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切口感染(精选12篇)
手术切口感染 篇1
手术切口是充分暴露术野, 保障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步骤之一, 但切口本身也是一种创伤, 切割、分离、结扎、缝合必然要破坏局部健康组织的完整性, 从而发生创伤造成并发症的机会。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术后切口感染, 有些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可直接导致手术的失败, 致患者伤残, 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即便是Ⅰ类 (无菌) 手术切口, 事实上都有可能被细菌污染。切口感染主要取决于污染细菌的数量和毒力、切口的处理和宿主的防御功能。现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简述。
1 外源性和内源性感染
1.1 外源性感染
外源性细菌感染是患者自身带菌和医院内细菌造成切口感染的重要因素, 通常与患者住院时间的长短, 手术过程如空气、器械、导管、敷料以及工作人员带菌, 违规备皮方法、手术操作等等有关。其预防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医院手术室要按现代化要求合理设置、布局, 安装空气净化设施, 医务人员要强化无菌意识, 严把无菌关, 落实无菌手术制度, 尽可能地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手术参观人数。定期消毒, 减少手术间内物品的摆放。不定期抽查, 做细菌培养。 (2) 消毒灭菌药物改进:废除落后的刷手、消毒方法, 采用高性能的碘制剂等消毒液刷手、消毒。 (3) 废除常规的备皮方法, 重点放在清洁皮肤上, 如不影响术野, 一般不必剃毛, 术前剃毛有划伤皮肤可能, 会造成细菌繁殖, 增加切口感染的几率。 (4) 手术器具的更新换代:开腹后用保护膜可防止感染, 丝线不可反复消毒使用, 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 细线优于粗线, 电凝止血要缩小范围和时间, 防止较多组织烧伤坏死, 尽量减少切口内异物的存在。 (5) 术者要善于保护皮肤, 术中操作轻柔, 减少组织破坏, 止血要彻底, 防止渗血造成血肿, 对污染伤口的冲洗, 局部应用抗生素能有效预防切口感染。
1.2 内源性感染
内源性感染主要取决于患者所携带的细菌数量、类型及毒力, 腹腔内空腔脏器手术, 如阑尾切除、胆囊切除、胃及肠切除等, 切口感染的菌种多数为同在该器官内的细菌, 另一类重要来源是远离感染灶和菌血症, 其防止措施有: (1) 胸部及腹部等部位的手术都有内源菌感染的可能, 打开脏器时, 应保护好周围组织及切口, 防止含有细菌的液体沾染周围组织及切口, 术中污染的物品应及时更换。 (2) 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 可使切口感染率降低, Ⅱ类手术切口, 选用敏感的抗生素, 正确把握给药的时间、途径、剂量及术中抗生素的灌洗切口可降低切口感染率。
2 机体对抗感染的能力
细菌污染是影响切口感染的重要因素, 但机体对抗感染的能力也起着重要作用。机体对抗感染的能力分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后者对术后感染的发生起着关键作用, 影响因素有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 多种全身性或局部因素阻断或影响免疫反应的任何一个阶段都会影响切口的感染率。
2.1 影响局部抗感染能力的因素
操作时组织创伤、坏死, 渗液过多, 手术粗暴, 过度牵拉可损伤局部组织细胞, 造成水肿、供血不良, 止血不彻底、渗血、血肿、未缝合或遗留死腔, 引流物, 脂肪液化坏死, 切口边缘细胞干燥脱水引起细胞死亡, 都会破坏局部免疫能力, 使切口感染率增加。
2.2 全身性因素
2.2.1 年龄
老年人机体新陈代谢能力下降, 组织再生能力降低, 常伴有心脑血管及其他系统疾病, 周围血管对炎症的反应能力低, 吞噬细胞的活力下降, 致使局部组织抗感染能力降低。
2.2.2 糖尿病和肥胖
糖尿病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原因可能是小血管病变和代谢紊乱, 胰岛素缺乏, 高糖血症, 细胞吞噬及白细胞的杀菌作用受到抑制, 周围血管损害, 增加了切口感染的几率。肥胖患者抗感染能力低, 可能是其脂肪及糖代谢的障碍, 致使肥胖患者易患心脑血管疾病, 动脉的硬化及糖代谢的障碍, 降低了患者的免疫力。肥胖患者皮下脂肪层厚, 而脂肪组织血供差, 愈合慢, 抗感染能力低, 缝合时又易形成死腔, 造成腔内积血、积液等, 使切口的感染率增高。肥胖患者手术操作时, 切开皮下脂肪时应利刃直切入深层, 禁忌反复切割, 过度钳夹、牵拉皮下脂肪, 造成局部组织不平整, 组织挫伤, 术后脂肪坏死、液化, 使切口感染率增高。糖尿病患者术前及术后应科学、合理地运用胰岛素及其他降糖药物, 有效地控制血糖, 满足手术要求, 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
2.2.3 营养不良及消耗性疾病
营养不良及消耗性疾病是致患者免疫力低下的重要原因, 造成机体创伤组织再生能力下降;蛋白质的缺乏常伴有中性粒细胞功能下降, 营养支持可以改善体液与细胞免疫功能, 改善全身营养状况, 提高创伤组织再生能力, 加快组织愈合, 降低切口感染率。放疗和化疗也可使切口感染机会增加。营养不良患者术前应充分估计, 纠正营养不足, 术后补充消耗的营养, 特别是蛋白质, 患者应尽早进富含营养的食品, 病情严重者要进行消化道外营养的补充。
2.2.4 其他因素
多种因素如休克、升压药物的应用、败血症、心力衰竭、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长期应用激素等导致机体免疫抑制或者局部组织灌注不足, 使局部抗感染能力下降, 导致切口感染等。
3 运用微创技术可有效预防、降低切口感染
微创技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出血少、恢复快的特点, 已成为当代外科医学发展的主流。目前, 随着腹腔镜、胸腔镜、电切镜、关节镜、宫腔镜等新技术在临床上的大量使用, 避免了常规开放手术切口给患者带来的创伤, 有效降低了切口的感染率。
总之, 导致切口感染的因素错综复杂且相互作用, 全身及局部的抗感染能力降低是切口感染率增加的重要因素, 而诸多因素中细菌污染又占主导地位。因而, 预防切口感染的关键是医师在术前对患者周身健康情况的全面了解, 病情的精准把握, 手术方式的正确选择, 手术操作和无菌技术的正确应用以及术前、术后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手术切口感染 篇2
【摘要】手术切口感染一直是腹部外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文就我院近5年来发生的16例手术切口感染病例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可防治此类感染的措施。【关键词】手术;切口感染
【中图分类号】R61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2523(2011)03-0013-02 手术切口感染是在基层医院中较常见的一种感染。在出现此类感染后,患者的切口可能会延迟愈合、裂开,甚至可引起全身感染。因此,预防和控制手术切口感染是医院的一项重要的感染管理内容。为了解我院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笔者对2005~2009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360例住院患者中曾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16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现将此类感染发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情况在发生切口感染的16例患者中有9名男性、7名女性。他们的年龄在7~76岁之间。在这些患者中,有1例患者在进行胃大部切除术(包括修补术)后发生了感染,有2例患者在进行胆囊切除术后发生了感染,有1例患者在进行肠梗阻粘连松解术后发生了感染,有12例患者在进行阑尾切除术后发生了感染。这些患者均于术后5~9天内出现了切口红、肿、热、痛、切口内有液体渗出及波动感,体温波动在37.5~39.1℃之间等症状。
1.2治疗方法对于被确诊其手术切口处于感染早期阶段的患者,在其切口周围使用了640万单位的青霉素或0.8克的丁胺卡那霉素进行局部封闭(每两天用药一次),并用红外线照射手术切口15~20分钟,每日照射一次。对于手术切口内出现了渗液或已经形成脓肿的患者,立即拆除其切口上1~5针的缝线,放出渗液、积液或积血,彻底清除切口内坏死的组织,用生理盐水和甲硝唑液反复冲洗切口,并每天用庆大霉素纱布条湿敷切口。待切口内有新鲜的肉芽组织生长后,用蝶形胶布拉闭切口或对切口进行二期缝合。2讨论
2.1导致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
2.1.1使手术切口受到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手术人员在术中未能很好地保护切口,使渗出液、脓性液或肠液污染了切口。在术后,手术人员又未能充分地冲洗切口或在关闭切口时未冲洗手套和使用过的器械,从而造成了切口的二次感染。2.1.2手术切口内有残留异物由于手术切口内有血肿、缝线、异物或坏死组织等残留物,降低了切口内组织对细菌性污染的抵抗力。
2.1.3手术操作技巧欠佳在施行手术时,一名技术娴熟的医生不仅能缩短手术的时间,而且能恰当地处理手术切口、降低发生切口感染的几率。而在上述16例手术中,有的医生在施行手术时动作粗暴,过度地分离或牵拉手术切口,急躁地结扎大块的组织或使用电刀,致使切口内的组织发生变性坏死。有的实施手术的时间过长、使手术切口长时间处于开放状态,增加了发生切口感染的几率。
2.1.4患者的免疫力较差患者的免疫力若较差,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几率就会很高。在上述16例患者中,有的免疫系统功能低下、有的患有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恶性消耗性疾病,有的患有贫血、糖尿病、肝硬化、恶性肿瘤,其中有的患者大量地使用激素类药物。2.1.5其他在上述16例患者中,老年患者、肥胖症患者、引流部位选择不当的患者及某些慢性病患者在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比例较大。
最近,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提出了4种易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类型,这4种手术类型是:①腹部手术。②时间超过2h的手术。③污秽或已发生感染的手术。④被确诊患有3种以上疾病患者的手术。这个论断和本文上述的剖析是一致的。
2.2切口感染的预防措施为了预防手术切口感染,医师除了应在手术过程中保持轻柔、准确、精细的操作动作以外,还应对手术区进行细致的术前准备和及时的术后处理。2.2.1做好手术区的术前准备
2.2.1.1做好手术区皮肤的术前准备为降低发生切口感染的几率,准备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应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于术前1d沐浴(应尽量使用消毒药皂)、理发、剃须、剪指(趾)甲和更换清洁内衣。护士应检查其手术区的皮肤有无炎性反应或破损,尽量使用剃毛法(切忌剃破皮肤)进行备皮。在剃毛后,护士可用适量75%的酒精消毒手术区的皮肤,用无菌巾包裹此处的皮肤。在备皮工作完成后,医生应尽量在较短的时间内施行手术。
2.2.1.2做好胃肠道手术的术前准备:在进行消化道手术(尤其是结肠手术)前应为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如在术前1d口服抗生素、在术前1d摄入流质饮食、在术前的晚上和手术当日的早晨各进行1次清洁灌肠等。
2.2.1.3鼓励患者在术前补充更多的营养:应鼓励患者多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低脂肪的饮食。进食困难或消化功能不良的患者应摄入易于消化吸收的要素饮食。2.2.1.4在术前合理地应用抗生素:在进行清洁阶段的手术前一般不必为患者使用抗生素。若要进行可造成污染的手术(如胃切除、肠切除等)或一些较大的手术(如严重创伤的急救手术、心脏手术等),应预先估计手术所需的时间和切口受到污染的几率,并适当地应用抗生素来预防切口感染。据文献报道[2],与在术前2周使用抗生素的患者相比,在术前2h使用抗生素的患者预防切口感染的效果更好。因此,我院一般主张患者在术前使用1~2d的抗生素,在术前30min或缝合切口前局部使用抗生素,并在术后继续使用3~5d的此类药物来预防切口感染。
2.2.2医生在施行手术时,应力求一次性切开切口,避免反复、多次、多刀地切割切口处的组织。如需使用电刀,应避免为了追求速度而使用强电流操作或进行大面积烧灼止血。2.2.3在进行手术时应采取以下可保护切口的措施:①使用腹膜外翻固定法。②恰当地使用纱布和护皮巾。③在关闭腹腔时应使用未被污染的手术器械(或用酒精棉球擦拭已被污染的手术器械后再使用)。④彻底地冲洗切口。
2.2.4在进行腹部手术时,可用生理盐水彻底灌洗腹腔,用抗生素药液冲洗发生较重腹膜炎的腹腔,并在手术结束时在切口内放置理想的腹腔引流物。
手术切口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 篇3
资料与方法
监测对象:3083例患者来自2004年10月我院外科病房住院并实施手术的患者。
监测方法:采用前瞻性的调查方法,按预先设计的表格内容,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与床位医师每天对手术后病人的切口情况进行观察,直至病人出院,并做好记录。
手术切口感染的诊断标准:根据国家卫生部医政司医院感染监测小组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危险因素:按手术时间、切口清洁度、急诊手术、疾病类型、手术科室进行评估。
结 果
手术类别与医院感染率:I类1176例,感染2例,感染率0.17%,II类 1706例,感染20例,感染率1.17%;III类201例,感染12例,感染率5.97%;合计感染34例,感染率1.1%。
各科室手术切口感染率:外1科943例,感染率1.06%,外2科821例,感染率2.80%;骨科525例,感染率0;妇产科794例,感染率0.13%。
切口感染与疾病的关系:肠道疾病感染16例(其中阑尾炎10例),感染率47%;泌尿系统疾病感染7例,感染率21%;其他疾病感染11例,感染率32%。
讨 论
从本监测中发现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低于非清洁手术,外科病人手术切口感染率高于骨科及婦产科,急诊手术切口感染率高于择期手术,在手术时间的长短上未发现明显差异。从疾病情况看,发生切口感染例数最多的是肠道疾病,其中阑尾炎占10例,其次是泌尿系统疾病。从月切口感染发病率看,2005年7月最高为2.65%,通过查找原因考虑可能为气温高,病人出汗多有关。根据此原因,我们从术前准备、手术中无菌操作、手术后换药这三个方面加强管理。以后手术切口感染率逐渐下降,10月份下降到0.41%。
监测中发现手术后换药基本上是低年资医师和实习医生,操作不熟练,对切口感染诊断标准掌握不熟练,发生漏报现象。针对这些情况,对新分配人员及实习人员进行理论上和操作上的严格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及掌握切口感染的诊断标准。
外科医生手术切口专率监测是一项目标性监测,是在医院中贯彻预防为主的重要举措。通过手术切口的目标性监测,查出手术切口感染的有关因素,制定控制错施,将监测和控制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降低手术切口的医院感染率,从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同时也为医院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卫东,袁媛,范秋萍,等.手术切口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暴露率长期趋势分析.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5,15(10):113-115
2 张卫东,范秋萍,张会芹,等.手术切口医院感染的分布与长期趋势.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5,15(12):1349-1351
3 赵明红.普外科切口感染目标性监测研究.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4,14(5):5190
普外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分析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取2009年2月至2013年6月接收的50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 其中64例患者出现了手术切口感染, 普外手术切口感染率为12.80%。64例患者临床资料中, 男性39例, 女性25例, 年龄在15~70岁。
1.2诊断标准:
参照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试行) 》, 全部为手术切口感染[2]。
1.3 研究方法:
对64例手术切口感染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对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性质、切口类型、年龄段、性别、住院时间进行详细的记录, 分析患者手术后的切口感染情况。
2 结果
2.1 手术时间:
手术时间0~2 h 10例 (15.63%) , 手术时间>2 h 54例 (84.37%) , 手术的时间越长则切口感染概率越大 (P<0.01, χ2=85.251) 。
2.2 手术性质:
急诊6例 (9.37%) , 择期58例 (90.63%) 。
2.3 切口类型:
Ⅰ类 (无菌) 切口8例 (12.50%) , 手术过程没有进入炎症区、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Ⅱ类 (有菌) 切口42例 (65.63%) , 手术过程进入了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或者泌尿生殖系统, 但是没有明显的污染;Ⅲ类 (污染) 切口14例 (21.87%) , 手术过程中进入了炎症区、消化道有污染物溢出。通过比较得出, Ⅱ类切口的患者感染概率明显高于Ⅰ类、Ⅱ类切口感染概率 (P<0.01, χ2=7.6) 。
2.4 年龄段:
64例感染患者中, 15~20岁11例 (17.2%) , 20~60岁19例 (29.7%) , >60岁34例 (53.1%) , 60岁以上患者明显多于60岁以下的患者 (P<0.05, χ2=5.3) 。
2.5 性别:
男性17例 (26.56%) , 女性47例 (73.44%) , 女性患者显著高于男性患者。
2.6 住院时间:
住院时间<6 d, 手术切口感染10例 (15.6 2%) , 6~1 6 d手术切口感染1 8例 (2 8.1 3%) , >1 6 d手术切口感染3 6例 (56.25%) , 住院时间较长则切口感染概率较高。
对各种因素进行统计见表1。
3 讨论
普外手术切口感染是外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发病率国内达到13%~18%, 约占到医院感染病例的25%[3]。手术时间、手术性质、切口类型、年龄段、还有住院时间对切口的感染都有显著影响, 而性别因素无统计学意义。
3.1 切口感染与手术时间:
手术的时间长于2 h的患者切口感染概率为84.37%, 可能是由于手术切口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 污染物导致手术后切口感染。
3.2切口感染与切口类型:
Ⅱ类手术患者感染概率为65.63%, 主要是因为Ⅱ类手术过程处于有细菌的状态下, 从而增加了切口感染概率。所以应该针对不同类型的疾病, 采用不同的控制措施, 来有效地控制手术后感染的发生[4]。
3.3 切口感染与患者年龄:
6 0岁以上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概率为53.1%, 这是因为老年患者的免疫力相对于成年人较低, 所以手术过程中要避免侵入性操作引起的感染[5]。
3.4 切口感染与住院时间长短:
患者住院的时间越长, 则发生感染的概率越高[6]。有效率的减短患者住院时间, 可以降低患者切口感染率[7]。
总之,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与手术时间、手术性质、切口类型、住院时间有密切关系。临床医师要提高对切口感染的预防意识, 在手术前应当做好充分的准备, 治疗过程中详细地分析各种引起手术感染的原因, 缩短手术操作时间, 必要时结合抗生素进行治疗, 从而降低普外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概率。
摘要:目的 系统分析手术切口感染患者的影响因素, 研究感染的处理方法, 从而降低手术切口发生的感染的概率, 提高手术治疗的水平。方法 通过对我院2009年2月至2013年6月500例接受普外手术的患者进行了切口感染的统计, 其中有64例发生感染, 所有的患者都符合普外伤口感染的诊断标准, 临床分析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性质、切口类型、年龄段、性别、住院时间。结果 除了年龄因素之外, 其他的相关因素对普外切口感染率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普外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与手术时间、手术性质、切口类型、住院时间有密切关系, 治疗过程中应当系统分析相关的因素, 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
参考文献
[1]万颖杰, 陈显春.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监测及高危因素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9, 12 (23) :58-59.
[2]缪连彬.分析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研究[J].吉林医学, 2010, 23 (12) :13-14.
[3]高筠, 曹秀堂, 索继江, 等.111例外科手术切口感染调查及防范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 17 (4) :397-398.
[4]赵红.切口感染研究[J].中华感染学杂志, 2010, 25 (26) :15-18.
[5]万文元, 贺遵菊, 张荣华, 等.外科手术切口感染[J].中国现代医生, 2009, 19 (22) :75-77.
[6]王全贵, 钱君红, 伍罕, 等.骨科无菌切口感染的预防与实验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 19 (6) :54-56.
手术切口感染 篇5
摘要 目的:探讨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护理和控制措施。方法:收治急诊外科患者21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消毒预防切口感染,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预防护理和抗感染措施。结果:研究组感染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外科创伤患者可给予合理的预防护理控制措施,避免出现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状况。
关键词 急诊外科创伤;切口感染;预防;护理
创伤疾病患者发病突然,不同程度地受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疾病病症相对较为复杂,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其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若采用急诊外科创伤手术进行治疗,细菌会通过手术过程侵入到血液,增加了手术切口感染的可能性,因此,临床中应针对此状况采取相应有效的预防护理控制措施进行干预u-。本文选取我院210例急诊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采用不同的措施进行干预,意在探讨、分析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护理和控制措施,具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急诊外科患者210例。所有患者人院时均接受各项检查进行确诊,各检查结果均显示患者符合临床中急诊外科创伤患者[2],并均采用手术进行治疗。将所选患者按人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5例。对照组男59例,女46例;年龄22~64岁,平均(45.34±2.38)岁;其中上肢创伤59例,下肢创伤46例。研究组男56例,女49例;年龄23-65岁,平均(46.93±2.45)岁;其中上肢创伤57例,下肢创伤48例。患者未合并其他疾病,并知晓本次研究方案,可积极配合。两组在性别、年龄、体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方法:对照组术前给予常规护理消毒方式,创伤部位采用双氧水、生理盐水、清创液等进行清理,常规处理手术切口。研究组在对照组处理基础上再给予预防护理和控制措施。①术前:人院后,及时处理创伤处,医生查看创伤位置后,用器械检测创口,创口使用双氧水、生理盐水、清创液进行清洗,术前,各医护人员需做好术前准备,术前l d?淦ぃ?使皮肤保持干净,勿刮损,同时医护人员需做好个人清洁卫生,尤其是手部,可使用碘优进行消毒处理,给予患者营养支持,肺部感染率降低。②术后:各医护人员需密切关注患者各项体征变化情况,包括伤口感染、疼痛等状况,若敷料有脱落或渗漏状况,及时更换,密切关注患者肢体温度、肿胀、皮肤颜色等状况,医护人员给患者换药时,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做好消毒工作。若患者出现感染状况,可口服四环素片,0.25~0.5 g/次,间隔6h服用1次;同时服用吡哌酸胶囊0.5g/次,4次/d。
指标判定: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过程中,各医护人员密切关注患者各体征状况,包含切口感染和药物不良反应等,切口位置若出现痛、肿、热、红等均为感染状况;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问卷进行评定,包含生理智能、生理机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社会功能等方面,分数越高则表示越良好[3]。本研究中所涉及的所有数据均由专人进行整理并分析。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3.0软件分析处理所得数据,用x2检验计数资料,数据采用n(%)来表示;用t检验组间计量资料,数据采用(x±s)来表示。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感染发生率比较:研究组发生感染6例(5.71%),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4例(3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0670,P=0.0000)。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讨论
外科创伤为急诊科的常见病症。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升高,建筑行业和交通方面的迅猛发展也导致大量意外事件的出现,急诊科创伤的发病率迅速增长,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4]。急诊创伤具有一定的突然性,出现各类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创伤发生后,医护人员需及时完成病症检查、清理创口等工作,把握救治最佳时机,确定治疗方案。此类患者在疾病形成时和送诊途中,创伤位置受到细菌感染的可能性较大,而在治疗过程中,手术切口往往与患者创伤口重合。综合各方面因素总结,引发创口感染的可能性较大。而一旦患者出现切口感染,术后切口的恢复和愈合都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5]。由此可见,对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采用相应有效的预防护理和控制感染的措施相当重要。
本研究中列举的210例急诊外科创伤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在常规消毒护理的基础上另给予相应的预防措施干预。从感染发生率来看,研究组(5.71%)明显低于对照组(32.38%);从生活质量评分来看,研究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表明,急诊外科创伤手术患者在术前、术后给予相应措施进行预防护理和控制切口感染是十分有效的。
综上所述,对急诊外科创伤患者给予合理的预防护理及控制措施,可以减少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出现,切口愈合良好,临床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勇.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控制及预防[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18(3):134-135.[2]代辉,谭庆丰,向毓明,等.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及控制[J].医学信息,2012,25(12):350-35l.[3]吉芸英,赵纳幸,朱静,等.手术后切口感染患者外周血炎性指标测定的价值[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7):4104-410
浅谈骨科手术切口的感染与预防 篇6
【关键词】骨科手术切口:感染与预防
【中图分类号】R68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0-088-1
自从霍尔斯特德将乳胶手套引入手术小组,特别是自从19世纪80年代约瑟夫·李斯特抗菌法的发现,外科手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绝大部分骨科的疾病与外伤都需要进行皮肤切口,如何减少皮肤切口的瘢痕愈合,避免手术切口易出现的切口感染、皮瓣坏死、延期愈合等并发症。因此,如何预防手术切口感染值得探讨。我科2006年1月~2009年1月收住的1000余例进行骨科手术,无1例发生骨关节感染与皮肤切口的化脓感染。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对我科2006年1月~2009年1月收住的1000余例进行骨科手术,其中开放性骨折360例,择期手术200例,男420例,女140例,四肢骨折410例,椎体骨折30例,18~55岁400例,56岁以上30例,18岁以下10例。
1.2感染原因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是医院内感染的常见类型,不同骨科外伤病人及不同类型的切口感染率相差较大,据调查可达10%~20%[1]。骨科病人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学特点,通常为已知的院内流行菌株,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甲氧西林敏感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SC-NS)、耐头孢菌素和庆大霉素的革兰阴性杆菌,如铜绿假单胞苗、肺炎克雷伯菌、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等。
2结果
1000例骨科手术患者中共发生手术切口感染32例,感染率为3.2%,其中Ⅰ类切口手术3例,感染率为0.03%;Ⅱ类切口手术12例,感染率为1.2%;Ⅲ类切口手术23例,感染率为2.3%。手术切口一期愈合者达到95%。
3讨论
3.1骨科清洁手术感染与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手术本身的侵袭性操作使患者的抵抗力降,是造成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重要因素[2],无菌手术一旦发生切口感染迹象,应高度重视病原学检验,及时申请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在药敏报告出来前,根据本院近期临床感染菌种分布及耐药,选用敏感率较高的抗生素,而后依据药敏结果及时调整。
3.2通过本次调查显示,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多为Ⅲ类切口,59.4%发生在术后5~7天时间段,并且与患者年龄、基础疾病、术前住院时间均呈高度密切关系。有文献报道,腰部以下部位骨折的手术切口感染率高于颈肩上肢部骨折的手术[3],因此,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应充分重视术前住院时间长,伴有基础疾病的腰髋部以下部位、Ⅲ类切口的手术患者手术切口感染预防工作。
3.3术后预防(1)护工要严密观察伤口渗血及肢体的血循环及疼痛情况。坚持床边交接班制度,发现敷料被血液渗透脱落时,及时更换,有严重出血倾向时,应通知医生换药,保持伤口敷料干燥,给病人翻身时要保护伤口,勿碰及伤口引起出血。(2)观察患肢血液循环情况:肢体末梢的温度、皮肤颜色、肿胀情况1~2h观察1次并记录。(3)疼痛的观察,询问病人疼痛是否能耐受和疼痛性质,术后一般1~3d伤口比较疼,如3d后伤口仍有持续性跳疼并伴有体温升高,应考虑伤口感染征兆。(4)作好健康教育,指导病人床上活动或翻身,勿压、勿碰及伤口,大小便是不要污染伤口,咳嗽是用手保护好伤口。
3.4皮肤损伤后形成创面,创面的局部必然出现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缺损、血管断裂和出血现象,创面的组织修复是机体对损伤部位的一种自然的防御性适应反应,修复的过程与持续的时间,不同的个体与不同的手术部位皆有很大的差别,但由于缝线结扣内组织坏死利新生愈合之间的平衡,一般需要1周左右的时间,缝合的伤口在5天左右强度最差,因此术后7~10d拆线,也仅适应于颈、胸部的一些小切口的手术。伤口愈合后,其内部结构需要继续调整塑性和重建,以恢复或接近生理状态,这一过程称为重塑,即肉芽组织向瘢痕组织转化[4],这一过程持续数月甚至1a以上。因此,手术切口部位给予持续1个月以上的适当压力,如用石膏塑型加压,可减轻切口重塑期的瘢痕形成。
3.5加强营养骨折患者卧床时间长,特别是年老体弱患者,常伴有骨质疏松,应及时并积极加强营养支持,多食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鱼类等,同时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及水果等,既保证营养,又能预防便秘,必要时可输血,输注白蛋白,甚至给予静脉营养支持,以纠正患者营养状况,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手术切口的早日愈合。
参考文献
[1] 林平,金彩云,吴钟琪.手术切口感染调查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4,4(1):115-116.
[2] 张德立,陈立福.骨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及耐药结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1(2):147-148.
[3] 李淑花,毋玉梅,李妙芳.骨科无菌手术感染因素调查分析[J].中医正骨,2003,15(8):20-21.
手足手术切口感染病例分析及对策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监测对象
2009年1~12月手足外科实施手术患者1613 例, 其中男性1298例, 女性315例, 年龄最大76岁, 最小3岁, 平均45.3岁。
1.2 监测方法
根据科室上报的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和检验科细菌室标本培养登记情况, 到科室检查医生换药和手术切口愈合情况, 进行前瞻性调查;通过查阅每月出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 把手术患者按照预先设计的手术部位感染监测表进行登记, 参照卫生部2001年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确定手术后医院感染病例, 统计并分析手术后手足外科医院感染情况。
2 结果
2.1 手术切口感染率
监测2009年全年手足外科手术患者1613例, 发生医院感染 41例, 感染率2.54%。2009年手足外科手术切口医院感染情况见表1、2。
%
%
3 讨论
3.1 手术切口感染与手术类型
切口类型是手术部位的危险因素。 1613例手足外科病例中Ⅲ类手术切口1299例, 占80.5%。对于Ⅱ、Ⅲ类切口如清创不彻底是造成感染的重要因素。因此, 清创彻底是预防切口感染的重要措施[1]。
3.2 手术切口感染与手术室管理
手术室是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重点部门。预防外科切口感染应着重于手术室和患者的管理两方面。手术室管理不仅要强调环境、器械、敷料的管理, 还应重视手术人员的管理[2]。其中手术室的人流量、空气质量、布局以及工作流程是手术部位感染的重要相关因素。解放军第一医院院手足外科设单独的手术室, 是由病房改造而成, 人物流混杂、手术间小物品摆放多、布局不合理等存在引发院内感染的隐患。所以, 控制手术部位、环境和器械的病原菌污染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关键因素[3]。为此, 我们按照《医院手术部 (室) 管理规范》要求, 重新规范了手术室工作, 从手术室消毒灭菌工作抓起, 实行手术器械由供应室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处理, 进行业务流程再造, 重新改造手术间, 严格人物分流、医患分流、无菌物品与污染物品分流, 加强手术患者和工作人员管理的流程再造, 严格区分无菌区、清洁区及污染区, 以及进行质量过程和关键环节的监督管理, 有效地控制手术切口感染。
3.3 手术切口感染与换药室管理
预防手术切口感染除加强手术室易感因素的管理外, 病房换药室的管理也至关重要, 其中换药室的环境、灭菌器械的管理、工作人员换药中的无菌操作、手卫生工作的落实等都与预防或减少手术切口感染有着密切联系。在检查中发现手外科换药室门诊与病房换药在一起, 患者陪员管理不严格人流量大、室内放置与换药室无关的物品多, 空气采样有不合格的情况, 医生在换药中不戴帽子和口罩, 不注意无菌操作的现象时有发生。发现这些隐患后, 我们及时协助科室重新规范换药室工作流程和物品放置, 固定专人管理换药室工作, 负责换药室每天室内空气、物品、地面等的消毒和监测工作, 全程监督检查医生的换药操作, 管理陪员维持换药室秩序, 确保换药室工作符合标准要求。
3.4 严格落实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
在检查中发现, 在手卫生工作落实上操作后比操作前落实的好, 护理人员比医生执行的好, 下班时比上班时执行的好, 内科医生比外科医生执行的好, 大多数医务人员把手卫生当做个人防护工作。为此, 在手卫生工作落实上我们增加了人性化的举措, 在全院洗手池上方贴六步洗手法的温馨图, 把水龙头改为感应式, 安装小厨宝和干手机, 保证冬季有热水洗手, 同时针对医生查体和换药时手卫生依从性差的现象, 我们给全体医生配备了口袋式快速手消液, 把手卫生落实工作纳入每月感控必查项目中与每月提成挂钩, 采取以上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全体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3.5 增强医疗队伍医院感染预防意识
在医院感染防控工作上, 护理队伍比医师队伍学习主动性高, 意识强, 易于接受管理, 而部分医生医院感染防控意识差, 不注意细节, 如无菌操作前后、查体时不注意手卫生, 无菌观念差, 针对这些现象, 采取多种形式如进行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强化培训, 考核成绩记入医务人员技术档案, 分批对全院医生进行消毒隔离及无菌技术操作培训, 请院内老专家进行《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专题授课等, 全面提升医院医疗队伍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
总之, 根据医院实际情况, 对医院感染的薄弱环节有重点地进行跟踪问效, 通过全程持续对手足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重点监测和管理, 采取边监测边整改的措施, 2009年上半年手足切口医院感染率为3.52% (Ⅱ、Ⅲ类) , 下半年为2.28%有了明显的下降, 有效地控制了手足外科手术切口的感染率。预防手术切口感染除做好以上工作外, 围手术期合理用药也是重要环节之一, 抗菌药物的应用要以伤口的清洁度选用, 清洁伤口不要求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清洁污染伤口最好用抗菌药物预防, 污染性伤口应了解病情, 术前应接受抗菌药物治疗[4]。只有把好手术室管理、病房换药室管理和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等关口, 才能有效地降低手术切口医院感染率。
参考文献
[1]肖汉强, 黄秀良.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监测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 2010, 20 (2) ;204-206.
[2]潘绍山, 孙方敏, 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4:339-341.
[3]邓小华, 张玲.10所医院手术部位感染横断面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 2010, 20 (12) ;1672-1673.
骨科无菌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的护理 篇8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1月—2009年4月我院行骨科无菌手术573例, 其中植入内固定物429例, 脊柱内固定植入114例, 髋膝关节置换 (包括人工股骨头置换) 59例, 四肢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256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6例, 均为植入内固定物;伴有糖尿病3例。
1.2 临床表现
切口浅表感染:局部红、肿、热、痛;切口深部感染:上述表现不明显, 多为局部的深压痛;多伴体温升高、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增高、血沉加快、C反应蛋白升高等全身表现。
1.3 病原学检测
切口分泌物或深部穿刺物细菌培养可确诊, 本组伤口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5例, 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4例, 大肠埃希菌2例, 铜绿假单胞菌2例, 荧光假单胞菌2例, 阴沟肠杆菌1例。
1.4 结果
经积极治疗及护理, 本组切口感染病人感染均被控制, 1例病人肢体功能障碍行二期手术。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骨科无菌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病人多处于焦虑、恐惧和悲观状态, 担心手术失败、预后不良。护理上应多安慰病人, 耐心做好说服解释工作, 消除病人对感染的恐惧及治疗效果的顾虑, 使病人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与病人多进行非医疗性活动的接触, 使其在心理上感到温暖, 保持情绪稳定, 使病人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治疗。
2.2 切口与引流管护理
注意观察切口渗血、渗液情况, 发现异常要及时通知医生。对小儿、老人及女病人髋部关节等处手术, 要特别注意预防大小便污染伤口敷料。对切口留有负压吸引管的病人, 应注意保持引流管的通畅, 避免造成深部积血, 利于细菌繁殖。给病人翻身、叩背、更换敷料时, 应注意固定好引流管, 以免引流液倒流进而逆行感染。此外, 在不违背治疗原则的条件下, 尽量保持肢体于切口处较低的体位, 以利于引流。
2.3 营养支持与药物治疗
骨科病人卧床时间长, 尤其老年人, 多有骨质疏松, 应多食含钙丰富的食物, 如牛奶、鱼类等, 以利于骨质生长, 同时多进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及水果等, 既保证了营养, 又预防了便秘, 从而增强机体抵抗力, 利于切口顺利愈合。遵医嘱按时、按量使用抗生素, 是治疗术后感染的关键措施。针对切口疼痛, 遵医嘱予布桂嗪、哌替啶及肌肉松弛剂等药物镇痛, 并指导病人深呼吸, 可放松紧张情绪, 减轻疼痛程度。
2.4 手卫生
医务人员的手是医院感染的媒介因素, 也是造成外源性感染的重要途径。在日常护理工作中, 护士的手常直接接触病人的身体及病人接触过的血压计、听诊器、便器等, 都有可能造成病菌的传播, 是感染传播的重要因素。对于术后切口感染病人, 更应注意手卫生, 在接触该类病人前后应常规洗手进行手消毒, 杜绝切口混合感染的发生, 同时防止感染细菌传播给其他病人, 特别是一些耐药性较强的细菌, 如耐假氧西林葡萄球菌等。
2.5 加强病房管理
骨科病区人员较多, 病室空气随时会污染, 如铺床、扫地和人员走动都会引起携带细菌的尘埃飞扬散布于空气中, 再加上病人的飞沫, 在换药时会沉降于切口引起感染[1], 定期进行病房空气、物体表面及地面的监测及消毒工作, 把感染病人病房作为重点区域, 增加消毒时间和次数。尽量减少家属探视, 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室安置, 避免病区病人交叉感染。病人废弃物用专用密闭塑料袋盛放, 送焚毁炉焚烧。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常规, 并劝告病人与探视者共同遵守。
3 讨论
3.1 骨科无菌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的易感因素
部分骨科手术难度大, 手术时间相对较长, 术中多伴有辅助检查, 使创伤性病人手术治疗后切口易感染[2]。手术本身的侵袭性操作造成组织损伤, 使病人的抵抗力下降是造成骨科手术中手术切口感染的重要因素[3]。此外, 若切口血肿形成或有坏死组织及缝线等异物残留, 均会为细菌滋生提供良好条件。老年人生理防御功能衰退, 对创伤恢复能力差, 且常伴有糖尿病等其他疾病, 也易发生术后感染。
3.2 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对病人而言骨科创伤及手术已造成巨大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术后切口如再发生感染, 无疑会给病人带来更为严重的心理创伤。做好心理护理, 消除病人的恐惧和焦虑, 积极配合治疗,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对最终顺利康复尤为重要。
3.3 手卫生的重要性
手卫生是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众所周知认真洗手仍然是目前我们已知的最简单、最重要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4]。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工作管理, 对于术后伤口感染病人的愈合极为关键。此外, 应创立手卫生文化, 并鼓励病人家属积极参与。
综上所述, 骨科无菌手术术后切口感染严重影响手术效果, 增加病人痛苦, 护理上应给予心理关怀, 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加强伤口局部以及病人整体护理, 严格无菌操作及院感管理, 以求尽快控制感染, 病人早日康复。
关键词: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护理
参考文献
[1]莫莉清, 施小明, 王美琴.骨科手术切口感染64例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要点[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5, 3 (10) :948.
[2]李淑花, 毋玉梅, 李妙芳.骨科无菌手术感染因素调查分析[J].中医正骨, 2003 (8) :12.
[3]张德立, 陈立福.骨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及耐药结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1, 11 (2) :147-148.
骨科手术术后切口感染原因分析 篇9
关键词: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对策
骨科患者主要分布于年老体弱人群中或受到外伤的患者, 大部分需急诊手术, 其所导致的开放性伤口较多, 且伤口会受到较为严重的污染, 手术所需时间长, 在手术实施过程中通常需其他辅助设备配合检查, 且经骨科手术治疗后, 患者通常需花费很长时间来卧床休息, 使骨组织无法得到充足的血液供给, 若手术切口出现感染症状, 轻者会导致伤口愈合缓慢, 严重时会发生肢体畸形[1]。手术切口感染会使患者遭受身体痛苦, 且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影响。本文选取400例骨科手术患者进行分析, 统计其切口感染因素,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400例骨科手术患者, 按术后是否感染分为感染组84例和未感染组31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骨科手术临床指征。其中男234例, 女166例;年龄18~66 (38.6±2.5) 岁。
1.2 方法
分析2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糖尿病、手术时间、抗菌药物应用次数、术后住院时间、病房环境、护理满意程度等的差异性。总结引发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组年龄、体质量、糖尿病患病比例、平均手术时间、抗菌药物应用次数、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病房环境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表2。
注:与未感染组比较, *P<0.05
3 讨论
因骨科手术通常会在患者体内植入固定物, 所有手术围术期给予有效护理, 显得尤为重要, 能有效避免切口感染的发生。且患者自身体质状况具有一定差异性, 对患者术后是否发生切口感染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通过本文发现, 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患者因年龄、体质量、糖尿病等所存在的不同, 导致其感染率存在差异性 (P<0.05) , 此类因素也易导致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症状。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患者经统计发现手术平均时间、抗菌药物应用次数、术后住院时间、病房环境评分、护理满意程度等均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性 (P<0.05) , 此类因素也易导致患者发生切口感染。所有, 实施手术时, 需考虑患者自身素质, 治疗过程和医院环境等进, 采取合理方法予以有效防治, 确保患者及时康复, 不易发生切口感染。
注:与未感染组比较, *P<0.05
在对患者实施手术时, 首先要保证医护人员具有较高的医疗护理素质。因此需对医护人员实施整体教育培训。首先, 使医护人员明确切口感染所存在的危害性, 致使切口发生感染的因素, 使其能了解在实施手术操作时, 何种不利操作会导致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现象, 此方法能使得医护人员在工作中进行针对性预防控制。其次, 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 应确保其操作的规范性和标准化, 在日常工作中, 需对医护人员进行相关操作流程技术培训, 使其了解消毒隔离重要性, 严格执行手术管理措施等, 制定明确的骨科手术操作流程条例, 定期实施培训考试。且在对医护人员实施巩固培训时, 需注意扩展医护人员切口感染预防扩展前瞻性理念[2]。
手术室环境质量对患者术后切口感染造成一定的有效作用, 因此需加强其管理水平。手术室环境净化能确保其环境质量优良性, 使得手术过程达到无菌性, 灭菌对象主要有人体、器械、物体表面等。实施手术过程中, 器械物品等不可和其他手术混合应用, 手术区域内人员需严格控制进出, 所应用物品表明需进行严格清洗消毒。手术进行过程中, 需注意干预护理的有效性。护理人员应监督操作是否无菌, 保证手术整个过程中严格无菌化, 整个过程均需监督操作的无菌性及精细度等, 避免由于操作的不规范化, 导致创口周围组织受到损害[3]。
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属于较为常见现象, 大部分实施骨科手术操作患者均为交通事故、高空坠落、轧伤等, 其伤口自身受到较为严重的污染, 通过手术治疗, 伤口易发生感染, 一旦伤口出现感染, 会导致治疗时间延长, 使得患者身心受到伤害, 经济负担增加。由于术后伤口感染因素较多, 其操作环节的复杂性也导致其感染几率增加, 所有手术操作时, 需注意术前预防、术后护理, 以合理措施避免术后伤口感染发生。
参考文献
[1]崔毅.基层医院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因素与防控对策[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 10 (10) :86-87.
[2] 李新竹.浅谈如何避免骨科手术后发生感染[J].求医问药, 2012, 10 (7) :51-52.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临床分析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3月-2012年5月在本院进行普外科手术的1021例患者, 其中男390例, 女631例。在1021例进行普外科手术之后, 发生感染的病患60例, 其中男15例, 年龄9~65岁, 平均 (32.25±1.25) 岁;女45例, 年龄7~63岁, 平均 (30.12±2.72) 岁。所有病患都符合普外科伤口感染诊断标准。
1.2 诊断标准
根据我国卫生部2008年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试行) 》标准, 对普外科手术感染情况进行诊断和分析[2]。
1.3 方法
对60例普外科切口感染患者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对在手术感染治疗过程中病患的体温变化、疾病治疗过程记录、医嘱单、辅助检查数据记录等进行统一调查并详细的登记, 分析病患是否发生切口感染, 分析切口类型、性别、年龄、手术性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相关指标中感染人数[3]。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使用字2检验和LSD法,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除年龄因素外, 其他相关因素在统计学上均对切口感染率有影响。见表1。
2.2各类型手术的感染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在医院临床治疗当中, 感染是比较常见的临床现象, 在众多的感染病例当中, 手术切口的感染也占据加大的比例[4]。而造成感染的因素较多, 有学者在研究中提出, 手术切口的感染与病患自身的免疫能力、住院时间的长短和手术切口类型存在较大的关联[5]。
3.1 切口感染与患者住院时间长短关系研究
有研究发现, 患者的住院时间长短与患者切口感染发生有明显相关联系, 患者的住院时间越久, 发生感染概率越高[6]。本研究发现, 手术时间>115 h的感染率为8.98%, <115 h的感染率为0.87%。住院时间>15 d感染率为8.98%, 7~14 d感染率为4.76%, <6 d感染率为3.27%。有效地缩短住院时间可以有效降低感染概率[7]。
3.2 切口感染与病患年龄大小的关联
在本次的1021例病例当中, 0~15岁的感染率为6.45%, 16~61岁的感染率为6.32%。研究结果显示, 老年人群和儿童在普外科手术之后容易出现切口感染现象, 这与年龄有关, 年龄太大或太小导致免疫力下降, 所以在老年人和儿童的手术操作过程当中要避免侵入性的诊疗操作引起的感染[8]。
3.3 不同手术类型和切额口感染之间的关联
有学者研究指出, 手术类型与感染存在较大的关系, 在本次研究资料当中也得到了证实。本次研究中, Ⅰ类感染率为1.60%, Ⅱ类感染率为7.20%, Ⅲ类感染率为9.93%, 所以应该针对不同类型的疾病, 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 有效地控制感染的发生[9]。
从以上的研究中可以看出, 普外科手术患者的切口类型、性别、手术性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切口感染存在密切的关系, 在治疗过程当中要详细的分析引起感染的病因, 采取针对性的治疗[10]。
摘要:目的:深入分析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的感染影响因素, 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 提高普外科手术治疗水平。方法:收集2009年3月-2012年5月在本院进行普外科手术的1021例, 其中发生感染60例, 所有患者都符合普外科伤口感染诊断标准。对60例患者在手术感染治疗过程中体温变化、疾病治疗过程记录、医嘱单、辅助检查数据记录等进行统一调查并详细的登记, 分析患者是否有切口感染的情况发生, 分析切口类型、性别、年龄、手术性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相关指标中的感染人数。结果:除年龄因素外, 其他相关因素均对切口感染率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各种手术类型对感染率的影响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普外科手术患者的切口类型、性别、年龄、手术性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切口感染存在密切的关系, 在治疗过程当中要详细的分析相关因素引起的病因, 采取针对性的治疗。
关键词: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
参考文献
[1]万颖杰, 陈显春.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监测及高危因素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9, 12 (23) :58-59.
[2]缪连彬.分析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研究[J].吉林医学, 2010, 23 (12) :13-14.
[3]赵明红.普外科切口感染目标性监测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15 (5) :86-87.
[4]顾红波.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分析[J].吉林医学, 2011, 26 (19) :125-126.
[5]张久德.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防治措施[J].内蒙古中医药, 2010, 13 (20) :87-88.
[6]王全贵, 钱君红, 伍罕, 等.骨科无菌切口感染的预防与实验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 19 (6) :54-56.
[7]郑春华.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 2011, 14 (25) :115-116.
[8]万文元, 贺遵菊, 张荣华, 等.外科手术切口感染[J].中国现代医生, 2009, 19 (22) :75-77.
[9]赵红.切口感染研究[J].中华感染学杂志, 2010, 25 (26) :15-18.
手术切口感染 篇11
关键词:血管外科复合手术;切口感染;预防措施;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R65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087-02
血管外科复合手术多应用在复杂性血管疾病的治疗中,且其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大大改善了以往单纯的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效果,且血管外科符合手术治疗能够对介入或手术无法治疗的疾病、情况进行治疗。虽然此种治疗方式效果非常理想,但患者术后仍然存在感染的风险,术后感染会给患者健康带来严重影响,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生命。我院在2013年2月-2015年2月间对血管外科符合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进行讨论,旨在降低患者术后感染几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间35例血管外科复合手术患者,患者平均年龄为(43.6±24.5)岁,男性18例,女性17例,35例患者中下肢动脉闭塞症16例;腹主动脉瘤修复术2例;颈动脉狭窄3例;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5例;主动脉墙内修复术2例。
1.2一般方法
1.2.1术前准备:术前要了解患者综合情况,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手术方案,并与患者进行良好沟通,根据患者手术要求准备手术相关用品,减少术中出入手术室的次数,降低空气污染几率。术前要叮嘱患者洗澡,并要做好术区皮肤消毒工作,消毒要彻底,消毒范围以手术切口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约为20cm,消毒2次。
1.2.2抗菌药物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要严格遵守要求,预防性用药在术前半小时和术后即刻,预防性用药是为了在手术过程使患者体内保持一定的抗生素浓度,降低患者感染的几率,若超出时间范围则达不到预防的目的。
1.2.3手术室环境控制:手术室内要进行彻底消毒,包括物品表面和地面。手术室内空气也要进行严格杀菌、消毒,每做一台手术都要对手术室空气进行净化。手术室禁止非医护人员进入,对于来参观学习的医师或实习生也要做好管理工作,告知其不可随意走动,并与手术医师保持一定距离。
1.2.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医师在手术前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洗手,手污染是导致患者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在手术过程中也要严格遵循无菌原则,血管外科复合手术的床要比普通手术床大,因此在铺单过程中要加铺无菌油布,若术中铺巾单滑落或打湿要即刻进行更换。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管理好手术器械,保证手术器械在手术过程中处于无菌状态,非手术人员不可触碰手术器械,若手术器械滑落或污染要立刻更换。
1.3效果观察
对患者术后感染情况进行调查,所有内容均由患者主治医师进行调查,并将内容进行整理记录。
2.结果
35例血管外科复合手术患者仅有1例患者术后切口出现感染,切口红肿,占比例的2.9%,在经过对应治疗后切口Ⅱ期愈合;其余34例患者均无感染表现,切口Ⅰ期愈合。
3.讨论
血管外科符合手术在复杂血管疾病中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是治疗复杂血管疾病的主要方式。感染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我们认为导致患者感染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1)術前准备。由于血管外科复合手术操作非常复杂,术中需要使用的器械非常多,不仅要准备常规的手术器械,同时还要准备一次性物品、特殊物品以及腔内手术物品和耗材,因此,若其中一个物品出现污染就会导致患者术后感染[1]。(2)手术室环境。手术室环境也是导致患者医源性感染的主要原因。手术室由于经常有参观学习人员,加之手术人员较多,很容易导致室内带菌微型颗粒进入室内,降落到手术器械和敷料上[2]。(3)手术区域皮肤状况。手术区域皮肤状况直接关系到患者术后是否感染,患者手术部位通常在腹股沟,腹股沟皮肤褶皱非常多,若术前消毒工作进行不彻底很容易导致残留,增加患者感染几率[3]。(4)手术配合以及无菌原则执行情况。手术操作方式以及医师、护士无缘原则的执行力度也与患者是否感染有着直接的关系,若手术参与人员无菌原则执行不严格则会大大增加患者感染的几率。
我院根据手术特点进行了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包括术前准备、抗菌药物使用、手术室环境管理等等[4]。在我院的调查结果中显示:35例血管外科复合手术患者仅有1例患者术后切口出现感染,切口红肿,占比例的2.9%,在经过对应治疗后切口Ⅱ期愈合;其余34例患者均无感染表现,切口Ⅰ期愈合。说明我院执行的预防和管理措施有效,能够达到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的目的。对我院的结果进行分析后我们认为,在手术的过程中医师不仅要掌握手术的操作技巧,同时还要提升医护人员之间的配合程度,尤其是护理人员,要了解不同医师的手术习惯,提升配合程度,减少术中操作时间,降低患者感染几率。在手术的过程中还要对患者进行相应的管理,有研究表示,若患者体温过低则会增加患者感染的几率[5]。因此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前要调高手术室温度,防止患者出现体温过低表现。
总的来说,术前准备、抗菌药物使用、手术室环境管理、手术配合、都是控制和预防患者术后感染的方式,医护人员要充分做好手术准备,降低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杨明聪,鲁云.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及控制研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20:129..
[2] 刘苏健,银彩霞,丁明超,王意忠.血管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17:4295-4297.
[3] 吴小蔚,董玉林.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19:2950-2951.
[4] 彭友林.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04:840-842.
手术切口感染 篇12
1 早期诊断,及时手术
阑尾炎发病至采取手术治疗时的时间越长,切口感染的机会就越大。单纯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率低,而化脓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率高。因此,早期诊断及早手术是预防切口感染的关键。阑尾一旦化脓穿孔,腹腔内感染严重使切口感染率明显上升。凡单纯性阑尾炎经短期治疗腹痛不减轻,体温上升,血象明显增高,必须果断手术,以防阑尾化脓穿孔,增加切口感染率。
2 思想上重视
反对“抢时间”、“贪小切口”和将阑尾切除术视为“简单或低级手术”的不良作风,不提倡预防性阑尾切除术。有文献报道老年人阑尾炎穿孔率逐年增加,且发生穿孔较早,病程仅比非穿孔组长3 h。因而需早期诊断和正规的手术处理,预防切口感染。
3 皮肤准备
皮肤的暂住细菌通过备皮可以显著减少,从而降低切口感染概率。皮肤可用肥皂水擦洗,再用0.1%新洁尔灭或碘伏涂擦晾干,使药液吸附皮肤并形成薄膜,持续杀灭潜藏在毛孔、腺眼、皱纹深处上移的细菌。不影响手术操作的毫毛不必剃除,以免损伤使细菌入侵。皮肤准备与手术时间相隔以短暂(<30min)为宜。
4 无菌操作
阑尾急性炎症时常有炎性液体渗出至浆膜外,易污染四周组织,使感染扩散,所以应严格对待,注意无菌操作。提取阑尾时要细心,并与四周隔离。钳夹和切除阑尾的钳、刀用后均应放置于污染盆内,不重复使用。
5 术前常规应用抗生素
术前常规应用抗生素静脉滴注,对急性阑尾炎,无论是否化脓,坏疽或穿孔手术前均应用一次较大剂量抗生素,首选氨基苷类或头孢类抗菌素。甲硝唑术前30min静脉滴注,使抗生素浓度在血浆及组织中迅速达到峰值[2]。
6 切口的选择
由于大多数病人的阑尾位于右下腹,故手术切口宜选择在右下腹压痛最明显处。单纯性阑尾炎及化脓性阑尾炎病程短者,采用麦氏切口都能顺利完成阑尾切除。对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有时大网膜包裹粘连或腹腔脓液较多或异位阑尾,麦氏切口暴露不好,影响操作,肠管外露时间长加重损伤。因此宜选用右下腹直肌旁切口,且切口不宜太小。
7 保护切口
切开腹膜前,特别是阑尾化脓穿孔,腹腔内有脓液时,首先准备好吸引器,用两把血管钳将腹膜提起,并用纱布在周围保护,在两钳间先切开一小口,吸净脓液时再扩大切开腹膜,用4~6把直钳分别在上、下两个角及内外两侧夹住腹膜外翻固定在护皮巾上,用腹膜掩盖保护切口,可避免切口感染。
8 药物冲洗
一般急性阑尾炎无需灌洗,局部也不必放置药物。周围有少量浑浊液体时,可以使用纱布吸收液体并进行细菌培养,腹腔内不灌洗。腹膜外切口在缝合前可以考虑少量生理盐水或抗生素溶液冲洗。如果术中发现腹腔内存在大量脓液,则应考虑吸除后用生理盐水或药物局部灌洗,放置抗生素稀释液。坏疽、穿孔性阑尾炎切除后,切口也需要药物灌洗。
9 术式选择
针对不同类型阑尾炎,采取不同术式,尽可能不用逆行切除法,妥善处理残端,尽量减少腹腔及切口污染。
1 0 腹腔引流物放置部位
一般阑尾术后腹腔不放引流物,除非阑尾根部穿孔者近端包埋不理想或者当腹腔感染严重时,则用甲硝唑、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及手术野并用吸引器吸净,在阑尾区盆腔内放置引流管,另戳孔引出行皮外固定,不可从原切口引出,避免影响切口对合及引流物感染切口,影响愈合。
1 1 切口缝合
关闭腹膜后手术人员更换手套及器械,然后再缝合切口,不用在腹腔时使用的器械,重新更换器械以防止通过器械把腹腔内污染带到切口;切口缝线不宜过多,确切止血,逐层缝合,不留死腔,术毕以纱布同向挤压排出切口内积血及积液。
1 2 缝线的选择
阑尾炎术后常因缝合丝线作为异物存留引起感染。术中选择不同材质的缝线和缝合方法,可以预防切口因缝线感染而长期不愈。术中出血点可选择电刀凝血而不必丝线结扎。吸收合成线缝合腹膜及皮肤、皮下组织,可以减少感染几率,便于拆线,即使发生感染也不致存留。曾有报道不缝合腹膜,或腹膜与腹壁一层缝合,以避免切口内存留不吸收线结。此类方法有失细致,且有可能发生粘连、切口疝等并发症,我们认为并非良策。
1 3 术后伤口的处理
当怀疑术后可能会发生切口感染时,要勤观察,多换药。若发现针眼及切口有感染迹象,可以给予局部红外线理疗,常常能使炎症消散,不至于形成脓液,影响切口愈合。
1 4 选择性应用皮下引流条
对化脓、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手术时切口明显污染或皮下脂肪过厚者,估计可能感染或脂肪液化者,可在皮下放置乳胶引流条,术后24h拨除。
参考文献
[1]程刚.阑尾炎切口感染预防[J].中华医药杂志, 2004, 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