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金融改革

2024-05-23

财税金融改革(精选4篇)

财税金融改革 篇1

监管部门将约束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八类问题

针对当前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行为存在的问题, 监管部门正在制订《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行为准则》, 将从七个方面入手, 对大股东和控制人行为进行规范。

八类问题是:一、在信息披露中, 定期报告中不按要求披露到真实的实际控制人;二、不及时、充分履行信披义务, 使中小股东无法确知重大事件的发生及其影响;三、操控上市公司业绩;四、违规买卖上市公司股票;五、干预经营管理, 影响上市公司的独立性;六、擅自设置障碍, 限制中小股东的投票权;七、置中小股东利益于不顾, 不切实履行股改承诺;八、利用控股地位掏空上市公司。据了解, 正在制订中的《准则》将主要从七个方面进行规范, 包括大股东持有权益的披露监管, 大股东权益变动的披露监管, 对大股东行为的监管, 对大股东行使投票权利的监管, 对大股东行使交易权利的监管, 对大股东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问题的监管, 其他禁止性规定。

2008信贷从紧主题:控制总量把握节奏调整结构

据报道, 今年银行业信贷从紧的主题将是:控制信贷总量、把握信贷节奏、调整信贷结构。在具体程序上, 银行按央行有关规定, 按年分季编制上报信贷计划, 央行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编制基础货币规划和社会信用规划, 在此基础上确定银行的年度贷款增加量指导性计划, 作为央行宏观调控的监测目标, 供银行执行自编资金计划时参考。监管部门要求银行今年要提高贯彻宏观调控政策的能力。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增长过快, 楼市、股市过热, “两高一剩”行业盲目扩张等现象, 都涉及银行信贷调节的问题。监管部门为清晰把握银行新增贷款投向, 对银行比较粗放的贷款投向分类进行细化, 大银行正在强化专业的行业分析队伍。

财税金融改革 篇2

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财政、税收与金融方面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财税与金融的实际操作常识和基本理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财政与金融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了解财税与金融的基本理论,了解宏观经济的运作。

使学生们了解财政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掌握财政的概念、特征,理解公共产品的含义、特征以及市场失灵与公共财政的关系,掌握财政的职能。

了解税收的性质和特征;税制构成要素以及税收的分类;各税种计征;了解我国税收制度的演变。

1.课程实践教学设计思路

该课程是依据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所面向的职业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而设置。

本课程重点针对经济管理类职业工作所要求的基本技能培养;充分考虑学生初次接触财税金融知识的实际情况,体现基于具体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将本课程创设为五个实践学习情境,即:实践学习情境一:认识财政和宏观财政体系;实践学习情境二:进行财政收入和税收计算;实践学习情境三:财政支出与政府预算的学习和讨论;实践学习情境四:认识金融与金融市场;实践学习情境五:进行宏观金融管理。

本课程围绕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为主线,按照经济管理类职业工作的过程,依据会具体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设置。

打破了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选择课程内容;打破了以“了解”、“掌握”为特征设定的学科型课程目标,从“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打破了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以学习情景为主线,创设工作情景,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核,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课程实践教学目标

通过对不同学习情景设定的不同工作任务的完成,使学生正确认知经济管理职业,具备经济管理的基本知识;使学生能够掌握财政与金融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了解财税与金融的基本理论,了解宏观经济的运作。

同时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工作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2.1 职业能力目标

专业能力目标:明确财税金融的基本概念;明确财政的概念,掌握财政的职能;掌握税收的概念及特点、税收分类等,重点掌握税收制度及其构成要素。

技能目标:能掌握购买性支出的分类 政府投资、消费支出的特点及作用;能掌握转移性支出的分类 、特点及其作用;能掌握财政支出的效益及其分析方法;知道财政收入的构成;能够对财政收入的规模进行分析;知道影响国债规模的因素;熟悉国债的制度与管理;知道税收的产生及发展、税收分类;知道税收作用、税收原则;知道税收制度及其构成要素;熟悉税收负担及税负转嫁 税负转嫁的方式、研究税收负担的意义。

2.2 社会能力目标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团队意识及妥善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具有沟通与交流能力;具有组织能力和协作能力;具有自学能力、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具有计算机操作能力,掌握经济管理知识并熟练运用计算机办公软件;具备基本核算能力;具备对财务报表认识的能力;具备一定的信息搜集、分析能力,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

3.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内容是对学习情境的划分,根据五个学习情境分别分为具体的不同工作任务。

通过行动导向教学法实施教学。

首先下达任务,分析任务,接受任务,阅读工作任务学习指导书等。

然后提出问题、咨讯、教师讲授课程内容,在教师指导下设计工作流程。

根据咨询获得的知识分组讨论讨论工作任务的具体内容、作出分组与行动计划。

教师集体指导解决问题。

检查学习情境执行情况,组内自评。

成果汇报、组间互评。

最后上交案例分析报告,评定成绩。

3.1 认识财政和宏观财政体系

认识财政和宏观财政体系学习情境设计,具体工作任务是认识财政和宏观财政体系。

该任务涉及的知识点有:公共财政的含义;公共财政的特征;我国财政的转型;公共产品及其特征;财政的职能;政府失灵。

3.2 进行财政收入和税收计算

进行财政收入和税收计算学习情境设计,具体工作任务是财政收入的计算与税收的计算。

要求学生知道财政收入的构成,价值构成,所有制构成,部门构成。

财政收入的规模分析,影响国债规模的因素,国债的制度与管理,所得课税的概念及特点,所得课税的作用。

企业所得的课税对象、计税依据,企业所得税税额的计算。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企业资产的税务处理,个人所得税,农业税等。

3.3 财政支出与政府预算的学习和讨论

财政支出与政府预算的学习和讨论实践教学情境设计,分为财政支出与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的学习与讨论两个具体任务。

财政支出主要有购买性支出的`分类,政府投资,消费支出的特点及作用。

转移性支出的分类 、特点及其作用,财政支出的效益及其分析方法。

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主要有国家预算的概念,国家预算的编制、执行及决算,我国的国家预算管理体制。

3.4 认识金融与金融市场

认识金融与金融市场教学情境设计,具体任务分为认识金融与金融体系,银行业务、管理与监督。

认识货币与货币流通,信用,银行,利息与利息率。

认识金融体系的一般构成及相互关系,商业银行的性质及职能,中央银行的性质、业务及职能,货币政策的含义及内容 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认识银行业务、管理与监管,商业银行业务,商业银行的发展与管理,中央银行及金融监管。

3.5 进行宏观金融管理

进行宏观金融管理教学情境设计,主要分为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与认识通和膨胀与通货紧缩。

认识影响货币供给额变动的因素,M0、M1、M2的含义及相互关系,剑桥方程式,货币均衡的标志,货币失衡的原因及治理对策,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求的关系。

认识通和膨胀与通货紧缩,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及治理对策,通货紧缩的社会经济效应。

4.实践教学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工作任务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本课程教学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组织。

教师应选择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采用教师演示与学生分组讨论、训练互动,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完成工作任务,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本课程的教学以学生实际操作为主,教师讲授为辅。

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的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本课程的教学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网上资源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水准。

参考文献:

[1]朱维魁.财政与金融[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

[2]倪成伟.财政与金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

金融财税 篇3

年前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 已定调防止经济增长从偏快转为过热, 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变成全面上涨的“双防”政策为2008年的调控目标。但今年1月份50年难遇的罕见雪灾, 以及美国次贷危机的持续影响, 使得整个经济形势发生了一些变化, 突出表现在经济增长可能出现下行风险。央行经过仔细研究认为, 上述两个方面的影响并不大, “双防”的任务仍需要完成, 因此2008年仍需要落实从紧政策, 首要任务是防止通胀。

我国调整部分化肥出口关税

财税金融试题 篇4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财税金融》试题

命题人:××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能,其中,后两种职能是前两个职能的、继续和延伸。2.在我国,是唯一合法通货。

3.规定是一个国家建立货币制度的首要步骤。4.纸币的发行量决定于

5.无论向流通领域投放多少纸币,它所代表的价值量仍然只能等于流通中需要的所代表的价值量。

6.商业信用就是工商企业之间以或销售、购买商品提供的信用。

7.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多,超过流通中对货币的,导致货币价水平普遍的经济现象。

8.按照通货膨胀的程度分类为的通货膨胀。

9.按照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分类为和

10.通货紧缩多指价格总水平的。

11.治理通货紧缩主要应从需求、需求和需求。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27分)1.货币起源于

A:贝壳B:金属C:贵金属D:商品的交换 2.货币作为商品流通中的媒介,执行的是职能。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储藏手段D:支付手段

3.在一定时期内待售商品价格总额为600亿,货币流通速度为10

次,则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的货币量为。

A:6亿B:60亿C:600亿D:6000亿 4.待售商品总量越大,所需的货币量也越。A:多B:少C:差不多D:无影响 5.下列属于人民币辅币的有。

A:元和角B:元和分C:元D:角和分 6.商业信用的借贷物是。

A :货币资本B:既有货币资本又有商品资本C:商品资本D:银行资本

7.由于需求的不断增长超过总供给的增加所导致通货膨胀是通货膨胀。A:成本型B:需求型C:混合型D:结构型

8.通货膨胀引起的物价上涨是

A:个别商品的物价上涨B:短期性物价上涨

C:季节性物价上涨D:一般物价水平持续普遍上涨9.以下属于可治理通货紧缩的对策的有

A:实施限制性的货币政策B:实施适度宽松的财政政策C:实施紧缩型收入政策D:实施减税等供给政策

三、多项选择(每小题4分,共计12分)1.下列关于人民币说法正确的有。

A:人民币是信用货币B: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

C人民币由各大国有商业银行发行D:人民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 2.利息的基本计息方法有。

A:单利计息法B:复利计息法C:保值计息法D:定期计息法 3.在一般情况下,利息率。

A:不能超过平均利润率B:不能等于零C:不能等于零D:可以超过平均利润率

四、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计18分)

()1.货币最早的形式是实物货币,因此货币起源于实物货币。()2.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时,只需要观念上或想象上的货币就

可以了。

()3.货币最基础的两大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

()4.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足值货币,不可自由铸造等特点。()5.一定时期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

()6利率只能在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波动。

()7.利息来源于剩余价值(利润),因此可以是利润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利润的全部。

()8.国家信用就是国家(政府)以债权人身份借助于债券筹集

资金的一种信用形式。

()9.当通货膨胀率很高时,实际利率也将远远高于名义利率。

五、简答题(共计23分)

1、什么是金融?它有哪些作用?(10分)

上一篇:民营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下一篇:运动晕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