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股沟

2024-07-31

小儿腹股沟(共11篇)

小儿腹股沟 篇1

摘要:目的 对比小儿腹股沟斜疝传统手术治疗和改良手术治疗效果,总结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外科2001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1 26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资料,分为传统手术组和改良手术组(经内环微小切口),每组各630例。结果 传统组624例治愈,6例复发,治愈率99%。改良组患儿630例全部治愈,无1例复发。结论 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改良手术对患儿的局部损伤小,恢复快,值得推广。

关键词:腹股沟斜疝,传统手术,改良手术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一种最常见疾病,多为先天性因素引起,传统手术方式一般行腹股沟斜切口,但是手术后患儿疼痛较多,自2001年来改良传统手术,应用经内环小切口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03年1月~2009年9月收治的腹股沟斜疝并手术患儿,共计630例,以改良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作为改良手术组。同时选取2001~2003年收治的腹股沟斜疝并传统手术方法手术患儿630例作为传统手术组。改良手术组和传统手术组性别及年龄分布一致,两组均有男性590例,女性40例,改良手术组年龄26 d~13.2岁,平均(7.5±1.3)岁,传统手术组年龄29 d~13.7岁,平均(7.6±1.4)岁。

1.2 手术方法

均采用静脉复合麻醉加局部麻醉。

1.2.1 传统手术组

采取经腹股沟斜行切口,长约2~3 cm,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分离提睾肌,于精索内上方提夹疝囊,剥离并游离疝囊,于腹膜外脂肪上方予以缝扎疝囊颈部,缝合腹外斜肌腱膜,皮下组织,皮肤予以缝合,手术后及时予以换药,7 d左右拆线出院。

1.2.2 改良手术组

采用腹壁下方皮横纹处取约1 cm顺皮纹切口(以内环口体表投影为中心),切开后行钝性分离,注意区分筋膜中的分隔与腹外斜肌腱膜,剪开腹外斜肌腱膜约1 cm,找到疝囊。保护精索横断疝囊,远端疝囊旷置,近端向上剥离至腹膜外脂肪处,于疝囊颈部稍上方行疝囊高位结扎,并将残端行“8”字缝合,回用丝线缝合腹外斜肌腱膜及皮下组织,切口皮肤予有齿镊夹闭后用伤口粘贴胶粘合。手术后伤口不必换药,一般3 d出院,嘱咐家属手术后7 d在家自行撕去粘贴胶。

两组患儿均电话随访,至今随访时间4~10年。

1.3 效果评价指标

以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手术后疼痛(哭闹)例数及复发例数作为效果评价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效果评价手术时间及住院天数采用t检验,手术后疼痛例数及复发例数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改良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15±7)min,平均住院天数(3±1)d,手术后疼痛例数及复发例数分别为34例及0例,均少于传统手术组的(30±10)min,(7±1)d,335例及6例,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见附表。

3 讨论

胚胎早期睾丸位于腹膜后第2~3腰椎旁,随发育逐渐下降,同时在未来的腹股沟管内环处带动部分腹膜、腹横筋膜经腹股沟管逐渐下降,并推动皮肤而形成阴囊。随之下移的腹膜形成盲管即鞘状突,睾丸则紧贴在鞘状突下段的后壁。鞘状突下段在婴儿出生后不久成为睾丸固有鞘膜,其余部分即自行萎缩闭锁而遗留纤维索带。鞘状突作为一个潜在的管腔,在鞘状突全段或上段不闭锁的条件下,当腹压增大时,腹腔内容物有可能进入鞘状突形成先天性斜疝。女婴患者腹股沟管内为子宫圆韧带,发病率相对低,男女发病率之比在10∶1~15∶1[1]。小儿腹股沟斜疝很少能自愈,所以,原则上诊断明确者均应考虑手术治疗。一般建议出生后6个月左右手术。经常发生嵌顿者手术年龄应提前。年龄大的患儿更应积极手术[2]。

一直以来,婴幼儿斜疝手术方式公认为疝囊高位结扎术。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因为腹膜鞘状突未闭所致的先天性疾病,病因不存在腹股沟管壁缺损、薄弱的因素,所以经腹股沟仅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即可治愈,但是患儿组织娇嫩,解剖层次不甚清楚,手术中容易对腹股沟管内结构造成损伤,手术有一定难度[3,4]。既往传统手术方式是取经腹股沟管的斜行切口,提夹精索,分离提睾肌,游离疝囊,在内环口处予以高位结扎。由于手术后患儿哭闹厉害,且容易出现精索水肿等并发症[5,6]。为了改善这些并发症自2001年起本研究对传统手术进行了改良:直接在内环口处进行切开,提夹疝囊,手术中精索、提睾肌基本无创伤。疝囊予以高位结扎。

对比改良手术组,传统的手术方法经腹股沟斜切口,切口大、手术时间长、腹股沟管内结构创伤大、患儿手术后精索水肿阴囊水肿发生率高,手术后的患儿局部疼痛较多、哭闹多,术后存在皮肤对合不良,伤口局部有缝线反应,又需拆线,愈合后疤痕较大,住院时间长。做微小切口经内环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术中腹股沟管内操作明显减少,手术时间短,对腹股沟管内结构创伤小局部疼痛轻微,手术后患儿哭闹少,术后精索阴囊水肿发生少,恢复快、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对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手术后疼痛、住院天数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显著性。说明与传统手术组相比,改良疝囊高位结扎术各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

小儿腹股沟斜疝传统修补术可出现一些并发症,如阴囊水肿、血肿、损伤腹腔内容物、睾丸高位固定及损伤切断输精管、损伤神经等[7,8],本术式因为组织创伤少,上述并发症较传统手术少。经内环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对比传统手术的优点有:(1)组织损伤轻,术后恢复快,术中创面小,出血少,术后组织反应轻,精索组织水肿、阴囊水肿发生率低。(2)手术径路简单,手术时间短。(3)手术时修补了腹外斜肌腱膜,加固了前壁,减少疝复发的风险。(4)采用经腹横纹微小切口约1 cm,手术后伤口予以粘合无需拆线,减少了患儿拆线时的恐惧和哭闹,愈合后的伤口隐蔽而美观。

在进行改良手术应注意一下几点:(1)手术操作应精细、轻柔,处理疝囊颈部时先注意回纳腹腔内容物,避免高位结扎时损伤肠管、网膜等结构;行高位结扎应以见到腹膜外脂肪为标志,避免使疝囊邻近的鞘状突形成假性囊腔,成为术后复发的潜在因素,同时避免分离疝囊时剥破囊壁,疝囊颈部应确切牢固结扎,并加以“8”缝扎,以免术后疝复发[6]。(2)行疝囊横断时注意先分离出输精管,可用组织钳于精索与疝囊间隙间钝性分离,确定避开输精管位置后沿疝囊壁横断疝囊,不可盲目厚组织横断。(3)疝囊高位结扎后关闭腹外斜肌腱膜时前先将睾丸复位入阴囊底部后再行关闭切口,避免睾丸高位固定。(4)小儿腹壁组织薄,缝合切口时注意避开腹股沟韧带,避免损伤股血管[9,10]。

目前,统计婴幼儿斜疝手术复发率在1.0%~2.5%,有的报道约为5.0%~10.0%。统计本组腹股沟斜疝进行传统手术后患儿的复发率约0.9%,随访进行了改良手术的患儿目前没有疝复发。经内环微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时间短,手术后疼痛少,手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值得推广。且伤口不用缝合使用伤口粘贴胶,可使皮肤对合整齐,伤口愈合好,疤痕细微,甚至不明显。更重要的是不需要拆线,消除了拆线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和恐惧,有利于患儿的康复,且改良手术缩短了住院天数,易被患儿及家属所接受。

参考文献

[1]JIANG ZF.Approach of super-high ligation sac of hernia inchildren[J].Chinese Journal of Pediatric Surgery,2005,26(10):560.Chinese

[2]HUANG QL,TAN GY,LIAO XD,et al.Aesthetic evaluation ofoperative incision at different location inguinal region of children[J].Guangxi Medical Journal,2006,28(11):1727-1728.Chinese

[3]ZHOU JM.Mini-incision add intradermic suture to heal obliqueinguinal hernia in children[J].Chines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Pediatrics,2001,3(1):45-46.Chinese

[4]READ RC.Recent advances in the repair of gro in herniation[J].Curr Probl Surg,2003,40(1):13-79.

[5]GUO ZH.Improvement mer-abdomen high ligation operation ofindirect hernia in children[J].Chinese Journal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2003,3:261.Chinese

[6]ESPO SITO C,DAMIANO R,SETTIM IA,et al.Experiencewith the use of tissue adhesives in pediatric endoscop ic surgery[J].Surg Endose,2004,18(3):290-292.

[7]MARRE P,DAMAS JM,PENCHET A,et al.Tenssion-free pro-cedures:progress in the treatment of inguinal hernia[J].PresseMed,2001,30(12):577-580.

[8]LAZORTHES F,CHIOTASSO P,MASSIP P,et al.Local antibi-otic prophylaxis for repair of inguinal hernia[J].J Chir,1993,130(12):507-509.

[9]ZHAO YY.The comprehend of 1397 pedo-oblique inguinal her-nia neoplasty operation[J].Journal of Clinical Pediatric Surgery,2003,2(3):213.Chinese

[10]ZHANG YN,LI XM,ZHANG XZ.The analysis of relationshipbetween pedo-oblique inguinal hernia incarceration time andintestinum necrosis[J].Journal of Clinical Pediatric Surgery,2007,6(6):74-76.Chinese(张蕾编辑)

小儿腹股沟 篇2

6个月以内的小儿因有严重的疾患不宜手术时,可暂时采取疝带疗法,期望其自行愈合,方法是先将疝内容物还纳后使用疝带或采用纱布压迫法压迫内环口,以防疝内容物脱出。使用时应放好位置并随时观察疝内容物有无脱出,否则不但起不到治疗效果反而会引起疝内容物嵌顿。故对小儿腹股沟斜疝还是主张手术治疗。

2.手术疗法

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及有嵌顿史的腹股沟斜疝。一般采用腹横肌切口,经腹股沟或经腹疝囊高位结扎术,国内不主张常规探查对侧,除非手术前已诊断为双侧腹股沟疝。

近年来,国内外使用小儿腹腔镜做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创伤小、安全可靠、恢复快且不易影响精索睾丸的发育,可同时治疗双侧疝或治疗一侧探查对侧而不增加痛苦。

小儿腹股沟 篇3

(广西贵港市妇幼保健院广西贵港537100)【摘要】小儿腹股沟斜疝是一种先天性的多发疾病,多发病于新生儿期,是小儿外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上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本文从疾病的治疗现状及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观察微创技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中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关键词】小儿;腹股沟斜疝;微创【中国分类号】R726.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614-02 小儿腹股沟斜疝俗称"小肠气",是一种先天性的疾病,多发病于新生儿期,是小儿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若患儿患上了斜疝时,只要腹部一用力,腹腔中的,某一器官就会穿过腹膜进行疝囊而在阴囊的上方出现肿包。一般来说,鞘膜腔会在新生儿出生6个月之内逐渐闭合,但在6个月以后自行闭合的可能性就较小了[1],因此,在对患儿进行治疗时,应当进行充分的考虑,采取对患儿创伤最小的治疗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及不断更新,微创手术因其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少的有点而成为现代高科技带来的创新产物,也是21世纪外科手术发展的方向之一,其主要是利用腹腔镜、胸腔镜等现代医疗器械及相关设备对患者进行手术,手术只对患儿造成较小的创伤,不会对其他腹部组织或脏器造成损伤,术后也只留下微小的手术切口。近年来,已经将微创手术应用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中,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本文从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治疗现状及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和总结微创技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中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1 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概述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指新生儿在胚胎期睾丸下降过程中腹膜鞘状突没有完全闭塞,即在腹股沟区有一根潜在的管道与腹腔道相通,当患儿出现咳嗽、剧烈运动等给腹部造成压力的时候,腹腔内的某些器官例如小肠等便会在腹股沟区突出,甚至突入到阴囊内,而在患儿安静时,肿包或突出的部分常常会自行消失,大多数家长总是想腹膜鞘自行痊愈,然后,临床发现,当患儿大于6个月后,自行闭合的几率微乎其微,这样严重影响了患儿疾病的治疗,甚至在等待过程中,由于肿包和突出的部分因为卡住不能回复到原位而发生嵌顿性疝,造成进入阴囊的肠子发生肠粘连或肠坏死。小儿腹股沟斜疝新生儿的发病率为1%~5%,男孩多于女孩,发病比例为9:1,特别是低体重儿、早产儿男婴的发病率为7%~22%,而女婴的发病率为2%[2],发生在右侧的居多,是发生在左侧的2~3倍,出现双侧斜疝的较少,大约占所有斜疝的5%左右。一般来说,患儿的发病年龄越小,出现嵌顿性疝的几率就越大,据统计,1岁以内的患儿发生嵌顿性疝的机率为30%,而12岁以下的患儿发生嵌顿性疝的机率为12%,并且,患儿的年龄越小,疾病的危险性就越大[3],因此,临床上一旦确诊小儿腹股沟斜疝应当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以防止发生嵌顿性疝,延误患儿疾病的最佳治疗时机,严重危害患儿的生命安全。2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传统治疗方法2.1疝带疗法 疝带疗法是指采用疝带或棉纱束带压迫患儿腹股沟部位进行压力治疗,这样可以促进患儿腹膜鞘突出的部分自行闭合治愈疾病,其优点在于此治疗方法简单,对患儿无实质性的损伤,其缺点在于治疗时间较长,且对部分患者效果不佳,还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护理,特别是其远期疗效无法进行确认,是否会造成患儿疾病的复发[4]。2.2注射疗法 注射疗法是指运用注射药物到腹股沟管内使疝囊壁组织出现无菌性炎症的症状,注射的药物主要包括石炭酸甘油、复方奎宁、鱼肝油酸钠或葡萄糖,并结合外表局部疝带、棉纱束带或中药袋的压迫,使疝囊壁粘连达到封闭疝囊腔的目的,从而治愈疾病。其优点在于短期治疗效果明显,缺点在于其复发率极高,治疗适应症范围较窄且药物使用的危险性较高,部分药物由疝囊进行腹部后容易导致肠粘连、肠坏死、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且疝囊粘连封闭后,极易导致患儿输精管和精索血管发生损伤或粘连,严重影响患儿睾丸的发育[5]。2.3中医疗法 中医疗法主要包括口服中药、局部外敷中药和针灸治疗,口服中药和局部外敷中药治疗是同时进行,患儿采用口服中药愈疝汤时,在局部疝突出的部位使用中药袋外敷并将其固定,每日换药1次,疗程为2个月[6]。其治疗方法的有点在于可以疏肝理气,散热止痛,但缺点在于要收到疗效患者必须在治疗期间多卧少动,且治疗时间较长,换药固定亦不方便操作,此外也无法观察其远期疗效。针灸治疗是通过中药外敷以后,在患儿的足三里、气海、关元等穴位进行针刺,得气后出针[7]。虽然针灸治疗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其治疗机制及原理不确定,也无法观察其远期疗效。2.4经腹股沟疝囊高位结扎术 此手术方法是指在疝囊颈露出的腹膜外脂肪处结扎疝囊,达到高位结扎的目的,其手术方法的有点在于效果较好,能够达到根治的目的,但缺点在于手术对患儿的创伤较大,术后易出现局部肿胀、疼痛,且患儿需要平卧休息,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8]。2.5经腹股沟疝修补术 此手术方法是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后,将腹外斜肌腱膜内侧叶逢到外侧叶深面,再将外侧叶与内侧叶重叠缝合修补腹股沟管前壁。此方法的优点在于疼痛时间短、患者的痛苦少,但缺点在于手术适应症的范围小,必须选择腹壁薄弱且后壁较完整患儿,因此,不适宜临床广泛应用[9]。3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微创治疗方法 近年来,微创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在临床被广泛使用,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疾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临床专家认为,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治疗目的是只需做单纯的疝囊高位结扎便可[10],但由于疝囊的解剖位置精索各层包绕,输精管、动脉、神经等均在内,给手术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与传统的小儿斜疝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具有清晰开阔的手术视野,手术时间短,降低了手术的风险,术后患儿恢复快,不留疤痕,其复发率更是低于1%[11],减少了患儿及家属的痛苦和费用。3.1经腹腔镜下腹腔内内环口缝扎术 手术在腹腔镜下进行,采用腹部进针,将线尾留在腹壁外,操作者持针从内环口上方皮肤进针至腹膜下进行缝合,分3~4次环绕内环口缝合一圈后收紧两端线尾在腹腔内打结,剪断剩余的缝线穿过腹壁取出针。此方法缝合及打结均在腹内进行,操作虽然比较复杂,但治疗效果却十分显著,且不易复发[12~14]。3.2经腹腔镜下腹腔外内环口缝扎术 经腹腔镜下腹腔外内环口缝扎术是在经腹腔镜下腹腔内内环口缝扎术的基础上将手术器械和方法改進而来的,手术是利用自制的带线针和针钩的器械,进针处选择从患儿腹膜外内环口上方于体表投影的位置,将缝线的一端留在体外,从内环口上方内侧缘腹膜下潜行分离缝扎内半周,只将缝针退出而将缝线留在腹腔内,将内环口一周完整封闭打结,线结埋藏于皮下。此手术方法简化了步骤,缩短了手术时间,治疗效果较好,且并发症少[15~16]。3.3腹腔镜下内环修补术 其手术原理与经腹股沟疝修补术相同,只是手术利用腹腔镜进行,能够扩大手术视野,降低手术风险,使得修补更加完善,并发症小[17]。4小儿腹股沟斜疝微创治疗后并发症的防治 虽然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与传统手术相比,其具有很多优点,但在术中及术后仍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并发症,例如:疝环较大,缝线不坚韧或有漏洞出现疝囊积气或积液,腹膜外气肿,内环口腹膜皱折多等。临床上,在手术过程中应当选择坚韧的缝线,缝合内环口时在交汇处最好重叠,不要留下空隙,在打结结扎时,要将疝囊内的气体和液体完全排除,必要时可以用注射器抽吸干净,术后注意高位睾丸的预防,在牵拉精索、剥离疝囊时动作要轻柔,避免过度牵拉而造成精索、睾丸移位。此外,腹壁的切口选择和大小要适当,降低腹腔套管滑脱的机率,防止皮下气肿[18~20]。当然,手术操作者应当熟悉手术的进行,熟练掌握不同的手术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在手术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降低人为失误造成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5小结小儿腹股沟斜疝对患儿的日常生活影响较大,大多数家长担心手术对患儿造成的创伤会留下后遗症或疾病出现复发。临床上,采用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具有对患儿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安全可靠,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但在手术过程中,应当配合合适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手术前后密切监测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观察患儿的病情发展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以达到手术成功的目的,治愈患儿。参考文献[1]赖日源,晏远光,黄耀汉.等.改良小儿腹股沟斜疝微创手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J].亚太传统医药,2010,6(7):112-113.[2]陈宏雄,徐泉,刘国峰.等.微创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J].中国医药杂志,2007,16(8):1072-1073.

小儿腹股沟 篇4

1资料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2011年2月至2011年9月应用高频超声对100例临床诊断腹股沟斜疝的病例进行了检查, 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其他外科方法治疗痊愈。本组病例中男93例, 女7例, 年龄8 d~14岁, 2岁以内82例, 左侧31例, 右侧56例, 双侧13例。大部分腹股沟区有可复性包块病史, 19例腹股沟区不可还纳包块4~12 h, 伴小儿哭闹不安, 呕吐。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Aloak3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为7.5-11MHz, 患儿平卧检查床上, 充分暴露外阴部及腹股沟区, 将探头于腹股沟区对双侧腹股沟区进行多切面对照探查。首先观察患侧, 确定腹股沟斜疝发病部位, 观察腹股沟斜疝疝囊内容物的性质, 然后沿腹股沟管向上扫查寻找斜疝疝囊与腹腔的相通口, 测量相通口内径。通过使患儿站立、咳嗽或哭喊的方法使腹压增加, 观察确定疝内容物有无蠕动, 探头向下移动扫查睾丸, 确定睾丸有无异常, 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查观察疝囊内肠管、网膜内的血供情况。

2结果

本组100例超声检查提示腹股沟斜疝的声像图表现总结如下:

①腹股沟区或阴囊内可见网膜样稍高回声包块, 大小约0.7×0.6 cm~2.6×1.1 cm, 边界清晰, 形态不规则, 可见蠕动, 稍高回声包块与腹腔相延续, 相通口约0.4 cm~0.8 cm. 此型28例, 占28%。②腹股沟区或阴囊内可见肠管样混合性回声包块, 大小约3.0×1.6 cm~5.6×2.8 cm, 边界清晰, 形态不规则, 并见气体高回声及蠕动。混合性包块与腹腔相延续, 相通口约0.6 cm~1.1 cm。有部分混合性包块下方见范围约1.1×1.2 cm~2.6×1.8 cm液性暗区。此型37例, 占37%。③腹股沟区未见明显异常回声或仅见少许液性暗区, 使患儿站立、咳嗽等方法增加腹压后探查腹股沟区见网膜样稿高回声包块, 范围约0.6×0.5 cm~3.0×1.1 cm, 边界清晰, 形态不规则, 稍高回声包块与腹腔相延续, 相通口0.5 cm~0.8 cm。此型21例, 占21%。④腹股沟区见实质性低回声卵巢样包块, 内有多个始基卵泡呈蜂窝状, 大小约1.6 cm× 1.3 cm。边界清晰, 形态规则。此型2例, 占2%。⑤腹股沟区见长条状窄形肠管样回声包块, 远端肠管扩张, 内见积液。边界清晰, 形态不规则。动态下观察疝块形态较固定, 肠管不蠕动, 或蠕动弱, 与腹腔相延续, 相通口0.4 cm ~0.7 cm。腹腔肠管扩张1.8 cm~2.2 cm。此型19例, 占19%。

3讨论

小儿腹股沟疝均是斜疝, 在出生后不久即可出现。胚胎早期, 腹膜在腹股沟内环处向外有一袋形突出, 称腹膜鞘状突, 鞘状突沿睾丸引带下降, 睾丸紧随其后下降, 进入阴囊。胎儿8个月睾丸到达阴囊后, 鞘突盲袋将睾丸大部分包裹。在出生前, 鞘状突先从内环部闭合, 尔后睾丸上部鞘状突闭合, 最后整个精索部鞘膜闭塞, 萎缩成纤维索。腹膜鞘状突的闭塞有时发生停顿, 迟缓或不完全, 使鞘突管仍然保持开放或部分开放, 与腹腔相通, 造成可能发生疝的机会。小儿剧烈哭闹、长期阵咳、便秘、排尿困难等腹内压增高时, 小肠、网膜等腹腔脏器被挤入未闭鞘膜突时, 形成疝[1]。女性胎儿鞘状突称Nück管, 子宫、卵巢等腹腔脏器亦可进入未闭Nück管内形成斜疝。腹腔脏器不能回纳入腹腔, 则形成斜疝嵌顿。小儿腹肌较薄弱, 内环相对松软, 腹股沟管短而壁薄, 外环纤维柔嫩而的弹性, 且疝内容物及其血管弹性相对较大, 嵌顿时间不长的患儿不易引起肠管坏死。但时间长也可引起肠管坏死。本组100例病例中有19例嵌顿, 均经手术证实为嵌顿性斜疝。通过高频超声的观察, 如肠管形态, 肠管蠕动, 疝囊内积液等可为临床提供嵌顿的诊断信息。腹股沟斜疝需与鞘膜积液、睾丸肿瘤、腹股沟淋巴结炎等疾病鉴别:精索鞘膜积液声像图表现在睾丸上方的一椭圆形、蝌蚪形囊性暗区, 暗区与睾丸鞘膜腔不相通。睾丸鞘膜积液声像图表现为睾丸三面包绕的液性暗区[2]。腹股沟区淋巴结肿大常为多个, 活动度小, 质较硬, 声像图表现为多个低回声淋巴结样回声。睾丸肿瘤声像图为睾丸内见实质性肿块, 可资鉴别。高频超声在腹股沟斜疝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为临床提供可靠诊断依据, 且价廉、无创、操作简单, 无需特殊准备, 诊断符合率高, 可作为临床首选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佘亚雄.小儿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84-189.

小儿腹股沟 篇5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单孔腹腔镜技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行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双侧斜疝手术实施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家长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微创优势十分突出,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小儿;腹股沟斜疝;单孔腹腔镜;开腹

【中图分类号】R726.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9-0084-02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推广应用,腹腔镜于儿科临床应用中优势不断凸显,其微创性、便捷性等长处被广泛认可[1]。本文以10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并着重分析探讨单孔腹腔镜技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0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手术治疗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男34例,女16例,年龄为5个月到10岁,平均年龄为(4.5±0.2)岁,单侧腹股沟斜疝36例,双侧腹股沟斜疝14例;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为5个月到10岁,平均年龄为(4.5±0.2)岁,单侧腹股沟斜疝40例,双侧腹股沟斜疝10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研究组患儿行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患儿取平卧体位,给予静脉复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于脐部取0.5cm切口,置入鞘管(5mm)与分离钳(3mm),连接气腹机,术中维持6~8mmHg气腹压;探入腹腔镜(5mm),探查双侧内环口,确定斜疝位置与发病情况;于腹腔镜引导下,于病变侧内环口取0.2cm皮纹切口,用钩针钩住丝线顺时针向腹膜外间隙潜行,潜行过程中不可损伤输精管、精索血管等,选取6点部位穿刺,向腹腔内拉入丝线盲端,最后撤出钩针,后经原针孔进针,逆时针向12点方向潜行,最后于分离钳辅助拉出丝线,排空腹腔积液后打结皮下组织,消除气腹,关闭腹腔。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开腹术治疗:患者取平卧体位,给予氯胺酮麻醉,经常规消毒铺巾后,于患侧下腹行1cm切口,逐层分离组织后提取睾肌,钝性分离定位疝囊,切开并横断、向上游离腹膜外脂肪,用不可吸收缝线缝扎,最后切除疝囊。

1.3观察指标统计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术后并发症如发热、阴囊血肿或患侧睾丸肿胀、腹股沟疼痛及术后复发情况等,患儿出院时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治疗满意度评量表调查统计两组治疗效果。随访3~24个月统计两组复发情况。

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7.0数据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分别为t、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围手术指标比较研究组双侧斜疝手术实施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显示,研究组发热、阴囊血肿或患侧睾丸肿胀、腹股沟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复发,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dprint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单孔腹腔镜技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行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双侧斜疝手术实施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家长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微创优势十分突出,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小儿;腹股沟斜疝;单孔腹腔镜;开腹

【中图分类号】R726.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9-0084-02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推广应用,腹腔镜于儿科临床应用中优势不断凸显,其微创性、便捷性等长处被广泛认可[1]。本文以10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并着重分析探讨单孔腹腔镜技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0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手术治疗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男34例,女16例,年龄为5个月到10岁,平均年龄为(4.5±0.2)岁,单侧腹股沟斜疝36例,双侧腹股沟斜疝14例;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为5个月到10岁,平均年龄为(4.5±0.2)岁,单侧腹股沟斜疝40例,双侧腹股沟斜疝10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研究组患儿行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患儿取平卧体位,给予静脉复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于脐部取0.5cm切口,置入鞘管(5mm)与分离钳(3mm),连接气腹机,术中维持6~8mmHg气腹压;探入腹腔镜(5mm),探查双侧内环口,确定斜疝位置与发病情况;于腹腔镜引导下,于病变侧内环口取0.2cm皮纹切口,用钩针钩住丝线顺时针向腹膜外间隙潜行,潜行过程中不可损伤输精管、精索血管等,选取6点部位穿刺,向腹腔内拉入丝线盲端,最后撤出钩针,后经原针孔进针,逆时针向12点方向潜行,最后于分离钳辅助拉出丝线,排空腹腔积液后打结皮下组织,消除气腹,关闭腹腔。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开腹术治疗:患者取平卧体位,给予氯胺酮麻醉,经常规消毒铺巾后,于患侧下腹行1cm切口,逐层分离组织后提取睾肌,钝性分离定位疝囊,切开并横断、向上游离腹膜外脂肪,用不可吸收缝线缝扎,最后切除疝囊。

1.3观察指标统计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术后并发症如发热、阴囊血肿或患侧睾丸肿胀、腹股沟疼痛及术后复发情况等,患儿出院时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治疗满意度评量表调查统计两组治疗效果。随访3~24个月统计两组复发情况。

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7.0数据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分别为t、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围手术指标比较研究组双侧斜疝手术实施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显示,研究组发热、阴囊血肿或患侧睾丸肿胀、腹股沟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复发,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dprint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单孔腹腔镜技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行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双侧斜疝手术实施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家长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微创优势十分突出,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小儿;腹股沟斜疝;单孔腹腔镜;开腹

【中图分类号】R726.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9-0084-02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推广应用,腹腔镜于儿科临床应用中优势不断凸显,其微创性、便捷性等长处被广泛认可[1]。本文以10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并着重分析探讨单孔腹腔镜技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0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手术治疗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男34例,女16例,年龄为5个月到10岁,平均年龄为(4.5±0.2)岁,单侧腹股沟斜疝36例,双侧腹股沟斜疝14例;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为5个月到10岁,平均年龄为(4.5±0.2)岁,单侧腹股沟斜疝40例,双侧腹股沟斜疝10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研究组患儿行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患儿取平卧体位,给予静脉复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于脐部取0.5cm切口,置入鞘管(5mm)与分离钳(3mm),连接气腹机,术中维持6~8mmHg气腹压;探入腹腔镜(5mm),探查双侧内环口,确定斜疝位置与发病情况;于腹腔镜引导下,于病变侧内环口取0.2cm皮纹切口,用钩针钩住丝线顺时针向腹膜外间隙潜行,潜行过程中不可损伤输精管、精索血管等,选取6点部位穿刺,向腹腔内拉入丝线盲端,最后撤出钩针,后经原针孔进针,逆时针向12点方向潜行,最后于分离钳辅助拉出丝线,排空腹腔积液后打结皮下组织,消除气腹,关闭腹腔。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开腹术治疗:患者取平卧体位,给予氯胺酮麻醉,经常规消毒铺巾后,于患侧下腹行1cm切口,逐层分离组织后提取睾肌,钝性分离定位疝囊,切开并横断、向上游离腹膜外脂肪,用不可吸收缝线缝扎,最后切除疝囊。

1.3观察指标统计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术后并发症如发热、阴囊血肿或患侧睾丸肿胀、腹股沟疼痛及术后复发情况等,患儿出院时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治疗满意度评量表调查统计两组治疗效果。随访3~24个月统计两组复发情况。

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7.0数据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分别为t、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小儿腹股沟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6月-2013年6月共收治8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 所有患儿均经查体及彩超证实为腹股沟斜疝。其中男76例, 女4例;年龄9个月~8岁, 平均年龄2.5岁;单侧腹股沟斜疝74例 (右侧疝44例, 左侧疝30例) , 双侧腹股沟斜疝6例, 其中2例嵌顿疝经手法复位成功后再行手术治疗。

1.2 方法

本组80例患儿麻醉均采取基础麻醉+局部浸润麻醉, 麻醉成功后, 患儿仰卧于手术台上, 用1%利多卡因在预手术切口位置行局部浸润麻醉, 在内环下方向耻骨结节方向做一0.5~1.0cm的斜切口, 两把蚊式血管钳交替分开皮下组织, 在外环方向找到精索, 女性患儿找到子宫圆韧带。分开提睾肌, 找到呈灰白色的疝囊, 提起疝囊, 向上分离至见到腹膜外脂肪, 也可剪开疝囊, 将食指伸入疝囊, 缓慢剥离疝囊至高位, 注意避免撕破疝囊, 4号丝线双重结扎疝囊。分离疝囊过程中要特别小心输精管/输卵管, 如不慎损伤, 应行端端吻合。如疝囊较大, 可中间横断疝囊, 远端疝囊确切止血后不必剥除, 避免创面出血, 可用碘酒烧灼后酒精脱碘, 注意保护精索及输精管。精索止血后, 将睾丸送至阴囊, 预防医源性隐睾, 关闭切口。

2 结果

全部患儿手术均获得成功, 手术时间最短12min, 最长40min, 平均手术时间25min。术后6h即可进食, 术前后均未应用抗生素, 切口无1例感染, 切口在术后第3天拆线, 拆线后即办理出院。术后6例患儿出现呕吐, 2例出现腹胀, 8例出现阴囊水肿, 水肿最迟30d自行吸收, 均未经特殊处理。随访1~3年, 无1例复发。

3 讨论

小儿腹股沟疝均为斜疝[1], 是小儿外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 主要发病原因为先天性解剖异常, 临床上多以患儿家属发现腹股沟区可复性肿物为主要就诊原因。极个别患儿可于1岁左右疝囊自行闭合, 故建议手术时间为1岁以后, 但对于疝经常出现的患儿, 可提前行手术治疗。由于小儿的腹股沟管狭窄、短小, 肠管内组织比较脆弱, 含有较多内容物, 哭闹时负压增高, 引起肠管突入腹股沟, 使之发生绞窄[2], 故嵌顿疝患儿手法复位成功后应尽早手术。小儿腹股沟斜疝多是鞘突不闭锁或闭锁不完全, 而非腹壁的薄弱或缺损[3], 因此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最常用、最简单的手术, 但仍有1%左右的复发率[4]。其复发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术中剥离疝囊时撕破疝囊而未发现; (2) 术中未能做到高位结扎疝囊, 致使大疝囊变成小疝囊, 术后短时间内复发; (3) 术后结扎线不牢靠, 线结脱落, 致术后疝复发, 为预防可缝扎疝囊; (4) 术后患儿长期便秘、哭闹、腹压增加。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优点在于:由于婴幼儿腹股沟管短小 (约1~2cm) , 在外环口就能容易地将疝囊拉出, 结扎疝囊颈, 所以不打开腹股沟管, 直视下操作对腹股沟管的损伤减少到最低限度, 不易损伤髂腹下神经及髂腹股沟神经, 对精索的游离刺激轻, 副损伤小[5]。患儿术后痛苦小, 恢复快, 术后6h即可进食;切口小、创伤小, 形成血肿的可能性明显降低, 术后可在切口敷料上方放置500g的食盐袋压迫20min;手术简单, 一般住院医师即可完成, 手术器械只需要数把蚊式血管钳, 无需特殊的手术器械;手术时间短, 熟练医师手术时间可控制在30min内, 可常规不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本组80例均未应用抗生素, 无1例切口感染;术后恢复快, 术后1d患儿即可出院, 3d即可拆除切口缝线;切口愈合后外形美观, 不影响成年后参加工作的体检要求;手术效果显著, 复发率低, 本组80例患儿随访1~3年, 无1例复发。

总之, 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具有痛苦小、创伤小、手术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手术费用低、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 值得在临床上特别是基层医院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6月-2013年6月应用腹股沟斜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80例患儿临床资料。结果:80例患儿手术均获得成功, 平均手术时间25min, 切口均于术后第3天拆线, 平均住院4d, 随访13年, 无1例复发。结论: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操作简单、患儿痛苦小、恢复快、平均住院日短、住院费用少、复发率低、并发症少, 手术效果显著, 特别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关键词:小切口,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小儿腹股沟 篇7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87例患儿, 男73例, 女14例;年龄1~8岁, 病程1个月至7年;左侧21例, 右侧59例, 双侧7例;疝内容物进入阴囊者63例。本组病例排除了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急诊手术治疗。

1.2手术方法

平卧, 双下肢稍外展, 全身静脉麻醉, 取患侧腹股沟皮下环处斜或横切口, 长约1.0cm, 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 于皮下环开口处找到精索, 切开精索外筋膜, 寻找到疝囊, 较大的疝囊打开并横断, 向上加以游离达内环口处, 标志是见到腹膜外脂肪, 对于较小的疝囊可以完整剥离到内环口处, 于内环口处4号丝线贯穿缝扎, 去除远端多余疝囊。彻底止血, 将睾丸向阴囊底部牵拉, 使睾丸、精索复位。缝合精索外筋膜、皮下组织、皮肤, 切口创可贴覆盖即可。

2结果

全组87例均治愈出院, 无阴囊血肿、输精管损伤、医源性隐睾等并发症发生, 2例阴囊水肿出院前均消退。随访1~4年, 无1例复发及其他并发症发生。

3讨论

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发生, 是由于先天性腹膜鞘状突未闭及腹壁薄弱所致, 但小儿的腹肌可随躯体生长而逐渐强壮, 疝有自行消失的可能。所以对于疝囊较小、没有反复嵌顿情况、2岁以内的婴幼儿可暂不手术;但对于疝囊较大、有反复嵌顿等情况还是手术为好。因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本身特点, 只要行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即可。依据疝囊高位结扎的要求及小儿腹股沟管短小的特点, 我们经过临床实践证明, 皮下环处的小切口完全可以达到手术目的。手术创伤小, 疤痕也很小, 可以说是一种微创手术。手术中以患侧耻骨结节定位, 稍偏上皮下环处斜或横切口, 长约1.0cm, 到达皮下环处, 注意寻找提睾肌, 纵行分开, 找到精索, 切开精索外筋膜, 在精索内前方寻找到疝囊。其间可以牵拉患侧睾丸, 辨明精索走行, 帮助寻找疝囊。找到疝囊后, 提出到切口外并稍作牵引以利疝囊游离。小疝囊可以完整剥离到内环口处, 较大疝囊者予以横断, 向近端小心剥离到达内环口处。所谓高位, 解剖上应达内环口, 术中以腹膜外脂肪为标志[1]。剥离疝囊时, 要避免剥破疝囊壁和损伤输精管及精索血管。因小儿疝囊颈较小, 不必行荷包缝合, 予以贯穿缝扎即可。

本组87例患儿, 均采用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 术后仅2例出现阴囊水肿, 经抬高阴囊等处理, 出院前即消退。无阴囊血肿、输精管损伤、医源性隐睾等并发症及复发的发生。此种手术方法操作简单, 组织损伤小, 术后恢复快, 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微创手术, 值得在我们基层医院开展。

参考文献

小儿腹股沟 篇8

关键词:经腹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腹股沟斜疝,疗效比较

在小儿外科临床中, 腹股沟斜疝十分常见, 发病率在1%~2.5%之间, 其中40%发生在1岁以下的婴幼儿中[1]。过去人们认为, 小儿腹股沟斜疝会随着腹肌的逐渐强壮而消失, 但是随着临床病例的积累, 发现随着年龄增长、腹肌强壮, 疝并不会自动消失, 有些腹腔发育不健全的患儿可能会出现疝绞窄或者嵌顿, 对患儿生命安全造成威胁[2]。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效果肯定, 笔者分析比较了经腹小切口及疝囊高位结扎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腹股沟斜疝的疗效, 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实验选择2007年7月至2010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81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为研究对象, 进行随机分组, 观察组 (经腹小切口治疗组) 41例及对照组 (疝囊高位结扎治疗组) 40例。观察组36例男性患儿, 5例女性患儿, 年龄最大6岁, 最小4个月, 平均 (3.1±0.6) 岁, 18例为右侧, 15例为左侧, 8例为双侧, 嵌顿时间最长45h, 最短3h, 平均 (13.5±4.7) h;对照组37例男性患儿, 3例女性患儿, 年龄最大5岁, 最小4个月, 平均 (2.9±0.8) 岁, 17例为右侧, 16例为左侧, 7例为双侧, 嵌顿时间最长49h, 最短2h, 平均 (14.7±3.3) h。两组腹股沟斜疝小儿患者年龄、性别、嵌顿时间及部位差异不明显, 可以比较。

1.2 方法

观察组手术方法:患儿采用仰卧位的手术体位, 麻醉方法为氯胺酮全麻。常规消毒手术部位, 铺无菌巾, 手术切口选择腹直肌外缘腹横纹内横切口, 长度约2.0cm, 将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键膜层依次切开, 暴露腹壁肌层, 钝性分开, 显露腹膜。将腹膜提起, 横行切开腹膜 (距离内环口上方大概1.0cm处) , 切口长度与腹壁切口长度相等。将腹腔打开后轻提 (向外) 切口下缘的腹膜即可见到内环口, 连续缝合内环口后缘与切口上缘的腹膜, 关闭腹腔, 此时内环口及整个疝囊均被矿置于腹腔外, 闭合腹壁肌层, 然后对腹外斜肌腱膜进行缝合, 皮肤及皮下全层缝合, 手术完毕。

1.3 评价标准

根据两组腹股沟斜疝患儿手术平均时间、疼痛平均时间、住院平均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术后2年复发率评价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8.0版本处理实验中数据, 手术平均时间、疼痛平均时间、住院平均时间比较采用t检验, 并发症发生率、术后2年复发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腹股沟斜疝患儿手术平均时间、疼痛平均时间、住院平均时间比较

比较两组腹股沟斜疝患儿手术平均时间、疼痛平均时间、住院平均时间,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平均为 (24.3±8.3) min、疼痛时间平均为 (25.3±12.4) min、住院时间平均为 (3.9±2.5) d,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明显, P<0.05。见表1。

2.2 两组腹股沟斜疝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两年复发率比较

比较两组腹股沟斜疝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两年复发率, 结果观察组0例患儿出现睾丸萎缩, 构成比0.0%,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 P>0.05;术后2年0例复发, 构成比为0.0%, 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明显, P<0.05。见表2。

3 讨论

小儿腹股沟 篇9

关键词:小儿,腹股沟斜疝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在胚胎的早期, 由于患儿腹膜鞘状突的闭合不完全, 使腹膜在腹股沟的内环处向外发生突起, 使腹内压力增高, 造成未闭鞘状突扩张成腹膜鞘状突, 而在正常的情况下鞘状包裹了大部分的睾丸, 在睾丸牵引下下降至阴囊底部, 当患儿出生后鞘状突可逐渐萎缩并闭塞, 而在此过程中一旦发生了障碍, 鞘状突管就保持开放的扩张状态, 当发生了腹腔脏器的进入形成了腹股沟斜疝的发生[1]。以往我们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方法是采取传统的手术方法, 但其切口较长, 手术时间长, 创伤相对较大, 术后容易复发[2]。我院自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采用腹腔镜治疗的68例小儿腹股沟斜疝病例进行临床疗效分析,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小儿腹股沟斜山患儿136例, 随机分成两组, 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 治疗组男性患儿58例, 女性患儿10例, 年龄4个月-9岁, 平均年龄 (4.56±1.37) 岁, 病程1个月~6年, 平均病程 (2.15±0.89) 年, 其中左侧腹股沟斜疝患儿32例, 右侧腹股沟斜疝患儿36例;对照组男性患儿56例, 女性患儿12例, 年龄3个月-11岁, 平均年龄 (5.01±20.18) 岁, 病程2个月~5年, 平均病程 (2.07±0.98) 年, 其中左侧腹股沟斜疝患儿36例, 右侧腹股沟斜疝患儿3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及发病部位等一般资料组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单侧腹股沟斜疝取患侧的下腹部皮肤横纹处进行切口, 长度3.0cm, 双侧患儿取相同切口, 逐层切开患儿皮肤和皮下各层, 暴露精索并解剖游离的疝囊至疝颈部, 采取高位结扎, 并分层关闭切口。治疗组:患者取头低脚高位, 在脐下切0.5cm切口建立人工气腹, 置入0.5cm气腹针Trocar和腹腔镜, 进行双侧下腹壁探查, 在确认患儿需要手术后, 在脐水平线和左锁骨中线的交叉部位切0.5cm切口, 置入Trocar放入抓钳。在内环口体表投影处切0.15cm切口, 腹腔镜下从疝内环口部的内侧沿腹膜做一半荷包, 再从疝内环口外侧沿腹膜做另一半荷包, 在抓钳帮助下将腹腔内线头结于皮下, 经腹腔镜下见内环口闭合, 疝内环口被环扎一圈得到高位结扎效果, 疝内环口直径≥3cm的巨大疝再次环扎一圈得到双重高位结扎效果, 再次检查后双侧均无异常解除气腹, 手术结束。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自主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选用SAS 8.2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同对照组患儿比较, 腹腔镜手术时间、自主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 平均出血量减少, 经统计学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发生术后并发症5例, 其中内环口结扎过紧1例, 皮下血肿2例, 腹胀2例,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35%;对照组发生术后并发症15例, 其中内环口结扎过紧2例, 皮下血肿4例, 腹胀6例, 阴囊水肿3例,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2.06%。两组经统计学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55<0.05) 。

3 讨论

小儿腹股沟斜疝又称为小肠气, 其中一般以6个月~14岁小儿居多, 多为先天性的解剖异常导致, 患儿腹股沟区域有潜在的管道同腹腔相通, 当患儿腹部压力增大时, 腹腔的小肠突出于腹股沟区域, 部分男性患儿可突入到阴囊内[3]。而患儿半年内无法自行愈合后, 自愈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而对于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治疗原则是进行疝囊高位的结扎及疝修补手术, 对于小儿则只进行疝囊的高位结扎, 避免影响精索及搞完的发育破坏腹股沟管的生理性掩闭。

我院自开展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其优点在于腹腔镜避免了传统手术造成的局部组织粘连, 避免了手术后对睾丸发育的影响;腹腔镜下行高位疝囊结扎相对较为安全, 且结扎牢靠, 同时对于双侧腹股沟斜疝的患儿能及早发现, 可以发现对侧的隐匿疝, 避免造成二次手术治疗。本研究显示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自主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 平均出血量减少, 并发症发生率减少,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本研究显示, 采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故而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宇洲.我国腹腔镜治疗小儿斜疝的现状和发展前景[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04, 4 (5) :368-369.

[2]朱云祥, 叶启发, 倪庆, 等.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疼痛的防治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7, 11 (4) :112-115.

小儿腹股沟 篇10

2001年7月~2006年7月收治小儿腹股沟斜疝82例,男66例(双侧腹股沟斜疝7例),女6例,年龄8个月~12岁。均选择腹股沟区具有典型不规则可复性包块,在疝块未出现时,用于置于内环处,嘱患者咳嗽(小儿哭闹),常可在此察觉膨胀性冲击感或疝内容物顶出并滑入疝囊之感并出現肿块。

麻醉:全部采用氯胺酮静脉麻醉。

切口位置:通常采用内环口正上方横形口。沿皮纹做长1~1.5 cm横切口。

操作要点:①皮肤、皮下脂肪层1次垂直切开,钳夹出血点(多不用结扎即可止血)。以微式血管钳分离皮下脂肪与腹外斜肌键膜,使腹外斜肌腱膜显露。②术者以左手示指或小指沿术侧阴囊探及该侧的内环口,指端下移1.5cm左右,置于精索内侧作为标记指,同时右手持微式血管钳于切口探入标记指前向后钳夹并提出松弛的软组织,此多为苍白的腹外斜肌腱膜并后附提睾肌及斜疝疝囊。钝性分离并推开腹外斜肌腱膜表面覆盖的脂肪,横形切开长约1.5cm的切口,血管钳垂直探入切口即可钳夹并提出提睾肌及疝囊,钝性分离并推开疝囊周围组织,与阴囊处牵扯术侧精索,若考虑可能为疝囊的膜状组织有明显的拉动感,即可切开,进一步确认疝囊无误后常规游离致疝囊颈,以4个0丝线行内荷包结扎处理。女性患者术者左手标记指在皮肤上摸清内环口后,沿子官圆韧带下移1.5cm左右,仍置于子宫韧带内侧,寻找疝囊同男性患者。但在切开考虑为疝囊的膜性组织前,应向前向上牵拉此膜,感觉大阴唇该侧子宫圆韧带附着处有拉动感时即可切开,其余处理同男性患者。若疝囊太小,寻找有困难,可沿已切开的腹外斜肌腱膜处及向后下分离提出精索(女性为子宫圆韧带),于其前内侧一定能找到斜疝疝囊,然后常规行疝囊高位结扎处理。如为双侧斜疝,用法处置对侧。③彻底止血后,放回已结扎疝囊残余组织,用5个0或4个0可吸收线行真皮层皮内埋藏缝合皮肤切口即可。

结 果

本组82例,由于手术操作时间短(10~30分钟),创口小,术后患者疼痛轻,当天即下床活动,住院2~3天,平均2.5天。其中仅2例发生轻度阴囊水肿,未行任何处理,随访1周左右基本吸收。切口瘢痕小。

讨 论

适应证:所有可复性腹股沟斜疝。

禁忌证:①不满6个月的婴儿和成人;②嵌顿性斜疝;③增加腹压因素未经治疗解除者;④体质虚弱,全身情况不合适手术者。

技术要求:选择性小切口皮肤不留缝线的小儿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有一定技术要求,才能避免手术失误,达到最佳效果。①皮肤、皮下脂肪一次性垂直切开,有利于显露,若怕深度不好掌握,可先切开皮肤及部分脂肪,以血管钳夹并提起剩余脂肪层作二次切开。②操作应轻柔,在钳夹提起寻找疝囊未确认前,血管钳不易夹死。③切开可疑疝囊前,应反复牵拉,确认与精索或子宫圆韧带有联系前方能切开,这样可避免误切膀胱。④结扎疝囊颈位置要高,以降低复发。⑤止血要彻底,可减少阴囊血肿的发生。⑥可吸收线不宜太粗,必须在4个0以下,最好为5个0。可减轻吸收反应。

小儿腹股沟 篇11

关键词:腹股沟疝阻滞,骶管阻滞,腹股沟斜疝手术, 小儿

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是最常见的小儿外科手术。小儿欠合作, 需采用全身麻醉, 但单纯全麻用药量大, 不利于术中管理及术后苏醒, 所以临床更多采用的是浅全麻联合腹股沟神经阻滞或骶管阻滞。本研究采用对比方法观察这2种方法的麻醉及镇痛效果, 探讨更适合于小儿斜疝修补术的麻醉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2009年行单侧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患儿80例, 年龄1~3岁, ASA 1~2级, 体质量10~18kg, 无呼吸、循环及神经系统疾病, 均无药物过敏史。8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A组40例为腹股沟阻滞组, B组40例为骶管阻滞组。2组患儿在年龄、体质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术前患儿常规禁食6h, 禁水3h。术前30min肌内注射阿托品0.02mg/kg, 在麻醉准备室肌注氯胺酮5mg/kg, 待患儿入睡后入手术室。面罩吸氧, 监测生命体征, 开放上肢静脉通道后给予咪达唑仑0.05mg/kg。2组局麻药均使用罗哌卡因。A组患儿取仰卧位, 腹股沟神经阻滞体表穿刺点为髂前上棘和脐连线中外1/4, 使用短斜面针穿透腹外斜肌腱膜时有突破感 (髂腹股沟神经、髂腹下神经以及生殖股神经的生殖支都穿过这层筋膜) , 然后扇形注射0.5%罗哌卡因3~6ml, 拔出针头之前于皮下再给予0.5~1ml。总量为 0.5%罗哌卡因0.4ml/kg。B组患儿取侧卧位行骶管阻滞, 用药为0.25%罗哌卡因1.0ml/kg。2组均待阻滞完善后开始手术。2组均以微量泵静脉输注丙泊酚2~3mg·kg-1·h-1。术中如有体动追加氯胺酮1.5mg/kg或丙泊酚2mg/kg。术毕待患儿清醒送回病房。

1.3 观察指标

记录切皮时、术中探查时和术毕时平均动脉压 (MAP) 、心率 (HR) 、血氧饱和度 (SpO2) 的变化, 罗哌卡因用量, 患儿清醒时间及术后镇痛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切皮时、术中探查时和术毕时的MAPHRSpO2变化

2组患儿在切皮时、术中探查时和术毕时的MAPHRSpO2的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罗哌卡因用量、患儿清醒时间及术后镇痛时间

A组罗哌卡因用量少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2组患儿清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镇痛时间长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2。

注:与B组比较, *P<0.01

3讨论

对于1~3岁幼儿的腹股沟斜疝手术, 行全身麻醉联合应用腹股沟神经阻滞或骶管阻滞, 能显著减少全麻药用量, 利于患儿术中管理和术后苏醒及术后镇痛。腹股沟神经阻滞操作时患儿无需特殊体位, 麻醉药用量较少, 术中循环稳定, 术后镇痛时间长。而骶管阻滞操作患儿需俯卧位或侧卧位, 麻醉创伤大, 麻醉用药量大。小儿骶管阻滞中, 循环系统代偿能力较大, 术中血压较易维持平稳, 但如麻醉平面超过T4, 血压仍可能降低[1]。腹股沟神经阻滞一般只作用于麻醉靶区, 不良反应小, 局麻药用量较小, 无意外脊麻风险, 无尿潴留可能性[2]。

罗哌卡因是酰胺类长效局麻药, 其分离阻滞的程度更大, 心脏毒性更低, 具有内在缩血管活性的特点, 应用于幼儿麻醉是安全的。用于小儿外周神经阻滞罗哌卡因常用浓度为0.2%~1.0%, 剂量≤3mg/kg, 最大单用剂量为3.5mg/kg, 起

效时间5~12min, 作用持续时间2.5~4h, 甚至更长[1]。本研究A组用0.5%罗哌卡因0.4ml/kg行腹股沟神经阻滞比B组用0.25%罗哌卡因1.0ml/kg骶管阻滞用药量小, 术后镇痛时间长, 术中平稳而又可无痛清醒。

综上所述, 腹股沟神经阻滞应用于小儿斜疝手术与骶管阻滞比较术中麻醉效果相当, 但其易于实施, 简单安全, 镇痛时间长, 用药剂量较小, 有利于患儿术中管理和术后苏醒。相对于骶管阻滞, 在腹股沟斜疝手术中, 髂腹股沟神经阻滞更可取。

参考文献

[1]庄心良, 曾因明, 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428-2599.

上一篇:资源化综合利用下一篇:歌唱气息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