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内固定

2024-10-12

小切口内固定(通用8篇)

小切口内固定 篇1

跟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 其关节内骨折约占75%, 通常认为其功能恢复较差;关节内骨折保守治疗容易造成愈合畸形及骨关节炎。现临床上较多地应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关节内骨折, 可以获得较好固定, 但术后或多或少的存在软组织并发症[1]。本院从2008年10月至2012年6月应用小切口切开复位可吸收钉棒加克氏针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患者40例, 疗效较为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累及跟骨后关节面骨折40例, 男30例, 女10例;年龄24~64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跟骨侧位、轴位片以及跟骨冠状位CT扫描。

1.2 手术方法

伤后3~7d, 全身情况稳定、局部肿胀减退后手术, 采用腰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 用气压止血带, 患者俯卧位。以外踝尖、跟距关节、跟骰关节为参照, 于跟距关节下1cm处, 做短横行切口, 长约3cm。切开筋膜, 暴露腓骨长、短肌肌腱和腓肠神经, 将其向上侧牵开。继续向深层分离, 暴露距下关节, 直视下对后关节面移位骨块进行复位, 将骨膜剥离器插入到跟骨外侧壁的骨折线内, 撬拨关节面塌陷骨片使之复位, 恢复Gissane角, 空腔使用自体骨或同种异体骨植骨填充。跟骨结节处穿斯氏针牵引, 恢复Böhler角及跟骨高度, 同时挤压纠正跟骨宽度。透视了解跟骨的复位情况, 用2.5mm克氏针沿跟骨纵轴固定跟骨和距骨, 于关节面下方交叉置入数枚可吸收棒支撑植骨, 自外侧向载距突方向拧入可吸收螺钉固定维持跟骨宽度, 如有跟骨前部则予以可吸收螺钉轴向固定, 克氏针折弯后留于皮外。全层缝合切口, 术后加压包扎, 不放置引流, 用石膏托外固定。

1.3 术后处理

术后取平卧位, 下肢抬高, 用抗生素2~3d, 石膏托固定4周, 4周后扶双拐下地行走, 患肢不负重, 8周左右拔除克氏针;12周左右开始扶拐部分负重, 逐步过度到完全负重行走。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

患足功能按照Maryland足功能评分标准[2]评估, 评价患者术后功能的优良率。Maryland足部评分包括主观疼痛与患足功能, 优90~100分;良75~89分;可50~74分;<50分为差。

2.2 疗效结果

本组40例跟骨骨折患者经18个月随访, 绝大部分患者的足外形良好, 无明显跛行。术后无1例出现腓肠神经及腓骨肌腱损伤并发症, 无切口感染、血肿、切口裂开及软组织问题, 复查X线片示距下关节恢复平整, 优15例, 良19例, 可5例, 差1例, 优良率85%。

3 讨论

跟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跗骨骨折, 约75%为关节内骨折。通常因足跟部突然受到高能量的外伤, 多为直接暴力所致, 常见的损伤机制为高处坠落、车祸及工业损伤等。跟骨骨折导致跟骨长度、宽度及高度发生变化, 距下关节面破碎不平整, 跟骨轴侧向成角, Böhler角减小、消失或反角, Gissane角缩小或增大。故治疗跟骨骨折的目的是恢复后足正常的解剖关系及生物力学特性, 避免造成不良后果[3]。对于SandersⅠ型骨折, 大多可采取保守治疗, 而SandersⅡ、Ⅲ、Ⅳ型骨折通过闭合复位外固定通常不能达到关节面的理想复位, 时常发生畸形愈合并影响行走功能, 因而多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固定治疗。

跟骨骨折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恢复跟骨的高度, 宽度及距下关节后关节面的平整。其中最重要的是后关节面的复位[4,5]。有生物力学研究表明后关节面即使有1~2mm的轻微的不平整都将引起距下关节负重显著改变, 负重的变化将造成距下疼痛及创伤性关节炎。因此, 后关节面骨折的复位成为跟骨骨折治疗的关键。

目前国内普遍采用跟骨外侧扩大“L”形切口及跟骨钢板内固定, 该手术切口及内固定方法几乎成为标准术式, 但由于跟骨钢板体形大, 因此手术切口相对较大, 软组织剥离较多, 长时间牵拉皮瓣容易引起缺血损伤造成皮瓣坏死, 增加感染机, 约有22%的切口存在并发症。

用外侧小切口能够直接显露距下关节面及塌陷的骨折块, 结合透视下跟骨结节牵引复位Bohler’s角及跟骨高度, 跟骨后关节面行撬拨复位并植骨, 将移位的跟骨关节面抬起后植骨, 可吸收钉棒支撑复位的关节面。

本手术方法主要适用于跟骨SandersⅡ型骨折, 尤其是后关节面有较大骨折块;也可适用于后关节面部分压缩、塌陷不严重的SandersⅢAB、ⅢAC型骨折。术前要仔细分析冠状位CT等影像资料, 了解主要骨折块的数量及移位方向, 以确定克氏针及可吸收螺钉的进针位置及方向。术中应当尽量做到跟骨关节面的解剖复位, 复位后关节面应用可吸收棒来支撑, 可吸收棒要足够长, 多枚交叉, 形成多点支撑;而对于恢复关节面后留下骨的缺损, 宜行充分植骨, 采用同种异体骨, 与自体骨类似具有一定的强度、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及骨诱导能力, 有利于骨折的早期愈合。固定骨折块可以使用可吸收螺钉, 钉宜略粗, 确保足够长的螺钉通过骨折线, 一般采用5.5mm全螺纹可吸收螺钉, 以保证螺钉固定强度。

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使用传统的钢板内固定创伤较大, 术后并发症较多;外侧小切口结合可吸收钉棒固定, 创伤小, 恢复快, 并发症少, 避免二次手术, 有效减少治疗费用。但克氏针固定效果有限, 可吸收螺钉固定强度不如较钢板螺钉, 因此术前应仔细研究X线及CT等影像学资料, 严格把握本手术适应证, 术后应予以适当外固定及避免过早负重, 防止关节面再次塌陷。

参考文献

[1]刘英民, 朱志强.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国骨伤, 2007, 20 (8) :556-557.

[2]Sanders R, Fortin P.Operative treatment in120displaced intra articular calcaneal fractures[J].Clin Orthop Relat Res, 1993 (290) :87-95.

[3]俞光荣, 燕晓宇.跟骨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J].中华骨科杂志, 2006, 26 (2) :134-141.

[4]Kocis J, Stoklas J.Intra-articular calcaneal fractures[J].Acta Chir Orthop Traumatol Cech, 2006, 73 (3) :164-168.

[5]王振虎, 彭阿钦.跟骨后关节面骨折后接触特征改变[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05, 22 (5) :630.

小切口内固定 篇2

【中图分类号】 R61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7-8231(2011) 08-0752-0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05年2月至2010年5月间我院收治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30例,均为新鲜骨折,且均无严重内科疾病及近期未应用激素。30例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16~78岁,平均44,6岁;致伤原因:车祸(9例),高处坠落伤(6例)和摔伤(15例);其中内收型17例,外展型13例。对照组26例,采用传统手术治疗,两组的年龄、性别、致伤原因、Neer分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两组国际Neer分型。

1.2手术方法:观察组: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患者采用臂丛麻醉或全麻。取平卧位,上肢屈肘关节置于胸前。以肩前外侧入路[1]进入:在肩峰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上取切口纵向劈开三角肌上部约3~5cm;远侧分开肱肌和肱二头肌2~3cm,分离组织至骨膜外。清理局部血肿,显露肱骨近端充分骨折,清理嵌入骨折间的软组织,查清骨折端的位置及远近二端的移位情况,在肱骨近端交叉打入二根1.5的克氏针用于把持,固定,牵引,利用复位技术整复肱骨骨折并临时维持复位,有骨质缺损的植骨。修复撕裂的肩袖及关节囊,用X线机透视见对位对线良好后,放置好钢板拧好螺钉。对照组:常规保守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应用3天抗生素。

1.3疗效评价标准:按Neer百分法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价:优≥90分,良80~90分,可70~79分,差<70分。

2术后处理及随访

术后悬吊伤肢或将伤肢用外展支具固定于外展60~70度,前屈30~50度。术后三天开始主动功能锻炼,术后一周开始被动活动肩关节,术后4~6周复查X线片,若有骨痂形成可加大各个方向的主,被动锻炼,10~12周再次摄片。

3结果

56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观察组肩肘关节功能正常。根据Neer百分法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价:疼痛35分、功能30分、运动限制25分、解剖复位10分。术后Neer总评分比较显示:观察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优26例,良4例。

4讨论

肱骨外科颈骨折各种年龄段都有发生,但老年人居多,Neer将肱骨近端分为肱骨头,大结节,小结节,肱骨干四部分,以此为依据将肱骨外科颈骨折分为四型,对一部分骨折和二部分骨折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但对有明显错位的骨折手法复位比较困难,悬吊制动或用外展支架固定也难达到良好效果,非手术治疗需要较长时间的外固定,对肩关节的功能恢复有一定的影响。对有明显错位的一部骨折也有不少需要手术治疗。经肩前外侧切口由外向内依次为皮肤,皮下组织,筋膜,三角肌向下延伸是肱肌和肱二头肌间隙,深层是骨膜,不需要断肌肉,切口完成后牵开二侧肌肉再行骨膜下剥离显露骨折断端,我们通过对3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采用经肩前外侧切口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总结、分析,具有下列心得体会:

(1)本手术方法各年龄段的病人都较适合。

(2)本手术方法和传统手术方法对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处理相比较,本手术方法具有损伤相对轻微(只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腱膜及筋膜,不切断肌肉)、术野显露充分、术时短、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

(3)本手术方法操作简便,不需要特殊设备及额外条件和高难度技术要求。

(4)手术方法安全可靠,30例均安全完成手术,术中出血甚微,术中均未输血,未出现任何不适及意外。

(5)手术切口小,适宜安放肱骨近端钢板。

注意事项:

1.术中注意保护软组织,无需切开关节囊,只需显露大小结节暴露肱骨头,并将肱骨头与肱骨干内侧先复位恢复颈干角,术中摄片证实。

2.克氏针临时固定注意给钢板预留空间,对有骨质缺损实施植骨,术毕被动活动关节了解骨折复位的稳定性,

3.在放置钢板时不宜超过大结节上界,螺钉不宜超过肱骨软骨面。

总之,经肩前外侧切口行肱骨外科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通过我们对30例病人的应用,认为该手术方法安全可行,疗效可靠,手术时间短,出血甚微,损伤相对较轻微,切口只需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腱膜及筋膜,不切断肌肉,术后恢复快,全部30例病人痊愈出院,效果佳,令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较满意。该手术方法操作简便,无需特别设备及高难度技术条件,各级医院皆能施行

参考文献

小切口内固定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27例, 男19例, 女8例。其中坠落伤15例, 交通伤7例, 重物砸伤3例, 摔伤2例。年龄20~59岁, 中位年龄38.2岁。其中合并同侧胫骨、距骨骨折3例, 胸腰椎骨折2例。伤后至就诊时间1h~5d, 平均2d。所有患者术前均常规行跟骨侧位、轴位X线片及其CT平扫加三维重建, 明确骨折类型。本组病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根据Sanders分型:Ⅱ型17例, Ⅲ型8例, Ⅳ型 2例。

1.2 手术方法

在患者全身病情许可条件下, 于伤后8h内采用急诊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 >8h者则需予以甘露醇联合丹参、疏血通等药物静脉滴注、患肢石膏托制动等对症处理, 待足踝部肿胀消退、皮肤皱纹出现后进行手术治疗。取患侧足跟外侧由外踝尖至第4跖骨基底部连线行直切口[2]。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 勿行皮下组织分离, 以手术刀锐性分离跟骨外侧壁与皮下组织, 注意分离并保护腓肠神经及腓骨长、短肌腱, 避免其损伤。切口缘软组织避免用力牵拉, 必要时予以距骨置入克氏针辅助显露。以骨膜剥离器撬开跟骨外侧壁隆起的骨皮质, 显露塌陷之跟骨关节面。以克氏针翘拨塌陷跟骨关节面之骨块, 恢复跟骨Gissane角。自跟骨结节上方约1cm处平行于足底横穿1枚直径3.0mm骨圆针, 术者通过骨圆针与助手沿下肢纵轴方向进行相对牵引, 恢复跟骨Bohler角。以另枚相同直径骨圆针沿跟骨纵轴向足底方向翘拨, 恢复塌陷之跟骨高度。在进行牵引及翘拨复位的同时, 进行跟骨内外侧壁的相对挤压, 使塌陷跟骨尽可能恢复原有高度。对于骨折复位后合并较大骨缺损者, 取适量同侧髂骨进行植骨。X线透视复位满意后, 根据骨折块移位情况, 以克氏针或经跟骨固定于距骨和骰骨或螺钉加压固定, 克氏针末端折弯埋于皮下。清点器械、敷料对数, 冲洗并逐层关闭切口, 其内置引流条1根, 外以无菌敷料加压包扎, 患肢以石膏制动、辅助固定。合并其他部位骨折者, 予以同期对症治疗。

1.3 术后处理

患者均于术后24~48h拔除引流条, 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3~5d。石膏外固定于术后4周拆除, 术后6~8周拆除克氏针、螺钉等内固定。术后每1~2个月根据X线片骨折愈合程度指导患者进行患肢部分负重至完全负重。

2结果

27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 随访时间5~14个月, 平均11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正常愈合, 术后无切口感染、延迟愈合、不愈合及骨外露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按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与后足评分[3]68~100 (90.5±7.3) 分。Bohler角由术前的 (6.5±5.1) 提高到术后 (29.5±8.7) , Gissane角由术前 (84.1±6.9提高到术后 (121.6±9.2) 。

3讨论

3.1 外侧小切口显露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优点

传统的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常需经典外侧“L”状切口入路进行, 由于术中广泛的剥离, 加之此处切口创缘血供较差, 术后易出现创缘坏死、感染及内固定外露等并发症。本术式采用外踝尖至第4跖骨基底部连线的皮肤切口, 可直视下显露距下关节及跟骰关节进行关节内骨折复位, 在进行骨折有效复位的同时, 使手术操作难度大为降低[4]。本组病例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 无创缘坏死、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骨折断端复位满意, 表明外侧小切口具有创伤小、易显露骨折关节面等优点。此外, 对于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时机的选择也极为重要, 在其骨折后8h内或其伤后约7~10d内足踝部皮肤皱纹出现后再行手术, 避免伤后2~5d肢体肿胀高峰期进行手术, 亦是获得切口良好愈合的重要因素。

3.2 有限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优点

跟骨骨折行传统的钢板内固定, 由于术中需行广泛的软组织剥离, 加之钢板植入后, 势必增加切口缝合的张力, 切口感染、坏死及钢板外露的几率随之增加。本组病例术后均无切口坏死、感染及内固定物外露, 表明克氏针及螺钉等有限内固定可有效避免传统钢板植入所致的相关并发症。表明克氏针及钢板内固定亦可获得满意的骨折复位及固定疗效。与此同时, 本组病例行克氏针或螺钉固定, 克氏针及螺钉固定于跟骨位置相对表浅, 二次取出内固定物可于局麻下进行, 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等优点, 在减轻患者手术创伤的同时, 亦减少了相关住院费用[5]。

参考文献

[1]陈滨, 黎润光, 王钢.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策略及疗效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0, 12 (8) :746-751.

[2]刘津浩, 徐向阳.外侧小切口治疗关节面移位的跟骨骨折[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6, 8 (8) :958-961.

[3]KitaokaHB, Alexander IJ, AdelaarRS, et a.l Clinical rating systems for the ankle-hindfoot, midfoot, hallux, and lesser toes[J].FootAn-kle Int, 1994, 15 (7) :349-353.

[4]张国柱, 蒋协远, 王满宜.外置解剖型跟骨锁定钢板治疗跟骨骨折的初步报告[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0, 12 (8) :741-745.

小切口内固定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08年10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采用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小切口内固定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参照组。其中男性患者56例, 女性患者64例, 年龄在65~82岁, 平均年龄为73.5岁。并发症:出血性休克54例, 腹膜后血肿36例, 尿道损伤24例, 膀胱损伤8例, 直肠损伤15例, 神经损伤13例。

1.2 方法

通过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病患采用平躺方式从骼前上棘到坐骨结节水平按顺序进行扫描。扫描参数:140 kV, 300 mas, 层数在280层到300层之间, 层厚大约为2 mm左右, 层距为-1.02mm, 重建层厚是1.51mm, 重建层距为-0.78mm, 螺距为0.655, 矩阵为512×512[2]。扫描结束后把数据信息传送到工作站进行处理, 在多方位的旋转、切割下, 使感兴趣的区域得到充分暴露, 尤其是骨折线走向和骨折脱位移动状况, 让图像显示最好的效果。

1.3 护理

(1) 对参照组的骨折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 即给予患者体位, 饮食以及治疗等多方面的基础护理, 根据患者的骨折部位向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教导, 告知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如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而治疗组则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舒适护理, 强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责任到人, 包床到护, 将病房床位合理分配给每个责任护士, 通过责任护士对其所分管的患者进行全程, 无微不至的护理服务;基础的护理服务要彻底贯彻落实, 满足患者的需要, 实现责任护士主动承担患者生活的护理模式。另一方面,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以及入院宣教工作也十分必要。要从患者入院开始对患者的病情和疾病不同阶段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 宣教疾病的预防, 尽可能避免由于活动较少而压疮和静脉血栓等情况的产生。 (2) 骨折愈合情况:对患者护理三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如果各项症状、体征均消失, 功能完全恢复并且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良好, 那么即为痊愈。如果各项症状及体征都有所改善, 功能有所恢复, 并且X线片示骨折线愈合情况一般, 那么即为有效。而当出现各项症状及体征都没有得到改善, 功能没有恢复而且X线片示骨折愈合不佳, 那么治疗无效。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治疗一个月后根据关节功能评定方法对关节功能进行判断, 100分为完全正常, 91~99分为优秀, 75~90分为良好, 50~74分为一般, <50分则为差。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合适的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对分析所得结果采用均数及标准差的形式进行检验, P<0.05就表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骨折愈合情况:治疗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 详情见表1。

2.2 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治疗1个月后, 治疗组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股骨颈骨的解剖结构较复杂, 尤其在外伤的情况下, 由前后、左右方向直接或间接的暴力导致多发性或粉碎性骨折, 使诊断的难度大大的增加。因此, 对股骨颈骨骨折的部位作出及时准确的判断极为重要, 可以为抢救患者的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

实施舒适护理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优于参照组, 说明舒适护理的实施, 使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能系统化地协助患者做好治疗, 及时发现骨折后患者的肿胀、疼痛, 帮助患者解决其生活需求。实施舒适护理后, 可以及时督促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 改善其营养状况, 及时治疗贫血、低蛋白血症以及营养不良及糖尿病等疾病, 增强机体抵抗能力, 从而促进骨折愈合, 极大地减少和避免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

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小切口内固定治疗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 随机选取2008年10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采用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小切口内固定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参照组。其中对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 而治疗组则在参照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 观察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以及肢体功能恢复方面的情况以及并发症的临床情况。结果 通过对比结果显示, 对股骨颈骨骨折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后, 患者的骨折愈合以及肢体功能恢复方面的情况较参照组患者具有明显改善, 愈合率明显提高而且并发症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加强舒适护理, 对患者的骨折愈合以及肢体功能恢复方面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并发症,护理

参考文献

[1]Harms J, Welcher RP.Posterior C1–C2 Fusion With PolyaxialScrew and Rod Fixation.Spine, 2001, 26 (22) :2467–2471.

小切口内固定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2例锁骨粉碎性骨折患儿, 男24例, 女8例。最小年龄5岁, 最大年龄14岁。均为创伤性粉碎性骨折, 骨碎块均有不同程度翻转或移位, 断端垂叠1.5~3.0cm, 畸形明显, 有潜在顶破皮肤危险[1]。术后最早8周取除内固定, 最迟12周。其中1例患儿, 术后3个月骨折已愈合, 但未及时取除克氏针, 因再次发生外伤, 钢针折弯, 导致二次骨折。后经手术治疗, 4个月后愈合, 肩关节活动功能正常。

1.2 治疗方法

1.2.1 手术治疗

5~8岁儿童用氯胺酮静脉麻醉, 8岁以上儿童行颈丛神经麻醉。患儿取仰卧位, 患侧肩部垫高约20°, 头偏向健侧。麻醉生效后, 常规消毒铺巾, 以锁骨断端为中点, 作一长为2.0~2.5cm切口, 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 充分显露骨折两端, 不剥离骨膜。根据解剖情况, 采用逆行或顺行穿针法。术中使用骨钻, 而不用锤击, 用直径为1.5~2.5mm克氏针髓内固定, 将骨碎块复位后用7号丝线环扎1~2圈, 均达到解剖或近解剖复位, 冲洗伤口并缝合, 针尾捏弯锉钝后, 逆行穿针者埋于肩后外侧皮下, 顺行穿针者埋于锁骨近端皮下。手术时间30~60min。

1.2.2 术后处理

将患肢用三角巾或前臂吊袋固定于屈肘90°位2~3周, 合理使用抗生素。术后1~2d伤口疼痛消失, 即作肌肉锻炼和关节逐步活动。术后复查X线摄片, 之后每2周复查1次。

2 结果

取内固定之前有6例有钢针尾松动情况, 但仍有内固定作用。摄片骨折无移位。适当减少患肢活动即可。最后32例均获随访, 时间5个月~1年, 与健侧对比, 轻度畸形愈合2例。肩关节和患肢活动均无异常。

3 讨论

锁骨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3.96%[2], 以儿童最为多见。有学者统计约50%发生于7岁以下儿童, 以保守治疗为主。近几年来, 家属不愿接受患儿畸形愈合, 而粉碎性骨折又难以手法复位及外固定, 要求手术治疗者居多。克氏针小切口内固定治疗儿童锁骨粉碎性骨折, 具有手术简便、创口小、易取除、费用低等优点, 特别适合基层医院 (取克氏针时可以不住院) 。

克氏针内固定后有针体松动的缺点 (包括成人) , 手术治疗骨不连发生率在0.1%~13%[3], 但是儿童术后具有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的特点, 故不在此范围内, 因此内固定时间远较成人短。不主张用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儿童锁骨骨折。

摘要:目的 小切口克氏针髓内固定儿童锁骨粉碎性骨折有良好功效。方法 32锁骨粉碎性骨折患儿, 麻醉后采用术中使用骨钻, 用直径为1.5~2.5mm克氏针髓内固定。结果 32例均获随访, 时间5个月~1年, 与健侧对比, 轻度畸形愈合2例但肩关节和患肢活动均无异常。结论 克氏针小切口内固定治疗儿童锁骨粉碎性骨折, 具有手术简便, 创口小, 易取除, 费用低等优点, 特别适合基层医院。

关键词:儿童,锁骨粉碎性骨折,克氏针

参考文献

[1]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503.

[2]冯传汉, 张铁良.临床骨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730.

小切口内固定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78例患儿, 男22例, 女16例;年龄3~10岁, 平均6.5岁;左侧21例, 右侧17例。骨折类型:均为GartlandⅡ或Ⅲ型, 其中伸直尺偏型26例, 伸直桡偏型22例, 均为闭合性骨折, 桡神经损伤2例, 正中神经损伤1例, 尺神经损伤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h~7d, 38例均为手法复位失败后手术, 5~7d行手术治疗。

1.2 治疗方法

患儿平卧于手术台上, 采用氯胺酮全麻, 患肩外展70°~80°, 前臂中立位, 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取骨折端外侧1cm纵切口, 达深筋膜, 用骨膜剥离器钝性分离肌性组织达骨折端前方, 这时一助手双手握患儿上臂中段, 另一助手握患儿前臂中段, 轻度牵引, 术者用已插入骨折端前方的骨膜剥离器向肘前方推移破裂的骨膜及肘前的软组织后, 并根据其尺、桡偏移位方向之不同, 用捺正手法矫正侧方移位, 术者一手用骨膜剥离器抵住骨折近端前方, 一手握骨折远端恢复携物角, 两助手加大牵引力量, 然后缓缓屈肘45°~60°, C形臂X线机透视复位情况, 达解剖复位后屈肘110°~120°, 根据患儿年龄大小选用两枚直径1.5~2.0mm克氏针, 分别自肱骨外上髁、内上髁, 方向与肱骨干纵轴成45°~55°, 向后成10°~15°打入克氏针达近端骨皮质并穿出1.0~2.0mm, 内上髁进针点可稍偏前, 注意避开尺神经, 以免损伤, 克氏针远端折弯、剪断, 留于皮下。伸直肘关节, 观察患肢桡动脉搏动及远端血运情况;被动屈伸肘关节, 观察肘关节有否屈伸障碍。术后患肢用长臂石膏托屈肘90°, 伸直尺偏型前臂旋前位固定, 伸直桡偏型旋后位固定, 3周后去除石膏托, 行肘关节功能锻炼, 4~6周拔除克氏针。术后抗感染治疗2~3d, 酌情应用脱水、消肿药物, 注意密切观察患肢末端血运及软组织肿胀情况。4例神经损伤均未行神经探查术。

2 结果

2.1 肘关节功能评价标准[1]优:丢失携物角和丢失伸屈功能在0°~5°;良:丢失携物角和丢失伸屈功能在6°~10°;可:丢失携物角和丢失伸屈功能在11°~15°;差:丢失携物角和丢失伸屈功能大于15°。

2.2 治疗结果38例中36例获得随访, 时间15~36个月, 平均25月, 骨折全部愈合, 肘关节功能2个月内恢复。4例神经损伤均恢复, 最早2周, 最晚10周。36例肘关节功能:优25例, 良9例, 可2例。无骨化性肌炎和继发性神经损伤, 切口无感染。3例内侧克氏针术后出现部分退出, 3周时拔除, 未影响骨折愈合。典型病例见图1。

3 讨论

对于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治疗的目的在于准确复位、合理固定、尽早恢复肘关节功能、防止畸形发生[2]。小儿肱骨髁上骨折, 骨折端移位, 可因压迫、牵拉等致神经损伤, 大多为暂时性功能损伤, 神经断裂较少见, 伤后3个月内症状可基本恢复, 如3个月后症状仍无恢复, 再行神经探查术[3]。对于部分GartlandⅡ或Ⅲ型骨折, 传统采用肘后正中切口, 需切开或切断肱三头肌, 术后因肱三头肌粘连, 易形成关节僵硬;肘内侧切口, 易出现尺神经损伤或迟发性尺神经炎。我们应用外侧小切口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38例, 通过临床治疗观察, 认为有其下优点: (1) 外侧小切口可推移卡压于骨折端的软组织, 力量直接作用于骨折端, 协助复位成功率高。 (2) 切口小, 对软组织的干扰小, 手术时间短, 复位准确, 肘内翻的发生率低, 而且瘢痕小, 不影响美观。 (3) 交叉克氏针固定牢固、可靠[4], 缩短外固定时间, 可于2~3周后去除石膏托主动锻炼, 降低了肘关节屈伸活动障碍的发生率, 避免肘关节僵直。

在C形臂X线机透视下, 应用外侧小切口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 具有复位成功率高, 损伤小, 固定可靠, 并发症少, 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对于手法复位失败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 是一种较好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晓, 张世清, 张明辉, 等.不同术式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肘关节功能评价[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3, 18 (4) :317-318.

[2]曹绍雄, 何镇祥.经皮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观察[J].中国骨伤, 2009, 22 (5) :337-339.

[3]董吉吉, 史民权.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方法改进及并发症防治的探讨[J].中国骨伤, 2009, 22 (5) :329-330.

小切口内固定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跟骨骨折患者。其中男83例, 女37例;年龄46.3±8.6岁;外伤至手术时间5.6±2.3d;根据Sanders分型:Ⅰ型8例, Ⅱ型76例, Ⅲ型36例。术前经患方知情选择同意, 分为观察组69例和对照组51例。将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均采用硬腰联合麻醉, 单侧骨折健侧卧位, 双侧骨折为俯卧位。观察组:取足跟外侧入路, 以距下关节为中心, 在外踝下方作3~4cm的水平切口,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 显露距下关节和跟骰关节, 探查骨折线和移位塌陷情况, 确定手术方法。用3.5mm克氏针从后结节外侧向前下方钻入, 深度不超过骨折线, 用力向下撬拔;再用骨膜剥离器自骨折线处伸入, 推拔撬顶移位塌陷的关节面, 纠正BB.oo...hler角、Gis-sane角和外翻畸形;术者双手握住足跟, 向中心挤压, 跖屈前足, 拇指向足背方向挤推, 将足跟后部向跖侧牵拉, 恢复关节面平整。C臂机检查复位情况, 将原先的克氏针继续钻入越过骨折线, 进入骰骨内;在关节面下方沿跟骨纵轴向前上方交叉钻入3.0mm克氏针, 截去多余针尾, 妥善处理残端。对照组:采用外侧8~12cm的L形切口, 钻钉撬拔复位后, 选择形状合适的跟骨锁定钢板或解剖型钢板, 避开骨折线拧入螺钉进行内固定。

1.3 临床观察指标

(1) 术后支具外固定, 8w后拔除克氏针, 进行踝关节背伸和内外翻锻炼;均为12w后视恢复情况, 逐渐负重行走。 (2) 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治疗总费用, 、Gissane角, 切口感染、皮瓣坏死、异物反应、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随访10~12个月, 进行Maryland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用t检验,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全组均手术顺利, 均有少数切口皮瓣坏死、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将两组的治疗和随访资料进行比较, 在BB..oo..hhler角、Gissane角、Maryland评分方面比较, 无显著差异 (P>0.05) ;在手术时间、并发症、治疗费用方面比较, 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附表。

3 讨论

跟骨是足部最大的一块跗骨, 与距骨构成跟距关节, 在人体负重和行走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跟骨主要为松质骨, 遭受外伤暴力时易致骨折, 且大多波及跟距关节, 形成跟距关节面塌陷、骨质缺损、跟骨变宽[1]。特别是距下后关节面, 最容易发生塌陷, 约占70%, 一般非手术治疗难以获得解剖复位, 易发生跟骨畸形愈合和创伤性关节炎等, 严重影响患者的站立、负重、行走和跳跃等功能, 降低生活质量。临床上对涉及关节面的和有明显移位的跟骨骨折, 根据其生物力学及病理机制, 常采取手术切开复位后, 最大限度恢复跟骨解剖形态、高度、宽度和关节面平整, 再予锁定或解剖型钢板和克氏针等内固定, 辅以术后功能锻炼, 常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采用足外侧的L形切口, 长度一般为12~14cm, 创面暴露清楚, 能在直视下进行撬拔复位和行钢板螺钉内固定;但是术中切开和缝合时间较长, 解剖分离的组织较多、创伤较大、出血相对较多, 术后易造成切口感染或皮瓣坏死, 钢板有异物反应的可能;骨折恢复后还需要二次手术, 取出钢板和螺钉, 显著增加患者的痛苦和治疗费用。我们采用外侧小切口只有3~4cm, 近似微创, 已能满足跟距后关节面外侧的暴露;术中在C臂机的指引下, 灵活采用克氏针、骨膜剥离器等工具, 结合挤压、推移等手法, 均能较好的恢复关节面的平整, 恢复和Gissane角, 矫正跟骨体的宽度;经C臂机证实复位成功后, 从后侧分别向内上方和内上方转入克氏针, 进行内固定。该术式因切口较小, 切开、分离和缝合的时间较短, 创伤较轻, 术后恢复较快, 一般无切口感染和皮瓣坏死之忧。术后予支具外固定, 早期行踝关节的功能锻炼, 减少了创伤性关节炎的几率;一般8周即可在门诊拔除克氏针, 无需二次住院, 显著降低了治疗总费用[2]。

术前要仔细分析影像资料, 了解跟骨骨折的分型、程度和粉碎缺损等情况, 掌握手术适应症, 对严重粉碎性和ⅢC型等骨折应慎重选择。术中先从后结节外侧向前下方钻入克氏针, 但不能超过骨折线, 可以适当牵引增加关节间隙, 将骨剥伸入骨折线内撬拔, 借助手法多方位挤推牵拉进行复位。复位时注意纠正后足外翻畸形和跟骨水平轴向外侧成角畸形等, 跟距下关节面一定要复位平整, 不能留有台阶;如果关节面塌陷和骨质缺损严重, 复位后应适当植骨[3]。由于小切口有一定的弊端, 有时暴露不太清楚, 应在C臂机指引下进行操作。术后需要行外固定, 指导患者早期正确行功能锻炼, 但也要防止骨折再移位。

综上所述, 采用外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 创伤小、恢复快、疗效佳、花费少, 可获得良好的复位和固定, 操作简便、安全有效, 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和开展。

参考文献

[1]魏文鹏, 杨志.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J].山东医药, 2011, 51 (42) :95-96.

[2]张志刚, 姜宏, 朱利民, 等.小切口撬拔植骨斯氏针内固定术治疗移位跟骨骨折30例[J].湖南中医杂志, 2013, 29 (2) :60-61.

小切口内固定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8例, 男17, 女11, 年龄18~65岁, 平均33岁;左侧12例, 右侧16例。致伤原因:跌伤7例, 交通事故伤16例, 运动伤5例。骨折类型: 其中横断性骨折16例, 纵形、斜形骨折8例, 撕脱骨折4例。全部病例髌骨骨折均为非粉碎性, 并且骨折块较大 (能穿过2枚3.5~4.5 cm螺钉而骨折块不会裂开) 。

1.2 方法

术前常规摄膝关节正侧位片, 测量预计所用的螺钉长度。连续硬膜外麻醉, 平仰卧位。术中先行膝关节腔积血抽液、冲洗, 便于闭合复位。在C臂引导下, 用两把复位钳或大布巾钳行髌骨骨折闭合复位。对于分离较大的骨折, 常在伸膝位用手法先将骨块基本对位, 再用复位钳进一步复位和维持。在C臂X线机透视骨折复位满意后, 在进钉处做0.5~1.0 cm小切口, 根据X光片上骨折情况, 在骨折块冠状面约三等分位置、在矢状面中间位置, 先钻入1 枚直径3.2 cm的长钻头或克氏针, 以第1 枚钻头或克氏针皮外露出部分为标记, 在骨折块另一三等分位置平行打入第2 枚钻头或克氏针。床边C形臂X机透视骨折复位好, 钻头或克氏针位置合适, 退出1 枚钻头或克氏针, 测深、攻丝, 依次平行打入2枚钛螺丝钉或可吸收螺丝钉。床边C形臂X机透视证明骨折复位好, 内固定螺丝钉长短及位置合适。反复伸屈膝关节, 屈膝超过100°, 骨折固定牢靠无移位, 冲洗关节腔, 结束手术。

术后腘窝垫棉垫膝关节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术后第2天常规X线拍片检查, 10 ml注射器穿刺抽出关节内淤积血性液并开始床边股四头肌功能锻炼。1周后弹性护膝保护下扶枴下地活动, 术后第 6~8 周X线复查有明显骨痂形成后弃拐负重行走。

2 结果

对本组28 例患者进行3~18个月随访, 平均12个月。骨折在 3~6个月愈合, 平均 4 个月, 愈合率 100%。骨折完全愈合后在局麻下取出螺丝钉, 时间6~14个月, 平均10个月 。根据王亦璁[2]的治疗效果衡量标准①完全无痛或偶有轻痛但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②股四头肌肌力 5 级;③膝关节主动伸直正常, 屈曲受限在 20°以内;④无晚期创伤性关节炎症状出现。进行评分:优 18 例、良 6例、一般3 例、差 1 例, 优良率 86.0%。

3 讨论

3.1 手术适应证 Apple

1993年首次报道, 用2枚空心平行螺丝钉固定并获得满意效果。髌骨骨折可分为横断性骨折、粉碎性骨折、纵形骨折、撕脱骨折4种基本类型。大块横断性、纵形、撕脱性髌骨骨折, 用2枚螺丝钉可获得较牢固固定 ; 对严重粉碎性髌骨骨折, 经皮常难以达到解剖复位, 单用螺丝钉固定亦较困难, 在手术适应证的选择上, 横断性、纵形、撕脱性髌骨骨折并且骨折块较大才采用单纯螺丝钉内固定。

3.2 手术注意事项

①手法复位和经皮穿克氏针或钻头前, 先清除关节内血肿, 用推按捺正手法整复移位, 摸诊检查骨折间隙消失和髌骨表面无高低不平, 表示骨折已获得较好的复位, 用大布巾钳抓持或穿入克氏针临时固定, 再做螺丝钉内固定, 常容易获得较好的复位。闭合复位不能达到满意时, 则需穿克氏针或小切口协助复位。复位临时固定后、穿克氏针或钻头前一定要先用C臂X机透视复位情况, 尽量避免操作的重复, 以免加重关节及髌骨损伤。穿克氏针或钻头后再用C臂X机透视克氏针或钻头的位置;②螺丝钉的长度要合适, 过长会引起股四头肌腱或髌韧带损伤, 术后影响关节屈曲功能, 螺丝钉过短固定不牢靠, 国人髌骨解剖统计正常平均宽度41.6 mm, 长度40.1 mm, 厚度19.8 mm, 为不规则椭圆形。根据髌骨大小, 一般采用长35~50 mm的螺丝钉, 螺钉穿出骨质一到两个螺纹。螺丝钉有全螺纹皮质骨螺钉, 有半螺纹松质骨螺钉, 由于松质骨螺钉有加压作用, 笔者认为还是采用松质骨螺钉更好。可吸收螺丝钉不用二次手术, 但由于可吸收螺丝价格较贵、强度欠佳, 可根据患者经济情况及骨折适当采用。先用克氏针行复位后临时固定, 经透视确定复位及固定位置都满意后, 再改换空心螺钉内固定, 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手术方式, 但空心螺丝钉价格昂贵, 故很少采用。实心钉可采用直径较小的钉, 钻孔、攻丝后成功的拧入髌骨并不困难;③术中根据髌骨骨折情况, 螺丝钉可以纵向或横向打入, 也可斜形穿钉, 可以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打, 但应注意尽量让两枚螺丝钉保持平行及处于三等分位置。

3.3 C臂X光机监视下经皮小切口螺丝钉内固定治疗髌骨的价值

治疗上既要求达到正确的关节面复位, 又要有可靠的内固定和尽可能小的膝关节结构破坏, 以利于术后能早期功能锻炼, 这三项是关节内骨折的理想治疗方法[3,4]。治疗髌骨骨折的方法很多, 其预后主要取决于良好的复位和早期功能锻炼。如果治疗不当容易发生骨折块分离、骨不连、股四头肌挛缩、创伤性关节炎、关节感染、关节功能丧失等后果[5]。髌骨骨折的治疗原则是:尽可能保留髌骨、充分恢复其后关节面的平整、尽可能可靠的内固定、早期锻炼股四头肌和膝关节, 充分恢复膝关节的功能。传统石膏固定需长期制动, 固定过程可能会骨折再移位、膝关节功能不同程度地丢失等缺点, 而手术切开复位治疗好, 固定可靠, 但对膝关节结构破坏大, 可能导致切口感染, 关节僵硬功能不良, 住院时间长等不良结果。该微创手术方法能避免以上的不足, 能早期进行关节功能锻炼, 骨折愈合后, 在局麻下就可取出内固定的两枚螺丝钉, 减轻了患者二次手术的痛苦, 还节约了治疗经费。不足之处主要有:①它的适应证相对较窄, 只适用于横断性、纵形、撕脱性大块髌骨骨折;②对于骨质疏松严重者不适宜用本方法, 建议采用常规手段。笔者采用经皮微创方法治疗髌骨骨折, 在 C臂 X 光机监视下对碎骨块进行撬拨, 能有效地、最大可能地恢复髌骨的髌股关节面平整, 手术不必打开关节, 避免关节囊和关节软组织的再次破坏, 感染机会少。C臂X光机监视下经皮小切口螺丝钉内固定治疗髌骨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患者康复快、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对于有适应症的患者应尽量应用。

摘要:目的介绍一种髌骨骨折的经皮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方法。方法用C臂X光机监视下经皮小切口螺丝钉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28例, 并对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 骨折愈合率100%, 关节功能优良率86.0%。结论经皮微创螺丝钉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 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患者康复快等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骨折,髌骨,微创

参考文献

[1]胥少汀.实用骨科学.第三版.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6:748.

[2]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030.

[3]荣国威, 翟桂华, 刘淅, 等.骨科内固定.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5:392.

[4]陆裕朴, 徐来堂.部分切除术治疗髌骨横断及一端粉碎性骨折的远期疗效.中华骨科杂志, 1985, 5 (5) :280-281.

上一篇:书写教学下一篇: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