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

2024-06-06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共9篇)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 篇1

肺癌是呼吸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 手术是目前较常见的治疗方式。选取有效的手术方式是近年来胸外科医师研究的重点[1,2]。本研究通过对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胸部疾病患者治疗情况进行观察,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高州市人民医院2006年1月至2009年2月胸外科收治的胸部疾病患者84例作为观察对象, 其中男性64例, 女性20例, 年龄30~69岁, 平均年龄 (48.7±10.3) 岁, 所有患者均经胸部X线、CT扫描确诊肺癌, 病灶大小2.5~5.0cm, 临床分期:Ⅰ期58例, Ⅱ期26例, 病变类型:中央型24例, 周围型60例, 组织病理学诊断:鳞癌40例, 腺癌34例, 腺鳞癌10例。所有患者或家属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 依据治疗方式不同, 分为观察组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组) 60例和对照组 (常规开胸手术组) 24例, 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年龄、肺癌的临床分期、分型、组织病理学分型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比较, 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 静脉复合麻醉, 双腔气管插管, 健侧卧位, 在第7肋间作1.5cm胸腔镜观察孔, 注意分离粘连组织, Trocar经切口进入胸腔, 拔除内芯后, 插入胸腔镜, 观察肿瘤发病部位、大小、胸内粘连情况, 肺门和纵隔淋巴结及胸膜情况。根据病变位置选择入胸位置, 如病灶在肺部中上叶, 从腋下背阔肌前缘作纵行小切口通过第4肋间入胸, 若病灶位于下叶, 选择腋后线到腋中线之间经过第5肋间入胸。切口一般在5~8cm, 依据胸内粘连和肿瘤情况, 对切口作适度的延长, 但是不能切断背阔肌和前锯肌, 沿着肌肉走行方向分离肌肉, 肋骨撑开器适当撑开肋间。对肺动脉和静脉进行结扎和缝扎, 支气管断端予“7”丝线双重结扎后再予“1”丝线间断缝合加固。两组患者术后均根据临床情况适时进行放疗、化疗。

1.3 观察指标

1.3.1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的情况。

1.3.2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 (1) VAS疼痛评分:0~3分:轻微疼痛, 可以忍受, 不影响休息。4~6分疼痛影响休息, 应给于一定的处理。7~10分疼痛难以忍受, 影响食欲, 影响睡眠。 (2) 生活质量评分:通过对术后患者的食欲、精神、睡眠、疲乏、疼痛、家庭理解与配合、同事的理解与配合、自身对癌症的认识、对治疗的态度、日常生活、治疗的不良反应、面部表情等项目进行评价, 满分100分为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2.0建立数据库, 通过t检验分析,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的比较, 见表1。

2.2 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 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电视胸腔镜技术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 尤其是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技术不断成熟与发展, 在治疗胸部疾病特别是肺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一种完全通过胸壁操作孔进行手术操作的术式, 其通过直接观察电视屏幕上手术视野较常规手术观察更加清晰, 同时对于一些细小病灶及淋巴结转移观察更加细微, 同时辅以5~8cm胸壁小切口, 利于较大机械闭合器的操作和较大病变的取出[3]。另外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创伤小、视野较广尤其分离一些侧胸顶面和胸顶部这些常规开胸手术视野盲区的粘连或病灶时可以更加彻底的、顺利的进行操作。本研究通过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的观察组和常规开胸手术的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差不大,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手术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另外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提示胸腔镜下手术可以不用切断背阔肌、前锯肌等肌群, 不必切断肋骨, 骨性胸廓拉开程度较小, 降低了手术创伤, 减轻了术后疼痛, 利于恢复, 提高了术后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创伤小、疼痛小、恢复快、特别是我们在实际应用中结合当地实际选择不使用一次性耗材, 减轻患者负担,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克.采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部疾病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 2009, 8 (1) :1.

[2]李桂民, 姜洪春, 段焕春, 等.小切口辅助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J].中国内镜杂志, 2005, 11 (11) :1217-1218.

[3]李竞长, 刘德森, 黄耀元, 等.I期肺癌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5年临床疗效评价[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9, 26 (2) :290-291.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 篇2

【关键词】胸外科手术;小切口;胸腔镜检查

【中图分类号】R-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398-02

1998年5月-2007年8月,我科行电视胸腔镜(VATS)配合小切口手术280例,效果满意,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无手术死亡,操作简便,费用不高,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80例中,男197例,女83例。年龄8~76岁,平均38岁。胸外伤96例(开放性损伤60例,闭合性损伤36例,胸腔内均有活动性出血及不同程度的肺破裂),胸腹联合伤58例(58例胸部均为血气胸部胃网膜肠系膜撕裂伤22例,肝、脾、肾裂伤19例,胃肠穿通伤17例,其中12例合并膈疝),脓胸10例,自发性气胸多发肺大疱70例,肺叶良、恶性肿瘤34例(肺结核球14例,肺炎性假瘤8例,原发性肺癌4例,肺转移瘤3例,肺错构瘤5例),纵隔肿瘤7例(胸腺瘤4例,神经纤维瘤2例,畸胎瘤1例),胸膜肿瘤5例。

1.2 方法 全组均采用全身麻醉,健侧卧位,单腔管气管插管。于腋中线第6肋间作一1.5cm的切口作为观察孔,在镜视下根据病变部位确定小切口位置及长度,如胸腔内有粘连,观察孔无法观察,则常于腋前线、腋后线之间第5肋间作长5cm的小切口,用手指緊贴胸壁分离至与观察孔互通并可入镜观察,在镜视下继续分离粘连并根据病变情况适当向前向后延长切口,以常规器械及普通腔镜器械能完成手术操作为宜。

1.2.1 胸外伤手术96例,开放性损伤可直接从原伤口入镜观察确定小切口位置,闭合性损伤则于腋中线第6肋间作观察孔,再确定小切口位置,切口应尽量靠近胸腔内损伤、出血部位,电凝、钛夹或缝扎止血,修补肺破裂口。

1.2.2 胸腹联合伤手术58例,在镜视下以常规器械经辅助小切口完成胸部损伤的修复,然后通过膈肌伤口探查腹部损伤的情况,吸净腹内积血,有时要扩大膈肌伤口,在胸腔镜冷光源照明下完成腹部损伤的修复,必要时使用腹部小切口辅助完成手术,缝合修补膈肌。

1.2.3 脓胸手术10例,观察孔、小切口应直达脓腔,如观察孔处粘连或未进入脓腔,则应根据CT定位先行直达脓腔的小切口,以手指紧贴胸壁分离至与观察孔互通,在镜视下清除脓苔,分块剥离脏、壁层纤维板,冲洗胸腔,然后止血并进行肺破裂修补。

1.2.4 自发性气胸多发肺大疱手术70例,肺大疱数量均在1O个以上,其中23例为2个以上肺叶病变,在镜视下以常规器械从基底部将各个肺大疱逐一缝扎。

1.2.5 肺叶良、恶性肿瘤手术34例,以常规器械行肺叶楔形切除。4例术中快速冷冻病理检查证实为原发性肺癌,及时将切口延长至12cm并稍作撑开,行肺癌根治术。

1.2.6 纵隔肿瘤手术7例,肿瘤最大径8cm,经观察孔确定小切口位置(切口应靠近病变部位),以常规、腔镜器械完成切除手术,较大的肿瘤应放入无菌袋内取出。

1.2.7 胸膜肿瘤手术5例,切口应位于肿瘤边缘或肿瘤的对侧,以便于操作,以电凝钩及常规器械切除肿瘤。

2 结果

手术耗时5O~190min,平均ll0min。术中出血50~80Oral,平均150ml。术后置管时间1~10天,平均2.5天。术后住院5-20天,平均8天。全组无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3例,经换药后愈合。术后持续漏气4例,均为肺大疱合并肺气肿的患者,分别置管引流5、7、7、10天后痊愈。皮下气肿5例,均自行吸收。肋间神经痛6例,予口服镇痛药物或肋间神经封闭处理,2周后症状减轻或消失。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36%(15/280)。术后3个月复查胸外伤、胸腹联合伤患者恢复良好。脓胸l2例复张完全,30例复张80%,5例术侧肺复张60%。肺大疱、肺叶良恶性肿瘤、纵隔肿瘤、胸膜肿瘤随访6~ 12个月均无复发。

3 讨论

近十年来VATS随着器械及技术的日益发展、完善而在胸外科领域发展迅速,手术难度逐渐增大,适应证范围增宽,但由于部分相对较复杂的手术使用的辅助设备(如氩气刀、超声刀)、一次性耗品(如自动切割缝合器)费用较昂贵而未能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广泛开展。我们以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进行手术,可用常规器械和内镜器械完成大部分手术操作,不使用昂贵的辅助设备及一次性耗品,从而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为了使术

侧肺萎陷以获得良好的胸腔镜观察和操作空间,VATS手术须采用双腔气管插管,这种麻醉技术较为复杂,准确调整气管插管花费时间较多[1],且双腔气管插管亦较贵。而由于辅助小切口及常规器械,无须使肺陷,仅减少潮气量即可达到良好的显露效果,故我们均采用单腔气管内插管,亦可达到同等的手术要求,并降低费用。VATS辅助小切口时大部分病例不使用张胸器(本组使用6例),仅以甲状腺拉钩牵拉,利用胸腔镜可移动的冷光源照明系统和高清晰度的监视器画面,可使术野得到良好的显露,并减轻切口造成的损伤。辅助小切口时使大部分操作可以常规器械在直视下安全、迅速、有效完成,从而缩短手术、麻醉时间。辅加小切口的胸腔镜手术接近VATS手术的创伤,并可以减少手术材料消耗,降低手术费用[2]。再者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可使视野扩大,方便胸内粘连的分离处理,拓宽手术范围,扩大手术适应症。在屏视或/和直视下进行,手术更安全;因有足够手术空间和视野,可对各淋巴结施行清扫术;手术切除标本也便于从切口处取出,减少对肿瘤污染可能,符合肿瘤外科手术原则。

参考文献:

[1] 林少霖,王正,李标,等.电视胸腔镜手术处理血胸的利弊分析[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2,2(5):305—306.

[2] 曲家骐,高听,侯维平,等.预防胸腔镜手术并发症的体会[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5,21(2):69—71.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组有30例患者, 其中有10例为女性患者, 20例为男性患者;年龄在24~75岁之间, 平均年龄 (38±5.5) 岁;其中11例为轻度肺功能障碍者, 19例为中度肺功能障碍者;12例为右侧肺癌, 18例为左侧肺癌;30例患者中有3例合并有肾功能不全, 10例有高血压史, 3例有糖尿病史;按照肺癌分期标准[1], 实验组中10例为肺癌Ⅰ期, 4例为肺癌Ⅱ期, 6例为肺癌Ⅲ期。对照组患者30例患者, 其中有11例为女性患者, 19例为男性患者;年龄在24~75岁, 平均年龄 (35±6.2) 岁;其中12例为轻度肺功能障碍者, 18例为中度肺功能障碍者;9例为右侧肺癌, 21例为左侧肺癌;30例患者中有4例合并有肾功能不全, 9例有高血压史, 4例有糖尿病史;按照肺癌分期标准, 实验组中9例为肺癌Ⅰ期, 5例为肺癌Ⅱ期, 6例为肺癌Ⅲ期。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患者数目等无显著性差别。

1.2 方法

1.2.1 实验组

做好患者的术前准备工作, 患者采取侧卧位并做好双腔气管插管, 并保证键侧肺呼吸通畅。在腋中线和第七或第八肋交接处做约2 cm的切口再将电视胸腔镜通过切口放入胸腔内。利用电视胸腔镜对胸腔内情况进行全面了解, 寻找肿瘤的位置并观察其大小、在胸腔内的范围以及周边的组织器官, 根据电视胸腔镜所检查的情况来确定切口的位置。切口的位置一般根据不同的情况具体定位, 一般在腋前后线与第4或第5肋间的焦点上做7~9 cm小切口。一般临床操作中, 不同的切除部位小切口的位置也是不同的, 一般在第5~6肋间进行肺组织中下叶切除, 在第4~5肋间进行上叶切除。确定小切口的位置后, 在确定部位切开皮肤, 分离皮下组织, 进入腹腔, 再用普通的胸外科器械或胸腔镜等外科手术器材对患者纵隔淋巴结[2]和肺门淋巴结进行清扫。

1.2.2 对照组

同样先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工作, 患者采取侧卧位并做好双腔气管插管, 并保证键侧肺呼吸通畅。然后按照常规的开胸手术对患部的肺叶进行手术切除, 并对患者纵隔淋巴结和肺门淋巴结进行清扫。

1.3 术后护理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癌根治术相对传统开胸手术有很多优势, 但是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癌根治术毕竟是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在临床中的应用也很局限, 患者及其家属对这项新的治疗手段也心存顾忌, 担心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癌[3]根治术的效果和患者的预后, 从而也加剧了患者的心理负担, 加重了害怕、紧张等心理反应。因此耐心细致地为患者讲解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癌根治术的优势, 患者术后的恢复状况并列举一些利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癌根治术而根治的成功的病例。

1.4 统计学方法

将两组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再用t检验和χ2检验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 若P<0.05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5 指标检测

对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人均镇痛次数、术后引流量、以及恢复并出院的时间进行比较。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的手术治疗后, 数据如下所示:实验组有30例患者, 术后人均出血量为 (158.2±49.2) m L, 术后人均引流量为 (400.2±32.0) m L, 镇痛次数为 (11±2.1) 次, 人均住院天数为 (10.2±2.3) d;对照组同样有30例患者, 术后人均出血量为 (160.2±47.2) m L, 术后人均引流量为 (422.2±33.0) m L, 镇痛次数为 (12±4.1) 次, 人均住院天数为 (14.2±3.3) d。首先确保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上无明显差别, 具有可比性。再根据统计学的方法, 结果显示手术中患者出血量、手术后患者人均镇痛次数、手术后引流量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等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别 (P<0.05) , 并且实验组在上述方面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

3 讨论

由于传统开胸根治肺癌的手术需要在胸部的后外侧进行一个长达30 cm左右的手术切口, 这样极大程度上破坏了患者机体结构并且损伤了患者胸壁的肌群, 使患者需要更长的时间进行恢复。而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肺癌根治术为微创手术, 只需要7~9 cm的切口, 对患者机体伤害小, 使机体恢复速度加快, 而且具有术中出血较少, 术后镇痛次数少, 术后引流量较少等优点。

摘要: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肺癌根治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以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通化市中心医院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的收治的60例行肺癌根治术的患者, 并将其按照手术方式的差异分为两组,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各30例, 将其中利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肺癌根治术的患者列为实验组, 将采用常规开胸手术进行肺癌根治的患者列为对照组。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上无明显差别, 但是在手术中患者出血量、手术后患者人均镇痛次数、手术后引流量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等方面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 (P<0.05) , 并且实验组在上述方面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结论 针对于传统常规的开胸手术,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肺癌根治术可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减少患者术后镇痛次数, 使患者预后良好等优势.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预后,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文, 朱宏, 任杰.电视胸腔镜手术169例临床分析[J].医药前沿, 2012, 2 (21) :125-126.

[2]常建华, 游庆军, 翁鸢, 等.小切口电视胸腔镜辅助与传统开胸肺癌根治术的比较[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07, 7 (5) :412-414.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 篇4

【关键词】腔镜辅助;甲状腺切除术;颈部小切口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5-0254-02

内镜甲状腺手术是目前治疗甲状腺疾病应用广泛的方法[1]。但手术创伤、疼痛的刺激、术后愈合情况均使患者始终处于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对术后恢复起到负面作用。本研究行腔镜辅助下颈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患者采取全面的围术期护理干预,取得了显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88例腔镜辅助下颈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纳入标准:年龄≥18岁;择期行手术者;交流无障碍;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心脑血管疾病、重要脏器功能损害的患者;精神病史者或意识障碍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观察组男24例,女20例,平均年龄(57.54±4.37)岁;对照组男26例,女18例,平均年龄(56.93±4.74)岁,2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1)术前心理干预:加强与患者之前的沟通,了解患者情绪的变化,并给予患者以情感的支持。协助患者正确认识手术及术后康复的过程。(2)术前准备:术前护理协助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并嘱患者术前8h禁食水等[2]。(3)术后放松:术后回病房给予选放合适的背景音乐,指导患者放松,并第一时间告诉患者手术的结果,使患者安心。(4)改变生活认知:甲状腺切除患者会怀疑自己免疫功能下降,对其适应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一定不良影响,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成立了甲状腺切除病友会,给甲状腺切除病人提供相互交流、养病和康复经验的平台,从而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1.3效果评价

②心理状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 评分):该量表由20个条目组成,按Liket 4级评分制。1分:从无或少有,2分:部分时间有,3分:相当多时间有,4分: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抑郁自评量表(SDS 评分):该量表由20个条目组成,采用Liket 4级评分制。1分:从无或偶尔,2分:有时,3分:经常,4分:全部时间都有。2 个量表均为标准分越高,抑郁程度越严重。

③疼痛评价: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将一直线平分为10,用0~10分表示疼痛程度,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以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理状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各指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受环境、饮食、工作压力等多种致病因素的影响,甲状腺相关疾病的发生率不断增加,手术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由于手术具有一定的创伤,无论大小、难易都会使患者产生一定的应激反应,其中,手术心理应激是指患者在手术前后期对手术的恐惧、焦虑和忧伤等所引起的心理应激反应[3]。主要表现为焦虑、紧张、抑郁等,从而增加手术风险和影响患者术后康复。

本研究采用全面的护理干预,包括人文护理、心理护理、音乐干预、情志干预等。有针对性地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使患者能够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提高手术效果[4]。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全面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全面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且术后6h及24h观察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 05)。表明全面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使患者积极应对手术,减轻患者疼痛。

参考文献:

[1] Kim SJ, Myong JP, Jee HG, et al.Combined effect of Hashimoto's thyroiditis and BRAFV600Emutation status on aggressiveness in papillary thyroid cancer.[J].Head Neck. 2014,12(10):238-239.

[2] 周萍.心理護理在甲状腺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价值[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8(86):1673-1675.

[3] 姜和霞,张艳,刘丽孙,等.综合性护理干预在甲状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2):1439-1440.

[4] 梁慧霞,林程程,江曼.治疗性抚触结合心理护理对甲状腺切除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

(16):1924-1927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的肺癌患者56例, 排除纵隔淋巴结肿大, 心、肺功能不全, 无明显胸膜粘连, 无转移病灶,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两组:Ⅰ组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 28例肺癌患者中男16例, 女12例, 年龄最小50岁, 最大72岁, 平均年龄 (61.5±12.4) 岁;病变部位:左上3例、左下12例、右上4例、右中1例、右下8例。Ⅱ组 (传统开胸手术) 28例肺癌患者中男18例, 女10例, 年龄最小51岁, 最大76岁, 平均年龄 (62.4±10.9) 岁;病变部位:左上4例、左下11例、右上3例、右中2例、右下8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病变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显著性。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具体见表1。

1.2 手术方法

1.2.1 Ⅰ组:

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患取健侧卧位, 术中单肺通气, 患侧腋中线处第7或第8肋间胸腔镜观察孔, 上叶切除选择腋前线第4~5肋间, 中下叶切除在第5~6肋间, 腋中线至腋后线之间平肋间接近病变处作长5~8 cm辅助小切口[3], 在胸腔镜下结合直视进行分离、止血、缝合等肺叶切除术操作, 如有肺裂或粘连较重肺叶可用直线型切割闭合器处理, 结扎肺血管, 近端加缝扎处理, 切除肺叶从辅助小切口取出, 严密止血, 冲洗胸腔, 观察支气管残端有无漏气, 所有患者按常规进行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

1.2.2 Ⅱ组

采用传统开胸手术。取长约25 cm的后外侧切口, 保留前锯肌, 在第5、6肋间进胸, 撑开肺部后进行肺叶切除以及淋巴结清扫。

1.3 观察指标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并发症 (包括术后漏气、肺炎、切口感染、出血、拔管困难) 。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比较

Ⅰ组患者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的平均手术时间 (125.0±28.9)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 (113.0±28.4) m L、切口平均长度 (8.1±1.3) cm、平均住院时间 (7.5±0.3) d, 分别与Ⅱ组比较, 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或P<0.01) 。见表2。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两组病例均无支气管胸膜瘘、呼吸衰竭、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发生。Ⅰ组并发症发生率达7.1%, 明显低于Ⅱ组, 组间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3 讨论

常规开胸手术对胸背部肌肉损伤大, 术后疼痛重、恢复慢。VATS辅助小切口手术不需切断肋骨, 也不切断肌肉, 切口位于腋下, 肋骨撑开小、疼痛较轻、创伤小, 对肺功能影响小的优点[4]。VATS肺叶切除国内外报道较多, VATS肺叶切除术是在套管口或切口下完成胸内手术, 其适应证主要为:肺部良性疾病, 如支气管扩张、肺囊肿、结核球、曲菌球病等;Ⅰ期非小细胸肺癌, 无纵隔淋巴结转移;需要肺叶切除的肺转移癌;年龄大、心肺功能差的高危人群[5]。本组28例肺叶切除术均在VATS辅助下行小切口适当撑开肋骨, 同时在监视器和直视相结合完成。应用VAMT的关键步骤可在直视下进行, 具备传统直视手术安全性。选择腋前中线间第4肋间小切口能较好地暴露肺门结构, 可以完全在直视下应用常规器械解剖和处理肺门血管、支气管, 由于有小切口辅助可使传统开胸手术器械与内镜器械结合使用, 比单用内镜器械更方便, 处理肺门血管更容易。更安全。一旦遇到紧急情况, 便于马上扩大切口, 转为常规开胸手术进行操作[6]。且VAMT肺叶切除术仅选用两个小切口, 不同于传统开胸手术的大切口, 术中无需挤压健肺, 对机体生理功能干扰小, 且可利用第一个胸腔镜切口放置胸腔引流管;第二个胸壁操作切口7~10 cm[7], 对胸壁肌肉组织损伤小, 出血少, 术中无需输血、可以缩短手术时间, 患者术后恢复快, 可以减少住院天数。表1结果证实了上述观点, Ⅰ组患者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的平均手术时间 (125.0±28.9) min、明显短于Ⅱ组的手术时间, Ⅰ组术中平均出血量 (113.0±28.4) m L、明显少于Ⅱ组, Ⅰ组的切口平均长度 (8.1±1.3) cm, 明显短于Ⅱ组、Ⅰ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 (7.5±0.3) d, 明显短于Ⅱ组, Ⅰ组与Ⅱ组组间经t检验显示, 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或P<0.01) 。与等刘荣幸[8]报道的观点是一致的。我们认为小切口部位的选择要接近所要切除肺叶的肺门结构, 以利于解剖和处理相应肺动脉、静脉和支气管;同时便于清除纵隔淋巴结, 以便达到肺癌根治的目的;切口大小及用不用肋骨撑开器应根据手术操作者的经验、手术操作的熟练程度和手术器械决定, 首要条件是要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和切除的彻底性。且表3结果显示, Ⅰ组无1例出现肺炎、切口感染、拔管困难, 其并发症发生率达7.1%, 明显低于Ⅱ组 (P<0.05) 。与张明等[9]报道的观点是相符的。

综上,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创伤少、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赵晓菁, 罗清泉, 周允中.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癌手术的临床研究[J].中国癌症杂志, 2006, 16 (5) :381-384.

[2]李剑荣.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 2012, 18 (35) :40-41.

[3]顾恺时.胸心外科手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414.

[4]张长弓, 巫正伟, 李高峰, 等.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44例临床分析[J].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0, 23 (4) :335-336.

[5]Lewis RJ, Caccavale RJ.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icalnon rib spreading simultaneously spleed lobectomy[J].Semin Thorac Cardiovasc Surg, 2008, 10 (4) :332-339.

[6]张临友, 杨鹏.电视胸腔镜手术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J].国际外科学杂志, 2008, 35 (1) :46-48.

[7]Shigemura N, Akashi A, Funaki S, et a1.Long-term outcomes after avariety of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lobeetnmy approaches for clinical stage IA lung cancer;a multi-institutional study[J].J Thorac Cardiovasc Surg, 2006, 132 (3) :507-512.

[8]刘荣幸, 兰锦文, 邱耿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及肺癌根治术124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 (32) :73-74.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患者, 男24例, 女8例, 年龄18~71岁, 平均45岁。其中首次发作自发性气胸19例, 二次复发9例, 三次复发4例, 都经过了胸部CT或X线确诊。1.2治疗方法在手术前进行常规的开胸准备, 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1]。患者用侧卧的体位, 在患侧的第7肋间腋中线方向上切1.5 cm的手术口, 在此切口插入胸壁套管引入胸腔镜。从第4或第3肋间进胸, 在背阔肌和腋下胸大肌之间做3~6 cm的切口。借助开胸器来撑开肋间隙, 对胸腔内部脏器进行全面的检查, 明确肺部病变。对病灶小的肺大泡或是多个肺大泡融合为簇状但基地组织正常的, 用大直角或是长弯止血钳夹住基底正常的肺组织, 将其移到手术视野中, 切除后贯穿缝扎, 较小的可以直接用丝线结扎。对基底组织不明确的、基底宽大的或是肺内型的肺大泡, 不可以直接缝扎的患者, 可以切开疱壁, 用4号的丝线在大泡腔内缝合基底与大泡连接处的支气管, 然后用止血钳, 夹住大泡基底部并切除疱壁。采用7号的丝线利用连续缝合的方法, 缝合残端, 或是直接钳住大泡组织牵拉致进入手术视野, 使用相关仪器, 沿着大泡基底部闭合残端, 并切除病变组织。对残端漏气的患者应该实施进一步措施, 可以用疱壁组织作为垫片在其表面喷涂生物蛋白胶, 也可以间断缝合用以加固[2]。肺部病变处理好后, 采用胸腔注水的办法使肺组织膨胀检查经过治疗的肺组织有无漏气的情况, 再用干纱布摩擦壁层胸膜固定。如有患者为双侧病变且同期施术, 应优先考虑病重的一侧, 待病情稳定后再进行另一侧手术。手术完全成功后, 常规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

2 结果

32例患者全部手术成功, 手术55~130 min, 平均93 min。手术过程中失血30~100 ml, 平均65 ml, 不需要输血。手术后第3天对肺片进行复查, 肺复张良好, 引流液小于40 ml/24 h, 可以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术后1~2 h患者下床活动, 很少数使用吗啡类药物止痛。术后住院时间5~15 d, 平均10 d, 术后随访了1~24个月, 未发现1例复发。

3 讨论

随着医学的进步, 电视胸腔镜的临床使用越来越普及, 传统肺大泡手术方式的缺点也变得日益突出。电视胸腔镜手术是一种新型的手术治疗方法[3], 因为操作荧屏的应用显示扩大了手术视野, 小切口手术利于患者的术后愈合, 在切除肺大泡方面的优点显而易见, 所以也是传统手术与新技术的有机结合。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优点有很多[4]: (1) 手术过程安全可靠, 术后的并发症少, 复发率也很低; (2) 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 节省了住院费用, 大大的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3) 避免了开胸大切口, 对呼吸肌的损伤很少, 手术后不影响呼吸功能小, 疼痛轻, 创伤小, 切口也很美观; (4) 出血量较少, 基本上不需要输血; (5) 手术过程中, 如果遇上了患者出现肺组织存在大出血或严重黏连时, 可以适当的延长切口, 以达到方便操作目的, 增加了手术成功的机率[5]。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肺大泡, 是一种很灵活的手术方式, 采用的是单腔气管插管麻醉, 防止了肺叶萎陷, 通过减少潮气量可达到良好的手术视野, 其采用的是直视下常规器械操作, 其使用的范围也得到了扩大。同时减少了一次性工具的使用, 手术的花销也得到了缩减, 同时还有良好效果, 所以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肺大泡更适合我国的国情, 很有临床推广价值。

大泡性肺疾病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 是临床常见的胸外科病。学者将大泡性肺疾病分类为肺大泡和肺小疱两类。肺大泡是后天性的肺疾病, 自发性气胸发作的原因主要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严重的炎症经常发作。肺大泡分为3种亚型, 本组中I型6例, Ⅱ型9例, Ⅲ型17例。肺小疱是先天性的肺疾病, 是局部肺发育的异常所引起的, 周围肺组织都良好, 常见在瘦高型的青年男性。

防止自发性气胸术后复发的有效措施是胸膜固定术, 石粉喷洒法和胸膜摩擦法是临床经常采用的方法。对于肺疱切除术后能否实行胸膜固定, 手术人员可以这样决定:单发巨型肺大泡、肺疱是单发且孤立, 或者周围肺组织正常的患者, 经过手术处理后没有复发时, 可以不做胸膜固定;有些难处理的情况, 如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等引起的自发性气胸也有一些是多发巨型肺大泡患者, 术后病变很难全部切除闭合, 即使能够切除, 术后也容易出现肺膨胀, 创面出现漏气的现象, 胸膜固定术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一些年龄较大、病变严重、不适合采用开胸手术的患者, 采用滑石粉喷洒固定是可行的方法。所以本文通过对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肺大泡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证实了这样的手术方式效果良好, 患者术后恢复快, 很值得在日后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胡玉华.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大泡切除的手术配合[J].临床肺科杂志, 2009, 14 (12) :36-38.

[2]叶敏华, 叶加洪.浙江创伤外科[M].第4版.杭州:浙江省杭州市远程教育杂志社, 2003:432-439.

[3]侯波, 黄若山, 付玉东, 等.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肺大泡25例应用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 2009, 13 (4) :154-155.

[4]杭庆雨, 付强, 付宗.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C].2008年全国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6:321-335.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3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经高分辨CT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应用病理学分析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排除发生转移性病变、有合并心肺功能障碍及术前进行化疗患者。根据患者采取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75例,男52例,女23例;年龄37岁~72岁,平均年龄(55.8±6.3)岁;病理分期:Ⅰa期11例,Ⅰb期23例,Ⅱa期26例,Ⅱb期10例,Ⅲa期5例。对照组60例,年龄40岁~76岁,平均年龄(57.2±6.4)岁;病理分期:Ⅰa期10例,Ⅰb期19例,Ⅱa期15例,Ⅱb期11例,Ⅲa期5例。2组患者及家属对手术治疗方法完全知晓,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基本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标准后外侧开胸切口的方法进行治疗,做好术前准备后,对患者采取全身麻醉,在第5,6肋间外侧做30 cm切口进入患者胸内,对病变肺叶进行完全切除,并系统清扫肺门和纵隔淋巴结,安放引流管后对切口逐层缝合。

试验组患者采取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做好术前准备后,手术时患者取标准侧卧位,上肢予以90°外展。对患者采取全身麻醉,选择第7或第8肋间腋中线处做窥视孔,置入胸腔镜观察患者胸腔内病灶情况及胸腔粘连情况,以判断手术条件。第4或第5肋间腋中线前后做长6 cm~8 cm操作切口,对肌肉和胸膜等相关组织进行分离。应用撑开器将肋间隙撑开4 cm~5 cm,应用电视胸腔镜或直视下对病灶肺叶进行探查。依据患者肺部情况进行肺裂、肺静脉、肺动脉、及支气管的分离,在电视影像和直视联合下系统清扫肺门和纵隔淋巴结。应用药品和生理盐水对患者胸腔反复冲洗,安放引流管后对逐层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胸腔引流时间、淋巴结清扫数、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u检验,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相关指标对比

2组均无死亡病例;试验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7%(P<0.05)。见表2。

3 讨论

非小细胞肺癌是临床常见肺癌类型,包括鳞癌、腺癌、大细胞癌,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咳嗽、胸痛等。针对患者病情、体质情况,在早期应用手术切除方法治愈的概率较大。传统手术治疗的手术切口约30 cm左右,患者出血量大,伤口愈合时间长,临床统计其手术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可达3%和30%。而采取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对患者的创伤程度小[2],在撑开器和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对患者胸腔内情况进行检测,实现了对病变肺叶组织的安全摘除;降低了对肺组织的挤压和牵拉,手术过程中大幅度降低了对肺部组织的损伤,不会对患者肺功能造成影响,手术适应证较宽[3]。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而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验证了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摘除肺叶的安全、可靠性。但由于本组病例较少,且远期效果仍需加大样本量及完善的随访予以验证,因此目前尚不能完全代替传统术式。

摘要: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3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60例和试验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7%(P<0.05)。结论 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取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可降低患者的创伤程度,缩短引流和住院时间,术后效果理想,且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在临床上有显著优势。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电视胸腔镜,小切口手术,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狄鸿胜.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新进展[J].吉林医学,2012,33(10):2165-2166.

[2]曾智豪,袁义.胸腔镜辅助左胸小切口胃、食管超胸膜顶吻合治疗食管癌[J].吉林医学,2015,36(9):1780-1782.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项研究的研究资料为我院2008年10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共收治的120例胸肺疾病患者, 在所有的患者中, 男性患者为79例, 女性患者为41例, 其年龄为30~72岁, 平均年龄为44.5岁。其中, 原发性肺癌患者为59例, 肺良性病变患者为41例。在为患者进行手术之前, 对其先进行胸部增强螺旋CT扫描, 明确患者的病灶情况及局部淋巴肿大的相关情况, 并与此同时, 对所有的患者进行头颅CT以及腹部实质脏器的彩超进行检查, 并在检查结果中未出现肿瘤远处转移的现象。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由60例胸肺疾病患者组成,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已经病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而治疗组的患者则运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的方式来进行治疗, 其具体的手术方式如下:

运用双腔静脉插管的静脉复合麻醉方式, 将患者的腋下胸部垫高, 在其腋中线第七、八肋间作出1.5cm的切口, 将胸腔镜放入其中以探查患者的粘连和胸膜的相关情况, 再在患者的第四、第五肋间间隙做辅助小切口, 并运用胸腔镜及常规普胸器械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手术, 游离患者的肺叶, 并将其肺动静脉血管进行丝线结扎。对患者的肺门和纵膈淋巴结进行常规的清扫, 并将切除的标本从小切口处取出, 止血并逐层关闭切口。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均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显著性,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治疗组的60例患者中, 显效的为43例, 有效的为14例, 总有效率为95%, 而对照组的60例患者中, 显效的为36例, 有效的为16例, 总有效率为86.67%, 对比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的数据统计请见表1。

3 讨论

电视胸腔镜技术是现代医学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 由于此项技术需要双腔支气管插管以及术侧肺萎陷等, 其能够为操作者提供一个较为宽广的空间以利于各种手术器械及内径的自由进入, 所以, 我们一般认为胸腔是最适合做内镜手术的体腔之一。传统的对于胸肺疾病患者进行的治疗, 通常都是运用传统的开胸手术的方式来进行治疗的, 其具有手术切口大、对患者的影响较大、且术后不易愈合和恢复等局限而逐渐的被现代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对取代, 该项最新的技术具有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入院时间短等独特的优势。

本项研究的研究结果显示, 运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的方式来治疗胸肺疾病不仅非常的安全和可靠, 且具有相当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值得在现代的临床中进行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吴克.采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部疾病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 2009, 28 (23) :1-2.

[2]江明君, 石世青, 赵子恩, 等.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15例报告[J].现代实用医学, 2005, 17 (3) :147-148.

[3]严煜, 王晓谭, 董汉宣, 等.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J].中国内镜杂志, 2010, 16 (7) :55.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自2001年9月至2004年12月以来行VATS肺叶切除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26例 (VATS组) , 男17例、女9例, 年龄32~66岁, 平均53.2岁, 均行胸部CT检查, 肿瘤直径≤2.0 cm, 肺门及纵隔未发现肿大淋巴结, 头颅CT及肝、胆、胰、脾、肾上腺彩超未见转移病灶, 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排除了段支气管开口以上的占位病变。临床分期为CT1N0M0 (Ⅰa期) 和部分病灶累及脏层胸膜的CT2N0M0 (Ⅰb期) 肺癌患者。病灶部位:右上叶10例、右下叶5例、左上叶7例、左下叶4例。术后病理结果:腺癌17例、鳞癌7例、透明细胞癌1例、腺鳞癌1例。对照组为同期行传统开胸 (标准后外侧切口) 肺叶切除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早期周围型肺癌 (CT1-2N0M0) 患者28例。男17例, 女11例;年龄35~65岁, 平均55.8岁。术前检查资料与VATS组相似。两组病例的一般资料 (性别、年龄构成、病灶部位、临床分期、术后病理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 具有可比性 (P>0.05) 。

1.2 手术方法

双腔气管插管全麻, 健侧单肺通气, 患者取健侧卧位, 先于腋中线第7或第8肋间做一1.5 cm切口, 置入胸腔镜行胸腔内探查, 观察是否胸膜粘连及肿物情况, 结合肿物位置再于锁骨中线-腋中线间作一7~9 cm切口, 肿物在上肺叶切口选在第3或第4肋间, 在下肺叶则选第4或第5肋间进胸, 用小儿肋骨撑开器撑开肋骨, 宽约5 cm, 通过小切口用肺钳或卵圆钳把肺组织向切口牵拉, 有胸膜粘连时可用电凝或超声刀分离粘连, 如病灶在下叶可先游离下肺韧带, 以方便把肺组织向外牵拉, 以手指直接触摸明确病变部位, 将肺外周的肿物楔形完整切除, 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 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后, 予行相应肺叶切除及系统性的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肺叶切除原则同开胸手术, 用电凝松解纵隔胸膜及叶间裂后先结扎离断肺的血管, 离断肺血管的顺序与传统开胸手术一样, 一般遵循先结扎静脉后动脉的肿瘤切除原则, 但也结合具体情况采取先易后难进行。在腔镜下结合直视游离血管, 以TA30-V3闭合器夹闭血管后切断, 支气管残端以TA30-3.5闭合器夹闭后切断并从小切口移走切除的肺叶, 如果患者经济困难, 可不使用闭合器而用丝线结扎和缝扎血管及支气管, 使用推结器从小切口进入胸腔打结。再利用长器械和胸腔镜的特殊器械进行相应肺叶的肺门纵隔淋巴结和脂肪组织的清扫。右胸清扫包括第2、3、4、7、8、9、10组淋巴结, 左胸清扫包括第4、5、6、7、8、9、10组淋巴结。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2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 无中转开胸者, 无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和围手术期死亡。手术时间2~3 h, 平均时间2.5 h, 术中出血50~150 ml, 平均100 ml, 均未输血。清除淋巴结8~13枚, 平均10枚, 术后病理检查均未见转移。对照组2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 无严重并发症和围手术期死亡。VATS组与对照组的具体资料见表1、2。

3 讨论

随着内镜下切割缝合器等高技术手术器械的临床应用, 20世纪90年代初电视辅助胸腔镜外科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VATS) 在国外兴起。自1992年第1例成功完成解剖学肺叶切除术以来, 由于其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 胸腔镜外科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飞速发展和迅速普及。目前现代电视辅助胸腔镜外科已成为可用于多种胸部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一种专门手术学科, 但仍有不少胸外科手术不能通过胸腔镜来完成, 更多关注在于运用VATS行肺癌的根治性治疗。

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治疗的金标准是胸后外侧切口行肺叶或全肺切除加系统性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2]。目前部分早期肺癌通过VATS行完全性切除术在技术上是可行的。文献报道胸腔镜辅助下肺叶切除术中采用非解剖性的手术方法处理肺血管和支气管, 即对肺血管和支气管实施混合结扎[3]。但是在标准的肺癌手术中仍应强调解剖学肺叶切除, 即对肺血管和支气管分别进行结扎。我们的体会是:电凝松解纵隔胸膜及叶间裂, 逐步游离肺血管, 离断肺血管的顺序与传统开胸手术一样, 一般遵循先结扎静脉后结扎动脉的“无瘤术”原则, 但也结合具体情况采取先易后难进行。以TA30-V3闭合器夹闭血管后切断, 支气管残端以TA30-3.5闭合器夹闭后切断并从小切口移走切除的肺叶。也可借助推结器从小切口进入胸腔用丝线结扎和缝扎血管及支气管。术后无一例结扎脱落出血或漏气。

VATS下能否进行肺门和纵隔淋巴结清扫直接影响肺癌的远期疗效, 一直是胸科医师关心和争议的论题。何建行等[4]认为, 可以在胸腔镜下充分暴露各区组的淋巴结和组织, 对于淋巴结不太大, 不影响周围组织暴露者, 均可做淋巴结和脂肪样组织清扫术。一项前瞻性的研究[5]评估了肺癌手术中胸腔镜淋巴结清扫的彻底性, 入选病例为Ⅰ期肺癌患者29例, 右侧17例, 左侧12例, 首先在VATS下行肺叶切除及纵隔淋巴结清扫, 切口为2个穿刺孔和一个7~8 cm的小切口, 然后再行标准后外侧切口开胸, 补充行淋巴结清扫, 结果后继开胸再切除的淋巴结, 每例平均为1.2枚, 后继开胸所取淋巴结均未见癌转移。作者认为临床Ⅰ期肺癌在VATS下行淋巴结清扫术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淋巴结残留率仅2%~3%, 可以接受。Watanabe等[6]也报道VATS清扫纵隔淋巴结组数、每组淋巴结数与传统开胸组无显著差异。我们通常于切除肺叶后进行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清扫, 这样纵隔淋巴结暴露较清楚, 采用多角度的胸腔镜暴露下, 右侧第2、3、4、7、8、9、10组淋巴结或左侧第4、5、6、7、8、9、10组淋巴结可以切除。根据淋巴结转移与淋巴引流方向, 进行纵隔淋巴结系统性清扫。切除的淋巴结组数和每组淋巴结数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术后生存率是评价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标准。早在十年前Kaseda等[7]报道62例Ⅰ期肺癌VATS肺叶切除和广泛的淋巴结清扫术, 其4年生存率高达94.4%, 并认为VATS肺叶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应与开胸手术一样作为Ⅰ期肺癌的标准术式。Sakuraba[8]的研究结果表明Ⅰ期肺癌VATS术后4年生存率是94%。Shaw[9]提出VATS术后Ⅰ期肺癌的3年生存率是94%, Ⅱ期为57%, Ⅲ期为25%;从生存率分析, Ⅰ期肺癌患者行VATS与传统开胸手术无显著性差异。Sugi等[10]报道了100例临床Ⅰa期肺癌分别行VATS (48例) 和开胸手术 (52例) 肺叶切除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的长期随访结果, 远处转移和局部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 5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 (分别为90%和85%) , 认为VATS能达到良好的5年生存率, 与传统开胸手术结果相当。国内何建行等[11]回顾分析1995年以前所作130例肺癌VATS肺叶切除的5年临床疗效, Ⅰ期肺癌5年生存率87.8%, Ⅱ期5年生存率42.8%, Ⅲa期5年生存率27.3%, 与传统开胸术无显著性差异。本研究结果VATS组和对照组1年生存率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2.3%和100%、92.9%, 两组间的差距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 据此, 我们认为VATS可以作为肿瘤直径小的Ⅰ期非小细胞周围型肺癌患者的一种常规的治疗手段。

多数学者将VATS作为肺癌的微创手术进行研究。Robert J.McKenna[12]等对1100例接受VATS肺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分析, 结果表明VATS肺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 恢复快, 出血少, 对心肺功能影响小, 手术时间短的优点。Jaklitsch[13]比较了术后一周内VATS 和传统开胸手术两组患者血浆中C-反应蛋白、白介素-6、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和P选择素的水平, 发现VATS组明显低于传统开胸组, 说明术后急性期反应较小。本组治疗结果 (见表2) 表明VATS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相当, 这与VATS的运用熟练程度有关, 随着经验的逐步积累, VATS的手术时间将会有所缩短。在闭式引流时间、出血量、术后至出院时间等方面VATS组稍有优势, 但与对照组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 。VATS组在切口长度和术后镇痛药应用次数上明显占有优势 (P<0.05) , 小切口除了达到美观效果外, 术后由于切口引起的疼痛相对较轻, 有利于患者的咳嗽排痰, 减少术后发生肺炎、肺不张的机会, 同时也减少镇痛药的应用, 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吗啡类镇痛药带来的副作用, 如便秘、尿潴留等, 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上一篇:东干渠地区下一篇:专利代理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