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文明

2024-06-02

教育的文明(精选12篇)

教育的文明 篇1

一、在职业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现状

(一) 教师的生态文明教育素养不高。

现阶段, 我国缺乏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人才, 在各类学校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师素质也是参差不齐, 在职业教育中教师的授课效果也就显得差强人意。要在学生中间开展生态文明教育, 就必须先从老师的教育素养抓起, 对老师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培训是职业教育体系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前提条件。

(二) 生态文明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相脱节。

目前我国的建设重心都集中在经济建设上来, 我国的生态文明教育滞后于国外的发展。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重视程度不够, 人与自然相处的矛盾问题日益突出。我国的高等院校的生态文明教育缺乏结构性的基础, 总的来说, 我国的生态文明教育理论基础不够完备, 整体上缺乏专业性人才, 在实施过程中又没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案, 在职业教育又没有注意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所以在职业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实施效果不理想。

(三) 生态文明教育重视度不够。

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八大重点提出的一个重要议题, 在人和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 加强对师生的生态文明教育, 是实现我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在职业教育阶段, 最突出的表现是过于注重功利主义, 学科设置以社会需求多和实用性强的专业为主, 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内容单一, 教育方法单一, 对于生态文明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在我国, 生态文明教育还集中体现在一些民间团体上, 但是这些民间团体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没有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一直处于自由组织的状态。总的来说, 生态文明教育在我国的各个领域里都有着为重视程度不够的突出问题。

二、在职业教育中对于生态文明教育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 国家对高校的生态教育专业不够重视。

在职业教育中没有建立起来健全的生态文明学科教育体系, 没有统一的学科标准和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我国, 政府对生态文明教育的经费支出也不到位, 致使一些活动方案得不到实施, 这也是国职业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发展滞后的原因之一。

(二) 职业教育阶段, 课程设置不合理, 生态文明教育还只是流于形式。

在职业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课程主要是通过选修课的形式来开展, 而并没有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必修课程。学生接受生态文明教育的方式主要是通过老师讲授, 接收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单一。老师的教学方法也主要是通过讲授法, 教学形式也古板单一, 理论知识没有转化到实际的应用中来。

(三) 在专业选择上, 由于受经济发展的影响, 学生往往选择实用性、社会需求性强的专业, 对生态文明的有关专业热情不大。在对待生态文明的有关课程上, 很多学生也是抱着一种可学可不学的态度, 只要在学习中能够通过考试就万事大吉了。这对于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投身生态文明活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三、职业教育阶段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建议

生态文明教育应当是高校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回顾我国教育的历史, 我们一直没有注重生态文明教育, 甚至导致了一些蔑视生态观念的传统习惯。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强调生态文明教育, 改变学生思想方式和规范他们的行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要性的体现。要加强在职业教育阶段的生态文明教育, 主要有:

(一) 提高教师的生态文明教育水平。

要加强在职业教育中的生态文明教育, 首先就必须加强职业教师队伍的生态文明素养, 提高生态文明技能。教师的生态文明素养是提高职业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保障。“教育大计, 以人为本”, 要在职业教育中发展高质量的生态文明教育, 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要提高教师队伍的生态文明素养不断的提高。只有教师的素养提高了, 教育教学的质量才能有所提高。国家应该在教师生态文明素养方面加大培养力度, 开辟多种教师培养途径, 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二) 建立校园生态文明教育评价体系。

在职业教育中建立完整的生态文明教育评价体系标准是很重要的, 有了健全的评价体系, 就能够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一个直观的评价, 对生态文明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也有了一个参考的标准。在职业教育中建立一整套完整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 不仅是一种评价机制的建立, 而且也在无形之中对师生的行为规范有着一定的约束力。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 那么在生态文明教育中, 出现的任何问题也是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可以依持的, 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规避在职业教育中的生态文明教育一盘散沙的局面。

(三) 政府出台政策大力支持。

在职业教育阶段, 生态文明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 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出现, 光靠学校和师生自我的约束和管理收效甚微, 最主要的还是要政府出台政策大力支持职业教育中的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只有政府出台一些列法律法规, 生态文明教育进行约束, 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 才能大力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政府还应该出台政策支持民间团体的生态环保活动, 有了政府的支持, 民间团体的活动才能更加合法化, 扩大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薛建明.生态文明进高校的必要性及其实现途径[J].教育与职业, 2010, (23) .

[2]谭贻群.生态文明环境下的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建设思考[J].科技信息, 2011, (08) .

[3]宣仕钱.如何建构独立学院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教育教学研究) , 2011, (02) .

[4]谭坏芝, 高涵.论职业教育生态技术环境[J].职教通讯, 2013, (25) .

[5]王起研.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D].内蒙古:内蒙古理工大学, 2012.

教育的文明 篇2

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们总感到,中小学德育工作从内容到形式仍有诸多偏颇之处。如脱离少年儿童实际,口号式的东西多,抽象的大道理多,而基础性的教育则太少,非凡是文明礼仪等的基础道德教育则更少。因而,在这一代少年儿童中不少出现了诸如和人为善、孝敬父母、勤劳俭朴、热爱劳动等意识十分淡薄的缺陷。这应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我们正处于世纪之交,正处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关键时期,加强对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教会学生做人,是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基于此,我们从本区中小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了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探索。力求通过学校、社会、家庭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在文明礼仪教育上取得突破,并以此带动学校其它各项教育工作的开展,为培养跨世纪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立足于抓好这一最基础的教育,我们于去年底向全区中小学生、教师和学生家长印发了《福州市中小学生文明礼仪常规》、《福州市教师礼仪常规》等一批文明礼仪教育的文件,并采取了相应的办法。

一是要求全区各中小学校全面强化师德教育和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整体优化学校文明礼仪环境。将师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成效,列入“文明学校”和“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的评估体系。

二是把《中小学生文明礼仪常规》列入学生思品课教学内容,力求学生“知”和“行”的统一。

三是强调各学校把文明礼仪教育和各项校内外活动的开展结合起来,做到形式活泼,内容丰富,扎实有效。四是强调教师的为人师表,在文明礼仪上率先垂范,并将其列为教师年度考核及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全区各中小学校全面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各种知识竞赛、主题队会等形象生动的教育活动唤起了师生和家长的广泛参和,教育形式不断翻新,教育内容日益深化,阶段性成效十分显著。

关于“文明”的教育属性思考 篇3

关键词:文明;文明观;教育伦理

中文语境中的文明一词最早见于《周易》:

《易·文言·乾》:“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孔颖达疏:“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

《易·彖辞·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

《易·彖辞·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

《易·彖辞·贲》:“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尚书·舜典》:“曰若稽古帝舜,曰重华,协于帝,濬哲文明,温恭允塞,玄德升闻,乃命以位。”孔颖达疏:“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

《辞源》给出的释义为“文采光明,文德辉耀”,这是一种以词解词的避实就虚的循环解释,因为文采和文德又各有多种释义;孔颖达所疏“文章”一词亦有多种释义。

可以看出,这里的“文明”一词主要是指对天道运行规律和四时节律变换(时行;阳气生发万物)的尊敬和遵守(应乎天),以及明了天道之德导致的个人品德的提升(濬哲、温恭、允塞;内心文明而外表柔顺)所带来的回报(乃命以位)。这是基于《道德经》和《周易》所阐述的应该践行天道而言的。因为在古人眼里,天有天文(日月星辰的周期性运行规律,是不可违抗的天意,即天道意志),地有地文(或称地理。即山川河流走向、草木花禾分布),人有人文(纲常伦理和道德规范等)。

“明”取义于日与月相合,这一昼一夜两种最亮的光都会给人间带来光明,主宰天下万物的生、长、壮、老、死。

所以,古人眼里的文明是对日月生长万物的赞美,由此推及的是对体悟天道、尊行天道之人的赞许,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明”。

随后的文明一词多数是指现代意义上的文化教育之义。宋司马光《呈范景仁》诗:“朝家文明所及远,于今台阁尤蝉联。”元刘壎《隐居通议·诗歌二》:“想见先朝文明之盛,为之慨然”。

显然,这种教化仍然是一种“天道”和“天德”教化。即使是所谓的“华夷之争”或“华夷之辩”,即如何对待“野蛮”与“落后”的问题,其焦点也只在于如何保持民族社会的先进性、有效抵抗野蛮侵略和落后倒退、防止一切野蛮侵略导致的文化破坏和社会倒退之上。从历史上看,除大汉为保边境安宁主动出击匈奴外,其余各朝代大体上采取怀柔和安抚政策(如明朝采取的优待安置、供给赏赐、来去自由、减轻税负和授官世袭等),并没有诉诸武力屠杀,反而是追求对“落后”和“野蛮”地区的文明“感化”。从人类的历史正义性角度来看,这种“文明”才经得起考验与检验,它明显优于带有欧洲中心论色彩的以具有坚船利炮的侵略扩张能力为特征的野蛮征服。

到了近现代,文明一词才用于指代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状态(清秋瑾《愤时迭前韵》:“文明种子已萌芽,好振精神爱岁华。”老舍《茶馆》:“这儿现在改了良,文明啦!”鲁迅《准风月谈·抄靶子》:“中国究竟是文明最古的地方,也是素重人道的国度”)。即便如此,汉语语境中的文明一词也主要是强调内心修养和行为举止更符合社会行为规范要求,很少包括技术层面和社会制度及其管理体制层面的东西。

在当代中国,文明一词的含义已经泛化了,很多人使用文明一词是在对西方人的盲目崇拜下而津津乐道的。加上一部分人的用词不当,有的时候真不知道使用者所说的文明一词指代的准确含义是什么。这种情形对普通大众来讲可能无所谓,但是,对于教育和学术研究来讲,则是最严肃的“基本概念”问题,对于其间的联系与区别则不可不知。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何平指出:“作为一个分析性范畴,‘文明在学术研究中,尤其是在历史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中至少可以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称以复杂的社会结构、技术和行政体制的发展、精湛的艺术和抽象的思想为特征的社会发展的较高级阶段;二是指人类社会在技术、行政、思想和审美诸方面达到如此高水平发展的过程;三是作为‘文化的同义词,指称一个社会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总的形态。”

由此可见,我们今天所用的文明一词,在历史的演化中,已经远远偏离了古人赋予它的本该具有的原初的天道含义。从整个人类“教育”这个坐标系来看,今人,尤其是西方人所谓的“文明”,往往是一厢情愿式的以物质为依托的技术性改进和改造,因而也就很难配得上文明二字。他们自称的这种“科技文明”或称“物质文明”,已经为整个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后果和生态灾难。这种以征服自然、战胜自然和肢解自然为特征的行为,往往是反天道的,所以必然受到天道的惩罚。如果再把那些自以为是的社会政治制度和体制自我标榜为“文明”并强加于其它国家民族之上,那就是对文明一词最大的“亵渎”了。

这种以满足人类物欲为核心、以军事征服为特征的文明,已在事实上使人类走上了一条越来越黑暗的长路,战火频仍、流离失所和“身心俱疲”将是整个人类必须承担的后果,它带给整个人类的将是无尽的悲哀。

这是人类教育所面临的最大的悲哀。众所周知,教育的基本功能和属性之一,就是传播人类先进的思想观念和伦理道德,而什么是“先进”,则完全取决于社会主流价值观。笔者认为,如何逆转这种状况,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刻思考的问题。我们可能不会马上改变什么,但是,我们要为做出这种改变鼓而呼之,因为,这是一个关乎子孙后代和人类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大事。

参考文献:

[1]何平.《文明的观念和教化:中国与欧洲》.《史学理论研究》,2007(4).

高等教育发展的“生态文明” 篇4

结合对高等教育的深入思考,笔者认为高等教育的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当前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根本的、基础性的战略,多元质量观是高等教育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论,分类管理、各就其位、特色办学是高等教育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

一、生态文明的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论

人类文明经历了黄色的农业文明、黑色的工业文明,现在已进入到创造绿色的工业文明的发展阶段。高等教育的发展史似乎也是人类文明的缩影。高等教育从诞生那一天起,就是传播着哲学、宗教的一种简单的、纯粹的文明。建于的11世纪初波隆那大学、巴黎大学就是在宗教的庇护和宠爱下诞生的。他们和其他近千年历史的大学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进入黑色工业文明的引领者却是19世纪初的德国的柏林大学,科研与教学并重,推进了工业文明,也使得德国很快成为世界经济文化的中心;而美国的《摩尔法案》催生了一批以服务社会为使命的“赠地”大学,“威斯康辛思想”进一步将高等教育世俗化演绎到极致。今天,中国率先提出了高等教育的文化引领职能,并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布局。这一基本治国方略不仅引导人们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征程中确立生态理念、强化生态意识、倡行生态行为,而且给予国人一种共生意识,一种行为方式,一种思维模式。早在2010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若干意见》中,就突破以往孤立讨论高等教育发展的思维方式,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立了动态调整机制,支撑区域产业升级、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针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等教育需求以及现实中高校趋同发展的矛盾,深入践行2008年初提出的“科学定位、分类指导、多元发展、特色办学”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思路,积极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应用性高等教育发展路径,建立具有安徽特色的现代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1]。把高等教育的发展放在与社会的大系统互动中来考虑,这不仅仅是一种发展视角的转换,更是一种基于生态学的发展观的创生。在全球高等教育多元质量观影响下,我国高等教育应努力实现高等教育的生态发展、生态文明,让每一所高校都能立足长远、科学定位、多元发展,而不盲目攀高、趋同建设。

“生态”(eco-)一词源于希腊文中的词根“oikos”(“住所、栖息地”之意),寓意是家庭成员能够彼此和谐相爱、彼此负责任。“生态学”(ecology)则是“oikos”与“logos”(“学问”之意)的合成词,其本意是研究生物住所和环境的学问[2]。1866年,德国人海格尔(E.H.Haeckel)首次提出生态学概念,认为“生态学”是探讨生物有机体之间,以及生物有机体与其生存的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问,这一概念逐步延展到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中。

时隔100年后的1966年,美国高等教育学家阿什比(Eric Ashby)首次提出“高等教育生态学”(ecology of higher education)的概念[3],提出应该以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考虑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特别要把握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生态平衡、生态位态、协同进化的原理与机制,建立了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德雷克·博克在《超越象牙塔》中热情呼吁,现代大学不能囿于象牙塔,而应超越象牙塔,推倒阻隔与社会交往的大学围墙篱笆,服务社会,引领社会。这可以说是现代大学放弃“农业文明”、走出“工业文明”、实践“生态文明”的昭示。但在传统的精英式高等教育中,在供给与需求巨大的落差中,“生态”思想只能束之高阁,被人们藏匿于意识深处。然而,当高等教育走出象牙塔,步入大众化甚至普及化的进程时,我们就必须在需求与供给之间进行认真的审视和度量,既要考虑高等教育自身发展,也要考虑社会需求;既要审视高等教育的内部结构,也要审视社会大系统里对高等教育多元需求结构的变化。只有在高等教育与社会环境之间找到适切适需的相互协调模式,找到一种互为依存、互为促进、协调共生的“生态模式”,高等教育才能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下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换言之,高等教育的生态文明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乃至普及化的必由路径,更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题中之义。生态的寓意是“结构”,是“体系”,是内外在的相互关系。因此,高等教育的生态文明,首先要考虑高等教育体系的结构特征,从高等教育系统的内部分工和多元化发展审视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划;同时,还需要廓清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论,也就是其生态学意义上的发展策略。

二、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结构特征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稳固,催生了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宏观层面上的一整套改制制度纷至沓来。这不仅响应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需求,更是对高等教育全球化改革浪潮的一种呼应。由此而来的现代高等教育系统日益复杂,上世纪90年代以来,对应大众化需求而生发的我国高等教育逐步在办学主体上由“政府直接办学”转变为“政府引导与监督办学”;在政府统筹管理上由“中央政府为主”转变为“省级政府为主”;在高等教育外部管理上,由“计划为主,统一管理”转变为“分权分层,引导服务”;在内部管理体制上也出现了淡化行政权力、强化学术权力、充分发挥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实践。对大学“可能的未来”,杜德斯塔(J J.Duderstadt)说:“2000年后,大学的教育远景是大学未来将要经历巨大的转变,它们包括世界性大学、多样性大学、创造性大学、不分科大学、虚拟大学、成人大学、大学学院、终身大学、无所不在的大学、实验室大学等”[4]278。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也呈现出多样性的发展态势,多样化是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必然趋势,更是21世纪大学的主流特征。

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办学历史演进昭示我们,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就是将传统的精英式本科教育转变为应用型本科教育,由“象牙塔”里的高等教育转变为面向社会的服务型高等教育。作为美国新建高等院校“赠地学院”的代表———威斯康星州立大学,它的“州的边界就是大学的边界”的办学理念很好地诠释了大学为区域经济社会服务的职能。费依屈克(H.A Foechek)对高等本科教育曾做过预言,他认为,未来的大学本科教育不再是传统的“大一统”式的精英人才培养,而是会出现明显的分化,仅就学士学位获得者来看,就会至少出现科学类学士、工程科学类学士、工程类学士和工程技术类学士四种[5]。这一预言已经在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办学历史中得到了验证。

应该说,对高等教育系统变革的思考,一般只是基于社会政治、经济等外在因素的角度,少有考虑高等教育系统本身对变革的驱动与制约。针对这种情况,伯顿·R·克拉克试图从组织的观点,阐明高等教育“系统本身是怎样决定行动和变革的”[6]2,寻找高等教育运作的“内在逻辑”,并认为必须准确把握并遵循这种“内在逻辑”才能认识高等教育问题、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由此可见,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一种必然选择,是高等教育系统对社会大系统的耦合与响应,是高等教育内部资源配置的变革。因此,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持续发展必须充分利用系统内的软硬资源支持。

(一)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分工———结构张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对于高等教育来说,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在多元质量观照下的适需教育,就是一个在结构上充满活力与结构张力的高等教育。衡量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水平,并不是仅仅看这个国家在世界一流大学群中所占的比重。在全球高尖端学术领域的话语权,还必须表现在这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度上。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还远远没有达到期望的水平,没有达到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层面。造成这一现象的显著原因就是对高等学校的科学定位和分类引导不够,造成事实上的同质竞争、雷同发展。更有甚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众多高等学校倾心于规模的扩张以及简单的量的增加,造成在学科门类、专业布点、科研项目等方面的重复建设,致使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出现结构性扭曲,高等学校因重复建设、雷同设置而衍生的功能上相互僭越,造成了某些功能的恶性膨胀,使得系统内部呈现结构性过剩的局面。

高等教育系统是由从事高等教育活动的机构构成的,而这些机构在类型、层次、形式上应由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决定。时下,虽然大学的逻辑起点依然是“传播高深知识”,但其操作定义已不再囿于简单的人力资本的开发。社会对大学功用的期待发生了显而易见的扭转,开始把发现知识、加工知识、传播知识、应用知识同时列入高等教育的功用[3]40。培养人才的规格是适用于哪一种知识型态?拥有不同知识型态的人才在人才总体中所占比例?其决定权不应属于大学内部,而取决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和客观需求。在我国目前的城市化、工业化建设进程中,人才需求应呈现一种类似塔形结构,研究型人才需求处于塔尖,而技能型人才需求则是坚实而广阔的塔基。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产生的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从中利用高等教育系统内的结构张力,找准自身位置,在属于自己的生态位上,谋求自身的发展。

(二)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多元化———内生动力

从系统论角度来看,一个良性生态系统应该是一个具有多元的生态结构的系统,具有在不同生态位上协调共生的生态系统才会产生自发的内生变革动力,而使系统具有不断创生的时空。伯顿·R·克拉克提出,高等教育系统本身“单一的结构阻碍变革,唯有多元化的结构才能促进变革”[5]219,从而使得系统在多元化结构所营造的时空型态里焕发生命力。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简称“高教30条”),明确把体制机制改革作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出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关键环节。构建具有活力的高等教育系统,必须在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体制机制上寻找突破口。高等学校必须各就其位,合理定位;政府部门必须分类指导、科学管理,才能避免“千校一面”的一元化系统和单一机制。面对业已上路的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如此庞大的系统陷入“一元化”的泥淖,一旦决策上有稍许移位偏差,对于系统整体的打击就是毁灭性的。而庞大系统的多元化可以有效降低系统发展过程中的危机。因为,一个多元结构的庞大系统,其内部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和自主性,任何一个部分出现偏差或失误,其他部分随即就可以自发给予补偿或修正,使得整个系统本身保持稳定。对于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产生的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虽然在建设初期出现一味追求“量”上的变化,在规模上做文章,在外延上谋增加的现象,但它们在庞大的高等教育组织系统中可以利用自身的内生动力进行“自净”,从而着眼于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在我国高等教育大系统中找到自己的生态位,合理定位,坚定不移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三、高等教育生态学发展方略

生态学既是一门学科,又是一种方法论。依据生态学理论,任何物种都会以自己特定的生态形式生活在特定的时空,该时空就是生物的“生态位”。自然界利用空间错位形式使生物各得其所。即使某些物种在统一“生态位”上出现,也会具备不同的生存方式。20世纪60年代以来,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被广泛地应用到社会科学各个领域,一时间,人类生态学、社会生态学、文化生态学等应运而生。教育学家也开始用生态学的视角和方法考察高等教育问题。阿什比(Eric Ashby)指出,在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特别是在大众化乃至普及化的进程中,高校自身应该各得其所,各司其职,寻求适需的“生态”形式和适切的发展空间。高等教育按照生态学的观点进行改革,把高等教育系统看作是整个经济社会系统的一个形态,把不同类型的高校看作是高等教育系统本身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形态。“子形态”只有服从于整体组织系统“母形态”发展链的需求和定位,才能促进其自身发展。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应运而生的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本科办学经验不足、办学资源紧缺、社会认同度不高及社会支持不足等,更应缜密分析内外部环境,在生态学视野里规划学校的发展。

首先,要充分考虑学校的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两个方面的制约因素。高等学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考虑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认真盘点学校办学资源,从办学资源承载力角度考虑,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与其同时,还要学会用生态学视觉去看待学校发展的环境承载力。高等教育的环境承载力是高等教育系统所处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为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和水平所提供的发展空间和能力[7]。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从经济社会的发展、劳动力市场的需求、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等角度,准确定位,错位竞争,在“本科层次”、“应用类型”上做文章,立体、多元规划学校发展。

其次,要从高等教育系统的多样性定位自身的发展。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多样性高等教育生态链中找到自己的生态位,克服规模与质量、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等生态失衡问题,在高等教育的生态链上,觅求自己富有生命力的发展轨迹。

第三,“循环再生、协调共生、持续稳生”是生态调控的基本法则[7]35,高等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持和维护高等教育发展的“生态文明”自然是基本的发展条件。当下,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资源不足、与社会需求结构性错位仍是影响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生存与发展的两个主要问题。正视和着手解决这对矛盾问题是处理好高等教育系统与经济社会需求,以及高等教育自身的功能失调冲突和矛盾的有效手段。因此,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抓住“危”中之“机”,利用后发优势,及时转身,准确定位,合理使用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与整合,保持高等教育组织系统的生态平衡,进而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

高等教育的生态学发展要求高等教育进入多样化时代。不同类型的本科院校应秉持契合自己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质量观,在自己的生态位上规划自身发展,拓展发展空间,争创不同生态位上的“一流”。只有让不同的高校承担不同的任务,在各自的生态位上谋求发展,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才能体现高等学校的特色发展,才能保证高等教育系统与整个社会系统的“循环共生”。

(柳友荣,池州学院副院长、教授,安徽池州

247000)

摘要: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不仅从认识论上提升了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视界,更从方法论上拓展了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应以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论,从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结构张力和内生动力出发,充分考虑学校的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两个方面的制约因素,以及教育系统的多样性定位高等教育的发展,利用生态调控原则规划高等教育,推动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安徽发展应用性高等教育主要做法与思考[EB/OL].http://jwc.ahmu.edu.cn/jxyj.asp?id=988.

[2]生态学的由来及其发展[EB/OL].http://www.bbioo.com/lifesciences/46-19692-1.html.

[3]Eric Ashby.Universities:British,Indian,African;A Study inthe Ecology of Higher Education[M].London:TheWeldenfeld and Nicilson Press,1966.

[4]James J Dudersdadt.A University for the 21st Century[M].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2000.

[5]杨金土.我国本科教育层次的职业教育类型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3(01).

[6]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跨国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文明礼仪教育的演讲稿 篇5

作为个人来说,文明是一种修行,当我走进校园里时,楼梯上的垃圾袋中,印入眼帘,还有随地可见的痰迹,都已成为很正常的事情了,同学们都已经不以为然。把他当作一种习惯,当随口而出的粗话、脏话已成为一种“时尚”,带我们飞翔的翅膀已被我们丢到了不知名的角落。总有人说90后的孩子太狂妄,太不文明,我们总是去讨厌这些话语,可是说真的,事实是我们没有做好才会这样的。从今天起,坚守自己的目标,做一个文明、讲道德的人,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

中国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五千年的文明历历在目。在一个国家中个人是主体。对于个人来说什么最重要呢?我想首先应该是具备文明素质,只有当每一个人都具备了文明素质,那么这个国家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不久前,曾看到这样一则报道,说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多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学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不文明行为也是国耻。”不知大家是否记得,中央电视台曾经报道,国庆节后的天安门广场,随处可见口香糖,40万平方米的天安门广场竟有60万块口香糖残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块口香糖污迹,密密麻麻的斑痕与天安门广场的神圣和庄严形成了强烈反差。

当我们费尽力气去争取办奥运会、世博会时,却不知,万朝的努力,只因为我们的不文明,而付诸东流。我们的不小心的举手投足,而使千古文明,毁于一旦。

当臭氧层破坏日益严重,冰川加剧融化,当垃圾堆积成山,气味远闻。当河流变黑,树木枯死,人类是否能够意识到他们不文明的行为,给大自然留下的伤害呢?有许多的科学家在预料世界末日归哪天,而人们也在这样的世上诚惶诚恐的活着。

我总在想,有什么可怕的呢。这不过是人类为自己的文明买单罢了。

从四大古国文明,到现代文明,我们带着文明的翅膀,经历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什么都变了,只有文明亘古不变。它已成为社会进步的标识,它是高贵,是修养,是礼仪,是风度。

加强对学生的社会文明认同教育 篇6

一、给学生渗透社会文明理念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理解人与人之间应构建文明的关系。一名父亲因为孩子不听话,就把孩子吊起来打,谁知道父亲失手把孩子打死了,父亲十分悔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此事开展讨论:

生A:父亲打孩子是不对的!如果孩子有不对的地方,应该跟他讲道理。

生B:有些孩子跟他讲道理没有用,你反复地跟他说他就是不听,你狠狠地打他两巴掌,他就听话了。

教师:假设我们是父母的话,能不能想一个不打人又解决问题的办法?

生C:我听说,外国的父母遇到这种事,他们不打人,他们会把孩子扔进小黑屋关一天,直到孩子认了错才把孩子放出来……

教师:那西方的孩子被送进小黑屋以后,他们真的愿意听父母的教育吗?

生C:一般会吧……西方的父母把孩子送进小黑屋以前,会跟他们说明白这件事情哪里做得不对,因为做错了事,所以要惩戒。

教师:那若孩子觉得父母说得没道理,坚决不听父母的教导呢?

生C:那西方父母就随他们去了呗,他们的父母会认为,你们现在住我们家里,就得守我们家的规矩……

由此,教师开始引导学生思考两种教育的思维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渗透文明的理念,让学生意识到用文明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减少很多社会矛盾。

二、让学生思考社会文明标准

社会文明是一个非常宏大的概念,如果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仅仅只是将这些理论灌输给学生,学生将很难理解哪些行为是属于构建社会文明的行为,哪些行为是破坏社会文明的行为。

前段时间人们热议:一位姑娘为孕妇让座,孕妇坐后不道谢,这位姑娘又把座位骗回来。教师通过此事让学生理解到社会文明是如何构成的。

生A:那个姑娘做得很不对,她做好事不应该图回报,那个孕妇没有感谢她,她得不到回报就把位置再骗回去,就是在图回报,而且用骗的手段再得到位置,本身就是不诚信。

生B:那个姑娘做得很对,如果人人都像那个孕妇,以后谁还愿意做好事啊,这个姑娘也就是给孕妇提个醒,让她以后记得接受了别人帮助就要道谢。

教师:我们可以把视角放在这名孕妇的身上,假设这名孕妇道了谢,那结果会是怎样的呢?

教师:可是她现在没有道谢,那么被让座的人可能会有什么想法呢?

教师:看,两种完全不同的行为,会催生出完全不同的结果,这种事情,能引起我们怎样的思考呢?

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开始思考文明社会与文明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教师要让学生认同社会文明,就要让学生意识到因为社会文明是由每个文明人构建的,所以从自己做起,就是构建社会文明的标准。

三、让学生参与社会文明建设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参加社会文明建设,学生在参与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努力能够让社会变得更文明、更美好一些,这就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让学生以后愿意为这个社会文明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社会变得更文明。

以教师引导学生去看望孤寡老人为例,在社会实践以后,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教师:在活动中,你们感受最大的是什么?

生A:李婆婆好可怜,她明明有儿有女,生病的时候子女都不来看望她。

生B:实际上有些孤寡老人生活上能自理,他们就是需要人陪。

生C:现在大家都这么忙,谁有空来陪啊?我家附近很多老人的孩子都出去打工了,几年都回不来一次。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近期能为孤寡老人做点什么,远期可为孤寡老人做些什么展开讨论。教师若能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能为社会文明建设贡献一分心力,自己能够通过持续的学习和实践改善社会现状时,学生就更愿意认同社会文明的理念。

社会文明的建立,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社会文明理念教育可以让学生思考社会文明标准、参与社会建设建设实践。

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的培养 篇7

3~6岁正是孩子的敏感时期,抓住这一时期的培养,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使幼儿从小学礼、知礼、懂礼、用礼,促进幼儿良好品质的发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中明确指出教育幼儿“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因此,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文明礼貌,是我们幼儿园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文明礼仪是什么?文明礼仪是孩子相遇时发自内心的微笑;是别人遇到困难时的热情帮助;是见到老师时热情的问候;是犯了错误知道改正并知道说“对不起”;是看见垃圾主动捡起来的举动,是和别人相处时懂得谦让……文明礼仪是一种品质,文明礼仪是一种修养。以下就是我对文明礼仪培养的浅析。

一、教师和家长要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想让孩子知文明,懂礼仪,我们家长和老师就应该以身作则,在家我们要尊敬父母,孝敬老人,夫妻之间要团结,与孩子遇事要讲道理,不能打骂。

平时在班级的时候,我是这样做的,见到家长主动打招呼,亲切攀谈,和同事友好相处。蹲下来和孩子交流,问问他们今天吃了什么,有哪些开心的事,能不能与大家一起分享。孩子做错了,我会摸摸他们的头,告诉他们错在哪里,让他们感受到温暖,知道做错了要改正,并且要对别人说“对不起”,得到别人帮助的时候,要诚心地对他人说声“谢谢”。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细节,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所以要想使孩子发自内心地懂礼仪,我们老师和家长就要做出榜样。

二、将文明礼仪融入日常生活中

要把文明礼仪教育落到实处,幼儿园其实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孩子在幼儿园会学到很多东西,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礼仪习惯包括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以及遵守集体规范的养成教育。

对于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着重在于引导幼儿饭前便后要洗手,食不言,寝不语,饭后会收拾餐具等。教幼儿正确的洗手程序,不乱扔垃圾,看见垃圾能捡起来放进垃圾箱,培养幼儿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孩子年龄小,我们应该对他们的某些行为进行一定的培养,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坐有坐相,睡有睡相,不挑食,玩过的玩具要自觉放回原来的位置,做事有始有终。

有一些礼仪需要我们去告诉他们,比如别人讲话时,不能打断,要倾听,和别人交谈时要使用礼貌用语,如“请”“你好”“谢谢”等。要自觉遵守幼儿园的规定,如站队要遵守纪律,不能插队,上下楼梯的时候不能大声说话,右侧通行等。

我还把礼仪教育融入平时的课程游戏中,如玩“过家家”游戏的时候,爷爷奶奶生病了,爸爸妈妈和孩子去看望,带上水果,说一些慰问的话,做一些搀扶、关心的动作。通过表演,孩子们懂得了要孝敬老人,关心别人。

三、把礼仪教育放到环境布置中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孩子在他周围———在学校的走廊上、在教室里、在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精神面貌的形成都具有重大意义,这里的任何东西都不应该是随便摆放的。”所以我们幼儿园都应该在环境布置上下工夫,培养孩子的礼仪行为。

我们幼儿园每天都有礼仪小标兵和老师,共同接待到园的家长和孩子,用最美的微笑、真诚的问候感染每一个家长和孩子。在墙面上进行文明礼仪的环境布置,如“我最棒”“我是有礼貌的好孩子”“今天你说谢谢了吗”等栏目,提高孩子学习礼仪以及长期坚持文明行为的兴趣。创设“礼仪长廊”,粘贴一些和礼仪有关的画报,比如在门口处有“请微笑”,楼梯口有“慢慢走”,餐厅有“不丢一粒米”等,在幼儿经过时,就会随机教育。良好的礼仪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有利于幼儿礼仪习惯的养成。

四、把礼仪教育应用到社会生活中

孩子除了接触幼儿园之外,还会接触社会,所以,老师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一些活动,把孩子带到社会中,让孩子懂得更多文明礼仪。如,组织幼儿开展文明礼仪小卫士、敬老扶幼、绿色环保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幼儿走出幼儿园,走进社区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孩子既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又能受到很好的教育和锻炼。当然,在开展一系列活动之前,要让孩子懂得一些必要的礼仪如:如何与人打招呼,路上会发生的事,活动时的规则等。通过组织一系列社会礼仪实践活动,使幼儿的行为实践、情感体验、礼仪习惯不断得以巩固。

幼儿的文明礼貌教育形成行为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长期的坚持努力,就会看到懂礼貌的孩子就在我们身边,树木只有根深才能叶茂以致开花结果,所以只有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才能培养出健康、可爱、品质优良的优秀孩子。

摘要:<正>很多家长到园和我倾诉,孩子不懂礼貌,和父母顶撞,很是头疼,个个在家都是“小公主”“小皇帝”。这种状况在孩子身上太普遍,对长辈没有礼貌,不懂得关心体谅家长,也不爱护公物,常常唯我独尊……3~6岁正是孩子的敏感时期,抓住这一时期的培养,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使幼儿从小学礼、知礼、懂礼、用礼,促进幼儿良好品质的发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中明确指出教育幼儿“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因此,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

参考文献

家庭生态文明观教育的中外比较 篇8

一、家庭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作用

家庭教育对孩子具有启蒙性的作用。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接触最早、最亲密的人,所以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可替代的,马克思说“父母的行业是教育子女”,可见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幼儿时期是孩子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从小就对孩子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生态意识,逐渐形成保护环境的生态行为。

家庭教育有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在出生时是没有道德意识的,道德情感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天的生活环境,家庭是人活动的第一场所,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是孩子们学习的范本,好的家庭教育有助于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家庭教育可以促进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家庭生活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贯穿整个成长过程的始终,具有终身性的特点。家长的言传身教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行为,家长可以通过自己的生态行为一点一滴地去感染孩子,比如家长节约用水、用电,将垃圾分类处理等细小的行为都会无形中影响孩子,帮助孩子从小就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保护环境变成一种自觉的行动。

二、中国家庭生态文明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家长以身作则,发挥示范作用。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的言行举止是影响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家庭是孩子出生后接触的第一环境,也是子女生活最主要的场所,父母的一言一行会对孩子产生影响,中国家庭在生态文明教育的方法上注重家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孩子是以家长的言行为模仿对象的,家长的行为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家庭教育具有灵活性,它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教学任务,家长随时随地都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境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在中国,父母带孩子出去购物,在物品的选择上,尽量选择包装简洁,节能环保型产品,购物时自带环保兜子,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这些融化于日常生活中的环保理念都会成为孩子受用终身的行为习惯。与此同时,提升家长的科学素质水平就显得格外重要,家长储备了一定的生态知识,具有良好的生态价值观,就会在行动上给孩子起示范性作用,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

以说教传统家庭教育方式为主,寓教于乐进行渗透式生态文明教育。中国家庭在对子女进行环境教育,多采用传统的说教方式,直接地告诉孩子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而孩子在低龄阶段,主要是通过感官与实践直接感知事物的道理,所以父母目的性很强的告知孩子未必会引起孩子的注意,反而会让孩子觉得反感,失去对环境保护的兴趣。因此,符合孩子天性、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就显得很必要,它可以有效的弥补传统家庭教育方式的不足。家庭教育不具有系统性,随时随地都可以灵活的开展,所以中国家庭在生态文明教育中也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进行,根据不同的情境对孩子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比如教育孩子保护动物,正确处理人与其他生物的关系,家长单纯的讲道理,孩子很可能觉得很空洞。如果家长带领孩子在家里饲养一个小动物,每天给小动物喂食、洗澡、玩耍,在一天天的陪伴中,让孩子增进与小动物的感情,在实践中让孩子逐步明白保护动物的道理,孩子也深有体会。

三、国外的家庭生态文明教育

(一)日本、新加坡的家庭生态文明教育

日本是曾经遭受环境重创的国家之一,走了一条曲折的环保道路,由于大气污染引发了哮喘病、镉污染引起的疼痛病、污染砷引起的五官失调症等严重疾病(称为日本的四大公害),沉痛的代价使国民认识到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日本政府及民众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治理措施,如今人们来到日本惊讶于干净整洁的环境和民众浓厚的根深蒂固的环保意识。

环保意识的养成离不开父母从娃娃抓起对孩子进行环保教育。在日本,父母十分重视带领孩子共同体验,日本随处可见环境优美的自然公园,每逢周末,许多父母都选择带孩子走进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孩子们在玩乐中增长知识。孩子的天性是亲近自然,通过亲身体验,使孩子们陶冶心灵,增长情操,与大自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懂得了爱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道理。习惯是家庭养成的学校,在日本家长从小就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以言传身教做孩子的榜样。孩子从小就有垃圾分类处理的环保好习惯,甚至日本孩子有时会把垃圾装进自己的兜里,带回家处理。孩子从小就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成长,他们模仿父母的环保行为,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从小看父母这样做,接受这样的教育,自然具备环保的意识。

新加坡享有“花园城市”的美誉,湛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道路两旁绿树成荫,新加坡的环保水平走在世界的前列。这与新加坡完备的立法体系、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密不可分,但是单靠硬件措施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民众具备较高的环保知识、发自内心的保护环境,才是治理环境问题的有效对策。在家庭教育中,新加坡的家长很注重对孩子环保知识的普及,“世界无烟日”、“世界地球日”等与环境有关的节日在新加坡国民知晓率接近100%。新加坡推崇儒家文化,儒家文化中提倡的“天人合一”、可持续发展思想,教育孩子以仁爱之心对待万物,通过家庭对孩子道德的浸染,让孩子珍惜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加坡将环境教育视为公民的终身教育,使环境教育贯穿整个教育的始终。家长重视孩子实践能力的培养,家长鼓励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二)西方国家的家庭生态文明教育

英国是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伦敦的烟雾事件是世界上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之一,造成大量人员丧生。事件过后,英国人开始反思空气污染造成的苦果,出台了一系列治理空气污染的方案,所以英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国家之一。英国的家庭教育独具特色,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是十分全面和苛刻的,为了强调家庭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英国在“最求卓越的学校教育”的教育白皮书中明确规定“为了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合作伙伴关系,将由家庭和学校签订协议”,家长作为孩子的监护人要协助学校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家长的角色由义务转变为权利,把家庭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英国,家长十分重视对孩子爱心、责任心、勇气的培养。家长善于通过日常的点滴小事,比如节约用水用电、饲养小动物、废物利用等告诉孩子环保的道理,培养孩子的爱心,建立孩子的对自然环境的责任感。家长还会利用休假时间带孩子参观自然博物馆、图书馆、环保中心等,加深孩子对环境保护的理解。

美国人从小就注重孩子环保意识的培养,美国家庭会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带孩子到农场参观玩耍,孩子们以自然为教材,在享受自然中明白地球是人来赖以生存的家园。美国家长十分重视在孩子成长中尊重与鼓励孩子,游玩过程中孩子将废弃的垃圾进行细致的分类处理,家长会表扬孩子。

四、中外家庭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经验及启示

(一)中外家庭生态文明教育的异同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港湾,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孩子从小在家庭中接受生态文明教育,从小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长大进入社会后使环保成为自觉的行动。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的家庭教育中,都十分重视父母的引导作用,身教大于言传,家长以身作则,以榜样的力量率先垂范,做孩子行为的先导,这种无声的隐形教育方法,往往比说教更有效果。

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家长把孩子“成才”作为教育的目标,在西方家长把孩子人格的完善作为教育的目标。中国家长望子成龙,把学业有成当做成功的标准,忽视孩子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而国外教育更看重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和人格的健全。所以我们看到在国外很多孩子很小就知道爱护环境,用过的垃圾即使附近没有垃圾箱,也会自己揣到兜里,走很远的路扔到有垃圾箱的地方。

在中国由于学业压力大,孩子出去接触自然,参加实践的机会很少,孩子在家庭接受生态文明教育多是父母的言传身教或者电视媒体宣传。俗话讲“实践出真知”,在国外,家长很重视让孩子参加实践活动,社会上有很多专门的环境教育基地,孩子可以在父母的代领下参观农场、自然博物馆、污水处理厂等,让孩子在观赏与玩耍中掌握生态知识,了解我们生存的环境,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二)中外家庭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经验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生态文明教育对孩子生态思想的确立有重要的影响。中外家庭生态文明教育基本经验如下:

1、家长做孩子的榜样,发挥示范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一生的老师。每一个孩子都是“小小观察家”,他们会观察父母的言谈举止,然后进行模仿,形成习惯。因此家长要树立榜样作用,用自己一点一滴的行动感染孩子,帮助孩子形成受用终生的环保习惯。

2、寓教于乐,在实践中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孩子在低龄阶段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重复的说教不易于孩子理解,在家庭游戏或者外出实践中渗透进环保的思想,让他慢慢理解保护家园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3、在家庭与学校之间建立联系,使家长更好的教育孩子。通过学校培养家长,学校根据家长的需求制定教学计划,满足家长的需求,学校教育家长如何在家庭教育中使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有效的提高孩子的环保意识。

4、抓住每一个生活场景,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家庭教育具有及时性,“知子莫过父,知女莫过母”,父母在和孩子的朝夕相处中,对孩子的脾气、秉性最了解不过,孩子也会随时和父母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可以利用各种生活场景对孩子不合适的做法及时予以纠正,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生活习惯。

(三)中外家庭生态文明教育的启示

由于文化背景和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我国和国外在家庭生态文明教育方面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借鉴国外的优秀做法,弥补我国在家庭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不足,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1、家长应加强自身素质,为孩子树立环保的榜样

家庭教育是在与孩子的相处中,家长以榜样的力量去引导孩子,要想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首先要具备一定的环保知识,自己以身作则,从生活常识入手,引导孩子知道保护环境的道理。家长应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资源了解我国的生态现状,增加生态环保知识,加强自身素质。家长具备良好的理论素质,在日常生活中会更好的引导孩子从细微小事中付诸行动。

2、家长也鼓励孩子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增长环保知识

家长不应把学习好坏作为成才的标准,要更注重孩子人格的完善,家长应多和孩子一起参与实践活动,周末带孩子到公园游玩,带孩子参观博物馆、水厂、图书馆等,在玩乐中培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了解自然的奥秘,增强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家长还应与孩子一起参加环保志愿活动,让孩子在动手中了解一些环保的做法,在服务社会中体会乐趣。

3、积极构建我国的家庭生态文明教育体系

在我国家庭生态文明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人们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家庭生态文明教育的专业人才缺失,家庭生态文明教育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原因导致我国的家庭生态文明教育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很多家长没有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家庭教育体系中,也不知道采用什么方法教育孩子最有效。对此,我们不仅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还要实现家庭与学校联合,加快家庭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建设,使家长通过接受学校课程,掌握教育孩子的方法,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积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生态文明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姬振海.生态文明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8.

[2]赵忠心.家庭教育学——教育子女的的科学与艺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张雅丽,黄建昌.日本、新加坡生态环境政策对我国的启示.兰州学刊,2008(2).

教育的文明 篇9

一、生态教育: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支撑

建设生态文明, 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离不开科学技术、行政手段、制度、文化等的支持和保障, 更离不开教育的支撑和依托。教育是社会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应该成为最活跃的结构要素之一, 发挥教育应有的社会功能和价值。

联合国在《21世纪议程》中明确指出, 教育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和发展问题的能力极为重要。教育, 就其本质来说, 始终是以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基础的;教育对人类自身和自然的改造及影响, 是以人类对身外自然的认知活动为前提和基础的, 离开人类对身外自然的认知活动, 就没有人类对自身自然的改造活动, 亦即没有教育的存在和发展。教育, 已经历史地与文明联系在一起, 因而特定的文明对教育有特定的要求。生态文明是建筑在教育、知识和科技高度发达基础上的文明, 是强调“人类与生存环境的共同进化”的文明。这一文明实现了对文明理念的发展, 因而也要求传播文明的教育也要实现教育理念的发展, 即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相应的教育理念及实践的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时期的教育必须按照生态学观点及精神从理论、观念、价值、政策、目的、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重构, 积极参与解决工业文明遗留下来的人类与身外自然之间的矛盾———生态危机, 承担起培养具有生态知识、生态精神、生态智慧和生态品德的“生态人”的历史重任。而生态意识的确立、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养成以及生态价值观的构建, 离不开生态教育。基于此, 生态教育的理念及科学实施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般认为, 生态教育是一种主要以生态学为依据, 通过生态知识和生态文化的传播, 进而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生态素养和塑造生态文明的教育[2]。生态教育的宗旨是传播生态知识, 树立和谐意识, 培育一代又一代的亲生态人口, 实现亲生态人口规模的最大化, 最终则是为了促进生态的平衡和发展, 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3]。可见, 生态教育正是基于人类“重新思考今天居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和行为, 使这个世界摆脱最陈旧的信念和错误的观念”[4]的基础上, 将“生态”这一调节人与自然矛盾的理念融入教育, 既拓展和丰富了教育的内涵, 更增强了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和深度。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受教育者预期具备或达到的素质决定教育所应采取的途径和方式。和谐发展的社会, 需要的不是仅仅掌握了一定知识或技能的工具化了的人, 而是具有求知能力和发展智慧的和谐发展的人。而只有生态教育, 才能不断培养出促进和谐发展、胜任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人, 把人类的素质和能力提高到与他所负担的社会职责和自然使命相适应的水平。这样, 我们便可以从培养促进和谐发展的“生态人”的角度来探讨生态教育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持。而能够支持生态文明的“生态人”, 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以生态优先的有机系统论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思维方式;以追求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最大化为价值观的价值取向;以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行为模式。

生态文明建设引发了人类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等一系列的深刻变革, 基于这一背景下的教育需要实现全面提升人的生态素养、养成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等目标, 积极作用于社会文化向生态文明的演进, 这是教育必须具备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功能和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因此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生态教育必须先行。通过生态教育, 使每一个公民都意识到优化人文生态和自然生态是现代人应尽的基本义务。生态教育理应贯穿于学前教育、中小学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 甚至要延伸到整个社会教育的各层面, 在全社会推进生态教育, 培养社会公众形成科学的生态价值观、生态思维方式和生态行为模式等, 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撑。

二、生态教育:生态危机背景下的全球共识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人类向自然索取的能力和对自然生态干预的能力日益增强, 全球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正在逐步以公开或隐蔽的方式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生态危机说到底是场深刻的文化危机和价值观危机, 人们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 生态问题的背后所隐藏的是人的价值取向问题, 人类要认识环境、了解生态、获得保护地球生态系统和防止生态危机的知识和技能, 就必须借助教育手段。在这一体认下, 生态教育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应运而生。1972年斯德哥尔摩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提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 标志着生态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自此之后,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教科文组织在生态保护、环境教育等方面召开了一系列国际会议并发表了一系列纲领性文件, 不仅对生态教育的目的、对象、内容以及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规范, 更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不同角度全面阐述生态教育, 制订国际生态教育培训计划, 推动生态教育在世界各地区的深入开展。

为解决日渐严重的生态问题, 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先后设立专门机构、采取经济和立法及技术手段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其中, 英、德、美、俄及南非等国较早地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生态教育, 生态环境教育已经成为国家教育计划的一项内容。美国最早把生态教育引入学校教育中,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在高校普及公共基础生态教育。许多高校都把环境教育课程列为非环境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其开设的生态环境研究课程门类也比较齐全, 包括“地球自然系统的基本功能”、“人类活动与环境持续的相关性”、“持续生活方式的实践”、“支撑环境持续性的政策方略”等四大类课程[5]。

我国生态教育的发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 中小学开始实施正规生态教育, 一些高校如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也开办了第一批生态、环境保护专业。然而传统的生态教育仅仅局限在生物学、生态学、环境保护学等专业领域中, 针对非生态专业的公共基础生态教育, 则到了80年代以后才在少数综合性大学中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到90年代随着国家教委把人口、资源、环境纳入到高校大学生国情教育中, 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的生态教育才重视起来。从1997年开始, 清华大学首创在博士研究生中开设《可持续发展引论》的选修课, 1998年又在全校范围内开设环境类选修课《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同年, 清华大学把生态教育列为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提出创建绿色大学的目标, 并开始尝试建立面向全校的生态教育课程体系, 开设了如《环境伦理学》、《环境风险分析》、《工业生态学》等课程, 在当时引领了全国高校建设绿色大学的风气之先。2000年以后, 随着生态教育在全球范围的广泛开展, 我国高校纷纷加强了建设绿色大学的力度, 相继增加了生态学、环境保护等与生态教育相关的选修课的种类和数量, 对生态教育和教学形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补充, 推动高校生态教育逐渐向深入发展。

从世界各国生态教育的实施现状看, 生态教育已突破了传统“知识本位”的功能束缚, 不仅局限在使人们认知生态知识, 更注重培养人们的生态意识, 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道德观, 养成人们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因此生态教育成为最有效且最持久的生态保护手段。

三、当前我国高校生态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展望

经过多年的努力, 我国已有60多所高校设有环境保护专业, 在生态、环境保护等专业已经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 同时生态、环保等教育内容也已逐渐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和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高校公共基础生态教育的广度和深度都相对滞后, 其原因主要有:

1. 教学体制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由于种种原因, 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形成了文、理、工等学科的划分, 从宏观上导致了学科之间的割裂, 纵向的系、室建制则从微观上对学科的交叉渗透起到了抑制作用[6]。这种体制和局面至今未能有较大的变动和突破, 从而造成单科独居的局面。这种学科划分体制导致生态教育仍然局限在生态学的专业圈囿而无法进入公众视野, 不利于生态学公共课程教育进行跨学科、跨专业教学, 使得公共基础生态教育在高校大学生中开展的难度和阻力增大。

2. 学科划分和指导思想的局限。

长期以来, 生态学在学科群中的地位颇有争议。一些专家和学者认为环境科学远比生态学范围要大, 应用更广泛, 生态学应归属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这一划分方法正是目前教育部学科群的划分依据。因而生态学作为高校选修课鲜为人知。然而根据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来看, 它是研究自然界所有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基本原理的学科, 而人仅仅是生物界中上百万种物种之一, 因此生态学所描述的基本生态知识和原理比环境科学更清晰明了, 其研究对象和内容也比环境科学更广泛, 因此环境科学在学科体系上不应凌驾于生态学之上, 同时将环境科学划入生态学中却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抛弃人们根深蒂固的人类中心主义的错误观念, 利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生态世界观、价值观去客观公正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才能真正消除当前的全球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

3. 对生态学认识的局限性。

首先, 在高校中大多数教师和学生都认为生态学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理科学科, 很难在文科、工科学生中进行讲授, 更难以将其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进行开展, 致使生态学作为公共教学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难以有所突破。事实上, 生态学虽然在理论上具有很深奥的模型、公式和系统性理论, 但由于它是描述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 其深奥的原理和知识点同样可以用栩栩如生的例子表达得浅显易懂, 不论是理科、工科还是文科学生都是能够接受的。另一方面, 生态学在高等教育中地位不高与不同领域人员的滥用也密切相关。目前, 少数对生态学一窍不通的政府官员都在试图打“生态牌”, 动辄就冠上一个“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等时髦术语作为口号进行宣传, 而实践中却采取反生态的作为, 使“生态”仅仅变成一种噱头、一种姿态而不具有实际的价值和意义。这无疑降低和削弱了生态学的科学严肃性和地位, 导致社会上形成一种生态学是一门无师自通的“豆腐科学”的怪现象。

4. 生态教育师资力量的制约。

具有广博的生态环境知识和较高生态教育能力的师资力量是开展生态教育的一个基础保障, 我们虽然在生态、环境保护等专业已经培养了大批的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 但仅仅依赖这些来实施生态教育远远不能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对教育的要求。因此, 高素质、生态化的师资队伍的缺乏也成为制约生态教育广泛深入开展的一个主要原因。目前, 我国承担生态教育的教师不仅数量不多, 而且基本上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生态教育, 因此, 在实施生态教育的过程中, 要么囿于生态伦理、价值观、文化等方面的局限, 要么缺乏必需的生态学、环境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和理论, 再加上我国尚无类似以培养生态教育师资为主的专业和相关培训机构, 导致高校教师很难接受有关生态教育的系统培训, 这更加彰显了高校生态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的难题。

由于教育部未将生态学课程列为高校非生态专业、生物专业的公共基础必修课, 使得高校公共基础生态教育课程的开设缺乏规范性和约束力, 随意性很大。生态教育的内容和分量、接受生态教育的学生数量等都只占很小的比例, 生态学课程无法成为必修和公共的专门课程, 因此, 我国生态教育难以形成规模, 更没法形成全民教育、全程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教育氛围。再加上各级领导干部和各种企业领导的生态意识相对薄弱, 在考察政绩时, 没有把环境保护的政绩纳入综合政绩中来考核, 从而形成领导干部急功近利而不顾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在高等教育中将生态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高校大学生公共必修课程已经迫在眉睫, 高校公共基础生态教育亟待深入完善。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绝非单纯的生态学、经济学等技术层面的操演, 更主要的, 它是文化层面即人类价值世界的一场深刻的革命”[7]。建设生态文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固然离不开科学技术手段的支持和法规制度的保障, 更离不开人们生态意识的强化和生态价值观的塑造;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高等教育就需要建立多维的生态教育体系, 开展生态教育, 为生态文明建设培养合格的生态型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说, 高校的生态教育不应仅涉及生态学、环境保护等生态知识的普及, 还应致力于具有生态意识、生态价值观等生态素养的“生态人”的培养;不仅仅是某个学科或专业的任务, 而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多学科、多层面、多维度的协调与合作。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相应的教育理念及实践的支撑, 而生态教育将生态的理念融入教育, 增强了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和深度。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高等教育就需要建立多维的生态教育体系, 开展生态教育, 为生态文明建设培养合格的生态型人才。目前我国高校的生态教育与世界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诸多因素制约着生态教育的深入开展, 需要社会多层面、多维度的协调与合作。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教育,教育支撑,高等教育

参考文献

[1]温远光.世界生态教育趋势与中国生态教育理念[J].高教论坛, 2004 (02) .

[2]刘开淼, 魏立志.关于高校生态教育的若干思考[J].教育探索, 2009 (02) .

[3]苏宝梅.培养亲生态人口与和谐教育的使命[J].理论学刊, 2005 (06) .

[4]E.拉兹洛.决定命运的选择:21世纪的生存抉择[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63.

[5]方炎明.美国高校环境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 2004 (02) .

[6]文传浩, 等.论我国高校公共基础生态教育[J].生态经济, 2001 (05) .

加强大学生文明离校教育的思考 篇10

(一) 大学生毕业后感受到了巨大的就业压力。随着高校毕业生的逐年增多, 大学生步入社会中所面临的就业竞争就越来越激烈, 同时学生就业中存在着自主择业的模式, 在大学生选择就业的同时企业也要对应聘的大学生进行比较, 优胜劣汰。这就使得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再加之大学生从校园走入社会, 从学习为主到工作为主的生活变化, 使得大学生在心理上难以快速接受。许多大学生由于顾忌太多而未能获得自己理想中的工作岗位, 大学生带着这种就业压力毕业离校, 就难免会做出不文明的离校行为。

(二) 学生自身在情感方面未能得到及时的调整。大学生在毕业之后, 不同的学生由于不同的人生选择而不得不相互别离, 相处几年的同学、朋友、恋人可能在毕业后就相距千里, 面对离别, 许多学生无法释怀。另外, 大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后, 身边不再有相互帮助的同学、朋友, 取而代之的是相互竞争的同事, 他们不能再毫无顾忌地享受单纯的友情, 而是不得不为自己未来的人生考虑。面对社会上未知的事物和自己未知的人生, 大学生的心理是迷茫、担忧的, 在情感上对于过去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恐惧与抵触, 这些负面的情绪, 也是造成大学生做出不文明离校行为的原因。

(三) 学校未能做好大学生毕业离校的相关工作。大多数高校将学生的课程都安排在前几年, 而在即将毕业的最后一学期内, 大学生除了毕业设计、找工作等事务之外, 几乎无事可做, 大学生在这样大量的空白时间内, 就有可能形成不良的习惯, 引发矛盾冲突。另外, 高校对于毕业生的管理力度不足, 在缺乏管理的前提下, 大学生就容易做出不文明的行为。并且, 由于高校缺乏对大学生的毕业就业指导教育, 使得大学生缺乏文明离校意识。

二、加强大学生文明离校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 文明离校教育是高校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加强对大学生文明离校的教育, 不仅能够使大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心态, 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自己未来的工作和生活, 还能建设良好的高校校园文化, 为高校全体成员营造一种良好的毕业氛围, 使高校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离开学校。如此一来, 毕业生能够对学校留下一种良好的印象, 学校也会为培养出文明健康的人才感到自豪。可见, 加强大学生文明离校教育, 是高校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 文明离校教育是评价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形式。文明离校行为反映了毕业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也是高校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果体现。如果在大学生毕业之前加强文明离校教育, 就能够使得大学生所接受的思想道德教育得到巩固和提高, 使大学生形成自我约束意识, 避免不文明离校行为的发生。这不仅体现了高校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强大作用, 还能帮助大学生形成自律自强, 不受歪风邪气影响的美好品德, 对于其未来的人生有着积极的影响。

三、开展大学生文明离校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 高校各部门加强对大学生文明离校教育的重视程度。许多高校教育者认为大学生只要能够完成毕业设计、答辩, 找到工作或继续深造, 就可以顺利毕业, 不需要再对其进行教育。然而, 正是因为高校教育者对大学生文明离校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才导致了毕业生不文明行为层出不穷。因此, 高校各部门应当充分地意识到开展大学生毕业离校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并且在大学生即将毕业之时, 快速成立大学生文明离校教育小组, 针对本届毕业生情况作出明确的分析研究, 快速制定合理可行的文明离校教育方案, 并及时实施。不仅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参与到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中来, 高校的其他部门, 如图书馆、后勤服务、宿舍管理等都应当积极地进行配合。

(二) 运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开展大学生文明离校教育。大学生文明离校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一种表现形式, 许多大学生对于这种教育工作持有抵触心理, 主要是因为教育方式不恰当。高校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以学生的立场来开展文明离校教育工作。文明离校教育并不仅仅只有课堂理论知识教育这一种, 而是可以通过多姿多彩的教育活动、大学生社团活动、公益活动等进行开展, 对大学生文明离校教育进行创新, 使大学生对该教育工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并积极地参与进来, 这不仅能够丰富大学生的毕业生活, 同时也可以达到良好的文明离校教育效果, 引导学生在毕业之际, 做文明行为, 做文明毕业生。

(三) 发挥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文明离校教育中的作用。高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就是对大学生进行情感、思想教育, 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在大学生毕业期间, 辅导员对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与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要想加强大学生的文明离校教育, 就必须发挥辅导员的重要指导作用。辅导员应当积极地与毕业生进行沟通, 及时发现毕业生所面临的心理、情感、思想上的问题, 并寻找合适的方法帮助其解决难题, 避免毕业生形成极端的思想。使大学生能够感受到辅导员对自己的关爱之情, 激发大学生对学校的热爱, 自觉约束自己, 避免自己做出不文明的行为。

(四) 强化大学生离校期间的服务与管理工作。大学生毕业期间, 高校各部门的工作都非常繁忙, 如果高校对于大学生的服务工作和管理工作不到位, 就可能导致大学生的不文明行为。因此, 在大学生毕业期间, 高校领导应当着重强调各部门做好服务于管理工作, 如行政部门应当积极地为大学生办理毕业离校相关手续, 宿舍管理人员督促学生做好卫生工作, 并帮助学生处理废弃的书本、生活用品等。同时, 要加强对毕业生的监督工作, 防止大学生在毕业聚会过程中采取不恰当的行为, 以防发生危险。通过各个部门的合作, 加强对毕业生的服务与管理工作, 使大学生文明、安全离校。

(五) 发挥优秀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大学生中的党员、学生干部一直是全体大学生学习的榜样, 他们的行为对于其他大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 在大学生毕业期间, 这些优秀学生应当做好自己的带头作用, 为其他学生做好示范, 在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风气。一方面, 优秀毕业生应当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不做不文明行为。另一方面, 优秀学生应当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 帮助教师、辅导员做好毕业生管理与服务工作, 并帮助其他学生做好毕业准备, 解决毕业期间出现的难题。这不仅有利于大学生文明离校教育, 对于优秀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也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

(六) 完善大学生毕业就业指导工作。大学生不文明离校行为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毕业生对未来就业的迷茫和担忧。高校应当加强对大学生的毕业就业指导, 使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 在择业就业方面既不能好高骛远, 也不能过度自卑。并且鼓励大学生到边远地区支教。同时, 高校应积极与社会中的企业联系, 为毕业生举办就业招聘会, 从而使大学生获得更多的择业就业机会, 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题, 从根本上杜绝大学生因就业问题而产生的不文明离校行为。

摘要:大学生毕业离校的这一时期, 是大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的一个过渡时期, 在这一时期, 大学生的表现, 对于其未来的人生道路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文明离校是大学生高素质的一种表现, 也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全面反映。而在大学生毕业期间, 许多学生由于受到各种原因的影响, 做出了不文明的离校行为, 对高校和自身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因此开展大学生文明离校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不文明离校行为的原因, 论述加强大学生文明离校教育的重要意义, 并提出开展大学生文明离校教育的有效策略, 帮助高校从各个层面上加强大学生文明离校教育, 为维护高校的长久发展, 促进大学生个人进步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文明离校,毕业就业,离校教育

参考文献

[1]朱小茼, 李朝征, 李世隆.从高校毕业生文明离校谈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8

[2]杨小渭.关于高校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的几点思考[J].价值工程, 2011

农村小学校园文明礼仪教育的思考 篇11

一、挖掘内涵,开设“文明礼仪”课程

教师通过课堂主阵地,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明礼仪教育,使学生懂得礼仪知识,并引导他们亲身体验,在实践中达成知行统一,最终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整体上让学生的文明礼仪风范得到提高。充分开采文明礼仪教育的因素。教师利用思想品德教育课、班会课、语文课等阵地以较为系统的形式,对学生讲授礼仪常识教育。

二、从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和礼仪规范教育入手

学练结合,以练为主。训练方式不拘一格,如示范、表演、选择、判断、激情等,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言行,养成良好的习惯。譬如:课堂上向学生示范坐、立、行、走、敬礼等的正确姿势,并要求学生做到“着装得体,坐正立直,行走稳健,谈吐举止文明。”可以设置情景,让学生即兴表演。也可以把学生日常的行为精心设计成选择题、判断题,让学生进行选择、判断,从中认识到什么行为才是讲文明、懂礼仪。还可以营造浓厚的礼仪氛围。如:办有关礼仪的黑板报,手抄报,悬挂文明礼仪标语等不同的形式去牢固掌握礼仪知识;。

三、教会学生正确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让学生在进行言语交往时做到:“温和、文雅、谦逊”。当请求别人帮忙时,应使用表示客气的词语,如“请”、“麻烦”、“劳驾”等;当得到别人帮助时,要说声“谢谢”、“非常感谢”;当妨碍了别人,给别人添麻烦时,应主动说声“对不起”、“请原谅”;当别人向你道歉时,应说声“没关系”

四、培养学生符合规范的“礼仪”举止

教师时刻要求学生行为举止符合文明礼仪规范,并在动作姿势上提出具体要求。如怎样正确运用微笑、鞠躬、握手、鼓掌、右行礼让、立正敬礼等礼貌体态。

五、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

随时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得到家长的支持与帮助。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发挥着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学校和家庭应该携起手来,内外结合,共同参与到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中来。由于有的家长对子女的过度宠爱和过分保护,导致孩子养成了任性,娇纵等恶习,给礼仪教育带来一些困难。有的学生受到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沾染坏习气,滋长了不文明行为。为此,可以成立家长学校,定期举办家长培训班,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水平,真正使学校、家庭形成合力,有效地教育学生。平时教师采取多种方法与家长进行沟通,如家访、与家长通电话、通信等。在相互沟通中,增进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感情,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使教育更具针对性,以提高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效。

六、树立典范,引领文明礼仪方向

美国教育家洛克曾经说过这样一段发人深思的话,他说:“对儿童进行教育,最容易而最有效的方法,是把人应该做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眼前。”用榜样人物的先进思想、高尚情操、优秀品质、模范行为教育学生,使教育形象化、具体化。可以通过教师示范、学生示范等多种示范形式,给学生引导文明礼仪方向。

1、教师率先垂范。教师是学生直接仿效的对象,也是礼仪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因此,教师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至关重要。教师以自己良好的师德表率给学生树立榜样,以深厚的思想情感、庄重大方的仪表、和蔼可亲的仪容、彬彬有礼的语言给学生做示范,使学生在师生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比如,当学生热情洋溢地问候“老师,早上好!”时,老师也应该报以热情的微笑,并对学生说“早上好。”如果老师做错了什么,要勇敢地向学生道歉。教师的身教更重于言教,尤其对于文明礼貌的教育,学生从教师的身上更能学到能让他们终生不忘的东西。著名作家冰心说过:“教师的现在,就是学生的将来”。一个人格高尚的教师,都必须具有一种严格的自律精神,她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应该做得到。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教师努力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2、树立学生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小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给他们树立身边的榜样,让他们来效仿,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学校通过表彰优秀、树立榜样示范作用,以点带面,以实现全校学生文明素质的提高。

七、 建立各种评价制度

如适时采取口头表扬学生如“你真讲卫生”、 “你真大方”、“你真有礼貌”,不断鼓励学生,让他们体验文明礼仪带来的愉悦;另外也可开展“文明礼仪”评比活动。每周根据不同年段的评比标准,在全校开展“文明礼仪示范班”和“文明礼仪小标兵”评选活动,学期末进行隆重的表彰。表彰会上,让 “文明礼仪小标兵”代表上台介绍他们的先进事迹。并把他们的先进事迹编排成文艺节目,演给同学们看。

文明礼仪教育要持之以恒。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因此对农村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与训练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持之以恒。

回顾灿烂历史长河,泱泱中华缔造了享誉千年的“礼仪之邦”。 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学生的生活,甚至将来的一生都将受用不尽,让我们把文明礼仪的种子撒遍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文明礼仪之花开遍整个校园!

论高等教育与生态文明的关系 篇12

一、高等教育与生态文明

1. 高等教育的内涵。

古语有云:“古之所谓大学, 今之谓高等教育。名虽易变, 实则一也。古之大学乃君子之学, 精英之学, 今之高等教育虽势趋大众之学, 然古之大学之精髓未尝易也, 此亦今之高等教育之灵魂。”即先哲所言:“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3]现今, 由于视角的不同, 对于高等教育本质和内涵的表述更是层出不穷。不过, 从普通教育的本质出发去探讨高等教育的本质, 是高等教育本质研究中比较公认的一种方法论取向。有论者认为, 教育的本质也应是高等教育所具有的一般类本质。教育内涵的基本点包括:其一, 教育属于社会实践活动的范畴, 是人类所独有的活动;其二,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它根据社会的需要培养人类自身的各种素质;其三, 教育促进人的社会化。然而, 事物的本质也存在其特殊规定性。因此, “高等教育的本质除了指称其一般类本质, 高等教育还有其自身内在的特殊规定性, 即高等教育是培养完成完全中等教育后的人, 使他们成为具有高深知识的专门化人才的社会活动。高等教育的特殊矛盾是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要求与完成完全中等教育的人实际状况之间的矛盾。高等教育的这一特殊矛盾的存在, 使高等教育永远具有培养完全中等教育后的人的社会活动这样一种本质属性。”[4]因此, 结合高等教育一般类本质和特殊规定性, 高等教育与“人”脱离不了关系, 高等教育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2. 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 是人类社会继工业文明之后出现的更复杂、更综合、更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自从地球上诞生人类以来, 历经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文明阶段, 目前正处在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时期。在十八大报告中, 把四位一体扩展到五位一体, 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上新增了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的概念, 首先是由我国著名的生态学家叶谦吉提出来的, 叶谦吉主张, “生态文明是人类既获利于自然, 又还利于自然, 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 人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统一的关系。”[5]大多数论者主张, “生态文明主要处理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 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6]也有论者主张, “生态文明着重处理的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两大系统之间的关系, 生态文明, 或称绿色文明、环境文明, 是依赖人类自身智力和信息资源, 在生态自然平衡基础上, 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全球化协调发展的文明。”[7]以上论述对生态文明的表述虽然不尽相同, 但内涵一致, 都反映在完善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的生态关系上。

二、高等教育与生态文明的功能

1. 高等教育的功能。

高等教育的功能是高等教育所具有的功效以及能够发挥这种功效所具有的能力的总称。其实, 高等教育、人和社会是高等教育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三大基本概念。因此, 我们认为高等教育的两个基本功能就是对人所起的作用和对社会所起的作用。高等教育对人所起的作用体现在高等教育要求促进人的身心发展。高等教育对社会所起的作用就体现在高等教育要求促进社会的发展。无论是高等教育对人所起的作用, 还是高等教育对社会所起的作用, 归根到底其主体都是“人”。高等教育从其产生之日开始, 培养人便始终成为它最基本的功能, 它通过有计划和有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 来促进人的生理和心理各方面的发展。从历史上看, 尽管不同的阶级和不同的国家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有着不同的需求, 但无论是哪一个时代、哪一个层次和哪一个类型的高等教育, 培养人这一功能是永远不会消失的。

2. 生态文明的功能。

生态文明是社会的生态化体现, 其价值取向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生态文明主张树立人与自然人天合一、同存共荣的自然观。我们必须以保证整体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为前提去利用和改造大自然。第二, 生态文明主张建立社会、经济、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 要求关注资源的节约、环境的治理、生态的保护、人口数量的控制与素质的提高。第三, 生态文明主张选择文明健康、科学合理的生活观, 提倡勤俭节约, 反对挥霍浪费, 选择文明健康、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和生活观, 以促进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第四, 生态文明主张建立生态化的制度观, 提倡在各项社会政策制定时把生态化思想渗透到社会各结构中, 使得从事各行业领域的学者和专家能够把生态化思想运用到各项社会政策及发展战略评估中去, 以期最大程度的降低人类活动给自然带去的损害。

三、高等教育与生态文明的相互作用

高等教育和生态文明看似属于不同的范畴和领域。实际上, 在当今世界飞速发展的时期, 在现代社会紧密联系的时期, 高等教育和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也是愈发的紧密了。“不和谐者就是与它自身的相和谐, 对立面并不是彼此排斥, 而是互相依存:‘对立造成和谐, 正如弓与六弦琴’[8]”。

1. 高等教育对生态文明的作用。

对于生态文明来说, 发展高等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说, 高等教育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依靠。首先, 高等教育对生态文明的作用直接关乎到为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发展培养更得力和更合适的后备力量和生力军。高等教育是通过对人的培养来促进人的发展和实现个体社会化的, 同时其也是通过培养人来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为社会服务的。培养人的高等教育主要是指培养和发展一个人全部潜能的过程, 即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道德等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 使他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素质的, 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的人。因此, 培养出具备综合素质的高等人才才能更好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同时, 这样也能为当今时代创造适合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的综合性素质人才, 为已经处于并将相当一段时间处于热点问题的———生态文明问题提供好相应的后备力量和生力军。其次, 高等教育为生态文明创造更合乎其建设和发展的社会政治、经济和科技文化模式。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的一种活动领域, 它对社会所起的作用是自始至终存在的, 高等教育通过其特点的活动来促进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生态等方面的进步与发展, 从而巨大的推动着社会的前进。由于当今时代追求的就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9]因此各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生态文明也紧扣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既然有了这样的趋势和共同追求, 高等教育必定受其影响。这样层层相扣, 环环相接才能更好的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总之, 通过高等教育对政治、经济和科技文化的影响, 从而使社会更加和谐更加统一, 达到生态平衡的发展, 也更加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

2. 生态文明对高等教育的作用。

对于高等教育来说, 要实现与社会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 其和谐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生态文明教育。当代的高等教育要健康良好的发展, 更是离不开对生态文明的关注。高等教育发展的和谐与否, 能否达到培养合适的后备力量和生力军的成效, 与是否遵循生态文明的发展轨迹有着深远关系。可见生态文明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生态文明主张我们要遵循和谐自然的教育原则, 也就说高等教育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的规律。这就给了高等教育一定的启示:要研究人的本性, 在人发展的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的教育, 这是任何教育的首要的最高的规律。[10]因此, 生态文明与高等教育的结合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做到尽可能多的关注到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个性自由。甚至为改善高等教育目标“高、大、空”的状况, 起到一定促进作用。总之, 从生态文明视角构建高等教育新体系, 将有利于建立一个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 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新体系, 这对大学生的成长和高校自身的发展都是极为必要和必须的。

总之, 关注和研究高等教育与生态文明的关系已经变得至关重要了。在高等教育过程中, 人是高等教育实施的对象而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也是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因此其两者的核心关系都是围绕“人”这个问题来展开并形成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摘要:本文从高等教育和生态文明的视角出发, 分别阐述了高等教育和生态文明的内涵及其功能, 提出了高等教育与生态文明之间围绕“人”的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的关系。通过进一步认识高等教育和生态文明的关系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 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构筑。

关键词:高等教育,生态文明,和谐,关系

参考文献

[1]黑格尔.自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1.

[3]大学[M].重庆出版社, 2010.

[4]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5]刘思华.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再探讨[J].东南学术, 2002, (06) .

[6]王玉玲.生态文明的背景, 内涵及实现途径[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8, (9) .

[7]李良美.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及其理论意义[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5, (2) .

[8]卡西尔.人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

[9]高炜.生态文明时代的伦理精神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12.

上一篇:做好职高的班主任下一篇:冷链物流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