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工作总结

2024-10-11

财税工作总结(共8篇)

财税工作总结 篇1

同志们:

刚才,*同志就全县财税工作讲了很好的意见,我都赞成,请大家结合本乡镇、本部门、本单位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年全县财税工作成效显著

*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帮助支持下,全县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四川丘区经济大县文化名城战略定位,认真贯彻宏观调控政策,大力实施三大战略,沉着应对特大旱灾带来的负面影响,着力创新工作机制,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实现了“*”规划的良好开局,为实现“双百亿”和农民人均收入4000元目标奠定了基础。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0.13亿元,比*年(下同)增长13.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12449万元,同口径增长13 %。全县国税系统累计入库税收13456.7万元,完成计划任务的106.9%,增长22.8%,增收2500.7万元;入库“两税”11752.5万元,完成计划的108.9%,增长25.2%,增收2362.3万元。全县地税系统累计入库税收12435.1万元,完成计划任务的107.8%,增长18.5%,增收1944.2万元。

过去的一年,全县财税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财政、国税、地税组织收入的增幅都大大高于我县同期经济增长速度,实现了“*”时期财税事业发展的良好开局。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全县财税系统干部职工谋划全局、抢抓机遇、规范管理、改革创新、狠抓落实的结果,是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积极配合、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各乡镇、县级各部门及全县财税系统的干部职工表示衷心地感谢,并致以诚挚地问候!

二、扎实做好*年的财税工作

*年,我县财税工作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聚财为国、支出为民的工作宗旨,紧紧围绕财税收入增长14%的工作目标,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坚定信心,知难而进,团结拚搏,扎实工作,为建设四川丘区经济大县文化名城和构建和谐资中提供财力保证。

(一)切实加强领导。财税工作开展的好坏,关系到全县财政预算收支平衡,关系到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关系到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定。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务必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从全局的高度来关心和支持财税工作,积极帮助解决财税系统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为财税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一是要把财税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主要领导要熟悉本乡镇、本部门、本单位财税工作情况,分管领导要坚持定期研究财税工作,掌握税源和每个阶段的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分析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支持税务部门依法治税,绝不能违反政策搞变通,绝不能混淆入库级次,绝不能“寅吃卯粮”,收“过头税”。二是要强化目标管理。财税部门要自我加压,自添措施。今年,县上将加大对财税收入的考核力度,不仅要对全年目标任务进行考核,而且还要继续坚持对均衡入库进行考核。各乡镇要认真研究并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确保全年财税任务的顺利完成。三是县金融、公安、工商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与财税部门的协作配合,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在资金调度、税款入库以及查处涉税(费)案件、打击涉税(费)不法行为等方面,紧密配合,全力支持财税工作。四是财政、国税和地税部门要进一步建立联席制度,互相支持配合,加强协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二)加大组织收入力度。要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加强组织税收收入,要占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65%以上,同时,也要加大非税收入的征收力度,提高财税征管的质量和效率。一是要增强财税计划执行情况的分析和考核。县、乡镇财税部门要定期分析研究收入计划执行情况,认真开展税源调查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找准薄弱环节,采取应对措施;要把财税收入计划层层分解落实下去、落实到人头,推行领导分片包干负责制,确保收入及时足额入库。二是要加大税(费)源监控力度。注重重点税(费)源监控,扎实开展税(费)源调研和普查,积极推行属地管理和分类管理相结合的税(费)源管理模式,突出重点单位重点督、重点行业重点管、重点税种重点抓的工作方式。三是要强化征管基础工作。严格财税法制、财税政策、财税征收、财税票证、财税稽查等方面管理,全面规范日常工作行为;进一步加强财税收入征管质量考核,建立以登记率、申报率、入库率、欠税增减率、滞纳金加收率和处罚率为内容的征管综合考核体系;进一步完善建筑安装、货物运输业、销售不动产、劳务等专项发票的管理制度,巩固以票控税的成果,规范业务管理,提高业务工作水平。四是要强化各税种管理。加强对增值税、车辆购置税等各税种的管理力度,实行消费税申报管理和营业税分行业管理;加强企业所得税税基管理,规范个人所得税征管,建立个人收入档案制度、双向申报制度、代扣代缴制度,逐步实现个人所得税的源泉控管。同时,地税部门要搞好代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收管理工作。五是要加快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信息数据管理机制,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高数据的综合利用率;大力推行多元化申报纳税,积极推广邮寄申报、电话申报、网上申报等申报方式,在城区加快税库银联网建设,提高办税效率;强化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切实加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杜绝泄密事故发生,逐步实现税务工作信息化、自动化。

(三)强化财税服务。全县财税部门要牢固树立财税经济观,进一步增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大局意识,更新观念、转变职能、改进作风,以为纳税(费)人提供优质服务为重点,进一步规范和简化办事程序,在政策咨询、税(费)款征收等方面提供优质、高效、快捷的服务。一是要继续深入开展“为纳税人服务,让纳税人满意”的主题活动,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维护纳税(费)人的合法权益。二是要继续抓好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支持国家西部大开发、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等优惠政策的落实,确保政策落实到位,使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经济优势。三是要大力推行“一窗式”、“一站式”服务,统一规范工作步骤、顺序、时限和标准,进一步将执法依据、程序、主体、责任和处罚结果向社会公开,切实增强服务质量和效率。

(四)坚持依法治税。为政重在理财,理财必先治税,治税必须依法。要深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正确处理依法治税与支持经济发展、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推进财税体系建设,坚持依法治税、依法服务,不断规范税收执法行为。一是要以“五五普法”为契机,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普及税法知识,不断扩大税法宣传的辐射面和影响力。二是要扎实开展执法检查。重点检查贯彻组织收入原则、执行税收优惠政策以及企业所得税和房地产税收政策情况。大力推进税收执法责任制,严格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 强化对财税执法权的监督制约,及时发现和纠正财税征收制度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规范执法行为。三是要大力整顿和规范税费征收秩序。加强税务稽查工作,加大对重大涉税违法案件的处罚力度,继续严厉打击各类偷税漏税行为;对房地产、建筑安装、餐饮娱乐、金融保险、食品药品生产、废旧物资经营及使用、农副产品加工、连锁经营超市等行业和企业的纳税情况以及高收入行业个人所得税缴纳情况开展检查。认真执行欠税公告制度,加大清缴欠税力度,净化税收环境。宣传部门要积极主动地宣传税务工作,曝光涉税违法案件,为税务部门依法治税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五)优化支出结构。我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面临很多困难和矛盾,各方面都需要钱,我们必须下决心对财政支出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集中财力办大事,逐步解决面临的困难。对此,大家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服从大局,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主线,继续优化支出结构,着力支持社会发展的重点项目和解决民生问题的实际工作。要积极筹集资金搞好东干道改造、沱江二桥建设、磐石古城建设、状元街修复、工业集中区建设、资威煤田勘探开发等重点项目。同时,要狠抓社会事业的发展,积极落实惠民行动,突出向教育、卫生、社保、就业、环保等事业的投入,继续扩大“两免一补”覆盖范围,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支持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促进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需要强调的是,惠民行动既是*年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期间的一项长期任务,各乡镇、各部门在制定惠民行动方案时,一定要坚持“明确目标、量力而行、逐步实施”原则,既不容许不作为、也不能乱作为;决不能为追求政绩、盲目上项目、造成项目因为资金无法落实而不能得到彻底实施,也不能因为资金问题不作为。

(六)推进财政改革。财政部门要把部门综合预算改革和非税收入管理改革作为财政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要通过两项改革的顺利实施,规范单位收支行为,建立和完善预算追加、重点工程政府采购、有关税费减免等一系列财政管理制度,并加强监督管理,切实提高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积极筹集资金确保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的顺利实施和公务员收入分配秩序改革的资金需要。在保证基本运转需要的前提下,要严格控制专项支出。要通过实施部门综合预算改革,把部门的预算内外资金全部纳入财政统一管理,增强政府的统筹调控能力,有效防止单位私设“小金库”行为的发生;同时要通过相对统一支出标准,保证各部门的正常支出经费需要,缩小部门间的经费保障水平差距,促进协调发展。对非税收入的管理,今年彻底取消收支挂钩的管理模式,严格按照收支两条线的要求,对收入实现目标考核管理,对支出实现项目管理。凡是有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单位,一方面,财政部门在下达年初预算时,要科学合理的安排行政性收费成本支出,促进工作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凡是不能完成任务的,不仅要追究单位的经济责任,还要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行政责任。对这一点,希望在座各位引起重视。

(七)严肃财经纪律。要认真开展以严肃财经纪律、加强监督管理为内容的教育活动,使广大财政干部、财务人员和社会公众不断增强财经法纪意识,努力提高自觉遵守财经法纪的自觉性。财政部门要切实加强监管,加大对严重违纪违规问题的处置力度,坚决维护财经纪律的严肃性。各级各部门要严格内部财务管理,积极配合监督检查,对违反财务管理规定、拒不接受监督检查的,财政部门要严格依法追究单位经济责任。纪检监察部门要严肃追究单位一把手的行政责任,在这一点上,县委、县政府是坚决支持的。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大力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精打细算,厉行节约,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春节将至,要坚决防止违规发放奖金、突击花钱、公款请客送礼等行为,真正把钱用在刀刃上,努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切实加强队伍建设

政策落实与否、落实的程度如何,群众能否从中受益、受益多少,关键在于干部工作的水平、效率和质量。全县财税部门要按照“举旗帜、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的要求,抓好班子,带好队伍,确保各项工作落实。

(一)要抓住关键。要坚持“班长抓班子,班子带队伍,队伍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明确职责、强化责任、加强领导,力求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学习创新、民主团结、勤政为民、清正廉洁的“四好”班子;带出一支政治合格、本领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财税工作队伍;要着眼于提高干部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教育培训,注重实践锻炼,加速干部的成才和成长。

(二)要抓好学习。广大财税干部要进一步学习好、实践好“*”重要思想,牢牢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个精髓,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这个核心,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质;要深入学习贯彻县十二届一次党代会和县十四届一次人代会精神,力求学深学透、融会贯通,切实把全县财税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重大部署和指示上来;要认真学习财税知识,熟悉财税政策、财税法规业务,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税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更加自觉地贯彻执行财税方面的各项方针政策,学会用财税杠杆来调控和管理经济,着力提高业务水平。

(三)要强化廉政。腐败问题无论其表现形式如何,最终都可以归结为权力的滥用。全县财税系统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廉洁自律意识,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提高拒腐防变的意识和能力。全县财税部门要建立“不能腐败”的防范机制;“不许腐败”的保障机制;“不敢腐败”的惩治机制;“不愿腐败”的自律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

(四)要完善制度。要建立培训上岗制度、人才评价制度、民主生活制度、群众评判制度、业务运行流程、业务工作纪律等规章制度,以机制堵漏洞,以程序提效率。制度建设要讲民主、走程序,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要善于总结,把工作经验上升到制度、规范和程序的高度。要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办法,确保各项制度的严格执行、不走过场,使全县财税系统形成一种创先争优、你追我赶、积极进取的健康风气。

同志们,做好今年的财税工作,任务光荣、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税收工作全局,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圆满地完成*年各项目标任务,为建设四川丘区经济大县文化名城和构建和谐资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财税工作总结 篇2

一、财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存在的问题

1、虽然财政收入能够稳定增长,但财政收入结构仍不尽合理;

2、虽然财源结构逐步优化,但新的支柱财源与后续财源不多,财政增收基础仍然比较薄弱,财政增收压力较大;

3、虽然财力总量不断增加,但财政收支矛盾仍然比较突出;

4、虽然财政管理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但财政管理方式与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财政支出绩效仍有待提高。

(二)存在的困难

1、财政减收因素,如落实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征收范围调整等,都将使财政减收,增加组织收入工作的难度。

2、财政除了必须安排人员经费和机构运转支出外,还要增加“三农”、民生工程、教育、社保、公共卫生等方面的支出,支持各项改革,偿还到期的政府债务与融资贷款,财政支出压力很大。

3、金融危机后续影响短期难以消除,通胀压力依然明显,经济平稳运行难度加大,企业生产经营环境不很乐观。

二、促进财税工作进一步发展的思路

1、抓住机遇,利用有利因素促进财税工作。

比如: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投资一批工业企业,为财税增长奠定税源基础;上级财政转移支付政策逐步完善,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加大;优化结构升级、统筹区域发展,推动区域经济上台阶;国家继续加大扩内需力度,增加对“三农”和民生的投入等,这些都为我区争取资金、加快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

2、树立经济财政理念。

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财税工作的首要任务,抓好民生工程、“双十工程”、招商引资和经济调度会等大事,推进工业突破、城镇扩容、农业产业化和项目建设等进程,综合运用担保、贴息、小额贷款等财税政策,创新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积极营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3、树立公共财政理念。

积极运用各种财税政策,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发挥财政政策在稳定增长、改善结构、调节分配、促进和谐等方面的作用;保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下决心压缩一般性支出,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将财力主要用于社会公共需要和社会保障等领域,逐步解决财税职能的“越位”和“缺位”问题。

4、树立经营财政理念。

大胆运用经营企业的理念经营财政,把存量资产资源当作资本来运作,把财政当作一种产业来发展,综合运用拍卖、租赁、转让等手段,紧紧围绕国有资产、国有资本、国有资源、政府特许经营权等经营重点,大力整合,优化配置,最终实现量的扩张、质的飞跃、结构的优化和效益的提高。

5、树立依法治税理财的理念。

财税部门必须自觉将聚财、用财的各个环节置于法律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实行公开办税、透明用财。同时加强纳税人的法制观念和依法纳税意识,严厉打击偷税、逃税、骗税和抗税行为。

三、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谋划生财之道。

通过经济的发展来培植财源,不断增强财政发展后劲。充分发挥我区现有的资源、环境、项目、产业等优势,用新观念、新机制、新手段进一步加强财源建设,为全区财税增长提供最为坚实的基础。首先进一步加大对工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为财政增收培育支柱财源。做大做强钢铁、陶瓷、农产品加工、机械及零配件加工、旅游等产业集群,使之成为我区工业发展的支柱、财政增收的脊梁。其次进一步加大城市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为财政增收提供稳定财源。大力发展房地产业,这样可以拉动城市经济增长,推进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品位、增加财政收入。当前,抓住消费结构升级和城市化加快的有利时机,以居民住宅为重点,以满足居民不同住房需求为目标,调整优化房地产供应结构,规范房地产市场,做到有序开发,分层次推进房地业发展。

2、拓展聚财之路。

大力组织收入,既要突出重点“抱西瓜”,又要全面兼顾“拣芝麻”。首先通过用足用活政策的方式聚财。善于钻研政策、把握政策、运用政策,要吃透上面的政策,拿出调动各方积极因素的政策。抓住上级扩大内需,加大三农等投入力度的有利时机,能动沟通,准确把握政策信息,千方百计争资金、争补助、争项目,来壮大我区财政实力。围绕上级政府的战略决策,努力盘活闲置的国有土地,为招商引资储备土地资源,积极筹措资金支持城市和基础设施建设。

3、创新管财之法。

机制活,全盘皆活;制度好,效果就好。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财税体制必须加决改革创新步伐才能不断增强自身运行活力。首先规范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是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中心内容,是规范银行账户管理的关键。这样可以从制度和运作机制上改变财政资金银行账户分散和重复设置的管理方式,提高银行账户设立的透明度,有效地加强和规范银行账户的管理其次是提高预算执行信息的透明度。预算执行信息来源于基层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的每一笔支付交易记录,通过信息网络传输,预算执行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大幅度提高,使预算执行透明度增加。再次是加强政府债务管理。规范融资平台管理,强化到期担保和贷款的责任追偿,建立债务风险预警和化解机制。统筹推进推进绩效工资改革,合力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支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文化体制改革,协同推进新农保试点改革等。

4、确保用财之效。

财税工作如何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篇3

关键词 财税;新农村建设;农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

农业是维持我国社会稳定和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产业,在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的影响下,新农村建设已在加速发展。我国政府必须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财政支持,可以说,农村财政财税政策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我们应加大财税支持“三农”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大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1 理清财税工作职能,提高思想认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财税职能的本质要求。财税政策是以政府与市场为立足点确定其职能的。财税服务具体体现在促进各项事业发展上,其职能如下:1)保证社会公共需要。增加群众收入和社会保障能力,保证全社会科学、教育、文化及卫生等事业的发展需要,即保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的需要,为社会再生产提供各种公共服务,同时包括农村公共服务和公共需求,事业发展和社会保障需要等。2)调节社会经济职能的需要。制定和实施财税政策,充分发展经济,政府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和调节政府公共预算的平衡关系,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调节农村市场供需总量的平衡,把促进经济发展进而带动财政发展作为财政工作的首要任务。同时,运用投资补贴和税收等财政分配杠杆,推动财税工作发展。3)规范农村合理、公平的分配秩序。财税工作事关全镇的发展,财税政策是通过提供可能的财力,服务于经济、服务建设的杠杆,全力推动新经济财源建设。加大对“三农”支持力度,可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保持农村经济社会生活的稳定,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2 完善财税工作,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1 加强政策调研,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

在取消农业税后,必须确保财政困难县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和基层政权正常运转。积极探索税收提供支农新途径,不折不扣地将农业税减免的好处落实到农户,引导农民开展自己直接受益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公益事业;将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落实到基层。制定优惠的财政税收政策鼓励民营资本向农村投资。积极探索深化农村改革的新路子。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除政府的主导作用外,还需适当引导社会资本向农村转移,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通过税收减免,提供优质纳税服务等措施,支持农业生产保险、农村医疗保险的财税补偿机制;支持民营资本投入农村建设;保护农民利益,通过财税政策支撑和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2.2 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农村新建设发展

认真落实各项涉农税收政策,真正做到以税惠农,以税助农,大力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村组织。将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作为解放农村生产力的重要方式,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促进农业及相关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不折不扣严格执行各项税收政策,将党的惠民政策送到群众手中,让群众实实在在的感到党的温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税务部门应有贡献。

2.3 优化税收服务,为农民创造优质的税收环境

税收应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积极发挥作用,为农民工的创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资金支持,包括:1)大力支持农村生产力发展,创办农村企业给予扶持,适当减免企业创办之初的税收,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后劲。2)努力帮助农民增收,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和帮助农民务工经商,增加农民收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3)利用地方税收聚集的资金为农民提供各种公共服务,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到公共财政利益。

3 落实惠农政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贯彻“予多、取少、放活”的基本方针,切实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大“三农”投入,促进农民减负增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3.1 加大支农投入力度

支持各类合法经济实体参与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建立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鼓励农村劳动力拓宽就业渠道,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扶持力度,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大力支持以重点水利工程、标准农田建设为主体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饮用水源和村庄河道整治力度,巩固和完善农村饮用水工程体系,保障农民饮用水安全。

3.2 支持现代农业发展

税务部门要认真做好税收工作,支持新农村建设,支持新建农业产业化基地,积极探索税收支农新途径。开展粮食直补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试点,提供充足的财力支持。支持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稳步扩大险种和农业保险试点范围,促进农业生产的安全和农民增产增收。实施重点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健全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

3.3 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要加大支持促进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免征农业税后,为解决农村公益事业资金投入困难,财税政策要积极支持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计生及社保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财税部门应充分利用财税政策,发挥财税自身职能,加大财税支持“三农”的力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大程度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宝云.关注两会:杨秀华代表:统筹整合国家支农资金[N].燕赵都市报2011-03-04(2).

[2] 陈一文.有机生态循环农业合作社中国社会主义农业发展方向.中国经济史论坛,2011-04-01(5).

(责任编辑:刘昀)

收稿日期:2014-01-04

财税工作会议总结 篇4

座谈会上,与会的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从现状分析、存在问题、预测研判等方面汇报了各自工作情况。

会议指出,县财政、税务部门紧紧围绕中心工作,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积极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市场主体经营困难、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营改增”造成税基缩小和结构性减税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攻坚克难,狠抓落实,财政管理水平有了新提升,税收征管治理有了新突破,有力保障了重点改革的深入推进、重大项目的顺利实施、民生事业的稳步建设。

会议要求,要围绕“两个突出”抓落实,在财税征管上狠下功夫,全力以赴推动下半年全县财税工作取得新成效。要突出摸清底数,抓好财税稳定增收。按照“理财有方、生财有道、聚财有利、用财有效”的要求,切实推进各项工作,围绕目标算清收入账。要加大征收力度,坚持大小税并重、国地税并重、重点税源和零散税源并重,挖潜扩面,应收尽收,颗粒归仓。要突出财源培育,推动财税持续增长。

财税法期末总结 篇5

财政权法定原则的体现?①宪法对国家财政权作出明晰规定。在宪法中要规定一系列重要的国家财政权,如预算收支权、税款征收权、国债发行权等。②大量具体法律和法规等规范性文件规定。财政调控权、金融调控权、计划调控权等被规定在在相应的预算法、税法、国债法、转移支付法中。③各财政主体作为负有特定职能的部门,享有职权各不相同。立法权由国家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分享,执法权集中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行使。财政法:调整国家为了满足公共需要实现国家职能而取得、使用和管理资财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财政法的特征?①国家主体性:具有公法性质,国家始终是财政关系中主体的一方②法域特定性:法域范围包括国家资财的取得、使用和管理这一连续的过程,即财政的收入、支出、管理领域③对象独特性:调整对象是财政关系,手段是法律化的财政手段,即对收支的调整 财政法的宗旨?通过协调运用各种调整手段来弥补商

法调整的缺陷,以不断解决个体营利性和社会公益性的矛盾,兼顾效率与公平,从而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保障社会公共利益,保障基本人权,调控促进经济与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财政法的原则?①财政法定:所有财政活动都要依法进行,包括收入支出法定、内容形式法定、实体程序法定②财政适度:财政收支适合国家法度,取之有度用之有节;财政调控适度,保障配置资源和宏观调控实现③财政绩效:实现分配调控目的,追求绩效,强调效率和效益,降低行政和交易成本,保障国家利益和社会效益 财政法调整对象?①财政收支实体关系,包括财政收入、支出和管理关系②财政收支程序关系③财政管理体制关系,即划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财政管理权限而形成的利益分配关系。预算:相关主体对自己的经济活动的预先盘算,其实质是在需要与可能之间进行权衡和评估,以决定是否和如何进行某种资源配置的过程。预算法中指国家预算,即国家对会计内的收入和支出的预先估算。

预算体系的组成?①预算体系是依据国家的政权结构形成的国家预算的协调统一的整体②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③我国预算共分为五级:中央预算、省级预算、市级预算、县级预算和乡级预算;同时这五级预算可分为两类,即中央预算与地方预算。

预算体系VS预算法体系?①预算体系是预算法产生、存续的前提和基础。②预算体系确定后,预算法中的各类预算主体的地位也随之确定。③预算体系确定后,各预算主体的职权与职责、权利与义务也随之明确。预算主体的实体权利义务关系和职权职责关系是预算法需做出明确规定的主要内容。④预算体系确立后,才能以此确立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调整和决算的一系列程序。预算法的调整对象之是在一定的预算体系下、在预算活动中所形成的预算程序关系。

预算法的法律责任?指预算法主体违反了预算法规定的义务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构成要件:①行为具有违法性,违反预算法的规定没有履行其义务②行为主体有过错,在主观上存在故意③有因果关系存在,由主体实施的有过错行为会直接产生损害后果 预算法法定收支范围?(1)预算收入:①税收收入(工商税收如商品税、所得税、财产税等,海关税收)②依照规定应当上缴的国有资产收益③专项收入(铁道专项收入、电力建设基金收入、排污费收入等,专款专用)④其他收入(规费收入、罚没收入、捐赠收入等)(2)预算外资金收入:指国家机关和政府委托其他机构,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法而收取、提取、募集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3)预算支出:①经济建设支出②事业发展支出③国家管理支出④国防建设支出⑤财政补贴支出⑥其他财政支出。

阳光财政: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建设公共财政的要求,通过构建公开、民主、监督、考评的政府理财行为规范,实现政府理财活动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的一种制度。①推进“阳光预算”,使政府支出行为更加透明②促进“阳光首付”,强化对财政资金收付的约束③实行“阳光采购”,发挥财政资金的更大效益④建立“阳光账户”,统筹管理使用预算内、外资金⑤提升“阳光绩效”,追踪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⑥打造“阳光平台”,不断创新监督方式。国债:指国家为满足公共欲望和实现其职能而负有的债务,故又称国家公债或公债。是国家信用最主要、最典型的形式,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的手段。国债的特点?①信用度高,以政府信誉为担保,不存在无力清偿的问题②流动性高,兑现容易,变现力强③抵押代用率高,可以用作抵押物来进行融资 国债法的职能?①保障国债的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的职能的实现②保障国债的宏观调控职能的实现,为国债的宏观调控职能的实现提供法律保障③有效规范国债活动,对国债发行、使用、偿还和管理等各个环节作出相应规定以规范各类国债行为。

国债法的调整对象?国债法的调整对象是在国债的发行、使用、偿还和管理的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①国债发行关系:是因国债的发行而产生的国家与其他相对应的权利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②国债使用关系:在国家将取得的国债收入进行使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③国债偿还关系:在国家偿还国债本息的过程中而在国家和相应的国债权利主体之间发生的社会关系④国债管理关系:在对国债流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所发生的 政府采购:也称公共采购,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公共目的,按照法定的方式和程序,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政府采购的主体?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各类主体①采购人,指依法进行政府采购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团体组织②供应商,指向采购人提供货物、工程或者服务的法人自然人或其他组织③采购代理机构,根据采购人的委托办理采购事宜的非营利事业法人 政府采购的方式?①公开招标②邀请招标(由被邀请的供应商、承包商投标竞争,从中选定中标者)③竞争性谈判(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直接邀请三家以上供应商就采购事宜进行谈判)④单一来源采购⑥询价⑦国务院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其他采购方式

成为政府采购供应商的条件?①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②具有良好的商业信用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③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④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⑤参与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税法:调整在税收活动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经济法的重要部门法,在经济法的宏观调控法中居于重要地位

税法的作用?①调整税收关系,维护税收秩序,使税收征纳关系合法化且具有稳定性、长期性和规范性②促进与保证税收基本职能实现,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解决与纳税人利益冲突的问题③维护国家税收主权的基本法律依据④对税务违法行为的制裁作用,为税务执法机关认定和处理税务违法行为提供法律依据。税法的性质?①是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部门,在税收法律关系主体中,至少有一方是国家或者代表国家行使税收方面权力的机关②税法属于公法,且在我国税法制度调整过程中有私法化趋势税法的效力?概念:指税法对一定范围的主体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适用所产生的法律上的约束力和强制力。内容①时间效力:即税法在时间上的适用范围,指税法效力的存续期间,一般不溯及既往②空间效力:指税法发生的地域范围,一般适用范围仅限于该国主权所及的全部领域之内③主体效力:税法发生效力的主体范围,各国普遍采用属人主义和属地主义 “税收法定”原则?概念: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必须由法律规定;税法的各类构成要素都必须且只能由法律予以明确规定;征纳主体的权利义务只以法律规定为依赖;没有法律依据,任何主体不得征税或减免税收。内容:①课税要素法定原则:税法中的实体法要素必须由法律加以规定,立法权应由立法机关行使,行政机关未经授权无权在行政法规中对课税要素作出规定。②课税要素明确原则:税要素必须由法律尽量作出明确规定,以避免出现歧义,使纳税义务人可以预测其负担。③依法稽征原则:税收行政机关必须严格依据法律的规定征收,不得擅自变动法定课税要素和法定征收程序。课税要素:国家有效征税必须具备的条件。只有在符合课税要素的情况下,国家才可以征税

税法上课税要素与民商法意思要素区别?①在民事行为是否成立方面,传统民法以意思要素为核心,意思表示是否真实,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民事行为是否有效;而税收债权作为一种公法上的债权,并不以双方意思表示的真实为其成立要素。②在税法上,相关主体的纳税义务是否成立,国家是否有权对其征税,不能以征纳双方的意思表示为准,也不能仅以国家的单方面的意思表示为准,而是要看是否符合法定的课税要素。“债务关系说”:以德国学者阿尔伯特·亨泽尔为代表,认为税收法律关系是国家请求纳税人履行税收债务的一种公法上的债务关系,纳税义务只需满足税法规定的课税要素即可成立,而并非依行政机关的课税处分来创设。强调纳税人对国家负有的税收债务。征税客体:指征税的直接对象或称标的,它说明对什么征税的问题,是各税种间相互区别的主要标志,也是进行税收分类和税法分类的最重要依据

累进税率:指随着征税对象的数额由低到高逐渐累进,适用的税率也随之逐级提高的税率,即按征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划分为若干等级,每级由低到高规定相应的税率,征税对象数额越大,适用的税率越高,反之则相反。可以分为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主体的权利义务? 权利 ①限额纳税权:在法定限额内纳税,有权拒绝一切没有法律依据的税收义务,对于多纳的税款享有退还请求权。②税负从轻权:有权依法承担最低的税负,依法享有减税、免税等税收优惠③诚实推定权:除非有足够的相反证据,纳税人有权被推定为诚实的纳税人。④获取信息权:有权了解税制的运行状况和税款的用途,并可就相关问题提出质询。⑤接受服务权:在纳税过程中,有权得到征税主体文明、高效的服务。⑥秘密信息权:有权要求征税主体依法保守其隐私或商业秘密。⑦赔偿救济权: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受到征税主体的违法侵害造成损害的有权要求征税主体承担赔偿责任。义务 ①依法纳税:应依据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的规定,及时、足额缴纳税款。②接受管理:应接受征税主体的税务管理,依法办理税务登记、设置和使用账簿和凭证、进行纳税申报。③接受稽查:应接受征税主体依法进行的税务稽核和税务检查。④提供信息:应诚实地向征税主体提供有关信息。商品税的特征?①征税对象是商品(包括劳务),而不是所得和财产。②计税依据是商品的流转额,即商品流通、转让的价值额,可能是流转总额或流转的增值额③税负易于转嫁,是典型的间接税。只要商品能够销售、流转,往往由消费者或最终购买者承担。

商品税各税种间联系?①增值税和营业税的“互补关系”:增值税侧重于以有形资产为征税对象,营业税侧重于劳务、无形资产、不动产,两种税的征收不相重复,形成互补关系②消费税与增值税的“递进关系”:消费税是在征收了增值税的基础上又加征的一种税,凡是征收消费税的商品,必定征收增值税。③增值税、消费税同关税的“配合关系”。出口商品免征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或者将已征收的予以退还。进口环节则反之。增值税:是以商品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商品税。所谓增值额,是指生产者或经营者在一定期间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增值税的类型?①生产型:在计算应纳税额时,只允许从当期销项税额中扣除原材料等劳动对象的已纳税款,而不允许扣除固定资产所含税款的增值额。实际上以国民生产总值为计税依据②收入型:在计算时,只允许在当期销项税额中扣除折旧部分所含税金。实际上是对国民收入征税。③消费型:在计算时,对纳税人购入固定资产的已纳税款,允许一次性从当期销项税额中扣除,从而使纳税人用于生产的外购生产资料都不负担税款。实际上是对国民收入中的消费资料部分征税。

财税征管工作汇报 篇6

一、具体做法

1、加强现有税源监控,加大征收力度。积极协助国税、地税开展税源调查,加大对重点税源、重点行业和纳税大户的监控力度,有针对、有重点地加大稽查力度,堵塞税收征管漏洞。进一步加强零散税源的排查征收,抓大不放小,切实做到应收尽收。

2、搭建平台,做大做强本部经济。截止目前,我镇共搭建平台12个,其中地税3个,包括2家餐饮业,1家服务业,每月缴纳税源约20万;国税9个,包括3家个体户,6家一般纳税人公司,每月共缴纳税款约110万元。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植新税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环境污染小,科技含量高,税收贡献率大的企业,以培植新的财税收入增长点,夯实财源基础,形成持续增收的财源结构。截止目前,入驻园区企业共8家。

二、当前财税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上看,我镇财政收入的数量有了一定提高,为完成全年收入任务奠定了基础,但是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1、镇税源基础薄弱,实有财力不足。实际可用财力每年不足500万元,包括科为、六小龙缴纳两税平均每年约150万元,虽镇有几处房地产,但受到大市场行情影响,房子出售率低,目前王子小镇缴纳仅地税20余万元。

2、园区企业税收作用不明显。镇入园企业8家。其中只有5家企业已经投入生产,其他尚在建设期或者试生产期。已投入生产企业税收缴纳情况也不乐观,其中,目前仅缴纳地税30余万元,国税0万元。且其他非我镇招商引资企业税收统归县财政,因此园区企业的税收未能在我镇税收“大蛋糕”中占据重要份额,仅靠搭建平台,做大做强本部经济是很难完成县委、县政府提出的财税目标。

三、意见与建议

1、建议县委、县政府参照我镇实有税源情况安排税收收入目标。

财税工作总结 篇7

一、财税文化的发展与演变

拥有五千年文化的中国, 财税史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枚瑰宝。古语有言:以史为鉴, 可以知兴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杨灿明教授首先作了题为“树立全面系统的历史观”的发言。杨灿明教授认为中国要发展需要走出去, 走出去需要文化被认同, 认同文化必须了解历史, 因此研究有历史的文化非常重要。另一方面杨灿明教授还通过回顾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认为财税与经济、民主、法制和分权有密切的关系, 而这四个内容在中国历史中一直都不曾缺少过, 他建议要全面系统地看待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 并让全世界了解以进一步提升中国在世界的经济地位。杨教授的发言为大会的主题研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央财经大学王文素教授从西汉时期的《盐铁论》中所记载的儒家与法家两种不同的传统文化对政府是否干预财政政策的盐铁争论谈起。她针对当时盐铁专卖与官营财政政策提出了对当前的警示:税收是以法制作为前提进行筹集财政收入的常规方式, 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必须大体平衡, 筹集财力时要将对百姓的危害降到最低为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刘孝诚教授对唐代中期的“两税法”进行分析, 认为当时财政摊派定税已成为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因为它与专制政治机制相契合, 这一形式在后世历代不断得到改革与强化。这一财税政策是由于中国的儒学文化所构建的政治伦理所形成的, 它扼杀了个人权利, 遏制了法律的产生, 刘教授提出要规范财政收入行为, 必须从制度上保障公民权利, 并推进依法治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张朝举博士从宋朝王安石变法的失败进行剖析, 认为王安石提出“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 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 力图通过如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和均输法等措施开展财税改革, 尽管在变法初提升了政府的财务, 起到了一定的富国宽民的作用, 但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原因在于皇权不受节制, 私人财产权利得不到制度保障, 缺少公平、正义、平等的社会治理理念。总结得出限制政府的权利与职能范围, 加强依法治国, 依法治税是十分重要的。

另外, 多位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对明清时期的财政税收政策进行了深入研究。广西财经学院李顺明教授对“康乾盛世”的整饬吏治、治河重农、减轻税负、安定民生等理财政政策进行了梳理, 得出清王朝顺应时势, 在政治、军事、法律、意识形态经济发展与财政税收等方面都采取了有利于政权统治的政策措施, 使其走向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辉煌时期。马长伟教授则对清政府采取的庚子赔款摊赔与清末“税负休克疗法”的税收政策进行了分析, 他指出从清初的财权集中到清末“干弱枝强”, 从“税负休克疗法”的失败到现代财政制度的建立, 皆是由于民众的反抗, 思想意识的提高, 迫使政府对财政危机的处理办法进行不断改进, 推动税制改革的结果。以史为鉴, 这也为我国启动新一轮的财税改革明确公私界限、支出责任和财力匹配、中央监管、制定预算等方面提供了经验与教训。

上海财经大学的黄天华教授、济南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王征所长、湖北经济学院刘晓风博士等学者分别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红军时期以及“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财政税收政策和制度进行了分析。黄天华教授分析了国民政府时期由于地方财权的滥用, 且缺少财政监督使当时出现苛捐杂税滥觞的现象;王征所长对红军时期的中央高度统一的财政税收政策、统一的会计制度与金融运作进行了分析, 他指出这些措施的实施保证了革命战争财力的需要。刘晓凤博士分析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财政体制, 由于极“左”思想的指导, 使财政管理体制不断发生变化, 财政监督制度严重倒退, 实践证明只有安定团结的国家才有可能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杠杆。

也有些学者对中国税收制度进行了纵向的全景式梳理, 财政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会洪钢主编认为中国尽管早在秦汉时期就有规范的税收制度, 但并非是税收国家, 经历了汉到宋、元朝, 封建政府通过专卖禁榷, 财政性货币发行, 官产收入和罚没与卖官鬻收入来获得财政收入, 直到明清时期才逐渐发展成为税收国家, 但是离预算公开透明和财政民主的财税文化发展国家的路还有很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赵罗兴副教授将自先秦到清朝雍正年间的多次财税改革进行分析, 认为最有影响的三次财税改革 (两税法、一条鞭法和摊丁入地) 对均平赋税和公平分配起了巨大促进作用, 也成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助推剂, 这为今后我国的财政改革提供了重大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二、儒家思想影响下的财税文化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人们思想意识形态直接反映在政治、经济和社会中, 直接作用于财税制度与财政政策。作为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影响最为深远的儒家思想, 也是这次研讨会上被学者们提得最多的传统思想, 这一思想对我国历代的财税政策的制定与财税制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和意义。

湖北省统计局叶青认为可以将当前的财税文化建设与财税制度改革召唤“回到孔子”的时代, 继承发扬当时财政思想的精髓部分, 包括轻徭薄赋、节用、藏富于民、公平公正等, 为当前的财税改革提供借鉴方向。他还认为可以通过研究思考文化振兴期、反腐期和生态保护期这新三期, 进一步深入认识了解我国的财税文化。

《陕西国税》孙建录主编则从儒家思想中的义利观来谈赋税。义利作为儒家文化的第一要义。因此, 国家收入税赋是为了国家安全以及公共物品的提供, 这是尽其义;而百姓纳税是要享受这些权, 这是获其利。在税收过程中要防止以利害义, 也要防止以义害利, 这表明政府与百姓应各尽其责, 政府要合理制定财税制度, 依法征税;百姓应自觉纳税, 不能违法逃税, 应建立纳税权利维护机构, 保证纳税人的权利。同时还应看到中国传统伦理思想需要不断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将其进行现代转型才有现实意义。

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 我们在当代的财税体制改革中要注意吸收精华而去其糟粕。儒家文化中部分思想对我国的财税制度发展有着明显的限制与阻碍作用, 我们应予以批判。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周春英针对儒家思想中的“君权天授”进行了批判:缺乏法制, 公共性职能缺失, 公平性差, 私人产权不受保护, 制度变革的渐进性, 反弹性倾向和自上而下的方式;《陕西国税》杂志社曹钦白编辑认为受儒家的民本思想、重义轻利和轻徭薄赋的影响, 部分税收官员成为无视民瘼的“聚敛之臣”。因此, 赋税一方面需要法制, 另一方面需要约束财税官员在谋求政绩时应遵守民主程序和法律, 把握好平衡。

结合几大思想流派, 东北财经大学齐海鹏教授选取了秦汉时期几个主要阶段, 对每一时期的财税政策措施及蕴含的文化进行了阐述, 认为秦汉时期的财税政策措施深受以儒家、道家和法家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当时的财税政策措施丰富多样, 财税文化异彩纷呈, 财政统一、无为而治、轻徭薄赋、节约开支、生家抑商、国家干预、国家专营、本末并重、抑制兼并等思想与措施对后代及当今社会的财政制度的制定有重要的启示。

三、财税文化物化形态研究

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 它是人的思维、意识或心理、或行为而表露出来, 但是广义来说, 它亦是有物态文化的层面, 是人们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 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物态文化是文化诸要素中最基础的内容, 他直接体现了文化的性质、文明程度的高低。我们可以从建筑、器皿、衣、食等物品中寻觅到财税文化及制度的变迁, 感受历史的足迹。

中国财税博物馆李玉环对中国财税博物馆进行了介绍, 武汉地方税务局罗涛教授作为武汉税收博物馆的负责人, 感同深受地认为税收博物馆作为生动形象地记录财税文化的载体对财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自夏朝以来, 4, 000多年税收源流、税收思想、税赋变革都可以通过博物馆所收藏的文物、图片、文字以及光、影、仿真场景来再现历史中的财税文化。这些物化形态中承载着深厚的财税文化, 因此建好博物馆不仅为学者研究财务文化提供了具体实物依据, 也为财税文化的宣传提供了一个场所和方式。

作为财税物化形态的另一种具体的形式———税票, 也在财税历史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江西省国税局科研所曾耀辉将清朝税票的变化作为佐证来探究税收改革与社会嬗变的关系, 分析出清代税收制度演变路径, 认为税制变革对清代政权兴衰和社会演变产生重要影响。这对当代的财税改革有重大的启示, 一方面要肯定税制变迁是推进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另一方面税收苛重对政权与百姓都贻害无穷, 因此税制改革应按经济发展规律平衡运行并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

河北省地税局科研所李胜良先生将中国大运河作为一种活的线性物态文化来研究。中国大运河与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相连接, 连接杭州与北京, 带动着中国东部物资交流和商业流通, 刺激经济发展。大运河周边经济的发展, 运河税收应运而生, 通过对大运河变迁的观察不仅可以能看到沿河地区经济的衰荣, 还能看到税迹、税路、税源、税粮、税仓、税镇、税关、税城等现象的出现, 这些对研究财税制度与财税文化有重要的意义, 能充分说明税收的历史地理价值。

四、中西财税文化对比研究

尽管中外文化有较大的差异, 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 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 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相互影响与渗透, 深深影响了各国的财税政策与制度。了解并借鉴西方的财税理论、制度和政策, 可以促进我国的财税文化建设, 对我国财税改革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武汉大学卢洪友教授作了题为《西方现代财政制度——理论渊源、制度变迁及启示》的发言, 他梳理了西方社会从中世纪到18世纪再到现代的代表性的财政理论和观点, 认为没有现代的国家就没有现代的财政制度, 西方的天赋人权、社会契约、委托代理、三权分立等思想不仅奠定了宪政、法理和政治基础, 同时也是现代财政制度坚实的理论基础, 同时强调市场经济是现代财政制度的基础。

首都师范大学施诚教授对中世纪英国的税收与议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认为英国从开始征的丹麦金、盾牌钱、任意税到最后保存的动产税和关税的税收发展演变, 是由于国王与议会在共同利益、共同需要的基础上发展形成, 议会最终获得了批税权。这值得我国财税发展所借鉴, 税收制度是需要不断完善的, 关键是要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并进行逐步的改革与探索。

税收制度的制定总是与当时社会的生产和经济发展水平, 以及当时所处的文化环境相适应, 中外古今莫不如是。“什一税”作为农业社会主要以土地与农产品作为税收对象的一个税种, 它曾经在中国与西方的历史上都曾出现过。中国财税博物馆武丹通过中外税收的对比来探究“什一税”在中西方的不同, 并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 对农产品征收十分之一的制度已不符合农业的发展要求。

一些税种是中西方共同自发而形成的, 但有些却通过引入或借鉴而来的。例如, 我国的印花税, 就是在近代才被引入中国的。江西财经大学戴丽华、席卫群教授对印花税的西方起源与引入中国后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印花税的征收最早出现在荷兰, 主要是以商事产权凭证为征收对象, 后来先后被丹麦、法国、英国等效仿, 直到近代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清朝时期商品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 再加上早期财税理论的深入传播, 清政府在财政资金严重短缺时采取了裁并旧税和开拓新税源的财政措施, 并尝试将商事凭证作为课征对象, 虽然两次失败, 但却形成了中国印花税的雏形。因此, 我们可以看到借鉴西方合理的财税制度对我国财税制度的改革是一个有益的补充。

上海财经大学的刘守刚副教授从责任伦理与权利伦理的角度来对比中西方传统财政制度的现代转型, 它认为中国的财政制度应从现有的责任伦理转型为兼顾权利伦理的现代财政制度国家。针对个人所得税未来的改革方向, 海南大学王金兰副教授在分析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的演变的基础上, 总结对比了当前全世界主要几个国家所采用的征税模式的发展与经验, 认为中国的个税改革应围绕纳税遵从, 推动混合模式作为改革的方向。对中外财税文化进行研究不仅可以认识财税文化的历史发展路径, 还可以探究其发展取向, 推动中国财税文化研究。

财税工作总结 篇8

在这样的情势下,“中国新财税主义三十人论坛”于8月8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目前我国的税收结构还是以企业增值税为主。可以预测的是。在未来十年中,所得税将会超越增值税成为中国的第一大税收;而在未来二十年后,消费税将会成为中国的第一大税种。”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治理研究项目负责人高连奎强调。

对此,高连奎提出了“五增五减”的财税改革方案。一是增加享受型产品和奢侈型产品的税收,降低生存必需品税收;二是增加成熟工业品税收,适当降低高科技产品税收;三是增加机器密集型产品税收,降低劳动密集型产品税收;四是增加专项服务收费,降低企业增值税和所得税等公共税收;五是个人所得税地方化,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增加纳税群体,成为支撑地方财政的重要税种。

新财税理论:个人所得税地方化

世界经济危机的本质是债务危机,其根源在于当今世界各国的财税体系已经不适合世界的发展,因此才产生了巨大的政府债务问题。新财税主义从财税改革的角度对经济危机进行了解释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一个国家的财税必须得跟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必须得量化,古代一般的税10%,后来提高到20%,工业化初期到20%。后来到发展中国家提高到了30%,社会主义国家40%,欧洲发达国家在50%左右。一个国家从农业国到初期工业国到发展比较快的发展中国家,再到中等收入国家到发达国家,它的税收从10%提高到50%,这是自然规律。中国是中等收入国家,但是中国的收入水平还是发展中国家的收入水平,GDP接近一万美元,但是纯税收27%左右。还是发展中国家的水平。中国现在靠土地财政,靠税收早就财政不行了,主要就是靠土地财政。这几年爆发的财政问题非常严重。

随着人类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财政税收必然会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政府必须不断的改革这个国家的财税制度、财税种类与财政征收方式来适应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与财政支出的加大。以前不需要政府收入,也不需要政府治理空气污染,古代什么都不需要政府。只需要政府维持治安。现在政府什么都得做,经济越发展,越现代化,社会分工越细,老百姓对公共产品的依赖越高,公共产品越需要政府来提供。老百姓对政府的依赖程度越高,政府需要增加税收,从而满足老百姓的需求。教育、医疗、养老等都需要政府。最终70%的事需要政府来做,修路和治理空气以及教育和医疗都是得靠政府的。政府不可避免的越来越高,随着社会的发展,所以政府不可避免的出现债务危机。但是这种债务危机需要财税来调整解决,但是如果不财税调整的话,赤字累计成赤字,越累计越多。

高连奎表示,“税收问题是最难解决的,税收问题第一步是影响了政府支出,政府支出一旦下滑,民间支出必须得马上下滑,因为民间支出和政府支出是一个挤出效应。一万块钱政府花了六千块钱,民间剩了四千块钱,其实货币学不是这样的,政府用政府财政,民间用民间老百姓的钱,没有冲突。政府花一万块钱不花老百姓一分钱,这是没有关系的。货币是可以不同的人同时用的,一万块钱政府可以用,老百姓可以用。政府投资压制了民间投资,政府投资上不去,民间投资必然掉下来,现在到了这样的情况。民间投资下降,很多人说到了2.8,接近零增长。简政放权,放宽限制这是微观的解决方法,但是面临的是宏观的问题。企业融资成本太高,简政放权解决不了民间投资下降的问题。民间投资下降首先得解决政府投资问题,政府投资上来,民间投资就上来。”

新财税理论从财税改革角度对经济危机提出了解决方案和改革建议:

首先,增加享受型产品和奢侈型产品的税收,降低生存必需品税收。高连奎认为,有的人占了很多的资源,如果不对他进行征税这是不平等的。巴菲特提出向我征税,因为他感觉到不平等。占社会资源多的人,有责任多交税。这是追求平等。你让马云多交税他也不会反对的,马云公司的前台可以多征税就反对。但是如何追求平等,这需要科学。我们不是增税派,也不是减税派,我们是科学的税收调整。

第二,增加成熟工业品税收,适当降低高科技产品税收。苹果七到8000块钱,这是高科技的产品,华为卖三千。成熟产品多收一点税不影响老百姓的生活,但是高科技的产品不要征税收了,促进它成熟,让它快速的成熟就可以。华为不要征税了,成熟产品不需要科技投入就是纯生产,华为手机90%的钱都给了科研人员,生产不需要什么钱。一旦成熟了以后成本可以降低90%左右,成熟产品多征税,科技产品不要征税。国家有首台套政策,国家都是有补贴的。90%的产品都是成熟的产品,可以增加一点税收,补贴10%不成熟的产品。

第三,增加机器密集型产品税收,降低劳动密集型产品税收。劳动密集型的产品越来越贵,贵到你消费不起。小的时候理发一块钱,现在最低15块钱。我们如果用一次性的纸杯两块钱买了很多,提高到了5块钱的话是不是大家用不起了呢,不是的,这是机械化的生产很便宜的。现在盐都是规模化生产的,都是很便宜的,一包才两块钱。手工产品很贵,家具很贵,没有办法机械化。我买一双皮鞋一两千块钱,一台冰箱和彩电十年都坏不了,买鞋一年穿坏了,买衬衫一千多水洗就旧了,这都是劳动密集型的。东莞生产的东西都是劳动密集型的,现在都转移到了越南。现在白领支出大部分都是衣服和鞋,在家里买彩电可以花多少钱,冰箱可以花多少钱,电风扇可以花多少钱。空调一两千,风扇几十块钱,但是天天买衣服企业家都有可能买穷了。

第四,增加专项服务收费,降低企业增值税和所得税。企业为社会做贡献,企业的税收应该是降低,消费应该增加一点税。政府专项服务和政府专项建设增值税,美国修高速公路是靠专项征税来的,就是通过燃油税。美国罗斯福搞了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税,艾森豪威尔搞了燃油税。现在说简政放权,所有的都免费,政府免费了以后钱压到了企业身上。可能政府很多的服务,可能政府收几块钱的工本费。政府服务应该收费,政府给谁服务,应该收谁的钱,给谁办证就收谁的钱。办证难需要解决,但是没有人说办证贵,中国应该办证难的问题,但是现在解决办证不贵还有降费的问题。钱是压倒企业最后一根稻草,办证的钱收上来以后,把企业的钱下降。

nlc202309081611

高连奎认为,“个人所得税地方化,欧洲国家要有个人所得税根本就不可能,一万块钱在北京是低收入群体,在地方是高收入群体。个人所得税在地方立法,但不能在全国立法。个人所得税是成为地方的财政支柱,土地财政是一次性的。中国地方政府用个人所得税来替代,个人所得税地方人大来立法,地方费办地方事,替代土地财政,这是真正的解决问题。本来债是市政府借的,但是发债券换一下,这就是债务置换,其实这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今天换给省政府,下次是不是给中央政府,中国银行买单,最终还是需要解决问题的,利用个人所得税来解决地方财政问题,利用房产税来解决财政问题。税不解决,如果财政问题解决不了,利率永远是零利率,稍微有一点利率美国和日本就不敢搞,利率提高了一点政府就破产了,因为政府要还利息。如果说政府到了一定的程度,美国和日本的结果加息敢吗,日本20年都不敢加息了,加息有破产。利息低是好事吗,错了,利息高是好事。金融的没钱赚,大家都没钱赚的,为什么现在金融火,因为它有钱赚,利息高,所以做金融才好。现在利息高,所以大家都玩金融,人人创投,人人天使。日本的信托原来是做企业贷款的,现在日本是做私人理财的,因为利息太低没得做。利息低到了一定的程度,做信托的不做了,做创投的不做了,做银行的也干不下去了,做保险和销售的也做不了。利息到了一定的程度,所有的金融板块都没得干。没有人给实体企业做融资,企业自己融资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实体企业是不可能发展的。中国的金融非常好。但是还得把利息低一点。因为现在严重地分化,新企业好,老企业都死了,本身就是好的企业,就是因为融资成本太高,财务成本太高成了僵尸企业。融资成本降低的话,财务成本低一点,那都是好企业了。中国人均杠杆跟美国不相上下,中国有这么大的规模跟美国差不多,中国的需求还要翻番。中国的货币太紧,导致百业箫条,其实根本不过剩。”

减税利大于弊

“在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方面。个人感觉可能还是减税更加利大于弊。中国十几年号称总体的财政税率没有提高,但是实际的税率是一年比一年高的,因为通过计算机系统联网了以后,征收也是越来越高的。”国家开发银行上海分行行长、北京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理事、两岸金融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郭濂强调。

“现在中国拉动经济,一带一路,特别是今年以来加大了财政支出,财政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支出已经超过原来的规模。”

郭濂认为,在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方面,个人感觉可能还是减税更加利大于弊。目前增加财政,一方面是中国十几年号称总体的财政税率没有提高,但是实际的税率是一年比一年高的,因为通过计算机系统联网了以后,征收也是越来越高的。另一方面,今年税基也增大,目前财政支出除了基本的公共支出以外,很多都是支出在经济建设方面,但是经济建设投下去总体的效率,效果不是很好。

增加支出了以后需要补,基本上都补贴到大方面了。比如说去产能,国营的可以得到补助,但是民营得不到补助,还不如减税,减税的话都是比较公平的。特别是有的高科技的民营企业,它们也是可以得到减税的优惠。不管是减税还是增税。最关键的就是优化税收征收的结构和税收的使用结构。但是总体比较而言,如果不得不选的话,我个人赞成多减税,少增加政府的支出。最近这几年政府支出的效率并不高,用于经济建设和扶贫的经济效益都不高。

房产税应该纳入其中

著名经济学家冯清表示,“以美国政府为例,所得税主要就是来自于两方面,一个方面就是对人征收的,就是个人所得税和法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征收2010年占40%,再加上企业所得税50%,社会保险税就是三块大的税收。地方政府的税负34%基本上来自于财产税,38%来自于消费税。我们国家的财产税没有征收,这是一个空缺,财产税的征收应该把房产税纳入财产税,房产税征收是没有道理的,交了土地使用金以后,房产税应该作为财产合并在财产税里面。对多数工薪阶层和多数百姓应该有豁免值,三千万以上征收。以下的豁免。”

冯清认为,中国社会今后出现的问题,腐败是一个,现在越来越浓厚的问题是在两极分化。因为中国的两极分化将来会造成社会的很多势力抬头,这是很正常的。应该考虑征收财产税,财产税里面进行房产税,这会缩小两极分化,有利于社会进步,对多数工薪阶层不会有影响的。财政部应该考虑在这方面的问题,现在中国的税收种类有很多的问题,很多征税是师出无名。税收怎么来的,就是因为政府保护国民,它给国民提供服务,最早是马帮,慢慢变成地方政府,变成了国家政府,所以政府提供税收使纳税人有纳税义务,对纳税人进行保护,这是合理的。

政府加杠杆换取企业减杠杆

“目前经济下行的情况下,我们通过适当的政府加杠杆来换取企业减杠杆,从而保证经济的稳定运行,这还是必要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部长,著名经济学家徐洪才强调。

他提出,当前需要解决公共产品的供给短缺。因为现在是过剩的阶段,需求不足,产能过剩。但是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恐怕不完全是政府的责任。现在提出共享发展,比如说在落实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这一种模式是政府资金发挥杠杆作用,当然财政杠杆,税收的杠杆也可以发挥作用,但是这个杠杆不是的。通过市场化的改革,很多领域供给不足是市场化程度不够,政府力不从心干不了,市场和民间想自己干也干不成,通过改革的方式是可以解决的。

他表示,通过提升政府财力也不仅仅靠增加税收,还有别的办法。比如说国有资产的无偿划拨,这是三中全会决定里面讲的很清楚的地方,这是底牌。别的国家没有庞大的国有资产,我国把这块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解决社会保障,提升社会保障水平,这是可行的。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是可以促进消费的,但是过度的福利弊端也是有的。过去我们看到西方民粹主义盛行,财政逼到了困境,这方面的教训需要吸取。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国的债务利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估计短期甚至是中期之内还是可以的。我们公共负债率跟GDP的比重现在不到60%。我们每年利息不到四千亿,三千亿的支出相对于10几万亿的财政收入来讲,这还是可以接受的。当期的财政赤字在3%左右,去年是2.4%,从现金流来看也是可以接受的。担忧是对的,但是现实来看有一点为时尚早。目前经济下行的情况下,我们通过适当的政府加杠杆来换取企业减杠杆,从而保证经济的稳定运行,这还是必要的。”徐洪才强调。

他认为,仅仅强调优化税收结构还不够,还有金融结构和国企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的内容非常丰富。不仅仅是税收的制度。也包括预算管理体制的改革。包括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政制度的改革,包括行政体制的改革。包括理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政府职能转变。

促增长,加税还是减税?

“经济增长现在很多人的共识就是来自生产与创新和技术进步,生产效率的提高,这是经济增长的主要作用。好的财税政策就把经济拯救,凯恩斯主义的追随者,主流的宏观经济学的教科书里面把财税政策。政府收钱用来开支买东西,认为这个作用是不敢改变经济增长的,只是影响当时短暂时期的社会总开支以及经济增长。只是引起了波动而已。如果要把税收政策的作用说成是在经济增长中发挥很大的作用,甚至拉动经济走出危机,需要多一些论证。”广西师范大学教授吴欣望提出质疑。

“我们在GDP大蛋糕里面增加税收,虽然可以为进一步的政府支出提供资金来源,但同时肯定会从总量上挤占一部分的消费支出,投资支出。中国的消费支出在世界上偏低,如果挤占的话那么GDP的结构是否会不合理。我们国家目前民间投资下滑很厉害,如果征税这部分投资支出是不是进一步下行。”

对于吴欣望提出的疑问,高连奎指出。只有加税才能促进经济增长。“中国减税和美国减税是两种方法,中国是比例税,根本不需要减税,中国的税主要就是企业交的,本身就是按照比例交的,企业效益不好不需要交税。你有亏损交什么所得税,中国经济效益好的时候才能交税,倒闭的企业不需要交所得税。美国减个人所得税,中国本身就是有自减税的机制。税种机制自动减税的,没有必要再人为的搞减税,不减税已经减税。”

高连奎进一步表示,“政府生产和私人生产,私人生产永远是属于过剩状态,政府生产永远处于短缺状态。政府修路很多照样堵车,因为公共产品永远是短缺的状态。高铁修了半天还是满足不了需求,高速公路修了半天还是满足不了需求,没有说闲置的时候。市内的公路永远都是堵车的状态,一修路老百姓增长的需求很快,修一点经济增长量点,老百姓的需求扩大三点,永远赶不上老百姓的需求。但是私人企业扩张这是成倍的扩张。政府扩张是有约束的。这是一点点的扩张,扩张不了很多。公共产品一旦增加了以后,跟私人产品会达到一种平衡,经济危机可以避免,就可以达到交换的平衡。”

上一篇:舅舅的人物作文下一篇:幼儿园教师的检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