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政策建议

2024-06-13

财税政策建议(精选12篇)

财税政策建议 篇1

一、关于服务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分析

(一) 关于服务发展的财政政策分析

财政补贴政策:财政补贴政策是一种发挥财政分配机制作用的强有力的作用, 我国目前在服务业上制定出了一系列的财政补贴制度, 不仅是中央在贯彻执行, 而且地方也很重视对服务业的财政补贴, 在一些行业中, 我国推出了很多相关的财政补贴政策, 我国制定了企业亏损补贴的制度, 在服务业发展中, 很多企业由于在这样强烈的竞争环境当中, 无法获利, 从而导致企业根本没有原动力, 这时候就需要国家在财税上进行一定的补贴, 使得有些企业能够正常的运行, 甚至起死回生。国家还在很多服务业发展的薄弱环节都建立了财政补贴的政策, 比如在一些新兴的行业, 由于发展的时间很短, 例如专业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服务业等这些发展历程短, 自身的能力比较弱, 资金欠缺的行业都分别制定出了补贴的具体数目, 从而推动了这些新兴行业的发展。

财政奖励政策:财政奖励政策是一种有效地鼓励服务业中的各行业积极创新、积极发展的一种财政政策, 通过奖励激励着服务业的发展。

财政投资政策:我国财政投资政策主要是通过拨出一定数量的财政资金, 将财政资金投入到服务业中的各个行业, 通过财政上将资金注入, 促使我国服务业中的行业有一定量的资金能够使自己的企业或者各种项目能够运转, 从而使其不断地拓宽自己的道路, 加大投资财政投资对于服务业的发展来说非常的重要。

(二) 关于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分析

减税政策:减税政策的本质即是减少了税收。减税政策主要是国家对税收的减少, 也就是调整了税率, 使税率下降。例如:在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中, 企业应当交税的税率为25%, 而当企业申请到高兴技术产业的时候税率就会下降为15%, 如果能够拿到重点软件的资质的时候, 企业的税率就会下降到10%, 这就激发企业本身向更高水平的企业进行发展, 而且又使得税收减少了, 盈利增多, 企业发展的势头就会更好, 从而促进服务业的发展。而免税政策是指按照税法的规定, 免除应该缴纳的税款。

免税政策;免税就是在特定行业实行是指按照税法规定不征收销项税额, 同时进项税额不可抵扣转出。在我国的服务业中, 有些行业是能够得到免税政策的支持, 例如:教育、医疗、卫生等行业, 具体的免税政策, 例如:托儿所、幼儿园、养老院、残疾人福利机构提供的育养服务、婚姻介绍、殡葬服务进行免税, 这样就促进了这些行业的蓬勃的发展, 免税政策给它们的发展提供了好的税收政策环境, 让它们的压力变小, 从而能够拉动服务业的增长。

二、促进我国服务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改革

(一) 加强财政支持的力度

我国的服务业发展由于有很多新兴行业的兴起, 这些新兴行业是服务业的薄弱环节, 所以需要财政的支持使这些新兴的技术和新兴的产业能够更好地发展, 从而带动服务业的发展, 然而服务业的产业链不够完整的问题, 也是需要财政加大对服务业的支持, 促使服务业形成一条完整有序的产业链;政策资金的不够会导致服务业出现很多的不足和漏洞, 影响服务业的发展, 既然我国要加大对服务业的发展, 我国就应该不惜余力的加大对服务业的财政支持力度。

(二) 与时俱进出台财政政策

针对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时间非常关键。所以说在服务业发展中避免不了出现很多的问题, 比如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等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不断地下降, 然而针对这一些现实问题, 我国在出台相关的财政政策的时候时间比较滞后, 有些问题是积重难返的, 所以这些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就必须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及时的解决, 才能够避免这些服务业发展上的问题得不到快速解决的这一困境。

(三) 增加税收优惠形式

从税收优惠的环节看, 我国现代服务业税收优惠主要是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年度避免, 缺少提取准备金、投资抵免等针对投资、研发过程制定的税收优惠政策。这样单一的税收优惠形式导致了企业对于科技创新的能动力下降, 这样便阻碍了服务业的发展, 我国应该调整税收优惠的形式, 制定出多种优惠政策, 从而进一步推动服务业的发展。

(四) 完善税制结构

尽管国家开始实施营改增过后, 在优化税制上取得了一些成就, 但是也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我国服务业的发展, 比如我国仍然在针对一些非消费品和一些普通的消费品进行税款的征收, 如汽车轮胎、护发品, 从而延缓了这些行业的发展, 然而还有我国的流转税所占的比例过大, 而所得税的比例过小, 仅占税收收入的20%左右, 这也就充分地体现出了我国的税制结构的不完善, 导致服务业的一些行业税收负担重, 而另外一些行业税收负担小, 从而更加导致了服务业的发展的不平衡, 我国就应该充分的优化税制结构, 做到真正的让税收政策有利于我国服务业的发展。

(五) 加强财税政策的落实力度

我国颁发和制定有关的财政政策时, 总的目标都是想要将财税政策落实到实处, 但是如今我国财税政策的落实的力度有欠缺, 没有真正的全部贯彻落实, 要想把财税政策完全落实到实处需要集聚中央和地方服务业中的各行各业的力量, 所以中央和地方都需要努力地将制定好的财税政策贯彻和落实到服务业中去, 这样才能使得我国服务业得到财税政策的支持, 获得良好的发展环境, 取得一定的成效, 提升服务业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 增强我国服务业的竞争力。

摘要:财税政策是一种政府对于市场调控的手段, 服务业要想发展好, 不仅要依靠市场的无形之手, 更要利用好政府的有形之手, 所以财税政策在促进和发展服务业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制定、完善和实施。本文首先对财税政策的进行了分析, 同时提出有关财税政策能够促进我国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服务业,发展,财税政策

参考文献

[1]陈婉菲.营业税改增值税税制改革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14.

[2]张欣月.“营改增”对试点现代服务业企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探讨——针对民营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分析[J].经营管理者, 2013 (15) :36-37.

[3]刘丽萍.刍议加快发展我国现代服务业[J].财经界, 2011 (21) :106-108.

财税政策建议 篇2

□ 金荣学

▲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我国预算的统一和分类管理研究》(07BJY14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研究》(05JA790083)◆ 中图分类号:F719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目前,我国现代服务业存在规模小、发展水平落后、支撑体系不完整等问题。本文从财税政策的角度提出大力发展我国现代服务业集聚功能园区的建议。以期对现代服务业集聚园区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服务业 功能园区 产业集聚 财税政策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尽快培育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功能园区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适应对外开放新形势、实现综合国力整体跃升的有效途径。加快发展服务业,形成较为完备的服务业体系,提供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丰富产品,并成为吸纳城乡新增就业的主要渠道,也是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服务业集聚是指在服务领域内相互关联(互补、竞争)企业与机构在一定地域内聚集,形成上、中、下游结构完整,充满创新活力的有机体系。在现代服务业集聚中,现代服务企业是关键企业,在集聚中处于核心地位,其作用是:直接给消费者提供服务产品或服务过程,并接收消费者的反馈信息。而供应者是指为服务企业提供原材料或者半成品的企业,一般不与消费者直接接触;相关机构主要指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和政府相关机构等;人文环境指服务企业聚集地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氛围;产业区的基础设施是某一区域的道路、通信和安全;

政策环境是指政府关于特定产业及区域的政策和法律规定。

我国现代服务业集聚功能园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规模小,发展水平落后。从全世界经济发展情况看,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呈上升趋势。而我国服务业虽然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但总体水平仍然不高。以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衡量,2003年我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3.4%,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发达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0%以上,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也在45%左右。同时,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较低,2003年底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国内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为29.3%,远低于发达国家的70%-80%,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50%左右水平。

当前服务业集聚发展滞后,存在体制性和政策性制约因素。我国长期以来的工业化政策,忽视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发展缓慢,服务业发展速度低于经济增长的平均水平,导致经济结构中服务业所占比重明显偏低。同时,国家对现代服务业的一些行业(如邮政、电信、金融)的准入限制,使非公有制经济很难进入,导致这些行业缺乏竞争,经营机制僵化,从而严重地阻碍了服务业的发展。

服务业支撑体系不完善,效率偏低。现代服务业对工业的支持是综合的、配套的、快速反应的体系,能有效满足制造业的服务需求。设计、生产、营销、配送、支持产品等是制造业链条上的不同环节,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业务流程。其中,服务业的效率对整个链条的效率影响很大。因而各个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都把服务放在重要的位置,通用汽车的利润来源构成中服务所占比重在90%以上。但由于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制造业产前、产后服务体系跟不上,致使整个服务链条脱节,影响了制造业的效率。服务的低效率,已经成为制造业发展的瓶颈。

支持服务业集聚功能园区的财政政策建议

发展我国现代服务业积聚功能园区的财政政策应根据政府服务业发展战略、产业政策,合理确定支持的领域、方式和条件,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财税政策促进服务业集聚功能园区的出发点,就是正确处理政府、市场、企业的关系,发挥财税政策的杠杆作用,支持和推进服务业集聚功能园区稳步发展,缩短与发达国家在服务业方面的差距。

建立健全服务业集聚功能园区社会保障制度。服务业是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之一,为了确保服务业企业根据市场供求状况,调整企业的经营方向,正常安排企业职工的就业和失业以及医疗保障问题,必须健全服务业集聚功能园区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法定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储蓄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健全职工失业保险制度,凡是失业职工得到基本失业救济,并参加就业培训,尽快实现再就业;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医疗保险制度,确保医疗保险基金的合理使用;建立健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所有生活困难的城市居民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只有这样,才能为服务业集聚功能园区企业营造一个公平、稳定的市场环境。

扶持电子商务发展。政府要支持服务业集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服务业集聚园区建设成功与否,信息与技术的支撑是关键。政府应把建立服务业电子交易平台发展项目列入重点扶持计划,给予专项资金支持;进一步完善与电子商务相关的财税政策,通过税费减免等方式,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引导企业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降低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营运成本;实施电子税务工程,建立专门的网络数字身份证制度、商贸税务登记和申报制度,加强电子商务相关的税费管理,防止税收流失,实现企业发展与市场繁荣的“双赢”。

加大扶持物流业。政府可根据物流企业的注册资本、运输工具、仓储设施、信息系统、人员结构、信用程度等方面的特殊要求,明确财政贴息、立项投资等特殊政策,重点支持功能园区引进的经验丰富、管理先进、实力雄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逐步培育一批服务水平高、综合竞争力强的大型专业物流企业,形成有利于促进市场物流快速发展的政策体系。让符合条件的服务外包企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政策。对于技术先进型服务外包企业,可参照高新技术企业享受优惠政策。对承接的服务外包大项目在国内分包,解决重复计税问题,只对增值部分征税;企业实际发生的合理工资支出,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其当年提取并实际使用的职工教育经费在不超过工资总额2.5%以内的部分,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可以享受高新技术企业除税收政策额以外的优惠政策。利用已有的政策、技术、服务、场所等条件,减化审批程序,减免规划、建设等相关费用。要优先将服务外包产业用地项目列入土地供应计划;放宽市场准入条件,主动为服务外包企业提供前置审批和工

商登记便利。

设立专项资金以项目的方式支持现代服务企业的发展。建立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对重大项目给予补助、贴息。通过这项资金,支持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数字创意产业、金融服务业等,包括支持人才培养,支持企业取得资质认证和开拓国际市场,支持建立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

支持服务业集聚功能园区的税收政策建议

税收政策一直在我国服务业集聚功能园区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为了加快我国服务业集聚功能园区的发展,必须进一步完善有关的税收政策。

完善出口退税政策以支持生产型服务业产品出口。完善出口退税政策,关键是增值税转型,因为消费型增值税有利于将出口产品中所包含的所有增值税退净,而生产型增值税做不到这一点。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可以提高服务业企业和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由于服务业产业发展,资本有机构成提高,造成货物成本中长期资本投入的费用所占比重增大,原材料等费用所占比重小,如果能扣除长期资本费用中所包含的税金,就可以增强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消费型增值税能抵扣外购资本产品中所负担的增值税,彻底解决外购资本重复课税的问题,公平不同产业间的税负。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可以对企业销售和购买的无形资产所征营业税纳入扣除项目范围,可以促进企业加大对科技开发方面的投入。对出口企业在得到的退税中包含了为生产该产品而外购的资本品中已缴纳的税额,做到了彻底退税,从而提高我国生产型服务业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进一步完善市场税收征管的相关政策法规。通过适度有效的政策优惠,推进市场集中结算,科学确定征管方式,降低管理成本,堵塞税收漏洞:对市场业主主动投资改造内部格局、优化购物环境、完善收银系统的,提供资金周转、技术支持等方面的服务;对市场业主因推行集中结算可能造成的收入损失的,如为引进经营户而采取降低租金水平、减免进场费和物管费等举措而造成的损失,适当进行补贴;对市场业主推行集中结算后年税收达到一定规模或同比增幅超过一定水平的,给予一定比例或限额的税收奖励;设置入驻门槛,实行销售收入末位淘汰制,促进低端的个体经营户退出或转型。

调整营业税。从国际趋势来看,营业税的征税范围在逐渐缩小,而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在逐渐扩大。营业税的调整也应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调整征税方式,对于服务外包采取增值征税的方式。服务外包是服务业分工的产物,是服务业发展水平提升的重要标志,目前的重复征税造成服务外包的税收负担太重,不利于服务业的分工,因此,在确定营业税税基时,可以考虑允许服务外包企业将支付给承包方的营业额从计税依据中扣除,仅对实际取得的营业额征税。二是在税率设计上,鼓励发展金融业等生产性服务行业。现代服务业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生产性服务业,激励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应该作为营业税的重要目标,我们应逐渐拉开生产性服务业与消费性服务业税率间的差异,鼓励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完善消费税。从服务业的角度来看,消费税的征税范围应扩展到高档的消费性服务业,如高尔夫、网吧、保龄球、洗浴等项目。从局部均衡的角度来讲,对这些项目征税会阻碍这些产业的发展,但是从一般均衡的角度来看,对这些项目征税可以引导社会资源向人民急需的消费性服务业(如养老、教育、社区服务)和生产型服务业流动,促进这些产业的发展,同时征税可以获得税收收入,政府可以用这些收入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促进现代服务业更好地发展,以提升其竞争力。

稳步推进增值税的改革。从发展服务业的角度来考虑增值税的调整问题,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慎重扩大增值税的实施范围。理论上讲,增值税的实施范围是指应征收增值税的生产、流通或消费过程中的环节或阶段。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还不具备全面向宽范围的增值税扩展条件,仅能将部分行业逐渐纳入增值税征收体系,主要是将那些会计核算体系健全的生产型服务业以及内部分工比较发达的服务业纳入增值税征税体系,以消除重复征税,促进分工,提升服务业竞争力。二是妥善处理服务购入的抵扣问题。笔者建议,制造企业在购买诸如专利等高端生产型服务时,可允许其按照一定的比例抵扣进项税额,以鼓励这些服务项目从制造企业中分离出来,促进我国服务业快速有序地发展。

稳增长与财税政策取向 篇3

就在湛江钢铁项目获批前一天的5月23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会议上提出:“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出台的支持性政策措施涉及基础建设、消费补贴、政策性住房等许多领域,体现了中央对经济下滑的担心,旨在为放缓的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政府强调,这不是又一个“4万亿”。但对于如何稳增长,尤其在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孰轻孰重上,各种意见争论不休,争辩之声此起彼伏。如果冷静地从政策的重心在“稳增长”,着力点在“调结构” 落脚点在“转方式”的角度看,政府的用意是不难理解的。

一、不能再来“投资大刺激”

5月底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后,市场和舆论的“4万亿情结”骤然爆发,不是憧憬类似于“金融海啸”之后的大范围、大规模刺激政策出台,就是期待中央政府大幅松动房地产调控政策。这种将稳增长与“大刺激”画上等号,如果不是对经济形势的无知误读,就是对利益驱动的刻意误解。就当前的经济形势而言,出台“大刺激”政策既不需要,也不可能,更不现实。尽管去年底至今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但尚未出现“金融海啸”之后急剧收缩的态势,经济增速仍保持在预期目标区间内,就业、工资和收入保持增长,也未出现农民工大规模返乡的现象。经济增速放缓既有受外部需求萎缩冲击的原因,但更主要是上一轮刺激政策渐次退出后的必然反应,也符合宏观调控的方向和目标,所以并不需要再来一轮“大刺激”。实践证明,政府启动投资刺激措施对短期增长是有利的,它可以垫高下行周期的谷底,硬着陆的风险因此下降。但是很难为经济带来可持续的增长动力。如果其他配套跟不上,光靠政策性投资,中国经济难有像样的反弹,刺激措施不过给低迷的股市打上一剂强心针。批发式地推出新基建项目和在过剩行业建设更多产能,只能形成新的不良资产。

利用大型项目拉动经济一直是中国经济的特点,中国当前的发展阶段正是投资依赖型经济。根据世行测算,改革开放30年中国年均9.8%的增长率,除了有2--4个百分点是全要素生产率贡献外,其余6--8个百分点的增长率几乎都是来自于投资的贡献。1995--2010年中国经济年平均增长率9.92%;1995年--2010年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11.23倍,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平均比重达到41.63%。

上一轮刺激政策以政府投资为主导,尽管短期内将经济增速拉抬到两位数,但银行的天量信贷造成地方政府的巨额债务后患无穷,流动性泛滥派生的通货膨胀余威犹在,投资膨胀引发的资产泡沫至今未消,持续已久的经济失衡也未能缓解,甚至出现产能过剩的产业结构逆向调整。无论从“稳中求进”总基调,还是从转变增长方式、调结构的大方向来看,都不可能再来一轮“投资大刺激”。稳增长终究还是要靠企业、靠市场,不能指望政府的“投资大刺激”。

高投资率背后除了发展阶段、体制原因外,也与我国长期资本利用率低,需要更多的资本注入有很大关系。这些年来由于投资的宏观收益下降,实现高增长必须依赖更高的投资比率。然而,投资主导的增长模式直接导致的是产能过剩和结构性错配。高投资不仅造成投资消费失衡,加剧产能过剩,也不可避免地与高风险相伴,生产过剩危机就必然会引起非常大的金融风险。

从下表可以看出,投资拉动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点与贡献率的增长并不匹配,说明中国的投资效率处于日益下降的态势。此表也说明了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有待加强。

三大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

本表按不变价格计算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1注:1.三大需求指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大构成项目, 即最

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2.贡献率指三大需求增量与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增量之比。

3.拉动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与三大需求贡献率的乘积。

二、稳增长也需要稳外需

除了扩大内需之外,稳定外需也关乎未来“稳增长”大局。就目前而言,我们所面临的外需环境到底如何,稳定外需又可从哪几个方面着手?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较高,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空间已逼近“屋顶”。当外需减少时,中国的企业就会有明显的痛感。企业订单大幅锐减,经济转型迫在眉睫。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其实可以把欧债危机当成一个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时机。在欧美经济不振的情况下,我们正好喘一口气,主动放慢经济增长速度,利用这段时间推动经济结构转型。

就目前国际经济形势而言,外需环境想要恢复到金融风暴之前的水平已不太现实。欧洲市场为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目前经济没有明显改善。美国经济虽然出现复苏,但需要一定的时间。新兴市场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如印度的贸易逆差现象一直存在,卢比贬值问题难以在短期内解决,这使得投资的汇率风险加大。而让人担忧的是,这样的现象并不是印度独有,包括俄罗斯、巴西在内的新兴市场都存在这种风险。此外,中国另外一大贸易伙伴日本,也因政府首脑频繁调换,对中国外需的促进作用极其有限。

上述种种情形已经说明,外贸持续高增长的时代会“暂告一段落”。因此,我们目前所面临的情况是如何“稳外需”。时至今日中国出口已处于世界前列,许多产业占全球产能、销售市场份额已经超过50%,甚至超过80%。所以,无法在全球市场规模因危机冲击而萎缩的情况下而独善其身。

萎缩不可避免,但相对的稳定还是能够达到。比如本国、本产业在全球经济政治体系中相对地位的提升。根据这样的思路,我们一方面要在国内产业升级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兴产业出口,另一方面要稳住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的阵脚。

在目前欧美充满危机、需求下降时,我们可以“顺势而为”。只要我们练好内功,就能保住我们应有的出口市场份额。我们没有资源优势,没有创新优势,我们只有低成本优势,强化出口竞争力就是要保持住我们的低成本优势,针对实体经济采取一些诸如减税减负、提供好的贷款支持、给民营经济国民待遇都是可用之策。

三、刺激消费才是稳增长的强力杠杆

国务院常务会议所披露的稳增长政策,强调的是“鼓励消费”和“鼓励民间投资”。即便是政府主导的投资,也集中在“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尤其是在建续建的基础设施;而且还强调“稳定和严格实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在投资和出口两驾马车动力衰退时,采取有效措施扩大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才是稳增长的强力杠杆。消费包括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其中居民消费在我国占有约80%左右的比重,其对经济增长有着强劲的拉动作用。据专家测算,居民消费率每增加1%,可以拉动GDP上涨0.87%。事实证明,刺激消费是根本之举,是建立在供需平衡情况下的增长,有治本的效果。

扩大内需是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可以预见,未来国家肯定会在这方面加大力度,以求取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其实,就在最近一段时间内刺激内需政策已经陆续出台。5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安排财政补贴265亿元,启动推广符合节能标准的空调、平板电视、电冰箱、洗衣机和热水器,推广期限暂定一年。这是继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空调节能惠民政策后涉及家电行业的第4次政策扶持。

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是,相对轻车熟路的投资拉动来说,刺激内需的难度显然要大得多。而我们目前所要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正是内需不足。这种局面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居民收入虽然也取得了同步增长,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增速都要大于居民收入的增速,这导致居民在消费方面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其二是房产的价格上涨过快,占用了过多的家庭资金,而且富裕阶层也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房地产行业,因此花费在旅游、家电、家具的升级换代方面的资金便明显减少。其三是社会养老体系和医疗体系的薄弱,使居民对养老存在较普遍的担忧,不得不积攒财力以备急需。其四是农村居民这个最大的消费群体,由于基础设施的落后、收入上升迟缓、传统消费观念的更新等因素,巨大潜力和空间没有充分发挥。刺激消费就要解决老百姓消费之忧,比如解决老百姓的教育、医疗、失业保障之忧,解决老百姓高房价之忧,让老百姓心里愿意消费。等老百姓自愿从银行拿钱去买东西,内需就释放了,经济运行稳定了,同时还解决了老百姓享受改革成果,社会和谐、政权稳定等诸多问题,实现一举多得。

提振内需最关键的是应该从增加居民收入、改善收入分配等方面入手,比如通过优化税收环境,增加居民收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城乡医疗卫生条件,优化农村金融环境。等等。

参考文献:

[1]白彦峰:积极财政政策的结构性调整取向[ D ] .北京.中央财经大学, 2012.

[2]李 娟:刺激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财税政策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5.

[3]张茉楠:警惕新一轮经济刺激的风险[E B / O L]. :搜狐财经,2012-5-29.

[4]胡 健:三驾马车“换挡”前行 稳增长不能忽略调结构[微博].每日经济新闻, 2011-12-14.

财税政策建议 篇4

一、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三大制约因素

(一) 财政支持少

自国家颁布《中小企业促进法》、《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后, 陕西省、西安市及辖内各区县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基本上形成了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框架。这些政策中多数优惠措施是有“含金量”的, 如:对合格信用担保机构代偿损失给予适当补贴政策, 建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的政策, 减免个体户管理费、减免集贸市场管理费等政策, 在实际工作中确实减轻了一些中小企业的负担。但同时, 由于许多地方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采取了提高受惠门槛 (如严格审批程序、按政策下限执行等) , 缩小政策覆盖面等方式来贯彻中央和地方各级政策, 结果造成了“口惠而实不至”的社会印象。如:政府专项基金支持的企业往往是涉农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出口产业中的佼佼者, 这些企业往往处于发展的成熟期, 经营风险相对较低, 融资能力较强, 政府资助、财政补贴对它们而言, 不过是“锦上添花”, 而真正需要政府“雪中送炭”的处于初创期、成长期的中小企业却遭受着“中签率”太低的尴尬境地。

(二) 税费负担重

我国现行税法在制定初期就已经在部分税种上对中小企业执行优惠税率, 如:增值税分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分别适用高低不同的税率, 所得税对中小企业适用优惠税率等, 即便如此, 中小企业的实际税负仍然相对偏高。从税收结构看,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以流转税为主, 所得税为辅的税收政策, 这种税制结构使得盈利能力较差的中小企业实际税负较之大型企业反而更高;从税收项目看, 中小企业需缴纳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印花税、城建税等十余项税目;从税收负担看, 中小企业税收占销售收入的负担率为6.81%, 高于各类企业6.65%的平均水平, 税收占资产总额的负担率为4.9%, 高于各类企业1.91%的平均水平, 税收占利润的119.6%, 高于各类企业99.9%的平均水平。除此之外, 中小企业的缴费负担也较重, 据粗略统计, 目前, 向中小企业征收行政性收费的部门有18个, 收费项目达69个大类, 同行业不同税、重复缴税等问题屡见不鲜。

2011年, 民建中央发布的专题调研报告《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转型与创新的调查与建议》显示, 我国中小企业目前平均寿命仅3.7年, 而欧洲和日本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为12.5年、美国为8.2年、德国500家优秀中小企业中1/4都存活了百年以上。究其原因, 偏重的企业税费难责其咎。我们以问卷形式对辖区部分中小企业的税负现状开展了调查, 结果显示:能够按时足额履行纳税义务的企业占到被调查企业总数的93.75%, 偶尔拖欠税款的企业占5.22%, 因经营状况恶化, 无法缴税的企业占1.03%;从行业分布来看, 拖欠税款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造、外贸、建筑等行业;当问及税负情况时, 99%以上的被调查企业认为税收负担过重, 其中, 大多数企业的税费已超过其税前利润的一半。可见, 沉重的税费负担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小企业的发展, 成为中小企业不可承受之“重”。

(三) 融资能力差

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本身的发展特征决定了其很难通过公开的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 同时, 由于现阶段证券市场发行制度的限制, 造成包括中小板和创业板在内的整个证券市场与小微企业无缘, 直接融资率极低。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还是靠传统的银行贷款或民间借贷来满足融资需求。然而, 由于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缺乏有别于大型企业的差异化服务, 面对存在资金需求额小且周期短、分摊成本高、信用担保缺乏、贷款风险不易控制等特点的中小企业, 商业银行更愿意把资金贷给大资本、大企业特别是一些国有企业。长此以往, 中小企业融资难就成了久治不愈的“顽疾”。

目前, 我国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达到了20%的历史高位, 银行的短期贷款利率也高达6.56%。以西安某银行为例, 截至2011年末, 该行公司表内、外对西安地区融资累计投放人民币248.74亿元, 其中:对大型企业贷款额169.69亿元, 占贷款总额的68.22%;对中型企业贷款额74亿元, 占比29.75%;对小微企业贷款额仅50487万元, 占比2.03%。另据该行前台营销部门统计, 2011年西安辖内25家支行约有300多家小企业客户有近20亿元的融资需求, 但其实际的贷款满足率仅为25.24%。即便是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村镇银行, 在面对中小企业贷款时也有许多严格的条件限制, 融资成本也同样偏高。因此, 在急需资金时, 中小企业往往会选择申贷成功率较高的小额贷款公司, 但高于基准利率3到4倍的贷款利率和高额的服务费使不少企业不堪重负。

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 完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

考虑到西安市在陕西省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 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对西安市区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和使用效益, 尽快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 逐年扩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 在资金用途中明确专门用于小微企业的具体比例;改善财政资金的使用管理, 调整财政资金的使用结构, 通过“政府支持中介、中介服务企业”的间接方式, 扩大小微企业的受惠面;明确政府采购中小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具体比例, 降低注册资本、资产规模等门槛条件, 帮助中小企业开拓市场。此外, 加大对创业初期小微企业的财税支持, 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免除其开办过程中的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 并在一定期限内免征企业所得税;划拨专项资金, 在政府主导下, 引导社会服务机构对创业人员特别是初次创业人员进行必要的政策和专业知识培训;省、市财政部门联合国土部门通过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小城镇、新农村建设等多种方式解决新办企业和新上项目用地难问题。

(二) 完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

近几年, 中央、省、市针对中小企业都陆续出台了一些税收优惠政策, 但是, 这些政策多是针对个别税种的部分优惠措施, 并且仅仅适用于会计核算比较健全、税务机关可以实行查账征收的中小企业, 而很多采取核定征收方式收缴税款的中小企业则没有被纳入优惠政策之列, 税收优惠政策难以真正让中小企业受益。因此,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根本措施是在扩大税收优惠覆盖范围的同时进一步改革税收结构, 降低中小企业创业、经营税率, 实施结构性减税策略, 建立有利于中小企业经营和鼓励创业的税收体系, 切实降低中小企业实际税负。在流转税方面, 一是在营业税的制度设计上, 摒弃当前税率“一刀切”的模式, 充分考虑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的不同情况, 采取差异化税率, 对中小企业采用较低的税率级次, 在征税环节真正体现税负公平。二是在增值税环节, 降低一般纳税人的准入门槛, 鼓励管理规范、账目齐全的小规模纳税人申请成为一般纳税人, 允许其进行进项税额抵扣, 降低增值税税负;加快增值税转型扩围, 将建筑安装、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纳入增值税范围, 适当降低小微企业增值税税率。在所得税方面, 降低小微企业所得适用税率;将个人独资企业主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到不低于工薪阶层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2倍。此外, 给予投资中小企业投资者股息、红利、利息所得收入一定的税收优惠, 以提高投资者投资中小企业的积极性。在行政性收费方面, 全面清理整顿涉及中小企业的收费, 对中小企业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行为进行规范, 减轻中小企业负担, 切实保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

(三) 完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

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应当结合西安地区经济金融发展情况, 重点开展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银企合作, 丰富和完善农村金融组织和服务体系, 开发设计灵活多样、适合民间投资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 不断创新机制, 努力在信贷流程、机构布局、信贷产品、考核办法、服务手段和服务作风上对中小企业实行差异化服务, 切实提高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服务深度, 并对向中小企业贷款积极的金融机构给予奖励。二是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直接融资。鼓励具备上市条件的中小企业通过进行辅导、包装、整合、规范, 在创业板和中小板上市融资。三是积极探索扩大民间融资。抓好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 增加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引导社会资金投资中小企业;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 对向中小企业尤其是乡镇小微企业给予贷款支持的机构进行政策优惠, 以鼓励其适当降低中小企业贷款利率。四是健全融资性担保体系。积极发展地方政府出资参股的政策性担保机构, 运用风险补偿和奖励补助等多种方式, 提高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担保能力。同时, 对现有担保机构进行整合, 进一步优化担保资源配置, 形成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融资性担保机构, 并充分发挥大型融资性担保机构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提高担保行业的整体实力, 使其能够更好的服务于中小企业。

摘要:中小企业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活跃经济、吸纳就业、推动创新、便民利民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由于诸多外部因素的制约, 中小企业的发展仍如履薄冰。以西安市为例, 从财、税、银三方面分析了当前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 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制约因素,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小企业发展:新环境新问题新对策.[M].中国发展出版社, 2011.

[2]于洪.中小企业税负及结构性税收扶持政策探析[J].税务研究, 2009 (8) .

[3]谢方锋.后金融危机时代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J], 改革与战略, 2011 (1) .

[4]赵宇亮, 侯瑞山.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及税收政策建议[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10 (4) .

探析生态补偿财税的政策 篇5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资源破坏加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补偿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生态补偿财税政策是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财税视角考察生态补偿的路径,应进一步完善生态税收制度;构建多层次的生态补偿财政分担体系;建立财政补贴、财政投资有机融合的财政补偿机制;完善生态补偿财税政策的配套措施;建立基于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生态补偿机制,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关键词]生态补偿;财税政策;路径分析

生态补偿最早是一个自然科学的概念,后被引入到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生态补偿作为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经济手段,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开始出现并逐步成为环境政策的一个重要领域,其核心内容是生态保护外部成本内部化,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改善、维护和恢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调整相关利益者因保护或破坏生态环境活动产生的环境利益及其经济利益分配关系,以内化相关活动产生的外部成本为原则的一种具有经济激励特征的制度。臂力论文网

财税视角下的生态补偿涵义更加广泛,其政策涵义是一种以保护生态服务功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的,运用财政税收手段,调节生态保护者、受益者和破坏者经济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财税政策是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财税视角下考察生态补偿路径,有助于拓宽生态补偿的理论思路和操作渠道。

一、生态补偿与生态税收政策

生态补偿资金筹措渠道是多方面的,但生态税收收入是其中重要的来源。借鉴国外先进的生态税收建设经验,完善生态税收政策,建立与生态补偿机制相适应的生态税收体系,是税制改革的要求,也是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需要。

(一)完善资源税 1 拓宽资源课税范围。(1)应扩大资源课税的课征范围,征税范围除包括自然资源中矿产资源(非金属矿原矿、金属矿原矿、黑色金属矿原矿、石油、天然气、煤炭)和盐之外,应开征水资源税,以解决我国日益突出的缺水问题。(2)开征森林资源税和草场资源税,以避免和防止生态破坏行为。(3)将稀缺性的可再生资源纳入资源税征税范围。(4)扩大土地征税范围,将在农村占有土地用于非农业生产纳入土地使用税征税范围之中,对于农民居住用地给予税收优惠,平衡城乡之间土地使用税的税收负担。

建立多层次的资源课税体系。完善的资源课税体系应该涵盖开采者开发资源、生产者耗费资源、消费者消费以资源为原材料而生产的产品及对其产生的废弃物处置的整个过程。可在各个环节,根据各自的特点,设置相应的税种,形成协调统一、目标一致的资源税体系。(1)在开采阶段,可以设置资源税。引导资源的合理开发,限制在资源开采过程中发生“采富弃贫’’的现象。(2)在生产阶段,设置生态税。首先在生产过程中限制使用稀缺资源以及不可再生资源,对以稀缺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为原料进行生产的行为征税;对生产过程中使用替代品行为给与一定的税收优惠。其次根据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限制生产行为对自然环境产生的污染,避免走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所走的“先污染,再治理”的弯路。(3)对产品的消费行为,可以通过科学地设置消费税税目,对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进行限制或鼓励,通过引导消费行为,诱导消费方向,间接影响资源品在生产中的运用和资源的开发。这种间接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效果更好。(4)对废弃物的处置征收环境保护税,使企业产生的外部成本通过税金的形式集中起来,为国家治理环境提供资金保证。通过上述各环节的协调统一,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

合理设计资源课税的计税依据和税率。对资源课税的计税依据和税率的合理配置可以考虑分两个层次进行:首先以开采量为计税依据,设计合理的定额税率,在这一层次主要解决对绝对地租的分配问题。即所有权垄断应取得的收益;然后,再按销售价格为计税依据,设计合理的比例税率,在这一层面上解决相对地租,即经营垄断带来的超额利润。将资源课税的计税依据从销售数量改为开采量,使企业积压的资源产品也负担税收,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使企业从关心本企业微观效益角度合理安排资源的开发,引导企业珍惜与节约国家资源,避免过度开采。以销售价格为计税依据,使资源课税的税额随着资源的价格的变动而变动,价格杠杆和税收杠杆相互协调,发挥调节作用。

(二)调整消费税 为了增强消费税的环境保护效应,筹措生态补偿资金,应对现行的消费税进行改革。扩大消费税征收范围,将天然气、液化气、煤炭等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能源类产品作为应税消费品;把一些可能造成环境破坏的产品(如电池、杀虫剂、一次性塑料用品等)纳入征税范围,达到以较低的成本刺激厂商或个人减少污染。适当提高含铅汽油的税率,以抑制含铅汽油的消费,推动汽车燃油元铅化进程。在继续实行对不同排气量的小汽车适用差别税率的基础上,应对排气量相同的汽车,视其是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而实行区别对待,并应明确规定对使用“绿色”燃料的汽车免征消费税,以促使消费者和制造商做出有利于降低污染的选择。

(三)开征环境税 在生态经济建设过程中,各国都在努力寻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税制建设的最佳结合点,环境税收政策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各国政府的生态环境税大致可分有以下几种: 1 对污染排放物进行课税。征收此类税的目的是利用税收政策限制或禁止某些经济活动。主要税种有二氧化碳税、二氧化硫税、水污染税、固体废物税、垃圾税等。

对有污染环境后果和资源消耗较大的产品征税。征收此类税的目的在于通过课税促进企业最大效率地利用能源、燃料和原料,并能回收循环使用,减少废物的遗弃与排放,减轻环保压力,并能节约能源。主要税种有润滑油税、旧轮胎税、饮料容器税等。

对造成其他社会公害的行为征税。如为了控制噪音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危害,针对飞机和工业交通所产生的噪音,根据噪声水平和噪声特征征收噪音税;为减少城市交通压力,改善市区环境开征拥挤税。㈨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落实,在我国开征环境税已经非常必要。目前,我国环境税课征对象可暂定为排放的各种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对于一些高污染产品,可以以环境附加税的形式合并到消费税中。在开征环境税的初期,为易于推行,税目划分不宜过细,税率结构也不宜太复杂。可考虑将现行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工业废弃物、城市生活垃圾废弃物、噪音等收费改为征收环境保护税,发挥税收对环保工作的促进作用。(四)完善排污收费制度

逐步扩大排污收费的范围,将各种污染源纳入收费范围内,制定严格的征收标准,加大收缴力度。按照“污染者付费原则”,将环境要素成本量化纳入企业生产成本,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利用谁补偿”的原则,建立公平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

二、优化生态补偿财政投入政策

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生态补偿资金丰腴程度不同,补偿能力差别较大,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手段是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财政转移支付是生态补偿最直接的手段,也是最容易实施的手段。

(一)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的几个相关问题1 转移支付规模。在安排财政转移支付生态补偿资金时,首先应合理确定转移支付规模,一方面在总量上要有足够的数量保证,解决生态补偿公共支出责任的纵向不平衡和缓解地区间财力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实现各地的基本生态补偿公共支出的均衡;另一方面,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应有上限,如果转移支付规模太大,超出了合理范围,会在资金分配过程中造成交易成本无谓增加和效率损失。财政转移支付的额度应使财政收支的纵向不平衡达到既能保持上级政府的控制力,又使损失的效率最小化。2 转移支付对象。中央的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应在全国范围内根据需要确定重要支持对象。西部和三江上游地区的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全国的生态安全至关重要,应成为国家财政进行生态补偿的重点地区。各级地方政府根据本地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的实际情况,在本级预算范围内确定辖区内的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对象。

转移支付结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环境污染情况的加剧,在加大财政调控力度的同时,应优化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的结构。以科学发展为主线,注重加强政策引导,着力推进结构调整、节能减排、自主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二)构建多层次的生态补偿财政分担体系

中央政府财政转移支付。中央政府在安排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时,主要针对全局性的补偿问题,将全国作为一盘棋,通盘考虑,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生态效益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改进转移支付办法,突出对生态地区的转移支付,设立重点生态区的专项资金和西部生态补偿与生态建设基金。对欠发达县实行税收增量返还和激励性转移支付办法,促进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省级财政转移支付。省级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应根据本省具体情况,合理安排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向、规模,明确投资重点、分配使用原则和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等内容。重点是对重要生态功能区的支持,关注本省欠发达地区的生态补偿的落实。设立环境整治与保护专项资金,整合现有市级财政转移支付和补助资金。在资金安排使用过程中,市级各部门明确倾斜性的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结合年度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目标责任制考核结果安排项目。根据当地排污总量和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污染物治理成本测算,安排补偿资金的额度,原则上应按上年度辖区内环境污染治理成本的一定比例安排补偿资金。各省、市等地方政府可以就本地区生态环境项目设立地方补偿资金,并可在补偿计划上单列出对物权受限人的补偿。设立这种多层次的补偿资金可以对地方环境保护起到刺激作用,同时形成上下多层的互动机制。

臂力论文网 3 建立乡镇财政保障制度。首先,针对由于分税制改革带来地方乡镇财政收入减少的现状,县财政通过转移支付补足乡镇生态补偿资金缺口。其次,针对部分乡镇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所做的牺牲,县财政应将增加生态保护补偿预算资金,列入每年度财政预算。财政投人是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应根据不同的生态保护和生态补偿的要求,以不同的形式,制定不同的财政补偿投入政策,采取不同的措施,加大对环境保护建设的投入力度,补偿维持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公共资金。(三)建立财政补贴、财政投资有机融合的财政补偿机制

对于外部效应较大的公用设施、能源、交通、农业以及治理大江大河和治理污染等有关国计民生的产业和领域,财政投资应采用直接投资方式进行,以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对于收益率较低的生态保护项目,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有限,应采取财政补贴方式,使这些项目的收益率能够有利于调动投资者参与生态保护项目的积极性。财政补贴的方式可以直接的补贴方式支付给投资于生态保护和生态维护的项目或投资者,也可以隐蔽的财政贴息的方式提供补贴,或者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提供补贴,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三、建立生态补偿财税政策的配套措施(一)完善生态补偿法律体系

目前,我国生态补偿的各种法律规定散见于一些不同层级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之中,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部生态补偿的基本法律或行政法规,以对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主体、对象、范围、标准、方式、资金来源等作出总体性规定,而且,现行的生态补偿法律规定缺乏可操作性。生态补偿政策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政策与法律相比缺乏安定性、连续性与强制性。

要解决生态服务提供者与受益者之间在环境资源利益分配上的不公平问题,应该尽早实现在生态补偿领域国家层面的立法,明确补偿主体的法律义务和责任,创建和完善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其主要内容就是从法律制度上确立由生态服务功能的受益者支付生态效益的相应费用,解决无偿享有生态服务或环境效益的问题,并弥补生态环境保护者的损失。同时,在法律上进一步完善由生态环境的破坏者承担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负外部性或将外部性成本内部化,并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重罚,提高违法成本。在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法律制度作为必不可少的“硬约束”,在生态补偿方面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二)建立多层次生态补偿资金渠道

除了通过生态税收筹集生态补偿资金外,应使生态补偿资金多元化,为生态补偿提供充足的资金。

推行绿色金融贷款。合理利用信贷资金,引导信贷资金支持生态补偿项目;有效利用国债这一有利的筹资手段,动用社会闲置资金进行生态补偿,解决资金缺口问题;考虑发行中长期特种生态建设债券或彩票,筹集一定的资金;提高金融开放度、资信度和透明度,保持投资制度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创造良好的条件,积极吸引国外资金直接投资于生态项目的建设。

完善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制度。对新建或正在开采的矿山,应以土地复垦为重点建立生态补偿保证金制度。所有企业都必须在交纳一定数量保证金后才能取得采矿许可,保证金应根据每年生态损害需要治理的成本加以征收,要能满足治理所需全部费用。保证金可以通过地方环境或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征收上缴国家。也可以在银行建立企业生态修复账户、政府监管使用的方式交纳。若开采企业未按规定履行生态补偿义务,政府可动用保证金进行生态治理。3 建立生态补偿与生态保险协调体系。针对生态风险引入生态保险,建立生态风险分散机制,并通过生态保险筹集生态补偿资金。生态保险在保护参保双方利益的同时,对由于环境污染给受害方造成的损失进行赔付,并对保障生态安全的措施进行补充拨款。保险机制可以成为使生态环境损失大大降低的风险调节器与管理手段。这种直接的经济激励机制的应用可以作为对社会与自然相互关系调节的传统经济手段与法律手段的有益补充,也是污染者付费原则得到实施的生态经济手段。生态保险实质上不仅是用来对受害人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而且对投保人来说是生态环境损害的预先安排,保证生态损失发生后能够有效消除损失。

(三)建立财政、税收、环保三部门联动机制

为加强排污费的管理,应完善排污费的核定、征收、使用各环节的规章制度,并建立财政、税收、环保三部门联动机制。排污费由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污染者排污的种类、数量和排污费数额进行核定,地税部门负责代为征收,银行入库,财政统管,从根本上解决环保部门吃排污费的问题,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环境保护和生态补偿的新机制。

(四)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社会参与和统一操作平台

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和公民的广泛参与,需要各利益相关方的协调配合和相互监督。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引导、市场机制有效配置、法律法规的约束、伦理道德的规范,建立有效的社会参与机制、社会监督机制、利益协调机制,构建相对统一的政策运行和协作平台,保障我国生态补偿政策体系得以有效实施和完善。

四、结论

论减小收入差距的财税政策 篇6

关键词:财税;减小;收入差距

中图分类号:F014.4 文獻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4-0155-02

目前,我国基尼系数已超过0.4,高于国际警界线,差距较大。减小收入分配差距,不仅关系到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更影响了社会稳定繁荣,国家的长治久安。市场制度自发调节必然会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如何运用国家宏观调控,制定财政税收政策,把“无形的手”和“有形的手”结合起来,充当“自动稳定器”,将差距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显得犹为重要。

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现状

自1994年,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入市场经济体制,国民经济飞速发展,收入差距随之扩大。1995年基尼数据达0.389,1999年达0.397,2006年则升至0.496,收入差距逐年扩大,“马太效应”即“穷人愈穷,富人愈富”开始显现。依据效率原则,收入差距客观存在,与人的禀赋、背景环境、努力程度有关,只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能完全消除。但我国收入差距过大已引起各界关注,解决收入差距问题刻不容缓。收入差距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行业差距

根据2006、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得出,2006年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排名前5位的行业分别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它们的工资分别为平均工资的2.13倍、1.87倍、1.52倍、1.37倍、1.24倍。排名后5位的行业分别为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它们的工资分别为平均工资的0.45倍、0.72倍、0.77倍、0.78倍、0.84倍。目前,我国行业间工资水平差距已超过4.88倍,差距状况令人担忧。

(二)城乡差距

由表1可知,在1979—2008年中,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都有大幅度提高,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明显高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农业作为弱质的产业,面临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应该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国家对农业扶持的资金每年都在增加,但在财政支出比例趋势是下降的。从2004—2008年,农业投入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分别为9.67%,7.22%,7.85%,6.87%,7.26%。

(三)区域差距

我国区域差距大体可以概括为:南方比北方发达,沿海比内陆发达,东部比中、西部发达。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后,东部地区拥有交通、地域的优势,与国外交往密切,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由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代替了制造业,服务业比重上升,农业比重下降,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过渡。而在中、西部不少地区,农业仍然是粗放型,机械率低,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低,发展缓慢。2008年,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03.46元、13225.88元、12971.18元,东部分别是中部西部地区的1.45和1.48倍。

二、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的原因分析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依据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发展中国家并存着农村中以传统生产方式为主的农业和城市中以制造业为主的现代化部门,转型期中,一部分人凭借先天禀赋,充分利用国家优惠政策和家庭积累,迅速致富,社会易贫富分化。然而,我国制度中不合理的因素加剧了这种分化。

(一)行业垄断

垄断行业的效率低下、服务不佳一直为人们所诟病。某些行业,如电力、通信、金融、交通运输等部门,由于行业本身边际成本递减的特点,只有在一定规模下,才能实现成本最小、社会效益最大化,不能实现完全竞争。垄断行业占有国家资源,享有国家所授予的特许经营权,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垄断行业的利润率高于社会的平均利润率。他们的收入属于制度性机遇收入,获得的垄断利润和特许经营所得本该通过税收上缴给国家,但由于目前的市场和分配双重机制的不健全,大多数作为职工薪金、福利“内部消化”。垄断行业凭借国家的优厚政策和雄厚资金,赚得盆满钵溢,但并未真正回馈和反哺社会,与垄断行业人员富得流油相比,一般企业的员工收入菲薄。行业垄断是造成收入差距扩大的最主要原因。

(二)税制不合理

财税政策作为收入分配调控功能的主要杠杆,不但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还存在逆向调节。由于流转税存在税负转嫁,所得税比流转税能更好地直接调控收入差距,我国税制应该从以增值税、营业税为主的流转税税制向以所得税为主的直接税税制改革。

1、在直接税上,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为2000元,考虑到经济发展、通货膨胀因素,如果免征额或超额累进税率不变,同样工资水平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下降。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对工薪阶层征税实行5%—45%九级超额累进税制,对个体工商户和承包承租所得实行5%—35%五级超额累进税制。从10年来的执行情况看,工薪阶层成了个人所得税最大的纳税主体,而所谓的“富人”交纳的个人所得税总量却相对很少。

2、在间接税上,消费税也存在征税范围过窄的问题。消费税以高档奢侈品、对人体、环境伤害较大的物品为课税对象,负税人主要为收入较高者。由于我国税制没能与时俱进,一些生产率提高不再是奢侈品的商品却仍被课征消费税,而一些新产生的奢侈品没被及时纳入课税范围,造成税源的流失。

3、与国外相比,我国缺乏遗产税、赠与税等税种。这些税种在国外实行多年,有丰富经验和成功的案例可供借鉴。

(三)第三次分配发展滞后

在很多国家,除了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之外,慈善公益事业也较为发达,通过多种方式的捐助活动,许多富人的财产被直接或间接地转移到了穷人手中,客观上起到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作用,因而被称为“第三次分配”。我国慈善事业起步晚,力量薄弱,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企业交流、政府的税收优惠机制不健全,使慈善机构对穷人、弱势群体救助有限,社会整体也缺乏慈善氛围。

三、调节收入差距的政策

(一)垄断行业引入竞争机制

垄断包括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在自然垄断上,要最大限度引入竞争,基础设施可以实行公用,经营者方面展开竞争;在行政垄断上,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清除市场准入壁垒,让所有企业能够自由公平进入、退出。对所有垄断行业实现监督管理机制,使收入透明化。

(二)改革税制

依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原则改革税制,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1、在个人所得税方面,建立综合分类混合征收制度,提高税前扣除标准,减少税率级次并降低名义税率,使中高收入阶层成为个人所得税的主要来源,减少低收入者和工薪阶层的税收负担。规范个人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保护合法收入,鼓励居民发展财产性收入,将特许权、著作权、红利、股息等各种形式的收入全部纳入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

2、拓宽消费税、财产税税源。调整税种结构,对新出现的或不利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不利于良好社会风气形成的消费行为课税。区分一般消费品或服务的高档消费和高档消费品或服务的低层次购买。具体来说,如餐饮不属奢侈消费,但对超过一定限额(如3000元/桌)的消费征收筵席税;白酒属消费税征税范围,将一定限额以下(如100元/瓶)免征消费税。高档消费品的低层次购买并不是税收来源的主体,取消此类消费税后还能提高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同时,将豪宅、高档家具、高档皮毛、高档葡萄酒纳入消费范围,强化税收对经济运行的间接调控功能。改革完善财产税,适当提高税率,将个人的非营业用房产和农村营业用房产纳入课征范围,实行累进税制。

3、适时开征遗产税、赠与税。遗产税、赠与税是对累积财产发生转移课税,有利于增进效率,减少人们的不劳而获和以外之财所得,弱化财富的累进效应,削弱财富不均衡,促进社会平等,调整竞争起点。

(三)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慈善与政府税收本质一样,属于提供公共产品的范畴。将慈善事业与税收优惠联系,对热心慈善事业的企业给予企业所得税的减免,对捐赠的个人给予财产税、遗产税或赠与税的减免,促进社会形成热心慈善的道德风尚。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作者简介:潘畅(1989.12- ),汉族,湖北武汉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研究方向:财政。

参考文献:

[1]伏帅,龚志民.中国行业收入差距的成因及其经济增长效应[N].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12,12.

[2]朱明熙.个人所得税的调节作用何以失效[J].经济学家.2002,1:80.

[3]曾凡贵,张露琼.论缩小我国居民收差距的财税对策[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2,2:71.

[4]张新文.我国财税手段调节居民收分配的不足及其改进[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9,5:38.

运用财税政策促进节能减排 篇7

一、节能减排, 势在必行

(一) 能源瓶颈要求节能减排

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 我国无论是资源总量还是人均资源量都严重不足。我国人均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0%、10%和5%, 淡水、森林、草地人均占有量分别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1/6和1/2。而我国原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的钨、稀土、锑和锡等优势矿种, 因为滥采乱挖和过度出口, 绝对量已下降了1/3~1/2, 按现有产量水平保障程度也已不超过10年。此外, 油气资源的现有储量将不足10年消费, 最终可采含量勉强可维持30年消费。在铁、铜、铝等重要矿产的储量上, 无论是相对量还是绝对量, 我国大国地位已失。

然而, 近年来我国资源的消费却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着, 由于我国处于粗放增长阶段, 资源利用效率十分低下, 能源利用总效率只有32%, 单位国民生产总值能耗比先进国家高3倍, 生产单位产品的能耗比国外高出50%~100%, 这种粗放的增长无疑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与此同时, 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快速扩张导致能源、资源的对外依存度迅速上升。2007年我国净进口原油1.59亿吨, 而我国的石油产量为1.87亿吨, 原油对外依存度接近50%。显然, 严峻的形势要求我国必须果断地采取强有力的技术和政策措施, 下大功夫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推行节能减排, 否则按目前的产业结构和能耗趋势发展, 我国将不可避免地陷入更深的高消耗、低效率、重污染的泥潭, 在未来几十年将被锁定在能源代价高昂、不可持续发展的境地。

(二) 国内环境形势要求节能减排

目前, 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的矛盾已经非常突出, 环境的承受力已达一定的限度, 节能减排势在必行。从1986年的冬季至今, 我国已经经历了21个暖冬, 特别是2007年冬季, 全国平均气温达10.6℃, 比常年 (9.3℃) 偏高1.3℃, 成为1951年以来创记录的暖冬。据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局在《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中预测, 到2020年, 我国年平均气温可能增加1.3~2.1℃, 今后人们还将频繁地遭遇暖冬。气候变暖最直接的威胁是极端气候灾害异常, 2008年初全国南方大范围出现的罕见低温雨雪冰冻天气, 即是其中一种表现。近年来随着工业比重的提高, 环境污染日益加重。据统计, 2006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428.2万吨, 比上年增长1.0%;二氧化硫排放量2588.8万吨, 比上年增长1.5%。另一方面,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固体废弃物等生活垃圾亦稳步增加。我国每年产生的城市生活垃圾约为1.5万吨。

(三) 国际压力加大要求节能减排

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 我国对能源需求的增长推动了全球能源需求总量的上升, 石油和一些初级金属产品的消耗占世界消耗总量的比例较大, 已经引起国际上的关注。2006年我国消耗24.6亿吨标准煤, 占世界总耗煤的15%。此外, 我国每年消耗钢材3.88亿吨, 占世界的30%;每年消耗水泥12.4亿吨, 占世界的54%。与2005年相比, 2006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增加了2.1亿吨标准煤, 按此趋势, 到2020年我国能源消耗总量有可能远远超过35亿吨。在大气污染方面, 我国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占全球总排放量的31%和14%左右, 对全球大气污染有重要影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重要因素, 未来我国在能源和环境问题上的国际压力将不断增加, 这要求我国加快节能减排的推进实施。

二、我国现行有关节能减排财税政策分析

(一) 财政方面的不足

1.财政体制的缺陷。

我国分税制的财政体制导致地方财力不足, 尤其是落后地区的地方政府情况更为严重。地方政府的财力主要依靠当地大工业项目的税收, 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目标、大项目推动高速增长思想的指导下, 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容易脱离国家产业的调整方向, 产生重复建设, 产能过剩, 能耗和污染严重等问题。

2.节能减排资金有限。

我国一些地方政府的预算资金安排中, 用于节能减排的资金很少, 目前能源节约技术的研发主要由企业承担, 而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又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在缺少财政资金的支持和企业本身的融资能力较差的情况下, 大量的节能技术很难得以实施, 很多好的节能技术, 节能产品难以得到推广和普及。

3.政府采购导向作用不明显。

作为财政政策中能直接引导和调控节能行为的政策之一, 政府采购政策应引导企业淘汰高能耗、低能效产品, 生产能源节约产品。但调查显示, 我国政府机构不仅节能产品很少, 而且能源浪费严重, 这对企业的生产和居民的消费倾向都有负的导向作用, 不利于节能产品和节能项目的推广。

(二) 税收方面的不足

目前我国的节能减排税收政策主要包括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节约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保护环境四个方面。促进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主要集中于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和资源税四个税种, 采用的手段主要为低 (零) 税率、差别税率、退税、设备加速折旧、投资抵免等几方面。应该说, 这些税收政策的实施对节能减排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

1.支持范围小。已出台的税收政策中, 对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支持政策中仅包含垃圾发电、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变性乙醇燃料等, 而对太阳能、地热能以及生物质能等项目并没有涵盖。我国能源密集产品单位能耗远高于世界领先水平国家, 降低这些产品的能耗空间很大, 但目前几乎没有这方面的税收支持政策。此外, 税收支持政策应涉及节能减排技术研发、设备制造、检测认证、设备利用等各个环节, 而我国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支持仅覆盖其有限环节。

2.税收手段单一。目前税收支持手段大都为低税率、减税、免税等直接方式。这种优惠方式容易刺激纳税人以虚假名义骗取税收优惠, 促使纳税人行为短期化。而类似投资抵免、加速折旧、提取准备金这种间接税收优惠方式可以引导纳税人调节生产经营活动, 因而对促进节能减排的效果会更好。

3.税种、税制不健全

我国目前有关促进节能减排税种, 只有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等主体税种, 没有专门的、针对性的税种, 并且我国的资源税存在很大的缺陷, 它以销售数量或自用数量为计税依据, 对企业已经开采但未销售或未使用的资源不征税, 这间接鼓励了企业对资源的无序开发和浪费。

三、促进节能减排的财税政策完善

(一) 促进节能减排的财政政策

1.健全公共预算投入政策。

在未来预算结构调整和改革中, 应该从政策到财力重视节能减排投入。可考虑在经常性预算中增设节能支出科目, 安排相应的节能支出预算。另外, 在建设性预算中应加强财政对节能减排的投资力度。一方面稳步提高节能投资占预算内投资的比重。另一方面要选择一些特殊重要的、投资数额巨大的节能项目, 国家财政可采取直接投资的方式予以支持。各级人民政府应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 采用补助、奖励等方式, 支持节能减排重点工程、高效节能产品和节能新机制推广、节能管理能力建设及污染减排监管体系建设等, 进一步加大财政基本建设投资向节能环保项目的倾斜力度。

2.强化政府采购的节能减排导向。

鼓励各级政府部门采购各种节能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 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节能和环境标志产品清单制度, 不断扩大节能和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范围, 充分发挥其消费导向作用。对空调机、计算机、显示器、复印机等办公设备由同等优先采购改为强制采购高效节能、节水、环境标志产品。建立节能和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评审体系和监督制度, 保证节能和绿色采购工作得到根本落实。

3.加强政府间转移支付。

除经济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要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淘汰落后产能外, 中央财政还应通过增加转移支付, 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给予适当支持, 以减少地方政府落实节能减排工作的阻力。

(二) 促进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

1.完善资源税。

扩大征税范围, 将一些重要资源列入其中。如水资源、森林资源、草场资源等。改进计税方法, 采用定额税率, 从量差额计征, 并将现行按应税资源产品销售量计税改为按实际产量计税, 促使经济主体提高资源的开发利用率。适当提高资源税的征收标准。对非再生性、非替代性、非常稀缺的资源要课以重税, 按稀缺程度不同相应提高单位税额, 以尽可能限制掠夺性开发,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完善消费税。

扩大消费税征税范围, 将部分高能耗、高污染产品纳入征税范围。另外, 对汽油、柴油的档次加以划分, 品质越高的税率越低;对无铅汽油和含铅汽油分别征税, 且后者税率较高;将一次性塑料包装物列入征税范围, 以利于环境保护;对环境污染较大的电池征收消费税等。

3.开征环境税。

开征环境税, 有利于加强环境保护, 抑制污染, 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时, 有利于防止国际上那些生产污染性产品的资本向我国转移, 加剧我国的生态恶化。

4.开征燃油税。

开征燃油税不仅有利于能源占有的公平, 而且有利于保护环境。可借鉴国外的做法, 将燃油税的征收范围设计为汽油、柴油、煤油、石油、天然液化气和其他燃料。而在税率的设计上, 可以考虑采取一些优惠税率, 如对火车、公交车、飞机用汽柴油实行优惠税率。

参考文献

[1]王鹏, 李薇佳.浅述强化节能减排的几点政策建议[J].消费导刊, 2007 (12) .

[2]肖坚.鼓励和促进节能减排的财政政策研究[J].价格月刊, 2008 (5) .

[3]孔令磊, 商凯.促进节能减排的财税对策研究[J].地方财政研究, 2008 (1) .

[4]梁季.节能减排税收政策研究[J].山东经济, 2008 (2) .

中小企业金融财税政策研究 篇8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政税收政策,融资,税收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工业总产值、实现利税和出口总额都占较大比重。中小企业不仅为解决社会就业问题发挥着巨大作用, 而且以其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旺盛的创新活动, 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最基本的原动力。

中小企业虽然数量众多, 但随着市场取向的经济改革的深化, 在与大企业的激烈竞争中, 中小企业却暴露出明显的弱势。由于遭遇了原材料成本上升、新《劳动合同法》实施、人民币升值和从紧货币政策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 中小企业目前正面临困难。据官方统计数据, 2008年上半年共有6.7万家中小企业倒闭。

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 但融资难却是中小企业发展中的先天性问题。在各种融资方式中, 银行信贷是重要的资金来源, 由于中小企业有天生的劣势, 即一方面, 中小企业尽管有些资产总额较大, 但负债率高, 因此企业拥有处置权利的自有资产少;另一方面, 企业拥有的资产往往不符合银行对变现能力、保值能力的偏好, 抵押率不高, 所以, 银行从自身利益出发, 通常不愿开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融资难已成严重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为减轻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税收负担, 中央财政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其中包括新企业所得税法中规定小型微利企业按照20%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征收, 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征点以及近期提高纺织业等企业的出口退税税率。尽管如此, 仍有不少企业感到税负较重, 而中小企业对解决就业的贡献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是非常重要的。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政府应该施展组合拳:财政、金融协同政策才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及其解决途径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中最活跃的经济成分之一, 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 但融资难已成为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特别是近年来, 能源、粮食和劳动力价格的不断上涨, 进一步加大了中小企业成本支出, 使本来就捉襟见肘的中小企业资金越发困难。尤其是目前, 我国经济出现下滑的势头, 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就成为事关中国经济发展全局的大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的融资一般是通过以下几个渠道完成的:一是直接融资, 即通过发行企业债券、企业股票上市等形式;二是间接融资, 即主要通过银行贷款;三是民间借贷, 民间融资活动的主要形式为企业向个人借贷;四是政府设立基金直接扶植。融资难已成严重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造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

1. 我国没有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银行和证券市场。

在国际上, 很多国家和地区, 都有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银行和证券市场。由于证券市场门槛高, 创业投资体制不健全, 公司债发行的准入障碍, 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资本市场公开筹集资金。由于我国创业投资体制不健全, 缺乏完备法律保护体系和政策扶持体系, 影响创业投资的退出, 中小企业也难以通过股权融资。我国还没有专门对中小企业的政策银行。

2. 银行信贷管理体制还不完善。

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以后, 在信贷管理中推行的授权授信制度, 以及资信评估制度主要是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而制定的, 使信贷资金流向国有企业和其他大中型企业的意愿得以强化, 而且近两年来, 银行信贷资金向“大城市、大企业、大行业”集中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同时, 由于中小企业贷款具有金额小、频率高、时间急等特点, 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管理成本相对较高, 在商业银行尚未将盈利最大化作为主要经营目标的前提下, 这就影响了银行的贷款积极性。

3. 民间融资加重了中小企业的负担。

中小企业缺乏自有资金, 为求得发展, 这类企业往往只能从非正式金融活动中寻求资金。主要渠道就是民间借贷, 民间融资活动的主要形式为企业向个人借贷。但民间借贷加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直接加重了企业的负担。

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途径

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必须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现阶段, 应采取积极措施, 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加快建立中小企业融资体系。

1. 推进信用体系建设。

由于在现阶段, 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是来自银行的贷款, 因此, 中小企业信用体系未建立是造成融资难的原因之一。中小企业自身应提高其信用度, 构建融资信誉。中小企业为取得融资信誉, 必须比一些大中企业多付出成本, 即可称为信誉成本, 为取得银行的金融支持而做好自身的努力。

2. 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运用必要的政策扶持, 创造条件重点扶持一批经营业绩突出、制度健全、管理规范的担保机构, 加快组建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目前, 我国的担保机构和担保基金还比较单一, 几乎都是由政策出资建立的, 担保机构也是官方或半官方的。今后, 随着改革的深化, 担保基金应当逐步扩大到由民间筹集;担保机构也应当是多种多样的。

3. 解决间接融资问题的关键是银行。

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审批程序复杂, 手续繁琐, 贷款门槛高, 与中小企业贷款“短、小、急、频、快”的特点相矛盾。在现行金融体系中, 多数金融机构主要面向大型企业, 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滞后, 服务范围、服务品种难以满足中小企业需要。中小企业数量多, 资产规模小, 信用水平低或尚未建立起信用、可抵押资产少、财务制度不健全、资金需求数量少但频率高等问题, 银行部门不敢轻易放款, 贷款条件也相当严格。因此, 金融机构要及时整合现有资源, 针对中小企业资金运作的特点, 建立有别于其他法人客户的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处理流程, 简化业务处理流程, 适当下放信贷审批权限, 合理简化审批程序, 提高市场反应速度。

各商业银行要积极为中小企业 (包括国有中小企业、城镇集中中小企业、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等) 提供贷款服务, 各家商业银行要设立小型企业信贷部;城市商业银行、城乡信用合作社要把主要的信贷资金用于支持各种中小企业和个体经济单位的发展。

4. 建立支持高新科技企业发展的专项基金。

国家对高新科技发展十分重视, 并逐步扩大此项基金。加之对高新科技企业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将会更快地促进高新科技企业的发展。

5. 进一步扩大中小企业资金市场, 适时推出创业板。

在金融政策上, 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提供贷款, 应享受一系列政策优惠。对中小企业创业和创新的小额贷款, 政府应提供财政资金给予支持, 并逐步完善和健全相关的法律政策, 为中小企业提供比较宽松的融资环境。

三、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措施

中小企业行业种类繁杂, 行业门类齐全、所有制形式多样化, 投资规模小, 资金人员少, 竞争力、抗风险度差, 个别企业的投资人和经营管理者为了企业或个人的利益, 往往重经营、重效益, 忽视对企业财务的重视程度, 忽视对国家税收政策的研究和运用。

为帮助解决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中央财政将加大支持力度, 安排中小企业专项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一种是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进行补贴, 即财政贴息的方式, 另外一种是通过政府投资公司直接投资中小企业。

近年来, 财政部先后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专项补助资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和中小企业平台式服务体系专项补助资金等六项专项资金,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为帮助解决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中央财政加大支持力度, 安排中小企业专项资金减轻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税收负担。中央财政还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有力地支持了中小企业发展。

中央政府为有效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施展组合拳, 综合运用财政、金融措施, 逐步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中央财政自2006年起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 安排专门支出用于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务开展, 逐步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损失补偿机制。财政部相关统计显示, 2006—2007年, 中央财政共安排2.38亿元, 支持了266家担保机构。2006年开展的中小企业担保业务总额约700亿元, 占全国担保机构担保业务总额的22%。2007年, 中央财政安排1.88亿元支持的188家担保机构, 约占全国担保机构总户数的5%。

2008年, 中央财政预算将安排2亿元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务。此外, 对纳入全国试点范围的非营利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再担保机构, 对其从事担保业务取得的收入, 3年内免征营业税。

财税政策对担保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增强了担保机构的抗风险能力, 有效地激励了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贷款的积极性, 促进了担保行业的规范发展。同时提升了中小企业的信用度, 扩大了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规模, 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和担保难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

政府在财税政策上出台优惠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是非常及时的。我国现行税收政策中有一些减免税优惠政策, 如企业所得税政策、福利企业政策、乡镇企业政策、新办企业政策、技术企业政策、贫困地区政策、鼓励综合利用的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促进再就业的政策。这些优惠政策虽然不都是专为中小企业制定的, 但受益的基本上是中小企业。这些优惠政策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但总体来看, 对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比较零散, 而且有一定的局限性。现行的税收政策在实际上还存在对中小企业不公平的问题。

四、我国现行的税收政策存在的不足

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远非自身努力所能解决, 任凭市场的自发调节只能使中小企业的劣势地位更加不利。鉴于中小企业在走向市场经济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在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以及在就业、创新和结构转换中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功能, 亟需建立和健全支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 尤其是制度建设。

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事关重大, 我国对中小企业的现行税收优惠政策不足, 我国现行的税收政策对中小企业的倾斜不够, 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阻力。主要表现在:

1. 税收优惠的目标不明确、针对性不强。

现行税收优惠政策有按所有制性质和经济性质制定的, 也有按地区制定的, 还有按产业导向制定的, 但没有从中小企业本身的特殊性考虑, 对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的地位缺乏应有的重视。

2. 税收优惠政策的法律层次不高, 稳定性差且内容零散。

我国税收优惠政策都是在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中制订的, 立法层次不高, 缺乏系统性、完整性的政策, 在各种税的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里的规定都不是很多, 且很少一些原则性的规定, 更多的是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根据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变化以通知、规定等形式随时下达的系统性、完整性较差。

3. 中小企业的负担偏重。

中小企业大都被划为小规模纳税人, 小规模纳税人的进项税额不能抵扣, 相对于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而言, 其税负仍偏高, 同时也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正常经营。就企业所得税而言, 由于中小企业税前扣除项目少和经济效益低, 根据量能负担的原则, 更显得中小企业税收负担重。而且外资企业和内资大型企业相比, 中小型企业明显存在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过少, 费用列支标准过严, 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规定过死等问题。在税收征管方面, 有些基层税务部门往往对中小企业不管是否设置账簿, 不管其财务会计核算是否健全, 都采用“核定征收”, 人为扩大“核定征收”的范围。在正常的税收负担之外, 中小企业的“费负”过重已成为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有些地方财政在难以收支平衡的情况下, 把收费作为解决财政困难的手段, 这无疑增添了企业发展的困难。

4. 税收优惠形式单一。

税收优惠形式单一, 支持力度不够。我国税收优惠的主要形式是减免税和优惠税率, 其他形式较少。实行的基本上是直接优惠, 间接优惠较少。同时, 我国中小企业税收优惠的力度也有限。

五、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措施研究

中小企业在创造就业机会、确保财政收支稳定、实现技术创新方面的优势决定中小企业的发展理应成为政府支持的重点。但中小企业仅靠自身努力是不够的, 这决定了政府必须对中小企业加以政策扶持以促进其发展, 而其中最有效、最直接的是税收政策。因此, 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确保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

对中小企业给予税收上的减免优惠是世界各国扶持和保护其发展的通常做法。我国目前虽然有一些对中小企业优惠的税收政策, 但扶持力度不足, 范围较窄, 也不够规范化和系统化。因此, 建立我国中小企业的税收支持体系乃是当务之急, 我国当前对中小企业的税收政策应做以下改革和完善:

第一, 继续完善中小企业保护法规、政策制度。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与大企业相比的弱者地位需要国家的保护和扶植。2002年6月29日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 为发展中小企业提供了法律依据。国务院决定自09年1月1日在我国范围内全面推广“消费型”增值税。增值税转型改革的核心是在企业计算应缴增值税时, 允许扣除购进设备所含的增值税。

增值税条例主要作了五个方面的修订:一是允许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二是为堵塞因转型可能会带来的一些税收漏洞, 规定与企业技术更新无关且容易混为个人消费的自用消费品所含的进项税额, 不得予以抵扣;三是将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由6%降为3%;四是补充了有关农产品和运输费用扣除率、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进行资格认定等规定, 取消了已不再执行的对来料加工、来料装配和补偿贸易所需进口设备的免税规定;五是为方便纳税人纳税申报, 将纳税申报期限从10日延长至15日。经测算, 2009年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将减轻企业税负共约1 233亿元。中小企业也要抓住增值税转型这个时机, 提高设备技术含量, 提升产品档次。

第二, 进一步完善企业所得税制度, 加强所得税征管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于2008年1月1日同步实施, 这标志着我国税制的进一步完善, 为各类企业创造了新形势下公平竞争的税收法制环境。两税合并之后内资企业的所得税税负从33%降到了25%。2008年是实施新《企业所得税法》的第一年,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统计数据, 2007年企业所得税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两税合计96 749 359万元, 2008年前3季度合并后的企业所得税收入为102 731 232万元。但由于企业所得税实施汇算预缴, 税负下降的好处要到2009年二季度初才能显示出来。

从减轻企业负担的角度来看, 应改为由一个税务部门统一征管, 避免国地税交叉管理造成职责不清、征管不统一、税负不公平、漏征漏管现象。着力解决征管力量不足的矛盾。要切实制定简捷高效的办税程序, 公开办税规程, 实行所得税专业化管理, 严格做好按季申报、按季征收等日常性征管工作, 把日常管理和汇算清缴有机地结合起来, 达到人员精干、管理科学、效益明显的目的。尽快开发、推出所得税新型征管软件, 使管理人员尽快从繁琐的手工操作中解放出来, 以减轻征管力量不足的压力。充分发挥纳税评估作用。

第三, 要对中小企业的投资行为给予特殊的税收扶持, 以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壮大, 如对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购置允许实行加速折旧和特别折旧办法。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支撑。对极富创新精神而又缺乏资金的中小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 无疑能极大地激发中小企业进行技术更新和技术改造的积极性。政府应从政策上予以引导, 为中小企业, 尤其是高新企业创造一个宽松的税收环境。对于特别小的企业的科技投入, 给予更深层次的优惠措施。此外, 对于中小企业在技术开发经费方面的支出, 引进科技人才方面的支出也可适当给予税收优惠。

对急需发展和需要扶持的产业、行业的中小企业给予特殊的鼓励和照顾。这将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例如, 通过对科技、教育、社会福利、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等产业给予特殊的税收优惠, 降低其税收负担, 可以吸收更多的资金投入到这类领域, 从而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第四, 加强国、地税间的协作, 建立税收信息传递制度。针对工作中存在的交叉和不统一问题, 国税和地税要定期召开联席会议, 共同研究所得税征管范围界定、政策执行及税基管理等问题, 以沟通配合, 交流有关情况, 及时解决存在的分歧。对按规定划分的征管范围, 国税局、地税局不得争抢或推诿, 要按照税收征管法的有关规定, 加强与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的协调配合, 既要防止出现漏征漏管户, 也要防止出现国税局、地税局两家重征重管, 给纳税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负担。国、地两家要讲团结、讲大局, 本着既坚持原则, 又注意沟通协商的精神, 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解决, 沟通协商不一致的, 要向上级税务机关请示。同时, 在执行所得税政策上, 国税局、地税局要多通气、多协调, 尽量取得一致意见。一是国税、地税在计算机未联网的情况下, 要相互及时传递有关征管、稽查、会计等相关资料, 作为双方征管税收的依据和参考。二是地税与工商部门要及时沟通联系, 互通情况, 按月交流新登记企业信息, 以把好所得税征管范围的源头关。

第五, 要加强税收管理, 增强服务功能。要改变按企业性质和规模分别征管的做法, 实行统一管理, 尤其是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上, 税法把增值税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两类。据有关部门测算, 许多地区的一般纳税人税负小于小规模纳税人, 这就大大加剧了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在税负上的不公平, 剥夺、压缩了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只要企业会计制度健全, 可准确核算增值税纳税额, 均应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为了加强税收管理, 利用我国现有的税务代理机构及税务代理人员, 帮助中小企业建账建制, 加强财务和会计核算管理, 实施财务、会计、税法培训, 同时协助税务部门做好税收宣传和税收监督工作。这些必将大大推进目前正在实施的中小企业建账建制、查账征收这一举措的进程。我国税收的征收方式基本上为核定征收和查账征收两种。对此, 应严格按照标准, 严控核定征收范围, 严禁随意扩大, 人为约定。实行核定征收, 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 特别要注意根据各个企业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 实事求是, 公平客观, 科学地核定应纳税额, 切实维护中小企业的权益。

第六, 注重税法宣传教育。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及办税场所, 加强对企业的入门税法宣传, 特别是《税收征管法》及《实施细则》的宣教工作, 重点抓好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税务稽查、违纪违章、信息化建设等六个工作环节上的宣传, 做到纳税人经营之处, 也就是税法宣传之地。加强财会人员的业务辅导, 首先, 注重税前辅导, 对新办企业的财务负责人和办税人员以授课的形式进行培训, 以提高申报纳税的准期率、正确率、入库率;其次, 做好事中辅导, 平时要及时把企业所得税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传达下去, 以便企业掌握。对个别企业要采取上门辅导等方式, 使其提高业务水平, 避免由于政策理解偏差造成少缴或多缴税现象的发生;再次, 完善事后辅导, 纳税评估、稽查人员要利用评估、查账的机会, 对纳税人进行相关知识的教育, 帮助其健全会计核算, 督促其调整账户, 杜绝类似情况的发生, 加大纳税等级评定力度, 大力营造诚信纳税光荣的氛围。

中小企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大企业无法替代的战略地位, 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基础之一, 需要在税收等各方面的扶持政策, 促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发展壮大。

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 一个国家中小企业能否健康发展, 不仅仅是个微观问题, 而是直接关系到宏观经济质量的重大问题, 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 必须针对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矛盾, 采取有效措施, 拓宽融资渠道, 解决严重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通过制定合理的财政税收政策, 减轻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税收负担, 大力营造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空间。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 有力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进而推动技术进步, 开展专业化协作, 促进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李艳, 李海涛.如何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J].现代企业, 2007, (4) .

[2]刘曼红.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3]李丽霞.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4]杨杨, 杜剑.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税收政策对我国的启示[J].商业研究, 2005, (14) .

[5]梁星.完善我国中小企业税收政策与税收征管的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 2007, (71) .

[6]安体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3, (12) .

企业政策性搬迁的财税处理 篇9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2012年发布的《企业政策性搬迁所得税管理办法》的规定, 企业政策性搬迁过程中的所得税事项, 应单独核算, 否则不得执行本办法规定。因此相关企业应设置“递延收益”科目, 加以单独核算。“递延收益”下设“搬迁收入”和“搬迁支出”两个二级科目。企业的搬迁收入, 包括搬迁补偿收入和搬迁资产处置收入。企业可以在“搬迁收入”二级科目下设置“搬迁补偿收入”和“搬迁资产处置收入”两个三级明细科目;同样, 企业可以在“搬迁支出”二级科目下设置“搬迁费用支出”和“搬迁资产处置支出”两个三级明细科目。

例:甲工业企业原厂区位于市中心, 对周围环境有一定污染, 政府规划将其搬迁到郊区。政府给予安置及停产损失等补偿1 000万元, 甲企业的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均搬迁到新厂区, 发生搬迁费150万元;厂房等建筑物拆迁取得资产的变卖收入200万元, 厂房等建筑物的账面原价3 000万元, 已计提折旧1 900万元 (会计分录金额以万元为单位) 。

(1) 甲企业收到政府给予1 000万元的经济补偿时, 会计处理为:借:银行存款1 000;贷:递延收益———搬迁收入 (搬迁补偿收入) 1 000。

(2) 甲企业拆迁厂房等建筑物, 并取得厂房等建筑物的变卖收入200万元时, 会计处理为:借:银行存款200;贷:递延收益———搬迁收入 (搬迁资产处置收入) 200。

(3) 甲企业支付各种搬迁费用时, 会计处理为:借:递延收益———搬迁支出 (搬迁费用支出) 150;贷:银行存款150。

(4) 结转变卖及处置各类资产的净值。借:递延收益———搬迁支出 (搬迁资产处置支出) 1 100, 累计折旧1 900;贷:固定资产30 000。

二、政策性搬迁业务搬迁资产的核算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 企业搬迁过程中被征用的土地, 采取土地置换方式的, 换入土地的计税成本应按被征用土地的净值, 加上换入土地投入使用前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之和确定, 在投入使用后, 按税法的规定年限进行摊销。

企业搬迁的资产, 在核算时, 如果是简单安装或不需要安装即可继续使用的, 应该在该资产重新投入使用后, 按尚未折旧或尚未摊销的年限, 继续计提折旧或摊销;对于需要进行大修理才能重新使用的, 应按该资产净值加上大修理发生的支出, 确定该资产的计税成本。在该项资产重新投入使用后, 按尚可使用年限计提折旧或摊销;对于企业搬迁过程中新购置的资产, 应按税法的规定, 计算确定资产的计税成本及折旧。

接上例, 企业搬迁中被征用的土地, 账面原价4 000万元, 已计提摊销1 000万元, 政府采取土地置换的方式, 在郊区无偿划拨给甲企业一块土地, 甲企业建造厂房等固定资产发生支出2 500万元;甲企业的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搬迁到新厂区, 简单安装或不需要安装即可投入使用;甲企业的搬迁工作2年后结束。

(1) 甲企业取得无偿划拨土地的会计处理为:借:无形资产——郊区某土地3 000, 累计摊销1 000;贷:无形资产———市区某土地4 000。

(2) 甲企业建造厂房等固定资产:借:固定资产2 500;贷:银行存款2 500。

(3) 甲企业的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搬迁到新厂区, 简单安装或不需要安装即可投入使用, 不需要进行会计处理, 从投入使用后开始计提折旧即可。

三、政策性搬迁业务的所得税处理

接上例, 假设甲企业的搬迁工作2年后结束。该企业搬迁应税所得=1 000+200-150-1 100=-50 (万元) 。

据规定, 企业在搬迁期间发生的搬迁收入和搬迁支出, 先不计入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 等搬迁完成之后再进行汇算, 用搬迁收入减去搬迁支出后的余额为搬迁所得。企业应将搬迁所得转入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 如果搬迁收入减去搬迁支出等于负数, 可视为搬迁损失, 在搬迁完成年度一次性扣除, 也可以从搬迁完成年度起分3年, 在税前均匀扣除。

由于甲企业搬迁所得为负数, 即发生了搬迁损失。如果采用第一种方法进行税务处理, 应做如下会计处理:借:本年利润50, 递延收益———搬迁收入 (搬迁补偿收入) 1 000、———搬迁收入 (搬迁资产处置收入) 200;贷:递延收益———搬迁支出 (搬迁费用支出) 150、———搬迁支出 (搬迁资产处置支出) 1 100。

浙江应对金融危机的财税政策研究 篇10

新世纪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在经历了增速持续上升和长达5年高于10%的平稳快速增长后,受经济的周期性回调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7年第三季度以来,我国经济增速连续7个季度下滑,到2008年第三季度GDP增速降至9%,第四季度为6.8%,2009年第一季度同比仅增长6.1%。随着中国经济日益全球化,中国经济的波动与世界经济的波动的相关性增加。2008年下半年开始的经济不景气现象,首先是国际金融危机引起国际需求不足,导致对我国的进口需求减少,严重冲击我国外贸企业、出口加工企业、货代中介、国际物流等外向型经济,目前这种冲击还在向内需经济领域扩散和蔓延。浙江作为中国华东地区重要的沿海开放省份,国民经济对出口的依存度高,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浙江外贸形势异常严峻,继2008年11月份第一次出现出口单月同比下降之后,2009年第一季度浙江累计实现进出口总值372.6亿美元,同比下降19.3%;其中出口270.6亿美元,下降17.6%,进口102亿美元,下降23.6%。在外贸受阻的同时,浙江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经营困难加剧,许多中小企业停产、关闭;社会就业压力增大,裁员、失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等现象普遍;居民收支实际增速偏低,内需下降;财政收入增幅回落加快。

针对当前国际经济环境急剧变化,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把“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作为2009年政府工作重点之一。各级政府部门和一些研究机构、专家学者、民间人士对“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及相关财税政策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不同的对策措施。例如,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认真贯彻落实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要求的若干政策意见》(浙委[2009]2号);赵洪祝提出通过节能减排、自主创新、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以及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等促进浙江经济转型升级;宁波市政府提出从企业税费减负、金融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市场拓展等来实现宁波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浙江省地方税务局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若干政策的实施意见》(浙地税发[2009]22号);薛晓等从长三角主要城市各自的资源禀赋和优势条件明确各主要城市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分工,提出促进长三角产业结构调整的财政税收政策;程瑜提出从财政政策和生态税制两方面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胡蓉提出通过培育消费热点、拓展消费空间来拉动内需;岳树民等提出通过税收激励机制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等。但是这些研究成果或与浙江地方经济发展结合不紧密,或与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不适应,或仅从宏观理论层面予以阐述;政府部门出台的相关保增长扩内需文件,还需要研究制定具体的配套措施,政策之间的协调性和连续性需要进一步探讨。本文结合浙江省客观情况和税收权限,选择应对金融经济危机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财税政策,通过实施相应的积极的财税政策,调节经济结构,扩大内需,促进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二、经济危机中选择财税政策的历史借鉴

(一)经济危机中选择财税政策的理论基础

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带动结构优化,二者相互推动,共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据库兹涅茨的统计分析,在过去的200多年里,欧美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50%下降到10%,而制造业则从20%上升到50%。战后日本从一片废墟发展到现在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关键也是依靠产业结构转换和升级。而财税政策与经济的关系紧密,实践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越发展,财税政策地位越重要,财税政策已经成为当今各国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政策工具。

在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凯恩斯提出了宏观经济理论,主张发挥政府在经济总量调控中的作用,认为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干预经济,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保持物价稳定。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在宏观经济分析和财政政策理论方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以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对财政政策的宏观经济理论基础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提出,财政政策主要是推动经济长期稳定增长、保障社会安全稳定,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以及新增生产资本的技术水平;调节范围涉及社会和经济领域全部公共性问题,而非传统的经济总量调节,但是要避免进入竞争领域;财政政策要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短期宏观经济调控以货币政策为主,注重发行国债、赤字规模等财政政策的稳定性,为货币政策提供稳定的运行环境。

笔者认为,市场失灵决定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存在的必要性,经济波动是市场失灵的重要表现。在当前国际金融经济危机环境下,需要政府通过合理运用税收、贴息、政府投资等各种财税政策,调节经济结构,拉动需求,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

(二)经济危机中选择财税政策的国际经验

运用财政政策调节经济不景气状况是世界各国政府的普遍经验,但政策效果不一。1929-1933年经济危机,美国等欧美国家采用信贷刺激和税收调节等措施应对危机。1933年5月美国开始实施增加财政开支的赤字政策,为了应对经济危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发放救济款物帮助失业人员家庭维持生计;以工代赈,兴建公共工程;实行累进的公司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制度,发挥税收政策的“自动稳定器”功能,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力度。由于美国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不及时,刺激效果显现缓慢,直到1938年美国才获得成功。但这次新政对美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通过以工代赈方式完成的基础设施为美国工业化以及国家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社会保障制度为美国社会长期繁荣稳定发挥了巨大作用,“自动稳定”的累进税制也成了政府反经济周期的重要调控手段。

1973-1975年日本经济危机,日本政府采取了减税、增加财政支出、大量增加公共事业投资、增大社会福利开支等行之有效的扩张性措施。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实施了扩大政府支出和减税的财税政策,使经济得以恢复。当然,这些财税政策也有过严重的失误和深刻的教训,比如1992年以后日本政府为了摆脱经济萧条,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恢复经济,致使财政赤字问题发展到十分严重的地步。

纵观各国历史经验教训,政府在经济危机初期就要迅速作出反应,果断实施积极的财税政策,大幅度减税增支,与货币政策配合使用,并随经济周期的波动提前调整政策,才能实现财税政策目标。

(三)我国经济周期演变及其财税政策效应

1.我国经济周期演变

经济周期是国民经济扩张与收缩、波峰与波谷不断交替的运动,具体包括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四个阶段,用以反映国民经济在动态的增长中运行的起伏状态。一个国家可以通过采取经济调控政策影响周期波动即放大或缩小其波动幅度,减缓周期频率,以减少和抑制周期波动对社会经济活动发生的灾害性影响。财税政策是一个国家最主要的宏观调控政策,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的政策,通过实行积极或消极的财政政策和或紧或松的货币政策来影响投资、消费,调整产业结构,减缓波动,防止大起大落,促使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对于我国经济周期的划分、次数以及调控政策的效应,学界还存在一定的分歧。由于计划经济时期的政策效应在市场经济中的参考价值较少,这里主要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市场经济以来的财税政策效应。一般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已经经历了四个周期,2008年下半年可以说是第五个周期的开始。每一个周期都有自己的特点,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国家采取了不同的财税政策来促控经济,尽力保持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平稳发展。每一次经济低谷,国家通过调整相应的经济政策,刺激一些主导产业发展来推动经济增长。1978-1984年第一个周期的经济增长是农业的恢复性增长拉动的,1985-1988年第二个周期的经济增长是以日用消费品需求急剧增加而供给严重不足以及流通领域改革拉动的,1989-1993年第三个周期主要是以耐用消费品为代表的轻工业增长和价格体制变革拉动的,1994-2008年第四个周期就是以房地产业为先导带动重化工业增长拉动的。

2.1992年以来应对经济危机的财税政策效应

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定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极大地调动了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积极性。1992年第二季度起,中国经济快速升温,1993年初出现了经济过热,房地产开发、金融创新活动等总体处于一种无序状态。1994年国家开始执行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陆续推出了计划、财政、税收、金融、外汇、外贸、价格、投资等一系列改革,1994年1月1日起实行新的财税制度即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和新的工商税制。从税制改革来看,这次税制改革是我国建国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泛、内容最深刻的一次税制改革,实行了以比较规范的增值税为主体,消费税、营业税并行的内外统一的流转税制,合并统一内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增加了土地增值税等税种。实施新税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对抑制房地产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国民经济整体上保持持续、健康发展,出现了高增长与低通胀并存的良好态势,成功实现了“软着陆”的宏观调控目标;税收收入实现了持续大幅度增长,税权和税收收入更为集中,提高了国家宏观调控国民经济的能力,税收的职能作用得以加强。

1997年发生亚洲金融危机,我国出口需求受到抑制,加上我国经济经过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短缺经济基本消失,初步形成买方市场,有效需求不足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经济疲软。为了扩大内需,促进出口,中央决定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发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通过提高公职人员工资、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失业救济金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费、离退休人员的待遇等措施,增加城镇居民收入,刺激消费;提高纺织、服装和煤炭等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出口商品综合退税率从12.56%提高到15%左右;为了鼓励、推动房地产行业发展,对土地增值税采取了政策性减免的做法。在扩大内需政策作用下,经济增长出现了回升迹象,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8%。

2005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物价、房价、股价竞相上升,能源、资源消耗急增,短缺严重,总量过热、风险加大,严重威胁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为了鼓励资源节约、促进环境保护、合理引导消费和间接调节收入分配,2006年4月1日起,对消费税的税目和税率进行大规模调整,新增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游艇、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等税目。为了促进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调整出口退税政策。从2004年1月1日起,对出口货物增值税退税率进行结构性调整,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同负担的出口退税新机制;2006年9月15日起调低部分出口商品增值税退税率,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2007年7月1日,再次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取消“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出口退税,降低了容易产生贸易摩擦的大宗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率。为了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2005年提高部分资源税应税品目税额标准,2007年提高车船使用税单位税额标准,将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纳入了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人范围并提高了税额标准,2008年实施新的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2005年以来,逐步加强房地产领域的营业税、土地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契税、印花税等税种的税收征管,缩减税收优惠措施,以平抑房地产价格、抑制房地产过热。通过宏观调控政策的正确引导,我国经济增长总体保持了平稳快速增长的态势。2003-2007年,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10.8%,保持了经济总量关系的大体平衡,实现了物价的基本稳定。

从历年国家运用财税政策调控经济的情况看,不同时期的财税政策目标基本实现,对扩大内需、促进出口、引进外资、优化收入分配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以及增加就业作用巨大,为浙江调整和实施财税政策提供了实践参考。

三、当前金融危机中各国财税政策应对策略分析

(一)欧美及日本的财税政策

这次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为了应对危机,政府出资挽救金融机构、扶持汽车等实体企业,通过税收减免、财政投资等方式,刺激社会需求、扩大就业、解决居民生计问题。美国政府运用积极的财税政策进行大规模的救市活动,收管和注资濒临破产的企业,向房地美和房利美两家房地产公司分别注资1000亿美元,向全球最大的保险公司AIG注资850亿美元;通过7000亿美元的大规模金融救援方案,授权政府购买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不良资产,避免金融危机恶化;通过价值1100亿美元的延长税务宽减措施;奥巴马政府主政后,2009年1月又通过819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其中2750亿美元用于退税、5440亿美元设立政府投资基金。2008年10月日本政府公布金额达27万亿日元的追加经济对策,用于刺激经济发展,其中6万亿日元作为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融资提供100%的担保;12月宣布规模为23万亿日元的保卫生活紧急对策。欧盟委员会公布了一项35亿欧元的能源投资计划,英国公布了23亿英镑的汽车业扶持计划,芬兰政府宣布2009年将采取一项金额20亿欧元刺激经济的财政计划。另外,2009年4月伦敦金融峰会上,20国领导人同意为IMF和世界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提供总额1.1万亿美元资金。

从当前国际经济运行情况分析,西方国家经济还没有出现复苏迹象,财税政策效果难以定论。大部分国家出台的财税政策着力于控制危机,力求经济运行正常,还未达到反思危机和完善与创新制度的程度。

(二)我国当前应对金融危机的财税政策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启动了10项扩大内需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财税政策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加大财政投入,两年内将投资4万亿元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制定钢铁等十个重要产业的调整和振兴规划。与此相应,各职能部门推出了一系列的配套措施,交通运输部公布两年内年均1万亿元规模的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建设部提出9000亿住房保障投资计划等;各地方政府也纷纷推出了扩大政府投资并带动社会投资的计划。二是推进税制改革,实行减税政策,减轻企业税收负担,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如2009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增值税转型改革,多次调高商品出口退税率等。通过这些措施的推出,将力求把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困难和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笔者认为,经济刺激方案偏重民生和消费,短期难以见效;政策临时性强,与政策相配套的具体实施方案滞后;开源节支措施少,财政压力大,特别在目前的危机状况下需要进一步夯实财政资金来源;减税政策与优化税制结构结合不够紧密,实施积极财税政策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四、浙江省应对危机的财税政策现状与经济发展目标的主要矛盾

2009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发展总目标是实现生产总值增长9%,考虑经济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出口需要分别增长10%、11%、12%、9%。在浙江,中小企业居多,产业集中程度低,低水平生产能力严重过剩,高附加值产品短缺,企业劳动力整体素质低下,这些因素导致经济持续发展能力不足。浙江省委、省政府为了保证“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目标的实现,先后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主要财税措施包括安排1838亿元政府主导性投资(其中省本级260亿元)、安排3.5亿元外贸发展资金、设立5亿元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安排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6500万元、减免或缓征或取消一批地方涉企税费等。

经济增长9%左右的目标是积极的,但实现起来还是有很大的难度,现行“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财税政策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财政收支平衡矛盾。一方面要实施减税政策来刺激经济,减税意味着财政收入的减少;另一方面采取扶持企业出口、引导企业投资、支持企业重组升级等财政鼓励措施,又将增加财政支出。二是产业升级与失业的矛盾。政府采取包括财税在内的政策措施鼓励传统产业升级,与传统加工业相比,高科技企业用人数量减少,会出现结构性调整失业。三是重点扶持与构建公平竞争环境的矛盾。四是浙江省级与中央、省级与地方、地方与地方的衔接配套和均衡问题。五是财税政策连续稳定性矛盾。

五、经济危机中浙江省选择财税政策的思路

(一)增收节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1.发展经济、广开财源、科学生财。

通过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现代物流、外贸等新兴产业、特色产业的发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大力培植税源;优化财税服务,加强征管,减少税收流失;争取中央债务收入向浙江转移。

2.加强财政管理、合理管理财政资金。

强调预算的法律权威性,完善预算定额体系和费用支出标准体系,扩大集中支付范围;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政府采购程序和方法,推进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加大对节能、环保、自主创新等产品的支持力度,不断扩大政府采购规模;进一步研究缩减财政级次的必要性,理顺省、市、县、乡镇的财政管理体制;完善财政风险防范制度,建立健全财政债务风险预警、监测机制;建立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和奖罚机制;梳理财政预算项目,压缩或取消不必要的经常性支出项目,减少政府浪费,严格控制出国访问、购买公车等支出,节约财政开支。

(二)实施财政支持政策,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

浙江省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可以归纳为“做精一产、做强二产、做优三产、做大四产”。因而在预算资金安排上,优先支持:

1.经济结构优化。

支持工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振兴装备制造业,引导现代服务业发展,支持外向型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支持优势特色农业和粮食作物及其生产加工,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建议省财政在3.5亿元的基础上再增加外贸发展资金,支持出口企业优化产品结构、创建自主品牌、参加境外展会、开拓国际市场。

2.科技创新和节约型经济发展。

整合现有工业类、科技类财政性资金,支持重大科技项目实施、企业科技创新、重点实验室和科技孵化器平台建设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持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

3.中小企业发展。

支持以财政为依托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建设,引导成立互助金融机构,搭建融资平台,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三)增加财政投资和补贴支出、拉动内需、刺激经济

1.参照和配套中央拉动内需政策,结合浙江省具体情况,制定财政投资补贴方案。

投资或补贴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传统支柱产业、交通基础设施等,增加投资需求,促进生产;对相关产业产品或服务实施购买补贴,促进消费需求。

2.加大民生投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稳定消费预期。

完善和落实就业创业财政补贴、贴息政策,支持就业创业;调整优化教育投入结构,提高基础教育投入的比重;积极推进公共卫生体系构建,增加公共卫生项目投入力度,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让公共财政更多地覆盖到广大农村;重视外来民工即新浙江人的社会保障。

(四)完善财税政策,调节消费,引导投资,调整经济结构

在国家规定的权限范围内,制定符合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为各类企业创造公平、开放、宽松的财税环境;贯彻落实国家的财税政策,通过税收的杠杆作用引导投资方向和调节消费结构,支持传统支柱产业优化升级和重点行业、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优化进出口结构;完善和落实就业创业财税优惠政策,鼓励创业;针对一些新兴产业,研究减税支持政策建议,争取纳入国家税收试点,扩大试点范围。

参考文献

[1]浙江省统计局.2008年浙江经济运行情况[EB10L].浙江统计信息网, 2009-03-30.

[2]赵洪祝.在应对挑战中加快经济转型升级[N].浙江日报, 2009-03-05.

[3]薛晓等.促进长三角都市圈产业结构调整的财税政策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 2008 (5) .

[4]程瑜.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EB10L].财政部网站, 2008-08-14.

[5]胡蓉.培育消费热点, 拓展消费空间[IN].经济日报, 2009-04-14.

[6]岳树民, 孟庆勇.构建税收激励机制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动力[IJ].税务研究, 2006 (6) .

解决我国失业问题的财税政策探究 篇11

一、我国目前失业问题现状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口增长使得劳动年龄人口处于上升趋势,劳动力供给量过大,且长期持续快速增长。根据资料显示,我国城镇失业率在1994年时,为2.7%,经过十年,2004年达到了4.4%。虽然失业率在2005年以后上升比之前略低,但是在相对较长的时间段内,中国面临的就业压力依然沉重。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在今后几年,我国城镇每年的失业人口在2500万左右,而所相对的就业岗位只有1300万左右,供大于求,出现了十分突出的就业矛盾问题。近几年来,我国失业人口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下:(1)体制转型,隐形失业转为显性失业。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为了解决严峻的失业问题,国家实行了安置就业政策,人为的在国有企业安置了众多职工,提高了就业的数量,但不注重就业的质量,形成了“高就业,低工资”的局面,虽然增加了社会的就业率,但是大大超过了国有企业本身的有效需求。(2)科技进步影响了社会就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知识经济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同时技术进步是把双刃剑。在生产行业中,先进的生产技术对就业者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同时也减少了就业者的数量;再者,科技进步代替了传统的人力劳动,在这个层面上也减少了就业者的数量。(3)城乡差距增大对农村就业者的影响。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所占的比例非常大,而土地资源却十分有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出现。由于城乡收入差异,进而导致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的概率增大,而受其掌握的技术与技能的影响,这些劳动力不能有效地向其他部门转移,也造成失业比例增加。

二、财税政策对解决失业的效应

财税政策作为国家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在缓解失业压力和促进就业过程中担负着重要职责。

1.财政支出对就业的影响

(1)以工代赈,通过投资性的支持增加就业岗位。政府制定相应的就业政策,通过政府的拨款集中力量干大事。比如修建高速公路、进行小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基础项目的投资。这样既为百姓的生活增加了便利,提供了更好的生活环境,又为失业者增加就业机会,提供就业效率。(2)政府通过财政政策,通过全国自上到下的公共购入,拉大对商品的需求和劳动力的需求。在这个层面上,政府的购入行为刺激了社会的生产,增加了企业的就业需求,为更多的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3)政府通过各种转移性支出,增加社会成员的收入,这些收入按一定的比例转化成消费和储蓄,从而增加对社会商品和劳务的需求,间接增加就业岗位。(4)政府进行宏观的调控,增加财政支出,在就业方面进行大力的支持。根据现实的就业情况,政府制定相应的就业培训政策,免费为社会人员提供就业培训;通过与就业服务机构合作,建立健全的就业服务;采取财政补贴,改变产业结构调整。这样就增强了失业者的就业能力,减少了失业者重新就业的时间,减少了就业中的阻力。

2.税收政策就业效应主要通过税收对劳动供求的影响来体现

(1)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税收参与社会收入分配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劳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如果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征税对劳动供给是激励作用,它促使人们增加工作、增加劳动;如果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征税对劳动供给就会形成超额负担,人们会选择闲暇,而减少劳动。

(2)税收影响劳动总需求量。税收对劳动总需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运用税收调节,刺激投资,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税收对私人投资刺激效应,是通过调整税种、变动税率以及税收优惠等措施实现的。

三、进一步完善解决失业的财税政策

1.实行有利于就业的财政支出政策

(1)加大财政对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资金投入。根据社会统计资料显示,世界各发达国家在财政对就业支出中都有一定的比重,基本上相当于GDP的1%左右。我国虽然不是发达国家,但是面对国内严峻的就业形势,也应该加大对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投入。根据当前国内的失业问题,我国应该采取财政拨款,对失业者进行再就业培训,通过与就业服务机构合作,建立健全的就业服务体系;再者,政府部门从上到下,从中央到地方,应该加大企业的规模投资,为失业人员再就业提供岗位。

(2)增加财政对公共项目的资金投入。失业、就业、经济增长,是一条相互关联的线条,牵一发而动全身。经济增长的快慢,影响到向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的多少,经济增长是社会解决失业问题的根本基础。国家应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财政支出,拓展公共投资项目,刺激需求,保持国民经济协调健康地较快发展,从而提高经济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增加工作岗位,促进社会就业。

(3)加强专项基金项目的启动,加强对创业的支持。国家要推动失业者再就业工作,仅仅依靠传统的国有企业安置是不行的。要增强创新在就业中的作用,加大创业的力度。

2.实行有利于就业的税收政策

(1)完善税收政策,使之为促进就业作出贡献。要想为失业者、未就业者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就要从经济发展抓起。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就业这方面也不例外。只有经济基础这一前提打好基础,才能拉动社会发展,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与经济效益。我国要继续深化税制改革,完善支持科技进步的政策,使之为产业带来更多的改变。利用合理的税收政策,根据税收的功能,为经济发展带动就业作出贡献。

(2)大力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及其他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是吸纳劳动力较多的领域,据统计,到2013年底,私营企业从业人员达到2.1亿,年均增速超过9%,吸收79%以上的城镇就业人口。要秉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则,加大对个体经济及其它非国有经济的支持,国家要对新型的个体创业者就行扶持,制定免息贷款政策,以及启动创业资金投资。在加强宏观调控的同时,发挥计划和市场的双重作用,将人民群众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社会人员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3)加大对再就业人员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研究。我国目前已经出台一些企业吸纳下岗再就业人员有关增值税、营业税的政策减免,这些政策的出台使得企业愿意承担社会责任,录用一些社会失业人员,促进了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同时减轻了企业的纳税负担。我国政府应该继续研究出台一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减化税收审批程序,使优惠政策落到实处。这样,企业更愿意录用失业人员,既增加了就业,也使企业能够享受到减免税政策,促进生产的积极性。

四、结语

社会人员失业问题是我国社会问题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问题的严峻性已经关系到国计民生。为保证社会人员的成功就业,我国实施了积极的就业政策。国家从上到下,制定了合理的扶持政策。采取政策性的倾斜,加大力度进行财政投入支持。加大财政对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资金投入,增加财政对公共项目的资金投入。加强专项基金项目的启动,加强对创业的支持。完善税收政策,使之为促进就业作出贡献。大力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及其他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对吸收劳动力较多的第三产业采取进一步税收扶持政策。政府从上到下,贯彻落实积极的财税政策,积极为我国的失业问题作出努力。

作者简介:陆娜(1983.4-),女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在职研究生,所学专业:财政学 。

(作者单位:天津市南开区地方税务局)

财税政策建议 篇12

一、租金收入涉及营业税的财税处理

资产出租收入,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规定, 是指企业对外出租三类资产 (固定资产、包装物或者其他有形资产) 的使用权取得的各项收入。租金收入按照税法规定缴纳营业税, 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确定, 根据《营业税暂行条例》, 企业提供出租应税行为并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或者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凭据的当天。下文分三种情形进行分析:

其一, 当期收到租金的情况。见例1。

[例1]甲公司有部分闲置宿舍对外出租给A公司, 双方合同签订租期是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 每月1日收取当月租金20万元。

收到租金时 (单位:万元, 下同)

其二, 跨期取得租金收入的情形。企业一次性提前取得跨年度租金的, 根据《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有关规定, 企业出租资产采取预收款方式的, 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值的注意是, 原规定财税[2003]16号对此项的规定已经失效不再适用。

[例2]甲公司2011年1月1日把位于市区拥有的固定资产办公楼租赁给B企业使用, 合同签订为5年, 租期从2011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 因甲公司急需资金, 经协商2011年1月1日一次性取得5年的租金收入500万元。

收到租金时

2011年甲企业根据《营业税暂行条例》第十二条的规定确认租金收入100万元, 会计分录为:

本例中租金采取预收款方式的, 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根据《营业税暂行条例》规定为2011年1月1日收到预收款的当天, 因此, 甲企业在会计确认租金收入100万元的同时对已收取的5年租金500万元全部确认营业税纳税义务, 即500×5%=25万元。

2012年和2015年不再计算营业税, 因2011年租金收入500万元已经全部缴纳了营业税。

其三, 有免租期租金的情形。通常企业在出租资产时, 考虑到招租、装修等情况, 给予租户一定的免租期。

[例3]甲公司与C企业于2011年1月1日签署合同, 就该公司的经营物业出租约定, 出租期限为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 前2个月为准备期给予免租, 每月租金为12万元。在会计处理上, 甲公司将整个租金期内的总租金额除以总租月份确认每月租金收入, 即12万元/月×10月 (收租月数) =120 (万元) , 120万元÷12月 (总租月数) =10 (万元) , 即每月确认10万元的销售收入。而根据《营业税暂行条例》的规定, 租金收入的确认应“按照合同约定的承租人应付租金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因此2011年1至2月不确认租金收人, 3~8月每月确认收入12万元, 这样会计与税务处理存在差异。

二、租金收入涉及企业所得税的财税处理

根据《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有关规定, 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 企业应把应收租金收入扣除当期实际发生的税金及附加、资产折旧等支出, 确定应纳税所得额。根据《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 (国税函[2010]79号) 规定, “企业提供资产使用权取得的租金收入, 如果交易合同或协议中规定租赁期限跨年度, 且租金提前一次性支付的, 根据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 出租人可对上述已确认的收入, 在租赁期内分期均匀计入相关年度收入”。

[例4]接例2, 甲公司一次取得5年租金收入500万元, 满足国税函[2010]79号的规定, 可以根据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 在租赁期内分期均匀计入相关2011年~2015年度。企业2011年计算应纳税所得时, 该项租赁收入可确认100万元, 另外400万元作为“递延收入”, 分期均匀计入2012年~2015年中。

(1) 2011年度甲企业确认租金收入100万元, 假如出租该项资产年折旧额为30万元, 扣除营业税金500×5%=25万元、城建税25×7%=1.75万元、教育费附加25×5%=1.25万元、房产税100×12%=12万元, 不考虑印花税等其他费用。

应缴企业所得税为: (100-30-25-1.75-1.25-12) ×25%=30×25%=7.5万元

(2) 2012年~2015年甲企业每年确认租金收入100万元

应缴企业所得税为:

(一年的租金100-折旧30-房产税12) ×25%=14.5万元。

上例中注意三点:一是符合国税函[2010]79号条件的资产使用权租金收入, 可递延确认收入;二是可递延确认收入的两个条件包括出租资产取得的租金提前一次性支付和在合同中规定租赁期限是跨年度的;三是递延确认收入, 在租赁期内根据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分期均匀计入相关纳税年度。

三、租金收入涉及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的财税处理

出租资产的企业以实际缴纳的营业税税额为依据, 按适用的税率缴纳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城建税因纳税人所属地不同, 设置了三档地区差别比例税率:市区的税率为7%;县城镇的税率为5%;其他的税率为1%。国务院《关于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制度的通知》 (国发[2010]35号) , 决定对外商投资企业征收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 改变了以前外资企业不属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的纳税人, 统一了税负。另外教育费附加征收率为3%, 地方教育附加征收率为2%。

[例5]接例1, 甲企业位于市区, 2011年1月出租宿舍计算营业税为20×5%=1万元, 城建税1×7%=0.07万元;教育费附加及地方教育费附加为1× (3%+2%) =0.05万元。会计分录为:

四、租金收入涉及印花税的财税处理

根据印花税的有关规定, 财产租赁合同应贴印花税, 须按照租赁合同总额的0.1%计算, 若财产租赁合同只规定租金标准而无期限的, 签订合同时先按5元贴花, 在以后结算时再按实际金额补贴印花税。注意出租方与承租方都是印花税的纳税义务人, 应就此合同计算的应贴花金额分别贴花。计算贴花的会计分录为:借记“管理费用——印花税”, 贷记“现金 (银行存款) ”。

五、租金收入涉及房产税的财税处理

出租资产涉及房产的, 还要缴纳房产税, 按出租收入的12%计算, 在房产所在地缴纳, 房产税的征税范围包括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 不包括农村。对于免租期房产, 根据《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等通知》 (财税[2010]121号) 的有关规定, 无租使用其他单位房产的应税单位和个人, 免收租金期间由产权所有人按照房产原值缴纳房产税。账务处理为:借记“管理费用——房产税”, 贷记“应交税费——房产税”;缴纳时, 借记“应交税费——房产税”, 贷记“银行存款”。

参考文献

上一篇:作物内生菌研究下一篇: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