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人眼中的孔方兄

2024-09-22

法国人眼中的孔方兄(共8篇)

法国人眼中的孔方兄 篇1

1 法国之旅

《傻子出国记》又名《新天路历程》, 是马克·吐温的第一部长篇作品。文中详细记述了1867年初乘坐纽约“教友城”号的世界航海之旅, 马克·吐温与六十六名天真幻想派的美国游客一起横渡了大西洋到欧洲旅行, 沿途经过了亚速尔群岛、直布罗陀海峡、西班牙、法国、马赛港, 达到巴黎参观国际博览会。无论从空间跨度、时间长度和心灵震撼程度来看, 这都是一次漫长的旅程, 是首次走出国门的美国人的一次“天路历程”, 是一笔横跨东西半球、历经人文交融、见证人民生活的宝贵精神财富。而马克·吐温的法国之旅正是这次旅行的“点睛之笔”。

通过细读, 我们不难发现, 马克·吐温的法国之旅大体上是遵循这样一条逻辑:初始, 满心欢喜、充满期待地幻想, 犹如孩童进入游乐场般充满了新鲜感;而后, 这种欢欣鼓舞的心情总是被种种细小的麻烦打破, 发现传说的与自己所见并不符, 心情变糟, 垂头丧气地想结束旅程, 第二天却又总是能精神抖擞地开始新的旅程。而作为旁观者和记录者, 马克·吐温“时而纪实, 时而抒发情怀, 笔锋一转又可借题发挥, 直抒胸臆, 又或开开玩笑” (1) , 在自由的氛围中以一种不动声色的力量为我们揭示了一个不一样的法国。马克·吐温对法国既有由衷的赞赏, 也有显而易见的不屑与戏谑, 究竟是赞赏多一些, 还是质疑与否定多一些, 则要循其游览的脚步一探究竟。

2 马克·吐温眼中的法国人

对大多数美国人来说, 法国是一个遥远却又亲切的国度, 法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法兰西的空气中似乎终年都弥漫着让人陶醉的艺术气息。而生长在这方土地上的人们, 男子则风度翩翩, 女子则风情万种, 一举一动都散发着他们特有的迷人气质。“浪漫法国人”被一次次提起、一次次重现, 最终成为当时法国人在美国人心目中的最具代表性、最有概括力的形象。马克·吐温借天真无邪的“傻子”之眼看到了不一样的法国人, “浪漫法国人”这一墨守的形象由此被打破。

法国导游是美国游客们精心挑选的, 理应与他们最为接近, 同时也成为了马克·吐温最大程度上给予重视与放大的法国人形象。他衣衫整洁, 彬彬有礼, 一副绅士派头, 言行举止尽显法式优雅, 更以真诚的谈吐赢得了小伙子谭、医生和马克·吐温的一致赞誉, 从而成为了他们的贴身向导。当美国游客热情洋溢、平易近人的邀请他共进早餐时, 他礼貌地推脱, 并解释这样做不合规矩与礼仪。天真的美国游客果然中了圈套, 忙解释说为美国人做事, 就按美国的规矩来。随着旅行的渐渐展开, 法国导游老练与世故的一面愈发显露, 外表的谦逊有礼不再展现, 而变成了早餐“怎么都喂不饱” (2) 的贪婪之徒, 一次次擅自改变行程, 把美国游客们领进商店购物以赚取好处费, 显然, 美国人的天真与法国人的世故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美国人对本国短暂文明史和相对缺乏的文化素养感到自卑, 同时盲目崇拜法国悠久文化和礼仪。精于世故、富有经验的法国人正是瞅准了这一点, 才使得他们处处表现出优越感, 并不时“对症下药”, 以天真对天真, 怀着复杂的心情迎接远道而来的取经者。这种对本国短暂文明史感到自卑, 并对法国悠久文化不加分辨的盲目崇拜正是马克·吐温真正大加鞭挞的对象, 也是他批评矛头的真正指向。19世纪中叶, 富裕起来的美国中产阶级开始向往欧式上层社会的生活方式, 在穿衣打扮和行为举止上竭力模仿, 然而内在的素养却是模仿不来的。在马克·吐温看来, 这是一种客观事实, 无需感到可耻, 也没有必要感到自卑, 美国也有自己特有的文化特点, 即使短暂的美国历史中也出现了不少伟大的艺术家与杰作, 而这些却被浅陋的美国中产阶级忽略了。美国游客之所以在欣赏法国艺术品和古迹时频频出现盲目听从导游, 不懂装懂, 对艺术大加评论的现象, 正是这种矛盾心理导致的结果。一方面, 他们向往法国人骨子里透出的文化气息, 认为只要学着法国人的样子欣赏艺术品, 接受艺术的熏陶, 便可以变成文化人;另一方面, 他们实际的文化素养不足以使他们有能力欣赏这些几千年文化积淀的瑰宝, 从而导致了他们在瞻仰名胜古迹、欣赏奇珍异宝时表现出来的只有虚伪、愚昧、盲从轻信、不懂装懂与矫揉造作。

3 马克·吐温眼中的法国艺术殿堂

既然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如此大规模的海外旅行, 并来到了向往已久的欧洲文化的中心, 美国游客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绝好的机会, 将法国的艺术瑰宝和名胜古迹游览至尽。马克·吐温没有盲目跟随众人的一致赞赏态度, 而是以冷静、客观、敏感、细心的观察家的身份并通过自己在美国经验对巴黎圣母院、卢浮宫、凡尔赛庄园等艺术殿堂进行了不同于传统印象的判断和描述。

古色古香的建筑——巴黎圣母院一部分竟是“勃艮第公爵让桑士庇尔为了心安才建造的——他刺杀了奥尔良公爵”, 神圣的教堂附属建筑竟成了“黄金时代”杀人犯“只消拿出石灰砖”就可以“洗脱罪名, 安心睡觉”的脱罪物 (101) , 这是马克·吐温对法国封建专政时代贵族滥用钱权、肆意残害生命的绝妙讽刺。而令医生魂牵梦绕甚至不惜两次被骗的卢浮宫又是怎样被马克·吐温展示一番的呢?客观地讲, 卢浮宫是法国文化中最不容忽视的建筑物之一, 建筑本身辉煌壮观, 但其中陈列的艺术精品和“几英里艺术大师的名画”受到的仅仅是“浏览”而不是“细细欣赏”, 这是因为画中“显示出巴结大人物的意思” (106) 。马克·吐温对卢浮宫的镇馆之宝——断臂女神《米洛斯岛的维纳斯》雕像、《胜利女神》雕像、达·芬奇的稀世名画《蒙娜丽莎》丝毫没有提及, 而是直抒胸臆, “他们对王公贵族之流保护给人一种令人作呕的谄媚, 在我看来, 比画上刻意表现出来的色彩和神情更为刺目, 而且确实更引起我注意” (106-107) 。至于欧洲最宏大、最豪华的皇宫凡尔赛宫, 马克·吐温欲抑先扬, 先是盛赞凡尔赛“美不胜收” (121) , 将凡尔赛宫规模宏大的气势通过一个土头土脑的乡巴佬的戏谑口吻体现出来, 尤其体现在对细节的描写上, 如“多得简直数不清, 看起来却像零零散散地散布在一大片空地上”的巨尊雕像, “百龙戏水”的喷泉, “望不到头”的林荫大道, 或是到处可见的“无数男女” (122) ……至此, 凡尔赛宫的确如史实般介绍的那样, 其严格规则化的园林是法国古典主义的杰作。它不仅是皇帝的宫殿, 也是国家的政治中心, 而且还是当时法国社会政治观点、生活方式的具体体现。于此, 马克·吐温没有否认, 而是以深邃的洞察力为读者挖掘凡尔赛宫富丽堂皇、令人叹为观止的表面背后的现象, 而这些通常是普通游客不愿或根本没有兴趣去看的。

穷奢极侈的凡尔赛犹如伊甸园:仙境般的御花园、琼楼玉阁、奢华的艺术, 高贵的雕塑。不远处却是苦难、贫困、邪恶和窄小肮脏的贫民窟。马克·吐温无情地揭露人民的困苦生活, 抨击了法国的封建落后, 指出了“文明世界”的不文明。凡尔赛宫巍峨的背后, 是四万民工历时二十年在法王路易十四的政令下耗巨资建成的, 所有的建筑材料如大理石、镜子等都是从意大利搜刮而来。这是欧洲自古罗马帝国以来, 第一次表现出它能够集中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的专制力量。马克·吐温以反讽的方式无情地批判了封建帝王专制的声色犬马、寻欢作乐和荒淫无度。尽管语气轻松, 字里行间却尽显作者对欧洲封建专制自身腐败的批判和对百姓受压迫程度的震惊。作者以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傻子口吻对凡尔赛宫气势的宏大雄伟感到惊奇不已, 并多次使用“仙境”、“尽善尽美”和“梦境”等类似的夸张字眼, 随后以一种不经意的口吻提到自己曾经一向痛恨路易十四不顾“百姓大闹饥荒, 自己却耗费两亿元块钱造了这座景色秀美的御花园”, 而这种行为如今在美景中自然是可以“原谅”的了 (122) 。随即马克·吐温笔锋一转, 却又以漫不经心的笔触提起民工修建宫殿的血泪史, “他 (路易十四) 每天雇佣三万六千名民工建造这项工程, 工程艰苦繁重, 工人经常累死, 每晚上都有整车尸体运出去”, 突然穿插的“贵夫人”的点评则凸显了法国上流社会贵族阶层思想的空洞和苍白, 他们只知“快快活活地过着幸福的太平日子”, 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水深火热视而不见, 与凡尔赛宫极尽奢侈与美轮美奂相比, 广大劳工的苦作与惨死竟是“不值得一提”的事情, 顶多算得上是“烦忧” (122) , 尽管马克·吐温未对此发表任何个人看法, 因为他的身份是个老老实实记录的“傻子”, 但通过行文之间的巧妙安排与穿插, 作者对旧世界封建贵族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压迫、奴役以及自身的堕落腐败的批判态度跃然纸上, 比直截了当地批判更有力度, 更引人深思, 更具有说服力。

4 马克·吐温眼中的拿破仑三世

以工人为主体的劳动者一直是法国革命与起义的主力军, 街垒是广大人民表达自己政治诉求的象征与符号, 是贫苦百姓追求自由与幸福的唯一途径。如今革命成功了, 无名的革命功臣生活却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安置街垒表达不满的权利也被当时的统治者拿破仑三世清除了。对于法国第二帝国的缔造者——路易·拿破仑这一时代人物的描绘, 马克·吐温也是采取了欲抑先扬的手法。

拿破仑三世在书中的出场堪称惊艳。马克吐温极力贬低共同检验部队的苏丹国王, 以此衬托法国皇帝的高大与挺拔。“拿破仑三世, 他代表的是近代高度文明、进步和优雅” (97) 。首先马克·吐温感慨拿破仑三世的雄心壮志, 并颇有为他的野心正名之嫌。待两位国王离开之时, 马克·吐温得出了拿破仑三世是“才气纵横的冒险家”的结论 (99) 。一路华丽的法国之旅被突如其来的贫民窟景象意外打乱后, 马克·吐温再次提到了这位在前文中被大加赞赏的英明的帝王, 并进一步指出原来英明的帝王只不过是一个压迫者。拿破仑三世“才华横溢”, 却并未倾听居住在贫民窟的贫苦人民的诉求, 而是想办法竭力阻止人民群众出现任何造反行为。他耗费大量人力财力修建“笔直如矢、雄伟壮丽的林荫大道”, 将原本曲折的小街统统拆掉, 因为这样“一颗炮弹从这头发到那头, 除了碰到些人肉之外, 半路上毫无障碍” (125) 。马克·吐温再次使用反讽手法将拿破仑三世唯恐人民革命、就连修整道路多半也是为了稳定自身统治的真正动机表现地淋漓尽致, 将他的政治野心和阴谋归结于“有恃无恐的震惊态度”和“精明的见识”, 发出了令自己“不胜钦佩”的感慨 (126) 。

拿破仑三世是马克·吐温在法国游记部分唯一涉及的一位政治人物。马克·吐温先后在两个章节中为读者展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形象, 有力地讽刺了法国政治制度的相对落后与缺乏民主。尽管当时的法国第二帝国已经结束了“专制帝国”的专制独裁统治阶段, 开始向“自由帝国”演变, 马克·吐温却识破了拿破仑三世的改革目的, 即竭力维护帝制的稳定, 尽可能化解来自各方对帝国的不满。至于在马克·吐温笔下屡遭嘲弄的圣安东尼郊区条条笔直的林荫大道, 则要追溯到拿破仑三世在位期间, 对大城市所进行的大规模改造。其中尤以首都巴黎的改造最为典型, 史称“奥斯曼计划”。巴黎的面积扩大了一倍, 建设了两条轴线, 一条南北向, 而另一条东西向, 从民族广场, 经过圣安东尼郊区、里沃利路、香榭丽舍大街到星形广场。应该说拿破仑三世的大城市改造计划客观上促成了社会生活的进步, 使巴黎基本构成了今日法国首都区的基本全貌, 然而, 正如《法国通史》一书所评价的那样, “巴黎目前仍存在的富人区与平民区的分界也可追溯与此” (3) 。本世纪30年代一位左翼批评家说:“马克·吐温像惠特曼一样, 在西部边疆形式的民主之中领会到了美国的显著特征。这并不是停留在选举中的那种民主, 而是贯穿了整个生活进程中的民主, 是渗透到政治和经济、科学与艺术诸方面的民主……他对欧洲艺术的方案是基于他的民主倾向。”由此我们可以得出, 通过对拿破仑三世玩弄民主、操纵民主的无情嘲弄, 马克·吐温表达了对美国自由民主精神的由衷赞赏与自豪。至于他后期一系列揭露美国民主与自由掩盖下的虚伪的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镀金时代》, 则可以说是爱之深, 痛之切, 为美国自由民主精神被政治家和投机分子歪曲利用变为他们谋利的工具而深感痛心。

5 结论

在《傻子出国记》一书的前言中, 马克·吐温坦言自己“不带偏见、老老实实”, “傻瓜式”地记录了自己和66位美国游客所见到的欧洲景象。传统游记对旧世界的欧洲描绘充满夸张、离奇、浪漫, 那么游客眼中的欧洲世界与旧世界一致吗?游历结束后, 美国游客是否依然因为本国历史短暂感到自惭形秽, 对旧世界的悠久文化满心崇拜呢?作为欧洲文化的中心与代表, 法国给马克·吐温和美国游客们留下了怎样的感受与思考呢?诚然, 马克·吐温以幽默讽刺的手法对美国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愚蠢、无知以及欠缺的文化素养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而他真正想批判的是美国人对自己的蔑视, 是霍桑、詹姆斯、亚当斯等人对欧洲人的顶礼膜拜 (4) 。马克·吐温对法国传统建筑、艺术品、政治制度进行了描绘, 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法国, 对游客们种种滑稽、诙谐的行为进行了描写, 表现出美国人的自豪感, 对美国民主制度在欧洲封建制度下迸发出的活力进行了记载, 体现出本民族的优越感。可以说, 天真无知的“傻子们”在旅途中无意识对比了美国和法国各个方面, 重新构建了身为美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与归属感。

注释

1 董衡巽:《美国文学简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第152页。

2 马克·吐温:《傻子出国记:新天路历程“教友城号”漫游欧洲及圣地记》, 陈良廷, 徐汝椿译。上海: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 第92页。文章内译文都出自该版本。

3 吕一民:《法国通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2, 第204页。

4 参见《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埃默里, 埃利奥特主编, 朱伯通等译。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4, 第504-518页。自19世纪以来, 以欧文、霍桑、梅尔维尔和詹姆斯为代表的美国作家常常感叹年轻的美国缺乏自己深厚的文化, 对欧洲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与发展充满向往。詹姆斯认为, 美国文化太贫瘠偏下, 不能孕育出伟大的艺术家, 马克吐温的出现标志着美国文学终于摆脱了欧洲传统影响的影子。美国本土作家们不再依赖欧洲文艺作品的规范性、语言的诗意性和精雕细琢式的抽象性, 转而深深扎根于美国本土大地, 用美国人自己的语言讲述发生在美国的故事。

法国人眼中的孔方兄 篇2

然而从现在看来看,每当中国人谈到慈善,更多的是谈及到钱,食物,以及各种物质上的东西,确实不错,从一些层面上来讲,慈善与物质是分不开的,然而它的局限性却在某些层面上让慈善变了味道。每当人们将需要的目光投向那些富人,似乎得到的只是等待。对于某些中国人来说,让他们拿出一些物质来资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可能是非常困难的,这其中也暴露出中国慈善事业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国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对于中国慈善和世界的接轨也会产生巨大的阻碍!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有关慈善事业方面的法律法规严重缺乏,现行的法律法规法制层次低:迄今为止,我们现行的有关慈善事业方面的法律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此外,就是一些行政法规和主管部门规章。这一状况造成目前我国慈善事业无法可依,使慈善事业很难在这样的法律环境和条件下得到发展。

二、慈善主体不明确,慈善机构体制和管理落后:目前合法的慈善机构都不具备独立的法人地位。登记注册要挂靠一个业务主管单位,而这些主管单位基 本上是政府部门或政府授权的组织。这使得慈善机构在法律和行政体系中层次都不高。政府依旧在慈善事业中扮演着主要角色,政府办慈善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不仅大大阻碍了慈善机构的建立和准入,使得慈善机构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慈善救助所需;而且造成慈善机构权责不清,效率低下。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现有的许多慈善机构普遍体制陈旧,管理模式和资金运作缺乏专业化,与国外的慈善机构有很大差距,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社会捐助机制不完善,渠道不畅通,捐助信息欠透明:缺乏普遍的激励机制,目前给予慈善机构捐赠全额免税的,仅限于中华慈善总会与中国红十字会等五家慈善机构。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大多数中小慈善机构和公众的捐助热情。对于善款的分配和用途,缺乏有效的监督和信息查询系统。善款的来源、运用和去向等信息不透明,导致慈善机构和捐助活动的公信力不足。从近年来社会捐助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国公众对慈善事业和社会捐助活动均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强烈的意愿。但上述问题影响了中国民间慈善事业的发展。然而,值得庆幸的是:许多政府部门也开始意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所以无论官方还是民间

要求尽快对慈善事业立法的呼声日益高涨。稚嫩的负重希望工程的那双大眼睛盯着我们看了十多年,使人们以为,捐资助学已经蔚然成风。每逢自然灾害,民政 部门总能及时反应,普通人从单位里的捐款摊派上,切身体会到,自己已经在参与慈善了连自己都在其中了,中国那么大,肯定是人人参与了。然而,实际上中国的慈善事业还非常稚嫩。目前,全国城镇享受低保的生活困难人口有2000多万农村居住着数千万贫困人口,全国还有约6000万残疾人口,有近200万流动儿童失学辍学。任务不可谓不严峻。然而,中国慈善机构的绝对数字非常少。目前全国登记在册的非营利民间组织为28万家其中许多是官方和半官方的,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民间组织,与慈善有关的则更少。而美国早在1990年,就已经有140多万家非营利民间机构。在我国,“慈善”的定义还非常混乱,跟国际惯例不同的是在扶贫、赈灾、助学等传统的慈善项目以外,环境保护、文化保护、精神文明建设等许多“公益”范畴的组织和活动,并未被包括在“慈善这个概念中。慈善的影响面过于狭隘。同慈善机构数量少相对应,我国慈善机构的募捐能力弱,执行也弱。总体来说中国的慈善事业与国外还有很大的差距,这可能需要好几代人的努力去完善和发展!

现在来看中国人作秀的远比做实事的人多的多,不管是汶川地震还是玉树地震,在募捐现场,多少企业,多少人高举着牌子,捐款多少亿多少万,然而事实上他们拿出了多少?又有多少人真正拿了出来,我们不知道,就是真正拿出来的这些钱,又是怎样分配的,这些钱有多少用到了真正的该用的地方。或许中国的慈善事业过于官方化,政府在这些方面起到了主导作用,然而现在政府的公信力实在是不敢恭维,他们总是用那些无聊的数字来糊弄老百姓,糊弄那些纳税人,某些官员的做法甚至是腐败到底。

做慈善事业可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首先,发展慈善事业,有利证社会稳定。社会的发展需要正确处理效益与公平的关系。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及社会现代化等等固然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但它们最终只是手段,人的发展和人类福利才是目的。慈善事业兼顾效率与公平问题有效的促进社会成员共同进步,从而保障社会的稳定。其次,慈善组织是构建公民社会的重要力量,在促进社会提升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慈善组织的发展有利于人们之间相互信任、诚实和互助的建立,促进社会规范的形成,构建公民参与网络,让公民、公民性社会组织以主体姿态,以自助、自治的方式组织起来,参与社会管理,参与社会矛盾的解决。最后,慈善事业的发展有利于人类道德素质的提高,构建和谐社会。慈善事业展现了人性中“善”的一面提倡人道主义,有助于人与人之间形成相帮互助相互关爱、助人为乐的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在中国,慈善事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设的重要内容,一个和谐的社会,应是一个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社会。首先,以奉献爱心为宗旨的慈善事业是我国进行公民道德教育,提高公民素质的一个重要载体。第二,志愿服务是慈善事业的核心价值形式,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慈善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发展慈善事业,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通过慈善事业,也是缩小我国现阶段贫富差距的现实途径。我国现阶段城乡间贫富差距在逐步扩大、地区间贫富差距也在不断增大,尤其在东西部地区,因此慈善事业的发展以及完善对缩小我国现阶段贫富差距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是解决我国现阶段弱势群体生活状况的现实选择来自国家民政部统计的数据

目前中国除了每年有6000万以上的灾民要救济、2200多万城市低收入口享受低保以外,还有7500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6000万疾人和1.4亿60岁以上的老年人需要各种形式的救助。我国慈善事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救助贫困群众、调节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和构建社会和谐等方面承担着新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因此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十分必要。综上所述,认清了我国慈善事业的现状以及发展慈善事业的意义对于探讨如何发展和完善我国的慈善事业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在充分理解和掌握我国慈善事业的现状、认清其意义,才能按照“人人可慈善”和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推进我国慈善事业的蓬勃发展。我们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下我国的慈善事业一定会又好又快地发展一定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

最后总结,我国的慈善事业还有很大啊进步空间,我们需要社会各界发挥力量,将我国的慈善事业做大做强,将我们的慈善理念进行扩展,这将有利于我们社会的发展和繁荣稳定!

参考文献:《人民日报》

《时代》眼中的中国人 篇3

最早出现在《时代》上的中国人为直系军阀吴佩孚,他出现在1924年9月8日的《时代》封面上。

1976年,中国历史走入重要转折点。这一年登上《时代》封面的是邓小平、毛泽东。前者即将影响中国的未来,后者的去世,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1980年代以后,《时代》对于封面人物的选取也发生了微妙变化,不再专注于中国政治人物,开始留心普通老百姓。1984年4月30日,登上《时代》封面的,是一个有着明亮笑容的小伙子,他站在长城上,手里拿着一瓶可口可乐。

进入20世纪之后,《时代》(美国版)对中国的封面报道逐渐减少,截至目前仅有三次。值得一提的是,此后《时代》对于封面的选择,开始倾向于社会、经济事件或现象。

2009年12月16日,《时代》周刊评出了2009年度人物。四名“中国工人”作为唯一上榜的群体人物位居亚军。她们代表着中国广大的工人群体荣登封面。《时代》称,中国经济顺利实现“保八”,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继续保持最快的发展速度,并带领世界走向经济复苏,这些功劳首先要归功于中国千千万万勤劳坚韧的普通工人。

外国人眼中的西游记 篇4

摘要:《西游记》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在国外也有相当大的影响,但由于文化的差异,老外阅读《西游记》和中国人对《西游记》的理解还是又算差异的,本文就主要对外国人眼中的《西游记》做出论述。关键词:西游记 国外 差异性 正文:

唐太宗贞观十九年(公元645 年), 长安弘福寺僧人玄奘私自西行天竺取经而回。此事轰动朝野, 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终于在16 世纪汇成一部伟大的作品----《西游记》。自5西游记6成书以来,尤其是19 世纪以来, 数百年间《西游记》 再一次涉千山万水, 迄今已有一二十国译本,但是仔细比较, 《西游记》在异域的流传,还是与中国国内对其的理解是有差异的。

一、东方人眼中的《西游记》。

《西游记》在东方的流传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下面以日本、印尼、马来等 为例说明。

(一)日本。国外对《西游记》的研究,以日本汉学家的成绩较多。早在日本飞鸟时期, 即唐贞观年间, 僧道昭闻知玄奘取经归国, 即赴东土求学, 在抄写经文的同时,也抄集了一些取经故事, 郑重传入日本。较早的重要论文有猪俣庄八的《关于西游记》、中野美代子的《西游记和三藏法师传》、田中谦二和荒井健的《西游记的文学》、内田道夫的《西游记的语言》等。

在日本, 唐宋时有关西天取经的故事几乎都是由僧侣完成的。明清时, 大量《西游记》版本传入日本, 其中有着浓厚神秘意味的汪道涵《西游证道书》 与刘一明《西游原旨》 颇受欢迎。20 世纪以来, 现代日文译本约有30 多种, 其中不少(如弓馆芳夫、守藤更生、太田辰夫等译本)都以汪、刘二书为底本。可见其宗教色彩浓厚。

日本的《西游记》研究在对一个宗教故事的追溯中, 以详实的资料几乎勾勒了一个完整的《西游记》形成史。这之间涉及到对唐宋《诗话》的考证, 对元本平话的修复, 对作者为丘处机说的质疑或引证, 对人物形象的溯源,其中, 关于孙悟空形象的渊源, 在印度说、中印混血说的标签下, 几乎是清一色的佛典说, 尤以太田辰夫、矶部彰为代表。认为孙悟空渊源于佛典中的向导猿或猿形护法神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曾数次将《西游记》改编成影视剧,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富士版《西游记》。日本影视改编者对《西游记》原著母题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造,在历险母题中强化了团队精神,在弱化反叛母题的同时突出了勇气与正义之心的重要性,并突破原著内容新增了婚恋母题。同时,改编者对原著中传统、鲜明的艺术形象也进行了重新塑造,主要人物从外在造型到内在性格都出现了迎合日本观众需求的变化。原著母题与艺术形象的变异与日本影视改编者对《西游记》的理解有着必然的联系,同时也受日本宗教、习俗、传统文化等民族特征和日本现代时尚的影响。

(二)东方其它国家。

蒙古阿兰巴托所藏蒙文手抄本, 大都源于阿拉纳首译本, 居然有13 种之多。从一些资料来看, 阿拉纳这部早期译本由于符合蒙古人对佛教教义的阐释, 所以很快便引起了蒙古学者的注意。蒙古的抄书者把它奉为佛教启示录《 一个人(玄奘)的故事》, 成了佛教信条。有一蒙文译本便直接叫做Tangsang-blama, 即唐僧喇嘛。

在印尼、马来语的世界, 关于5西游记6的翻译几乎完全是一种宗教现象, 显得十分兴盛。1937 年9 月胡氏所译5西游真诠6开始按月连载, 这一月刊同时还附有《道德经》、《观音菩萨传》等宗教译文。《西游记》在东方的流传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也许正是因为东方各国拥有一个共同的佛教文化圈, 在这一文化圈里,《西游记》更多地是以唐玄奘取经的故事流传的(唐太宗事是取经的直接原因)。有意味的是, 越南对《西游记》的态度却有些个别。由于越南深受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西游记》多半被视为市井文字, 并不被看好。不过这一差异, 大抵都来自于对《西游记》思想意蕴的认同与否。

二、西方国家对《西游记》的理解。

西方, 一开始却是将《西游记》作为中国文学的一部分, 由汉学家翻译的。这样, 对《西游记》的介绍大都经历了片断译文——百回选译—— 全译的过程, 译文虽杂, 但在注目于小说本身的意蕴时, 却已大致把握了“西游”故事的脉络, 并逐渐突出了孙悟空的故事。

我从一本杂志中看到瑞典有一个老师是这样向他的学生解说的:中国的《西游记》故事说的是一个中国的和尚去西方的印度取经的故事。他骑着一匹白马,带着一名叫沙僧的仆人为他挑担。路上,为了消遣,他还带了一只猴子和一只宠物猪。听说他带的那只猴子本领很大,一路上为他打死了一只蝎子、两只蜈蚣、五只黄鼠狼、七只蜘蛛„„和尚带的宠物猪没什么本事,但特别能吃,听说它一口气能吃四只西瓜,把和尚、仆人、猴子的那几份都吃了;它还很好色,路上 碰到小姐,它就色迷迷的„„但和尚很喜欢它,因为它一路上能为和尚解闷。那仆人最没用了,一天到晚就挑着那破担子,听任摆布„„外国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啊,中国的和尚真潇洒,去取经探险还带着猴子和宠物猪,太有味,太刺激了„„ ”这完全把《西游记》当做一个故事讲了出来,可见西方人更注重其故事性。

美国阿瑟·韦理(Arthur Waley),将《西游记》书名译为《猴》(Monkey),这个译名在西方颇为通行。英国大百科全书介绍《西游记》时说:“十六世纪中国作家吴承恩的作品《西游记》,即众所周知的被译为《猴》的这部书,是中国一部最珍贵的神奇小说。”美国大百科全书介绍说:“在十六世纪中国出现的描写僧人西行取经故事的《西游记》,被译为《猴》,是一部具有丰富内容和光辉思想的神话小说。此书经过许多人参加创作,最后是由吴承恩在比较粗糙的基础上,经过很大的加工提高而写成的。”

《法国大百科全书》写道:“《西游记》是关于著名僧人唐玄奘的历险故事。这位高僧西游的目的是精研印度佛教的宗旨,他的同行者有被他收为门徒的魔猴、猪精、沙妖怪。他们师徒四人经过许许多多奇幻的地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妖、魔、鬼、怪,有朋友,有敌人。全书故事的描写充满幽默和风趣,给读者以浓厚的兴味。”

德国迈耶大百科全书认为:“吴承恩撰写的幽默小说《西游记》,里面写到儒、释、道三教,包含着深刻的内容,它是一部寓有反抗封建统治意义的神话作品。”

西方人在翻译、介绍的同时, 开始了对《西游记》 的研究。韦利在其序言中就追索了《西游》的寓言, 他认为三藏代表普通人, 孙悟空代表天才, 猪八戒代表肉体的欲望, 沙僧代表诚。在西方文化圈内,5西游记6更多地是一部奇幻的神魔历险记, 而不是宗教作品, 它的主角是一只神通广大的猴子。而且人们已注意到《西游记》的allegory(隐喻), 认为小说包含着深刻的内容,是一部讽喻史诗, 不过这时仅仅传达了西人对东方神秘文化的讶异罢了。

国人在特定的文化熏陶下,对《西游记》里的“专有名词”理解有自己的本土韵味,而西方世界的对其解释则别有异域风味。下面列举几个。筋斗云:孙悟空所具有的一种非常独特的本领,他的一个空中360 度转体动作就可以完成十万八千里的路程,相当于54000 公里。考虑到地球的周长约40000 公里,因此孙悟空的实际飞行里程应该只有14000 公里,因为其中的40000 公里绕行了地球一圈,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妖怪:与西方传说中的魔鬼不同,小说中的妖怪虽然也干了很多的坏事,但他们本身不是邪恶的象征,而只是显示出他们身上人性的弱点而已。究其身份而言,虽然也有少数像白骨精那样的自学成才的妖怪,但多数的妖怪其实都是天上神仙的宠物,这也提示我们平时要加强对宠物的管理,不要放任他们危害公共利益。紧箍咒:唐僧为了限制孙悟空所使用的一种咒语,这种咒语会让孙悟空的头发生非常严重的偏头痛,至于紧箍咒的具体内容书中没有交代,但据当今《西游记》的研究者周星驰先生考证,紧箍咒的内容可能是:“天要下雨了,快收衣服啊!”猪八戒:原本是天上的一位神仙,相当于海军司令,统管银河舰队十万兵力,后来因为对天上的神仙美女同事嫦娥进行性骚扰,被嫦娥举报,绯闻严重影响了天界的声誉,因此被天神的CEO 玉皇大帝开除,将他放逐为人类,由于他在到达人类居住地时一时疏忽,钻进了猪圈,所以变成了猪的模样,但他仍然具有神仙的法力。

由种种现象可以看出,西方世界更多的是注目于小说本身的意蕴,把握“西游”故事的脉络。

参考文献:

【1】_西游记_在日本动画中的变异高晨 贵州师范大学

倪维思眼中的中国人的信仰 篇5

尽管倪维思指出中国人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宗教, 但他并不否认中国人有自己特有的宗教与信仰, 也即是所谓的涵义有所改变的“宗教”。“中国的宗教繁杂多样、混乱不清, 因此很难有人能说得清本人或他们的信仰究竟是什么”。他认为中国的本土宗教体系可分为三类, 即儒教、佛教和道教。

关于儒教

关于儒教, 倪维思分析了几种不同的理解:其一是将儒教视为“读书人的宗教”;其二是将儒教表述为“国教”;其三是将儒教视为孔子学说或儒学的同义词。倪维思认识到, 儒教被表述为“国教”可能给人造成错误的印象, 因为在中国没有任何一种宗教曾被政府特别批准和确定为国教。他本人显然对第三种理解给予更多的支持。

在介绍中国香客去寺庙拜佛时, 倪维思花了很多笔墨描述了寺庙上香的盛况。在他的眼中, 中国的香客是愚昧的、可怜的。他是这样描述中国香客的:“无知轻信的女香客们”3、“可怜的女人们”4 (香客) 、“自以为是、冥顽不化的拜帖敬佛的善男信女们”5他那穿插在描述中的小结式的评论清晰地暴露了他的态度:“唉, 太愚昧了!这就是这个国家的民族性, 就连人们为来世所作的准备也是如此的无知。”6

如果这些还不够说明他的态度, 我们可以再看下面这段文字:“尽管当时风和日丽, 周围环境自然天成, 景致宜人, 但整个寺庙却蒙上了一层道德沦丧的阴影;到处都是罪恶、悲痛、疾病、死亡。人啊!上帝的杰作, 在这里变得盲目、低贱、执迷不悟, 他们看不到一缕来自于上帝的光芒, 不知晓永恒真实的上帝和‘来到世间拯救人类’的惟一救世主——基督耶稣。”7

关于佛教

在介绍中国的佛教时, 倪维思的描述是带着一层猎奇的色彩展开的。在他充满细节的描述中, 他也不时用比较的眼光来审视中国人的宗教与西方宗教的差异。其中一个有趣的例子是将观音与圣母玛利亚比较。他说, “中国人相信, 这位女菩萨 (观音) 在世间现身的时间不定, 显现出来的样子和性情也时有变化。她被供奉为‘送子观音’、‘千手观音’、‘七面观音’, 有时还被塑造为男性形象, 但称呼相同。‘送子观音’的形象通常是怀抱婴孩。罗马天主教徒已认识到这位女菩萨与圣母玛利亚极为相似, 他们认为此种巧合是撒旦的力量使然”。8

与此同时, 倪维思指出了中国人显然对天主教徒所表现出来的反感略知一二。他记录了当时中国人中流传的说法是天主教徒因为观世音害死了耶稣而对她心生憎恨。倪维思将中国佛教和天主教并列比较, 不是为了抬高天主教, 而是为了一并加以批评。他写道:“这两种分别适用于不同种族、不同文明、不同宗教理念的信仰在精神上奴役了世界上几乎五分之四的人口, 它们虽然满足了人类的宗教渴求和罪恶本性, 却都使灵魂真正远离了上帝”。9

关于道教

对于中国的道教, 倪维思的评价比佛教还要低。他说, “它从哲学蜕变为迷信, 从追求真理堕落至一味地迎合人性中求异求奇的欲望”10。他认为道教与佛教相比更受中国统治者青睐, 其中原因既在于道教的来源和由来, “也因为它本身所具有的颇显矫饰和夸张的特点”。11

倪维思用了很多笔墨介绍中国道教里面的神鬼故事, 并由此剖析中国人的天性包含了“想入非非”的特征。他写道:“中国人骨子里想入非非的天性从未得到过天启的指引和约束。由于他们从小就习惯了听大人们讲妖魔鬼怪的故事, 这一天性因而会随此滋生出来的无知愚昧而变本加厉。中国人的头脑无疑已做好全盘接受那些荒谬怪诞的迷信传说的准备, 他们似乎甘愿被无缘无故的恐惧所左右。”12

中国本土宗教间的关系

倪维思认为中国的儒教未能给予中国人真正意义上的宗教形式, 但中国人出于追求宗教的本能和对信仰的渴望, 所以宗教必将进入中国人的生活。倪维思认为, 佛教和道教所满足和填补的就是儒教在信仰上所留下的空白。

在他看来, 佛教与道教, 也存在相互弥补的关系。佛教更注重对来世和超生的论述, 而道教的信仰体系则可以满足人们把握现世的本能和需要。对于佛教与道教对中国人的影响, 倪维思认为这两种宗教早已潜移默化地深入到中国人的头脑之中, 并与这个国家的语言、文学、社会习俗等融为一体了。他清楚地认识到, 中国各朝代的皇帝对佛教和道教的态度是不甚统一的, 并认为当时的政府已经不再对佛教徒和道教徒进行迫害了。政府其实也受到了佛教和道教的影响。倪维思创造一个“国家崇拜”的概念, 用以指称从佛教和道教发展出的其他各种宗教崇拜形式, 以及孔子之前就已存在的各种古老的祭拜礼仪。倪维思认为, “如今 (清代) , 儒教仍可被看作是一种道德伦理体系, 而国家崇拜是形式主义的仪式礼节, 佛教具有宗教狂热主义特征, 道教则根本就是迷信思想。”13

中国民众的宗教观念

倪维思认为, 中国民众的宗教观念是模糊而混乱的。在论述中国民众的宗教观念时, 倪维思用了一系列非常负面的形容词或修饰性短语, 认为普通民众“道德觉悟愚钝低下”、“缺乏思考能力”, 而中国民众的偶像崇拜是“本质上堕落和鄙陋的”。14中国民众的偶像崇拜被倪维思作为上帝启示存在于人类灵魂中的证据。他认为中国民众偶像崇拜这种形式使灵魂远离上帝, 最终使真理蜕变为谎言。倪维思以西方传教士独有的高高在上的姿态说道,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 在我们现在生活的19世纪, 居然还有这样一个全民崇拜偶像的国家, 更不可思议的是, 我们自己反倒没有成为偶像崇拜者, 这真应该感谢上帝没有让我们与这个异教民族同流合污”。15

倪维思对中国人偶像崇拜所流露出的情感和态度符合他作为一个传教士的形象。他在中国人的偶像崇拜中寻找证据支持自己的宗教信仰。凡是与自己的宗教信仰所接近的, 他便给予更多的肯定。他说, “尽管中国人的偶像崇拜所呈现出的是一幅黯淡压抑的图景, 但这幅图景并不是毫无光明和希望而言。中国的偶像崇拜几乎比其他任何一个古老国家的信仰都值得肯定。”16倪维思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他认为“中国人不像希腊和罗马的偶像崇拜那样将邪恶奉若神明, 也从未有过在印度迄今还流行的淫亵放荡的仪式;此外, 大多数异教国家经常祭拜的各种猥琐可憎的偶像在中国也很少见”。17他引用了一个事实作为他这一观点的论据, 说除了观音娘娘中的婴孩一丝不挂之外, 中国的庙宇里供奉的偶像没有一尊是赤裸的。

在倪维思的描述与论述中, 中国人的民族性是愚昧的、想入非非的。当然, 他在描述中国人的低贱与愚昧时, 暗含了他给中国人开出的解药。倪维思给中国人的灵魂开出的药方是基督耶稣的福音。由此, 我们可以知道, 他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进行不厌其烦的研究和介绍, 乃是为其传教服务的。

梵·高眼中的法国阿尔勒(英文) 篇6

Arles is a town in the Provence in the southeast of France.Remote,uneventful,but definitelyno waste of time,Arles is absolutely steeped in Provencal culture.

The town dates back to the 7th century B.C.,and was a major Gallo-Roman city.In 1888-1889,the Dutch post-impressionist painter Vincent Van Gogh lived in Arles and produced over300 paintings and drawings during his time there.In 1981,Arles was listed as UNESCO World Heritage Sites.

1. Place du Forum形式广场

Painting:CoféTerrace at Night(《夜间的露天咖啡座》)

One of Van Gogh's most famous works,CaféTerrace at Night is a romantic depiction of the Place du Forum after dark.The painting is on exhibit in the Kröler-Müller Museum in Otterlo,Netherlands.

2. The Yellow House黄房子

Painting:The Yellow House

The Yellow House,on exhibit in Amsterdam'sVan Gogh Museum,depicts the house in which Van Gogh lived.The artist hoped the house would become a place for artists to collaborate.

3.The Trinquetaille Bridge特兰凯塔耶的铁桥

Painting:The Trinquetaille Bridge

Bridges and their structure seemed to be a fascination of Van Gogh,who painted the Trinquetaille,the Gleize and the Langlois.The painting is on exhibit at the Joseph Hackmey Collection,in Israel.

4. L'Espace Van Gogh Cultural Cen-ter梵高文化中心

Painting:The Courtyard of the Hospital at A rles(《阿尔勒医院的庭院》)

After Van Gogh cut his own ear lobe,hewas brought to the main hospital in Arles.He painted the courtyard which he found to be a calming place.The building is now the L'Espace Van Gogh cultural center.

5. Rhone River罗纳河

Painting:Starry Night Over the Rhone(《满天星斗下的罗纳河》)

法国人眼中的孔方兄 篇7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颁布实施了各种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 大力发展了低技术含量的制造业, 成为了世界制造中心, 也就是我们常常听到的“世界工厂”。制造业的经验大多是舶来品, 借鉴了很多国外的制造业知识并定义各种生产流程规范。传统的制造业不是研发或者知识密集型的, 因此生产流程中的劳动者多数从事重复性的工作, 对高级技能甚至创造能力要求不高, 也就不需要很多高技能的工程师, 高级管理人才或其他知识工人。

随着来自国外的科技类公司的大规模涌入, 中国政府近期出台了一系列的发展保护知识产权, 发展知识经济的政策法规, 中国开始不断增加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附加值, 不断向高附加值制造业转变, 国外公司中不乏美国研发密集领域的佼佼者, 他们带来了大量先进的管理经验, 很多都非常适合国内公司结合国情加以借鉴, 中国正在经历一个转型时期, 即从基础制造业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品及服务的转型。一些新兴领域对人员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对受过良好培训的知识型员工以及对他们所创造的知识进行管理的需求。这就是知识管理, 它是一种知识经济时代无形的软性技巧, 但带来的收益确显而易见, 比如缩短产品导入周期, 降低开发成本以及在制造业中获得成本和质量优势等等。尽管优势明显, 但是在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环境中, 组织知识的创建和管理会面临一些挑战。

作为潘斯克物流公司 (Penske Logistics) 亚太地区的总经理, 其团队与很多大中小型企业有着密切合作, 帮助他们设计制定高效的点对点的供应链运作策略。主要负责人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获得了工商管理学硕士, 还有在一些领先的跨国公司的工作经验。

公司想要把战略转向中国, 需要考虑几个关键因素。要与世界上发展最快, 人口超过1.3亿的经济体合作, 在经营供应链、仓储和配送的一些细节问题上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1 基础设施和规范性

中国的基础设施、规章制度和劳动力情况和美国有所不同。中国政府的规章制度非常复杂。许多公司在早期经营时显然低估了这一点, 常忽略了不可或缺的政府指导。这种差异使得公司几乎每个本来制定的正确决策都不适宜, 似乎出现了错误, 这也让企业了解了在中国应该怎样开展业务。

处理美国客户的供应链需求时, 可以让客户把精力放在增强核心竞争力、完善客户服务和增加公司整体收入上。在按时运送货物, 进行服务方面给他们提供帮助。因为企业已拥有了良好的客户关系, 一旦企业遇到机遇期, 便可以很顺利地开展业务, 企业也能够主动地调整来适应法律法规的变化。

2 海关清关

公司要做好相应的准备以达到海关要求, 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些都需要缜密的计划和良好的数据管理。公司必须准备相应的材料, 材料要符合海关编码的要求 (海关编码在中国使用的是十位的编码体系, 国际标准是六位数的编码体系) 。如果一个美国公司想要在中国进行进出口贸易, 能否准确计算货物数量也是影响该公司声誉的重要一环。如果这个公司经常错误地列出货物数量, 中国海关将会马上对其进行检查并扣留它的货物, 怀疑有走私行为。否则, 从此以后, 该公司都会因为声誉不佳, 致使货物受到不必要的滞留。结果就是, 这个公司与客户错失了重要业务往来和合作机会, 致使其在还没有创造什么利润的时候就失去了经营的机会。

3 守时和数据整合

中国是一个迅速发展的市场。政府一直在建设新的城市, 道路和基础设施。所以说守时 (JIT) 就逐渐有了一些不同的意义。需要经常跟客户解释这类问题。中国运送货物的卡车比美国和其他地方要小得多。与当地的托运人联系, 用这些卡车来运送货物和提供服务时要清楚一点。另外, 很多地方的道路经常在施工, 运输的时间会增加。在美国, 事故造成的送货延时可能是几个小时, 而在中国, 一条主要道路施工能造成货物长达几天延时才能送达。

GPS定位功能也不那么完善, 想要知道货物的最新信息多数也是通过人工的办法, 当然, 中国的物联网也正在兴起, 真正强大起来还需要几年的时间。幸运的是, 在中国手机信号非常的强大, 手机设备的使用已很大程度上超过了有线电话的使用。

想要获得准确的最新信息, 必须直接联系司机。从文化的角度讲, 中国的卡车司机并不会总告诉你准确的信息。总告诉你离目的地还有半个小时的时候, 也许还有几个小时的车程。

卡车司机的市场也非常零散而且不成熟。与此同时, 中国的运输基础设施也不尽如人意, 给货物的运输都带来了一些挑战。

4 认识文化差异

管理实践是和一个地区的社会和文化的长期积累而成的, 因此两者紧密相连, 而中国又有着和亚洲其他国家明显不同的文化, 因而显得更加特殊和重要。从过去的实践经验来看, 不去正确适当地理解中国文化因素下的商业潜规则而贸然在中国从事业务是注定会损失惨重的。

成功的实现对在华企业的管理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接受文化差异, 接纳和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这样的特点, 它在某种程度上被认为是派系化的。各个派系之间是相互信任的关系, 因此其主要人物之间是有相互交流的基础的, 因此, 至少可以认为在派系中知识的流动是自由的。但这种信任并不是那么容易获得, 而是需要经过长期的关系培养和感情投入。因而, 知识管理活动就需要培养一种信任关系并形成一定意义上的派系。但这也不能忽视中国社会最主要的问题, 就是目前国内社会人们过于追求经济利益, 普遍缺乏信任会形成交流的障碍。这样的文化也会影响到公司的经营, 员工们会从各项活动中分辨哪些是能够帮助他们升迁的活动, 他们只对这些活动采取实际行动。这样的环境不利于规范化的公司制管理。

关系——不同人不同组织之间的关系是中国社会的显著特征。在中国做生意要找到正确的关系, 没有合适的介绍人是不行的。外国企业进入中国的主要障碍是关系, 在美国几天和几周可以办成的事情, 在中国则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这时关系就显得很重要。很多外国企业进入中国时, 就是利用关系把时间上的拖延降至最低。

等级——中国的社会从根本上来讲是等级化的, 这也延伸到商业领域。公司中的等级和排位现象非常普遍, 也是公司职位晋升的一个重要标准。组织流动遵循一个自下而上的方向, 底层员工工作表现再好也要按照等级一步步的晋升, 人们会反对任何试图打破这种等级平衡的企图, 员工的晋升和员工的工作表现脱节, 员工从潜意识中认为即便是工作表现再好也没有越级晋升的可能, 这样的潜规则不但阻碍了正常的上下交流, 同时也大大扼杀了员工, 尤其是底层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总而言之, 文化差异对国外公司的在华营销活动的影响巨大, 中国的历史文化悠久, 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 中外文化的差异必然会大大增加营销的难度。跨国企业在对华营销时, 由于进入的是一个极其陌生的文化环境, 必须小心谨慎地对待中国的文化与企业原来熟悉的文化之间的异同对营销带来的影响, 只有充分理解文化差异的内涵, 才能成功地开展与之相对应的营销活动, 否则会招致惨痛的失败。但是文化又是极易被忽视的因素, 因此常常被称作“无形壁垒”。因此, 对文化的差异性及其对在华营销活动的影响深入分析, 正确对待跨文化冲突, 减少文化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因素, 才是成功之道。

中国工作文化的个性化要强于美国。中国的劳动力年龄要比美国年轻很多。美国文化通常认为工作和生活应该是分开的, 在中国并非如此, 工作和生活更大程度上会混合在一起的。

中国的公司比较人性化。比如说, 员工的文化环境非常开放。有很多团队构建方面的训练, 这样的练习能够把人们团结在一起, 也让人们有机会更加了解同事, 可以提高为客户服务的效率。这种训练很有效果, 因为员工都很年轻。在物流和供应链产业, 需要更多管理人才来填补管理人员的空缺。

公司业务在中国有一定基础后, 这种个性化本质也会影响到运营商、客户、供应商, 甚至可能是自己的员工。一般来讲, 在中国需要更多时间来建立业务基础, 因为有一个慢慢了解的阶段。这个过程会检验一个并非中国本土企业的耐力, 也因为其中存在重要文化差异。如果不理解、不尊重这一文化差异, 会让别人觉得很失礼, 觉得太冒进, 导致合作的失败甚至合作关系的破裂。

5 物流成本

在中国, 物流成本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比美国大, 估计比重将达到20%, 是美国的两倍还多。这种情况在中国会日益得到改善, 因为国内正在提供更专业的服务, 劳动力水平也日渐成熟, 经营环境也越来越有利于业务的发展。

在中国开始经营物流企业的时候会面临巨大挑战, 但也会得到更大的回报。挑战与回报并存, 当然最好通过一个在中国设立的的办事机构, 他们更熟悉了解中国的情况, 可以提供多种服务包括国际货运, 海关、航运和空运的订舱, 国际贸易和关税, 贸易金融, 保税物流园区 (BLP) , 自由贸易园区 (FTZ) , 非保税存货和仓库管理。提供有关当地市场的有益建议、大量的运货经验以及帮助建立供应链与运营物流, 从而提高供应链效率和降低供应链及物流运营成本, 实现更大的利益。

参考文献

[1]www.clearwater.com.

法国人眼中的孔方兄 篇8

中国文化即中国传统文化, 是由中华文明演化而成的各个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 主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之内的中国人创造出来而且世世代代传承下去的优良文化。中国文化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 是东方文明的代表, 极具神秘色彩。与之相反的是美国文化尽管历史短暂, 但是目前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在短短的两百年的时间里, 美国的文化魅力和发展潜力显而易见。而华裔美国文学正好兼容这两种文化, 因此它在历史中的地位以及未来前景不容忽视。华裔美国作家与美国主流作家不一样, 他们有的出生在中国, 后来移民到美国去, 所以他们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还有一些出生在美国, 在美国文化中长大, 但是他们的父辈在中国, 因此他们也长期受中国文化的熏陶。无论是哪种作家他们都长期接受两种文化, 他们的文化视角和文化传承能力都非同一般。不容置疑他们会从中美两个角度描述出真实的中国形象:在缅怀家乡的同时, 刻苦努力希望融入美国主流社会, 这才是真实的中国人形象。美国华裔作家是中美文化交流的使者, 他们传承给西方读者的中国文化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现实, 他们所传承的中国文化是能被西方读者接受的, 凸显西方文化的中国文化。华裔美国作家通常使用西方价值观来传达中国文化, 因此他们的作品中融入中美两种文化。汤婷婷和谭恩美两位具有成就的华裔美国作家, 他们生动地塑造了各种中国传统人物, 这些小说中的人物角色深受西方读者喜欢, 这是因为作品中除了语言生动形象, 文章结构完美, 主要是故事情节引人入胜, 古代中国式的腐化, 愚昧正好凸显出西方文明, 旧式中国的野蛮落后正好衬托出美国的发达和文明。华裔美国作家具有双重文化, 双重视角, 他们从美国文化角度塑造中国形象, 不难看出, 华裔美国作家是在两种文化的融合中塑造中国形象。

2 美国文化中的中国人形象

华裔美国文学无疑会关系到美国历史中的华人。华裔美国人的形象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美国是个多民族融合的移民国家, 从19世纪开始, 中国人就源源不断的从中国大陆来到美国, 帮助美国人寻找金矿, 帮助美国人修建铁路, 尽管中国劳动者受到美国主流社会的排斥, 但是他们依然顽强的生活, 所以在早期的美国人心目中, 中国人就是勤勤恳恳的劳动者, 默默无闻, 脚踏实地。正像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他1871年所写的《生活简单》一书中对中国人的描述:“他们安静而不张扬, 他们喜欢息事宁人, 他们温顺平和, 他们很少醉酒, 他们一贯勤勤恳恳”。中国人的形象与中国社会密不可分, 由于中国清朝的政府腐败, 中国人民生活困苦, 与发达的美国社会状况无法比拟, 因此以白人为主导的美国社会存在着明显的种族歧视, 在美国文学中可以随处可见被贬低的中国人形象, 他们懒散, 消极, 刻板, 反之这些被夸张的描述进一步加深了美国人对华人的不良印象。同时也助长了那么不了解实际情况的读者的反华情绪, 增长了美国白人的种族优越感。从而使得早期的美国文学中的华人形象很差。华裔美国作家受到美国主流文化的影响, 他们的作品中对中国人的描述也大致如此。但是70年代之后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强大, 国民素质不断提高, 中国人为美国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 中国人的形象也发生了质的变化。美国社会看待中国人的形象受两方面的影响, 这两个方面包括历史和现实。美国的历史比较短暂, 因此他们主要借鉴欧洲文化中对中国人的描写, 不过这些早期欧洲人来中国旅游的经历也只是看到了中国的片面, 因为那个时候的旅游业并不发达。这次这部分来自历史的印象是不全面的。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教育不断加强, 中国留学美国的人数剧增, 每年去美国旅游的人数也是数不胜数, 所以现代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主要来自现实。日常生活中他们能够接触到很多中国人, 发现他们的勇于进取的素质, 勤劳勇敢的精神, 中国人的发明创造不断增加, 中国人在现代社会的竞争力不断加强, 中国人形象就变成了真实的, 不在是文学作品中的想象, 不在是媒体宣传的形象, 所以这部分来自现实的形象才是真正的中国人形象, 随着中美文化的进一步交流, 两国人民的交流也会日渐增加, 那么两国人民会更加了解, 两国人民的友情将更加亲密。

3 华裔美国作家眼中的中国人形象

20世纪初的美国文学对中国的描述主要是通过美国航海船只来到异域之国的一种肤浅的认识, 那个时候他们只是根据本国意识形态的需要来幻想一个远东的国度, 早期对中国人的描写只限于游记中表面上的认识, 主要以愚昧和落后为主。他们看到的是中国阴暗的方面, 他们站在高处俯视中国的种种陋习, 这些文学作品中的描写展示了中国人的形象和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随着时代的发展, 中国国力不断加强, 中国人形象也出现了明显的改变, 因此华裔美国文学和美国本土作家必然要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考虑中国人的形象。尤其是在当今社会, 各国作家审视文学作品的视角是全方位的, 它包括政治, 经济, 人文, 社会以及人们的心理。这么看来, 中国人形象也绝不能单纯从某一个角度考虑, 它的内在含义也是丰富多彩的。看待华裔美国作家和美国本土作家对中国形象的评论, 不能一味的研究中国文化, 更应该注意美国社会经济文化的转变, 了解美国多元文化变化的社会因素, 才能更好的了解美国文化的精粹, 更客观的看待他们对中国形象的评价。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存在着很大差异, 首先是地理方面的差异, 这是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的差异。美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中国是封建落后的君主制国家, 美国人大多相信的是基督教, 相信资本主义的民主和和平, 而大多数中国人宠信的是孔孟学说。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看, 美国人或者是华裔美国作家他们对中国人的了解和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不可能是完全客观的。美国本土作家或者说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只能从他们自身的文化修养出发, 即使是华裔美国作家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也存在着误差, 无论是从赞许还是贬低的角度出发, 都不可能是完全真实的, 但是他们的作品中掺杂着中美两国文化, 创作角度和写作手法都是引人入胜的。所以说华裔美国作家笔下的中国人形象是多姿多彩的, 华裔美国作家为美国文化的发展做出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

4 结束语

世界各国在全球化进程中, 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和中美文化交流的不断加强, 中国文化也会进一步为世界熟悉, 华裔美国文学也将继续成长。华裔美国作家和美国人民会更深刻的了解中国文化, 更客观的了解中国人形象, 更积极的传承两种文化, 让世界更真实的认识中国, 认识中国人。

参考文献

[1]刘芳.美国华裔文学翻译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

[2]赵炎秋.文学形象新论[M].长沙:湖南师范人学出版社, 2000.

[3]黄玉雪.华女阿五[M].张龙海, 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4.

[4]汤亭亭.女勇士[M].李剑波, 陆承毅, 译.广西:漓江出版社, 1998.

[5]谭恩美.喜福会[M].程乃珊, 等,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上一篇:英美短篇小说选读下一篇:生物发电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