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问题

2024-09-23

综合问题(共12篇)

综合问题 篇1

一、与向量综合

这类问题设计在知识交汇处, 它构思精巧、立意新、综合性强.

例1 已知点A (x1, y1) 、B (x2, y2) (x1x2≠0) 是抛物线 y2=2px (p>0) 上的两个动点, O是坐标原点, 向量ΟAΟB满足|ΟA+ΟB|=|ΟA-ΟB|, 设圆C:x2+y2- (x1+x2) x- (y1+y2) y=0.证明:线段AB是圆C的直径.

证明:由|ΟA+ΟB|=|ΟA-ΟB|,

ΟAΟB=0,

所以 x1x2+y1y2=0. ①

设M (x, y) 是以AB为直径的圆上任一点, 则ΜAΜB=0, 有

(x-x1) (x-x2) + (y-y1) (y-y2) =0,

即 x2+y2- (x1+x2) x- (y1+y2) y+x1x2+y1y2=0.把①代入得

x2+y2- (x1+x2) x- (y1+y2) y=0.

故线段AB是圆C直径.

例2 设椭圆方程为x2+y24=1, 过点M (0, 1) 的直线 l 交椭圆于点A、B, O是坐标原点, 点P满足ΟΡ=12 (ΟA+ΟB) .当 l 绕点M旋转时, 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

解:记A (x1, y1) , B (x2, y2) , 设 l 的斜率为 k, 则 l 的方程为

y=kx+1.

代入椭圆方程得 (4+k2) x2+2kx-3=0,

x1+x2=-2k4+k2y1+y2=84+k2.

ΟΡ=12 (ΟA+ΟB) = (x1+x22y1+y22) = (-k4+k244+k2) .

即P (x, y) 的轨迹的参数方程为

x=-k4+k2y=44+k2.

消去参数得 4x2+y2-y=0. ①

当 k 不存在时, AB中点是原点 (0, 0) 也满足方程①.

所以, 点P的轨迹方程为 4x2+y2-y=0.

点评:在例2中, 由题设条件易知P为动弦AB的中点, 因此用“点差法”求解, 更为简便.读者不妨一试.

二、与导数综合

新教材引进导数后, 使用高等数学的方法去解决初等数学中的复杂问题成为可能.

例3 若已知某质点在一条直线上运动, 其运动方程s (t) =t2+1-at.

(Ⅰ) 要使在 t∈[0, +∞) 上的每一时刻质点运动的方向保持不变, 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Ⅱ) 要使在 t∈[0, +∞) 上的每一时刻质点的瞬时速度不大于1, 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略解: (Ⅰ) 由质点运动方程求导得瞬时速度为v (t) =s (t) =tt2+1-a.利用 v (t) 恒大于等于0, 或恒小于等于0, 得 a 的范围是 a≤0 或 a≥1.

(Ⅱ) 利用|tt2+1-a|1, 再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 得 a 的范围是0≤a≤1.

三、与函数综合

要善于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 利用函数的性质来研究目标函数.

例4 P、Q、M、N四点都在椭圆x2+y22=1上, F为椭圆在 y 轴正半轴上的焦点, 已知ΡFFQ共线, ΜFFΝ共线, 且ΡFΜF=0, 求四边形PMQN面积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解:可知MN和PQ是椭圆两条焦点弦, 焦点F (0, 1) , PQ⊥MN.

(1) 当直线PQ的斜率存在且 k≠0时, 设PQ:y=kx+1, 代入椭圆方程得

(2+k2) x2+2kx-1=0.

|ΡQ|=1+k2Δ|a|=22 (1+k2) 2+k2.

又MN的斜率为-1k, 同理得

|ΜΝ|=22 (1+1k2) 2+1k2.

所以S=12|ΡQ||ΜΝ|=4 (1+k2) (1+1k2) (2+k2) (2+1k2) =4 (2+k2+1k2) 5+2k2+2k2.

u=k2+1k2, 则S=2 (1-15+2u) .

因为u=k2+1k22, 当 k=±1时, u=2Smin=169.又S是以 u 为自变量的增函数, 所以169S2.

(2) 当 k=0时, |ΜΝ|=22|ΡQ|=2S=12|ΡQ||ΜΝ|=2.

综合 (1) 和 (2) 知, 四边形面积的最大值为2, 最小值为169.

点评:例4用焦半径公式求解十分简单.由题设知MN与PQ是互相垂直的焦点弦.由上焦点焦半径公式|FΝ|=ep1+esinθ (其中θ为FN的倾斜角, p 为焦点到准线的距离p=b2c) ,

可得|FΝ|=12+sinθ,

|FΜ|=12-sinθ,

|ΜΝ|=|FΝ|+|FΜ|=222-sin2θ.

类似地, |FΡ|=12+cosθ|FQ|=12-cosθ,

|ΡQ|=|FΡ|+|FQ|=222-cos2θ.

四边形面积S=12|ΜΝ|×|ΡQ|=42+14sin22θ.

可见 sin22θ=1, 即取θ=π4时, Smin=169;sin22θ=0, 即取θ=0时, Smax=2.

四、与数列综合

突出对知识整体理解, 在交汇处常设计高考试题.

例5 已知双曲线 an-1y2-anx2=an-1an (n∈N*) 的一个焦点为 (0cn) , 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2x, 其中{an}是以4为首项的正数数列, 求数列{an}, {cn}的通项公式.

解:双曲线的渐近线为

y=anan-1x,

所以anan-1=2anan-1=2{an}是首项为4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所以 an=4×2n-1=2n+1,

cn=an+an-1=2n+1+2n=3·2n.

练习题

1.设F是椭圆x27+y26=1的右焦点, 且椭圆上至少有21个不同的点Pi (i=1, 2, 3, …) , 使|FP1|, |FP2|, |FP3|, …组成公差为 d 的等差数列, 则 d 的取值范围.

2.曲线y=1xy=x2 在它们交点处的两条切线与 x 轴所围成三角形面积是.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 有一个以F1 (0-3) F2 (03) 为焦点, 离心率为32的椭圆.设椭圆在第一象限的部分为曲线C, 动点PC上, C在点P处的切线与 xy 轴的交点分别为AB, 且向量ΟΜ=ΟA+ΟB.求: (Ⅰ) 点M的轨迹方程; () |ΟΜ|的最小值.

参考答案:

1.[-1100) (0110];2.34;

3. () 1x2+1y2=1 (x1y2) () 3.

湖北省京山一中

综合问题 篇2

时间安排:

9月

22开会

23-27各班自评,27晚上缴到学院28、29院审

29晚发回各班核对

10月8、9班级最后核对10、11、12班级公示三天(公示须三个工作日)13、14、15学院最终确认,并让学生上网申请16、17、18学院公示

19/20上交学校

总体要求:

1.综合测评由学业(60%)、品德(25%)、文体(15%)三方面组成,主修课程(不包括公选课)挂科的同学可以申请综合测评排名,但是不能申请奖金,有加分条的都得把复印件上交,涉及奖项加分的都需要在测评表后面附上奖状复印件,其他能拿出证明的都得附上证明(所有证明复印件都用订书机订在评定表背面)。

2.兄弟班成立测评小组,由班长、副班长、团支书共八个人组成,从一个班选出一位组长,另一个班选出一位副组长,负责综合测评工作。

3.必须按照加分细则进行加分,遇到比较模糊的问题小组要讨论清楚,因为涉及个人利益,所以测评小组必须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尽量避免班上同学有异议。

注意问题:

1.综合测评表中学业部分“一学年学业成绩平均分”指一学年平均学分绩点折合为百分制的得数(比如3.01折合成80.1、4.1折合成91)。

2.计算各项目总分时要四舍五入到小数点后两位。

3.缓考的同学如果成绩知道了需要重新计算平均绩点(除公选课),不知道的话等待一下。

4.亚运文明观众名单各位可以去联系一下敏怡助理。

综合应用力学规律解决物理问题 篇3

1 根据题述特征找准“切入点”,恰当地应用不同的“效应”解决力学问题

在学生的脑子里,由于牛顿定律是力学问题的支撑,更由于学生最先接触的也是牛顿定律,故一到力学问题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了牛顿定律.应该说,学生的这种思维态势并没有错.但实践却让学生在很多情况下难堪:要么繁,要么根本解决不了.为了绝大多数解决学生这一实际问题,在进行牛顿定律、动量、机械能的教学时向学生分析定理、定律本身和三者的相互联系以外,还重点强调冲量是力的时间效应、功是力的空间效应、加速度是力的瞬时效应,则求解物理问题时应该首先根据题述特征找准“切入点”,恰当地应用不同的“效应”解决力学问题.

分析并解 由于A在运动中受重力、桌面支持力、绳子拉力和桌面摩擦力,B、C运动中受重力和绳子拉力.则学生读完题甚至未读完题就想到了牛顿运动定律.学生的这个想法自然未错,但若引导学生寻找该题的特征所在,则此题的求解就显得格外简捷.

经引导,学生明白了空间位移变化是该题的一个重要特征,故学生很快分阶段列出了方程.

例2 图2示长为L、质量为M的铁板放在水平地面上,铁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一质量为m的人,从铁板的一端匀加速地跑向另一端,跑到另一端时骤然停在铁板上.人在跑动过程中铁板刚好不滑动(铁板受的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求:

(1)人在铁板上跑动的加速度多大?

(2)人跑至铁板另一端骤然停止前时速度多大?

(3)人相对铁板骤然停止后,人和铁板一起向前运动,则铁板在水平地面上移动的最大距离多少?

分析并解 出示了题目后,笔者并不要求学生忙于求解,而是要求学生寻找题述特征.经审题,学生找出了本题的特征:一是求加速度——这是瞬时效应,二是牵涉到位移——这是力的空间效应.于是

(1)由于“跑动过程中铁板刚好不滑动”,表明人给铁板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与地面给铁板的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平衡.故

(2)人跑动中做匀加速运动,则据题意有

(3)人以速度v对应的动量与铁板作用,虽然铁板在水平方向还要受地面的摩擦力,但因“骤然”而使人与铁板间的相互作用不仅作用时间短,且作用效果明显,故必须先用动量守恒定律求出“人相对铁板骤然停止”时的速度.

2 引导学生依题建构“建立模型、清晰过程、找准特征、运用规律”的解题思路

例3 图3所示三个质量皆为m的弹性小球A、B、C用两段长均为L的轻绳连成一条直线而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现沿垂直于连绳方向给B施以大小为v0的水平初速度,若A、C球碰撞时无机械能损失,绳也不伸长,求:

(1)A、B两球第一次相碰时B的速度;

(2)三小球再次处在同一直线上时,B球速度的大小;

(3)从A、B两球第一次相碰到三小球再次处在同一直线的过程中,A球的最大动能是多少?此时两绳夹角多大?

(4)三小球再次处在同一直线上时,绳子的张力多大?

分析并解 由题意知A、B两球第一次相碰时如图4,因A、B、C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则

(2)因为图4中B、C的碰撞,系统由图4变到图5的过程中,依然动量、动能守恒,于是

.

综合问题 篇4

一、传动比定义及变化

㈠原始定义:

“机构中瞬时输入速度与输出速度的比值”是传动比的原始定义, 也是其他几种传动形式传动比定义的基础, 在这一定义中一是要注意“瞬时”的特征, 二时要注意“速度”可用n、v、ω等表达, 但输入与输出须对应。如i=n1/n2, i=v1/v2, i=ω1/ω2均可表达。

㈡五种变化:

1.摩擦轮传动:主动轮转速与从动轮转速的比值

i=n1/n2=d2/d1。

2.带传动:带轮角速度之比或带轮转速之比

i=ω1/ω2=n1/n2=d2/d1。

3.链传动: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转速之比

i=n1/n2=z2/z1。

4.齿轮传动: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转速 (角速度) 之比

i=n1/n2=ω1/ω2=z2/z1。

5.轮系:轮系中首末两轮转速之比, i=i1 2×i3 4×i5 6……。

二、传动比特性之比较

㈠摩擦传动:

在摩擦轮传动和一般带传动中均存在“过载打滑”现象, 在打滑时两构件接触处产生相对滑移, 因而线速度不相等, 此时i=n1/n2≠d2/d1, 所以不能保持准确的传动比, 这里的不准确指平均传动比不准确, 当然瞬时传动比更不准确 (同步齿形带属啮合传动, 不在此列) 。

㈡链传动:

链传动靠链条链轮间的啮合传动, 不存在摩擦传动中的“过载打滑”现象, 因此传动比相对准确, 但由于运动中使得某一瞬时并不能保证主动件与从动件速度的均匀性, 所以这里的准确指平均传动比准确, 而不是瞬时传动比准确。

㈢齿轮传动:

齿轮传动是最典型的啮合传动, 既不存在摩擦传动中的“过载打滑”现象, 也不存在链传动中链条这一中间挠性件的“多边形效应”, 因此传动比特性才可用“瞬时传动比恒定”这样的性质来反映。

三、传动比解题与认识

㈠关于下角标的认识

在一级传动中, 因为仅仅分析两个主从构件之间的传动关系, 所以输入与输出很清晰, 但在多级传动中, 由于构件数量多, 传动关系复杂, 所以分析传动比时以下角标的方式注明传动链之间的链接关系, 如i1 2, i5 6, iⅠ-Ⅱ, iⅢ-Ⅴ等, 一般以1, 2, 3…代指构件, 以Ⅰ, Ⅱ, Ⅲ…代指传动轴, 下面为了说明的方便, 统一以iAB来代指上述各种传动比。

在iA B中“A”为一级传动中的输入构件 (轴) , 或者为多级传动中计算i的起点位置, “B”为一级传动中的输出构件 (轴) , 或者为多级传动中计算i的终点位置。如果突破一级传动的思维约束, 则在多级传动中A、B以起点位置、终点位置来认识比较好, 这样就避免了在理解上把“A”一定作为传动链的主动位置, “B”一定作为传动链的从动位置。如蜗杆传动可写为i1 2, 也可写为i2 1, 但对整个传动链中的计算是没有影响的。

㈡一般传动比问题解析

1.求传动比 (i)

利用公式iAB=可直接求解, 这里的参数可能是齿轮传动中的齿数, 也可能是摩擦传动中的摩擦轮的直径, 如果个别参数未知, 则可根据其他条件 (如齿轮传动中的中心距) 先求出后再代入求解。

2.求输出部分转速 (nB)

按照传动比公式可得nB=nA× (1/iAB) , 所以无论求何处的速度nB, 只要先求iAB, 在这里要注意nA一定要选取已知转速处作为传动中的计算的起始点。

3.求输出部分的移距、速度 (L、v)

当传动链中有螺旋传动或齿轮齿条传动时, 往往涉及计算螺母 (丝杠) 、齿轮 (齿条) 的移动距离或速度, 此类问题可分两步求解。第一步, 按上述方法求出输出部分丝杠或齿轮转速nB;第二步, 结合螺旋传动或齿轮齿条传动计算方法, 用公式v=nB×pH或v=nB× (πmz) 求得。如果是求移距, 则不需考虑时间因素即可。

㈢传动比特殊问题解析

1.已知的传动比隐藏

在传动比系列问题中常有一些已知传动比往往被隐藏, 如时钟轮系就隐藏着, , 解题时只要联系实际挖掘出隐藏条件相关问题则能迎刃而解。

2.切削加工中传动比关联

切削加工中机器进给时主运动与进给运动间是相互关联的, 其传动链中也离不开传动比的计算。 (如车削中的配挂轮问题就是典型) 此类问题主要有两类:

第一, 螺旋槽加工中传动链分析

车削螺旋槽时, 主轴带动工件转一周, 丝杠带动刀具移动螺旋槽一个导程, 即L刀=P工=n丝×P丝, 由此可得, i主-丝=n主/n丝=P丝/P工, 当分析出i之后, 相关问题就不难分析了。

第二, 展成法加工齿轮时传动链分析

展成法是利用齿轮的啮合原理来进行齿面加工的, 由于刀具齿与被切齿是符合啮合关系的, 如滚齿机工作台传动系统, 所以虽然不是刀具带动齿坯旋转, 但仍可以利用i刀-坯=n刀/n坯=Z齿/Z刀的关系列式, 再结合其他解题。

普通高校单独招生专业理论的综合化, 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既要考查学生对每门课程知识的掌握, 又要兼顾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及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在复习中理清各学科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 将相关知识点集中比较分析, 才能做到融会贯通, 举一反三, 在综合理论的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摘要:综合模式的高考要求将学科间的知识进行渗透与综合, 首先要将某一单学科内的知识进行有机的整合, 本文对《机械基础》学科中的传动比问题予以综合分析。

登高问题综合评价单 篇5

[键入文字]

《登高》问题综合评价单

设计人:秦玉芳审核人:王艳芳

学习目标:

1.理解杜甫在本诗中流露的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2.赏析本诗情景交融等手法的运用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学习重点:赏析本诗情景交融的手法

学习难点:理解杜甫在本诗中流露的深沉的苦痛

【知识链接】:

1、作家作品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原籍襄 阳,迁居巩县。杜审言之孙。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寓居长安近十年。及安禄山兵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至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风:沉郁、顿挫。代表作:《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诗,皆为人传诵。有《杜工部集》。

2、背景资料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还有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预习评价】

1、填空

本诗被誉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古今七言律诗之冠”。律诗每首句联,依次称、、、、。它要求句必须押韵,必须对仗。

2、解释下列诗句中划线的词

(1)渚清沙白鸟飞回:。(2)万里悲秋常作客:。(3)百年多病独登台:。(4)艰难苦恨繁霜鬓:。(5)潦倒新停浊酒杯:。

导读导评导研导思[键入文字]字]

3、自由诵读,整体感知,看看这首诗给你的总体感受是什么?并找出诗眼。(提示: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注意情感)

【合作探究】

1、首联写登高俯仰所见所闻,运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何种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

2、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宋代学者罗大经曾说颈联的十四个字中含有八层意思: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从“万里”、“作客”、“百年”(老年)、“多病”、“独”这些字眼中,你能领悟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感悟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拓展延伸】

秋,是古代诗人常咏的一个季节。杜甫笔下也有许多精彩的关于“秋”的描写,细读下列

诗句,简要谈谈杜甫笔下的“秋”有何特点,表达了杜甫怎样的思想感情? 《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风高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秋笛》:不见秋云动,悲风稍稍飞。《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秋兴八首》(其一):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其四):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答:。

学科长签名:

例谈导数的综合应用问题 篇6

【例1】 (2010年江苏高考第14题)将边长为1 m的正三角形薄片,沿一条平行于底边的直线剪成两块,其中一块是梯形,记S=(梯形的周长)2梯形的面积,则S的最小值是.

分析 设剪成的小正三角形的边长为x,则:

S=(3-x)212•(x+1)•32•(1-x)

=43•(3-x)21-x2(0<x<1).

解法一 利用导数求函数最小值.

S(x)=43•(3-x)21-x2,

S′(x)=43•(2x-6)•(1-x2)-(3-x)2•(-2x)(1-x2)2

=43•-2(3x-1)(x-3)(1-x2)2,

令S′(x)=0,0

当x∈0,13时,S′(x)<0,递减;

当x∈13,1时,S′(x)>0,递增;

故当x=13时,S取最小值是3233.

解法二 利用函数的方法求最小值.

令3-x=t,t∈(2,3),1t∈13,12,则:S=43•t2-t2+6t-8=43•1-8t2+6t-1,

故当1t=38,x=13时,S取最小值是3233.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函数中的建模应用,等价转化思想,体现了一题多解,可以利用导数法求最值,也可利用换元及二次函数的方法求最值。

【例2】 有甲、乙两个工厂,甲厂位于一直线河岸的岸边A处,乙厂与甲厂在河的同侧,乙厂位于离河岸40 km的B处,乙厂到河岸的垂足D与A相距50 km,两厂要在此岸边合建一个供水站C,从供水站到甲厂和乙厂的水管费用分别为每千米3a元和5a元,问供水站C建在岸边何处才能使水管费用最省?

分析 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关键在于建立数学模型,确定目标函数。把“问题情景”译为数学语言,找出问题的主要关系,并把问题的主要关系抽象成数学问题,选择合适的数学方法求解。

解法一 根据题意知,只有点C在线段AD上某一适当位置,才能使总运费最省,设C点距D点x km,由BD=40,AC=50-x,其中,0<x<50,

∴BC=BD2+CD2=x2+402,又设总的水管费用为y元.

则y=3a(50-x)+5ax2+402(0<x<50),

y′=-3a+5axx2+402,令y′=0,解得x=30.

在(0,50)上,y只有一个极值点,根据实际问题的意义,

函数在x=30(km)处取得最小值,此时AC=50-x=20(km).

∴供水站建在A、D之间距甲厂20 km处,可使水管费用最省.

解法二 设∠BCD=θ,则BC=40sinθ,

CD=40cotθ,0<θ<π2,

∴AC=50-40cotθ.

设总的水管费用为f(θ),依题意,有

f(θ)=3a(50-40•cotθ)+5a•40sinθ

=150a+40a•5-3cosθsinθ,

∴f′(θ)=40a•(5-3cosθ)′•sinθ-(5-3cosθ)•(sinθ)′sin2θ

=40a•3-5cosθsin2θ.

令f′(θ)=0,得cosθ=35,

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当cosθ=35时,函数取得最小值,

此时sinθ=45,∴cotθ=34,

∴AC=50-40cotθ=20(km),即供水站建在A、D之间距甲厂20 km处,可使水管费用最省.

点评 本题是利用导数解决三角函数的应用问题,注重探究,创新意识强,体现了导数与三角知识的综合。同时,本题还考查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本题提供了两种函数建模形式,读者可通过对比,选择一种有效途径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例3】 如图1,用半径为R的圆铁皮,剪一个圆心角为α的扇形,制成一个圆锥形的漏斗,问圆心角α取什么值时,漏斗容积最大?(人教版新教材P80例2)

分析 本题主要体现了导数法解决立体几何的最值应用问题,当然本题还可以利用基本不等式来解决。

解 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h,体积V,那么r2+h2=R2,

图2

因此,V=13πr2h=13π(R2-h2)h=13πR2h-13πh3(0

V′=13πR2-πh2,令V′=0,

即13πR2-πh2=0,

得h=33R,

又当00,

当33R

所以,h=33R时,V取得极大值,并且这个极大值就是最大值,

此时r=63R,从而α=263π.

实战演练

1. (2008年江苏高考第17题)某地有三家工厂,分别位于矩形ABCD的顶点A,B及CD的中点P处,已知AB=20 km,CB=10 km,为了处理三家工厂的污水,现要在矩形ABCD的区域上(含边界),且与A,B等距离的一点O处建造一个污水处理厂,并铺设排污管道AO,BO,OP,设排污管道的总长为y km.

(1) 按下列要求写出函数关系式:

①设∠BAO=θ(rad),将y表示成θ的函数关系式;

②设OP=x(km),将y表示成x的函数关系式.

(2) 请你选用(1)中的一个函数关系式,确定污水处理厂的位置,使三条排污管道总长度最短.

2. 请您设计一个帐篷,它下部的形状是高为1 m的正六棱柱,上部的形状是侧棱长为3 m的正六棱锥(如右图所示).试问当帐篷的顶点O到底面中心O1的距离为多少时,帐篷的体积最大?

【参考答案】

1. (1) ①由条件知PQ垂直平分AB,

若∠BAO=θ(rad),则OA=AQcosθ=10cosθ,故

OB=10cosθ,又OP=10-10tanθ,

所以y=OA+OB+OP

=10cosθ+10cosθ+10-10tanθ,

所求函数关系式为y=20-10sinθcosθ+100<θ<π4.

②若OP=x(km),则OQ=10-x,所以OA=OB=(10-x)2+102=x2-20x+200

所求函数关系式为

车辆综合问题解析思路及方法 篇7

在车辆解析中, 总装技术人员的主要职责如下。

a.问题点的把握和确认: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的确认, 不能仅仅局限在纸面上。

b.问题的解析:通过对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找出产生问题的真正原因。

c.暂定对策的实施:在没有找到真正原因的时候, 可以采用暂定对策来保证车辆的品质, 即使在判明真正责任部门后, 总装技术人员也仍有责任协助责任部门制订暂定对策。

d.对策的实施:在恒久对策的实施上, 很多都是由责任部门 (如设计、焊装、零部件) 来取对策, 但总装技术人员有跟踪及督促其进度的责任。

e.实施对策后跟踪:无论是暂定对策还是恒久对策, 都要对其实施后的情况进行跟踪, 跟踪可以通过自己, 也可委托车间或品质保证部门进行。

f.对策固化:根据采取的对策, 暂定对策要下发暂定工程作业表, 对部件的暂定也要以书面的形式通知;恒久对策要在相关文件中固化。

g.再发防止:为了防止后续车型再发生类似问题, 对于设计构造问题, 做成设计反馈表, 向设计部门反馈, 防止后续新车设计中重复出现类似的问题。

2 解析流程

试装车阶段与批量生产阶段会有所不同, 下面对解析流程做以介绍。

(1) 问题的提出

试装车阶段:试装车前联合检查、总装试装车过程、VES评价、保安防灾评价、路试确认、整车品质确认中发现的问题。

批量生产阶段: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出厂检验单中记载的问题, VES评价、路试中发现的问题, 市场反馈的问题。

(2) 问题发生的确认

通过对问题的确认, 清楚了解问题发生时的状况。

试装车阶段:问题点的描述要量化、数字化、图表化。查图纸与相关标准, 判定与产品的符合性, 判断这种问题是否真的存在;对于对称件要了解左/右、前/后的差异。

批量生产阶段:对问题现象的把握要量化;查图纸与相关标准, 判定与产品的符合性, 判断问题是否真的存在;了解左右、前后差异, 了解发生的概率及频次, 了解白班与夜班的差异;了解4M (人、机、料、法) 的变更点;品质保证体制是否健全;前后车辆的调查, 确定是否存在同样的问题。

(3) 初步解析

通过初步解析, 初步判断出主要问题点, 对此进行详细确认。

试装车阶段:通过对问题的确认, 找出疑点, 初步判断;采用整车检具 (PUG) 进行初步判断;通过不同零件在同一辆车身上装配或同一零件在不同车身上的装配进行初步判断;对于影响因素较多的问题, 以鱼刺图或系统图的形式将各个影响因素表现出来并逐一排查。

批量生产阶段:通过对问题点的确认, 找出疑点, 初步判断;利用PUG进行初步判断;通过不同零件在同一辆车身上装配或同一零件在不同车身上装配进行初步判断;与批量生产前试装车阶段的状况进行比较。

(4) 详细解析

经过初步解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后, 将重点问题进行详细解析, 确认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

车身不合格:利用车身的3D数据对车身进行详细分析;利用测量四门两盖总成的检具 (UCF) 、零件单品检具 (PG) 、测量白车身前后端间隙面差的检具 (CHG) 等车身的检测手段进行分析;利用前后车身数据对比分析车身问题;在白车身经过涂装线输送到总装的过程中, 涂装吊具运送、涂装工具支撑及涂装生产线高温烘烤存在变形的可能, 此部分原因也要考虑分析。

部件不合格:利用部件生产厂家的检测报告进行分析;利用部件生产厂家的的检具进行分析;利用三坐标进行分析;怀疑有问题的件与合格件返回供应商进行对比测量分析;部分问题有可能是物流工位器具造成, 对此也要注意分析。

作业不良:根据工程作业表和标准作业书进行作业观察;了解白班与夜班作业上的不同点;收集相关数据;对作业前后状况进行确认。

检具相关性不一致:车身检具、整车检具、部件检具都有一定的制造精度, 有时三者在设计、制造、检测定位方面存在误差, 会造成测量数据差异, 因此需要进行相关性分析。

设备不良:对于需要设备保证车辆精度的问题, 设备的安装精度及检测精度也要考虑进行分析。

设计不良:有些问题是由于设计构造不合理造成, 也要注意分析。

检具与车身差异分析:由于检具是刚性的, 车身部件有一定弹性, 两者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测量数据会有差异, 在检具数据都合格的情况下应考虑检具与车身部件的差异。

偏差累积产生的不合格车辆:由于车辆的公差分配是按SQRT (∑ (部件公差平方+车身的公差平方+装配误差的平方) ) 分配的, 该公差分配成立的前提条件是部件及车身工程能力CPK必须大于1方可成立。因此, 即使车身、部件在公差范围内, 若CPK<1, 而且两者偏差偏向同一边, 即使部件、车身在各自的公差范围内, 偏差累积也有可能造成车辆品质不合格, 这部分也要考虑。

(5) 对策的制订与实施

组织相关部门, 制定暂定对策, 确认恒久对策, 并落实实施日程, 根据以上解析, 可做成初步解析报告。

试装车阶段:组织相关部门制订对策, 落实实施时间。对于暂定对策应先对其有效性进行量的确认后实施, 认为合格后针对作业方面下发暂定工程作业表以指导车间作业;下发技术联络单或技术委托单, 详细说明暂定对策的实施方案及日程;对于恒久对策实施日程要进行充分的确认, 一旦确认就需要严格遵守, 并通过品质快速反馈推进会议进行督促实施。

批量生产阶段:组织相关部门, 制定对策, 落实实施时间。对于暂定对策应先对其有效性在批量生产车上进行少量的确认后实施。认为合格后, 针对作业方面下发暂定工程作业表, 针对部件下发技术联络单;对于恒久对策的实施日程要进行充分的确认, 一旦确认就需要严格遵守, 并通过品质快速反馈推进会议进行督促实施。另外, 还要制定防止不合格车流出工厂的对策:作为批量生产车, 如何做到缺陷车辆不流出工厂是非常重要的, 一旦发现问题, 首先要考虑如何保证缺陷车辆不流出工厂, 因此批量生产初期全数品质保证项目较多, 就是为了保证不流出缺陷车辆。针对客户完全不能接受的项目, 需要对所有未发出的车辆进行全数追溯。

(6) 对策实施后效果的确认

对策实施后, 确认问题解析和对策是否有效, 若未得到改善, 则需再次进行解析并制定对策。

试装车阶段:通过单品数据进行确认;通过整车检具进行确认;同一试装车时期, 试装车后半阶段对试装车前半阶段问题的对策实施进行效果确认。一般试装车计划在编制时分为前半阶段和后半阶段, 中间会有几天的时间间隔, 已经采取的对策可以在后半阶段得到验证, 以加快对策的采用和确认。无法在同一试装车期间得到验征的问题, 如果已采取对策, 可以通过两轮试装车的时间, 针对前一轮试装车辆的问题点进行局部确认, 在后一轮试装车中进行确认。

批量生产阶段:通过单品数据确认;通过整车检具进行确认;通过整车装配进行确认, 确认效果可以反映在出厂检验单、VES评价、路试评价中。

(7) 对策固化

将对策内容反映在工程作业表、标准作业书、全数品质保证书、图纸、检验规格书中, 通过文件的修正, 使得对策得以固化。

(8) 最终完成解析报告

通过以上步骤, 完成问题的解析和对策, 整个问题闭环完成, 将相关资料进行整理、总结, 做成最终报告并留存。解析报告尽可能采用数据说明, 数据采用图、表的方式, 一目了然。

(9) 防止再发问题及向下一车型的反馈

对于设计方面造成的不良, 在对策完成后, 做成设计反馈报告, 提醒设计部门在下一车型设计中不要重复犯同样的设计错误。

3 试装车阶段与批量生产阶段解析的不同处

在对问题的解析上, 应该说试装车阶段 (ET、PT) 与批量生产阶段 (先行生产、初期流动及批量生产后) 思考问题的方法虽然大体相同, 但对细节的考虑还是有如下差异。

a.侧重点不同:试装车阶段以恒久对策的实施为重点;而批量生产阶段除了恒久对策外, 更重要的是如何能先采用暂定的方法解决问题, 并强调实施防止流出缺陷车辆的对策。

b.在现状的把握上, 由于批量生产时车辆多, 作业人员不同, 因此需要把握的方面会更多。如对4M变更点, 白班与夜班有无不同, 发生状况 (左右、前后等) 都要进行详细的调查与分析, 这样极有利于问题的解析。

4 解析过程中常用的数据分析及统计工具

在解析车辆问题方面, 测量工具越来越多, 常用测量工具有PUG (通常有整车、前端、后端PUG3种) 、PG、CHG、UCF。还有采用激光扫描车辆合格部位, 然后与理论数模进行偏差对比分析的三坐标测量分析系统 (VTS) 。灵活运用各种数据分析及统计工具, 可以帮助分析复杂的数据及问题。

a.现状调查所用的数据分析及统计工具通常有柏拉图、饼状图、离散图等。

b.查找原因所用的数据分析及统计工具通常有鱼刺图、系统图。

c.分析部件、车身、车辆数据是否偏离了公差, 通常采用正态分布图。

d.当对策实施后是否能有效地跟踪常用推移图。

5 几种典型的产品质量问题原因分析

常见产品质量问题按发生部位, 大体分为内装、外装、底盘、电装四大类问题;按质量问题的性质分类可分为尺寸精度 (典型为内、外装问题) 、机能 (车门关闭、车辆跑偏、刮水器喷水不良等) 、水密封 (前围、侧围门四周、后备箱) 、路试、电装等问题。

(1) 产品质量偏差问题

产品质量偏差问题是与整车机能有关的问题, 如车门关闭能量超差、雨刮攻角与喷水位置不对, 车辆跑偏等。影响因素往往很多, 解析关键在于根据机构的产品设计原理, 列出全部影响因素, 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找出各个影响因素的影响度, 按照影响度的大小或者对策速度最快、成本最低的顺序依次进行对策, 找出影响问题的关键因素, 并进行效果验证, 直到产品质量偏差管理项目在规定的合格范围内为止。常见3种产品质量偏差管理项目及原因见表1。

(2) 水密封质量问题的解决方法

水密封质量问题主要分布在车门、行李箱、前围等部位。水密封问题解决的关键是查找出漏水路径, 然后根据水密封品质保证项目, 首先确认上流工程及部件保证的项目是否在规定的合格范围内。

常见漏水部位的解析与对策见表2。

(3) 路试质量问题的解决

路试问题常表现为异响问题, 关键是根据发出声音初步判定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 查找声源出现的位置, 然后根据初步确定进行对策, 确认异响是否消除。

表3为消除常见异响对策, 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解析判定, 然后决定对策。

(4) 电装问题的解决

大学生综合素质问题探讨 篇8

1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内涵

大学生综合素质主要体现在健康、智力、心理、道德、角色5个层面上。健康素质包括大学生的体力、精力、耐力、毅力等生命指标;智力素质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等;心理素质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 通过后天环境和教育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思想道德素质指的是改造世界的精神动力、实现伟大理想的知识、能力、健康、心理、意志力等综合素质;角色素质则是指大学生要用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去领悟社会的期望内涵, 使自己的角色规范贴近于社会期望, 以此来指导自身的实践。

2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现状分析

30多年来, 尤其是进入大众化教育后, 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为社会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 培养质量令人担忧, 大学校园里出现了与培养目标极不协调的现象。

2.1 思想道德水平较低

部分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出现了缺失, 并且由此引发的不良事件也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小到乱扔垃圾, 大到盗窃、杀人, 这些都曾引起社会的大讨论。我们不能否认很多大学生的道德水准不敢恭维, 只要到大学校园里一走, 你就会发现道德失范的行为可以说是“信手拈来, 满地皆是”。记得有位教育界人士曾经提出应在当今的大学校园中教授一些幼儿园里应教的文明礼貌行为, 这是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极大讽刺。

2.2 智力有余, 用之不当

一位大学教师曾幽默地说过:“凡是能考上大学的同学智力都是不错的”。的确, 能够考上大学的学生毕竟是少数, 是佼佼者, 智商是毋庸置疑的, 但这也引出一系列值得思考的问题。比如, 为什么我校至少有一门课程不及格的学生数占在校生数的1/5?为什么每年有上百名学生因为成绩不及格而不能正常毕业?究其原因, 不是当今教学条件不好, 不是师资水平下降, 而是学生缺乏学习动力, 将大好时光用于上网、游戏上。

尽管大部分学生不存在考试挂科现象, 但有不少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 还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锻炼脱节, 学生的应用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升, 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创业。一些用人单位负责人指出, 大学生普遍不懂得知识的应用, 招收他们后还要进行培训才能投入工作。所以, 用人单位不愿招收应届毕业生, 而是青睐于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

2.3 个性十足, 角色定位不准确, 情商较低, 社会适应性差

社会是一个庞大的组织系统, 每个人在这一系统中扮演自己独特的角色。社会分工需要人们都有一定的特长, 只要术业有专攻, 就能使自己在社会上立足。大学生既然当初做出了专业选择, 就要专注于自己的专业, 培养专业能力, 为将来在社会上立足奠定基础。而当今大学生在这方面做得明显不够:个性十足, 不能正确定位、脚踏实地, 而是好高骛远。大学生情商较低, 社会适应性差, 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经验告诉我们:21世纪需要的卓越人才是情商高的人才, 而不只是智商高的人才。在当今社会情商比智商更为重要。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 合作能力差, 是情商低的表现。当今社会是合作型社会, 不懂得合作的人难以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2.4 健康意识淡薄, 身心素质较差

当今大学生, 享受着新科技带来的种种便利, 对自身身体素质的要求较低, 热衷于室内电脑、网络游戏, 室外活动较少, 身体素质下滑。

心理素质脆弱, 欠缺毅力和克服困难的能力是当今大学生的普遍现象。大学生自幼娇生惯养, 被称为“草莓一族”, 自立、自理能力甚差。进入大学后, 失去了父母的呵护和教师的管理, 一部分学生失去了前进的目标和动力。我校调查统计表明, 2011年入校的近7 000名大学生中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超过500名, 每年因心理问题无法坚持学习而退学、休学的学生达50余名。

3 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途径

针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偏低的问题,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这不仅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也是当今社会的需要。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应当从外部因素和学生自身两方面入手。

3.1 学校加强教育与引导, 创造良好的成长条件,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针对大学生个性强、自理能力差的特点, 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与引导, 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环节。我国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后, 学生规模急剧增加, 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专业教师在传道方面意识淡薄, 学生辅导员明显不足, 致使学生日常教育工作不到位, 甚至失控。这是造成大学生素质下滑的重要原因。因此, 从学校层面, 首先应加强大学生管理队伍建设, 研究目前大学生管理方法, 为大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其次, 应当严格教学管理, 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学生评价体系, 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激励学生学习, 增强诚信意识, 养成良好学风。

学校应当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为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基础。环境条件包括软环境和硬环境两个方面。软环境主要体现在大学文化建设方面, 硬环境主要包括大学生的学习条件、休闲娱乐条件等, 同时学校应创造机会, 鼓励大学生主动地参加大学生科技活动, 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2 学生自觉加强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的培养, 努力提高综合素质

加强学生自觉意识和自律意识的培养, 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社会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应对自己的素质、潜能、特长、缺陷、经验等基本能力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自律是指自我控制和自我调整能力。自律必须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为了表现所谓的“自律”而在他人面前粉饰、遮掩自己的缺点, 刻意表演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只有在赢得他人信任的基础上,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才能真正获得他人的尊重。

大学生自觉意识和自律意识不够, 是当今大学生管理困难, 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一方面学校应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力度, 另一方面, 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努力提高自身的自觉意识和自律意识。

3.3 增强学生道德素质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有才无德之人是社会上最可怕的人。学校应从各方面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

运用传统文化的力量。“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精神等, 都引导着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

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各种义工活动、敬老院帮扶老人、无偿献血、参观人文历史景点等活动, 都会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道德意识,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进行公德教育。当代大学生总体上能够遵守社会公德, 但无视公德的人还是不少。校方应教育、管理相结合, 在普及公德教育的同时对违反公德的学生适度惩罚, 促进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

3.4 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

大学生群体所受压力重重, 包括学业、生活、情感、就业等方面, 部分心理脆弱的大学生难以承受, 休学、退学现象习以为常, 这说明大学生心理问题已然告急。

学校加大心理咨询干预力度。高校的心理咨询室不应形同虚设, 应该聘请专家对同学进行疏导;同时建立沙盘游戏室、音乐治疗室等设施来帮助同学远离心理困扰。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方式, 开展社会交往, 让自己的生活充实快乐。

4 结语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关系到个人未来和国家发展的重大问题, 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与核心任务。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是学生本人和家庭的需要, 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应加强教育与引导, 创造良好的成长条件, 为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保驾护航。身为大学生, 也应自觉加强责任意识与自律意识的培养, 努力学习知识、做到全面发展,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冯正直.大学心理素质教育[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段鑫星, 赵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3]刘伟.论世纪之交大学生的角色转换与行为调适[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 (1) .

军队院校的毕业综合演练问题 篇9

综合演练是军队院校培养与锻造合格军事人才的重要途径, 也是对学员综合素质及任职能力的集中考核。它由军队任务使命决定, 融专业理论、实际操作技能、战术理论、军事素质等为一体, 全面检验和锻炼学员的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处置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身体素质和统筹规划能力。不仅让学员在近似实战条件下练技术、练能力, 更练思想、练战斗精神。因此, 综合演练已成为军队院校提高学员第一任职能力及整体战斗力的重要形式和必要方法, 其重要意义显而易见。本文就目前综合演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建议, 以期对提高综合演练水平有所帮助。

1 综合演练中存在问题

1.1 演练科目设计陈旧死板, 综合性、科学性不足

进行毕业综合演练是希望学员能将四年内所学到的书本知识全部运用到实战中, 通过战场实践升华课堂理论, 为学员第一任职能力打下坚实基础。这要求综合演练的课目设计必须体现大综合理念。演练内容不能局限于单门课程、单一实训项目, 而要涵盖岗位任职所需要的多个系统、多个层面内容。通过科学合理的案例设计, 有效地解决知识碎片化的问题。

目前, 综合演练的预案制定一般都由机关和专业教研中心合作制定, 专业教研中心负责具体项目内容, 机关负责相关保障, 看似周全合理, 然而在落实中往往出现诸多问题。首先, 演练任务下达后, 各课程组进行分工, 具体到个人, 这样一来, 内容设置就变成参训教员熟悉什么就练什么, 不参训教员不闻不问, 所谓的多课程、多专业融合、群策群力就成了空话。而机关更关注演练现场的形式、声势、保障难易程度, 个别专业中心提交的演练题目中使用的装备即由单位自己研发, 就地取材, 何乐不为。以机械专业为例, 多用途工程车的展开与撤收是每年的必考科目, 学员喊着口号, 一通忙活, 考试通过。可一旦部队现有装备真出现故障, 学员仍不知道如何运用器材维修;学员花很多学时在装备构造课程上, 到毕业综合演练结束后, 部分学员还不知道燃油泵装在什么位置。这样的综合演练显然未达到应有的效果。演练科目的设计明显存在问题, 综合性、科学性亟待提高。

1.2 实施过程形式大于内容, 个别项目沦为走过场

开展综合演练是要以部队实际工作任务为导向, 通过创设工作情境, 使学员在真实情境学知识、练能力、强素质。而实际操作中, 一些演练过程往往更注重形式, 而忽视了演练内容。看起来形式多样、热热闹闹, 实际上缺乏深度, 缺少对演练内容设计和组织等问题的深度分析与思考。第一, 演练内容陈旧, 缺乏新意。如演练科目上, 机械专业开开车、地爆专业扔扔雷、伪装专业抹抹脸, 缺少难度和创意, 被学员讥笑为小儿科。第二、演练内容不完整, 过程草率。如军事科目演练, 缺少实战背景, 把捕歼战斗演成捉迷藏;保障专业演练, 一组学员喊着“一二一”上场, 死板地展开工程车完事, 另外一组学员跑步一撤收就结束了, 完全不清楚如何保障维修。第三, 从过程上看, 轻重不一, 虎头蛇尾, 演练前, 往往有声有色, 可一到演练中后期就偃旗息鼓, 使演练缺乏总结, 年复一年提升不足。如何按照真实环境构建演练场景, 突出实兵、实装、实景、实弹、实打的特色是演练组织者应当深入考虑的问题。

1.3 装备保障难度大, 制约演练效果发挥

在毕业综合演练中, 专业沟通和专业技术演练占有非常大的比重。随着大学教育转型、探索实践精英教育的不断推进, 基于教学装备的专业演练要求更高, 其科目丰富、内容完备、专业融合、组织系统、指挥先进、实战性强等的特点, 对教学装备保障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综合演练数十个科目集中在1周内完成, 参训学员来自工程、通信、气象等不同专业, 各专业演练科目之间在时间与空间上联系紧密, 任务密集, 保障难度和强度可想而知。另外, 演练地域范围广, 人员分布散, 地形天气环境复杂, 这进一步增大了保障难度。受到经费需求、保障条件、保障水平的限制, 部分演练形式和过程大打折扣, 训练环境与实战环境差别巨大, 难以取得较好的训练效果。

2 改进方案

2.1 发动全员参与, 形成能力生成体系, 实现教员学员共同提升

综合演练是教学中的一件大事, 是强化和全面提升军校学员素质的重要环节。首先, 领导、教员要在思想上要重视起来, 不能把综合演练当成例行公事, 应付完成工作任务即可。教员要充分认识到综合演练不仅是对学员的综合考核, 也是锻炼和提高教员的好时机。机关若能在演练方案的预制、演练过程的组织、演练全程的管理和演练总结等方面有针对教员的配套的奖励机制, 就更利于激发创新积极性, 促使演练更加科学。在具体实施上, 可将演练科目提前在军训网上公布, 征集意见, 最大程度发挥集体智慧;组织专家对拟定方案进行审核, 使科目设置真正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要求不参训教员同样要到演练现场观摩见习, 进一步融合教员知识体系。

其次, 学员不能有综合演练只是惯常考试, 只要考试通过就完事儿的想法。要在综合演练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 让学员认识到综合演练是升华课堂理论、检验自我水平的难得机会, 是提升第一任职能力的最直接途径, 从思想根本上认真对待综合演练。要调动学员的紧迫感, 真正以战斗的状态投入演练, 渲染气氛, 营造“实战”环境, 。在具体措施上, 可创设情境, 向学员下达演练任务书, 根据演练内容, 学员自行模拟担任各级指挥员、战斗员、技术人员, 提升组织指挥能力;通过学员间的协同配合, 强化其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培养;另外, 可广开言路, 让学员参与演练的设计, 鼓励他们献计献策, 并采纳优秀方案, 对设计者给予表彰和奖励, 充分调动学员积极性, 突出学员主体地位。在制度上、政策上为综合演练保驾护航。

2.2 提高基层部队参与力度, 不同专业联训联演

综合演练必须紧贴部队岗位任职需求, 突出演练内容的实用性、实战性。军队院校综合演练的绝大多数环节是由院校自己组织, 缺少外界参与, 易出现“想当然”、闭门造车, 建议请基层部队专业人员参加观摩、交流, 使综合演练与部队实际不脱节, 跟得上部队变化。目前, 解放军理工大学野战工程学院的教学、科研已逐步加大基层部队的参与力度, 如开展到部队调研活动, 与部队联研联训, 要求学员毕业设计要有基层部队人员作为辅导师等措施。但在综合演练方面做得还不够, 可考虑由部队人员担任考官, 即考核机关教员的组织管理, 又考核学员的能力水平, 本着从严、从难的要求, 从源头上提升演练层次。同时, 加强与部队联研联训常态化建设, 也是提升整个大学靠拢部队、服务部队能力的重要举措。

2.3 逐步推进, 使装备保障科学化、规范化

基于综合演练保障强度大、难度高的特点, 首先, 应规范保障流程。在演练前充分做好网上推演, 仔细筹划, 制定行之有效的保障预案。并在装备派遣、作业过程、撤收保养等各个环节, 制定清晰的职责划分。其次, 应动态化管理装备。建立综合演练期间装备信息系统, 重视保障过程调控。另外, 也可安排保障人员伴随保障, 根据演练作战进程和实施内容, 及时做好沟通协调。第三, 从长期来看, 注重培养装备保障人员的技术、能力素质, 也是促进综合演练的保障工作走向科学规范化的有效途径。如组织保障分队进行贴近实战的装备保障、指挥、抢修等技能演练;注重装备使用维修的新方法、新技术的学习;注重演练经验的总结, 逐渐提升保障能力等举措。

3 结语

综合演练实现了学历教育与任职教育、课堂教学与实战教学的有效衔接。当前, 大学正在不断深化教学改革, 积极探索联演联训的教学模式, 综合演练即为很好的形式。积极推动各专业课程的实装演练, 并在此基础上促进不同课程、不同专业间的融合, 真正体现综合演练大综合的特点, 充分调动各方力量, 增强演练合力。

参考文献

[1]贾宁.军队院校毕业综合演练设计的探讨[J].教学设计, 2012, 36 (2) :236-237.

[2]王文良.军队院校毕业综合演练问题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33) :171.

[3]王博.政治军官任职教育军政融合演练新模式初探[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09, 22 (5) :117-118.

[4]孙弋岚, 陈友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综合演练实践教学研究[J].武警学院学报, 2012, 28 (3) :67-69.

其他综合收益概念修正问题探讨 篇10

关键词:其他综合收益,差错更正,会计政策变更,日后事项

一、问题的提出

为了贯彻落实企业会计准则、解决企业准则实际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我国财政部于2009年6月21日,印发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简称“CAS3”)的通知,在第七个问题利润表应做哪些调整的解答中规定,“企业应当在利润表‘每股收益’项下增列‘其他综合收益’项目(简称‘OCI’)和‘综合收益总额’项目(简称‘CI’)。”企业会计准则提出了OCI的定义,然而会计人员却难以根据定义界定该项目的核算内容,在划分一项经济业务是否属于OCI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在目前历史成本计量占主导、OCI项目不多的情况下,通过列举的方式报告OCI是适用的,但随着企业日常活动中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广泛使用,会产生更多应放入OCI核算的业务,如再按照现在列举的做法,会大大增加会计报表中OCI项目内容,且在新的核算业务产生时,企业难以找到确认该业务的依据。同时,由于当前OCI概念过于宽泛,导致有些经济业务符合OCI的概念,却不应放入OCI中核算。本文提出重大前期差错更正、会计政策变更、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所引起的所有者权益变动(简称“三类权益变动”)符合OCI的概念,然而这三类权益变动并未放入OCI中核算,它们既不通过利润表过渡,也不影响上一年所有者权益期末余额,而是直接调整股东权益变动表本期期初金额。笔者认为,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对三类权益变动的会计处理非常合理,因而提出应修正OCI的概念,提高OCI概念的严谨性。

二、三类权益变动符合现有OCI概念的原因分析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由概念可知,利得与损失需要满足以下四个要求:一是形成于非日常活动;二是导致股东权益的增加或减少;三是与股东投入资本或向股东分配利润无关;四是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或流出。此处将分别讨论三类权益变动是否满足第一个要求。第一,重大前期差错更正,从发生频率分析,其发生频率很低,属于偶发性活动,而非经常性活动;从性质上分析,该活动不属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是企业的非日常活动,符合利得与损失的要求一。第二,会计政策变更条件严格,这种变更不可能、也不允许经常进行,是企业非经常性的活动,即非日常活动,因此,会计政策变更引起的所有者权益变动也符合利得与损失的要求一。第三,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发生在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不属于企业本期经营活动,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确认(如:资产负债表日之前已经存在的诉讼案件,在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结案,使得原有预计负债变成了现实债务等)具有特殊性,并不是企业日常发生的活动,是企业的非日常活动,同样也满足利得与损失的要求一。另外,通过对三类权益变动反映的经济业务进行分析,不难发现,三类权益变动会导致股东权益发生增减变动、与股东投入资本或向股东分配利润无关、并可能引起经济利益的流入或流出,因此,分别符合利得与损失中后三项要求。综上所述,三类权益变动,符合利得与损失的四个要求,满足企业会计准则中利得和损失的概念,属于利得和损失。

任永平等指出,与股东投入或向股东分配利润无关的权益变动,不是属于收入或费用,就是属于利得或损失。三类权益变动显然不属于收入或费用,那它毫无疑问地就应属于利得或损失。《国际会计准则第8号———当期净损益、重大错误和会计政策变更》在对“非常项目”进行区分时,提到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主要是由前期重大差错更正或企业会计政策变更等引起的。虽然前期重大差错更正及会计政策变更所引起的权益变动在国际会计准则中被直接计入了当期利润,这与我国将其直接调整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会计处理不同,但在确认前期重大差错更正及会计政策变更是否属于利得和损失这一问题上,国际会计准则与笔者观点一致,也将其认定为利得和损失。综上所述,无论从我国准则概念要求角度、会计业内人员对利得和损失的理解角度还是国际准则对重大差错更正及会计政策变更所引起的权益变动划分角度分析,三类权益变动,都应放入利得和损失中核算。根据CAS3规定,其他综合收益应反映企业根据会计准则规定未在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OCI的概念主要强调两点:一是OCI是利得和损失;二是其不在损益中确认。首先,本文前面部分已说明,三类权益变动属于利得或损失;其次,三类权益变动并未计入当期损益,而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可见,根据CAS3对OCI的规定,三类权益变动符合其他综合收益的概念。

三、三类权益变动不计入OCI的合理性

传统工业时代,企业采取的是与实现配比、稳健、历史成本三大原则(以下简称三大原则)相结合的传统收益确认模式。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资本市场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财务信息在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信息使用者对信息质量的要求明显提高,使得企业会计目标的重心转向了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而报告企业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的传统收益确认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1970年以来,英、美等国家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传统的会计报表提出了批判,批评交点集中在损益表无法全面反映企业的业绩信息,同时还指出财务报表的相关性、时效性正在丧失。会计信息使用者要求改进甚至彻底改革传统的财务会计报表体系,全面反映相关者最为关注的信息———企业业绩。在这种情况下,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以下简称“IRSB”)及英、法等国颁布了引入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的新准则,并要求企业报告全面收益。新准则采用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不仅能为投资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还够公允地反映企业在资本市场中的实际情况。西方国家对于全面收益理论的研究,基于资产负债观理论,突破了损益表的局限,挑战了传统的收益确认原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要求企业不仅报告已实现的收益,同时还要报告尚未实现的收益,使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存在及广泛采用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金融资产在交易所上市,频繁的金融工具交易促进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形成,为我国引入公允价值这一计量模式提供了条件。全面收益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传统收益模式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企业需要报告全面收益,报告全面收益促进了公允价值进一步被企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广泛采用使得全面收益变得更加重要,与此同时,OCI出现在报告全面收益的利润表中。我国CAS3要求企业在利润表中增列OCI项目和CI项目,实现我国全面收益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正是由于企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报告综合收益,我国利润表中才出现了OCI项目。笔者通过对OCI列报内容(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和损失) 进行分析,发现OCI项目反映的是尚未实现的损益,该损益大多形成于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计量的会计事项。可见,OCI项目反映的会计事项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综上所述,从提出背景角度分析,OCI是在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各国纷纷报告全面收益(即在利润表中反映企业尚未实现的收益)的情况下出现的,它的出现与三类权益变动之间不存在因果联系,因而不应将三类权益变动计入OCI项目中。此外,从我国会计处理角度来看,三类权益变动直接调整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本年年初金额,不通过利润表过渡,也不影响上年年末所有者权益金额,笔者认为现行准则对三类权益变动的会计处理规定很合理,不应将其放入OCI项目中核算。

四、对其他综合收益概念的修正

虽然重大前期差错更正、会计政策变更、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引起的所有者权益变动符合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中OCI的概念,但是OCI是在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报告全面收益、提高财务报表质量的基础上提出的,并不是为了反映三类权益变动。虽然三类权益变动符合OCI的概念,但不应将其放入OCI中核算。为解决这一矛盾,笔者认为应修正OCI的概念,将三类事项引起的权益变动从OCI概念中剔除。

重大前期差错更正、会计政策变更,是对前期反映的经济业务进行的更正或调整,不属于财务报表反映的当期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是反映介于资产负债表日与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的有利或不利事项,不属于会计报表报告的本期的经济业务。从本源上而言,三类权益变动反映的经济业务并非源自本经营期间,其发生所在期间与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反映的经营期间并不一致。鉴于此,本文将利得和损失区分成源自当期的利得和损失以及非源自当期的利得和损失。为了将三类权益变动从OCI概念中剔除,本文对利得和损失添加了源自当期的限定条件。本文对OCI概念修正如下:其他综合收益,是指企业根据会计准则规定,未在当期损益中确认的、源自当期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笔者在新的概念中对利得和损失增加了源自当期的限制条件,将不是源自本期的利得或损失(即三类权益变动)排除在其他综合收益概念之外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OCI概念的严谨性。

参考文献

[1]毛志宏、王鹏、季丰:《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与披露——基于上市公司2009年年度财务报告的分析》,《会计研究》2011年第7期。

[2]徐经长、曾雪云:《综合收益呈报方式与公允价值信息含量——基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研究》,《会计研究》2013年第1期。

解排列组合综合问题的基本方法 篇11

一、四项基本原则

一是“先选后排原则”:在既有取出又需要对取出的元素进行排列时采取此原则,即先把符合题意的元素都选出来,再对元素或位置进行排列。

例1.从0,2中选一个数字,从1,3,5中选两个数字,组成无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其中奇数的个数为 ( )

解析:根据所选偶数位0和2分类讨论求解。

(1)当选数字0时,再从1,3,5中取2个数字有C23种选法,将其排在个位与百位有A22种排法,则排成三位奇数有C23A22=6个。

(2)当选数字2时,再从1,3,5中取2个数字有C23种选法,然后将选中的两个奇数数字选一个排在个位有C12种选法,其余两个数字全排列有A22种排法,则排成的三位奇数有C23C12A22=12个。

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共有18个三位奇数。

二是“特殊优先原则”:如果问题中有特殊元素或特殊位置,就优先安排特殊元素或特殊位置,再安排无特殊要求的其他元素或位置。

例2.有5个男生和3个女生,从中选出5人担任5门不同学科的科代表,求分别符合下列条件的选法数。

(1)某男生必须包括在内,但不担任数学科代表;

(2)某女生一定要担任语文科代表,某男生必须担任科代表,但不担任数学科代表。

解析:(1)这名男生必须选择,除他之外还需选择4人,有C47种选法,由于该男生不担任数学科代表,故先安排该男生有A14种方法,而其他4人没有特殊要求,则任意作全排列,故符合题意的共有C47A14A44=3360种不同的选法。

(2)这名男生和女生必须选择,因此先从除去该男生和该女生的6人中选3人,有C36种选法,该女生一定担任语文科代表故不需安排,则先安排该男生,有A13种方法,其余3人作全排,有A33种方法,故符合题意的共有C36A13A33=360种不同的选法。

点评:有特殊要求的元素一般优先安排,然后再对其他的元素作全排列。

三是“正难则反原则”:就是从正面直接考虑分类情况比较复杂或求解比较困难时,则从其反面考虑用间接法求解。

例3.已知M、N是两个平行平面,在M内取4个点,在N内取5个点,这9个点中再无其他4点共面,则以这些点为顶点,能作多少个三棱锥?

解析:以这9个点中4个点为顶点要组成三棱锥就是要求这4点不共面,直接从9个点中选4个点不共面,应分三类:平面M取3个点平面N取1个点,平面M取2个点平面N取2个点,平面M取1个点平面N取3个点,故可组成C34C15+C24C25+C14C35=120个三棱锥,但若从反面考虑,从9个点中任选4个点有C49种,再只需去掉其中4点共面的情况,而由题意可知只有平面M和平面N中有4点共面,故以这些点中4个点为顶点能作C49-C44-C45=120个三棱锥。

点评:直接考虑选4个不共面的点作三棱锥分三类,其中容易漏选,但从反面间接考虑,在9个点中任取4个点之中去掉4点共面的情况即可,显然这种方法更便捷。

二、五种常见解法

1.分排问题“直排法”

把几个元素排成前后若干排的排列问题,若没有其他的特殊要求,可采用统一排成一排的方法来处理。

例1.7人坐两排座位,第一排坐3个人,第二排坐4个人,则不同的坐法有多少种?

解析:7个人可以在两排中随意就座,再无其他条件,故两排可看作一排来处理,不同的坐法共有A77种。

2.相邻问题“捆绑法”

排列问题中要求几个元素相邻就把几个相邻的元素捆绑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视为一个元素,待整个问题排好之后,再考虑它们“内部”的排列。

例2.有3名男生,4名女生排成一行,其中男生必须在一起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解析:将男生看作一个整体,进行全排列,再与其他元素进行全排列,共有A33C55=720种不同的排法。

3.不相邻问题“插空法”

先排好其他一般元素,再把要求不相邻的元素插入其他元素之间或两端的空当中就可确保其不相邻。

例3.有3名男生,4名女生排成一行,要求男、女各不相邻,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解析:先排好男生,然后将女生插入其中的4个空位中有A33A44=144种不同的排法。

4.顺序固定问题用“除法”

对于某几个元素顺序一定的排列问题,可先把这几个元素与其他元素一同进行排列,然后用总的排列数除以这几个元素的全排列数。

例4.五人排队甲在乙前面的排法有几种?

解析:若不考虑限制条件,则有A55种排法,而甲、乙之间排法有A22种,故甲在乙前面的排法只有一种符合条件,故符合条件的排法有种。

5.用比例法解排列问题

有些排列应用题,可以根据每个元素出现的机会占整个问题的比例,直接求得问题的解。

例5.由数字1,2,3,4,5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五位数,其中小于50000的偶数共有多少种?

解析:全排列为A55种,由题意可知满足条件的五位数的个位数上出现2或4的可能性为,在余下的四个数字中,万位上出现满足条件的数字的可能性为,故满足条件的五位数共有A55=36种。

排列问题千变万化,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在求解过程中关键是抓住问题本质,并遵循两个原则:(1)按事情发生的过程进行分步;(2)按元素的性质进行分类,灵活处理就能找到适当的解题方法。

参考文献:

徐应仙.排列组合解题技巧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1(30).

综合VPN业务计费问题探讨 篇12

1 综合VPN业务的组网结构

综合VPN业务系统组网如图1所示, 负责呼叫处理的业务逻辑加载在综合VPN业务平台上, 使用独立IP放音。C网用户呼叫由MSCe/MSC通过WIN协议触发到业务平台, 固网呼叫由本地网汇接层SSP通过INAP协议触发到业务平台。

目前综合VPN业务只对后付费用户开放, 通过后台省计费中心准实时获取综合VPN业务相关网元的通话清单进行批价处理。

2 综合VPN业务的计费点说明

综合VPN业务提供网内通话优惠、网外号码组等优惠功能, 业务平台根据主被叫号码信息判断优惠类型, 将优惠类型落入通话清单中, 后台计费系统直接清单中优惠类型进行批价, 可大大减轻后台计费系统的支撑工作。所以目前综合VPN业务的计费点设在综合VPN业务平台, 其他网元如固网SSP及C网MSCe/MSC产生的通话清单由计费系统剔除。

3 综合VPN业务主要网元话单产生原理

综合VPN业务平台在用户挂机后, 会生成一张通话清单。综合VPN业务平台对C网主叫流程产生的通话清单是依据触发呼叫的第一条消息 (ORREQ) 中提取主叫、被叫号码信息及主叫MSCID、MSC GT、CELLID等信息, 并根据MSCe/MSC上报的OANSWER和ODISCONNECT消息中的时间记录呼叫开始和结束时间。对C网被叫流程产生的通话清单依据触发呼叫的第一条消息 (ANALYZD) 中提取主被叫号码信息, 被叫MSCID、MSC GT及CELLID等信息则从被叫VMSCe/MSC上报的TANSWER消息中提取, 对于呼叫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分别从被叫VMSCe/MSC上报的TANSWER和TDISCONNECT消息中提取。

除了综合VPN业务平台产生话单外, 对于主叫流程, 在始发MSCe/MSC上还会产生MOC话单, MSCe/MSC根据SCP在orreq响应消息中携带的DMH-ServiceID参数, 在话单中记录智能业务标识值。对于被叫流程, 在被叫VMSCe/MSC产生MTC话单, MSC根据SCP在tdisconnect响应消息携带的DMH-ServiceID, 在话单中记录智能业务标识值。对于取平台通话清单为计费话单的情况, 后台计费系统根据智能业务标识剔除MSCe/MSC上产生的话单。

目前MSCe/MSC上的话单会按一定时间段 (比如30分钟) 进行长时间话单分割, 中兴、华为MSCe直接准实时将每张分割话单传递给后台计费中心, 而阿朗MSC将分割话单合并后, 再传递给后台计费中心。

4 典型计费问题及解决方案

在综合VPN业务调测中出现的典型计费问题可按产生原因归为以下两类:

(1) MSCe/MSC与平台配合产生的计费问题

(2) 业务平台本身不完善产生的计费问题

4.1 MSCe/MSC与平台配合产生的计费问题

(1) C网用户做被叫长时间通话, VMSCe上被叫话单不能剔除, 引起对用户重复计费问题

问题描述:C网用户做被叫, 长时间通话 (时长超过30分钟) 后, 被叫VMSCe产生多张话单, 中间分割话单为普通呼叫话单, 影响后台计费系统剔除话单, 导致对用户重复计费。

原因分析:当主叫VMSCe/GMSCe和被叫VMSCe不是同一个MSCe时, 呼叫流程如图2示意。

被叫通话信令流程要点说明如下:

(1) SCP收到ANLYZD (Initial触发器) 消息, 向GMSC/SSP (主叫VMSCe) 返回anlyzd响应消息, 其中携带了DMH_ServiceID参数。

(2) SCP收到ANLYZD (Called_Routing_Address_Available触发器) 消息, 由SCP直接进行业务处理, 向GMSC/SSP (主叫VMSCe) 返回anlyzd响应消息。

(3) 用户接听后, SCP收到被叫VMSC/SSP送来的TANSWER消息。SCP记录呼叫开始时间, 不做其他处理。

(4) 用户通话结束后, SCP收到被叫VMSC/SSP送上来的TDISCONNECT消息, 向被叫VMSC/SSP返回tdisconnect响应消息, 其中携带了DMH_Service ID参数。SCP产生通话清单, 记录通话结束时间、通话时长。

从上面的流程可以看出, 被叫VMSC/SSP发出TANSWER后, 通话开始, 而此时被叫VMSC/SSP没有智能业务标识的信息, 所以在VMSC上产生的每30分钟出的分割话单中没有智能业务标识;而通话结束后, 被叫VMSC/SSP发出TDISCONNECT后, SCP回送响应tdisconnect消息, 携带了DMH_Service ID参数, 所以被叫VMSC/SSP出的最后一张话单中会打上智能业务标识信息。

解决方案:

通过上述信令流程分析, 可知由于WIN协议缺陷导致被叫分割话单中无法落入智能业务标记, 针对该问题有以下几种解决方式:

方式一:后台计费系统按用户资料将MSCe上的话单全部剔除;

方式二:后台计费系统依据MSCe上的话单其他智能业务相关信息剔单, 如智能话单中的SCP GT地址进行剔单。这种处理方式仅限于该SCP加载的所有业务都是取平台话单做为计费话单的情况, 对于部分业务取MSCe上话单做为计费话单的情况, 不能如此处理。

方式三:扩展现有WIN协议, 要求SCP在应答后下发的呼叫检测CCDIR操作中扩展DMH-ServiceID参数, MSC对应答后收到的第一个CCDIR操作中携带的DMH-ServiceID进行保存, 并取该智能业务标识值做为中间分割话单中的智能业务标识值。

上述3种解决方式中, 方式二要求加载在同一SCP上的所有业务都取平台话单作为计费话单, 存在一定局限性;而方式三要求对现有协议扩展, 网络改造实施较慢, 所以现网采取方式一能较快解决该问题, 使业务尽快上线。

(2) MSCe与业务平台发生信令同抢, 引起的计费问题

问题描述:在综合VPN业务计费校验测试中, 发现少量呼叫MSCe上产生普通话单, 而平台无话单或平台产生的话单通话时长比MSCe话单短。这个问题导致对用户计费不正确, 引起用户投诉

原因分析:通过在综合VPN业务平台前挂表跟踪信令, 发现综合VPN业务平台发送CCDIR和接收ANSWER (或者DISCONNECT) 消息几乎同时发生 (如图3示意) , 综合VPN业务平台在发送了CCDIR操作后启动定时器监视MSCe回送的ccdir响应消息, 但此时收到了MSCe发送的ANSWER或DISCONNECT消息, 平台认为ccdir响应有误, 将上层业务处理应用关闭, 并对后续从MSCe收到的DISCONNECT消息由平台底层发送不带DMH-ServiceID的响应消息。导致MSCe产生普通话单, 对应该呼叫在平台上并没有话单或智能话单的时长是6分钟 (CCDIR心跳检测消息下发的时间间隔是6分钟) 的整数倍。

解决方案:综合VPN平台进行修改, 增加对发送CCDIR与接收MSCe上报的ANSWER或DISCONECT消息同抢的容错处理, 对MSCe上报的DISCONNECT消息正确回应带DMH-ServiceID参数的响应。

(3) 被叫VMSCe上报的被叫MSCID不正确, 引起的计费问题

问题描述:在综合VPN业务计费校验测试中, 发现少量被叫话单中被叫MSCID并不是被叫当前拜访地VMSCe的MSCID, 而是错误填写成主叫VMSCe的MSCID值, 导致后台计费系统误判断用户漫游状态, 计费批价不正确, 引起用户投诉。

原因分析:通过在综合VPN平台前挂表跟踪此类呼叫, 发现C网被叫流程中被叫VMSCe上报的少量TANSWER消息携带的被叫MSCID值不正确, 导致综合VPN业务平台被叫话单中填写的被叫MSCID不正确。

对C网被叫流程, 主叫VMSCe需向被叫HLR获取漫游号码, HLR指示被叫用户在某个MSCe下, 主叫VMSCe与这个MSCe建立连接, 但当被叫MSCe下发寻呼指令去寻呼用户, 寻呼不到用户 (用户在边界地区或者用户更新不及时) , 被叫MSCe进行局间的扩展寻呼 (ISPAGE2寻呼) , 最终用户在其他的MSCe下接通, 被叫MSCe通过T_ANSWER消息本应上报用户最终的MSCID, 但该MSCe版本存在bug, 错误填写成主叫VMSCe的MSCID, 致使综合VPN业务平台话单中的被叫MSCID值错误。

解决方案:要求MSCe针对该问题打上补丁。

4.2 业务平台本身不完善产生的计费问题

(1) 业务平台对拨打0086国际号首解析不正确, 引起的计费问题

问题描述:综合VPN业务计费校验测试时, 发现业务话单中对被叫是0086+被叫的号码, 没有打上正确的呼叫类型标识, 导致后台计费系统批价不正确。

原因分析:业务没有对被叫是0086+号码的形式, 进行国际号首剥离后继续分析。按照局数据规范, C网手机上应放通0086+不带0区号+本地号码及0086+手机号码的拨号方式。所以业务要对此类被叫进行国际号首剥离后, 再进行后续呼叫处理。

解决方案:业务针对该问题升级版本解决。

(2) 业务对超过12位长的本地号码自动处理, 引起的计费问题

问题描述:综合VPN业务计费校验测试时, 发现SCP平台话单中存在对拨打12位长的本地号码多加了一个0, 导致后台计费系统批价不正确。

原因分析:经检查, 12位长的本地号码号首与国内区号重叠, 目前业务对号码进行规整, 将此类被叫都自动补充了0进行后续分析。

解决方案:业务升版解决, 对所拨打的超长本地号码不进行号码规整。

(3) 业务平台上MSCID数据不齐, 引起的计费问题

问题说明:综合VPN业务计费校验测试时, 发现业务平台话单中本地号码规整时, 只填充一个0, 没有补上对应区号, 导致计费批价不正确, 引起用户投诉。

原因分析:综合VPN业务平台上配置触发点MSCID对应全国电信区号的数据表, 业务采取全匹配MSCID值查找对应区号。如果业务平台上没有将配置MSCID的呼叫触发上来, 将找不到区号, 不能在本地被叫号码前正确填补区号。

解决方案:综合VPN业务平台补齐全国MSCID对应电信区号的数据。

4.3 CDMA业务计费问题处理经验总结

综合VPN业务作为一个典型的综合智能网业务, 业务平台与C网核心网都必须严格按照CDMA网络及无线智能网协议规范[1,2,3]进行功能逻辑处理及信令消息处理。在处理相关计费问题时, 首先要熟练掌握和深入理解WIN协议规范, 其次做好业务平台及MSCe信令消息及业务逻辑日志跟踪, 对信令消息进行详细分析, 才能准确定位原因, 找到最终解决方案。

5 结束语

在目前移动网络大举建设过程中, 初始必然存在各网元配合异常或网元本身不完善导致的计费问题。本文重点对综合VPN业务调测过程中出现的典型计费问题进行了定位及解决方案分析, 希望给后续CDMA智能网业务的上线提供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

[1]YD/T1031-1999800MHZ.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应用部分技术要求

[2]YD/T1208-2002.800MHz CDMA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智能网 (WIN) 阶段1:接口技术要求

上一篇:传统导引养生功法下一篇:共享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