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地震保险

2024-10-18

建立地震保险(共7篇)

建立地震保险 篇1

一、我国地震保险的现状

㈠我国是世界上受地震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我国地处世界上两个最大地震集中发生地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 在我国发生的地震又多又强, 其绝大多数又是发生在大陆的浅源地震, 震源深度大都在20公里以内。因此我国是世界上多地震的国家, 也是蒙受地震灾害最为深重的国家之一, 我国大陆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4, 但20世纪有1/3的陆上破坏性地震发生在我国, 死亡人数约60万, 占全世界同期因地震死亡人数的一半左右[1]。建国以来, 我国曾经发生过9次特大地震, 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尤其以1976年唐山大地震与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影响更甚。 (见表1)

以上内容根据中国地震局公布资料整理而来

㈡我国地震保险制度空缺在我国长期以来地震风险一直为商业保险所抵制。一方面人身保险拒保地震风险成为业内常态, 直到今日仍是如此;另一方面, 财产保险承保地震风险情况在经历一系列政策调整后, 基本也将该风险排除在大部分保单之外。在20世纪80年代, 地震这种重大自然灾害风险曾经作为财产保险的责任范围予以承保, 一度进入了商业地震保险的研发阶段。进入20世纪90年代商业地震保险不但没有得到发展, 而且受到极大的限制。原因在于国内外地震重大灾害频繁发生、损害日益严重, 地震灾害保险的巨额赔付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给商业保险带来巨大的潜在经营风险。保险监管部门出于对我国商业保险公司的巨灾风险管理技术落后的考虑, 对巨灾风险 (包括地震风险) 的承保进行一些政策调整, 对地震等巨灾风险采取了停止承保或严格限制承保的政策, 以规避经营风险。例如1995年财产保险基本条款中删除了地震保险责任;2000年和2001年, 保监会连续下发了关于地震保险通知, 指出“地震险只能作为企业财产保险的附加险, 不得作为主险单独承保”。这几年, 部分财产保险公司本着谨慎承保的原则, 甚至将地震风险从企业财产保险单的保险责任中完全剔除[2]。另外从政策性保险层面来看, 我国的政策性地震保险尚未形成。因此, 目前我国地震保险制度处于空缺的状态。

二、我国建立地震保险的思考

目前我国对地震风险的控制管理技术不够成熟, 地震保险立法空白, 并且尚未建立其完善的地震保险体系。作者认为应该借鉴三种模式中的成功因素, 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地震保险制度。

㈠承保主体组建专门的地震保险公司, 其性质应该为由国家出资的政策性保险公司。公司本身不以盈利为目的, 国家对其提供政策性扶持。首先可以在注册资金方面进行扶持。在政策性地震保险公司设立上, 应该由政府全部出资或大部分出资, 这样才能确保国家为大股东, 确保地震保险的非盈利的运营[3]。其次在财政补贴方面进行扶持。具体可以通过保费补贴、费用补贴、再保险费补贴等方式进行安排。再次, 可以考虑在税收方面进行扶持。政府可以考虑对地震保险公司进行税收减免的优惠措施, 如:免除对地震保险业务的营业税, 降低地震保险公司的各类所得税等。从其经营的区域来看, 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的加利福利亚地震局的做法, 成立区域性公司来经营地震保险业务。在地震易发生区域设立公司, 具体而言, 可在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设立四大专营地震灾后风险的专业地震保险公司。

㈡资金筹集打破现阶段的以政府财政与社会救济相结合的模式, 建立起以缴纳地震强制保险费与发行巨灾债券为主体的筹资模式, 完成地震风险的社会化分散过程。

第一, 打破原有资金筹集模式。目前, 我国地震发生后, 对于灾后救济的资金的筹集主要依靠两个手段。一是依靠政府财政拨款, 据统计汶川地震后中央政府下拨灾后重建专款2203亿, 四川省各级地方政府下拨重建专款412亿, 合计政府财政拨款2615亿。二是依靠社会救济, 主要通过发动群众进行募捐与发行救灾专项福利彩票来完成。据民政部门统计汶川地震的救灾捐款超过760亿元, 其中资金652.52亿元, 物质折价105.3亿元。政府财政与社会救济相结合的模式缺陷是给国家财政与社会大众增加了经济负担。其次是暗箱操作, 难以专款专用, 专款使用效率低下。

第二, 建立新的资金筹集模式。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资本市场上众多的投资者将地震风险迅速分散, 通过发行地震保险债券将地震超赔风险转移到资本市场。而且在地震保险发达国家已有较为成熟的做法, 即由政策性地震保险公司代表国家发行地震保险债券, 由广大的投资者来认购, 初始投资者在认购证券后可在资本市场上自由买卖, 地震保险公司取得资金后可以进行投资, 从而获取投资收益, 以应付随时可能到来的地震风险的给付[4]。相应的地震保险公司分散风险所付出的代价就是按期支付利息给投资者, 债券到期时, 再保险公司将本金支付给债券持有人。另一方面, 国家以立法方式强制地震多发地区的企业与个人投保地震保险, 扩大地震保险的参保率, 从而增加地震保险基金的募集规模, 提高地震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

㈢法规建设通过立法机构制定专门的调整地震保险的法规, 如《地震保险法》、《地震保险实施条例》等。到目前为止, 除了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第二十五条规定:“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参加地震灾害保险”外。尚未有一部关于地震保险的正式法律或法规。从国际上地震保险发达的国家来看, 要建立地震保险制度, 首先要从立法做起。如日本1966年日本国会制定了《地震保险法》和《地震再保险特别会计法案》后, 才初步建立了日本地震保险体制, 即建立了以资助受灾灾民安定生活为目的, 政府的再保险为前提的高公共性的灾害保险, 由政府对商业保险公司承担的地震保险责任的一部分进行再保险。因此我国应该尽快制定一部地震保险的法律、行政法规或部门规章, 给地震保险的推行提供切实的制度保证, 让地震保险有法可依。

㈣风险控制

第一, 做好地震保险的防灾防损工作。一方面加大对地震灾害研究的投入。地震风险属于不可控风险, 实践中无法避免, 但是可以通过预防将损失程度降到最低。虽然近些年来我们在地震监测和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但是在地震灾害数据库的完善, 绘制地震灾害风险模型方面还是有待进一步发展。因此政府部门对地震灾害的研究应再加强, 加快实现地震灾害管理的现代化, 鼓励并扶持科技部门防震减灾研究工作开展, 为地震保险精算提供可靠依据, 也为保险公司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另一方面应建立地震信息的预警体系。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层面地震风险信息、咨询、培训和管理等服务, 建立必要的数据库和地震灾害的统计, 并及时的公布。在预测到有可能发生地震的地区, 应该及时的发布信息让社会公众都做好及早的转移等准备工作来减少损失。

第二, 建立地震保险的灾后应急机制。在地震灾害发生后, 政府要及时做出反应, 将损失控制在最低范围。这就需要政府各部门的联动, 成立专门的救灾机构, 在地震灾害易发生区域, 应成为日常机构, 进行常态化管理。这个机构的设置可以借鉴台湾地区的做法, 由政府成立专门委员会, 成员由民政部门、地震局、金融机构、通讯部分与地方驻军的领导组成, 一旦出现地震险情, 委员会可以马上组织各有关部门进行联动救灾, 确保救灾的时效性[5]。

第三, 完善地震再保险机制。地震保险承保的风险属于巨灾风险, 与一般风险相比较, 其更加依赖再保险市场来分散风险。我国再保险市场发展落后, 只要一家专业再保险公司, 另外保险公司也不注重发展再保险业务。此外我国保险业与国外保险业的交流比较滞后, 尤其与国外保险公司的合作甚少。这样对于我国保险市场与国际再保险市场的对接形成了很大的障碍。地震保险所承保的巨灾风险无法通过国内再保险市场与国际再保险市场进行分保, 加大了地震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6]。

参考文献

[1]陈宏.我国商业保险公司未经营地震保险制原因与对策[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院报, 2003, (6) .

[2]赵苑达.日本地震保险:制度设计.评析与借鉴[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3, (2) .

[3]刘京生.促进我国巨灾保险发展[J].中国金融, 2005, (7) .

[4]刘树峰.论建立我国地震灾害保险制度[J].金融与经济, 2006, (6) .

[5]卢兆辉, 崔秋文.未来巨灾风险的评估与社会政策[J].国际地震动态, 2007, (5) .

[6]米宏亮, 李洋, 侯建盛.2007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损失述评[J].国际地震动态, 2008, (2) .

保险怎么应对地震? 篇2

—Headey

日本处在地震频发带上,因此它的地震险十分发达。日本的地震险直接依附在火灾保险上。在早期,除非投保人自身表态不想投保,否则一律视为投保,直到1970年代才改为自愿。同时日本地震保险对企业和住宅采用两类不同的承保策略,以此来分散压力。企业地震险为商业保险,以再保险的方式向国外再保险公司转移风险;而住宅保险,首先由商业保险公司承保,由日本地震再保险公司分担风险,日本地震再保险公司再以超额损失再保方式,转移部分风险给政府。

美国是全球设立巨灾保险项目最多的国家,其巨灾包括地震、飓风以及洪水等自然灾害。美国的巨灾保险是由政府立法来推行的,因为商业保险公司都不愿意承担巨灾所带来的巨大损失。同时由于巨灾的不可控性,导致保险公司更加不愿意涉及。目前,在联邦层面上,美国设立了国家洪水保险计划、航空战争风险保险计划、恐怖主义风险保险法案;在州的层面上,有加州地震保险制度、佛罗里达飓风巨灾保险制度。

加州地震保险制度要追溯到1994年,当时的北岭地震给加州保险业造成了巨额损失,第二年加州政府就立法成立了加州地震保险局,简称为CEA,吸引加州的财产保险公司作为会员自愿加入。立法规定,至少70%的财产保险公司加入才能开展业务。直到两年后CEA才有资格开展业务。CEA可以提取税前巨灾准备金,通过会员对住宅、公寓等提供保障,但是游泳池、车库等不属于保险标的。屋内财产限额为5000美元,紧急生活费用限额为1500美元,免赔率为15%。地震引起的灾害补偿基金由资本金、保费收入、对会员保险公司的摊派、贷款、再保险以及投资收入组成。

中国的地震保险发展还不是很完善,很多财产险都将地震列为免除责任,人身险当中对于地震引起的医疗费用只是稍有涉及。目前市场上的地震险产品选择范围也不多,以平安保险公司推出的一款平安地震险为例,一年投保449元,可以获得150万元的地震财产损失赔偿、150万元的地震人身意外伤害损失赔偿以及195万元的火灾、爆炸财产损失赔偿。

《第一财经周刊》记者 李嘉文

微博互动专区

CAMEL骆驼万金刚:新出的一财周刊出了个有意思的调查,年轻人“最具幸福感”城市,能幸福城市在多样、便利、开放、效率和生活等方面分数都高,而且均衡;可出人意料的是,除了北上广深,新一线里的幸福城市,与我料想的存在较大差别,难道我out了?偷偷截了个图,大家快看看你家乡都上榜了没?

RE:求同存异,没关系的:)

夕林Wild:@第一财经周刊 从高一到大一看了四年财经周刊,感觉已经被洗脑了,现在有大学生创业的项目,满脑子都是互联网类别的,就不能做点有关实体的报道?

RE:收到建议。

北风那个吹我还在:[笑cry]看了新一期杂志,当我知道崔老师是摩羯座的时候,整个人都不好了@第一财经周刊 @大小鸟崔鹏

RE:摩羯座的名人里有牛顿、猫王呢,星座是无辜的!

麦琪的彩虹:@第一财经周刊 看一财时觉得微博互动专区很有意思,今天来尝试一下,不知道是否会有答复。前几年都是单买,今年选择订了一年,上周最新一期到手,比平时的厚了些,过了两天才发现是合刊,想问一财君,做合刊是有什么原因或者条件么?

R E:合刊主要是因为赶上了五一假期。

读者来信

求打听

尊敬的周刊编辑老师:

我是宜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研究部的一名工作人员,我们整个部门都是贵刊的忠实读者。

作为发展研究部门,我们的主要职责是搜集、整理、分析相关经济信息,从而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从去年成立开始,贵刊就一直为我们的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分析思路,贵刊严谨的论证、深入的分析和时尚的设计一直是我们参考的标杆。

第351/352期杂志中有一篇《哪个城市最幸福 看看年轻人定义的6个角度》的文章,通过详实的数据和细致的分析,得出了城市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排名,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按照文中的分析,作为三四线城市的宜宾,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本就不高,且还在逐渐下降,这不禁让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前景充满了担忧。我们认为很有必要把这篇文章中的重要信息传达给相关领导,但苦于没有详细数据,不得不向贵刊求助:

1.能否提供文中所涉及的原始数据?(主要是良好生活指数图表中的具体数据,其余数据在图表中都有体现)

2.贵刊能否帮忙收集成都、绵阳、德阳、宜宾的相关数据?

3.以上数据需要通过何种途径与贵刊取得联系才能获取?

—江山

RE:良好生活的数据是我们与大众点评大数据部门的“吃货地图”项目合作的,它们有一个数据实时更新的网站http://evt.dianping.com/special/ festival。其他的数据需求,我们再单独联系。(CBN 沈从乐)

关于第18期封面故事

吐下槽,第34页倒数第二段提到徐长爱时,有一个“他”写成了“她”。

这不是重点,主要问题是记者确定能用4个新传毕业生、1个外语毕业生、1个信息通讯、毕业生1个材料毕业生,还有1个外国留学不知专业的毕业生,来代表2015年各样的毕业生?

—Hester

RE:代表不了整体,只是一个切面。

咨询一下

您好!

我刚用App Store订阅了《第一财经周刊》,想请问Business+中的“Media”版(介绍外国杂志如Time《时代》,The Economist《经济学人》)是在电子版的哪里呢?我找遍了所有Business+都没看到呢!期待您的答复!

nlc202309030727

—Yu Vivien

RE:确实没有这部分内容,是出于版权的考虑。谢谢关注。

一财君你好,请多多指教~

一财君你好,

从去年见到你的第一面起,我就被你丰富的内涵and接地气的表达and高大上的设计感深深折服了。原谅我到现在才给你写这封邮件,不过表达对你的喜爱和支持,什么时候都不嫌晚的,对吧。哈哈。

我是1987年的文科女,3年前从北大读完研究生来到上海,先后在房地产公司做过行政、在保险公司做过人事,两个月前正式提出辞呈,决定做一名自由职业者(将来可能会创业)。我认为做真正的自己,喜欢自己,才可能更好地爱身边的人、爱这个社会、爱我们的国家,所以我现在做的每件事都是自己喜欢的,给外国人上汉语课、阅读、写作、听音乐、看电影、旅行,就像韩寒说的,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也是因为非常喜欢你,所以才忍不住给你发这封邮件。

另外我还有个小问题想咨询一下,你们貌似只接受自己的记者采写的稿子对吗?那么如果想和你们有更多互动和联系,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不要告诉我去微博帮你们上头条哦。因为我目前是自由职业者一枚(你也可以说是无业游民一只),如果你们有兼职的工作or志愿者活动之类的,我非常乐意参加。希望有机会认识你们的团队,从你们身上学到更多有用的技能,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我相信一定会的)!

期待收到你的回复。保持联系!

—真的很短的林小短

RE:如果外语不错,可以与我们联系,我们编译部分应该有这种互动可能。

关于创新的一点想法

一财君,你好。

我想,创新这个词语应该是有些泛滥了—几乎无孔不入,市面上夸夸而谈的创新,仿佛是突然有了一个词语,给所有机灵一点的行为一个光鲜的标签似的。

新华字典上创新的定义是这样的:1.抛开旧的,2.指创造性。先看第一点,如果要发展,抛弃旧的几乎是一种必然,各个影响要素都变的话,方式必须得变,这是一种务实的行为,只是也许会有阻力,但我认为这不能称做创新,这只是实用主义的改良而已。我们现在所指的创新应该是指第二点:创造性。创造大多指前所未有的事物,技术发明大都属于此列,当然也有人类文明的制度创新。

这样想来,不知道你们能否理解我看到“大公司身处困境,需要创新”这样报道的违和感。明显的,改为“改变策略、方法”更为贴切。个人看来,创新对于社会的影响不仅仅是你的公司突然因此能赚钱了。

总之,我想表达的是创新有可能会变成一种噱头,我们应该对社会潮流保持一点儿警惕。言语冗长、观点有误之处,还望指出。

另:建立热心读者群的时候可不可以叫上我呀?~

—淡定的高三汪(>人<;)

RE:高三汪在这紧张的考试前夕能发来长文,果然淡定。语言表达能力也不错!建立热心读者群的时候会叫上你的,祝你考试顺利。

一个小问题

最近看了一部关于迪拜帆船酒店的纪录片,有个问题想咨询一下。客房里的那些名牌洗漱用品(洁面和洗浴用品)及化妆品是一次性的吗?如果是,那这些东西用了之后就会直接丢掉吗?非常感谢您的回答!

—佚名

RE:这种七星级酒店用品,应该可以随意处理的。它们已经含在昂贵的住宿费用里,所以,想想,也就只能摊摊手咯。

本周我推荐

高个游日本

一个1米92的歪果仁在网上PO了他在日本的一些经历,令人心酸……

推荐人:澎恰恰

上榜理由:高端黑

建立地震保险 篇3

“汶川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 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 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 374643人受伤, 17923人失踪。此次地震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总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1]

“雅安地震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 (北纬30.3, 东经103.0) 发生7.0级地震。截至24日14时30分, 地震共计造成196人死亡, 失踪21人, 11470人受伤。”[2]

在次次灾难后, 我国却没有一个长效的机制来保障受害人的损害索赔。笔者认为建立巨灾保险机制是我国在面对一次次巨灾的必然选择, 而巨灾保险的设想, 也将会弥补我国在灾难保险的法制缺失。

二、建立巨灾险的设想

(一) 概念的辨明

建立巨灾险,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巨灾。巨灾的评判标准体现在对经济损失的估计上, 还是人身伤亡的标准上呢笔者认为, 对巨灾的判断应该采用经济标准和人身标准的“双重标准”的模式来进行判断。在设定巨灾险时, 有必要作出规定, 对伤亡多少人数达到多少或者造成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多少, 二者达其一, 就划归为巨灾行列, 可以投保巨灾险。

巨灾险的强制性。巨灾险天然的具有强制性, 考虑到如地震, 泥石流等受灾区域的人都是受害者, 并不是人人都愿意投保, 如果不是人人都投保, 意味着发生灾难后, 不是人人都得到赔偿的。但是这样将带来繁琐复杂的巨大的工作量, 这与发生灾难后, 救人第一位不符。所以在投保巨灾险方面, 应是强制性的, 在一个区域内生活的人, 必须投保的。由此, 巨灾险的强制性体现在投保人身上, 这就想机动车强制责任险的原理③一般。

(二) 建立巨灾险的意义

在保险学中, 分析一种危险的可保性时, 主要考虑灾害频率、影响的严重程度以及保险标的的脆弱性。地震, 泥石流等巨灾是一种无规律性的巨灾, 难以预测和统计, 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都难以确定, 自然也就难以预防。

建立巨灾险的意义在于, 弥补巨灾的无规律性, 在受害者与保障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巨灾保险的建立有利于整合资源, 扩大风险分担的范围, 举全国之力来对灾难发生地的人民作出救济。另外保险的建立, 也可以形成一个各种灾难之间保险的相互融合, 能够统筹兼备运用保险资金。

三、巨灾保险的运作

(一) 国家与保险公司的参与协调

由于巨灾险市场的不完备性, 保险公司很少涉及完全的巨灾险, 在已有的具有巨灾险性质的保险市场, 是对农业的投保。而真正意义上的巨灾险反而很少有保险公司涉及。究其原因是, 在巨灾险领域, 作为商业性质的保险公司收取的保险费实难抵御一旦造成的风险, 而若是采取加收保费的情况, 就会使得投保巨灾险的投保人数量大大减少。另外一种情况是, 在巨灾险的模式下考虑的是要求生活在一定危险区域的人强制性的投保, 这就涉及到一定的行政色彩。考虑到当前的这些情况, 笔者认为, 在巨灾险领域, 最好是考虑让政府在其中发挥作用, 尤其是在强制性的作用发挥上, 况且, 政府可以整合一个地区乃至全国的资源来发挥作用。在巨灾险的保险人领域, 宜采用一种政府为主导的, 鼓励其他商业保险公司进入的灵活的保险市场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 在鼓励商业保险公司进入巨灾险市场时, 是需要国家的政策扶持的。

(二) 再保险与分保险

在保险市场来说, 再保险和分保险是一种转移自身重大负担的两种灵活的方式。在保险市场中, 如果商业保险公司, 其完全可以将其所承保的风险再进行投保, 或者将巨大的风险在保险市场上做一种分摊。这种再保险和分保险可以在一国保险市场上采纳, 由国内的保险公司交互作用。在一国领域内采用再保险的方式, 也可以由政府做为再保险的一方, 如果政府可以做海洋油气开发污染损害赔偿强制保险中的再保险一方, 其有着商业再保险不可媲美的优势。政府有远高于私有再保险的负债能力, 且在必要时能征税筹资, 同时, 政府也具有强制再保险的能力, 可以强制保险人向再保险公司分保。

另外, 上升到国际市场看, 在国际保险市场寻求再保险人和分保险人也是一个不错的做法。在这一层上看, 这一方面能充分利用全世界的资源, 也可以在利用资源的同时, 可以充分借鉴世界上保险公司的先进做法。

(三) 巨灾保险与基金的相互作用

在巨灾险的建立上应与基金的建立结合起来。美国所采取的方式是巨灾基金包括很多种, 比如飓风, 雪灾等等, 令人值得称道的是, 美国的所有的这些基金是统一规划协调使用的, 并不是说飓风基金就单独只能是发生飓风时使用, 而是在发生雪灾时也是可以使用的。美国的基金机制形成的是一种灵活的统一化运作方式。在巨灾险的建立上, 也可以借鉴这种方式, 即不把巨灾险的范围确定化。并且, 在建立巨灾险机制的情况下, 要结合基金的使用。基金将作为巨灾保险的第二层保障方式发挥作用。这样一来, 可以缓解巨灾险中保险公司的压力, 形成一个覆盖范围更广的对受害人的保障机制。

摘要:从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到2013年的雅安地震, 从南方雪灾、西南干旱到甘肃舟曲泥石流的发生。每一次都造成了巨大的灾害。在同情灾民的同时, 却没有一个很好的保险机制来保障每一次灾难的受害者。保险机制的建立, 尤其是巨灾险的建立将会是一个很好的应对已经发生的灾难的设想。

关键词:灾难,保险,巨灾险

参考文献

①中国新闻网.四川汶川强烈地震专题http://www.sina.com.cn[EB/OL].访问时间:2013年4月23日.

浅议我国的地震保险 篇4

关键词:地震保险,风险分散

一、引言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世界上地震主要集中在两个地带:一是环太平洋地震带 (占全球67%的地震能量) , 二是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 (占全球22%的地震能量) , 这两条地震带均经过我国。而在我国境内也存在两条明显的大地震带, 一条是纵贯南北的南北地震带, 另一条是横亘华北地台的华北地震带。据统计, 我国有60%的国土、50%的城市、67%的大城市位于7度及以上烈度区。地震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更高达百亿甚至千亿计。

与此相对应的是, 我国的地震保险并未发挥相关的作用。1996年, 中国人民银行考虑到地震保险尚无科学的精算基础以及地震灾害的巨灾性, 为确保保险公司得以稳健经营, 决定自7月1日起将“地震所造成的一切损失”列入责任免除条款里, 要求保险公司不再对地震造成的保险责任负责赔偿。自此以后, 我国地震保险在开展及保障方面就几乎陷于停滞状态。

二、开展地震保险的阻碍因素

1、地震风险与一般风险不同的个性特征。

(1) 地震发生频率低。如果把地震的发生频率与普通灾害事故加以比较, 可以明显的看出, 普通灾害事故发生的频率要高得多, 而地震发生的频率则要低得多。。 (2) 一次灾害造成的损失巨大。这一方面导致保险公司很难根据历史经验获得有效数据, 即使有一定的数据可参考, 但因跨越时间太长, 损失金额的时间价值难以估计而使其失去参考价值;另一方面, 由于一次损失巨大, 也导致保险公司无力承担巨额赔偿, 因而不愿开展地震保险。

2、非寿险精算技术不足。

由于地震保险的低频率及高损失, 客观上要求有较高的精算技术, 但同时由于上述原因, 导致地震保险的精算技术复杂且难以掌握, 二者矛盾突出。尤其是在我国, 保险业发展时间短, 各方面技术还不完善, 又缺乏有效的历史数据, 导致我国针对地震保险的非寿险精算技术严重不足。

3、无法精确预报地震。

由于地震灾害的发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而世界各国对地震的认识还停留在一个初级阶段, 尚无法及时准确预测地震的发生。这给保险公司进行防灾防损工作和风险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

4、保险意识薄弱, 投保积极性低。

由于我国开办保险业时间较短, 同时国民的侥幸心理严重, 对于投保一向缺乏积极性。特别是对于地震保险等发生频率低的险种, 更是没有投保积极性。并且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 国民对国家财政支援依赖性强, 这也是地震保险有效需求小的原因之一。

5、缺乏政府支持。

地震保险属于巨灾保险之一, 由于损失巨大, 一般的保险公司无力经营, 因此它的开展离不开政府作后盾。而我国政府却始终未对其进行有效支持。

三、对开展地震保险的建议

1、加强政府支持, 建立政企合作机制。

因为地震灾害的特殊性, 决定了地震保险必然是政策性和商业性相结合的险种。

在我国, 可以由政府充当“终极再保险人”的角色, 建立一家专业地震保险再保险公司并规定按一定比例进行法定分保。同时将地震保险列为强制险种, 可以作为家财险的附加险种, 也可以作为主险加以承保。投保人有权选择不同的保额, 但必须参加地震保险, 这符合我国是地震多发区以及国民投保意识差的国情, 符合国民的利益, 同时可以避免逆选择造成的风险累积给保险公司带来的损失。

2、加强地震保险宣传, 提高人们投保意识。

虽然上文将地震保险列为强制保险, 但提高人们的保险意识才是真正的长久之策。可以采取向人们发送我国地震灾情分布带地图等方式, 让人们了解到我国是地震多发国这一事实, 并通过案例教育, 使人们树立风险管理意识, 避免侥幸心理。

3、加强精算技术开发, 吸收国外先进经验。

我国由于保险业发展时间短, 缺乏有效数据等原因导致地震保险的精算技术尚不完善。鉴于国外开展地震保险的时间和经验都比国内丰富的现实, 可以积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弥补国内相关方面弱势。我们可参照其它与我国灾情相似或相近的国家发生震灾的经验来计算我国地震保险的基本费率, 然后根据我国地震灾情的具体情况, 对费率进行修正, 使之适合我国保险市场的需要。

4、积极进行多渠道风险分散, 完善再保险市场。

由于地震灾害具有巨灾性质, 虽然有国家财政进行兜底, 也必须寻求多渠道进行风险分散, 避免损失积累。积极开发再保险市场无疑是一个较好的途径。针对国内再保险业承保能力低的现状, 地震保险的再保险业务应主要向国际市场寻求分担。一些国外保险公司由于具有先进的承保技术和雄厚的资金实力, 对于地震保险具有一定承受能力。故而我国可以向这些大型保险公司开展再保险业务, 在分散风险的同时, 还可以学习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 增强国内保险业的实力。

5、加强风险管理, 积极进行防灾防损工作。

保险公司应发挥自身长处, 积极进行防灾防损工作。如定期检测所保建筑, 减少安全隐患。同时, 积极组织地震演习, 提高人们防震意识, 努力使地震损失最小化。

四、总结

由于我国地震灾害的频发性和仅仅依靠国家财政支援的不足性, 我国迫切需要地震保险的开展。本文针对开展地震保险的阻碍因素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开展地震保险的一些建议, 以期对地震保险的尽快开展提供有效帮助。

参考文献

[1]、陈宏.我国商业保险公司未经营地震保险之原因与对策[J].东北地震研究, 2004 (9)

[2]、赵苑达.再保险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3]、朱建刚.我国开展地震保险的必要性、有利条件、模式选择[J].四川地震, 2004 (12)

建立地震保险 篇5

一、灾区生态修复和保护的特点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思路

1.中央财政稳定投入是前提

大地震造成大量山体滑坡、泥石流、地表塌陷、堰塞湖等, 使基础设施严重毁损, 河谷耕地和植被大量消失, 特色农产品、水产业生产基地也损失严重, 生态旅游更是遭到毁灭性打击, 这样, 生态修复就需要数年甚至几十年才能完成。灾区生态环境系统遭受破坏后,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进一步下降, 市场主体投资意愿降低。同时, 灾区生态修复和保护属于跨省跨流域的大面积生态环境建设, 是产业重建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相结合的规模工程, 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很强的外部性, 需要稳定充足的资金投入。而政府财政的积累再分配是生态修复补偿资金的稳定资金来源。因此, 中央财政的持续投入对于将用7年时间完成的灾区生态修复工程非常关键, 是构建灾区生态环境修复建设投资与补偿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 笔者认为, 中央财政在将生态保护和建设支出列入公共财政支出范畴、加大对灾区生态修复投入的同时, 应通过财税政策将生态保护外部效应内部化, 通过积极的保护生态环境税收政策筹集资金, 提高财政生态转移支付能力, 从而为建立以财政纵向转移支付为主的长期、稳定的生态环境保护补偿长效稳定机制提供保证。

2.地方基本财力保障是基础

重建规划要求地方政府包括生态修复资金在内的重建资金自行筹措、自求平衡, 也就是灾区生态修复资金中, 超过中央和省级重建基金分类切块包干外的部分, 需由重建地 (市) 、县两级通过多种渠道自行解决。但是, 地震灾区多为贫困地区, 地方财政捉襟见肘, 即使在没有受灾的情况下都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有较大差距, 甚至难以维持政府正常运转和基本公共服务。地震带来的自然条件恶化、旅游资源和基础设施的毁损, 几乎肢解了重灾区长期形成的产业支撑体系。而要恢复原有自然生态环境, 又要在相当长时间内开展封山育林、植树种草、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 这将直接影响当地生态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影响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 也就要求地方政府在辖区范围内对资源进行调节配置, 在切实保证灾区居民基本公共服务的同时, 调整原有产业结构和布局, 发展生态产业、旅游业、特色农业和农副产业加工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样, 地方政府一方面要为灾区提供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 另一方面还肩负着生态修复和帮助灾区重建产业支撑、增强“造血功能”的重任。

在中央和省级重建基金实行分类切块包干后, 地方政府要担负长期的重建资金筹集与平衡重任, 保证生态修复资金的及时到位和长效补偿, 就必须建立基本财力保障机制。这就要求逐步加大区域所在地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项投入, 并由财力引导与激活市场资金, 游刃有余地灵活运用财政等支持政策。为此, 迫切需要进行体制、机制重建, 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 通过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和规范各级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增强地方财政实力和灾后重建的投入引导能力, 借重建契机构建地方基本财力保障机制, 保证灾区生态修复和保护资金的及时补偿和长效稳定。

3.受益地政府的生态补偿是支撑

生态修复建设的外部性决定了资金来源的多样性。属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大规模的生态修复建设必然会限制灾区的产业选择和经营规模, 其产生的生态效益则惠及下游地区。作为大部分是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灾区, 原则上只能通过国家和地方的转移支付来促进当地的社会稳定和生态安全。同时, 受益于流域生态系统的中下游地区享受了环境外溢收益就应构成一级补偿主体, 给予上游地区一定的补偿, 且经济发达的受益地区也完全有能力提供这种补偿。这样, 建立跨省市的协调体制解决跨省市的生态环境补偿问题, 进行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建设, 依据开发者保护、受益者补偿等原则, 探索生态发展模式和生态补偿政策, 在建立长效、稳定的包含各级政府纵向补偿机制的同时, 创新区际间和流域间政府横向的生态补偿机制。

4.市场主体的参与是关键

生态修复重建的长期需求和可持续发展必须有持续的生态补偿资金渠道与之相对应。面对大量的投入, 关键是撬动社会资本、带动银行贷款、激发市场活力。因此, 鼓励各种社会资源参与生态补偿机制建设, 建立一套国家财政、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民间资本多元化的补偿体系, 拓展生态补偿金的来源十分必要。此外, 灾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水平低, 积累能力差, 市场资金流动渠道不畅, 投资环境不理想, 加之地震使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受损, 更是直接影响了地方经济的恢复和招商引资。而生态修复投入所提供的生态环境作为一种公共产品, 不可能产生较高的经济回报, 这就需要建立一种稳定的、制度化的长效机制, 解决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性问题。由于银行和民间等市场资金具有逐利性, 如果将政府的引导作用与市场机制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有机结合起来, 以政府的投入诱导和有效的机制与政策来提高市场资金的投资回报率, 以市场化运作模式来激发金融机构、社会资本和民间资金的投资热情, 将在有效解决巨额筹资难题的同时, 建立市场配置资源的内生经济增长机制和长效投入机制。

从以上对灾区生态修复的特点和生态修复资金来源渠道分析可知, 建立灾区生态修复的多元化补偿长效稳定机制势在必行。

所谓生态修复多元化补偿长效稳定机制, 就是通过一定的政策手段, 将生态修复与保护的外部性进行内部化, 在通过制度激励实现公共产品足额提供、实现财政持续投入的同时, 使“受益者”支付相应的费用, 并通过制度创新为生态投资者提供合理回报, 实现生态修复与保护的多元化长效稳定补偿。这一机制的建立, 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财政、受益地政府和企业、社会资源几个层面, 逐步形成以纵横向交错的转移支付为主的、规范化、低成本、多元化、长效的稳定投融资渠道, 解决灾区生态修复与保护中的持续资金来源问题。因此, 建立灾区生态修复多元化补偿长效稳定机制的思路, 一是通过分税制改革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税收体系, 增强中央投入能力和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财政生态转移支付能力;二是通过转移支付制度的改革和创新, 构建长效、稳定的包含各级政府纵向和区际间、流域间政府横向的生态补偿机制;三是利用政策支持, 引导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源形成多元化的补偿渠道, 建立生态修复投入的长效机制。

二、提高政府财政纵向转移支付能力, 确保财政对生态修复的持续投入

1.推行积极的保护生态环境税收政策, 在维护生态环境的同时, 增强财政投入能力

作为生态屏障区, 应杜绝大规模的开发活动, 主要功能应以提供生态产品为主, 除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外, 不应承担区域发展经济的任务。生态重建的工程性投入与生态效益充分持续发挥作用的生态维护, 从根本上说, 应依赖稳定、持续的财政投入。因此, 国家应加大环保投入, 灾区生态修复和保护应由中央财政重点保证并进行长期持续的投入, 即必须提高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能力。这可借鉴西方国家特别是欧盟国家经验, 更多地采用生态税收、绿色环保税收等多种特定税收来维护环境、平衡生态, 发挥税收具有的简单易行、筹集资金稳定等优势, 完善现有资源税并开征专门针对生态环保的税种, 在筹集资金、提高财政转移支付能力的同时, 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税收体系。

一是加快调整和完善资源税收制度。目前, 我国的资源税仅为矿藏资源占用税, 只包括石油、天然气、矿产品和盐等, 税种的系统性、针对性不够, 力度有限, 不足以为生态补偿筹集足够资金。应改革完善现行资源税并将征税范围扩大到如水资源、森林资源、动植物资源等可计量的自然资源上, 并逐步提高税率。如可试行向灾区生态修复建设的受益者之一——流域内各级水电公司开征水资源税。还可将资源企业的各项税列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中央税收部分由国家通过税收返还等方式转移支付给所在地政府财政, 并与地方共享部分一起专款专用于生态建设, 补充生态修复资金, 作为生态补偿制度的一部分。

二是开征生态环境建设税。笔者建议:在生态修复和保护受益的中下游地区, 按人均收入水平高低及所处位置开征有差别的生态环境建设税。凡是流域水环境改善而受益的单位和个人, 均应成为纳税人。此税种可作为中央税, 专项用于对上游地区的转移支付。

2.实行分税制改革试点, 夯实基层财政基础, 保证地方生态投入

地方政府相对充足的财源是实现地方财政转移支付的根本前提。为此, 应借灾后重建契机, 进行体制机制重建, 实行分税制改革试点并强化省级财政平衡, 夯实基层财政基础, 保证地方生态投入。由此, 笔者建议:可考虑把四川地区作为分税制改革试点区, 在真正实现重建资金的分级管理、分级负担中实现财政体制和机制的重建;将四川灾区的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中央分成部分全额返还;将资源税、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耕地占用税等税种的部分政策调整权下放到地方, 由目前的按行政隶属关系划分税源, 改为由中央与地方共享税源;建立与地方经济紧密联系、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和固定且充分税源、并具有良好经济调节功能的地方税体系, 把营业税和城建税作为主体税种, 极大地提高地方税的收入规模。同时, 在取消省级以下分税制的基础上理顺省级以下财政体制, 合理界定省级政府与灾区市、县级政府的事权, 在财政收支划分、专项拨款等方面向重建地倾斜, 为下一步实行财权、事权与财力挂钩的分税制改革打下基础, 建立重建地地方基本财力保障机制。

3.规范财政纵向转移支付制度, 建立和完善灾区基本财力保障机制

首先, 地震灾区多为贫困地区, 地方基层政府债务负担较重。由于中央财政对省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不够, 加上省级自身财力有限, 导致省级财政对地方转移支付的资金难以扩大。就目前看, 要建立完善的灾区基本财力保障机制, 必须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在国家对四川省、四川省对灾区的改革试点中尽快取消建立在基数法基础上的税收返还办法, 实行以“因素法”确定转移支付, 并科学合理设置转移支付因素和权重, 调整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方法和拨付规则, 保证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 在实现受灾地区政府正常运转的基础上, 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并使地方财政有能力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生态修复, 与国家生态补偿资金形成互补, 从而保证灾区生态修复重建有足够的资金来源。

其次, 生态环境建设是全国也是区域社会公共需要, 在国家加大生态屏障区环保投入的同时, 省、市政府也应构成补偿主体。因此, 应建立针对灾区的财政生态修复投入长效机制, 构建新型的中央和省两级转移支付制度。为保证生态修复投入的持续性, 还应将生态修复和重建区域划分为国家和省级两个层次, 并相应建立中央和省两级转移支付体系, 在将国家级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列为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的重要支持对象的同时, 省级财政也应为省级生态修复区提供主要转移支付的责任, 并将地方规划生态修复资金需求纳入地方财政预算, 确保转移到位、支付足额、持续稳定。同时, 调整建立相应的配套实施机制, 用于生态修复区域政策性减收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般性转移支付, 直接拨付到所在县财政账户;用于生态建设的专项转移支付, 应由所在县政府通过相关政策和投融资平台对资金进行整合, 有针对性地吸引和引导社会资源根据当地生态建设项目的紧迫程度组织实施。

三、创建生态修复区和受益区的横向转移支付体系, 实现区际间和流域间的生态补偿

除了财政的纵向转移支付外, 生态补偿机制还包括流域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友好合作机制和经济、贸易政策机制, 因此, 构建上下游积极的利益激励机制, 可实现以地方发展能力为主的多种补偿和民间资源的充分运用。作为生态修复重建资金来源的一条重要途径, 灾后重建中, 除了中央和上级财政的纵向转移支付外, 还应建立包括受益省市横向转移支付和省级纵向转移支付以及省内相关受益市县的横向转移支付。目前的横向转移支付体现在对口援建省市在3年内每年拿出地方财政收入的1%并主要以项目援建的形式支援援建地, 这一措施是灾后的应急之举。生态修复的长期性需要建立区际间和流域间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 形成以纵向平衡为主、纵横交错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从根本上解决灾区生态环境发展中的动力和机制问题, 为灾区生态修复和持续发展提供资金保证。

1.通过区域内政府的相互协作和沟通, 制定出合理的区域间利益补偿、财政转移支付政策, 实现区域间生态的有偿使用和合理保护

成立跨部门、跨地区的长江流域管理机构, 建立流域内各省、市、区间及省内相关市、区的对话机制和上中下游间的区域合作与利益协调机制的建议应得以实施, 使相关区域在公共资金投入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方面达成共识。[1]在此基础上, 通过市场机制让受益省、市、区进行利益补偿, 在生态受益地区与生态修复和保护区域之间建立起基于生态建设与保护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生态受益地区的生态补偿金源自于跨地区的受益省、市政府财政拨付的资金、征收的资源税、排污费等, 以及由四川省内流域上下游各市、区按比例的共同出资。生态受益地拨付比例应根据不同区域在生态修复与保护中的作用与地位、人口与财力状况、生态效益外溢程度、生态区修复保护成本和发展机会成本、生态受益获利状况等具体情况而定, 充分体现开发者保护、受益者补偿原则。

2.协调好地区间的利益, 提高转移支付的积极性

在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创新中, 应在利益协调上将投资与横向转移支付区分开来, 对投资项目按价值计量, 超过无偿援助部分的就为地区间的有偿经济技术合作, 作为横向转移支付补偿。为保证资金投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应通过建立制度化、市场化的补偿机制, 由相关地方政府共同推动并采取市场化模式运作, 充分体现“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原则。

四、以生态补偿和利益分享为导向, 形成多元化投资体系和市场化补偿机制

参考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 灾区生态补偿的融资方式应该向国家、集体、非政府组织和个人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转变, 拓宽生态环境修复与建设投入渠道, 建立灾区生态修复与保护的多元化投资体系。

1.培育和发展生态资本市场

首先, 要把握制度建设创新和融资方式创新带来的机遇, 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 支持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生态环保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并推荐上市;其次, 发行生态环保债券和生态环保彩票, 并对债券收益实行免税政策, 广泛募集社会资金与政府专项转移支付合并使用;第三, 以中央政府为主、与四川省政府联合投资设立灾区生态产业投资基金, 以鼓励向灾区的生态产业投资。

2.提高诱导社会资本生态投资的政策效能

灾区生态修复应争取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 包括实施倾斜和优惠的信贷政策, 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以政策带动更多市场资金参与灾区重建。

在产业重建上, 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区域产业结构的支撑政策, 扶持特色优势产业项目, 并以项目支撑和投资合作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强灾区内生发展能力应是政策引导的重点。根据生态建设的需要, 促进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新兴产业的崛起, 应是实施生态环境补偿良好的产业选择。因此, 应增大生态修复投入, 延长退耕还林政策适用期, 在为生态脆弱的灾区生态重建提供支持的同时, 应根据产业规划, 建立产业结构和产业支撑体系, 找出比较优势产业项目, 从政府资源配置和市场主体投入、产业转移需求等角度, 对灾区实行扶持特色优势产业的项目支撑政策, 增强灾区“造血”功能。在坚持生态修复和保护优先的前提下, 对区域内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可再生能源开发等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给予扶持, 并探索应用银行信贷、贷款担保、财政贴息、投资补贴、税费减免、技改扶持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以及在生态环境修复重建中实行以工代赈等政府间接资助方式, 进一步完善产业配套, 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生态修复与产业重建, 积极引导外商投资和沿海企业进入环保产业。

参考文献

建立地震保险 篇6

关键词:地震,地震保险,地震保险制度,再保险

(一)日本地震保险制度简介

作为一个岛国,日本是世界上著名的地震多发地带,百年以来震级五级以上的地震就高达数十次,给日本的国民经济和生活带来的极大的影响和损害。其几个主要大地震的影响可见表1:

由于受地震灾害影响严重,日本政府与财产保险公司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共同研究有关地震保险等问题,并于1966年制定了有关地震保险的法律,地震保险制度由此起步,并逐步扩充完善。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日本地震保险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日本近年来的几次大地震灾后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具体可把日本地震保险制度的特点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法律先行

1966年,日本国会制定了《地震保险法》和《地震再保险特别会计法案》,初步建立了日本地震保险体制,即建立了以资助受灾灾民安定生活为目的,政府的再保险为前提的高公共性的灾害保险,由政府对商业保险公司承担的地震保险责任的一部分进行再保险。其中,《地震保险法》将可保的对象限定于居住的住房、生活用品,但价值超过30万日元的贵重物品不在承保范围之内,贵重物品的损害可以通过选择其他种类的商业保险和其他风险规避方式来加以分担。为鼓励居民投保地震险,后来日本又颁布《地震保险相关法律》等法令。一系列地震相关法律的建立与实施为日本地震保险的开展创造了规范的环境。

2. 政府支持

地震所具有的巨灾风险特点决定了它不适合完全采用商业保险的模式来经营。因此日本地震保险大多是由由政府与财产保险公司所共同经营的。保险险种的费率设定则遵循“不盈利不亏损”的原则,不由各保险公司自行决定,而是由财险费率厘定基础费率。所收保费全部累积用于将来发生地震时的保险赔款准备。与其他财产保险相比,日本地震保险更多的具有一种政策性保险的性质。

3. 定损赔付

日本地震保险的保险赔偿是通过对保险标的受损情况进行勘查确定其受损级别来分别进行赔偿的。赔偿情况可参见表2。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地震灾害的关心程度的不断提高,再加上地震保险合同的不断增加,政府和保险公司多次调高总支付限额。最近的一次调整是在2008年4月1日,总支付限额再次由5兆日元提高到5.5兆日元。

4. 实施再保险安排

地震保险的损失金额巨大,单靠商业保险公司无力承担所有风险,因此由日本政府提供再保险进行责任分担和支持。地震保险合同全部集中在日本地震再保险公司,通过该公司向政府分保。

其具体操作流程可见下图:

流程简介:首先由各保险公司接受投保人的地震保险投保,各保险公司再向日本唯一的地震再保险公司统一办理分保(再保险),然后再由地震再保险公司将集中的再保险业务向政府或其他资金雄厚的公司办理转分保,当然地震再保险公司也可自留部分业务。

(二)日本地震保险制度的启示

1. 法律。

没有法制就没有发展,要能够使地震保险在我国顺利地扩展业务,相关环境的法律与法规的完善是当前所必须的。但在目前,不仅地震保险没有立法,所有巨灾保险在保险法里面的内容都是一片空白。缺乏法律的保护与支持,地震保险的推行将遇到很多实际困难。因此,应在近期研究推行有关地震保险的相关法律法规,而这也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大发展方向。完善的法律法规能够有助于地震保险的推广与发展,而地震保险在实践中的操作又会进一步对相关法律法规提出新要求,相信,在这种相辅相成的作用下,必能构建一套完整的地震保险法律体系。

2. 经营模式。

地震风险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虽然损失发生的频率较低,但所造成的损失概率无法确定,且损失波动幅度非常巨大,再加上波及地区的集中性,这就使得地震保险呈现出"三高"的特征,即:高风险、高损失、高赔付。这种违背大数定理的特点使得地震保险并不受一般商业性保险公司的欢迎。由此,在我国现有保险市场条件和保险经营水平下,地震保险完全由商业保险公司来运作很不现实,事实上商业保险公司也不愿意单独提供地震保险服务。此外,基于地震造成损失的不确定性以及国家财政的有限,再加上当前我国政府主导型巨灾风险管理模式的种种弊端的逐步显露等原因,我国地震保险制度宜采取由政府与商业保险公司共同合作经营的运作模式。具体说来,地震保险由个人投保,商业性保险公司遵循市场化原则特许经营,政府并不直接参与,而是以最终再保险人的身份(政府组建国有地震再保险公司作为最终再保险人)对商业保险公司提供超额赔付保证;同时政府应对投保人和经营地震保险业务的商业保险公司提供专项补贴、税收优惠等各项政策支持,以促进地震保险的推广。

3. 投保方式与赔偿处理。

针对企业来说,地震保险若采用自愿投保的方式,则在当前费率普遍过高的情况下,企业处于自身成本考虑,投保的积极性不会很高,这就达不到兴办地震保险的目的;但若采用一律强制的投保方式,又加重了企业的经济负担,不利于企业的正常经营。因此,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刀切”。对那些经营占地较广,受地震保险影响较大的企业或单位,如制造业、化工、电力、超市、学校等企业或单位,应使其取强制投保,以达到对地震风险的有效控制;而对那些受地震风险影响较小的行业,如服务、咨询、商业等行业,则可采用政府引导,企业自愿参与的原则进行投保。

在地震保险的赔偿处理上,可参照日本经验,定损赔偿。在这方面,应成立专门的地震损失鉴定部门,以便对地震所造成的损失进行合理估计。使损民众得到满意赔付。

4. 应积极利用再保险分散风险。

风险控制是地震保险管理的核心问题。在我国地震保险制度的设计中,为了最大限度地控制地震风险,应当积极探求多渠道的风险转移机制,比如设置一定比例的地震保险免赔率或规定具体的最低免赔额,以防止道德风险和激励投保人积极防灾抑损;同时对所有地震保险实行再保险,并且再保险的比例要高于一般保险;应规定经营地震保险业务的商业保险公司可在同业之间进行再保险,但政府组建的国有再保险公司作为最终再保险人;由政府牵头和有关部门来参与建立地震保险基金,然后委托商业保险公司为国家承担管理职能,不以营利为目的,实行单独建账、单独管理;在条件具备的时候可逐步推行地震保险证券化,即通过创设地震保险期货、地震保险期权、地震保险债券等地震保险金融产品来实现地震风险由保险市场向资本市场转移。

5. 由提供地震保险加强防灾减损工作。

保险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保险公司在提供保险的时候可以通过加强保险标的的防灾减损工作,防微杜渐,使风险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保险公司在提供地震保险的同时,平时积极组织各投保单位进行地震保险财产处理演习、培训及器材的维修等日常应急准备。并认真组织开展地震防灾隐患排查,对所排查出的重大隐患,要分类定级,制定专门治理计划,落实相关责任、方案、资金、人员、物资,限期整改,确保地震安全。保险风险巡视员要加对重点地区和重点部位的巡查,督促落实隐患排查责任和整改措施。保险公司应协助政府随时做好应急救援准备。要加强防范,进一步完善地震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救援演练工作,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按照应急救援方案要求迅速组织有效救援,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参考文献

[1]戴树人.巨灾风险——日本的地震保险制度[J].银行客户, 2008-6.

[2]明仪.世界地震保险制度[J].中国保险, 2008-5.

[3]朱俊生.地震保险, 能走出尴尬吗?[J].世界知识, .2008-12.

建立地震保险 篇7

2016年5月保监会与财政部印发《建立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制度实施方案》, 标志着以前作为除外责任的地震因素给房产相关当事人带来的损失, 可以作为理赔理由向保险企业索赔。房产相关当事人可以更好地应对地震给房产可能带来的损失或在损失发生时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以减少损失。

一、房地产金融风险

为了消除或者减少这些可能性的不利影响房地产相关当事人有必要参加投保, 应对可能发生的损失或在损失发生时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房地产保险就是指在房屋设计、营建、销售、分配、消费和使用的过程中以房屋及其相关利益与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

房地产金融是指在房地产生产、流通、消费领域中包括房地产抵押贷款及产业资金融通等筹措资金的金融行为的统称。主要包括房地产担保、房地产信托、房地产保险、房地产租赁等。

在房地产金融活动中由于建设周期长且容易导致不可抗力和其他一些不可预见的人为因素、政治因素、政策因素或事件发生, 使预期的收益与实际收益不相符或产生巨大差异, 因而存在巨大的资金损失风险。比如银行贷款利率汇率的变化、比如地震、洪水、火灾的发生、比如债务人意外死亡致使不能偿还贷款本息、比如证券发行者到期不能偿付本息等。

二、房地产保险

房地产保险就是指在房屋设计、营建、销售、分配、消费和使用的过程中以房屋及其相关利益与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

房地产保险是整个社会保险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房地产保险指通过对房地产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进行投保, 当保险合同约定的情形发生时给予赔偿。房地产保险会对整个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保障作用。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抵御意外实现补偿;2、促进房地产产业健康发展;3、促进行业资金融通;4、为房地产抵押市场的发展提供保障;5、利于增强防灾救灾能力。

三、保险责任

保险责任是保险人根据保险合同的相关条款约定所承担的责任。保险责任约定必须是损害发生在保险责任内、必须发生在保险期限内、只能以保险金额为限, 三者缺一不可。

保险责任包括损害赔偿、责任赔偿、保险金给付和费用负担等。特约责任是既定的除外责任中不保的责任另经房地产保险人和房地产被保险人双方协议同意后在保险单上特别注明承保责任的一种责任。

下列原因造成的损失保险人依照合同约定进行赔偿包括火灾、爆炸、雷击、暴雨、暴风、冰雹、泥石流、滑坡、飞行物体及其他空中运行的物体坠落、其来建筑物倒塌等。

四、除外责任

除外责任包括:战争及军事行动、被保险人故意损毁、核辐射放射性污染、地震等。由除外责任引起的损失不予赔偿。

非经特别约定并注明的水闸、铁路涵洞、桥梁码头、矿井设备、土地矿藏、森林水产资源等不在保险基本险的标的赔偿范围。

五、地震险

由于地震会给房地产行业造成的经济损失非常大因而保险公司将地震列为除外责任。巨额的地震赔偿完全有可能让保险企业破产倒闭, 因此地震险一直都是保险业不敢触及和不愿触及的险种之一。保险公司是企业, 它是以盈利为目的, 无利可图的地震险必定成为险企的鸡肋。为了解决地震给房地产行业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所带来的问题, 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陆续建立了地震保险制度。

房地产地震险就是指在房屋设计、营建、销售、分配、消费和使用的过程中以地震因素给所保房地产带来的损失为保险标的附加险种。作为一个附加险种房地产当事人上地震险其前提必须是投保家居财物保险和住所第三者责任保险。

汶川发生地震后地震险在中国第一次出现。中国保监会规定作为附加险承保的地震险保费是主险的10%, 获赔保额是保险金额的80%。地震险保费还是相对比较高的一种附加险。

2016年5月, 保监会与财政部联合印发《建立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制度实施方案》, 标志着以地震为除外责任的保险业开始了积极地实践探索。以地震为除外责任的房地产保险开始了新的阶段, 新的篇章, 具有伟大的划时代意义。

六、地震险补充建议

第一, 地震险应当不以盈利为目的。

第二, 政府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责任。出险时由投保人直接向保险公司索赔, 保险公司赔偿后保险公司可向政府提出再保险金赔付请求。

第三, 地震险必须作为附加险。

第四, 政府要提供一定的政策扶持。通过税收调控实现专项地震基金, 用以保证地震险保险公司的正常运营, 从而促使整体与地震险有关的行业健康可持续绿色发展。

七、结论

我国房地产保险行业尤其是地震险出现后的房地产保险行业将基本建成保障全面、功能丰富、运营稳健、诚信规范, 具有较强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金融行业。房地产保险行业将成为政府、企业、居民房地产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 房地产保险的功能作用将得到进一步充分发挥。

国家通过法律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多渠道房地产风险保险体系, 走政府参与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道路。这不仅需要通过法律规范保险公司的行为, 更需要通过政府牵头设置专项风险基金。面对房地产各种灾害, 政府和保险业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风险体系管控从而促使整体房地产保险行业可持续绿色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昊然.论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法律构建[D].吉林大学, 2013.

[2]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王和.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新举国体制”[N].21世纪经济报道, 2016-05-31011.

上一篇: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特点下一篇:中国民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