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2024-10-12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共9篇)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篇1

目前,有些教材把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的划分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以会计确认是否发生变更为判断基础,一般对会计确认的指定或选择是会计政策,其相应的变更就是会计政策变更;第二,以计量基础是否发生变更为判断基础,一般对计量基础的指定或选择是会计政策,其相应的变更就是会计政策变更;第三,以列报项目是否变更为判断基础,一般对列报项目的指定或选择是会计政策,其相应的变更就是会计政策变更;第四,根据会计确认、计量基础和列报项目的选择、为取得与资产负债表项目有关的金额或数值所采用的处理方法,不是会计政策而是会计估计,其相应的变更就是会计估计变更。

但是笔者认为这种划分过于宏观,作为一个普通的会计人员不好把握。所以,判断是会计政策变更还是会计估计变更最重要的依据是交易或者事项的实质。以下用三个例子来说明。

一、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改变

对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改变,在新旧会计准则中作出的判定存在一些差异。旧会计准则把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变更判定为会计政策变更,而新会计准则却把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变更判定为会计估计变更。笔者比较赞同新会计准则的判定,因为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实质来看,它是企业根据固定资产未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方式来确定的,根据未来固定资产使用情况的变化,固定资产实现经济利益的方式也必然会发生变化,而根据这种变化采取新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当然属于会计估计变更。并且,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改变是对未来期间固定资产实现经济利益方式的估计作出变更,所以属于会计估计变更。由此可见,在对交易和事项的估计进行变更的情形下,采取新的方法就属于会计估计变更。

二、坏账准备计提方法的改变

确认坏账的方法有备抵法和直接转销法,在这两种方法之间的变更属于会计政策变更。而在国家规定采用的备抵法下确定坏账准备金额的方法有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和账龄分析法,在这两种方法之间的变更又属于会计估计变更。同样是“方法”的变更,为何前者为会计政策变更,而后者为会计估计变更?

笔者认为,解决该问题需要从问题的实质入手。首先来看备抵法和直接转销法之间的变更。备抵法是在期末根据应收账款可收回的情况估计可能发生的坏账金额的大小,先计提坏账准备,再在实际发生坏账时冲销坏账准备,同时确认应收账款的减值损失。直接转销法则不预先计提坏账准备,而是在实际发生坏账时直接确认应收账款的减值损失。在备抵法下,期末在充分估计坏账发生的可能性的基础上,预先计提坏账准备,有助于在期末的资产负债表上真实地反映特定时点上资产的价值。而直接转销法下,待实际发生坏账时才确认应收账款的减值损失,因而在发生坏账之前的那个期末就可能虚增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也正是基于此准则规定不得采用直接转销法确定应收账款的价值。从以上论述可以得知:无论是备抵法还是直接转销法,都是为了确定应收账款在特定时点上的价值而使用的方法,而一般来说,对会计确认的指定或选择是会计政策,所以在备抵法和直接转销法之间进行变换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然后来看计提坏账准备时账龄分析法和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之间的变更。备抵法下需要在实际发生坏账损失之前预先估计将来发生坏账的可能性以及金额的大小,而无论是账龄分析法还是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都是根据未来将要发生坏账的可能性以及金额的大小来确定应当计提或者冲减的坏账准备金额。因此这两种方法不是用于确认应收账款而是用于确定未来最有可能形成的坏账的金额,这属于为取得与资产负债表项目有关的金额或数值所采用的处理方法,在这两种方法之间的变更属于会计估计变更。

三、存货流转计价方法的改变

关于存货流转计价方法的变更,大家都很清楚是属于会计政策变更。既然是会计政策变更,就应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处理,然而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很多教材上对存货流转计价方法的变更按照未来适用法进行处理。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主要是由于会计政策变更采取追溯调整法时还有一个例外情形,就是当无法进行追溯调整时,应采取未来适用法,简便处之。因为在实际工作中,企业的存货进出量很大,存货的品种繁多,存货的成本又不稳定,难以保证各种存货的成本流转与实物流转相一致。因此必须采用某种存货成本流转的假设,在期末存货与发出存货之间分配成本,也就是对存货计价方法进行选择。既然这些存货计价方法本身的产生就来源于假设,因此在实务中根本无法将存货流转计价方法的变换与当期销货成本的影响一一对应起来,从而也就无法使用追溯调整法。这里采用未来适用法并不是因为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换是属于会计估计变更,而是因为在会计政策变更下无法进行追溯调整。○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篇2

1.会计政策具有选择性。会计政策是企业在允许的会计具体原则、会计处理具体方法中作出的具体选择,会计政策具有选择性和灵活性,是企业自主权在会计核算中的具体体现。

会计政策的选择性是会计政策的核心和实质,没有选择性就不能称为会计政策。会计政策是一个新名词,过去之所以没有这一名词,主要是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无自主权,只是执行国家计划的机器,表现在会计核算中,就是企业对会计具体原则和处理方法没有选择性,企业会计核算的确认、计量由国家在财务制度中包办了。

2.会计政策变更的实质。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是对会计核算一般原则中一贯性原则的否定,是一贯性原则的特殊情况和例外。

一贯性原则要求企业处理方法和程序(即会计政策)要前后一致,不得随意变更。遵循一贯性原则能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乃至有用性,否则会削弱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使会计报表使用者在比较企业的经营业绩时发生困难。但一贯性原则也并非要求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绝对不能变更,在符合一定的条件下,一贯性原则也可能被违背,即会计政策变更。

正因为会计政策变更是对一贯性原则的否定,会计政策的变更也不能随心所欲,而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如法律或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的要求、经济环境和客观情况的改变。

3.累积影响数。计算累积影响数属于会计核算的计量环节,是追溯调整法的第一步,计算出累积影响数是采用追溯调整法的前提条件。

累积影响数的实质是一个差额,是同一事物(过去业务)采用两种不同方法确认、计量(新、旧不同会计政策)所产生的差异,即对过去的经济业务分别采用新旧会计政策核算的差异。同时累积影响数的仅包括属于实账户、可以累积的保留盈余(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如为损益类账户,则为虚账户,不能滚动累积。

因累积影响数是保留盈余,是对过去的业务分别采用新旧会计政策的税后差异,因此,在计算累积影响数时须考虑所得税费用的影响。会计政策变更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因企业采用的所得税会计的方法不同而不同。

会计政策的变更会引起会计利润的变化,但税收利润即应纳税所得额不会随之变化。税收利润虽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调整得来,但由会计利润调整得出税收利润时,调整基数-会计利润虽发生了变化,但同时调整数-会计利润与税收利润的差异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对最后调整结果-税收利润并无影响,因为税收利润只有在税法发生变化时才会变化。

在应付税款法下,按税收利润计算的所得税费用和应交所得税额不会变化,因此,会计政策变更在应付税款法下对所得税费用并无影响。而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则不然,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按税收利润计算的所得税额不会变化,按会计利润计算的所得税费用则发生变化,按会计利润与税收利润的差额计算的递延税款也相应发生变化。因此,会计政策变更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对所得税费用有影响。

4.追溯调整法。追溯调整法实质上是观念上的变化,是对企业过去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用新政策进行的重新审视,是换一个角度换一个视野看待同一个事物,即对过去的业务原来已采用旧政策核算,现在采用新政策核算,是虚的,是模拟的。因此,对于实实在在发生的现金流入、流出,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向国家交纳所得税等,不因会计政策变更而变化,在追溯调整法下也无须调整。

追溯调整法包括计算累积影响数、调账、调表及在报表附注中披露四个方面。调账主要编制调整分录,在应付税款法下不涉及“递延税款”账户的调整,而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则须对“递延税款”账户进行调整。同时,对涉及到损益类账户调整时,须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代替。因损益类账户是虚账户,年末时均须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中,结转后无余额。如在调整分录中仍用损益类账户,则调整以前年度的损益会与本年度的损益相混淆。损益类账户年末时须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中,“本年利润”账户又须结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故在调整分录中,损益类账户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代替。

当累积影响数为正数时,即按新政策核算的税前税后收益大于按旧政策核算的税前税后收益时,追溯调整为调增,其分录模式为:

A、借:有关资产账户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代替有关收入、费用等损益类账户)

B、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代替“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这一损益类账户)

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还须做

C、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代替“所得税”这一损益类账户)

贷:递延税款

反之,当累积影响数为负数时,分录模式与上面相反。

追溯调整法下调整报表项目并非重编以前年度的会计报表,也非调整以前年度的报表项目,而是调整本年度的.年度报表项目,例如,会计政策变更发生在3月份,则3月份的月报、第一季度的季报和当年中报均不须调整,而只须调整当年的年报。调整报表时只调整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有关项目,对现金流量表不作调整,类似于会计政策变更不影响过去的税收利润,会计政策变更不影响过去的现金的流入和流出。

调整资产负债表时,调整的是有关资产项目和保留盈余的年初余额,即累积影响数,其有有关资产项目和保留盈余的调整方向相同,同时调增或同时调减。

在调整利润表时,仅调整有关项目的上年数,即政策变更对上年损益影响的发生额,因损益类账户为虚账户,不能滚动累积,故高速的不是累积影响数。在调整利润表时,如同编制合并报表的抵销,调整有关收入或费用项目后,须进一步调整有关利润项目和所得税费用,如营业利润、利润总额等,再调整净利润、可供股东分配利润、年末未分配利润等。这可称为滚动调整。

5.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因会计政策变更的条件或理由不同而不同。

会计政策如果是因法律法规的规定而变更,且法律法规中规定了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则按其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处理;如果法律法规中未规定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则按追溯调整法进行处理。会计政策如果是因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引起的变更,则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处理。采用追溯调整法须计算出累积影响数,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时,则采用未来适用法。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篇3

关键词:会计政策;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会计估计变更

《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将会计变更区分为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并分别采用追溯调整法和未来适用法,这对于保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在会计实务中,有时很难区分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因此有必要对于二者作一番比较分析。鉴于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分别采用的是不同的方法,区分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更显得尤为重要。

一、会计政策及其变更

(一)会计政策。第一个层次为“原则”层,是指会计确认的原则,即将某一项目作为一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或其他要素正式录入会计报表的过程。会计确认包括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六大会计要素的确认和借款费用资本化原则,无形资产开发费用资本化原则等。第二个层次为“基础”层。是指会计计量基础,它是将会计原则应用于交易或事项所采用的基础,包括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现值、可变现净值、重置成本等。第三个层次为“方法”层,是指依据会计确认原则,按照一定的计量基础,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方法,它是企业在会计准则规定的范围内所选择的适合于本企业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包括存货计价方法、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和权益法等。

(二)会计政策变更。(1)会计确认原则的变更。会计确认是将交易和事项列人财务报表的过程,因此确认原则的改变必然导致会计要素改变,应当认定为会计政策变更。(2)会计计量基础的变更。会计计量基础是指对会计要素进行量化的价值属性,对于相同的交易或事项如果采用不同的计量基础,也就意味着会计政策发生了变更。(3)会计方法的变更。会计方法是按照特定的会计原则和计量基础对会计要素进行的量化过程。会计方法变更必然导致会计要素数量的变化,因此会计方法的变更也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二、会计估计及其变更

(一)会计估计。会计估计是指企业对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者事项以最近可以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正是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存在,财务报表中有的项目是不能精确计量的,只能进行估计。会计估计有三个特征:一是会计估计源于会计环境和会计对象的不确定性;二是会计估计是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或资料为基础的;三是会计估计并不会削弱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可靠性。

(二)会计估计变更。会计估计变更是指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当前状况及预期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从而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调整。可见,会计估计变更有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会计估计变更的理由或前提;二是上述前提产生了一定的经济后果。

三、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的辨析

(一)以列报项目是否发生变更为判断基础。会计确认原则的变更必然会引起财务报表列报项目的变化,反过来可以利用财务报表列报项目是否发生变化作为判断会计政策变更的依据。如商品流通企业原来的商品采购费用要求列入营业费用,但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的要求,应当列入存货成本。列报项目的变化必然是由会计政策变更而引起。

会计估计变更只会引起列报项目金额发生变动,而不会引起列报项目的变化,因此据此可以推断为会计估计变更。

(二)以会计计量基础是否发生变更为判断基础。计量基础是一种选择,而不是会计判断,因此涉及计量基础的变更为会计政策变更,而不是会计估计变更。

(三)以会计处理方法的变更是否涉及不确定性因素为判断基础。如果对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不受任何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那么该变更为会计政策变更,不属于会计估计变更。

(四)难以区分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时的判断基础。当一项会计变更既涉及会计政策变更又涉及会计估计变更时,则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规定,应当将其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例如由于新技术的出现,某项机器设备的折旧方法由直线法改为快速折旧法,这项变更既涉及到会计估计数额的改变,同时也涉及到会计处理方法的改变,应当认定为会计估计变更。

四、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的案例分析

(一)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变更。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变更究竟属于会计政策变更还是属于会计估计变更,是颇具争议的。折旧方法本身是会计政策,但是由于涉到了对固定资产使用方式变化以及预期经济收益变化的判断,所以既可以认定为会计政策变更,也可以认定为会计估计变更。而按照我国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准则的规定,当一项会计变更难以区分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时,应当认定为会计估计变更。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的规定,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折旧方法,而对预期经济利益的实现方式的判断是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做出的,这符合会计估计的定义。另外,即使在确认原则、计量基础和折旧方法都确定了的情况下也仍然无法确定固定资产在每一个会计期间的折旧金额,因为每期折旧金额的计算是建立在对固定资产未来使用年限及预计净残值估计的基础之上,即如果不借助于对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和净残值的估计,就无法估计固定资产折旧金额。

(二)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

号——存货》的规定,企业可以选择的存货计价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认定法,准则对于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没有任何前提条件。企业选择存货计价方法往往都出于减轻工作量的需要,而不涉及任何会计估计,因而属于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的存在是会计内在不确定性的产物,无法得到准确的数字而不得不进行估计。而发出存货的计价是能够得到发出存货的入账价值的准确数字的,可以不进行估计,会计方法的变化纯粹是为了减轻会计核算工作量的需要而进行的会计选择。因此,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不符合会计估计变更的定义。

五、结束语

对于固定资产折旧变更的属性,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为:固定资产折旧分摊方法的选择和资产使用寿命的预计,属于判断事项,折旧方法应该定期地加以复核。如果资产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应当改变折旧方法,这种改变应作为会计估计变更进行会计处理。对于固定资产折旧变更的属性,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的规定为: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例如从直线法改为加速折旧法或者从加速折旧法改为直线法是会汁政策变更。可见,对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变更属性的认识,我国相关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是一致的,与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的规定存在一定的差异。也就是说,将固定资产折旧变更认定为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都有依据。事实上,有时候企业变更会计政策并不是因为固定资产的使用方式发生了变化或者是因为企业预期经济利益的实现发生了什么变化而需要利用现有的信息对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进行变更或者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和净残值进行估计,而纯粹是调节利润的需要,这样的会计变更不能认定为会计估计变更,因为只有在会计变更能够提供更多相关信息的前提下才允许变更。换言之,没有会计估计变更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变更是不允许的。

参考文献:

[1] 刘莹,黄胜.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辨析[J].商业会计,2011(18).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篇4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我国经济形势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趋势, 在这样的经济大环境下,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也在随着时代的变化做出更加合理、科学的变化, 在处理实际的会计事务时, 根据不同的情况出现的不同问题, 应该用相应的处理方法来对待。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 需要不停的进行学习新的知识, 并在实际工作中对各项事务的复杂性提高警惕, 认真对待、积极创新, 坚持实事就是的工作原则, 履行好自己的社会责任, 确保工作质量, 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的基础

1. 会计政策及其变更

会计政策是关乎国家、企业、个人重要利益的一项重要内容, 各国、各地区、各会计团体对“会计政策”的定义都不尽相同:有的从会计核算的角度出发强调会计政策的内容, 如我国会计准则将会计政策定义为“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 并同时强调具体原则和具体会计处理方法也是指导企业进行会计核算的基础;有的从会计报表的编报角度定义会计政策, 即会计政策是为编制和呈报会计报表服务的, 如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提出的“会计政策是企业在编报财务报表时所采用的特定原则、基础、惯例、规则和做法”, “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会计政策是指导企业进行会计核算的基础, 是为编制和呈报会计报表服务的, 会计政策的选用必然会影响会计报表项目的确认和计量, 会计政策的变更也必然会导致会计报表项目确认和计量的变更。

2. 会计估计及其变更

会计估计是指企业对其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会计估计变更是指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当前状况及预期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 从而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者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调整。会计估计是对企业会计核算过程中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基于估计而进行的量化, 而会计估计变更则是基于更新的信息和技术对这种量化的精确度的进一步修订。无论是会计估计还是会计估计变更都只会影响到会计报表项目的计量层次。

二、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的不同之处

1、产生原因不同

法规或规章要求会计政策进行变更是产生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之一;另外在会计政策变更后, 会给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其他相关信息状况带来更为可靠的改变时, 企业可以针对这种特定的经济环境来对会计政策进行变更, 这也是会计政策产生变更的原因。

会计估计的变更也有两个原因, 所有会计评估都是发生在一定的基础之上的, 当这个被依赖的基础发生变化时, 会计评估自然也会发生改变;会计评估发生变更的第二个原因是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必须发生的变更, 企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状况是不同的, 在积累一定的新信息、新经验的前提下, 会计评估会根据变化而进行变更。

2、影响范围不同

会计政策是国家统一制定, 因此产生影响的范围必然会较为广泛, 发生变更也必须是在遵循国家政策的基础上来进行。会计评估是结合当前情况对未来进行评估, 影响范围相对较小, 变更内容也受特定因素的影响, 内容较为单一。

三、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的市场效应分析

1、多数投资者轻视会计政策的作用

丰富的财务知识对投资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我国的大多数投资者财务知识匮乏, 意识不到各项会计政策对企业发展所造成的巨大影响, 因此, 很多企业的发展并没有依赖于会计政策的帮助。

2、集体的非理性

证券市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 企业投机风气浓厚, 在操控股票时企业的价值不是操作的基本影响因素, 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投资者在掌握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下, 为了从中获利也只能按照别人的价值来进行交易。

3、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

我国整个证券市场发展时间较短, 制度在逐步完善之中, 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并不完善, 出现了披露不及时等现象。

四、合理防范措施

1、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解决会计政策变更的披露中存在的问题。规范各项披露格式, 专项统一规定。

2、规范企业治理结构。解决类似“一股独大”等问题, 发展机构的投资力量。

3、扩大利益相关者参与监督会计政策的途径。会计政策的有效监督, 促进会计政策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利益相关者参与进来监督, 便会发挥内部控制的巨大作用, 顺利完成企业目标。

五、结束语

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这两个直接影响会计工作的因素, 单从定义上看差异较大, 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但在实际会计事务处理中运用起来, 很多时候会产生混淆。因此, 《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中还特别补充说明“企业难以对某项变更区分为会计政策变更或会计估计变更的, 应当将其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这些政策的出台, 都表明了在很多会计实际处理中, 在面对不同情况下, 可以根据相关规定作出相应的处理。所有不利于会计政策实施的因素被减少到最小, 并且可追溯调整一些早期的不切实可行的政策, 在会计政策变更时, 企业可以最大限度调整, 不仅有利于会计负责人员的工作开展, 又有利于对企业在发展中及时响应政策的变化, 适时地进行企业规划, 在遵循国家政策的基础上来提高企业的各项经济效益。

摘要:会计政策及其变更、会计估计及其变更之间既有区别, 又有联系, 我们在实务工作中, 要正确运用该准则, 就要分清它们之间的区别, 同时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 及时更新知识, 防止滥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其变更, 促进日常会计工作的发展。本文在阐述了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基本问题之后, 辨析了两者的差异, 分析了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的市场效应, 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近期国际会计则进展简述[J/OL].国外会计动态简报, 2007;5

[2]葛家澍, 林志军.现代西方会计理论[M].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1

政策性搬迁的税务处理和会计处理 篇5

导读: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土地的出让政策导致很多企业涉及政策性搬迁业务,该业务的处理有一定特殊性,很多会员对其处理存在异议,这里就此处理方法给予表述。

一、税务处理

(一)营业税

企业取得的搬迁收入可视为将土地使用权归还给土地所有者而取得的收入,在能够出具县级(含)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权的正式文件的情况下,该收入不属于营业税的征税范围,不征收营业税。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归还给土地所有者行为营业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277号)规定,纳税人将土地使用权归还给土地所有者时,只要出具县级(含)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权的正式文件,无论支付征地补偿费的资金来源是否为政府财政资金,该行为均属于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归还给土地所有者的行为,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营业税税目注释(试行稿)〉的通知》(国税发[1993]149号)规定,不征收营业税。

(二)土地增值税

企业取得的搬迁收入在能够提供证据证明该搬迁由于城市实施规划、国家建设的需要而实施的,则企业向房产所在地税务机关提出免税申请,经税务机关审核后,可免予征收土地增值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法字[1995]第6号)第十一条规定,条例第八条

(二)项所称的因国家建设需要依法征用、收回的房地产,是指因城市实施规划、国家建设的需要而被政府批准征用的房产或收回的土地使用权。

因城市实施规划、国家建设的需要而搬迁,由纳税人自行转让原房地产的,比照本规定免征土地增值税。

符合上述免税规定的单位和个人,须向房地产所在地税务机关提出免税申请,经税务机关审核后,免予征收土地增值税。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土地增值税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6]21号)第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一条第四款所称:因“城市实施规划”而搬迁,是指因旧城改造或因企业污染、扰民(指产生过量废气、废水、废渣和噪音,使城市居民生活受到一定危害),而由政府或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根据已审批通过的城市规划确定进行搬迁的情况;因“国家建设的需要”而搬迁,是指因实施国务院、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委批准的建设项目而进行搬迁的情况。

(三)印花税

严格来说,该业务应当征收印花税,因为国家收回土地使用权,属于转让者将土地使用权的剩余年限转让给了土地所有者,从本质上来说属于土地使用权的转让行为,应当缴纳印花税。但是也有部分学者认为该业务属于土地使用权的灭失,不属于转让,不应当缴纳印花税,笔者认为该说法有些片面,这只不过是土地使用权转给土地所有者了,然后土地所有者把土地使用权的年限通过“招拍挂”重新确定。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花税若干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162号)第三条规定,对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合同,按“产权转移书据”征收印花税。

(四)企业所得税

《企业政策性搬迁所得税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40号)对政策性搬迁的税务处理进行了规范。该文件对政策性搬迁的范围进行了确定,并明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政策性搬迁或处置收入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118号)废止。该文件与原文件相比有较大差距,特别明确为恢复生产而购置资产的支出不得从搬迁收入中扣除,实质上企业能够享受的好处主要是可以递延最多5年汇算纳税。

1、政策性搬迁范围的确定

40号文件第三条明确,企业政策性搬迁,是指由于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在政府主导下企业进行整体搬迁或部分搬迁。企业由于下列需要之一,提供相关文件证明资料的,属于政策性搬迁:

(一)国防和外交的需要;

(二)由政府组织实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的需要;

(三)由政府组织实施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境和资源保护、防灾减灾、文物保护、社会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业的需要;

(四)由政府组织实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需要;

(五)由政府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有关规定组织实施的对危房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等地段进行旧城区改建的需要;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

当然如果不符合以上条件,则按一般的企业所得税处理方法进行处理,不享受拆迁期间递延纳税的好处。

2、搬迁收入的确定

40号文件第五、六、七条明确,搬迁补偿收入,是指企业在搬迁过程中取得的货币性和非货币性补偿收入,具体包括:对被征用资产价值的补偿;因搬迁、安置而给予的补偿;对停产停业形成的损失而给予的补偿;资产搬迁过程中遭到毁损而取得的保险赔款和其他补偿收入。搬迁资产处置收入,是指企业由于搬迁而处置企业的各类资产所取得的收入。但由于对存货的处置不会因政策性搬迁而受较大影响,因此企业由于搬迁处置存货而取得的收入,应按正常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进行所得税处理,不作为企业搬迁收入。

3、搬迁支出的确定

40号文件第八、九、十条明确,包括搬迁费用支出和资产处置支出。搬迁费用支出包括,职工安置费用和停工期间工资及福利费、搬迁资产存放费、搬迁资产安装费用以及其他与搬迁相关的费用。资产处置支出包括,变卖各类资产的帐面净值,以及处置过程中所发生的税费等支出。对于企业搬迁中报废或废弃的资产,其帐面净值也可以作为企业的资产处置支出处理。

4、搬迁资产的税务处理

40号文件第十三条明确,企业搬迁中被征用的土地,采取土地置换的,换入土地的计税成本按被征用土地的净值,以及该换入土地投入使用前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为该换入土地的计税成本,在该换入土地投入使用后,按《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年限摊销。这样按原计税基础加新增费用作为新换入资产的计税成本,导致原土地不用确认转让收入,这种处理方式实际上与会计中不符合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处理类似。

《关于企业政策性搬迁所得税有关问题的公告》(公告[2013]11号)第二条规定,企业政策性搬迁被征用的资产,采取资产置换的,其换入资产的计税成本按被征用资产的净值,加上换入资产所支付的税费(涉及补价,还应加上补价款)计算确定。

也就是说11号公告扩大了资产置换涉及优惠的范围,从仅仅土地扩大到全部资产。

5、应税所得的确定

40号文件第十五、十六、十七、十八条明确,在完成搬迁的,对搬迁收入和支出进行汇总清算,完成搬迁前暂不纳税。从搬迁开始起,最长不超过5年。搬迁损失可以一次性在搬迁完成,作为企业损失扣除;或自搬迁完成起,分3个均匀作为企业损失扣除。企业一经选定处理方法,不得改变。

6、征收管理

40号文件第二十二条明确,企业应当自搬迁开始,至次年5月31日前,向主管税务机关(包括迁出地和迁入地)报送政策性搬迁依据、搬迁规划等相关材料。逾期未报的,除特殊原因并经主管税务机关认可外,按非政策性搬迁处理,不得执行本办法的规定。

7、政策性搬迁与非政策性搬迁的区别处理

主要有以下二点:

(1)企业取得搬迁补偿收入,不立即作为当的应税收入征税,而是在搬迁周期内,扣除搬迁支出后统一核算,但该期限最长5年;

(2)企业以前发生尚未弥补的亏损的,搬迁期间从法定亏损结转年限中减除。

二、会计处理

《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的通知》(财会[2009]8号)

四、企业收到政府给予的搬迁补偿款应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答:企业因城镇整体规划、库区建设、棚户区改造、沉陷区治理等公共利益进行搬迁,收到政府从财政预算直接拨付的搬迁补偿款,应作为专项应付款处理。其中,属于对企业在搬迁和重建过程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损失、有关费用性支出、停工损失及搬迁后拟新建资产进行补偿的,应自专项应付款转入递延收益,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进行会计处理。企业取得的搬迁补偿款扣除转入递延收益的金额后如有结余的,应当作为资本公积处理。

企业收到除上述之外的搬迁补偿款,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等会计准则进行处理。

(1)取得搬迁补偿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专项应付款

(2)处置机器设备,转入固定资产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借:银行存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借: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

由于补偿固定资产损失,所以专项应付款转入递延收益,递延收益再转入营业外收入

借:专项应付款

贷:递延收益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

(3)支付搬迁设备拆卸运输安装费和职工安置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借:专项应付款

贷:递延收益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

(4)重置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借:专项应付款

贷:递延收益

(5)结转搬迁补偿收入余额

借:专项应付款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篇6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目前,我国会计政策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强制性会计政策;另一类是可选择的会计政策。强制性会计政策是国家在相关法规中明确规定,由企业必须遵守执行、无权变更的内容。如会计期间的划分、会计年度的起止日、记账方法、记账本位币、会计要素划分及各会计要素的确认标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报告的构成、格式、编报期限等。可选择的会计政策包括: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借款费用的处理等。不同的会计政策选择将会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从而影响会计报表。

(一)企业政策选择对会计报表项目的影响

以存货计价方法为例,选择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会直接影响期末存货价值和销售成本的计算,进而对企业的利润等产生影响。

例1:某材料期初库存100公斤,每公斤10元,10日购入50公斤,单价12元,价税款以银行存款支付,20日出售100公斤,每公斤售价为15元,收到价税款已存入银行(增值税税率为17%)。

1. 先进先出法:

分析:购入材料支付600元,增值税的进项税额102元;出售材料获得的收入1 500元,增值税的销项税额为255元。销售材料的成本为100×10=1 000(元),期末库存材料的成本为600元。

会计报表:货币资金:1 053元;存货:600元;应交税费:153元(100×15×17%-12×50×17%)。营业成本:1 000元;营业收入1 500元,形成利润500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1 755元(1 500+255)。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702元(600+102)。

2. 加权平均法:

分析:购入材料支付600元,增值税的进项税额102元;出售材料获得的收入1 500元,增值税的销项税额为255元。材料的单位成本=(1 000+600)/150=10.67(元);销售材料的成本=10.67×100=1 067(元);期末库存材料的成本=1 600-1 067=533(元)。

会计报表:货币资金:1 053元;存货:533元;应交税费:153元。营业成本:1 067元;营业收入:1 500元,形成利润433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1 755元。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702元。

比较:因选用的会计政策不同,对利润的影响额为67元。

同样,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采用成本计量模式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利润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以成本计量的,既要计提折旧,还要计提减值准备,而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不需计提折旧,也不需计提减值准备。

例2:甲企业为从事房地产经营开发的企业。2007年8月,与乙公司签订了租赁协议,约定将甲公司开发的一栋精装修的写字楼于开发完成的同时开始租赁给乙公司使用,租赁期为10年。当年10月1日,该写字楼开发完成并开始起租,写字楼造价为9 000万元。2007年12月31日,该写字楼的公允价值为9 200万元(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2007年10月1日,甲公司开发完成写字楼并出租:

2007年12月31日,按照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会计报表:“投资性房地产”项目:增加9 200万元,“生产成本”项目减少20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项目:增加200万元(利润总额增加200万元)。

采用成本模式计量(假设2007年计提折旧20万元,未发生减值):

2007年10月1日的处理同上。

2007年12月31日:

会计报表:“投资性房地产”项目:8 980万元(9 000-20);“营业成本”项目:20万元(利润总额减少20万元)。

比较分析:在房地产不断上涨的情况下,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比采用成本计量多形成220万元的利润。

(二)会计政策的披露

企业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所采用的重要的会计政策,不具有重要性的会计政策可以不予披露。企业应当披露的重要会计政策包括:1.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2.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3.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4.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企业取得的固定资产初始成本是以购买价款还是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进行计量);5.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企业为取得生物资产而产生的借款费用应当予以资本化还是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6.无形资产的确认;7.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计量;8.收入的确认(是指收入确认时所采用的会计方法);9.合同收入与费用的确认;10.借款费用的处理;11.合并政策;12.其他重要会计政策。为避免企业通过选择会计政策来调节利润,会计准则规定:一般情况下,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在每一会计期间和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除非满足以下条件:一是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二是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发生会计政策的变更时,有两种会计处理方法即追溯调整法和未来适用法。

二、会计估计对会计报表的影响

会计估计是指企业对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者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不同的会计估计也会产生不同的经济后果,从而对会计报表形成影响。

例:某企业购入价值20 000元的管理用设备,预计使用期5年,无残值。税法允许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假定各年未抵扣折旧前会计利润均为500 000元,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所得税率为25%。

1.直线法:

第一年:因企业在会计上和税法上均采用直线法,所以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500 000-20 000/5=496 000(元),应交所得税=496 000×25%=124 000(元);而且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相同,均为16 000元,也没形成暂时性差异(即无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那么所得税费用也是124 000元(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

分析:在直线法下,计提的折旧为4 000元,所得税费用为124 000元,从而形成的净利润为372 000元(500 000-4 000-124 000),交纳所得税124 000元。

结论:会计报表有关项目:“固定资产”项目:16 000元,“应交税费”项目124 000元,“管理费用”项目:4 000元,“所得税费用”项目:124 000元,“利润总额”项目:496 000元,“净利润”项目:372 000元。

2.双倍余额递减法:

第一年:计提的折旧=20 000×0.4=8 000(元);应纳税所得额=500 000-4 000=496 000 (元)(因为税法只允许扣减4 000元)。应交所得税=496 000×25%=124 000(元);计税基础=20 000-4 000=16 000(元);账面价值=20 000-8 000=12 000(元)。

因为计税基础>账面价值,从而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16 000-12 000)×25%=1000(元)。所得税费用=124 000-1 000=123 000(元)。

分析:在双倍余额递减法下,计提的折旧为8 000元,当期所得税费用为123 000元,形成的净利润为500 000-8 000-123 000=369 000(元),交纳所得税124 000元。

结论:“固定资产”项目:12 000元,“应交税费”项目:124 000元,“递延所得税资产”项目:1 000元,“管理费用”项目:8 000元,“利润总额”项目:492 000元,“所得税费用”项目:123 000元,“净利润”项目:369 000元。

比较:折旧方法不同,会造成年折旧额的提取不同,计入产品成本或当期损益的折旧费用不同,从而影响利润额。在双倍余额递减法下形成的净利润比在直线法下形成的净利润少3 000元。无论采用的折旧年限是多少,折旧方法是哪种,当每年的获利水平相同时,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应交纳的所得税总额是相等的,交纳的所得税也是相等的。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篇7

关键词:会计政策变更,会计差错,会计差错更正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更恰当地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 财政部印发了《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通知 (财会字[1998]28号) 。在该准则中, 对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问题进行了重新界定。

一、会计政策变更

1. 会计政策变更的定义

所谓会计政策变更, 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

2. 会计政策变更的实质

从本质上来讲, 会计政策变更实质上是对一贯性原则的否定, 或者是对一贯性原则的特殊使用。

由于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和有用性, 因此在企业的会计政策上要求一贯性, 这就要求企业在处理问题的方法和程序上不能随便发生改变, 要前后一致。如果企业的会计政策随意变动, 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就荡然无存, 这样一来, 会计报表的使用者就无法对企业的经济状况进行审核。

一贯性原则在会计政策变更上的使用, 决定了会计政策不能随便发生变更。但是, 会计政策并非完全不能变更, 当某些条件发生变化时, 会计政策也可以随之发生变更。

3. 会计政策变更的条件

一般情况下, 企业不该也不能随心所欲地对会计政策作出变更, 因为如果随意变更会计政策, 势必会无法比较会计信息, 无法正确评估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趋势。这样一来, 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就会大打折扣, 评估企业的业绩时也会发生很大的困难。

如果一个企业存在以下两个条件之一时, 企业的会计政策就可以发生变更: (1) 法律或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要求变更。 (2) 当变更会计政策后能使企业所提供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信息更可靠、更相关。

如果企业所发生的经济行为和以前发生的经济行为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这种情况下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不能算作会计政策变更。如果所发生的经济行为属于第一次发生或者不重要, 这个时候为了适应这种经济行为所使用的新的会计政策也不能算作会计政策变更。

以上会计政策变更从本质上来讲没有违背一贯性原则, 因此这种会计政策变更是有效的。

4. 会计政策变更的一般处理方法

在处理会计政策变更时经常采用的是:追溯调整法、当期法和未来适用法。

追溯调整法从本质上来讲是换一种眼光来看同一事物, 也就是说要用新政策的眼光对企业以前发生的经济行为进行重新评估。也就是说, 要对企业以前发生的经济行为采用新政策进行评估, 这种评估只是一种模拟的评估, 并不产生实际效应。在这种追溯调整法下, 企业的各项经济行为没有因为会计政策的变更而变更。

当期法是指当会计政策变更时, 要计算会计政策变更对企业经济行为的累计影响数, 然后将累积影响数计入变更当期的损益内。并且当期法不用调整企业的比较财务报表中的数据。

未来适用法是指对企业未来发生的经济行为进行评估。也就是说, 发生变更的会计政策对于变更当期或者将要发生的经济行为有效, 而不对以前发生的经济行为有效。

5. 会计政策变更的披露

如果会计政策发生了变更, 就需要在会计报表的附注中注明:会计政策变更的内容以及理由、本年影响数和累积影响数、什么原因导致累积影响数有误差。

二、会计差错更正

1. 会计差错的定义

会计差错, 指在会计核算时, 在计量、确认、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

2. 会计差错的分类

会计差错不同, 更正的方法也不同, 因此, 要想更好地完成会计差错更正, 必须对会计差错进行准确的分类,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根据分类标准的不同, 可以将会计差错分为以下两类:

(1) 当年会计差错和往年会计差错。这种分类方式是按照会计差错产生的时间来划分的。当年会计差错是指会计差错的发生时间和发现时间都在同一年度的差错。往年会计差错是指会计差错的发生时间和发现时间不在同一年度的差错。根据发生和发现有着时间上的差异, 因此会计差错发生的时间总在发现时间的前面。又因为每年度结束时, 企业都要完成当年的年度经济上的总结, 在总结的过程中, 往往会发现本年度的会计差错, 而对于往年会计差错则往往不能及时发现, 因此当年会计差错比往年会计差错要多得多。

(2) 重大会计差错和非重大会计差错。这种分类方式是按照会计差错的大小来分类的。判断重大会计差错和非重大会计差错的标准有两个:形式标准、实质标准。其中, 形式标准是定量标准, 具体判定方法是当差错率 (差错额与实际金额的比例) ≥10%时, 判定为重大会计差错;否则就是非重大会计差错。当会计差错使会计报表发生严重错误并导致对报表的性质产生重大影响时, 按照实质标准判定为重大会计差错。在对会计差错进行界定时, 常常会出现形式标准和实质标准相矛盾的情况, 这时应当按照实质标准进行界定。

3. 会计差错产生的原因

财政部印发《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通知中指出, 会计差错产生的原因有: (1) 采用法律或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所不允许的会计政策。 (2) 账户分类以及计算错误。 (3) 会计估计错误。 (4) 在期末应计项目与递延项目未予调整。 (5) 漏记已完成的交易。 (6) 对事实的忽视和误用。 (7) 提前确认尚未实现的收入或不确认已实现的收入。 (8) 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划分差错, 等等。

4. 会计差错与错账之间的关系

会计差错并不等同于错账, 会计差错是在会计核算的确认、计量、记录环节出现的错误, 而错账只包含记录环节出现的差错。从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上来讲, 会计差错包含错账。

总之,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 企业的经济行为涉及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况也会越来越多, 会计差错更正问题也会出现新的特点, 因此, 作为一位经济研究者, 要时刻保持敏锐的目光、睿智的头脑, 及时对新问题、新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 从而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通知 (财会字〔1998〕28号) [Z].1998.

[2]张鸣.会计政策变更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 2001 (6) .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篇8

一、会计处理中的税收筹划

纳税人通过税收筹划可以减轻税收负担, 规避纳税风险, 获取资金的时间价值, 以及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等。而税收筹划又可以通过会计的实现职能来达到目的。会计职能除了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 还有实现职能——就是运用会计方法使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和预算、决策成为事实的过程。税收筹划也是一样, 那么多的筹划技巧也只有通过会计方法才能使企业的计税基数、应纳税额按照筹划预期得以实现。所以说, 会计处理是税收筹划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会计处理应怎样为税收筹划服务呢?

1. 税收筹划需要财务会计工作的提前介入。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有大量的业务会涉及现行的财会制度、税收法规, 企业在筹建开始就应该聘请会计专家参与。比如将来企业选择什么样的财务管理体制往往会影响企业筹划空间。如果按常规行事, 先确定企业治理结构, 再确定财务管理体制, 待税收筹划时发现财务管理体制不利于节税, 再倒过来调整企业治理结构, 那不是事倍功半吗?再从筹资来讲, 现在, 私有企业借款困难, 新建企业向银行借款就更困难, 如果让会计人员协助, 运用会计技巧在不加大成本的前提下, 通过经营租赁、融资租赁等方法筹集实物, 一样可以达到筹措资金的目的。

2. 税收筹划的每个环节都需要会计处理来实现。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企业生命周期中的税收筹划都要依赖会计来实现。例如, 企业开办费的归集分摊方法, 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低值易耗品摊销方法等等, 这些费用都要在税前扣除。怎样设计才能使企业做到税收减免和节税兼得?这些都要通过制定企业会计政策加以规定。在制定会计政策时, 就需要看得长远一点, 顾及企业生命的10年、20年, 直到整个寿命周期。二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每个环节的税收筹划也需要会计来实现。比如销售商品的计价, 企业应如何利用价格平台进行促销?在税法规定的赊销和分期收款框架内, 如何运用会计手段推迟确认收入的实现, 达到推迟纳税, 为企业赢得资金的时间价值?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 如何通过会计核算合理计算成本, 运用允许税前扣除的政策, 合理抵扣, 减少应纳税所得额?这些既需要筹划技巧, 也需要合适的会计处理来最终实现。

3. 税收筹划需要全面性的会计处理方法来配合。

从企业集团来讲, 要妥善安排子公司利润的流向, 使企业集团效益最大化;在企业内部要通过会计核算使出资人税负最小化, 又要通过会计核算, 使企业的员工激励机制得以实施, 留住精英人才, 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4. 税收筹划需要财务会计人员的高超的筹划技巧。财务会计

人员通过具体分析会计制度与税法的差异, 充分利用税法的优惠平台、空白平台、弹性平台等可达到节税的目的, 并通过会计技巧能得以实现。要达到税收筹划目的的会计处理, 需要会计人员有坚实的会计学理论基础和广泛的法律法规、财务会计制度的积累及长期的会计工作实践经验。税收筹划会计所用的会计科目也不是一般的会计科目, 但它又是会计制度所允许的会计科目。税收筹划会计处理运用的方法也不是一般的会计方法, 它是源于会计制度, 高于一般会计方法的会计技巧。

二、会计政策选择中的税收筹划

我国的会计政策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强制性会计政策:如会计期间的划分、记账货币、会计报告的构成和格式等。另一类是可选择的会计政策:如具体会计政策的选择, 有:坏账准备计提方法、比例等由企业自行确定;存货计价方法可选择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确定;股权投资可以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等等。由于这些可选择的会计政策, 以及企业会计经济业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就为税收筹划提供了可执行的空间。会计政策的选择既包括某项经济业务初次发生时的选择, 也包括由于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更原会计政策, 转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企业应当在国家会计法规的指导下, 结合实际情况选择能恰当反映本企业财务壮况和经营成果的某种会计原则、方法和程序, 这就是会计政策选择。在各种税收筹划中, 会计政策选择中的税收筹划与会计制度最密切。且不受外部的经济、技术条件的约束。筹划成本低, 易于操作, 一般不改变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和经营方式。所以利用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税收筹划会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同时由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制度在不断完善中, 向统一性, 国际性方向靠拢, 扩展了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等各种因素的变化, 我国税收筹划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必将不断扩大。企业在为税收筹划制定或选用会计政策时, 必须贯彻国家的要求, 遵守会计法规和会计准则;以企业经营目标和政策为导向;企业应当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会计政策。

总之, 税收筹划实质是一种高层次、高智力型的财务治理活动。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当的会计政策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在国家规定政策允许的前提下, 采用适当的税收筹划方法来减轻税负, 从而实现企业税后收益的最大化。

摘要: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中所遵循的具体原则, 以及企业所采用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当的会计政策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在国家规定政策允许的前提下, 采用适当的税收筹划方法来减轻税负, 从而实现企业税后收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会计处理,会计政策选择,税收筹划

参考文献

[1]张启振 张阿芳:企业投资决策中的税收筹划[J].发展研究, 2000, (7) :20~21

[2]谢贵荣:公司税收筹划方法选择[J].首都经贸大学学报, 2001, (5) :50~53

[3]陈国庆:税收筹划的理性认识[J].财贸研究, 1999, (5) :16~18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篇9

(1) 内部制约机制不完善造成业主机会主义的膨胀

会计政策是企业管理决策中的一种。要进行决策就要研究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目前建筑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比较多变, 全国建筑业洽谈会在不同的城市召开, 要开展公司的业务需要和这个城市的政府会务主管部门、工商管理局、城管局、建设部门、印刷厂、当地的广告公司等进行协调。而且业务员、客户也在不断的更换。在多变的环境中需要不断的修正决策, 业主往往会有机会主义的行为出现。例如进行客户洽谈服务时, 按照正常的会计程序, 是应该客户与公司直接沟通, 但是, 业主在操作过程中出于两种理由代替客户直接与建筑公司结算, 第一是业主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为了招揽顾客, 减少顾客办理手续的麻烦。第二是业主向相关人员支付大笔的劳务费, 这些劳务费需要分摊到每个客户身上, 业主不希望因为劳务费的分摊影响与客户的业务关系。

采用这种公司与客户直接结算的时候, 在核算税收的时候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因为公司开给客户的发票金额是其支付的全部款项, 包括房款、支付给相关人员的劳务费、公司的收入。实际上公司的收入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手续费。根据营业税的规定服务业的收入要全额收取5%的营业税, 尽管有开发票给公司, 但是这种发票根据税法是不能抵扣的。所以公司就多承担了其中房款和劳务费的5%营业税。业主为了规避这部分营业税的, 就要求会计人员选择其他的会计核算方式, 把这部分收入归属于广告发布的会计核算方式一起核算, 这样公司就有可能会出现偷、漏税的风险。

公司与客户直接结算的情况只是业主机会主义行为的一种。其他机会主义行为也会在缺乏会计政策选择制约的情况下发生。公司的经营和发展将面临越来越大的风险。

(2) 缺乏外部制约机制的监督使企业在随意选择会计政策的同时带来风险

目前公司的外部监督机构有工商局、税务局、财政局、劳动监察大队, 工商局是公司的登记注册机关, 在注册登记的时候需要提交的证明文件很多, 其中有公司的章程, 公司的章程里要求有财务管理的制度。在办理完工商登记以后, 只有在每年年检的时候需要企业提供一份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主要确认公司是亏损还是盈利, 然后要求公司说明亏损的原因, 其他时间就没有对公司有任何形式的监督。

税务局包括地税局和国税局, 地税局主要负责地方税种, 如营业税、城建税、教育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税务局对公司的征收模式是查账征收, 平时主要是检查企业是否按时申报纳税, 只有在公司被人举报偷税漏税和被抽查的情况下, 地税局才会对公司的会计进行监督, 而且监督的重点是在收入是否完税。至于企业内部控制的情况税务局是没有义务来管的。国税局同地税局的情况差不多, 有区别的是国税局负责征收的是企业所得税, 还有每个季度, 公司需要将本季度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交到国税局。实质上地税和国税都只是在维护政府这个最具优势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对于其他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它们无暇顾及。

财政局对公司对会计政策选择制约主要体现在每年对公司的账本进行检查, 通过这种监督形式其实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因为这种监督所耗费的成本很大, 财政局不可能自己进行, 它只有委托其他的审计机构来进行, 而现在的审计机构尚没有如此的公信力来承担任务, 同时这样的业务不可能是一家审计机构能承担的, 如果交给几家审计机构, 那么就会出现竞争的问题, 审计机构为了争取客户, 有可能使监督的效果大打折扣, 财政局对竞争的协调也许付出的成本大大超过监督的所取得的效益。所以财政局的监督措施执行了一年多就没有再执行了。

从上面几方面可以看出, 虽然公司有形式上的制约机构, 但是这些制约机构目的各不相同, 相互之间没有配合, 各自为政, 对公司的会计政策选择不能起到外部制约的作用, 公司的会计政策选择实际是根据业主利益最大化的需要在进行, 会计政策选择的合理化和合法化的原则往往被放到一边, 如果公司长久在这种没有制约的情况下进行会计政策选择, 那么违法的风险被积累起来。当外界的监管环境发生变化, 风险就会变成现实的损失。

(3) 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力低下影响会计政策选择的有效性

会计人员对于会计知识的学习不感兴趣, 很多政策变化的情况都没有掌握。缺乏把握会计核算的整体过程的知识和能力。虽然公司的业务比较简单, 但是要对应找到合适的会计处理方法不容易, 例如, 在选择收到客户房款的会计科目的时候, 选择了其他应付款作为入账科目, 在支付给开发商款的时候, 计入其他应收款科目。等到要核算会计收入的时候, 用其他应付款来冲减其他应收款。首先这样核算收入是否符合会计准则, 其次会计需要分类账和明细账相结合, 对一个客户有多个服务项目的情况, 只用一种方式来计算收入, 能够满足财务管理的要求吗?最后会计的核算和税收的核算怎么结合在一起, 公司的纳税一直是根据所开具的发票来进行核算, 而用其他应付款减其他应收款计算出来的收入明显不等于开具发票的金额, 出现的差额, 一是由于客户尚未付款, 二是因为有的客户没有要发票, 三是对客户的扣款和代客户垫款的出现。如此笼统的进行核算只能使账越算越糊涂。

二、解决措施

(1) 制约业主的机会主义行为

在公司内部建立工会组织, 形成与业主平等协商的机制。目前, 各地总工会强制要求每个企业建立自己的工会组织, 这是一个契机, 作为最弱势的利益相关者, 每个员工对于自己利益的维护得不到其他员工的支持。有了工会组织, 公司的员工就成为了利益共同体。员工的利益维护就可以有组织的保障。员工形成组织后力量变强大了, 业主在选择机会主义的会计政策的时候就会衡量工会不同意所造成的损失和得到的收益。如果有工会反对而且工会不会被分化, 那么业主违背工会意志的会计政策选择带来的损失可以是无穷大的。因为工会有可能罢工, 业主就要重新签订契约, 而且很可能没有其他的人愿意和业主契约, 最终导致公司的倒闭。因此业主有必要和工会建立平等的协商机制。通过协商来进行会计政策的选择。

不过公司内部的工会组织需要外界强有力的支持, 因为工会的性质决定了它发挥作用的特点, 在缺乏外界支持的情况下, 工会即使是团结起来了都没有发挥自己作用的空间。所以政府就要对它进行扶植, 让它壮大起来。

(2) 建立外部制约机制

利用独立的审计机构进行监管, 加强社会审计监督, 使会计师事务所成为小型建筑企业外部监督的主导力量, 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小型建筑企业进行外部制约的必然选择, 也是监督成本最低、审计效果最优的外部监督约束形式。引入社会审计后, 注册会计师可以利用其智力优势, 主动服务于小型建筑企业, 在帮助其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代理记账、税务代理、培训财会人员及对重大经济决策进行论证诸方面为单位提供会计咨询和会计服务, 对规范小型建筑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将起到重要作用。也可以利用审计机构建立会计信息的披露制度, 使利益相关者的能够掌握决策的会计信息, 有助于利益相关者参与决策。

这里存在一个问题, 就是审计机构的审计费用由谁支付的问题。本文认为审计费用可以由政府向公司收取。然后再支付给审计机构, 审计机构对政府负责, 是相对独立于公司的机构。

(3) 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力

首先, 会计人员必须重视会计基础理论的学习。基础理论可指导会计的实践, 增强判断能力。其次, 在熟练掌握会计知识的同时, 还应掌握与会计相关的经济、金融、贸易、外汇等相关知识, 熟悉现代化的会计处理手段。最后,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 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 新政策、新法规、新制度不断出台, 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不断接受后续教育, 不断充实和更新知识, 认真领会相关政策、准则、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 使之成为开展会计职业判断的利器。小型建筑企业的业主需要具有前瞻的意识, 认识到利用会计政策选择的制约机制可以平衡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有利于企业和谐发展, 因此需要推动提高会计人员的会计政策选择能力, 积极支持会计人员的不断学习。

会计人员要加强实践训练, 不断积累执业经验。会计职业判断是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能力, 会计人员只有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 提高适应复杂多变的会计环境的水平, 才能做好职业判断。

摘要:本文分析了小型建筑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存在业主机会主义行为膨胀和外部缺乏对小型建筑企业的监督等问题。建议在工会的领导下形成制约小型建筑企业业主机会主义行为的机制等解决办法。

关键词:会计政策,会计政策选择,问题

参考文献

[1]、江铃, 《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在会计监管中的应用, 《商业研究》2005/03第311期。

[2]、陈雪萍, 《我国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现状和创新, 《社会科学》2004年第8期。

[3]、张维迎, 《所有权、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 《经济研究》, 1996年第9期

上一篇:小切口内固定下一篇:强化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