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防水的必要性(精选9篇)
混凝土防水的必要性 篇1
大多数人错误地认为混凝土自身具有防水性。这种不当认识导致很多建筑物存在渗水和结构受损问题。最近笔者参与的某知名工程也是因为这种误解而导致内部结构损坏严重, 代价很大。尽管理想状态的混凝土可阻止水的侵入, 但混凝土因某些潜在的缺陷, 并不能在其寿命期内完全防止水分渗透。这些缺陷发生在初始浇筑阶段, 也可能发生在混凝土寿命期内。
地下混凝土表面需要防水有以下几个原因。最主要的一点是为了防止水分渗透到建筑物内。另外, 做防水也可以保护建筑结构, 避免因渗水而导致混凝土结构破坏或预埋钢筋腐蚀。混凝土是一种多孔材料, 水分可通过静水压、水汽梯度或毛细作用渗透到其内部。水也能进入裂缝、结构缺陷或设计施工不当的连接处。防水也可以防止因施工现场内外化学物质引起的混凝土品质下降。
对化学物质的敏感性
混凝土易受化学物质的腐蚀是源于其三大特性:渗透性、碱性、活性。不同种类的混凝土对液体和气体的渗透性存在很大差异。即使最好的混凝土也有一定程度的渗透性。渗透性随着水灰比的提高和养护时间的缩短而很快增强。液体渗入混凝土内通常伴随着与水泥、集料和预埋钢筋 (如果有的话) 的化学反应。水泥水化产物的溶出、晶体的沉积物或结晶反应产物同样会使混凝土结构品质下降。
碱性水化波特兰水泥粘结料与酸性物质反应, 这种反应通常伴随着可溶性反应产物的形成和流失, 最终导致混凝土瓦解。如果反应产物不可溶, 那么就沉积在混凝土表面或内部, 反应速率也大为降低。通常情况下腐蚀速率会随着溶液中侵蚀性物质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另外, 溶液的酸性越强, 对混凝土的腐蚀性越大。
化学物质的物理形态也很重要。干燥的固态物质不会腐蚀干燥的混凝土, 却会腐蚀潮湿的混凝土。具有活性、潮湿的固态物质腐蚀混凝土的方式与酸性液体或溶液腐蚀混凝土的方式类似。具有腐蚀性的干燥气体须与混凝土内的水分充分接触, 才能腐蚀混凝土。潮湿的腐蚀性气体其腐蚀性更强。
混凝土干湿交替, 对其结构破坏性很大, 可能由于碱腐蚀反应使混凝土破坏。当溶解物质在混凝土内移动并在表面蒸发就会在表面或附近产生沉淀。反应产生的沉淀物可能是原始物质, 也可能是在混凝土内生成的某些反应物质。混凝土墙、砖、石块面上见到的霜就是此类物质。
盐溶液通过冻融循环, 对混凝土的破坏作用比水更强。混凝土中有意加入一定量的空气, 可使水或盐溶液造成的损坏减轻。因此, 高质量的混凝土是允许大小、间距和分布合适的气泡存在的。
有些化学物质对混凝土具有破坏作用。这些化学物质通常在土壤或地下建筑物的周边。设计师应在设计防水系统之前对土壤中化学物质进行分析, 因为这些化学物质可能对防水层也有害。酸性水、氯化铝、硫酸铝、氨气、硫酸铵、氯化铵、硫化亚铁和硫酸亚铁, 对混凝土更具破坏性, 都会腐蚀混凝土和钢筋。
除了有机酸和无机酸的化学腐蚀, 某些含酸或可生成酸的物质, 如工业废料、青贮饲料、果汁、酸奶、弱碱盐和一些未处理的水也可能使混凝土品质下降。铵盐和动物粪便同样会氧化、腐蚀混凝土。很多化学物质可以腐蚀混凝土, 改变其化学组成, 但反应机理还不大清楚。海水可能主要由于其组成成分硫酸盐, 对可渗透的混凝土和用铝酸三钙含量高的水泥制成的混凝土具有破坏性。一般这种破坏作用是由混凝土中钙的溶解、流失引起的。
不是所有的化学物质都对混凝土有害。常见的中性盐如碳酸盐和硝酸盐, 一些氯化物、氟化物和硅酸盐都对混凝土不具有腐蚀性。石灰水对混凝土结构有益, 因为促进了水化反应, 混凝土中的石灰不会流失。其他弱碱性溶液通常不具腐蚀性。石油中炼取的物质如果不含脂肪油添加剂或其他潜在酸性物质, 通常不会破坏混凝土结构, 但其中一些物质会引起混凝土变色。
渗透多发部位
混凝土结构需要防水以防止水分渗入设施内, 保护混凝土结构本身和预置的钢筋。一个明显的问题是混凝土在硬化前后会开裂, 裂缝使水分容易渗入。硬化前, 混凝土可能由于结构位移、塑性变形、干缩或早期霜冻而开裂。硬化后, 混凝土则可能由于沉降、震动、徐变、超载或因地基土移动造成的倾斜而开裂。
除了混凝土本身是多孔性材料之外, 混凝土结构还有许多极易渗水的部位, 包括所有混凝土接缝处、控制缝和膨胀缝。渗水的口子也可能发生在拉杆孔、穿孔部位和结构连接处。混凝土内部排水管也是极易渗透的地方。
关于迎水面防水和背水面防水一直存在着争论。在考虑这个问题时, 要始终牢记防水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混凝土整个结构。而背水面防水是达不到这个目的的。为了有效地防水, 防水通常应当做在直接承受静水压的一面。任何一种做在背对静水压面上的防水系统都有可能被渗入混凝土的水汽或水从混凝土基层上冲开、剥落。
背水面防水还容易将地下水中的污染物带入混凝土内。
混凝土表面缺陷
影响防水系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混凝土表面的质量。光滑的基面应该无蜂窝麻面、凹槽、漏洞、灰尘、泥土、油污或者其他污染物。光滑的基面为防水材料提供了连续可靠的支撑, 并且保证了防水卷材与基层之间的良好粘结力。
水压力如果作用在没有支撑的防水材料上, 会使材料受挤、变形进而破裂。如果防水卷材或者混凝土表面有缝隙或者缺陷, 那么, 混凝土表面和防水卷材之间良好的粘结力, 对于防止水的渗入和渗漏十分必要。模板隔离剂、脱模剂和混凝土养护膜可以影响粘结力的形成。在防水施工之前, 要清除掉这些物质。
设计人员应该在技术规程的混凝土部分, 规定基层的处理方法。通常, 混凝土浇筑与防水施工是由不同的承包商完成的, 往往会造成混乱和衔接上的问题。混凝土合适的配合比是多少、防水施工前应由谁来负责混凝土修补工作等问题上也会产生分歧。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 设计人员会明确提出混凝土浇筑与维修须符合ASTM D 5925的相关要求。ASTM D5925包含针对麻面、孔洞和其他类似不宜防水施工的表面缺陷的确认与维修方法, 是一部十分出色的规范。技术规范中的混凝土部分和防水部分以此标准做参考, 可消除工程中的潜在问题。设计者还应要求防水施工承包商在防水施工前, 应该对基层出具书面的认可意见。
在设计书中, 一些具体问题也应明确, 包括拆模后混凝土的修补和施工中混凝土缺陷的剔除与修补。预制混凝土一般是在工厂制作的。预制件之间的偏差应按现浇混凝土的要求那样予以纠正。基面的缺陷, 包括拉杆孔, 在拆模后必须立即修补。
所有蜂窝状或有缺陷的混凝土应当清除直至坚实的混凝土。若需要用凿子清除, 混凝土边角与表面应成直角, 或稍有偏差。薄边是不允许的。要修补的地方及其周围15 cm的混凝土需润湿以防止修补砂浆中的水分被混凝土吸收。修补用粘结料大约用一份水泥比一份细砂配制, 混合搅拌至好像稠奶油的稠度。将粘结料均匀地涂刷在基层表面。
混凝土表面上的突出物和类似的不规则物应用铲凿、锤击的方法或用钢丝刷清理掉。防水涂膜施工前操作要小心, 使混凝土具有符合的平整度。如果有明显的偏差, 比如因模板偏差造成的表面不平整, 应打磨, 使面与面之间平滑过渡。有些防水系统不要求所有混凝土表面都在一个平面上, 只要面与面之间有平滑过渡即可。遇到这种情况应联系防水材料生产商。
拉杆孔应彻底清理干净并在填补修补砂浆前将基层润湿。
混凝土表面处理
要达到足够的粘结强度, 很重要的一步就是注意防水材料施工前基层的处理。良好的防水性能取决于良好的基层处理。混凝土表面不应被会影响防水涂膜与混凝土粘结性的化学物质污染。基层表面应该是新露混凝土, 没有松散、粘结不牢的材料。混凝土表面一般要干躁, 然而有些防水涂膜生产商允许他们的材料应用在潮湿的混凝土基层上, 遇到这种情况应与防水材料生产商联系, 了解具体要求。应该尽量避免混凝土与防水涂膜固化时界面间的水分聚集。
在防水涂膜施工前, 要进行测试, 确定基层处理是否合格。在工程开始之初, 有两项是必须检查的, 一是混凝土强度, 二是涂膜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具体用什么办法, 可参阅防水材料生产商的要求、美国混凝土学会和ASTM的要求。
小结
混凝土容易渗水, 因此防水在对水敏感、有人使用的区域是非常必要的。这一点可以通过混凝土道路的路状况得到证实。防水系统是否成功依赖于混凝土面层的处理情况。在防水施工前, 所有混凝土表面缺陷都要妥善处理。建筑师最好在初步设计中, 提供混凝土表面的处理意见, 从而避免参与防水施工的不同工种间的纠纷, 使建筑工程中设计难度大、容易引起司法纠纷的这一部分取得成功。
混凝土防水的必要性 篇2
摘要:高层建筑地下室渗漏问题是比较常见的质量问题,也是业主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简单阐述了自防水混凝土结构渗漏的成因,并从施工过程控制角度提出了对预防渗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地下防水工程
渗漏原因
预防措施 渗漏成因分析
1.1材料的质量原因:混凝土拌和原材料质量不合格,特别是水泥安定性不合格,不仅导致混凝土开裂渗漏,甚至影响结构安全;混凝土水灰比大,致使混凝土收缩加大,引起混凝土收缩裂缝导致渗漏。
1.2施工工艺原因:混凝土中水分蒸发过快、未对混凝土及时养护;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注、振捣各道工序中缺陷和疏漏;模板构造不当,漏水、漏浆;钢筋保护层过小、过大,浇灌中钢筋移位;在极端恶劣的天气下施工等因素均会导致现浇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造成渗漏。
1.3混凝土的温度变形: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就会产生温度变形引起附加应力,当其超过混凝土抗拉应力时,即产生裂缝。
1.4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混凝土在空气中硬结,体积会缩小,易产生干缩列缝。1.5荷载作用:混凝土早期受震、拆模方法不当、拆模过早、施工超载等原因造成裂缝。
1.6施工缝留设不当或后浇带处理不当,照成变形缝或后浇带处渗漏。2 预防渗漏措施
2.1做好混凝土原材料控制,严格控制混凝土水灰比。
混凝土选用早期强度高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安定性必须合格,以防水泥凝固过程中收缩不均匀引起裂缝;混凝土应掺入适量的粉煤灰、硅粉等掺合料,它们在水泥水化后期参与水化反应,掺加这些材料既可填充混凝土空隙,提高密实度,又可增强混凝土和易性和流动性,同时由于它们早期不反应,可降低水泥早期的水化热,减少裂缝的产生,但其质量、掺量对混凝土强度有一定影响,应通过实验室试配确定其掺量;混凝土中应掺入减水剂,减水率不低于12%,以降低混凝土收缩裂缝,混凝土坍落度不应大于150mm,施工中应随时抽查;做好混凝土供应协调工作,按现场实际施工速度与混凝土供应站沟通好混凝土供应速度,现场严禁二次加水搅拌。2.2做好过程控制,特别是做好混凝土浇捣工作。
现场管理人员应根据劳动力情况和振捣设备数量,严格控制浇筑速度,防止因浇筑速度过快而出现漏振情况。混凝土振捣人员应选用素质高、责任心强的人员,混凝土不得出现欠振、过振和漏振情况,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混凝土振捣人员,人的因素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实际操作中,很多振捣人员不按“快插慢拔”的方式施工,而是上下来回插拔,拔出混凝土时快速拔出,这样操作会因快速拔出而在混凝土中形成一个振捣棒留下的孔洞,对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和抗渗性极为不利,所以说混凝土振捣质量是混凝土能否达到设计抗渗能力最为关键的因素。混凝土浇捣应连续进行,不留施工缝,如必须留置施工缝,应有可靠的止水措施。
2.3加强混凝土养护工作,减少干缩裂缝的产生。
抗渗混凝土的养护对其抗渗性能影响极大,混凝土终凝前(正常气温下一般3小时左右),将混凝土表面的浮浆刮去后,用铁抹子反复抹压2遍,将表面的毛细孔封闭后,立即用塑料薄膜覆盖严密,对于竖向构件,则采取晚拆模的方法保证混凝土表面不失水,拆模后,立即涂刷混凝土养护液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因为在密闭、湿润条件下,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缓慢,有利于水泥水化,特别是浇筑后的前14天,水泥硬化速度快,强度增长几乎会达到28d标准强度的80%,由于水泥充分水化,其生成物将毛细孔堵塞,切断毛细通路,并使水泥石结晶致密,减少了因早期强度不足时的收缩开裂。14天以后,水泥水化速度逐渐变慢,虽然继续养护依然有益,但对质量的影响已较小,所以应注意前14天的养护工作,特别是前7天的养护。
2.4控制好模板施工质量,防止漏浆产生混凝土不密实现象。
在模板接缝处,采用粘贴双面胶条的方法防止漏浆,漏浆会导致混凝土内部毛细空隙加大,在毛细孔内形成渗水通路;加固模板的对拉螺栓,应焊接止水片,止水片与螺栓应围焊严密,不得有针孔、烧透、夹渣等现象,拆模后,应将螺栓外漏部分全部割除,其留出的凹槽用防水砂浆封堵严密,并在迎水面刷防水涂料; 2.5控制好钢筋位置,保证钢筋保护层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强制性条文规定。钢筋保护层过大,混凝土结构受力后,混凝土先行开裂后,钢筋才开始受力,这时钢筋会暴露于空气和潮湿环境中,使钢筋锈蚀加快,钢筋锈蚀后,体积产生膨胀(体积膨胀为铁原体的2.14倍),终致混凝土结构破坏,形成渗水通路;钢筋保护层过小,随混凝土碳化深度影响,钢筋亦极易锈蚀,同样会照成渗水通路。同时,绑扎钢筋的低碳钢丝也不能紧贴模板,拆模后绑扎丝、预埋铁件等均不得直接暴露于地下潮湿环境中,对于预埋铁件应采取可靠的防腐措施。双层钢筋间如设钢筋马凳,马凳亦应加焊止水片。
2.6合理设置施工缝,加强施工缝、后浇带处细部防水构造。
后浇带留设位置及构造做法一般设计中均有专门要求,施工缝的留设应注意以下两点:对于水平构件,应连续浇筑,不留施工缝;对于竖向构件,其水平缝不应留在剪力与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的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300mm的侧墙上,拱(板)墙结合的水平施工缝,宜留置在拱板墙接缝线以下150-300mm。
施工缝处防水加强措施:钢板止水带宜向迎水面方向折边,折边角度不小于30°;在地下室外墙钢筋绑扎前,应先将施工缝处混凝土全部凿毛,将浮浆及松动石子全部剔除并用水冲洗干净;浇筑混凝土前,浇水湿润,先浇筑50厚去石砂浆,然后再正式浇捣混凝土。
后浇带处防水加强措施:后浇带处宜采用300mm宽橡胶止水带,后浇带处两侧止水带上下均应凿毛处理,并将混凝土碎快等垃圾清理干净,但施工中,因凿毛、清理困难,往往忽视了这项工作,仅用水冲一下就进行了混凝土浇筑,造成混凝土内夹杂垃圾,新浇混凝土与旧混凝土之间不能很好结合等通病,从而成为防渗薄弱环节。另外,后浇带处混凝土必须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且其强度应比旧混凝土高一个强度等级。
2.7电梯井、集水井处细部构造
电梯井、集水井施工时,一般均采用吊模施工,井壁与底板接茬处,混凝土振捣容易出现烂根现象,此处为地下室防水的薄弱环节,施工时,应另外选用坍落度较小(5~7cm)的混凝土施工,另外浇筑此部位混凝土时,应特别注意振捣程度,不得过振。结论
混凝土防水的必要性 篇3
水以各种形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而它对建筑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近几年,由于防水失效所产生的问题和造成的损失逐渐增多,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防水失效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使用的材料不合格和施工过程中的操作不当所造成的薄弱点。如果建筑物具有一套完整、有效且耐久的防水体系,那么水对建筑的危害就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现在国内建材市场上,主要的防水材料有6大类,分别为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建筑密封材料、刚性防水及堵漏止水材料和特种防水材料[1]。然而在建材市场中劣质防水材料却占有一定比例,尽管这些防水材料在性能上达不到国家对其的要求,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不少工程仍在使用这些不能满足工程设计要求的材料。因此,如何在工程现场检测防水材料,保证防水工程的质量,就成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目前,防水材料性能检测主要是在试验室中进行的,检测方式一般是检测人员按照相应标准的规定对防水材料进行制备、裁取试验所用试件,依靠试验室设备进行检测工作[2,3,4,5]。由于试验室中的测试条件能够进行有效调节和精确控制,不同试验室能够在近乎相同的条件下对防水材料进行检测,所以试验室检测是目前对防水材料的主要检测手段,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是,一方面,试验室检测仅局限在试验室中;另一方面,国家制定的相应标准规范也还没有涉及到防水施工现场,对现场检测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持,导致对进场施工的防水材料质量缺乏强有力的管控手段,不能有效防止劣质防水材料进入工程现场。
因此,开发出一套能够在工程现场应用的,简便、快捷、准确的现场检测方法,对于监督防水材料质量、提高建筑防水层的性能、保证防水工程质量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2 防水工程现场检测的主要内容
我国在防水工程的现场检测和质量控制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有相当大的差距。目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正在主编行业标准《建筑防水工程现场检测技术规范》,借鉴国外先进方法,并结合现场施工实际情况,对防水工程现场检测方法和所用设备做出规定,将防水工程的现场检测纳入到国家标准体系中,以利于对防水工程质量的现场管控。
防水工程现场检测主要包含基层检测和防水层检测。对基层的检测主要应用于防水层施工前,判定基层是否符合防水层施工条件,检测内容包括基层表面正拉强度、含水率、平整度等项目。对防水层的检测是指对施工完成后的防水层以及既有防水层进行检测,判定防水层的性能是否符合设计和使用要求,检测内容包括防水层厚度、粘结强度、剥离强度、柔性以及不透水性等项目。这些项目在防水工程施工以及质量验收中都是十分重要的检验内容。
1)基层表面正拉强度是影响防水体系使用效果和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现场检测可使用带峰值记录功能的数显式拉拔仪,检测基层的表面正拉强度。这一方法以及相应设备的应用已经较为普遍。
2)基层含水率是影响防水层与基层粘结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国内主要采用在基层上覆盖薄膜或卷材一定时间后,看卷材上有无水渍、混凝土是否变色的定性方法(同ASTM D4263—05[6]),这种方法虽然简便易行,但耗时较长且无法定量。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检测设备市场中出现了一种便携式含水率测定仪,能够在很短时间内测得所测材料或部位的含水率,经过试验验证,它在现场检测混凝土、砂浆、石材等类型基层的含水率方面具有快速、便捷的优势,且具有较强的作业指导性,可与其他定量的方法如无水氯化钙法(ASTM F1869—04[7])、相对湿度测试仪法(ASTM F2170—02[8])等一起应用。无水氯化钙法是利用安放在待测基层表面的无水氯化钙吸湿盒吸水前后的质量差,测出基层单位面积含水量,能够提供准确的数据。
3)防水层厚度检测是控制防水层质量的一项主要技术指标。国内现在常用割开法等直接检测防水层厚度的方法进行检测,这种方法较适用于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等片材。由于涂料类防水层材料本身强度相对较低,拉伸或压缩情况下易产生变形,用割开法测量出的结果会产生偏差。另外,由于割开法检测破坏了防水层的完整性,需要在检测完成后进行修补,实际使用时也会受到限制。目前,使用无损检测方法检测防水层厚度,是施工方和业主更易接受的检测方式。利用超声波法检测不同类型基层的涂膜厚度[9],具有便捷、高效、准确的特点,并且在检测过程中不会对涂层的性能、结构和完整性产生影响和损伤,因此利用超声反射原理检测涂层防水层厚度,是理想的现场检测方法。
4)防水层与基层粘结强度和剥离强度也是控制防水层质量和评价防水工程是否有效的性能指标,检测结果的高低与防水材料材质、施工工艺密切相关。粘结强度和剥离强度的检测目前大多都在试验室条件下进行,不能反映现场施工工艺的优劣。按照试验室检测的基本形式,使用数显式拉拔仪和专用的剥离仪对施工后防水层与基层的粘结强度、剥离强度以及卷材接缝剥离强度进行现场检测,可以有效地检验防水工程的施工质量,起到保障建筑物防水体系应用效果的作用。
5)柔性检测是指在现场对防水层的柔性进行检测,是检验已施工防水层质量和判断所用材料是否为伪劣产品的较为有效的手段。柔性检测的试验室方法是将材料裁制成规定尺寸的试件,将其放置在规定低温下一段时间,然后使其迅速地发生180°的标准弯曲形变,观察有无裂纹或裂缝产生。在现场检测时,因为防水层不能像试验室检测一样让试件发生形变,可以采用“锤击法”,使检测工作能够在现场开展,并且尽可能地减少对防水层的破坏。
6)不透水性检测是对防水层实际使用效果的检测,用于评价防水工程整体质量,查找防水层渗漏点并及时进行修复。试验室检测防水材料的不透水性的方法是使用专用设备在防水材料的一个侧面施加一定的水压,观察水能否渗透过或穿过防水材料。现场检测时利用蓄水、淋水试验,对防水层施加一定的水压,通过观察蓄水液面变化和防水层另一面是否发生渗水,或使用红外热成像法通过对待测部位温度变化的检测,判断防水层是否发生渗漏,并查找渗漏点。
3 防水工程现场检测的技术要点
防水工程的现场检测一直未有效展开主要是因为存在两个技术难点:1)现场检测方法的确定。现场检测的检测方法应简单易行,检测时间不宜太长,所使用的设备应便于携带、易于操作,性能稳定,且尽可能不依赖外接电源。试验室使用的试验设备大多占用很大空间,且要有持续的电力供应,所以试验室的检测方法不完全适用于现场检测,应根据现场检测的特点,研发出适用于工程现场的检测方法与设备。对于检测方法简易、且已有性能稳定的专业检测设备的检测项目,可以借助这些专业检测设备(如数显式拉拔仪、便携式水分探测仪、超声波测厚仪、红外热成像仪等)进行检测。对于不能借助现有设备进行检测,且没有有效的现场检测方法和检测设备的项目,要根据检测内容和标准规定,结合现场条件,开发出能够在工程现场应用的、简便易行的防水层现场检测方法,并对其实用性进行验证试验。
2)现场检测结果与试验室检测结果的对比与结果的评定。截止目前,防水工程现场检测在检测方法、检测设备以及检测经验上都存在很大的不足,所以开发防水工程的现场检测技术、确定评定标准,需要与试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大量的对比试验。
4 结语
防水工程是建筑物实现设计使用功能所必不可少的分项工程,虽然防水工程造价比例很小,但它对建筑物的日常使用和耐久性都有很重要的影响,所以在选材和施工上都要严格要求,对使用的材料和最终形成的防水体系要进行严格的检测和验收。防水工程现场检测能对保证工程所用防水材料品质、提高建筑工程质量起到很重要的把关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由于防水失效而屡现工程质量纠纷的现状。防水工程现场检测在我国尚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包括检测方法、检测设备和相关标准,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摘要:主要介绍了开展防水工程现场检测工作的必要性,现场检测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要点。工程现场检测内容包括对影响建筑防水体系完整性、有效性的工程施工质量、材料性能,尤其是最终形成的防水层质量的检测。
关键词:防水工程,现场检测,基层,防水层,检测方法,检测设备
参考文献
[1]沈春林.我国防水材料现状及产品结构预测[J].新型建筑材料,2009(9):56-57.
[2]段建民.建筑防水材料及其质量检验[J].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07(9):82-85.
[3]李学文.建筑防水材料及其质量检验[J].广东建材,2005(12):288-289.
[4]邓梅芳.浅析当今建筑市场的防水材料检测[J].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08(2):139-140.
[5]刘春晓,苗静.建筑刚性防水材料与柔性防水材料检测[J].建筑工程,2010(10):256.
[6]ASTM D4263-83(05)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IndicatingMoisture in Concrete by the Plastic Sheet Method[S].
[7]ASTM F1869-11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MeasuringMoisture Vapor Emission Rate of Concrete Subfloor UsingAnhydrous Calcium Chloride[S].
[8]ASTM F 2170-2002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DeterminingRelative Humidity in Concrete Floor Slabs Using in SituProbes[S].
混凝土防水的必要性 篇4
摘要:从膨胀剂的选择应用,以及防水混凝土设计、施工、养护和维护等诸多方面对膨胀剂在防水混凝土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膨胀剂;防水混凝土;限制膨胀率;掺量
随着膨胀剂在防水混凝土中的广泛应用,因膨胀剂应用不当而引起的质量事故不断发生,以致有人误认为:不掺膨胀剂不裂,掺了反而会裂。膨胀剂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效果波动很大,同一种膨胀剂在一个工程中防水抗裂效果显著,用于另外类似的工程中却失败。掺了膨胀剂并非万无一失,不正确的应用甚至适得其反。膨胀剂的应用技术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混凝土中任何材料的应用离不开其综合使用环境,本文着重介绍膨胀剂在防水混凝土中的正确应用。
1、膨胀剂在防水混凝土中的作用机理
水泥水化发生体积收缩,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产生干燥收缩,水泥水化产生大量水化热和结构内外温差变化引起收缩,这些收缩都会导致混凝土的裂缝,对结构的刚性自防水是十分不利的。膨胀剂的主要功能是补偿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早期干缩裂缝和中期水化热引起的温差收缩裂缝,减少收缩开裂,尤其适用于地下、水工、海工、地铁等防水混凝土结构工程。
如目前国内广泛应用的硫酸钙类膨胀剂、若以适宜的掺量掺入混凝土中,可减少混凝土的裂缝。其作用机理为:硫酸钙类膨胀剂与水泥反应形成钙矾石(C3A.CaSO4.32H2),并产生体积膨胀,在钢筋和邻位的约束限制条件下,可在混凝土中建立一定的预压应力(0.2~0.7MPa),改善混凝土的应力状态,提高抗裂性能,补偿混凝土的收缩拉应力,减少裂缝,从而提高防水性能。同时,由于钙矾石具有填充、堵塞毛细孔缝的作用,改善了混凝土的孔结构,降低总孔隙率,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然而,膨胀剂并非万能、一掺就灵的,只有科学使用膨胀剂,才能收到理想效果,否则会适得其反。
2、膨胀剂的选用和掺量
2.1结合工程实际选用合适类型的膨胀剂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50119―中规定,硫铝酸钙类、氧化钙一硫铝酸钙类膨胀剂不能用于长期处于环境温度为80℃以上的工程。虽然规范没有限制长期的时间,但考虑到安全,如果没有足够的降温措施,在厚度2m以上的混凝土结构和厚度1m以上的基础底板等厚大结构中应慎重使用膨胀剂。因为膨胀剂在厚大结构内,水化程度降低,膨胀能减小,甚至钙矾石分解,达不到预期的补偿收缩作用。为防止和减少混凝土温度裂缝,其内外温差一般宜小于25℃。
应用氧化钙类膨胀剂时,由于CaO水化生成Ca(OH)2,而Ca(OH)2化学稳定性差和胶凝性较差,它与CL-、SO42-、Na+、Mg2+等离子进行置换反应,形成膨胀结晶体或被溶析出来,因此从耐久性角度考虑,该类膨胀剂不得用于海水和有侵蚀性介质的工程。
采用复合型膨胀剂,如缓凝型复合膨胀剂,有利于商品混凝土的远距离运输和泵送;抗冻型复合膨胀剂则适用于冬期施工的膨胀混凝土。
2.2选用经过严格检测的膨胀剂
面对市场上种类繁多、良莠不齐的膨胀剂,选用时,最重要的是要看其是否符合《混凝土膨胀剂》JIC475―)标准。其中,应特别注意21d空气中限制膨胀率值是否合格。测定限制膨胀率时,对仪器、检验环境等要求非常严格。膨胀剂进入工程现场后,必须经检测合格后才能入库、使用。劣质膨胀剂经常掺加粉煤灰,不能形成足够的膨胀源,限制膨胀率不合格,因而不能很好地起补偿收缩作用。
2.3混凝土限制膨胀率和限制干缩率的检测
2.4确定膨胀剂的合适掺量
膨胀剂的主要功能是补偿收缩,大量工程实践表明,基于不同结构部位的收缩变形值不同,各部位的防水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和膨胀剂掺量也应不同。
此外,膨胀剂与不同的水泥和减水剂的适应性不同,在同一配合比下,也会产生不同的限制膨胀率。因此必须根据工程原材料试配补偿收缩混凝土,配比除满足混凝土坍落度、强度、抗渗等级外,还应满足限制膨胀率的性能要求。膨胀剂只有掺量适宜,才能达到设计要求的限制膨胀率。
设计掺膨胀剂的防水混凝土配合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胶比不宜大于0.5.
2)用于补偿收缩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应不小于320kg/m3;当掺入掺合料时,水泥用量不应小于280kg/m3;用于填充的膨胀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应不小于350kg/m3
3)膨胀剂掺量按等量取代胶凝材料的内掺法
4)膨胀剂与其它外加剂复合使用要注意相容性。经试验确定种类和掺量
3、防水混凝土设计
建筑结构的抗裂防渗控制是系统工程,作为设计单位,设计选用掺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作为防渗方案时也应注意正确应用膨胀剂。
3.1应注明限制膨胀率
首先,设计图上指明生产厂家是违规的,但可推荐品牌种类。其次,不应指定掺量,而应标明强度、抗渗等级、限制膨胀率和限制干缩率,由用户根据这些设计指标要求通过试配确定适宜的膨胀剂掺量。
3.2采取必要的构造措施
掺膨胀剂的混凝土是通过钢筋和邻位的约束在结构中建立预压应力的,所以设计应采用细而密的配筋原则,同时在结构开口部位、变截面部位和出入口部位适量增加附加筋。
墙体由于施工困难、养护差、受外界温差影响大,易出现纵向收缩裂缝,其水平构造筋的配筋率宜大于0.4%,水平筋的间距一般宜小于150mm,墙体中部或顶端300~400mm范围内宜为50~100mm.
地下室和水工构筑物的底板和边墙的后浇缝最大间距不宜超过60m.对于强度等级C50~C60的墙体,单独掺膨胀剂难以补偿收缩应力,设计可采用复合掺入膨胀剂和纤维的抗裂混凝土。
4、防水混凝土施工
4.1膨胀剂的计量
膨胀剂的`掺加一定要保证计量准确,掺量误差应小于±2%。膨胀剂掺少了,不能形成足够的膨胀能,不能完全补偿混凝土的收缩;掺多了,膨胀能太大,会导致膨胀开裂。
4.2防水混凝土的搅拌
现场拌制混凝土的拌和时间要比普通混凝土延长30s,以保证膨胀剂在混凝土中均匀分散。
4.3防水混凝土的浇筑
掺膨胀剂的混凝土浇筑方法和技术要求与普通混凝土基本相同:振捣必须密实,不得漏振、欠振和过振。在混凝土终凝之前,采用机械或人工多次抹压,防止表面沉缩裂缝的产生。
4.4防水混凝土的养护
试验表明,潮湿养护条件是确保掺膨胀剂混凝土膨胀性能的关键因素。因为在潮湿环境下,水分不会很快蒸发,钙矾石等膨胀源可以不断生成,从而使水泥石结构逐渐致密,不断补偿混凝土的收缩。因此施工中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混凝土潮湿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基础底板易养护,一般用麻袋或草席覆盖,定期浇水养护;能蓄水养护最好。
墙体等立面结构,受外界温度、湿度影响较大,易发生纵向裂缝。实践表明,混凝土浇筑完后3~4d水化温升最高,而抗拉强度很低,因此不宜早拆模板,应采用保温性能较好的胶合板,减少墙内外的温差应力,从而减少裂缝。墙体浇筑完后,从顶部设水管慢慢喷淋养护。
冬期施工不能浇水,并应注意保温养护。
4.5防水混凝土的维护保养
膨胀剂主要解决混凝土的早期干缩裂缝和中期水化热引起的温度收缩裂缝,对于后期气候变化产生的温差裂缝是难以解决的,因此要注意对结构的及时保养,如地下室完成后。要及时回填土。
5、结语
混凝土防水的必要性 篇5
关键词:防水工程,防水系统,防水卷材,施工机具
高分子防水卷材林林总总,主要有热塑性聚烯烃(TPO)防水材料、聚氯乙烯(PVC)防水卷材、三元乙丙橡胶(EPDM)防水卷材、高密度聚乙烯(HDPE)防水板、EVA/ECB防水板等等,应用于建筑物、构筑物的屋面、顶板、地下室,以及地铁、隧道等诸多领域。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单层柔性屋面中采用的高分子防水卷材,主体是热塑性聚烯烃(TPO)防水卷材、聚氯乙烯(PVC)防水卷材;在地下防水工程中,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正蓬勃发展,预铺反粘的工法使其和建筑物皮肤式结合,不窜水;可不做保护层,节约造价、缩短工期,以此优势,迅速挤占传统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自粘防水卷材市场,几定形成地下防水未来主体材料的发展局面。
高分子防水卷材施工配套有如下系统:落水系统、排汽排风系统、紧固系统、细部处理系统、避雷接闪系统、保护装饰系统和施工机具整合等七大系统,从高分子防水卷材配套系统破题,浅论防水工程中的系统设计。
1 落水系统
在屋面工程中,排水与防水具有同样重要性,排放结合才能使屋面系统达到最佳的防水效果。落水口部位是屋面渗漏的多发部位,因此,防水卷材和落水系统的结合是重中之重。
集成式落水口采用铝合金材质、法兰盘面自带与防水卷材同材质的结合涂层,落水管尾部带有可膨胀橡胶密封环(图1)。该系统法兰盘和落水管一体成型,无缝连接,不易锈蚀,寿命长;法兰盘表面预布TPO/PVC涂层,以方便和同种防水材料直接热熔焊接;金属落水口的黑色部分为橡胶密封环,在安装过程中拧紧安装螺栓,落水口下端的管口压缩橡胶环,使橡胶环横向膨胀填充落水口与落水管之间的空隙,防止落水管内雨水在排水不畅时反水上溢。
(a)集成式落水口;(b)预制式落水口;(c)落水口安装示意
预制式落水口是把金属排水管和高分子卷材在工厂预制结合,施工时将落水口插入落水管,将落水口自带部分卷材和大面防水卷材热风焊接成为整体。
该落水系统特点为安装快捷、安装费用低、系统相容性好、建筑整体美观等,解决了普通落水口和防水材料不相容、采用的密封胶易老化以及防水材料无法深入排水口内展开作业等问题。
2 排汽、排风系统
混凝土屋面保温层、找坡层、找平层在施工中不可能待本道工序完全干燥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水汽在温度作用下体积不断加大,压力逐渐增强,从而破坏防水层,降低屋面防水材料抗风揭能力,因此在混凝土屋面防水须设置排汽系统。
传统的排汽管一般为PVC材质的弯管,易老化,且和防水层结合困难,有渗漏隐患。
某混凝土屋面排汽系统分为排汽盘(图2)与排汽管(图3)两种形式。
排汽盘因表面相对平整,特别适用于上人作业的屋面。其核心部分采用纳米技术,具有透汽不漏水的单向通过功能;外围法兰盘部分采用与屋面卷材同等材质或自带结合涂层,和TPO/PVC防水卷材热熔焊接,与防水层浑然一体。
预制排汽管更适宜于非上人屋面。排汽管选用与屋面卷材同种材质制成,使其具备了优异的相容性;其排汽口处经过特殊结构处理,具有单向排汽、漫水自闭的特点。
在钢结构柔性屋面工程中,该排风系统则是集成排风与防水于一体,将防水的完整性与施工便捷性完美结合一体(图4)。
新型的排汽、排风系统在外观、耐久性和防水材料相容性等方面与传统产品相比都有了极大的提高。
3 紧固系统
单层屋面防水系统安装工法包括机械固定法、满粘法、空铺压顶法等。在实际应用中,机械固定法以其施工速度快、抵御风荷载能力强等优势被广泛采用。
机械固定法的核心部分就是固定系统,固定系统分为无穿孔固定系统和有穿孔固定系统。
3.1 无穿孔固定系统固定件
无穿孔固定件是在垫片表面预先涂布和防水卷材同材质的涂层,施工时用钉子固定垫片在混凝土硬质或岩棉保温板软质基层,卷材铺设后,用电磁焊机在固定点卷材上面加热,使对应部位卷材和固定片涂层熔浆,用镇压冷却棒加压冷却。该固定工法无钉子穿透卷材,大幅降低了漏水隐患(图5)。
3.2 有穿孔固定系统
有穿孔固定系统是指在固定卷材时固定螺钉穿透防水卷材的固定系统。有穿孔固定垫片按施工基层分为硬质基层垫片和软质基层垫片;按功能分为保温板固定垫片和卷材固定垫片(图6)。
(a)无穿孔固定件零件;(b)施工示意
其他固定部件包括收口压条、焊绳、U形压条等,其中收口压条用于立墙卷材收口固定;U形压条和焊绳用于平面卷材和立面(斜面)卷材交接处收头固定;焊绳的作用体现在将卷材收头处固定螺钉的点受力变为线受力,从而避免因卷材收缩造成的防水层破坏(图7)。
固定系统衔接屋面结构层与防水层在施工中须经过风荷载计算来决定固定点的数量及分布。
4 细部处理系统
阴角部位、阳角部位、穿出管件、设备支座、基础桩头等异型部位是渗漏的最大隐患,采用工厂预制的细部处理系统,可对异型部位精细化处理。
4.1 屋面细部处理节点预制系统
屋面细部处理节点预制系统如图8所示。
4.2 地下细部处理节点预制系统
地下细部处理节点预制系统如图9所示。
随着单层屋面技术的发展,会有更多的细部处理预制件出现,从而满足更多不同建筑异型部位的施工需要。
5 避雷接闪系统
避雷接闪系统主要指预制的避雷支架。
传统的屋面避雷设施,主要是将金属支架浇筑固定在水泥墩上,穿插避雷线,施工时间长、造价高、搬运困难、外形简陋。新型避雷接闪系统分TPO/PVC两种材质,可直接焊接在防水卷材上面,造价低廉、施工便捷、造型美观(图10)。
6 保护、装饰系统
防水层外露屋面工程中,因为室外设备维修等原因需要上人行走,为保护防水卷材并增加防滑功能,可将与高分子卷材同材质的走道板热风焊接在卷材表面。
基于美观需要,在屋面外露的高分子防水卷材上可热风焊接与卷材同材质的装饰条,根据美术设计制作成所需图案(图11,12)。
7 施工机具整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系统也需要好的施工作为保障,而高效的工具则是施工质量的有力保障。
热塑性聚烯烃(TPO)防水卷材和聚氯乙烯(PVC)防水卷材等高分子施工安装的专用工具包括用于固定系统的自动打钉机、手动打钉器、无穿孔电磁感应焊接机、镇压冷却棒等;用于细部处理系统的手持焊枪、手持压辊;用于大工作面焊接的自动爬行焊接机、双缝自动爬行焊接机;用于施工后检测焊接质量的真空测漏罩、手持检测钩等(图13)。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设计是前提、材料是基础、配套是关键、施工是保证。把合适的材料使用在适合的部位,科学选材,这是设计前提。例如:在外露的钢结构或混凝土屋面,设计TPO防水卷材,该产品抗老化性能强,寿命长,且为白色屋面,太阳光吸收反射率大,为冷屋面系统,节能降耗;在屋顶花园或种植顶板,推荐使用PVC耐根穿刺防水卷材,抗植物根系对卷材的破坏;在地下空间,推荐使用高分子自粘胶膜,预铺反粘,使混凝土浆料和卷材胶膜层紧密结合,防水层和主体结构结合成为一体,不窜水。
在低价中标造成伪劣产品充斥市场的不良环境中,采用合格优良的产品,是可靠防水工程的基础保证。
(a)双缝自动爬行焊接机(b)手持焊枪;(c)真空测漏仪;(d)自动打钉器;(e)无穿孔焊接机及冷却棒;(f)自动爬行焊接机
完善的配套解决了防水施工的细节部位,对阴阳角、穿出管、格构柱、桩头,设备支撑肋条、风机基础等异型部位使用预制件,可使节点处理和大面卷材浑然一体。
在施工环节,采用无穿孔焊接机、打钉器等固定设备;自动爬行焊接机等焊接设备;抛丸机等混凝土基层处理设备。先进、自动化的设备,不仅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杜绝了因安装技术、工作情绪、敬业精神等不同对作业效果的影响,更提高了安装效率。目前防水行业强化培训,多次举办技能大赛,“农闲防水、农忙回乡”这种以农民工为从业主体的现象应该改变,防水行业施工队伍应逐步走向职业工人道路。
所以,对设计、产品、配套、施工全流程“系统”掌控,综合运用,方可打造可靠的防水工程、诞生优秀的建筑精品。“我们提供的不仅仅是防水材料,我们提供的是防水系统”这一理念越来越成为行业共识,并逐步广泛地落实到防水工程中去。
参考文献
[1]GB/T 328—2007.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S].
混凝土防水的必要性 篇6
基于上述工程应用情况,本文主要研究了纤维种类及掺量对C40细石纤维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能和抗塑性开裂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而总结出更适合于桥面防水保护层的纤维种类及其掺量。
1 原材料与试验方法
1.1 原材料
水泥:P·Ⅱ52.5硅酸盐水泥;粉煤灰:Ⅰ级粉煤灰;矿粉:S95级矿粉;细骨料:Ⅱ区中砂,细度模数为2.6;粗骨料:5~20 mm连续级配玄武岩碎石;减水剂: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PCA誖聚羧酸减水剂;纤维: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润强丝誖系列合成纤维,合成纤维的特征参数见表1。试验用混凝土配合比见表2。
1.2 试验方法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参照GB/T 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塑性开裂试验方法参照GB/T 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与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2 结果与分析
试验设计考虑的主要参数为合成纤维的种类(PAN、PPW、PP和PVA)与PP的体积掺量(0%、0.05%、0.1%、0.15%),考察的主要指标为混凝土的新拌性能与抗塑性开裂性能。
2.1 纤维种类的影响
固定上述四种纤维的体积掺量为0.1%,纤维种类对混凝土新拌性能的影响见表3,纤维种类对混凝土抗塑性开裂性能的影响见图1。
从表3可以看出,合成纤维的掺入均会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但影响程度有所不同:PAN的影响最大,混凝土的坍落度降幅达86%,且明显增加了其含气量,这主要是由于PAN纤维直径较小,且表面吸水后容易结团;其次为PVA;PPW与PP基本上不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从图1可以看出,合成纤维对混凝土的塑性开裂均有抑制作用:PAN对混凝土抗塑性开裂性能的影响最大,混凝土塑性开裂面积降低的幅度达79.2%,主要是由于PAN纤维直径较小,单位体积下分布于混凝土中的纤维根数相对较多,对混凝土的阻裂作用也较强;其次为PVA与PP;PPW对混凝土塑性开裂的抑制作用最小,混凝土塑性开裂面积的降低幅度仅为48.8%,这主要是由于PPW在混凝土中一部分以网状分散,而另一部分则网状没有打开,仅为单根分散,造成了在混凝土中分散不均匀而导致的。
2.2 纤维体积率的影响
表4中为PP的体积掺量对混凝土新拌性能的影响,图2为PP的体积掺量对混凝土抗塑性开裂性能的影响。从表4与图2可以看出,PP的掺入降低了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但提高了其抗塑性开裂性能;随着PP体积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工作性能逐渐降低,但抗塑性开裂性能逐渐提高。相对于基准混凝土,PP体积掺量为0.15%时,混凝土的裂缝面积降低了67.4%。
体积掺量为0.15%的PP与体积掺量为0.1%的PVA,对混凝土抗塑性开裂性能提高的效果相当,略低于体积掺量为0.1%的PAN;但相对于PVA与PAN这两种纤维,PP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较小。
3 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得出:1)纤维对混凝土抗塑性开裂性能的提高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PAN>PVA>PP>PPW。2)PAN能明显提高混凝土的抗塑性开裂性能,但也会严重影响其工作性能,PAN的体积掺量为0.1%时,混凝土的坍落度从218 mm降低至30 mm;PPW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不大,但对其抗塑性开裂性能的提高效果也不大,因此PAN和PPW这两种纤维都存在局限性。3)体积掺量为0.1%时,PVA对混凝土抗塑性开裂性能的提高作用略低于PAN,但PVA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不大;同样,在体积掺量为0.15%时,PP对混凝土抗塑性开裂性能的提高幅度略高于PVA,仅次于PAN,且PP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更小;因此,PVA与PP更适用于C40纤维高性能混凝土防水保护层,其推荐掺量分别为0.1%(1.3 kg/m3)与0.15%(1.45 kg/m3)。
参考文献
[1]盛黎明,邓运清,刘皓伟.纤维网在秦沈客运专线混凝土桥防水保护层的应用[J].铁道标准设计,2001,21(10):53-54.
[2]郭创科.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桥面保护层施工工艺[J].铁道建筑,2010(1):95-96.
[3]张波,樊腾,樊细杨.哈大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桥梁砼桥面防水施工[C]//全国第十三届防水材料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绍兴:中国硅酸盐学会,2011:259-263.
混凝土防水的必要性 篇7
水、气体等容易渗入混凝土。处于地下水位之下的基础和板, 由于其多孔渗水的特点, 水的渗入会在建筑物内产生许多问题。渗入的水和水中溶解的侵蚀性化学物质都能破坏混凝土。
混凝土利用自身的毛细孔径作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输送路径是防止水渗入的最实用、有效、经济的方法之一。这种方法能够阻塞混凝土材料的毛细网络, 并修补因混凝土干缩引起的微裂纹。首次施工后, 即使经过若干年, 该技术仍可使新出现的微裂纹自愈合。
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应用于混凝土的干燥面 (背水面) 和潮湿面 (迎水面) , 都有一样的效果。该物质可在混凝土配方中掺加使用或者直接抹压在新浇混凝土表面, 以形成整体防水。比起外部防水的做法, 这种技术的花费要小得多。并且该技术可用于那些防水卷材无法施工的场合, 因为有时卷材无法铺贴至混凝土的潮湿面 (迎水面) 上。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已经使用了40多年了, 在建筑业行, 一项技术能使用这么久, 说明该技术已经历经考验。
虽然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已经成功应用在了众多工程中, 但是仍然有许多专业设计人员并不熟悉该材料。这也许是因为该材料的防水过程并不如外部防水的方法直观。因此, 很多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生产商需克服那种认为该方法似乎很神奇的想法。事实上, 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是基于确实存在的化学反应, 也遵循一般的物理学原理。
问题
混凝土的毛细孔结构是由于在水泥水化反应过程中, 多余的水未水化而产生的。这些未水化的水渗出混凝土, 留下了毛细管及微孔, 最后在混凝土内部形成通路, 使得液体、气体渗入到混凝土内。
另外, 波特兰水泥混凝土固化时干燥收缩, 会导致收缩开裂。质量控制比较好的工程, 也许可以避免肉眼可观察到的较大裂缝, 但是微裂纹可能无法避免。尽管裂纹小到肉眼看不到, 但是足以充当水分入侵的通路。
如果混凝土基础、墙体、底板在地下水位之下, 或者处在容易受到水浸没的环境中, 那么它的周围就会有水压。地下水位越深, 压力越大, 水就越容易侵入到基础或者墙体。
如果底板在地下水之上, 只在潮湿土壤上面, 虽然没有水压力促使水进入混凝土内部, 但是毛细孔会像海绵一样将水分吸入。随着水分越来越深入混凝土内部, 水分会变成水汽。这就使得混凝土内部始终潮湿, 即便没有水分通过混凝土。水汽释放也会对面层材料产生影响, 如涂料起泡、粘贴的塑料地板脱层。
另外, 水的渗入还可促使钢筋锈蚀, 特别是水中溶解有来自土壤或表面 (如含氯化合物) 的侵蚀性化学物质。水的渗入也能加速碱-硅反应, 有时也称作碱骨料反应——一种瓦解混凝土的反应。在硫酸盐含量很高或较高的土壤中, 水的渗入可加速硫酸盐侵蚀, 从而导致产生大量钙矾石, 破坏了混凝土内部结构。
在容易遭受严寒天气的地方, 水本身会引起冻融循环问题。毛细孔网络同样允许气体渗入, 其中一些气体, 比如CO、CO2、SO2、NO2会引起混凝土的碳化或者软化。
解决办法
渗透结晶型防水技术利用毛细孔径中的水作为传播介质, 将防水材料运输至混凝土内部。通过具有渗透性的毛孔网络通道, 化学物质能够转移、反应、产生针状晶体, 堵住毛细孔。晶体经过几个星期的生长, 液态水就无法再通过了, 而且这种作用是永久性的。
结晶型防水技术可以说是一种绿色的防水方法。它跟混凝土同寿命, 没有气味, 没有有毒的化学物质渗透到土壤, 不会像防水卷材施工时会产生工作垃圾。水泥基结晶型防水技术是无毒、无挥发性有机物的“清洁”技术。当建筑物寿命期满, 它仍然是混凝土的一部分, 还在继续起作用。
渗透结晶型防水技术的另一个绿色环保的地方是减少或者避免了为在基础的迎水面铺贴防水卷材而大面积开挖的情况。换句话说, 施工中所需的工作面积减少了, 使工程的“碳足迹”减少了, 从而使得工程符合LEED的相关规范。
新浇混凝土中的应用
结晶型防水材料能以如下方式应用到新浇混凝土中: (1) 添加剂; (2) 干撒产品; (3) 表面涂料
添加剂
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作为添加剂拌入混凝土中是既清洁又有效的防水方法。该方法能够保证化学物质在混凝土内部分散开来, 而不改变材料的外观。
渗透结晶型添加剂的使用无需耗费多少工时、无需大量专业技术人员。混凝土固化的同时, 也是混凝土防水的过程, 故而没有残渣留下或事后的清除工作。
添加剂的用量一般为按水泥质量的1%~3%。一旦防水材料添入到混凝土中, 其他的操作与一般混凝土的操作相同。要注意固化养护的方法, 比如, 除了在混凝土整体浇筑中添入防水剂之外, 还要在施工缝处表面涂敷一层渗透结晶防水剂。
混凝土中添加渗透结晶型防水剂后比标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要大。随着防水剂用量的不同, 强度会有不同的变化。有记录的产品测试显示, 28 d龄期强度增长10%, 56 d龄期强度增长12%。
干撒产品
利用干撒施工的方法, 新浇筑的混凝土板可在面层施工时进行渗透结晶防水处理。在混凝土初凝后, 防水剂播撒在混凝土表面, 然后进行抹压。必须注意均匀播撒, 使得防水剂分布均匀。
这个方法能降低防水层材料成本, 只需一些人力对产品进行播散。结晶型防水剂不会明显改变混凝土板的外观, 这也与带有色彩的干撒型硬化剂有所不同。
表面涂料
涂料可用于新浇混凝土和既有混凝土。对前者而言, 最好拆模后就立即涂刷, 如果表面很干燥, 需湿润后再施工。
既有混凝土中的应用
对于既有混凝土防水, 表面涂刷防水剂是其唯一的补救措施。施工前, 混凝土表面必须干净, 没有浮浆、污泥、保护膜、油漆、涂料或其他杂质。混凝土表面需要有一定的粗糙度, 以便涂料附着, 并进入毛细孔网络。
如果混凝土表面太光滑或者覆有多余的脱模油膏及其他杂质, 那么混凝土应作轻度喷砂处理、用水冲洗或盐酸清洗。混凝土基面应该充分润湿, 但多余的水应除去。
先将防水剂的活性组分与水泥、细砂拌合均匀, 再将水加入, 拌成浆料, 涂刷或喷在混凝土上, 浆料在混凝土水平或者垂直面上形成了一层1.5 mm厚的涂层。使得防水剂与混凝土表面紧密接触。这层浆料涂层成为防水剂的主要来源, 另有水渗入时, 通过毛细网络将防水剂输送至混凝土内。
为保证防水剂能够渗入混凝土内, 施工后, 混凝土必须保湿2~3 d。生产商应就固化时间和相关措施进行说明。另外, 要注意避免涂层过湿, 防止防水剂流失。
只要有可能, 该防水涂层应永久性保留。对于地板, 它通常要承受一定的行人通行量, 甚至是轻型车辆的通行, 随着时间推移涂层会磨损, 并引起轻微地起尘。如果交通中包括有像推土机这样的重型设备的行驶, 那么涂层应去除。高压水冲、打砂、喷丸处理、金刚石打磨等都是可供选择的去除涂层的处理方法。如果在防水施工30 d后再进行这样的处理, 那么渗透结晶型材料的应用效果不会受影响。
如果要在防水层上进行水泥基类胶结材料施工, 那么要在防水剂阻塞毛细孔前进行, 通常是在8~48 h内进行。另外, 需要涂抹粘结剂。
如果要使用油漆或者环氧树脂覆盖于防水涂层表面, 应先用3%~5%的盐酸清洗, 然后用水冲洗, 使其干燥。
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有时对于渗水性的混凝土构筑物的防水是十分有效的, 比如, 混凝土砌块。由于此种砌块的多孔性各有不同, 故而在采用这种方法前应该进行试验。
在某些情况下, 应用防水卷材类的方法比用防水剂要好。比如, 在一些基层容易变形或容易产生裂缝的部位, 那么应使用弹性体防水卷材。若是要防止沼气或者其他气体进入混凝土, 那么防水卷材也是很好的选择。
其他需注意的事项
现浇混凝土极少是整块浇筑的, 通常会有施工缝、控制接缝和不可预期的裂纹。任何防水系统都需处理混凝土开口及其周边部位。
渗透结晶型防水技术对于有缺陷的施工缝或者可观察到的裂缝的防水, 十分有效。在这种情况下, 专家建议组合使用防水浆料与浓缩型防水剂。浓缩型防水剂与前一种防水浆料使用的是同一原料, 只是拌合时用的水量较少。
沿着裂缝的走势, 凿出U型槽口。将混凝土彻底湿润, 在缝槽内部周围涂一层防水浆料, 使得防水剂能够最大限度地扩散;在缝槽中填满浓缩型防水剂以使得缝槽两侧能闭合起来, 并提供缝槽内足够的防水剂向混凝土内部各处渗透。
在修复老化混凝土、有蜂窝麻面缺陷的构筑物的过程中, 可以使用渗透结晶材料作防水处理。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浆料可应用于维修部位, 然后再涂抹灰泥。有些控制缝要保持开口, 并允许沉降, 这使得渗透结晶防水技术无法应用, 而密封胶则是这种情况下防水处理的首选。
结论
混凝土基础、板、地下连续墙应用了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后具有很好的效果。许多情况中, 该方法比传统方法好得多。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要便宜很多, 通常只有卷材类或者其他沥青类材料费用的50%。
地下防水混凝土的应用 篇8
1 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渗漏水
1.1 现象、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蜂窝现象:混凝土局部疏松,砂浆少,石头多,石头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分析原因包括(1)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或者砂、石,水泥材料技术错误,或者水量不准,造成浆少石子多。(2)混凝土搅拌时间短,没有均匀,混凝土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3)未按操作规程浇注混凝土,下料不当,使石子集中,振不出水泥浆,造成混凝土离析。(4)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浇筑,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未及振捣又下料,因漏振而造成蜂窝。(5)模板空隙未堵好,或模板支设不牢固,振捣混凝土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或墙体烂根,形成蜂窝。预防措施:(1)混凝土搅拌时严格控制配合比,经常检查,保证材料计算准确。(2)混凝土因拌合均匀,颜色一致,其延续搅拌最短时间一般应按照规定采用。(3)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得超过2M。浇筑楼板混凝土时,自由倾落高度不超过1M。超过上述高度,要采取串筒、溜槽等措施下料。(4)在竖向结构中(板墙、柱)浇筑混凝土,应采取一些必要措施。
1.2 治理方法
根据蜂窝、麻面、孔洞的具体情况、渗漏水状况及水压大小,查明渗漏水的部位,然后进行堵漏和修补处理。堵漏修补处理可依次进行或同时穿插进行。处理前,应先将基层松散不牢的石头剔凿掉,用钻子或剁斧将表面凿毛,清理后,再用地板刷冲水洗干净。
修补处理方法:
(1)水泥砂浆抹面法
如蜂窝、麻面不深,基层处理后,可用水泥素灰打底,用1:2.5水泥砂浆找平,抹压密实。如蜂窝、孔洞面积大而稍深,基层处理后,用水泥素灰和1:2.5水泥砂浆交抹至与基层面相平即可。
(2)水泥砂浆捻实法
如有面积不大而较深的蜂窝、孔洞,基层处理后,可先抹一层水泥素浆,然后用1:2干硬性水泥砂浆边填边用木棍和锤子用力振捻严实,至稍低与基层表面时,再在表面抹水泥素浆和1:2.5水泥砂浆找平。
(3)混凝土浇捣法
当蜂窝、孔洞比较严重时,基层处理后,周围先抹一层水泥素浆,再用比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或补偿收缩混凝土填补并仔细捣实,养护后,将表面清洗干净,在抹一层水泥素浆和一层1:2.5水泥砂浆找平压实。
(4)水泥压浆法
对于较深的蜂窝、孔洞,由于清理剔凿会加大其尺寸,使结构遭到更大的削弱,亦采用水泥压浆法补强。压浆孔的位置、数量及深度,应根据混凝土蜂窝、孔洞的实际情况和浆液扩散范围而定,孔数一般不应少于两个,即一个排水(气)孔,一个压浆孔。
水泥砂浆的水灰比一般为0.7~1.1。根据工程情况,必要时可在水泥砂浆液中掺入定量的水玻璃溶液作为促凝剂。水玻璃溶液波美度为30~40,掺量为水泥重度的1~3%,徐徐加入配合好多水泥液中,搅拌均匀即可使用。
2 混凝土施工缝漏水
2.1 现象
施工缝处的混凝土松散,骨料集中,接搓明显,沿缝隙处渗漏水。
2.2 原因分析
(1)施工缝留的位置不当,如果把施工缝留在混凝土底板上,或在墙上留垂直施工缝。
(2)在支模和绑钢筋的过程中,锯末、铁钉等杂物掉入缝雷没有技术清除,浇筑上层混凝土后,在新旧混凝土间形成夹层,
(3)在浇筑上层混凝土时,没有先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浆或水泥砂浆,上、下层混凝土不能牢固粘结。
(4)钢筋过密,内外模板距离狭窄,混凝土浇捣困难,施工质量不易保证。
(5)下料方法不当,骨料集中于施工缝处。
(6)浇筑地面混凝土时,因工序衔接等原因造成新老搓部位产生收缩裂缝。
2.3 预防措施
(1)施工缝是防水混凝土工程中的薄弱部位,应尽量不留或少留。板底混凝土应连续浇筑,不得留施工缝,底板与墙体间如必须留施工缝时,应留在墙体上,并且要高出底板表面不少于200mm。墙体上不得留垂直施工缝,必须留时,应与变形统一起来。
(2)认真做好施工缝的处理,使上下两层之间粘结密实,以阻隔地下水的渗漏。
1)认真清理施工缝,凿掉表面上的浮粒和杂物,用钢丝刷或剁斧将老混凝土面打毛,并用水刷干净。
2)在施工缝处先浇一层与混凝土灰砂比相同的水泥砂浆,再浇筑上层混凝土。
3)加强施工缝处的混凝土振捣,保证捣固密实。
(3)施工缝补宜采用平口缝,应尽量采用不同形式的企口缝以延长渗水路线。重要工程必要时可采取两道防线,即以刚性处理相结合的形式,加固施工缝。
(4)设计钢筋布置和墙体厚度时,应考虑施工的方便,以利于保证施工质量。
2.4 治理方法
(1)根据施工缝情况和水压大小,采取促凝胶浆或氰凝灌浆堵漏。
(2)对于不渗透的施工缝,可沿缝剔成八字形凹槽,遇有松散部位,须将松散石子剔除,刷洗干净后,用水泥砂浆打底,抹1:2.5水泥砂浆找平压实。
3 混凝土裂缝渗漏水
3.1 现象
混凝土表面出现不规则的收缩裂缝,当裂缝贯通于混凝土结构本体时,即产生渗漏水现象。
3.2 原因分析
(1)混凝土搅拌不均匀,或水泥品种混用,因其收缩不一产生裂缝。
(2)设计中,对土的侧压力及水压的作用考虑不同,结构缺乏足够的刚度。
(3)由于设计或施工等原因产生局部断裂或环形裂缝。
3.3 预防措施
(1)浇筑防水混凝土必须使用同一品种水泥,混凝土的配制、浇筑应按有关规定进行。
(2)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地下水作用的最不利的情况,即;地下水、上层滞水、地表水和毛细水对结构的作用,以及由于人为因素而引起的周围水文地质的变化,使结构具有足够的刚度。
(3)根据结构的断面造型、荷载埋深、基因的强弱以及使用要求等,合理设置变形缝。
3.4 治理方法
(1)根据裂缝渗漏水量和水压大小,采取促凝胶浆灌浇堵漏。
(2)对不渗漏的裂缝,可直接用灰浆处理,或用水泥压浆处理。
(3)对于结构所出现的环形裂缝,应按照变形缝的方法处理。
4 预埋件部位渗漏水
4.1 现象
(1)沿预埋件周围,尤其是预埋件密集处混凝土浇筑困难,捣振不密实。
(2)没有认真清除预埋构件表面锈蚀层,致使预埋铁件不能与混凝土粘结密实。
(3)暗线管接头不严或用有份管,水渗入管后,又由管内流出。
(4)在施工或使用中,预埋件受振动松动,与混凝土间产生缝隙。
4.2 预防措施
(1)施工中预埋件必须牢固套牢,并加强对预埋件周围混凝土的振捣:加强对预埋件的保护、避免碰撞。
(2)设计时合理布置预埋件,以方便施工,利与保证预埋件周围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必要时,预埋件部位的断面应适合加厚。
(3)在地下防水混凝土结构中,电源线路以明线为宜,尽量不用或者少用暗线,以减少结构的渗漏通道。如必须采用无缝管,确保管内部进水。
(4)对有振捣的预埋件,应事先制成预制快,表面并做防水抹面处理,然后稳牢与固定位置,再与混凝土浇筑成一整体。
4.3 治理方法
与预埋浆部位漏水的治理方法一样。
5 管道穿墙(地)部位渗漏水
5.1 现象
常温管道、热力管道以及电缆等穿墙(地)与混凝土脱离,产生渗漏水。
5.2 原因分析
管道和电缆穿墙处是地下防水工程中的薄弱部位。造成渗漏水的原因,除了与预埋件部位渗漏水相同原因外,还有因热力管道穿墙部位构造处理不当,致使管道在温差作用下,因往返伸缩变形而与结构脱离,产生裂缝漏水。
5.3 预防措施
(1)在设计上尽量可能将管道埋置深度提高至常年地下水位以上。
(2)对处于地下水位以上的管道和电缆穿墙部位,防水处理必须严格细致,切实保证施工质量。
(3)根据各种管道的使用性能,选择不同的防水处理方案:
1)常温穿墙管道,可采取中间设置水片的方法,以延长地下水的渗入距离,或在管道四周焊锚固筋,以更好的与结构形成整体,避免管道受受震动时出现裂缝而渗漏,必要时还可以在管道周围墙面剔槽捻灰加固,
2)热力管道穿过内隔墙的部位,可下一较穿墙管径大100mm的套管,后安装的管道与套管间的空隙用石棉水泥或麻刀石灰填。
3)热力管道穿透外墙部位可采取橡胶止水套方法处理。
4)电缆穿透外墙部位可采取穿透内墙的热力管道做法的构造形式处理,电缆与套管之间的空隙用石棉热沥青填严实。
5.4 治理方法
常温管道穿墙部位漏水,可以按照管道穿墙部位渗漏水的治理方法
摘要:通过对防水混凝土的实践运用, 总结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关键词:地下防水,混凝土,存在问题,治理方法
参考文献
[1]混泥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02)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 (GBJ 69-84)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沈蒲生、罗国强编著。混凝土结构 (上、下册)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 (英) 菲利浦H.珀金斯著, 混凝土结构:修补、防水与防护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2年.
[5]傅温主编.新型混凝土外加剂与建筑防水材料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防水混凝土的施工要点分析 篇9
关键词:抗渗混凝土,水化热,膨胀剂
1 前言
混凝土中掺入适量膨胀型, 使混凝土具有微膨胀自应力, 在钢筋限制条件下产生0.2~0.7Mpa的自应力, 可以抵消由一混凝土干缩、温度等引起的自应力, 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渗及抗裂性能, 达到了结构自防水的目的, 增强了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 使大体积混凝土大面积浇筑成为可能。
混凝土中掺入缓凝型减水剂, 可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 降低由水泥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的峰值和推迟出现峰值的时间, 当混凝土降温冷缩开始时, 其抗拉强度已经增长到足以抵抗混凝土收缩应力的程度, 从而可以消除裂缝的产生。
防水混凝土结构在工业及民用建筑中应用广泛。大量的地下室、蓄水池、地下水泵房、晾水塔等工业及民用建筑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防水混凝土结构具有经济、耐用等优点, 既可以减少大量的钢材用量, 又可以大大的降低工程造价;而且具有防锈蚀、使用年限耐久等大量优越性;因而, 防水混凝土在工业及民用建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防水混凝土是一种不需要附加任何只依靠混凝土自身的密实性来达到防水目的的防水材料, 它不但可以在工程结构中承担着防水层的作用, 而且还可以起到承重和围护的作用。因此, 不但要求具有一定的抗渗能力, 而且还要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它主要是通过控制混凝土组成材料, 混凝土配合比级配以及掺加适量的外加剂等措施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减少毛细管通路, 从而达到混凝土结构的不透水性。当前建筑行业中, 防水混凝土的主要施工措施是提高混凝土的防水性能, 常用的方法有:骨料级配法、外加剂法和选用适当的水泥品种等。
2 对原材料的要求
2.1 一般对于大体积抗渗混凝土为降低水
化热, 减少混凝土裂缝, 宜采用低水化9b, 小收缩的矿渣水泥或者粉煤灰水泥。
2.2 粗骨料粒径在考虑泵送管径以及钢筋
的筋距基础上, 尽可能采用较大粒径和良好级配的石子, 以1-3cm石子为宜, 从而减少水泥用量, 降低水化热, 避免混凝土裂缝产生。
2.3 外加材料。
一般混凝土中掺加适量的UEA膨胀剂 (8%~12%) , 或者HE防水剂 (4%~10%) .以起到微膨胀作用, 从而调节收缩变形产生的混凝土裂缝。另外为避免混凝土裂缝的出现, 通常要掺加水泥重量0.5%~3%的缓凝剂, 以调节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为减少混凝土的用水量, 一般要掺加适量的减水剂;为提高混凝土的可泵性减少水泥用量, 降低水化热, 遁常掺入16%~26%的粉煤灰或其它活性掺合料。
2.4 水泥防水混凝土对水泥品种的选择,
在北方一般均要求防水混凝土结构具有抗冻的要求;因而一般要求首先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并应选用掺合料较少的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宜采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质硅酸盐水泥。当防水混凝土受到侵蚀性介质作用时, 则应该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选用水泥。一般来说, 防水混凝土结构所用水泥标号不宜低于R32.5。
2.5 粗细骨料防水混凝土所用原材料均要严格加以控制;
防水混凝土所用砂、石骨料比较严格的要求。防水混凝土用石子的粒径不宜大于40mm, 含泥量不宜大于1%, 吸水率不应大于1.5%, 并且不得含有呈块状或包裹石子表面的泥土。防水混凝土宜采用中砂。防水混凝土所用各级骨料, 不论从外型、品种、粒径、级配以及杂质含量、物理机械性能上来讲, 都对防水混凝土的抗渗性及强度有很大的影响。因此, 对石子外型的要求必须是组织细密、形状整齐, 其中尤以圆形卵石和方整碎石为佳, 砂子要求颗粒匀称、圆滑, 以河砂为优。石子宜选用河卵石, 因为卵石颗粒表面圆滑, 所拌制成的混凝土拌合料合宜性好易于浇捣密实, 抗渗性要比用碎石配制的好。为了保证防水混凝土的抗渗性, 在骨料级配中可以掺入一定数量的微细骨料 (粒径.小于0.15mm) , 来填充混凝土中的微孔, 这对混凝土的抗渗性有很大影响, 如掺加的适当, 不仅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 而且还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但是不能掺加过量, 过量后反而会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并降低混凝土的强度, 实践经验证明, 比较适宜的掺加量以占混凝土用总骨料的2.5~8.0%为宜。防水混凝土的含砂率应为35~40%为宜, 灰砂比应为1:2~1:2.5。
3 施工要点
3.1 首先要注意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冬季混凝土入模不低于10℃.春秋夏季入模温度一般控制在比最高气温低2---3℃为宜:并设立可靠的测温措施;控制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温差在20℃到30℃以内;控制混凝土温度降低的速率在7d内不大于1.5℃/d, 以后每天降温不大于2℃一3℃/d, 从雨避免由于温差过大和降温过快产生的强度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造成混凝土开裂。
3.2 采用合理的混凝土浇注方法。
通常应横向浇注、纵向推进, 一个坡度、分层浇注、一次到顶, 混凝土形成的坡度以1:5到1:8为宜。每层浇注厚度以500mm到1000mm为宜。
3.3 混凝土振捣要分层、定距、紧插慢拔。
振动棒要分三点布置, 一点置于浆头, 一点置于泵口, 一点置于中间, 辗捣到虚浆不下沉, 气泡不上浮。为避免漏振现象的发生:最好要进行一次复振, 但是也要注意避免过振造成混凝土离析, 振捣时间一般以15, 为宜。
3.4 要加强混凝土面, 一般混凝土浇到设计
标高后, 用刮杠刮平, 木抹子第一遍搓平, 在初凝后终凝前进行第二遍收面。从而避免混凝土的脱水干裂。
3.5 要加强混凝土的保湿保温养护。通常要
求混凝土初凝后12小时以内要开始养护, 及时覆盖塑料薄膜或者喷刷养护液以保湿, 覆盖草毡或麻袋以保温。春冬季节一般带模养护以5-7d为宜, 夏季带模养护时间要适当缩短, 以2~3d为宜, 并且模板外加盖麻袋或草毡, 洒水养护。一般抗渗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3.6 减少混凝土的约束措施。
混凝土底板表面可设塑料薄膜或者油毡滑动层以减少垫层对底板的约束;墙板的混凝土与楼板要分开浇注, 以减少楼板对墙板的约束, 从而释放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避免裂缝的发生。
3.7 泌水处理的方法。
在混凝土垫层上要设置0.5%-2%的排水坡度, 或者设置排水沟并设置集水坑, 将混凝土的泌水及时从集水境中用潜水泵抽出;为避免混凝土泌水在构件内部产生的渗水通道, 混凝土通常要进行复振。
结束语
【混凝土防水的必要性】推荐阅读:
桥面防水混凝土05-22
自防水混凝土11-24
结构混凝土自防水08-30
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具体概念是什么?10-24
细石混凝土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12-05
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06-14
隧道的防水技术分析07-22
地铁站的防水09-08
防水协议书的09-08
环保的防水涂料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