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类手术切口

2024-08-26

Ⅰ类手术切口(共9篇)

Ⅰ类手术切口 篇1

目前,抗菌药物已成为临床最广泛应用的药物,抗菌药物在治愈并挽救了许多生命的同时,也出现了由于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导致的不良后果,如不良反应的增加、细菌耐药性的增长等,给患者的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重大的影响,也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为了提高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及减少细菌耐药性,烟台龙矿中心医院结合卫生部下发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制订了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并参照卫生部《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制订了烟台龙矿中心医院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及应用方法,从部分损伤小的Ⅰ类手术切口患者抓起,总结经验,逐步在全院推广,以待彻底解决Ⅰ类手术术后用药的不合理现象,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自2008年12月11日至2009年12月10日,共对262例Ⅰ类手术切口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用药的监测工作,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34例,其中腹股沟斜疝28例、卵巢囊肿26例、甲状腺瘤19例、白内障61例。实验组128例,其中腹股沟斜疝26例、卵巢囊肿24例、甲状腺瘤18例、白内障60例。

1.2 信息来源

参加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管理的有关临床科室,在实施手术同时最迟不超过24h内通过医院内部网将疾病诊断及手术名称上报至药剂科、院感科、医务科等有关科室,药剂科、院感科采取下科室调查、指导的方法跟踪监测用药及切口愈合情况。

1.3 用药方法

实验组执行我院常见预防用抗菌药物表。手术前(切皮前)30min内给药(临床科室执行),常规剂量,如手术时间较长(>3h)或术中出血较多(≥1500mL),根据药物半衰期可追加给药一次(单剂量),应用时机由麻醉师决定,手术室巡回护士完成,术后用药时间限制在24~48h。鉴于医师及患者的接受程度,也为了减少医疗纠纷,对特殊病例烟台龙矿中心医院规定最长不超过72h。对照组按照常规手术术后用药,时间多为5~7d。

2 结果

通过临床观察显示,实验组60例白内障患者由于手术时间短(15min左右)术前均未用药,术后用药48h,其他68例患者均术前30min用药一次,术中未应用,术后用药24h 46例,48h 77例,72h 5例。切口愈合情况:有1例卵巢囊肿患者,由于肥胖,术后拆线时有一针眼处液化,给予换药、理疗等处理,观察体温正常,切口干燥无渗液,愈合好。其他患者切口均愈合好。对照组134例患者,术后用药5d 54例,用药6d 42例,用药7d 30例,用药8d 8例,切口愈合良好。两组切口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3 体会

烟台龙矿中心医院对部分Ⅰ类手术切口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用药的管理,既能保证切口无感染,又能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也可缩短住院天数,提高床位使用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为烟台龙矿中心医院下一步准备在损伤大的Ⅰ类手术患者中开展围手术期用药奠定了基础。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我们发现各科室均较谨慎,切口稍红肿就要求延长抗生素的使用天数,甚至有的切口无红肿、体温不高,只是由于患者不放心,而要求延长抗生素的使用天数,还有部分患者在停用静脉用抗生素后,即使体温不高、切口愈合好,还要口服抗生素,有的患者甚直说我来住院不用抗生素那我住院干什么?如果不用抗生素切口感染谁负责等等,表示出极端的不理解。针对这一系列问题,个人认为,主要是由于医务人员对合理应用抗生素的重要性没有充分的认识,观念没有发生根本的转变。其次是与患者的沟通做的不到位,没有让患者真正了解抗生素的作用及危害,没有让患者知道你是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的,是真正在为患者着想,以至于让患者产生误解,而不能好好的配合工作。再者还存在经济驱动,以至于违背了医务人员应有的职业道德,这一问题值得全体医务人员及有关部门的深思。

关键词:Ⅰ类手术,围手术期用药,术后切口,体会

Ⅰ类手术切口 篇2

杨旭 王少华 孙福生

摘 要

目的:通过对我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预防性应用的干预性研究,为临床抗菌药的应用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抽取我院2009年3月298份出院病历(干预前)及2009年9月284份出院病历(干预后),进行干预前后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合理性对照研究。结果:经临床药师干预,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在适应证、药物选择、用法用量、超权限应用抗菌药物、溶媒选择、给药途径、联合用药、给药时机、不良反应的发生和禁忌证方面均明显提高(P<0.05);住院药品总费用占总住院费用的比例由46.38%降至34.89%,抗菌药物总费用占总住院费用的比例由11.97%降至8.79%;人均预防用时间和人均住院天数分别下降了2.15 d和3.87 d。结论:在医院内制定规范的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干预措施,使之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并为临床药师走向临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

关键词

临床药师;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用药干预

随着新医改的推行和医院药学的发展及工作模式的改变,临床药学学科应运而生,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工作是临床药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实施方式。以药物应用的安全、有效、经济为主要内容的合理用药,对医、药、患任何一方都有着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也是医药学发展和国家医疗卫生改革的迫切需要。

目前,我国抗菌药物滥用现象较突出

[1,2]

*

#

(青岛市市立医院,青岛市 266011),由此带来了细菌耐药、真菌感染和患者经济负担增加等问题。作为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的成员单位之一,我院也一直积极参与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监测。特别是加强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管理,遏止抗菌药物的滥用,对增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意识,提高预防感染水平,确保患者安全、有效、合理、经济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我院临床药师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简称《指导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简称“38号令”)要求,针对外科围术期预防用药不合理情况进行了干预。现将干预前、后的用药情况进行比较分析。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抽取我院2009年3月(干预前)298例及2009年9月(干预后)284例外科Ⅰ、Ⅱ类切口手术患者病例,涉及普外科、骨外科、妇科、产科、神经外科、肝胆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等8个科室。1.2 病例入选条件

入选的手术病例要求为非恶性肿瘤、无合并感染者。1.3 合理性评价标准

调查前设计好调查表及评价表,其中调查表包括住院号、科室、住院时间、年龄、性别、[3]

药物过敏史、诊断、手术名称、手术持续时间、切口类型、所用抗菌药物通用名称、用法用量、用药时间、住院总费用、药品总费用和抗菌药物总费用。外科手术切口按国际外科手术与种类标准进行分类,参考《指导原则》和“38号令”制定评价标准(具体见表1),对比干预前后的合理性变化。

表1 外科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评价标准

标准 适应证 药物选择 合理 有 正确 正确

不用或术前2 h内 手术时间≥3 h即追加 Ⅰ类切口:24 h内 Ⅱ类切口:48 h内 有指征,联合有协调作用 正确 正确 正确处理 无

不合理 无 不正确 不正确

>2 h或术前未用术后用 手术时间≥3 h未追加 Ⅰ类切口:>24 h Ⅱ类切口:>48 h 无指征或联合应用不正确 不正确 不正确

处理不当,病情加重 有 用法用量 术前给药时间 术中用药 术后用药* 联合用药 用药途径 溶媒体积 发生ADR 禁忌症 1.4 干预措施

1.4.1 组织医院医务部、门诊部、药学部、普外科、呼吸科、小儿科等科室专家成立“合理用药评价专家组”,每月随机抽取出院患者病历进行点评和讨论,对抗菌药物应用中存在问题的科室及个人提出反馈意见,要求临床科室负责人签字存档,并在下一个月对其进行追踪,如仍存在问题通报医务部进行相应的经济处罚。

1.4.2 合理用药评价专家组根据卫生部相关法规及国内、外有关标准,制定Ⅰ、Ⅱ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实施细则,并监督其执行情况。

1.4.3 临床药师在全院举行多次讲座,定期对外科医师进行《指导原则》和“38号令”等指南的培训,并把相关的实施细则发放到临床科室。对存在问题较多的科室内部举办有针对性的小型讲座,以达到提高合理用药的目的。

1.4.4 将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纳入每月医疗质量管理考核的标准,对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的科室给予扣除相应的质控分数,并把本科室抗菌药物应用合理与否纳入科主任年终考核目标之一。

1.4.5 通过查房、会诊、参与病例讨论,对外科围术期预防性用药进行干预,并定期把我院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销售情况及耐药情况上报给医院感染科和医务部,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

1.4.6 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查房,协助医师制订合理的给药方案,根据病情需要调整用药方案、用法用量和用药疗程等;严格控制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万古霉素等特殊级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及用法用量,严把审批关,确保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4]

1.5 统计分析

采用Excel录入数据,使用SPSS15.0进行统计分析,干预前、后临床数据计数资料采用检验,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与分析 2.1 一般资料

干预前、后患者基本信息统计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患者基本信息统计

干预前组 干预后组

均无明显差异。2.2 抗菌药物应用情况

2.2.1 用药适应证选择 干预前无适应证用药35例/次,无适应证用药者占总例数的11.75%;干预后无适应证用药15例/次,无适应证用药者占总例数的5.28%。比较干预前、2后2组数据=8.02,P<0.01,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2病例数/n 298 284

Ⅰ、Ⅱ类切口比例

1:2.0 1:1.9

男女比例 1:2.2 1:2.0

平均年龄/岁 42.90 45.70 由表2可见,干预前、后2组的病例数、手术切口类型比例、男女性别比例及平均年龄2.2.2 各类抗菌药物使用频次排序 干预前、后入选患者不同类别抗菌药物应用品种数、每个品种使用频次及比例统计见表3。

表3 干预前、后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频次统计

抗菌药物分类 氨基糖苷类 大环内酯类

第1代头孢菌素

头孢菌素 第2代头孢菌素 第3代头孢菌素 第4代头孢菌素

非典型β内酰胺类 加酶抑制剂+青霉素 加酶抑制剂+第3代头孢菌素 喹诺酮类 林可酰胺类 磷霉素 青霉素类 糖肽类 头霉素类 硝基咪唑类

干预前(n=440)

干预后(n=348)

品种数/种 使用频次 比例/%

0 1 3 2 3 0 1 1 0 4 1 1 2 1 1 3

0 66 78 43 24 0 10 3 0 6 1 16 39 1 7 54

0 18.97 22.41 12.36 6.90 0 2.87 0.86 0 1.72 0.29 4.60 11.21 0.29 2.01 15.52

品种数/种 使用频次 比例/% 1 2 2 5 0 1 3 1 1 1 1 2 2 3 3 2 40 28 76 0 1 21 3 2 43 2 39 4 25 151

0.67 0.67 12.42 8.39 0

25.84 2.35 7.05 1.01 0.67 14.43 0.67 13.09 1.34 8.39 50.67

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频次明显下降的品种有硝基咪唑类(下降35.15%)、第3代头孢菌素类(下降18.94%)、林可酰胺类(下降14.14%),而抗菌药物使用频数明显上升的品种有大环内酯类(上升18.30%)、第1代头孢菌素类(上升9.99%)。氨基糖苷类、第3代头孢菌素+加酶抑制剂类、青霉素类和第4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频数未发生明显改变。

2.2.3 各种抗菌药物使用频次排序 在干预前、后2组患者中,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频次排序前5位的品种统计见表4。

表4 干预前、后2组患者使用频次排序列前5位的药品统计

干预前(n=440)

排序 1 2 3 4 5 药品名称 奥硝唑 头孢噻肟 替硝唑 克林霉素 头孢硫脒

使用频次 102 68 46 42 38

比例/% 23.18 15.45 10.45 9.55 8.64

干预后(n=348)

药品名称 头孢硫脒 阿奇霉素 奥硝唑 阿洛西林 头孢替安

使用频次 72 66 33 32 25

比例/% 20.69 18.97 9.48 9.20 7.18 由表4可见,干预后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品种主要集中在青霉素类和第1、2代头孢菌素菌素类,且奥硝唑的使用频次明显下降(下降13.70%),但阿奇霉素的使用频次明显提高,居第2位。

2.2.4抗菌药物联用情况 干预前、后患者联合用药情况统计见表5。

表5 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联用情况统计

一药单用 二联用药

显著。

2.2.5 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 干预前、后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非限制、限制及特殊级抗菌药物情况统计见表6。

表6 干预前、后围手术期非限制、限制及特殊级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统计

干预前 干预后 非限制级

品种数/种 6

使用频次 30 48

限制级

品种数/种 16

使用频次 384 298

特殊级

品种数/种 2

使用频次 2

干预前(n=298)使用频次 123 153

比例/% 41.28 51.34

干预后(n=284)使用频次 205 68

比例/% 72.18 23.94 干预后入选病例联合用药的比例较干预前明显下降(下降27.40%,P<0.05),干预效果 由表6可见,在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方面,干预后非限制级抗菌药物应用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限制级和特殊级抗菌药物应用率明显下降。

2.2.6抗菌药物应用时间 干预前、后人均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统计见表7。

表7 干预前、后人均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统计

干预前 干预后

3.87天。2.3 住院费用

干预前、后围手术期人均抗菌药物费用、人均住院总药品费用及人均住院总费用统计见8。

表8 干预前、后围手术期人均抗菌药物费用、人均住院总药品费用

及人均住院总费用统计 干预前

人均费用类别 抗菌药物总费用 总药品费用 住院总费用 费用/元 1090.49 4223.76 9107.34

占总住院费用的比例/% 11.97 46.38 100.00

干预后

费用/元 767.76 3048.02 8736.23

占总住院费用的比例/%

8.79 34.89 100.00

人均预防用药时间/d

4.81 2.66

人均住院时间/d

13.57 9.70 对干预前、后2组数据的人均抗菌药物应用时间和人均住院时间分别下降了2.15天和由表8可见,干预后较干预前抗菌药物总费用占总住院费用比例下降了3.18%,总药品费用占总住院费用比例下降了11.49%。2.4 术后情况

干预前、后2组病例均为甲级愈合,均无继发医院感染,均未发现与用药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2.5 具体干预点干预情况

根据表1评价标准,对干预前、后2组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其不合理用药的具体情况、例数及所占比例统计见表9。

表9 干预前、后合理用药例数及比例统计

标准 适应证 药物选择 用法用量

超权限应用抗菌药 溶媒选择 给药途径 联合用药

术前

给药时机 术中

术后

干预前(n=298)合理例数/n

263 100 252 262 262 263 216 92 262 151

比例/% 88.26 33.56 84.56 87.92 87.92 88.26 72.48 30.87 87.92 50.67

干预后(n=284)

比例/% 96.13 64.34 95.07 95.77 94.01 95.77 88.73 78.17 95.77 80.28

*******************

合理例数/n

273 183 270 272 267 272 252 222 272 228

χ 8.02 52.73 12.70 7.71 3.83 7.06 20.54 125.75 7.71 52.05

2发生ADR 禁忌证

263 261

88.26 87.58

273 273

96.13 95.77

**

**

8.02 9.41 与干预前比,*P<0.05,** P<0.01。

由表9可见,干预后较干预前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提高,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特别是在药物选择、用法用量、联合用药、术前用药、术后用药方面(P<0.01)。3 讨论

3.1 预防用药指征

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主要目的是预防术后切口感染、部位腔隙感染及术后可能的全身性感染。本次调查发现,干预前、后均存在无指征用药现象,例数及所占比例分别为35例(11.74%)和15例(5.28%),说明干预措施效果显著,与国内研究结果相近,但仍高于卫生部的要求。其主要原因为甲状腺全切术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均具有创伤性大、切口暴露时间较长、手术范围较大等特点,考虑到有感染的危险,一般于术前30 min预防用药1次;个别科室如神经外科,仍存在如头皮肿物切除术等Ⅰ类切口病例无适应证用药现象,针对这一现象应组织临床药师对其进行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指导,提高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合理性,这也是下一步临床药师干预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重点。3.2 药物选择

根据《指导原则》和“38号令”的要求,围手术期预防感染应选用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或全身性感染,则需依据手术野污染或可能的污染菌种类选用,如结肠或直肠手术前应选用对大肠埃希菌和脆弱拟杆菌有效的抗菌药物;选用抗菌药物必须是疗效肯定、安全、应用方便及价格相对较低的品种。统计表明,干预前、后2组药物选择的合理病例比例分别为33.56%和64.34%,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3.2.1 经比较发现,干预后较干预前第1、2代头孢菌素类药应用比例明显升高,而第3代头孢菌素应用比例明显下降,而应用3代头孢的病历主要集中在肝胆系统和妇科的手术病历,且大部分选药合理。

3.2.2 干预后较干预前大环内酯类药(阿奇霉素)的应用比例由0.67%上升至18.97%,主要是由于2009年5月有多起克林霉素引起的不良反应,我院为慎重起见,故停用了克林霉素。因此,我院产科对β-内酰胺类药物过敏和夜间急症手术无法做皮试的患者行剖宫产术时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多数选用阿奇霉素,导致干预后较干预前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应用率显著上升。

3.3 给药时机及用药疗程

根据《指导原则》规定,在本次调查中,我院临床药师通过广泛宣传,并同医务科和院感科联合加强围手术期预防给药时机的管理,由表10可见,干预后较干预前术前、术中和术后给药时机及用药疗程的合理性显著提高(P<0.01)。但干预后个别科室仍存在术前1天给药和术后用药时间过长的现象,要求临床药师针对仍存在问题的科室加强干预力度,提高全院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3.4 预防用药的用法用量

干预前用法用量不合理主要表现在:(1)给药剂量不合理。干预前有超出日规定最大给药剂量现象,如克林霉素单次给药剂量1.2 g,每日2次,;(2)给药频次不合理。主要表

[5]

现为头孢菌素类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每日给药1次,不符合药代动力学要求,不能达到有效的抗菌作用,易引起细菌耐药。经临床药师干预,上述现象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但仍有5例给药频次不合理,表现为磷霉素每日给药1次。经过临床药师针对上述现象给予有针对性的干预,用法用量合理性由干预前的84.56%提高到干预后的95.07%,P<0.01,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3.5 联合用药

清洁手术、清洁-污染手术的预防感染,一般单一用药即可。干预前个别科室出现联合用药抗菌谱叠加的现象,如剖宫产手术,患者有头孢类药物过敏史,选用克林霉素联合硝基咪唑类药如替硝唑或奥硝唑。临床药师发现问题后,及时给予药学干预,提高了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

3.6 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在世界范围内组织的多中心调查表明,医院内抗菌药物消耗金额占药品费用>30.00%。经临床药师对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实施干预后,住院药品总费用和抗菌药物总费用占总住院费用的比例分别降低了11.49%和3.18%;总住院时间和抗菌药物应用时间分别下降了3.87d和2.15d,这充分体现了临床药师干预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表明规范化的给药方案,不仅有效地预防了围手术期感染的发生,同时还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这对降低医疗费用、节约卫生资源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本研究显示,我院制订的干预措施是可行的和有效的,使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得到显著提高,降低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和费用。同时,也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合理用药,与临床医师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推动合理用药步伐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但通过研究发现,目前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科室清洁手术无适应证用抗菌药物、术前给药时机不合理、术后用药过长等现象,需要进一步改进,这也是临床药师日后干预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李晓红,虞德才,左改珍,等.1 132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横断面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6):684.[2] 周旭美,刘晓梅.我院142例外科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药房,2008,19(26):2 018.[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卫医发[2004]285号.[4]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中华外科杂志编委委员会.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J].中华外科杂志,2006,44(23):4591.[5] 智勇刚,张永军,等.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干预研究[J].中国药房,2010,21(22):2 034.[6] 第红兵.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的调查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7,9(1):71-74.[6]

Ⅰ类手术切口 篇3

【摘要】目的:调查我院2011~2015年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与干预效果,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与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1~2015年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医嘱专项点评情况及干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自2011年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综合干预以来,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比例从100%逐年下降至164%,干预效果明显,不合理用药现象明显改善。结论:恰当的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值得推广。但预防用抗菌药物在给药时机、用药时间及品种选择等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需要持续改进。

【关键词】Ⅰ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干预;合理性

【中图分类号】R969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8-0049-03

我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以下简称《指导原则(2015年版)》)明确指出: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并不能代替严格的消毒、灭菌技术和精细的无菌操作,也不能代替术中保温和血糖控制等其他预防措施。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1]。但长期以来,手术患者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的观念在临床医生的思想里已根深蒂固,一定程度上成为围术期患者抗菌药物滥用的诱因[2]。2011~2013年的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期已满,但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加强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管理的力度却没有减弱[3-4]。目前,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比例仍要求控制在30%以下,其中,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补片修补术)、乳腺疾病手术等原则上不得预防用抗菌药物[4-5]。现就我院2011~2015年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与管理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选取我院自2011年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以来,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控制指标及合理性实行按月专项点评和通报制度,评点范围涵盖所有Ⅰ类切口手术病例。本文的统计资料来源于逐份病历真实的医嘱点评数据,无一遗漏。

12方法以年度为统计单位统计我院2011~2015年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人均使用抗菌药物天数、预防用药时间≤24h比例及术前05~1h(自2015年5月以前按照术前05~2h给药病例数统计)给药比例等,以了解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在给药时机和时间等方面的合理性。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比例控制趋势图则以Excel2007软件进行绘制,以反应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逐年控制趋势。

为进一步分析我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现状,笔者列举了专项点评中部分较典型的不合理用药案例,以警示广大医务人员以此为鉴,有效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13评价标准用药合理性2015年以前参照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04年版)》[6]执行,2015年6月以后严格按照《指导原则(2015年版)》[1]进行评价;医嘱点评结果参照原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7]判定。

2结果分析

21各指标控制情况与趋势(详见表1~2和图1~2) 从表1和图1可以看出:我院2011~2015年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比例逐年下降,从整治初期的100%、961%、554%到2014后保持控制在20%以下,已明显低于国家卫计委规定的≤30%的要求[5],整治之初(2011~2012年)略差于郑利光通过文献检索报告的全国同期控制水平(902%)[2]。人均使用天数、≤24h用药比例及术前05~1h用药比例等指标虽逐年得到改进,却始终未能达标[1,6]。

从图2可以看出:我院各科室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比例从2011年~2015年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充分说明各手术科室落实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观念、控制力度均在逐步改进。表2还反应了我院各类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情况,其中白内障、输卵管、甲状腺、乳腺疾病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逐年下降;腹股沟疝修补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比例虽也逐年得到改进,但仅2014年控制在合理范围内(107%),2015年又出现回升,原因主要是2015年我院新开展了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手术医生对新开展的医疗技术比较谨慎,故意放宽了抗菌药物预防使用范围;关节置换术在我院属于难度较高手术,年均手术例数不足10例,历年预防用抗菌药物比例均为100%,这是因为本类手术时间较长,大多超过3h,且多数患者确实存在高危因素(如高龄、体弱多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力低下等)[1],对照《指导原则(2015年版)》,我院关节置换术符合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属于合理使用。

22目前尚存在的不合理用药现象

221给药时机不适宜从表1可以看出,5年来术前用药比例最高711%(2014年),最低489%(2011年),若剔出剖宫产“断脐后给药”病例,也与《指导原则(2015年版)》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应在“皮肤、黏膜切开前05~1h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的要求(原则上应做到100%)”[1]相差甚远。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手术医生没有充分认识到“术前05~1h用药能够保证手术部位暴露时局部组织中抗菌药物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沾染细菌的药物浓度”的科学性,或忽视这一合理用药原则。

222用药时间过长从表1还可以看出,我院预防用抗菌药物时间≤24h比例虽从0逐年上升到40%左右,但距离《指导原则(2015年版)》提出的“清洁手术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h,心脏手术可视情况延长至48h。清洁-污染手术和污染手术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h,污染手术必要时延长至48h”[1]的要求仍相差甚远。

事实上,医务人员必须充分理解《指导原则(2015年版)》提出的:“过度延长用药时间并不能进一步提高预防效果,且预防用药时间超过48h,耐药菌感染机会增加”[1]的合理用药原则,以有效控制预防用抗菌药物的时间。

223[JP+1]选择药物不适宜通过5年的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综合干预,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选择已趋于合理,但根据现有循证医学证据,《指导原则(2015年版)》对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做了一些调整,少数医务人员未能及时学习更新后的知识,因而造成选择药物不适宜的案例时有发生。例如:“经腹肌下肌瘤剥除术+经阴道子宫颈赘生物摘除术”患者静滴“头孢噻肟钠”预防感染。根据《指导原则(2015年版)》,该病例应选择第一、二代头孢±甲硝唑或单用头霉素类预防感染[1];又如:“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前静滴“克林霉素”预防感染,根据《指导原则(2015年版)》,骨科内固定可能的污染菌是“金葡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推荐选择第一、二代头孢菌素,若患者对头孢类过敏或有其他不适时方可考虑选择“(去甲)万古霉素”[1]而非“克林霉素”。

必须指出,目前有循证医学证据的第一代头孢菌素主要为头孢唑林,第二代头孢菌素主要为头孢呋辛[1]。而头霉素类最常用的品种是“头孢西丁”。这些基础理论医务人员都应该掌握,才能做到合理的选择预防用抗菌药物。

3讨论

我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管理实行年度目标管理责任制,每年年初,院长即与各科主任签订《责任状》,结合科室特点和上年度指标完成情况科学分解控制目标。抗菌药物管理办公室直接挂靠医疗质量管理部门(质控办),制定严格的奖惩办法,执行有力。在分解责任目标时不盲目、不夸大,逐年加大控制力度,循序渐进,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本着“教育与处罚并重”的原则,让临床医生及其科主任充分认可抗菌药物实施目标管理的必要性。发现不合理用药行为或违规行为采取“先沟通后处罚”的原则,让责任医师首先认识到不良行为的根源,虚心接受处罚,及时落实改进。

手术切口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管理事关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可直接影响医疗质量与安全。我院在控制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方面采取所有病例全覆盖专项点评,联合多部门(院感、医务、护理)采取综合干预的措施,对干预效果按月及时汇总通报,并就不合理用药案例一并分析、点评。对判定为用药不适宜或不规范的医嘱采取“个别问题沟通教育、共性问题集中培训”的方法持续循环改进,对经批评教育或培训学习仍不见成效的责任人或责任科室坚决给予经济处罚,严肃奖惩制度,有效促进持续改进。

综上所述,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管理实际上引入了PDCA 循环原理进行管理[8],遵循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行动(Act)四个环节的全程循环质量控制,在持续的循环中逐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践证明,这种管理模式适用于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管理的持续改进,尤其在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各项指标控制和合理用药干预中成效十分明显,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国卫办医发〔2015〕43 号,2015:4.

[2]郑利光.我国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文献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3,13(8):711-714.

[3]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S].国卫办医函〔2014〕300 号,2014:4.

[4]云南省卫生厅.关于做好2014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S].云卫办医政发〔2014〕10号,2014:7.

[5]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2013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S].卫办医政发〔2013〕37号.

[6]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卫医发〔2004〕285号,2004:8.

[7]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S].卫医管发〔2010〕28号,2010:2.

[8]张宗久.中国医院评审实务[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328.

Ⅰ类手术切口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随机抽取本院2013年1~12月Ⅰ类切口手术病例, 每月抽查50例, 共计600例。入选标准为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 局部无炎症、无损伤, 也不涉及呼吸、消化、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围手术期使用均为预防性用药, 术后未发生切口感染;非孕妇或授乳者。

1.2 方法

根据《办法》、《原则》、《通知》的要求自行设计《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统计表》, 内容包括患者的病历号、性别、年龄, 住院时间, 药物过敏史, 手术名称, 手术持续时间, 抗菌药物名称、类别、计量、频次、使用时机及用药天数, 联合用药种类, 体温, 白细胞计数等, 然后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本次抽查的600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 共涉及8个科室, 其中骨科104例、普外科158例、眼科95例、乳腺科148例、胸外科42例、脑外科34例、耳鼻喉科4例、口腔颌面外科15例。男346例, 女254例, 平均年龄 (45±23.5) 岁, 平均住院天数 (8.4±7.5) d。

2.2 预防用药使用率

600例手术病例中, 175例使用了抗菌药物, 使用率为29.2%, 见表1;无预防指征用药2例, 涉及疝修补术和甲状腺手术, 占0.3%。

2.3 预防用抗菌药物选择

175例预防用药病例多为单一使用抗菌药物, 两种药物联用2例, 均为脑外科硬膜下血肿合并全身软组织挫伤, 联用甲硝唑, 未发现三联或以上联合用药;除4例因头孢皮试过敏选用克林霉素, 其余都选用头孢唑啉、头孢硫脒、青霉素、头孢呋辛、头孢替唑、头孢曲松、头孢美唑、美洛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派酮/舒巴坦。抗菌药物使用最多的是第2代头孢, 占60.6%, 具体抗菌药物种类见表2。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1例, 骨科1例钢板取出术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

2.4 预防用药时间和方法

术前>2h或在病房而非手术室给药13例 (7.4%) ;术前30~120 min给药162例, 占92.6%。均采用静脉给药。

2.5 预防用药持续时间

平均预防用药时间3.8d。术后24h内停药的46例 (26.3%) ;72h内停药的89例 (50.9%) ;术后有感染指征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的3例 (1.7%) ;术后无感染指征>3d才停用抗菌药物的37例 (21.1%) 。

2.6 预防用药剂量和频次

单次剂量不合理6例 (3.4%) ;给药次数不合理10例 (5.7%) 。

3 讨论

3.1 预防用药指征

根据《原则》要求, Ⅰ类切口手术一般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仅在下列情况下可考虑使用:手术范围大、时间长, 污染机会增加, 手术涉及重要脏器, 异物植入手术, 高龄 (>70岁) 或免疫力缺陷等高危人群。另外, 2012年原卫生部出台的《办法》明确规定:腹股沟疝修补术 (包括补片修补术) 、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关节镜检查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颅骨肿物切除术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预防用药不能代替严格的无菌操作[4], 处理好抗菌药物以外的问题比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更重要, 如缩短术前住院时间、正确的脱毛方法、围手术期血糖控制、手术期间患者保暖、精湛的无菌技术与手术技术、可靠的器械灭菌和外科洗手等。本次调查发现, 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比例为29.2%, 符合2011年原卫生部规定的Ⅰ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30%的要求, 但仍有少部分患者基本情况良好而预防用药的情况出现, 骨科中内固定物取出术有部分病例无指针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3.2 预防用药选择

据报道[5], 引起Ⅰ类切口手术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 因此预防用抗菌药物应当是抗菌谱相对较广的。按《通知》推荐要求Ⅰ类切口手术选择第一代头孢;心脏大血管手术、颅脑手术、应用人工植入物的骨科手术, 手术时间长, 可选择第一、二代头孢, 后两者手术时间长, 还可选择半衰期长的头孢曲松;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 可选用克林霉素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本次调查显示, 本院抗菌药物种类的选择基本合理, 大多选择2代头孢, 占60.6%。对于头孢皮试过敏选用克林霉素也是合理的。

3.3 预防用药的给药时机和方法

根据《原则》有关规定, 术前0.5~2h内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药, 手术时间≥3h或失血量≥1500ml, 术中可给予第2剂, 必要时还可给予第3剂。不应在病房或者术后给第一剂药而应在手术室给药;应静脉给药, 30min内滴完, 不宜放在大瓶液体内缓慢滴入, 否则达不到有效浓度。调查发现本院术前0.5~2h内给药占92.6%, 全部采用静脉给药, 是很规范的;术前在病房用药的13例是因为普外科、骨科和脑外科接台, 病房护士与手术护士未协调好所致。存在的问题是部分年轻医师未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 对抗菌药物的药效/药代学不熟悉, 从而出现单剂量不足和给药频次不合理的现象。

3.4 预防用药持续时间

根据《办法》规定总预防用药时间一般≤24h, 特殊情况可延长至48h。既然是预防用药, 用药时间过长也无意义, 既加重了患者负担, 又增加了耐药风险, 因此应严格控制术后用药时间。本次调查发现术后24h内停药的占26.3%, 其余除3例因有感染征象而应该延长用药外, 用药时间均偏长, 因此存在较明显预防用药时间过长的现象。术后延长抗菌药物的应用不能进一步提高预防效果, 反而更易导致菌群失调, 继发二重感染[6]。

综上所述, 在本次调查分析中, 可以发现本院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较规范, 但还有预防用药持续时间过长、抗菌药物种类选择不合理等问题, 在用药指征、剂量及用药时机方面还需要进一步规范。临床药师应继续加强对本院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督和管理, 医院应该加强院内感染管理和强化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意识, 从而使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更加合理。

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医院Ⅰ类切口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12月600份Ⅰ类切口手术病例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情况, 并评价其合理性。结果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175例, 比率为29.2%;预防使用抗菌药物≤24h的有46例, 比率为26.3%;平均预防用药时间3.8 d, 疗程不合理129例, 占73.7%;无预防指征用药2例;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的1例;给药时机选择不合理的13例;单次剂量不合理6例;给药次数不合理10例。结论 医院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基本规范, 但仍有预防用药持续时间过长、抗菌药物种类选择不合理等问题, 需继续加强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监督和管理。

关键词: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S].卫办医政发.[2012]84号.

[2] 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卫医发.[2004]285号.

[3] 卫生部.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S].卫医发.[2009]38号.

[4]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 中华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J].中华外科杂志, 2006, 44 (23) :1594-1596.

[5] 徐敏, 聂绍发, 刘爱萍, 等.综合医院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监测研究[J].疾病控制杂志, 2005, 9 (4) :358-359.

Ⅰ类手术切口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抽取我院2012年1~3月全部出院病历,剔除高龄、糖尿病、免疫低下、其他部位感染、已有细菌定植或感染因素病例,共选择213份I类切口手术病例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男124例,女89例,年龄1~86岁,平均42.5岁。

1.2 调查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设计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感染用药调查表,详细查阅病历和医嘱,记录患者科室、病历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是否应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种类、应用时机、疗程、联合用药、住院天数等,以《原则》、《通知》等为指南,参照我院行政部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1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的补充规定及应用标准》,从抗菌药物用药指征、用药时机,用药天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此次抽查的213例I类切口手术病倒中,手术时间均在3h内完成,切口愈合均为I类/甲级,未出现伤口感染。195例病例应用了抗菌素,应用率为91.7%,均采取静脉滴注,以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最高共65例次,占总例次的33.5%,其次为β-内酰胺酶抑制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共24例次,占总例次的22.5%,再其次五水头孢唑啉20例次占10.1%,第四位为氟喹诺酮类(依诺沙星)132例占6.9%。以单药为主,二联用药为3例占1.3%,无三联以上用药者,平均用药时间为5.2d;预防用抗菌药物时机统计见表2,预防用药持续时间统计见表3,参照《新编药物学》(第16版)此次抽查所有病例使用的抗菌药物前10位药品排序,见表1。

3 讨论

3.1 预防用药指征

I类切口手术未进入炎症区,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通常不需预防性用抗菌药物,仅在高危因素或者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1]。本次调查中,已剔除高龄、糖尿病、免疫低下、其他部位感染、已有细菌定植或感染因素病例,仍有195例占91.7%病例应用了抗菌素,远远超过了卫生部[2013]37号文指出的:I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比例不得超过30%的规定。说明我院医生在应用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方面有明显扩大的趋势。医师应改变过度依赖抗菌药物预防手术感染的习惯,在手术前充分估计患者是否有感染可能的因素,本次调查中有18例手术患者未使用抗菌药物,手术后未出现感染、合并症,痊愈出院,以事实表明,I类切口手术不需要常规使用抗菌药物。

3.2 预防用抗菌药物的选择

I类切口手术野无污染,细菌主要来自患者的皮肤,以革兰氏阳性葡萄球菌为主。原则上应选择相对广谱、效果肯定、安全价格低廉的抗菌物,首选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唑啉、头孢拉定[3]。由表1可见,抗菌素应用频度最高的是第三代头孢菌素,共65例次占33.4%,居第二位的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有44例次占12.4%,再其次是五水头孢唑啉、喹诺酮类。第三代头孢菌素对于革兰氏阳性球菌的作用与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菌素相比,不具优势且价格较贵;β-内酰胺酶抑制剂以抗产青霉素酶的细菌为主,一般仅用于中、重度感染,常规预防应用,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也增加了耐药菌珠的产生[2];五水头孢唑啉,虽然属于第一代头孢菌素,但价格远远高于一般的头孢唑啉,均不宜作为I类切口预防用药;表明我院围手术期预防用药起点较高。另外,喹诺酮类近年来由于滥用较多,应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泌尿外科手术除外)[3]。

3.3 联合用药

联合用药要有明确指征,仅用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菌感染[1];I类切口无联合用药指征,无需联合用药。此次调查中,联合用药者3例占1.3%,但较去年下半年下降了5个百分点,说明医生们在I类切口联合用药意识上有所提高,但还需进一步加强重视。

3.4 预防用药时机

预防用药时机及其关键,为了使手术患者在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原则》明确规定,接受清洁手术者,应在术前0.5~2h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本次抽查中,有161例占82.4%的病例在手术前0.5~2h内给药,说明医生已经能较好地掌握给药时机,但也出现了新的问题,有部分医嘱将术前以预防用药开在长期医嘱中,而在临时医嘱中未体现具体用药时间。由于预防用药常用的是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菌素,半衰期较短,如果将预防用药开在长期医嘱中,护士在执行医嘱时,很难明确准确用药时间。建议医生以后将手术预防用药开在临时医嘱中,并注明“术前半小时”。

3.5 预防用药疗程

术后应用抗菌药物的目的,是将手术部位已经残留定植的细菌杀灭,防止其繁殖和扩散,而在有效抗菌药物血药浓度的环境中,细菌很少生存大于48h[4],一般情况下,总的预防用药时间应不超过24h,手术时间较短(<2h)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一次即可[1],由表3可见,我院用药疗程普遍偏长,>3d的病例占71.5%,平均用药时间5.2d。有研究表明,手术后继续用药数次或数天用药与手术开始前一次足量用药相比,并不能进一步降低手术后感染发生率[5],外科手术是否发生,与其他因素也密切相关,如患者的身体状况、术前住院时间、术前皮肤准备、手术后伤口处理、医疗技术、手术技术、手术室的无菌条件等;不能把抗菌药物的应用替代无菌操作。

综上所述,我院外科系统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普遍存在。近年来,特别是卫生部2011年发布《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后,我院行政管理部门根据上级精神,除了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如《关于进一步加强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的补充规定及应用标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补充规定》等等;在全院还开展了一系列的培训宣教活动,每月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专项点评,很多医生的合理用药意识得到提高,从这次抽查的病例中可以看出,I类切口围手术的联合用药情况,较2011年下半年下降了五个百分点,用药时机也掌握得比较好,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成绩。但仍存在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药物选择不当,疗程过长等不合理问题。医院行政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加强管理,制订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如成立监督小组,将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与个人的绩效考评挂钩,加强临床药药的培养,逐步使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日益合理、完善。

摘要:调查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3月I类切口手术213例,对其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进行合理性评价。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195例,占91.7%,应用频率最高者为第三代头孢菌素共65例占33.4%;术前0.5~2h给药者占155例占82.4%;平均用药时间5.2d,≥3d者139例占71.5%;二联用药3例占1.3%。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使用率过高,药物选择不当,疗程过长等不合理问题,医院行政管理部门应采取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加强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管理。

关键词:Ⅰ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用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50

[2]杜德才,周书明,沈爱宗,等.医院抗菌药使用强度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6):848-851

[3]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法[2009]38号.2009

[4]高明鹅,闫国栋.儿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分析评价及干预措施[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13(20):222-224

Ⅰ类手术切口 篇6

资料与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眼科患者450例, 对其进行了治疗阶段的监控后, 筛选出380例患者, 均接受眼科Ⅰ类切口手术。

数据统计及获取办法:数据来源为使用医院现有的感染控制监测软件系统, 收集研究阶段内抗菌类药物的使用情况。以上述方式来获取在眼科Ⅰ类切口手术中使用抗菌药物治疗、预防的频率与次数。另外, 在医护人员辅助之下针对产生眼科感染的患者数据、整个医院感染的患者数据进行统计, 并以此计算出该手术前中后阶段患者的感染概率。使用Excel梳理统计软件与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对所获取数据进行整理与χ2分析。

关于减少抗菌药物阶段的控制方法:在减少对抗菌类药物使用之后, 还应实施下述干预措施:①建立并健全当前医院针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督管理体系, 防止医师乱开药、患者乱用药情况发生;②加强针对临床住院患者的管理机制, 建立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沟通渠道, 便于对药物正确使用进行宣传;③开发适合眼科的专属管理机制。在现有基础上, 对药物使用建立分级和制衡的管理机制, 提升医护人员、医师与药师的专业素质能力, 可在现有眼科科室建立专项研究委员会, 定期以巡检、查房、问询等方式调查用药反馈信息。

结果

通过使用摘要当中的药物控制方法, 在经过为期2年的试验研究中, 获取下表关键数据:药物控制率及感染比率, 分别见表1和表2。

讨论

根据表2数据的统计可以发现, 在2012年度经过对药物的控制之后, 有效减少了患者出现感染的概率, 并下降了0.01%的比例。相对于全院的基准而言, 针对全院感染概率, 眼科采用的药物控制取得了初步效果。在经历2013年度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控制之后, 整理拉低了全院感染概率。为对上述数据进行检验, 采用χ2检验, 对药物控制与感染比率之间相关性进行分析, 得出其P<0.05, 表明研究结果有效。又针对感染比率与全院基准率之间、预防药物控制率、治疗药物控制率之间进行了t检验, 结果显示其P<0.05, 表明数据较为可靠, 不影响结论的论证。

经过试验、研究发现, 在减少对抗菌药物使用同时, 加强药物管理、相关知识传递, 将能够有效带动患者与医师之间的沟通, 在降低感染概率的同时, 提升患者对药物使用科学的认知。

摘要:目的:探讨眼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眼科I类切口手术患者380例, 对预防药物的使用率、感染发病的出现率、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进行调查、汇总与整理。结果:研究期间内, 预防药物使用率及抗菌药物使用率均逐渐下降, 且随着预防与抗菌药物减少使用, 患者手术部位的感染率以及疾病的复发率并未显著上升, 三组数据之间的P<0.05。结论:在对预防、抗菌药物进行显著干预和控制后, 并未对患者康复造成影响, 也不会引发伤口感染与疾病复发。

关键词:眼科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

参考文献

[1]雷旭东, 王玉洁, 金育忠, 等.某肿瘤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效果分析[J].甘肃医药, 2015, 9 (11) :111-113.

Ⅰ类手术切口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1月至12月Ⅰ类切口手术256例, 涉及科室有骨外科、普外科、妇科、泌尿胸外科等。其中甲状腺疾病手术72例 (28.13%)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35例 (13.68%) 、腹股沟疝修补术82例 (32.03%) 、乳腺疾病手术66例 (25.78%) 。

1.2 方法:

查阅256例Ⅰ类切口手术病例。在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应用检查表上填写患者的基本信息, 包括患者的一般信息及其主要诊断、住院号、是否使用抗菌药物、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有无指征、用法、用量是否正确, 术前0.5~2 h内是否使用抗菌药物, 联合用药情况、药品名称、使用疗程。以卫生部2009年38号文件《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的预防应用指南》[1]等文件为依据制定具体评价指标与合理性评价标准, 判断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合理与否。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56例患者中, 男性147例, 女性109例, 年龄2~80岁。平均住院时间为9.5 d。

2.2 抗菌药物选择:

256例Ⅰ类切口手术中, 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198例, 使用率为77.34%, 其中药物品种选择合理162例, 占总例数的63.2%。排名前2位的抗菌药分别为五水头孢唑林102例 (39.8) 、头孢替唑钠54例 (21.1%) , 见表1。

2.3 给药时机和疗程:

围手术期内58例 (22.6%) 未选择使用抗菌药, 术前0.5~2 h应用42例 (16.4%) , 术后用药3~5d, 69例 (26.9%) , 术后用药5~7d, 74例, 占 (28.9%) ;术后用药>7 d, 13例, 占 (5.1%) 。

2.4 给药剂量、溶媒和联合用药:

256例中有1例给药剂量不合理, 头孢呋辛钠单剂量3.0 g, 使用剂量过大, 使用量为1.5 g即可, 头孢呋辛钠使用说明书的用法用量中指出“一般或中度感染1次0.75 g, 3次/天, 肌内或静脉注射, 重症感染:剂量加倍, 一次1.5 g, 3次/天, 静脉滴注20~30 min, 婴儿和儿童按体质量30~100 mg/kg, 分3~4次给药”。1例使用溶媒不合理, 病例中克林霉素使用方法为0.9 g+100 m L NS静点预防感染, 克林霉素使用说明书的用法用量中指出“静脉滴注本品0.6 g用100~200 m L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稀释成≤6 mg/m L浓度的药液, 每100 m L滴注时间不少于30 min”。

5例 (1.9%) 联合用药的病例, 主要为头孢菌素类+克林霉素类或喹诺酮类+硝基咪唑类, 均为不合理应用。

3 讨论

3.1 预防用药选择不合理及用药指征不明显。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规定:一般的Ⅰ类切口手术大多无需使用抗菌药物, 仅在手术时间长、手术创面大、使用人工材料植入、涉及重要器官、患者有感染高危因素时才考虑使用。本组资料256例Ⅰ类切口手术的患者中198例使用了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使用率77.34%。医师对于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目的不够明确, 将应用抗菌药物作为增加手术的保险系数。也有的是医师为避免医疗纠纷, 在指征不明显的情况下使用抗菌药物。

选择抗菌药物时要根据手术种类的常见病原菌、切口类别和患者有无易感因素等综合考虑。原则上应选择相对广谱, 效果肯定, (杀菌剂而非抑菌剂) 、安全及价格相对低廉的抗菌药物。头孢菌素是最符合上述条件的。适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的支气管炎及肺炎等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骨和关节感染、败血病、感染性心内膜炎、肝胆系统感染及眼、耳、鼻、喉科等感染。也可作为外科手术前的预防用药。主要用于普外科、妇科。但要避免无指征用药。

头孢替唑钠的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发挥其抗菌活性。对革兰阳性菌, 尤其是球菌, 包括产青霉素酶和不产生青霉素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肺炎球菌、B组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 以及白喉杆菌、炭疽杆菌皆比较敏感。对某些革兰阴性菌呈中度敏感, 如大肠杆菌、克雷白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奇异变形杆菌等。头孢替唑钠是我院二线抗菌药物, 几乎涉及每个手术科室, Ⅰ类切口手术可首选一线药物头孢唑啉、头孢拉定。

美洛西林钠为半合成青霉素类抗生素, 对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杆菌、变形杆菌、肠杆菌属、枸橼酸杆菌、沙雷菌属、不动杆菌属以及对青霉素敏感的革兰阳性球菌均有抑菌作用, 对革兰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与羧苄西林相似, 原则上不作为Ⅰ类切口手术首选药物, 对β-内酰胺类过敏者, 可选用克林霉素 (0.6~0.9 g静脉给药) 预防葡萄球菌感染;可选用氨曲南 (1~2 g静脉给药) 预防革兰阴性杆菌感染。

由于氟喹诺酮类药物的高耐药率及不良反应, 应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3.2 联合用药:

256例病历中, 其中单用占所有病例的98.1%, 二联用药占所有病例的1.9%, 无三联用药。两联用药中有3例头孢菌素类与克林霉素的联用, 属于不合理应用。2例的喹诺酮类与硝基咪唑类联用, 无适应证联用, 更容易造成细菌耐药, 产生药物不良反应, 且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容易增加细菌的耐药性, 还可能造成二重感染。二者联用可以扩大抗菌谱并增强疗效, 但是喹诺酮类药物的经验性治疗可应于肠道感染、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和社区获得性泌尿系统感染, 因其在皮肤组织的浓度不高和耐药菌株的不断增加, 不宜用作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故应慎重联合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3.3 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时机:

256例病历中, 只有42份在0.5~2 h内给予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 但因属于病房内用药, 涉及手术室接台时间等外在因素影响, 尚不能完全在规定时限内用药, 建议在手术室内用药。在麻醉记录中标明用药时间。严格把握预防用药时机, 应于切开皮肤 (黏膜) 前30 min或麻醉诱导时开始给药, 溶媒体积不超过100 m L, 一般应30 min给药完毕[2]。而我院个别医师应用时间过长。>2 h给药的为214例, 占所有预防性用药的83.6%, 过早给药造成术中切口部位的药物浓度达不到预防感染的目的。术前未使用的为58例, 占22.6%, 术后使用的为198例, 占77.34%, 术后给药由于错过了细菌发生污染或定植的时间, 是达不到预期的抗菌效果的, 故也属于不合理应用。

3.4 术后用药持续时间不合理:

围手术期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是预防和降低手术后切口感染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对于清洁手术而言, 严格的无菌操作和术者手术技巧尤为重要[3]。Ⅰ类清洁手术, 术后多日给药并不能进一步降低手术感染率[4], 术后预防用药一般应短程使用, 择期手术结束后不必再用。若患者有明显感染高危因素, 或应用人工植入物, 可再用1次或数次到24 h, 特殊情况可以延长到48 h。术后长时间预防用药不仅造成卫生资源的极大浪费, 增加患者负担, 还是导致细菌耐药的一个重要原因。抗菌药物总的预防用药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 h, 总的预防用药时间<24 h。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 h。接受清洁-污染手术者的手术时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 h, 必要时可延长至48 h[5]。

4 结论

卫生部要求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不超过30%。目前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7.34%, 围手术期用药仍存在无指征用药、抗菌药物品种选择不适、用药时机不当和用药时间长等问题, 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不仅不能达到防治效果, 反而会增加细菌的耐药性, 增加院内的感染, 影响治疗, 造成药物和经济上的浪费。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经常给予医务人员《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相关知识的培训, 加强对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的目的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认识和学习。加大宣传力度, 让全民意识到滥用抗菌药物的危害性, 加强临床应用监管, 提高我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摘要:目的 了解我院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现状, 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督管理, 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Ⅰ类切口手术病历, 包括乳腺区段/肿物切除术、甲状腺肿物/次全切除术、无张力疝修补术等256例, 分析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 围手术期抗菌药预防应用率为77.34%, 给药品种合理的比例为63.2%, 单一用药和应用二联抗菌药物的为98.1%、1.9%, 无三联用药。结论 我院住院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不合理, 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用药指征,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关键词:Ⅰ类切口,抗菌药,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编写专家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M].北京: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2004:13.

[2]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中华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J].中华外科杂志, 2006, 44 (23) :1594-1596.

[3]Robert HR.Surgical wound infection:epidemiology, pathogenesis,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J].BMC Infect Dis, 2006, 6 (1) :171.

[4]林颖, 陈树明, 李军.我院I、Ⅱ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4, 4 (2) :97-99.

Ⅰ类手术切口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122份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出院病历, 并随机抽取91份, 其中甲状腺及乳腺手术29例, 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外固定及脊柱手术22例, 疝修补及隐睾手术14例, 颅脑外科手术15例, 其他手术11例。

1.2 调查方法

设计调查表, 统一标准。手术切口按《手术学全集》[2]中外科手术与种类标准进行分类;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合理性评价参考《指导原则》。对其临床诊断、年龄、住院时间、手术切口类型、抗生素围手术期预防使用率、应用指征、用药时机、给药剂量、给药途径、应用抗生素品种、合理性等内容进行统计, 结合我院实际进行评价、分析。

2 结果

2.1 预防用药的使用情况

91例患者中有72例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19例未用药, 抗生素的使用率为79.12%。见表1。

2.2 抗生素使用时机

术前和术中使用 (30min~2h) 57例, 占79.17%;术前>2h使用12例, 占16.7%;术前未使用而术后使用者3例, 占4.2%。

2.3 抗生素使用种类及用药时间

术后继续使用抗生素1~2d 29例, 3~5d 13例, >5d 25例。平均用药时间4.18d。共使用了5类18种抗生素。其使用率依次是头孢菌素类及含酶抑制剂、喹诺酮类、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硝基咪唑类。

2.4 术后抗生素联用情况

单用1种抗生素54例占75.00%;2种药物联合应用18例占25.00%。

2.5 抗生素的合理性应用情况

我院抗生素应用合理占61.8%, 不合理占26.8%, 不合理应用主要表现为初次给药时机、术后用药时间及联合用药等方面。见表2。

3 讨论

3.1 预防用药指征

Ⅰ类切口手术一般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确需使用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如药物选择、用药起始与持续时间。给药方法按照《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关规定, 术前0.5~2h内, 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药;手术时间>3h或失血量>1 500ml, 术中可给予第2剂;总预防用药时间一般≤24h, 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h。根据现代医院感染控制理论, 医师应重点强调规范手术操作、严格消毒灭菌, 在整个手术过程中防止微生物接触手术创口, 而不是通过抗生素的大量预防应用来追求“手术无感染”的结果。医师在术前应充分评估手术感染的危险程度以及患者是否存在感染危险因素, 权衡是否需要预防用药, 在通过加强医院感染的控制措施、确保降低术后感染的情况下尽量减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3.2 预防用药品种的选择

引起清洁手术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3]。我院Ⅰ类切口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种类的选择存在以下问题: (1) 氟喹诺酮类及第3、4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阳性球菌的作用与第1、2代头孢菌素及青霉素类相比不具优势, 不宜首选作为的预防用药[4]。 (2) 根据分级用药原则, 清洁手术的预防用药应首选一线抗生素如第1代头孢菌素;头孢唑啉。虽然医院制定了《抗生素分级用药规定》, 仍有47.22% (34/72) 的病例首选2线甚至3线抗生素、预防选药档次过高、无指征选用酶抑制剂。因此, 抗生素分级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3.3 预防用药的持续时间

作为I类清洁手术, 术后连续多日给药并不能有效降低手术感染率, 过度用药会破坏人体内原有定植菌的平衡状态, 大量杀灭敏感菌而使耐药菌过度繁殖, 产生耐药菌珠。这种被选择出来的病原菌造成的感染一旦出现, 常常更加难以控制[5]。本次调查中, I类切口手术术后持续用药一般1~13d, 明显存在用药时间过长的现象。这不但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还导致细菌耐药。

3.4 预防用药时机的选择

预防用药方法:术前0.5~2h内, 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药;手术时间>3h或失血量>1 500ml, 术中可给予第2剂。本次调查中, 预防用药开始时间多在术前2h内57例, 占79.17%, 预防用药给药时机极为关键, 应在手术开始前30min (麻醉诱导时) 开始给药, 以保证在可能发生前血清及组织中的药物达到有效浓度[6]。不应在病房给药, 应在手术室给药。由于医院相关制度明确, 因此基本符合相关的规定。

综上所述, 我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的问题集中体现在:用药指征把握不严、用药种类不当、以及用药过度等。直接的后果是导致药品费用的上涨及细菌耐药株的增加。制定院内围手术期预防性抗生素使用规范, 并将其作为医疗质量考评的一项内容长期监督实施, 才能促使围手术期预防用药逐步走上正轨。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生素物情况及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91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病历, 对其用药种类、用药时间、药物联用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生素率达79.12%, 平均用药时间4.18d, 术前用药69例, 术后用药3例;用药合理占61.8%, 不合理用药占26.8%。结论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存在用药指征把握不严、用药种类不当及用药过度等问题, 丞需加强监管。

关键词: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生素,预防用药

参考文献

[1]周舍典, 周甘平, 梁平, 等.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 3 (1) :19.

[2]陈芳.我院360例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药房, 2008, 19 (14) :1065.

[3]徐敏, 聂绍发, 刘爱萍, 等.综合医院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监测研究[J].疾病控制杂志, 2005, 9 (4) :358-359.

[4]林颖, 陈树明, 李军.我院Ⅰ、Ⅱ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4, 4 (2) :97-99.

[5]肖永红, 王进.2006-2007年Mohnarin ICU病原菌耐药性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8, 18 (9) :1223.

Ⅰ类手术切口 篇9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自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间在本院骨外科进行手术的患者14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其中有男性患者82例, 女性患者58例, 年龄在13岁—78岁不等, 平均年龄为 (44.32±7.56) 岁。其中手术名称包括骨折复位内固定、骨愈合内固定物取出术、人工材料置换术、囊肿切除术、神经卡压松懈术、关节游离体摘除术、多指 (趾) 畸形矫正术、软骨瘤切除术。本组患者均采用Ⅰ类切口进行手术, 排除患有严重器官功能障碍、严重认知障碍的患者, 并且排除手术之前已经因感染应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并且本组患者表示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并保证绝对配合本次诊疗, 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研究方法对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参照北京医院感染管理质控中心对于外科手术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的规定, 对本组140例骨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病例进行逐一分析, 详细分析总结患者的基本情况、手术一般情况、用药的目的、抗菌药应用情况, 病原菌的种类, 是否发生感染等情况。

1.3评定标准[3]参照卫生部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及卫生医政颁布的《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中对于骨外科Ⅰ类手术患者预防性抗菌药物的应用规定, 对本院骨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的使用及其感染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1.4统计学分析处理方法本次研究使用SPSS14.0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分析结果显示, 本组140例患者均为Ⅰ类切口手术, 其中有38例患者使用抗菌药物, 其抗菌药物的应用率为27.14% (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详见下表1) 。其中具有抗菌药物适应症的患者有28例, 结果显示可将抗菌药物的使用率降低至20.0% (详见下表2) ;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的患者有1例, 手术切口感染率为0.7%。

除以上结果外, 研究发现本次研究中选用的抗菌药物主要为头孢菌素类药物, 其中头孢呋辛的应用量最大, 占83.2%, 其次为头孢唑林, 占11.4%。观察其用药时间发现大多数的患者于术前0.5-2h应用, 患者手术时间在3h以内, 出血量在1500ml以下的患者, 手术即为结束后均未再次应用抗菌药物;本组进行Ⅰ类切口手术的140例患者中仅有1例患者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情况, 手术切口感染率为0.7%, 该例患者进行的手术名称为双膝骨性关节炎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其应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是在术前30min, 并且该例病例存在易感染因素。

3讨论

临床中对于预防性抗菌药物的应用的管理比较严格, 其给药的时间也是关键所在。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对于Ⅰ类切口手术的患者的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的规定, 其规定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的时间在进行手术之前2h内, 若患者的手术时间在3h以上, 或者术中出血量在1500ml以上, 在手术的过程中应再次给予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4]。抗菌药物的有效时间在手术的整个过程中以及术后的4h内, 总预防性用药的时间应在24h以内, 对于个别的患者可以将时间延长至48h。对于手术时间较短 (在2h以内) , 并且清洁的手术, 于术前应用一次抗菌药物即可。若应用抗菌药物的时间过早, 其很快被机体代谢, 继而降低血药浓度, 当血药浓度低于药物的有效浓度时, 经达不到预防感染的效果, 并且还容易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但若术后在给予患者抗菌药物极有可能呆滞错失细菌感染发生的时间或细菌定植的时间, 因此也很难达到预防感染的作用[5]。

本次研究中, 选取的140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中, 抗菌药使用的患者有38例, 其使用率为27.14%, 相关部门对于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的规定为, 使用率应控制在30%以内, 由此看来本院对于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预防性应用的情况到达了国家规定的要求;分析应用抗菌药物患者病例资料发现, 其中仅有28例患者具有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的适应症, 由此看来, 其还能降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使用率降低总的来说, 本院目前对于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抗菌药物的应用还算比较合理, 但如今越来越多的耐药性的菌株的产生, 以及抗菌药物的普遍滥用, 本院还应加强对于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 防止抗菌药物的滥用, 可以通过手术操作, 术后护理等降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摘要:目的:探究骨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的使用及其感染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间在本院骨外科进行手术的患者14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本组患者均采用Ⅰ类切口进行手术, 对本组患者的用药时机、抗菌药物的使用、用药的适应症、用药持续时间以及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等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有38例患者使用抗菌药物, 其抗菌药物的应用率为27.14%。其中具有抗菌药物适应症的患者有28例, 结果显示可将抗菌药物的使用率降低至20.0%;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的患者有1例, 手术切口感染率为0.7%。结论:研究表明, 在骨外科Ⅰ类切口手术中规范使用抗菌药物, 本院的手术切口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应用率已经达到国家的规定范围。

关键词:Ⅰ类切口,骨外科,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手术切口感染

参考文献

[1]王素英.骨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与切口感染调查分析[J].当代医学, 2015, 21 (18) :64-66.

[2]卢德文, 杨雪英, 陈华等.骨科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6, 16 (3) :320-321, 266.

[3]陆惠根, 张中伟, 徐红伟等.骨外科手术切口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21 (8) :1548-1549, 1589.

[4]陈惠清.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国际外科学杂志, 2009, 36 (7) :469-471.

上一篇:主要建设任务下一篇:城市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