, 用超声刀或电凝钩分离大网膜及肠管与疝囊周围腹壁的粘连, 显露出腹股沟区, 显露疝环及疝囊, 将疝内容物还纳回腹腔, 疝囊直径较小的患者在暴露出疝囊后直接进行分离复位, 疝囊直径太大则结扎并切断疝囊、远端旷置, 充分显露耻骨结节、耻骨梳韧带、联合腱、髂耻束, 男性需将精索腹壁化, 置入大小约12 cm×8 cm补片, 确切完全覆盖疝环、直疝三角、股环, 用螺旋钉钉合固定补片于耻骨梳韧带上, 铺平补片, 把游离皮瓣覆盖补片, 最后用可吸收缝合线连续缝合固定补片。解除气腹, 缝合创口, 术毕。
1.2.2 开放式组
均采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手术, 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均采用腹膜前间隙修补术, 麻醉方式均采用局部麻醉。由患侧内环口至外环口处作长约5~8 cm斜形切口, 切开皮肤、浅筋膜, 打开腹外斜肌腱膜并分离, 上至联合腱, 下至耻骨梳韧带, 内至腹直肌外鞘缘, 充分显露髂腹股沟神经及髂腹下神经, 提起提睾肌并打开, 显露疝囊, 电凝剥离疝囊至颈部, 切除远端疝囊, 近端疝囊用4号丝线缝扎, 提起联合腱, 在腹横筋膜下游离疝囊颈部至腹膜前间隙, 以疝囊颈部为中心, 向四周游离出5~6 cm腹膜前间隙, 确切止血, 植入善释补片至腹膜前间隙, 用手指充分展平补片, 充分覆盖耻骨肌孔, 提起精索, 在精索后方、腹横筋膜前放置加强平片, 用3-0可吸收缝合线间断缝合周边固定外缘与腹股沟韧带及耻骨梳韧带缝合, 內缘与腹直肌鞘外缘缝合, 上缘与联合腱缝合。将精索复位, 明确无活动性出血、精索无扭转, 用3-0可吸收线间断外翻缝合腹外斜肌腱膜、浅筋膜、皮肤, 术毕。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分别进行腹腔镜疝修补手术以及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后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方面的情况, 术后6个月随访了解患者的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进行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 两组单侧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3 讨论
法国学者Fruchaud于1956年最早提出耻骨肌孔的概念[3], 耻骨肌孔的薄弱是腹股沟区各型疝发生的根本原因[4,5], 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是通过手术对患者的薄弱或缺损部位进行修补,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关闭腹壁的缺损, 重建腹壁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防止腹腔内容物再通过腹腔薄弱点突出。在传统的疝修补术的基础, 1989年Lichten-stin首先引入无张力疝修补的概念[6], 经过不断的深入研究, 无张力疝修补术发展至今, 有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式及腹腔镜疝修补术。
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手术相比, 具有手术简单、患者恢复快、复发率低的优点, 手术多可以在局部麻醉下完成, 降低了麻醉风险、拓宽了手术适应证, 可以在基层医院开张。但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 有关复发疝解剖结构变化、疝瘢痕组织形成。分离皮下及肌肉组织, 寻找间隙以及解剖结构相对困难, 可能因解剖结构辨认模糊, 损伤重要的组织器官, 导致严重并发症。 (2) 可能出现补片的相关感染。据文献[7-9]报道, 补片感染率为0%~10.42%, 部分患者需再次手术取出补片。 (3) 可能出现慢性疼痛。其发生率约20%[10,11], 需进一步治疗, 疼痛持续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长, 从而延长住院时间, 给患者造成过多的经济负担。 (4) 切口相对较大, 缺乏美观。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经腹膜外路径的修补 (TEP) 、经腹腔的腹膜前修补 (TAPP) 、腹腔内的补片修补 (IPOM) [1], 弥补了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缺陷, 此手术的优点就在于创伤小、美观、出血量较少、手术后微痛甚至无痛及恢复快。TAPP具有剖析结构视野清晰, 能同时处理双侧腹股沟疝, 对于复发疝能有效避免因手术瘢痕及解剖不清带来的各种困难, 有效减少开放式手术的相关风险, 但是它也有一定的缺点, 因为需要进行该手术的设备比较昂贵, 需在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下完成, 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增加了治疗的费用, 而且也因为腹腔镜疝修补技术难度较高, 学习曲线较长, 必须要求医生具备专业、熟练的操作技术, 限制了该手术方式的广泛普及。
本文研究的两种疝修补技术在术后的并发症以及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对治疗腹股沟疝都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开放式手术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治疗费用低等优点, 但对于复发疝、腹股沟区有多次手术史, 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腹腔镜技术弥补了开放式手术的不足, 具有创伤小、解剖结构辨认清晰、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但又存在技术难度相对较大, 学习时间长, 需应用特殊器械方能完成。所以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病况以及经济状况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笔者的体会是对于复发疝、双侧腹股沟疝、对形体要求较高、身体健康良好的患者, 腹腔镜疝修补术式较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更具有优势。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疝修补手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20例成年人腹股沟疝患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开放式组和腹腔镜组两组,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以及复发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术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 两组单侧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术后的并发症以及复发率无明显差异的情况下, 说明两种手术治疗方案对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均十分有效, 腹腔镜疝修补手术可以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术中出血量也明显少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手术, 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在手术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方面占有明显优势, 所以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以及病情来合理选择。
无张力疝修补手术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腹外疝患者80例, 都符合参照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关于腹外的分型标准。男性65例, 女性15例;年龄40~80岁, 平均年龄 (69.25±16.22) 岁。疾病类型:腹股沟疝70例, 直疝10例。肥胖者35例, BMI为 (30±5) kg/m2。合并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5例, 心功能不全者14例, 肺气肿13例, 前列腺增生1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 两组腹外疝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对比类似 (P>0.05) 。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改进的Lichtenstein无张力疝成形术平片法, 麻醉后从耻骨结节向外侧延长做一长约5cm的皮肤切口, 暴露耻骨结节和内环, 切开腹外斜肌腱膜, 并向上游离至联合肌腱, 向下游离至腹股沟韧带。Bassini法游离精素, 并显露游离疝囊。采用Mycromesh及Bard补片, 规格为15cm×19cm×1m和5cm×10cm×1mm。补片内侧端被剪成腹股沟管内侧角的形状。在精索往上牵开后, 补片圆角以不可吸收线固定在耻骨上的腹直肌前鞘, 并把补片重叠腹直肌鞘上1.5cm。补片下缘与腹股沟韧带连续缝合止于内环附近, 在补片的外侧端剪开一裂口, 出现上下两尾片, 上尾片用止血钳夹住从精索的下方拉出, 这样使精索位于上、下尾片之间。把补片的上缘缝合固定在原位。缝合腹外斜肌腱膜, 关闭切口。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patch平片腹直肌后筋膜前放置法手术修补, 常规选择原切口, 游离疝囊。将补片置于腹直肌后间隙, 上部置于腹直肌与肋和内斜肌之间, 下端固定于cooper韧带, 补片周边部缝合固定, 逐层关闭切
1.3 观测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与随访6个月的复发例数。
1.4 统计方法
采用SAS9.0进行统计分析, 不同数据分别采用成组检验或者轶和检验, P<0.05代表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对比
所有患者治疗后痊愈出院, 两组手术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 (P>0.05) , 但是治疗组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2.2 并发症与复发情况对比
经过观察, 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 。具体见表2。
3 讨论
我们知道, 疝术后复发是疝外科的一大难题, 传统的疝修补术是以疝囊高位结扎及张力性内环重建和加强腹股沟管后壁的方法来完成。其术后复发率为10%~15%, 复发疝术后再复发率高达20%~30%[5]。
无张力疝修补术保持了腹股沟管的正常解剖结构, 符合现代解剖生理学基础。无张力疝修补术用聚丙烯补片充填疝环, 并加强腹股沟管后壁, 即修补了缺损的疝环, 又增加了后壁腹横筋膜的抗力, 从生物学和生理学的角度解决了疝复发的问题, 符合现代疝外科手术原则[6]。无张力修补术用人工合成材料缝合修补均是无张力的, 术后患者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我们使用的Lichtenstein手术作了如下改进, 把腹外斜肌腱膜从其下方的腹内斜肌浅面游离起来, 其宽度要能容下6~8cm的补片。这种补片能覆盖腹内斜肌并能超过Hesselbach三角上缘2~3cm。精索往上牵引后, 以不吸收的单丝缝线做连续缝合把补片的圆角固定在距耻骨缘1.5~2.0cm的耻骨面的腱膜组织上。本文所有患者治疗后痊愈出院, 两组手术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 (P>0.05) , 但是治疗组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 (P<0.05) 。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 。
总之, 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腹外疝简便易行, 术后恢复快, 安全性好, 能有效降低复发, 是一种可靠的手术方式。
摘要:目的 探讨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腹外疝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腹外疝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 治疗组采用改进的Lichtenstein无张力疝成形术平片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修补术。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后痊愈出院, 两组手术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 (P>0.05) , 但是治疗组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 (P<0.05) 。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腹外疝简便易行, 术后恢复快, 安全性好, 能有效降低复发, 是一种可靠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手术,腹外疝,复发
参考文献
[1]门学博.腹股沟疝修补手术的进展[J].实用医药杂志, 2010, 21 (3) :276-277.
[2]李亿程, 黄磊, 唐健雄, 等.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45例体会[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1, 15 (8) :612-614.
[3]Ceriani V, Faleschini E, Sarli D, et al.Femoral hernia repair:Kugelretroparietal approach versus plug al loplasty:a prospective study[J].Hernia, 2006, 10 (2) :169-174.
[4]中华外科学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腹股沟疝[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1, 10 (2) :3-4.
[5]肖乾虎.无张力疝修补的现代解剖生理学基础[J].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2, 7 (6) :410-411.
无张力疝修补手术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本院来住院的50例腹股沟疝患者, 其中男39例, 女11例, 年龄30~82岁, 平均57.5岁。其中右侧腹股沟斜疝30例, 左侧斜疝11例, 直疝9例, 腹股沟疝分型依据中华外科学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腹股沟疝的分型标准分型[1], 50例中均为单侧腹股沟疝。本组合并高血压、冠心病19例, 慢性便秘11例、肺气肿5例, 糖尿病5例, 前列腺增生10例。
1.2 修补材料
采用常州市三联星海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锥形花瓣网塞和一个平片状网补片, 该产品由聚丙烯丝纺织成网片材料, 不可吸收, 具有良好抗感染力和组织相容性, 能迅速与人体组织粘合固定[2], 手术术者在手术过程中可以根据手术酌情修剪花瓣大小, 聚丙烯丝纺织成锥形花瓣网塞、网片材料易于修剪。
1.3 手术方法
本组充填式无张力疝手术病例中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40例, 腰麻7例, 局部麻醉3例, 手术术前30min应用抗生素预防性冲击抗感染, 待麻醉生效后消毒皮肤, 常规铺无菌手术单, 合理安置好电切电凝, 吸引器, 再次消毒手术切口, 整个操作注意无菌原则, 防止组织切口感染。
手术术者取腹股沟斜切口, 前入路法切开皮肤皮下组织, 切口长约4~6cm, 切开腹外斜肌腱膜, 然后用缠以纱布的示指在腱膜切缘深面向两侧分离, 两侧分离范围相当成型补片大小, 男性斜疝患者需钝性分开提睾肌, 充分显露内环及耻骨结节找到疝囊, 游离精索, 分离出精索血管和输精管, 在精索的内上方寻找疝囊。在分离过程中, 注意不要损伤腹外斜肌腱膜深面的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
根据疝环缺损大小选择合适的锥形网塞塞入内环内, 大的疝囊可提起中部横断, 用手指将疝内容物推入腹腔, 缝线严密缝合后内翻腹腔, 小的疝囊内翻回纳, 疝囊远端彻底止血, 直疝则将疝囊还纳回直疝三角, 疝囊过大可切除近端结扎还纳回腹腔。用网塞充填时如花瓣过大可修剪除花瓣外圆, 减少患者产生异物感, 在手术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操作, 对于内环巨大者可用两个网塞充填内环, 网塞于内环之间可多缝几针, 充填物的外瓣与疝内环周围腹横筋膜用丝线或2/0可吸收缝线固定4~6针。然后在腹股沟后壁植入平片, 避免聚丙烯平片接触皮下脂肪组织。在放置平片时要尽量平整地放置, 防止补片卷曲皱缩, 边缘用7-9针固定于耻骨结节筋膜、陷窝韧带、腹股沟韧带和联合肌腱上, 精索最后复位, 也有报道平片过小、卷曲、移位等导致疝修补术后复发问题[3]。检查手术术野有无出血点, 严格进行止血, 防止手术后渗血, 检查手术野无出血逐层缝合组织, 缝合好切口皮肤后贴好敷料, 手术结束。
2 结果
本组50例腹股沟疝患者手术顺利, 术中无不良反应, 手术时间在35~70min左右, 平均50min, 患者在手术术后平均8h均能下床活动, 在术前30min应用抗生素预防性冲击抗感染, 手术后2例因腰麻后伴头晕下床后恶心无活动上床, 手术随访患者切口疼痛时间1~2天, 第3天明显好转, 患者手术并发症:其尿潴留2例, 阴囊水肿1例, 腹股沟区异物感1例, 本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左右, 尿潴留患者给予导尿后缓解, 阴囊水肿患者给予术后理疗后消退, 异物感患者手术后2个月随访症状减轻, 阴囊积液热敷后吸收, 本组无切口感染病例, 住院时间4~6d, 平均5.5d, 50例腹股沟疝全部病例1~2年随访无复发病例。
3 讨论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受到疝气困扰, 如果发生疝气嵌顿不及时治疗, 容易引起严重并发症。如果腹股沟区出现可复性包块, 即站立、行走、咳嗽或劳动时出现, 平卧休息时消失, 就应该考虑腹股沟疝的可能[4]。疝修补术是指通过手术治疗疝气, 治疗腹股沟疝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方法, 可分为三大类:传统疝修补术、疝补片无张力修补术和疝腹腔镜修补术。传统腹股沟疝通过将缺损周围组织缝合修补疝环口, 疝囊高位结扎后加强腹股沟管的前壁或后壁, 将联合肌腱与腹股沟韧带强行缝合在一起, 局部张力较大, 它不符合疝的生理解剖情况, 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后疼痛及恢复时间长, 术后活动须限制, 并发症也比较多, 术后复发率高达10%~20%[5]。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的原理是由锥形网塞填塞内环, 充填物的锥形网塞外瓣应完全进入疝环, 然后加上用一种网片覆盖缺损修补疝环口固定, 补片材料安全合理、简化了手术的操作过程, 减少了创伤, 手术易掌握, 安全合理。当患者的腹内压增高时, 充填物可使腹腔压力向周围分散, 网片覆盖使后壁牢固度大大加强。同时网片孔隙>10μm, 不适应细菌隐藏, 不易造成感染, 有效地降低了腹股沟疝复发率。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手术操作中应注意: (1) 手术过程要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操作过程熟练, 修补材料应用娴熟, 手术过程要正规化、规范化, 使手术进行仔细认真。 (2) 疝囊一定要高位游离, 否则聚丙烯网塞的放置与腹横筋膜不平, 术后容易造成复发。 (3) 网塞放入后一定要将边缘与周围有张力组织如固定。 (4) 充填物选择应个体化以适应内环口大小, 平片放置根据腹股沟管情况适当大小剪裁, 缝合后平整不出现皱缩。 (5) 注意保护髂腹下神经、生殖股神经、髂腹股神经。 (6) 术前预防切口感染, 术后积极去除引起腹内高压的因素, 防止腹内压增高复发。
通过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本院住院的50例腹股沟疝患者得出,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优点操作简便、并发症少、适用范围广、复发率低, 而且手术术后恢复较快, 患者能够早期下床, 减少一些老年患者不能早期活动而引起的一些儿并发症, 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较损伤小, 有效的缩短了住院时间, 特别适合基层医院患者,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手术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摘要:目的 总结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我院使用常州市三联星海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锥形花瓣网塞和一个平片状网补片片, 对50例成年腹股沟疝患者做疝环充填式进行无张力疝手术修补治疗, 手术后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 50例患者手术顺利, 手术时间3570min, 平均50min, 术后平均8h均能下床活动, 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左右, 手术随访无复发。结论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适用范围广、复发率低等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无张力疝,网塞,网片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成人腹股沟疝、股疝手术治疗方案 (修订稿) [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4, 19 (2) :126.
[2]马颂章.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的进展[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0, 20 (9) :564.
[3]周太成, 陈双, 周军, 等.无张力疝修补术后腹股沟疝复发原因及再手术方法探讨[J].临床外科杂志, 2006, 14 (11) :706-707.
[4]吴在德, 吴肇汉.外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388-395.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405例分析 篇10
我院自2000年9月至2013年 8月开展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共(Hesselbach手术)405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405例,男性401例,女性4例,年龄25—92岁,平均64岁?斜疝375例,直疝30例,其中双侧斜疝14例;原发性388例,复发性17例?手术分型依据中华外科疝和腹壁外科学组分型标准:Ⅱ型215例,Ⅲ型177例,Ⅳ型13例?
1.2 手术方法 选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Mesh Pre-shaped无张力疝修补补片?切口选择同传统术式,腹股沟管底面和耻骨面游离到距耻骨结节2cm处,游离疝囊至疝囊颈部离断,近端荷包缝合,远端疝囊切除,以防术后积液?提起精索,在其深面放置補片,覆盖腹内斜肌并超过Hesselbach三角上缘2cm-3cm?补片内侧端修剪成圆形,以不吸收缝线作间断缝合,将补片的圆角固定在距耻骨缘1.5cm—2cm的耻骨面的腱膜组织上;补片的下缘与腹股沟韧带缝合;补片的另一端剪开,其剪线与上下缘平行,上侧为2/3宽度,精索位于剪开的上下页补片之间;补片上缘与腹内斜肌及其筋膜用可吸收线间断缝合?缝合腹外斜肌腱膜,重建外环口,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
2 结果
全部病人均于术后6-24小时内下地室内活动,切口疼痛轻微,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后发生尿潴留13例,阴囊积液12例?切口全部甲级愈合,术后平均5天出院?随访3-24个月,无切口并发症,未发生补片排斥病例及复发病例?
3 讨论
腹股沟疝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其发病原因有解剖缺陷,腹膜鞘突未必,自身嵌闭机制障碍以及组织胶原结构改变等;另外还与年龄的增长?缺少运动?肥胖?多次妊娠等导致腹壁肌肉力量薄弱;以及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肝硬化腹水?前列腺肥大尿潴留?习惯性便秘等腹内压增高性疾病有关 [1]?
成年人腹股沟疝是不可能自愈的,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传统疝修补方法有缝线张力和在不同解剖层次上缝合的缺点,由于修补材料的新发展和对腹股沟解剖的新认识,至上世纪90年代以后,传统的有张力疝修补已逐渐被无张力修补术所代替?
Hesselbach手术是在保持原腹股沟解剖结构层次基础上,利用补片加强腹股沟管后壁?补片的内侧端须缝合固定于耻骨面的腱膜组织上,因为若补片不把耻骨面覆盖,就可能导致复发?但不要缝合到骨膜上,否则可能引起术后持续疼痛 [2]?Hesselbach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组织损伤小,解剖层次无改变,术后恢复快?由于补片代替了重叠缝合的绷紧组织,不增加周围组织的张力,病人无明显疼痛及牵扯感,术后6—24小时即可下地适当活动,48小时后可恢复正常生活?由于卧床时间短,早期即可活动,从而减少了下肢深静脉栓塞?肺部感染以及尿潴留发生机率?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率低,有文献报道:原发疝为0.1%,复发疝为2%左右,远较传统术式10%-20%为低?本组405例随访3-24个月未发现1例复发?同时,由于解剖层次未改变,组织缝扎小,显著减少了损伤?卡压精索血管机会,降低了术后睾丸缺血萎缩的发生机率?
Hesselbach手术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复发率低?但手术的适应症要把握好,对于嵌顿疝时间超过6小时的,不宜采用补片修补,因嵌顿时间长,易引起组织缺血坏死或肠道细菌移位,局部细菌种植,使补片感染致手术失败 [3]?手术成功的关键是:①手术的时机选择,术前控制肺部感染,防止便秘等,去除腹内压增高的诱因;②术中止血彻底,使用电刀止血,防止形成血肿引起感染;③若为复发疝,应切除瘢痕暴露腹股沟韧带?腹直肌?腹内斜肌一定要充分;④补片大小合适,缝合严密,并保持一定紧张度;⑤18岁以下的患者不适宜该手术?
参考文献
[1] 陈孝平,主编.外科学,2001:528.
[2] 刘清涛.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45例分析[J].中国医药论坛,2008,6(3):94.
无张力疝修补手术 篇11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2例腹股沟疝患者, 男性58例, 女性4例。年龄60—88岁, 平均年龄67.1岁。其中斜疝47例, 直疝15例;一侧疝54例, 两侧疝8例;复发疝4例。合并其他疾病:心脏病12例, 高血压9例, 糖尿病9例, 前列腺肥大者排尿困难9例, 慢性呼吸道感染者8例。
1.2 手术方法
患者均在硬膜外麻醉下, 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定型补片, 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
1.3 结果
本组62例患者, 手术成功率达100%, 术后无并发症发生, 平均住院7天顺利康复出院, 术后随访1—36个月无疝复发。
2. 护理对策
2.1 患者术前准备
2.1.1 生理准备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 身体的各系统器官功能相应减退, 主要脏器的代谢能力, 机体储备能力及营养状态也逐渐下降, 易患多种疾病, 对老年患者除了了解本身疾病外, 还应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 注意有无影响手术的潜在危险因素, 针对患者情况, 做好对症处理以避免潜在危险的发生。我们曾有一例高血压病患者术前准备不充分, 术中麻醉时诱发血压波动不易控制而改期手术。因此, 认真做好术前检查, 有预见性地制定护理措施十分重要。
2.1.2 心理准备
术前由手术医生和责任护士共同对患者进行术前指导和健康教育。术前患者的心理活动主要是担心和害怕[1], 针对这一特点, 我们借鉴“宾馆式”服务方式, 在语言、行为、仪表上让患者感到满意, 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结合图片实物讲解手术的方法、优点、安全性及疗效, 将随访病人成为病人的心理干预元素, 请手术成功者介绍对手术的感受, 术后症状和生活质量改善的情况, 使患者消除疑虑, 增强对手术治疗的信心。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使其明确术前、术中、术后注意事项及自护要求, 主动参与配合手术, 避免因对手术心中无数而导致心理紧张、焦虑。对晚上不能入睡者睡前可口服安定5mg。通过心理护理, 消除了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 使患者不良心理及时调适至于最佳治疗状态, 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2.1.3 落实重点工作
术前教会患者深呼吸、咳嗽、腿部运动锻炼, 进行床上排尿练习, 做好术前各项检查, 手术野皮肤准备及皮试, 术前晚灌肠一次, 术前8小时禁食, 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0.5mg, 鲁米那0.1g, 进手术室前取掉假牙等饰物, 排空大水便, 前列腺肥大排尿困难者放置导尿管。
2.2 术中配合要点
2.2.1 做好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
患者平卧位, 上肢建立静脉通道, 嘱患者深呼吸, 全身放松, 减轻紧张、恐惧心理。
2.2.2 术中患者加强体温监测, 注意保暖
麻醉药物, 手术室内低温环境, 身体暴露消毒, 静脉输液等因素均可致患者出现低体温, 低体温可导致许多并发症的发生, 特别是老年人对手术伤口感染抵抗力降低, 出血量增多, 不适感增加等[2]。因此, 术中我们注意加强覆盖, 减少不必要的暴露, 保温输液等。本组患者由于我们术中加强体温监测, 及时采取了相应的保暖措施, 患者中心体温均维持在360C在上, 保证了术后患者顺利康复。
2.3 术后护理
鉴于老年病人的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 重要生命器官发生退行性变, 应激性、代偿、修复、愈合、消化、吸收能力都较差, 术后会有潜在危险性;另一方面老年人的疝发生多与便秘、排尿困难、长期慢性咳嗽密切相关。针对这一特点, 我们应用整体护理的理论结合病人实际情况来提供非常个性化的护理。
2.3.1 密切观察病情
老年人反应迟钝, 慢性病多, 手术对老年人是一个很大的刺激。术后除按时观察生命体征外, 还应密切注意患者的意识和肌力恢复情况, 并经常询问病情, 注意有无潜在危险的发生,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3.2 心理护理
老年人对手术的耐受力较差, 加上术后伤口疼痛或其它不适, 往往患者负担较重。对此, 我们尽力协助患者满足生活所需, 开导安慰患者, 使其顺利度过术后恢复期。
2.3.3 术后疼痛的管理
许多因素可影响术后患者疼痛的发作、发生率及疼痛的程度, 患者术前的个性特点和神经质及怕痛等心理因素也增加术后疼痛的程度。我们根据老年患者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 术后帮助深呼吸、咳嗽、逐步活动, 减少诱发疼痛的因素。本组要求术后使用镇痛泵止痛处理的12人, 在术前均表现出高度紧张, 心理负担较重。
2.3.4 尿潴留和排尿困难的护理
判断腹胀的原因, 观察膀胱充盈情况。尿潴留是患者术后自觉腹胀的原因之一。我们采用水声诱导, 腹部热敷按摩松弛术等方法帮助患者排尿。本组患者9例前列腺肥大患者排尿困难, 我们给予留置导尿, 同时给予相应治疗前列腺增生药物口服。
2.3.5 腹胀和便秘的护理
老年患者各种脏器功能恢复缓慢, 术后怕痛或担心补片脱出而不愿或不敢活动, 肠蠕动减慢而引起术后腹胀。护理时, 鼓励患者术后早期活动肢体, 做一些不影响切口愈合的活动, 促进肠蠕动恢复, 减轻腹胀。对于有排便困难和便秘者, 应给予口服泻药或灌肠以及肛门放置开塞露协助排便, 以减少腹压, 避免疝复发。此外, 有2例老年习惯性便秘患者, 我们用手从肛门掏出秘结粪块, 使患者安全渡过围手术期。
2.3.6 肺部并发症的预防
老年患者多伴有咳嗽反射低下, 是引起肺不张、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 术后应予以充分重视。术后帮助患者翻身叩背, 雾化吸入, 促进排痰。鼓励患者做一些自护运动:如扩胸, 深呼吸, 震动性咳嗽;在作排痰, 深呼吸, 咳痰时, 一定要保护切口压力, 有3例肺气肿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 我们根据腹保护带的原理, 自制腹股沟区保护带保护切口, 避免疝修补部位张力的增加。
2.3.7 合并内科疾病的护理
(1) 合并心脏病的患者对手术耐受力较一般正常者低, 术后应加强心脏监测, 随时观察心律、心率的变化。心血管疾病的病情变化常因某些因素诱发而加重, 因此患者术后应注意保暖、翻身、搬动患者时动作要轻巧, 避免患者用力; (2) 合并高血压患者, 手术时有并发意外和增加手术创面出血的危险, 术后应密切观察血压情况, 观察切口敷料有无渗出, 控制输液速度和总量;因为疼痛会使舒张压明显升高[3], 因此, 术后应根据患者血压情况酌情增加止痛剂的用量及次数; (3) 合并糖尿病患者, 术后应严密监测血糖, 将空腹血糖稳定在11.1mm0l/L以下, 对患者加强饮食指导, 防止高血糖昏迷。使用胰岛素治疗者, 密切观察低血糖反应, 如心慌、出汗、饥饿感等症状[4]。
2.3.8 出院指导
嘱患者出院后避免紧张和劳累, 保持良好的心态和足够的睡眠, 避免便秘, 鼓励患者多食蔬菜或少量蜂蜜, 保持大便通畅, 经常性的腹部环形按摩 (右下腹—上腹—左下腹) , 对预防便秘有一定作用。避免排尿困难, 及时治疗前列腺增生。避免慢性咳嗽, 预防感冒及治疗慢性呼吸道感染。
综上所述, 老年患者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和修补术围手术期应满足不同老年病人生理、心理、社会护理要求, 应用整体护理的理论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具有针对老年病种特点的心理干预, 提供非常个性化的护理, 能更好地达到配合手术治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素芹, 蔡美英.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 1995, 11 (3) :322.
[2]赵书娥, 尹灵朔, 赵莉.围手术期低体温及其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1999, 18 (1) :12.
[3]金问涛, 主编.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8:117.
【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推荐阅读:
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手术05-25
成人无张力疝修补术05-08
局麻无张力疝修补术08-23
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11-14
无张力补片疝修补术08-18
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护理09-18
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10-09
嵌顿疝无张力疝修补术论文07-23
无张力修补术论文07-23
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