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小切口

2024-05-10

腹股沟小切口(精选9篇)

腹股沟小切口 篇1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常见的外科疾病之一, 研究显示其发病率约为1.5%~3.0%, 以1岁左右儿童常见, 男性儿童发生率远高于女性儿童, 多数为单侧腹股沟疝, 少数为双侧。以可复性腹股沟区肿物为首发症状, 手术高位结扎疝囊是其主要治疗方法。近年来我院成功开展了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将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6月-2013年6月共收治8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 所有患儿均经查体及彩超证实为腹股沟斜疝。其中男76例, 女4例;年龄9个月~8岁, 平均年龄2.5岁;单侧腹股沟斜疝74例 (右侧疝44例, 左侧疝30例) , 双侧腹股沟斜疝6例, 其中2例嵌顿疝经手法复位成功后再行手术治疗。

1.2 方法

本组80例患儿麻醉均采取基础麻醉+局部浸润麻醉, 麻醉成功后, 患儿仰卧于手术台上, 用1%利多卡因在预手术切口位置行局部浸润麻醉, 在内环下方向耻骨结节方向做一0.5~1.0cm的斜切口, 两把蚊式血管钳交替分开皮下组织, 在外环方向找到精索, 女性患儿找到子宫圆韧带。分开提睾肌, 找到呈灰白色的疝囊, 提起疝囊, 向上分离至见到腹膜外脂肪, 也可剪开疝囊, 将食指伸入疝囊, 缓慢剥离疝囊至高位, 注意避免撕破疝囊, 4号丝线双重结扎疝囊。分离疝囊过程中要特别小心输精管/输卵管, 如不慎损伤, 应行端端吻合。如疝囊较大, 可中间横断疝囊, 远端疝囊确切止血后不必剥除, 避免创面出血, 可用碘酒烧灼后酒精脱碘, 注意保护精索及输精管。精索止血后, 将睾丸送至阴囊, 预防医源性隐睾, 关闭切口。

2 结果

全部患儿手术均获得成功, 手术时间最短12min, 最长40min, 平均手术时间25min。术后6h即可进食, 术前后均未应用抗生素, 切口无1例感染, 切口在术后第3天拆线, 拆线后即办理出院。术后6例患儿出现呕吐, 2例出现腹胀, 8例出现阴囊水肿, 水肿最迟30d自行吸收, 均未经特殊处理。随访1~3年, 无1例复发。

3 讨论

小儿腹股沟疝均为斜疝[1], 是小儿外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 主要发病原因为先天性解剖异常, 临床上多以患儿家属发现腹股沟区可复性肿物为主要就诊原因。极个别患儿可于1岁左右疝囊自行闭合, 故建议手术时间为1岁以后, 但对于疝经常出现的患儿, 可提前行手术治疗。由于小儿的腹股沟管狭窄、短小, 肠管内组织比较脆弱, 含有较多内容物, 哭闹时负压增高, 引起肠管突入腹股沟, 使之发生绞窄[2], 故嵌顿疝患儿手法复位成功后应尽早手术。小儿腹股沟斜疝多是鞘突不闭锁或闭锁不完全, 而非腹壁的薄弱或缺损[3], 因此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最常用、最简单的手术, 但仍有1%左右的复发率[4]。其复发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术中剥离疝囊时撕破疝囊而未发现; (2) 术中未能做到高位结扎疝囊, 致使大疝囊变成小疝囊, 术后短时间内复发; (3) 术后结扎线不牢靠, 线结脱落, 致术后疝复发, 为预防可缝扎疝囊; (4) 术后患儿长期便秘、哭闹、腹压增加。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优点在于:由于婴幼儿腹股沟管短小 (约1~2cm) , 在外环口就能容易地将疝囊拉出, 结扎疝囊颈, 所以不打开腹股沟管, 直视下操作对腹股沟管的损伤减少到最低限度, 不易损伤髂腹下神经及髂腹股沟神经, 对精索的游离刺激轻, 副损伤小[5]。患儿术后痛苦小, 恢复快, 术后6h即可进食;切口小、创伤小, 形成血肿的可能性明显降低, 术后可在切口敷料上方放置500g的食盐袋压迫20min;手术简单, 一般住院医师即可完成, 手术器械只需要数把蚊式血管钳, 无需特殊的手术器械;手术时间短, 熟练医师手术时间可控制在30min内, 可常规不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本组80例均未应用抗生素, 无1例切口感染;术后恢复快, 术后1d患儿即可出院, 3d即可拆除切口缝线;切口愈合后外形美观, 不影响成年后参加工作的体检要求;手术效果显著, 复发率低, 本组80例患儿随访1~3年, 无1例复发。

总之, 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具有痛苦小、创伤小、手术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手术费用低、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 值得在临床上特别是基层医院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6月-2013年6月应用腹股沟斜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80例患儿临床资料。结果:80例患儿手术均获得成功, 平均手术时间25min, 切口均于术后第3天拆线, 平均住院4d, 随访13年, 无1例复发。结论: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操作简单、患儿痛苦小、恢复快、平均住院日短、住院费用少、复发率低、并发症少, 手术效果显著, 特别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关键词:小切口,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编写.2010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南:外科学专业、肿瘤学专业[M].北京:知识出版社, 2010:415.[2]陈英.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应用体会——附128例原发性腹股沟疝报告[C].第五届中韩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 2002.[3]吴在德.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390.[4]许建, 余小炯.小儿腹股沟疝78例术后复发原因及防治[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8, 7 (7) :126.[5]李韶山.针孔式切口治疗腹股沟斜疝108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5, 20 (1) :78-79.

腹股沟小切口 篇2

【摘要】目的:探讨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手术的理想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 - 2014 年应用经下腹壁皮肤横纹手术入路治疗小儿腹股斜疝、鞘膜积液患儿549 例的效果。结果:手术时间10 - 40 min,平均15 min。549 例随访6个月- 5 年,平均1.5年。复发5例,复发率0.009%( 5/549) ,二次手术成功率100%。结论:该手术入路具有损伤小、手术疤痕不明显、感染少、无并发症等优点,完全符合微创治疗理念及人体美学。

【关键词】小切口;小儿;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577-01

小儿腹股沟斜疝及鞘膜积液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的多发疾病,治疗方法很多,经腹股沟管手术是临床上常常会选择的一种较经典的方法[1]。笔者采用经下腹壁皮肤横纹手术入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及鞘膜积液,现将具体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 - 2014年6月收治的小儿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患者549 例,男526 例( 95.8%) ,女23 例( 4.1%) 。单侧428例,其中右侧324例( 59%) ,左侧73 例( 13.2%) ,雙侧48例(8.7%) 。年龄10个月- 12岁,平均2.7岁,均为小儿易复性腹股沟斜疝及鞘膜积液者。病例排除标准: 年龄<10 个月,>12 岁,急性嵌顿不能回纳或合并有上呼吸道感染、咳嗽症状患儿。

1.2 术前准备: 常规术前准备: 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功、肾功、凝血功能、胸部X 线片和心电图检查等项目。术前禁食4 - 8 h,禁饮2 - 4 h,术前常规肌内注射山莨菪碱 0.3-2mg/kg。

1.3 手术步骤 麻醉方式:2013年2月前氯胺酮基础麻醉加连局部强化麻醉;2013年2月后应用七氟醚吸入、喉罩置入全身麻醉加局部强化麻醉。

手术方法: 患儿仰卧位,置于加热毯上,取患侧下腹部耻骨结节上外侧腹股沟皮肤横纹处横切口,切口长约1. 0 -1. 5 cm,切开皮肤、皮下脂肪、浅筋膜,用电刀暴露腹外斜肌腱膜,找到外环,触及精索,顺精索钝性分离精索外筋膜、并分离提睾肌后于精索的前内侧可以找到疝囊,钝性加锐性将输精管及精索血管分离开。牵拉并向内环口剥离,至腹膜外脂肪处,确认达高位,用4 号丝线贯穿缝扎疝囊颈两针,切断远端的疝囊。精索创面、疝囊横断处压迫止血,牵拉同侧睾丸,常规将睾丸下拉至阴囊,以防止医源性隐睾,并使精索复位,缝合外环口,以外环口能容小指尖为度,缝合腹外肌腱膜,逐层缝合深筋膜、浅筋膜,皮肤切口用5 -0 的可吸收缝线行皮内缝合。小儿鞘膜积液无论是精索鞘膜积液还是睾丸鞘膜积液手术不同于小儿斜疝的是要从切口处提出睾丸,若积液较大无法提出者需要5ml注射器穿刺抽液缩小积液体积后自切口提出。

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及小儿鞘膜积液手术是局部小手术,手术创伤比较小,费用较低,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但是,小切口手术在技术层面要求比较高,操作时要严格遵循操作要领,不可盲目钳夹精索,分离疝囊也要认真仔细,杜绝精索血管甚至输精管损伤等意外发生。

2 结果

该549例患儿手术过程均十分顺利,一侧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5 min,手术过程中各项身体机能均正常,手术后苏醒时间为10.9 min,平均限制活动的时间为6.6 h,平均住院时间为3.7 d,并发症有7例阴囊淤血,18例阴囊水肿,但是上述症状均在6 d之内消除,并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及手术切口感染等情况。跟踪调查时间为6个月,部分患儿手术位置皮下存在纤维瘢痕,但体积较小,其他体征均显示正常,如睾丸大小一致、精索的硬度无变化等。早期进行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的72例患儿,一侧的平均手术时间为33.7 min,平均限制活动的时间为72.3h,平均住院时间为6.8 d,并发症的情况在一段时间内症状消除。

3 讨论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较常发生的一种疾病,小儿腹外疝中最常见的是腹股沟斜疝,为先天性发育异常。胚胎发育过程中,腹膜在腹股沟内向外有一袋形突出,称为腹膜鞘状突。腹膜鞘状突未闭是其发病主要原因,加之哭闹、咳嗽、便秘等因素所致的腹压增大,导致疾病发生[2]。本组选择横纹处微小切口处理疝囊主要是考虑: ①切口位置较为隐蔽,此处有自然的皮肤横纹,恰好予以重和或被掩盖,愈合瘢痕小,符合美观、微创的要求。②随着小儿的年龄增长,患儿的内外环距离增大,如果选择阴囊根部开口或在外环口处开口,则手术视野暴露欠佳。内环口下方约0. 5 cm 横纹处微小切口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可以不变应万变,能够很好的暴露手术视野。③腹外斜肌腱膜较薄且富于弹性,能够做到钝性分离,加之切口距离内环口短,因此,在麻醉状态下完全可以做到疝囊超高位游离并直视下对疝囊进行超高位结扎,这样超高位结扎疝囊后其残端自然缩进内环口并高位处于腹壁后,避免了普通结扎疝囊后形成的锥形空腔尖端指向腹股沟管而因腹腔压力增加导致残端处疝复发[3]。④因为距离疝的内环口近,能够较容易找到联合肌腱下缘、提睾肌,据此能够快速找到精索等结构及疝囊,提高手术的效率。⑤该手术方法不需切开腹股沟管,避免了精索等结构的广泛游离,保持了腹股沟生理解剖的完整性,减少了对周围血管、神经的损伤,也减少了阴囊部的肿胀及血肿的发生几率。⑥手术步骤简单明了,容易开展,术后患儿恢复快。⑦手术时间缩短,有条件的医院可开展门诊手术,不必住院,减少了医疗费用的支出。

总之,内环口下方约0. 5 cm 横纹处微小切口入路行小儿疝囊超高位结扎术,与经腹腔镜、经腹股沟、经腹腔等入路手术方式相比,具有切口微小、美容效果好、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低廉、操作简捷、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心理影响小等优点,对器械和麻醉要求不高,易为广大患儿及家长接受,是目前小儿腹股沟斜疝较为理想的微创手术方式,值得推广和开展[4]。

参考文献

[1]( 爱) P.Puri( 澳) M.Hollwarth 王延宙,王刚( 译).小儿外科手术图谱[M].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04 -106.

[2]黄澄如.小儿泌尿外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27-229.

[3]李福年,周荣祥,李杨.腹壁与疝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24-226.

腹股沟小切口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8例男性患儿, 其中1~2岁28例, 2~4岁80例, 4~7岁20例, 4岁以下占本组84.4%, 双侧的15例, 占11.7%。

1.2 手术方法

(1) 麻醉:所有手术术前准备好气管插管和麻醉机, 术中行监护仪监护, 了解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等情况。麻醉采用氯胺酮复合麻醉或硬膜外麻醉。 (2) 手术:单侧疝取该侧下腹部耻骨结节上横行沿皮纹小切口, 相当于腹股沟外环口所在体表投影, 长l~2.5cm;双侧疝取下腹部耻骨结节上正中横纹切口长3~4cm, 、逐层切开皮肤及皮下各层。切开浅筋膜后, 将切口向外下方牵拉, 找到外环口腹外斜肌腱膜的内外2个脚, 即可确认外环口的精索提睾肌筋膜, 钝性分离提睾肌和固有鞘膜, 直至提起疝囊, 切开后距疝囊颈约2cm处横断疝囊, 牵拉近端疝囊并向内环口剥离, 至腹膜外脂肪处贯穿缝扎疝囊颈, 精索创面、疝囊横断处严密止血, 牵拉同侧睾丸使精索复位, 缝合浅筋膜, 切口皮肤只缝合1~2针。

2 结果

128例患儿均手术顺利, 手术操作时间10~40min, 平均25min, 术中出血少。术后均恢复良好。术后住院时间1~5d, 平均3d, 术后全部得到随访, 随访时间6个月~7年。

3 讨论

小儿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 以斜疝为常见。小儿腹股沟疝的发生多因腹膜鞘状突未闭而并非因肌肉薄弱。腹股沟疝的患儿年龄在3个月以上者, 自愈机会很少[1]。随着年龄的增长疝块增大, 极易发生嵌顿, 绞窄, 一旦发生嵌顿, 不仅累及肠管、卵巢、输卵管, 尚可造成睾丸萎缩, 影响成人后的生育, 应及早手术。公认的小儿腹股沟斜疝经典治疗方法为单纯疝囊高位结扎, 一般不做修补术[2]。但腹腔镜操作一般需在腹部打3个孔, 且术者尚需具备熟练技术, 并有较完善的设备作保证。因此, 在多数医院里, 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仍是首选方案, 尤其是直接经外环口结扎疝囊的方法, 下腹横纹小切口行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 切口小, 直视下操作对腹股沟管的损伤减小到最低限度, 术中不需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对精索的游离刺激轻, 副损伤小[3], 切口选在下腹部与皮肤纹理一致的横切口, 愈合后几乎不显手术瘢痕, 不仅符合美学观点及微创原则, 而且对患儿的心理无不良影响。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通常采用疝囊高位结扎术就可达到目的, 腹股沟管壁修补术很少用于婴幼儿, 因为小儿腹股沟斜疝与成人斜疝发生原因不同, 小儿斜疝发生除发育过程中遗留的疝囊外, 腹股沟区多无肌肉薄弱因素[4], 即使有暂时的腹壁薄弱区, 通过以后的发育多能自行得到加强, 故手术治疗时仅需作高位结扎即可, 无须修补。因此, 绝大多数小儿腹股沟疝手术时, 不必像成人那样充分暴露腹股沟韧带、弓状缘和联合腱等腹股沟管的周围组织结构, 由于婴幼儿腹股沟管短小 (约1~2cm) , 在外环口就能容易地将疝囊、腹膜拉出, 结扎疝囊颈, 所以不打开腹股沟管, 经外环口途径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治疗中是可行的。由于手术步骤较经典的经腹股沟管途径简化.手术时间明显缩短, 一般可控制在25min以内, 配合熟练者仅需10~15min。同任何手术一样, 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和手术者的经验有一定关系, 但是, 由于本法不必切开和缝合腹外斜肌腱膜, 可以减少对腹股沟管周围的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的损伤, 可避免因不慎将腹外斜肌腱膜和精索组织相缝合而引发的医源性高位睾丸, 由于是在腹股沟管外离断疝囊, 近端疝囊约有2cm以上, 这就使菲薄的疝囊壁剥离时被撕裂或部分滑脱的可能性大大减小, 有利于疝囊的完全结扎, 而这又是防止术后复发的—个关键因素。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是保证这种术式成功的关键。

4 体会

(1) 该手术方式仅适合腹股沟斜疝患儿, 尤其是4岁以下患儿, 大龄儿童由于腹股沟管变长, 已不适应这种手术方式, 我们将年龄界限控制在7岁左右; (2) 下腹横纹切口小, 易找到疝囊, 副损伤小, 术后不留明显瘢痕, 美观; (3) 手术时间短, 麻醉风险小; (4) 恢复快, 住院时间短 (1~5d) , 费用低, 易接受; (5) 效果好, 复发率低; (6) 手术方法简单, 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摘要:目的 推广外科微创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方法 。方法 采用经下腹横纹小切口行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128例。结果 128例患儿手术顺利, 手术操作时间平均25mim, 术中出血少, 术后均恢复良好, 术后住院时间平均3d, 随访无复发。结论 经下腹横纹小切口行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适合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 尤其是4岁以下患者, 具有疗效确切, 痛苦小, 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关键词:儿童,腹股沟斜疝,手术

参考文献

[1]刘贵林.手术学全集·小儿外科卷[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6, 4:51.

[2]陈建民, 马建新.新编实用外科学[M].海口:南方出版社, 2001, 10, 526.

[3]李韶山.针孔式切口治疗腹股沟斜疝108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 20 (1) :78~79.

腹股沟小切口 篇4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容的需求与日俱增,医疗手术领域亦不例外。在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治疗中,患儿家属现在不仅要求手术成功,还要求术后切口美观,避免小儿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自卑等不良情绪。2006年以来,探索采用美容切口行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患者82例,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与美容效果,现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6年3月~2012年6月收治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82例,男78例,女4例,可复性斜疝75例,嵌顿性斜疝7例,其中嵌顿4小时以内5例,嵌顿6小时以上2例,嵌顿疝内容物均为小肠。

手术方法:取下腹自然横纹切口,用一手食指触摸到腹股沟管的内环口并用指尖顶向前面,在指尖顶到的下腹自然横纹处横行切开皮肤,长约1.5~2.0cm,再切开皮下组织、浅筋膜,顺腹外斜肌腱膜纤维方向斜性剪开腹外斜肌腱膜,并把两侧的腱膜片与其后面的组织钝性分离。纵行剪开精索外筋膜,在精索的前外侧找到疝囊并剪开之,检查疝内容物无异常情况后用卵圆钳送回腹腔。向上剥离疝囊壁至疝囊颈部,在疝囊颈部用7号丝线结扎,在结扎线的上方再结扎1次。在结扎线的下方剪断疝囊壁后,剪除结扎线的线结外多余的丝线,让结扎的疝囊颈部自行回纳腹腔。向下剥离疝囊壁并祛除之,如疝囊壁菲薄不易剥离或者与精索组织粘连紧密剥离出血较多,也可不剥离下面部分的疝囊壁,让其保留,剪除已剥离的疝囊壁。检查内环口大小,如内环口>1.5cm,手指探查容易进入,则需缩小内环口,在精索的后方缝合构成内环口的腹横筋膜1~2针以缩小内环口,使其大小仅可以容纳一指尖。扪摸阴囊内的睾丸并向下轻轻提拉其上方的精索组织,以免精索组织堆积上方而导致术后睾丸位置偏高或不在阴囊内,然后在精索的前方缝合腹外斜肌腱膜,重建外环口,使其大小仅可容纳一指尖。缝合浅筋膜与皮下组织,用可吸收缝线皮内内翻缝合切口或者切口皮肤不予缝合,敷料覆盖切口。

结果

82例采用美容切口的腹股沟斜疝手术患儿均出血少、恢复快、仅住院2~3天;切口甲级愈合,无切口感染、睾丸扭转、阴囊血肿、复发疝等术后并发症;愈合切口美观,几乎无瘢痕。

讨论

小儿腹股沟斜疝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之分。早产儿、低体重儿容易发生先天性斜疝,后天性斜疝多由于小儿急性大声啼哭或经常便秘等引起。目前临床上对1岁以内的腹股沟斜疝患儿多采用非手术治疗,是基于婴幼儿腹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逐渐强壮而加强腹壁的保护作用,斜疝有自行愈合的可能性。事实上根据多年来的临床经验,这种自行愈合的可能性很小,基本上都需要手术治疗。

传统的手术方法是取与腹股沟平行的斜切口,上至内环口上方,下至耻骨棘旁,长度一般4cm以上,手术方式多采用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患儿经常尿湿切口敷料,增加切口感染的机会;术后阴囊肿胀往往比较明显,有可能影响睾丸与附睾的血液供应,肿胀消退时间长,住院时间也长;切口愈合后呈蜈蚣状,一些小儿还因此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埋下自卑的心理阴影;少数患儿术后复发腹股沟斜疝而再次手术。而采用的美容切口新术式,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上述的不良后果:下腹自然横纹切口位置高,敷料不会被尿湿;由于切口离阴囊较远,疝囊壁又是在上方内环口处结扎、剪断后向下剥离,在疝囊壁菲薄不易剥离或与精索组织粘连紧密剥离易出血时不予剥离,阴囊附近组织损伤小,术后阴囊肿胀不明显;切口在下腹自然横纹上,切口小且皮肤外面不缝合,愈合后几乎无疤痕,有利于小儿的心理健康成长;对内环口较大(>1.5cm)的患儿,由于缝合组成内环口的腹横筋膜缩小了内环口,腹腔内小肠及大网膜等器官不能从内环口处再突出,防止了腹股沟斜疝的复发。

小儿嵌顿性斜疝如有以下情况时可以先试行手法复位:嵌顿时间4小时以内,无呕吐症状,局部压痛不明显,无腹胀、腹肌紧张等体征;患有急性感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而估计肠袢还未绞窄坏死。手法复位前可注射安定或苯巴比妥,使患儿安静以利腹肌松弛,然后一手托起阴囊,持续缓慢地将疝块推向腹腔,同时用另一只手轻轻按摩浅环以协助疝内容物回纳。复位手法必须轻柔,切忌粗暴,否则有挤破肠管的可能。复位后要严密观察腹部情况,如有腹膜炎或肠梗阻的表現,应尽早手术探查。除以上情况外,小儿嵌顿性斜疝原则上需要紧急手术治疗,以防止疝内容物坏死,解除并发的肠梗阻。手术的关键在于正确判断疝内容物的活力1,然后根据术中情况确定处理方法。在扩大或切开内环口、解除其压迫的情况下,凡肠管呈紫黑色,失去光泽和弹性,刺激后无蠕动,对应的肠系膜内无动脉搏动者,则可判定为肠坏死。如患者全身情况支持,则切除坏死肠管并行Ⅰ期肠吻合;如患者全身情况不支持,则将坏死的肠管旷置腹外,并在其近侧段造口,待全身情况好转后再施行肠切除吻合术。

参考文献

腹股沟小切口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0例患儿中, 男131例, 女19例, 男女比例约为7∶1。其中单侧125例, 男110例, 女15例;右侧84例, 左侧41例。双侧25例, 男21例, 女4例。单侧与双侧的比例约为5∶1。患儿年龄8个月~13岁, 平均年龄 (3.4±1.2) 岁。

1.2 手术方法

全部病例均采用氯胺酮全麻, 患儿平卧于手术台上, 常规碘伏消毒切口及周围皮肤, 耻骨上沿皮纹横切口, 切一长约1.5~2cm的切口,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 注意勿损伤腹壁下静脉及髂腹股沟神经。用自制小拉钩暴露皮下环, 将皮下环向上外侧拉开, 找出疝囊, 将疝内容物还纳至腹腔后, 剪开疝囊, 注意勿损伤输精管及精索血管。近端用血管钳钳夹疝囊四周, 钝性分离疝囊至疝囊颈部, 检查无疝内容物突出, 在疝囊颈部丝线结扎, 去除多余的疝囊, 并用丝线贯穿缝合, 残端自行向高位回缩, 远端疝囊匡置。检查远端及精索无出血后, 牵拉睾丸将精索复位, 细丝线缝合皮下组织, 用止血钳或有齿镊将皮缘对合并夹闭约2min, 创可贴粘住即可[1]。

1.3 术后处理

(1) 供氧至患儿清醒, 清醒后予正常饮食。 (2) 创口渗血较多者可予小砂袋压迫20~30min。 (3) 男性患儿托起阴囊。 (4) 减少术后腹压增加的因素, 如嘱其避免剧烈活动, 术后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哭闹等。 (5) 观察精索及阴囊水肿及血肿情况, 术后第3天查看切口情况。

1.4 疗效标准[2]

切口愈合分为3级: (1) 甲级愈合:愈合优良, 无不良反应。 (2) 乙级愈合:愈合处有炎症反应, 如红肿、硬结、血肿、积液等。 (3) 丙级愈合:指切口已化脓者。

2 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10~30min, 平均20min, 所有患儿无需应用止痛药, 不必常规用抗生素。术后少数患儿患侧有阴囊轻度水肿、阴囊积液, 但72h内均自行消退;多数患儿术后第2~3天即可出院。本组150例患儿, 均经2~24个月随访, 所有患儿无阴囊血肿、无复发和睾丸萎缩等并发症。切口全部甲级愈合, 切口仅为一细疤, 与正常皮肤比较差异性小, 不仔细观察不易发现, 不影响美观和疗效。

3 讨论

腹股沟斜疝为小儿外科常见病、多发病, 其发病原因未完全明确, 一般认为与部分先天性发育缺陷有关。腹膜鞘状突 (Nuck管) 未能闭锁退化是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病理基础:胚胎第5周时睾丸始基起源于中肾, 位于腹膜后第2~3腰椎旁, 第8周时睾丸形成, 第12周中肾退化, 此后睾丸随胚胎的发育逐渐下降, 第28周时睾丸引带形成后, 连接睾丸下极和阴囊之间, 随引带的牵拉及腹腔内压力的传递, 睾丸亦随之下降, 穿过腹股沟管的内环口, 外环口到阴囊, 在内环口处随睾丸的下降腹膜向外突出形成一憩室样管状突起, 称鞘状突, 正常情况下鞘状突远端包绕睾丸形成睾丸固有鞘膜, 随睾丸出外环口后, 鞘状突亦被牵拉至阴囊内, 当睾丸下降完全后, 鞘状突均闭锁退化, 如果鞘状突未完全闭合则可形成先天性腹股沟斜疝;女性患儿的Nuck管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发生障碍, 而腹膜鞘状突不闭锁同样是形成女性患儿腹股沟斜疝的原因。因右侧睾丸下降慢于左侧, 鞘状突的闭合时间也较晚, 故右侧斜疝多于左侧[3]。本文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中右侧者有84例, 占56.00%, 左侧41例, 占27.33%, 右侧斜疝多于左侧。而腹腔内压力增加及腹壁肌肉薄弱等, 是腹股沟疝的促发因素;据报道80%~90%的新生儿出生时腹膜鞘状突尚未闭合, 其关闭的时间和机制尚不明确, 然而出生后新生儿斜疝的发生率并不高, 因此认为鞘状突的存在只是发生腹股沟疝的基础, 仍有其他诱发因素如腹腔内压力增加、腹水、早产婴腹壁肌肉薄弱等, 促使腹股沟疝的出现可见先天性腹膜鞘状突未闭锁、腹壁肌肉薄弱和后天的腹腔内压力增加等是形成腹股沟斜疝的因素。由于6个月以后鞘状突能自行闭合的可能性很小, 所以对于年龄大于半岁的患儿, 手术常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方法。

因此, 针对该病病因采取适当的手术方法对治愈小儿腹股沟斜疝有着重要的意义。腹横纹小切口不缝合较传统腹股沟斜切口有如下优点: (1) 切口位于皮下环上方, 与病变部位接近.较小切口即能满意操作。 (2) 腹壁肌肉, 除腹直肌外, 其余肌肉及腱膜纤维几乎都是横形或斜形的, 横切口较纵切口更有利于愈合。 (3) 不解剖腹股沟管, 损伤小, 不会损伤髂腹下、髂股沟及生殖股神经。 (4) 由于不损伤神经, 痛苦小, 不拆线, 术后恢复快。 (5) 切口与皮纹一致, 愈合后瘢痕较纤细、美观。患儿及家属乐于接受。 (6) 本方法具有手术切口小、创伤轻、痛苦少、不拆线、步骤少、操作简单、损伤及手术并发症少、疤痕小、美观、住院时间短、花费少等优点, 易被广大患儿及家长接受, 可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杨乾坤, 李建元.小横切口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80例体会 (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6, 5 (6) :763.

[2]吴在德.外科学 (M) .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444-445.

腹股沟小切口 篇6

关键词: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小儿,腹股沟斜疝

小儿腹股沟疝手术治疗是治愈的唯一方法[1]。小儿的腹股沟结构发育同成人存在较大的差别, 常规的腹股沟斜疝切口手术治疗创伤较大。本院近年来采用小切口完成手术, 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普外科收治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106例, 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53例, 其中小切口组:男50例, 女3例, 年龄1~9 (平均2.5±0.5) 岁, 右侧41例, 右侧6例, 双侧6例;斜切口组:男49例, 女4例, 年龄1~10 (平均2.5±0.5) 岁, 右侧41例, 左侧9例, 双侧3例, 合并睾丸鞘膜积液7例, 嵌顿疝1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部位、合并症以及嵌顿情况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手术方法

本组患者均完善术前检查, 根据患者年龄、体重, 术前严格禁饮禁食4~8h, 术中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小切口组选取外环口体表投影处行约0.5~1cm长切口, 并与腹股沟管平行, 逐层分离后, 暴露疝囊, 用血管钳将疝囊前壁提出腹外侧, 仔细分离精索, 使用4号丝线连续缝合疝囊颈, 后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斜切口组使用常规腹股沟韧带上方1.5cm斜切口约1.5~2cm切开皮肤与皮下组织, 打开腹外斜肌腱膜, 分离提睾肌, 疝囊游离及缝扎方法同小切口组。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 并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 计量资料以x¯±s表示, 组间均数比较用方差分析, 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和术后情况比较

小切口组术后下床时间和总住院时间短于斜切口组 (P>0.05) , 手术时间明显短于斜切口组 (P<0.05) 。见附表。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小切口组发生术后阴囊肿胀1例, 斜切口组发生4例, 两组均未发生术后切口感染, 小切口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斜切口组 (χ2=6.767, P=0.018) , 术后随访一年均无复发病例。

3 讨论

腹股沟斜疝是外科常见疾病, 小儿腹股沟斜疝多遇有鞘状突未闭等发育异常引起, 小儿斜疝一旦发生, 极少自愈, 手术治疗是最有效的手段, 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方式较多, 如腹腔镜下疝囊颈缝合结扎、腹股沟斜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等, 小儿腹股沟区发育尚不完善, 传统的斜切口难以避免神经损伤, 也易破坏腹股沟区的正常结构, 影响将来的发育, 本术式可以避免上述危险[2]。而且斜切口手术的创伤较大, 对腹股沟管内结构的解剖过多, 患者术后容易发生阴囊血肿等并发症, 小切口皮肤切口为横行皮纹切口, 切口小, 组织损伤小、入路快、手术时间短[3]。相对传统的腹股沟切口具有美观、微创、手术时间短、住院周期短、医疗费用低等优点[4], 本组发现小切口组虽在术后下床时间、总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明显短于斜切口组, 说明小切口疝囊高危结扎术的手术创伤较小。对于手术技巧方面, 小切口组切口定位于患侧耻骨联合外上方, 用食指向下方按压凹陷处, 简便精确, 切开深筋膜后寻找疝囊如有困难时, 伸食指入切口于外环口处触摸到条索状精索并提出切口, 在其内上方即可寻找到疝囊[5]。对于疝囊太大, 进入阴囊者, 可于中部横断, 远端疝囊应予以剖开, 不建议做广泛的疝囊游离, 防止术后形成阴囊血肿或鞘膜积液。本文结果显示, 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 其术后并发症少, 手术时间短, 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贺小迪, 郭清龙, 马国华.下腹横纹小切口内荷包缝合高位结扎疝囊颈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86例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 2010, 29 (21) :36-37.

[2]蔡新疆, 徐荣添.小切口经皮下环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斜疝200例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 2006, 10 (6) :285.

[3]李成兴.横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疝[J].医学信息, 2007, 20 (10) :932.

[4]贺刚, 文友良, 刘天球.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体会 (附582例报道) [J].江西医药, 2006, 41 (1) :25-26.

腹股沟小切口 篇7

关键词:小儿腹股沟斜疝,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

小儿腹股沟疝是小儿常见外科疾病,鞘突未闭是小儿疝发生的解剖基础,因此,一旦发生则逐渐长大,极少自愈,故需手术治疗[1]。近年,本院采取微创经腹股沟皮纹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7年1月-2011年1月行小儿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患者117例,其中68例行传统腹股沟斜切口治疗,为A组,49例经腹股沟皮纹小切口治疗,为B组。年龄6月~10岁。术前依据阴囊或腹股沟可复性肿块,透光试验阴性诊断腹股沟疝明确[2]。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麻醉方法

患儿术前常规禁食6 h,备小儿气管插管器械及麻醉机。根据患儿年龄、依从性选用氯胺酮复合、持续硬膜外或气管插管全麻[3]。

1.3 手术方法

A组:沿髂前上棘和耻骨联合连线行斜切口切开皮肤长约2~4 cm,向深面切开卡巴(Camper)筋膜和斯卡巴(Scarpa)筋膜至腹外斜肌腱膜,婴幼儿于外环口远端顺精索钝性分离精索外筋膜,年长儿则打开腹外斜肌腱膜,沿提睾肌钝性分离显露精索及疝囊,疝囊呈灰白色,位于精索前内侧(女孩为子宫圆韧带),提起疝囊并打开,止血钳横向钳夹疝囊,将精索血管、输精管与疝囊分离,横断疝囊,远端止血旷置或部分切除,减少粘连形成囊状积液,近端在疝囊周围继续用钝性和锐性结合游离疝囊,至颈部见炎性增厚或腹膜外脂,丝线缝扎、结扎疝囊满意,检查术野无活动性出血、输精管无损伤、睾丸无张力位于阴囊底部,4-0可吸收线缝合皮下各层,皮内缝合皮肤,术毕。

B组:在耻骨结节上外侧,取腹股沟皮肤横纹处或外环皮纹处行横切口,切开皮肤长约0.8~2 cm,切开卡巴(Camper)筋膜和斯卡巴(Scarpa)筋膜至腹外斜肌腱膜,余步骤同A组。

1.4 观察指标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切口大小,术后并发症发生(包括切口感染、阴囊血肿、瘢痕发生、疝复发等),术后住院时间。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均手术成功,痊愈出院。手术时间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切口长度、术后并发症发生及住院时间上B组优于A组(P<0.05),见表2。

3 讨论

腹股沟疝是婴幼儿中最常见的外科疾病之一,其发病高峰期在出生后的前3个月,在这一阶段,腹股沟直疝十分罕见,事实上所有的先天性腹股沟斜疝都是由于生后鞘状突残余未闭造成。儿童右侧疝约占60%,双侧疝占10%,总发病率随年龄不同而不同。除早产儿外,有20%有阳性家族史[4],女性患儿姊妹之间,发病的危险性最大[5]。尽管腹膜鞘突管在生后可继续闭塞,但有疝的小儿却很少有自愈之可能,因而诊断后即应手术治疗,一般只要求高位结扎疝囊即可[6]。

基层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大多还沿用传统的腹股沟斜切口术式,术后患儿愈合后外观欠满意,在微创理念及现代医学发展下,有必要选用简单实用、创伤小、切口美观的治疗方式。通过资料分析,两组在手术时间方面并无明显差异,因其实质均是疝囊高位结扎,步骤基本相同,在手术中出血、切口长度、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方面B组则优于A组(P<0.05),这与术中对组织切开范围控制、精索游离更加精细、创伤相对小关系密切,同时,腹股沟皮纹切口距会阴部相对较远,减少了术后尿液污染机会,符合皮纹朗格氏线走向,张力小,术后恢复快,切口美观,不易遗留瘢痕,容易被家长及患儿接受。

在实际操作中,传统斜切口术式适合所有类型的腹股沟疝,且年龄不受限制,而腹股沟皮纹小切口术式并非适合所有腹股沟疝,应严格把握指针,尤其在腹股沟嵌顿疝、滑疝以及年长儿疝的应用上需个体化。婴幼儿由于腹股沟管短,几乎垂直重叠,年龄越小越明显,故而作疝囊高位结扎时不需从外环打开腹外斜肌腱膜,手术切口最小可达1 cm以下,而对于年长儿来讲,腹股沟管发育后部分患儿需打开腹股沟管才能做到真正的高位结扎,避免遗留小疝囊而复发。在技巧熟练的外科医师操作下多能在小切口范围内完成这一步骤,否则需延长切口处置;嵌顿疝患儿可试行复位后行小切口手术,但应除外下列情况:(1)嵌顿已超过12 h者;(2)试行手法复位治疗失败者;(3)新生儿嵌顿疝,难于判断嵌顿时间者;(4)局部或阴囊红、痛明显者;(5)已出现便血等绞窄征象者,或全身情况差,出现严重脱水和酸中毒、腹膜炎体征者;(6)嵌顿的疝内容物为实质性脏器,尤其女婴嵌顿疝内容物常为卵巢和输卵管,复位困难且易致其损伤者。对此类嵌顿疝,疝内容物情况待明确者应果断顺皮纹延长切口,滑疝处理也类似。切口定位也并非一成不变的位于下腹横纹线。腹横纹位置在小儿大多稍高于外环口,随年龄增大切口越应向下偏离,可在耻骨上方触摸精索的“条索感”,向外上延续扪不清精索处作为定位点顺皮纹切开,此处显露外环直接,能避免暴露不佳寻找疝囊困难。若术中组织已被翻乱找不到疝囊者,可经腹腔行疝囊高位结扎(La Raque术式)[7]。

近年来开展的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虽然可安全进行手术[8],没有增加手术复发率或精索损伤,但并没有显著的好处和优点[9]。腹腔镜技术对麻醉、器械设备、外科医师镜下手术技巧要求均较高,有条件的医院才能开展,费用相对有所增加,且随腹腔镜应用,越来越多的不良反应受到学者广泛重视,尤其是气腹对机体的影响。腹股沟皮纹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式则对麻醉技术、器械设备要求不高,手术技巧易学易会,同样可达到微创效果,在各级医院尤其基层医院均可开展。

因此,腹横纹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恢复快、并发症少,适合基层推广。

参考文献

[1]Taqvi S R,Akhtar J,Batool T,et al.Complications of inguinal hernia surgery in children[J].J Coll Physicians Surg Pak,2006,16(8):532-535.

[2]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外科学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9-33.

[3]谭家驹.微创外科手术与麻醉[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227.

[4]Kokinsky E,Cassuto J,Sinclair R,et al.Topical wound anaesthesia in children-a temporary postoperative pain relief[J].Acta Anaesthesiol Scand,1999,43(2):225-229.

[5]Jones M E,Swerdlow A J,Griffith M,et al.Risk of congenital inguinal hernia in siblings:a record linkage study[J].Paediatr Perinat Epidemiol,1998,12(3):288-296.

[6]佘亚雄.小儿外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84-188.

[7]王果,李振东.小儿外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88-399.

[8]Montupet P,Esposito C.Laparoscopic treatment of congenital inguinal hernia in children[J].J Pediatr Surg,1999,34(3):420-423.

腹股沟小切口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共治疗腹股沟疝儿童患者192例, 其中男174例, 女18例, 年龄1~13岁, 平均 (5.7±1.1) 岁。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显著差异, 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小切口手术操作方式进行治疗, 切口位置在患侧腹横纹下1-1.5 cm处, 切口长约1.0-1.5 cm。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进行治疗, 切口位置在患侧腹股沟中内侧上约1 cm处, 切口为3 cm左右。观察两组的出血量、手术耗时及开始自主活动的时间。

1.3 疗效评价 分为三个等级:腹股沟疝临床症状消失为痊愈;症状明显减轻为显效;症状有所减轻则为有效;症状无减轻则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差异比较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P<0.05时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的疗效比较 患者于手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比较见表1。

注:*指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差不大 (χ2=0.3082, P>0.05)

2.2 临床观察指标比较

见表2。两组比较, 治疗组手术中出血量也明显减少, 差异显著 (t=7.9430, P<0.01) ;手术用时明显减少, 差异显著 (t=13. 2907, P<0.01) ;开始自主活动的时间也较早, 差异显著 (t=46.6003, P<0.01) 。

3 讨论

腹股沟疝是由于腹壁的先天性发育出现异常而产生的一种疾病, 主要可分为三种类型:直疝、股疝和斜疝。其中又以斜疝最为常见, 在三种类型中比重为90%, 其临床症状是于患者的腹股沟处会出现一个肿块, 呈圆形, 富有弹性, 并且可长大并进入阴囊中, 患者会有酸胀或下坠感。如今, 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日益完善, 在临床上尽可能选择一种更为有效更为安全可靠的方法来治疗腹股沟疝已成为主要目标。

本研究主要探讨分析了小切口手术治疗儿童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 研究结果表明, 儿童经过小切口手术后其总有效率为93.75%, 与对照组的91.67%相比具有相似的疗效, 并无显著性差异 (P>0.05) ;但是治疗组在手术中的平均出血量和手术耗时要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1) , 患者开始自主活动的时间也要比对照组提前 (P<0.01) 。这说明, 虽然小切口手术和传统手术相比, 虽然其疗效一样, 但是小缺口手术具有一些明显优势, 可概括为以下几点:①切口要小的多, 一般短于2 cm, 这样降低损伤程度, 从而术后不会有明显的疤痕, 日后更容易消失;②手术操作简单易行, 耗时短, 并且大大减少了住院时间, 为患者节省了治疗费用;③不易复发。

综上所述, 小切口手术治疗儿童腹股沟疝不仅具有传统手术应有的疗效, 而且弥补了传统手术的一些不足之处, 具有更多的优势, 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小切口手术治疗儿童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治疗的192例腹股沟疝儿童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 手术后,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67%, 不存在显著差异 (P>0.05) ;治疗组在平均出血量和手术耗时等方面低于对照组, 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1) 。结论 小切口手术治疗儿童腹股沟疝具有出血量小、手术用时少及节省费用等诸多优点, 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小切口,腹股沟疝,疗效

参考文献

腹股沟小切口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92例, 男178例, 女14例, 年龄1~7岁, 平均4.5岁, 左侧98例, 右侧60例, 双侧34例, 均为可复性疝。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6例, 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变部位、临床表现等一般性资料经统计学处理, 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儿均在氯胺酮全身麻醉下施行手术。观察组采用下腹横纹肌小切口手术联合皮内缝合治疗:常规消毒铺巾, 于患侧下腹部耻骨结节上, 取一长约0.6~1 cm的自然横纹切口, 切口中点正对腹股沟内环, 依次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 显露腹外斜肌腱膜, 剪开腹外斜肌腱膜, 切口长约0.6 cm, 看到白色的髂腹股沟神经后, 在其外侧将提睾肌和固有鞘膜钝性分离, 直至提出疝囊, 然后将疝囊及其外下方的精索分离, 确认无误后切开疝囊, 游离疝囊至疝囊颈部近腹膜外脂肪处, 用4号丝线高位二次缝扎疝囊颈部, 剪除多余的疝囊。严密止血后, 逐层缝合腹外肌腱膜、深筋膜、浅筋膜, 皮肤切口用创可贴拉拢对合或用可吸收缝线行皮内缝合。对照组采用腹股沟斜切口治疗:取常规的腹股沟斜切口切开腹外斜肌腱膜, 打开腹股沟管, 将提睾肌后找到疝囊, 于高位游离疝囊并行结扎术, 最后逐层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复发率。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使用SPSS12.0软件包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192例腹股沟斜疝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 未见切口感染、切口裂开、医源性隐睾、阴囊血肿等并发症发生。观察组的各项手术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见表1。

3 讨论

腹外疝是指腹腔内组织或腹腔内器官通过腹壁的缺损或间隙等薄弱环节向体表突出, 其临床特征是在体表可以见到突出包块。小儿最常见的腹外疝是腹股沟斜疝, 属于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在胚胎发育过程中, 腹膜在腹股沟内向外形成一个袋形突出的腹膜鞘状突, 鞘状突沿连接位于后腹膜的睾丸与阴囊底部的睾丸引带下降, 而睾丸则随鞘状突下降至阴囊内。正常状况下, 鞘状突于出生前后逐渐萎缩闭塞, 或形成与腹膜腔不再相通的睾丸固有鞘膜腔。如发育异常, 腹膜鞘状突仍保持开放或部分开放状态, 在哭吵、咳嗽、便秘等各种诱因导致腹压增高后腹腔内容物进入其中, 即形成了腹股沟斜疝[3]。一般来说, 6个月以下的婴幼儿随躯体的生长, 腹肌可逐渐强壮, 疝块有消失的可能。但6个月以上者一般不会自行愈合, 随着患儿的年龄增长, 疝块也逐渐增大, 导致发生急性嵌顿的概率增加。如果发生急性嵌顿, 可破坏腹股沟管以及肠管或卵巢等脏器, 导致喂养困难、营养不良等后果, 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严重者还可造成睾丸萎缩或坏死等。因此年龄在6个月以上的腹股沟斜疝患者均应行手术治疗[4]。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方法与成人的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方法不同, 成人的腹股沟斜疝往往需要作修补手术, 而小儿腹股沟斜疝只需准确施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即可达到根治目的[4]。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方式很多, 包括传统经腹股沟的、经阴囊根部开口的或经外环口处开口的等手术方式。虽然近年来, 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以其微创、损伤小、痛苦轻、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而获得临床上的广泛关注, 但需要操作者具备一定的熟练技术, 并有较完善的器械作保证, 故难以在基层普及[5]。因此, 外科手术仍然是目前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首选方案。与传统的腹股沟斜切口术式相比, 经下腹横纹小切口行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 由于切口较小, 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将对腹股沟管的损伤减小到最低限度, 同时减轻了对精索的游离刺激, 所造成的手术副损伤较小, 而且简化了手术步骤, 缩短了手术时间;此外, 切口采用与下腹部皮肤纹理一致的横切口, 采用皮内缝合或无需缝合, 愈合后几乎不显手术瘢痕, 符合微创原则及美学观点, 易为患儿及家长所接受[6]。

本研究中, 采用下腹横纹肌小切口手术联合皮内缝合治疗的观察组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复发率均优于采用腹股沟斜切口治疗的对照组,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结果显示, 下腹横纹肌小切口手术联合皮内缝合具有微创、安全、疗效确切、操作简捷、并发症少等优点, 是目前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较为理想的微创手术方式,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杜兵.微创小横切口治疗小儿斜疝270临床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 2012, 21 (11) :253-254.

[2]Ameh EA.Morbidity and morality od inguinal hernia in the newbom.Niger Poslgrad Med J, 2002, 9 (4) :233-234.

[3]吴阶平, 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908.

[4]韩晓军, 欧扬, 苏梅, 等.经内环口下方微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 (1) :115-116.

[5]王果, 李振东.小儿外科手术学[M].2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225.

上一篇:小学低年级英语论文下一篇:智能温控风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