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的合理性

2024-10-10

配置的合理性(精选12篇)

配置的合理性 篇1

摘要:民营医院药房具有综合性, 即包含经营、管理以及技术, 属于医院的重要构成部分。并且, 其建设与配置情况直接关系到医院的总体经营情况。本文为探讨其合理性建设, 首先分析了其建设与配置现状, 而后提出了针对性的改善优化措施, 以期能够为提高医院管理和经营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民营医院药房,合理性,建设,配置

药品与民生有着直接且特殊的联系, 而药房是对药品进行直接管理的场所, 因此, 药房的建设与配置是否具备合理性直接关系到用药是否合理、医疗质量是否达优等[1]。此外, 其还关系到民营医院的医疗工作进展是否顺利, 是否对于医院的发展有推动促进作用。本文将结合民营医院药房的现状, 提出合理化的建设与配置措施。

1 民营医院药房建设与配置现状

1.1 管理模式落后

第一, 现今民营医院药房管理模式较为陈旧落后, 虽然目前上规模的民营医院实行的是电子处方, 且其核对制度为一执一发[2]。但是由于硬件设施较为落后, 缺少对药品用法进行打印的方法, 因此主要方式仍然是手写, 若书写不规范, 则容易产生差错, 致使药物配置出现问题。第二, 没有设置专职人员来统筹管理存储条件, 导致药品放错现象时常发生。例如本应该放置在阴凉处的药物却被置于阳光充足处, 需要予以冷藏处理的却未能保证其储存温度符合要求, 这样一来必定对药品质量产生影响。第三, 重医疗轻药房现象较为严重。医院并不重视药房, 因此投入较少, 医疗设施设备自然就无法满足GSP要求。很多民营医院存在物品摆放杂乱无章现象, 非药品与药品、外用药物与内用药物都是胡乱摆放, 没有严格分区, 因此极其容易出现调配错误[3]。第四, 应该对药房的温度、湿度进行科学设置, 若超出规定值则需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而部分民营医院为了降低支出成本, 并未开启相应设施, 例如排风扇、空调以及抽湿机等。

1.2 医生水平参差不齐, 给药房工作带来阻碍

由于民营医院的医生来源各不一样, 有普通医生也有专家, 水平不一, 且存在较大的流动性。同时, 由于医生知识储备能力不同, 其用药习惯也不一样, 医院也没有对临床路径予以统一制定和规范性管理, 因此导致药品出现积压现象, 滞销或者过期[4]。此外, 某些医生过于注重经济效益, 没有与患者深入细致沟通便开具大药方, 即使有些药物存在配伍禁忌或者并不清楚药物的不良反应也置之不理, 这样一来会导致患者退药频繁, 不仅影响药物安全, 更为药房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障碍。

1.3 软件版本低

由于民营医院资金较少, 且重视医疗, 其HIS系统多数均未进行更新升级, 版本较低, 只能做较为简单的发药统计工作, 不能做好药学服务层面的统计工作。同时, 无法将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工作应用系统来完成, 只能依靠药房的工作人员凭记忆记下抗菌药品的级别, 而后阻止医生越级开具处方的行为。此外, 药房没有对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及时更新与完善, 致使实际与电脑之间的库存存在差异, 经常出现患者已经交费过来取药时却发现没有库存的现象, 易产生纠纷。

1.4 在配置过程中不注重药物合理性

一般而言, 药房配置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药物不合理现象主要有配伍禁忌、给药频次不当等。配伍禁忌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物理性。主要是指在对药物进行配伍的过程中破坏了药物外观形状, 影响患者的正常使用; (2) 化学性。即在配置过程中药物产生反应, 出现了化学变化, 例如沉淀、变色、氧化等现象, 导致药物失效; (3) 药理性。即药物配伍后药效产生变化, 使得毒性增强。如联用庆大霉素与链霉素, 会损伤人体肾脏或者内耳, 并增强毒性[5]。上述不合理用药现象, 后果较轻者则出现不良反应, 较重者可导致患者残疾或者死亡。

2 民营医院药房的合理性建设和配置

2.1 加强对药品的管理

药房工作人员应该按照相关规定要求合理管药, 具体可通过以下几种措施。

2.1.1 对药方进行严格审核。

严格遵循“四查十对”原则, 对药方进行审核, 并且严格把关发药环节[6]。对于存在配伍禁忌、用法用量错误以及不合理用药等存在缺陷的处方要进行登记, 并且及时与医生沟通交流, 将其修改正确后才能给患者发药。发药时要由两个人予以复核, 同时告知患者用量、用法、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 由此提高药房服务水平, 提升患者满意度。

2.1.2 有效管理药品效期。

每一种药物都存在一个有效期, 即当药物处于规定贮藏条件下时其质量的保证期限。药房要对药品有效期予以严格登记, 并且每个月都要开展对药品的有效期以及质量的检查。可以在电脑上创建预警系统, 每天启动电脑时便会自动提醒哪些药品会在近期失效。同时, 药剂科室人员也要经常与药房、临床科室等进行及时沟通交流, 积极主动地了解用药情况, 在发药时要遵循先进先出、近效先用的理念, 这样不仅能够降低药房药物浪费现象, 还能够保证临床用药效果和质量[7]。

2.1.3 保证药品的贮存条件满足规定要求。

由于药房药品众多, 且对于贮存条件不一, 因此民营医院一定要加大对药房的资金投入力度, 对于所需的空调、冷藏柜、冰箱以及抽湿机等都必须配备齐全, 这样才能够保证药物在阴暗处、密闭、温湿度、冷藏以及遮光等环境下储存, 从而实现对药品的科学管理。此外, 药房还要每天都派人员来检查其温湿度、冰箱与冷藏柜的温度等, 并予以严格登记。对于不合理情况, 要及时予以调控, 并且每天要对药房设施进行保养维护, 除了上述内容以外, 还包括照明灯、防虫设备等, 以保证药品质量, 避免损失。对于遮光药物, 在门诊药品架上只需要结合当天实际用量来陈列即可, 无需摆放过多, 以免光线照射对药物质量产生影响。此外, 化学药物、非药品与药品、内用药与外用药等都需要分区存放, 而后再按照系统来分类, 例如肝胆肠胃、儿科、耳鼻喉以及骨科等, 以免混淆, 有效提升药房工作效率[8]。

2.2 强化药师队伍的建设

民营医院应该遵循GSP标准对临床医生、药师等进行培训。由于医院在药品使用链中处于终端位置, 因此对于医院工作人员的道德素养、专业知识、技能等要求更高。当前, 民营医院中的药师普遍存在知识结构缺乏合理性、临床药学以及药物治疗等方面的水平有所欠缺的现象, 因此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予以优化改善:一方面, 提升临床医生与药师的整体医疗水平, 强化技能操作, 加深对于药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 培训临床药学知识, 对合理用药提供指导, 从而为门诊药房提供药学服务。除此之外, 民营医院也要规范临床路径, 提升临床医师的职业道德, 要树立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 从而开具花费最少、效果最好的处方。

2.3 对计算机硬件系统予以更新完善

民营医院药房要引进先进技术, 创建药品质量管理的GPRS系统, 这样每一项工作都会留下较为明晰的路径, 从而具备可追溯性[9]。由于长久以来, 在对药品进行入库验收时, 过于注重药品的包装、数量以及形状等, 而忽视了其内在品质, 因此在药房很少配置有相应的检测设备, 而多是依靠厂家或者经营企业出具的质检证明, 这样一来必定会出现浑水摸鱼现象。因此, 药房一定要建立网络管理体系, 包含有药剂、护理、临床以及信息等部门, 以监测药品的采购、验收、入库、贮存、保养以及使用的全过程。此外, 还要核查实际库存与网络库存是否一致, 避免由于两者不一致耽误患者时间, 引发医疗纠纷。可以通过建立库存管理系统, 对于处方中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配伍禁忌以及近效药等则要予以提示, 以免为药房及患者带来损失。这样一来, 能够有效加快药物周转速度, 保证贮存的安全性和使用的合理性, 同时减少消耗量, 为病患提供更为优质的药房服务。

2.4 建立药品分装中心

一方面, 创设分装室。民营医院药房与经营性药品企业不一样, 二者主要的区别在于拆零药品, 例如合剂制剂等。有效保证拆零药物的质量, 是药房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10]。一般而言, 医院并没有创设专门的能够净化空气的分装室, 这样一来就会导致拆零药物被污染。因此, 民营医院药房要建设万级净化药品分装室, 以保证拆零药物质量也能够达到规定要求[11]。另一方面, 构建静脉药物加药的配置中心。对于诸多医院而言其静脉加药注射液工作通常在护士站进行, 空气污染较严重, 无法保证药物质量, 因此若医院有条件, 则可以建立配置中心, 在无菌室开展静脉药物的加药工作[12,13]。

综上所述, 民营医院药房当前存在管理模式落后、医生水平参差不齐、软件版本低以及在配置过程中不注重药物合理性的问题, 而本文提出了加强对药品的管理、强化药师队伍的建设、对计算机硬件系统予以更新完善以及建立药品分装中心等措施。希望能够通过以上措施, 为我国民营医院药房的合理性建设与配置提供帮助, 从而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

配置的合理性 篇2

摘要:合理配置城市卫生资源是卫生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本文针对南通市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就城市卫生资源合理配置的对策提出思考:制订并实施区域卫生规划,调整存量资源;构建以城市医疗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相结合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发展非公医疗机构,依法加强卫生全行业监督管理;建立和完善覆盖广泛和功能齐全的公共卫生体系。

关键词:城市;卫生资源;配置;对策

城市卫生资源是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做好城市卫生资源配置工作,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是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重要内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合理配置城市卫生资源,实现卫生事业又快又好地发展,是广大卫生管理专家当前讨论的热点问题。本文在调查了江苏南通市卫生资源配置现状的基础上,就城市卫生资源合理配置的对策提出如下思考。

1 制订并实施区域

卫生规划,调整存量资源 以区域卫生规划基本要求为原则,实施医疗卫生机构的全行业管理,根据市区发展规划,对卫生机构的布局、卫生资源的分布、结构进行合理调整,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健全、层次分明、互相支持、资源共享的完善的卫生服务体系,减少卫生资源的闲置与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对现有的大型医疗设备按功能状态进行估价,将功能完好但闲置的设备,按照其现有价值,有偿调剂到需要装备的单位。对各类医疗机构的功能、服务范围,根据居民卫生服务需要特点进行重新明确,疾病归口管理,各级、各类机构间建立相互协作、双向转诊的良性关系,而不是恶性竞争,从而实现市区医疗机构功能齐全、定位明确、服务规范的新局面。

2 构建以城市医疗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相结合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

城市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关键是要调整城市医疗服务体系,逐步构建以医疗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主体的二级结构,建立起分工合理、双向转诊的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2.1 明确政府办医责任,集中力量办好城市医疗中心

2.1.1 合理确定公立医疗机构的规模和数量 按照保障基本医疗供给和履行公共卫生职能的总体要求,卫生资源优化配置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将那些主要承担基本医疗任务、代表区域医疗水平、在医疗服务体系中起重要作用的医疗机构由政府继续办好,以充分发挥区域医疗中心在主导基本医疗服务、调控服务市场、平抑服务价格等方面的功能。对那些市场机制较难发挥作用的专科医疗机构承担的传

染病防治、精神病防治、妇幼保健服务等,主要由政府举办,逐步实行购买服务。急救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等,由政府举办。对政府不再继续举办的医疗机构,要本着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分步实施、保证稳定的原则,通过适宜的形式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地级城市市区办好1~2家综合医院和1家中医院。

2.1.2 大力扶持城市医疗中心的发展 医疗机构体制改革和规模调整以后,政府要集中力量加大对公立医疗机构的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和维修、重点学科和人才建设、执行政府指令性任务等方面的投入。要改革和完善财政投入方式,及时解决公立医院在发展、改造、用地、科技进步等方面的问题,确保公立医院稳定健康发展。公立医院要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原则,建立和完善现代化医院管理运营体制,切实提高国有资产和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和社会效益。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可吸纳民资或外资参与合作建设,合作后其非营利性质不变,允许合作者有一定的回报。

2.1.3 推进公办医疗机构运行机制改革 一是建立出资人制度。为明晰公立医院的产权关系,加强对国有医疗卫生资源的管理,按照管资产、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出资人制度。探索成立卫生国有资产管理与投资发展中心,履行政府出资人代表职责,代表出资人聘用院长,通过契约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使医院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经营自主权,形成法人治理结构,做到政事分开、权责明确。二是实行以“两权分离”为核心的院长负责制。对继续由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按照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的原则进行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探索风险抵押、委托经营等管理方式,严格考核制度。积极探索效益工资、绩效工资、岗位工资、年薪工资等多种报酬实现形式。三是创新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公立医疗机构人事制度,打破人员身份限制,实行全员人事代理和全员合同聘用制,促进公立医院员工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2.2 实施重心下移,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

2.2.1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定位 所谓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是指以全科医师和全科护士为供给主体,对所负责的社区人群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和健康教育等综合性的卫生服务。其主要职责是:负责急性的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对家庭和居民进行卫生指导、健康教育和管理,组织开展社区卫生活动;负责一般伤病的治疗,开设家庭病床,提供家庭医疗卫生服务;负责围产期保健和儿童计划免疫;提供医疗信息和转诊服务;提供急性病人出院后家庭恢复期的`服务;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卫生信息等。从当前实际情况出发,可以从全科医疗开始,逐步过渡到医疗与防保工作的结合,从集体对社区人群负责制过渡到全科医师对社区人群负责制。

2.2.2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原则 发展城市社区卫生,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为指针,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加快整合卫生资源,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必须符合三点原则:一是以人为本的原则,以社区居民卫生保健需求为导向,以健康为中心,合理规划布局;二是与社会事业同步协调发展的原则,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发展和社区建设总体规划,以社区建设带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保证社区卫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三是以区域卫生规划为指导并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的原则,立足现有卫生资源,对区域内的医疗卫生机构统筹规划,通过重建、改建、转型或功能转换等途径,建成符合要求的卫生服务机构。

2.2.3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 原则上每个街道(镇)设置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人口5万人左右。服务人口超过5万人以上的街道(镇),考虑到便民的原则,可增加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则上由政府举办的一、二级医院和企事业单位的卫生机构改建,部分三级医院按照统一规划,承担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组建任务。在坚持以政府为主办好社区卫生服务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根据公平、择优的原则,打破部门、所有制界限,吸引社会力量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加快形成多元化兴办社区卫生服务的格局,培育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市场。

2.2.4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标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业务用房使用面积分别不少于1000m2和100m2,功能分区合理,符合卫生学标准。按规定设置科室、配备常用仪器设备及卫生技术人员。

2.2.5 建立双向转诊制度 卫生行政部门引导和组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城市综合性医疗卫生机构建立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制定双向转诊的临床标准和管理办法,加强考核监督,确保双向转诊工作有序开展,真正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和“救治在医院、康复在社区”。医疗卫生机构指定专门的职能科室和人员负责双向转诊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双向转诊流程和处理规范,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来的患者要开通“绿色通道”,及时提供选择科室、预约检查、组织会诊及安排住院等服务,同时将康复期患者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住院患者转回社区,并提供跟踪服务。

2.3 制定服务和价格规范,引导居民合理消费 无序的竞争降低了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不规范服务既增加了患者负担,又浪费了有限的卫生资源。因此,应该按照机构功能,制定科学、合理的服务规范和服务范围,规范各级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同时,理顺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实现各级医疗机构服务价格的合理梯度,引导病人合理流向。另一方面,在规范了各级医疗机构服务行为的前提下,通过政府的协调,与职工医疗保险管理部门加强合作,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到医保服务范围,并建立鼓励病人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的医保报销规定,提高基层卫生服务的补偿比,这样既可以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又有利于节约医保基金支出。

3 发展非公医疗机构,依法加强卫生全行业监督管理

3.1 发展非公医疗机构以扩大服务提供量 合理配置医疗资源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在公平有序的竞争下,各医疗机构会更加重视医院的运转成本核算,重视设备的投入和基本建设的可行性论证,避免浪费,从而达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凡符合投资要求的任何境内外资本投资主体,应当可在市区域内申请举办各类医疗机构,不受数量、地点、类别、性质的限制。以需求为导向,积极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资者到医疗资源相对薄弱、需求比较迫切的城市新区、城郊结合部、开发区等区域投资举办医疗机构;引导社会资本向特需医疗、康复医疗、老年病院、医疗美容、中西结合等特色明显的适宜领域投资;放开举办主体,鼓励各类社会资本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鼓励各类民资或外资参与政府不再举办的公办医疗机构的改组、改造或改制。近年,南通市在市开发区利用民间资本举办了南通瑞慈医院,规模和效益都较理想,对市区医疗机构的深化改革和拉动竞争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方面的经验值得很好地加以总结。

3.2 实行医疗机构分类管理 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为非营利性质,原则上不鼓励公有资本新设医疗机构。由公立医院改制的民营医院和新设立的民办医院,其性质实行自主申报,鼓励其定为营利性医疗机构;对符合区域卫生规划、主要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执行政府规定的医药指导价格、所获利益主要用于改善医疗卫生服务条件的,可核定为非营利医疗机构。民办医院在获得执业许可证后,定为营利性的医疗机构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工商注册登记,定为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则到民政部门进行民办非企业登记。民办医疗机构享有充分的用人和分配自主权,在人才引进、技术职称评定、参加学术组织和学术活动、政策知情等方面,享有与公立医院同等的待遇。按照政事分开和精简、效能、统一的原则,建立健全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卫生监督体制,实行对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的结合监督管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学会、中介组织对医疗机构的指导和服务功能,规范并引导医疗服务市场竞争。

4 建立和完善覆盖广泛和功能齐全的公共卫生体系

在重组卫生资源和推进集约化经营的同时,南通市卫生事业发展过程中需要着力加强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包括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方面是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水平。基于这一基本理念,卫生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公共卫生管理、保障妇女儿童等脆弱人群的健康、加强卫生监督执法等方面,集中力量搞好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要根据区域卫生规划,结合公共卫生工作的特点和需要,制定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基层预防保健组织机构的建设计划和标准,并认真组织实施。目前,南通市人群的疾病谱和死亡谱已由急性传染性疾病转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已经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同时,肠道传染病、性传播疾病等部分传染性疾病仍然存在,且有的传染病还有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人群健康。因此,在卫生资源配置时,应在控制传染病流行方面加大力度,逐步提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如加强市疾病控制中心的建设,增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认真开展慢性病监测工作。同时随着社会人口老年化加剧,从现在起就应重视老年保健人才的培养、使用和老年病诊治设备的装备,建立老年病房、老年护理院,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同时,要根据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进一步完善包括急救医疗中心(站)、传染病专科医院和各类非传染病突出事件应急救治基地在内的医疗救治网络。加强二、三级综合医院的建设,提高ICU、中毒救治、呼吸科等专科水平,使其具备处理重大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等非传染病的救治能力。要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和体系建设,把加强妇幼保健院的建设作为加强全市妇幼保健工作的龙头和重点,使其做优做强。此外,城市卫生资源分布的另一个问题即是基层卫生组织不健全。因此,要结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提高基层卫生机构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促进卫生服务的合理利用。总之,城市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新时期卫生事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虽然就城市卫生资源合理配置的对策提出一些建议,但实际工作中还需统筹协调、科学把握、灵活运用、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加以整体推动,以期将城市卫生事业提升到一个更新的层次和更高的发展水平。

合理配置玩转债市 篇3

作为基础性资产配置品种,债基在过去短期和中长期投资中,不仅可以为资产保值,还能起到显著增值的作用。投资者在追求高风险的权益投资产品的同时,不妨配些债券基金,对冲股票。

利率产品:浮息债配置价值开始显现

一是浮息债具备良好的防御价值。当前央行货币政策中性偏紧的概率加大,虽然央行短期内加息可能性不大,但不可排除市场存在这种预期,令交易型机构开始注重券种的防御性,而浮息债能够一定程度上对冲利率上行风险。

二是浮息债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从绝对收益来看,当前浮息债与固息债票息差异不大,是目前市场上难得的低风险高收益品种。同时浮息债还可与利率互换进行组合套利,即买入浮息金融债并做空利率互换合成固息金融债,其投资价值也较为突出。通过将浮息债与利率互换结合,可以构建出固息债的现金流。以5年期金融债为例,根据2月18日的中债估值,“5年期Shibor浮息债+互换”的收益率为4.43%,显著高于普通的5年期固息金融债3.99%的收益率。

信用产品:票息为王

由于场外等待逢低介入高收益债券的高成本资金大量存在,虽然从年初至今信用债市场曾出现多次调整,但时间都很短暂,现券收益率略有上行,就会有资金抄底。债券资产的投资回报高潮已过,未来不应在债券投资上轻易“摸高”。

同时,收益率低企、流动性吃紧与信用事件抬头,使得近期交易所信用债市场谨慎情绪升温,估值上行压力逐渐增强。此时若以交易为目的介入,期间票息收入恐怕还无法覆盖净价损失与资金成本,恐怕也得不偿失。不过,从长期持有配置的角度,以高收益品种为主的交易所信用债,仍不失为稳健型投资理财的标的,近期收益率上行的过程反而可能提供配置的契机。

交易所信用债投资也应注重优选个券。首先,要兼顾个券收益率与流动性;其次,要甄别个券信用风险。尽量选择资质较好的企业或者具有国资背景的企业发行,规避钢铁、光伏等产能过剩行业;最后,在投资时点上,尽管无法等待收益率绝对高点,但可利用近期收益率因资金紧张而出现上行时,选择相对高点介入。

可转债产品:存在波段交易机会

6月以来A股市场再度低迷,大盘蓝筹估值水平都处低位,宏观经济持续复苏势头年内仍将持续。在此背景下,攻守兼备的转债投资或迎布局良机。

从历史估值来看,可转债的目前估值仍然处于历史偏低水平,一是因为三个大盘转债发行后,转债市场供需逆转;二是可转债个数不多,行业分布不合理。

针对可转债市场个债不多的现象,投资者短期应重点关注质优转债估值修复以及城镇化等题材的个债,由于经济上行可能不如预期,从而存在一定的波段操作机会。波段操作过程中,合理的策略为及时止盈。

可转债投资具备“有保护”进攻的特色。所谓“有保护”,是指可转债的债性使其在股市下跌时表现相对稳健。而进攻性,强调的是转债在多个方面的获利机会。首先是正股上涨带来的转股价值提升,其次是回售套利或转股价下调等博弈机会,第三则是纯债价值的提升。今年以来沪综指整体围绕2200点至2300点展开震荡,凭借可转债股债合一特性,投资转债的基金有望攻守兼备。

同时,纵观2013年的整体宏观经济因素,也有利于可转债投资。而对于转债的投资策略,一方面部分转债在涨幅比较高时采取兑现收益、回避阶段风险的策略;另一方面,对于股性较强的转债可灵活把握,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波段操作,投资者可在相关转债回调时适度低吸,把握跌出来的配置机会。

借道债基分享债市回报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正面对产能过剩、投资效率低下的问题,这意味着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期将不得不放缓,这使得债券基金可望成为通往经济成熟期的新船票。

一方面,宏观经济低位徘徊的态势有利于债券市场走强,债券基金将是普通投资者分享债市回报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将可望改变我国资本市场股强债弱的局面,是完善资本市场的重要举措。

目前,3A级企业5年期的中票利率为4.95%,而银行中长期贷款的取得成本要达到7.5%。这吸引了资质良好的大企业用债券代替了中长期贷款,这也使得债券市场的投资品种日益丰富,使债券基金有望分享债市回报。从目前市场已有的一年期定期开放基金来看,其平均年化收益率约为7.5%,在保证流动性的同时也实现了理想的回报。

玩转债基投资

目前的债券基金投资主题还有多种玩法,比如分级债券基金就是目前市场的特色品种,它把投资分成两部分投资者,就是A级和B级。

A级有固定的收益率和固定的期限,适合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买这种产品一般收益是锁3-4个月,这样的话年化是4.2%,3个月的收益是1.025%,它没有利息税,如果你存银行三个月的定存,只有0.6%,0.6%的收益和1.025%的收益差距在一倍左右,所以投资这个是比较划算的,而且它不交税。银行存三个月还要交税。

谈谈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篇4

1 水资源合理配置

1.1 水资源配置的含义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中规定:水资源配置是指在流域或特定的区域范围内。遵循公平、高效和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通过各种工程与非工程措施, 考虑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资源配置准则, 通过合理抑制需求、有效增加供水、积极保护生态环境等手段和措施, 对多种可利用水源在区域问和各用水部门间进行的调配。

1.2 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

一是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保障城乡居民都享有饮水安全、生产用水以及良好人居环境的基本权利:考虑区域水资源状况和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特点。公平合理地处理区域之间水资源权益关系, 承担水资源保护的义务。

二是坚持统筹协调的原则。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对水资源的要求, 合理调配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统筹考虑现状用水情况与未来用水需求, 并适度留有余地, 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法

水资源配置以某一流域或者区域为单元, 以采取强化节水措施的水资源供需分析成果为基础, 按照水资源可利用量对河道外用水消耗实施总量控制。按照河流生态环境用水要求进行断面水量控制, 按照节水型社会建设要求进行用水定额控制, 按照资源循环利用要求严格控制新鲜淡水的取用量, 按照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进行入河排污量总量控制, 对水资源在经济社会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之间、不同流域和区域之间以及不同用水行业之间进行合理调配, 使得水资源配置格局与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相协调。在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有效保护水资源, 维护生态平衡, 改善环境质量。

3 把握水资源的基本特征, 实现水资源的科学配置

3.1 水资源的基本特征要求科学配置水资源

从自然特征上讲,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以流域为基本单元。无论是地表水还是地下水, 均以流域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为依托, 形成自然水系。如果不是人为的调水, 流域之间的水资源是独立的。二是时空分布不均匀。如果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在时空上均匀分布, 水资源可以满足人类的全部需求。但是水资源时空分布是不均匀的, 这就造成了世界上有的地方、有的时间出现水资源短缺和洪水问题, 同时也增加了资源配置的成本。我国的水资源时空分布尤其不均匀, 这是我国洪涝灾害严重、水资源短缺和水生态环境易遭破坏的主要自然原因。

从经济特征上讲, 水资源除了反映出一般的生产要素资源的经济特征外, 又反映出以下特有的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水资源是公益性突出的经济资源。水资源不仅要与其他生产要素合理配置, 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更要首先从量与质上满足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 保障社会稳定, 尤其是大型城市在特枯年份的供水保障, 同时政府对农业、公益环境等行业用水还要采取保护措施, 防止和减少市场竞争对其产生的破坏作用。二是水资源是与生态系统关系密切的经济资源。与人力、资金、技术和信息等经济资源不同, 甚至与矿产等自然资源不同, 水与生态系统密切相关。没有任何一种资源像水那样处于生态系统与人类经济活动之间的激烈竞争之中, 而截止到目前, 生态系统往往是竞争中的失败者。此外, 水资源还是极易受到破坏的经济资源, 几乎各种行业的经济活动, 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对水体造成污染, 从而加大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成本。三是水资源是各类经济社会活动中基础性的要素资源, 并且是难以替代的要素资源。对能源的依赖可以是多样的, 比如石油、煤炭、水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源等, 可以相互替代, 缓解竞争的紧张局面。但对水资源的依赖往往是惟一的, 我们可以节水, 但是不能不用水。

3.2 应充分发挥政府配置和市场配置双重作用, 建立以两级政府为主、市场调节的水资源配置机制

正是水资源这种公益性特征、生态特征和不可替代的特征, 使得水资源配置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不仅要满足人民生活、社会稳定和维系生态系统平衡的基本需求, 还要协调各用水竞争领域的利益和目标, 发挥水资源最大的综合效益。因此要充分发挥政府配置和市场配置的双重作用, 保障水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公益用水领域优先原则是指在水资源配置中要优先考虑满足人民生活、维系生态系统、保障社会稳定、保证粮食安全等公益性的基本用水需求。竞争用水领域的公平原则就是在满足公益性用水领域基本需求的基础上, 要转变以往采用的需求预测加供给的水量分配模式, 对竞争用水领域实行公平配置水资源。竞争用水领域的公平原则是水资源配置中的一条重要原则。

3.3 优化配置水资源, 从水的资源管理中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在水资源统一管理中, 水资源的配置对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发挥着以下主要作用。首先, 保障了人的生活的基本用水权和维系河流生态可持续性的基本水量。按照公益性用水领域的优先原则, 各级政府不仅要在水资源配置上保证人的生活的基本用水, 保证维系良好生态的基本用水, 而且在实践中要切实体现这一优先原则。其次, 平抑了对水资源的无序竞争。区域间、用水行业间的水资源无序竞争在缺水国家和地区尤为激烈, 其管理上的直接原因在于缺少对区域、行业用水权的合理确定, 缺少水资源利用的总量控制。实行可利用水资源在区域和行业间的配置, 确定区域、行业间用水权益并实施用水总量控制, 可以把区域、行业间对水资源量的无限制的外部竞争, 转化为提高用水效益的内部竞争, 从而有效提高水的利用效率。第三, 有利于落实地方和行业水资源节约和保护的责任, 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在各地区、行业用水权益确定的前提下, 任何超出总量控制范围的水量增加都是要付出昂贵代价, 转而促进内部的挖潜节约和对水资源的有效保护, 有利于促进节水、水污染防治和污水处理再利用。第四, 有利于培育水权交易市场的形成, 在水权的交易中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水资源只有在权属确定的前提下才能进行交易, 水权交易所形成的水市场实质上是一种生产要素市场。水资源作为生产要素, 和其他生产要素的经济行为是相同的, 即在市场配置过程中寻求效益最大化, 从而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4 结论

水资源合理配置在整个水资源管理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 我国要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必须充分认识水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通过合理的机制、有效的手段、科学的途径等加快推进全国、各流域 (区域) 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充分发挥其在水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加快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有效保障水资源在维护国民经济、人民生活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

摘要:水资源合理配置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调控措施之一。本文阐述了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含义、原则及方法, 说明了合理配置在水资源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水资源,合理配置,严格管理

参考文献

配置的合理性 篇5

高校体育教学资源的现状及合理配置

体育教学资源是学校进行健康教育、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现象逐渐凸显出来,只有合理配置体育教学资源才能把有限的教学资源发挥最佳的效能,才能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作 者:李凤珍 Li Fengzhen  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教务处,江西,南昌,330013 刊 名: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ANGXI SCIENCE & TECHNOLOGY NORMAL UNIVERSITY 年,卷(期): “”(5) 分类号:G642 关键词:高校   体育教学资源   现状   合理配置  

配置的合理性 篇6

关键词:合理配置;岗位配置;成功管理

学校管理的对象是人、财、物、事、时、空、信息;学校管理的内容是如何组织、协调控制好这七个要素,使这些要素科学合理地运作,发挥最大的能量,以顺利实现学校的管理目标和教育目标。在上述七个要素中,对人的管理是最主要的,只有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他要素的作用。在几年的工作实践中,我深刻的体会到:合理配置教师是学校成功管理的重要环节。

一、根据性别进行岗位配置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与异性一起工作,互相配合默契,工作效率可成倍提高。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们自身也有切身体会,男同志一般粗犷、坚强、大度,具有宽广的心胸,女同志一般比较细腻、认真,具有一定的依附心理。这在心理上就形成了互补的需要。根据这种心理现象,我在教师岗位设置中充分考虑并利用了这种现象,高年级班主任与科任教师搭配为一男一女。通过三年多五个学期的观察表明这种岗位的配置方法是非常可行的。能够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工作主动,效率提高,有助于团队精神的建设。

二、根据年龄结构进行岗位配置

一所学校教师的年龄结构一般情况是老、中、青三代人,年龄大的教师相对来说工作经验丰富,阅历较多,遇事稳重,工作起来依赖以往的经验较多,但是也因为岁数偏大,激情降低,工作起来主动性和创造性较差。年青教师工作热情高,要求进步的心情急切,无论是从其他单位新调入,还是刚分配,都有一种到新的工作岗位后,被领导、同事认可的心理需要。因此,在岗位配置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发挥他们各自具备的优势。如果把年龄较大的教师放在同一年级或同一教研组,就可能出现工作缺乏活力,相互没有竞争,依靠经验和惯性维持教育教学工作,这样势必给学校工作带来损失,更为严重的是给学生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比如:庆祝“六一”联欢活动中或在迎新春活动中,其他班级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各项准备工作开展的红红火火,而这些班级由于教师的惰性无动于衷,这就使孩子感到非常失望,由失望而抱怨,到不亲其师,不信其道。如果,把年龄大小的教师进行合理的搭配就完全会产生另外一种情形,在年青教师的激励和带动下老教师也积极行动起来,相互竞争。老教师利用他(她)丰富的经验进行组织,青年教师利用饱满的热情感染学生,这样一来无论对学校、对学生还是对教师自身都是多赢的局面。

三、根据性格差异进行岗位配置

性格的差异是很大的。有人娇嗔、傲气、泼辣;有人热情、开朗、活泼、外露;有人深沉、内在和多思;有人大胆自信有余而耐心仔细不足;有人耐心有余,大胆自信不足;有人快中易粗,粗中易错;有人慢条斯理,有条有理。性格就是由各种特征所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一般来说人的性格可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属于理智型的人以理智来衡量一切并支配行动;属于情绪型的人,情绪体验深刻,举止受情绪左右;属于意志型的人具有较明确的目标,行动主动。

根据以上心理学上的依据,学校管理者就要根据个人性格的差异进行岗位配置,配置的合理事半而功倍,配置的不合理则事倍而功半。如果将两名都属于情绪型的人安排在同一班,一遇事情,不能冷静,很容易擦出矛盾的火花,造成情绪波动,轻则影响两人的感情,重则影响工作的开展。因此,在分配工作时要充分考虑到性格的差异,合理搭配,相互补充,让性格的差异化成協调工作的动力。

浅谈筑路机械的合理配置 篇7

施工机械的配置, 一般依据公路建设项目的工程量、合同工期要求而定, 施工单位为了保证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进度、提高经济效益, 修筑的工程量大时, 一般都采用大型机械和先进设备。在工程产值小时, 则采用中小型机械和挖潜现有设备。但在具体施工中由于施工现场条件的差异, 这种机械的配置不是绝对的, 在施工组织过程中影响机械化施工的因素是多方位的, 例如在湖北某大型公路建设项目中由于道路、桥梁等条件的限制, 大型施工机械不能通过, 如要解决运输问题得另行修便道, 这样耗资很大, 不经济, 因此使用中小型机械就较为合理。又如空气稀薄的青藏高原地区, 即使工程量不是很大的工程建设项目, 也必须选配增压柴油机为动力装置的施工机械。所以要实现机械配置的合理性, 一定要做好机械与建设项目的施工现场环境相匹配可行性分析, 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施工作业的组织安排和实施, 才能充分发挥机械效率, 减少浪费, 从而实现机械经济效益最大化。

1 机械设备的合理选配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 筑路机械一定要与公路建设的施工条件和作业内容相配套, 例如, 路基工程施工路段范围长、地质条件变化大, 那么在选用施工机械时, 既要适应工程项目所在地的气候、地形、地质、场地大小、运输距离、施工断面与尺寸、工程质量的要求, 同时施工机械的工作容量、生产率还要与公路工程进度、工程量相匹配。

(2) 新机种、新机型。选配先进的机械, 低耗高效、性能稳定、施工安全可靠, 施工质量优良。可以取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3) 施工机械的合理配置是机械使用效率的基础, 使用效率高的先进设备, 存在先期费用高的现象, 但是如果将其分摊到工程量里, 反而会提高经济效益。所以在工程项目决策阶段 (投标阶段) 、实施阶段一定要计算好机械使用费用与工程数量之间的关系, 更要全方位考虑机械设备的可靠性与先进性这两点, 因为这些都是决定经济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安全性能的唯一性, 是在考虑以上因素的同时而必须要重视的, 应全面掌握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 比如施工操作的安全、操作人员的安全、意外事故发生后的应对等等。同时除了考虑以上安全问题外, 更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 防止出现破坏环境的意外发生, 这样也起到了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

(5) 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 减少设备闲置。对于可以替代的通用设备, 尽量合理安排其它空闲设备代替, 这样可以达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但对于专业性能要求比较高的施工机械就要做到物尽其用, 保证其达到高效运转。

2 施工机械的技术性能调配

施工机械设备的合理调配组合, 作为提高经济效益的重点考虑。这里主要包括施工机械的技术性能调配组合与类型、数量调配组合。

施工机械的技术性能调配组合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 主要机械与辅助机械的调配组合。辅助机械的生产效率要稍大一点, 这样能够保证主要机械发挥其生产效率。

(2) 主要机械与配套机械的调配组合。在这里配套机械的数量、产量等应尽可能大一些。比如:沥青拌和设备的产量与运输车辆的容量应为1∶1.5。只有这样才能够发挥主要设备的全部性能, 并能够应对各种情况的发生。

(3) 动力设备与其他设备的调配组合。这两种设备之间要相互协调、适应, 防止出现效率低下的不必要浪费。

3 注意事项

施工机械类型、数量调配组合中主要应强调两点:

(1) 多套组合并用。因为只使用单一台套的施工机械设备组合, 一旦发生故障就会造成全部停产的恶果。但如果使用多套组合, 不仅能够提高效率还能够应对意外事件的发生。如现阶段在施工招、投标中都制定了强制机械设备要求, 就是为了保证工程的施工连续性与合理性。

(2) 机械设备的类型与数量应尽量减少不宜过多。根据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的特点, 一般应尽量调配组合效率高、工作容量大的相同机械, 这样有利于提高协同作业的效率;调配型号单一的机械更便于日常施工过程中的运输和养护等管理。

4 结语

筑路机械的合理配置作为现代化施工企业生产成本控制中的重要环节, 已经为越来越多的经营管理者所重视, 我们只有深入的研究与实践才能够实现机械的合理配置, 保证施工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 为企业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 这是设备管理人员应努力探索的管理工作。

摘要:介绍了筑路机械的合理配置原则, 对施工机械的技术性能调配组合进行了论述。

浅析企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篇8

1 合理配置企业人力资源的意义

所谓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就是要利用企业中仅有的"人力"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人力资源的配置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充分利用好企业员工的智力、体力、创造力等各个方面的技能, 通过一定的外部环境, 让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合理的结合, 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 企业如何合理的配置人力资源已经成为首要问题, 也是当前社会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

企业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的主要意义就在于利用好员工的各个方面的能力, 促使员工的能力和物质资源能够邮寄的结合到一起, 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有效合理的配置人力资源可以极大的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还可以激发员工的创造力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的意义。

(1) 有利于组织内部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工作关系

企业的基础是以人为本, 有了人员的活动才能使企业正常的运转, 企业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着企业发展的命脉。和谐的员工关系可以让员工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 让员工爱上企业并把企业当做自己的家, 这也有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客观来讲, 不是每一个企业都能够拥有和谐的工作关系, 由于员工的个体差异、处世态度等差异, 人和人之间会不断爆发矛盾, 当这些问题无法解决的时候, 企业就需要重新配置人力。要想使自己的企业蓬勃发展, 就需要良好的工作环境。企业在分配员工时还应该注意员工之间的关系, 尽量做到性格互补、风格互补;这样不仅可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还能顺利的解决复杂的人际关系问题。

(2) 有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当企业内部的环境变得和谐, 整个企业的竞争力就提高了一个档次。科学合理的配置人力资源还能带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发挥员工的创造力。举个简单的例子:员工的动态配置过程, 形成了一种由高级到低级的竞争体制;实际上就是员工要不断奋斗, 如果不能完成任务就将会被淘汰, 这种资源的配置大大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 同时也可以带来更大的经济收益。员工的不断变换, 就会迫使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 在这种新老交替的过程中, 就体现了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的动态过程。企业内部环境的不断变换, 就让企业自身具备了不错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2 人力资源配置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 岗位的不匹配

在很多企业当中都有一个通病, 就是缺乏科学的人才评估系统。很少有企业对员工进行系统的评估, 不管员工是不是适合此类工作就把员工乱放在岗位上, 使得员工根本不适应或者不喜欢自己的本职工作;企业在招聘时候, 只是很盲目的选择员工并没有系统全面的对员工进行评估, 而后对招聘进来的员工根本没有动态配置, 还忽视了对员工的工作培训, 这样就激化了企业员工和岗位之间的不匹配的问题。

(2) 企业人力资源短缺和浪费现象

我国是人口大国这并不假, 但是由于企业的薪资问题或者是工作的风险性, 很多企业在招聘上遇到了用工荒的局面。客观原因是在市场经济并不完善, 企业自身的管理问题, 企业所需要的员工招不来, 企业拥有的员工留住的尴尬局面。

3 如何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1) 学会用人、善于用人

尺有所长, 寸有所短。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缺点, 作为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人力资源, 是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主要问题, 也是企业不断发展的关键因素。而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手段就是要学会用人、善于用人, 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做到合理化的配置员工。例如:在人才招聘阶段, 合适的招聘方法关乎到企业能否招聘到合适的员工。选择招聘方法时, 需要了解各种方法的特点以及适用情况。

(2) 让人力资源配置动起来

所谓"动起来"就是要实现动态化的人力资源配置。企业通过招聘人才进行合理配置的同时, 还需要不断的对人才进行培训、调动、轮换、升职等手段对人才进行动态化的管理。因为企业在运行过程中, 内部的环境是不断变换的, 内部环境的变化必然引起员工的职位变化, 随之时间的不断推移岗位对员工的要求也不停的变化着。很多的岗位要求已经超出员工的基本素质, 让员工变得无法掌控。因此, 企业需要重新调整人员配置, 对企业的员工重新评估或者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让其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这就要求高层管理人员要定期的了解员工的工作需求, 以及员工的工作情况, 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力资源配置的动态化管理。

4 结语

总而言之, 合理的配置企业的人力资源是企业管理中急需注意和解决的问题。人力资源不仅仅涉及到企业目标的落实, 也涉及到企业员工之间的和谐关系;人力资源管理还影响到企业的工作效率和企业发展的道路, 科学合理的配置人力资源是企业领导者不能忽视的问题, 也是整个当代社会不容回避的问题之一。

作者简介:谷月娟 (1979-) , 女, 汉族, 河北石家庄人, 硕士, 讲师,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在人力资源管理中, 企业高层还是受困于人员的配置问题, 如何使公司的员工发挥自己的能力, 这是在企业人力资源配置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围绕人力资源配置问题进行论述, 并从各个方面分析如何合理的解决人力资源配置问题。

关键词: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浅议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配置 篇9

1 企业人力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评价一个企业使用人力资源的合理性, 不能单纯看这个企业拥有人力资源的总量和比例, 而要看人力资源中拥有高学历、高智商和各种技能人员的层次结构及其适应性, 以及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1.1 人员与职位的不匹配

由于缺乏科学的人才测评手段, 使得工作职责、任务及职位对人员的要求不清楚, 同时, 对应聘者不能从其知识、技术、能力、素质等方面进行全面整体的掌握, 使得在招聘阶段就很难达到人员与职位的匹配。盲目追求高学历人才, 却将其放于低价值岗位上。而且人才招聘进企业后, 对其实行的是静态管理, 忽视对现有人才的培训与开发, 使人员与职位的不匹配问题持续存在。

1.2 企业人力资源短缺与人力资源浪费并存

我国的市场经济尚不完善, 企业生存环境较差, 效益低下企业发展所需人才引进困难现有人才频繁流失, 企业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相对短缺。另外, 某些管理者素质不高, 在人才配置上不是考虑充分发挥企业人才的聪明才智, 而是想方设法去防止人才流失, 使得人才学非所用或者用非所长, 甚至被闲置, 造成了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1.3 忽视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

在很多企业内, 许多人的职位是“从一而终”的。长时间习惯的思维和做法, 使人力资源管理者重视人力资源内部存量的稳定, 有意无意地反对人力资源在组织内部上下、横向交流, 有意无意地排斥资源跨组织的双向流动。然而组织中的员工, 尤其是中青年员工, 都向往有新鲜感和挑战性的工作。职位的“从一而终”会影响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如何解决企业在人力资源配置中遇到的上述问题呢?那就需要企业的管理者能够合理的进行人力资源结构配置。

2 确定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

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就是为了企业生存和发展而进行选才、育才、用才。每个组织人才个体在素质上满足要求固然是能使企业人才群体发挥出很大效能, 但是经过科学的组合, 当企业人才群体的素质达到整体合理化时, 这个群体才能发挥出最大效能。企业人才群体的素质并不等于企业人才个体素质的简单相加, 因此, 应分析考虑企业内部人才系统的结构, 从而促进企业人才群体结构合理化, 使企业人才群体发挥出最大效能。

2.1 专业结构合理化

专业结构是指人才群体中各类专业人员的比例构成。由于各种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 而浩若烟海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技能, 决不是某个人或几个人能全部掌握的。任何产品的生产, 以及相应的技术措施, 都不可能由一种或某个专业人才来完成。因此, 每个企业都有人才群体的专业结构问题。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 需要把专业人才按一定比例合理配置, 使他们通力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发挥出最大的整体效能。

2.2 知识结构合理化

知识结构是指企业人才群体中具有不同知识水平的人, 按一定的比例组成的立体结构。知识结构的合理化在本质上就是使企业人才群体结构中不同知识水平的人有一个比较合理的比例, 形成一个适应生产和经营需要的比较完整的知识有机体。人才群体的知识结构是否合理, 直接影响到企业人才作用的发挥、每个人的知识都有其覆盖面, 因此, 在人们的共同劳动中, 就存在一个使知识得到最佳组合的问题。在一个企业中, 不可能也不需要所有的人都具有同等的知识水平, 否则一律是知识水平高的, 那将出现人才浪费;一律是知识水平低的, 那将难以完成企业目标。为此, 要以科学的态度寻求知识结构的合理化。

2.3 年龄结构合理化

年龄结构是指组织人才群体中年龄的比例构成。企业人才群体中应该有老当益壮的老年人才, 中流砒柱的中年人才, 富有活力的青年人才。年龄结构的合理化, 本质上就是建立一个老年、中年、青年人才比例合理的综合体, 并使之处于不断发展的动态平衡之中。合理的人才年龄结构, 有利于发挥处于老、中、青三个年龄阶段人才的各自优势, 取得最佳的合成效能。

2.4 素质结构合理化

这里的素质是指人在气质、性格、兴趣上的心理现象和特征。素质结构是指组织人才群体中不同气质、性格、兴趣的人才的比例构成。素质结构的合理化就是要使具有不同素质的人才按一定的要求配置起来, 从而保证他们相互兼容并蓄、综合协调, 把人才之间因气质、性格、兴趣的冲突和摩擦减少到最低限度。由于每个人的气质、性格、兴趣一旦形成, 就不易很快改变, 所以在配置人才结构时, 对人才的素质结构要有所考虑, 这是发挥人才群体整体效能的条件之一。

2.5 群体结构组合优化

企业人才群体是一个多维的多层次的多要素的动态综合体, 一个人才群体不可能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素质结构同时都是合理的。在企业人才开发过程中, 必须本着发挥最大的整体效能的原则, 根据企业人才群体工作任务的性质、特点、层次、范围, 确定以哪个结构为重点, 兼顾其他结构, 使重点结构与一般结构的合理化问题综合处理, 在不影响重点结构合理化的条件下, 尽可能满足一般结构合理化的要求。这就是群体结构的组合优化。只从单一结构来配备企业人才群体, 其整体效能必然不理想, 只有通过群体结构的组合优化, 有机而合理地组织和使用人才, 正确处理各种关系, 才能产生一种巨大的新的合力。经过组合优化结构必须通过组织结构的形式反映出来, 并在一定的时间单位中加以固定, 使组合优化而产生的新的合力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 从而推进企业目标的实现。

3 进行人力资源配置时的注意事项

确定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应注意:必须密切注意企业的发展态势, 人力资源的结构与企业的发展保持动态匹配;需要确定哪些岗位是核心的, 哪些岗位的稳固关乎企业的持续发展, 哪些岗位涉及到企业的技术秘密或商业秘密, 在这些岗位上必须采用固定人员;流动岗位应根据企业的发展规模控制在一定的比例内, 应在保证企业有需求时可以雇佣到足够数量的员工的情况下, 进行合理配置。

4 结语

人力资源结构的合理配置对充分发掘企业人力资源的潜力, 提升企业竞争力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而且人力资源配置必须落实到每个组织具体的工作之中, 并最终通过每位人才的潜能被完全释放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 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关乎人才的发展与提升, 关乎企业的生存与持续发展, 并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我们需要从企业自身情况出发, 建立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的观念和模式, 通过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途径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赵曙明.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2]赵文贤.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

[3]谢晋宇, 吴国存, 李新建, 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创新[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0.

[4]和仁.领导选人用人之道[M].西北大学出版社, 2006.

[5]张岩松, 周瑜弘, 李健.人力资源管理案例精选精析[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6]任静, 史来平.现代企业战略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优化配置探讨[D].西安工业学院学报, 2001, 21 (4) :358-362.

[7]吴德贵.简析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区别[J].中国卫生人才, 2002 (1) :18-19.

拖拉机的合理选择和科学配置 篇10

对于使用者, 选定拖拉机型号仅完成了工作的第一步, 拖拉机配置的选择也十分重要, 但在实际生产中却往往被忽视。为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 拖拉机制造商在基本型基础上提供不同配置供用户选择。拖拉机配置可分为两方面, 一是与作业性能直接相关的配置, 称为“作业功能的配置”;另一类为与作业性能无直接关系的配置, 如与安全、舒适有关的配置, 包括驾驶室的类型及其装置配备。本文所研究的拖拉机配置属第一类, 主要包括拖拉机的轴距 (前、后轮轴的距离) , 即长、短轴距的选定;后轮单、双轮的配备及前、后轮胎规格的选定;前、后轮上配重和前桥±配重的选定, 前、后轮上配重的分配;液压输出联接点组数的选定;液压悬挂装置、拖拉机动力输出轴转速和尺寸的选定等。

1 拖拉机选型和配置要点

1.1 根据作业项目选择拖拉机的结构重量, 自重轻的拖拉机经济性好, 耗油少。

1.2 轮式拖拉机要选用四轮 (前、后) 驱动型。同一机型的拖拉机, 四轮驱动比两轮驱动可提高20%~30%的牵引力。

1.3 选定足够的配重以达到必须的使用质量。现代拖拉机设计理念, 是通过增加配重来满足使用质量的要求, 从而降低拖拉机的金属消耗和减少牵引负荷作业对土壤的压实。有些国外大功率拖拉机, 配重总质量为拖拉机结构质量的20%以上。

1.4 通过配备后双轮及选用适当的轮胎规格 (宽轮胎) 提高附着能力。

1.5 为提高后悬挂农具机组的纵向稳定性, 在拖拉机的配置上, 要考虑选用大轴距的配置和足额的前配重。

1.6 拖拉机液压系统排量应满足配套农具的要求, 中型拖拉机至少有一组液压输出, 大型拖拉机至少有两组液压输出, 输出接头标准化;农机具尽可能应用液压元件, 如大中型农机具的位置调整、机架折叠、升降起落、犁架的翻转、耙架的折叠等方面, 满足农具多点调整的需要。

2 液压悬挂装置

拖拉机的液压悬挂装置由悬挂装置、液压系统、操作和耕深控制机构等组成。按其在拖拉机上的布置分为前悬挂、后悬挂、侧悬挂及轴间悬挂等类型, 大多数为后悬挂。悬挂装置的功能是挂接和升降农具, 并传递牵引力。悬挂装置是否科学合理, 直接影响到作业项目的数量和作业质量。

2.1 悬挂装置的要求

(1) 各杆件的位置和连接尺寸要符合相关国家标准;

(2) 应使耕作机具具有良好的入土性能, 在较短距离内达到预定耕深, 并使耕深耕幅稳定;

(3) 限位机构应使横向摆动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4) 农具在运输时要有足够的高度;

(5) 使用说明书中要说明最大提升农具质量。

2.2 后置式三点悬挂装置技术要求

后置式三点悬挂装置分为0类、1N类、1类、2类、3类、4类, 其装置尺寸适用标准和配套动力见表1。

2.3 前置式三点悬挂装置技术要求

该装置的型式、尺寸和要求, 应符合GB/T10916-2003《农业轮式拖拉机前置装置第一部分:动力输出轴和三点悬挂装置》。

与后置式三点悬挂装置不同之处:

(1) 上铰接点的布置应使立柱倾角从垂直位置起, 在-3°~3°;在运输位置时, 立柱倾角在8~12°。

(2) 没有自由扭转浮动量和水平调整量的要求。

(3) 类悬挂的最小运输高度为850 mm, 3类悬挂的最小运输高度为965 mm。

(4) 下悬挂点距前轮的最小间隙为250 mm。

3 动力输出轴

拖拉机动力输出轴是向其驱动农具输出动力的轴头, 分1型、2型、3型三种类型, 其转速、轴头形式、尺寸及其允许传递动力等主要参数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 以便与不同的农具配套使用。

3.1 动力输出轴的类型和结构

3.1.1 按转速分

标准转速式:转速与发动机转速成比例关系, 1型为540±10r/min, 2型和3型为1000±25 r/min (在发动机转速不低于80%标定转速时) 。

同步式:转速与行驶速度成比例关系, 转速约在3.4~9.8 r (拖拉机每行驶1 m距离时动力输出轴的转数) 范围内。

3.1.2 按位置分前置、后置、轴向

两轴头不同标准转速可以在相同位置输出, 也可以不同位置输出。前动力输出轴由发动机曲轴前端引出动力, 并专设离合器和减速机构。轴间动力输出一般由动力输出传动系中引出。

3.1.3 按传动方式分

非独立式、半独立式、独立式。

由于半独立式与独立式相比, 结构简单, 成本低, 常被国产拖拉机所采用。

3.2 动力输出轴主要结构参数

结构参数应符合GB/T 1592-2003《农业拖拉机后置动力输出轴1, 2和3型》, 主要参数见表2。

在节能减排要求逐步提高的今天, 科学合理的选用拖拉机, 不但是农民经济上的要求, 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科学合理的配置拖拉机, 可以获得较好的节能效果, 间接地减少排放, 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事业, 只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试验和总结, 就会使拖拉机的使用更加科学合理。

注:a对于轮距的最小调整值≤1 150 mm的拖拉机, 可以减小到350 mm。

参考文献

[1]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农业机械设计手册[M].2007.

配置的合理性 篇11

【关键词】农村公路;养护机械;对策;配置

The:Through analyz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rural road maintenance machinery analysis, this paper expounds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rural road maintenance machinery management,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rational allocation of rural road maintenance machinery management

Keywords:rural highway ; Maintenance machinery the way to deal with a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 countermove configure; deploy; allocation; collocation;

1、概述

近幾年来,随着农村公路惠民工程的不断实施,农村公路的建设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农村公路的改建、拓宽、升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农村公路的通车里程大幅度增长,原有的公路等级明显提高,随着农村国民经济的发展,汽车运输交通流量大幅度的增涨,公路的承载越来越繁重,公路养护的工作量也越来越繁重,传统的养护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农村交通运输发展的要求,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为了高质量、高标准、迅速快捷的消除公路路面病害,改善养路工人的劳动条件、作业条件、降低费用,实行公路养护的专业化、机械化,合理配置养护机械是十分必要的。

2、目前在公路养护机械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2.1养护机械设备单一、落后

由于在部分公路养护管理单位中,在其主观意识上只注重建设,却轻视了养护工作机械设备规划,养护机械设备配置数量不合理,运输机械和工程机械居中占多数,养护机械却严重短缺。养护机械类型又集中在大中修改建施工和路面维修保养上,路基、构造物、排水系统等公路设施养护缺乏相应的养护机械,公路绿化整枝、割草、喷洒农药等养护作业也缺少合适的机械。与此同时,在公路建成以后,会出现一些病害的问题,但是由于部分养护机械设备比较落后和陈旧,对此就很难要求发挥出低成本与高效率的作用。

2.2公路养护具有点多、线长、工种多样、工况不同、环境各异的特点

在各种不同的工作情况下使用的机械也各不相同。若能配备品种多样,用途各异与有关机械相适应的附属设施配合作业,将会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如在山区道路进行挖装作业时,有的路段岩石坚硬无比,挖掘机、装载机也无法工作,如配备与之相适应的液压锤即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在大面积的修补坑槽中,路面养护车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单位有摊铺机如果再配备与之相适应的拌和楼,将会加快补油进度。

2.3缺乏专业的机械管理人员

在公路养护机械管理中,缺乏专业的机械管理人员。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是并没有对机械管理工作起到足够的重视,通常都是非专业的工作人员。而在最近的几年时间里,对于公路养护机械设备在随着不断的增加,具有一部分的专业工作人员担任着机械管理工作,但并不是专职管理。此外,由于受到养护工作机械化的程度比较低,所以在养护工作中,其方式较落后、较陈旧以及受到养护费的制约,因此,一些公路养护施工并没有应用机械化作业,与此同时也就淡化了机械管理的意识,并没有全面充分的发挥出管理作用。另一方面在公路养护施工单位中一般只注重当前的效益,却忽略了长远的效益,并且也缺乏对于养护机械操作工作人员的培训,然而在部分操作工作人员中其文化知识较低,没有专业的系统知识,甚至部分是一人多机的情况,操作装载机又操作压路机,没有专业的人员。再有就是由于公路机械操作人员没有强烈的责任感,也没有按照严格的操作规范进行作业,没有对机械进行及时的维护,所以给机械造成了严重的损坏,造成了养护成本的增加,促使部分单位放弃了使用养护机械设备。 第三是由于农村公路点多面广,基层养护作业流动分散,管理部门难以及时掌握养护机械的运行状况及分布动态,对机械维修、保养、使用、核算、管理等各个环节难于形成一体化管理,只得听任于基层养护部门自行维护,使操作与管理脱节,不利于从整体上提高机械的系统性和相互协调性。

2.4设备更新速度较慢

在公路建设事业不断的发展当中,公路要求的等级也在不断的提高,所以如果应用人工进行养护,一般在质量上和时间方面等都达不到公路养护的具体要求,因此,在公路等级化的要求下对公路养护就必须要实施专业化与机械化的方法。但是在现阶段里,要想有效的实施以专业化和机械化进行公路养护作业,仍存在一定的制约现象,思想上重建轻养,不能安排足够的配置的资金,在公路科所进行的提设备折旧费没有按照规范要求实行,没有及时报废一些废旧的机械设备,会造成维修费用的大幅增大,没有达到安全生产的要求等。

3、公路养护机械管理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强化养护机械管理,促进设备管理科学化,推进公路养护机械化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加大养护机械投入力度

随着养护里程的不断延长,公路等级的不断提高,对公路实行专业化、机械化的养护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适应高等级公路养护的需要,加强公路养护市场的竞争力,尽快扭转目前的被动局面,解决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3.2充实机械操作队伍、提高机械工作人员专业文化素质

机械管理人员的水平与机械操作人员的技能直接影响着公路养护的质量。现代养护机械、车辆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随着养护机械品种的更新,各种高科技技术的机械设备日趋繁多,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只有努力学习,不断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才能适应新设备的要求,才能提高管理水平和操作技能。必须建立一支具有专业技术知识,会操作,懂保养,善修理,能改造的技术力量。引导机械操作人员的主动创新思维,精益求精的做好设备驾驶操作、维护保养工作,在机械操作人员中需要一批有专业机械技术的年轻操作手补充到公路养护的队伍中来挑大梁。

3.3开拓创新、强化管理

在新的形式新的历史时期对养护机械设备的管理要有新的思路新的观点,要开发计算机软件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方法。

3.3.1首先制定养护机械设备的管理制度、职责,安全操作规程、驾驶人员的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3.3.2其次要建立健全机械技术档案、台帐、卡片。收集机械购置调拨单、静态技术性能数据资料记录、随机原始技术记录、运转及油耗记录、各级保养记录、维修记录、调动封存记录、折旧记录、操纵人员更换记录等等一系列资料。

3.3.3还要加强机械设备单车单机的核算。(油料的消耗、一、二、三级保养、一般的维修、月完好情况等)。

4、结束语

只有强化管理,才能降低机械设备的使用费用,提高机械设备的工作率、完好率和利用率,充分发挥机械设备在公路养护工作中的领先作用,为保障道路畅通提高养护质量打好基础。

作者简介

有关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分析 篇12

关键词: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必要性,发展前景

1 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必要性

水资源的利用要有一定的计划, 以便于有限的水资源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水资源的配置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众所周知, 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有不可替代性、空间分布不平衡性以及局部的稀缺性, 加之现在的经济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和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都需要大量的水资源, 使得水资源的竞争异常激烈, 各地各部门为了得到更多的水资源, 在一个流域内设立各种的工程设施来使水资源尽量多的用于自己的辖区, 这样做显然是不合理的, 必须通过流域内统一的规划进行水资源的分配与管理, 合理的将水资源做以配置, 才能够更好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使水资源实现流域内的循环使用, 真正的做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当然, 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不仅体现在水资源的流域上, 还要体现在整体的生态系统上, 并且要赋予水资源以社会性, 站在较高的角度, 通过较为全面的视角去考虑水资源的配置问题, 对各地缺水的现象做具体的、逐一的分析, 本着公平、可持续、科学、合理的原则进行水资源的配置。只有通过这种水资源的配置原则, 才能够真正的从根本上解决区域性的缺水问题。

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环节, 也是推动农业增产增收、工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动力。各级各地政府、特别是缺水地区的政府, 需要下大力气去将本地区的水文情况汇总成册, 并且有条件的地区要形成市际或是省际的流域治理委员会, 将水资源的状况做统一的分析, 以达到水资源科学管理的目的。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业, 而是需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 首先要做好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的权衡;其次要考虑适当的进行舍弃, 对于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要坚决的予以取缔;再次要制定出相应的水资源使用标准;最后要注意开发与保护并行, 利用与监督并行, 开源与节流并行。这一切都是要在区域水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的基础上进行的, 可以说, 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对于当代的中国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是解决水资源利用中有关矛盾的必由之路。

2 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方法分析

关于确定水资源合理配置的相关方法,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2.1 对于水资源配置系统的配置种类进行分类

我们在这里将水资源的配置系统分为三个方面, 即:取水、用水、取水用水相结合。

第一, 取水方面。要对于取水的种类以及取水的地点进行确定, 通常的取水来源有地表水、地下水、土壤中含水、大气中含水、海水、污水、客水、主水等等, 确定了取水的来源后, 要对取水的地形进行分析, 如果是地表水, 其海拔高度是多少;如果是地下水, 其距离地表的高度是多少;还要注意其他的事项, 比如水质如何, 水中的微量元素、重金属是否超标、酸碱度等等。都要在取水之前做好统计工作。第二, 用水方面。也就是水的用途。由于不同的用水目的要求水质不同, 所以水资源的配置要针对用水的目的进行。用水种类一般包括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农业灌溉用水、生态保护用水等等。除此之外, 还要统计各个地区或是各个单位的用水量是多少。第三, 取水用水相结合。取水与用水本身就是一个事物的两个阶段, 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制定水资源配置计划的时候, 要结合各地区的用水情况以及取水情况, 去对有限的水资源进行分配, 做到水资源的使用效率最大化, 争取不浪费每一滴水。这主要是应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水资源的调配, 从时间上以及空间上进行调配, 发挥水资源的最大效用。

2.2 区域水资源配置的施工

水资源配置的施工, 主要分成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 水源地工程。对于水源地的工程, 主要有储水蓄水以及引流提水组成。方法是通过挖井、筑堤、挖渠、建水窖等方式进行。有必要的地区还要使用水泵或是建立水泵站。

第二, 目的地工程。这部分工程主要包括的是人们的生活用水, 工厂的工业用水以及农村的农业用水, 一般是由使用者自己承建一些用水设施。

第三, 运输环节工程。这里指的是从水源地到目的地的运输设施, 比如水渠的建设、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回流循环系统的建设等等。

第四, 污水回收。污水回收工程在我国的起步较晚, 但是污水回收确实能够为水资源的短缺解决很大的问题, 属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环节。这个工程要建设污水回收管道, 污水净化系统以及污水的再利用系统等等。

第五, 要对市政水循环系统做到合理的配置。包括排水井、排水渠等等要进行联动的处理, 要使一个区域的水系统实现联网, 这样有助于水资源的循环使用, 有助于对水资源形成统一的管理与分配。

2.3 非施工层面的作用

对于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除了要有工程施工方面的硬件建设之外, 还要有“软件”方面的建设。

第一, 行政法规必须要建立健全。对于水资源使用的法律法规, 一定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对于原有法规中不符合现代要求的内容, 要及时的进行更新, 对于法律缺位的部分, 要及时的予以立法。保证水资源合理分配的有效进行。

第二, 要在政策上给与一定的优惠。比如对于使用循环水、淡化海水或是处理过的污水的企业, 要给与一定的经济上的补偿, 这样能够有效的调动企业的生产积极性, 最重要的是可以使企业自愿的参与到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工作中来。

3 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发展前景

随着人类文明不断的进步, 对于水资源的认识也发生着改变。中国教育研究院的一项调查数据表明, 75%的中国在校中学生对于水资源的认识已经不单单是从索取的角度看, 而是觉得水资源应该是循环使用的, 水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一数据比10年前上升了30个百分点。从这里我们有理由做科学的设想, 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发展前景, 应该是经济水平与自然生态的协调发展, 也就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处。企业的环境意识得到提高, 加之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 通过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拉动当地的经济的同时, 当地的经济也会逐步向有利于自然环境的方向去发展, 比如对于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进行淘汰或整改, 企业投入一部分资金去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以使企业获得更好的更为廉价的地方政策以及自然资源, 使我国的区域经济得到高质量的提升, 也使区域水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科学、全面。

4 结束语

区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是国民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保证, 也是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依靠。通过文章的介绍, 我们简单的了解了现行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方法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但是我们要清楚的意识到, 自然是不断的发展变化的, 我们对于水资源的配置也要根据自然与社会的变化而不断的进行优化调整, 这里没有一劳永逸, 只有方法不断的进步, 具体内容不断的创新, 才能实现区域水资源的高效、合理的利用。

参考文献

[1]廖四辉, 程绪水, 施勇, 等.淮河生态用水多层次分析平台与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 2010 (4) .[1]廖四辉, 程绪水, 施勇, 等.淮河生态用水多层次分析平台与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 2010 (4) .

上一篇:科学规划建设下一篇:专科生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