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

2024-11-16

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精选12篇)

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 篇1

腹股沟疝为普通外科以类常见的病症, 其主要的治疗途径为应用手术外科治疗, 包含修补术与高位接扎术[1]。传统疝修补术中, 容易有缝合张力大、术后疼痛、存在牵扯感和组织愈合差等缺点[2]。疝手术修补中, 最好是在不存在张力的情况下缝合修补疝的部位[1]。常见的无张力修疝补术主要包括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补片的材料选用人工复合材料, 材料具有一定的抗菌性。无张力修补术避免了为加强腹股沟管后壁而将缺损周边的组织拉拢缝合引起的弊端。近年来, 我院采用充填式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治疗腹股沟疝, 并对两者进行比较, 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入我院的腹股沟疝患者10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对照组采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其中, 治疗组男28例, 女22例, 年龄24~60岁, 平均年龄45.1岁, 病程15 d~21年, 平均病程4.7年;12例单侧直疝, 18例单侧斜疝, 5例单侧复发疝, 5例双侧直疝, 6例双侧斜疝, 4例股疝。对照组中男26例, 女24例, 年龄26~62岁, 平均45.5岁, 病程18 d~22年, 平均病程4.2年;10例单侧直疝, 18例单侧斜疝, 5例单侧复发疝, 7例双侧直疝, 6例双侧斜疝, 4例股疝。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有可比性。研究符合中国临床试验研究法规及赫尔辛基宣言, 且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组内所有患者于入选前签署知情同意书, 知情同意书的获取过程符合相关要求。

1.2 治疗方法

术前两组患者分别进行硬膜外麻醉或局部麻醉, 从腹外斜肌纤维切开皮肤, 分离精索 (腹外斜肌腱膜下方腹内斜肌浅面) , 沿精索下端到耻骨结节, 露出2 cm左右, 沿精索上端游离到疝囊至腹膜外脂肪部位, 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手术。对照组进行高位结扎, 将提睾肌缝合, 置平片于精索, 上端补片通过精索开口, 腱膜组织上固定缝合下端补片圆角, 在耻骨缘1.5~2 cm面上, 至少缝合2针以上, 向上牵开腹外斜肌腱上叶, 将补片上侧叶缘与腹内斜肌或腹内斜肌腱膜间断缝合, 上端开口缝合补片, 针数1~2针, 最后缝合皮下组织、皮肤。治疗组中, 在距离疝囊颈3~5 cm处缝扎、离断疝囊, 缝合1针成型后的疝囊及伞状填充物尖端, 填充物从环口处塞入, 底部与内环口边缘保持平齐, 固定缝合4~8针, 平片放入方法同对照组。

1.3 疗效标准

对两组补修术的临床疗效, 记录手术时间, 并比较两组术后复发及并发症情况, 至少随访1年。

1.4 临床疗效评价

临床痊愈:腹股沟疝临床表现完全消除, 病灶彻底得到修复, 患者各项生命体症稳定, 结束治疗1年后, 腹股沟疝无再度发作;有效:腹股沟疝临床表现基本退去或者显著得到改善, 病灶大致得到修复, 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稳定, 结束治疗6个月后临床症状复发;无效:腹股沟疝气临床表现未出现任何好转, 病灶修复效果欠佳。总有效率= (临床痊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卡方 (χ2) 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时间及病人恢复情况

手术过程最短用时24 min, 最长50 min, 治疗组平均用时44 min, 对照组平均用时39 min。术后4~6 h后, 患者均能自由起床活动, 疼痛略轻, 所有患者术后均未使用止痛剂。体温37.5~38.2℃的患者有9例, 并且在第3 d体温正常。术后48 h内17例患者出院, 1周后拆除缝线。表1可得,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对比两组病患临床治疗效果

比较两组病患临床治疗效果, 见表2。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组中临床痊愈14例, 有效24例, 无效12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76.00%,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组中临床痊愈15例, 有效22例, 无效13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74.00%。两组病患在临床痊愈率、有效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2.3 对比两组病患恢复状况及治疗费用

比较两组治疗结束后的恢复状况及治疗总费用, 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3 讨论

本文比较了治疗腹股沟疝中使用充填式无张力及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差异, 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均无差异, 证明两种方法均适合治疗腹股沟疝。降低疝的复发及并发症的重要方法为手术操作过程的规范性, 因此应给与足够的重视。聚丙烯网塞作为填充材料, 和补片组织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并且未见排斥反应, 抗感染能力较强,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更符合疝的生理解剖和临床操作, 效果显著[3]。

腹股沟疝作为外科临床常见与多发的一种疾病, 是指腹腔内脏器因腹股沟区的缺损而向外界体表突出所形成的疝, 通常被称作疝气, 大腿和下腹壁交界处的三角区即为腹股沟区, 按照腹壁下动脉与疝环间的关系, 腹股沟疝主要可分为腹股沟斜疝与直疝两类, 大部分病患需要予以疝修补术。随着近些年临床医学的不断创新与进步, 大量的疝修补术正在得到逐步更新, 由最开始的有张力、小张力演变为无张力的修补术, 无张力疝修补术较传统术式具有疼痛小、创口小、住院时间短、操作简捷、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 尤其对于复发性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尤为适宜[4], 因而充填式无张力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均成为治疗腹股沟疝的主要方式。降低疝复发和并发症的重要方法为手术操作过程的规范性, 因此应给与足够的重视。本研究表明, 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为手术及修补料, 应选择个体化术式及修补材料, 术中规范操作, 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 熟悉预制补片原理, 选用个体化材料, 合理放置补片, 为避免移位或卷曲的出现, 应固定好补片或网塞, 避免术后腹压增高及早期的体力劳动过重。治疗腹股沟疝, 无张力疝修补术为全新的过程, 具有手术指征广、不需广泛解剖腹股沟的特点, 有效缓解术后疼痛, 术后基本不用镇痛药, 显著缩短住院时间, 具有并发症少、复发率低、不良反应性少等优点[5]。

摘要:目的:观察充填式和平片两种方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0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对照组采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 并对两组补修术的临床疗效和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及随访复发率两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充填式无张力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修补方式具有解剖清晰, 复发率低的特点, 但选择个体化术式及选择修补材料方面仍需注意, 并在术中的操作仍需加强围手术期的规范处理, 有效降低或避免出现并发症。

关键词: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股沟疝,效果

参考文献

[1]唐有清.充填式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 (22) :132-132.

[2]陈明学.充填式无张力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的临床疗效差异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 (30) :70-71.

[3]黄两喜.腹股沟疝气患者不同手术治疗方式的效果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2, 20 (5) :866-867.

[4]姚竞智, 徐洪全, 王贻东, 等.不同方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 (5) :31-32.

[5]傅朝春, 张杰.腹横纹下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500例临床分析[J].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2, 32 (9) :54-56.

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 篇2

摘要:目的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bassini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观察组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两组结果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止痛药物使用率和复发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腹股沟疝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了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创伤较小,缩短了恢复时间。

关键词: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效果;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腹腔内脏器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经腹壁薄弱点或孔隙向体表突出的情况,在临床医学上被称之为疝[1]。在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方法治疗,以往采用传统bassini疝修补术治疗,在治疗后因为出现了严重疼痛的情况给患者的预后带来了很大的影响[2]。因此本文选取80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了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bassini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80例患者年龄26~75岁,平均年龄为(60.25±5.28)岁,男性患者51例,女性患者29例。对照组年龄26~72岁,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1例;观察组年龄范围为28~75岁,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外科学会制定的《成人腹股沟疝、股疝和腹部手术切口疝手术治疗方案(2003年修订稿)》的诊断及分类标准。其中斜疝为65例,直疝为15例。经诊断,80例患者中没有心、肝、肺、肾功能不全患者以及在哺乳期妇女和孕妇。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传统bassini疝修补术治疗 对40例患者采用传统bassini疝修补术,首先对患者选择持续硬膜外麻醉,做好术前的常规准备,然后选择患者平行于腹股沟韧带的地方做一个斜切口,切口的长约为4~8 cm,然后将提睾肌切开口,寻找到病灶部位后进行传统的bassini疝修补术。

1.2.2观察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 对40例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首先对患者选择持续硬膜外麻醉,做好术前常规准备,然后选择患者平行于腹股沟韧带的地方做一个斜切口,切口的长约为4-8cm,然后将提睾肌切开,寻找到疝囊后,游离至腹膜外脂肪。如果患者的`疝囊较小则不宜切开,如果患者的疝囊较大,则需要从中间进行横断,在远端疝囊上做好止血措施,在近端进行封闭然后形成小的疝囊。接着将在高位游离的近端疝囊回纳到腹腔中,于腹股沟内环置入填充物,并进行固定,缝合4~8针左右。若疝环较紧可以剪掉2~3片的内瓣,如果是出现内环口比较大的情况,则可同时填入2个网塞。最后在确认已经充分止血后,再在腹股沟管内后放置已经成型的网片,这样可以使精索或圆韧带能够从补片的缺孔通过,并将补片平整的铺放后与腹股沟韧带以及联合肌健进行缝合固定,再逐层的将切口关闭缝合。

1.3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止痛药物使用率和复发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观察组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两组结果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止痛药物使用率和术后复发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中有4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其中2例为术后疼痛,1例为尿潴留,1例为低热;使用了止痛药物的为2例,止痛药使用率为5.00%;无术后复发。对照组患者中有11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7.50%,其中7例为术后疼痛,2例为尿潴留,1例为低热,1例为阴囊水肿;使用了止痛药物的为10例,止痛药使用率为25.00%;出现了术后复发的为4例,复发率为10.00%,两组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三、讨论

在腹股沟疝治疗过程中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bassini疝修补术都是常用的治疗方 法[2]。传统bassini疝修补术虽然能够缝合缺损的腹壁,但是会导致患者在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患者常常因为疼痛而长期卧床,至少3 d不能下床进行活动,还需要采用镇痛剂来缓解疼痛感,这就容易导致尿路感染和肺部感染等相关的并发症发生,调查研究显示,传统bassini疝修补术的复发率高达10%~25%,因此在临床上逐渐被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所取代[3]。

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以腹股沟区解剖为基础,用于加强腹部沟管后壁的一种修补方法,该方法能有效地缓解传统治疗方法的张力问题,解决了术后多例患者出现疼痛的情况,具有疗效好、恢复快、并发症少和复发率低的特点,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在本次研究中应用在观察组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证实了其有效性。

综上所述,对腹股沟疝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了患者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创伤较小,且缩短恢复时间。

参考文献:

[1]佟建秋,张颖,张振文,等.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复发疝46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8):2253-2254.

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 篇3

【关键词】腹外疝;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疗效比较

【中图分类号】R66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280-01

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的缺损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疝,俗称“疝气”。腹股沟疝又分为斜疝和直疝。从斜疝多发于儿童及青壮年男性,直疝多发于老年男性。发病率以腹股沟斜疝占绝大多数[1,3],是普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体征,其诊断不难。腹股沟疝一经诊断,原则上均应手术治疗,特别是发生老年嵌顿疝,应立即采取手术治疗[2,4]。传统疝修补术术式不复杂,已成为基层医院成规外科病手术种类。但如何提高手术质量,使患者手术后痛苦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一直普外科医生不断探索的问题[5],笔者近年内对36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采取补片行无张力修补术,取得喜人的成绩,受到患者及社区群众的赞誉。现将有关情况回报如下,意在于总结该术式的临床效果及体会,和同道一起交流学习。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36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在56-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6.34岁,直疝12例,斜疝24例。其中,有5例老年患者为传统的腹股沟疝术后复发。36例患者中伴随各种慢性基础性疾病有:高血压16例,糖尿病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10例,前列腺增生16例,陈旧性腔梗6例,心肌及心血管病变9例。13例患者患有2种或2种以上的疾病。两组36例患者在年龄、性别、疝的类型及基础行伴随疾病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存在可比性。

1.2 材料

采用北京佰仁思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涤纶补片,每例患者可根据需要裁剪不同规格的网片,一般为8cm×6cm两片,一片为补片,一片制作锥形网塞。

1.3 方法

观察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局部浸润神经阻滞麻醉[2,6]。然后行常规腹股沟疝切口,保护神经、游离精索,分出疝囊,高位游离疝囊。将伞状自制的锥形网塞顶部对准疝囊底部往腹腔内方向还纳,直至充填物到达疝环边缘。嘱患者做咳嗽动作[6]。来判断充填物是否已顶住疝孔。确认再将网塞的边缘与疝环的边缘缝合。再把适当大小的补片放置在腹股沟后壁的前面,从耻骨结节内面至内环上方,在相当内环处,将补片剪一缺口,容纳精索通过。将缺口两侧补片缝合1-2针。补片的内、外缘分别与腹横筋膜、腹股沟韧带适当缝合固定数针[7,8]。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逐层缝合腹外斜肌腱膜、皮下组织、皮肤。手中视疝囊的大小,如疝囊较大,可在阴囊低位截孔放置引流条,防止术后阴囊血肿[4]。

对照组:按照戴建础等主编的《外科学》教材,行常规疝囊高位结扎、修补术进行。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汇总统计(表1)

P<0.05

备注:两组患者的相关抽象性对比对象均转化为数据,并进行数据化比较。结果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传统的疝囊高位结扎横断疝囊后,剥离近端疝至内环水平,然后强行于疝囊颈部缝扎。再进行疝囊修补,疝囊修补是利用邻近的健康组织进行内环和腹股沟管的修补,把内环出腹横筋膜间断缝合或“8”字缝合,这种缝合均存在一定的张力。为术后患者疼痛和牵拉感的人为附加手段。特别是对一些存在相关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更是一道难以逾越重创。术后近期常因需要卧床而导致呼吸道或泌尿道感染,致使老人收到双重机体打击。甚至,造成老人产生不良情绪。传统的疝囊高位和疝修补后再复发则是本术式的重要缺点,从本组一般资料中,我们也清晰的发现观察组中就有5例老人均在1-3年前实施过传统的术式,如今有复发。对照组36例患者术后2年内也有8例发生复发,复发率为22.22%,其数值非常惊人,与观察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

但随着人们对腹股沟解剖的认識不断深入和现代材料学的突飞猛进,腹外疝的治疗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使无张力修补手术成为这一时代的主角。2000年巴德网塞无张力疝修补手术传入中国后,很快得到了我国广大外科界广泛认可,手术简单实用、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从我们本组结果中我们不难看出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优势。特别是二次手术行无张力修补术的患者感触最深,术中时间短、术后能步入病房、疼痛轻微使患者感觉非常神奇,完全打消术前害怕疼痛的恐惧心理。而且,由于术后不需要长期卧床,给老年患者以最大的欣慰。减少子女的照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对手术者而言,该术式容易掌握、术中组织分离、创伤少、适应症广、安全。同时,患者术后能及时下床活动及人工复合充填材料具有一定的抗感染能力,大大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给患者的术后管理带来极大的方便。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总之,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符合人体的生理解剖特点,在基层社区医院均能开展,其临床效果非常好,得到患者和社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戴建础,汤文浩,伏文钧。外科学(第1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85。

[2]陈杰,普理灵疝装置在日间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中的应用[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3,6:501-502。

[3]Amid PK.Groin hernia repair:open techniques.World J Surg,2005,29(8):1046-1051.

[4]AmidPK.How to avoid recurrence in Lichtenstein tension-frehemioplastyJ.AmJ Surg,2002,184(3):259.

[5]缪继斌。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体会[J],大家健康,2009,3:39。

[6]许军、刘昶、麻勇。腹股沟疝修补术人工材料感染的防治对策[J],2006,11:20-22。

[7]马颂章.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的一些问题.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2):67.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42 例腹股沟疝患者, 男性41 例, 女性1 例;年龄36 ~ 77 岁, 平均63. 2 岁。其中腹股斜疝38 例, 直疝2 例, 腹股沟复发性斜疝1 例, 滑疝1 例。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前列腺肥大8 例。

1. 2 仪器与方法

1. 2. 1 仪器均采用国产 ( 江苏圣宝罗公司生产的“布山特”) 的定型疝气网塞修补片产品, 包括1 个由二片四叶花瓣疝环充填网塞、1 个网状补片。材料由单丝聚丙烯编织, 不被人体吸收, 具有良好的抗感染性和组织相容性, 应用后能迅速与机体组织固定及同化融合。

1. 2. 2 手术方法麻醉方法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选平行于腹股沟韧带的常规斜切口, 长约6 cm左右。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和深环后不作广泛剥离, 找到疝囊后向上高位游离至显露出腹膜外脂肪, 并适当游离浅环深层部位的腹膜前间隙。如果疝囊较小可以选择不打开, 将小疝囊完整剥下后直接推入内环口; 但直疝疝囊不能过分地游离组织, 必须严格控制仅在疝囊颈部游离。如疝囊过大则行疝囊横断, 近端缝合重建, 使大疝囊变成小疝囊, 然后再将小疝囊推入深环口, 随即将花瓣形网塞填塞至疝环内, 令病人增加腹压后确认无腹腔内容物从深环处膨出, 使网塞的外瓣与疝环平齐, 以不吸收缝线缝合固定网塞外瓣于内环周围的腹横筋膜上或周围坚韧的组织上以防复发。然后将成型补片作适当修剪、置于精索后方, 铺平后与周围组织缝合固定, 最后缝合外层组织各层至皮肤。

2 结果

手术时间35 ~ 80 min, 平均50. 2 min。住院时间4 ~8 d, 平均5. 5 d。术后第2 d可下床活动及进食。术后出现2 例尿潴留, 1 例出现积液, 2 例出现切口局部轻微异物感, 1 例术后持续发热, 经治疗症状均消失。所有病例全部治愈, 无手术死亡, 无切口感染, 无睾丸萎缩, 随访8~ 60 个月无复发。

3 讨论

腹股沟疝常发于老年人, 其与老年人器官、组织退化有关, 常合并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习惯性便秘、前列腺增生及肥大等腹压增高的慢性疾病因素, 对老年人疝病的产生、进展起到促进作用, 并对疝病的诊治及预后产生影响。传统的腹股沟疝修补术为有张力的术式, 操作复杂, 组织分离广泛, 易对周围组织造成损伤且在短期内易复发。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对腹股沟区解剖的认识逐渐深刻, 要求修补术应尽可能保持腹股沟部正常的解剖生理功能, 肌肉组织不应与肌腱一起缝合, 尽量缝合同一层次的组织。新的无张力修补术、腹腔镜修补术等改进的关键就是修补的无张力性及最大限度的不对腹股沟区的正常解剖结构造成干扰[2]。本文选用的无张力疝修补术, 其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真正达到外科手术要求的无张力。同时手术中组织剥离范围小, 对周围组织无损伤, 整个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产生较少。这对于老年人特别是无法耐受传统张力性修补术的患者是最佳的选择。本组2 例术后出现尿潴留, 考虑与麻醉方式有关, 经导尿治疗后治愈。2 例切口局部轻微异物感, 考虑与术中网塞未深入疝环而高于腹横筋膜水平, 补片固定时有卷曲的可能性和材料本身作为异物, 未作处理, 自行缓解。1 例术后持续发热, 考虑机体对材料产生异物反应引起的发热, 给与中草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4 d后体温正常, 痊愈出院。1 例出现积液的病人免疫低下, 给于穿刺抽吸加压束扎后经支持治疗和理疗后好转。

现将无张力疝修补的优点、适用条件、手术要点总结如下: ( 1)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是腹股沟疝的最合理术式, 术中组织剥离范围小, 对周围组织无损伤, 整个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产生较少; ( 2) 适合利用自身组织修补困难的病人, 如老年腹壁组织薄弱; ( 3) 对于无法耐受传统张力性修补术的患者是最佳的选择; ( 4) 宜在围手术期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 可明显降低切口感染率, 特别是对于高龄、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等病人; ( 5) 在腹股沟斜疝修补中, 最重要的环节是高位游离疝囊, 而不是高位结扎疝囊, 其目的是要形成腹膜前袋状腔来放置充填物, 保证重建的疝囊能够充分内翻, 使网塞完整地塞入内环, 其底部要与腹横筋膜齐平并妥善固定[3]。而在直疝修补中, 最关键的是不能过分地游离组织, 必须严格控制仅在疝囊颈部游离。将变薄的腹横筋膜或腹横肌腱膜在疝囊颈附近完全切开, 这样当回纳游离后的疝囊及上面的薄弱组织时, 出现的缺损会比术前想象的要小得多, 同时充填物在切口下扩张的力量增强区域相当于解剖游离而力量减弱的腹横筋膜处; ( 6) 术中应尽量减少在精索内广泛解剖, 以免造成精索血循环障碍导致术后睾丸并发症。在游离精索时不要损伤神经、不要破坏睾肌鞘, 可防止术后疼痛的发生[4]; ( 7) 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必须遵照: 严格操作规程, 严格无菌原则, 术野止血彻底和固定补片到位。网塞的大小及补片的长、宽度可通过裁剪调整, 补片不要折叠、卷曲, 减少术后异物感。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是一种符合腹股沟管生理解剖的手术方法, 适用于各型成人腹股沟疝, 与传统方法相比效果好, 值得在基层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使用江苏圣宝罗公司产品 (布山特) 的疝环充填物及网状补片, 对42例各类腹股沟疝病人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 探讨手术效果。结果:本组病例全部治愈, 无手术死亡, 无切口感染, 无睾丸萎缩, 随访860个月无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适用于各型成人腹股沟疝, 与传统方法相比效果好, 值得在基层推广。

关键词: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

参考文献

[1]马颂章.成人腹股沟疝治疗探讨[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4, 34 (5) :386-388.

[2]李绍杰, 唐健雄, 陈革, 等.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4438例报告[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2, 32 (6) :459-461.

[3]陈双, 杨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技术要点[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2, 32 (6) :433-435.

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护理体会 篇5

论文摘要通过回顾讨论86例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在围手术期的护理,探讨如何增加手术的安全性、耐受性,缩短手术后恢复期,总结 出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案,确保病人顺利度过围手术期,重返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无张力疝修补术是近年来国际比较流行的新术式,在临床采用越来越广泛,因此无张力疝修补术围手术期护理十分重要。我科1998~2005年共收治腹股沟斜疝88例,其中2例行传统手术 治疗,其余86例均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现将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

患者均为男性,年龄51~80岁,平均67岁,左腹股沟斜疝41例,右腹股沟斜疝45例,均有嵌顿,疝内容物多为小肠、小肠憩室或部分大网膜。均采用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麻醉方式:连续硬膜外麻醉。术后7~8天拆线,伤口ⅰ期愈合,病例随访6个月~7年,均未复发。

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讲明手术的必要性,详细解释病情,包括病因、诊断、治疗、手术、麻醉方式、护理愈后等方面的知识。介绍我院是三级甲等 医院,主刀医生、麻醉医生技术精湛、医德高尚,提高患者对医院的信任。介绍同类手术病人,使患者充分相信手术的效果及手术中无痛。有吸烟史者讲明吸烟与咳嗽、痰量的正比关系,培养患者定时解大便习惯,防止便秘,告之病人及家属这些不良习惯使腹内压增高,可诱发或复发腹股沟疝。②巨大疝者,告知病人少活动,多卧床休息,离床活动时使用疝带压住疝内环口,避免腹腔内容物脱出,防止疝嵌顿。③嵌顿性疝及绞窄性疝多伴肠梗阻,术前应禁食、输液、留置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并备血,尽早使用抗生素。④术前阴囊及会阴部皮肤作好准备,不能损伤皮肤,以防感染。⑤术前晚肥皂水灌肠,清洁肠内积粪,防止术后腹胀、排便困难及过早排便。⑥进手术室前排空小便或手术中置导尿管,以防术后排尿困难及术中误伤膀胱。⑦术前保证足够的睡眠,因睡眠不足,增加器官组织耗氧量,还易引起血压增高,导致术中大出血。因此保证足够的睡眠十分重要,必要时术前晚给予镇静安眠药。

术后护理:①心理护理:注意病人的精神、心理状态,术后病人可出现伤口疼痛、排尿困难、恶心、呕吐,害怕咳嗽等,护士应尽力满足患者生活所需,鼓励患者表达自己内心感受,耐心倾听,并表示理解,为病人创造安静、安全、舒适的环境,使他们顺利度过术后期。②体位护理:无张力疝修补术一般术后平卧6小时,麻醉反应期后即可下床活动,传统手术后3~6天方可离床活动。术后活动提前,减轻了术后不舒适,降低了切口感染及术后肠粘连发生率。③饮食护理:一般病人术后6~12小时可进流质,如米汤、稀藕粉、菜汁、果汁等,第2日进软食或普食,如软饭、面条、鸡蛋糕、切碎煮熟的菜及肉等,以营养丰富易消化清淡饮食为主。作肠切除肠吻合者术后应禁食,待肠道功能恢复后,方可开始进流质饮食。④术后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咳嗽影响切口愈合。保持大小便通畅,有便秘者应及时给通便药物或低压肥皂水灌肠,告知病人排便时勿用力以防疝复发。⑤密切观察阴囊及切口有无渗血,因阴囊比较松弛,且位置较低,渗血易积聚于此处。为避免阴囊内积血和促进淋巴回流,术后可应用“t”字托带将阴囊托起,或以小枕抬高阴囊,及时更换浸湿敷料,防止切口感染。⑥绞窄性疝手术后,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变化,给予静脉输液及应用抗生素,必要时输血。

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 篇6

【摘 要】 目的:观察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腹股沟疝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恢复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过程时间短,操作简单,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腹股沟疝;传统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

【中图分类号】R656.2+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9-0074-02

腹股沟疝是因腹股沟区的缺损,腹腔内肌肉松弛且张力减小,内脏器官在没有腹壁横纹肌组织的支持作用下受腹腔内压力作用向外突出而成[1]。以往治疗腹股沟疝的方法是采用传统的手术治疗,临床结果显示复发率较高[2]。为了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腹股沟疝和传统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笔者选取90例患者进行研究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共9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共45例使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男42例,女3例,年龄48~75岁,平均年龄(58.35±3.44)岁。观察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共45例,其中男42例,女3例,年龄49~75岁,平均年龄(57.78±4.12)岁。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前,两组均使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后禁食,手术中对患者进行高位结扎切断疝囊,对腹膜进行缝合,并将腹股沟韧带、联合腱一起缝合修补腹股沟部。

观察组:依次切开患者病变部位,分离至精索部位后找到疝环。疝环的大小不同也有不同的处理方式,若较小则不用打开,当体积较大时需要横断囊体。远端的疝囊突出不大不必进行处理;近端则需要分离和高位结扎然后通过内环塞入腹腔中,并辅之网塞填充物填充。网塞与腹膜按正确的位置放好后对两者周围进行缝合。在精索后平铺网片,与腹壁完全贴合稍与耻骨交叠对其进行缝合固定。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数据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所用时间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和复发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出现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无复发病例。而对照组复发率较高,手术后并发症也较多。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見表2。

3 讨论

腹股沟疝是因腹壁肌肉松弛,腹内压升高导致的腹内器官移位,用药物或传统物理治疗不能根治只能延缓病症[3]。传统的手术治疗虽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因传统手术的固定模式,即将病变部位拉到一起缝合,难免引起复发或者并发症的出现[4]。对老年人来说,术后基本不敢有过量的运动否则腹内压升高,而过高的压力可能造成愈合伤口崩裂。无张力手术方法在治疗过程中对人体的正常组织结构造成影响,弥补了传统手术的不足。

手术过程中还要注意一些事项。人体对于进入其中的异物很容易发生排斥,所以在手术操作过程中无论是使用网片还是填充物,动作一定要精细,选择切口时尽量避免损伤髂腹股沟神经和髂腹下神经,切开腹外斜肌腱膜时注意仔细辨认保护。腹外肌腱膜切开后腹股沟韧带两侧的分离范围不宜太广,只要网片能够平展开即可,放置网片时要注意不可压迫神经。手术操作时注意不要损伤精索以免发生并发症隐患。找到疝囊后要先将疝囊游离至高处,可以提拉疝囊一直到看见腹膜外脂肪,然后进行填充。疝囊如果较大要尽量避免从精索上游离,因精索和血管联系紧密,剥离精索造成血管损伤的几率很大,对较大的疝囊可以先将其横断变大为小,疝囊回放至腹腔中时若填充物没有脱出,表明放置位置合适。现国外无张力疝修补已经逐渐代替传统疝修补术,是最常用的疝修补方式[5]。无张力疝修补术采用网片辅助缝合或填充物修复,代替了传统的牵拉缝合,减少了患者疼痛感,腹腔内组织张力也不会有太大变化,该术式只是小范围的处理精索和邻近组织,大大减少了组织的解剖分离工作,符合人体的生理解剖特点。术后约3天便能轻微活动,并发症出现的概率显著降低,手术过程中用网片平铺于腹壁组织,修复后腹壁内部也不会出现隆起等现象,从外观看腹壁平滑和正常人一样,神经肌肉组织也不会产生较大损伤。整个手术过程时间短操作简单,比传统手术时间缩短约1/3。手术中使用的网片是一种生物合成材料,它与腹壁肌肉组织相容性良好不会产生排异现象;网的孔隙较大,嗜中性粒细胞可以自由出入,细菌不易滋生,故感染情况很少发生[6]。

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修补术相比,适应症更广,可治疗各种初发和复发的腹股沟疝或股疝。总之,在治疗腹股沟疝的手术方式中应优先选择无张力疝修补术。

参考文献

[1] 吕巡奎.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对照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3):134.

[2] 倪华彦,陈建兵.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34):4416-4417.

[3] 刘启.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老年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4):41-42.

[4] 李伟,徐明丽,宋建斌,等.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121-122.

[5] 张景泉.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8):44-45.

[6] 陈宁波,曾杰,陈仿,等.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4):339-340.

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 篇7

关键词:无张力修补术,腹股沟疝,住院时间

近年来, 无张力疝修补术已逐步成为腹股沟疝修补术的首选方法。本文选择我院于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腹股沟疝42例, 并与传统疝修补术进行比较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腹股沟疝84例, 年龄32~74岁, 平均年龄50岁, 其中腹股沟斜疝74例, 腹股沟直疝10例, 合并有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并肺气肿、习惯性便秘、糖尿病20例。大部分患者腹股沟区有可复性包块, 其中36例包块进入阴囊, 手推可还纳, 无嵌顿疝。

1.2 材料与方法

采用“四川稳伦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提供的由意大利HERNIAMESH公司商品名“赫美疝补片”“德国贝朗疝补片”、Premilene Mesh疝补片、和美国艾瑞姆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皮下充填补片。规格30714 7.5cm×15cm”;84例腹股沟疝随机分为传统组与无张力疝修补组各42例。其中传统组采用Shouldice修补法。无张力疝修补组的手术方法用“Lichtenstein疝修补术”和“经腹沟腹膜外修补术”, 采用持硬麻、局麻。从腹股沟斜切口, 行疝囊结扎后 (注意不要高位结扎) , 以Bardplug置于内环内, 其周边与腹横筋膜固定, 再将补片置于精索后 (在对应内环处预留有一钥匙孔以利精索通过) , 内侧固定于联合腱, 外侧固定于腹股沟韧带, 上缘固定于腹横筋膜, 最后将补片的圆角缝合固定于耻骨的腱膜组织上。再缝合腹外斜肌腱膜, 皮下组织和皮肤。

2 结果

2.1 2组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比较 (表1)

由表1显示, 无张力疝修补术组的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率和术后镇痛用药率明显低于传统手术方式组, 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住院时间比较 (表2)

由表2显示,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无张力疝修补术组的术后下地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传统手术方式组, 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3 讨论

腹股沟疝是常见病和多发病, 传统的疝修补术复发率比较高达到10%~15%[1]。Rutkow[2]报道2733例无张力疝修补术, 随访6.5年, 复发率<0.5%。由于传统的疝修补术存在以下缺陷: (1) 腹横筋膜的缺损和破坏是引起腹股沟疝的根本原因, 而以往的疝修补术除shouldice术式外没有建立在修复腹横筋膜的基础上, 因而效果较差[2]。 (2) 由于先天性局部组织缺陷, 修补时张力过高, 非同类组织强行缝合后互不相融和胶原纤维代谢异常及合成障碍等原因, 传统疝修补方法术后并发症多, 复发率高, 恢复慢。 (3) 在处理复发疝患者时, 常较难找到用于再修补的组织。 (4) 由于组织的退变, 易造成修补失败和复发, 尤其是远期的复发。而无张力修补有以下优点: (1) 符合正常的生理解剖结构, 手术时间短, 术中出血少, 病人恢复快, 有效缩短住院时间; (2) 不高位结扎疝囊, 避免了机械压力对充满神经的腹膜疝囊的压迫; (3) 使病人在腹压增高时局部切口完全无张力, 不致引起局部缺血.疼痛; (4) 操作简单, 减少了术中损伤髂腹股沟神经、髂腹下神经和生殖股神经的机会。无张力疝修补明显减少切口疼痛, 有利于术后早期下床活动, 从而减少了因卧床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3]。

本研究结果显示,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比较无差异, 无张力疝修补术组的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率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传统手术方式组, 以上说明, 无张力疝修补术比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具有操作简单, 安全、易学等很多有点,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志强.外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5~12.

[2]Fasih T, Mahpatra TK, Waddington RT.Early results of inguindheinia repair by the mesh play techniguefirst 200 cases[J].Ann RCollsurg EngL, 2000, 82:396~397.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临床应用 篇8

1资料与方法

全组673例,男666例,女性7例,年龄23岁~82岁,平均45岁。病史最短3月,最长73年。其中腹股沟斜疝602例,直疝71例。并存前列腺增生98例,阻塞性肺气肿65例,慢性便秘18例,2型糖尿病36例,原发性高血压78例。修补材料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疝环充填式"补片、德国贝朗"自主成型疝环充填式"补片、美国外科公司"疝环充填式"补片及华利普平片。本组病例均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切口选择以能充分显露内环和耻骨结节为宜。术中游离裸化精索,高位显露疝囊,注意探查有无合并疝。行Lichitenstein术者(112/673)高位结扎疝囊后直接缝闭疝环;行Rutcow-Robbins术者(561/673)则距疝环口3-4cm缝扎疝囊,置入锥形网塞,周缘与腹横筋膜、腹壁肌肉及其它坚韧结缔组织缝合固定。补片平置于精索深面,下方超过耻骨结节2cm,上方置于腹横肌腱弓和腹内斜肌浅面(精索套入成型补片的圆孔内),四周分别缝合于腹股沟韧带、联合肌腱及腹横肌腱弓与腹外斜肌腱膜反折处,内侧覆盖耻骨结节并可靠固定。间断缝合腹外斜肌腱膜、皮下组织及皮肤,结束手术。

2结果

全组病例均Ⅰ期愈合顺利出院。平均手术时间40min,平均住院时间7d。术后随访1--5年,随访率100%,复发6例,复发率0.89%。复发原因:网塞游走2例,片下复发3例,网片皱缩1例。复发病例分别并存不同程度前列腺增生、阻塞性肺气肿及慢性便秘,均经再次手术治愈并随访至今。

3讨论

自1884年Bassini首创腹股沟疝修补手术以来,各种术式陆续应用于临床并不断演进。不同的术式针对腹股沟疝不同的病理改变而言,有着不同的效果,至今尚无统一的资料可供临床同比研究和择优选用。例如,主要针对前壁修补的Ferguson术式因不符合修补的基本要求早已被临床所弃用;重在强化后壁修补的Bassini、Halsted等术式的主要不足在于组织层面错位,术后并发症多;Mcvay术式后壁的重建虽牢固可靠,但因过高的张力常伴有局部疼痛不适,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Shouldice术式注重解剖的精细及腹横筋膜的修补,临床应用较为成熟,但仍有许多不可克服的缺陷。上述几种经典的修补方法使得肌肉、腱膜、韧带等不同类别的组织交错或重叠,通常会产生较大的张力而影响组织的愈合,许多病人术后伴有局部疼痛、牵拉不适甚至影响髋关节的伸屈。最突出的问题更在于术后复发率较高,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传统疝修补术的复发率[1,2]可达10-30%,主要的原因除了用于修补的自体组织可因胶原代谢缺陷而不够坚固之外,还在于各种修补方式从根本上忽略了不同类别组织之间的生物相容性。

随着腹外疝外科学对腹股沟区的解剖生理特性、疝形成机理以及复发原因的认识不断深入,腹股沟疝的修补理念和手术方式均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变化。1958年,Usher开始将网片(Marlex Mesh)用于传统疝修补手术中;1974年Lichitenstein利用Marlex材料制作网塞充填疝环,至1986年他又将网片植入并固定于腹股沟管后壁以替代传统的张力缝合修补术并正式提出"无张力疝修补"(Tensin-Free Herniorrhaphy)概念;1989年Rutcow规范使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各种原发或复发性腹股沟疝,并于1993年开始使用定型专利产品,使腹股沟疝的手术治疗进入了一个全面革新的时代。虽然近年来腹股沟疝的分型已经细化[3],对不同类型的病变采用不同的术式(即个体化处理),但"无张力"仍为各种术式的核心所在。

无张力疝修补的解剖基础和生理理论是将一些组织相容性好,强度较高,可根据需要随意剪裁并容易消毒的高分子人工假体材料用于腹股沟区缺损的修复,使疝的修补既不扭曲正常解剖结构,也不形成局部组织张力。回顾本组病例,我们认为该术式具有以下特点:(1)方法简单,容易掌握;(2)术中无需广泛分解游离,能维持正常的生理解剖关系;(3)可完全封闭疝环,并同时加强腹股沟管后壁;(4)可散化腹腔脏器对腹股沟区产生的机械压力;(5)创伤小,痛苦轻,术后早期即可恢复日常生活;(6)手术并发症少,术后复发率低,尤其适用于腹壁缺损较大的修复以及复发患者的再次手术。近些年来,有作者将该术式用于腹股沟嵌顿疝的治疗[4],我们认为有待商榷,因为网片对于人体组织而言,毕竟还属异物,难免影响治疗的安全和手术的预后。

要保证无张力疝修补的手术效果,主要取决于二个因素:(1)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理。腹股沟疝的发生与其生理解剖特点有关,亦与年龄、体质以及相关并存疾患有直接关联。如老年人结缔组织胶原代谢异常[5]、组织退变、脂肪增多、肌肉松弛致使腹股沟区薄弱无力,若合并前列腺增生、慢性咳喘、长期便秘则可致顽固性腹内压升高;此外,过度肥胖者,由于腹股沟区肌肉腱膜组织因脂肪沉积浸润亦可使局部张力降低,因此,围手术期针对性的分类处理至关紧要。我们主张:对合并前列腺增生病例术前应给予相应治疗,消除或减轻排尿困难症状;因麻醉等因素的影响,术后容易出现尿潴留,须留置尿管1-3d,避免腹内压过高;合并重度增生者,可先作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择期再行疝修补手术;对慢性咳喘患者,术前应戒烟1-2周,酌情给予解痉、平喘、祛痰治疗,必要时,可根据痰培养结果选择适宜的抗生素用于手术前后的治疗;对长期便秘患者,除术前给予缓泻剂之外,手术当日应予以清洁灌肠,术后继续保持大便通畅;对心肺功能较差的病人,宜与麻醉科等相关科室协作处理;适时调整血压、血糖,加强临床基础护理;(2)操作的规范和精细。我们的经验是,切口的长度应能充分显露内环和耻骨结节,便于疝囊的确认和处理;精索的游离要充分,补片的孔径要匹配,以免卡压精索并发阴囊水肿及影响睾丸附睾的血液循环;网塞和补片均应妥善固定。回顾分析本组6例复发病例,我们认为:(1)网塞置入固定是无张力修补手术的核心。本组网塞游走复发2例,系网塞未能固定于腹横筋膜,而是缝合于游离不全的疝囊和提睾肌上,分别于术后30d、150d复发。规范的操作是在腹外斜肌腱膜下完全显露腹股沟管,首先分离切除提睾肌,充分裸化精索,然后高位游离疝囊,并通过疝环口向上扪察以确认腹横筋膜后,四周钳夹或缝线标识,再置入网塞妥善缝合,方能固定可靠;(2)恢复加强腹横筋膜的完整和张力,是防止术后复发的关键。腹横筋膜与成人腹股沟疝的发生以及疝修补术后复发有很大关系,重建和加强腹横筋膜是手术的要点[6]。本组片下复发3例,均与术者经验不足未做腹横筋膜修补有关。根据Condon[7]的统计,由于腹横筋膜菲薄,真正能满足修补强度要求者仅20%左右,因此我们主张:对腹横筋膜明显薄弱者,按shouldice修补法将腹横筋膜切开重叠缝合,必要时可将腹膜外脂肪一并缝合以增加强度;行Rutcow-Robbins术者应适度重建内环,使内环与网塞的口径匹配;Lichitenstein术者则直接缝闭内环;(3)补片的置放应讲究。聚丙烯网片置入体内后有皱缩的现象,主要与网片裁剪过小、放置不平整、未妥善固定有关[8]。本组所用补片的尺寸多为6-8cm×10-12cm,如此即可超过腹股沟管的底限,并可使补片在置入后稍呈隆起状,这样可部分代偿腹腔内压的增高和防止补片的皱缩。补片应平铺于精索深面,下方务必要超过耻骨结节2cm,并做可靠缝合,这是防止复发的关键步骤。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率虽然不高,但复发原因较多[9],术中尤应精细解剖,规范操作。

摘要: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00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673例腹股沟疝行无张力修补术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病例均Ⅰ期愈合出院,随访1--5年,随访率100%,术后复发6例,复发率0.89%。复发原因中,网塞游走2例,片下复发3例,网片皱缩1例。结论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及规范化操作可提高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效果及降低术后复发率。

关键词:疝,腹股沟,补片,复发,原因

参考文献

[1]Berliner SD,Berson L,Katz E,et al.An anterior transversalis fascia repair for adult inguinal hernias[J].Am J Surg.1978,135:633-6.

[2]Thieme ET.Recurrent inguinal hernia[J].Arch Surg.1971,103:238-41.

[3]吴孟超,吴在德.黄家驷外科学[M].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71.

[4]田延峰,潘飞,宋家琨,等.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在腹股沟嵌顿疝中的应用(附12例报告).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J],2002,9(4):272.

[5]Read RC.Blood Protease/antiprotease imbalance in patients with ac-qnired herniation[J].J Probl Gen Surg.1995,12:41-43.

[6]周建平.对成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的基本认识.腹部外科[J],2009,3:135-136.

[7]Ccondon RE.Reassessment of groin anatomy during the volution of preperitoneal hernia repair[J].Am J Surg.1996,172(1):5-8.

[8]武正炎.普通外科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M]第二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58.

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 篇9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 年1 月—2014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16 例男性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患者, 年龄46 岁~85 岁, 平均年龄63 岁;首次手术时在我院治疗为3 例, 外院13 例;行斜疝修补12 例, 直疝修补4 例, 均为单纯平片修补;术后发现复发距手术时间为0.5 年~8 年, 平均5.8 年, 其中1 年内1 例, 1 年~5 年6 例, 5 年以上9 例;再次行疝修补时12 例合并有复发高危因素, 其中重体力劳动3 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例, 长期便秘2 例, 前列腺肥大排尿困难4 例。

1.2 手术方法 有高危复发因素的患者, 术前给予相应纠正措施。麻醉方法选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者腰麻, 手术时取原切口, 先充分游离腹外斜肌腱膜下间隙, 判断精索及疝环部位, 游离精索并暴露腹股沟管后壁, 沿疝囊壁高位分离至颈部并结扎离断。暴露腹股沟韧带、联合腱及耻骨结节, 必要时切除部分补片及瘢痕组织。取7.5 cm×15 cm大小聚丙烯补片以Lichtensten法修补腹股沟管后壁, 检查无出血后缝合切口。术后局部盐袋加压6 h, 卧床休息1 周。

2结果

本组16 例患者, 均手术顺利, 无死亡病例。手术时间50 min~85 min, 平均时间 (60 ±7) min, 术中出血量10~60 m L, 平均 (25±5) m L。术后切口疼痛较轻, 个别患者较重, 需采用临时止痛措施。发生尿潴留2 例, 经导尿缓解, 患侧阴囊肿胀3 例, 经理疗后逐渐减轻, 无切口感染病例。有复发高危因素者, 继续治疗相关疾病。术后规律随访8 个月~6 年, 无疝复发、睾丸萎缩和慢性疼痛病例。

3讨论

3.1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原因分析 ①手术因素:手术技术不熟练, 未能严格按照标准手术步骤操作。本组复发患者大多由基层医院或者低年资住院医师完成手术, 对手术及相关解剖知识掌握不足, 补片大小选择不合适, 固定不到位或不牢固。特别是补片下端要超过耻骨结节2 cm, 并与腱膜组织缝合固定, 否则会导致新疝囊从补片下方突出引起复发。补片修补后壁时再造内环口过大会导致疝囊重新从内环口突出复发[1]。②伴有腹压增高因素: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导致的慢性咳嗽, 前列腺增生、便秘, 术后必须持续治疗并控制。术后过早从事重体力劳动可导致疝复发, 本组复发患者中3 例为重体力劳动者, 均是在术后不足3 个月即开始进行日常重体力劳动, 从而导致复发。疝修补术后患者需要良好的健康宣教以避免此类教训[2]。③代谢因素:老年患者多合并有腹壁肌肉萎缩, 胶原代谢障碍导致筋膜张力下降, 增加术后疝复发的风险。④其他因素:感染是导致疝复发的一个重要因素, 另有学者认为吸烟是术后疝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3]。

3.2 再次手术的体会 复发疝因局部粘连, 解剖结构改变, 易损伤精索、血管等, 而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因存在人工补片, 与人体组织愈合粘连紧密, 对于再次手术区域解剖难度更大。中国成人腹股沟疝诊疗指南 (2014 年版) 建议对于复发疝再次手术应采用后入路或腹腔镜手术修补, 如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 (Kugel、Gilbert、Stoppa修补术) 和腹腔镜的经腹腔腹膜前网片修补术 (TAPP) 和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 (TEP) 、IPOM等。尽管修补术式及各种修补材料迅速发展[4], 但后路手术及腹腔镜疝手术在广大基层医院尚未普及, 新型补片价格昂贵, 不可能积极应用于复发疝的修补。应“少而精”地真正学好腹股沟疝修补的技术[5], 以简单、成熟的方法, 较小的创伤, 仍能很好地完成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的再次修补。很多国内文献报道再次手术仍可选用经前路行平片或网塞修补[6], 应由高年资及经验丰富的医师完成手术, 特别注意手术的规范性及做好术前准备。术前尽量消除腹内压增高的因素, 如控制肺部感染、通便、治疗前列腺疾病等, 吸烟者戒烟2 周以上。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 采用原切口, 但要适当延长, 游离腹外斜肌腱膜下间隙时要充分, 判断疝囊与精索、补片的关系, 游离精索时应格外仔细, 预防出血及损伤, 疝囊壁要高位分离至腹膜前间隙。原补片不要求完全取出, 但必须充分暴露腹股沟韧带、联合腱及耻骨结节。补片要足够大, 以7.5 cm×15 cm大小为宜, 完全覆盖腹股沟管后壁, 固定时补片下端要包裹耻骨结节2 cm, 与联合腱、腹股沟韧带固定时要严密可靠, 且补片应平铺无张力。处理疝囊时手指通过疝环探查股环, 若股环较大或合并有潜在股疝, 则分离腹股沟韧带时应深至耻骨梳韧带, 补片下端内侧应缝合该韧带, 预防术后出现股疝[7]。术中止血应彻底, 对于较大的疝囊, 远端可不予分离。因积液及感染是导致疝复发的一个重要因素, 可于术中放置闭式负压引流,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术后早期局部加压, 后期改用理疗预防积液及感染。患者出院后应密切随访, 持续防控腹压增高, 减少疝复发。

摘要:目的 探讨平片修补用于治疗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6例患者, 均手术顺利, 无死亡病例。结论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再次手术选择平片式无张力修补术, 具有简便可靠、创伤小、费用低等优点, 但应由经验丰富的医师规范操作, 术前术后要特别注意纠正导致疝复发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平片修补

参考文献

[1]詹尚欣, 陈锭光, 杨东明, 等.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原因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 2015, 23 (5) :10-11.

[2]罗小华, 王南斗, 方头生, 等.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复发原因分析及再手术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 (26) :119.

[3]李江海, 王京立, 华玉明.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23例分析[J].交通医学, 2014, 28 (4) :381-383.

[4]时德, 赵渝.疝修补材料特征与新概念[J/CD].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 (电子版) , 2012, 1 (6) :517-560.

[5]陈思梦.腹股沟疝治疗中的规范化问题[J].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0, 6 (15) :579-581.

[6]李江海, 王京立, 华玉明.腹股沟疝人工补片修补术后复发再手术的临床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 2015, 17 (2) :296-297.

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2014年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10例, 其中男107例, 女3例;年龄21岁~73岁, 平均年龄47岁;腹股沟斜疝79例, 直疝30例, 复发疝1例。

1.2 材料

均选用意大利Herniamesh公司生产的赫美网塞和补片, 成分为单纤聚丙烯。

1.3 手术方法

①做平行于腹股沟韧带上方1 cm的斜切口, 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 (Camper筋膜和scarpa筋膜) , 暴露腹外斜肌腱膜及外环口。②切开腹外斜肌腱膜, 向两侧充分游离向下达腹股沟韧带, 向上达联合肌腱。注意保护好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神经。③切开提睾肌及游离精索。用电刀切沿长轴切开提睾肌, 止血钳牵开后, 其下方就是精索内筋膜包绕的精索。游离出精索, 以橡皮片包绕精索以行牵引。④寻找疝囊。a) 斜疝疝囊位于精索的前上方, 与精索一起被精索内筋膜包绕, 故斜疝疝囊与精索紧密相连。b) 直疝是发生在郝氏三角腹横筋膜薄弱处突向前而形成的, 故直疝疝囊与精索粘连不紧密。c) 分离斜疝疝囊到内环口。⑤较小的和中等大小的疝囊容易翻转, 回纳于腹腔内。较大的、降入阴囊的疝囊可在腹股沟中点处离断, 近端回纳于腹腔内, 远端彻底止血后开放留于原位。

单纯平片修补术:修剪网片成上方宽、下方窄, 外侧燕尾状的2尾叶。将修剪好的补片平铺于精索后方, 内侧以单股不吸收缝线缝合于联合肌腱上, 下缘与腹股沟韧带间断缝合3~4针, 2个尾叶交叉部超过内环口缝合于腹内斜肌上, 最内下方缝于耻骨结节上的腹直肌前鞘而非骨膜。

疝环充填式+平片无张力修补术:高位游离疝囊后, 根据疝环大小, 选取适当的网塞, 将已成型的伞状锥尖朝向腹膜, 塞入缺损处, 与周围较韧的组织固定, 加强腹股沟管后壁, 同单纯的平片修补术。

2 结果

110例腹股沟疝患者中术后切口感染2例, 予以拆线充分引流15 d左右痊愈。脂肪液化1例, 换药7 d痊愈。术后随访20 d, 耻骨上区疼痛1例, 予以理疗后好转。术后随访半年, 复发1例, 为复发疝术后1个月再次复发, 行腹腔镜手术修补后痊愈, 余109例无复发。

3 讨论

3.1 术后复发

本组复发1例, 为复发疝后行疝环充填式加平片无张力修补术后再次复发, 复发时间为术后1个月。原因为隐匿疝复发。

3.1.1 补片移位或皱缩是造成疝复发的重要原因

放置补片前要游离出相应大小的空间, 放置的补片要足够大, 范围内至腹直肌外缘, 外至腹股沟韧带, 下至耻骨结节, 上至弓状下缘上方3 cm。

3.1.2 注意隐匿疝[1]

腹股沟疝可能同时存在隐匿的直疝或斜疝, 特别是在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时, 需将隐匿的疝囊游离回纳, 否则术后极易复发。

3.1.3 患者的全身情况

伴有慢性前列腺肥大、尿潴留、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糖尿病、肝硬化等疾病的患者易复发。

3.2 慢性腹股沟痛

3.2.1 补片固定

在固定网片时缝扎了耻骨结节骨膜可产生局部疼痛, 尤其当患者抬腿时, 网片牵拉刺激骨膜使局部出现明显的刺痛感。

3.2.2 修补材料因素

目前使用的修补材料为聚丙烯单丝编织的网片及充填物, 质地较硬, 置入人体后网片边缘及其形成的瘢痕对周围组织和神经产生压迫和牵拉, 引起疼痛。

3.2.3 术中神经损伤

术中钳夹或缝扎髂腹下、髂腹股沟或生殖股神经的生殖支, 容易导致术后疼痛, 术中应注意妥善保护。

3.3 抗生素的使用

预防性抗生素应用的时机在切开皮肤前30 min~45 min开始静脉给药。有证据表明对高危人群如高龄、糖尿病、肥胖、慢性呼吸道感染、复发疝、放化疗后免疫功能低下,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能有效降低感染率。

3.4 感染

随着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开展, 可能会因增加补片置入引起的感染。

3.4.1 非丝线缝合

丝线缝合可导致感染和脓肿形成, 在缝合固定补片及缝合组织时最好使用单股非编织线或可吸收线。也有报道使用黏合胶固定。

3.4.2 彻底止血

血液、渗出液是细菌最好的培养基, 对于皮下组织出血不能长时间电凝, 防止脂肪液化形成积液。游离精索、疝囊时要准确地找到间隙, 避免术后血肿形成。

3.4.3 术后切口感染

无深部补片感染时通过换药即可痊愈, 发生深部组织感染, 大部分也能通过彻底充分的引流和静脉使用抗生素治愈, 经过治疗半年或更长时间无效时需将补片取出。

3.5 腹股沟嵌顿疝的治疗

腹股沟嵌顿疝能否Ⅰ期行无张力修补术仍存在争议。杨林华等[2]认为是可行的, 但需要注意选用耐感染性强的聚丙烯补片, 术式为较简单的Lichtenstein术。

3.6 复发疝的手术治疗

避开前次手术创伤所造成的解剖不清和手术难度增加, 是复发疝手术治疗优先考虑的因素。复发后可采用后入路或腹腔镜手术修补[3]。

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不改变正常组织结构, 不破坏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较传统张力修补术创伤更小, 手术时间明显缩短, 复发率降低, 患者下床早、恢复快、痛苦小, 是目前手术治疗腹股沟疝最为理想的方法, 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杨福全.预防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并发症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2, 32 (6) :441-443.

[2]杨林华, 陈涛, 王坚.腹股沟嵌顿疝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2, 32 (12) :1043-1045.

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 篇11

【关键词】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腹股沟疝;疝气

【中图分类号】R656.2+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8-0085-02

腹股沟区位于下腹壁与大腿交界的三角区,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区的缺损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疝,俗称“疝气”[1]。 腹股沟疝有两种,腹股沟斜疝与腹股沟直疝,该病男女发病之比为15∶1,多位于身体右侧。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观察采用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200例作为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对象均符合腹股沟疝患者的诊断标准[2]。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观察组,常规组100例患者,男95例,女5例,年龄28~75岁,平均年龄(42.8±5.7)岁,观察组100例患者,男96例,女4例,年龄30~72岁,平均年龄(41.5±6.8)岁。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一般资料对比上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常规组:采用传统腹股沟疝修補术,针对不同类型的腹股沟疝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加强腹股沟管前壁或者后壁。术后患者禁食,卧床数日,给患者安置尿管。观察组: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腹外斜肌腱膜,找到疝囊的准确位置,如果疝囊体积较小,可将其游离至顶部;如果疝囊体积较大,将其高位结扎,远端剥离。手指在患者的腹膜与腹横筋膜间游离,一旦出现间隙就将补片底层片平放其中,表层剪出“人”字形切口,男性患者将精索置入其中。将趾骨肌间孔覆盖,表层片周边间断缝合。随后,将腹外斜肌腱膜缝合。

1.3观察指标在两组患者医疗水平及医护人员一致的前提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化肥时间、切口长度、术例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x±s)表示,组间对比采取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对比常规组患者手术花费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观察组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切口长度比观察组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明显低于常规组的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

腹股沟疝是由于腹壁肌肉强度降低,腹内压力增高所致。该病在老年群体中发病率较高,老年人肌肉萎缩,腹壁薄弱,尤其是腹股沟区更加薄弱,内有血管、精索或者子宫圆韧带穿过,给疝的形成提供了便利。此外,老年人因咳嗽、便秘、前列腺增生导致排尿困难,致使腹压升高,为疝的形成提供动力[3-4]。目前临床上治疗腹股沟疝的方式有两种:一种为保守治疗,一种为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包括疝带、疝托及中医中药等,此种方法可以缓解症状,但是不能痊愈,一些不当的疗法还会加重病情,此种方法仅限2岁以下婴儿或者年老体残者。近年来,腹股沟疝患者越来越多,受到临床医学的高度重视,临床工作者也积极开展对手术治疗中的传统手术治疗法与无张力疝腹股沟疝修补法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研究发现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时间上,传统手术治疗法均比无张力疝腹股沟疝修补法时间长,且传统手术治疗后,患者疼痛剧烈,恢复速度慢,且复发率高,很多合并心、肺、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不能耐受麻醉,使得手术无法进行;无张力疝腹股沟疝修补法从国外引进后迅速普及,手术可在局部麻醉的情况下进行,复发率小,疼痛小,患者只需住院3~5d即可出院,术后恢复快,有些门诊即可独自完成手术,解除了医院的就诊压力。但是医务人员在术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手术过程中必须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彻底止血,防止患者出现血肿或感染现象,术中不需要广泛分离,保护髂腹下神经和生殖股神经,尽量缓解术后腹股神经性疼痛状态;利用湿纱布分离腹膜与疝囊,动作轻柔,避免对血管及神经造成伤害,小疝囊可以不用分破,不结扎,减少术后因腹膜炎引起的疼痛[5]。

本研究结果显示,常规组患者手术花费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观察组长,切口长度为长于观察组的,与黄华辉等[6]研究结论具有一致性。患者术后并发症主要是阴囊积液和低热,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5%,明显低于常规组术后并发症率30%,表明采用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效果更佳,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华啸,唐晓艳.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45例术后复发原因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6):721-722.

[2]魏晓东.局麻下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3,12(29):120-121.

[3]于华杰,滕安宝,查晓光,等.3种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比较[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4,13(2):267-270.

[4]刘厚生,廖秋,赵勇,等.Lichtenstein术在治疗腹股沟疝中的优势[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4,35(5):660-662.

[5]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医师委员会.成人腹股沟疝诊疗指南(2014年版)[J].中华外科杂志,2014,52(7):481-484.

[6]黄华辉.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的疗效对比[J].中外医学研究,2012,14(26):44.

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 篇12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81例87侧, 其中男76例, 女5例, 年龄7~78岁, 平均46岁, 斜疝60 例, 直疝 4例, 复合疝 6例; 同期行双侧腹股沟疝修补6例。其中复发性疝 9例, 嵌顿疝 2例。合并有慢阻肺 5例, 有肺功能不全 1例, 伴有前列腺增生 7例, 糖尿病 1例, 慢性便秘 5例。病史最短 3 个月, 最长9 年, 平均 2 年。按照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于 2003 年 8 月制定的成人腹股沟疝、 股疝手术治疗方案 (修订稿) 中的分型法, 本组 81 例患者, Ⅰ型 13例, Ⅱ型 27例, Ⅲ型 32 例, Ⅳ型 9 例, 术后所有病例均进行随访, 最长3.5年, 最短6个月。

1.2 手术方法

术前对每例患者进行综合评估, 制订出针对性的治疗计划, 待病情控制满意后再行手术治疗, 本组患者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 麻醉效果满意后, 患者取仰卧位, 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2.0 cm 处开始向下至耻骨结节, 做与腹股沟韧带平行的斜切口, 长 5~7 cm, 依序切开并分离各层组织暴露内外环, 充分显露腹股沟韧带内面和联合腱, 纵行分开睾提肌及腹横肌膜纤维, 游离精索, 分出疝囊, 根据实际不同的腹股沟疝分型分别采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或Stoppa手术。术中严格无菌操作, 彻底止血, 有渗血者需放置负压引流, 随后, 按生理解剖逐层缝合, 不作其他修补。术后切口加压 4~20 h。术中注意要点:①注意勿损伤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及腹股沟韧带附近的股神经;②注意勿损伤腹壁下动脉、输精管及精索内血管;③补片要尽量展平、妥善固定, 置入补片要稍松弛;④网片覆盖耻骨 2 cm 左右; ⑤Gilbert 修补环塞要置入腹横筋膜后方;⑥PHS 网片游离腹膜前间隙时要注意条索状结构, 防止血管损伤。 ⑦推荐缝线使用 prolene 等非吸收单丝线, 避免手术后可能的感染形成窦道 [1] 。

2结果

81例腹股沟疝均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愈, 手术时间40~65 min, 平均45 min, 术后6~24 h均可下床活动。术后切口疼痛轻微45例, 未作处置, 2~5 d疼痛减轻;口服一般止痛药疼痛缓解36例。2例发生急性尿潴留, 经导尿后治愈。术后住院4~9 d, 平均6 d。术后1~2周均可恢复日常活动或轻体力工作。术后随访时间为6~42个月。无一例严重并发症, 无一例再复发。

3讨论

腹股沟疝包括腹股沟斜疝和直疝, 其中以斜疝最多见, 约占全部腹外疝的90%。疝囊经过腹壁下动脉外侧和腹股沟管突出, 向内、向下、向前斜行经过腹股沟管, 再穿出股沟管, 可进入阴囊, 称为腹股沟斜疝。男性多见, 男女比例约为15: 1, 以婴幼儿及老年人发病率最高[2]。常见的原因主要为各种原因所至腹壁强度降低和腹内压力增高。手术修补是腹股沟疝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传统疝修补术如:Bassini、Mcvay、Halsted法是强行将不同组织缝合在一起, 因张力大术后患者腹股沟区有牵拉感, 异物感及疼痛明显, 且愈合时间长, 手术易失败, 据统计其短期复发率高达10%-15%[3]。无张力疝修补术是用人工合成补片修补腹股沟管的缺损区, 不破坏腹股沟的正常解剖结构, 并有良好组织相容性和耐冲击性, 在没有张力缝合的前提下, 能起到加强腹股沟管的作用, 且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等的优点, 是良好的修补腹股沟疝的手术方法。

摘要:目的 探讨无张力疝修补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总结分析我院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期间共收治的81例腹股沟疝患者全部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 81例患者全部手术成功, 平均治愈时间6d, 随访6~42个月, 无一例严重并发症, 无一例再复发。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损伤小, 术后疼痛轻, 恢复快, 复发率低等优点。

关键词: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分析

参考文献

[1]尚羿, 孙承宇.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215例治疗体会.临床研究, 2011, 5 (2) :31.

[2]张强.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中的应用体会.当代医学, 2009, 15 (30) :69-70.

上一篇:光纤周界系统下一篇:农民安置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