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开胸手术

2024-10-25

小切口开胸手术(共9篇)

小切口开胸手术 篇1

摘要:目的 探究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手术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手术的患者84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2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术中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术中护理干预,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中意外事故发生情况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中意外事故发生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手术的护理工作中实施术中护理干预, 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 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 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护理效果良好。

关键词:胸腔镜,小切口开胸手术,术中护理,应用效果

小切口开胸手术是临床中胸外科的一种常规手术, 属于新型微创手术的一种, 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 手术切口较小, 患者疼痛较少, 且术后恢复较快[1], 在各大医疗机构中得到广泛应用, 且多采用胸腔镜辅助治疗, 治疗效果良好;为进一步研究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手术中的最佳护理措施, 我院选取84例行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分别采用两种不同护理方法进行临床研究,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4年6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手术治疗患者84例, 病情分类:26例肺癌, 37例肺大泡, 14例支气管扩张肺水肿和7例肺错构瘤, 手术方式分别为肺癌切除术、肺大泡切除术、支气管扩张肺叶切除术和肺错构瘤切除术;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2例。对照组中男28例, 女14例, 年龄16~72岁, 平均年龄 (48.6±5.2) 岁, 观察组中男27例, 女15例, 年龄17~72岁, 平均年龄 (48.7±5.6) 岁;两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 (P>0.05) , 可对比。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手术治疗:对患者进行全麻, 行单肺通气, 于患者腋中线第6/7肋间行长约1.5 cm切口, 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 采用Trocar进胸, 放入胸腔镜器械 (套管) 进行探查;于胸腔镜入口上方2个肋间行约5 cm小切口, 同样手法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 于肋骨上边缘对肋间肌进行分离并进胸, 使用小开胸器进行开胸, 于胸腔镜直视下进行手术操作;手术医师根据腔镜显示明确病变位置, 确定切除范围, 从小切口处取出标本, 置引流管, 使用生理盐水冲洗胸腔, 关胸。

1.2.2 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术中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术中护理干预, 主要护理措施包括:①术中器械护理, 在手术过程中, 护理人员需熟悉手术操作流程, 为手术做好器械准备, 随时观察显示器明确手术进度, 为手术医师提供手术材料和用具, 根据患者实际病情为其准备适当的缝合器、结扎线和缝合钉仓等, 并及时用纱布擦拭镜面;②巡回护理, 巡回护士主要负责仪器的调整与链接, 准确判断仪器故障, 并及时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修, 保证仪器能够正常使用;手术时从手术方法和患者舒适度两方面考虑, 调整患者体位, 便于胸腔手术操作;指导患者远离病床金属部件, 避免电灼伤;③术中麻醉护理, 正确连接引流管与引流瓶, 在医师对患者进行鼓肺排气时仔细观察胸腔瓶内是否存在气泡, 当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时密切注意胸瓶内水柱变化, 若无波动及时汇报医师处理, 预防意外事故;④手术所用器械的保养与维护, 由专业护理人员对胸腔镜器械进行消毒、清洁、整理, 使用专业清洗液、擦镜纸对镜头进行清洗和擦拭, 动作轻微, 避免造成镜片划伤, 影响清晰度;清理后妥善保管。

1.3观察指标:护理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 (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 、术中意外事故发生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所收集的全部数据经过整理后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用 (±s) 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P<0.05表示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 (52.7±8.3) min, 术中出血量为 (102.5±32.7) m L, 患者住院时间为 (6.3±1.2) d, 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 (79.4±9.6) min, 术中出血量为 (148.6±36.1) m L, 患者住院时间为 (11.9±2.5) d;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 , 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P<0.05) , 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 。

2.2 术中意外事故: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意外事故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者中发生引流不及时引发胸腔感染1例和胸腔镜显示器故障1例, 意外事故发生率为4.8% (2/42) ;对照组患者中发生引流不及时引发胸腔感染3例, 胸腔镜显示器故障2例、手术时间拖延过长2例和胸腔镜器械忘记取出1例, 意外事故发生率为19.0% (8/42) ;观察组患者术中意外事故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

2.3 术后并发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患者中出现1例切口感染和1例胸部粘连, 并发症发生率为4.8%, 对照组患者中出现4例切口感染, 2例胸部粘连和1例发热, 并发症发生率为16.7%,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 。

3 讨论

胸腔镜是临床中胸部微创外科的代表性手术, 是20世纪医疗界胸外科的重大突破之一[2], 胸腔镜外科手术是一种新型的使用现代电视摄像技术和高科技手术器械装备, 在胸壁套管或微小切口下完成胸内复杂手术的微创胸外科新技术[3], 改变了传统胸外科疾病的治疗概念, 实现了常规开胸器械与胸腔镜的结合, 临床多用其辅助小切口开胸手术治疗, 二者均具有微创手术的优势。①手术创伤小,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手术一般在患者胸壁上开2~3个1.5 cm长的小切口即可完成手术, 减少了手术创伤[4];②术后患者疼痛感轻, 胸腔镜与小切口开胸手术的结合, 手术过程中无需撑开肋间[5], 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疼痛, 术后当天即可下床活动;③对患者肺功能影响较小, 术中不切断胸壁肌肉, 不撑开肋骨, 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胸廓的完整性和患者呼吸功能[5], 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术后肺功能和呼吸功能;④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 一般来说, 手术创伤越大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就越大[6], 由于胸腔镜的小创伤, 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不大;⑤术后患者并发症较少;经多次临床实践证明,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手术治疗疗效显著;同时, 在临床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的同时, 适当的术中护理工作能够提高手术效率, 减少术中意外事故, 对提高治疗效果, 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手术中的临床护理方法, 我院选取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分别采用常规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干预进行临床研究, 其中护理人员主要从术中器械护理、巡回护理、麻醉护理以及手术器械的清洗和保养护理等多方面在手术过程中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工作,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5) , 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P<0.05) , 术中意外事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 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 两组患者多项数据比较均差异显著, 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总而言之, 在临床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手术护理中实施术中护理干预措施, 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 手术创伤小, 术中出血量少, 患者疼痛感轻, 术中意外事故和术后并发症少, 护理效果显著, 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陈翔, 张志钢, 朱玉峰, 等.小切口开胸经导管肺动脉瓣置换术实验研究[J].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4, 23 (11) :978-982.

[2]郑轶峰, 姜建青, 杨列, 等.全电视辅助胸腔镜外科手术与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手术临床疗效的比较研究[J].重庆医学, 2012, 41 (7) :673-675.

[3]罗志强, 黄健, 梁宇强.胸腔镜入路与胸骨劈开入路行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 2014, 30 (22) :3611-3613.

[4]陈洁春, 陈柳云, 曾庆兵, 等.胸腔镜辅助下二尖瓣置换术的护理配合[J].实用医学杂志, 2014, 30 (22) :3663-3665.

[5]徐海, 张金峰, 徐世东, 等.三切口胸腔镜与开胸术对血浆细胞因子白介素-6水平和术后疼痛的影响[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14, 48 (4) :329-331.

[6]刘元春, 项晔, 侯琳, 等.17例再发胸腹主动脉夹层患者行球囊阻断术的术中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14, 49 (9) :1072-1075.

小切口开胸手术 篇2

关键词:肺癌;开胸根治术;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8-0273-02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对胸部疾病进行临床诊断与治疗时,胸腔镜辅助手术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且已经逐渐成为了胸外科的一个重要分支[1]。目前,在对肺癌患者行根治术时,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手术已经逐步实现[2]。为了对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本研究将对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所收治的68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所收治的68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32例女性,34例男性,所有患者的年龄为26~70岁,平均年龄为54.2岁。本研究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行肝脏、脑以及全身影像学检查,未发现患者存在病灶转移的情况。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可比性,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开胸肺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肿瘤根治术治疗,所有患者均采用相同的方式来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4.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的对比用χ2检验,而计量资料的对比用t检验,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差异具有可比性,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镇痛时间为(1.8±0.1)d,住院时间为(9.5±3.2)d,下床活动时间为(22.6±5.0)d,留置胸管时间为(3.7±0.5)d,手术时间为(182.4±24.7)min,该组患者中有6例患者在术后出现了并发症,其并发症发生率为12%;4例患者在术前感到恐惧,其恐惧率为8%。对照组患者的术后镇痛时间为(3.2±0.9)d,住院时间为(13.2±3.9)d,下床活动时间为(76.7±8.9)d,留置胸管时间为(5.6±1.3)d,手术时间为(153.7±19.8)min,该组患者中有17例患者在术后出现了并发症,其并发症发生率为34%;5例患者在术前感到恐惧,其恐惧率为10%。两组患者的术后镇痛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留置胸管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前恐惧人数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可比性,但不具备统计学

意义,P>0.05。

3 讨论

3.1 术前健康教育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在术前的恐惧人数比虽然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不过导致患者出现恐惧心理的原因各不相同。在对此类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告知患者手术的相关知识,让其对手术治疗以及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以此来消除患者的疑虑,让患者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护理工作者在从患者入院时起保持微笑,使患者迅速适应新环境消除最初的不安情绪。对患者呼吸、体温、心跳等生命体征的监测密度需要进行不同处理,并且做好相应的记录。一般的患者都有吸烟史,对于这些患者,护理人员需要耐心向他们解释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和对手术的影响,并且介绍一些戒烟方法,帮助患者戒烟。术前还需向患者讲解提高肺功能知识,如腹式呼吸、咳嗽运动等。在对患者进行术前健康教育时,还必须告知患者手术过程中的镇痛方法,尽最大可能降低患者在术后的疼痛度[3]。在对此类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还必须让患者对护理人员充分信任,以此来建立其良好的护患关系,确保患者能夠积极主动的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

3.2 并发症的观察与防治

3.2.1 术后疼痛的观察与护理 在对术后出现疼痛的患者,一定要根据其手术方式、胸部体征、生命体征、置管位置等情况来对患者的疼痛部位、性质以及持续时间进行全面的观察。然后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如有必要还可以对患者给予适当的镇痛药来进行止痛处理。

3.2.2 引流管的观察与护理 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一定要确保引流管的通畅,再次过程中必须对患者的引流情况、脉搏以及血压进行严密的观察,特别是对于引流液的颜色。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必须立即告知主治医生,并对患者采用相应的急救措施来进行抢救。

综上所述,在对肺癌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根治术配合相应的护理,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因此,在对此类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可以对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肿瘤切除术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参考文献:

[1] 张华,宋晨,贾砚,等.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与开胸肺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对比及护理[J].中国临床护理,2010,2(3):208-210,222.

[2] 魏立,陈明耀,陈重,等.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肺癌根治术的临床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2009,89(33):2346-2348.

后外侧小切口开胸90例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4月~2010年5月经胸外侧小斜切口完成胸部手术90例, 其中男52例, 女38例;年龄2岁~79岁, 平均40.5岁。病例分布情况见表1。

1.2 方法

切口的选择和操作:病人取侧卧位, 上肢外展曲肘绷带固定于头架, 根据病变部位选择进胸肋间, 于腋前线与腋后线间做斜行切口长10~13cm, 将胸大肌和背阔肌分别牵向前后方。直视下完成全部胸腔内操作。手术方式分类情况见表2.

2 结果

全组90例均在胸后外侧小斜切口下完成手术, 显露满意, 无手术死亡。手术时间60~180min, 平均118min。术中失血100~300ml, 平均200ml。术后胸腔引流150~600ml, 平均375ml。术后12天内发生切口感染5例, 肺部感染7例, 经换药及抗炎治疗后均痊愈。术后随访1个月~2年, 全组病例无患侧肩臂的运动、感觉功能障碍。

3 讨论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92例手术体会 篇4

【关键词】阑尾切除术;小切口;临床手术体会

【中图分类号】R6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445-01

阑尾炎是常见的外科疾病,有急性与慢性之分。对于阑尾炎的手术治疗方法也有传统的手术治疗转向小切口阑尾切除手术,而后者在临床实践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为了更好的分析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长处、手术适应症、手术禁忌症以及手术须知事项,本文将本院收治的92例行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加深对小切口阑尾切除手术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本院收治的92例阑尾炎患者中,共有急性阑尾炎69例,慢性阑尾炎23例。其中共有男性45例,女性47例。92例患者的年龄跨度为18-76岁,平均年龄为45.87岁。92例患者中有42例患者是单纯性阑尾炎,有30例患者是蜂窝织性阑尾炎,有22例患者是坏疽性阑尾炎。

1.2手术方法

1.2.1开腹 在对患者进行开腹时,应当使患者保持左侧倾斜的体位,选择麦氏点位基准、略偏向阿是点的位置,选择斜形小切口,使切口长度保持在1.5-2.5厘米之间。采用执笔式持刀方法,将皮肤一次行切开,以中弯血管钳将皮下脂肪进行分离,必要时可辅以甲状腺拉钩对皮下脂肪进行拉开。将腹外斜肌腱膜切开之后,对腹内斜肌、腹横肌进行分离,并在切开腹膜之后以甲状腺拉钩将切口拉大。

1.2.2寻找阑尾 在剖开患者腹腔之后,采用甲状腺拉钩将切口拉大至合适范围,必要时可做小范围移动。若果在切口之下能够看到大网膜或者小肠,那么就应当使用卵圆鉗将大网膜或者小肠轻轻夹住,并向左推移致左腹,这时就能看到升结肠。之后在使用两把中弯血管钳将结肠轻轻夹住,进而顺着结肠方向交替向下移动,就能够找到阑尾。找到阑尾之后,应当将其提到切口外部,进行切除。

1.2.3关腹 医生应当采用4号丝线将腹膜进行连续的外翻缝合,使用生理盐水对切口进行冲洗消毒。如果出现伤口污染的迹象,医生应当立即采用甲硝唑溶液进行切口清洗,使用4号丝线对腹外斜肌腱膜进行缝合。在进行彻底的止血之后,医生应当使用1号丝线将患者的皮下组织以及皮肤进行一针缝合。

1.3统计方法 对92例采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手术的注意事项、时间、要点,患者术后的恢复以及并发症的发病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行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用时15-33分钟,平均用时为17.8分钟。在手术后患者的拆线时间为4-6天,平均4.5天进行拆线。在手术后患者的住院时间为4-5天,平均住院时间为4.1天。术后患者的伤口愈合良好的共有89例,达到甲级愈合,愈合良好率为96.74%,2例患者是乙级愈合,1例患者是丙级愈合。无感染等明显的术后并发症。具体情况见下表。

3 结论

3.1手术优点 行小切口阑尾切除手术的患者腹部的切口创面较小,所留下的疤痕也相对较小。这一美观性的特点深为青年女性患者所欢迎,这种手术切口在经过一定时间之后,疤痕会逐渐变淡乃至消失,使患者保持了身体上的美观。其次,这种手术的优点还有手术时间短,对患者的机体组织损伤较小。小切口的手术方法造成肠粘连、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几率下降,对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帮助极大。最后,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给患者造成的疼痛较小,患者的恢复时间也较短,可以大大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与经济负担,同时也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医院的病床压力。

3.2手术适应症 通过对92例小切口阑尾切除的经验的回顾性总结分析,我们得出如下结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坏疽性阑尾炎以及亚急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适宜选择这种手术方法。而腹内有其他不明病症、发病时间超过24小时或者患者过于肥胖的情况下,不宜采用这种手术方法。在手术之前如果不能确诊或者诊断为弥漫性腹膜炎的,则应当选择经腹直肌对切口进行探查,而不应当再选择小切口。

3.3手术注意事项 第一,医生在进行小切口阑尾切除手术之前,应当对患者进行仔细的身体检查,探清患者的阑尾的具体位置,对于腹壁较厚的患者可以采用B超来定位阑尾的具体位置。第二,当患者处于左侧倾斜的体位时最有利于寻找阑尾,这是因为身体倾斜会使小肠向左侧移动,进而有助于寻找阑尾。若果在手术中发现患者腹部有脓液,则应当将脓液吸尽后再寻找阑尾。第三,再寻找阑尾的过程中应当使用血管钳,这是因为切口较小,不能使用阑尾钳。此外,还应当仔细辨别乙状结肠带,以免夹住该结肠带以至于找不到阑尾。第四,在剖开腹腔之后,若发现腹腔内有脓液则应当将腹膜外翻,还可在术后进行引流,避免切口受到脓液感染。第五,在手术之后,医生应当进行常规的冲洗伤口的操作,若患者出现化脓坏疽或者穿孔性阑尾炎,则应当使用甲硝唑溶液对伤口进行冲洗,这样才能保证伤口的愈合良好。

参考文献:

[1] 张晓东,小切口阑尾切除手术临床应用浅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0(z4),第57页.

[2] 黄海魂,小切口阑尾切除术212例临床体会[J]微创医学,2009(5),第503-504页.

小切口开胸手术 篇5

资料与方法

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胸外科住院患者64例, 随机平均分为两组, 其中观察组32例, 男19例, 女13例, 年龄22~65岁, 平均 (45.72±2.38) 岁;对照组32例, 男18例, 女14例, 年龄23~65岁, 平均 (44.67±2.56) 岁;两组在年龄、性别及病情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方法:观察组给予局限性小切口开胸术治疗: (1) 在术侧预定术后放胸管的下胸部第8或第9肋间做1个1 cm的切口, 用止血钳撑开胸壁组织直接进入胸腔内, 放入10 mm的穿刺套管, 将胸腔镜放入胸腔内进行探查。该切口在手术中可作为光源的切入点, 在应用胸腔镜的手术中, 也可以选择术中做该切口, 通过其放入长卵圆钳钳夹肺组织作牵引用, 使操作切口仅作为术者手术器械的操作进出, 减少小切口的使用压力。 (2) 从肩胛下角为起点落刀, 切一几乎为直线的切口, 切口长度6~13 cm, 平均10 cm, 直至腋前线与前胸乳中线之间的第4或第5肋上缘为止点的切口线, 只切开表皮和真皮层。切口的具体长度应取决于所需要切除取出的肺叶标本大小、胸腔的粘连程度、肺裂的发育程度、手术者操作熟练程度及患者的经济状况。通常以放入操作者的一只手为标准。 (3) 通过采用小切口手术, 让电刀在有保护的情况下进行操作, 并注意保护肋间胸膜, 牵引器可避免肋骨牵开时神经压迫受损。在牵开器的作用下能够将切口的视线与手术部位进行调整, 保证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 切口不会产生疼痛。对照组传统胸外科外侧切口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疼痛程度、住院花费及住院时间, 并进行对比与统计分析。

统计学处理:采用数理统计软件SPSS 19.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与统计分析, 并进行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疼痛程度、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讨论

标准后外侧切口引起的创伤一直是引起术后胸痛和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的原因。与胸腔镜相结合的微创手术切口平均长度约10~15 cm, 不需切除或切断肋骨、不需要牵拉肩胛骨, 可以完成胸外科日常常规手术, 包括全肺切除术、肺叶切除术、食管癌切除术、贲门癌切除术。任何情况下使用胸腔镜的原则都适用于胸腔镜治疗胸部损伤。套管的放置应根据手术指征和伤口的位置而略有变化。如果怀疑膈肌损伤引起的血胸, 则套管的位置应放在可以很好观察膈肌的地方。然而, 如果探查是为了诊断胸内出血或清除血块, 套管的位置应放在可以很好观察整个胸腔和纵膈的地方。放入小号胸廓牵开器之前先放纱布垫保护露出的下一肋上缘, 而上一肋因肋间肌保护无需放纱布垫[3]。在对胸外科进行局限性小切口开胸术时要考虑到患者的实际情况, 要有针对性对患者的小切口进行位置调整, 在进行手术的部位与小切口之间的肋骨能够达到一定的间距, 以免肋骨牵开时与神经组织产生一定的影响, 而引起疼痛。腋下小切口同样适用于很多胸外科手术。患者侧卧位, 让患者的腋下弧形开通小切口, 从而保证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 切口长度10~13 cm, 小切口的位置要确保肋骨牵开的神经组织产生一定的影响。肩关节的韧带不会像传统切口一样因被强力拉开而撕裂;肩关节活动功能因而受影响小而且恢复快[4]。

本组资料中, 对照组采取传统胸外科外侧切口手术治疗, 观察组给予局限性小切口开胸术治疗,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疼痛程度、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可见, 局限性小切口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胸腔引流量少、疼痛轻、住院花费低、时间短等优点, 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胸外科局限性小切口开胸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胸外科住院患者64例, 随机平均分为两组, 其中观察组给予局限性小切口开胸术治疗, 对照组给予传统胸外科外侧切口手术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疼痛程度、住院花销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疼痛程度、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局限性小切口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胸腔引流量少、疼痛轻、住院花费低、时间短等优点, 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胸外科,局限性小切口开胸术,出血量

参考文献

[1]曹钦.胸外科局限性小切口开胸术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 (2) :265-266.

[2]徐宁, 汤磊, 陈浩, 等.胸腔镜与开胸肺叶切除手术方式的比较[J].临床肺科杂志, 2014, 18 (4) :627-629.

[3]刘金明.胸腔镜下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22 (3) :189-190.

小切口开胸手术 篇6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67例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术的患者, 其中男性208例, 女性159例;年龄17~75岁, 平均年龄 (52.3±8.6) 岁;手术主要为肺大泡切除术198例, 肺癌切除术81例, 纵隔肿瘤切除术29例, 支气管扩张肺叶切除术25例, 肺错构瘤切除术34例。所有患者均为气管插管全麻, 静吸复合全麻, 插入双腔管或Univent管, 术中行健侧单肺通气, 肺隔离完善。

1.2 手术方法

全麻成功后, 患者放置健侧卧位, 单肺通气后, 取腋中线第6或第7肋间切开皮肤及皮下长约1.5cm, 用Trocar进胸, 放置胸腔镜套管, 放入胸腔镜探查, 在胸腔镜入口上2个肋间或距病变部位最近处切开5~6cm小切口, 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 在肋骨上缘分离肋间肌进胸, 以小开胸器开胸, 使用普通手术器械和胸腔镜器械在直视和镜下进行手术操作。术者由显示系统查看病变部位后确定手术切除的范围, 标本从小切口取出, 在胸腔镜置入处放引流管1根, 关胸前用温生理盐水冲洗胸腔, 若是肿瘤患者应用温灭菌蒸馏水。关胸前张肺, 检查是否有漏气及活动性出血存在, 如果无异常用内镜吸引器吸净冲洗液, 放胸管引流, 撤除内镜器械, 检查内镜器械的完整, 清点手术器械包内物品是否和术前相符, 若无误即可关闭胸腔。手术结束后连接好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观察水柱波动情况, 然后送患者至麻醉恢复室监护。

1.3 结果

全组患者手术过程顺利, 护理配合良好, 胸腔镜器械使用良好, 缩短了手术时间, 加快了手术患者的周转, 提高了手术室的效率,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有7例患者因解剖结构困难或镜下难于控制的出血改常规开胸手术, 其余均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下完成手术, 有1例肺大泡切除术患者在手术结束放置平卧位时发生对侧气胸, 出现血氧饱和度迅速下降, 立即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后症状改善。全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 (58±27) min, 术中出血量为 (105±36) ml, 术后平均3d拔除胸腔引流管, 平均住院时间为7d。

2护理

2.1 术前护理准备

(1) 术前访视。手术前1d到病区了解患者病情、手术部位与手术方式, 与患者交谈告知手术前、后注意事项、术中体位, 减轻患者术前的焦虑, 取得患者的信任, 使其对手术充满信心。 (2) 手术器械准备。 巡回护士术前准备好胸腔镜显示器、摄像机、纤维冷光源等设备的连接;器械护士应准备好普通手术器械和胸腔镜手术器械, 并分开放置, 有利于胸腔镜的安全使用, 同时有利于器械护士在手术中能及时取到手术所需器械。器械护士须在手术开始前20 min洗手, 做好术中物品预置工作。 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配合完成摄像头与胸腔镜镜头的连接并使用腔镜保护套保护摄像头, 保持手术区域无污染,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同时正确安装光源线、电凝线等导线, 妥善固定好并调节合适的参数。

2.2 术中护理配合

2.2.1 器械护士的配合。

器械护士应熟悉胸腔镜手术的操作步骤, 了解胸腔镜手术中各阶段所需的器械[2], 并能达到平面视觉和运动协调的适应。术中既要观察显示器知道手术进度, 又要提前准备好所需要的器械, 熟练、正确无误地将各种器械、材料迅速平稳地送到术者手中。器械护士还应根据手术要求, 正确传递内镜器械。若是肺大泡切除或肺楔形切除时应给腔镜肺钳和肺切割缝合器, 若肺大泡较小时可用圈套结扎线扎两道, 使肺大泡边缘肺组织成葫芦状。肺大泡手术后需做胸膜固定, 器械护士用内镜钳夹小方纱浸透2%碘酒涂擦胸壁, 另一块浸透70%酒精脱碘, 利用化学刺激使肺和胸壁产生粘连, 需注意的是酒精脱碘后, 不应再使用电凝钩, 以防酒精燃烧灼伤胸腔内组织。纵隔肿瘤切除时需准备内镜组织分离钳, 用内镜钳夹住肿块, 用内镜剪剪开包膜, 电凝钩分离止血, 遇到血管可用钛夹钳夹闭血管;若为肺癌需行肺叶切除时应用一次性腔内使用切割缝合器, 缝合血管时用红色钉仓, 缝合气管时用绿色钉仓, 切割缝合肺裂时用橘黄色的钉仓。器械护士用0.5%碘伏浸湿无菌的擦镜纸擦拭镜头, 可防止胸腔内热气在冷镜头表面产生冷凝, 维持镜头清晰, 术中镜头遇到血液和组织, 应及时用湿纱布擦净镜面, 保证手术者视野清晰, 使手术安全进行。如术中发生异常情况, 应迅速配合手术医师及时处理各种病情。

2.2.2 巡回护士的配合。

巡回护士应熟练掌握胸腔镜仪器设备的连接与调整, 对仪器设备的常见故障能迅速判断并解除, 特殊故障及时请工程师维修, 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巡回护士在安放患者体位时应注意勿损伤臂丛神经, 侧卧位时须在腋下垫1个较厚且窄的软垫, 至少距离腋下5cm , 患侧上肢固定在头架上, 并略举向头端, 角度不应大于90°, 使肋间距增宽, 有利于胸腔镜手术操作。电极板粘贴在患者小腿上, 注意患者身体各部位勿与手术床金属部件接触, 防止电灼伤患者。

2.2.3 麻醉的配合。

手术结束巡回护士应将胸腔引流管与胸腔闭式引流瓶正确连接, 麻醉医师鼓肺排气时观察胸瓶内有无气泡溢出, 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后观察胸瓶内水柱有无波动, 如发现水柱无波动或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外科医师, 协助处理, 确保患者安全。

2.2.4 手术器械的维护。

胸腔镜器械的维护、清洗是器械维护的重要步骤, 应由专人负责。胸腔镜主要由光学镜、光导纤维等材料构成, 清洗镜头要用镜头专用纸, 防止镜头出现划痕, 影响镜头清晰度。摄像头、镜面不可用手触摸或接触油性物质以免损坏或影响使用效果, 冷光源线、摄像头及导线切忌打折、扭曲, 清洗擦拭过程中动作要轻柔, 清洗液最好用蒸馏水, 以防腐蚀和发生化学反应。胸腔镜操作器械应拆开内芯, 手柄腔道用高压水枪冲洗, 去除血迹后放入酶制剂中超声机清洗, 流动水冲洗干净后, 去离子水冲洗, 再放入防锈液中浸泡5min后, 用高压气枪吹干腔道关节, 等离子灭菌备用。开放式胸腔镜套管等部件可按常规手术器械清洗保管。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手术,小切口开胸术,护理

参考文献

[1]陈鸿义, 王俊, 主编.现代胸腔镜外科学 (M) .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3-15.

小切口开胸手术 篇7

关键词:胸外科手术,胸外科,治疗结果

胸外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 在临床诊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胸外科手术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正确选择切口开胸方式对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目前, 微创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诊疗中, 为外科手术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本研究旨在探讨胸外科局限性小切口开胸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5月—2015年9月于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胸外科手术的患者200例, 年龄25~78岁;均符合胸外科手术的标准[1];患者及家属对相关诊疗措施知情, 由家属签署同意书。根据胸外科手术切口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100例。对照组中男54例, 女46例;平均年龄 (52.6±3.1) 岁;平均病程 (6.5±2.5) 个月;手术类型:肺部手术39例, 气管肿瘤31例, 食管手术25例, 其他5例。观察组中男56例, 女44例;平均年龄 (57.1±3.1) 岁;平均病程 (6.9±2.6) 个月;手术类型:肺部手术35例, 气管肿瘤手术30例, 食管手术28例, 其他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排除标准[2,3] (1) 年龄>80岁; (2) 术前合并严重感染及严重代谢紊乱者; (3) 不符合胸外科相关手术指征的患者; (4) 合并恶性肿瘤及内科其他严重疾病者; (5) 因精神疾病、交流障碍等因素无法正常沟通者。

1.3方法两组患者均予以胸外科手术, 术前检查患者各项身体重要指标, 对不满足手术指征者予以剔除。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外侧切口实施手术, 手术医师严格按照外侧切口方法执行相关操作, 做好麻醉及护理配合。观察组患者予以局限性小切口开胸术, 具体如下:患者取侧卧位, 麻醉医师对患者进行静脉复合气管插管麻醉, 麻醉药物起效后行单肺选择性通气, 增加其患侧肋间的间隙;同时垫高患者胸部, 严格按照不同病灶位置确定切口位置;通常选择第3~7肋间隙位置的平行肋骨作为切口, 切口长度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为7~14cm。按手术操作规范依次切开皮肤、相关组织, 同时切断背部括约肌前端筋膜, 使其处于游离状态;若打扫患者胸腔内部情况比较复杂, 可适当切断切口上端位置的肋骨, 为手术操作提供便利条件。两组患者术后均行常规抗感染治疗。

1.4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疼痛程度、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评分进行评价, 0分为无痛苦, 1~3分为轻度疼痛, 4~6分为中度疼痛, 7~10分为重度疼痛[4]。

1. 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 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 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以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疼痛程度、住院时间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 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 05, 表1) 。

2. 2 并发症观察组患者出现切口感染1 例 ( 1. 0% ) , 对照组患者出现切口感染4 例, 切口液化3 例, 愈合延迟2 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9. 0%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3 讨论

胸外科是临床重要的诊疗科室, 手术类型多样, 在临床疾病诊疗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通常胸外科手术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时临床医师要对其实际情况进行准确判断, 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为患者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有研究表明, 为患者正确选择切口方式, 能保证患者手术治疗效果[5]。目前, 胸外科手术操作过程主要有2 种切口方式, 传统外侧切口和局限性小切口开胸术。

传统外侧切口下行手术相关操作, 适应范围较广泛, 且手术视野开阔, 能为手术操作提供很多便利条件。但外侧切口常需将患者大量胸壁肌肉切断, 同时切口较长, 给患者带来较大创伤, 增加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外侧切口可引发较严重胸痛症状, 导致患者术后切口疼痛异常, 严重影响切口愈合[6]。为进一步减少手术操作对患者神经组织的压迫, 要寻找替代传统切口的方法, 保证手术安全操作, 为患者提供更为可靠的手术治疗方式。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 微创手术操作技术被广泛应用在临床诊疗工作中, 可为外科手术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对患者预后产生促进作用。局限性小切口开胸术的切口较小且隐密, 不会对患者胸腔及相关组织产生较大损伤, 故切口愈合良好, 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7]。局限性小切口能有效地控制术中出血量, 减少术后引流量, 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 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有显著差异, 与相关研究结果相一致[8]。说明局限性小切口开胸术可减少胸外科手术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 缩短住院时间, 减轻患者疼痛程度, 对保证手术治疗效果意义重大; 同时能为患者提供更为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与传统外侧切口相比, 局限性小切口开胸术操作更具应用价值, 值得在胸外科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 胸外科局限性小切口开胸术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 缓解患者术后疼痛, 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志祥.传统开胸术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胸外伤的疗效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 30 (21) :90-91.

[2]马振健.腋下小切口手术、腋下小切口胸腔镜辅助手术和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对比研究[D].济南:济南大学, 2013.

[3]曹钦.胸外科局限性小切口开胸术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 (2) :65-66.

[4]徐宝川, 吴晓明, 梁庆正.58例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胸外科手术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 (11) :82-83.

[5]陈洪波.胸外科局限性小切口开胸术40例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 2014, 30 (23) :41, 43.

[6]袁风林.腋下小切口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10) :43-45.

[7]肖登波, 蔡孝连.胸外科局限性小切口开胸术56例临床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 29 (7) :916-917.

小切口开胸手术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70例胸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随机分为A组与B组, 各35例。70例患者中, 男45例, 女25例;年龄25~47岁, 平均年龄 (34.9±1.3) 岁;致病原因:车祸伤40例, 摔伤15例, 坠落伤10例, 锐器伤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患者实施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 取患者平卧位, 手术侧垫高45°, 在第7或第8肋间腋中线进行切口, 长度约1.5 cm, 左胸置入胸腔镜, 观察患者胸腔情况, 作一个操作孔, 一般在腋前线第4肋间进行切口, 长度约7 cm, 之后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 对切口长度进行适当调整, 或者在胸部伤口处直接作一个操作孔。利用吸引器快速吸净积血或者血凝块, 确保胸内视野的清晰, 并且详细探查患者的创伤情况, 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在手术中, 使用电凝止血或者缝扎止血, 在胸腔镜下采用褥式进行膈肌裂口、肺裂伤的修复。患者术后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B组患者实施传统开胸手术治疗, 在患者前外侧进行切口, 经伤口或者第4~6肋间进入胸腔, 利用吸引器快速吸净积血或者血凝块, 确保胸内视野的清晰, 并且详细探查患者的创伤情况, 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电凝止血或者缝扎止血, 利用褥式进行膈肌裂口、肺裂伤的修复。患者术后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治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行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率 (%) 表示, 行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对比

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要少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附表。

2.2 两组患者治愈率对比

A组35例患者中, 治愈出院35例, 治愈率为100.0%;B组35例患者中, 治愈出院30例, 死亡5例, 治愈率为85.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胸外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胸外科疾病, 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本研究中, 胸外伤患者分别实施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与传统开胸术治疗, 传统开胸术的创伤较大, 术中出血量较多, 患者恢复时间较长, 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主要就是在传统开胸手术基础上, 结合胸腔镜对患者实施的手术治疗方法, 主要应用于胸外伤诊断与治疗, 同时包括持续性气胸、心包开窗术等方面治疗, 其创伤较小, 术中出血量较少, 患者恢复较快, 临床效果要好于传统开胸术治疗。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 主要为结合直视与胸腔镜, 在手术过程中, 利用钛夹、电钩、推结器等展开手术, 尽可能减少一次性器械的使用, 相对于传统开胸术而言, 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少的优势。同时, 胸腔镜手术切口在腋窝处, 不会对胸壁肌肉束产生较大损伤, 术后患者肩关节活动正常;并且患者切口具有很好的隐蔽性, 加之切口较小, 几乎不可见。在腋窝下进行小切口, 防止因后外侧切口造成患者长期卧床产生的肩背压迫性缺血, 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切口感染现象的发生。除此之外, 在实施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的时候, 首先保证患者血压动力学指标稳定, 如果患者血液动力学指标不稳定, 需要经过调整之后进行手术, 否则不可以进行手术[6,7,8,9]。本研究结果显示, 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 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效果明显好于传统开胸术治疗效果, 能够减小患者创伤, 缩短住院时间,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对比传统开胸术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胸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手术70例胸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随机分为A组与B组, 每组35例。A组患者实施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 B组患者实施传统开胸手术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治愈率。结果 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要少于B组,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治愈率为100.0%, B组治愈率为85.7%,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效果明显好于传统开胸术治疗效果, 能够减小患者创伤, 缩短住院时间,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传统开胸术,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胸外伤

参考文献

[1]吴志祥.传统开胸术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胸外伤的疗效分析[J].大家健康 (中旬版) , 2014, 15 (11) :90-91.

[2]田广宇.传统开胸术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胸外伤的临床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6 (11) :98-99.

[3]袁恺.传统开胸术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胸外伤的疗效对比[J].四川医学, 2012, 33 (10) :1760-1761.

[4]龙朝辉.研究传统开胸术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胸外伤的疗效对比[J].中外医疗, 2010, 29 (24) :72.

[5]孔庆龙, 吴玲.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胸外伤的临床疗效分析[J].医药前沿, 2014, 6:164.

[6]王晔.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16例胸外伤的临床疗效分析[J].工企医刊, 2013, 26 (6) :501-502.

[7]熊卫民, 杨彬, 黄标通, 等.电视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术治疗胸外伤的临床对比研究[J].医学临床研究, 2013, 9:1746-1747.

[8]马治欣, 邵松海, 乔利阳.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在胸外伤中的应用[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06, 6 (11) :850.

小切口开胸手术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胸外科2008年8月至2012年5月期间收治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158例。入选标准:肺部单发病灶, 胸部CT检查病灶直径不超过3cm的病灶;不限年龄和性别, 排除中央型肺癌;快速冷冻病理检查, 确诊为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其中男83例, 女75例;年龄25~80岁, 平均 (56.5±3.8) 岁;病理类型:腺癌90例 (57.0%) , 肺泡癌58例 (36.7%) , 鳞癌10例 (6.3%) ;肿瘤位置:右上肺52例 (32.9%) , 右下肺37例 (23.4%) , 左上肺46例 (29.1%) , 左下肺23例 (14.6%) 。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治疗组108例与对照组50例。

1.2 手术方法

1.2.1 治疗组

采用全胸腔镜手术治疗, 双腔气管插管, 静吸复合麻醉, 患者取健侧卧位。在单肺通气情况下, 于胸腔镜下分别结扎血管和支气管以完成肺叶切除。于腋中线第7肋间置入30°胸腔镜的1cm套管, 于腋后线第8肋间作长2cm的切口, 于腋前线第四肋间作长4cm的切口。通过切口置入卵圆钳, 将肺向后牵拉以暴露肺静脉。自处理肺静脉开始, 从前向后处理肺门。行下叶切除时, 先处理下肺韧带, 然后机械闭合肺静脉。选择解剖性肺叶切除法, 然后行淋巴结清扫或活检。上叶切除放置上、下两根胸腔引流管, 下叶切除放置下胸腔引流管。在胸腔镜直视协助下, 关闭胸膜和肋间肌, 再依次缝合胸壁组织, 最后缝合套管切口[3]。

1.2.2 对照组

采用开胸手术治疗, 全身麻醉, 单肺通气, 患者取健侧卧位。标准后外侧切口, 第5、6肋间隙进胸, 明确病变性质后行相应肺叶切除及系统性的纵隔淋巴结清扫术。

1.3 分析指标

主要包括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第1天胸腔引流量、术后拔除胸管的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

1.4 统计方法

采用SAS 12.0软件进行分析与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淋巴结清扫数目对比

所有患者均手术痊愈出院, 无手术死亡病例。两组的手术时间与淋巴结清扫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2.2 两组术后住院天数、术后第1日胸腔引流量和术后拔除胸管时间的对比

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组的术后住院时间短, 术后第1日胸腔引流量少,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拔除胸管时间接近,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2。

3 讨论

非小细胞肺癌的手术治疗原则是尽可能彻底切除肿瘤和最大限度地保留健康的肺组织。传统手术多采用标准后外侧切口, 第5、6肋间隙进胸, 长度约25cm, 进胸后将肺内肿物连同周围约1cm范围的正常肺组织完整楔形切除, 明确病理后行相应肺叶切除及系统性的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由于手术切口大, 对患者损伤严重, 术后肺功能影响大, 故手术风险增大, 恢复也较慢[4]。

全胸腔镜下肺癌切除术在当前得到了广泛应用, 得到了胸外科医师的青睐和大力推广。全胸腔镜的手术创伤小, 切口视手术需要, 无需或只需切断部分背阔肌、前锯肌[5], 手术创伤小, 术后恢复快。手术操作灵活简便。同时为高龄、肺功能低、全身状态差、不能耐受常规开胸手术的患者提供了治疗机会[6]。Jaklitsch等[7]选择施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1例, 其中通过全胸腔镜下传统式手术30例, 全胸腔镜下单向式手术31例。全部手术过程顺利, 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 无中转开胸。传统术式组与单向术式组两组间手术时间、出血量、摘除淋巴结数、术后带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8]。本文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 无手术死亡病例。两组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术后拔除胸管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日胸腔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全胸腔镜手术治疗有利于肺癌患者的康复。

总之, 全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恢复快、安全可行等特点, 结论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杨力宝, 徐书楷, 谢召平, 等.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癌手术60例临床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6, 9 (1) :59.

[2]何建行, 刘全平, 杨运有.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5年随访疗效[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02, 9 (1) :29.

[3]禹亮, 张健, 孙大强.电视胸腔镜辅助胸壁小切口肺叶切除术[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05, 5 (8) :616.

[4]常建华, 游庆军, 翁鸢, 等.小切口电视胸腔镜辅助与传统开胸肺癌根治术的比较[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07, 7 (5) :412.

[5]韦森, 孙克林, 张汝刚, 等.对比研究胸腔镜与剖胸手术诊治孤立性肺结节[J].中国肺癌杂志, 2004, 7 (4) :347.

[6]Jaklitsch MT, Pappas-Estocin A, Bueno R.Thoracoscop ic surgery in elderly lung cancer patients[J].Crit Rev Oncol Hematol, 2004, 49 (2) :165.

[7]Lewis RJ, Caccavale RJ.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ical non-rib spreading simultaneously stapled lobectomy[J].Semin Thorac Cardiovasc Surg, 1998, 10 (4) :332.

上一篇:探究生成下一篇:动物的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