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样品

2024-10-25

实验室样品(精选9篇)

实验室样品 篇1

1 引言

实验室样品管理工作存在于实验室检测工作的每一步, 属于实验室检测过程中的重点部分。实验室样品管理的公平性和客观性将直接决定着检验检测结果的公平性和客观性。所以, 提高实验室样品管理的质量, 不仅能够加强对检测对象的计量认证, 而且还对实验室整体建设和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实验室需要对样品实行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管理流程, 以确保样品的质量。

2 环境检测实验室样品的特点

2.1 种类多, 数量大

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样品按照监测类别可以分为监督监测、委托监测、验收监测、例行监测以及其他类别的监测等, 而每种监测又可以分为环境样品和污染源样品, 样品量大, 种类多, 每个样品又有多个检测项目。有些实验室承担的监测任务重, 业务量大, 每天流转的样品数量很大, 较容易发生样品混淆、遗失和交叉污染等等, 管理工作繁重。

2.2 形态多样

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样品包含了固态、液态、气态、放射性类、物理类、生物和微生物等, 样品形态多样复杂, 既有现场监测, 也有实验室内分析测定。

2.3 易变质, 保质期短

环境监测样品较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 如物理作用、化学作用、生物作用。大部分检测项目的有效保存期短, 有些样品甚至只能保持几分钟, 需要在现场测定。

2.4 样品有危害性, 威胁环境及人身安全

有的样品毒性很大, 对环境的污染性极大。如果在样品流通中管理不善, 易对环境造成污染, 甚至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例如重金属样品、强酸强碱、放射性物质等样品。

2.5 测定结果范围广, 样品间易发生交叉污染

环境监测样品测定的结果范围很宽, 从痕量的环境样品到高浓度的污染样品, 浓度跨越几个数量级, 因此样品之间容易造成交叉污染, 测定的时候会对一些精密的监测仪器形成较大的冲击。

3 实验室样品管理要求

3.1 制定样品管理规范

(1) 程序化样品管理流程:一般实验室样品管理流程包括样品的接收、标识、确认、流通、存储和清理等步骤。

(2) 实验室需根据相关规定, 制定符合实验室自身情况的具体样品管理规范, 参照相关的质量标准、程序规范和操作指导等文件, 对样品开展程序化的管理, 确保样品检测过程的正常进行, 为现代化实验室的建设树立标准。

3.2 建立样品标识系统

由于实验室样品的种类繁多, 管理复杂, 因此实验室需要建立规范化的样品标识系统。标识的依据可以是送检部门、样品种类和样品来历等。当样品被接受后, 需要马上做好证明身份的唯一标识。这个标识有两个目的:第一, 能够证明样品唯一身份, 无论是在样品检验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是唯一的编号;第二, 样品上只有唯一的编号, 可以保证样品信息和样品的有效分离管理, 样品在检测中安全性更高, 避免了外界干扰。

4 实验室样品管理流程

4.1 样品的接收

样品的接收是整个样品检测工作的第一步, 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样品的接收必须由专门的样品接收员来完成。当接收样品时, 样品接收员需要和送样人一同对样品进行各项基本数据的核对, 再详细记录样品的各项数据, 保证样品的原装性。同时, 对样品进行初步观察, 确认是否能够进行检测。最后, 详细填写好样品接收单, 待双方签字完毕后即可进行检测。如果抽样检测的样品不能满足检测的基本要求, 可以拒绝检测或两方进行沟通共同商讨样品处理方法, 注意做好相关事宜的记录。

4.2 样品的标识

当样品被接收后, 需要先把样品放在待检区, 再对样品进行标识, 样品的标识应放置在明显醒目又不妨碍检验的地方。样品标识的基本内容包含样品的名称、编号、规格和状态等, 样品标识上的文字必须清晰可见、简单明了, 永远不会因标识的不清楚而造成样品的混淆。样品的标识是唯一能辨别样品的标签, 需要存在于样品流通的整个过程中。

4.3 样品的确认

当样品管理员对样品进行基本性能标识和记录后, 应由检验人员对样品进行确认。检验人员需凭有效凭证, 到样品库取到样品, 并仔细填写样品流通证。当检验人员收到样品后, 需立即对样品的基本情况进行确认, 其中包括样品本身状态、是否符合对应的检测方法以及是否符合送检方的基本描述。如果发现样品本身状态不正常, 或样品和送检方描述不同, 或对对应的检测内容描述不全面等情况, 检验人员需记录出现的所有问题, 和送检方沟通好, 待疑问都消除后, 才能开始检验。

4.4 样品的流通

当样品进行流通时, 样品上的标识将是唯一可以辨别样品的根据。在样品检验的每个步骤, 样品上的标识都需要不能被破坏, 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能任意改变或勾画样品上的标识, 检验记录中也一直记载样品的原始编号。当样品被加工、处理、测试和流通时, 需要有效保护样品, 使样品远离有害源。当检测完成后, 检验人员要立即清洁好样品, 送到样品储存库, 由专门人员进行样品的核对和登记。

4.5 样品的储存

实验室需要设置特定的适合样品储存的地方。对于不同种类的检测样品, 应做到分类放置、标识一目了然, 记录和实物一致。样品的储存环境需要保证样品的安全, 做到无污染, 无腐蚀、干燥通风。针对特定的样品, 需要在特殊环境下和条件下储存, 需要严格把控环境指数, 做好详细的记录。检测人员在进行样品的储存时, 保证样品的安全性以及完整性。对于易燃、易爆和有毒等危险品需要特定存放, 远离其它样品, 并做好醒目的标识。

4.6 样品的处理

当样品检测完毕后, 需要进行分类, 参照不同种样品各自的规范、规程和处理意见书进行适当的处理。如果检测客户需要将样品取回, 也必须严格遵从样品处理规范中的规定进行样品的取回, 如果样品存储一定期限后再由客户取回, 需要经过申请、审核和批准后才可以取回样品。如果样品已经过了保存期, 就需要实验室和送检单位进行沟通, 共同处理样品。在样品进行处理时, 管理员要做好记录。

4.7 样品的安全

样品管理的每一步, 尤其是对样品的检测、储存和处理, 都需要遵守严格的保密制度, 加强对样品相关信息的保密工作。储存的样品无特别指令不能随意动用, 对于有特别指令的样品, 需要满足相关要求, 确保达标。同时, 在样品接收、流转、储存、处理和信息管理等步骤, 需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保证样品不被破坏, 机密信息不会泄漏。

5 结语

实验室样品管理一直是实验室管理的关键部分, 样品管理是为了保证检测数据的真实有效性。样品管理水平的高低, 能够体现实验室管理的整体水平以及检测权威。实验室需要对样品实行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管理流程, 确保样品的质量。样品管理工作十分细小琐碎, 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在管理过程中, 需要一定的耐心, 经过长时间的日积月累获得更多的经验, 全面提高样品管理工作的效果。

摘要:指出了由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 很多实验室面临着许多挑战, 主要表现在检测种类繁多、样品数量巨大和样品存放难度提高等, 因此, 实验室样品管理问题开始逐渐受到重视。由于实验室的技术水平以检测质量控制为衡量标准, 因此样品的管理工作在整个检测过程中尤为重要, 样品管理是否妥善直接影响到实验室检测数据的准确性、重复性和有根据性。以环境检测为例, 分析了环境检测实验室样品的特点, 提出了实验室样品管理的要求, 最后详细分析了实验室样品管理流程。

关键词:实验室,样品管理,环境检测

参考文献

[1]王玉华.农机检测实验室样品管理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3 (10) .

[2]俞梁敏, 严闪军.环境监测实验室样品特点及管理对策[J].污染防治技术, 2013, 26 (2) .

[3]徐辉.检测实验室的样品管理[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 2011 (1) .

[4]谢诗元.实验室样品管理流程探讨[J].交通节能与环保, 2014 (4) .

实验室样品 篇2

一、样品室由专人负责,限制出入。样品应分类存放,标识清楚,做到账物一致。样品贮存环境应安全、无污染、清洁干燥且通风良好。

二、样品管理员负责记录接收时样品状态,做好样品的标识以及样品贮存、流转、处置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三、样品区分标识,贴在样品外包装上,标识内容包括检验样品编 号、分析项目、注明采样时间和日期。确保样品在接收、流转、贮存处置等阶段可追溯,及品识别的唯一性和有效性。

四、样品应分类存放,标识清楚,做到账物一致。样品贮存环境应安全、无腐蚀、清洁干燥且通风良好。

五、对要求在特定环境条件下贮存的样品,应严格控制环境条件,环境条件应定期加以记录。

兽医实验室检测样品的管理 篇3

1 树立良好的管理职责

(1) 样品管理员在接收样品时, 负责对交接样品的完整性和对应于检测要求的适宜性进行验收, 记录接收样品的状态, 做好样品的标识并负责将样品传递到检测人员; (2) 检测人员对制备、检测、传送过程中的样品加以防护, 并负责样品贮存、流转处置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3) 当样品需要保留时, 由综合室的样品室人员负责管理。

2 工作流程

2.1 样品的接收

一是检测样品由样品管理员统一接收, 任何人不得直接对外承接检测样品;二是样品管理员根据检测要求, 详细记录样品的相关资料和状态, 及时填写《样品接样登记表》。

样品管理员接到样品时, 应对样品进行符合性检查, 检查包括:

(1) 样品包装、标志及外观是否完好;

(2) 对照抽样单核查样品的名称、采样地点、样品数量、性状等信息;

(3) 样品是否损坏、污染或已过有效期。

当对样品是否适合检测有疑问时, 应及时向抽样人员询问, 要求进一步说明, 并由质量负责人提出处理意见。样品管理员应记录有关说明及处理意见。

2.2 做好样品的识别

填写《样品编号记录表》, 加贴《检测样品登记卡》。

样品唯一性标识由样品编号和样品检测状态标识组成。

样品编号:一批样品的唯一性编号标识。

形式:XXXX-X-X (X) -X- (X) :XXXX表示样品年份,

X表示检测疫病, X (X) 表示科室接样总序, X- (X) 表示检测类别代号, 号年份:接样年份;

检测类别代号:委托检测代号为“W”, 指令性检测 (监督检测) 代号为“J”, 仲裁检测代号为“A”, 其他检测“用文件号标明”;

科室代码:病毒室“V”、禽病室“Q”、布病室“B”、细菌室“M”、寄生虫室“C”;

科室收样总顺序:科室一年接收样品的顺序号码;

检测疫病:口蹄疫“F”、高致病性禽流感“H”、布鲁氏杆菌病“D”、高致病性蓝耳病“P”、猪瘟“S”、新城疫“N”、狂犬病“R”、蓝舌病“B”、炭疽“A”、马传贫“E”;样品分号:一批样品中每个样品的编号;样品批次分号:同一批次中不同样品的分号。

样品检测状态标识分为“待检”、“在检”和“检毕”3种。样品状态“待检”和“检毕”由样品管理员标识;样品状态“在检”由具体检测人员标识。留样样品标识中应含有保留期限的信息。样品唯一性标识应明示在样品容器较醒目且不影响正常检测的位置。

2.3 样品流转程序

2.3.1样品管理员及时填写《检测任务单》和《检测样品流转卡》, 将其和样品传递到检测人员, 检测人员应查看样品状态, 对符合要求的样品进行交接, 并在《检测任务单》上签字确认, 发现异常应及时与样品管理员沟通。

2.3.2所有样品在整个流转过程都要采取有效措施, 确保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不会传播扩散, 并确保人员安全。

2.3.3样品在流转过程中避免受到非正常损坏, 如遇意外损坏或丢失应立即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 详细记录并查找原因, 及时与委托方联系采取补救措施。

2.3.4样品流转过程中, 除样品编号需转移和样品测试状态需标识外, 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不能随意更改样品编号。检测原始记录应使用样品编号。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应及时做好分样和移样的样品标识转移工作。

2.3.5检测结束后检测人员, 应在《检测任务单》上注明余样数量, 余样保存状态、期限, 如需要综合室保留的样品, 各实验室根据样品的重要性, 填写《检测样品流转卡》, 交样品管理员标明入库时间及保存期;如不需要留样的或阴性样品由各实验室管理、保存、销毁。

2.3.6本所不能检测的样品或者上级单位要求抽样的样品, 样品管理员还应填写《样品送检单》, 由技术负责人派专人送样到拟委托检测单位检测。

2.3.7需要分包的样品, 样品管理员还应填写《分包检测送样表》, 分包工作按照《检测分包控制程序》进行。

2.4 样品的贮存

2.4.1 样品室有专门且适宜样品贮存场所。

样品应分类存放、标识清楚, 做到账 (台账) 与物一致。样品贮存环境应安全、腐蚀、清洁干燥且通风良好。

2.4.2

对要求在特定环境与条件下贮存的样品, 应严格控制环境条件, 并加以记录。

2.4.3 样品管理员负责保管样品的完好性, 完整性。

易腐蚀变质、易死亡和有毒的样品应隔离存放, 做出明显标记, 必要时应按样品性质和其专业要求的不同编写作业指导书, 对保管条件做出规定。

2.5 样品的处置

2.5.1样品室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确保检测样品中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不会传播扩散。

2.5.2检测完毕的样品应及时按生物安全等要求进行处理。样品保存时间为检测报告签发后3个月, 特殊样品经技术负责人同意, 可适当延长保存期限, 另行保存。样品保存期满后, 由样品管理员或委托实验室检测人员进行处理, 对于具有生物危害性的样品处理参照《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制度》, 处理样品后及时填写样品储存和处理记录。

2.5.3当客户有要求时, 应根据客户委托的要求进行合理处理。

2.6 样品的保密与安全

2.6.1严格按与客户签订协议或有关规定进行样品的检测、储存与处置, 严格执行《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程序》对客户的样品、技术资料及有关信息负有保密责任, 留样期内的样品不得以任何理由挪作他用。

对实验室样品管理环节的探讨 篇4

实验室的样品管理是贯穿于整个检测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保证检测数据真实可靠和溯源的重要依据,需要严格管理。是实验室认可、计量认证、审查认可的重点部分,是检测过程中的必须环节和关键控制点,其管理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决定着检验检测报告是否公正、客观。因此,加强实验室样品管理对机构计量认证、行业从证,实验室自身能力建设,以及实验室管理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样品管理工作琐碎,注重细节,需要耐心对待,在长期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样品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样品的代表性、有效性和完整性将直接影响检定、校准及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保证被检样品的质量,严控接收、流转、储存和管理环节是计量技术机构向社会提供高质量检定、校准证书及检测报告的先决条件。样品管理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如何在样品流转中保证样品不丢失、不损伤、毁坏或变质,或不出现可能影响设备和检测、校准结果的情况,样品管理的规范化运作就尤为重要。

样品流转过程与程序

样品从收到发,经过4个环节,停留3个地点,在实验室内外部的流转见图1。

图1 样品流转图

第一个环节:接收客户样品。即客户和实验室样品管理员之间的样品交接;填写送样单,委托协议书,包括确定样品件数,核对每一件样品的编号,每一件样品需要检测的内容,实验室所提供的检测方法,预计在多长时间内提交检测数据,确定客户取报告时需缴清的费用,送样人、收样人签字,一式二份,留下联系方式。

第二个环节:内部流转发样。管理组与样品加工组、检测组(含多个检测方法)间实现的样品交接,完成对样品的加工及检测组对各个元素的分析计量。

第三个环节:内部流转收样。即专业检测组与管理组实现的样品交接,完成最终专业检测组将分析结果交到管理组,由管理组质检人员汇总数据,样品由检测人员按样品管理员的安排交回样品存储库。

第四个环节:向客户发送检测结果。即管理组和客户实现的数据交接,完成对客户送检样品的报告发送。

样品流转的关键环节

(1)唯一性标识:接收样品时,建立样品的唯一性标识系统是样品管理中最关键的环节,如同身份证一样。唯一识别号,能保证有效地识别从抽样到检测完成全过程中样品不发生混淆。样品唯一识别号随样品流转整个交接环节,直至离开实验室。被检样品与实验室监控样品(标准物质)的标识反差较大,区别明显。

(2)流转卡:对于多参数样品,需要两个以上专业检测室共同完成的检验,除唯一性标识外,还应有随行流转卡,以便部门之间进行样品交接,按序检验,不遗漏检测参数,不拖延检测时间,流程清楚,责任分明。专业检测室按照流程卡顺序负责样品的安全流转。

(3)检测状态标识:在收样存储库,已接收的样品(或其外包装)上都加贴有唯一性标识和“待检”标签。当样品流转到专业检测室时,样品有两种检测状态,“待检”、“已检”。未检样品加贴“待检”标签,已完检样品加贴“已检”标签用以识别。

保质保量管理样品的对策与方法

(1)交接清楚:交接双方都应该仔细查看样品状况(包括外包装、外观、数量、型号、规格、等级等),并核对样品、配件及所带资料;对以封装方式送达的样品,检查封装是否完整有效以及运输过程有无损坏,并如实附加文字说明。

(2)保留底单:每个环节都会留有单据,包括用户签过字的委托单、送样单、检测费用单、报告领取单、记账单、到款单等等,保留这些单据,可以实现有效追溯,查明情况,作为统计的依据,明辨是非,分清责任。

(3)按序放置:无论样品是在收样存储库或发样存储库,按一定顺序摆放,存取方便,提高效率。样品有大有小,有高有矮,在存取样品时,按照序列号的明示和顺序进行,一目了然,快捷方便,并且有效利用库房面积,提高工作效率。

库房样品管理

指定专人保管:样品在收样库和发样库时,应有专人保管,精心负责,按规定区域放置。样品应摆放整齐,存放的环境应安全,无腐蚀,清洁干燥且通风良好;样品在检测过程中应加以防护,严格遵守有关样品的使用说明,避免受到非试验性损坏。易燃、易爆和有毒的危险样品应隔离存放,做出明显标记。已检样品留样期不得少于报告申诉期,一般根据送检样品的要求进行。留样期满,样品的处置按《样品管理程序》的有关规定执行。

(1)必须建立专用的实验样品副样库,仓库应注意通风、防潮、防火。设副样架,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实行登记造册和送、收、移交样品签字制度,库内不得堆放杂物,经常保持库内整洁。

(2)岩矿分析一般只需保存一种副样,且以分析样品副样作为副样。分析样品副样的留存量:一般样品保留200 g,贵金属样品留500 g;详查、勘探矿区的队内部检查样品,应以0.84 mm粗副样400~600 g作为副样;粗副样保存重量,均应符合Q=Kd2公式要求。

(3)定期检查和清理实验样品副样,对于按本规定应处理的副样由实验测试单位提出报告,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清除,并在副样册上予以登记。

客户满意内容

实验室是一种特殊的组织,它接受用户的委托,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和提供相应的服务。最终的产品是检测报告。检测报告只是一个载体,其实质内容是检测的结果和结论。产品的质量就体现在检测结果和结论的确定性和可靠性,或者说用测量不确定度来表征的数据的品质如何。实验室只有提供高质量的检测报告才能使客户真正满意,所以说,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是客户满意的重要内容。另外,客户对实验室的满意与否还包括检测能力、检测水平、检测周期、检测环境、服务态度等。实验室真正做到“客户满意”,应着重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1)提高检测能力及水平,按照准则的要求,加强仪器设备配备,保持先进性,重视环境设施条件的改善,加强检测人员的培训及素质的提高等,来保证检测工作的公正性和科学性,这也包括,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提高检测能力及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2)成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实验室是提供公证数据的服务机构,责任重大,要保证检测工作质量,使客户真正满意,就要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来做保证。

(3)增强服务意识,实验室是中介服务机构,如何为客户提供良好的检测服务,服务质量和水平的如何是客户是否满意的主要内容。

实验室认可样品规范管理浅谈 篇5

样品管理作为实验室认可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其规范管与否确保检测结果可靠和检测工作质量达标的前提, 是实验室管理体系运行的核心环节。本文以河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为例, 对样品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和质量控制点进行介绍。

1 样品接收

无论是委托检验的样品还是抽样检验的样品, 样品管理员在接到样品时, 要根据委托方或抽检方提供的检测的需求, 查看样品的状况 (包括外观、包装、型号、代码、规格等) , 清点样品的数量, 检查相关技术资料是否齐全, 查验样品的状态和性质能否达到所要进行检测项目的要求。

检查无误后, 双方在委托检验协议书上签字确认, 并协商确定样品准备的要求和检毕样品的处置等事宜。若或对客户的检测要求不明确或对接收的样品是否适合于检测等问题存在疑问时, 样品管理员与委托方或抽检方沟通, 进一步解释说明、确认;若确定接收样品不适用于检测, 返还样品至委托方或抽检方。

2 样品识别

2.1 样品状态

对样品进行识别, 是为了保证样品编号的唯一性, 做到必要时样品可追溯。一般情况下, 样品状态标识分为四种。1) 待检:为接收样品后在样品库或各检测室待检测的样品;2) 在检:为在各检测室进行检测过程中的样品;3) 检毕:为完成检测后的剩余样品;4) 留样:留存样品。

2.2 样品标识、登记、入库

样品管理员在接到合格可检的样品后, 遵照既定规则对样品进行编号加以识别, 加贴样品标签, 并做好“待检”标识。目前大多数实验室的样品标识采用编码的形式, 样品标签一般有标贴式、吊牌式和卡片式三种。河北中烟技术中心的样品标签采用的是标贴式, 对样品进行条码编号。

样品管理员对编号后的样品进行统一登记、入库, 待检、留存样品应分类摆放整齐。

3 样品管理

3.1 样品分发

样品管理员根据委托方或抽检方提出的检测要求, 填写检测任务单据, 并通知各检测室的负责人进行样品领取。

3.2 样品检测

检测室负责人领取到样品后, 根据检测任务单据上的内容, 安排相关检测员进行检测。检测员在检测过程中, 应根据样品所处的状态及时进行标识。

4 样品留存

4.1 留样

需要留存的样品, 样品管理员在留存样品上加贴样品标签, 并在留存标识上注明, 填写登记表, 贮存在样品库。必须进行样品制备后才能取得保留样品的, 由检测室先行进行样品制备, 制备结束后, 在检测室进行分样, 由样品管理员对保留的样品加贴样品标签, 并在留存标识上注明, 填写留样登记表, 贮存在样品库。

4.2 样品贮存

实验室内应设有专门的样品贮存场所, 并且配备样品贮存柜以存放样品。样品贮存环境应安全、防火、防盗, 并满足样品贮存的条件要求。样品库由样品管理员专人负责, 限制出入, 样品管理员负责在库样品的完好及完整。样品要根据标识分类摆放, 做到账物一致。

5 样品处置

留样样品保留一般为6个月, 特殊样品应根据需求另行商定。

5.1 检毕样品处置

检毕样品根据时限要求和与委托方或抽检方签订的协议要求进行处置。协议要求检毕后领回余样的, 由委托方将余样领回。协议中未规定的, 由检测室根据样品状态情况进行处置。

5.2 留样样品处置

留样期已过的样品, 样品管理员应分类填写样品处理申请表, 说明处理方式, 交由主管领导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处理。必须监护处理的样品, 样品管理员必须在专人监护下进行处理, 防止环境污染和造成公害。

6 在外检测样品管理

对根据检测工作需要, 在外检测的样品, 样品管理员要根据实验室样品管理要求做好在外检测样品的管理工作。应确保样品的完整, 按照相关要求, 做好标识工作, 并保证检毕样品在合适的地点存放。

样品管理的规范与否, 是实验室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通过对以上样品管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质量控制点进行有效控制, 可以使实验室整个检测工作流程确责分明、清晰流畅, 有助于建立良好健全的样品管理体系, 更好地为实验室及客户服务。

参考文献

[1]CNAS/CL01:2006,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

[2]刘学惠, 等.实验室认可准备与管理体系文件编写指南[M].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6.

实验室样品 篇6

样品的抽取

1.抽样前的准备

抽样前,实验室须指定具有抽样资质的人员承担抽样工作。抽样人员要熟悉抽样工作的分类,以及抽样方法的选择。抽样人员在进入抽样现场时,应持有有效工作证件及相应的任务委托文件,且负责抽样的人员不少于两名。抽样的根本目的是确保所抽取的样品能够客观真实地代表样本总体的质量特征。根据特定的抽样任务,抽样人员要查阅相应标准方法等技术资料,正确选择抽样方法,准备必要的抽样工具。视抽样任务的复杂程度,必要时抽样人员还要制定抽样计划和抽样方案。

2.现场抽样

(1)抽样人员在现场抽样时,要按照抽样工作程序依次开展抽样工作。当抽样现场存在影响人身健康与安全的潜在风险时,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做好必要的安全防护。

(2)抽样人员要正确确定样本总体的组成,确定抽样方案。对于抽取样品的数量,标准或合同中有明确规定的按照相应条款执行,当标准和合同中没有明确规定时,抽样人员通常应按照样品实际检测用量的3倍作为抽样数量。

(3)现场抽取的样品要立即进行必要的封存等处理,确保样品的真实有效,且能够满足检测要求。进行现场抽样时,应该有企业相关部门的人员全程陪同。对于抽样过程中的重要信息,抽样人员要详细记录,必要时应留取影像资料作为证据。记录抽样信息的文字资料应由企业陪同人员或相关部门负责人员签字确认。

3.抽样后的处置

现场抽样结束后,抽样人员要按照工作程序,尽快将所抽样品与样品信息记录资料一并送达移交到实验室的业务受理部门。对于运输条件可能对样品质量特征造成的影响,抽样人员要采取必要的预备措施,以确保样品相关特征及性状的稳定。

样品的接收

1.实验室接收样品应设置独立的工作区域,并安排专人负责

2.样品接收人员在接收样品前,应对以下信息逐一核查

(1)样品的运输条件是否对样品原始特性造成影响,包括样品贮存容器的密封性等。

(2)样品信息(包括产品标识及抽样记录)等资料是否完整,与样品实物特征是否一致。

(3)客户委托任务的信息:样品名称,样品数量,送检日期,送样人员,送检单位,受检单位,生产单位,生产批号,样品标识,检验项目,样品保存条件等。

(4)样品数量能否满足申请检验项目的用量需要,正常情况下样品数量应不少于实际检测用量的3倍。

3.样品接收人员对样品及委托任务信息核查完成后,对于存在的以下可能影响合同履行的因素,要与客户进行充分沟通确认,并做好记录

(1)样品包装或存储容器出现破损或泄漏。

(2)样品数量不足。

(3)检验项目指定的检验依据非实验室常规检验方法。

(4)因实验室内部原因,不能按照既定期限完成委托任务的。

(5)存在影响样品原始特性的其他情况,且不能满足正常检验要求的。

4.样品接收人员完成对样品及委托任务信息核查等合同评审内容后,要对委托任务的受理结果做出明确告知

(1)不具备受理条件的,应告知客户不能受理的具体原因,以及达到受理需要调整的要素。

(2)具备受理条件的,应填写委托任务受理合同文件等记录,给出样品标识,在样品登记表、计算机系统或其他类似系统中记录样品信息,并尽可能在录入信息的同时能够生成样品流转记录单。修改、调整和特殊说明均应在备注中说明,至少应记录以下信息:样品编号;样品名称;样品数量;样品类型及保存条件;检测项目;接收人;接收时间;要求出具检测报告的时间;危害程度。

5.实验室的样品标签系统应确保每个样品均有可溯源的唯一性标识,并保证样品在整个流转期间都保留该标识,确保样品不会在实物、所涉及的记录或其他文件中混淆。

6.副样品(备用样品)应与待检样品一样记录相同的样品信息,并与待检样品标识一致,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可追溯性。

样品的保存

(1)实验室应设置独立的样品室或适宜的设施保存样品,注意温度、湿度、阳光、尘埃等影响因素,应有消防安全措施,并授权专人管理,必要时应设立门禁或报警系统。

(2)实验室要保持样品的完整性和安全,防止样品在待检、分装制备、检测、传递和储存过程中受到污染或样品间的交叉污染,防止样品发生变质、丢失或损坏,以保证需要时样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

(3)实验室应根据样品的性质如生物特性、包装方式、加工工艺等,选择适宜样品的保存方法,以确保样品性状在足够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以满足检测要求,特别是温度条件,应按照常温、冷藏、冷冻区分保存,推荐下列保存温度:

(1)稳定产品:18℃~27℃室温保存,应避免高温和潮湿;

(2)在室温下不稳定的产品:2℃~8℃;

(3)冷冻产品:-28℃~18℃;

4超低温保存产品:≤-70℃。

(4)实验室应维持、监控和记录样品存放条件,特别是对于保存温度对检测结果有影响的冷藏和冷冻样品的,至少应每天记录一次样品储存温度。

(5)实验室不能及时安排检测任务的样品,应在单独区域或设施内按保存条件存放待检样品,存放处需有明确标识。

(6)实验室应使用封条将副样品密封后,单独保存在指定区域或设施内,保存条件要与客户委托协议上的保存要求一致,并确保副样品原始特性在保存期限内的稳定。

(7)实验室因某种原因确实需要调用副样品时,在调用前应与客户进行沟通确认,经实验室负责人审批后方可用于复测或仲裁复议,并在样品登记表或计算机等其他类似系统中做好调用记录。

(8)样品和副样品在规定的保存期限内应严格按照保存要求妥善保存,样品保存期限应至少延伸至出具检测报告后的仲裁申诉期结束;对于超过文件规定保存期限的样品,应按处置程序及要求予以妥善处理。

样品的分装制备

(1)样品管理员应根据检测项目及时将加贴了标识的样品分发给样品分装制备人员或检测人员,并在样品登记表、样品流转记录单以及其他系统中做好样品交接记录。

(2)检测人员应根据登记的样品信息核对样品,检查是否存在差异,如密封情况、包装、标识、性状等,如有异常必须立即报告样品管理员。

(3)当检测项目中存在多位检测人员共同使用检测样品的情况时,实验室应在保持样品原有性状不变的情况下,由样品分装制备员根据检测项目将样品分装成若干个样品单元,分发给相应的检测人员,并在相应的样品登记表、样品流转记录单以及其他系统中做好样品或样品单元的交接记录,记录应包括以下信息:样品交接状态描述和数量;样品单元的标识;交接日期和时间;样品交接涉及的检测人员姓名。

(4)样品分装制备人员在分装制备样品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文件规定的操作要求进行,防止在操作过程中因设备及容器等原因对样品造成污染。

(5)样品在检测和传递过程中应按照样品的检测状态分类存放,并在样品标签上注明“待检”“在检”“检毕”。

样品的处置

(1)实验室应当制定程序和作业指导书等文件,对各类样品的保存期限及处置要求予以规定。

(2)对超过保存期限的样品,实验室应分类整理,具有继续使用价值的,尽可能退还给委托单位;不具有使用价值的,经相关负责人审批后,由样品管理人员统一处理。对于样品的处置,样品管理人员必须做好相关记录,必要时包括影像记录。

(3)实验室对样品进行处置前,应根据其特性进行无害化处理,然后在保证对环境和人员健康安全没有影响的情况下进行分类处置;对于确实无法妥善处理而又存在危害性的样品,应交由具有资质的专业废物处理机构予以处置,确保环境及其他因素的安全。

结语

实验室样品 篇7

常规实验室工作可分为分析前、分析过程、分析后三个部分。如果完全以手工操作,分析过程所占总工作量的比例最大(50%~90%,视标本数量和测试项目而定)。自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各种现代工程学的技术和方法被不断引入医学领域,使得临床检测在自动化方面有了长足发展。如今,自动血液分析仪、自动生化分析仪、自动免疫分析仪已经完全取代了手工操作。甚至对于某些传统上一直是用肉眼进行观察的形态学检查,如细菌鉴定、尿沉渣分析等,也都有了全自动化的检测仪器[1]。在此情况下,分析前、分析后部分所占总工作量的比例越来越大。据不完全统计,各部分工作量所占比例见表1。为此,世界上各大从事实验仪器研究的公司在实验室自动化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开发[2],目前已经推向市场的主流产品主要有两种:一种称为实验室全自动化的流水线产品,也叫实验室全自动系统(TLA)[3],如:Beckman/Coulter Power Processor。另一种是灵活自动化的产品(TTA),如:Roche(RSA Pro)等。

目前在国内外一些大医院均有配置。这些产品的使用,大大增强了实验室自动化的进程,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设自动化实验室,能有效地提升医院的医疗水平。我国的医院实验室自动化虽正处于起步阶段,但已成为医院试验室未来发展的主要目标。目前在发展实验室全自动化方面也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1)价格问题:从市场角度来看,实验室全自动化产品的实际使用并不尽如人意。其临床使用较成熟的医院仅限于少数几个发达国家,在诊断产品市场中占有的份额不到1%。据估测,美国现在只有8%的实验室有能力负担TLA,其高达百万美金的售价让人望而却步。因此,全面降低TLA的价格是试验室全自动普及应用的关键。

(2)结构的复杂性问题:全实验室自动化投资巨大、维护复杂、应用不灵活、无效过程多、对工作人员素质要求高,只适用于标本量大的实验室。对于普通中小型试验室来讲,庞大的建设投入和维护费用,实现起来困难重重。

由于我国经济状况还远未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实验室自动化水平还需不断提高,但发展方向是完全正确的[4]。

分析以上储多原因,根据实际需求,开发了我院实验室样品前处理系统,有效地解决了目前样品前处理工作中大量由手工完成的工作。

在系统开发的同时也兼顾了系统的升级问题。考虑到医院的规模,经济能力的差异,要把该系统设计成能满足不同医院、不同标本量需求的实验室全自动化的前处理系统。

2 系统设计

目前用手工处理样品过程主要包括:样品的接受、手工预分类、打印条型码、贴条形码、手工分类;装载样品到离心机、人工控制离心过程;取出离心好的样品,脱去试管上的盖,分杯、贴条形码,上样品架,送分析仪器进行检测,确认病人检测结果,查找需要重检的标本进行检测;样品储存。

前处理自动化系统可以减少人工处理样品的步骤和时间的延误,提高检测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性,消除由于不同操作者带来的质量不稳定性,减少错误的结果。同时可降低操作人员感染生物危害的可能性、减少样品中污染物污染的机会。提高标本在检测流程中的可追塑性以及提高整个实验室数据流程的可管理性。

前处理自动化系统的主要结构分布如图1所示。

2.1 样品登记和上样

样品登记是前处理过程中的第一步,对随后的样品分样和分类处理过程至关重要。考虑到目前各类医院的层次及自动化水平,我们设计了两种登记方式:

(1)自动登记方式。对于实行了全条码管理的医院[5],配置条码阅读模块,配置该模块后可以实行仪器标本的自动登记。

(2)手工登记方式。对于来自各个不同渠道的样品标本,首先人工按照标本的种类进行登记,主要登记的内容包括:(1)分类信息,如该标本是做生化分析、免疫分析、血凝分析等;(2)分样信息,如此标本是否要求分样;(3)对标本进行手工编号,同时要做到标本和申请单一一对应。对实现了条码系统的医院,这类信息包括在条码信息中,这样登记效率更高。

把登记好的标本放置在样品架上,再把放满标本的样品架放到样品进样区[6]。

2.2 自动装载离心

自动装载离心部分,主要有自动样品架传送装置、上样机械手1、离心机载物吊篮缓冲1、离心样本缓冲圈和机械手2及离心机组成。首先由上样机械手1完成从样品架把标本装载到离心机载物吊篮的缓冲1中;其次,上下离心样本机械手2把吊篮装载到离心样本缓冲圈中,再用机械手2把吊篮装到离心机内。装载前计算机计算标本数,根据标本的数量进行合理上样,保证离心机工作在平衡状态。启动离心机工作,离心样本在规定的离心时间和离心力的作用下,保证最佳的离心效果。离心完成后,由机械手2取出吊篮放置吊篮缓冲区,等待开盖。重新装入要离心的标本吊篮到离心机内吊篮架上,进行下一个周期的离心操作。吊篮缓冲的作用是保证在离心机工作时,机械手可以同时上样或装架等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如满负荷工作,可以达到每小时处理约500标本的速度。机械手驱动用步进电机和气动元件完成,用光偶和微动开关来定位,保证位置的准确和可靠。

2.3 开盖

开盖是一个复杂的机械装置,对直径在12~14mm的试管进行开盖。首先用机械手2取下试管吊篮,放到吊篮缓冲2中,开盖机械手完成取试管和开盖,并把标本放回原来的位置。做完一组后,由机械手2把标本吊篮传送到吊篮缓冲3中。同时在开盖区,由抽风机把开盖时试管中排出的气体,处理后排到室外,保证操作者的生物安全[7]。

2.4 分样

分样是一种最为常用的样品处理方式,通过分样可以把一份样品分配到几个分析仪上同时进行检测,从而提高检测速度。由于分样时使用一次性的加样头和样品管,既可以避免样品间的交叉污染,样品也可以不受干扰地进行保存。分样部分由分样机械装置和试管缓冲区组成。在缓冲区内放置足够的待分样的空试管,根据计算机操作界面输入分样请求,把一定量的标本分样到预先放置好的样品管中,完成分样操作。

2.5 分类

分类部分是有放置样品架平台和分类上架机械手等组成。样品架平台可以根据要分类的仪器种类放置不同规格的样品架,目前可放置3种。分类上架机械手根据登记要求,把在缓冲3中或分样区的分样标本拿到各个不同的样品架上,完成上架和分类工作。

2.6 样品的卸载

样品的卸载由手工处理,取出样品架放到各个分析仪进行检测。

3系统集成

根据以上工作功能要求,把各个部分集成为一套自动化处理系统,由计算机控制,其关键技术是机械手的制造、整体工作的智能协调和控制[7]。我们采用计算机控制下的模块管理方法,各个模块都有一片管理CPU,自成体系,主CPU统一协调[8]。系统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

4 结论

实验室样品前处理系统,运行复杂且智能,各个运动部件的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9]。我们首先总体设计,随后进行各个部件的制造和试验,最后再进行总体调试工作。经过初步试用,证明设计是可行的,再经过进一步的调试就可应用于临床。相比进口的同类产品,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与临床配合紧密的优势。此系统的开发,使实验室全自动化的过程又前进了一步,有非常大的实用价值,能完全替代手工操作,成为实验室全自动化的必备设备,有广阔的市场前景[10]。

摘要:目的 研制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价格合适的医院实验室样品前处理系统。方法 实验室样品前处理系统采用计算机控制下的模块管理方式设计,各功能模块都有一片管理CPU,自成体系,再由主CPU统一协调工作。结果 系统经过初步试用,证明设计是可行的,再经过进一步的调试就可应用于临床。结论 相比进口的同类产品,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与临床配合紧密的优势。

关键词:实验室全自动化系统,样品前处理,自动血液分析仪,自动生化分析仪

参考文献

[1]郭幽燕,等.全实验室自动化引入后医院检验过程的流程改造[J].医疗设备信息,2007,(10):25-26.

[2]郭健.全自动样本前处理系统与临床实验自动化[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10):981-983.

[3]杨东,刘妙芳,黄平坚.临床实验室自动化的现状及其优选方案的探讨[J].医疗设备信息,2005,20(2):120-123.

[4]王志伟,杨汝.临床实验室自动化流水线引进前的评估[J].中国医疗设备,2009,24(12):85-86.

[5]王建红.条形码技术在检验系统中的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12):94-95.

[6]林桂真,李忠信,王伟鑫.检验科工作环境设计与建设点滴体会[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9):112-113.

[7]肖洪广,林勇平,高月亭,等.我国临床实验室全自动化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6,29(4):18-20.

[8]李建宏,李向阳,苏依灿,等.全实验室自动化系统的整合设计与应用[J].中国医院,2006,10(8):25-26.

[9]廖伟桥,黎毅敏,陈涛,等.临床实验室全自动化系统检验流水线的建立与应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6,29(2):97-98.

实验室样品 篇8

抛光是指利用机械或化学的作用, 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 以获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

下面就两种抛光技术在实验室使用情况做个介绍:

1.物理抛光法, 即机械抛光是靠切削、材料表面塑性变形去掉被抛光后的凸部而得到平滑面的抛光方法, 一般使用油石条、羊毛轮、砂纸等, 以手工操作为主, 特殊零件如回转体表面, 可使用转台等辅助工具, 表面质量要求高的可采用超精研抛的方法。超精研抛是采用特制的磨具, 在含有磨料的研抛液中, 紧压在工件被加工表面上, 作高速旋转运动。

我公司采用的是一种三片式抛光机。这款设备在设计时为了兼顾了抛光效果及抛光速度的要求, 将整个抛光过程分解为五个步骤, 粗抛和精抛两个阶段完成。粗抛的两个步骤以较粗的磨料来获得较大的抛光速率除去切割时产生的损伤层;而精抛的三步则要求以较细的磨料以除去粗抛产生的表面损伤。

2.化学抛光法, 是让材料在化学介质中表面微观凸出的部分较凹部分优先溶解, 从而得到平滑面。

在我公司成品检测实验室是将切割好的单晶硅片放置在硝酸和氢氟酸中浸泡进行。为了取得满足后续检测对光亮度的要求, 我们通过不断改变抛光时间和腐蚀液配比, 得到最满意的实验条件:硝酸:氢氟酸=4:1, 浸泡30分钟。

实验结果表明, 鉴于化学磨抛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腐蚀酸废液, 且操作时间较长, 还会因腐蚀液配比的变化而引起样片表面模糊, 亮度不足[1], 所以本实验室最终选择采用物理抛光方法。

(1) 物理抛光方法改进

我公司采用的是三片式抛光机, 初期采用的操作过程如下:镶样:将样品用热塑性树脂镶于样品基座上, 每个基座镶一个样品 (图1a) , 一共镶三个;每台仪器单次最多做三个样;

(2) 粗磨:500#砂纸3min, 压力10N, 磨液:超纯水———1200#砂纸2min, 压力10N, 磨液:超纯水;

(3) 抛光:抛光:MD-largo盘5min, 压力30N, 抛光液:9微米粒度All/largo金刚石悬浮液———MD-Mol盘3min, 压力30N, 抛光液:3微米粒度Mol金刚石悬浮液———MD-Nap盘2min, 压力20N, 抛光液:1微米粒度Nap B金刚石悬浮液。

但是在我司抛光机初运行时, 却遇到了两个难题:1、抛光过程中样品总是从样品基座上掉落, 为了避免样品混淆, 每次只能处理一个样品, 这样就不能充分发挥磨抛机批量处理的优势, 太耗时;2、抛光盘总在抛光过程中被恶性的损坏, 几乎单次就能损坏一张盘;而每张抛光盘的价格有很高, 所以经常刮坏抛光盘造成的经济损失非常大。

二、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对方法进行了改进

1.镶样:单个样品基座镶三个样品, 镶样时三个样品在基座上排列开, 用热塑性树脂将整个样品包裹其中 (图1b) ;每台仪器单次做九个样;

2.粗磨:500#砂纸40s, 压力30N, 磨液:超纯水;

3.抛光:MD-lar go盘3min, 压力30N, 抛光液:9微米粒度All/lar go金刚石悬浮液———MD-Mol盘2min, 压力20N, 抛光液:3微米粒度Mol金刚石悬浮液———MD-Nap盘1min30s, 压力10N, 抛光液:1微米粒度Nap B金刚石悬浮液。

改进后方法优点:镶样方法的不同, 把样片锋利的边缘包裹住, 这样既不刮坏抛光盘又不会使样品脱落。方法改进后再也没有出现过刮坏抛光盘的现象。制备的样品测试结果很好。方法未改进前仪器制样时间为15min, 改进后为6min40s, 而镶样方法虽然有很大不同, 但是镶样时间却是不相上下的。因此, 单次制样在时间方面也比前面方法节省了约8min

通过方法改进, 在单晶抛光过程中, 节省了大量的耗材, 节约了大量经济成本。以年产2500吨多晶硅为例, 每月的耗材费用由原来的39360元 (47.232万元/年) 到方法改进后的5880元 (7.056万元/年) , 平均节省人民币33480元/月 (40.176万元/年) ;时间方面也节省不少, 单次样品单面制样仪器运行时间节省了8min, 按每月30个样品计算, 仅仅仪器运行时间就能节省480min/月, 原来的方法是样品总是从基座上掉下来, 有时一上午甚至是一天的时间都是在反复的镶样上浪费了, 这样既耽误生产进度又浪费耗材。

三、结论

因此, 改进后的抛光方法不管是从时间方面还是金钱方面来讲, 都带来了很大的效益, 单晶样品双面抛光技术改进后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产品出来后及时地处成品检测报告, 这对于公司生产进度是以很大的提高。经济成本更是节省很多, 由原来的几万元每月到现在的几千元每月。总之, 单晶样品双面抛光技术改进节省了成本, 提高了工作效率, 给公司带来了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实验室样品 篇9

关键词:信息管理系统,样品管理,条形码,手足口病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用来管理实验室的样品、实验室人员、仪器、标准品和其他实验室活动(如采购、实验流程自动控制)等诸多模块为一体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为提升整个实验室的运行效率、实验室检测的质量等提供更多帮助。根据病毒病所有关病毒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特点,设计出病毒病所实验室资源管理系统。2008年阜阳手足口病(HFMD)暴发,采集了大量的标本,通过本系统对采集样本进行管理、检测,结果分析,有效地对样本进行管理,为HFMD的实验室诊断、疫情的判断,以及疫情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硬件配置

1.1.1 服务器

IBMServer cpu 1.8GHz,1G内存,160G可用磁盘空间,网卡。

1.1.2 客户端

P2/330MHZ以上,128M内存以上,200M可用磁盘空间,有网卡。

1.1.3 TSL2200中英文标识打印机

(美国贝迪公司),symbolDS6608条码扫描器(广州科宜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1.2 软件配置

1.2.1 操作系统

Windows2000/2003/XP;与TSL2200打印机相配套的Brady LabelMark条码设计软件;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实验室管理办公室对样本的工作流程提出设计要求;北京中普友通软件有限公司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设计、开发和维护。

2 条形码检验信息标签的设计与制作

2.1 条形码的设计与制作

根据病毒病所各科室使用的仪器以及各科室所从事的工作情况,选择了Code 3 of 9 Standard码[1],它是第一个数字式码制。样品的编码原则为科室号﹢标本号﹢年号﹢流水号:科室号为管理部门后分配给科室的唯一代码;标本号为所采集标本类型的首位英文缩写代码;年号为样品到管理部门后的公元年号末两位数;流水号为样品的顺序号,为六位的阿拉伯数字,共11为编码。其编号都具有唯一性、不可重复性。

3 实验室管理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功能

实验室管理部门的计算机与各实验科室的计算机实现内部局域网联接,实行数据资源共享,服务器设在实验室管理部门,各科室的计算机是客户端。客户端可以打印、浏览、上传和修改标本的详细信息。但是,标本详细信息一旦经过实验室管理部门的管理员审核通过后客户端用户只能浏览和打印,不能再继续上述操作。实验室人员收到标本后,将患者资料和流行病学调查的基本资料录入管理系统,实验管理人员对录入结果进行审核、确认,由各个实验室授权人员直接调用、打印和浏览,便于实验室与实验室之间、实验室与单位之间的资源共享。(图1)

4 HFMD样本在实验室资源管理系统上的应用

4.1 信息录入和样本保藏

采样人员将病人流行病学信息、临床信息输入系统。根据系统要求打印条码,将条码打印贴在采样管上,根据样本性质保存于专用冰箱(-80℃、-40℃)。本系统通过两种形式采集信息:第一种情况,先输入病人流行病学信息、临床信息,再打印条形码张贴,适用于常规流行病学调查;第二种情况,流行病学、临床信息和样本信息现场同时输入系统。本次疫情涉及两种类型,前期为疫情暴发的样本处理,共采集样本457份,其中咽拭子176份、血清176份、便标本105份。后期为疫情的特征分析的流行性病调查,共采集样本241份,其中咽拭子57份、血清25份、便标本156份,各种信息录入系统。

4.2 样本分装与使用

当样本进入样本库后,需要及时对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如病毒分离、PCR、抗体检测等。根据HFMD疫情的需要,以及采集了大量样本通过多家实验室分工合作进行样本的分装、核酸检测工作、病毒分离、结果分析。根据检测的要求将样本分装成100μl、150μl和200μl等量多份,分别贴条码,再次录入系统。

通过系统实验室检测人员可以检查获取样本的相关信息,领取相应样本进行检测。本次疫情中共342份咽拭子样本进行核酸分离和RT-PCR;共281份咽拭子、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共61份血清样本进行了Ig M的检测。

4.3 结果录入与分析

实验室人员将实验结果及时录入系统,如核酸检测阳性。我们建立的系统具备一些Office办公软件的统计学功能,如均数、标准差、方差分析等,并且也可以绘制统计图表。通过本次HFMD疫情,可以分析出关于病情与年龄、性别之间的关系。从表中可以看出2008年阜阳HFMD疫情中病人发病年龄5岁以下儿童为主,90%以上为EV71感染,因此,HFMD暴发的病因非常容易判断。(表1)

4.4 信息检索

一旦数据录入系统后,可以非常容易地进行样本相关的病例资料查询、分析,样本的采集时间、地点,病人的发病时间、发病地点;病人的病情轻重与样本结果之间的关系;采样时间、检测结果与病程之间的关系。而且,结果也可以Excel形式导出,便于统计分析。

5 讨论

标本的管理系统按照标准化实验室管理规范,建立符合实验室业务流程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适应了中国国家实验室认可的标准,全面提高了实验室管理水平,并且符合国家实验室认可委员会制定的《实验室认可准则》及疾病预防控制系统质量管理手册的要求。

5.1 节约了成本,减轻工作压力,杜绝人为的管理缺陷

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将人类带进了信息时代,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在业务处理与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并对各行各业起到了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在相当大程度上减少了人员的工作量、减轻了工作负担、减少了工作失误,更重要的是加快了数据传送的速度,建立了一个准确、畅通、简便的信息交流渠道。

5.2 加强了样品的过程监控和质量管理

样品的审核和跟踪系统可以保障数据的真实和可靠,对样品分析全过程进行动态跟踪监控,监督实验室管理章程的具体实施。其中,严格验证系统会将任何数据的修改都记录在案,防止数据遭受到人为性的破坏[2]。样品质量管理[3]包括样品留存及样品分装两部分。样品留存即将样品在分析之前取出一部分作为留存样品,并将有关样品性质、样品量、保存条件以及保存的时间、地点等信息登录到信息管理系统中,一旦出现抱怨可方便地查询到样品相关信息及保存地点,为再次分析提供原始样品。

一个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项目的成功实施与否,不仅要关注软件的选型和实施过程,还应关注使用单位的内部因素。同时在实施过程中要重点关注用户的心态转变。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实施过程中,如果得不到使用单位的领导和广大员工的大力支持,并成功实现工作方式乃至单位工作文化的转变,即使系统一时上线,应用效果也大打折扣,达不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GB/T 12908—91三九条码[S].

[2]皮中原,杨大兵,凌强,等.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 IM S)简介[J].煤质技术,2003,3(2):47-48.

上一篇:智能滑模控制器下一篇:护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