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分析

2024-05-16

引用分析(精选12篇)

引用分析 篇1

科技期刊作为科研论文成果的载体, 能客观地反映出论文作者及所在单位的科研水平和能力。是学术成果申报、鉴定、职称评审和职务晋升, 以及科研部门、人事部门科研成果统计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因此, 其办刊质量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试图从引用情况分析几种预防医学专业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以期对作者投稿有所帮助, 对编辑部提高期刊质量提供参照。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收集

以中国引文数据库 (CNKI) 为依据, 以2010年GDP排名位居全国前列的各省 (即:广东、山东、江苏、浙江、河南、上海、四川、湖南、湖北、福建) 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的, 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华预防医学系列预防医学类期刊为统计源。

1.2 统计方法

对2005~2009年各期刊的发文量、下载量、被引用总量、篇引文率、引用总量、发文作者、基金论文发文量等指标进行统计和文献计量研究。利用Excel软件, 对各项指标进行排序。

2 结果

2.1 论文量

充分体现期刊提供的信息量的大小, 虽不能完全说明其学术水平的高低, 但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办刊单位学术气氛, 办刊质量问题 (表1) 。

2.2 被引量

指是某一期刊一定时期内相关学科文章被引的次数。它既与发文量有直接关系, 又与期刊质量有直接关系 (表2) 。

2.3 作者自引率

可以说明某学科领域内科学家队仁的稳定情况, 并且能反映该学科发展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表3) 。

2.4 基金论文

是指受基金资助的科研课题而撰写的论文。这些论文产生于科研项目研究过程, 对学科发展的作用更大 (表4) 。

2.5 依据论文下载量排名、基金发文量排名、自被引率排名、篇被引率排名几个与质量关系密切的指标, 进行综合排序, 结果见表5。

3 讨论

上述10种期刊, 均是预防医学类期刊中较优秀的, 它们来自于经济较发达的10个省份。各省对预防医学事业的投入和重视程度也是比较好的, 因此, 这些期刊同样有着较好的学科发展基础和良好的学术氛围。尽管如此, 但它们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那么如何缩小差距, 迎头赶上呢?笔者认为:首要的是严把论文质量关, 作为编辑部应该把眼光放远些, 不要只顾眼前经济效益, 盲目扩版, 增加页码扩大发文量, 至使质量不高的文章滥竽充数, 影响整个期刊的质量。质量是期刊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质量和影响力是相辅相成的, 质量越高, 影响力越大, 影响力大, 质量会更高。其次, 要结合本省实际工作, 适当调整栏目设置, 突出学科优势和地域特色。第三, 密切与作者的关系, 建立稳定的作者队伍。加强与同行的联系, 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加大期刊的宣传力度, 密切与各大期刊数据库的合作, 扩大期刊的影响。

引用分析 篇2

1、相对引用,复制公式时地址跟着发生变化,如:

C1单元格有公式:=A1+B1

当将公式复制到C2单元格时变为:=A2+B2

当将公式复制到D1单元格时变为:=B1+C1

2、绝对引用,复制公式时地址不会跟着发生变化,如:

C1单元格有公式:=$A$1+$B$1

当将公式复制到C2单元格时仍为:=$A$1+$B$1

当将公式复制到D1单元格时仍为:=$A$1+$B$1

3、混合引用,复制公式时地址的部分内容跟着发生变化,如:

C1单元格有公式:=$A1+B$1

当将公式复制到C2单元格时变为:=$A2+B$1

当将公式复制到D1单元格时变为:=$A1+C$1

还不懂的看图

随着公式的位置变化,所引用单元格位置也是在变化的是相对引用;而随着公式位置的变化所引用单元格位置不变化的就是绝对引用,

下面讲一下“C4”、“$C4”、“C$4”和“$C$4”之间的区别。

在一个工作表中,在C4、C5中的数据分别是60、50。如果在D4单元格中输入“=C4”,那么将D4向下拖动到D5时,D5中的内容就变成了50,里面的公式是“=C5”,将D4向右拖动到E4,E4中的内容是60,里面的公式变成了“=D4”。

现在在D4单元格中输入“=$C4”,将D4向右拖动到E4,E4中的公式还是“=$C4”,而向下拖动到D5时,D5中的公式就成了“=$C5”。

如果在D4单元格中输入“=C$4”,那么将D4向右拖动到E4时,E4中的公式变为“=D$4”,而将D4向下拖动到D5时,D5中的公式还是“=C$4”。

如果在D4单元格中输入“=$C$4”,那么不论你将D4向哪个方向拖动,自动填充的公式都是“=$C$4”。 原来谁前面带上了“$”号,在进行拖动时谁就不变。如果都带上了“$”,在拖动时两个位置都不能变。

引用分析 篇3

关键词:引用情感类型分析;档案学;高被引论文

Abstract:We propose a highly cited papers citation evaluation analysis method in archives science based on citation context,define the three type of citation. The paper contributes to the external features and content features of highly cited papers by empirical study citation subject and citation motivation based on archives science papers.

Keywords:Analysis of citation emotion types ;Archives science ;Highly cited papers

1 引言

1927年[1],引用首次被用来对科研进行评价,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引文分析的理论和方法体系逐步健全。然而,随着研究和实践应用的深入,引文分析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如,引用的规范性、引用动机以及只注重被引频次而忽视引文内容导致的引用不规范和引文评价的不科学等问题[2]。随着文本挖掘技术和全文提取技术的出现,基于引文内容分析是引文分析的新方向[3]。引文内容分析可以弥补单纯以被引频次数量评价的不足,将引文的数量和质量结合起来,更好地揭示文献之间的关联性。

虽然国外已经有关于引文内容分析的实证研究,但国内基于引文内容分析,尤其是基于档案学引文内容分析的研究目前还不多。鉴于此,本文以档案学高被引论文内容分析为基础,深度揭示档案学高被引论文反映的引用主题和引用行为动机研究,对于揭示档案学引文特征具有意义。

2 数据来源

本文以档案学高被引论文为样本,样本选择方法为:以CNKI数据库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数据源,选择“档案学、档案事业”学科领域,不设检索条件加以检索,检索结果按照被引频次递减排序,剔除非学术文献和不相关文献,得到档案学被引频次最高的前100篇论文。检索日期截至2013年底。百篇高被引论文分布于18种期刊中,其中《档案学通讯》最多,有51篇文章,占总数的51%。《档案学研究》12篇。

3 引文内容特征研究

引文内容分析指基于引文内容层面的语义关联,对引用句或引用上下文的内容进行关联性分析,以揭示被引文献对施引文献的作用。目前,相关研究主要包括引文类型识别、情感倾向分析和引文主题识别。

3.1 引文主题识别研究。引文主题识别是从引文文本抽取代表引文的主题词,利用主题分布来揭示被引文献的被引原因以及被引文献对施引文献的主要作用或贡献。

本文主题识别是通过抽取高被引论文的关键词来实现。百篇高被引论文共有691个关键词,出现频次大于4的关键词有34个,累计频次277次,占总频次的40%。出现频次最高的档案工作者19次,档案管理18次,电子文件17次。

表1 高频关键词

利用共词分析方法将我国档案学高被引论文研究主题分为四个主题知识群,一是档案学基础研究与档案事业,包括来源原则、档案学、现行文件、人事档案、档案事业、档案管理、档案工作者、纸质文件、信息安全、文化、政府信息公开关键词。二是电子文件和文件运动理论,包括电子文件管理、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电子文件归档、文件运动和文件生命周期关键词。三是档案信息化与资源开发利用,包括办公自动化、数字化、档案信息化、信息化、数字档案馆、档案信息、档案信息资源、资源开发、利用、档案开放利用关键词。四是档案工作与档案馆,包括档案工作、虚拟档案馆、传统档案馆关键词。

3.2 引用情感类型研究。引用情感类型识别是通过对施引文献引用被引文献的文本内容,从引用动机和情感倾向分析挖掘施引文献作者对被引文献的观点、态度或立场,主要分为肯定、中立和否定三种基本类型。本文以档案学高被引论文引用情感倾向识别档案学引用情感类型。

本文根据引用内容,将引用情感类型分为三类,正面引用、负面引用和中性引用。正面引用指施引文献中对引文的观点、结论或方法的肯定和赞同,还包括在引文基础上展开后继工作,或者应用引文中的理论方法和数据以及引用他人的方法或结论和自己研究进行对比等。

负面引用指施引文献对引文中的观点、结论或方法持否定态度。多是指有商榷性质的文章,或者指出引文研究的不足、缺陷以及目前没有涉及的而本文将要研究内容,主要表述两篇文章研究的不同。

中性引用指施引文献对引文内容没有表示赞同或反对观点,只做内容论述和在综述研究中出现的引用。情感类型界定如表2。

表2 情感类型及界定

由于百篇档案学高被引论文总被引三千多次,涉及施引文献数据量巨大,数据处理困难,本文采用分层抽样调查的方法,保证研究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在上述引文主题类型中,依据上述主题分类,在四个主题类团中各抽取一篇代表性文献作为样本研究。研究样本的选择具有代表性:一是涵盖了所有的研究主题,避免因主题不同而产生引文特征不同;二是选取不同作者,既有业界权威,也有不同身份代表,避免权威效应带来研究偏差;三是不同期刊和年代;四是不同层次的被引频次。

表3 抽样样本数据

从上述四篇不同主题的文章被引的情感倾向来看,档案学论文多是正面引用,占63%,不含感情色彩的中性引用占35%,只有不到4%的引用是否定性质的。说明在多数情况下,档案学界对所引用文献都是持肯定态度,或是对引用文献高度评价,或是应用引用文献的理论和数据,只有极少数是指出引文不足。

进一步分析正面引用大部分是理论应用、在别人研究基础上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别人的研究理论、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或者是自我对同一问题的深化研究。因此,理论性强的文章正面引用的可能性更大。如裴友泉[4]等在文章中引用“正如《刍议》所说,目前‘信息孤岛、项目资金浪费等问题正面临深化的风险……笔者想说是:《刍议》是篇好文章,不仅较系统地梳理了我国电子文件客观存在的问题,给人们以警示与反思”表明对引文的正面肯定。

实践性的文章和综述性质的文章多是在文章开头的理论综述和研究综述中引用,因此,中性引用的可能性大。如马海群[5]等在文章中引用“由图4可见,数字时代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已成为2006年~2007年学者们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冯惠玲(2006)从国家战略的层面上指出:我国电子文件管理战略应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走上顶层设计、全面规划和集中控制的发展路径”表明对引文没有感情色彩的中性综述引用。

反面引用的文章很少,说明档案学界在理论争鸣和商榷中不是太活跃,而这仅有的几篇反面引用也不是对于观点的否定,只是指出引文和施引文献研究问题的不同,或者不全面。同时,理论性的文章由于有观点表述更有可能反面引用。如安小米[6]在文章中引用“第一篇《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刍议》,首次提出了我国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研究的问题……该文肯定了电子文件管理问题的严重性,但未对什么是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进行明确解释,由于缺少分析框架,对国外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的研究有待系统和深入”,文章指出引文的不足和缺陷,进而提出本文要研究的内容。同时,学位论文的引用会涉及施引文献对被引文献的多次引用,主要包括在文献综述中的中性引用以及在具体的问题和策略中的正面引用。

4 结论与展望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引文内容分析的高被引论文引用特征研究,并以档案学高被引论文为数据源,研究了基于引文内容的主题识别和情感类型识别。指出档案学高被引论文主题既有传统基础理论内容的继续研究,但更多地已关注网络环境下新的理论和应用。具体表现为:一是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依旧,新的应用理论逐渐增多。二是信息化催生的档案工作新变化,以及基础理论的应用得到拓展。技术催生电子文件产生、政府信息公开、电子政府、档案网站的建设和数字档案馆等。三是档案工作为社会服务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档案学的引用情感类型以正面引用为主,综述性和实践性的文章多是中性引用,而具有商榷性和争鸣性的反面引用文章很少。

虽然本文从引文内容方面研究了高被引论文的引用特征,但也存在局限。一是引文样本选择的局限。鉴于数据量大,在引文类型研究中,只选择了每个主题中的4篇论文进行研究。二是引文内容分析也只对主题和情感类型进行识别,况且主题识别只选择关键词,没有从标题、摘要甚至全文信息中提取主题标识。未来要在文本挖掘技术和大数据技术下,进行大样本引文内容分析和主题识别。同时,指出引文内容特征还具有学科特征。

参考文献:

[1]Gross,P.L.K.,E.M.Gross.College libraries and chemical education [J]science,1927,66:385~389.

[2]吴志荣.对引文分析法方法论地位的重新思考[J].图书馆杂志,2012,31(5):11~13.

[3]祝清松,冷伏海.引文内容分析方法研究综述[J].情报资料工作2013(5):39~43.

[4]裴友泉,马仁杰,裴斐,孙明慧.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的再思考——刍议冯惠玲等同志的《刍议》[J].档案学研究.2007(3):37~40.

[5]马海群,姜鑫.我国档案学研究热点与前沿演进的知识图谱分析[J].档案学研究. 2013(4):16~22.

[6]安小米.国外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研究[J].档案学通讯,2009(1):10~13.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来稿日期:2014-04-16)

进一步分析正面引用大部分是理论应用、在别人研究基础上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别人的研究理论、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或者是自我对同一问题的深化研究。因此,理论性强的文章正面引用的可能性更大。如裴友泉[4]等在文章中引用“正如《刍议》所说,目前‘信息孤岛、项目资金浪费等问题正面临深化的风险……笔者想说是:《刍议》是篇好文章,不仅较系统地梳理了我国电子文件客观存在的问题,给人们以警示与反思”表明对引文的正面肯定。

实践性的文章和综述性质的文章多是在文章开头的理论综述和研究综述中引用,因此,中性引用的可能性大。如马海群[5]等在文章中引用“由图4可见,数字时代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已成为2006年~2007年学者们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冯惠玲(2006)从国家战略的层面上指出:我国电子文件管理战略应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走上顶层设计、全面规划和集中控制的发展路径”表明对引文没有感情色彩的中性综述引用。

反面引用的文章很少,说明档案学界在理论争鸣和商榷中不是太活跃,而这仅有的几篇反面引用也不是对于观点的否定,只是指出引文和施引文献研究问题的不同,或者不全面。同时,理论性的文章由于有观点表述更有可能反面引用。如安小米[6]在文章中引用“第一篇《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刍议》,首次提出了我国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研究的问题……该文肯定了电子文件管理问题的严重性,但未对什么是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进行明确解释,由于缺少分析框架,对国外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的研究有待系统和深入”,文章指出引文的不足和缺陷,进而提出本文要研究的内容。同时,学位论文的引用会涉及施引文献对被引文献的多次引用,主要包括在文献综述中的中性引用以及在具体的问题和策略中的正面引用。

4 结论与展望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引文内容分析的高被引论文引用特征研究,并以档案学高被引论文为数据源,研究了基于引文内容的主题识别和情感类型识别。指出档案学高被引论文主题既有传统基础理论内容的继续研究,但更多地已关注网络环境下新的理论和应用。具体表现为:一是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依旧,新的应用理论逐渐增多。二是信息化催生的档案工作新变化,以及基础理论的应用得到拓展。技术催生电子文件产生、政府信息公开、电子政府、档案网站的建设和数字档案馆等。三是档案工作为社会服务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档案学的引用情感类型以正面引用为主,综述性和实践性的文章多是中性引用,而具有商榷性和争鸣性的反面引用文章很少。

虽然本文从引文内容方面研究了高被引论文的引用特征,但也存在局限。一是引文样本选择的局限。鉴于数据量大,在引文类型研究中,只选择了每个主题中的4篇论文进行研究。二是引文内容分析也只对主题和情感类型进行识别,况且主题识别只选择关键词,没有从标题、摘要甚至全文信息中提取主题标识。未来要在文本挖掘技术和大数据技术下,进行大样本引文内容分析和主题识别。同时,指出引文内容特征还具有学科特征。

参考文献:

[1]Gross,P.L.K.,E.M.Gross.College libraries and chemical education [J]science,1927,66:385~389.

[2]吴志荣.对引文分析法方法论地位的重新思考[J].图书馆杂志,2012,31(5):11~13.

[3]祝清松,冷伏海.引文内容分析方法研究综述[J].情报资料工作2013(5):39~43.

[4]裴友泉,马仁杰,裴斐,孙明慧.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的再思考——刍议冯惠玲等同志的《刍议》[J].档案学研究.2007(3):37~40.

[5]马海群,姜鑫.我国档案学研究热点与前沿演进的知识图谱分析[J].档案学研究. 2013(4):16~22.

[6]安小米.国外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研究[J].档案学通讯,2009(1):10~13.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来稿日期:2014-04-16)

进一步分析正面引用大部分是理论应用、在别人研究基础上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别人的研究理论、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或者是自我对同一问题的深化研究。因此,理论性强的文章正面引用的可能性更大。如裴友泉[4]等在文章中引用“正如《刍议》所说,目前‘信息孤岛、项目资金浪费等问题正面临深化的风险……笔者想说是:《刍议》是篇好文章,不仅较系统地梳理了我国电子文件客观存在的问题,给人们以警示与反思”表明对引文的正面肯定。

实践性的文章和综述性质的文章多是在文章开头的理论综述和研究综述中引用,因此,中性引用的可能性大。如马海群[5]等在文章中引用“由图4可见,数字时代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已成为2006年~2007年学者们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冯惠玲(2006)从国家战略的层面上指出:我国电子文件管理战略应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走上顶层设计、全面规划和集中控制的发展路径”表明对引文没有感情色彩的中性综述引用。

反面引用的文章很少,说明档案学界在理论争鸣和商榷中不是太活跃,而这仅有的几篇反面引用也不是对于观点的否定,只是指出引文和施引文献研究问题的不同,或者不全面。同时,理论性的文章由于有观点表述更有可能反面引用。如安小米[6]在文章中引用“第一篇《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刍议》,首次提出了我国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研究的问题……该文肯定了电子文件管理问题的严重性,但未对什么是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进行明确解释,由于缺少分析框架,对国外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的研究有待系统和深入”,文章指出引文的不足和缺陷,进而提出本文要研究的内容。同时,学位论文的引用会涉及施引文献对被引文献的多次引用,主要包括在文献综述中的中性引用以及在具体的问题和策略中的正面引用。

4 结论与展望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引文内容分析的高被引论文引用特征研究,并以档案学高被引论文为数据源,研究了基于引文内容的主题识别和情感类型识别。指出档案学高被引论文主题既有传统基础理论内容的继续研究,但更多地已关注网络环境下新的理论和应用。具体表现为:一是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依旧,新的应用理论逐渐增多。二是信息化催生的档案工作新变化,以及基础理论的应用得到拓展。技术催生电子文件产生、政府信息公开、电子政府、档案网站的建设和数字档案馆等。三是档案工作为社会服务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档案学的引用情感类型以正面引用为主,综述性和实践性的文章多是中性引用,而具有商榷性和争鸣性的反面引用文章很少。

虽然本文从引文内容方面研究了高被引论文的引用特征,但也存在局限。一是引文样本选择的局限。鉴于数据量大,在引文类型研究中,只选择了每个主题中的4篇论文进行研究。二是引文内容分析也只对主题和情感类型进行识别,况且主题识别只选择关键词,没有从标题、摘要甚至全文信息中提取主题标识。未来要在文本挖掘技术和大数据技术下,进行大样本引文内容分析和主题识别。同时,指出引文内容特征还具有学科特征。

参考文献:

[1]Gross,P.L.K.,E.M.Gross.College libraries and chemical education [J]science,1927,66:385~389.

[2]吴志荣.对引文分析法方法论地位的重新思考[J].图书馆杂志,2012,31(5):11~13.

[3]祝清松,冷伏海.引文内容分析方法研究综述[J].情报资料工作2013(5):39~43.

[4]裴友泉,马仁杰,裴斐,孙明慧.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的再思考——刍议冯惠玲等同志的《刍议》[J].档案学研究.2007(3):37~40.

[5]马海群,姜鑫.我国档案学研究热点与前沿演进的知识图谱分析[J].档案学研究. 2013(4):16~22.

[6]安小米.国外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研究[J].档案学通讯,2009(1):10~13.

引用自动翻箱喂料线的案例分析 篇4

1 自动翻箱线概述

常见的自动翻箱机线主要组成包括输送机、去盖机、翻箱机、储存仓四大部分。见下图

1) 输送机:对物料箱进行运输。使用叉车等搬运工具将物料箱放到输送机上, 由输送机将物料送入各个位置以完成所有动作。2) 去盖机:去除物料箱的盖子。3) 翻箱机:绕一个固定轴线对物料箱进行翻转倾倒[1], 清空箱内物料后落回原位。4) 储存仓:对翻箱机倾倒出来的物料暂时存贮, 根据需要进行供应, 对生产起到缓冲作用。[2]

2 可行性分析

在确定引进自动翻箱线之前, 需要进行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以保障项目可实现。此处需要调查现状, 找出基础数据后根据基础数据对关键点及各个环节进行可行性分析计算。

2.1 基础数据调查

在引用自动翻箱喂料线之前, 需要明确设计的基础数据即最终目标, 以保证满足使用。本案例的最终目标是满足1000kg/h的流量供应。此外还有物料箱特点、场地条件、自动化程度等细节要求, 具体如下:

1) 流量要求:此喂料线的最大流量是1000kg/h, 物料的填充值≥5.50cm3/g。2) 物料箱特 点 : 尺寸 (长 * 宽 * 高) 1100m m *1100m m *1060m m ;自重35kg (箱盖重量5kg) 装料后重量95kg;自带川字托盘, 底部中间位置装有电子标签。3) 场地条件:因是原地改造, 设备的占地不宜超过10.00m *6.50m , 此外现场水电气等配套齐全。4) 自动化程度:除了用叉车上下料, 全部动作实现自动化, 包括防错设置。

2.2 主要参数计算

1) 贮料仓选用:因流量为1000kg/h, 考虑缓冲时间为1h, 贮料仓需能装载1000kg的物料, 因物料的填充值≥5.50cm3/g, 故贮料仓的空间需大于5.5L, 物料高度约为1m , 宽度略大于物料箱1.1m的宽度暂定1.5m , 可以得出贮料仓长度约为3.6m。2) 翻箱机选用:为保障流量, 此处翻箱频率需不小于1000 (kg/h) ÷60 (kg/ 箱) =16.67 (箱 /小时) , 起重力不小于95kg。3) 动作时间计算:因现场空间较小, 只能采用“单进单出”的工作模式, 因此需要计算各环节时间以保障流量。搬运车上下料的时间约为60s, 从上料到下料最大间隔时间为3600÷16.67-60≈156秒。根据类似设备的动作, 可以初步匡算去盖、合盖时间各为5s, 翻箱时间约为25s, 因此物料的实际行走时间120s。喂料线的最大长度只能为15m , 去除贮柜长度3.5m , 输送路线只有11.5m , 故物料箱的行走速度最慢为0.19m /s, 在这种速度上, 物料箱不会打滑, 故具有可行性。

由以上的主要设备计算及动作时间分配可以得出, 此处引用自动翻箱喂料线具有可行性。

3 配备设计

根据2可行性分析的结果, 可以得知本案例具有可行性, 接下的工作是对整个喂料线各细节的配备及动作进行初步设计, 保障方案的可实施性。

3.1 上料方式

1) 搬运车的选择。在选择搬运车时, 需要根据物料箱的结构形式来确定。对于不带托盘的周转箱一般使用抱车运输;对于自带托盘的物料箱需根据其托盘结构来选择搬运车:田字托盘只能使用叉车, 不能使用平衡重叉车;川字托盘若使用平衡重叉车只能从一个方向工作;九脚托盘没有限制。2) 上料方向的选择。上料方向有顺着物流流向的方向上料的, 也有与物流方向垂直的。为保障生产的流畅性及安全性, 建议采用顺方向上料。在特殊情况下必须使用垂直方向上料时, 需采取措施确认搬运车脱离开后方可启动输送机, 否则易发生安全事故。

3.2 物料识别

物料箱由搬运车放到输送机后, 在进入后续动作前, 需要对物料信息进行识别。因物料箱大多需要反复使用, 难以进行直观的外观标识, 易发生混乱现象, 故自动翻箱机在使用中一般需设置电子防错识别, 并对不同的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动作。本案例设置了一套读码系统, 此系统将读出的信息与生产数据进行比对, 比对一致时绿灯放行;比对出错时, 退回并红灯闪烁发出警报。

3.3 输送设计

1) 输送方式。因物料箱大多坚硬质地, 输送机一般选择辊道输送机或链式输送机[3], 具体方式需要根据周转箱底部的结构特点。对于田字托盘物料箱, 辊道输送机及链式输送机皆适宜;对于具有川字托盘物料箱, 在使用辊道输送机时, 需考虑川字方向及辊子间隙, 一般要求辊子间隙小于箱体底部最小接触面面宽度, 以保障周转箱在输送过程中的连续、平稳;对于九脚托盘, 在使用辊道输送机时, 同样需要保障辊子间隙小于箱体底部最小接触面面宽度。2) 输送速度。在选择输送速度时, 需要考虑物料箱与输送机之间可能发生打滑现象。可以采取增加管道表面的粗糙度来消除打滑。在2.2.3动作时间计算中可以看出此案例的最慢输送速度为0.19m /s, 速度较慢, 不宜产生打滑现象, 只需在辊道上压花即可。

3.4 去盖设计

在运输、存贮过程中, 为减小环境对物料的影响, 物料箱一般会自带箱盖, 所以在翻箱前需进行去盖处理。在去盖动作中, 需要克服3种阻力:箱盖自重、箱盖与箱体的摩擦阻力以及密封箱体的负压阻力。根据箱盖的结构特点及去盖阻力的大小, 一般采用机械抓取或负压吸盘。机械抓取简单可靠, 力量较大, 但对箱盖的定位精度要求高, 适合大件;负压吸盘结构复杂, 力量较小, 但对箱盖的定位要求不高, 适合小件。本案例因去盖阻力不大, 故采用了负压吸盘, 同时为防止在吸附中掉落增加了机械结构。

3.5 翻箱动作

1) 减小撞击。在翻箱动作中, 因需要对物料箱进行翻转倾倒, 势必会改变物料箱的中心。所以一般需要在翻箱前对周转箱进行夹紧或设置缓冲快, 以减小周转箱与翻箱机的摩擦及撞击。本案例中采用液压上下夹紧的方式防止物料箱产生撞击, 减小对物料箱的损伤。2) 排空方式。当周转箱被翻转到设定角度时, 会停止翻转, 物料的惯性及自重会使其自动落下, 此阶段需要保持一定的时间, 以保障物料全部排出。本案例中, 在贮料仓入口处设计一对对射信号, 当入口料空时, 翻箱机落下, 保障了物料排空。

3.6 落箱安全

翻箱机在排空物料后应自动落下, 在下落过程中为防止发生安全问题, 需要在翻箱范围设置防护栏及安全接近开关。

3.7 退回处理

为提高工作效率, 避免进出干涉, 空箱一般从另外的路径退回, 还可设置自动堆垛设备。但此案例中, 因为场地有限, 无法设置单独的退回路径, 只能“单进单出”。

4 结论

本案例中, 虽然因场地狭小只能采用“单进单出”的简单结构, 未能实现连续作业和空箱自动堆垛, 但通过对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及各个细节的配备设计, 使得项目得以成功实施, 最终实现一个人、一台叉车就满足原本需要4人的上料工作, 降低了劳动强度并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因引用读码系统, 实现了在线自动检测及生产过程数据记录, 保障了生产质量。此外, 通过此案例的成功实施, 为后期的设备升级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杨春文, 何炬, 张俊荣等.翻箱机.中国CN200420008223.4[p].2005.

[2]黄嘉礽.烟草工业手册[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9.

引用分析 篇5

引用包括用典。

解释如下:

1)引用是指写文章时,有意引用现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 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说明自己对新问题、新道理的见解,这种修辞手法叫引用.

用典亦称用事,凡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以为比喻,而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雅者,即称“用典”.

(从定义上明显看到引用典故,所以引用和用典是所属关系.若是区分,就是看这个被引用的内容在文章中的`作用,比如你要发表自己思想的感慨我真是“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这就是引用,这是借别人的文章表现自己的情感;而用典就是我现在的感情和宋之问回乡的时候一样,紧张激动之余还有一些恐慌,怕家乡有所变故,这是用典,用典往往要说明一个道理,有一个隐身的含义.所以,简单地说引用笔用典要表层一点点)

2)引用的作用是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用典的作用是使立论有根据、委婉表意、减少语辞之繁累、充实内容、美化词句.

(从各自作用上,可以发现它们的作用相似)

3)引用分:直接引用,间接引用;明引,暗引;正引,反引,借引

用典分:明典、暗典、翻典

引用,让文采飞扬 篇6

一般来说,彰显作者智慧、抓住读者眼球的引用方式有如下几种。

一、单个引用化入己句

1.直接引用

①在名句引用的前或后加以相应的解说,即名句+解说(或阐述)。如:

“生命就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与感伤。生命就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不懈追求。”把引文融入自己的句子,再根据文章需要和作者悟性,对名句的意境、思想、风格等进行解说。

②将诗句分开引用,或截取两句诗的部分组合在一句里。如:

“我喜欢‘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胡天八月’,我喜欢‘有暗香盈袖’的‘黄昏’。”前者剪裁两句古诗组合成一句,后者把一句古诗割裂后组合成一句。

2.用历史或人物的事迹(或细节)组句,即名人+名事。这种情况又分两种。

①直接叙写。如:项羽兵败乌江,令英雄扼腕;屈原投江汨罗,让忠臣垂泪。

②诗意展示。如:命运是项羽英雄末路自刎乌江时的那一声仰天长啸;命运是屈原留在汨罗江畔的那一串串沉痛的叩问。

3.把历史人物与相关诗句组合,形成一定的意境。

①直接引用,即名人+名言+意境。如:

美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美就是苏东坡“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脱与豁达;美就是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与恬淡。

②巧妙化用,即名人+名言化用。如:

思念使女诗人瘦比黄花。思念使豪放派鼻祖幽梦还乡相顾无言垂泪千行。思念使婉约派泰斗酒醒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组句子化用了李清照词《醉花阴》、苏轼词《江城子》、柳永词《雨铃霖》中的句子,这种化用给人的审美刺激多重而深刻,它把古诗还原成生活的同时,又提升和诗化了生活。

二、集群引用组成段落

1.N个名句(或N个名人名事)+意境(或其它)。如:

陶渊明的“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折射出冷静的人生选择;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道出政治家的深重责任感;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已经挣脱并超越了自己的苦难,显露出普渡众生的情怀;毛泽东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更是一代伟人对饱经沧桑的神州大地的拷问……

2.名人+名言名事+议论,这种引用可分四种形式。

①N个名句+议论。例略。

②N个名人+N个名事+议论。例略。

③N个名人+N句名言+议论。例略。

④N个名人+N个名言名事+议论。如:古往今来,因感情亲疏而导致错误认知事物的事例不胜枚举。李牧一心为国,“大破林胡,开地千里,遁逃匈奴”,可谓战功赫赫,却因赵王的不信任而惨遭杀害,最终葬送了赵国大好江山。诸葛亮“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却因对马谡过分信任而误下军令,失去街亭,从而导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惨淡结局。李白才气超人,“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却因唐玄宗的疏远而一生漂泊,壮志难酬……可以说,历史上许多悲剧的诞生都是由感情亲疏引起的。

我们之所以提倡恰到好处的引用,一是用那些历经千年淘漉而流传下来的诗文名句证明观点,显得典型有力;抒发情感,显得言简意赅。二是引用时不要总是运用“XX说”这样的单一形式。当然,在限时作文中,要恰到好处,又准确生动地引用名人名言,让文采飞扬起来,功夫还是要下在“作文”之外的。

【佳作引领】

品李、苏之豪放

卫 冕

李白和苏轼可谓诗、词大家中豪放派的代表,但细细品来,又有所不同。

李白的豪放是他的本性,是深深烙在他的灵魂上、流淌在他的血脉中、融化在他的骨髓里的。他的豪放不因情境、对象、身份的改变而改变。身在江湖,他鲜衣怒马,仗剑天涯;身在朝堂,他让贵妃调羹,权臣脱靴。醒时,他道“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醉时,他言“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得意时,他挥笔“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失意时,他泼墨“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乐起来,那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时篷蒿人”,如此狂妄自信;他愁起来,则为“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这般豪爽恣意! 痛快时,他高歌“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就连前路坎坷,那也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般气势磅礴,而且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岂止是豪放,分明是狂妄,是骄傲,是不可一世,唯我独尊!偏偏,他有这个资本。谢灵运说:“天下才分十斗,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天下人共用一斗。”我看倒可以把“子建”换成“太白”。正因为他才华横溢,本性仗义,这份狂傲并不会显得可笑。

而苏词虽豪,东坡却并非豪放之人,或者说,他的豪放只是外在,并不像李白那么纯粹。他不比李白惯于旅行漂泊,他是自幼以仕途为追求,以苍生为己任的。他的豪放总带有一些政治色彩和自慰心理。豪放词的代表是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是周公瑾的豪放,而非他苏东坡。他对此只能心中向往。因为有了“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这样直抒怅然、失落与寂寞的结句。再看《江城子·密州出猎》,苏家豪词的又一大代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字字句句皆暗含苏轼的政治倾向,这当然也是“豪”的,只是多了一份无奈、一分媚色,少了一分狂妄、一分傲骨,比世人高,又比隐士低。王国维先生说过,“稼轩词豪,东坡词旷”,一个“旷”字实在精准。看“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般潇洒悠然;品“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这般静谧幽清;赏“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般旷达开阔;读“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洒,一溪云”,这般闲适自娱,其实,几份隐含的怅惘苦闷,孤独寂寞已跃然纸上,了然胸间。

……

我爱慕太白的狂傲洒脱,也敬重子曕的心怀民生。读“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让我豪情万丈,吟“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让我心潮澎湃,我享受这份自己难以企及的豪情。品“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的豁达意趣,诵“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的潇洒闲情,我倾心这份闲适清逸。李白是浪漫、激情四射的不灭烟花,苏轼是温淳、光芒柔和的夜明宝珠。李白是烈酒,苏轼是清茶。他们都是中国诗词史上最璀璨耀眼的明星,让后人望尘莫及。他们信手的一笔就可以波澜一个世界,可以催绽漫天的烟花,可以催谢漫山的绚烂。

李、苏之豪放,各有不同,我对他们的热爱,却是一样的深沉真挚。曾经泼墨挥毫的李、苏已消逝在千年的兴衰之中,我只是在反复的吟咏中,想窥得他们的一点光辉。

引用分析 篇7

一、有关概念

1. 引用其他评估报告。

本文所指“引用其他评估报告”是指注册资产评估师在对企业整体资产价值等进行评估的过程中, 对具备特定评估资格的其他评估机构所出具的评估报告结论的引用。

2. 其他评估报告。

本文所指“其他评估报告”是指与资产评估机构不存在聘用关系的其他评估机构出具的具有法定效力的报告。目前, 注册资产评估师直接引用其他评估报告结论的实践, 主要体现在土地估价报告和矿业权评估报告两个方面;所涉及的其他评估机构一般特指具有特定评估资格的土地估价机构、矿业权评估机构等专业中介服务组织。而定义中的“不存在聘用关系”, 是指在针对需要引用其他评估报告的业务项目中, 资产评估机构与其他评估机构之间不存在签署书面合同约定的业务关系。

二、引用其他评估报告的动因———制度性安排

1. 引用其他评估报告的政策基础。

与其他国家引用专业报告截然不同的是, 在我国, 极少发生评估机构因专业局限而引用其他评估机构所出具的评估报告的情形, 几乎都属于制度性的安排。

2005年,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资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2005]60号) 规定, “企业改制涉及土地使用权的, 进入企业改制资产范围的土地使用权必须经具备土地估价资格的中介机构进行评估, 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备案”, “进入企业改制资产范围的探矿权、采矿权, 必须经具有矿业权评估资格的中介机构进行评估作价并纳入企业整体资产中, 由审批改制方案的单位报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批后处置”。这是我国注册资产评估师引用其他评估报告的政策基础。

基于这一政策, 在国有企业改制实践中, 对企业整体资产价值进行评估时, 为了妥善解决土地处置方案报批以及估价报告备案问题, 委托方往往委托一家 (或若干家) 资产评估机构和一家土地估价机构, 同时以一个评估基准日对企业整体资产进行评估, 受托资产评估机构将经备案的土地估价结果直接引用, 汇入资产评估结论中。如果涉及矿业权, 还需要引用矿业权评估的结论。这种模式几乎被所有改制的国有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所采用。

2. 引用其他评估报告的情形分析。

从国内外评估行业看, 引用其他评估报告主要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形:

(1) 主动引用。基于自身专业限制并承认自身专业的局限, 这一点为世界各国评估行业所认同;在执行评估业务中, 利用专家协助工作、引用其他机构专业报告的评估结论, 也是世界各国评估行业通行的做法, 同时也是各国评估准则规范的重要内容之一。

例如, 美国评估准则 (USPAP) 规定:评估师应采取所有必要或适当的措施, 以确保能够有效完成评估业务;在评估报告中披露专业知识或经验缺乏的事实, 并披露为完成评估业务所采取的措施。对应注释中则提到, 如果评估师应邀承接某项评估业务, 但缺乏胜任该项目相关专业知识或经验的事实, 并采取必要或恰当的措施以保证能够有效完成该项评估业务, 可以采取与其他被合理认为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评估师联合, 或聘用具有所需专业知识或经验的人士。国际评估准则 (IVS) 的《指南5———动产评估》和《指南6———企业价值评估》对此也都有规定:动产评估工作有时需要其他评估师、专家的工作。

在不同专业的评估师之间, 必须针对不同专业领域的评估对象划分责任范围, 以此避免发生遗漏或重复。当依赖其他专业的工作时, 动产评估师需要: (1) 采取必要的程序确保专家的专业胜任能力, 确认所依赖专家所提供的结论是合理可信的; (2) 如果没有采取以上措施, 必须披露相关事实。为表述方便, 可将上述情形称为“主动引用”。该情形在我国评估实践中, 也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和发生。例如, 资产评估机构承接二级市场范畴的评估业务时, 因专业局限往往会引用其他评估机构就某一资产所出具的评估报告。

(2) 被动引用。与前述情形完全不同的是, 基于我国评估行业管理体制而出台的相关政策, 客观上确立了我国特有的评估结论引用情形, 即:不具备土地估价资格和矿业权评估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在对企业的整体资产价值等进行评估时, 其注册资产评估师即使具备必要的专业胜任能力, 也不得不引用具备特定评估资格的其他评估机构所出具的评估报告结论。这种引用可以称为“被动引用”。在这种情况下, 资产评估机构对被引用报告的出具机构和个人一般不具有主动的选择权, 对其出具的报告和结论, 特别是已经国土资源管理等部门备案的评估报告和结论, 通常也无权发表不同看法。但与此同时, 引用方仍然需要对包含所引用结论在内的评估结论承担全部责任。这已经成为我国评估行业引用专业报告的主流。

三、引用其他评估报告存在的问题

1. 权责交叉。

注册资产评估师在评估报告中对其他评估报告结论的被动引用, 未必基于机构自愿和业务必需, 由此使得评估的责任主体出现复杂化和模糊化倾向。近年来, 资产评估机构和其他评估机构在其执业过程中所背负的风险也随着其从事领域和范围的不断扩大而逐步加重, 其中因引用报告结论导致的责任纠纷不断出现更是给我国的评估执业规范和司法制度带来了新的挑战。

2. 价值扭曲。

在评估实践中, 一个完整的企业整体资产评估项目被分为不同类型的资产组, 分别由不同专业机构评估, 企业完整价值体系变成各个部分价值拼装, 评估整体定价功能被肢解, 造成整体资产价值的扭曲。首先, 引用其他评估报告, 容易忽视评估范围的对接, 导致重评或漏评, 使评估结论以及增减幅度发生偏离。其次, 引用其他评估报告, 往往缺乏对有关方法选择、参数选取等事项的分析与审核, 缺乏相应的评估技术说明, 直接影响评估结论。再次, 引用其他评估报告, 如果没有对资产与企业的债权债务关系进行有效关注, 还会导致重大事项揭示不充分, 造成权益差异。最后, 企业的整体资产价值是多个生产要素发挥协同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简单地引用、加和、汇总其他评估报告的结论数值, 难以真实反映其整体价值。

3. 尺度不一。

不同评估行业, 遵守不同的评估规范标准, 互不衔接, 导致不同机构在评估过程中的参数选用不同、技术路线不同、工具使用不同、方法标准不同、道德规范不同、报告格式不同。这些都造成价值尺度的不统一, 直接影响评估结论的合理性, 甚至伤害了评估的客观性、有效性和公信力, 危及评估行业在市场经济和社会经济中的应有地位。

4. 成本增加。

一方面, 评估委托方迫于按资产类型无序细化的评估序列和各管理部门的管理规定, 不得不分别聘请不同的评估机构进行分割评估、重复评估, 必然增加其付出的服务费用和时间成本;另一方面, 政府相关部门对同一个行业的监管对象数量增加, 引起其监管难度的提高, 监管成本随之加大, 并且部门利益过度膨胀带来的评估泛化还会导致政府形象的扭曲。此外, 资产评估机构的工作效率下降, 评估时间、协调成本和风险成本都会增加。

5. 资源浪费。

鉴于评估行业分部门割据的约束, 许多注册资产评估师不得不同时考取土地估价师、矿业权评估师等多项评估执业资格, 以此来承接相应资产的专业评估业务。而不同评估执业资格考试所要求的知识结构存在高度重复性。由此可见, 评估师疲于应对资格考试和承担多重会费的局面, 必然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和评估人才储备的滞缓。

四、关于引用其他评估报告问题的若干建议

1. 关于评估行业结构的调整。

(1) 推动评估立法, 理顺评估行业管理体制。建议政府有关部门积极推动评估立法工作, 从根本上解决行业管理体制、业务领域和执业资格、执业责任鉴定以及与相关法律衔接等一系列问题, 严格限制评估部门细分行为, 化解政出多门、行业分割、部门垄断、各自为政的症结;开展行业清理整顿, 要求机构彻底与主管部门脱钩, 进而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 以此规范评估市场, 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对于土地估价、矿业权评估等特定类型的评估业务, 应当放宽准入, 以市场机制为准绳。资产评估机构或其他评估机构只要具备了业务所需的专业胜任能力, 就应当可以介入相应的评估业务中来, 这样也有利于促进竞争, 提高评估总体服务质量。即使不能放宽准入, 也应当赋予资产评估机构对被引用报告的出具机构和个人进行把关和选择、评价的权力, 而非强制性的被动引用。

(2) 强调机构责任与强调个人责任并重。资产评估是专业人士提供的专业判断, 一家评估机构对企业和资产集合的评估可以由具有不同资质和特长的评估师来完成, 各评估师对自己的工作承担专业责任, 机构则对整体报告承担机构责任。这种做法既可以降低委托方的交易成本, 又可以摆脱报告引用的权责困境。所以应鼓励资产评估机构拥有更多的专家, 而不是在让评估师成为考试专家和承担多重会费的同时, 削弱自身的专业胜任能力。

2. 关于引用其他评估报告的责任界定。

(1) 主动引用情形的责任界定。对于注册资产评估师因专业限制而主动引用其他评估报告的情形, 其引用的前提是需要对出具被引用报告的评估师的专业资质、从业经验、教育背景、可信度等进行有效的甄选控制, 对有关评估事项进行必要的审核, 并对其引用行为以及包含被引用结论在内的评估结论的合理性承担责任。

具体而言, 对其引用责任进行界定时, 建议根据以下原则来判定:首先, 注册资产评估师是否履行了引用其他评估报告所应当遵守的必要程序;其次, 注册资产评估师引用其他评估报告是否是基于恰当评估、形成可信评估意见和结论的需要;最后, 注册资产评估师引用其他评估报告结论后, 能够对主评估报告的结论进行可信性分析。如果注册资产评估师在引用过程中没有达到上述要求, 那么其应当承担不可推卸的引用不当的责任。

例如, 作为整体资产的评估结论, 尽管对某种类型的资产引用了其他评估报告的结论, 但应当将引用的评估结论一体化地看成资产评估报告书评估结论的组成部分, 不应肢解成两个或若干个结论。因此, 在同一报告书中, “引用”就具有评估取值方法的性质, 或者理解为“引用”实际上是评估师确定评估结论的取价依据。签字注册资产评估师以及资产评估机构应对包括被引用评估结论在内的评估结论的合理性承担责任, 而不能通过仅仅评估报告的“特别事项”部分, 将责任完全或部分推给其他评估机构。

(2) 被动引用情形的责任界定。对于因制度性安排而被动引用其他评估报告的情形, 由于是基于相关法规或监管要求而引用其他评估报告, 那么, 如果注册资产评估师根据客户要求无法就所引用报告的出具机构和个人做出选择和评价, 则注册资产评估师只能根据自己的分析和判断, 在报告中进行披露和提醒。这时注册资产评估师只要履行了必要的程序, 并进行了必要的分析和判断, 就不宜承担对评估结论受所引用报告的影响方面的责任。

例如, 在评估实践中, 经常遇到以下两种具体情况, 应区别对待: (1) 有委托方分别委托不同专业机构对具有不同类型资产的项目进行评估, 所产生的评估机构间的报告引用情形。该种情形下, 所有的评估机构服务于同一委托方;委托方需要对提供的信息和资料的真实性承担责任;委托方为评估报告的有效性提供相应的费用。这种情况下, 评估报告间的相互引用, 应该是在委托的总协议中强调各自的法律责任, 引用方不宜承担额外责任。 (2) 证券业从业资格机构牵头出具评估报告时引用专业报告的情形。在该种情形下:一是需要强调该类机构依法对评估报告承担责任;二是该机构具有选择和评价其他机构所提供专业意见的相应权力和能力。基于以上两个前提, 该类机构应当对包括基于其他机构提供的专业意见构成的资产评估报告承担责任。当前, 该种情形主要是土地估价报告和矿业权评估报告的引用。此种情况为被动引用的特殊情形。

(3) 其他假设情形的责任界定。按照上述有关评估行业结构调整的建议, 如果政府有关部门能够以市场机制为准绳, 放宽准入条件, 使具备一定专业胜任能力的资产评估机构介入土地估价、房地产评估等特定类型的评估业务中, 或者赋予资产评估机构对被引用报告的出具机构和个人进行把关和选择、评价的权力, 那么由此带来的责任应由注册资产评估师和资产评估机构承担。

参考文献

引用分析 篇8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而在升学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 仍有许多教师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为提高考试成绩, 采取“满堂灌”“课内不够课外补”“题海战术”等传统的做法。有许多教师对高效课堂仍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在一些具有表演性质的公开课上, 虽然师生讨论比较热烈, 但未必能经得起教学检测。

“学引用清”教学的提出, 其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即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 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 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学引用清”教学的基本含义

学:学生依据“独立自学”进行自主学习, 探究学习的重、难点。

引: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在“引导探究”中及时、高效引导, 丰富知识的内涵和外延。

用:学生运用各阶段所学知识和技能练习“学以致用”, 实现提升。

清:学生通过“当堂清学”, 检测学习目标的实现程度, 力求当堂内容当堂清, 不把学习任务向课前或课后延伸。

三教学案例分析

课题:人教版高中必修1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教学过程:

展示[学习目标]: (1) 能说出地球内部结构的划分方法和地球内、外部圈层名称与特点; (2) 能够根据地震波的特点判断地震波类型和地球的不连续界面。 (一名学生朗读。时间:1分钟)

展示[独立自学1]:阅读教材第21页第一自然段, 请同学们说出: (1) 目前关于地球内部的知识, 主要来自对什么的研究? (2) 什么是地震波?有哪些类型? (3) 纵波与横波有何异同点? (巡视观学, 与学生个别交流) (学生快速阅读, 找准答案并在教材中划出关键词句。时间:2分钟)

点拨, 评价。解释地震波 (纵波、横波) 。

出示图表。

提出[引导探究1]:当地震发生时, 哪种地震波先到达地面?位于震中的人晃动感觉是怎样的?对建筑物破坏力较大的是哪种地震波? (学生思考、回答。时间:5分钟)

展示[独立自学2]:阅读教材21~22页第2、3、4自然段和仔细观察图1.25、图1.26, 请同学们试阐述: (1) 图1.25中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在什么位置出现突然急剧的变化?这两个位置叫什么名称? (2)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突然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请推测地壳、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状态可能是什么? (3) 地球内部由里到外划分为哪几层?各有什么特点? (4) 岩石圈是否属于地球的内部圈层?它的分布与构成? (学生快速阅读, 找准答案并在教材中划出关键词句。时间:4分钟)

点拨, 评价。

展示教材中的图1.25:解释纵波与横波在两个不连续界面产生的变化及三大内部圈层。

提出[引导探究2]: (1) 地壳的厚度是不是均一的? (2) 岩石圈和地壳的范围是否一致?在图中找到软流层的位置, 结合提供的材料试阐述软流层的相关知识。

材料:软流层 (略) 。

出示表格: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时间:10~14分钟)

出示[学以致用]: (学生讨论、回答、做题。时间:3分钟)

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的地震波是______波, 判断的理由是______。

2. 该地界面为______, 深度约______ () 。

A、古登堡5千米B、莫霍17千米

C、古登堡33千米D、莫霍5千米

3. 该地最可能是 () 。

A、青藏高原B、四川盆地

C、亚马孙平原D、大洋洋盆

展示[独立自学3]:阅读教材第22页“地球的外部圈层”部分和图1.27, 请同学们描述: (1) 地球外部圈层有哪些?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2) 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各有什么特点? (3) 地球外部圈层中最活跃的是哪一层?如果大气圈、水圈或者岩石圈遭到破坏, 对生物圈可能造成什么影响?谈谈你个人的看法。 (学生思考、回答。时间:2分钟)

点拨, 评价。

出示表格: (学生讨论、回答。时间:4~6分钟)

进行[课学小结]:通过本节课重点学习了“两个3、两个2、两个1”, 即:3大内部和外部圈层;2种地震波和2个不连续面;1个既不属于内部圈层也不属于外部圈层的岩石圈和1个既不是完全固态也不完全是液态的软流层。又了解到地球外部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给我们的启示: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作用都会造成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只有按自然规律办事, 合理利用、改造自然, 才能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为人类造福。 (学生记录。时间:1分钟)

进行[当堂清学]:共6个选择题, 1个综合题 (分必做题和选做题) ;6分钟后当堂批改组长清学稿、指导。 (学生做题, 组长批改, 清学稿。时间:10分钟)

四教后反思

对本节课的“学引用清”教学, 个人认为教师角色定位准确, 成了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组织者与合作者。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关注学生的经验。不仅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 更增强了课程内容与生活的联系, 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转变了课堂教学模式, 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

五结束语

引用片段联展 篇9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沟头小学六年级

“人间处处有真情, 真情处处暖人心。”好友吴雨泽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

《我最喜欢的美食》魏厦杰

福建省厦门市前埔小学五年级

提起最喜欢的美食, 我想起了一则谜语:“河里一群鹅, 漂的漂, 落的落。”这是什么呢?

这种美食并不特别, 它就是汤圆。

《温暖》蔡雪婷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麟峰小学六年级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在校园上空飘扬的早读课的琅琅读书声中, 我的肚子竟莫名地痛了起来。难受之下, 我只好停下了早读, 趴在桌子上。

《童年趣事》孙一珂

山东省五莲县洪凝街道中心小学五年级

“池塘边的榕树上, 知了它声声地叫着夏天……”童年是五彩缤纷的, 趣事就像那天上的星星, 数也数不清。

《种春风》朱卿赟

江苏省苏州市实验小学五年级

每当妈妈停下车时, 总会对我说:“小心点, 慢慢走, 在学校要多喝点水……”刚开始, 我会回头报以微笑, 轻轻地“嗯”一声。可时间久了, 这句话像录音机一样重复播放, 我连“嗯”都懒了, 心中还生出埋怨:老妈太烦人了, 简直就是碎碎念的唐僧!

《一路书香伴我行》熊挹扬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实验小学五年级

引用片段联展 篇10

江苏省滨海县第二实验小学五年级

“士别三日, 当刮目相看。”国庆节刚过, 我班运动员就到操场上“卧薪尝胆”了, 下决心要在今年校运会上一雪去年的耻辱。

《为班级荣誉而战》 陈忆馨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观音山音乐学校六年级

俗话说:“世上无难事, 只怕有心人。”我们班的小颖就是这样的有心人, 用勤奋刻苦的锻炼为班级争得了荣誉。

《我和书的故事》 施律州

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小学六年级

古人云:“书犹药也, 善读之可以医愚!”有了书, 我们就能获得更多的知识, 变得更加聪明。受妈妈的影响, 我从小就喜欢看书, 和书之间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我是运动会摄影师》 李宇翔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实验小学五年级

用“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来形容校运会再合适不过。你看, 光我们班的分工就细到不能再细:运动员、通讯组、送水队、摄影队、啦啦队、点心组……有摄影特长的我, 每次都担任摄影组负责人。

《诚行天下》 白德森

福建省安溪县龙门养正小学六年级

“诚信是一笔很宝贵的财富, 活着就要做个讲诚信的人。”这是我的家训。

我家住在大山里, 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是茶叶, 过得比较拮据。但是, 我爸爸常常把家训挂在嘴边, 不仅身体力行, 还时刻教育我们要以诚信行天下。

《时间都去哪儿了》 林世博

福建省安溪县西原小学五年级

一“引”多能话引用 篇11

关键词:作文;教学;写作;方法;引用

引用大多出现在议论中,构成一种论证方法,即引证。格言警句往往包含着饱经沧桑的经验,蕴含着入木三分的哲理,闪烁着理性的熠熠光辉,因此,作为论据,它们确凿而有威势,具有充满睿智、令人警省的说服力。例如,窗体顶端韩愈的《师说》引用大教育家孔子的话“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有力地证明“圣人无常师”的观点,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结论。再如,赵鑫珊的文章《人是什么》,开头三次引用爱因斯坦的话,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论述“人是什么”的问题,第三次道:“我们吃别人种的粮食,穿别人缝的衣服,住别人造的房子。我们的大部分知识和信仰都是通过别人所创造的语言由别人传授给我们的……个人之所以成其为个人,以及他的生存之所以有意义,与其说是靠他个人的力量,不如说是由于他是伟大人类社会的一个成员,从生到死,社会都在支配着他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这段话朴实而深刻地说明人的社会属性,即人的本质由社会决定,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由社会支配。

引证除了具有权威性和很强的说服力,还给人以言简意赅、含蓄典雅的美感,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例如,高中语文原第六册里夫金、霍华德所著《熵:一种新的世界观》(节选,吕明、袁舟译)一文,为形象地揭示能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引用了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名言,给人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美感;古老形象的哲言竟包含着近代抽象的自然科学原理,这不禁让国人拍案叫绝,产生无限的遐想。再如,南京蒋昕捷同学的高考满分作文《赤免之死》多次引用(化用)名言,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无信不立”;“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士为知己而死,人因诚信而存”;“物犹如此,人何以堪”……这些名言古语除了充分表达“诚信”这一主旨外,还使文章辞采飞扬,令人折服于作者的满腹才华。

当然,引用还可以作论点,能开宗明义,一语中的,提纲挈领。文章开头难,引用就有导入引出的妙处,因而颇受人们青睐。《熵:一种新的世界观》开头写到:“一位名叫麦克斯·格拉克曼的人类学家曾经说:‘科学是一门学问,它能使这一代的傻瓜超越上一代的天才。’”作者以此引出了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第二定律的常识,并说明今天的“常识”恰是历史上许多天才呕心沥血、上下求索的结果,来之实属不易。这个开头挥笔自如,引人入胜。再如,高中语文必修5林庚的《说“木叶”》,开篇即引用屈原的诗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接着引用谢庄《月赋》句“洞庭始波,木叶微接脱”,再引用陆厥《临江王节士歌》句“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最后引用王褒《渡河北》句“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这些名句(举例)意在引出写作对象“木叶”,并说明它是诗人们钟爱的形象,入文快,引出快,言之有物,干脆利索。

同样,“编筐编篓,贵在收口”,“描龙画凤,难在点睛”,引用名言警句总束全文,能收到点睛之效。如高中语文读本《电脑能思考吗?》(巴里·齐然尔曼、戴维·齐然尔曼著,张树昆、张昭理译)一文末尾写道:“人脑与之有多大的区别呢?正如艾萨克·阿西莫夫所说:‘这是人脑的伟大之处——它能做我们无法写出规则的事情。’”这有力地说明人脑与电脑的本质区别,行文戛然而止,道理昭然,余味无穷。

引用还具有弘扬悠久历史文化,激发爱国热忱的巨大的社会功效。进行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的教学,读到“在《诗经》里就有‘如鸟斯革,如翬斯飞’的句子来歌颂像翼舒展的屋顶和出檐’”时,我们不禁浮想联翩,不禁赞美我国古代建筑的杰出艺术,赞美我国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这也得益于它的引用。历代文人墨客用优美的诗词文句来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李白),这类名句不胜枚举,激发起我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中国人自古就爱国爱家重亲情,“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悢”(丘迟《与陈伯之书》),“月是故乡明”(杜甫),“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引用这些名句,就能涌起爱国、思乡、思亲、良祝之情,油然而生民族的认同感与凝聚力。引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可以形象地看到封建社会的贫富不均、阶级对立,认识到那个社会的不合理。引用《周易》“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的名句,就赞美了志同道合、团结互助的美德。引用“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就可以充分表达勇为国事、生死度外的中华文化情愫。引用艾青“为什么我的眼里充满了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诗句,可能胜过许多空洞的“要热爱祖国”类的说教。仁、智、礼、义、信,温、良、恭、俭、让,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古今名言警句中都得到充分的体现,善于引用,就能激发我们对祖国对家乡对亲人对悠久历史对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可以说,引用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社会功效也是难以比拟的。教育工作者应当高度重视这一点。

引用文献格式样例 篇12

1.专著、论文集

主要责任者.出版年.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版本项 (第1版不著录) .出版地:出版者:引文页码[引用日期].示例如下:

萨皮尔.1921/2001.语言论[M].陆卓元,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86.

束定芳, 庄智象.2008.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修订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Bublitz, W.&Lenk, U.&Ventola, E.1999.Coherence in spoken and written discourse[C].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cation Company.

Fried-Booth, D.L.2002.Project work[M].2nd ed.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8.

2.专著、论文集中析出文献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出版年.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其他题名信息.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析出文献的页码.示例如下:

陈思清.1992.从图式论看阅读的心理过程[C]//桂诗春.中国学生英语学习心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54-155.

MacWhinney, B.2001.Last words[C]//Cenoz, J.&Genesee, F.Trends in bilingual acquisition.Amsterdam:John Benjamins:257-264.

3.连续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献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年.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连续出版物题名:其他题名信息, 卷 (期) :页码.获取和访问路径.示例如下:

夏纪梅.2011.首届“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决赛述评[J].英语教师 (3) :2-4.

Hedge, T.1993.Key concepts in EFL:project work[J].ELT Journal, 47 (3) :275-277.

Collins, C.&Trofimovich, P.&White, J.et al.2009.Some input on the easy/difficult grammar question:an empirical study[J].Modern Language Journal, 93 (3) :336-353.

二、引用文献排序

1.中文文献在前, 西文文献在后。

2.各自按作者姓氏的首字母排序。

3.同一作者有多个参考文献时, 按年代由远及近排序。

4.同一作者单独完成的文献优先于该作者与他人合作的文献。

5.同一作者同一年内有两篇及以上文献被引用时, 用a、b、c顺序表示。示例如下:

何克抗.1997a.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5) :76-77.

上一篇:城市化驱动创新下一篇:局域网维护经验谈