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与成人教育(精选12篇)
远程教育与成人教育 篇1
在教育越来越为过多的现实功利要求所困扰,教育的高雅也正逐步让位于需求的庸俗这一情境中,人们曾经有过的教育梦想和人生追求也大多难以寻觅。这样说,对于我们怀揣教育理想的教师来说,也许并不公平,对于我们期待已久的理想教育来说,可能也算不上公正。毕竟,每个时代都有在现实教育的土壤中追寻理想教育的人们存在!而且,人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只要理想教育的火种不被熄灭,自己信仰着的理想教育总会得以薪火相传,并最终会有发出迷人光华的一天,辉映着这个世界,照耀着人类教育的未来!
教育理想
理想的高度能够决定人生的高度,这已为无数的事实所证明。而理想教育的高度则取决于整个社会人们教育理想的高度。要想实现理想教育的奋斗目标,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拥有崇高的教育理想。有了崇高的教育理想,我们才能认真阅读,积极反思,不断创新;有了崇高的教育理想,我们才能在新课程改革中站得更高,走得更远;有了崇高的教育理想,我们期待中的理想教育才能拥有思想基础和精神保障。而一个人有着什么样的教育理想,则与他的人生追求、知识水准和生活环境息息相关。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人们心目中崇高的教育理想应该超越个人功利的狭隘,为所有的教育对象着想,为整个社会的发展服务,为人类的进步注入永恒的动力。
理想教育
确立了崇高的教育理想还不够,我们还要把这种教育理想转变为先进的教育观念,并落实在富有人性化的教育实践中,做到人人都能够为自己教育理想的实现而勤奋工作。
人的成长是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自然也离不开外部因素的影响。处在社会大环境中,我们的理想教育也同样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的影响。而社会对升学率的恶性追求必然会导致教育的畸形乃至异化,生源的悬殊差别也难以避免地会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成绩,并最终制约一部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尤其是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偏低,也会波及教师的心理,影响一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从而使得理想教育的实现遭遇阻碍。这些问题,虽然并不能完全阻挡我们朝着理想教育前进的脚步,但也会让理想教育面临重重困难,甚至让理想教育举步维艰。
然而,不管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理想教育也不能止步。我们没有停下来的理由。与其说理想教育是社会和未来对我们的呼唤,倒不如说是新课程教育改革背景下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最终归宿。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希望通过对理想教育的探讨,能够揭开罩在理想教育上的层层面纱,使理想教育渐趋明朗,让更多的人认识理想教育,理解理想教育,认可理想教育,以摆脱理想教育的象牙塔状态,让理想教育真正步入现实,走进人心。同样,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实践与研究,进一步明确理想教育的内涵,丰富理想教育的底蕴,达成教育理想和理想教育的完美对接,在帮助现实教育实现质的升华和历史性蜕变的同时,收获理想教育的博大与深邃。
理想教育的立足点,毫无疑问应该高于社会的一般性要求。但是,我们所追寻的理想教育,却又必须也只能立足在现实的土壤中。只有立足于现实之中,才能脚踏实地,直达理想教育高而远的境界。任何脱离现实、追求空中楼阁式的教育都不可能步入理想教育的彼岸。因此,要想实现我们的理想教育目标,必须首先获得社会的支持。要加强理想教育的宣传,展开理想教育的大讨论,让更多的人关心理想教育,思考理想教育,以此提高人们对理想教育的认识,增进人们对理想教育的感情,并在得到广泛心理认同的基础上,让人们自觉地投身到理想教育活动中来,以便给理想教育注入源源不断的智慧活水,形成激荡现实世界的滚滚洪流。只有让更多的人理解了理想教育,才能跳出“全民应试”的窠臼,实现“理想教育大家做”的目标。
社会对学校、学校对师生的评价不能过于精细,不该只以量化积分、感性判断的形式呈现,应该有着不拘一格的形式,展示理性的优雅,展现思辨的深度,彰显人性的魅力。要从更深的层面上来思考教育,从更高的目标上来考量教育,将教育从功利境界提高到自由境界,从世俗境界升华到理想境界,从单纯的知识境界提升到丰厚的人文境界。要给学校以更多的教育自主权和管理自主权,鼓励学校进行教育变革和教学创新,以创办既能适应社会要求又能显示社区特点的特色教育,而不是拿固有的模式考查学校,更不能用僵化的标准类比学校。学校之间也要开展竞争,但这种竞争应该显示良性的特质,没有对分数和升学率的刚性要求,对优质生源的争夺也不该狂热到病态的程度。
没有哪一个教师不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体现人生价值,获得社会认同。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将传统教育对学生成绩的关注,变为理想教育对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的共同关注,并以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教育向更高层次迈进,可能在短期内无法取得明显的效果。而理想教育的高于现实、超越现实,又决定了实现这一目标必然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那么,已经习惯于追求显性教学效果的人们,能不能容许我们在理想教育的道路上“默默无闻”地前进,这是一个不能回避也不该回避的问题。而当人们对理想教育不能完全理解甚至是产生误解的时候,作为先行者的我们,还能不能坚守我们的阵地,沿着理想教育的方向“孤独”前行,这同样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实现理想教育
在向理想教育迈进的征程中,作为教师,首先要有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对教育工作要富有激情,并且充满理性,能凭借自己的智慧育人,却也不乏在关键时刻像雄鹰一样展翅护雏的勇气和果敢,以至能够用生命的绝响奏起教育的最强音。
理想教育的实现,还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育人观。理想教育必须立足在现实的土壤里,尽管它高于现实。不管现实的土壤是肥沃,还是相对贫瘠,都要正确对待。置身在生活的洪流中,各种因素都可能困扰着我们,冲击着我们的教育理想,甚至影响到理想教育持续深入的开展。只有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才能跨越教育的功利境地,强化教育的育人功能,做到既关注学生的当下学习状态,又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心理上的帮助和情感上的支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才能把学生视作独立的生命个体来对待,主动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精神,自觉培育他们合作探究的意识,积极鼓励他们自由健康地发展,努力排除阻碍他们进步的各种障碍,为他们的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崇高的教育信念在朴实的教育行为中熠熠闪光。
要想实现理想教育的目标,教师还要养成高尚情操,铸就教育家情怀。教育家不应该作为理想教育的派生物出现,而应该是理想教育诸多目标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想成为拥有不俗情怀的教育家,我们就要自觉地将对个人生活的关注变为对教育生态的关注,主动地将教育从知识领域提高到道德境界来认识,努力将教育从“功利”状态提升到“无为”状态。
实现理想教育,我们还要为自己的专业成长寻求最佳途径,踏实工作,大胆创新。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不一而足,但归纳起来不外三种:教书、读书、研究与写作。这其实正和我们通过新课程教育实践,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方向完全一致。不过,从教师的个性特征和个体差异来看,每个人的理想目标并不可能完全一致,也就没有必要用同一个路径来要求所有的教师。但是,从另外一个层面上来说,如果想以自身成长来促进理想教育的实现,教师就应该毫不迟疑地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相互鼓励加入专业共同体,以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提升自我发展空间。要积极探索,在探索中寻求突破,大胆创新,在创新中寻求变革,以促使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同步发展,实现理想教育和现实教育的完美整合。
远程教育与成人教育 篇2
真正教育首先是充满情感的教育。在学校,任何形式的体罚都必须根绝,因为离开了对学生的爱与尊重,就谈不上任何教育。
但是,教育之爱心,本身就包含了严格要求,甚至包含了必要的教育惩罚。因为科学而成功的教育不能没有惩罚。
我在这里强调教育不能没有惩罚,当然是有针对性的。长期以来,有的教师在这个问题上存在误区。他们认为既然是“教育”,就总是“和颜悦色”、“润物细无声”、“循循善诱”;值得一提的是,有些“教育专家”也常常这样“高屋建瓴”而又“语重心长”的教诲每天和学生打交道的一线教师:要“说服教育”,要多“谈心”,要多“讲道理”,要“感化”, “不能发火”呀……
但许多老师显然还没有修炼到面对错综复杂的教育难题特别是面对具体的违纪学生时能够“面不改色心不跳”的程度,他们DD包括笔者实在做不到呀!于是,有人讥讽这些“专家”:“您说得太好了!那我把我的学生交给你,您来试试吧!”
应该说,“教育”本身就包含有惩罚的因素。教育,不仅意味着提高人的道德水平和知识能力水平,同时意味着按文明社会与他人交往的准则规范人的行为,即通常所说的“养成教育”。这种“养成教育”,带有某种强制性DD这种养成良好文明习惯的“强制性”与我们现在反对的思想专制不是一回事。作为社会人,不遵循起码的公共规则与秩序是很难以人交往的。同时,在一个集体中,一个人违纪必然妨碍其他更多的人学习。这样,为了尊重多数人学习的权利,有时不得不暂时“剥夺”个别人的学习权利DD也就是说,必须予以必要的惩罚。
什么是“惩罚”?我理解的“教育惩罚”,是对不良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纠正。这既可以体现在精神上,也可以体现在行为上。前者如扣操行分或纪律处分(警告、记过等等),对严重影响课堂秩序的学生甚至可以请出教室让学生反思其过(对所谓“请出教室”我认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好简单肯定或否定);后者是某些过失补偿性行为(比如做卫生不认真而罚其重做等等)。这些惩罚与尊重学生并不矛盾,正如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确定整个惩罚制度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尽可能多的尊重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的要求他。”
但我要说明的是,不管怎样的教育惩罚,都不能是体罚。有的朋友不理解我的这个观点,他们认为,既然是“惩罚”,怎么又不包括“体罚”呢?“体罚”不是“惩罚”的一种吗? 这又是一种误解。何为“惩罚”?“惩罚:严厉地处罚。”那什么叫“处罚”呢?“处罚:使犯错误或犯罪的人受到政治或经济上的损失而有所警戒。” 而何为“体罚”呢?“体罚:用罚站、罚跪、打手心等方式来处罚儿童的错误教育方法。” (以上解释均摘自《现代汉语词典》)可见,“体罚”从词义上讲,是排除在“惩罚”之外的。只不过现在许多人一提到“惩罚”,总想到“体罚”,这是对“惩罚”一词在理解上的泛化。
我这里还要强调的`是,科学的教育惩罚不仅仅是制止违纪现象的手段,而且还应该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与法治精神的途径。也就是说,教育惩罚不应该只是来自教育者,而应该来自学生集体意志。比如在我的班上,所有的惩罚都来自学生民主讨论最后无记名投票通过的《班规》,因此,这“惩罚”已不是来自教师的“铁腕”(如果这样,很容易导致教师不自觉的“专制倾向”)而是包括教师和学生在内的集体意愿。更重要的是,教育惩罚不能仅仅针对学生,同样应该针对教育者。也就是说,在一个集体中,班主任和学生都应该遵循共同的“规则”,而不能有任何凌驾于集体规则之上的特殊成员。在这里,教育惩罚充满了师生平等的法治精神。从教至今我当班主任已经,我多次因不慎违规而被学生依据共同制定的《班规》惩罚。我觉得,这不是我有意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或者显示“打铁先要本身硬”;真正的民主教育,理应如此。
总之,教育不能没有惩罚,但惩罚不是体
[1] [2]
远程教育与社区教育 篇3
摘要:开展社区教育,建设学习型社区是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它以提高社区的文明程度、市民的综合素质和满足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总体要求为目标,而近程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全新的教育理念。正好与社区教育的特征相符合,使社区教育在新世纪有了新的特色。本文就远程教育在发展社区教育中的优势,远程教育在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的策略进行探讨,使远程教育更好地融八社区教育的活动中,推动社区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远程教育;社区教育;学习型社区
中图分类号:G727文献标识码:A
一、远程教育与社区教育
(一)远程教育
“远程教育”也称“远程学习”,也被人们称为“远距离教育”,它并非是一种新的教育现象,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从字面上看,其突出的特征就是非面对面的、有空间距离的教育活动。随着互联网络等新媒体的出现,给远程教育赋予了新的涵义。我国著名远程教育专家丁兴富教授认为远程教育是:教师和学生在时空上的相对分离;建立在对各种教育技术和媒体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的基础上;由各类学校或其他社会机构组织实施;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助学为辅,教师和学生通过双向通信实现教与学行为的联系、交互和整合。
(二)社区教育
“社区教育”思想最早可以溯源至丹麦人柯隆成1844年创办的第一所“民众高等学校”,而现代意义的社区教育一般认为是在本世纪初从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随后,社区教育的内涵被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所接受,成为现代国际教育的一种现象。并且迅速地在世界各国各个地区发展,成为继学校教育之后,一种新的教育活动。
在我国,叶忠海先生把社区教育表述为“社区教育是指以社区为范围,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同社区民众利益和社区发展需要紧密相连,旨在建设和发展社区,消除社会问题,全面提高社区成员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的的教育综合体。”
(三)远程教育在发展社区教育中的优势
1、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资源
由于社区成员居住相对分散,远程教育可以发挥其优势,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络等传播渠道把优质教育资源传送到社区中,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推动社区发展方面具有一些其他教育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促进地区间的教育交流,使教育不发达社区同样可以接受高水平的教育,使教育平民化,大众化。
2、泛在学习与主动学习
现代远程教育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使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任何内容,即泛在学习。满足不同人群的学习需要,人人可以按需学习,在学习模式上最直接体现了学习和主动学习的特点,充分满足了发展中的社区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基本要求。
3、双向互动、多种交互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网络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机会和范围。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遇到的疑点和难点,教师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更加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学生之间可以围绕某个问题开展讨论,共同探讨协作学习。
4、个性化教学
现代远程教育为个性化的社区教育提供了现实有效的实现途径和条件。运用计算机网络所特有的信息数据库管理技术和双向交互功能,一方面,每个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选择个性化的内容进行学习;另一方面,教学和学习服务系统可根据系统记录的个人资料,针对不同学员提出个性化学习建议。5、自动化远程管理计算机网络的数据库信息自动管理和远程互动处理功能,被同样应用于社区教育的管理系统中。社区成员的咨询、报名、选课、查询、学籍管理、作业与考试管理等,都可以通过网络远程交互通讯的方式完成。因此,远程教育以其方便、高效的教育方式推进社区教育的发展。
二、远程教育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的策略
(一)远程网络建设
远程教育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被认为是实现教育公平、为处于知识鸿沟最底层人群提供教育机会的一种有效方式。社区教育中远程网络的建设是发展社区教育,创建学习型社区的基础,并决定着社区教育的发展状况。而以多网合一为基础,建设高效高速信息传播网络是非常重要的。
就目前我国现有的传媒技术而言,实施高效高速的信息化传播,最有前途的乃是光缆技术的运用。目前电信部门可操作的一条10兆光缆接驳一套路由器、转换服务器已能够承载一个社区学校内的十几个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办公室、会场等主要教学用房的教学需求,速率完全可达到双向教学的图像、音响的技术指标,是值得推广的一门技术。今后还可以与政府办公网接驳,实施电子政务计划;以及与市教委、农委等五家单位建设的在郊区各镇推出的卫星教育网相联系,综合开发利用,建设建成多网合一的信息传播网络。
(二)信息化资源建设
由于社区教育的对象层次多,文化程度相差比较大,因此,在社区教育中更加重视资源,尤其是个性化的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传送、利用及共享。远程教育发挥其优势,在传送和共享中更能发挥作用。
欧美等国外社区教育的发展经历启示我们,社区教育无需过多的额外投入,它可以对现有教育资源进行重组、改造与再分配,以实现社区教育低成本扩张与发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目前最大限度地对现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充分发挥其作用是我国社区教育资源建设的重心。
(三)机制建设
1、发挥人才优势、地域优势,建立社区教育队伍
社区可以充分利用边远辖区的中小学、院校的文化氛围和居民人才资源雄厚的特点和优势,通过开展多层面、多形式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增强社区的归宿感和凝聚力,营造一个有利于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的良好氛围。并聘请区域内有关部门、单位科技人员、专家、学者组建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为社区教育学校提供良好的师资,在社区文化活动室授课授艺,为社区不同层面、不同年龄的居民提供不同内容的社区教育。
2、加强制度建设,健全管理
健全的制度才能保证社区教育良性发展。制度建设包括学习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学习考核制度和多种证书制度的建设。建立这些制度,首先建立社区教育管理单位,专门负责社区教育工作。学习制度的建立可以通过远程网络记录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参加各种培训班的学习;对学习成员进行定期的检查,方便这种在线的管理,对于学习合格的学员颁发统一的证书,使他们学习的能力得到社会的认可。通过这些制度有助于鼓励人人学习,处处学习,使人们在各种不同时间、地点和机构学习的成效,都能得到相应的考核和认证,以能力为本的各种证书得到同等的承认,从制度上保证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3、加强组织协调,形成工作合力
社区教育应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实施管理。政府的有关职能部门应积极参与,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加强协调,搞好分工,相互配合,从而避免重复建设、浪费财力物力人力或者是自行其事、各自为政,造成空白点的不良现象。广泛宣传科普进社区活动情况及实用科技知识,使广大群众耳濡目染,自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习型社区的建设及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三、结语
总之,在信息时代,以社区为基地和基本单元的社区教育,正是为满足更多社会成员学习和提高社区居民素质以及生活质量的需求,为学员的学习提供全面的支持服务。而远程教育以它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融入社区教育中,并且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而促进社区和社区教育的不断发展,不断拓展社区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向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和创建学习型社区,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方向发展。
远程教育与成人教育 篇4
传统成人教育是以函授教育为主的教学方式, 即学生先自学纸质教材, 然后再由老师集中讲解教材的教学方式。对于这种传统的教学, 其对于学生的自学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首先, 学生在自学时, 要自己学会搭建知识框架, 梳理重难点知识, 并记录下来, 以便于面授时可以寻找老师的帮助, 从而克服重难点, 最终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这种方式, 对于学生的学习时间有一定的要求, 需要学生花较多的时间来预习。其次, 集中讲解时, 对于老师的要求也较高, 其需要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重难点, 并对其进行详细解读, 同时还要对整体的知识框架进行梳理, 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这些知识。
在我国, 虽然函授教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已经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成熟的教学体系, 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道路, 传统的函授教学并没有随之发生根本的变革, 这就使得其所具有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主要表现在: (1) 学习者工作与学习相互之间的矛盾突出; (2) 教学计划制定不规范, 教学内容严重滞后; (3) 教学过程管理松懈, 考核评价方法单一, 质量评估体系不健全; (4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5) 优质教师资源缺乏; (6) 授课方法单一、针对性不强, 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7) 教学成本过高, 教学资源无法共享。
2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现状
现代远程教育, 原指广播电视教育, 是指运用电子设备, 将音频讯号和电子信息通过画面将教学信息呈现出来进行教学的教学形式, 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崛起, 现在所说的远程教育都是指的网络教育, 也就是指在网络上通过立体的三维画面将实时的教学信息传递给师生的教学方式。这种状况下, 并不需要学生和老师共处一室, 网络手段解决了很多束缚, 从根本上改革了教育的面貌。
与传统的教育相比较, 现代远程教育真正解决了时间与空间上的教学制约, 让学习者们能够更好的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 随意的安排自己的学习地点, 一方面缓解了学习与工作之间的矛盾, 另一方面使得学生与老师对于自己的行程安排更自由。同时, 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能够随时随地的学习, 学校也能通过网络很好的监督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 没有繁复的成人考试, 仅仅通过测试的方式就能了解很多东西, 精彩的教学视频, 可以实时观看, 反复咀嚼, 还可以随时提问。同时教学管理也可以制定的更加完善, 没有紧张的考试周等等, 一系列的远程教育优点, 让我们对其前景充满信心。
网络教育的优点有很多, 对于传统成人教育进行很好的补充, 但其没有经历长时间的磨练, 始终有根基不稳的问题存在, 所暴漏出来的很多问题也使得人们很是担忧, 主要有: (1) 对现代远程教育内涵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 (2) 硬件、软件设施有待进一步建设, 支持服务有待进一步加强; (3) 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4) 教学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 (5) 宽进严出的标准有待商榷。
3现代远程教育与传统成人教育融合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成人教育是面向社会成人接受继续教育的一种教育模式, 其依托于当前高校的教育资源——老师, 注重培养社会人的技能与自身能力, 使其获得更多的工作所需专业知识, 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社会结构的调整, 越来越多的下岗工人和空闲的休息时间使得越来越多的人需要接受成人教育, 而成人教育的这种特点, 使得其只能采取函授的教育方式, 以及夜间上课的上课形式, 传统的成人教育延续普通的教育模式, 固定的班级和时间的教学模式使得其在一段时间内受到很多人的认可, 但是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 这种模式便显得很是不经济, 而时代大背景下, 诞生的现代远程教育的自由性、交互性、开发性等特点, 使得其很好的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不足, 随时随地的学习, 方面快捷的交流方式使得现代远程教育成为了成人教育的必然选择。
现代远程教育采用科学的手段, 解决了传统教育模式中的时间与地点限制, 同时改变了老师在教学中的地位, 其要求教育者转变思想观念, 把现代的教育思想融入自身, 运用科技手段与受教育者之间交流, 从而形成了这种开放的、自由的、交互的人才培养模式。
成人教育逐渐适应时代的发展, 逐渐将实用性、经济性作为衡量教学价值的标准, 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并且在全球化的影响下, 也使得成人教育的教学体制不断改革完善, 趋向于开发性的发展, 教学手段随着技术的进步也逐渐变得网络化、多元化、现代化。各种通过科技手段提高教学信息服务的教学服务中心应运而生, 这就使得传统成人教育与现代远程教育之间产生了融合, 成人继续教育作为现代远程教育的最佳用武之地。
4现代远程教育与传统成人教育融合发展初步探讨
对于现代远程教育与传统成人教育的融合随时大势所趋, 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需求的逐渐提高, 而慢慢融合的。具体融合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教学管理的融合。函授教育和网络教育虽然在形式、目的、性质等教学本质上看是一直的, 但是入学方式却不同, 因此, 需要我们在尊重教学规律的基础上, 来对两种教育形式进行优化融合;二是教学模式的融合。传统函授教学采用的是师生面对面的交流, 而远程网络教育采用的是网络上一对一、多对一的交互式交流方式, 网络教育虽然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不足, 但自身也是不可避免的采用了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这就需要将两者进行融合优化;三是教学资源的融合。传统成人教育的资源仅限于书本以及老师寻找到并能够将至传授给学生的那一小部分, 而随着网络的发展, 大部分实用性资料都能够通过网络获得, 而且, 远程教育的资料也很丰富。四是教学管理的融合。函授教学是统一录取、统一考试, 对于教学管理比较系统, 而远程教学门口则比较低, 只需要注册就行。五是教学评价的融合。传统成人教育的教学评价比较薄弱, 远程教育则从过程中和过程后都有测试, 评价体系较好。
5展望
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 远程网络教育使得师生分离, 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学习变得更加自由开放, 因此, 现代远程教育与传统成人教育的融合发展前景无限, 必将给社会成人教育事业开阔广大的一片空间。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 特别是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 人们越来越多的趋向于通过网络来获取所需要的知识。成人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需要在信息时代中, 不断探索创新新的教学模式。该文试图通过从教育学的角度, 分析传统成人教育的现状, 为现代远程教育与传统成人教育融合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
关键词:现代远程教育,成人教育
参考文献
[1]许晓冰.浅析现代远程教育与传统成人教育的融合发展[J].教育咨询, 2 0 1 4 (10) .
[2]史玉谨.传统成人高等教育与现代远程教育融合的思考[J].当代继续教育, 2013 (8) .
[3]田唐莉.高校现代远程教育与全日制本科教育在教育信息化上的融合[J].中国成人教育, 2013 (1) .
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 篇5
[摘要]赏识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赞扬、鼓励的,也可以是爱抚、友善的动作,甚至可以是欣赏、赞许的目光,赏识导致成功。然而,赏识 不是万能的。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关键词]赏识教育 惩戒教育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正确地和有目的地使用惩戒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笨拙的、不合理的、地运用惩戒会使我们的一切受损失。”如何正确对待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的关系是颇受教育研究者争议的问题。但我认为他们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不应该孤立对待。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教学的全部奥秘在于热爱学生””,而所谓师德的高下,也尽在于此。热爱学生,老师就必须尊重学生人格,保护他们的个性,把自己完全放在与学生同一条地平线上,做他们的朋友。就一定要赏识每一个孩子,赞美他,支持他,培养他的自信心。从小培养孩子健康和乐观的心态,比任何知识都重要得多。有才能不一定能成功,但有自信却能创造成功的条件,并最终获得成功。
赏识导致成功,教师和蔼可亲、激励向上的语言,能使忧虑变得坚定、恐慌变得平静、犹豫变成主见、自私变得互助、怯懦变得勇敢、自卑变得自信等,综合起来就是“我能行”的力量与信心。这就是教师语言对学生引导的结果。这种引导将使学生的心理不断健康成长,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主流。当一个人被认可、被信任、被尊重时,他的爱心、善心也会不断地被强化。他的自尊,也就会逐渐地提升,当一个人具有了自尊、自信,这个人就会走向真、善、美的境界。对于一个成长中的学生,你最好的礼物是给他多一些的期待,而不只是要求与责备。然而,学会期待也不是轻而易举的,它不但要我们的心灵里多有一些爱,还要多有一些智慧。教数学的林老师的班里有个女孩,刚入学的时候小女孩上课经常走
神,有时会和同学打架,还在别的同学的课桌上涂修改液、偷东西,一次甚至把黑板玻璃打碎了,是班里的“小刺猬”。林老师没有嫌弃她,而是认真寻找症结所在。原来孩子的父亲去世了,母亲改嫁了,跟着年迈的奶奶生活,缺少家庭温暖的她越来越孤僻,也越来越自卑,便用各种奇怪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不满。于是林老师就处处关心她,就连上课提问,也总要向她投去鼓励的目光。女孩的数学有了进步,林老师就适时的表扬她,让同学们看到她的长处。有时女孩犯了错误,林老师也不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她,而是把她领到办公室,摸着她的头跟她慢慢谈。女孩渐渐变了,有事没事总往办公室里跑,帮助老师干这干那,上课也不走神了。同学们说,“小刺猬”变得爱学习了。
然而,赏识教育不是万能的。中国 有句俗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尤其是心灵的成长、个性和世界观的形成,与家庭、学校和有着割舍不开的。客观地说,一个未成年人,在他的成长道路上不仅需要家长、学校的鼓励和爱护,同时也需要经受一定的挫折。
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正确地和有目的地使用惩戒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笨拙的、不合理的、机械地运用惩戒会使我们的一切工作受损失。”惩戒教育主要是通过实施批评、处罚的手段使受罚者感到痛苦,但又不损害其身心健康,从而使其认识并改正自身过失的一种教育方式。惩戒教育是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教育需要惩戒,只要家长、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的惩戒是合理的、惩戒的方式是 科学 的,在不伤害孩子身心健康的前提下,适当惩戒对孩子有百利而无一害。这一点,不仅教师要认识到,社会尤其是学生家长更应该认识到。只有在保留了适度惩戒教育里成长起来的孩子,才能真正长大成人为将来社会的 负起责任,才真正能够成为一颗茁壮成长的大树。因此,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不是对立的双方,而是相互促进的整体。任何把二者孤立起来的做法都是片面的,合理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在特殊
教育中更有着深层意义。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特殊教育工作者,只有爱学生,才不会厌弃,藐视学生,才能以慈母之心去关爱、鼓励学生,使他们逐渐战胜自我,树立自信,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老师和家长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希望把孩子教育好。但老师在教育孩子时很矛盾,有的老师怕惩戒学生时因把握不好“度”而犯错误,所以对难管的学生总是抱着管得了就管、管不了就不管的想法,一般情况下都是放任自流。”一位小学老师在电话中说,大家都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小树不修不成材”,惩戒在对孩子的教育当中起到的也是“修剪”作用。但现在的家长对于老师的惩戒措施极其抵触,只要孩子被惩戒,他们一律视为体罚,常常让老师感到不知所措。
我市某小学一位退休教师说:“这几年大家对惩戒这一问题都是小心翼翼的,现在的孩子不如过去好教了,他们的个性都比较强,很难管,因为惩戒学生而使学生家长闹到学校,会让老师很难堪。家长找到学校,校方往往会先迁就家长的意见,老师就是有理也只能先憋在心里。”她呼吁社会各界多给教师一分理解、一分信任,让教师们能有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没有善意惩戒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然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教师谈“惩戒”色变,投鼠忌器,唯恐戴上“体罚”的高帽。其实,这大可不必。只要教师把握好“度”,就完全能够行使好教育惩戒权,发挥其警示、教育和激励的功能。
适度的教育惩戒能让学生分清是非善恶,改正缺点和错误,学会承担自己不良行为带来的责任。而过度的惩戒会给学生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危害,特别是心灵上的创伤。这容易导致学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甚至会产生与教师对着干的逆反心理。所以教育惩戒要把握一个度,惩戒与教育中的师生平等、民主没有矛盾。在惩戒的过程中,老师的惩戒同样可以体现出师生间的平等、民主。因为我们在对学生的错误行为进行惩戒时会坚持
几个原则,我认为这些原则是老师采用惩戒的法宝。
惩戒手段虽可应用,但需慎重,因为教师的违法与侵权行为多发生在对学生的惩戒中。所以,要讲究惩戒的艺术,因此,使用惩戒一定要慎之又慎,把握好一个“度”,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惩戒以爱心为前提。
教育者对孩子必须有满腔热忱的爱,而且能易于被孩子觉察。有些教师虽然严格,但仍受到孩子的爱戴,那是因为孩子们能体会出教师心中的爱。教育的艺术是爱的艺术,作为教育手段之一的惩戒,与体罚、心罚截然不同。如果说一个教师要惩罚考试成绩差的学生,是因为这个学生的考分大大地拖了全班平均分,影响了教师的个人业绩,那么,无论这个教师采用何种教育手段,都是错误的。因为在这个教师眼中,学生只是挣分数、实现个人目的的工具,他对学生没有关爱之情、扶助之心,他采取的所有教育手段都将是冷酷的、危险的。
二是惩戒要坚持因材施教。
讲究惩戒艺术、技巧,要因人施惩。能被孩子接受的惩戒教育方式,必然是能针对学生实际、走入学生心灵的方式。而现实当中,我们的教育者习惯采取简单的“表象——惩罚”的教育方式,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教育者应该针对孩子不同的情况作深层次的分析,找到学生犯错的原因,从对孩子负责、对孩子成长有利的角度去设计惩戒教育方式,力争实现对孩子错误的有效矫正和对孩子成长的真正促进。比如,同样是犯一种性质的错误,对缺乏耐心的孩子可以罚拼七巧板,对缺乏亲情的罚写一封家书,对不爱体育活动的罚跑步,对不爱阅读的罚朗读一篇美文,对有暴力倾向的罚他背诵法律条文,等等。
三是惩戒要有分寸:合理合法。
合理就是惩戒有因,充分考虑到孩子的承受能力;合法就是教师在实施教育惩戒权的同时,必须切实尊重和保证孩子的隐私权和家长的监护
权。有的教师因为学生犯错就惩罚家长,有的教师用罚款代替惩戒,有的教师让有偷窃错误的学生公开亮相,让早恋的学生张贴检讨书,等等。这些惩戒教育方式都是不合分寸的,也是极容易引起学生反感的。①四是惩戒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有的学生被老师当众批评,回家自杀了,有的学生被老师当众羞辱,知耻后勇,走上了成功之路,同样的惩戒却有不一样的结果。因此,惩戒学生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注意根据受惩者的性格因素、身心特点的差异进行惩戒,只有基于尊重的惩戒,抱着爱学生的态度对犯错误的学生的惩戒,才是学生能接受的惩戒。
设计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惩戒情境,让学生从中获得“良性刺激”,应注意三点:一是情境与学生所犯的错事相结合。如:对字迹潦草的学生,设计“临帖”的情境,对打架伤人的学生,设计“送伤者上医院”的情境。二是情境中应设计一个能激起学生内心适当的矛盾冲突的环节。让学生在冲突中产生愧疚之情,反思自己的过错,从而获得警示和教育。三是在惩戒情境中辅助于教师的引导。只实施惩戒而不进行引导,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一次,我对乱扔纸屑的学生设计了“代理生活委员”的惩戒情境,旨在教育他爱护环境卫生,尊重他人劳动成果。谁知事后那学生对朋友这么说:“生活委员不是人干的。谁干,谁就是傻冒。”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学生的认识产生偏差,不仅没有认识乱扔纸屑的危害,反而产生对“生活委员”这个职位的误解。
总之,把握“度”是成功实施教育惩戒的关键。“度”的把握,是一门艺术,需要大家一起去创造。
宜春市袁州区天台山小学
张茂书
教育理想与理想教育 篇6
教育理想
理想的高度能够决定人生的高度,这已为无数的事实所证明。而理想教育的高度则取决于整个社会人们教育理想的高度。要想实现理想教育的奋斗目标,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拥有崇高的教育理想。有了崇高的教育理想,我们才能认真阅读,积极反思,不断创新;有了崇高的教育理想,我们才能在新课程改革中站得更高,走得更远;有了崇高的教育理想,我们期待中的理想教育才能拥有思想基础和精神保障。而一个人有着什么样的教育理想,则与他的人生追求、知识水准和生活环境息息相关。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人们心目中崇高的教育理想应该超越个人功利的狭隘,为所有的教育对象着想,为整个社会的发展服务,为人类的进步注入永恒的动力。
理想教育
确立了崇高的教育理想还不够,我们还要把这种教育理想转变为先进的教育观念,并落实在富有人性化的教育实践中,做到人人都能够为自己教育理想的实现而勤奋工作。
人的成长是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自然也离不开外部因素的影响。处在社会大环境中,我们的理想教育也同样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的影响。而社会对升学率的恶性追求必然会导致教育的畸形乃至异化,生源的悬殊差别也难以避免地会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成绩,并最终制约一部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尤其是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偏低,也会波及教师的心理,影响一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从而使得理想教育的实现遭遇阻碍。这些问题,虽然并不能完全阻挡我们朝着理想教育前进的脚步,但也会让理想教育面临重重困难,甚至让理想教育举步维艰。
然而,不管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理想教育也不能止步。我们没有停下来的理由。与其说理想教育是社会和未来对我们的呼唤,倒不如说是新课程教育改革背景下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最终归宿。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希望通过对理想教育的探讨,能够揭开罩在理想教育上的层层面纱,使理想教育渐趋明朗,让更多的人认识理想教育,理解理想教育,认可理想教育,以摆脱理想教育的象牙塔状态,让理想教育真正步入现实,走进人心。同样,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实践与研究,进一步明确理想教育的内涵,丰富理想教育的底蕴,达成教育理想和理想教育的完美对接,在帮助现实教育实现质的升华和历史性蜕变的同时,收获理想教育的博大与深邃。
理想教育的立足点,毫无疑问应该高于社会的一般性要求。但是,我们所追寻的理想教育,却又必须也只能立足在现实的土壤中。只有立足于现实之中,才能脚踏实地,直达理想教育高而远的境界。任何脱离现实、追求空中楼阁式的教育都不可能步入理想教育的彼岸。因此,要想实现我们的理想教育目标,必须首先获得社会的支持。要加强理想教育的宣传,展开理想教育的大讨论,让更多的人关心理想教育,思考理想教育,以此提高人们对理想教育的认识,增进人们对理想教育的感情,并在得到广泛心理认同的基础上,让人们自觉地投身到理想教育活动中来,以便给理想教育注入源源不断的智慧活水,形成激荡现实世界的滚滚洪流。只有让更多的人理解了理想教育,才能跳出“全民应试”的窠臼,实现“理想教育大家做”的目标。
社会对学校、学校对师生的评价不能过于精细,不该只以量化积分、感性判断的形式呈现,应该有着不拘一格的形式,展示理性的优雅,展现思辨的深度,彰显人性的魅力。要从更深的层面上来思考教育,从更高的目标上来考量教育,将教育从功利境界提高到自由境界,从世俗境界升华到理想境界,从单纯的知识境界提升到丰厚的人文境界。要给学校以更多的教育自主权和管理自主权,鼓励学校进行教育变革和教学创新,以创办既能适应社会要求又能显示社区特点的特色教育,而不是拿固有的模式考查学校,更不能用僵化的标准类比学校。学校之间也要开展竞争,但这种竞争应该显示良性的特质,没有对分数和升学率的刚性要求,对优质生源的争夺也不该狂热到病态的程度。
没有哪一个教师不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体现人生价值,获得社会认同。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將传统教育对学生成绩的关注,变为理想教育对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的共同关注,并以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教育向更高层次迈进,可能在短期内无法取得明显的效果。而理想教育的高于现实、超越现实,又决定了实现这一目标必然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那么,已经习惯于追求显性教学效果的人们,能不能容许我们在理想教育的道路上“默默无闻”地前进,这是一个不能回避也不该回避的问题。而当人们对理想教育不能完全理解甚至是产生误解的时候,作为先行者的我们,还能不能坚守我们的阵地,沿着理想教育的方向“孤独”前行,这同样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实现理想教育
在向理想教育迈进的征程中,作为教师,首先要有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对教育工作要富有激情,并且充满理性,能凭借自己的智慧育人,却也不乏在关键时刻像雄鹰一样展翅护雏的勇气和果敢,以至能够用生命的绝响奏起教育的最强音。
理想教育的实现,还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育人观。理想教育必须立足在现实的土壤里,尽管它高于现实。不管现实的土壤是肥沃,还是相对贫瘠,都要正确对待。置身在生活的洪流中,各种因素都可能困扰着我们,冲击着我们的教育理想,甚至影响到理想教育持续深入的开展。只有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才能跨越教育的功利境地,强化教育的育人功能,做到既关注学生的当下学习状态,又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心理上的帮助和情感上的支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才能把学生视作独立的生命个体来对待,主动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精神,自觉培育他们合作探究的意识,积极鼓励他们自由健康地发展,努力排除阻碍他们进步的各种障碍,为他们的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崇高的教育信念在朴实的教育行为中熠熠闪光。
要想实现理想教育的目标,教师还要养成高尚情操,铸就教育家情怀。教育家不应该作为理想教育的派生物出现,而应该是理想教育诸多目标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想成为拥有不俗情怀的教育家,我们就要自觉地将对个人生活的关注变为对教育生态的关注,主动地将教育从知识领域提高到道德境界来认识,努力将教育从“功利”状态提升到“无为”状态。
实现理想教育,我们还要为自己的专业成长寻求最佳途径,踏实工作,大胆创新。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不一而足,但归纳起来不外三种:教书、读书、研究与写作。这其实正和我们通过新课程教育实践,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方向完全一致。不过,从教师的个性特征和个体差异来看,每个人的理想目标并不可能完全一致,也就没有必要用同一个路径来要求所有的教师。但是,从另外一个层面上来说,如果想以自身成长来促进理想教育的实现,教师就应该毫不迟疑地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相互鼓励加入专业共同体,以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提升自我发展空间。要积极探索,在探索中寻求突破,大胆创新,在创新中寻求变革,以促使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同步发展,实现理想教育和现实教育的完美整合。
教育公平与和谐教育 篇7
促进教育公平,需要对教育公平有一个认识。教育公平有三层内容:一是入学机会公平,二是教育过程公平,三是教育结果公平。实现教育公平,不仅提供入学机会的公平,在办学条件上也要均衡配置教育资源,还应该特别支持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这也可以说是对他们的一种补偿。因为长期以来他们缺乏受教育的机会,因此,只有对他们特别予以照顾,教育资源向他们倾斜,才能补偿过去的不足,使他们跟上一般的水平。我国高等学校对少数民族子女降分录取,就是对弱势群体的一种政策倾斜。当前要特别关注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和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许多地方很重视这个问题,这次我在成都参观了金牛区一所农民工子女学校,叫行知小学,办得很好,与城市小学没有两样。当地教育部门比较有远见,教育局长说,这些农民工子女将来大多数都会留在城市,变成我们的市民,我们现在不去教育他们,将来就会成为城市里的社会问题,因此还是应该及早让他们受教育。但是许多地方长官不这么想,他们总计算着经费问题,认为城市教育投入只包括有户籍的市民子女,不包括农民工子女,只算经济账不算社会账。其实农民工为你的城市增加财富,增加税收,为什么不能享受城市的教育?有些同志提出发教育券,由农村孩子带着教育券到城里上学。这样就减少了农村教育的经费,使农村教育更困难。同时,“农民工”的提法也不确切,他本来已经离开土地,成为城市里的工人,也就是实质上的市民,只不过没有户籍而已。既然是城市市民,他们的子女理应受到与城市市民子女同样的教育。当然,现实中也有一些困难,如农民工往往有多个子女,他们都到城市上学,城市负担有困难。但孩子是我们的未来,总要设法让他们受到教育,因此要允许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当地政府给予支持。
这是从宏观教育来讲的,国家要负起均衡发展的责任,增加教育投入,改造薄弱学校,扩大优质教育,不仅实现入学机会的公平,而且实现教育过程的公平,使每个学生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这对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有两重意义:一是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二是提高了全体国民的素质,更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就微观教育来讲,一个学校、一个班级也有教育公平的问题。教育公平不只是宏观条件的公平,而且要使每个孩子在一切教育活动中都受到公平的对待,这就需要学校有和谐的环境,班级有和谐的环境,要求老师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在当今学校中教育歧视是普遍存在的,不少教师对学生有偏爱,例如爱聪明的孩子,爱听话的孩子,不爱淘气的孩子,甚至有时还会用语言伤害这些孩子,这是不公平的。因此实现教育公平,必须有和谐的教育。和谐教育需要学校协调多方面的工作:学校领导与教师的和谐、教师之间的和谐、师生之间的和谐、学生之间的和谐。具体到学生身上,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和谐发展,要以德育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实现教育公平、和谐发展,并不是不讲差异。我们要承认差异,重视差异,培养差异。实现教育公平,并不是平均主义,并不是人人都一样,用一个模型来塑造人才,而是为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但是内容不同。用一种规格、一种标准来要求每一个学生,对有些学生来讲可能是拔苗助长,对另一些学生来讲可能压抑了他潜能的发展,这也是教育的不公平。
我国教育的最大弊端是统一规格、统一要求、统一模式,因而培养不出优秀人才。我们的教育讲求公平,相信人人都能成才,但是才有不同。有的学生将来可能成为科学家,有的可能成为艺术家,有的可能成为企业家,等等。当今,我国最需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在温家宝总理看望他时,就提到这个问题。因此,我们不能不思考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就要提倡公平而差异的原则。还要说明一点,拔尖创新人才不只是指科学技术人才,也应包括人文社会科学人才。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在很多方面下功夫。
首先,要有灵活的办学机制,提倡学校办出特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其次,学校要有灵活多样的课程,便于学生根据不同的兴趣和特长选修。课程不仅包括列入课表中的显性课程,还应包括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活动。学校应该从小培养学生对科学文化的兴趣,还是那句话,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孩子如果到十二三岁时还没有自己的爱好,老师就要为他担忧,担忧什么呢,担忧他将来成为一个对什么也不感兴趣的平平庸庸的人。我们的老师思考这个问题没有?我国的教育管理工作者思考这个问题没有?恐怕大多数人都没有思考。我们的中学生在毕业填报高考志愿时,大多数不知道填报什么专业,填报的志愿往往是爸爸妈妈的志愿,甚至是爷爷奶奶的志愿。
我最近看了一位美国华裔学生写的书稿,讲述他们在高中的时候怎样根据自己的志愿选课程,怎样准备申报大学的。他说,他有五个好朋友,性格不同,追求与梦想也不一样:大卫在高中期间就梦想成为一名导演,并且执着地追求这个梦想,他选择了新闻报告课,高中最后一年成了学校新闻制作主任兼摄影师。麦克想成为一名记者,他读了许多文学著作,特别是莎士比亚的作品,还利用假期到伦敦去参观了莎士比亚大剧院和莎士比亚墓,高中四年,他每学期都为学校办报纸,最后成了校报的主编。约翰痴迷数学难题,想当一名数学家,在语法课上也偷偷地看数学书,同学讥笑,他也不动摇。安德鲁想当一个工程师,他准备在大学学习机械工程,他对课内学习并不太用功,但在课外花很多时间制作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做小船、做火箭。泰勒想学商业,他很看重人际关系的锻炼技能,泰勒是一个天生会和人交往的人,他能够让你笑、让你哭、让你高兴、让你难过,知道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他是班上最早出去打工的。你看,他们个个都有志愿和爱好。我们的中学却缺乏这种教育,学生缺乏这种个性。
第三,需要改革评价制度。没有绝对的好学生和坏学生,只有某些方面甲学生优于乙学生,某些方面乙学生则优于甲学生。前几年在美国盐湖城举行冬季奥运会期间,我国体育代表团参观一所学校,团长把从国内带去的两只熊猫娃娃送给学校,说明一只是送给学校里最优秀的男生,一只送给最优秀的女生。学校校长感到很为难,他说,我们学校的学生都是优秀的,没有最优秀的男生或女生。最后只好把两个熊猫娃娃放在学校柜窗里,一只写着“送给最优秀的男生们”,另一只写着“送给最优秀的女生们”。和谐教育就应该从多种视角、多种标准来评价学生,看到每个学生的优点,最终能达到扬长避短,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而不是把某个学生评下去。
第四,要建设一个和谐、舒适、愉快、活泼的学校文化。最近以来,学校文化建设受到广泛重视,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要成为和谐的共同体,要有一个共同的愿景、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价值观,要有民主和谐的氛围。这里学校校长有重大责任,他要以人为本,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建立共同愿景,共同学习,追求学校的和谐发展。
数学教育与创新教育 篇8
关键词:数学教育,创新素质,功能
创新教育就是要培育学生的创新素质, 所谓创新素质, 是指人们在创新过程中所具有的创新意识、创新心理品质、创新能力、创新知识结构这四个方面的素质。在数学教育中, 人们对数学在创新素质培养方面的功能认识不足, 导致了有意识开发和利用数学育人功能方面力度不够, 这对我们实施创新教育的今天无疑是巨大的缺憾。本文试就数学教育在创新教育方面的功能进行论述。
数学教育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育功能
创新意识是人脑在不断运动变化中的客观事物的刺激下, 自觉产生的具有强烈改变客观事物现状的创新欲望, 也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的观念。
就数学教育而言, 不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素材, 首先, 数学的发展史就是发明创造史, 其间充满了无数数学家为数学发展而经历的撼人心智的智力奋斗历程。每一点数学思想的形成, 都标志着一个继承历史并突破历史的跃进, 都标明着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的升华, 这里所蕴含的不迷信权威、不囿于传统、开拓创新的奋斗精神, 无疑能激发数学学习者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其次,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 数学问题的解法千变万化, 奇妙无穷。无论是多方思考探求而得一题多解, 还是寻求问题共性得到的多题一解, 或是突破思维定势独辟蹊径的巧解、妙解, 都可极大地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创新意识。
数学教育对学生创新心理品质的培育功能
创新心理品质是指创新者所具有的独立性、敢为性、坚韧性等心理品质。创新心理品质在创新活动中有重要作用, 对创新素质的形成有明显影响。
1.数学可以培养人的独立性心理品质。在数学的学习中, 我们会发现数学的本质要求人们始终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去看待问题, 不允许有任何弄虚作假的行为存在。数学语言的精确性使得数学中的结论不会有模棱两可的情形;数学推理的逻辑性使得数学中的任何结论的得到都要有根有据, 要符合逻辑的论证;数学研究的严谨性使得数学问题探索过程中需要质疑、批判意识。总之, 数学能使学习者坚持原则, 忠于真理, 不盲从权威, 不屈服于权贵, 具有独立的人格。
2.数学可以培养人的敢为性心理品质。敢为是所有伟大发明、发现、创造及所有事业成功者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心理素质。数学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再创造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摆在学习者面前的每一个问题都如同一个“堡垒”, 学习者需要有强烈的攻克“堡垒”的敢为意识, 当他们经过艰苦的分析、思考、论证, 最终完满、正确地解答了一个问题, 就攻克了一个坚固的“堡垒”, 在获得成功喜悦的同时, 也增强了攻克下一个“堡垒”的敢为欲望。
3.数学可以培养人的坚韧性心理品质。数学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 经常要遇到各种困难和疑惑, 这就需要他们具有坚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 只有付出艰辛的努力, 才能获得成功。因此数学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坚韧性心理品质。
数学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功能
创新能力是创新素质的核心, 是衡量一个人创新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它由创造性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要素组成。
1.数学可以培养人的创造性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人们对事物的特征通过视觉获得信息, 并运用思维辨认其形状、结构、关系从而发现规律和性质的能力。数学中的任何活动都离不开观察, 数学中的观察常能从表面触及本质, 捕捉到问题中隐含的关系和信息, 从而产生创造性思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对“数”研究就要观察其形式、结构及关系;对“形”研究就要观察其大小、变化、位置及关系, 不同角度的观察往往产生不同的思维, 不同的解法。因此数学学习可锻炼人的创造性观察能力。
2.数学可以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数学的发展史, 是创造发明史, 是思维发展史。数学作为一门科学, 它在内容和方法上呈现出:“概念的纯粹性、结构的协调性、语义的准确性、分类的完全性、计算的规范性、推理的严谨性、规划的可靠性、构造的可行性、统计模拟的广泛适用性、技巧决策的灵活多元性”。因而强调思维过程的数学教育, 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而且也培养了学生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推理的创新思维能力。
数学教育对学生创新知识结构的培育功能
知识结构是个体掌握知识的质量, 或是绕个体掌握知识构成的体系。在人们的创新实践中, 零散的知识只能解决个别的、局部的、表面的问题, 而系统的知识才能解决普遍的、整体的问题。也就是说, 只有建起科学的知识结构才有力于培养人们的创造性, 开发创造潜能。有学者认为当代科学技术创新者知识结构应是一种鼎形结构, 鼎形知识结构有四根支柱——哲学、语言学、数学、计算机学。
数学在鼎形知识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首先, 数学是反映客观世界数量关系空间形式的科学, 处处充满体现着事物普遍联系、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所以数学为哲学提供了生动的素材;其次, 数学语言准确、简洁、严谨、明晰、通用, 数学学习可以使人获得更多的语言素养;第三,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有密切的联系, 数学是计算机科学发展的基础, 一定的数学知识也是计算机学学习的基础。
综上所述, 数学教育对人才创新素质培养所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深刻的, 也是其他学科所不能取代的。因此,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数学教育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 并以此为出发点, 改革我们的数学教育, 使其充分发挥培育创新人才的巨大功能。
参考文献
[1]李佺宁.关于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几个问题[J]安康师专学报, 1999 (4) 59
[2]何伯镛.“大哉, 数学之为德”[J].数学教育学报, 1996, 2
远程教育与成人教育 篇9
一、校外教育的必要性
1. 校外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方式
思想品德教育是青少年重要的基础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青少年学习知识大多在课堂上,学习思想品德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讲解,按照课本讲道理、摆事实,学生们经常只是听课者,而不是实践者,在实际生活中很难发挥作用。思想品德教育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让学生有更深刻的认识,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品德的习惯。在校外教育中,学生能够接触到实际的人和事,在活动中解决同学之间的问题,有更深刻的感性认识,比课堂上的说理更有效果。比如,少年宫中举办的少年军校、团队精神培训等一系列游戏和活动,都能够使学生在与同学关系的处理上、在团队合作的活动中有进一步的认识。
2. 校外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校外教育一般以实践为主,与课堂上注重听讲学习不同,校外教育更加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自学能力等。通过陶艺课、创客机器人、漆艺篆刻、艺术采风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外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动手或者动脚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得到全面的锻炼,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实际工作的能力。以美术来说,通过艺术采风活动,学生们不仅能够提高绘画写生能力,还可以提升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认知能力已及团队意识,从而启发学生的智慧和创新思维,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
3. 校外教育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
素质教育提倡因材施教,充分突出学生的个性特点,使学生们能够各有所长。不同的学生在各方面都有不同的特点,校外教育丰富多样的活动,满足了学生的个性需求。学生们可以自由选择参加活动,在活动中得到锻炼,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特长,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校外教育和校内教育的关系
校外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内教育的延伸和补充,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不止需要校内的知识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还需要更多的校外实践,促进中小学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校外教育,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增强学生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动手能力。校外教育也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校外教育更加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重视学生价值的实现,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和提升有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校外教育将会越来越重要,最终达到和校内教育同等的地位,校外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校外教育和校内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现代化、高素质的人才。它们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校内教育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场所,校外教育是学生实践的重要场所,比如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馆等地方。它们都是为了满足青少年教育的需要而设立的,它们内部都有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及广阔的知识天地,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部分。它们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本身就是基础教育的领域。在学生的培养上,校外教育和校内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只是教育的理念以及教育的手段不一样。这种差异性正是两种不同教育衔接的基础。
三、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有效衔接和整合的策略
1. 做好教育内容的衔接
受各种因素的限制,校内教育的内容基本上变化不大,校外教育的内容应该更加丰富多彩,灵活多样,做好对校内教育的拓展和延伸。校外教育可以建立专门的课程和新的专业,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广阔的天地,开拓视野,提高实践能力。要整合各种资源,了解教育资源的潜在价值,达到与校内教育的有机整合。比如,建立创客机器人、3D打印、VR体验馆等科普教育基地,使学生能够有条件探索和学习科学技术,成为学生开始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让学生能够深刻观察到校内不能学到的内容,并在科普学习中加强知识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对于缺乏锻炼的孩子,可以开设跆拳道、武术或者其他相关的课程,既锻炼学生的身体,也可以学习一门新的技艺。也可以建立动漫、电脑美术等相关课程,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同时提高了互联网技术,满足网络时代对人才的要求。
2. 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校外教育不能盲目,否则不仅不能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能力,还会产生负面影响。学校要组织校外教育,需要提前与校外教育工作者做好交流与沟通。校外教育工作人员要对来参加活动的学校有全面的了解,尤其是学生的特点、特长和兴趣爱好等。不同学校的学生有不同的教育方式,在对外实践活动中有不同的需求。中学与小学的学生在年龄层次上有差别,校外教育活动就不能一刀切,要根据不同年龄的特点,有有计划、有目的地设置校外教育活动。要通过不同的活动,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同时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比如,美术老师可以经常带领学生去参加一些美术比赛,在这种实践活动中,不仅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而且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分享的快乐,以及竞赛的精神。也可以带领学生们去少年宫或者青少年活动中心,亲自接触丰富的美术教育资源,欣赏更多的艺术品,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3. 重视校外教育机构建设和人员培养
要促进校外教育和校内教育的有效衔接和有机整合,需要重视对校外教育机构的合理建设,并且培养高素质的校外教育工作人员。政府要加大对校外教育场所建设的支持力度,要从整体上规划校外教育活动,使其作为校内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要重视城市青少年宫的建设,以青少年宫为中心,拓展其他的文化和活动中心,丰富学生实践活动的资源。青少年宫的内部建设和管理要规范,要做好定位,主动加强与各学校的联系,与校内教育相互配合,共同发展。同时,要重视校外教育工作人员的培养,他们在衔接校外教育和校内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选择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工作人员,注重工作人员结构的合理性。校外教育机构要做好内部人力资源的管理,形成有吸引力的品牌,加强资源的整合,科学规划校外活动,配合校内教育的需求。
总之,做好校外教育和校内教育的衔接和有机整合十分重要,是教育改革中积极倡导的教育方式。要重视校外教育机构的建设,充分发挥校外教育的作用,整合校内外的各种资源,将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有效结合。校内外的教育在内容上要做好衔接,要根据不同学校的需求,开展合理的校外教育活动,促进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继英.信息技术时代的青少年校外教育[J].文学教育,2015,(20):135.
职业教育与审美教育 篇10
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源自理论与实际的双重要求。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存在很大不同, 专门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其最重要的特点。然而相当长一段时期以来, 严重的工具主义导向使学生成为单向度的异化的人, 带来心理、行为上的诸多问题。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所指出的高等教育的问题同样存在于职业教育:过弱的文化陶冶, 使学生人文素质不高;过窄的专业教育, 使学生视野与学术基础不宽;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 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与扎实的基础训练不够;过强的共性制约, 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足[1]。如何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把他们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 是当前教育的重中之重。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情感教育, 恰与之契合的则是美育, “美育者, 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 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2]因此, 本文从职业教育的自身特点出发, 探讨审美教育之于职业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讨论在职业教育中推行美育的途径与措施, 发掘美育对于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审美教育之于职业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社会的发展变化必然引导人们对美越来越高的追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商品的供过于求, 人们已不满足于物品仅仅经久耐用, 还追求产品外形的美观时尚。为了迎合大众的审美化的需求, 建筑装潢越加看重设计的外观美, 服装百货等日用品也在包装上下功夫, 广告推销需要在视觉上给人以强烈的冲击, 城市规划与自然资源的利用要服从美的规律, 服务行业人员的言行举止也要处处给人以美的享受。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和以此引发的竞争力都要求生产制造者研发符合现代人审美需求的产品。处于生产第一线及设计制作的技术人员多半来自职业技术院校, 这就对职业教育的美育提出了迫在眉睫的新课题。德国早在20世纪初就推出“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口号, 把二者相统一的理念渗透到整个职业技术教育过程中, 艺术与技术互相影响, 艺术丰富了职业实践活动与产品的审美内容, 职业技术实践又反过来推动了审美的应用。可以说, 审美修养直接关系到学生将来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
另外, 职业教育具有与普通教育相区别的特殊性。“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一类教育和培训服务。它的本质是帮助人们获得技术型技能型职业的能力和资格, 本质属性是技术技能职业性。它的目标是针对不断变化的劳动环境, 通过规范的教育过程, 传授从事职业活动必需的职业技能、知识和能力, 使人获得必要的职业经验成为可能。”[3]从这一概念可以看出, 职业技术院校力图培养具有很强专业性和操作能力强的学生, 所教授的课程直接与学生所从事的工作对口, 功利性较强。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实践看, 过于重视职业教育的工具性价值, 忽视了作为主体的个人价值即其本体性价值, 表现出“见物不见人”的倾向。长期的功利主义思想主宰下的学生逐渐丧失对其主体价值的体认, 异化为生产线上的劳动工具。正如德国美学家席勒指出的:“人永远被束缚在整体的一个孤零零的小碎片, 人自己也只好把自己造就成一个碎片。他耳朵里听到的永远是他推动的那个齿轮发出的单调乏味的嘈杂声, 他永远不能发展他本质的和谐。他不是把人性印在他的天性上, 而是仅仅变成他的职业和他的专门知识的标志上。”[4]如今部分学生理想迷失、喜好低俗、生活空虚, 走向社会后不能遵守职业道德, 严重的甚至造成心理问题或犯罪。这些问题与职业教育价值理性程度密切相关。
职业分工的愈加细密使人性分裂的状况愈加严重。如何复归人性的完善?席勒认为只有通过美才能走向自由。爱因斯坦也认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 通过专业教育, 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武器, 但是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强烈的感情, 那是最基本的, 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判别力。否则, 他——连同专业知识——就像一只受着很好训练的狗, 而不像和谐发展的人。”[4]通过“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判别力”, 继而使学生成为和谐发展的人, 与审美教育的目的相通。因此, 在职业教育中推行审美教育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措施。
二、在职业教育中推行美育的途径与措施
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 即通过对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的鉴赏与判断, 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审美教育可以使一个人从自然、受动的人成长为一个理性、主动的人。“对美的追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是一个民族实现伟大理想的情感动力;一个民族只要还在追求美, 那么, 这个民族就有希望。因此, 美育成为提高民族文明、增强全民族素质的极其重要的课题。”[5]现如今审美教育还处在探索阶段, 如何具体在学校当中实行美育, 使之成为与专业教育并行的教学环节, 真正触到美育之灵魂精神, 还值得进一步探讨。而如何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美育课程体系或教育理念, 更需要深入探究。
职业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是其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的扩展和延伸。其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让学生学习一定的美学知识, 掌握相关技能;二是了解当前与本专业相关的美学在理论与实践上的状况;三是培养学生拥有科学的审美观, 较强的审美鉴赏判断能力与创造力, 并用在实际工作学习中, 塑造他们积极向上的世界观, 使学生心智健康成长, 以昂扬的斗志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潮中去。具体实施措施大致如下:
首先, 可从校园文化建设做起, 从环境上营造美与和谐的氛围。校园文化环境主要包括校园的物质文化环境, 制度与非制度文化环境、精神文化环境三个方面。物质文化环境主要是指学校的硬件设施, 如建筑物、雕塑、壁画文字、文化长廊等。它们不仅具有实用价值, 而且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体现育人功能。学生在艺术文化气息浓郁的校园环境中陶冶身心, 愉快健康地成长。制度与非制度文化环境包括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与行为规范。可全面考虑到学生的年龄与专业特点, 制定合理的规范要求, 形成良好的集体心理状态与精神面貌。从美学的角度讲, 制度并不是生硬的强制, 若制度合情合理使学生心服口服, 就能创造秩序井然的和谐境界。精神文化环境表现为学校的整体精神面貌。学校要加强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建设, 形成奋发向上的良好风气。
其次, 要提高教师的审美素质。正如乌申斯基说的那样:“在教育中, 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 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 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深刻影响着学生的思想与行为。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而且要有意识地提高自身审美鉴赏能力与审美判断能力, 提高自身修养并外化在日常的一举一动中。唯有如此, 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并促成其人格的完善。一方面, 学校可组织教师进行相关培训与活动, 另一方面, 教师也要修身养性, 注意自身审美能力的提高。教师审美素质的提高不仅具有表层意义, 而且也会改进因偏见造成的对待学生的不良态度, 改进师生关系, 形成和谐、充满人情味的新型师生关系。
再次, 通过一些课程与活动设置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 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这同样适用于职业技术学校的语文教学。教师应该挖掘教材的美, 以生动的讲述以及与学生的互动创设情境,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学即人学”, 文学作品是艺术美的显现, 阅读文学作品有助于培养丰富的感情世界和创新精神。另外, 对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的欣赏也是一种很好的美育方式。不论是设置选修课, 还是以搞讲座、建社团的形式, 都要将学生自身的审美塑造以及专业技术工作中的审美问题作为重点, 教育引导学生把审美内化为生活方式, 融汇到日常生活与实际工作中去。
另外, 要与时俱进, 合理运用网络、媒体等现代高科技手段让学生更直接地接受美的熏陶。考虑到当代青年已经步入数字化生活, 广泛接触的是影像资料, 通过这些手段更容易取得良好的美育效果。总而言之, 美育的目的并不是要把人人都培养成艺术家, 而是培养“生活的艺术家”, 即不是以艺术作为自己的职业, 但却以艺术的、审美的态度对待生活、社会和人生[6]。因此也不仅是简单地从外在环境和课程安排上来推行美育, 而应该根据职业教育对象的年龄心理特点及其专业特性从人的心性深处感化人、教育人, 使之成为具有职业审美素质的人才, 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三、审美教育对于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现代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而科学技术的普及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普及状况和发展程度, 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审美教育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延伸有助于职业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其一, 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中和了职业技术教育单方面注重专业的缺陷。我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说:“职业教育的目的:谋个性之发展, 为个人谋生之准备, 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 为国家及世界增进先进生产力之准备。”其中“个性之发展”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一部分。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不能做机器的附庸与俘虏, 而应该努力培养自己的特长, 充实人生, 点缀生活。苏联伯格丹·苏肖朵斯基也说:“我们日益认识到, 教育不应该局限于进行职业培训, 而是应该发挥更广泛的作用, 特别是在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上发挥作用。”职业教育通过审美教育对其渗透, 重视人的核心价值, 培养出具有正确世界观、全面发展的复合型技术骨干与各行业的人才。
其二, 审美教育与终身职业教育相互促进, 推动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职业教育理念从终结性到向终身性教育的转变对人们的审美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不仅仅是人们为了生存而拼命的饭碗, 而应该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如同对美的观照贯穿人的一生。终身职业教育思潮的核心内容强调学习与工作的交替进行。“教育和职业需求之间的联系是终身教育中十分突出、人们普遍认识到的一个方面。独立的个人以及整个社会, 为了开发经济和社会正义的目的, 都把目标转向教育, 把它作为提高职业水平的一种手段。”[7]终身职业教育打破了时间空间的界限, 使所有的人都能在终身受到需要的教育。审美教育也是一种终身性的教育, 与职业教育相伴而行, 共同促成人们的和谐发展。
其三, 审美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 是现代化生产与时代精神的需要。北方工业大学仇春霖教授说:“一个从事现代化生产和科技工作的人, 如果不懂得美, 缺乏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也谈不上搞好物质文明建设。”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由于商品生产与市场运作的审美要求日益提高, 审美价值甚至成为市场的主导价值, 技术美学显出格外重要的作用, 而审美教育在培养人们审美能力与创新能力上具有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优势。
总而言之, 必须把“以人为中心”作为职业教育的核心指导思想和根本立足点, 努力探索在职业教育中实行审美教育的有效措施与途径。把审美教育渗透到职业教育中去, 使之产生强大的生产力, 把职业教育融入到审美教育中去, 促进人的和谐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
摘要:当前职业教育正处在从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 从终结性教育到终身性教育, 即走向人本位和素质本位教育的过程。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凸显了审美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必须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 认清审美教育之于职业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从校园文化建设、教师审美素质的提高和相关课程活动的设置等途径推行美育, 发掘美育之于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叔子.永远要求真.今应更求美[A].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1997
[2]蔡元培.蔡元培全集 (3) [M].北京:中华书局, 1984
[3]欧阳河等.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4]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5]曾繁仁.走向二十一世纪的审美教育[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6]曾繁仁.审美教育——使人成为“人”的教育[J].贵州社会科学, 2008 (12)
历史教育与素质教育 篇11
历史教育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其基本内涵就是要总结历史特别是我们民族的发展历程、辉煌成就与经验教训,通过各种渠道,采用不同的方式向社会尤其是青少年普及历史知识的过程,以增强人们的爱国主义思想,加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少年历史素质和基本素质。
章太炎有“不读史书,则无从爱其国家”的高论,龚自珍有“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的忧虑。鲁迅说:“历史上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历史是一面镜子,是一部绝好的爱国主义教材,只有真正了解并理解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和中华民族百年屈辱的历史,才能深刻领会今天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重要。
“素质教育”不是一般的知识教育、技能教育、操作教育,而是一种具有开发性的心理教育、情感教育、意志道德教育和人的整体发展水准教育,归根结底,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教育。目前,教育界普遍认同的素质概念是指在先天生理基础上,通过教育和实践活动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品质和特点,如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业务素质等。
爱因斯坦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知识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工具,但是不可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专门人才接受必要的人文、科学方面的教育,促进文理渗透,从而改变专业人才作为某一方面工具的形象,成为人格完善、和谐发展的专门人才。
历史学科虽然不像今天一些实用科学和热门科学那样能够为学生提供某种物质财富或实用技术,但它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世界,给人一种道德判断、一种价值取向、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内在的精神、一种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它教育人们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面对人生、社会等。这一切便是隐藏在历史知识之下的深层次的内涵所在,也正是这些内涵能够提升我们大学生的素质。
历史知识以其丰富的内涵给一代代人留下宝贵的遗产和丰富的智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素质教育逐渐成了教育界的共识,人们都在谈论素质教育,关注素质教育,试图以各种途径推进素质教育。本人就历史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二、历史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一)历史教育与大学生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主要内容有高科技水平和高文化素质,通过专业教育及与之相关的教化熏陶,培养既专又博、有文化内涵的专门人才。文化素质教育中要加强通识教育,使学生学到渊博的文化知识。而历史知识是大学生理解与把握文化知识的普遍性基础。
历史学看似“故纸堆”系,实质上是个跨学科的“全能”学科、素质教育的“先驱”学科。历史科学本身就囊括了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学、艺术、教育、宗教、民族等基本知识,以大量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内容为背景。如司马迁的《史记》就有关于天文、水利、地理等知识;南宋郑樵的《通志二十四略》,包括了礼、乐、刑、艺、天文、地理、食货、灾祥以至昆虫、草木等。历史科学同其他一切科学都有或近或疏的关系:它有时要借助其他科学来说明某些历史现象;反过来,其他科学的研究也离不开历史科学研究所提供的资料和文献。可见,历史科学同其他科学有着错综交叉、相辅相成的关系。搞好学校历史教育,能大大开阔学生的视野,使思路敏捷、思维开阔,分析问题就有广阔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知识基础,能增强判断力、理解力和思维的深刻性。有了背景知识,有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的文化素养就能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这无论是对学习其他社会科学课程,还是对学习自然科学课程,都将是十分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这对全面发展的教育来说,是很重要的。这一特点,是其他学科所无法取代的。例如:对于先秦诸子学茫然无知,能说学好了现代的文学和哲学?不知牛顿和爱因斯坦,能说学好了现代物理学?这一事例不仅说明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间的相互渗透,也说明了历史知识构成了今天人们理解与把握文化知识的普遍性基础。历史知识是大学生理解与把握文化知识的普遍性基础,历史教育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
(二)历史教育与大学生政治素质
政治素质的具体内容是教育大学生爱党爱社会主义,做忠诚的爱国主义者,做忠诚于人民的人。政治素质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根本,它内含的信仰、情感、实践三个层面,无不与历史的素养相联系。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是高校培养接班人的根本目标。在这个大目标中,一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二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这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灵魂,即政治素质的教育,这正是当前历史教育最重要的功能。
(三)历史教育与大学生的道德素质
道德素质就是要教育大学生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求索取,在奉献中求索取,鼓励大学生做到奉献大于索取。同时,还要加强懂礼貌、守秩序的基础教育,加强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提高家庭责任感、义务感的家庭美德教育,使大学生成为一个脱离并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人,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纯粹的人。历史教育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前贤往哲的嘉言懿行有益于修身。中国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著称于世,一直有着崇尚道德教化的优良传统。《左传》强调:“德,国家之基也”;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对人民导之以德,齐之以礼;孟子说只有“以德服人”才能使人“心悦而诚服”;管子则提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里提到的礼、义、廉、耻恰恰都属于道德范畴的东西)。秦汉以来,历代较为开明、较有作为的统治者,几乎无不重视德治。道德建设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正如布帛、粟黍一样,是须臾不可缺少的东西。章太炎在谈到历史作用时特别强调“人物事迹”的感召力,他说:中国古代人物,建功立业,那俊伟刚严的气魄我们不可不追步后尘。所以,要增进爱国的热肠,一切功业学问上的人物,选择几个出来,时常放在心里这是最要紧的。比如看了戚继光组织“戚家军”英勇抗倭,并赋诗明志:“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甲午战中的爱国将领邓世昌、林永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为反对外来侵略浴血奋战;张自忠“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在战斗中,他身负重伤,仍高呼“杀敌报国”,直至壮烈牺牲;共产党员吉鸿昌就义前高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壮举,能不把民族和国家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能不生出深刻的社会责任意识?范仲淹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孙中山提倡“天下为公,大同世界”;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能不产生以天下为己任,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精神。看了司马迁被处宫刑后,15年著成《史记》;徐悲鸿公开表示“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决不趋炎附势;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中“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掩埋好同伴的尸体,又继续战斗了”等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能不肃然起敬,油然神往?了解了名医扁鹊周游列国,为民治病救命的善行;体悟爱国志士林觉民“将爱你(妻)之心去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心愿;看到罗盛教为抢救朝鲜落水儿童而英勇牺牲的壮举,能不产生仁爱之心吗?
历史教育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还表现在读史可以使人心胸开阔,上下求索,志存高远,从而提升人的境界。五千载悠悠岁月成就了中华民族千秋伟业,丰厚的历史宝藏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古往今来,许多有识之士莫不受益于历史的智慧,历史对于人们修身养性、立身做人、经邦济世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总之,通过历史教育,通过历史学家为我们提供的关于悠悠往昔岁月、关于遥远异国他乡的人类生活图景,我们获得了无限丰富的人类的知识、智慧,体验到了其他时代的人们的情感与思想,感受到了遥远世界其他民族的欢乐与痛苦。历史学使我们不是简单地只生活在我们自己的时代、自己的国度里,而是生活在一个更为广阔更为漫长的“历史学时空”里,从而得以同过去以往时代、同所有地域的人进行交流对话,汲取全人类的智慧与经验,把自己短暂局促的个体生命融入到世界历史的无限进程中去,获得对自我的超越和升华。
(四)历史教育与大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使之摒弃不求上进、消极退缩、知难而退的不良品质,逐步形成较强的自信心、进取心和不屈不挠、坚持到底的精神;要培养大学生情绪控制能力,使他们理智从容地面对困难和解决困难,保持身心健康;要培养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提高其心理承受力,使其正确对待人生路上的坎坷与挫折。历史教育有益于增进青年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因为历史蕴含着前人丰富的历史经验,也记载着前人在追求社会进步中遭遇的种种曲折和痛苦,学史可以汲取前人的正反面的历史经验,丰富人生的阅历,使大学生增加经受风雨的心理承受力。一部人类历史是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求生存、图发展的历史。在我国历史上,有“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积雪”、“燃糠自照”等勤奋自学并取得重大成就的故事。而身处逆境和挫折之中,奋发图强终取得伟大成就的也不乏其例,如司马迁所说的“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韩非囚秦《说难》、《孤愤》”。清朝著名的文学家蒲松龄为激励自己发奋著书,写了一副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从考场失意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以破釜沉舟、卧薪尝胆的精神埋头撰书,始终不懈,写出了光辉的《聊斋志异》一书,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树立起一座丰碑。
总之,历史的观念、历史的知识、正确的历史观,应是大学生素质构成的普遍性基础。历史教育不仅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所必需,而且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政治思想教育最基础、最朴素,也是最生动自然和长远有效的途径。毛泽东一生非常注重历史的学习。邓小平同志说: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江泽民也反复强调这一点,明确指出全党全社会都应该重视对中国史的学习,同时也要学习和借鉴外国历史。这些是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在高等教育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有必要认识大学生历史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历史教育的系统性学习,提高大学生素质。
教育概念与教育本质新解 篇12
一、教育本质与教育概念之错位
似乎探讨教育的本质就必须要先把握教育的概念。一直以来教育的概念就是一个貌简实难的问题,甚至成为国际性难题。教育的概念含混不清,是导致教育本质没有一个统一答案的重要原因。
要辨别教育本质与教育概念,首先要厘清“本质”与“概念”的关系。萧前说:“概念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从现实中抽取出来的,是现实世界中同类事物中的共同的东西,是它们的本质。”[2]这无疑是将“概念”与“本质”等同了起来。在探讨教育本质时,也存在诸多同样的观点,例如黄济在《教育哲学初稿》中以探讨教育本质为主题的二、三章,最后得出的结论则是“教育的基本概念”。但是“概念”真的就是“本质”吗?大多数情况下,人们的回答会是否定的,但在研究时,却有意无意地偷换了“概念”与“本质”。
在《哲学大辞典》中,概念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借助概念这种形式,人们就可以通过揭示事物的特有属性,特别是本质属性,把所认识的事物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并逐步把握该事物的本质。”[3]本质是“事物所固有的普遍的、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4]可以看出,概念与本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育概念回答“教育是什么”,而教育本质则不仅要回答“教育是什么”,更要回答“教育如何”。笔者认为,概念内在包含了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只有本质属性才是本质的反映。同时,本质也不同于本质属性,二者是存在根据与存在状态的关系,本质属性是本质的现实反映,而本质则是本质属性的内在根据。因此,本质包含了“本质的属性”,此本质的属性反映的是教育本质中共同的、确定的要素。因此,对教育本质的研究应当不再拘泥于教育的概念,而应在吸收教育概念的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实现对教育概念的超越。
二、教育本质之合理定位
如今,关于教育本质的问题已初步达成了教育本质不是“一”而是“多”的共识,因为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其本身是不断发展的,因而不能简单地用概括“物”的本质的方法来概括教育这种“事”的本质。同时,对此问题还发展出了教育的“共相本质”与“个体本质”的提法:“在分析事物时要认清共相本质和个体本质。”“个体本质是某个特定事物的本质,它要通过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才能把握,即超越一事物向人们呈现的多种多样的差异性现象,在思维中把握这一事物的‘相同者’。”[5]也就是说,教育的共相本质表达了不同教育活动的“外在尺度”,不具有这些“外在尺度”,教育就不能称之为教育;而仅仅具有共相本质是不够的,教育的个体本质则揭示出具体教育活动在多样性的表象中的“内在尺度”,不具有这些“内在尺度”,各种不同性质的教育活动就会混为一谈,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卢卡奇肯定了马克思“把类与个别之间无法分割的统一当做一个基本存在事实加以考察”[6]“一般与个别既不是黑格尔的逻辑学意义上的,也不是一般的逻辑学上的对立面,而是那些彼此结合为共存的存在规定性在思维中的表达。”[7]教育本质的“共相本质”和“个体本质”不是彼此对立的,而是共生共存、相辅相成的统一体。当教育的本质属性阐明教育之为教育从而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时,教育的个体本质则标志了这种教育之为这种教育从而区别于其他教育活动,同时也避免走入把各种具体的教育活动当成是偶然的、非本质的活动的误区。
如前所述,要把握教育的确定性、共性,即是把握教育的本质属性。本质属性揭示教育的共相本质。在这一方面,学术界的研究已进行得很充分。它体现一种主客二分的实体性思维。在实体性思维的引导下,教育本质研究是在教育之外研究教育而不是在教育之中,它仅揭示“教育是什么”,因此这样的思路过多的是理性,对这种理性的偏执则会导致对教育本质研究的纯粹思辨的僵化、泛化和空洞化,导致教育本质的各种观点都是同类复制。有鉴于此,一种不同于实体性思维的非实体性思维的呼声日渐高涨。这种非实体性思维是主客合一的诗性思维,它主张通过具体的人的活动揭示人与世界的关系,把握现实的生活世界。只有在这种非实体性思维的引导下,人们才会转而关注教育的个体本质。
那如何把握教育的个体本质?这里可以引入马克思提出的一个概念———本质的关系。马克思在《摩泽尔记者的辩护》中谈到了这一概念:“存在着这样一些关系,这些关系既决定私人的行动,也决定个别行政当局的行动,而且就像呼吸的方式一样不以他们为转移。只要人们一开始就站在这种客观立场上,人们就不会违反常规地以这一方或那一方的善意或恶意为前提,而会在初看起来似乎只有人在起作用的地方看到这些关系在起作用。一旦证明这些关系必然会产生某个事物,那就不难确定,这一事物在何种外在条件下必定会现实地产生,在何种外在条件下即使已经有了需要,它也不可能产生。”[8]也就是说,社会生活中各种现象都是客观的和必然的,并且其必然是由当时当地的一系列关系所引起的。马克思在论述这种官僚关系的时候,提出了“本质的关系”这一概念,即客观必然的关系,这种关系对现象及其本质起着决定性作用。这种关系性思维开启了一个视像万千的诗意空间,正如海德格尔所谓连接天和地、天和人的“空肚花瓶”,亦如亚当·斯密所谓凝聚劳动成果、昭示分工的“毛外套”。。
教育也是这样一种结缘性的存在。在《论语》中,孔子多次谈“仁”,可到最后也没有对“仁”下明确的定义;海德格尔在《物》中谈到壶作为物的各种属性,可是终究没有告诉我们什么是“物”。但不得不说,读完《论语》,读完《物》,我们对“仁”、对“物”已有把握。有时给出一个抽象概括的本质定义,不见得能完全让人把握住事物;若是加上事物背后的那些决定性的意义关联,事物的本质就会完整显现。
三、教育本质理解之新方位
教育作为一种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性具体实践过程,在共相背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教育有环绕着它的活的世界,有它的历史处境。诚如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根本属性是社会性,教育作为“人为”“为人”的活动,必然和它所处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教育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在从此存在到彼存在之中,会逐步建立起一个交叉流通的复杂网络。因此考察教育本质不得不观照教育中各种关系,而那些决定教育现象及本质的关系,便是教育的本质的关系,这些本质的关系也是揭示教育本质的重要方面,和本质的属性一起构成教育本质的左膀右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人的本质不能脱离主体和主体的活动而抽象存在,人的所有特性都是通过人的实践而产生,并随着人的实践而发展:“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9]人的本质需要在“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中理解。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生成性的揭示启示我们,对教育本质的理解也离不开具体的教育实践,需要把教育放在当时当地的社会大背景中。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研究人性时,“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10]这旨在说明共性和个性在人的社会性中的统一。因而在对教育本质的研究过程中,先着眼于教育的共相本质的研究其实不仅不是片面局限的,甚至可以说是教育本质研究发展的必经阶段。只有在对教育的共相本质研究达到一定程度时,在理性的边界处,一种诗意的思想才会闪耀,教育的个体本质研究才会慢慢明澈起来。
综上所述,在正确理解教育概念与教育本质的关系并摆脱教育概念对教育本质的束缚之后,教育本质的关系得以彰显。教育的本质包括本质的属性和本质的关系,前者揭示教育的“共相本质”,后者揭示教育的“个体本质”;前者回答“教育是什么”,后者回答“教育如何”;前者是关于存在者的教育,后者是关于存在的教育;前者是“在之外”的教育,后者是“在之中”的教育。教育本质研究了几十年,仍不知教育本质“今何在”,根本原因就在于理性的本质主义蒙蔽了诗性的万物一体之思。经过以上的分析论证,一种不同于抽象理性的着眼于生活本身的理路呈现出来了,也许只有真正做到在具体的教育实践时空中发现、领悟教育———而不是一味从教育的概念中生挖教育的本质———才能让教育本质更加鲜活,更加立体,更加具有人文色彩。
参考文献
[1]洪镇涛主编.孟子[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191.
[2]萧前.萧前文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8.
[3][4]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1632~1633,337.
[5]孙迎光.马克思主义本质观新解与中国教育本质思考[J].南京社会科学,2016,(2).
[6][7]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上卷)---社会存在本体论引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44,45.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63~364.
[9]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84.
【远程教育与成人教育】推荐阅读:
本地特色与远程教育09-17
农村远程教育与发展12-06
现代远程教育与高职教育的结合论文10-23
中国远程与继续教育11-17
加拿大农业职业教育与远程教育考察报告08-26
远程教育学与教研究09-14
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的研究01-15
远程教育与多媒体教学工作总结12-14
远程教育的质量与质量保证体系论文05-22
远程教育资源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