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财税

2024-09-16

金融财税(精选9篇)

金融财税 篇1

监管部门将约束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八类问题

针对当前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行为存在的问题, 监管部门正在制订《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行为准则》, 将从七个方面入手, 对大股东和控制人行为进行规范。

八类问题是:一、在信息披露中, 定期报告中不按要求披露到真实的实际控制人;二、不及时、充分履行信披义务, 使中小股东无法确知重大事件的发生及其影响;三、操控上市公司业绩;四、违规买卖上市公司股票;五、干预经营管理, 影响上市公司的独立性;六、擅自设置障碍, 限制中小股东的投票权;七、置中小股东利益于不顾, 不切实履行股改承诺;八、利用控股地位掏空上市公司。据了解, 正在制订中的《准则》将主要从七个方面进行规范, 包括大股东持有权益的披露监管, 大股东权益变动的披露监管, 对大股东行为的监管, 对大股东行使投票权利的监管, 对大股东行使交易权利的监管, 对大股东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问题的监管, 其他禁止性规定。

2008信贷从紧主题:控制总量把握节奏调整结构

据报道, 今年银行业信贷从紧的主题将是:控制信贷总量、把握信贷节奏、调整信贷结构。在具体程序上, 银行按央行有关规定, 按年分季编制上报信贷计划, 央行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编制基础货币规划和社会信用规划, 在此基础上确定银行的年度贷款增加量指导性计划, 作为央行宏观调控的监测目标, 供银行执行自编资金计划时参考。监管部门要求银行今年要提高贯彻宏观调控政策的能力。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增长过快, 楼市、股市过热, “两高一剩”行业盲目扩张等现象, 都涉及银行信贷调节的问题。监管部门为清晰把握银行新增贷款投向, 对银行比较粗放的贷款投向分类进行细化, 大银行正在强化专业的行业分析队伍。

金融财税 篇2

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此次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市财税金融工作会议和全县“两会”精神,总结回顾20**年财税金融工作,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更好发挥各级各部门在财税金融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确保全面完成今年目标任务。刚才,县财政局负责人对今年财政工作进行了安排,县国税、地税、金融办、人行、国土、公积金,以及工行、邮储行、农行、信联社、农发行负责人分别作了很好的发言。稍后,珍强书记还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贯彻执行。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过去的一年,我们真抓实干,锐意进取,财税金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年,全县财税金融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勇敢担起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抢抓改革机遇,突出发展主题主线,奋力拼搏,真抓实干,锐意进取,财税金融工作实现跨越发展,开创了新局面。

(一)财税收入不断提升。20**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5.99亿元,增收1.42亿元,增长31.1%,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数14.4个百分点。其中:国税部门1.16亿元,增长39.9%;地税部门3.58亿元,增长32%;财政部门1.24亿元,增长21.4%。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51亿元,增收0.14亿元,增长22.2%,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数3.3个百分点。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6.33亿元,增长27.9%。

(二)争取资金逐步增强。紧紧围绕革命老区、民族地区、生态功能区、武陵山扶贫开发等一系列政策,积极向上争取转移支付资金、项目资金,全年累计争取19.99亿元,同比增长26%。

(三)民生保障不断改善。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科学安排支出,优先保障民生,新增财力重点向民生领域倾斜,确保民计民生事项顺利实施。20**年,我县共投入民生资金20.5亿元,同比增长39.5%,其中:教育经费6.2亿元,社会保障2.1亿元,医疗卫生事业2.9亿元,保障性安居工程等住房建设3.7亿元,“三农”资金3.9亿元,农村公路、城区大道等交通建设1.7亿元。

(四)财税改革创新突破。一是积极贯彻落实全省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保证20**年预算收支平稳运行。二是切实推进财政性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涉及金额5.6亿元,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高效。三是成功启动“营改增”改革试点工作。

(五)金融创新稳步推进。20**年,县辖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8.8亿元,增长25.2%;贷款余额37.6亿元,增长38.8%。累计完成保险业务收入0.41亿元;归集住房公积金1.17亿元,增长57.23%。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县工作稳步推进,被省委政策研究室明确为对比试点县,为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成立完善园区建设、城市建设、土地开发等8家投融资公司,共向金融机构申报贷款项目5个,融资7亿元,到位资金4亿元。企业“三品三表”信用考核结果运用支持园区企业发展模式,被省经信委、金融办作为中小企业信用建设创新示范;农村“三权抵押”贷款办法被省银监局作为有效破解农村融资难措施上报国家银监会,拟在全国推广。

成绩来之不易,是全县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广大财税金融系统干部职工汗水的聚集和智慧的结晶。借此机会,向在财税金融一线辛勤劳动、艰辛奋斗,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财税金融系统干部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感谢!

二、新的一年,我们坚定信心,奋力拼搏,努力完成财税金融工作目标

按照县委、县政府年初的安排,今年财税金融工作的基本目标是:全县财政总收入7.4亿元,增长22%以上,力争25%(其中,国税部门1.5亿元,增长29%;地税部门4.6亿元,增长24%;财政部门1.3亿元,增长8.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5亿元以上,增长28%,力争30%;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0.21亿元,增长14.2%。实现新增贷款突破15亿元,年末贷款余额突破50亿元;新增农村“三权”抵押贷款1亿元、企业“三品三表”信用考核贷款1亿元、政府主导性项目贷款8亿元。围绕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财源培育,狠抓税收增长。充分发挥财税对经济的调控作用,加强财源建设,培育骨干财源,保持财政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一要用足用好优惠政策涵养税源。继续抓住国家支持西部大开发政策扶持机遇,认真做好各类财政贷款贴息资金的争取工作,充分发挥财政性资金的引导作用,下大力气扶持农业、商贸等发展。税务部门在依法治税、严格执法的同时,要用好、用活、用足税收政策,认真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放水养鱼”,涵养税源。二要狠抓工业主体财源。加快培育支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税源,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加大对工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选择现有工业企业中符合产业政策导向、市场前景较好、管理比较规范、产品附加值较高的企业或项目作为重点,采取一企一策的方式,实行财政、税收、金融联合扶持的办法,做大做强工业企业,培育骨干财源。

(二)积极组织收入,做大财政体量。各乡镇(街道)、各财税部门要把组织收入作为今年财税工作的重中之重,立足抓早、抓紧、抓实,努力实现收入稳定增长、均衡入库。一要强化税源动态监控,确保税源不流失。要重点突出、均衡有度,防止前松后紧,确保财税收入任务圆满完成;二要坚持依法征管,依率计征,据实征收;三要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工作效率,切实改变税收工作中的缺位、错位、越位、不到位等现象;四要加强政府非税收入征管;五要继续实行财税收入目标考核制,落实征管目标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将目标考核与年终绩效考核结合起来。对完不成任务的单位将进行全县通报批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向县委、县政府作出书面检讨,同时取消其它奖励,取消评先选优资格。

(三)优化支出结构,确保资金效益。一要严控经费支出,切实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各项支出都必须严格按预算执行,按进度拨款。二要大力压缩一般性开支。在确保职工工资正常足额发放和全县工作正常运转的基础上,优先安排重点项目支出;严格控制会议费、招待费和培训费等一般性支出。三要发挥财政资金的最大效益,各项支出都要精打细算,力求节约,讲究效益。四要积极争取资金,用好上级资金,认真落实富民、惠民政策。

(四)深化财税改革,提高理财水平。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要通过深化改革,不断增强财税工作活力。一要抓住全省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机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二要深入推进“营改增”财税改革。“营改增”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是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税制改革要求的重要内容。今年“营改增”试点扩大到邮政、服务、电信等行业,希望相关单位要扎实做好本职工作。三要深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公务卡改革工作,扩大直接支付范围,减少现金支出,确保财政预算支出公开透明,从源头上预防腐败。

(五)创新金融改革,打造金融中心。深入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积极探索破解之策,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提升金融业服务水平,让金融业引导城市发展。一要紧紧抓住省批复我县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对比试点县契机,围绕争创农村金融改革试验试点县,完善农村“三权”抵押贷款配套措施、企业“三品三表”信用考核制度和城镇化建设融资机制,继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把农村金融改革政策用足用活。二要创新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激励机制,做大金融总量,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完善国有投资公司考核奖惩机制,加大县外银行信贷资金引进力度。三要大力实施“引银入德”工程,加大银行金融机构入德引进力度,加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提供优惠政策,积极做好金融机构入驻服务工作,构建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四要强化政府主导性融资工作,完善政府投融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提升融资能力,确保完成融资任务。五要加大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着力打造金融诚信县,构建和谐金融生态环境。六要加大对金融改革的调研和宣传力度,传播农村金融改革正能量。

三、面对新形势,我们强化体制,创新机制,建立完善收支管理平台

加快政府转型,全面深化改革,是政府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技术智能化的大形势大背景下的必然选择。政府转型必然导致财政系统也要逐渐转变自身职能,不断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管理体系,规范操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树立全新的公共财政形象。因此,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要从站在前沿、服务大局的高度,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项目管理和融资工作。当前,我县正处于加速发展、加快转型的关键时期,基础设施建设所涉及项目工程量大、资金需求大,建设时间长、支付跨度大。在资金使用过程中,靠传统手工操作,不仅工作量大、效率低,而且容易造成资金流失、项目受损,干部风险高、领导决策难等问题。为适应新形势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投融资体制改革,规范基本建设投资行为,加强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和监督,提高投资效益,我们必须改进工作方式,引进先进技术,开发新软件,积极推行基建项目系统化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对新增审批、还本付息、用途监管等流程实行动态监管,及时掌握项目审批、项目进展和项目资金拨付情况,掌握县内各融资平台融资计划、执行情况,做到进口有把握、出口有规范。

(二)加强债务化解和风险防控。建立和完善政府性债务风险评估体系和预警机制,推动政府性债务向精细化、科学化、透明化管理迈进,确保政府性债务总量可控、风险可控。一要充分发挥应用系统管理的作用,随时掌握政府性债务借、用、还情况,全面推行政府性债务综合管理应用系统。二要建立管理有序、监管有力的债务管理长效机制,要加强财务资金管理,有效节约建设资金,控制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有效防止、妥善化解政府性债务。要依法、合理、及时筹集、使用建设资金,做好基本建设资金的编制、执行、监督和考核工作,严控成本,减少损失和浪费,提高效益。三要加强对政府性债务的管理,从举借、使用和偿还方面防范债务风险的发生。要全面彻底清理和整顿政府债务,核定历史存量。要成立政府债务风险化解的专门机构,构建“借、用、还”和“责、权、利”相统一的监管体系,制定政府负债风险的化解方案,确定政府负债风险的化解目标,督促相关单位积极开展政府负债风险化解工作。要建立合理的偿债机制,明确偿债责任,开辟合法的多方式融资渠道,实行资本运作;多渠道引进资金,通过置换、冲销等多种方式化解政府债务。要真正实现业务管理信息化、精确化、透明化、高效率,确保偿债资金更加安全。

(三)加强系统管护和运用推广。县财政局要加强对政府性债务综合系统和基建项目系统运用的前期指导、中期实施、后期管护工作,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明确专业队伍和责任人员,全面推行项目建设资金系统化管理。要学习先进经验和先进技术,不断总结经验,确保系统应用更加规范,实现节支增效最大化。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要积极配合,主动对接县财政部门,尽快落实“两个系统”运用,实现持续发展和防范风险的双重目标,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双重任务。

金融财税 篇3

年前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 已定调防止经济增长从偏快转为过热, 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变成全面上涨的“双防”政策为2008年的调控目标。但今年1月份50年难遇的罕见雪灾, 以及美国次贷危机的持续影响, 使得整个经济形势发生了一些变化, 突出表现在经济增长可能出现下行风险。央行经过仔细研究认为, 上述两个方面的影响并不大, “双防”的任务仍需要完成, 因此2008年仍需要落实从紧政策, 首要任务是防止通胀。

我国调整部分化肥出口关税

第三专题 财税与金融 篇4

经济学第五、六课侧重于分配领域(全社会的集中性分配),介绍有关财政、税收和金融方面的基本知识。

本单元应重点把握的知识有: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财政收入的四种形式;财政的作用;税收及其基本特征;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银行的业务和作用;储蓄的作用;债券与商业保险。

本单元应注意对比的知识有:社会总产品与国民收入;纳税人既要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同时也要懂得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行使纳税人的权利;债券与股票的比较;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公司债券的比较;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比较;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特点比较。

学习本单元知识可结合国家宏观调控这一知识点。在时政方面应重点结合扩大内需政策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关于金融问题,十六届三中全会的下列内容可予以关注:

(1)深化金融企业改革。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要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选择有条件的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

(2)健全金融调控机制。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3)完善金融监管体制。

中小企业金融财税政策研究 篇5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政税收政策,融资,税收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工业总产值、实现利税和出口总额都占较大比重。中小企业不仅为解决社会就业问题发挥着巨大作用, 而且以其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旺盛的创新活动, 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最基本的原动力。

中小企业虽然数量众多, 但随着市场取向的经济改革的深化, 在与大企业的激烈竞争中, 中小企业却暴露出明显的弱势。由于遭遇了原材料成本上升、新《劳动合同法》实施、人民币升值和从紧货币政策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 中小企业目前正面临困难。据官方统计数据, 2008年上半年共有6.7万家中小企业倒闭。

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 但融资难却是中小企业发展中的先天性问题。在各种融资方式中, 银行信贷是重要的资金来源, 由于中小企业有天生的劣势, 即一方面, 中小企业尽管有些资产总额较大, 但负债率高, 因此企业拥有处置权利的自有资产少;另一方面, 企业拥有的资产往往不符合银行对变现能力、保值能力的偏好, 抵押率不高, 所以, 银行从自身利益出发, 通常不愿开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融资难已成严重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为减轻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税收负担, 中央财政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其中包括新企业所得税法中规定小型微利企业按照20%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征收, 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征点以及近期提高纺织业等企业的出口退税税率。尽管如此, 仍有不少企业感到税负较重, 而中小企业对解决就业的贡献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是非常重要的。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政府应该施展组合拳:财政、金融协同政策才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及其解决途径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中最活跃的经济成分之一, 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 但融资难已成为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特别是近年来, 能源、粮食和劳动力价格的不断上涨, 进一步加大了中小企业成本支出, 使本来就捉襟见肘的中小企业资金越发困难。尤其是目前, 我国经济出现下滑的势头, 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就成为事关中国经济发展全局的大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的融资一般是通过以下几个渠道完成的:一是直接融资, 即通过发行企业债券、企业股票上市等形式;二是间接融资, 即主要通过银行贷款;三是民间借贷, 民间融资活动的主要形式为企业向个人借贷;四是政府设立基金直接扶植。融资难已成严重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造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

1. 我国没有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银行和证券市场。

在国际上, 很多国家和地区, 都有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银行和证券市场。由于证券市场门槛高, 创业投资体制不健全, 公司债发行的准入障碍, 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资本市场公开筹集资金。由于我国创业投资体制不健全, 缺乏完备法律保护体系和政策扶持体系, 影响创业投资的退出, 中小企业也难以通过股权融资。我国还没有专门对中小企业的政策银行。

2. 银行信贷管理体制还不完善。

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以后, 在信贷管理中推行的授权授信制度, 以及资信评估制度主要是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而制定的, 使信贷资金流向国有企业和其他大中型企业的意愿得以强化, 而且近两年来, 银行信贷资金向“大城市、大企业、大行业”集中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同时, 由于中小企业贷款具有金额小、频率高、时间急等特点, 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管理成本相对较高, 在商业银行尚未将盈利最大化作为主要经营目标的前提下, 这就影响了银行的贷款积极性。

3. 民间融资加重了中小企业的负担。

中小企业缺乏自有资金, 为求得发展, 这类企业往往只能从非正式金融活动中寻求资金。主要渠道就是民间借贷, 民间融资活动的主要形式为企业向个人借贷。但民间借贷加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直接加重了企业的负担。

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途径

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必须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现阶段, 应采取积极措施, 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加快建立中小企业融资体系。

1. 推进信用体系建设。

由于在现阶段, 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是来自银行的贷款, 因此, 中小企业信用体系未建立是造成融资难的原因之一。中小企业自身应提高其信用度, 构建融资信誉。中小企业为取得融资信誉, 必须比一些大中企业多付出成本, 即可称为信誉成本, 为取得银行的金融支持而做好自身的努力。

2. 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运用必要的政策扶持, 创造条件重点扶持一批经营业绩突出、制度健全、管理规范的担保机构, 加快组建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目前, 我国的担保机构和担保基金还比较单一, 几乎都是由政策出资建立的, 担保机构也是官方或半官方的。今后, 随着改革的深化, 担保基金应当逐步扩大到由民间筹集;担保机构也应当是多种多样的。

3. 解决间接融资问题的关键是银行。

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审批程序复杂, 手续繁琐, 贷款门槛高, 与中小企业贷款“短、小、急、频、快”的特点相矛盾。在现行金融体系中, 多数金融机构主要面向大型企业, 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滞后, 服务范围、服务品种难以满足中小企业需要。中小企业数量多, 资产规模小, 信用水平低或尚未建立起信用、可抵押资产少、财务制度不健全、资金需求数量少但频率高等问题, 银行部门不敢轻易放款, 贷款条件也相当严格。因此, 金融机构要及时整合现有资源, 针对中小企业资金运作的特点, 建立有别于其他法人客户的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处理流程, 简化业务处理流程, 适当下放信贷审批权限, 合理简化审批程序, 提高市场反应速度。

各商业银行要积极为中小企业 (包括国有中小企业、城镇集中中小企业、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等) 提供贷款服务, 各家商业银行要设立小型企业信贷部;城市商业银行、城乡信用合作社要把主要的信贷资金用于支持各种中小企业和个体经济单位的发展。

4. 建立支持高新科技企业发展的专项基金。

国家对高新科技发展十分重视, 并逐步扩大此项基金。加之对高新科技企业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将会更快地促进高新科技企业的发展。

5. 进一步扩大中小企业资金市场, 适时推出创业板。

在金融政策上, 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提供贷款, 应享受一系列政策优惠。对中小企业创业和创新的小额贷款, 政府应提供财政资金给予支持, 并逐步完善和健全相关的法律政策, 为中小企业提供比较宽松的融资环境。

三、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措施

中小企业行业种类繁杂, 行业门类齐全、所有制形式多样化, 投资规模小, 资金人员少, 竞争力、抗风险度差, 个别企业的投资人和经营管理者为了企业或个人的利益, 往往重经营、重效益, 忽视对企业财务的重视程度, 忽视对国家税收政策的研究和运用。

为帮助解决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中央财政将加大支持力度, 安排中小企业专项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一种是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进行补贴, 即财政贴息的方式, 另外一种是通过政府投资公司直接投资中小企业。

近年来, 财政部先后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专项补助资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和中小企业平台式服务体系专项补助资金等六项专项资金,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为帮助解决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中央财政加大支持力度, 安排中小企业专项资金减轻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税收负担。中央财政还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有力地支持了中小企业发展。

中央政府为有效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施展组合拳, 综合运用财政、金融措施, 逐步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中央财政自2006年起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 安排专门支出用于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务开展, 逐步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损失补偿机制。财政部相关统计显示, 2006—2007年, 中央财政共安排2.38亿元, 支持了266家担保机构。2006年开展的中小企业担保业务总额约700亿元, 占全国担保机构担保业务总额的22%。2007年, 中央财政安排1.88亿元支持的188家担保机构, 约占全国担保机构总户数的5%。

2008年, 中央财政预算将安排2亿元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务。此外, 对纳入全国试点范围的非营利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再担保机构, 对其从事担保业务取得的收入, 3年内免征营业税。

财税政策对担保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增强了担保机构的抗风险能力, 有效地激励了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贷款的积极性, 促进了担保行业的规范发展。同时提升了中小企业的信用度, 扩大了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规模, 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和担保难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

政府在财税政策上出台优惠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是非常及时的。我国现行税收政策中有一些减免税优惠政策, 如企业所得税政策、福利企业政策、乡镇企业政策、新办企业政策、技术企业政策、贫困地区政策、鼓励综合利用的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促进再就业的政策。这些优惠政策虽然不都是专为中小企业制定的, 但受益的基本上是中小企业。这些优惠政策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但总体来看, 对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比较零散, 而且有一定的局限性。现行的税收政策在实际上还存在对中小企业不公平的问题。

四、我国现行的税收政策存在的不足

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远非自身努力所能解决, 任凭市场的自发调节只能使中小企业的劣势地位更加不利。鉴于中小企业在走向市场经济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在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以及在就业、创新和结构转换中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功能, 亟需建立和健全支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 尤其是制度建设。

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事关重大, 我国对中小企业的现行税收优惠政策不足, 我国现行的税收政策对中小企业的倾斜不够, 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阻力。主要表现在:

1. 税收优惠的目标不明确、针对性不强。

现行税收优惠政策有按所有制性质和经济性质制定的, 也有按地区制定的, 还有按产业导向制定的, 但没有从中小企业本身的特殊性考虑, 对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的地位缺乏应有的重视。

2. 税收优惠政策的法律层次不高, 稳定性差且内容零散。

我国税收优惠政策都是在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中制订的, 立法层次不高, 缺乏系统性、完整性的政策, 在各种税的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里的规定都不是很多, 且很少一些原则性的规定, 更多的是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根据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变化以通知、规定等形式随时下达的系统性、完整性较差。

3. 中小企业的负担偏重。

中小企业大都被划为小规模纳税人, 小规模纳税人的进项税额不能抵扣, 相对于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而言, 其税负仍偏高, 同时也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正常经营。就企业所得税而言, 由于中小企业税前扣除项目少和经济效益低, 根据量能负担的原则, 更显得中小企业税收负担重。而且外资企业和内资大型企业相比, 中小型企业明显存在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过少, 费用列支标准过严, 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规定过死等问题。在税收征管方面, 有些基层税务部门往往对中小企业不管是否设置账簿, 不管其财务会计核算是否健全, 都采用“核定征收”, 人为扩大“核定征收”的范围。在正常的税收负担之外, 中小企业的“费负”过重已成为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有些地方财政在难以收支平衡的情况下, 把收费作为解决财政困难的手段, 这无疑增添了企业发展的困难。

4. 税收优惠形式单一。

税收优惠形式单一, 支持力度不够。我国税收优惠的主要形式是减免税和优惠税率, 其他形式较少。实行的基本上是直接优惠, 间接优惠较少。同时, 我国中小企业税收优惠的力度也有限。

五、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措施研究

中小企业在创造就业机会、确保财政收支稳定、实现技术创新方面的优势决定中小企业的发展理应成为政府支持的重点。但中小企业仅靠自身努力是不够的, 这决定了政府必须对中小企业加以政策扶持以促进其发展, 而其中最有效、最直接的是税收政策。因此, 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确保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

对中小企业给予税收上的减免优惠是世界各国扶持和保护其发展的通常做法。我国目前虽然有一些对中小企业优惠的税收政策, 但扶持力度不足, 范围较窄, 也不够规范化和系统化。因此, 建立我国中小企业的税收支持体系乃是当务之急, 我国当前对中小企业的税收政策应做以下改革和完善:

第一, 继续完善中小企业保护法规、政策制度。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与大企业相比的弱者地位需要国家的保护和扶植。2002年6月29日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 为发展中小企业提供了法律依据。国务院决定自09年1月1日在我国范围内全面推广“消费型”增值税。增值税转型改革的核心是在企业计算应缴增值税时, 允许扣除购进设备所含的增值税。

增值税条例主要作了五个方面的修订:一是允许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二是为堵塞因转型可能会带来的一些税收漏洞, 规定与企业技术更新无关且容易混为个人消费的自用消费品所含的进项税额, 不得予以抵扣;三是将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由6%降为3%;四是补充了有关农产品和运输费用扣除率、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进行资格认定等规定, 取消了已不再执行的对来料加工、来料装配和补偿贸易所需进口设备的免税规定;五是为方便纳税人纳税申报, 将纳税申报期限从10日延长至15日。经测算, 2009年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将减轻企业税负共约1 233亿元。中小企业也要抓住增值税转型这个时机, 提高设备技术含量, 提升产品档次。

第二, 进一步完善企业所得税制度, 加强所得税征管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于2008年1月1日同步实施, 这标志着我国税制的进一步完善, 为各类企业创造了新形势下公平竞争的税收法制环境。两税合并之后内资企业的所得税税负从33%降到了25%。2008年是实施新《企业所得税法》的第一年,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统计数据, 2007年企业所得税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两税合计96 749 359万元, 2008年前3季度合并后的企业所得税收入为102 731 232万元。但由于企业所得税实施汇算预缴, 税负下降的好处要到2009年二季度初才能显示出来。

从减轻企业负担的角度来看, 应改为由一个税务部门统一征管, 避免国地税交叉管理造成职责不清、征管不统一、税负不公平、漏征漏管现象。着力解决征管力量不足的矛盾。要切实制定简捷高效的办税程序, 公开办税规程, 实行所得税专业化管理, 严格做好按季申报、按季征收等日常性征管工作, 把日常管理和汇算清缴有机地结合起来, 达到人员精干、管理科学、效益明显的目的。尽快开发、推出所得税新型征管软件, 使管理人员尽快从繁琐的手工操作中解放出来, 以减轻征管力量不足的压力。充分发挥纳税评估作用。

第三, 要对中小企业的投资行为给予特殊的税收扶持, 以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壮大, 如对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购置允许实行加速折旧和特别折旧办法。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支撑。对极富创新精神而又缺乏资金的中小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 无疑能极大地激发中小企业进行技术更新和技术改造的积极性。政府应从政策上予以引导, 为中小企业, 尤其是高新企业创造一个宽松的税收环境。对于特别小的企业的科技投入, 给予更深层次的优惠措施。此外, 对于中小企业在技术开发经费方面的支出, 引进科技人才方面的支出也可适当给予税收优惠。

对急需发展和需要扶持的产业、行业的中小企业给予特殊的鼓励和照顾。这将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例如, 通过对科技、教育、社会福利、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等产业给予特殊的税收优惠, 降低其税收负担, 可以吸收更多的资金投入到这类领域, 从而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第四, 加强国、地税间的协作, 建立税收信息传递制度。针对工作中存在的交叉和不统一问题, 国税和地税要定期召开联席会议, 共同研究所得税征管范围界定、政策执行及税基管理等问题, 以沟通配合, 交流有关情况, 及时解决存在的分歧。对按规定划分的征管范围, 国税局、地税局不得争抢或推诿, 要按照税收征管法的有关规定, 加强与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的协调配合, 既要防止出现漏征漏管户, 也要防止出现国税局、地税局两家重征重管, 给纳税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负担。国、地两家要讲团结、讲大局, 本着既坚持原则, 又注意沟通协商的精神, 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解决, 沟通协商不一致的, 要向上级税务机关请示。同时, 在执行所得税政策上, 国税局、地税局要多通气、多协调, 尽量取得一致意见。一是国税、地税在计算机未联网的情况下, 要相互及时传递有关征管、稽查、会计等相关资料, 作为双方征管税收的依据和参考。二是地税与工商部门要及时沟通联系, 互通情况, 按月交流新登记企业信息, 以把好所得税征管范围的源头关。

第五, 要加强税收管理, 增强服务功能。要改变按企业性质和规模分别征管的做法, 实行统一管理, 尤其是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上, 税法把增值税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两类。据有关部门测算, 许多地区的一般纳税人税负小于小规模纳税人, 这就大大加剧了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在税负上的不公平, 剥夺、压缩了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只要企业会计制度健全, 可准确核算增值税纳税额, 均应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为了加强税收管理, 利用我国现有的税务代理机构及税务代理人员, 帮助中小企业建账建制, 加强财务和会计核算管理, 实施财务、会计、税法培训, 同时协助税务部门做好税收宣传和税收监督工作。这些必将大大推进目前正在实施的中小企业建账建制、查账征收这一举措的进程。我国税收的征收方式基本上为核定征收和查账征收两种。对此, 应严格按照标准, 严控核定征收范围, 严禁随意扩大, 人为约定。实行核定征收, 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 特别要注意根据各个企业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 实事求是, 公平客观, 科学地核定应纳税额, 切实维护中小企业的权益。

第六, 注重税法宣传教育。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及办税场所, 加强对企业的入门税法宣传, 特别是《税收征管法》及《实施细则》的宣教工作, 重点抓好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税务稽查、违纪违章、信息化建设等六个工作环节上的宣传, 做到纳税人经营之处, 也就是税法宣传之地。加强财会人员的业务辅导, 首先, 注重税前辅导, 对新办企业的财务负责人和办税人员以授课的形式进行培训, 以提高申报纳税的准期率、正确率、入库率;其次, 做好事中辅导, 平时要及时把企业所得税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传达下去, 以便企业掌握。对个别企业要采取上门辅导等方式, 使其提高业务水平, 避免由于政策理解偏差造成少缴或多缴税现象的发生;再次, 完善事后辅导, 纳税评估、稽查人员要利用评估、查账的机会, 对纳税人进行相关知识的教育, 帮助其健全会计核算, 督促其调整账户, 杜绝类似情况的发生, 加大纳税等级评定力度, 大力营造诚信纳税光荣的氛围。

中小企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大企业无法替代的战略地位, 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基础之一, 需要在税收等各方面的扶持政策, 促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发展壮大。

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 一个国家中小企业能否健康发展, 不仅仅是个微观问题, 而是直接关系到宏观经济质量的重大问题, 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 必须针对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矛盾, 采取有效措施, 拓宽融资渠道, 解决严重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通过制定合理的财政税收政策, 减轻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税收负担, 大力营造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空间。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 有力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进而推动技术进步, 开展专业化协作, 促进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李艳, 李海涛.如何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J].现代企业, 2007, (4) .

[2]刘曼红.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3]李丽霞.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4]杨杨, 杜剑.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税收政策对我国的启示[J].商业研究, 2005, (14) .

[5]梁星.完善我国中小企业税收政策与税收征管的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 2007, (71) .

[6]安体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3, (12) .

浙江应对金融危机的财税政策研究 篇6

新世纪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在经历了增速持续上升和长达5年高于10%的平稳快速增长后,受经济的周期性回调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7年第三季度以来,我国经济增速连续7个季度下滑,到2008年第三季度GDP增速降至9%,第四季度为6.8%,2009年第一季度同比仅增长6.1%。随着中国经济日益全球化,中国经济的波动与世界经济的波动的相关性增加。2008年下半年开始的经济不景气现象,首先是国际金融危机引起国际需求不足,导致对我国的进口需求减少,严重冲击我国外贸企业、出口加工企业、货代中介、国际物流等外向型经济,目前这种冲击还在向内需经济领域扩散和蔓延。浙江作为中国华东地区重要的沿海开放省份,国民经济对出口的依存度高,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浙江外贸形势异常严峻,继2008年11月份第一次出现出口单月同比下降之后,2009年第一季度浙江累计实现进出口总值372.6亿美元,同比下降19.3%;其中出口270.6亿美元,下降17.6%,进口102亿美元,下降23.6%。在外贸受阻的同时,浙江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经营困难加剧,许多中小企业停产、关闭;社会就业压力增大,裁员、失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等现象普遍;居民收支实际增速偏低,内需下降;财政收入增幅回落加快。

针对当前国际经济环境急剧变化,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把“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作为2009年政府工作重点之一。各级政府部门和一些研究机构、专家学者、民间人士对“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及相关财税政策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不同的对策措施。例如,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认真贯彻落实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要求的若干政策意见》(浙委[2009]2号);赵洪祝提出通过节能减排、自主创新、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以及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等促进浙江经济转型升级;宁波市政府提出从企业税费减负、金融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市场拓展等来实现宁波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浙江省地方税务局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若干政策的实施意见》(浙地税发[2009]22号);薛晓等从长三角主要城市各自的资源禀赋和优势条件明确各主要城市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分工,提出促进长三角产业结构调整的财政税收政策;程瑜提出从财政政策和生态税制两方面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胡蓉提出通过培育消费热点、拓展消费空间来拉动内需;岳树民等提出通过税收激励机制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等。但是这些研究成果或与浙江地方经济发展结合不紧密,或与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不适应,或仅从宏观理论层面予以阐述;政府部门出台的相关保增长扩内需文件,还需要研究制定具体的配套措施,政策之间的协调性和连续性需要进一步探讨。本文结合浙江省客观情况和税收权限,选择应对金融经济危机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财税政策,通过实施相应的积极的财税政策,调节经济结构,扩大内需,促进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二、经济危机中选择财税政策的历史借鉴

(一)经济危机中选择财税政策的理论基础

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带动结构优化,二者相互推动,共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据库兹涅茨的统计分析,在过去的200多年里,欧美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50%下降到10%,而制造业则从20%上升到50%。战后日本从一片废墟发展到现在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关键也是依靠产业结构转换和升级。而财税政策与经济的关系紧密,实践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越发展,财税政策地位越重要,财税政策已经成为当今各国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政策工具。

在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凯恩斯提出了宏观经济理论,主张发挥政府在经济总量调控中的作用,认为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干预经济,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保持物价稳定。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在宏观经济分析和财政政策理论方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以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对财政政策的宏观经济理论基础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提出,财政政策主要是推动经济长期稳定增长、保障社会安全稳定,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以及新增生产资本的技术水平;调节范围涉及社会和经济领域全部公共性问题,而非传统的经济总量调节,但是要避免进入竞争领域;财政政策要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短期宏观经济调控以货币政策为主,注重发行国债、赤字规模等财政政策的稳定性,为货币政策提供稳定的运行环境。

笔者认为,市场失灵决定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存在的必要性,经济波动是市场失灵的重要表现。在当前国际金融经济危机环境下,需要政府通过合理运用税收、贴息、政府投资等各种财税政策,调节经济结构,拉动需求,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

(二)经济危机中选择财税政策的国际经验

运用财政政策调节经济不景气状况是世界各国政府的普遍经验,但政策效果不一。1929-1933年经济危机,美国等欧美国家采用信贷刺激和税收调节等措施应对危机。1933年5月美国开始实施增加财政开支的赤字政策,为了应对经济危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发放救济款物帮助失业人员家庭维持生计;以工代赈,兴建公共工程;实行累进的公司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制度,发挥税收政策的“自动稳定器”功能,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力度。由于美国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不及时,刺激效果显现缓慢,直到1938年美国才获得成功。但这次新政对美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通过以工代赈方式完成的基础设施为美国工业化以及国家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社会保障制度为美国社会长期繁荣稳定发挥了巨大作用,“自动稳定”的累进税制也成了政府反经济周期的重要调控手段。

1973-1975年日本经济危机,日本政府采取了减税、增加财政支出、大量增加公共事业投资、增大社会福利开支等行之有效的扩张性措施。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实施了扩大政府支出和减税的财税政策,使经济得以恢复。当然,这些财税政策也有过严重的失误和深刻的教训,比如1992年以后日本政府为了摆脱经济萧条,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恢复经济,致使财政赤字问题发展到十分严重的地步。

纵观各国历史经验教训,政府在经济危机初期就要迅速作出反应,果断实施积极的财税政策,大幅度减税增支,与货币政策配合使用,并随经济周期的波动提前调整政策,才能实现财税政策目标。

(三)我国经济周期演变及其财税政策效应

1.我国经济周期演变

经济周期是国民经济扩张与收缩、波峰与波谷不断交替的运动,具体包括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四个阶段,用以反映国民经济在动态的增长中运行的起伏状态。一个国家可以通过采取经济调控政策影响周期波动即放大或缩小其波动幅度,减缓周期频率,以减少和抑制周期波动对社会经济活动发生的灾害性影响。财税政策是一个国家最主要的宏观调控政策,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的政策,通过实行积极或消极的财政政策和或紧或松的货币政策来影响投资、消费,调整产业结构,减缓波动,防止大起大落,促使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对于我国经济周期的划分、次数以及调控政策的效应,学界还存在一定的分歧。由于计划经济时期的政策效应在市场经济中的参考价值较少,这里主要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市场经济以来的财税政策效应。一般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已经经历了四个周期,2008年下半年可以说是第五个周期的开始。每一个周期都有自己的特点,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国家采取了不同的财税政策来促控经济,尽力保持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平稳发展。每一次经济低谷,国家通过调整相应的经济政策,刺激一些主导产业发展来推动经济增长。1978-1984年第一个周期的经济增长是农业的恢复性增长拉动的,1985-1988年第二个周期的经济增长是以日用消费品需求急剧增加而供给严重不足以及流通领域改革拉动的,1989-1993年第三个周期主要是以耐用消费品为代表的轻工业增长和价格体制变革拉动的,1994-2008年第四个周期就是以房地产业为先导带动重化工业增长拉动的。

2.1992年以来应对经济危机的财税政策效应

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定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极大地调动了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积极性。1992年第二季度起,中国经济快速升温,1993年初出现了经济过热,房地产开发、金融创新活动等总体处于一种无序状态。1994年国家开始执行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陆续推出了计划、财政、税收、金融、外汇、外贸、价格、投资等一系列改革,1994年1月1日起实行新的财税制度即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和新的工商税制。从税制改革来看,这次税制改革是我国建国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泛、内容最深刻的一次税制改革,实行了以比较规范的增值税为主体,消费税、营业税并行的内外统一的流转税制,合并统一内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增加了土地增值税等税种。实施新税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对抑制房地产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国民经济整体上保持持续、健康发展,出现了高增长与低通胀并存的良好态势,成功实现了“软着陆”的宏观调控目标;税收收入实现了持续大幅度增长,税权和税收收入更为集中,提高了国家宏观调控国民经济的能力,税收的职能作用得以加强。

1997年发生亚洲金融危机,我国出口需求受到抑制,加上我国经济经过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短缺经济基本消失,初步形成买方市场,有效需求不足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经济疲软。为了扩大内需,促进出口,中央决定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发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通过提高公职人员工资、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失业救济金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费、离退休人员的待遇等措施,增加城镇居民收入,刺激消费;提高纺织、服装和煤炭等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出口商品综合退税率从12.56%提高到15%左右;为了鼓励、推动房地产行业发展,对土地增值税采取了政策性减免的做法。在扩大内需政策作用下,经济增长出现了回升迹象,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8%。

2005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物价、房价、股价竞相上升,能源、资源消耗急增,短缺严重,总量过热、风险加大,严重威胁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为了鼓励资源节约、促进环境保护、合理引导消费和间接调节收入分配,2006年4月1日起,对消费税的税目和税率进行大规模调整,新增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游艇、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等税目。为了促进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调整出口退税政策。从2004年1月1日起,对出口货物增值税退税率进行结构性调整,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同负担的出口退税新机制;2006年9月15日起调低部分出口商品增值税退税率,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2007年7月1日,再次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取消“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出口退税,降低了容易产生贸易摩擦的大宗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率。为了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2005年提高部分资源税应税品目税额标准,2007年提高车船使用税单位税额标准,将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纳入了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人范围并提高了税额标准,2008年实施新的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2005年以来,逐步加强房地产领域的营业税、土地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契税、印花税等税种的税收征管,缩减税收优惠措施,以平抑房地产价格、抑制房地产过热。通过宏观调控政策的正确引导,我国经济增长总体保持了平稳快速增长的态势。2003-2007年,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10.8%,保持了经济总量关系的大体平衡,实现了物价的基本稳定。

从历年国家运用财税政策调控经济的情况看,不同时期的财税政策目标基本实现,对扩大内需、促进出口、引进外资、优化收入分配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以及增加就业作用巨大,为浙江调整和实施财税政策提供了实践参考。

三、当前金融危机中各国财税政策应对策略分析

(一)欧美及日本的财税政策

这次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为了应对危机,政府出资挽救金融机构、扶持汽车等实体企业,通过税收减免、财政投资等方式,刺激社会需求、扩大就业、解决居民生计问题。美国政府运用积极的财税政策进行大规模的救市活动,收管和注资濒临破产的企业,向房地美和房利美两家房地产公司分别注资1000亿美元,向全球最大的保险公司AIG注资850亿美元;通过7000亿美元的大规模金融救援方案,授权政府购买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不良资产,避免金融危机恶化;通过价值1100亿美元的延长税务宽减措施;奥巴马政府主政后,2009年1月又通过819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其中2750亿美元用于退税、5440亿美元设立政府投资基金。2008年10月日本政府公布金额达27万亿日元的追加经济对策,用于刺激经济发展,其中6万亿日元作为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融资提供100%的担保;12月宣布规模为23万亿日元的保卫生活紧急对策。欧盟委员会公布了一项35亿欧元的能源投资计划,英国公布了23亿英镑的汽车业扶持计划,芬兰政府宣布2009年将采取一项金额20亿欧元刺激经济的财政计划。另外,2009年4月伦敦金融峰会上,20国领导人同意为IMF和世界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提供总额1.1万亿美元资金。

从当前国际经济运行情况分析,西方国家经济还没有出现复苏迹象,财税政策效果难以定论。大部分国家出台的财税政策着力于控制危机,力求经济运行正常,还未达到反思危机和完善与创新制度的程度。

(二)我国当前应对金融危机的财税政策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启动了10项扩大内需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财税政策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加大财政投入,两年内将投资4万亿元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制定钢铁等十个重要产业的调整和振兴规划。与此相应,各职能部门推出了一系列的配套措施,交通运输部公布两年内年均1万亿元规模的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建设部提出9000亿住房保障投资计划等;各地方政府也纷纷推出了扩大政府投资并带动社会投资的计划。二是推进税制改革,实行减税政策,减轻企业税收负担,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如2009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增值税转型改革,多次调高商品出口退税率等。通过这些措施的推出,将力求把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困难和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笔者认为,经济刺激方案偏重民生和消费,短期难以见效;政策临时性强,与政策相配套的具体实施方案滞后;开源节支措施少,财政压力大,特别在目前的危机状况下需要进一步夯实财政资金来源;减税政策与优化税制结构结合不够紧密,实施积极财税政策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四、浙江省应对危机的财税政策现状与经济发展目标的主要矛盾

2009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发展总目标是实现生产总值增长9%,考虑经济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出口需要分别增长10%、11%、12%、9%。在浙江,中小企业居多,产业集中程度低,低水平生产能力严重过剩,高附加值产品短缺,企业劳动力整体素质低下,这些因素导致经济持续发展能力不足。浙江省委、省政府为了保证“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目标的实现,先后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主要财税措施包括安排1838亿元政府主导性投资(其中省本级260亿元)、安排3.5亿元外贸发展资金、设立5亿元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安排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6500万元、减免或缓征或取消一批地方涉企税费等。

经济增长9%左右的目标是积极的,但实现起来还是有很大的难度,现行“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财税政策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财政收支平衡矛盾。一方面要实施减税政策来刺激经济,减税意味着财政收入的减少;另一方面采取扶持企业出口、引导企业投资、支持企业重组升级等财政鼓励措施,又将增加财政支出。二是产业升级与失业的矛盾。政府采取包括财税在内的政策措施鼓励传统产业升级,与传统加工业相比,高科技企业用人数量减少,会出现结构性调整失业。三是重点扶持与构建公平竞争环境的矛盾。四是浙江省级与中央、省级与地方、地方与地方的衔接配套和均衡问题。五是财税政策连续稳定性矛盾。

五、经济危机中浙江省选择财税政策的思路

(一)增收节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1.发展经济、广开财源、科学生财。

通过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现代物流、外贸等新兴产业、特色产业的发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大力培植税源;优化财税服务,加强征管,减少税收流失;争取中央债务收入向浙江转移。

2.加强财政管理、合理管理财政资金。

强调预算的法律权威性,完善预算定额体系和费用支出标准体系,扩大集中支付范围;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政府采购程序和方法,推进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加大对节能、环保、自主创新等产品的支持力度,不断扩大政府采购规模;进一步研究缩减财政级次的必要性,理顺省、市、县、乡镇的财政管理体制;完善财政风险防范制度,建立健全财政债务风险预警、监测机制;建立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和奖罚机制;梳理财政预算项目,压缩或取消不必要的经常性支出项目,减少政府浪费,严格控制出国访问、购买公车等支出,节约财政开支。

(二)实施财政支持政策,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

浙江省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可以归纳为“做精一产、做强二产、做优三产、做大四产”。因而在预算资金安排上,优先支持:

1.经济结构优化。

支持工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振兴装备制造业,引导现代服务业发展,支持外向型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支持优势特色农业和粮食作物及其生产加工,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建议省财政在3.5亿元的基础上再增加外贸发展资金,支持出口企业优化产品结构、创建自主品牌、参加境外展会、开拓国际市场。

2.科技创新和节约型经济发展。

整合现有工业类、科技类财政性资金,支持重大科技项目实施、企业科技创新、重点实验室和科技孵化器平台建设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持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

3.中小企业发展。

支持以财政为依托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建设,引导成立互助金融机构,搭建融资平台,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三)增加财政投资和补贴支出、拉动内需、刺激经济

1.参照和配套中央拉动内需政策,结合浙江省具体情况,制定财政投资补贴方案。

投资或补贴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传统支柱产业、交通基础设施等,增加投资需求,促进生产;对相关产业产品或服务实施购买补贴,促进消费需求。

2.加大民生投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稳定消费预期。

完善和落实就业创业财政补贴、贴息政策,支持就业创业;调整优化教育投入结构,提高基础教育投入的比重;积极推进公共卫生体系构建,增加公共卫生项目投入力度,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让公共财政更多地覆盖到广大农村;重视外来民工即新浙江人的社会保障。

(四)完善财税政策,调节消费,引导投资,调整经济结构

在国家规定的权限范围内,制定符合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为各类企业创造公平、开放、宽松的财税环境;贯彻落实国家的财税政策,通过税收的杠杆作用引导投资方向和调节消费结构,支持传统支柱产业优化升级和重点行业、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优化进出口结构;完善和落实就业创业财税优惠政策,鼓励创业;针对一些新兴产业,研究减税支持政策建议,争取纳入国家税收试点,扩大试点范围。

参考文献

[1]浙江省统计局.2008年浙江经济运行情况[EB10L].浙江统计信息网, 2009-03-30.

[2]赵洪祝.在应对挑战中加快经济转型升级[N].浙江日报, 2009-03-05.

[3]薛晓等.促进长三角都市圈产业结构调整的财税政策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 2008 (5) .

[4]程瑜.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EB10L].财政部网站, 2008-08-14.

[5]胡蓉.培育消费热点, 拓展消费空间[IN].经济日报, 2009-04-14.

[6]岳树民, 孟庆勇.构建税收激励机制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动力[IJ].税务研究, 2006 (6)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财税处理思考 篇7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持有意图不明确的金融资产, 其核算兼有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的特点。因此“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总账科目下设置了四个明细科目, 即“成本”、“应计利息”、“利息调整”、“公允价值变动”。如果该金融资产购入时属于股权性质, 则初始直接费用记入“成本”明细科目中;如果属于债权性质, 则初始直接费用体现在“利息调整”明细科目中, 而“成本”明细只反映该债券的面值。

笔者认为, 购入的债券无论是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还是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 “成本”这个明细科目都不具有可理解性, 因为“成本”是取得资财的代价, 而两者的初始直接费用作为取得它们的代价根本没有计入成本中。因此, 笔者认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设置五个明细科目比较合理, 即“成本”、“公允价值变动”、“面值”、“应计利息”、“利息调整”。前两个用来核算股权性质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后四个用来核算债权性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此类推,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三个明细科目由“成本”、“应计利息”、“利息调整”调整为“面值”、“应计利息”、“利息调整”较为妥当。

二、债权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

1. 如果公允价值不发生变化,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以公允价值计量。

如果可供出售的债权性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一直相同, 其后续计量原理与持有至到期投资后续计量的原理相同:以“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

实务中, 以“摊余成本”对资产进行后续计量一直是一个难点, 原因在于内含报酬率的确定有一定难度, “摊余成本”的本质也不易把握。

例1:2010年1月1日, 甲公司支付1 000万元 (含5万元交易费用) 从活跃市场上购入乙公司5年期债券, 面值1 250万元, 票面利率为4.72%, 按年支付利息 (即每年支付59万元) , 本金最后一次支付。企业将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实务中, 首先要计算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实际收益率。虽然将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但是在计算实际收益率时却假定将其持有至到期。可见, 会计核算离不开“假设”。以内插法计算得到, 本例中的实际收益率为10%。该实际收益率高于5.9%很好理解:如果该债券被持有至到期, 实际利率是5.9%, 则每年收回全部利息之后, 最后一年只能收回1 000万元的本金, 可是最后一年却能收回1 250万元。实际利率将资产的价值和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联系起来:资产的价值实际上就是该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若实际利率为0, 则资产的账面价值应该等于未来的现金流量之和。大多数资产之所以以历史成本入账, 除因为历史成本具有可验证性之外, 还基于一种谨慎性的假设:在未来实际收益率为0的情况下, 资产能收回成本。当预计未来收益率为负值的时候, 资产就要被计提减值准备了。

实际收益率计算完以后, 在进行账务处理时应始终基于一种“理性”的假设:利息收入当期收不回的部分要作为下期计算利息收入的本金。

上例中, 第一年的利息收入=1 000×10%=100 (万元) , 现金流入=1 250×4.72%=59 (万元) , 则未收回的利息收入=100-59=41 (万元) 。那么, 第二年计算利息时, 本金就变成了1 041万元, 而这1 041万元便是该金融资产在第一年年末的摊余成本。在不发生减值的情况下, 这1 041万元便是以后各期现金流量在实际收益率为10%时的第一年年末的现值。为了方便日常核算, 可以将这样的过程列示在下表中:

单位:万元

2. 如果公允价值发生变化。

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发生了变动, 则公允价值变动要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账户中。该资本公积不能用于转增资本, 原因在于因公允价值变动增加的资产价值没有真正被实现, 未来是否能实现以及能实现多少还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账务处理符合全面收益观的理念, 是一种折衷的做法:既不放弃实现原则, 又能反映价值变动。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如果是债权性的, 期末确认公允价值变动之前, 先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确认利息收入, 这也是一种折衷的做法。

例2:假定例1中,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年末的公允价值分别为1 200万元、1 300万元和1 100万元。

根据上表, 2010年公允价值变动=1 200-1 041=159 (万元) , 而不是200万元, 因为41万元的资产价值已经实现, 或者说该价值变动风险很小, 税法对这部分价值是承认的;2011年确认公允价值变动之前的账面价值=1 086+159=1 245 (万元) , 则2011年公允价值变动=1 300-1 245=55 (万元) , 而不是100万元;2012年确定公允价值变动之前的账面价值=1 136+ (159+55) =1 350 (万元) , 则2012年公允价值变动=1 100-1 350=-250 (万元) , 而不是-200万元。

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中所得税的处理思路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既不影响会计利润, 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 所以必须从资产负债表观出发来考虑所得税的处理问题, 否则对所得税不产生任何影响。

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余额由正值变到负值, 在所得税处理过程中如果将其看成两个过程, 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先回归, 再下降。同理, 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余额由负值变到正值, 在所得税处理过程中也应看成两个过程:先回归, 再上升。

例2中, 假定该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则2010年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1 200-1 041) ×25%=39.75 (万元) ;2011年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1 300-1 086) -159]×25%=13.75 (万元) 。2011年年末“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的借方余额=1 300-1 086=214 (万元) , 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贷方余额=39.75+13.75=53.50 (万元) 。2012年“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出现了250万元的贷方发生额, 可以将这样的过程看成“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的余额由借方214万元回归到0, 再由0下降36万元, 则2012年应转回53.50万元“延所得税负债”, 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36×25%=9 (万元) 。

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属于股权性质, 公允价值变动引起的所得税问题处理道理同此, 此处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改善财税金融政策促进中俄贸易 篇8

二、中俄贸易在财税金融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 关税壁垒

据中国商务部的最新数据, 俄罗斯进口关税一般从价征收, 但服装、箱包、鞋帽、塑料制品、录像带等部分家用电器等大约有10%的进口商品仍然需要征收从量税或复合税。于此同时, 俄罗斯为了保护国内工业, 对进口产品的税率加强了调控。尽管从整体上说, 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后, 关税平均税率仅为7.8%, 但是服装、鞋、轻纺产品的平均关税税率达到了10%—20%, 汽车、烟、酒、糖等产品的平均关税税率更是达到了20%—30%[2]。并且经常临时性地提高某些进口商品关税从而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由此可见, 俄罗斯对我国服装、轻纺等传统出口商品征收的进口税率明显偏高, 使中俄贸易受到很大的制约。与此同时, 俄罗斯的强制认证标准也十分的繁杂, 其中70%的认证标准与国际标准不一致, 部分安全系数标准甚至高于一般的发达国家。

(二) 灰色清关

“灰色清关”是指一国的进口商或进口代理商在进口货物报关时通过与出口国海关关员的非公开协议, 以低报货值、少报重量和瞒报品名的方法, 使批量货物以明显低于国家法定的进口税率应缴税额通关。其特点就是货物通关非常的简便及时, 但通关的程序不够透明, 所缴纳的关税和进口税总额明显少于法定的纳税额, 导致进口商很难拿到有效的通关凭证。例如, 2003年中俄两国对外公布的进出口额统计差异达27亿美元, 2004年统计差异接近44亿美元。这些数据成为2004年, 俄方查抄“艾米拉”市场事件的直接原因, 该事件中, 俄罗斯警方查抄莫斯科“艾米拉”大市场的中国货物, 导致中方商人损失了3000万美元[3]。

(三) 银行结算机制不完善

当前, 中俄双方已改变过去的易货贸易, 主要以现汇贸易形式进行贸易, 在地方贸易中, 现汇贸易也在迅速的增加, 例如在1996年1—9月份哈尔滨市对俄贸易中现汇贸易的比重就已经达到了70%[4]。然后, 由于俄罗斯方面的激进经济改革, 虽然俄方商业银行在数量上不少, 但是受银行体制方面的制约, 商业银行的实力和信誉还有待完善, 这就导致了与我国的银行之间的业务结算滞后。在此背景下, 银行结算的不足导致现汇结算渠道不顺畅, 对两国贸易造成了制约。其次, 与上述问题相关, 两国银行的委托代理关系不普遍, 现汇往来帐户也是比较少。

(四) 法律法规不健全

由于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中俄合作的时间不是很长, 两国司法制度没有为双方之间的贸易和经济合作带来便利。近年来, 随着俄罗斯的经济发展, 促使私有化进一步加速, 贸易主体法人出现频繁变更现象, 导致了中俄贸易中的商人之间出现被骗与债务拖欠的问题。相对应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 影响中俄双边贸易的快速发展。中国和俄罗斯双方更强调人治, 这种思想也影响了经济和商业, 加上市场体系还不完善, 往往在这些问题上借助行政的管理手段干预。政府的行为有时违背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法治精神。

三、促进中俄贸易的财税金融政策建议

(一) 规范双边贸易秩序

随着俄罗斯加入了WTO, 应在WTO多边贸易规则中抓住机遇, 解决长期遗留下来的贸易障碍, 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 促进双边贸易的健康发展。例如, 在海关通关方面的工作中, 可通过中俄海关工作组作用的充分发挥, 简化海关手续, 缩短清关时间, 努力使俄罗斯方面执行WTO规则, “灰色清关”问题将有效逐步解决。在货物检验检疫方面, 可以根据WTO组织的规则, 按国际标准惯例完善相关检验检疫程序, 相互建立互信的认证体系, 可消除目前俄方对我国商品的不公正对待现象。另外, 发挥银行业和保险业对双边贸易的作用, 促进双边贸易的正常健康发展。

(二) 完善银行结算

在银行结算方面的改进工作中, 我国银行目前可以使用以下战略:首先, 稳定与俄方现有银行的业务关系。在此基础上开拓新的合作业务关系。虽然当前俄方银行的信用、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但确实也存在不少良好信誉、良好管理、资金雄厚、有良好政治背景的银行。其次, 我国的银行应该实施走出去战略, 在俄方开设分支机构, 促进地区的现汇贸易。尽管我国部分银行已这么做, 但是还不够全面, 我国与俄方大部分地区的经贸关系受银行结算问题的影响还是比较大, 双边贸易依然只能通过第三国解决, 不能直接使用信用证结算。甚至有些地方外贸企业通过直接汇款方式或随身携带外币结算进行解决, 这种结算方法面临巨大的风险。例如, 中国商人在俄方携带大量现金经常发生被劫杀的现象。最后, 我国应进一步完善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 为两国进行人民币结算提供良好的范例。

(三) 完善经贸法规, 整顿边贸秩序

中俄两国应根据实际需要, 在WTO的规则下, 吸取国际经验, 按照国际惯例加速完善和制定双边经贸合作、技术贸易、跨境投资方面的经贸法规, 整顿中俄双边贸易的不合理行为, 促进中俄双边贸易的健康发展, 是中俄两国有关部门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完善跨境贸易和商业惯例的市场管理的法律,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跨境贸易的振兴, 互惠互利, 使中俄双边贸易有序的健康发展。在财税、外汇管理等方面, 应采取更加宽松的政策, 可以建立担保基金, 采取基金担保措施, 建立信用体系, 以减少对外服务工作的负担。与外国公司合资, 合作项目, 将以实物作价投资的设备、原材料等商品等同出口产品, 给予出口退税优惠。

(四) 加快对俄投资

在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我司2011年在莫斯科成立了俄罗斯广东商贸平台。俄罗斯加入WTO后, 其国内相关企业都会执行符合WTO规则的标准, 这对经济长期发展, 尤其是改革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我国应遵循“走出去”战略, 从巩固和扩大在俄罗斯的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出发, 加快在俄罗斯的投资, 以促进中国的产品大规模、宽领域、多层次的输出。政府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支持企业用于俄罗斯合作项目所需的资金贷款, 从事的资源合作开发, 兴办实业经济项目, 促进与俄罗斯合作的升级, 并最终实现对俄罗斯经济和贸易合作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民.中俄经贸合作现状及其发展前景[J].中国金融半月刊, 2006, 10:5-8.

[2]里亚边科—瓦列里.中国与俄罗斯经济与贸易合作研究[D].辽宁大学2011.

[3]陈军.新疆对外贸易结构优化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

金融财税 篇9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吉林省经济运行的各个领域均不同程度的受到冲击。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实体经济经营困难, 外贸进出口大幅度减少, 企业经济效益下滑, 财政收入增幅下降, 诸多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下降下滑。

(一) 外贸市场需求萎缩, 进出口大幅度下降

吉林省属内陆省份, 对外开放程度不高, 经济对外贸依存度较低, 金融危机冲击有一定的滞后性。2008年四季度金融危机爆发后, 外贸进出口增速下滑。1—8月份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44.5%, 9月份增速开始下滑, 当月下降了20.8%, 到年末增幅下降了15个百分点。进入2009年, 金融危机对吉林省外贸进出口影响不断加深, 对美国、日本、韩国、德国、朝鲜等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均呈大幅度下降, 玉米、汽车、服装等主要出口产品额大量减少, 钢材、铁矿砂及精矿、汽车等主要进口商品也全面下降, 致使吉林省外贸进出口转为负增长。上半年同比下降27.7%, 1—10月同比仍下降17.7%, 高于全国平均下降幅度。

(二) 工业经济增长下滑, 企业利润减少较多

随着金融危机从虚拟经济蔓延到实体经济, 体现在对吉林省工业的影响, 增长速度明显回落。2008年1—8月吉林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6%, 9月受影响下降, 全年增幅回落2个百分点。进入2009年增幅继续下滑, 1月份增长6.1%, 下滑到最低点。2月份开始企稳回升, 1—10月份增长16.7%。虽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回升逐月加快, 但仍未恢复到危机前增长水平。受国内外市场订单减少, 原材料价格上涨, 部分重点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开工不足, 停产企业增加, 经济效益大幅度下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净利润9月开始下降, 到2009年2月末, 累计净利润同比下降74.9%, 降至最低点。此后, 随着国家和省保增长各项措施陆续到位, 政策效应开始显现, 工业生产企稳回升, 企业经济效益有所好转, 降幅逐步收窄。1—10月份,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净利润同比增长3.1%, 首次恢复了正增长。

(三) 地方财政收入增幅回落, 减收数额较大

受经济增长放缓的制约, 财政收入增幅呈回落态势。2008年8月份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同比增长43.8%, 9月份起逐月回落, 全年累计增长31.8%, 前高后低走势明显。2009年1月份增长2.9%, 增幅降至最低点。2月份起呈逐月上升的趋势, 到11月末吉林省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6.2%, 高于全国地方平均水平, 但仍大大低于危机前增长幅度。

(四) 部分重点行业和企业用工减少, 全省就业压力加大

从2008年四季度起, 吉林省汽车、钢铁、纺织、农产品加工等行业受严重冲击, 部分企业销售减少, 停产、半停产增多, 致使就业不稳定, 裁员减招用工现象较普遍, 吸纳就业能力下降。据统计, 全省270户重点失业监控企业年末在岗职工比危机前减少1万余人。域外输出劳动力出现回流, 返乡农民工10万多人, 省外就业渠道受阻。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由于有地理和人文优势, 劳务输出是全州支柱产业, 每年去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都有10万多人, 很多朝鲜族家庭通过在国外打工走上了脱贫致富道路。但危机爆发后, 东亚等国经济衰退, 企业用工大量减少, 致使全州境外劳务人员大量返乡。据统计, 2009年吉林省全年预计就业需求82万人, 能够实现新增就业42万人, 尚有40万人就业缺口, 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

二、吉林省应对危机的财税对策

如何应对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是摆在财政部门面前的重大挑战。地方财政部门要正确运用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反作用经济的规律,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继续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 综合运用财税政策手段, 积极推进投资拉动、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提高经济效益, 全力促进吉林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把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

(一)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全力促进投资拉动

近几年, 吉林省委、省政府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机遇, 立足吉林经济总量规模小的省情, 坚持实施投资拉动, 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 GDP增幅连年位居全国前列。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200亿元左右, 比2003年增长6倍, 投资已成为经济增长第一推动力。在目前应对金融危机、国家扩大内需加大投入的新形势下, 更要坚持和强化投资拉动。2009年起实施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电力、生态环保、城市公共设施、民生等八大重点工程和增产百亿斤商品粮的“十大”项目建设, 预计投资4000亿元以上。这些项目建成后, 对扩大吉林省经济总量、优化经济结构, 促进经济发展跃上历史新台阶将起到重要作用。财政部门充分履行职能, 大力支持项目建设, 培育财源新的增长点。一是增加经济发展专项资金规模。筹措安排财政预算资金, 加大支持经济发展投入, 重点用于八大重点工程和增产百亿斤商品粮项目建设。积极向上反映, 争取中央财政在安排扶持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上给予更多支持。争取中央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整合财政现有支持生产专项资金, 重点投入使用, 促进投资拉动。二是注重发挥财政资金放大效应。围绕新兴工业基地建设, 统筹使用预算内外资金, 综合运用预算贴息、补助、资本金注入、以奖代补等手段, 带动和吸引民间、社会、域外等资本投入, 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三是注重发挥财政与金融的联动作用。大力支持投融资平台建设, 进一步增强融资能力。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为中小企业、民营经济融资服务。2009年, 吉林省财政安排支持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比上年增长17.2%;中央代理发行并拨付地方政府债券资金55亿元;由省市县财政承诺通过政府融资平台融入资金400多亿元, 有力地支持了重点项目建设, 促进了全省经济回升向好。

(二) 认真落实财税扶持政策, 发挥财政政策导向作用

全面贯彻执行结构性减税政策, 落实好增值税转型改革、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降低房屋交易环节税率、科技成果转化、节能减排等税收优惠政策, 发挥财税杠杆作用, 支持和鼓励企业扩大投资、技术创新、节能减排、吸纳就业及产品升级, 克服生产经营困难, 提高经济效益, 促进经济恢复增长。提高部分行业和产品出口退税率, 优化出口退税流程, 支持企业恢复和稳定出口。继续实施支持中小企业和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扶持政策。延长下岗失业工人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期至今年底。全面实施国家燃油税改革。认真执行取消停征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政策, 省级48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降低5个百分点, 2009年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80亿元左右。

(三) 认真落实兑现强农惠农政策, 大力支持农业农村发展

一是切实加大财政支农投入, 确保农业投入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支持发展现代农业, 重点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农业科技推广等。二是加大财政支农惠农补贴力度, 全面落实兑现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增产技术补贴、农业保险补贴等, 其中:玉米、水稻良种补贴实现全覆盖。筹措安排“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农机下乡”财政补贴, 促进农村消费结构升级。三是支持农村公益事业发展, 重点扶持安全饮水、村村通公路和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等惠民工程, 改善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四是支持国有农场税费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试点。

(四) 加大民生投入力度,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按照构建公共财政体系要求, 继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新增财力70%, 用于民生支出, 建立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长效机制,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是支持教育优先均衡发展。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统筹落实好免除城乡中小学学杂费政策, 支持实施农村中学校舍改造, 分两年全面建设乡镇中学理化实验室和微机教学室, 2009年完成50%任务。支持职业教育百强校和县级职教中心建设。继续按计划解决中小学教师工资历史拖欠问题。二是大力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完善社会保险补贴、创业培训补贴、小额贷款贴息、税费减免等财税优惠政策, 重点扶持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等特殊群体就业和再就业。继续支持10万个公益性岗位开发规模, 努力保持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三是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全面安排落实好省政府确定的“八件民生实事”所需资金, 提高了城镇企业退休职工、农村低保对象、城镇低保对象、“新农合”补助标准。2009年下半年, 省政府又制定出台了10项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低收入群体收入的政策措施, 妥善安排了财政资金, 确保促进消费政策全部兑现。三是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重点支持农村泥草房改造、城市廉租住房建设、棚户区改造、煤矿和林业棚户区改造等“五路安居”工程建设, 进一步改善城乡群众居住条件。

(五) 加快财政改革步伐, 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

一是加大指导县 (市) 完善对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的工作力度, 进一步向下倾斜财力。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 帮助困难县 (市) 弥补财力缺口, 提高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 简化和理顺省与市县的资金分配关系, 调动县 (市) 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积极性。继续落实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税收和土地出让金等优惠政策, 完善“以奖代补”办法, 创造承接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转移的条件, 全力支持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的建设。二是深化部门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继续完善基本支出标准体系和定员定额标准, 提高部门预算年初到位率, 增强部门预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2009年县 (市) 部门预算改革实现全覆盖。三是推进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步伐, 逐步提高财政直接支付资金比重。进一步扩大财税库银横向联网试点范围, 建立和完善预算执行动态预测监控机制, 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前瞻性。四是规范政府采购制度。扩大政府采购范围, 落实好自主创新、环保标志、节能产品和扩大内需政府采购政策。全省政府采购额比上年增长20%以上。五是完善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清理规范非税收入项目, 区别不同性质, 逐步将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预算管理。2009年省直行政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实现收支脱钩, 市县也要积极推动这项工作。六是积极推进金财工程建设, 逐步扩大财政信息系统大平台试点范围。

(六) 强化财政管理制度改革, 着力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一是建立健全政府预算体系。按照强化财政综合平衡的要求, 建立由公共预算、国有资本金预算、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组成的政府预算体系, 增强财政调配和保障能力。二是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考评制度。2009年重点开展义务教育、支农、社会保障等支出中的重点专项资金绩效考评, 并将考评结果作为财政预算安排的重要参考依据。三是加大财政监督检查力度。2009年重点检查扩大内需、改善民生等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 坚决查处挤占挪用行为, 确保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的安全完整,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四是加强会计基础管理。建立会计信息管理系统, 强化中介行业监管, 不断提高执业质量和诚信度。强化国有资本金监管,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实现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建立完善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机制, 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

(七) 积极反映汇报情况, 全力争取国家扩大内需政策资金支持

上一篇:分散性产品下一篇:操作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