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晕厥

2024-05-23

运动晕厥(共10篇)

运动晕厥 篇1

摘要: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TET)诱发晕厥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分别采用北医三院方案和Modified Bruce方案对患者行TET。结果:4982例TET实施北医三院方案,9例发生晕厥,3743例TET实施Modified Bruce方案无晕厥发生。结论:TET引发晕厥原因以血管迷走性多见,剧烈运动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严重时可引发心源性晕厥。研究表明延长运动时间可增加晕厥发生率,并不增加诊断准确性。

关键词:平板运动试验,晕厥,原因

平板运动试验(treadmill test TET)是通过分级运动试验增加心肌耗氧量,发现早期冠心病的一种检测方法,由于其方法简便实用、安全、无创,被公认为是一项重要的临床心血管疾病的检查手段。[1]本文就我院2003年1月~2010年7月共完成TET 8725例,其中发生晕厥9例,均为运动后出现。现就晕厥时的临床症状、血压、心电图表现分析晕厥原因,旨在探讨其可能的机制,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9例患者中门诊2例,住院7例均因胸闷、心悸、心前区不适申请运动试验,试验前常规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除外TET禁忌症。男6例,女3例,平均年龄(50±10)岁。既往均无晕厥发生史。

1.2检测方法

全部入选病例分为2组,第一组:2003~2007年共完成4982例TET,采用台湾产ECGLAB TM心电工作站活动平板系统。选用北医三院方案实施检查。计算目标心率的方法:极量目标心率=210-年龄,次极量目标心率=190-年龄。第二组:2008年~2010年7月共完成3743例TET,采用北京美高仪ECGLAB2.0心电工作站蓝牙式心电运动负荷系统,选用Modified Bruce方案。计算目标心率的方法:目标心率=(220-年龄)×85%。试验前常规备好急救物品,询问病史、症状、有无冠心病易患因素。试验时同步监测12导联心电图,记录存储运动前心电图和运动恢复期1、3、5分钟心电图。每个运动级别测量右上肢肱动脉血压一次,运动中严密观察并询问患者的反应。严格掌握终止运动试验的标准。[2]

1.3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9例晕厥患者中,均发生于北医三院方案。Modified Bruce方案均未发生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TET期间主观感觉良好,2例达次极量目标心率,因体力不支终止运动试验,7例达极量目标心率。运动时间均在15~21分之间。运动试验阴性6例,阳性3例。晕厥均发生于运动后48秒至5分26秒。

2.2其中1例女性,55岁,运动中未诉明显不适症状,运动总时间15分27秒,达次极量目标心率,因体力不支终止运动试验。运动终止后43秒出现心率减慢,室早二联律,48秒时出现长达7秒的停搏,患者出现阿斯症状。立即将患者平卧,行心肺复苏,阿托品lmg静推后,患者恢复缓慢窦律,测血压140/80mmHg,神志清楚后诉恶心。运动后1分至5分心电图可见ST II III AVF导联缺血型压低,运动试验阳性。后经冠脉造影示右冠近端狭窄85%。其余2例女性患者与6例男性患者运动中未诉胸痛,血压和心率反应正常,未见缺血型ST-T改变。运动后突然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冷汗,不能站立,与停止即刻的心率相比下降至56~76次/分,血压90~70/70~50mmHg。发现上述症状和心电图改变后,立即将患者平卧,建立液路。5例平卧后症状自行缓解,另3例经静推阿托品lmg后症状缓解。心率、血压在2~10分钟恢复正常症状逐渐缓解。2例男性患者出现运动后缺血型ST压低改变,运动试验阳性,冠脉造影阴性。

3讨论

3.1通过对上述结果的分析发生晕厥的原因可能有以下2种。①血管迷走性晕厥(VVS)占多数,一般预后良好。本组8例晕厥患者,年龄在50岁左右,运动时间长,出汗较多。晕厥均符合VVS。运动试验并发VVS,原因可能为由于运动时心脏处于负荷状态,迷走神经张力降低,交感神经兴奋及血中儿茶酚胺的浓度升高,刺激心脏β受体,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和血管收缩,左心室处于高收缩状态,刺激左室内的压力感受器,过强的刺激信号传至延髓的心血管调节中枢,一旦运动终止引起反射性交感神经活性降低,迷走神经活性增强,继而出现晕厥。[3]②心源性晕厥,预后差,多为严重心律失常所致。本组病例发生晕厥前,窦性心动过缓并室早二联律,心电图示:下壁心肌缺血,提示以右冠状动脉缺血为主,而致窦房结及房室交界区缺血所致。剧烈运动终止时由于心脏负荷最重,加之严重心律失常出现,心排出量急剧减少,致急性脑缺血引起晕厥发生。心源性晕厥发作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者,本例患者经冠脉造影为右冠脉病变,确诊冠心病。

3.2运动负荷量分为极量和次极量。近年研究表明:无论何种运动方案,达到最大耗氧值的最佳运动时间为8~12min,延长运动时间并不能增加诊断准确性,强调运动方案的选择应根据受检者不同的具体情况而定。[4]我院采用北医三院方案实施检查时,患者运动达次极量后,观察其一般情况良好,体力允许,心电图未见缺血型压低,均嘱其达到极量。运动时间较长,一般在15~21分钟,诱发晕厥多见。而采用Modified Bruce方案后,我们掌握达目标心率后即终止运动试验,运动时间较前缩短,一般在13分钟左右。晕厥发生率明显减少。

3.3为了尽量减少TET中晕厥的发生,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是必要的。鉴于上述分析晕厥出现的原因,我们在后来的实际工作中,在运动终止即刻及恢复期阶段,更要严密观察,一旦出现心率骤降(R-R间期突然延长)即嘱患者剧烈咳嗽,活动四肢(如握拳、蹬脚)的方法使心率逐渐恢复正常范围防止晕厥发生。实践证明取得良好效果,这可能与活动增加交感神经兴奋有关。同时要求工作人员必须观察严密,反应迅速,处理果断,把风险降到最低限度,杜绝意外发生。

参考文献

[1]陈文彬,潘祥林.诊断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23

[2]心电学技术编委会.心电学技术[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01

[3]关怀敏,王显,周晓莉126例血管迷走性晕厥临床资料分析[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1999;13(1):29-31

[4]陈文彬,潘祥林.诊断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24

揪出晕厥基因 篇2

突然看到血或者长时间站立,你会不会头昏、眼前发黑、直至昏厥过去?如果会,这可能是你的基因在作怪。数据显示,1/4的人一生中有过晕厥经历。科学界一直在争论“遗传和环境,哪一个在起作用”。最新研究表明,晕厥就像是否有酒窝一样,会在家族中传承,而同卵双胞胎都拥有晕厥经历的比例最高。 ——《洛杉矶时报》

NASA资助开发商业“太空巴士”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近日发表声明称,将资助3家企业11亿美元,用于研发可运送宇航员往返国际空间站的商业“太空巴士”。声明说,波音公司将获得4.6亿美元用于开发名为CST-100的飞船;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将获得4.4亿美元用于研发载人版“龙”飞船;内华达山公司将获得超过2.1亿美元的资金,用于开发名为“追梦人”的飞船。 ——新华社

幸福感可以从小培养

最新研究显示,小时候与家人、朋友保持密切关系的儿童在今后的人生中更快乐。这项新西兰研究者的调查持续了32年,分析、比对了804位志愿者的数据,得出这样的结论:儿童期和青春期拥有积极社会关系对成年后的幸福感至关重要,而对学习好不好没太多作用。 ——英国《每日邮报》

美能源公司尝试向海浪要能源

美国研究人员最近在得克萨斯农工大学的海浪试验贮水池成功进行了海浪发电试验,以期开发这种蕴藏在海水中的新型绿色能源。总部设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一家名为“ATARGIS”的能源公司开发了一种能量转换的装置,海浪推动两个叶片围绕着中心轴旋转,并带动与此相连接的发电机。这项研究得到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美国能源部的资助。 ——新华社

猫是个“超级杀手”

晚上在你床边缩成一团睡觉的爱猫,可能白天在后花园中完成了一次大屠杀。通过在猫颈环处安装微型摄像机,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作为猫科杀手之一,猫杀死的小动物远比我们想象的多,这可能是因为猫只把1/4的猎物杀死后带回家。它们的猎物中41%是蛇、蜥蜴和青蛙,包括老鼠在内的哺乳动物占25%,而鸟类占12%。 ——《洛杉矶时报》

骑士精神真的存在么

100年前泰坦尼克号下沉时,妇女、儿童被安排先上救生船,这种被称为骑士精神。不过,瑞典的两位研究者通过比对1852至2011年间18起海难的数据,得出这样的结论:泰坦尼克号上的骑士精神是极为罕见的。平均而言,海难中女性的生还几率只有男性的一半,儿童则更少。而船员,生还几率比乘客高18.7%。 ——《纽约时报》

让孩子少得病的关键

我们都知道,婴幼儿比成人更易生病。究其原因,是小孩子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不过,美国密歇根州的研究者发现,其实婴幼儿抵抗病菌的能力早就存在了,只是在生命早期某种生理信号阻止了重要免疫细胞的成长,使免疫系统处于“压抑”状态。成功阻截这种信号,能够帮助孩童抵抗传染病。 ——英国《每日邮报》

600

法国巴黎地下一个长约320公里的墓穴被拍作纪录片近日推出,这里堆放着600万具人类尸骨。18世纪,巴黎爆发天花和瘟疫之后,因当时地面公墓面积严重不足,便建成了这一“死亡帝国”。

3500

被火山毁灭的庞贝古城下方有巨大的熔岩腔,若完全喷发,会带来“陨石撞地球”般的灾难。意大利地质学家近日在其附近实施钻探作业,计划打出3500米深的孔来监测该地区的地质活动。

10倍

大学生运动性晕厥特征及其防治 篇3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湖南涉外经济学院2003年9月-2008年12月间以运动后晕厥就诊的10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生38例, 女生70例;年龄在18~25岁之间。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进行资料收集。调查内容包括个人一般情况 (性别、专业等) 、对运动性晕厥的一般知识 (定义、急救电话、急救处理方法、常见诱因等) 和相关的认知态度等, 每题答对得1分, 答错0分, 计算总分, 最高为10分。发放问卷108份, 收回107份 (1例四年级女生因严重并发症而未能完成) , 有效问卷107份, 有效率为99.07%。

1.3 诊断标准[5] 运动过程中或运动后有突发、短暂的意识丧失, 数分钟后神志恢复、无明显后遗症, 伴肌张力减退或消失不能保持正常姿势而倒地及血压下降 (收缩压<90 mmHg, 舒张压<60 mmHg) , 并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 构成比行χ2检验, 计量资料用undefined表示, 进行LSD检验,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晕厥发生的原因

由表1可知, 大学生发生运动性晕厥的前4位原因是重力性休克、直立性低血压晕厥、低血糖和中暑。

2.2 发作特征

发生于高强度的体育运动中65例, 一般体育运动中43例,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48, P<0.05) ;发生在冬春季36例, 夏秋季72例,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2.00, P<0.05) ;发生在一年级44例, 二年级16例, 三年级14例, 四年级34例, 4个年级病例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3.26, P<0.05) , 且一、四年级病例数明显高于二、三年级 (P<0.05) 。

2.3 对运动性晕厥的认知情况

本组病例中, 男生认知评分为 (3.52±1.52) 分, 女生认知评分为 (3.40±1.44) 分, 男、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52, P=0.63) ;一年级认知评分为 (3.09±1.24) 分, 二年级认知评分为 (4.00±1.79) 分, 三年级认知评分为 (4.64±1.22) 分, 四年级认知评分为 (3.12±1.41) 分, 4个年级组认知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5.94, P=0.001) , 而一年级与四年级、二年级与三年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一年级、四年级分别与二年级、三年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

2.4 并发症及预后

本组病例有1例并发颅底骨折和颅内出血;3例并发头面部皮肤裂伤;2例并发肩关节脱位;5例并发软组织挫擦伤。除1例并发颅内血肿死亡外, 其余均预后良好。

3 讨论

运动性晕厥发生与剧烈运动后立即停止或蹲下休息后突然站立、身体素质和身体状态不佳、运动前准备不充分、对运动负荷不适应、精神和心理状态不良及胸内和肺内压增加等[6,7]诱因有关。随着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和体育运动的发展, 学生体育活动增多, 运动性晕厥时有发生。正常人脑血流量为每分钟50~60 mL/100 g脑组织, 而全脑血流量低于每分钟30 mL/100 g脑组织或大脑供血突然停止6~8 s或需氧量低于每分钟3.0~3.5 mL/100 g脑组织都足以引起意识丧失而出现晕厥[5]。晕厥虽然是一种暂时的大脑功能障碍, 除能发生躯体性损害外, 有时亦能危及生命, 因此正确认知和掌握运动性晕厥的防治, 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本组资料来显示, 运动中重力性休克和直立性低血压晕厥最多见, 晕厥多数发生于女性、较大强度体育运动和夏秋季。男、女生发生比例与滕乔生[8]、黄忠兴[4]报道相似, 多发生于女生, 可能与女大学生平时参加体育锻炼比较少, 耐受力较差以及生理特点有关;发生在高强度运动中主要是由于剧烈运动负荷超过心脏负荷, 使心脏发生疲劳, 释放血管紧张素Ⅱ, 冠状动脉收缩, 心脏供血障碍和缺血、缺氧, 致心肌收缩力减弱, 脑血流量减少;夏秋季由于天气相对较炎热, 体液的丢失和外界环境温度太高不易散热而出现低血容量和中暑, 再者学校开展大型的活动如新生入校军训和秋季运动会也较易发生运动性晕厥;不合理膳食也是运动性晕厥发生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还显示, 一、四年级患病人数明显高于二、三年级, 可能与一年级学生刚来新环境不适应或高中学习过于紧张而释放压力致运动不合理有关, 四年级学生可能与就业压力或考研压力过大有关。因此应尽快让新生适应新环境并掌握科学的运动方法、减轻大学生就业压力和调整大学生心理状况, 以消除运动性晕厥的隐患因素。

调查中还发现, 大学生对运动性晕厥认知评分普遍偏低, 其中一、四年级的评分明显低于二、三年级 (P<0.05) , 说明大学生对运动性晕厥知识十分贫乏。在体育课中有针对性地加强运动性晕厥宣教, 了解发生规律、原因和机制, 克服心理障碍, 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 培养学生具备预防和简单处理运动性晕厥的技能, 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运动性晕厥的治疗无特殊, 使患者平卧或头稍低、下肢抬高以增加脑血流量, 松解衣领及裤带, 将头转向一侧等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亦可指压人中、合谷涌泉等穴位, 必要时可给予吸氧。如晕厥后昏迷不醒或伴瞳孔两侧大小不等或脉搏极不规则者, 要考虑有其他严重合并症, 应立即送医院诊治。本组并发症中绝大多数较轻, 与Martikainen等[9]报道一致, 但有时也会带来较为严重的躯体损害等并发症, 因此要加强临床医务监督, 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摘要:目的 分析大学生运动性晕厥的临床特征和对运动性晕厥的认知情况, 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整理分析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近5a来108例大学生运动性晕厥的临床资料, 并进行运动性晕厥的认知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运动性晕厥以女性居多, 多发生于夏秋季和高强度运动时, 以重力性休克和直立性低血压晕厥为主, 有一定的并发症, 但预后良好。大学生对运动性晕厥认知水平普遍偏低。结论 应加强教育干预, 提高认知及防治水平, 减少大学生运动性晕厥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晕厥,认知,预后,学生

参考文献

[1]郑慧芬, 王成, 薛小红, 等.不明原因晕厥相关躯体意外伤害.中国急救医学, 2007, 27 (2) :97-99.

[2]KAPOOR WN.Syncope.N Engl J Med, 2000, 343 (25) :1856-1862.

[3]牛新.大学生运动性晕厥48例临床分析.中国运动医学, 2004, 23 (5) :556-557.

[4]黄忠兴.浙江省大学生运动性晕厥的临床鉴别及预防.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8, 28 (6) :410-412.

[5]马中富, 王瑞儒, 宋祖军.急诊医学.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7:54-56.

[6]陈善祥, 步金星.5km越野所致运动性晕厥的预防与急救.沈阳部队医药, 2006, 23 (6) :432.

[7]谭欢.运动与晕厥.湖北体育科技, 2005, 24 (3) :322-324.

[8]滕乔生.学生运动性晕厥的治疗.中国学校卫生, 2002, 23 (2) :188.

突然晕厥是什么病 篇4

重庆 马先生

马先生:

晕厥可以是大脑出了问题,也可以是全身因素引起大脑供血不足引起。大脑出问题的病症有脑卒中(缺血性或出血性)、癫痫等,脑卒中往往伴有躯体症状,如偏瘫、半身麻木、口角歪斜等;癫痫往往伴有肢体抽搐等。从您的表现并结合CT结果看,这种可能性较小。

机体其他组织器官疾病也可以诱发晕厥,这些因素可以是功能性的,也可以是器质性的。功能性较常见的为神经介导性晕厥,表现形式有颈动脉窦综合症、血管迷走性晕厥和其他反射性晕厥(排尿性、排便性、咳嗽性晕厥等)。这些晕厥多见于年轻人(老年人也可以发生),常常无器质性心脏病,发作前往往有明确的诱因(恐惧、紧张、疼痛、站立时间过久),多数患者晕厥发作一般能马上恢复,有倒地即醒、发作后无定向障碍等特征。颈动脉窦综合症在老年人中多见,晕厥发作前常无预兆,常见诱因为炎症、肿物、衣领压迫、颈部肌肉加压等。您晕厥时间持续较长,不是很符合这些功能性表现,因此,神经介导性晕厥的可能性较低。当然,贫血、体质虚弱等原因也可引起晕厥,特别是在体位发生改变时,这些可以通过常规体检发现。

除了这些常见的晕厥原因,还要高度重视心源性疾病引起的晕厥。您年龄偏大,晕厥发作时间长,24小时动态心电图提示频发性早搏(13194次);颈动脉彩超也显示血管动脉硬化,发病时明显心慌,因此,高度怀疑为心脏疾病引起。老年人心脏病最常见的原因为冠心病,恶性心律失常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合并存在。所以,建议您尽早到医院做相关检查,特别是动态心电图和冠脉造影(或冠脉CT成像),尽早明确原因,尽早治疗。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教授 曾春雨

晕厥216例临床分析 篇5

关键词:晕厥,临床特点,降阶梯思维,分层

晕厥是较为常见的内科急症之一,发病分布人群较广,发病突然、短暂,往往对患者、家属产生不良生理、心理影响。部分患者发生晕厥,是致命性疾病表现之一,尤其是心、脑疾病所致的晕厥,急诊医生要高度重视,进行详细病史询问、重点体格检查和施予必要、全面的辅助检查、反复观察,以正确评估病情,提高诊治水平,避免漏诊、误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急诊科诊治的216例晕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73例,女143例;发病年龄:12岁~45岁136例,46~60岁49例,60岁以上31例。

1.2 诊断标准

参照张文武主编《急诊内科手册》诊断标准[1],排除癫痫、癔病、昏迷、休克、眩晕等疾病。

2 临床发病特点

2.1 反射性晕厥与器质性疾病晕厥发病情况

见表1。

2.2 性别、年龄、体质与晕厥发生的关系

216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显示: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直立性低血压性晕厥好发于青年女性患者,这类患者平时睡眠差、饮食少、体重偏轻、基础血压低,常于体位变换时出现短暂头昏、黑矇不适,共发病160例,占反射性晕厥的95%;咳嗽性晕厥(1例)、排尿性晕厥(3例)、颈动脉窦性晕厥(3例)均为中老年男性患者,占反射性晕厥的4%。

2.3 发病诱因

久站、久坐,在商场、浴室、军训等闷热、密闭环境中发病117例;因疼痛、紧张、劳累过度、饱食、饥饿、晕针、晕血、过度通气、情绪失控、妊娠致发病77例,其他诱因22例。

2.4 器质性疾病晕厥分类及特点

本组49例资料显示,同时患有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2型糖尿病者19例,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病7例,2型糖尿病11例,其他12例。

脑源性晕厥:本资料显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晕厥3例、脑梗死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压2例,脑瘤2例,颅内感染1例;心源性晕厥:急性冠脉综合征3例,恶性心律失常3例(室上性心动过速2例,室性心动过速1例)、先天性心脏病2例,心脏瓣膜病2例,多发性大动脉炎1例;失血性晕厥:异位妊娠、黄体破裂5例,消化道失血7例;低血糖晕厥5例;药源性晕厥:硝酸甘油3例、哌唑嗪3例。

2.5 临床表现

患者发生晕厥前常有头昏、心悸、乏力、恶心,继之昏倒、意识不清、颜面苍白、多汗、全身肌力下降、肌张力低,部分患者伴有抽搐[2]。意识丧失时间很短,持续数秒及数十秒钟恢复,往往无大小便失禁。意识恢复后患者定向力完整,但多数患者有紧张、疑惑、头痛、乏力等表现,心电实时监护表现出血压偏低、心动过缓,同时肢温低、冷汗、皮肤苍白。216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显示:170例反射性晕厥体格检查多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及相应心电图、血糖等异常,但分析46例伴有器质性疾病晕厥者则在体格检查时有相应变化,脑源性晕厥:患者出现脑膜刺激征阳性、步态不稳、肢体偏瘫、病理征阳性等相应表现,头颅CT检查发现病理灶;心源性晕厥:听诊出现病理性心音、心电图ST-T压低并有动态变化、心律失常表现;大动脉炎患者体检时未触及脉搏、测不到血压;失血性晕厥:贫血貌,因体位变化反复出现晕厥、腹痛、腹膜刺激征阳性、大便隐血阳性、腹部超声检查盆腔积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阳性等。

2.6 治疗

一般治疗:取平卧位或头低足高位休息,吸氧,加强心理护理,减轻患者及家属紧张、焦虑不安等不良心理反应,反射性晕厥患者依据气血亏虚证候予以相应中医、中药治疗可获良效,器质性病变所致晕厥则给予相应处理后收入相关科室进一步处理。

3 讨论

晕厥是由于大脑半球或脑干血液供应减少导致的伴有姿势性张力丧失的发作性短暂意识丧失[3]。探讨晕厥的重要临床意义在于:一是防猝死,二是晕厥发生可能因跌倒而引起骨折、颅脑创伤和交通意外等导致严重后果。作为急诊、首诊医生在接诊晕厥患者时,对尤其伴有高危因素者(高龄,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一定要高度警惕患者是否为心、脑源性晕厥,心律失常性晕厥最为危险,可直接致死,另外还应重视可致猝死的以晕厥为首发表现的肺源性晕厥——急性肺栓塞。虽然反射性晕厥所占比例较大,但绝不可轻易诊断为神经介导性晕厥、直立性体位性晕厥等。医师在急诊中遇到晕厥的患者,必须坚持高危假定的诊断原则,即首先认为此患者是高危患者,有生命危险,运用降阶梯思维,从心源性、肺源性、急性脑血管病、失血性、低血糖性等急危重症入手,逐一排除致命的疾病。复习欧洲心脏病学会(ESC)2009年晕厥指南[4],其中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力图明确病因并据此给予特异的治疗;二是评估患者的危险性,患者所患的基础疾病较晕厥本身更有意义。

晕厥的诊断和治疗是富于挑战性的。首先,晕厥仅仅是一过性意识丧失众多原因中的一种;其次,患者症状短暂,就诊时一般都已完全恢复,并且有价值的体征少;第三,自发的临床事件很少被医学专业人员目击,病史描述经常是来自“二手”甚至“三手”的资讯。因此详细的病史询问,仔细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如:心电图或24 h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脑电图、头部CT和核磁共振、脑脊液、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测定、腹部超声等检查在正确诊断中缺一不可。病史收集非常重要,可从中寻找线索得到是否有基础性疾病、服药史、发作时诱因等有重要意义的资料。复习本组46例的病历发现,很多危重疾病得以确诊,往往是应用了病史、体检等最基础诊疗技术而发现有意义诊断线索。如:2例异位妊娠失血性晕厥,患者并非以急腹症为首要表现,而是反复发生晕厥、腹泻为主诉来诊,通过月经史询问、仔细查体及血常规、超声、尿HCG检查确诊为异位妊娠。2例先天性心脏病在劳累及运动时晕厥,医师通过仔细听诊发现心脏杂音,心脏超声检查出其为房、室间隔缺损。因此不要认为青年人的晕厥都是良性的,一定要小心求证。4例心源性晕厥患者则是在发作时实时心电监护、心电图动态观察中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多次复查心电图,出现ST-T动态演变而明确诊断。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的确诊是医生查体时不能触及脉搏、双上肢血压不能测出,后经血管超声明确诊断。病史询问也可为急救指明方向,例如有糖尿病的患者发生晕厥首先要考虑是否为致死、致残率较高的低血糖发生,是否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否有心脑血管疾病并存等。又如1例药源性晕厥患者为高血压患者,同时合并前列腺增生,使用哌唑嗪控制血压,出现体位性晕厥,家属误为其冠心病发作,又加服硝酸甘油含化,使血压更低,加重了病情。可见在临床工作中应用重点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这些最基本的技术在正确诊断疾病方面非常重要。

急诊医师如何在很短的时间透过看似简单表象抓住问题的核心,准确评估晕厥患者病情,在临床上有一定困难,但我们认为至少应注重如下环节:患者是否发生了晕厥,确定的病因是什么,是否有提示心血管事件或死亡等高危因素的线索。初始评估如不能确定诊断,仅提示病因,应进行危险分层,评估主要心血管事件或心脏性猝死(SCD)的风险,并完成相应的辅助检查,以明确病情,正确处理;病情稳定后,安全分诊,决定患者去留。

参考文献

[1]张文武.急诊内科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6-21.

[2]冯振勤.心源性晕厥54例临床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26(3):65.

[3]牟立明,牟其鸣.青少年晕厥35例临床分析[J].卫生职业与教育,2001,19(12):44.

儿童晕厥38例病因分析 篇6

1 晕厥原因

38例患儿均以晕厥为主诉, 年龄3~14岁。所有患儿家族均无晕厥及猝死史。

1.1 由自主神经介导的反射性晕厥

25例 (65.8%) 。男5例, 女20例;平均每半年晕厥3.8次。有明显诱因23例 (92.0%, 23/25) , 其中血管迷走性晕厥14例, 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4例, 体位性低血压3例, 境遇性晕厥2例;无明显诱因2例 (8.0%, 2/25) 。有晕厥先兆22例 (88.0%, 22/25) ;晕厥持续时间<5min有24例 (96.0%, 24/25) ;伴肢体抽动3例 (12.0%, 3/25) 。

1.2 心源性晕厥

3例 (7.9%) 。1例先天性长QT综合征;1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伴肢动抽动。均有心脏病史, 晕厥持续时间<5min。

1.3 神经源性晕厥

3例 (7.9%) 。1例惊厥发作;1例癫痫, 伴肢体抽动;1例复杂型偏头痛。晕厥持续时间均<5min。

1.4 精神性疾病导致晕厥

2例 (5.3%) 。男、女各1例, 平均每半年晕厥11.8次。癔症、学校恐惧症各1例。均有明显诱因与晕厥先兆, 晕厥持续时间<5min, 伴肢体抽动1例。

1.5 代谢性疾病导致晕厥

1例 (2.6%) 。为1例8岁男童, 突发晕厥, 持续时间<5min, 血糖偏低。

1.6 不能确定晕厥原因

4例 (10.5%) 。晕厥持续时间均<5min。1例上课时突觉头晕, 3min后晕厥;1例突觉视物模糊半小时后发生晕厥;1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术后1年余, 午睡时突然晕厥, 伴肢体抽动;1例突觉胸闷、心悸1h伴肢体抽动, 无心脏病史。这4例患儿查体及辅助检查均未见异常。

2 讨论

心源性晕厥常由心脏结构异常或心律失常引起, 由于心排血量的突然下降, 导致大脑供血不足而发生晕厥。心源性病因不是小儿晕厥的主要病因, 但它在所有晕厥中最危险, 必须高度警惕和重视。心脏彩超、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是诊断心源性晕厥的有效方法。

非心源性晕厥中, 最常见的是由自主神经介导的反射性晕厥, 其中最多者为血管迷走性晕厥。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某种刺激作用于大脑皮层, 影响下视丘, 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周围血管阻力下降, 血管扩张。若迷走神经活动增强, 导致明显心动过缓时, 心输出量减少, 动脉血压降低, 脑灌注减少, 从而导致晕厥。本组资料中自主神经介导的反射性晕厥最多。晕厥前大多数患儿具有明显的诱因, 在晨起站立、升国旗、做课间操、军训、洗澡及情绪激动时易诱发。大部分患儿有晕厥先兆, 主要有头晕、面色苍白、注意力不集中、视物及听觉障碍、恶心、多汗、站立不稳、胸闷、心悸等症状。该病多见于青春期女孩, 晕厥持续时间一般≤5min, 晕厥时不伴有肢体的抽搐和肌张力改变, 晕厥后大多数患儿出现乏力、头痛、胸闷等症状。目前认为, 直立倾斜试验是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准金标准, 可较好地、客观地诊断小儿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1]。

在神经源性晕厥疾病中, 最常见的是惊厥发作或偏头痛发作。发生机制可能是基底动脉痉挛致脑干缺血, 或多巴胺受体反应过度而抑制血管运动中枢。由低血糖引起的晕厥多见于女童, 常规检查即可确诊。癔症性晕厥多见于青春期女孩, 平时有歇斯底里的个性和行为特征;晕倒时倒地较慢, 一般无外伤。学校恐惧症在上学前表现明显, 一般有恐惧症状, 同时可有腹痛等其他症状。

总之, 导致小儿晕厥的病因较多, 以血管迷走性晕厥最常见, 心源性晕厥最危险。详细的病史采集、全面的体格检查及合理的辅助检查是诊断小儿晕厥的基础。

参考文献

68例小儿晕厥的病因分析 篇7

1对象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共68例, 其中男28例 (41.2%) , 女40例 (58.8%) , 年龄为2~13岁, 均为住院患儿, 为1次或多次发作。经病史、体检、心电图、脑电图、头颅CT、颈部血管彩超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 检查前停服一切抗心律失常药物。

1.2 方法

采用12导联同步DCG分析, 全程连续记录24h心电图, 嘱患儿家长尽量诱使患儿晕厥发作, 详细记录生活日志, 准确记录晕厥发作及持续时间。

2结果

68例患儿DCG检查中, 共发现心律失常15例, 晕厥发生2例, 其1例晕厥发作期DCG记录为室性心动过程终止后恢复窦律之前的心室停搏 (R-R间期>3.0s) , 而间期却无此记录。长Q-T间期1例, 心律失常与心电图类型的关系见表1。非心律失常患儿53例, 晕厥发生26例, 其发生晕劂原因分析详见表2。晕厥发作期间可见阵发性窦速及窦微, 间期也有此记录。26例中, 癫痫发作4例, 癔症6例, 发作性头晕1例, 颅内动脉供血不足8例, 贫血 (经量多) 2例;不明原因5例。

3讨论

3.1 晕厥发生的病因

临床上通常考虑为脑源性、心源性、血管神经性。为排除心源性晕厥的可能。临床医生通常采用24hDCG监测;然后再做其他检查。Tnomas等[1]报道为1 512例晕厥患者中20.5%已经查明病因。本文经24hDCG检查发生晕厥的病因与上述报道不相符, 考虑Tnomas报道的是成人。尽管本文心律失常晕厥儿童是由室性心动过速、长Q-T间期引起的心源性晕厥, 但比例相差较大, 这可能与小儿心律自我代偿能力较低有关, 且小儿心律失常所占比例也远低于成年患者。

3.2 小儿晕厥

由血管神经性因素及缺乏体能锻炼引起的居多, 且有女性优势倾向, 多有诱因。据Gurther等[2]对52例患儿所调查的家庭社会心理评估, 近1/2患儿近期在家庭或学校中有过不幸的生命事件或心理压力, 约1/3患儿有过头痛、腹痛、迷走血管性晕厥等植物神经症状, 故认为这是身心疾病的表现, 也是精神心理因素的作用。本组癔症6例, 月经过多2例均与心理压力过大有大, 应强调, 在当今生活节奏快、心理压力大的社会条件下, 患儿出现迷走血管性晕厥的可能性非常大, 加之现代的儿童大部分缺乏室外锻炼, 缺乏群体游戏, 体力不支屡见不鲜, 故晕厥发生的概率也大大增加。总体看来, 在小儿中心源性晕厥的可能性非常小, 但一旦发生, 病情危重, 预后也差, 必须排除此项疾病。24hDCG对发作性晕厥患儿的诊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尽管心源性病因不是主要的, 但阴性时也不能完全排除心源性晕厥, 还应作进一步检查。另外, 对于晕厥小儿, 特别要注意精神心理因素, 故诊断时考虑思路要宽, 病史和体检要详尽全面。

关键词:晕厥,病因

参考文献

[1] Tnomas C, Diagnosis efficacy of 24-hour electrocardio graphicmonit oring of syncope (J) .Am J Cardiol, 1984, 53 (7) :1013.

36例儿童晕厥的临床分析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2010年以晕厥为主诉在笔者所在科住院的患儿36例,男12例,女24例,男/女为1/2;年龄2~14岁,平均10.0岁。其中2~3岁1例,4~6岁3例,7~10岁5例,11~14岁27例。发作诱因:因剧烈哭闹致晕厥1例,因饥饿致晕厥3例,因洗热水澡致晕厥6例,因天气闷热致晕厥2例,因长时间站立致晕厥8例,因剧烈运动致晕厥1例,因情绪紧张致晕厥2例,因月经来潮致晕厥1例,无明确诱因13例。临床表现:表现为晕厥32例,晕厥先兆4例,其中黑蒙11例、出冷汗6例、头晕7例、胸闷气短5例、抽搐4例、面部青紫2例。晕厥发作1次12例、2次9例、3次7例、3次以上8例。病程<1周2例、1周~1月14例、1月~1年9例、1年以上11例。

1.2 检测及诊断方法

患儿入院后立即测量血压、心率,实验室检测血常规、血糖、电解质、血气分析等,做心电图、24 h Holter检查,并选择性做超声心动图、头颅CT等项检查。本组患儿中,1例2岁患儿心电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该患儿半年内反复晕厥发作达5次,确诊为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患儿24 h Holter呈快慢综合征改变,确诊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例患儿超声心动图示法洛四联症改变;2例患儿心电图、24 h Holter、超声心动图、头颅CT等项检查均无异常,且发作时伴有情绪紧张等诱因,确诊为癔症;2例伴有抽搐的患儿脑电图示癫痫样放电,而心电图、24 h Holter、头颅CT等项检查均正常,确诊为癫痫发作;1例14岁女孩有月经量过多病史,外周血Hb为6.2 g/L,诊断为贫血;3例患儿晕厥均发生于不吃早餐饥饿状态下,血糖<2.2 mmol/L,诊断为低血糖;24例辅助检查无阳性结果并除外器质性疾病的患儿均行基础直立倾斜试验[2,3],试验结果示阳性18例、阴性6例。18例试验结果阳性患儿确诊为血管迷走性晕厥,其中12例为血管抑制型、4例为混合型、2例为心脏抑制型。另6例试验结果阴性患儿病因未明,予随访观察。36例晕厥患儿病因及性别、年龄分布,见表1。

1.3 防治措施

晕厥患儿入院后经紧急救治意识可迅速恢复,故治疗的重点在于防止晕厥再次发作。本文36例患儿根据病因不同采取不同的防范措施,如纠正贫血、纠正低血糖、抗癫痫治疗、纠正心率失常、防止法洛四联症患儿缺氧发作、癔症患儿予以心理疏导等;对于血管迷走性晕厥患儿采取饮食中增加盐和液体的摄入或口服生理盐水的方法,具体用量为<10岁患儿每日补液500 ml、>10岁患儿每日补液500~1000 ml。

2 结果

36例患儿中,心源性晕厥占11.1%(4/36),脑源性晕厥占11.1%(4/36),血液生化异常性晕厥占11.1%(4/36),病因不明性晕厥占16.7%(6/36),血管功能性障碍性晕厥占50.0%(18/36)。18例确诊为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患儿,经半年随访,6例未再复发、9例发作次数明显减少、3例无变化,总有效率为83.3%。

3 讨论

晕厥是指短暂的意识丧失伴不能维持自主体位,持续几秒至几分钟而神志自行恢复。如果仅出现感觉和肢体张力丧失,而意识未完全丧失则称为晕厥先兆。晕厥是儿童常见疾病,近年来其发病呈上升趋势,发病高峰年龄为青春期,属儿科急症之一。晕厥的发病机制为各种原因引起暂时性脑血流灌注减少或能量供应不足,导致脑缺氧或神经元能量代谢障碍,从而引起的相应临床症状[1]。晕厥的病因复杂,一般分为心源性晕厥、血管功能障碍性晕厥、脑源性晕厥、血液生化异常性晕厥及其他一些少见的晕厥。其中心源性晕厥、脑源性晕厥及血液生化异常性晕厥发病率较低,但病情往往较重,如不及时处理预后较差或引起猝死。血管功能障碍性晕厥发病率较高,其中血管迷走性晕厥约占所有晕厥患儿的80%,且有反复发作倾向,如不及时做出诊断及正确处理,对患儿生活质量将造成极大影响。

本文资料显示,36例患儿中,心源性晕厥占11.1%(4/36),病情严重,均需紧急处理,如反复发作将对患儿生命造成威胁。脑源性晕厥占11.1%(4/36),其中2例确诊为癫痫,从严格意义上讲不属晕厥范畴,经抗癫痫治疗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2例癔症患儿正值青春期,学习压力比较大,精神紧张,经心理疏导后病情得到控制,提示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心理性原因也可以造成晕厥。血液生化异常性晕厥占11.1%(4/36),其中1例为贫血、3例为低血糖,经对症治疗后无再次发作,提示家长和学校对于此年龄段的学生在饮食生活上要多关心。血管功能性障碍晕厥占50.0%(18/36)均经基础直立倾斜试验阳性而确诊为血管迷走性晕厥,其中12例为血管抑制型、4例为混合型、2例为心脏抑制型,与文献报道基本相符[4];患儿的平均年龄为11.4岁,女孩占83.3%,提示血管迷走性晕厥是青春期女孩晕厥的主要原因。病因不明性晕厥占16.7%(6/36),提示儿童晕厥的病因复杂,应加强临床研究。

对晕厥患儿应根据其病因不同采取不同的防范措施。由器质性疾病所致的晕厥应尽早根治原发疾病、去除病因。处于青春期的女孩发生不明原因晕厥而又有较明确晕厥诱因和晕厥先兆者,可行直立倾斜试验以明确是否为血管迷走性晕厥。目前直立倾斜试验为诊断该病的主要方法,本文检测阳性结果为75%。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发病机理为各种原因引起静脉池的过度淤血使心脏充盈减少,导致自主神经矛盾反射从而引起血压下降、心动过缓、黑蒙、冷汗、面色苍白、听力下降、脑血流减少、意识丧失以致难以维持自主体位而摔倒。对于诊断为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患儿,要指导其日常增加盐和液体的摄入量以增加血容量,从而可以有效预防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发作。本组仍有6例患儿病因不明,需加强随访观察,以待进一步探索原因。

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晕厥的病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2010年以晕厥为主诉在笔者所在科住院的3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儿年龄为214岁,平均10.0岁;男12例,女24例,男/女为1/2。心源性晕厥4例,占11.1%;脑源性晕厥4例,占11.1%;贫血性晕厥1例,占2.8%;低血糖性晕厥3例,占8.3%;血管迷走性晕厥18例,占50.0%;原因不明性晕厥6例,占16.7%。血管迷走性晕厥患儿中女性占83.3%,平均年龄11.4岁。结论 儿童晕厥的病因复杂,良性疾病占绝大多数。血管迷走性晕厥是青春期女孩晕厥的主要原因,防范措施应根据不同病因制定。

关键词:儿童,晕厥,病因,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于宪一.小儿晕厥的概念及分类.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4.,19(11):641-642.

[2]张清友,杜军保,李万镇.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直立倾斜试验对儿童不明原因晕厥的诊断研究.中华儿科杂志,2004,42(5):371-374.

[3]张清友,杜军保,陈建军,等.儿童不明原因晕厥的临床特征与直立倾斜试验关系的研究.中国实用实用儿科杂志,2003,18(1):27-29.

排尿性晕厥需小心 篇9

张先生所患的排尿性晕厥,多见于中老年男性,一般好发在夜间起床排尿时,常突然发生,之前多无先发征兆。晕厥的时间一般持续一两分钟,晕厥后常可以自行苏醒。

排尿性晕厥的发生目前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1.过度充盈的膀胱在迅速排空时,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患者心动过缓。

2.膀胱充盈时受压的血管在排尿时迅速扩张,潴留了较多的血液。

3.急性排尿,因为用力可引起胸腔内压的上升。

4.夜间排尿由卧位转为直立位。

以上因素综合起来就可以导致患者回心血量减少,引起心排血量的降低和暂时性的脑部缺血,进而引发晕厥。因此中老年人为了避免发生排尿性晕厥,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1.避免长时间憋尿。

2.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夜间起床排尿时应采用坐便器。

3.夜间起床时应在床边小坐片刻。

4.为了减少夜尿,在睡前2小时内减少饮水。

30例晕厥的急诊处理分析观察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2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晕厥患者的急诊处理方法和治疗效果的相关资料。其中, 男性8例、女22例。患者年龄13~85 (平均38.7) 岁。

1.2 治疗方法

在确定患者出现晕厥症状后, 需及时将晕厥患者置于平卧位, 确保患者气道畅通, 所处空间的空气流通正常, 争取最大程度保持患者大脑的血液供应和氧气供应, 时刻观察和测定患者的呼吸和脉搏, 避免患者的脑组织因缺血过度损伤脑功能[2]。同时,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为患者进行采血检查血细胞比容、电解质和血糖等;检查患者在摔倒过程中有无受到外界伤害;检查有无威胁患者生命的原发病, 如急性出血或致命性心率失常等;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确定晕厥的原因, 并给予消除, 力求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2 结果

经过系列检查, 30例晕厥患者的发病原因最终诊断为:一般性晕厥8例, 体位性低血压性晕厥6例, 低血糖性晕厥4例, 心源性晕厥4例, 排尿性晕厥5例, 巨咳性晕厥2例, 原因不明1例。经急诊处理, 晕厥患者大多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2例患者在第1次诊断过程中, 未找到发病原因, 在第2次接受诊断时才确定病因, 但并未范及患者的生命, 1例患者因始终无法确定发病原因, 致使无法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最终因抢救无效死亡。

3 讨论

晕厥是由脑缺血、缺氧引起的一种突发性的、历时较短的意识丧失症状。通常将晕厥的原因分为四种, 分别是反射性晕厥、心源性晕厥、脑源性晕厥、以及其他原因如过度换气综合症、低血糖、严重贫血、哭泣等原因引发的晕厥。同时, 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 晕厥可由各种心血管和非心血管原因所引起, 33%左右出现过晕厥症状的患者均会反复出现。本组30例患者中, 1例在出现发热后突然晕厥, 患者家属发现后立即送入我院接受治疗, 但在准备为患者采血检查时, 患者彻底陷入昏迷, 最终因抢救无效死亡。因此, 在进行晕厥急诊处理的过程中, 首先明确患者是否晕厥, 从而避免因诊断失误, 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加大对晕厥患者治疗的关注和研究力度, 一旦无法确定患者的发病原因, 便无法采取针对性治疗, 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 医护人员对晕厥患者进行急诊处理的过程中, 首先应及时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询问患者家属其是否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等。针对老年晕厥患者, 则需及时检查患者是否由于心率较慢或心率失常引发的晕厥[3]。

为了有效提高晕厥的治疗效果, 我院针对晕厥的急诊处理经验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总结, 并在日常运营过程中实行首诊责任制, 针对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 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并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 选择对患者行心电图、心脏超声、头颅CT、血糖等相关检查, 积极查找发病原因, 从而采取针对性治疗, 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 在对晕厥患者进行急诊处理的过程中, 医护人员需及时和患者家属交流和沟通, 让其了解相关的治疗方式和手段, 降低患者家属的心理担负, 确保患者家属能够实时了解治疗进度和患者的实际情况, 避免医患纠纷和护患纠纷的发生, 提高患者家属对我院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刘文玲, 黄宏星, 许玉韵, 等.欧洲晕厥诊治指南介绍[J].中国医药导刊, 2009, 17 (24) :100-101.

[2]孙彦青.大学生晕厥86例病因分析及治疗措施[J].中国学校卫生, 2010, 27 (14) :157-158.

上一篇:财税金融改革下一篇:相关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