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横纹小切口手术(共7篇)
腹横纹小切口手术 篇1
摘要:目的:探讨治疗小儿疝气患者行腹横纹小切口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小儿疝气54例,平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围术期观察组术后自主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疝气采用腹横纹手术进行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出血量少、疼痛轻、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可有效改善患者围术期治疗效果,治疗效果好。
关键词:小儿疝气,腹横纹小切口手术,传统疝修补术
小儿腹股沟疝气也称为小儿疝气,是临床外科常见疾病,表现为小儿在剧烈哭闹或活动后,腹股沟位置会出现肿块,临床多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1]。传统手术切口较大,术中出血多,恢复慢,预后差[2]。结合患儿围术期临床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本文应用小儿疝气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患儿,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小儿疝气患者54例,临床检查结果均符合腹股沟斜疝的诊断标准。其中,男48例,女6例,年龄4个月~14岁,平均(6.11±1.63)岁;单侧40例,双侧14例;病程3 d~2.5年,平均(1.46±0.35)年。排除心肺疾病、肝肾功能障碍、血液病等。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1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采用静脉复合麻醉,臀部垫高,平卧位,在患侧腹股沟内侧1 cm斜向方式做一个3 cm的平行切口,切开皮下组织,显露腹部外斜肌腱膜,分离提睾肌、攀提肌,充分显露精索,分离精索组织,剥离疝囊后结扎处理,纱布止血,逐层缝合。2观察组采用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采用静脉复合麻醉,平卧位,常规铺消毒巾,在患侧下腹的腹横纹处,横向切开1.5 cm左右的切口,切开腹外斜肌腱膜,血管钳钝性分离浅深筋膜,小拉钩牵拉,充分暴露外环口与精索,仔细切开疝囊,游离并高位牵拉疝囊壁,贯穿结扎,疝囊多出的组织切除,睾丸和精索进行复位,远端止血后依次缝合切口,用胶贴固定皮肤。
观察指标:临床手术时间、自主活动天数、出血量、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腹痛腹胀、阴囊肿胀及切口感染等。
统计学方法:数据通过SPSS 15.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采取(±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数据的对比采取t检验,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围术期相关指标比较:观察组恢复自主活动快、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及住院时间短,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57%vs32.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小儿疝气会对消化系统功能产生影响,临床出现腹痛、腹胀及便秘等情况,降低患儿的生活质量[3]。药物不能治愈,需要手术治疗。患儿身体正在发育,生理结构薄弱,手术耐受性低,手术中存在创伤,导致患儿发生各种并发症,康复慢,所以手术中应尽可能减少创伤。
参考文献
[1]黄仲昭.腹横纹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对照研究[J].吉林医学,2013,34(24):4902.
[2]郝少青.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57例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4,24(4):2566.
[3]张兆琪.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可行性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19):4266-4267.
[4]杨永平.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4,21(1):62-63.
[5]谢泽翌.小儿疝气行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4):43-44.
腹横纹小切口手术 篇2
关键词:腹横纹小切口手术,小儿疝气,应用体会
小儿疝气在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类型是腹股沟斜疝, 如果保守治疗效果欠佳通常建议采取手术治疗。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方式, 为探讨此术式在小儿疝气中的应用效果, 特对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96例疝气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96例疝气患儿, 按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中男42例, 女14例;年龄7个月~11岁, 平均年龄4.5±0.9岁;斜疝50例, 直疝6例;对照组中男24例, 女16例;年龄0.5~12 (4.9±1.1) 岁;斜疝36例, 直疝4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采用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 静脉注射氯胺胴实施麻醉, 取小儿患侧腹横纹小切口, 长度控制在1~1.5cm, 将患儿皮肤切开, 通过中弯钳往外环口出分离皮下, 然后提起患儿疝囊并切开, 根据疝囊大小实施不同的方法。如果是疝囊较大的, 则利用横断疝囊壁远端止血后旷置, 从近端开始一直剥离到颈部, 联合应用四号丝结扎和八字缝针, 如果较小, 则可以把患儿的整个疝囊剥离到颈部高位后实施结扎, 注意对分离面的仔细止血, 止血完成后逐层缝合。
1.2.2 对照组
采用腹腔镜手术, 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 患儿取仰卧位, 于脐窝处穿刺入腹腔, 利用Veress针建立CO2气腹, 保证患儿的压力在8~10mm Hg之间;拔出气腹针, 置入腹腔镜找到患侧内环口, 观察患儿患侧是否有隐性鞘状突口未闭情况;于脐旁约5cm处, 开一个大小5mm的切口, 置入持针器, 同时把1枚4号丝线角针从患儿内环口上方的稍外侧穿刺入腹腔, 注意保留线尾在患儿体外;借助于腹腔镜监视, 进行内环口高位缝扎, 首先往患儿腹腔内拉入5cm长的丝线, 继而在腹膜下潜行环绕内环口一圈, 然后收紧缝线并检查有无漏洞情况, 最终单手打结结扎内环口, 并采用穿腹壁的手法取出缝针, 粘合皮肤切口。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各项临床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行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例 (%) 表示, 行χ2检验, P<0.05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手术指标比较
两组患儿手术时间、自主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 (P>0.05) , 两组患儿术中出血量比较无差异 (P>0.05) , 不具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为7.14% (4/56) , 对照组为7.5% (3/40) , 两组结果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2。
3 讨论
小儿疝气俗称“脱肠”或者小儿腹股沟疝气, 是儿科常见的病症, 通常分为腹股沟斜疝和直疝两种。小儿疝气在临床症状上主要表现为哭泣、咳嗽、排便、排尿不畅等。近年来,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 微创手术在临床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目前小儿疝气治疗中的微创手术有腹腔镜手术和腹横纹小切口手术, 腹腔镜手术在小儿疝气中的确切疗效已得到较多的临床实践证实[1], 有关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报道国内尚少。
腹横纹小切口手术伤口更小, 切口层次也避免了切口腹股沟管这一手术步骤, 对于患儿正常组织的剥离也较少, 因而和其他手术类型相比对患儿造成的损失较小[2,3]。小儿腹股沟较短, 检索位置表也非常浅, 因而通过腹横纹小切口手术稍微分离就能够较为清晰地看到患儿的提睾肌和精索, 方便医生手术时高位结扎。由于手术修复层次和传统手术相比, 明显减少, 因而大幅度缩减了手术时间, 也减少了手术中的出血情况, 从我院的研究结果来看, 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自主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与腹腔镜手术均无明显差异, 术后并发症方面与腹腔镜手术也无明显差异, 表明该手术同样具有切口小、损伤小、手术时间短, 恢复快, 并发症少等优点, 同时腹横纹小切口手术疤痕小, 更为美观, 更容易为小儿及家属所接受。
参考文献
[1]廖跃武.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疝气120例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临床研究, 2011, 28 (8) :1598-1599.
[2]傅朝春, 张杰.腹横纹下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500例临床分析[J].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1, 32 (9) :54-56.
腹横纹小切口手术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宁都县东韶卫生院收治的确诊为腹股沟疝的患儿86例, 均经临床综合检查符合腹股沟疝诊断。排除合并严重的糖尿病、心脏病、肝肾疾病等基础疾病患儿, 排除相关药物过敏的患儿。患儿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43例。对照组中男22例, 女21例;年龄0.5~11.0岁, 平均年龄 (6.1±1.5) 岁。观察组中男21例, 女22例;年龄1~12岁, 平均年龄 (6.5±1.6) 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行传统手术治疗。首先垫高腹股沟疝患儿臀部, 于患儿腹股沟中内侧上1cm处做平行切口, 切口长3cm, 以充分暴露精索, 切开腹外斜肌前鞘并分离攀提肌, 找到疝囊, 对疝囊进行完整的剥离和结扎。观察组患儿行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术前准备:铺巾、消毒、准备好手术器械等, 选取位置: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2横指处, 并沿着腹横纹进行切口, 切口长度为1.0~1.5cm, 切开后随即剥离皮下组织, 提取腹外斜肌腱膜, 切开一个约为0.8cm的小口, 找到并提出精索进行切口, 提睾肌和精索外筋膜居于精索内前方, 并分离提睾肌和精索外筋膜, 横断找到的疝囊组织, 旷置疝囊组织远端, 疝囊组织的近端予以游离至内环疝囊颈处, 给予结扎, 对其进行止血, 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
1.3 观察指标[3,4]
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指标 (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自主活动时间) 、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治疗后患儿下腹部坠胀、腹疼、营养吸收功能差、便秘及易疲劳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有效:治疗后患儿下腹部坠胀、腹疼、营养吸收功能差、便秘及易疲劳等临床症状改善;无效:治疗后患儿下腹部坠胀、腹疼、营养吸收功能差、便秘及易疲劳等临床症状未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包括生理功能、总体健康、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能力评分等, 评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儿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自主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
2.2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两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儿生理功能、总体健康、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
2.4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儿无并发症的发生。对照组患儿发生并发症的患儿5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11.6%。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小儿腹股沟疝即为小儿疝气, 是小儿普外科手术中最常见的疾病, 其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腹股沟三角区位于下腹壁与大腿交界处, 腹壁大动脉经过此处, 根据疝气与腹壁大动脉的位置可分为直疝和斜疝。引发腹股沟疝的常见原因有以下2个方面。 (1) 腹股沟周围结构发育不全。腹股沟周围结构发育不全会出现一个缺口, 该区组织薄弱, 会导致腹腔内部的脏器易向体表突出形成疝, 即为疝气。 (2) 鞘突闭锁不全或不闭锁。鞘突不能完全闭锁会引起腹腔和鞘突相连, 新生儿如出现腹内压增加会导致腹腔脏器滑入其中, 造成先天性斜疝的发生[5,6]。临床表现为下腹部坠胀、腹疼、营养吸收功能差、便秘及易疲劳等症状, 男患儿可因疝气的挤压影响睾丸的正常发育[7,8]。以往治疗疝气的方法主要是解剖腹股沟管疝囊高位结扎的方法, 创伤较大, 增加患儿痛苦, 在手术的过程中还会损害患儿生殖股神经、精索血管、髂腹股沟神经、骼腹下神经等, 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如阴囊水肿、血肿等, 复发率较高[9,10]。临床研究发现, 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有效可行。
相比于传统手术, 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有以下优点。 (1) 创伤面积较小, 无需打开腹股沟管, 表浅的精索位置, 较小的切口即可发现提睾肌和精索。 (2) 减少了患儿的痛苦, 便于手术顺利进行。 (3) 缩短手术时间, 娴熟的手术操作用时更短,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安全可靠。 (4) 降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临床效果受到了临床医生及患儿家属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5) 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减轻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 是一项值得临床推广的手术方法。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儿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自主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 有统计学差异, 表明经腹横纹下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 患儿出血量少, 手术时间短, 操作过程较为简便、愈合较快、创伤小、不留瘢痕, 安全系数高, 为小儿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医疗环境。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生理功能、总体健康、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 有统计学差异, 表明采用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明显, 可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 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确切, 其手术操作较为简便、创伤小、愈合较快、出血量较少, 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减轻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 值得临床借鉴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宁都县东韶卫生院收治的确诊为腹股沟疝的患儿86例, 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43例。对照组患儿行传统手术治疗, 观察组患儿行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指标 (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自主活动时间) 、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自主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儿生理功能、总体健康、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确切, 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 可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关键词:疝, 腹股沟,小儿,手术,治疗结果
参考文献
[1]郑磊.微创小横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98例[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0, 8 (18) :120-121.
[2]韩晓军, 欧扬, 苏梅, 等.经内环口下方微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 (1) :115-116.
[3]傅朝春, 张杰.腹横纹下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500例临床分析[J].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1, 32 (9) :54-56.
[4]欧小勇, 王家文, 韩丽娜.下腹部小切口经腹疝修补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对比研究[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 (电子版) , 2012, 6 (4) :55-57.
[5]陈争光, 吴翠云.小横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25例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 2011, 18 (6) :627-628.
[6]靳军.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疗效及可行性评价[J].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6, 29 (4) :501-502.
[7]谢佛良.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评价[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6, 27 (6) :1129-1130.
[8]林雅歌.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4, 15 (31) :91.
[9]许振雄.经腹横纹下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30例临床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 9 (9) :43-44.
腹横纹小切口手术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永修县立新乡卫生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儿70例, 均表现为腹股沟肿胀, 站立、腹部用力时、剧烈运动后患儿疼痛加重, 哭闹不止, 经诊断确诊为小儿腹股沟疝。排除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 有隐形睾丸, 睾丸异常肿胀和腹部器质性病变的患儿。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患儿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35例。对照组中男22例, 女13例;年龄3~11个月, 平均年龄 (5.1±0.9) 月;病程3~9个月, 平均病程 (4.5±0.7) 个月。观察组中男23例, 女12例;年龄4~10个月, 平均年龄 (5.2±0.7) 个月;病程4~10个月, 平均病程 (4.6±0.4) 个月。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术前均进行常规检查, 包括血常规, 尿常规, X线检查等, 并于术前6h禁食、禁水, 排空膀胱中的尿液。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斜向切口治疗, 患儿应用氯胺酮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2022820) 和地西泮 (广东邦民制药厂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44021715) 行全身麻醉, 患儿取平卧位, 待患儿麻醉后顺腹股沟方向于耻骨结节上方沿斜方向切开长约5cm切口, 打开患儿腹股沟, 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 分离提睾肌和精索, 高位结扎疝囊并复位精索, 最后逐层缝合, 缝合后进行无菌消毒。观察组患儿应用腹横纹肌小切口治疗, 麻醉方式同对照组, 患儿取平卧位, 在腹横纹肌方向切开约2cm小切口, 切开腹股沟后, 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 暴露精索、外环口, 分离提睾肌和鞘膜, 找到疝囊并进行分离, 分离后推到高位结扎, 最后缝合, 缝合后进行无菌消毒。术后均根据患儿情况予以抗生素消炎和预防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4]
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满意度。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治疗后患儿腹股沟肿胀消失, 可自由行走, 腹部用力无疼痛感;有效:治疗后患儿腹股沟肿胀明显改善, 疼痛感减轻。无效: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未任何改善。手术指标主要观察患儿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手术切口。并发症包括阴囊水肿、感染。满意度判定标准:采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评价患儿家属对患儿治疗效果的满意度, 患儿家属对手术效果、手术后患儿的行动、伤口大小、并发症发生率、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态度等方面进行评分, 满分为100分, 得分在80~100分为满意, 得分在60~79分为基本满意, 得分小于60分为不满意, 满意度=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两组患儿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
2.2 手术指标
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短于对照组, 手术切口小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 (P<0.05, 见表2) 。
2.3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4 满意度
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 (P<0.05, 见表4) 。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脏器在腹股沟缺损位置出现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疝[5,6,7]。小儿腹股沟疝是指小儿腹壁出现发育异常导致腹股沟出现异常肿块, 形成的疝, 小儿是腹股沟疝的多发人群, 男患儿发病率高于女患儿。当患儿发生腹股沟疝后, 患儿在剧烈运动、出现便秘、站立和腹部用力后腹股沟会出现肿块, 且肿块会增大, 肿块多不能自愈, 自愈后也常反复发作[8,9,10]。患儿站立时肿块结节表现明显, 有刺痛感, 导致患儿哭闹不止, 从而引起患儿阴囊和阴唇异常和变形, 出现排尿和排便困难, 严重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如患儿在发生腹股沟疝后未及时诊断治疗, 疝肿块将增大, 增大到一定程度后脱离出, 进而影响肠管, 卵巢和睾丸等功能, 严重时造成器质性病变, 影响生育能力[11]。另外在小儿腹股沟疝诊断中需排除睾丸病变和腹壁内器质性病变。但是确诊为小儿腹股沟疝后应尽量避免病情发展[12], 因此在患儿发病后需进行及时治疗, 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 治疗效果好, 且复发率低。手术治疗常采用腹股沟斜向切口后, 将疝囊游离后高位结扎, 但该手术治疗方式切口较大, 术中可能会损伤腹壁下神经、腹股沟神经、生殖神经、精索内血管、输精管等, 且并发症较多, 如阴囊水肿、阴囊血肿、伤口感染和疝气反复发作等, 因此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在小儿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十分必要[13]。近年来随着临床手术技术的发展, 微创手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很多疾病的手术改用微创手术治疗得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微创手术的优点在于手术创口小, 瘢痕小, 患者疼痛轻, 术中对组织和血管损伤小, 术中出血量少, 发生危险的概率低, 患者可较快恢复, 进而缩短住院时间, 节约治疗成本[14]。小切口手术更利于患儿的治疗, 因小儿身体发育尚未完全, 较大的切口也会因身体的生长瘢痕变大, 影响患儿预后及外观形象。手术采用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 需切开层较少, 不暴露腹股沟, 极大降低损伤程度, 由于精索位置一般较浅, 小切口稍分开即可看到提睾肌和精索, 切口约1cm即可满足手术需求, 通过对外环状口牵拉即可达到剥离目的, 且能够进行高位结扎, 缝合时需修复的面积较小, 可缩短手术时间,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15]。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短于对照组, 手术切口小于对照组, 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有差异, 表明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确切, 切口及对患儿的损伤较小, 术后缝合较易, 缩短了手术时间, 患儿瘢痕较小, 发生伤口感染的概率小, 同时小切口未充分暴露腹股沟, 减少对腹股沟内的神经和组织等损伤, 避免腹股沟内血肿和对毛细血管损伤, 降低患儿术后活动受限发生率, 减少术后疼痛, 降低手术费用, 家属易接受, 手术效果好, 降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 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确切, 且患儿创伤小, 术后疼痛时间短, 并发症发生率低, 患儿家属满意度高,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永修县立新乡卫生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儿70例, 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患儿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35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腹股沟斜切口治疗, 观察组患儿予以腹横纹小切口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儿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短于对照组, 手术切口小于对照组, 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确切, 且患儿创伤小, 术后疼痛时间短, 并发症发生率低, 患儿家属满意度高。
腹横纹小切口手术 篇5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共30例, 男26例, 女4例, 年龄1~8岁, 平均年龄4.3岁, 均为腹股沟斜疝, 单侧25例 (右侧21例, 左侧4例) , 双侧5例。
1.2 治疗方法
全组均采用静脉复合全身麻醉, 取患侧耻骨结节上外方1.0 cm经腹横纹下横切口, 长约1.5 cm, 逐层分离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浅筋膜、腹外斜肌腱膜, 确定精索, 在精索前方钝性分离提睾肌, 于精索内上方寻找疝囊 (女性患儿则确定子宫圆韧带, 并在子宫圆韧带内上方寻找灰白色的疝囊) ;打开确定疝囊后, 仔细将疝囊全部剥离, 确切止血, 向近端游离疝囊达高位, 显露腹膜外脂肪组织, 缝扎或者结扎疝囊颈, 酌情修补缩小内环缺损或者腹股沟前壁。将睾丸及精索自阴囊内牵拉复位, 关闭切口。
2 结果
全组术后随诊1~5年, 均无复发病例, 切口愈合好、美观、无明显瘢痕增生, 临床效果满意。
3 讨论
小儿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疾病, 多为斜疝, 其发病机制主要是腹膜鞘状突随睾丸下降或者是子宫圆韧带下移时未闭合, 腹肌发育不良, 内环处薄弱, 加上小儿哭闹、咳嗽等原因致腹内压间断性升高, 腹腔内的小肠、盲肠、网膜、卵巢、输卵管等经内环、腹股沟管及外环疝入而发病。该病好发男性多于女性, 本组男女比例为6.5∶1;右侧较左侧高发, 与右侧睾丸在胎儿阶段下降较左侧慢有关。由于1岁以内婴幼儿腹肌可随着躯体生长发育逐渐强壮, 部分疝可能自愈, 故大量文献观点不支持1岁内行手术治疗, 但作者认为应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 如疝块较大或者有嵌顿史, 应积极手术治疗, 避免不良的后果。手术方式有开放性手术及腹腔镜修补术, 腹腔镜修补术固然有其优势, 特别在双侧疝、复合疝及隐匿疝诊治等方面[1,2], 但因为腹腔镜修补术需要进入腹腔, 对腹腔有一定的干扰, 部分患儿不能耐受气腹, CO2气腹可能引起呼吸循环的病理生理改变;而开放式的小儿疝修补在原传统修补基础上采取顺着腹横纹下小切口, 损伤小、愈合快, 切口美容并不逊色于腹腔镜修补, 同样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根据本组的治疗经验体会到: (1) 切口:经腹横纹下小切口, 一般取耻骨结节上外方1.0 cm经腹横纹下小切口, 长约1.5 cm, 不需要像有的文献报道[3]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连线中点上2.0 cm沿下腹横纹做切口, 其理由是小儿腹股沟管长度一般为1 cm, 距离内环口较远入路增加手术寻找疝囊的难度。而传统的疝修补切口是做与腹股沟韧带平行的切口, 平均长约4 cm, 有切口大、局部瘢痕粘连较严重、甚至可能破坏腹股沟管解剖的缺点。由于切口较小, 小儿腹壁脂肪相对较厚, 分离暴露可能有一定的难度, 在分离过程中一定要逐层分离暴露并切开白色的腹外斜肌韧带, 只要切开腹外斜肌韧带才可能寻找到靠近内环口处疝囊, 手术分离过程中皮下浅筋膜可被牵拉至切口外, 而腹外斜肌腱膜有一定的张力故不能被牵至切口外, 以期鉴别。 (2) 寻找疝囊, 高位结扎:疝囊的寻找是关键, 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后不宜做过多的钳夹及切割, 先确定精索或者子宫圆韧带, 如精索确定有难度, 可配合牵拉患侧睾丸动作以确定, 在精索内上可容易寻找到疝囊, 小儿疝囊一般比较容易完整分离, 完整分离疝囊有利于减少术后阴囊血肿等并发症, 向上分离疝囊达腹膜外脂肪处, 即可高位结扎或者缝扎。 (3) 内环或者后壁修补:婴幼儿腹肌在发育中可逐渐强壮使腹壁加强, 高位结扎常常可获得满意效果, 但对于部分内环口较大 (疝环>1.5 cm) 或者存在腹股沟管壁缺损的患儿, 建议4号丝线修补腹横筋膜以缩小内环口或者将在精索前缝合腹内斜肌和腹股沟韧带2~3针修补, 减少术后复发可能。 (4) 缝合关闭切口之前, 务必将精索及睾丸牵拉复位, 避免引起医源性隐睾。
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是:复发、阴囊血肿、切口血肿、医源性隐睾等, 出现以上并发症主要的原因: (1) 手术医生不熟悉腹股沟区局部解剖, 特别是婴幼儿, 腹肌及各腱膜发育尚不完善, 造成解剖辨认困难, 手术医师操作不熟练不精细造成; (2) 术中疝囊未达高位结扎, 仅将“大疝”转变成“小疝”; (3) 分离疝囊过程中疝囊腹膜撕裂未发现; (4) 部分内环口较大伴腹股沟管前壁或 (和) 后壁不同程度缺损, 仅行高位结扎而未实施内环口缝缩术或者腹股沟前、后壁修补; (5) 切口关闭之前, 没有将睾丸及精索复位造成医源性隐睾[3]。
总之, 外科医生只要熟练解剖并掌握手术技巧, 经腹横纹下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 会取得满意临床疗效, 值得在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经腹横纹下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腹股沟疝患儿经腹横纹下小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随诊15年, 全组无复发病例, 临床效果满意。结论 经腹横纹下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 手术创伤小、切口美观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手术方法 , 值得在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关键词:腹横纹下小切口,小儿,腹股沟疝
参考文献
[1]郝勇凯, 姜波, 许圣犬.经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嵌顿疝23例报告.农垦医学, 2008 (5) :393-394.
[2]刘安明.腹腔镜高位结扎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效果观察.中国医学创新, 2013, 53 (38) :106.
腹横纹小切口手术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11年10月普外科腹股沟斜疝患儿192例, 其中, 男189例, 女3例, 年龄18个月~10岁;腹股沟斜疝位于右侧166例, 左侧20例, 双侧6例;病史均为右侧或左侧腹股沟区可复性肿物, 其中18例曾有嵌顿史, 并实施手法复位;疝合并鞘膜积液12例, 患儿病程6个月~4年, 平均2.1年。
1.2 手术方法
麻醉方式依据患儿年龄、体质量及术中麻醉师选择, 包括氯胺酮分离麻醉、骶管麻醉、硬膜外麻醉等。取仰卧位, 臀部稍垫高。常规消毒、铺巾, 术者示指在腹股沟耻骨上左右滑动触摸精索, 在精索向上延续摸不清处即为外环口标志, 以此点为中心沿皮纹作小横切口1~2cm[3], 切开皮肤、浅筋膜后, 用小拉钩将切口向外环口方向牵拉, 沿后者向深处做钝性分离, 清楚看见精索通过外环口进入, 提夹出精索, 于其内侧钝性分离提睾肌, 幼儿提睾肌为膜状物, 呈粉红色, 覆盖在精索表面。在精索内前方寻找疝囊, 疝囊灰白色、壁薄、略透明, 不能轻易打开。确认后可打开疝囊底部, 提出白色的疝囊壁, 切开并确认疝囊内无粘连组织, 无滑动疝后, 于疝囊脊部横断后壁, 近端向上剥离至见到腹膜外脂肪处, 疝囊底部止于耻骨上方可将其全部剥出, 否则可将其横断, 远端任其开放。当出现腹膜外脂肪或一圈增生变厚纤维环时, 即为高位标志。检查疝囊壁无撕裂, 示指抵住囊颈并旋转以防疝内容物突入, 4号丝线高位结扎加贯穿缝扎, 必要时再以丝线缝扎加固。检查精索无扭转, 创面无渗血, 将提出创面的睾丸放回阴囊, 向下牵拉整理, 使其复位, 防止术中处理疝囊时同侧睾丸受牵拉移位, 导致睾丸上提或者术后复位不完全。术者将疝囊提起, 外环口太大, 示指容易通过并插入内环及腹腔者应紧缩修补外环1~2针, 使之容纳示指尖即可。缝合切口皮下层, 皮肤用敷料贴牵拉、对拢。术中注意:自切口牵出精索或疝囊后, 因切口小, 精索血管内血液被挤出也呈白色。必须精细操作辨认。钝性分离时疝囊较松弛, 而精索张力大。切勿将精索离断。另外输精管质硬, 紧贴疝囊壁, 要小心分离避免损伤。
1.3 术后处理
术后注意麻醉护理, 避免呕吐误吸;麻醉清醒后, 避免使用止痛剂, 减少患儿哭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多在3~5h, 可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1~2d。注意保护切口敷料, 防止污染。嘱家属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避免咳嗽、患儿哭闹、便秘等致使腹压增高的动作。
2 结果
手术时间15~25min, 留院观察时间3~7d, 平均住院时间4d;无出血、睾丸回缩等并发症。患儿术后1d 即可起床自由活动, 术后3~4d 切口拆线。手术切口全部甲级愈合, 切口无痕美观。多数患儿术后1周阴囊及腹股沟区肿胀消退。少数巨大疝及年长儿行修补术者2 周后阴囊水肿自行吸收消退。术后一过性发热, 为手术吸收热, 无需特别处理, 无切口感染、出血。全组病例平均随访18个月, 4例患儿术后出现对侧腹股沟疝, 2例巨大型腹股沟斜疝术后复发。
3 讨论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一般在出生后的数个月内出现, 其发病率为1%~2%[4], 病因主要是鞘状突未闭或闭合不全, 加上腹压增高, 腹腔内容物进入其中, 即形成先天性腹股沟斜疝, 大部分患儿无明显的腹壁肌肉的薄弱。男孩占绝大多数, 右侧多见, 治疗上首选手术。随着患儿的年龄的增大, 疝块逐渐增大, 发生嵌顿的机会增大。一旦发生嵌顿, 可累及肠管或卵巢, 造成睾丸萎缩或坏死, 影响成人后生育能力。近年来, 微创技术在外科得到很好的发展和应用, 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 手术切口及损伤小, 痛苦轻, 手术时间短, 术后恢复快, 但腹腔镜操作一般需术者具备熟练技术, 并有较完善的器械作保证, 而且治疗费用较高, 增加了患儿家长的经济负担。
由于小儿腹股沟管的长度因年龄而异, 年龄越小腹股沟管的长度越短, 内环口和外环口越接近。婴儿腹股沟管长度约1cm, 几乎垂直地从内通向皮下环。不切开外环口即可能高位结扎疝囊或鞘突管, 我院经下腹部横纹微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效果良好, 不切开腹外斜肌腱膜, 在外环口处找到疝囊, 提出内环口, 即可达到疝囊高位结扎的目的, 疗效满意, 优点如下: (1) 手术切口微小, 位于下腹部横处, 与皮纹方向一致, 隐蔽, 愈合瘢痕小, 符合美观、微创的要求[5]。 (2) 术后并发症少:该手术方法不需切开腹股沟管, 减少了对周围神经和血管的损伤。在外环口处提出内环口, 操作紧贴疝囊分离, 解剖范围小, 对精索干预少, 避免了广泛游离精索, 可避免术后阴囊水肿、阴囊血肿、医源性隐睾、睾丸萎缩等并发症的发生。 (3) 手术时间缩短, 有条件的医院可开展门诊手术, 不必住院, 从而降低了医疗费用和患儿住院所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 (4) 手术效果安全可靠:本手术方法没有切开腹外斜肌键膜, 骼腹下神经、骼腹股沟神经显露不清, 我们在缝合、缩小外环口时, 打第一个结时不打紧结, 避免结扎到神经而导致肌肉萎缩, 增加复发机会。我们在剥离疝囊时, 先向上剥离一段距离后再用一把血管钳横贯夹持疝囊, 再继续向上剥离, 可有效避免剥离过程中疝囊撕裂、缝扎不牢。术中将游离的疝囊上提可使内环口提出, 容易达到疝囊高位或超高位结扎[6]。对内环口宽大松弛者, 也可缝合缩小内环口, 减少术后复发。 (5) 减少了术后抗生素的使用:应用小横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 手术时间短, 创伤小, 且为无菌手术, 可预防性口服抗生素1~2d。
微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年龄选择不宜过大, 若年龄过大, 其腹股沟相对延长, 不易达到完全高位结扎。术中也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选择术式, 如微小切口操作困难, 必要时扩大切口, 打开腹股沟管, 以保证手术的安全和质量。术后需常规牵拉睾丸, 使睾丸回位于阴囊最下方, 避免造成医源性隐睾。本组2例术后复发, 对于疝囊巨大的腹股沟斜疝, 我们认为还是采用腹股沟斜切口, 术野暴露较好, 方便行疝修补术。
综上所述, 我们认为经下腹部横纹微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是一种很好的手术选择, 传统手术及腹腔镜手术创伤大、痛苦大、住院时间长、医疗费用高。而微创日间手术疗效显著、微创、医疗费用低、痊愈快、无瘢痕, 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董宗田, 房淑彬, 丁守勇, 等.19例单孔腹腔镜下小儿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诊治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 2011, 9 (29) :25-26.
[2]王军, 周权, 周欣.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的诊治进展[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06, 26 (6) :322-324.
[3]陈晓泉, 郑志刚, 林丰, 等.微创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分析[J].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8, 17 (2) :106.
[4]蒋成军.横形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J].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1, 17 (1) , 63-64.
[5]李韶山.针孔式切口治疗腹股沟斜疝108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5, 20 (1) :78-79.
腹横纹小切口手术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92例, 男178例, 女14例, 年龄1~7岁, 平均4.5岁, 左侧98例, 右侧60例, 双侧34例, 均为可复性疝。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6例, 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变部位、临床表现等一般性资料经统计学处理, 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儿均在氯胺酮全身麻醉下施行手术。观察组采用下腹横纹肌小切口手术联合皮内缝合治疗:常规消毒铺巾, 于患侧下腹部耻骨结节上, 取一长约0.6~1 cm的自然横纹切口, 切口中点正对腹股沟内环, 依次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 显露腹外斜肌腱膜, 剪开腹外斜肌腱膜, 切口长约0.6 cm, 看到白色的髂腹股沟神经后, 在其外侧将提睾肌和固有鞘膜钝性分离, 直至提出疝囊, 然后将疝囊及其外下方的精索分离, 确认无误后切开疝囊, 游离疝囊至疝囊颈部近腹膜外脂肪处, 用4号丝线高位二次缝扎疝囊颈部, 剪除多余的疝囊。严密止血后, 逐层缝合腹外肌腱膜、深筋膜、浅筋膜, 皮肤切口用创可贴拉拢对合或用可吸收缝线行皮内缝合。对照组采用腹股沟斜切口治疗:取常规的腹股沟斜切口切开腹外斜肌腱膜, 打开腹股沟管, 将提睾肌后找到疝囊, 于高位游离疝囊并行结扎术, 最后逐层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复发率。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使用SPSS12.0软件包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192例腹股沟斜疝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 未见切口感染、切口裂开、医源性隐睾、阴囊血肿等并发症发生。观察组的各项手术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见表1。
3 讨论
腹外疝是指腹腔内组织或腹腔内器官通过腹壁的缺损或间隙等薄弱环节向体表突出, 其临床特征是在体表可以见到突出包块。小儿最常见的腹外疝是腹股沟斜疝, 属于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在胚胎发育过程中, 腹膜在腹股沟内向外形成一个袋形突出的腹膜鞘状突, 鞘状突沿连接位于后腹膜的睾丸与阴囊底部的睾丸引带下降, 而睾丸则随鞘状突下降至阴囊内。正常状况下, 鞘状突于出生前后逐渐萎缩闭塞, 或形成与腹膜腔不再相通的睾丸固有鞘膜腔。如发育异常, 腹膜鞘状突仍保持开放或部分开放状态, 在哭吵、咳嗽、便秘等各种诱因导致腹压增高后腹腔内容物进入其中, 即形成了腹股沟斜疝[3]。一般来说, 6个月以下的婴幼儿随躯体的生长, 腹肌可逐渐强壮, 疝块有消失的可能。但6个月以上者一般不会自行愈合, 随着患儿的年龄增长, 疝块也逐渐增大, 导致发生急性嵌顿的概率增加。如果发生急性嵌顿, 可破坏腹股沟管以及肠管或卵巢等脏器, 导致喂养困难、营养不良等后果, 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严重者还可造成睾丸萎缩或坏死等。因此年龄在6个月以上的腹股沟斜疝患者均应行手术治疗[4]。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方法与成人的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方法不同, 成人的腹股沟斜疝往往需要作修补手术, 而小儿腹股沟斜疝只需准确施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即可达到根治目的[4]。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方式很多, 包括传统经腹股沟的、经阴囊根部开口的或经外环口处开口的等手术方式。虽然近年来, 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以其微创、损伤小、痛苦轻、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而获得临床上的广泛关注, 但需要操作者具备一定的熟练技术, 并有较完善的器械作保证, 故难以在基层普及[5]。因此, 外科手术仍然是目前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首选方案。与传统的腹股沟斜切口术式相比, 经下腹横纹小切口行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 由于切口较小, 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将对腹股沟管的损伤减小到最低限度, 同时减轻了对精索的游离刺激, 所造成的手术副损伤较小, 而且简化了手术步骤, 缩短了手术时间;此外, 切口采用与下腹部皮肤纹理一致的横切口, 采用皮内缝合或无需缝合, 愈合后几乎不显手术瘢痕, 符合微创原则及美学观点, 易为患儿及家长所接受[6]。
本研究中, 采用下腹横纹肌小切口手术联合皮内缝合治疗的观察组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复发率均优于采用腹股沟斜切口治疗的对照组,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结果显示, 下腹横纹肌小切口手术联合皮内缝合具有微创、安全、疗效确切、操作简捷、并发症少等优点, 是目前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较为理想的微创手术方式,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杜兵.微创小横切口治疗小儿斜疝270临床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 2012, 21 (11) :253-254.
[2]Ameh EA.Morbidity and morality od inguinal hernia in the newbom.Niger Poslgrad Med J, 2002, 9 (4) :233-234.
[3]吴阶平, 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908.
[4]韩晓军, 欧扬, 苏梅, 等.经内环口下方微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 (1) :115-116.
[5]王果, 李振东.小儿外科手术学[M].2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